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时间:2023-07-31 17:01:03

导语:在高中历史时代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新课标的提出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除在原有教学要求基础上,增加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的要求,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加入历史人物教学,可以更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还可以对金希澈学生德育、智育以及美育,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高中历史课程中实行历史人物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要求的提出,要求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一定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教学方式,既能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又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实行人物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人物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时,通过人物教学可以更有效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不同历史人物具有的道德特征向学生呈现出实质性的道德标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以及良好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历时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不断提升其对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

二、高中历史人物教学实施策略分析

历史人物教学的主旨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客观评价的思维意识,能够对历史人物进行公正、全面的评价,想要有效提升搞中国历史人物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合适教学方式,主要可以提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背景教学法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行人物教学,可以通过背景教学法来进行。教师通过向学生呈现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时代特征,并通过分析历史背景来评价历史人物,才能更进一步做到客观、公正。例如在学鸿章时,学生在对李鸿章进行评价时,关注点一般都在于李鸿章代表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中国后期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造成学生主管意识上对李鸿章认识的偏颇,再加上高中生正是爱国情怀高涨的阶段,李鸿章评价综合性低也就不难理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可以从晚清时代背景入手,让学生实际了解当时慈禧太后执政的特点,以及当时朝廷腐败不堪的现状,李鸿章代表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是个人原因,而是当时中国时代背景造就的必然。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面评价李鸿章,对李鸿章生平事迹进行总结,如在军事方面,其先后建立了淮军和北洋水师两支近现代化队伍;经济上,开办了四大军工企业中的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以及金陵机器局,并且李鸿章是最先倡导在中国修建铁路的人,这些作为都对中国发展造成很大影响[1]。当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人物所处历史背景时,就会以客观代替偏颇,能够全面进行评价。

2.多媒体教学法

在高中历史人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向学生呈现更为完整的人物历史,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历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觉得教师讲解的历史比较远,和现代生活基本上没有联系,学生缺少代入感,不能体会到历史人物的思想态度,比如学生在看待岳飞这个人物上,完全是愚忠,是不值得的,是不能理解的[2]。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向学生还原历史,将学生真正带入到当时环境中,深刻体会每位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在评价秦始皇时,学生对焚书坑儒等事件都比较了解,很多学生认为这样完全没有必要,甚至认为秦始皇简直不可理喻。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当时时代背景、人物思想以及大臣意见等相关课件,让学生了解焚书坑儒的背景以及原由、结果,明白君王统治的心理,对焚书坑儒这一事件进行客观评价。

3.史现相互结合法

现在与历史相关的影视、小说等作品数不胜数,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突破传统教学中学生无心历史的状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料,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现在比较流行的“穿越剧”,在学习康熙、雍正年间历史人物时,就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学生对“四爷”兴趣浓厚,教师就可以通过各种资源向学生展现历史上真正的“四爷”是如何的。通过史现结合,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其积极主动去了解这个人物,进而可以达到全面评价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课堂讨论法,以此来刺激学生不断深入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观点不同,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点来一场小型的辩论会,让学生互相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对人物的了解无论是宽度还是深度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三、结束语

在进行历史人物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明确任务教学具有的意义,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合适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充满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不断去深入了解人物,进而可以更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历史人物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更熟练的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在人物评价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对话教学法;高中历史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师生间的尊重以及信任是开展对话教学的前提。没有尊重和信任,就没有民主与和谐的教学环境,也就没有对话。在对话教学中,课堂气氛一定要民主和谐,师生之间一定要彼此信任,通过师生以及书本三者的相互对话来学习新知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提高课堂效益。

一、巧妙创设真实对话情境,培养学生对话兴趣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通常都得依靠信息丰富的教学情境,因此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创建有利于对话出现的教学情景,以确保全部学生都能融入对话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形式将真实的情境展示出来。比如,关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目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播放纪录片《大国崛起》第六集《帝国春秋(德国)》视频,“当欧洲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时,德意志地区国土广大,但却是四分五裂。由于力量分散,政治地位低,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数百年以来,德意志人非常渴望国家的统一。”通过视频让学生与历史场景对话,让学生德意志统一之前历史情境,深刻感受德国统一的必然性和德国统一对德国历史和欧洲历史的影响。

此外,教师可以设置多种历史情境,以实现学生与历史的对话。比如讲解西周的宗法制可以采用模拟历史剧;讲解秦朝初期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时候,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通过创造真实的历史对话情景,可以培养学生对话的兴趣,扩展对话内涵。

二、根据课程的不同,采取最适宜的对话方式

对话教学的形式多样,比如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会与学生的对话等。如果教学内容不一样,学生的基础不同,则对话形式也应该有所区别。所以,历史教师要结合课堂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及其对象的具体特征,采取一种与学生认知需求实际最相符的对话形式。同时,也可以将几种对话方法进行结合,创设立体式的对话网络。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学的繁荣》一课时,师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课文“资料回放”部分,就可以选择师生对话形式开展教学,以达到准确理解“不管是了解艺术品还是单个艺术家亦或是一群艺术家,首先要正确了解其所在时代的风俗习惯”,从而得出结论“文学艺术的发展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或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社会意识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样,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升华,历史学科能力得到提高。

三、巧妙进行问题启发,把握对话方向

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中,教师针对学习内容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问题设置是否有价值,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方向有直接的作用。教师在合适的时候引进一些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实现对对话的引领。在学生之间的对话中,如果教师能在合适的时间提出一些问题,将矛盾交错的背景知识告知学生(通常都是隐性问题),有利于学生构筑起思维“脚手架”,产生思维涟漪,达到对话高峰,这样对话才能不断拓展以及延续;在学生和课本之间的对话中,教师应该结合其自身以及文本之间对话的实践体验,同时联系学生反馈情况,通过一些能起到反弹琵琶以及旁敲侧击等功能的设问句,来引导其思考,激发其质疑,让其自主找出认知过程中的不足,实现“顿悟”以及对已学知识的重构,最终形成独特的理解及情感体验。

例如在《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章的学习时,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教材内容,教师进行适当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从而得出结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然后教师在“文明史观”以及“现代化史观”这两种理念的指导下,向学生提出问题“西方国家在走向近代化的历程中,其变革顺序是怎样的?”,通过探究发现中西方走向近代化的历程是正好相反。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中西方在走向近代化的历程中变革顺序不一样?”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涟漪,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解决新问题,从而全面推动师生之间互动式对话。

四、通过灵活巧妙的评价,引导对话趋向教学目标

在对话教学中,如果学生思维任意奔驰与教学主题不相符时,教师要使用灵活恰当的评价实现“顺学而导”,这样不仅使对话得以正常进行,而且维持了原来的方向;如果学生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这时教师首先应该对该类生成性教学信息在短时间内形成判断并作出筛选,对那些没有价值的问题,可以通过诙谐合理的评价,让学生自愿将其放弃,而非没有取舍随意谈论。

比如在《运动》一课的学习时,有的学生就这样问:“若洪秀全科举没有失败,运动会不会发生呢?”可以看得出,像这样的问题,学生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首先认可学生的提问和思考,接着转变话题“我们在了解了运动的时代背景后就会明白了”。这不仅对学生对话的热情给予了肯定,鼓舞了学生继续学习,而且又提高了对话有效性。

总之,对话教学法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以人为本,关注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生成性,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历史课堂中开展对话教学,既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践行新课程理念,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沈小碚,郑苗苗.论对话教学的时代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葛红亚.基于高中厉史新课改的对话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

[3]张启道.对话教学话题的有效性探究[J].学周刊,2011,(6).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2008年秋,河南省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教材进入课堂教学。新课程体系以全新的理念,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给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全面深远的影响。那么,在新课改中教师如何遵循教学规律,投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针对这一问题,我就近一年来的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做一简要总结,谈几点切身体会。

一、在教学理念上,要准确理解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新课标以学生的行为目标方式表达了各模块之间的基本要求,是实施教学,实施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因此,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依据。新教材是教材编写专家基于自身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过程的考虑而编写的。新课程教材编写原则是“一个课程标准,多种版本教材”,这给了教师选择教材的自由。但由于新课程标准不够具体,编写者的理解认识不同,各种版本教材有较大的差异,各有千秋。这就要求教师以新课标为核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当做引导学生认知发展,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的一种载体,而不是学生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应看这节内容对应的新课标是如何表述的,理清教材在课程标准落实、学习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学科思想体现等方面的思路,明确那些内容是新课标规定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要达到什么水平?从而做到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准确理解,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和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自主地整合教材、选择教法、客观评价,同时,不断探索校本课

程的开发,以迎接挑战。

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是“填鸭”式的灌输法教学,而新课改恰恰是要求改变这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指挥棒”的角色,引导学生的学习,在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如我讲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变迁》一课时,我就采用了“教师塔台,学生唱戏”的教学方式,课前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和了解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课堂之上就由学生来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准备来讲解内容。虽然学生对于知识的讲解有时不够到位,但是通过角色转换,学生已经有了自信心和成就感,而且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比教师讲解时理解的更为透彻。教师还要有宽容精神。教师只有对学生一些不合教师本意或教材原有观点、方法的选择实行宽容,学生才会感到教师对自己挑战精神、争辩胆识的一种鼓励,从而树立起敢于质疑、善于求异的信心,发展和升华自己的创造素质,也才能最终保证课堂学习的正常有效地开展。

三、重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做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现实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挑战。确立注重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注意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善于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谈古论今,由今及古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这种现实感和时代感,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现实学会做人处世,是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需要,是时代课程改革的呼唤。

第4篇

关键词:史料 高中历史 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34-01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成为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手段,即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切身感受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探究和运用史料呢?

1 正确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

“史料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源泉”,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是史料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史料的种类很多,按其储存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及数字化史料。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史料的积淀越来越多,体系也越来越庞杂。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首先要遵循“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这一原则,尊重客观史实,保证史料的真实可信。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者除了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水平外,还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史料考证能力,保证自己所用的史料有依据有出处有佐证,做到如唐人刘知几所说的“博闻善择”和“言简而意丰”。反对那种把影视“戏说”当史料,也不提倡不加考证地把“杂史”、“野史”引入作为史料,特别是坚决杜绝那些故弄玄虚、张冠李戴、歪曲颠倒的史料作为教学的依据。即使是正史和被广泛接受的史料,也要努力做到“互相参证”。其次要根据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研究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史料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史料要切实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教学重点难点紧密关联,同时还应该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接受能力及已有历史知识的程度选择史料,但要避免“多多益善”,真正做到难度适宜,符合实际。根据需要,有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手中教材、教辅、其他版本教材史料,引入和吸收历年各地高考题、模拟题,以及生活中所遇见的作为史料,这样更加贴近生活,实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真正“学以致用”。

2 有效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史料思维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效地创设问题是史料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又是检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的有效途径。在对史料设问时应根据史料类型和品质,注意问题设置的指向要有准确性,内容要有拓展性,通过高质量的史料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讨论,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激活其思维,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其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史料教学“活”起来“火”起来。如在上《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的时候,笔者选择了美国《1781年联邦条例》、《1787年宪法》,英国《权利法案》的相关史料,设置了一系列问题:(1)《1781年联邦条例》体现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2)《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如何理解这些原则?它的制定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对欧亚的历史产生什么影响?它有什么局限性?说明什么问题?(3)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任职有什么特点?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4)美英政体有何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它能够说明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着点角度有所不同,层次深浅交替,形成立体结构。“思维随问题而出现,并与问题形影相随”,历史是思考的学问,思考和体会是学习历史重要途径,通过设置和解决有效的问题,启动学生的史料思维,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也就越来越充实。

3 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和运用史料

世界着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史料教学正是基于理念,要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重构历史、分析历史、发现历史规律。史料教学首先讲究的是探求本源,加强研读,逐句过关,真实可信的史料都具有其时代特征,都能体现其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立场观点,在指导学生阅读史料时要引导其还原时代背景,弄清史料的内涵、观点和出处,还要关注其按语和尾注。其次对史料的阅读要做到“细嚼慢咽”,逐字逐句过关,真正读透读懂,才能真正用“心”去感受史料中隐含着的真正、鲜活的历史。最后,历史是一个立体的过程,所以对史料还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辩证的考察,从史料中提炼观点,解读史料的内涵,增强历史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史料的理解和认识,实现读史明智的效用。

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

新课程的实行对于高中生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如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军事等等,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高中生的影响较为全面,这使得在课堂中对于高中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具有较好的条件,自古以来,人们都比较重视对德育的教育,要求学习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学会做人,因此德育教育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1学校在学科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德育学科至今人们对它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一种解释是说德育教育就是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有一种是说德育教育就是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与智育的结合,促进学生品德与智力的发展。而依据《国家新课程教育教学标准》和《国家学科教育教学德育大纲》的要求,依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以课本为知识平台,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面的知识,根据教师自身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身体等特征的策略与方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以促进高中生在其它学科学习的同时提高德育素质,达到教书目标与育人目标的有机统一[1]。学校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场所,未来人才的发展与素质对国家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对于青少年的教导是多么的重要。

2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的渗透

2.1找准渗透点。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育人因素,所以德育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进行,离开了课本的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任何作用。在历史的教学中,可以根据一些古人的思想、教派之间的争辩进行渗透,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区别和对人思想的影响,可以进行对比,在授课的过程中举行一场辩论赛,使得两方面的思想共同点,德育方面对人思想的影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高中生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充分以教材为依托点,才可以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进行理解,探寻到思想道德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融合点,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2.2把握德育渗透时机。授课教师从教材出发,寻觅到渗透点后,将德育进行很好的融入,从而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渗透性的影响。而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不会由教师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所处的教学的内容、背景、特点等进行施教。德育的教育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德育的教育不可以进行强加,不能够只顾教学而忽视德育的真正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时机,以保证学生能够从心理上接受,取得最好的施教效果。

2.3掌握好渗透度。对德育的渗透要掌握好度,如果渗透效果较过,或者渗透的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因此在德育的教育中应掌握好度。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中,可以在军事、在经济、在思想和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渗透,但是渗透要注意量,不可以全部都讲德育,也不可以不讲,教师可以在与德育相关的方面举例说明德育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德育在未来的道路中、在以后的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

2.4提高思想的重视程度。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改变,使学生和教师认识到在高中的学习中不仅需要良好的文化知识,更需要良好的德育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指引,一个品行较好的高中生和一个品行较差的高中生,人们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品行较好的人,因此良好的德育教育必不可少。良好的德育知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想,控制一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学习中要使老师和学生认识到不仅文化知识比较重要,而且德育知识也比较重要。

3结语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人们的发展和思想均具有较深的影响,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古代人们思想流派的分辨,对其思想的学习,能够很好的进行德育的教育,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德育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和对未来国家的影响。通过对德育的学习,使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高中正是青少年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历史的学习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有效促进了高中生思想和个人素质的发展,对未来国家的发展也具有较好的影响。

第6篇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春秋

战国

政治

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

七雄争霸;

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强盛;

公元前3世纪以后,秦国称雄

战争

晋楚的城濮之战

齐魏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秦赵的长平之战

民族

周边民族:北有匈奴、东胡,西有戎,南有越

各民族逐步融合

教学建议

复习课设计

第五节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一、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让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即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这一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统一与各民族的融合。

二、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讲清诸侯争霸战争的实质

2、齐桓公称霸

由学生回忆齐桓公是如何实现霸业的。

3、晋楚争霸

让学生记住晋楚先后称霸中原的时间,以及晋楚争霸中的重要战役城濮之战。

4、吴越争霸

让学生记住吴越两国先后在南方称霸。阖闾与勾践是春秋后期的霸主。

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1、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

要求学生记住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的重要历史事件。明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表明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上升,并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2、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要求学生记住公元前4世纪中期和公元前3世纪以后,战国局势的特点以及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重点——齐桓公争霸

春秋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战争频繁,诸侯争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齐国成为强国。又以“尊王攘夷”为口号,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获得外交优势。终于公元前7世纪中期,确立了中原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重点——战国七雄争霸

春秋末年,晋国和齐国卿大夫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中,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政权,被周王正式承认为诸侯。即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经过春秋长期的战争,到战国初年,只剩下二十多个诸侯国,其中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最为强大,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格局。七国之间战争不断,此时,战争开始具有封建兼并战的性质,以后逐渐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与西周时期相比,表面上看是诸侯割据纷争、统一局面破坏,但实际上却孕育着统一的必然趋势。其原因如下:第一,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受到破坏。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统一局面已不存在。第二,从经济上来说,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第三,从形式上来说,逐步实现着局部统一。春秋战国时期比西周时的“八百诸侯”相比,显然是大大进步了,更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和区域统一已经出现。第四,从人们的要求来看,统一成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第五,从民族关系上来说,民族凝聚力增强,“华夷之辩”观念相对淡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统一趋势明显加强了。同时为秦汉时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评价问题

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财富,相互争战,故有“春秋无义战”之说。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人民怨恨战争,渴望统一。争霸战争的客观后果是大国拓展了疆域,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强了集权的趋势,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同时又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战争又客观上促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加强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应兼顾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地观察分析争霸战争。

典型例题

例题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右图中,战国时期韩、赵、魏都城的相应标号依次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

答案:B。

例题分析:这是一道填图型单项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图文结合、历史地理综合能力。赵国在北方,曾修长城以防匈奴,魏国在中间,韩国在南方,最为弱小,最先为秦所灭。故选B。

例2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答案:A。

例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型单项选择题,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的分析能力。秦国能称雄于七国主要原因不在BCD三项,它们只是秦称雄的一个方面,秦的强大不仅指经济发展,还包括军事强大,政治稳定等诸多因素,这就需要一次较为彻底的变法,即商鞅变法。故选A。

例3从西周初期分封至秦统一前,一直作为诸侯国而存在者是图中的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例题分析:此题为识图选择题,是历史和地理综合能力题,主要考查地理学科的识图能力、历史事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思维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西周初年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秦统一前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显然,秦统一前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只剩下齐、燕。图中①给了都城临淄,正是齐,①可以确认。图中④给了都城蓟,正是燕,④可以确认。图中②给了都城郢,应是楚,它不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而是后来自封的。图中③给了都城邯郸,应是赵,是战国初年三家分晋而建立的。因此,符合题意要求的是①④。

例4春秋时期最典型的政治特点是()

A.周王室不被诸侯重视B.社会制度大变革

C.井田制瓦解D.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答案:D

例题向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是历史学科能力综合题,主要考查历史阶段特征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思维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四个选项都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特征,B项是根本特征,C项是经济特征,都不符合本题“政治特点”的要求。A、D两项都是政治特征,但是最典型的是D项,因为分封制的崩溃就是奴隶社会上层建筑的崩溃。

例5“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割据混战更加扩大B.人民遭受灾难更加严重

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D.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第7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的专题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和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是有关中国和世界文学艺术的一些成果和发展历程的介绍。有些教师对这两个专题的教学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区,在此,笔者仅就必修3文学艺术史的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误区一对知识进行简单罗列,没有抓住教学的核心

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会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标要求阅读课本,找出课标要求掌握的相关的时代、人物、作品、风格特点等,然后更细心一点的老师会要求学生将这些内容制成表格予以区分亦更有利于记忆。当然,记住知识点本身是我们首先应该做的,但是这种将知识点进行简单分类罗列,再进行死记硬背的方法离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这也不符合当前的课改精神,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关键。教学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教学目标的关键是对课程标准的解读,课标是教学的出发点更是教学的核心。

例如,如何解x下面的课标。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这则课标的前半段很简单,书本上很清楚有介绍,关键是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如何把握?这就需要具备分析利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由知识层面到情感层面的提升。从上述列举中不难发现,历史教学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文学艺术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误区二文化艺术与政治经济联系不够

马克思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反映……”对于文学艺术而言,它们的时代性非常明显。例如,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春望》描写忧国思家之情。曹雪芹的《红楼梦》,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等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真实写照,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趋势,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带来新社会曙光的光明前景。但文学艺术史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必修3的教材内容,而要充分联系必修1、必修2的相关内容加以理解。比如讲到宋代书法、绘画和文学的发展时,我们就可以联系必修2中宋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等相关内容,结合必修3讲过的程朱理学来看当时山水画所体现出的意境等,甚至还可以回忆一下必修1宋代的政治制度,这样可以将知识点联系得更紧密,更有易于理解和加深记忆。

除了以上两点,学生态度上不重视、认知水平的局限同样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一般态度上不太重视。主要原因是,文学史的知识在语文课上已有一定学习,觉得自己已经会了,历史老师再拿过来讲是“画蛇添足”。还有就是对这两个专题的地位认识不够,觉得只要考试前背背就好,甚至有学生丢分后仅仅把原因归结为没背。

第8篇

一、史料教学的功能性

历史教学过程离不开史料的运用和呈现,史料是历史的载体,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有益于学科能力的培养。

(一)历史课注重教给学生认知历史的方法和门径,也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原始文献。历史是有痕迹的,我们通过历史遗留的痕迹来认知历史,那报纸评论、条约内容等,都是我们认知历史的第一手宝贵资料。(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老师可提到很多观点,但并不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定性,观点、结论、看法都是个性化的,学生根据自己对历史资料的阅读、理解,得出自己的答案。(三)注重培养学生感知历史的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去“理解历史”。历史是关于人的,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关系着人的生存状态,因此,能切身感受历史才能体会历史应有的人文情怀。

二、史料教学的核心意义

历史课堂中运用史料的核心意义如下:学生由于不能纯粹接受教材现成的历史史实与结论,应该主动探究历史史料,而这需要让学生自己去研习史料,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法。

运用史料的几个步骤:(一)落地——明确与史料内容相关的史实;(二)生根——从内容、作者意图和作者潜意识反映的时代特征等层次理解史料;(三)发芽——明确史料叙述史实的结论、视角及其合理性,由史料内容审视和理解史实;(四)开花——由史实判定史料价值,体验历史变化,感悟史实和史料中蕴涵的历史真谛,拓展认识视野,提高认识层次,提升生命境界;(五)结果——跳出史料,分析史料反映史实的产生原因,归纳史料反映史实产生的影响,分析史料产生的原因,归纳史料产生的影响等。

三、史料教学的主体地位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其意义并不只是教师把史料拿来进行解释和阐述,而是要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由史实而来,即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评价史实,得出线索、规律、特征和启示等历史认识。(二)是由史料而来,即通过对史料多层次、多视角的理解,移情历史发展变化,感悟做人原则,形成正确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由史实和史料而来,即通过由史实到史料的反复循环理解,认识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掌握历史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原则,感觉历史发展变化,感悟情感价值,提升生命境界。史料和史实的结合,构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源泉。需要强调的是,平时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应由史实史料点拨。

四、笔者对史料教学的理解与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为此我注重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给学生精心设计值得探究思考的问题,要学生置身历史情景中,加深其对史实的认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我认为史料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史料引用要严谨。出处是史料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样承载着历史信息,准确标明出处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该史料的来源、作者,有助于学习者的深入理解,更可以传递科学而严谨的历史学治学态度。(二)史料教学要加强学生参与。我外出学习时,看到主讲教师呈现一段史料,先让学生出声朗读,读完后让学生概括该史料的主题或中心思想,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史料教学中首先要选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水平等;其次要编制一些以史料为基础的问题,让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方法。唯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史料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史料教学时教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思维方式上给学生以引导,使学生真正完成从“要我学”“我要学”“我学会”“我会学”的重大改变。

史料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历史的无穷魅力也在于它包含着大量丰富的史料和内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运用史料,发挥史料教学的最大效益,还需不断努力探索。

第9篇

我们都知道让学生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远比被动学习来得快乐,效果也更好,但在课堂中如何做到这一点,以学生以主体,这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更多的是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该做什么呢?在教学中,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鼓励学生,调动兴趣

“亲其师,重其道”,教师要热爱学生,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获取知识。在教学前,不妨旁征博引,联系古往今来的历史大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他们对即将上的课堂充满期待。比如《新航路的开辟》一课相关的故事很多,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好望角”和“太平洋”名称的由来等等,都可以给学生带来悬念,让他们想要了解更多。

第二,做好预习,设计问题

教师要预习在学生之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他们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帮他们导出一个知识结构。每个知识点都有它前后的知识联系,整理出前沿和后续,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对于这一点也可尝试留着由学生自己来思考和联系。每课都有重点和难点,重点要能突出,难点则要考虑怎样才能分析透彻。所谓的难点,主要指学生对此内容不熟悉,缺少认识,或者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难以理解,这就需要借助课件或学案补充一些材料,通过材料的分析理解来加深认识。对于一些历史名词或专业术语也需要解释清楚。《新航路的开辟》一课,它是前承资本主义萌芽的内容,后接殖民主义扩张与掠夺,本课的重点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难点则主要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它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去理解?这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创设历史背景置身其中,假设他们分别是发现者一方和土著人一方,思考新航路开辟后所带来的影响,以此来加深体会,再补充一些史实材料,巩固认识。本课教学中还出现了一些历史名词,如“地理大发现”, “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这些都可以在预习的学案中给学生适当的解释。

一堂课成功与否,与问题的设计密切相关。我们都知道每节课的基本结构类似,无非都由历史事件的背景(包括原因),内容(包括过程)以及结果(或意义影响)等几部分组成,这是一个模式,但每节课必然有它与众不同的独有的一些知识点,这些就必须给它突出表现出来。例如《新航路的开辟》一课,它发生的背景相对别课来得丰富一些,包括了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宗教根源、思想根源、直接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等等。我们在学案上把本课的知识内容通过问题的设计,层层引导,帮学生理出一个基本的知识体系,问题细一些,了解就多一些。等学生熟悉了这样的模式,有时也可让他们自己设计问题,构建知识体系。

三、方法指导,课堂讨论

这一环节就是展现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主要环节。指导学生读透课本内容,按惯有的模式归纳内容,尝试自己提取重点与难点,并尝试解决。课堂中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疑问,并针对知识与问题各抒己见,共同讨论,可以多留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大胆地畅所欲言。为了增加课堂趣味性,有时也可以自编自导,再现历史场景,大胆假设如果是自己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又可能做出什么反应,如前面所说,既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增加了认识与理解。每个知识内容都要关注它的时代大背景,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离不开当时的环境,由此还可概括出每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课堂的形式是多样的,分组讨论、辩论,或者知识竞赛,甚至可以征求学生的建议想怎样上,只要不跑了主题,达到学习的初衷,偶尔也不妨一试,在师生互动中摸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

四、归纳总结,得出认识

经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堂中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他们对本课知识有了一定的把握,再引导学生结合学案和他们的理解梳理知识,让他们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构建和补充,对理论性的东西进行总结和归纳,教师再给予适当的补充或解释,本课内容就基本可以掌握了,此后就是课后通过题目练习、知识运用来巩固知识点。

五、肯定赞赏,准备下次

每个班级必然存在学生的差异,有性格差异也有学习能力的差异,一节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个别学生的参与,而是要尽可能地让更多学生投入进来。有的学生性格内敛,也许他心里也有想法和答案,但他不善于主动回答,这就要注意发掘,看到这类学生欲言又止,却很期待地看着你,就要多给他们一些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主动一些。不管学生回答得对与否,都要适当地肯定他们的一些表现,其实历史很多问题没有对与错,有的只是不同角度的理解。当学生们在一节课里得到肯定与赞赏,他们就会对下一堂课充满期待,接下来就是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