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大语文教育观

时间:2023-07-31 17:01:14

导语: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语文教育观

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语文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院校的基础性学科,其旨在通过语文的智育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等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技能及语文素养。转型时期大学语文教育仍存在如教材内容安排不合理、课堂教学未与社会实践紧密挂钩、教学模式安排不科学单一等不足。创新大学语文教育也是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要求。基于此,本文拟将立足于高等教育管理这一视角,探寻大学语文教育存有的缺陷以找出完善大学语文教育的路径。

二、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

(一)教材内容设置不尽合理:重人文内容而轻技能培养

从现有大学语文教育的教材安排看,诗歌占有最大比例,其次才是散文、小说及戏剧。诗歌作为最富有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的文学形式,融合了文化、道德、情感、美学等人文精神,而诗歌之外的散文及小说也蕴藏了丰富的人文关怀。这些举措都将大学语文教育重点置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诚然,这样的教材安排扩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其也漠视了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大学生语文技能这一教育目标。[1]语文素质不仅仅意指文学素养,也包括对学生表达能力等的提高。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语言基本能力认知不充分,对大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写作水平差、表达措辞不规范、语法不过关等方面。个别学生应用写作水平极差,对于申请书、简单的会议记录等都无法合格完成。总而言之,大学语文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大学生文学性、人文性的渗透,也应关注对其知识性、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语文教学未与社会实践紧密挂钩

课堂教学应立足于社会实践,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脱离了社会实践的大学语文教育难以实现其教育目标。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育仅拘泥于课堂教学,大学生将过多精力投入于课本内容,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炼,也鲜少提炼对生活的感悟,更无从谈及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活实践。大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不闻窗外事,缺乏生活感悟和社会历练,大学生往往难以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怀及文章深远的立意,也无法深化自身的人文素养,感受时代的发展脉搏。大学生生活于封闭的象牙塔,未能深刻、广泛地体验社会生活。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实践应紧密联系。拒绝社会生活抽象地开展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即成为无源之水,这也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宗旨。[2]

(三)教学模式的安排不科学

大学语文教育当下依然延续封闭、陈旧的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育为核心手段,以教师为重点;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重视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忽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意识及应用能力匮乏等等,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挫伤其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学生俨然成为知识传授的接收器,其主观能动性大大削弱。另外,语文教学过程固守单一模式,围绕教学大纲设置教学框架,无以发挥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严重削弱了学生学学语文的热情。最后,是教学方法的单一,主要采取传授型方式,课堂重点锁定为对教材的讲解,甚少关注学生的情感意识及其心理活动,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俨然处于被动状态,学习潜能难以得到充分释放,教学效果自不待言。

三、高等教育管理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出路

(一)提高学生应用语文能力的路径

1.注重语文基础知识

注重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是语文教育乃至其他一切课程学习的基础。针对上述大学生并未掌握、熟练运用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的现状,建议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增加相关内容。考虑到这些知识大多已在中学语文课堂讲解过,故不必再专门占用过多课时来讲授,而只需在平时的课堂授课时,将遇到的此类问题作出针对性讲解即可。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提问,通过提问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二是讲解,争取在短时间内准确地诠释该概念;三是举例,通过实例来巩固、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消化吸收。

2.采用模拟教学法

于日常教学中,常常碰到有的同学语文人文知识较好,但运用能力较差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忽视培养大学生语文素质及语文能力而导致,脱离了社会实践的语文教育必然削弱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有鉴于此,笔者建议采取模拟教学,让学生模拟作为社会实践中的某一角色,亲身体验这一角色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例如,其可以模拟担任某一单位的文职,对此应相应提高其语文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如熟练掌握通知、广告、会议记录、海报、启事等应用文体写作。此外,还应提高学生的语法知识,使其在文章写作中保证字词、句法等方面过关。模拟教学法一个关键的目的是通过给学生施压,从而强化其主动学习的动机。明显的危机感有助于大学生自觉将自身所学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相联系,从而有针对性提升其应对能力。

3.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鉴于语文教学实践中,忽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故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在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通过朗读,人的各器官能相互作用,借用眼睛、耳朵、嘴巴、大脑等的相互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尤其是对于那些意境深邃、文笔优美的美文,更应注重朗读的作用,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其次,提供学生即兴发言的机会。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前预设一些问题,通过针对性提问,让学生在课堂即兴回答。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培养学生临场应急发挥能力。

(二)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相适应的路径

1.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具有感召性、广泛性、吸引性的特点,应致力于构建先进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健康、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有助于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具体可采取以下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将课内教育延伸到课外教学。例如,可以组织诗歌朗诵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该类活动,它有利于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大学语文课程所特有的美学思想、完善自身的情感意志、提升自身的精神品格。此外,还可举办辩论赛,或者邀请学界著名专家等来校进行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使得学生自觉将大学语文课程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联系,为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奠基。

2.强化课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语文教育亟需与社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缩小课堂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处理好语文课堂学习与生活语文两者之间的关系。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可利用好寒暑假的时间,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我修养,促进学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强学生与劳动人民之间的情谊,鼓励学生胸怀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及抱负。还可建议学生将所见所感写成文章的形式,并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有利于学生将生活与学习相互联系,在生活的熏陶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质。

(三)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路径

1.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人具有情感属性,健康正面的情感有利于促进人的学习质量及创新欲望,通过有效、合理的调动,能激发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这也正是大学语文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在意蕴。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应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首先,应重点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应着力于改变以往将重心放置于对教材与教法的研究上,力求突破以教学为中心而漠视学生的情感关怀的单一模式。其次,还应重视教师本身的情感因素对语文教育的影响。教育本身是一项互动的行为,教师如若能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教学,必然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明朗健康的学习气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的世界观、品性以及对生活的态度,无不深刻影响着学生。再次,利用大量贴近生活的文学作品,在这种人文关怀的启发下,可以滋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2.更新教育观念及转变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要致力于改变现有大学语文教育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要实现从填鸭式到启发式的转变,教师不能作为单一的主角,而应引导学生发挥作为教育过程主体的角色。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予以其能动性处理问题的机会。对学生有所困惑的问题,教师也不直接给出答案,而应通过启发、引导、提示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完善。此外,考试作为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途径,大学语文教育中传统的考试方式多以闭卷形式为主,考虑到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审美性、形象性和渗透性等特点,难以有唯一的答案,对于主观题也难以回答对或错,对此,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可采取课堂回答加分的方式,改变以闭卷考试考核、评价学生所学情况的单一模式。

结语

总而言之,为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下的大学语文教育,首先,通过注重语文基础知识、采用模拟教学法、强化语言表达训练以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其次,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强化课堂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以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再次,通过发挥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更新教育观念及转变教学方法的方式以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语

参考文献

[1]郭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新构建模式[J].语文建设,2013(23).

第2篇

一、认清语文教学的现状,转变育人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二、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三、加大语言训练量,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形成能力。四、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强化激励与导向作用。 中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界内外经过较长时间地广泛热烈地讨论、冷静深入地思索和大量实践后,已逐渐取得较为统一的认识:那就是必须从小过好识字写字关、阅读积累关和口语交际与写作关这“三大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形成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学才能走出“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低谷。

为什么说语文教学要从小过好这“三关”才能形成能力呢?这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去分析。

语文是工具性学科,读书明理识字始。汉字系方块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无论是认识、还是书写都必须扎扎实实,认准确写工整是最起码的要求。认清楚读准确是读书学习的需要,是明白事理的需要,也是广泛吸收的需要;而写规范、写端正、写整齐是表达交流的需要,是要让人一看就明白,就愿意看。即使在电脑比较普及的今天,写好汉字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过好识字写字关不仅仅是小学低段压倒一切的任务,而且是整个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都应该长抓不懈、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小学阶段汉语拼音必须过关,这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识字写字必须过关,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在阅读和习作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识字。”同时,学生的写字“姿势要正确。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①即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胸部离桌边一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在打好识字写字的扎实基本功的同时,应抓好阅读积累的训练。胡格非说:“语文水平的高低主要表现在(包括文言和白话)阅读和写作上,而这两方面的水平实际上还反映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分析能力。”抓好阅读教学,一是为了学习吸收,“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二是为了增长见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三是为了积累知识,“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重视语言的积累。”“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四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②为写作和口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古人也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说精读出功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说多读就会运用,至于在读中“通古今之变、穷万物之理”那便是在阅读过程中长期积淀、水到渠成的结果,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是这个道理。

写作与口语交际关是大家公认的语文教学中最难突破又是必须突破的大关。因为写作与口语交际(所谓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语文能力、思维水平、文字功底、思想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集中反映,中国古代一文定终身进行科举取仕选拔人才便是这一认识的见证。所以作文教学首先要做到文通字顺,“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还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即有物有序。在此基础上特别注重主观感受的培养,注重在作者个体观察认识基础上的真情实感的抒发,注重独创性和语言的艺术性,“鼓励有创意的表达。”③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必须经过以上“三关”的严格训练,才能达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④的教学目的。

那么如何去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我觉得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认清语文教学的现状,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现在语文教学仍然有耗时多收效少,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乏味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人们对语文学科的本质认识模糊,又受到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仍然存在“填鸭式”的满堂灌现象。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到这一语文教学的现状,认识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明白通过这一“例子”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业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真正精讲多练,彻底摒弃讲风太盛的毛病,真正把有限的教学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就象新大纲所说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体味文字的美感、语言的魅力,使学生成为“我要学习、我会学习”的能够适应终身学习这一世界潮流的人才。

二、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提高老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⑤张志公先生曾说过:“从学科来讲,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作为一门功课来讲,学语文与学其它课程不同。学语文不是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而是在己知己会的基础上不断加工的过程。这是一种加工工艺,而不是制造工艺。加工工艺可就多种多样了,有不同经验的人就有不同的办法.比如同一块布料,一位高明的师傅可能剪出很好的裤褂两件,而且做得大方、美观,很合体;另一位可能剪得就不是完整的两件,还要修修补补,做出来也不很合体。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不同的老师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教法,教出来的学生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种不同也使得语文学科更加复杂。”⑥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和语文学科教学的复杂性,我们就必须广泛地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和“加工”水平,真正适应素质教育对二十一世纪教师的要求;同时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地精讲多练,讲在要害点,练到实在处。要根据语文学科实践性很强的特点,“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⑦通过大量的训练(如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作文等必须在多练中才能形成能力)、大量的阅读积累等实践过程,教会方法,培养能力,使教书育人的任务落在实处。

三、加大语言训练量,真正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刘国正先生说:“不难证明,获得语言技能,主要依靠语言实践,对理论知识的依赖是较少的。”人们常说,学语文主要靠悟。悟要靠大量的接触语言材料—感受,感受是悟的前提,悟是积累、运用的关键,悟是灵魂。有了学习语言的悟性,就有了感受语言的“动力”,武汉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认为,“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正确途径。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用了15年时间研究学生的读写量,结论是:“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4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默读过200小时以上(包括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这400小时,就是一个学生获得朗读基本能力所必须的训练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反复实践的必须时间。新《大纲》为了强化语言训练,要求“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课外阅读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初中“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吕淑湘先生也曾说过:“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不正确就不能获得所要求的效果,不成其为技能。不熟练,也就是说,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正确,或者虽然正确,可是反应太慢,落后于时机,那就不成其为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归结一句话,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⑧因此,无论是识字写字,还是阅读积累,以至说话作文,都必须通过大量的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在实践中形成习惯与能力,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养成适应终身学习与自身发展需要的语文能力。这一方面新《大纲》都有明确的要求。

第3篇

——本栏责任编辑 王延河

据一些媒体反馈,新闻专业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有些后劲不足,不能适应专业性比较强的报道;新闻专业的教师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学生反映教新闻写作的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足……这些反馈是对新闻教育的挑战吗?新闻教育怎样才能既坚守大学的教育本质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的新闻院系怎样才能发展出自己的特色?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原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现任《渤海大学学报》主编的林喦博士。

采访者:有媒体反馈,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媒体工作表现出来的是上手快,但知识储备比较单薄,后劲不足。而其他专业的学生,比如中文系的,虽然上手慢些,但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后,底蕴是比较足的。那么新闻专业的学生怎么在上学期间为“后劲”做好准备呢?

林喦: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掌握新闻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之外,还需要其他专业,比如文学、史学、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等众多知识去夯实。这个夯实的过程中,除了专业老师教专业之外,学生要自觉地去捕捉其他知识作外围补充,这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仅仅起到方法、理念、信息的引导指引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去努力,自己做好定位、做好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学习。

采访者:您能不能以《新闻史》的学习为例来具体说一下这个夯实过程呢?

林喦:想学好新闻史,首先必须懂得历史,不仅要懂中国历史,还有外国历史。另外,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这些知识都要涉猎,都要懂一些,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知识体系架构,才能把新闻史真正学好。在现在的大学教育当中,一个专业就像一辆汽车,仅仅有一个车的轴承是不够的,它还需要轮子、车棚、方向盘等等一些物件,才能成为一个能快速运行的汽车。所以说,新闻专业的学生整天仅仅抱着新闻学的书看是不对的,学新闻的和教新闻的都应该建立一种“大新闻观念”。

采访者:现在很多人对“大新闻观”都很赞同,但同时又出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新闻学和文学好像走得太近了,很多学校的新闻系是脱胎于中文系的,教新闻的相当一部分老师是教中文的老师直接转过来的,所以现在一些人担心新闻文学化,有专家还提出“文学新闻学风生水起,新闻学教育正走入误区。”

林喦:这是我国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在我们国家新闻业是晚生的,起初最早从事新闻业的人很多都是作家或者说文学从业者,相比之下,德国的新闻业是直接从报学里产生。我觉得无论新闻学是从哪个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不应该成为限制这个专业发展的理由。在我们国家,一些人认为新闻发展缓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受制于文学专业,还有人在讨论新闻的归属问题,我个人觉得目前再探讨这些问题都没有意义。就当下来看,新闻的现实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职业化的进程当中也需要很多新闻人才。因此,对新闻和文学关系的讨论应逐渐淡化。因为虽然新闻学在大门类下属于文学,但新闻传播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就是说即使你再强调新闻无学,否定新闻有学,甚至有人认为新闻应该归属于文学专业等等,但从国家教育部的一级学科分类来讲,它已经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了,“法律”已经认定了。接下来就是学界和业界不断地努力,建立起纯正的新闻专业理念,来积极探讨新闻的“学”在哪里,应该怎样去发展,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目前急需做的。

对于已经建立新闻学专业的院校而言,既然建立了,就要谋求发展,归属仅仅是一种形式。只有学科相对独立,建立有学科、专业带头人的科学合理的师资梯队,加上目标定位合理准确,大家努力,一个学科或者专业就会有很好的发展态势。

采访者:媒体还有一种反馈,就是专业记者的问题,农业方面的报道媒体喜欢让学农学的去做,经济方面的报道让学经济的去做,因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对这些专业性的东西不了解。有人评价说,这意味着新闻专业的一些就业机会被“抢”了,您觉得这是对新闻教育的一种挑战吗?

林喦:其实这就是一个教育竞争的问题,谁的质量好用谁,这才是真正的“市场”法则,这是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在与我们争夺“用人”市场,我们就认为是谁谁“抢”了我们的饭碗,如果我们把这种“抢”当作一种挑战的话,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培养合理的人才,要了解市场需求实际,不断调整一些培养人才的教学计划,在总体规格下,需求局部调整是可以做到的。这里我们也必须相信,从新闻人才的整体培养上看,一定是强于其他专业对新闻职业的领悟的。其他专业入主新闻行业工作,也是少数的,这也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我们学习新闻的人也有从事非新闻职业的。从专业就业的角度讲,这是合理的。一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从事本专业的比例能达到30%以上,就属于合理的就业原则。

采访者:为了应对媒体对专业记者的要求和需要,近几年有的院校在新闻教育上进行了专业细化的尝试,进行专业类的新闻教育。比如有的院校考虑专门培养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经济记者等等。

林喦:如今的大学教育专业越来越细化,这本身就是问题。如果在新闻教育中进行这种新闻评论、经济记者等等的专门培训,越来越做技能型教育,而不是学养型教育,这恰恰不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思想。现在有的学校为了寻找办学特色,打着各种办学特色的幌子,我觉得这实际上是误人子弟。比如专门培养经济记者这种做法,过分地去培养学生仅仅在经济领域去做,会耽误他的前程。他将来就一定要从事经济方面的报道吗?或者说社会就一定给他这样的机会吗?对于这种所谓的教育改革,我觉得没有必要尝试,而且对此比较反感,本来专业细化就是问题,在细化当中再细化,这不是精英教育,这越来越多的是应试的技能型教育,我们在新闻教育上还是不能忽略宏大的新闻观念。

采访者:您的硕士研究生相当比例是从其他专业考过来的。您也多次说过,您反而更喜欢跨专业的学生。如果本科学经济、医学等专业,研究生学新闻,是不是可以应对“专业记者”的挑战?

林喦:我确实在某种场合这样说过,但前提是现在新闻本科毕业生的知识面窄,不够宽阔。我觉得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应该有很大的区别。研究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应该更全面,更精深,不仅需要有原专业的基础,还应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渗入,在“博”的基础上做到“专”。任何领域的人才都需要有博学的基础。

其实,新闻专业的教育,要有明确的育人目标,我个人觉得,新闻专业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有洞察社会人际关系和发展的能力;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要学会和使用各种媒体的能力,尤其是在“融媒”时代;要懂得媒体发展与市场关系的能力。

采访者:刚才咱们谈到了媒介对新闻教育现状的一些反馈,其实,我们新闻教育内部的反馈也很值得关注。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2005年12月,某高校新闻学博士导师在给新闻学博士生上《新闻学研究》课时,发现部分博士生没有新闻实践经历,不会写新闻。他表示:“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单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这件事被评为当年新闻教育界十个影响较大的新闻事件或现象之一。有人痛斥,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这不仅是博士的悲哀,更是博士教育的悲哀。

林喦:我也认为这样的博士是不合格的。但这毕竟是个案。作为个案,不是普遍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它夸大,更不能由此来否定博士的教育。中国博士教育问题的结症不在于会不会写一个消息的问题,仅仅就这一个小个案来否定博士教育,实在是无意义。如果较真说,这些新闻博士是谁招的,不面试吗?面试的时候你考核新闻文体写作了吗?如果在招生时就定出规则,不会写新闻文体的考生不录取,不就解决了吗?

采访者:对于这件事,有学生反驳,教我们新闻采写的老师有的还没在媒体工作过呢。应该讲,学生的这种反馈在我们的新闻教育里或大或小确实是个问题,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在逐渐被重视,被解决,比如我关注到这样一种现象,业界领导者当了学界带头人,比如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当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是人民日报原总编辑。

林喦: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业界真正的报人或者在新闻界做出贡献的人,不是官员,他们首先是记者,然后做到编辑,再到总编、社长。这部分人去从事新闻教育或者在其中担任某种职务,这很合理。我觉得在新闻学教育中,至少应该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来源于媒体,有着丰富的媒体实践,所以我也希望真正的业界人士关注新闻教育的发展。新闻教育的发展必须靠三股力量,政府政策的支持,学界的努力和业界的支持,这其中业界的支持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业界当中不仅有实践,还有在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理论,这些需要灌输给学生,传授给学生。

采访者:在新闻专业的师资力量方面,您曾经多次提过想招学历史的老师来教新闻史。有没有想过去真正落实这种想法?

林喦:我一直在试图去落实。但现在问题是找一个学历史的人懂得新闻很难,找一个懂得大历史观的学新闻史的人很难。实际上,这是我们教育机制的问题,不能培养出可以共融学科的人才。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原因。有的人虽然读了博士,但未必懂得教育,博士可以去干其他职业,但不一定适合当老师。老师这种行业,过去我们常说,好人不愿意当,坏人当不来。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的整体要求比较高。比如说口语表达能力,板书书写,教师的职责问题,心态问题等等,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态度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为了满足某种专业的需要,而引进的教师对这个职业没有一个良好的认知态度,你再有学养不一定能当好老师。

采访者:那么您认为像新闻专业这样一个比较新的学科的长远发展具体需要哪些条件呢?

林喦:我认为一个学科的发展应该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和支持,无论是硬件的还是软件的,尤其是人才引进的力度。这对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讲是一个致命的要素。第二是有没有学科带头人和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也就是说在这个学科的发展当中有没有领头羊,有没有一个团队去不断地努力追求专业化,以及在专业化的过程当中所显现出来的那种张力,这很关键。好的学科带头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职业的神圣的尊严感和价值感,甘心愿意为这个职业做出努力,盯住目标,不要泛泛。当然,学科的发展仅靠一两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这个学科团队的队伍是否团结合作,是否和谐。第三个条件就是一个专业的发展一定要考虑它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区域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虽然我反对大学逐渐职业化,但在这个后工业化时代,不参与社会不参与实践是不行的。大学是象牙塔、殿堂,但不能推卸和社会的关系。有的学校推掉了围墙,好像是和社会空气流通的,但思想里还是排斥社会,排斥实践,这好像不合适。

采访者:对于新闻专业学生们的就业和未来您有一个怎样的期待呢?

第4篇

一、树立大语文观要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开始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有人说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生产力。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什么样的师资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所以,树立大语文观,首先是要将教师的素质提升上去,只有高素质的师资才是高质量教学的有效保证。教师要在教学理论方面提高自己的修养,认真阅读和探析当代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探析教学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理论武装起来的教学实践才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价值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新课改教学理论、各地区优秀的、先进的教学经验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学习和借鉴的理论。教学理论就好比海上的灯塔,指引着教师的教学之舟继续前进。

二、教师的教学要具备大语文的视野

语文学科的教学要具备大的语文观,教师要具备一种高屋建瓴式的教学视野。不仅能看到本节课教学的目标,也要兼顾本单元和本册教材的全部内容,甚至是整个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教师的教学视角和教学高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大语文观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宽的教学视野、知识视野,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核心和资本,也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当前的教改形式,了解先进的教改动向,能够引用他山之石。同时教师要博览群书,艺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从各个方面给学生做出表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进步。高中语文教学涉及高考,教师的教学要紧跟高考改革的步伐,这样才能利用自己的教学工作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三、树立大语文观要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上下功夫

1.想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要改变老师在语文授课过程中使用语言的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使用的语言应该是鼓励和赞美多于批评。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才能积极参加语文课堂的活动。尤其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语言使用的观念应该与时俱进,有些网络词语可以比较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同样可以使用。

2.改变老师和学生的课堂对话方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语言的要求是很高的。在新时期,语文教学语言必须进行改变,尤其是和学生的交流也需要改变。比如,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主要是告诉学生世间的事物是没有唯一答案的。老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对学生提出比较现实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事物的不同答案。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3.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式和内容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习语文是为了感受和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的用处以及语言的美妙之处。但是,生硬古板的语文教学,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都磨灭了。自然,语文的成绩就不是很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同时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方式和内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学语言上改变语文教学的形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的问题。

四、大语文观视角下的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

第5篇

从电大的定位来看,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结合这一特点,基层电大应该为群众提供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育,并增强办学的层次性,从而实现基层电大的远距离教育。在学历教育的过程中,基层电大还要向受教育者灌输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另外,基层大学还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覆盖率,改善整体教学质量,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基层电大要尽快建设一支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相对较高的教师队伍,将科研、服务、导学等全部结合起来,这是试点项目获得成功的前提基础。现阶段看来,远程开放教育对学生们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教师要将工作重心放在以下方面,即理论科研、支持服务、课程导学等,教师必须要拥有专业知识,学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才能够对学生们进行正确指导;教育教学期间,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课程辅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帮助,让其顺利渡过难关,从而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辅导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开放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层电大要将现有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建设基础设施,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定期组织展开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对其进行正确指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让其对学习产生兴趣,积极配合辅导教师的工作。辅导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上进行正确指导,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其积极参与高校组织的实践活动。传统教育和远程开放教育这两者进行对比,可明显发现远程开放教育必须以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合理化建设为前提,基层电大辅导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自身工作职责,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依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能力为其安排适合的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构建完善成熟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将其灵活应用到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个人的自学能力。辅导教师要积极参与远程开放教育研究,及时发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妥善处理现实问题。辅导教师要知晓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革新传统思想与行为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最合适的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总结实践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二、基层电大要不断创新理念,做与时俱进的教学机构,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从培养目标方面看,自电大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向社会提供多元化的人才。最近几年,基层电大的教育对象出现了低龄化的趋势,即由之前的在职工作的成年人转变为了刚成年的中学毕业生;教学方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从传统的电视、录音带转为了多媒体以及网络。这意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须随着客观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来说,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开始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而学生也一改以往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要学会多提问、多思考。终身教育目标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大宣传力度,将开放教育的开放精神落到实处

基层电大在试点初期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大给人的印象都会都是“宽进严出”,教学方式就是组织教育者“看电视”。所以,人们对开放教育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成人高校。而且,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本来打算接受开放教育的学生也都选择了其他专科学校。电大的发展一直以来都被“招生难、毕业率低”的问题所困扰着。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强电大教育的宣传力度,普及远程开放教育。第一,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更具灵活性。《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第一门课程明确指出,开放教育要采用学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若学员能修够学分的话就可发放毕业证书。对于边工作但又有学习需求的在职者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也更加人性化,充分体现出了开放教育的自主性特点。第二,学习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互动性强、网络环境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特点。其中,多媒体资源的制作和开发是核心,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在电大网络教育系统中,学生们可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共享资源,一起解决问题。在创造和提供教学资源方面,基层电大更是要以身作则。教学资源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教学内容,并形成“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打造品牌课程”的目标,不断完善和丰富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在软件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将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交互式、多媒体、数字化”专业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重新梳理资源新建、改造、引进三者间的关系。高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基层电大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是添购软硬件设备,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第三,仅就远程开放教育而言,与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有很大差异,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能力为其安排适合的课程,教育教学期间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与其他媒体获取更多的知识;定期组织展开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学生之间要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育者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其进行正确指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选聘负责的学生管理员,将电大教育的管理落实到实处

学生管理员要清楚认识到岗位性质与工作内容,积极配合辅导教师的工作,在教育教学期间发挥纽带作用。选聘学生管理员时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担任这个职位的教师在工作上要精益求精,认真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中,鼓励其积极参与高校组织展开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知晓学习效率、学习动机这两者的关联,让外部学习动机尽快转变为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其树立自主学习、开放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第二,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能力为其安排适合的课程,与此同时还要和学生进行频繁互动,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其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制定短期学习计划、中期学习计划与长期学习计划,严格按照学习时间表完成学习任务。第三,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让其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高校组织展开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第四,辅导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让其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更多的知识,向学生们介绍学习媒体的功能、内容与作用,让学生依据实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学习媒体,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五,高校要定期组织展开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辅导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第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其他同学、辅导教师、社会成员进行互动,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交互活动中,依据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社会交互学习方案,让学生们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第七,辅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业支持服务,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即书刊阅览、网站导航、教务信息、教学器材、技术支持等。

三、结语

第6篇

(一)价值取向发生扭曲,社会功利现象严重

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大众传媒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娱乐性、消遣性使大学生对文化的鉴赏能力得到下降,自身思维无法得到开发。除此之外,在大众传媒进行各方面报道中,不良信息扑面而来,从根本上影响到大学生学风建设,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于追求社会功利,产生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

(二)个人主义盛行,社会责任逐渐淡薄

现如今,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逐渐淡薄,传统的理想主义受到社会现实主义的取代,甚至部分大学生无法对社会中所产生的事件进行分析与判断,无法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进而从根本上忽略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另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表现出的个人主义开始盛行,对国家以及社会事件比较漠视,这种情况在影响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与社会的进步。

(三)传统文化丢失,道德修养滑坡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精髓,不仅可以凝聚民族力量,并且能够传承中华文明。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本应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但是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人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丢失,沾染的社会不良风气逐渐增多。甚至部分大学生道德修养呈现出滑坡现象,在各项考试中作弊,不及时归还助学贷款,情感冷漠,不尊老爱幼,打架斗殴、偷盗他人物品等,该现象的发生不仅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还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二、大众传媒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改善价值观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改善价值观教育方式,需采取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1.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大众传媒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时代进步的标志,以网络、广播、电视、报纸为主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价值观念,使大学生思维价值选择产生多元化现象。面对这种发展现状,教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重视多元化价值选择,在采取一元与多元方式中,建立适合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从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对多元价值选项进行分析,使其能够在多项价值观念选项中树立正确的观念,从根本上增强社会责任感与认同感。2.加强媒介素养,培养正确价值观念所谓的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个体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解读的基本能力。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被各种传媒产品所包围,大学生作为媒介化群体,对大众传媒的使用现象越来越频繁。虽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但是,要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需要加强自身与媒介的结合。首先,教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学校设置媒介素养课程,让大学生对媒介的基本属性、基本特点进行了解。其次,加强大学生的信息传播道德,大众传媒在发展中所产生的交互性能够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但是,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欠缺,对大众传媒所的不良信息无法及时判断,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错误的引导。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教育大学生自觉遵守信息道德基本规范,培养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遵守信息法规的良好习惯。最后,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媒介活动之中,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认识,比如,可以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校园报刊等一系列媒介产品,使大学生参与到各种信息采编工作之中,了解传媒的功能,增强对媒介的了解,提高媒介素养。

(二)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传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促使大众传媒的正面发展大众传媒要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在以正面宣传中,将各种热点问题、社会事件融入其中,积极传播正能量,避免出现虚假报道现象。除此之外,大众传媒要加强对社会监督角色的认识,当好社会的“安全阀”,加强对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力,避免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树立产生负面影响,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弘扬社会正气,增强大众传媒的正面影响力,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2.加强对媒介管理,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想从根本上使大众传媒发挥出正面影响力,需要依靠政府、高校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认识,避免不良信息流入高校之中。学校可以删减相应的不良信息,设置关键词,避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对于大众传媒所宣传的错误信息以及有害信息,相关部门要及时进行纠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制约大众传媒的传播行为,只有如此,才能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增强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同

第7篇

内蒙古财经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51

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和英语教学

【摘要】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英语教学不能仅限于语言本身而忽略了文化的教育。只有在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基础上通过语言才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语言才是实现文化交流的媒介。本文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比,阐述了文化教育应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以及实现文化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中西文化教育 英语教学 重要性 策略

语言的目的是交流观念、意见、思想等。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声音、符号和意义三者的有机结合承载了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等各种相对稳定内隐的文化蕴涵,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民族的语言都负载着本民族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英语教学的对象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实现跨文化交流,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了解认识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同时也要了解母语与目的语之间存在的差异。目前的英语教学更多注重的是语言本身的教学,比如语音词汇句法结构,而忽略了语言背后重要的文化教育。不少学生很容易就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而与英语母语人士交流却不尽如人意,这暴露出我国英语教学中文化语言能力较低。要改变这种现状,切实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文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说,语言积淀了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语言与文化这种天然的关系,拟就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作简单的探讨。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文化教育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由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特定社会范畴中的民族心理、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乃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都或明或隐、或多或少地规定着本文化、本民族语言的发展轨迹。在细节上表现为形成了各种语言不同的语法结构、逻辑语序以及语义语用等等。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与该语言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息息相关。由于中西文化的起源不同,因此,其文化就有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及民族特色。只有语言交流才能传达出文化的深层内涵。能否实现跨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交流的双方对彼此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中西文化中语意的差异

由于中西文化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赋予词汇以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华民族的儒家文化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形成了汉民族整合型的思维模式,因此在语言上,我们往往先整体而后部分;比如我们提倡个人服从集体,崇尚"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因而"集体主义"的反义词"个人主义"就带有了明显的贬义。而西方民族的宇宙观是"天人相分"、"主客对立",这就形成了他们分异型的思维模式,往往先局部而后整体。表现在语言上就是重个体而轻整体,美国崇尚的是个人价值至上原则。这源于其文化起源:美国移民初期的拓荒者他们勇敢进取,珍视个人权利,其奋斗精神作为整个民族精神象征传承了下来,因此美国人认为理想的人应该是个性鲜明,有独特创造力,自立自强,自食其力的人。如:英语中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的英文解释the principle or habit of independent thought or action。是褒义词,而汉语中是贬义词。了解了两种文化思维特征的差异,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就会加以区别地运用语言,尽可能不受本民族语言思维模式的干扰。再如: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精神最有代表性的形象符号,是美妙的艺术形象。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一种凶残肆虐的猛兽,代表着邪恶,喻指凶恶的人。如果不懂dragon在中西文化中的内涵,用dragon去形容一个外国友人就会出现尴尬的场面。了解了两种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就可以把它们的文化传统延伸到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这样就不会因阈于本民族传统价值的框架而盲目地将外语和母语机械对照、生拉硬扯。

以上提到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观念、信仰等因素都属于文化概念的外延。它们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以内隐的方式存在于民族语言系统之中,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当我们了解了这些文化渊源,这就拉近了和异族语言的距离,学生们对于外语和本民族语言的差异有了明晰的区别,才能处理好母语与目的语思维方式,合理准确地运用语言。所以说,文化教育对英语教学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授文化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重视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更好地辅助英语教学,同时也是英语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大英教学不仅要帮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这是我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也是一名合格教师的职责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完备的英语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动带他们去感受英语背后的西方文化的内涵。

3. 文化教育的策略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应注意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要做到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又要渗透文化教育。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流活动,我们不仅要学习和借鉴目的语文化,还要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母语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既要有良好的英语能力,还应深入了解丰富的东方文化知识,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中西文化兼收并蓄。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历史资料,选择最具有代表性、针对性、权威性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实现中国优秀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开展中西文化对比教学。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文化差异进行对比教学模式,将中西文化比较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中外两种文化之间的共识和差异的认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逻辑思辨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我们的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表达能力,避免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母语式思维说出一些不符合逻辑的英语。

提高教师跨文化意识。作为学生语言习得的指导者,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教学和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广泛涉猎、阅读一些西方宗教文化、历史题材、哲学书籍等,以达到丰富自身文化底蕴的目的。趣味性与文学性相结和在教学过程中无疑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从而促进语言知识的习得。

总而言之,语言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更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它负载了中西方文化的丰富内涵,涉及社会生活、思想领域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强调英语语用规范的基础上,引入丰富的文化知识,进而从根本上指引学生把握语言的精髓所在,揭示语言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这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当前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玉光,胡惠闵,翁朱华、张云洁,王建军。《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2003年01月

[2]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转引自:盛萍. 论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7),81.

第8篇

君子争礼,小人争嘴。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看得人重,得到人用。

平易近人,人必归之。

出门让三子:老子、小子、女子。少的不哄,老的不欺。

敬老得老,敬禾得宝。

让路不是痴汉。

吃个面有先来后到,拿株草有高有低。得人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称秤萝卜当称姜,三辈子结不下好街坊0吃喝不计较,买卖论分毫。

出门靠嘴,种田靠水。

出外做客,不要露白。

出门人,二分小。

出门三分低。

出门只说三分话。

碎麻拧成绳,力胜千斤顶。

麻拧成绳才有劲,拳头握紧才有力。单丝独线绣不成花,千丝万缕织成锦缎。一根钢筋容易弯,三条麻绳难扯断。

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硬如铁。

一棵孤树不成林,千条细流成江河。

独木易被大风折,森林不怕狂飙摧。

一人挑土不显眼,众人挑土堆成山。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搬万座山。

一人打铁捶不响,两人打铁响叮当。

一虎势孤,众鸟蔽日。

独脚难走,孤掌难鸣。

一块砖头难砌墙,一颗黄豆难磨浆。单丝不能搓成线,一人难撑两只船。人心齐,泰山移。

人多力大,山惧海怕。

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好花要叶衬,好汉要人帮。

一家有难大家帮,一家有事百家忙。

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

人心换人心,人远心不远。

酒逢知己饮,诗对会者吟。

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合者,利尽则散。患难之交是真友,诚实之人是好友。

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心却难求。

气谊相投,分忧共患。

见了知己,话长几里。

棒打不开,刀割不离。

艰辛成知心,患难识挚友。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亲者割之不断,疏者续之不坚。上路先找同伴,造屋先找邻居。远亲不如近邻,街坊不如对门。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君子如淡水,岁久情愈真。山与山不相遇,人与人会相逢。金乡邻,银亲眷。

邻居好,赛金宝。

宁恼远亲,不恼近邻。

千斤买邻,八百买舍。亲不亲,故乡人。

行要好伴,住要好邻。

一家有事,众邻分忧。

为人做事贵在诚,待人接物讲文明。衣着要洁净,谈吐要文明。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人好水也甜,话好也值钱。

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让人一着,天宽地阔。

先人后己,彬彬有礼。

肚量要宽,讲话要谦。

礼到暖人心,礼缺讨人嫌。

盐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

问路施一礼,少走二十里。

多唤一声哥,少走十里坡。

尊重老人,莫欺少年。

打人不打脸,说人不揭短。

美言美语受人敬,恶言恶语受人憎。骂人无好言,打架无好拳。

粗暴无礼讨人厌,文明礼貌人人赞。乡有乡规,民有民约。

人乡问俗,入国问禁。

交必择友,居必择邻。

好地好房,还得有个好街坊?亲戚越走越亲,邻居越攀越近

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

人到难处邻里亲。

亲帮亲好,邻帮邻好。

是亲必顾,是邻必护。

邻家失火,不救自危。

打墙盖屋,邻家相助。

和得邻居好,胜于穿皮袄。

无事生是非,邻里少和气。

家不和,被人欺;邻不和,被贼欺。近邻不可断,远友不可疏。

人有朋友树有根,人不亲来土还亲。

结交要像长流水,莫学杨柳一时青。

你对人寡义,人对你薄情。

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亲邻互助山成玉,乡里合作土变金。

至亲不如好友。

与其有一千两黄金,不如有一千个朋友。炼铁需要有硬火,交友需要有诚心。

朋友间不说假话,眼珠里容不得灰渣。

交人交直,吃菜吃心。

酒肉朋友好找,患难朋友难逢。

勿以丝毫利,便伤骨肉亲。

近邻不可断,朋友不可疏。广交不如择友。

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交。腐木不可为柱,坏人不可为伍。酒饭朋友,难得长久。

出门如官样,洗锅无米放。

出门千条路。

处世让人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第9篇

摘 要 采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对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人文关怀的缺失总结,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合现阶段我国发展所需的体育教学方式。

关键词 大学 传统体育 人文关怀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人类身体心理的发展规律,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活动,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进行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学科。

一、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目的

大学体育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大学生除了拥有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为国家做贡献。在大学体育教学当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身心健康的主题。不仅仅把大学生的体育活动看成是一种课堂活动,而应把体育运动与精神文化有机结合。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将精神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每一项体育运动中,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文化的存在及其指导作用,以利于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要求。

二、传统体育教学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跟不上现代的教学新思路。由于初始教育习惯,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符合自己思维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顺利地进行,而且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但它却束缚了学生的活跃特征,使教学课堂死板不活跃,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比如说:准备活动一般都采用原地热身,之后就是跑步的练习;每次上课总是需要排列队形,走队形等等,这种固定的模式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

(二)体育教育在大学教育当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虽然体育科目已经被全国高等院校安排成必修课科目,但是课堂当中老师的授课模式总是采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四部分的固定模式,而且课堂时间有限,从而迫于走形式,忽略了正真的教学内容。

(三)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有限。课程安排一般是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对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兴趣体育活动的指导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体育老师通常都会安排学生统一活动,这样做无益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削弱了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四)体育教学侧重运动技能,忽视体育精神。大学体育科目考核的标准是测验达标与否,而不是针对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来制定标准。比如:某校测试体育期末成绩,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位同学要完成800米的跑步,这对于那些肥胖、身体素质差、或者身体残疾的学生来说无疑就是打击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育中“人文关怀”势在必行

现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型人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当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当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要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而体育精神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与基础。体育、体育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一)提高体育教师人文素质,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国家高等师范院校首先要保证体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让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并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

(二)重视体育教学精神内容的传播。比如:篮球运动,团队既需要有投球技术精湛的队员也需要好的传球手,老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技能,还要传授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协作精神是保证这个团队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提高师资力量,保证因材施教。学生因兴趣爱好、自身条件的差异对各种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四)传授体育技能的同时,重视体育精神。大学教育不应只重视体育技能的培养,强调过关率,忽视重在参与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自身差异,根据个体差异来制定合格率,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摆脱不良的、消极的心理因素,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加强体育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

(一)政府起主导作用,建立体育工作者文化教育机制,并且监督实施,保证文化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落实到真正的工作当中去;

(二)建立体育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奖惩制度,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