时间:2023-07-31 17:01:03
导语: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计划生育;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10-01
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进入公共视野,每年代表委员提出松动甚至废除计划生育的提案,也都会引起激烈讨论,近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影响巨大,控制了人口数量,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巨大的社会问题。
一、积极因素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均资源水平。计划生育三十年来累计减少了四亿人口,在社会保险、社会资源等领域的负担大大减轻,为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资源投入相对集中,促进人才培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方针使得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投入的资源与精力大大增加,促进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消极因素
计划生育政策违背公平原则。计划生育执行严格,对超生的居民予以重罚,甚至采取强制流产等不人道的措施,然而社会名人,常通过各种手段规避限制,或认缴高额社会抚养费,造成“谁有钱谁能生”、“只针对老百姓”的政策,严重破坏社会公平。
公权力介入私生活,存在腐败空间。计划生育被讽刺为公权力进入百姓“被窝与裤裆”,在执行过程中常严重侵犯公民的人身与财产权。计生部门存在着寻租空间,邵阳孤儿事件轰动世界,也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老龄化严峻,经济发展动力减弱。中国经济一直依赖于人口红利,而中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为10%,2030年将达到25%,社会养老与医疗金将激增。 421家庭的大量出现,给独生子女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未富先老情况突显。
冲击传统文化,社会比例失衡。在以家庭宗法为核心的社会中,想改变几千年的传宗接代等传统文化殊为不易,造成许多困难与问题,小至过春节,大至男女比例失衡,都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人口素质提升不显著,家庭风险增加。从社会整体来看,人口素质提升不明显,甚至倒退。高知识家庭通常执行计划生育,而素质相对较低的流动人口却是超生的主力。此外,家庭承担风险也增加,若出现意外,将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
三、消极因素分析
最核心的因素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根据生命周期模型,当未来收入预期远低于自己的需求,则需大大提高储蓄率,而养儿防老本质上是储蓄。特别在广大农村地区,社保严重缺乏,多生孩子便是唯一能够保障自己未来的行为。
社会经济由于信息不完全,且人口或人力资源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通过计划而得出最优的人口数量,强制推动一胎化的严格政策,更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严重破坏。而真正的解决方式是使居民了解生育孩子的投入与产出,使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生育孩子的数量,而政府应做的只是公开市场的信息,同时控制每一对夫妇时带来的外部性,人口规模自然会达到适宜的水平。
四、解决方案
人口问题的核心问题在于社保制度,中国社保领域投入远低于国际水平,因此加大社保资金的投入,居民没有后顾之忧,便会回归理性,选择合理的生育数量。提升人口素质,将人口数量优势,转为人力资源,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均衡地区发展,也能够大大缓解中国人口压力。
综上,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控制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到来及该政策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必须加以调整。我们应将人口看作人力资本而不是负担,通过加大社会保障、教育的投入,使得居民自主理性进行选择,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关键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经济政策;社会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度被称为“经济奇迹”。然而,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事业的发展却呈现相对滞后的境况,医疗、住房、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却不断暴露出来,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失衡。人民群众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实惠,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和社会保障不足等社会问题正在成为社会的现实,迫切需要解决。中国经济要健康平稳地发展, 必须校正这种失衡。
一、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失衡的原因
(一) GDP压倒一切的经济增长观。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决定什么样的行动。我国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经济增长成为第一目的,而且这一目的一度被认为是压倒一切的目标。一个时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充斥着一切为了GDP的领导思想。自然,一切为了GDP就将经济增长凌驾于社会发展之上,甚至是牺牲社会发展部分利益来服务于经济增长。 GDP压倒一切的经济增长观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主要通过社会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形成。在这种发展观念下,经济增长是目的,经济增长的成果的初次分配难以形成公平分配,而是向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转移,以更好利用所得继续投资,继而再次促进增长,以生产更多的商品,而相比之下居民收入相应的增长有限,其内在的消费需求就相对收到制约。再次分配中,作为分配主体的国家财政,在一定情况下,支出结构偏向生产性投资,而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对投资格局收到限制,原因很简单,这样的投资格局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当然,生产性投资中有很多投资转入民生性基础产品的投资,以促进民生的发展。但是,事实却并未如此。众所周知,民生产品的消费才是民众受到实惠的体现。即使投资民生产品的生产,但是由于社会保障和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的相对滞后,很难形成居民有效的消费。举例,在全国70大型城市,一个大学生不吃不喝不能生病不旅游不买衣服,也需要15-20年的时间才能买到一套住房,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这个年限还要延长。而大家都知道的是,一个人的有效工作时间也无非是20多年,这让广大民众情何以堪?
(二) 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混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经济政策是社会市场化的竞争向领域还给市场;而社会政策主要解决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这部分应该退出竞争领域,从市场收回。而我们的经济发展中,将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混淆,把本该是收回市场的推向了竞争领域的市场,由市场来解决。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上是由政府提供的, 即使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审视, 这样的格局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不对, 因为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 像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和房地产等具有高度社会性的领域, 政府不仅对私人投资具有非常严格的限制, 而且这些领域也是政府投资最多的。解决社会服务问题应该有社会政策完成,我们一些地方却盲目追求市场经济,大范围的将民生性社会服务交由竞争领域的市场来解决。以教育领域为例,用市场化的政策推动教育改革, 是混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典型案例。教育事业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是不可能靠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教育本身虽不能赚钱,但教育投资却是政府投资中效率最高的。再教育市场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三种情况:一是学校忽视教学质量,盲目的扩张和招生,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二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现了严重的就业问题;三是,学费偏高,导致一些农村学生上不起学。以房地产市场为例,房地产问题是社会问题简单地推向经济领域的又一生动案例。房地产市场交由市场化竞争性领域的结果就是今天的局面。在供给有限的情况下, 市场只能解决高收入人群的住房。至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 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离不开政府的援助, 甚至本身就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然而, 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 地方政府显然不能让地价卖得过低, 于是我们看到, 一方面, 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明显缺乏兴趣, 另一方面, 如果房价跌落, 首先着急的是地方政府, 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不惜动用人民群众的纳税钱托市。
(三)市场与政府功能的错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市场是只无形的手,而政府是只有形的手。两只手都要抓都要硬,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导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错位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与政府功能的错位。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错位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资源配置等方面。在经济调控中,政府过多的依赖宏观经济调控,主要通过行政审批,即通过行政力量进行资源配置,而不是致力于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而是频繁地进行宏观调控。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太主动、太频繁, 并且频繁使用行政手段, 就会干扰经济秩序本身的内在规律, 形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消极后果。
二、校正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失衡的对策
(一)明确政府与市场“两只手”职能
政府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只能是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以及高效廉洁的政府服务。这些属于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的领域通常由政府提供。2.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公平和正义比经济增长更重要。3.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 提供有利于公平竞争, 有利于吸引人才,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制度安排和环境。
( 二) 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
放慢速度提升和调整结构, 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必须把民生放在首位, 把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王爱学. 社会事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分析[J]. 江淮论坛. 2010(06) .
[2]姚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难点与出路[J]. 江汉论坛. 2010(11)
[3]吴春垒. 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8) .
[4] 荆林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之我见[J]. 理论视野. 2011(06).
[5]徐佩华.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性[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8(03) .
[6] 张序. 试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J]. 西南金融. 2007(06) .
[7] 周群艳. 上海社会事业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0(03) .
[8] 王浩. 城市倾向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 农业经济. 2008(08) .
关键词:综合运输;经济社会;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0.015
2010年中国综合运输系统初步形成,在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运输资源严重短缺和技术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已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的运输组织展开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多在于运输方式协同、综合运输体系的布局规划和日常管理等,均未将重点放在系统评判综合运输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较少涉及社会经济发展与综合运输的相互关系,忽视了中国综合运输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规律以及经济发展周期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本文从经济角度考量综合运输体系并探究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關系,为推动中国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与方法。
1综合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综合运输发展是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促进社会化大生产。运力的不断突破,带动社会分工、企业规模、生产社会化程度随之进步,国内国际贸易及要素流动日益顺畅,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2)为生产效益最大化创造条件。综合运输体系凭借多元化的运输方式和现代化的运输管理,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效率最大化。(3)对产业布局产生影响。经济产业发展主要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网,运输通道轴线成为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基础。同时,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所产生的作用存在前向、后向的产业联系,通过加强企业间生产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从而形成特定区域的优势产业。(4)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对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进行系统的规划与整合,减少运输资源浪费,减少运输过程对环境污染;并通过运输技术改革与创新、可再生能源及材料的使用,减少交通运输对资源的消耗,推动运输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经济社会发展从运输目的、运输方式、运输结构及运输理念四个方面影响着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1)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物流需求的产生。不同的物流需求决定了不同的运输目的,进而影响运输方式、运输服务、运输速度等多方面属性。(2)经济发展阶段、生产方式、能源利用等与运输方式的演变过程是基本一致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产业技术水平,进而影响运输技术水平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产生与发展。(3)效益最大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人们往往会选择效益最佳的运输通道与运输方式的集合,无形中促进了运输结构的优化。(4)传统运输理念是完成安全、快速的运输过程,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可持续发展观提出后,“可持续运输”应运而生。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
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综合运输网络密度、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进程、经济发展程度、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等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扩大了运输需求,推动了运输技术进步,促使运输领域发生一系列变革,带来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促使综合运输体系朝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综合运输体系形成之后,基于需求方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综合运输体系的结构日益优化,有利于资源节约及合理配置,为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为了走出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经济社会领域掀起新的技术革命,也必然在交通运输领域诱发技术变革,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有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4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
本文选取2010-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量化性指标,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作为代表中国综合运输发展成果的量化性指标,对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间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全回归法将所有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进行回归计算,一般具有较高的回归系数;在回归检验时,采用相关系数检验法。
模型综述表,见表1,显示相关系数R的值等于0.996,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方等于0.992,表示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4个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99.2%的变异性。
系数分析表,见表3,用全回归法得出的多元回归方程为:国内生产总值=-0.080客运量+0.090货运量+13.310旅客周转量+1.028货物周转量-134893.268。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中国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系数为0.996,且除客运量外,其余指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均为显著的正相关。对比相关性等级划分参照表,大于0.8,中国综合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支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
5对策建议
从综合运输体系完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5.1发展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综合运输服务
中国综合运输网络规模已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贫困地区、西部地区、城市群之间、城市群内部等方面仍存在发展短板。此外,各种运输方式自成体系发展,综合运输信息化建设缓慢,现代综合运输枢纽站场建设力度仍显不足。
(1)运输方式的合理规划和有效衔接。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运输资源分配,推进信息共享和供需对接。以旅客联程运输和集装箱多式联运为重点发展对象,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站场以及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并对枢纽站场进行合理布局,使综合运输体系运作过程更加高效化。
(2)加强综合运输信息化建设。推进与完善“综合运输+互联网”重点项目,包括进一步完善客货运输联网售票系统、推动城市公交智能化建设、推动出租车与网约车协调发展、推进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综合运输信息服务平台、完善长江干线数字航道规划与建设等。
(3)加快攻克综合运输发展薄弱环节。一是加强城乡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扶持农村客货运发展,创新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完善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与建设。加强铁路区际干线、管道运输建设,加快高速铁路及高速公路网瓶颈路段建设,强化重载运输网;推进内河高等級航道建设,提升沿海地区港口群现代化水平;推动航空运输发展,提高航空运输资源配置效率;发展轨道交通,建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内部运输网络。
(4)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并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优化综合运输枢纽布局及基础设施;推广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综合运输服务;优化综合运输组织过程,加强综合运输全程安全防范与管理。
5.2推动经济社会的空间战略性建设与发展
国家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战略,要求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进行空间格局的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综合运输服务需求,推动综合运输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
(1)加强国际经贸交流。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加快产业“走出去”步伐,形成区域网络化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提供有力政策支撑;引导企业优化自身产品与服务,扩大出口、拉动物流需求,为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发展注入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支撑。
一、水电建设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促进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变。水电建设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设备与高素质的建设队伍,给当地封闭的社会带来了冲击与活力。水电站带动当地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对外信息交流。同时,征地移民政策的宣传落实,使当地农民提高了法律意识与经济意识,增强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利益的意识,不仅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问题寻找法律依据,对政府的其他建议与要求,也通过学习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办法;围绕工程建设,规范劳务市场,通过参加项目建设让当地政府认识到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转变劳动观念的重要性。
2、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确保了民众生活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事业的投入,推动了工程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水力资源开发建设中,通过电站的建设,兼顾电站建设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快速发展。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大批建设人员涌进工程建设所在地,对各种物资和食品需求量大增,给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创造了机遇。当地在发展蔬菜、瓜果生产,以及种养殖产业方面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良好效益。确实做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水电开发建设可以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借用发电企业在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延伸电力产业链,促进电力产业与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较具优势的产业群体。水电开发建设使用本地劳务、建材等都对地方经济有拉动作用。还有围绕库区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推进生物、旅游以及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矿电结合上可以加强合作。 同时,积极通过当地企业参与优质资源的开发,对于培育当地经济发展基础,使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能更好地结合,促进协调发展。
4、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电站的开工建设,通过内引外联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能够使地方基建、运输、产品加工、以及餐饮、培训等第三产业得到有效发展。有利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
5、市政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貌有较大改观,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由于地处偏远,水电工程所在地城建步伐一般都比较落后,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后,往往都能积极带动市政建设投资力度,使地方城镇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得到完善和发展。
二、水电开发战略条件下,两种发展观的思考
实施西部大开发,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强交通、教育、通讯、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遵循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一条良性出路。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共同的认识是:西部地区有优势,优势在矿产、水力、特色农业;也有劣势,劣势在交通条件差、信息不畅、农业与水利基础设施差、人口较多且素质低;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定程度上劣势大于优势。
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在发展观上存在两种认识:
一种认识是:西部劣势的根源与现状国家有责任,国家投资东部多,西部投资少,西部为东部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与条件,国家欠西部地区,西部干部群众有―定的怨气。由此,希望国家多投资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上对西部调整、倾斜,如围绕水、电、气的资源开发进行产业政策调整。
西部除政策外主要是缺乏资金,等待输血。对于大型项目的建设,地方广大干部群众一方面坚决支持,但也有把项目当“唐僧肉”,寄予能“多分一些”的希望;另一方面对项目建设的市场化运作不太适应,一定程度上失望大于希望。
另―种认识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首先带给西部的是思想观念的更新,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建设人员的生活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大型项目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等等,对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冲击,这种开放的、市场化的、主动创新的、追求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中国能源 能源消费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中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普查勘探表明,石油的地质储量估计要比探明储量大得多。1990年新探明天然气储量达1900亿立方米。除常规能源外,中国还有原子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和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在缺乏能源的情况下,必定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严重的会影响一个国家根基。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生产总量每年都在不断的增加,并且国民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煤炭和石油占主导地位,这一些化石能源不像可再生能源一样可以重复利用,属于一次性能源。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开发和利用能源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能源的生产量不能满足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
据测算,到2050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可达到35.4亿吨标准煤。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形势,能源生产的增长并不能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据预测,中国国内能源供应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规模约占年能源需求量的1/10。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不够多元化
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当中,煤炭占到了67%以上,而新能源,包括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核电等,比例都很低。而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导致中国大量石油进口,给我国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并且长期消耗化石燃料,对环境也是一种破坏,引起大范围环境灾害,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中国能源的利用效率由于受到资金、技术应用、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比发达国家低很多,缺乏高效的应用体系,导致能源的不必要浪费,不能做到良好的节能。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32%,能源系统总效率为9.3%,只有发达国家的50%左右。1994年单位GNP能耗(吨标准煤/千美元)比较,中国分别是瑞士、意大利、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的14.4倍、11.3倍、10.6倍、8.8倍、8.3倍、7.2倍、4.6倍、4.2倍。同时,我国缺少节能政策,鼓励低消耗低排放,发展科学技术应用,培养技术性人才。
四、对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中国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匮乏,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对能源的依赖性加强,使用现有主要能源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点。
但是,当前在中国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实施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意义还没有得到充分、广泛的认识,对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方针落实还不够。
随着中国居民住宅条件的改善,对家庭供热、空调、照明、家用电器的购买和使用等都对能源形成了较为强劲的需求。同时,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对于能源的利用趋向于生活用电和生活用气,从而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中国的能源消费的整体结构,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走向。
随着商品能源供应能力的提高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现在中国的许多乡镇农村地区开始意识到商品能源的高效。煤炭、优化石油气已经成为城市周边乡镇农村重要的生活和生产用能源。每个人每天都在消耗一定量的不可再生能源,导致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反映出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科技、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完善中国能源市场体系,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给能力,缓解压力。
中国能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联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没有能源的发展,没有能源作为强大的物质基础,在中国这个一个人口大国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应该以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来制定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必须加强能源战略储备,开拓海外能源市场;长期坚持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和建立节能政策。倘若能搞从根本上解决和调控好中国的能源问题,那么更加有利的发展国民经济,促使社会良好的发展,杜绝国际纠纷,做到真正的国泰民安。
参考文献:
[1]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二七年十二月.北京
[2]李金铠.中国能源结构:特征与优化[J].中国市场.2011年33期
[3]吴方.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9期.
[4]焦玉梅.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之我见[J].《北方经济》2006年第20期
[5]陈永汉;吴淑娟;郭耀泉.我国变频技术的发展潜力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第31期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经济社会情况;协调度;熵权;TOPSIS
一、引言
中国发展势不可挡,城市化不断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脚步,这些成就是无法抹灭,涉及面积呈现急速的扩张。自2000~2011年间,中国城市化率从36.22%增长至51.27%,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以每年1991km2的速度递增,城市用地规模的快速蔓延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研究非常多,很多都关注其内涵的界,结合具体城市或区域的实证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及潜力的时空差异进行定量评价,一些学者研究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所存在的与地区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两者的时序分析,但是协调发展方面并不受重视。鉴于此,本文选择了人地矛盾十分尖锐,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最为强烈的典型地区江苏省为例,为了避免人为赋权的主观随意性,根据熵权TOPSIS综合得分确定样本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从空间角度评价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对于协调城市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二、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指标构建的过程中着重其内涵,基于全面性、代表性、可比性、导向性和客观性等原则,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LIU)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ESD)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见表1。
1.指标体系:涵盖了主要的四个方面,首先就是投入的水平,其次就是利用的效益以及程度,最后就是可持续性,更加详细的划分了10项单项指标。
2.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和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具体包括13项单项指标。
(二)基于熵权TOPSIS的评价模型
1. 建模思路
步骤一: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所对应的初始的数据建立在相应标准基础之上完成处理,这样可以将指标数据所存在的量纲以及数量级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有效的消除。
步骤二:在选定评价指标权重的过程中主要依托熵值法来完成。
步骤三:基于获得权重,加权法有着大的实用性,适合本文研究内容,依托其完成评价对象相对应的计算,这样就可以获得整体的分数,同时也可以获得详细到每个指标所对应的分数。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计算出来的综合评价得分确定两项评价内容的协调度。
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假设:pij就是第j个城市所存在的第个指标完成操作后获得的值,Vij就是第j个城市所存在的第i个指标所对应的值,n就是被评价城市所存在的总数量,则pij为:
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计算各指标熵值
设:e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熵值;则熵值ei的计算过程如下:
fij就是第i个指标所存在的第j个城市所对应的特征权重,pij就是第j个城市所对应的第i项指标数据经过操作后获得的值(i=1,2,…,m;j=1,2,…,n);fij为第i项指标的所有样本城市标准化数据之和。特别地,当fij=0时;规定fijln(fij)=0从而保证ei∈[0,1]。
(2)获得指标熵权
假设:wi就是第i个评价指标所对应的熵权,m就是评价指标所存在的个数;则:
4. 综合评价得分的确定
(1)对标准化指标值加权
假设:rij就是第j个城市所存在的第i个指标所对应的加权操作后的指标数值;完成加权操作后的指标数值矩阵R为:
R=(rij)m ×n=(wi×pij)m ×n(5)
(2)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
设:S+为正理想解向量,S-为负理想解向量;则:
(3)处理得到城市指标值向量到正、负理想解所对应的欧式距离
假设:Dj+就是城市j所对应的指标值向量一直到正理想解S+所存在的距离,Dj-就是城市j所存在的指标值向量一直到负理想解S-所存在的距离,j=1,2,…,n;则:
(4)获得城市指标值向量到正、负理想解所存在的相对贴近度
假设:Cj就是城市j所存在的相对贴近度;则:
将相对贴近度Cj作为城市j的综合评价得分。
关键词: 藏区经济社会;可行能力;主流实践
中图分类号:F0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 2012 02-0136-07
Social Development, Mainstream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of Tibetan Areas in Market Economy
CAO Yang MA De-jun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association for farmers and herdsmen in Hai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Qinghai Province,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re exis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logic and the classical judgment.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ffects the association, the household operations run by farmers and herdsmen are not replaced, instead, they are more consolidated and the identity of the owners for small assets of farmer household is strengthened. Seen in terms of practice from the above association,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GDP growth or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is parochial. For my part, compared with economic opportunities, political freedom, social conditions, transparent guarantees and protective security, the mainstream practice of Tibetan areas in market economy can be elaborated more entirely.
Key words: economic society of Tibetan areas; feasible capacity; mainstream practice
一、经典理论与悖论现实
社会学对市场经济扩展下农牧区的前途有着深刻的思考。认为传统农村和市场经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趋势。因为这二者各自秉持不同的经济逻辑:传统农村的经济秩序以粮为纲,而市场经济则以农牧业怎样向市场提供最大数目的农产品为出发点。这种发展观的基础是理性化的伦理、理性化的经济经营、理性化的官僚行政和理性化的法理支配,将传统农牧区的前景置于“西方文明现代性”的总体把握之中。由于血缘、宗族或者历史上形成的邻里关系在伦理、经济取向、支配方式和团体秩序诸方面与以理性化为特点的现代性格格不入。[1]随着理性化的社会形态所具有的强烈扩张动力和竞争优势的充分展现,最终会被高度面向市场、以谋求持续不断的利润为目的、雇用自由劳动力的农业企业所取代。随着家庭农业经营的衰落,村庄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也将逐渐瓦解和消亡。[2]
在马克思的历史哲学所预言的社会形态运动过程中,农牧民作为小资产所有者,注定要分化——要么上升为资产阶级要么下降为被剥离了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马克思没有在社会历史运动的目的地中为任何形式的小资产所有者留下位置,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小商人、手工业者。这些阶级的没落被他视为历史的必然。
当代中国藏区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持续扩展,高度面向市场、以谋求利润为目的的经营方式成为主流经济逻辑。在这样一种历史情势下,中国藏区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变化?是否并不一定会收敛于某种先验的理论判断存在自己的运动逻辑。农牧区的发展趋势,是否在沿着经典作家所判断的道路发展?将会对整个藏区经济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基于一个村庄的微观研究不足以涵盖藏区的全貌,但从中仍可窥见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和现象。
二、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一)基本情况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简称海南州)位于青海省东部,因地处著名的青海湖南部,故名海南。面积为4.4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6.18%。全州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海南州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关键词:甘肃省;经济社会;成人体质;影响;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2-0154-0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质与健康已越来越成为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国民体质的强弱,既是关系到每个人身体健康和自身发展问题,也是关系一个民族发展和国家前途的战略问题。因而,国民体质与经济社会之间双向关系的研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与需要。为此本文依据甘肃省成人(20~59岁)体质的变化特点与规律,在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国民体质水平的影响之基础上,探求经济社会发展与成人体质发展的相关性问题。本研究旨在为国民体质监测和大众体质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
筛选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29项,国民体质指标12项,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剔除非相关指标,最终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11项、国民体质指标10项(参见表1)。
在体质指标选择上,依据从199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国民体质监测与统计所运用的体质指标,我们力求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成人体质发展指标,从形态、机能到身体素质等诸方面。而经济社会指标选择则参阅国家经济发展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在指标的选取上我们考虑到即符合比较全面原则,同时数据又能够比较容易得到,且得到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此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体质指标相关分析以此为基础,尽可能在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上寻求其二者的相关性,并力求使统计分析符合科学性并较客观反映事实。
二、研究方法
采用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推理,运用统计补漏法对缺失数据进行了补漏处理,力求达到数据上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所有数据经过SPSSl2.5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基于成年人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体质水平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为此我们力求在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成人体质发展指标的变化中寻求其相关性,而对二者的相关分析则为我们的假说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成人身体形态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
成年男女身体形态总体趋势是身高均值呈随年度的增加而增长趋势,且增幅较小,体重均值则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增幅较大,也就说成年男女在1997~2005年时间段身高和体重呈不断增长趋势,统计结果印证了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即从O岁到中年身高发展趋势呈单驼峰形、体重发展则呈不断增长趋势)。但相关性分析显示社会指标“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数量”与男女身高呈正相关、与男女体重呈负相关,而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与成年男女形态指标无关。相关分析表明成年男女身体形态的发展现实与经济社会发展无关,更进一步的说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实无法改变人体基本生长规律,同时证明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性。
(二)成年人身体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
成年男女肺活量除与社会指标“卫生机构技术人员拥有数”无关外,与其余经济、社会指标均呈负相关,也就是说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成年人耐力素质的影响是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这也正好印证了成年男女肺活量素质指标的发展趋势。
反映成年男女心血管系统的指标台阶指数与经济发展指标呈正相关、与社会发展指标呈正(男性)和负(女性)相关。也就是说成年男女心血管机能水平有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随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则男性心血管机能呈提高趋势、女性则呈降低趋势。
反映成年男女手臂力量指标握力与经济指标呈负相关,而与社会指标呈正相关(除与工会组织一项呈负相关外)。也就是说成年男女手臂力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而随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
而反映成年男性上肢力量的体质指标俯卧撑与经济指标呈正相关(其只与全社会零售总额一项指标无关,但也接近临界水平),与社会指标无关。说明经济水平的发展对男性上肢力量的提高有影响。
而女性腰腹力量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呈正显著相关、与社会发展指标无关,也就是说相关分析结果说明成人腰腹力量随经济的发展而有提高趋势。
(三)男性体质与恩格尔系数关系分析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日常食品支出所占消费支出的百分比,它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统计结果表明城、乡男性身高、心血管机能、上肢力量和柔韧素质与恩格尔系数呈显著相关、农村男性平衡能力与恩格尔系数呈显著相关,而体重、肺活量、握力等指标与恩格尔系数无关,也就是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对男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不是全面的,而是部分的。
(四)女性体质与恩格尔系数关系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城、乡女性心血管机能、肺活量、上肢力量与恩格尔系数显著相关,而身高、体重形态指标和柔韧、握力和平衡能力身体素质与恩格尔系数无关。这一结果吻合了经济发展指标与体质相关性分析结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 对策
[作者简介]李晓明(1959- ),男,广东陆丰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麦影(1977- ),女,广西平南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商贸系,副教授、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广东 广州 51040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局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度攻关项目“探索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项目编号:2013-84)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与对策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课题编号:2013-3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22-02
一、高职教育对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建立职业教育与产业体系建设同步协调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的目标。目前,社会公认高职教育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四大职能,其中,培养人才是核心职能,其他职能既是支撑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选取了对高职教育功能的狭义定义,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主要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职教育作为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开展科学研究、为当地行业企业提供服务、为社会传承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意识不强、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叶华提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存在发展不够平衡、工作不够主动、联系不够紧密、服务不成系统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认识不到位、能力不适应、机制不完善。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年来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层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总之,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存在能力不足、动力不足、保障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相关政策与法规分析
从国际上看,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较完善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新加坡等,但这些国家大多立足于发展和促进职业教育方面,并提出了政府、行业企业、相关机构等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如德国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培训员资格条例》等,新加坡要求企业为职业教育提供便利等,对职业教育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少有政策规定。
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非常明确,但相关的具体法规条例较少,仅有少数关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方面,缺少对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引导、规范、评价及相关保障。现有的《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涉及高职教育的内容不多,且大多以原则性、目标性为主。我国在国家层面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主要涉及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任务及内容,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在具体措施方面,《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决定,2011~2012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对示范院校提出“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更高要求。
一些地方政府的文件也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如云南省教育厅等印发的《关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培养大批与我省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实现云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的《关于本市推进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联合区域各类办学单位、企业或行业组织,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提高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提出,积极推动全省职业院校对接产业(行业),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部分省市的政府和行业从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面出台了鼓励、规范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法等。如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交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暂行办法》,深化和促进了北京市交通行业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无锡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建立无锡市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定点企业制度的意见》,旨在推进无锡市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深化校企合作,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酒泉市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见习工作实施办法》提出,扶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工作、支持中小企业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吸纳人才的系列措施。
行业层面则较少出台结合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教育部的《关于提高职业教育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能力的指导意见》,从“完善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仅涉及有色金属行业,大多不具有普适性。
三、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1.加强法律法规保障。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敦促及保障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发展,鼓励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联动发展。地方政府应根据地方经济及教育特色制定具体法规,有针对性地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的水平。
2.制定具体保障政策。地方政府制定了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明确了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职责和权益,采取地方税收优惠、用地优惠、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倾斜等政策措施,调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社会各界的积极性。(1)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地方政府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支持,吸引企业加入校企合作,鼓励行业的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进行多方位合作,通过减免税收等手段鼓励高职院校为企业、社区等提供技术服务。(2)教育用地优惠。地方政府在教育用地上实行优先政策,有条件的地区、城市可在社区划分出教育用地,为高职院校服务当地发展提供必要的场所。新规划的城区将教育用地纳入规划,规定一定比例的土地为教育专用。鼓励社会各界以赠地、合作建立基地等方式向高职院校提供教育用地,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社区等的联系,推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3)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向教育倾斜。将高职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促使高职教育的质和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对于当地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将相关的专业群纳入重点支持对象以加大资金投入。(4)支持探索“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政府补贴、政府购买等方式,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厂中校”或“校中厂”,共建生产实训中心,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鼓励高职院校通过参与企业研发、技术攻关、工艺与流程改进等,提高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与水平,推动双方合作的深层次发展。
3.体制机制保障。地方政府成立促进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从宏观层面指导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的方向与任务,搭建机制平台,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协调互动,发展共赢。
4.资金激励与保障。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及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对此,地方政府可以立项方式,设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专项基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资助一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问题、共性问题的项目。
5.政府引领,创建良好环境。强化各级政府支持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责任,确立高职教育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落实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责任。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对在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予以表彰。
6.组织保障。政府进一步加强对高职教育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联系各方、协调各方的优势和作用,建立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的联系机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积极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探索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的体制,探索高职教育集团创新模式、校企合作董事会(理事会)制度等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及社会融合的体制机制。
(二)高职院校层面的对策建议
1.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师生“双主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要注重发挥科研与技术人才优势,将优势科研资源整合组成若干科研团队,建立专家智囊库,深入行业企业的决策咨询系统,积极解决其需求,为其决策当好参谋。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的科技创新体系中,高职院校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更是相互促进的。根据地方产业特色,校企共建研发基地,共同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既可为校方解决研究经费,也能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高职院校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有机衔接,从而满足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校方的人才优势,将高职教育中的核心模块――实践教学与服务经济社会有机结合,通过立项资助、制度引导等手段鼓励教师带领学生收集地方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管理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供企业决策参考,实现师生“双主体”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样可以真正实现学生所学与企业实际的对接,避免传统理论教学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企业也能由此产生效益,达到“双赢”。
2.打造校企共享的“双师”队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熟悉企业业务又能带领学生解决企业问题的“双师”,是高职院校最宝贵的人才,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多种渠道,多形式培养和锻炼“双师”人才为地方经济及社会服务:积极推进并完善教师下企业的实践制度,培养现有师资的实践能力;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技术能手作为高职院校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构建跨单位的校企合作研发团队,承担企业实际项目开发,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并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进课堂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打造校企共享的“双师”队伍。
3.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形式。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但目前很大一部分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并不高,有的专业性较强的设施设备甚至常年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紧缺等原因,无法及时更新设施设备。将高职院校闲置的设施设备通过租赁、项目合作等方式用于企业,将对企业产生重要的效益。同时,实训基地在设计理念上应充分考虑其在当前行业企业中的适用性,既满足教学需要又能为企业提供真实的服务。校企双方也可协议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依托各自的场所、人才、资金、设备等实现优势互补,进行实质性的合作。
(三)行业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1.构建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的校企沟通平台。校企双方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影响学校科研与地方产业、行业的结合,限制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行业协会应起到校企沟通纽带作用,打造校企沟通大平台,促进高职院校成果转化,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质量。
2.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纳入绩效考核范畴。目前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考核基本上仅限于其“培养人才”的职能,而对“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缺乏要求,这也是造成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动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纳入高职院校绩效考核的范畴,并引入以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为主体的第三方力量参与综合评价,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客观评价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积极推进诚信评估制度。
3.企业职工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融合。高职院校具有充足的教育与培训资源,而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技术技能、管理制度、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投入大量的员工教育资源。双方可进行优势互补,企业依托高职院校的场地、师资、设备等资源开展各类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并按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其中60%以上的教育经费应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积极探索将企业职工培训纳入高职院校学历教育范畴的新模式,高职院校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将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紧密结合,既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也注重企业技能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段悦兰.立足当地企业 服务地方经济――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2(6).
[2]马云峰.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