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17:01:18
导语:在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结构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树立平等的观念意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即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环境基础。最后,教师应该要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以更好的综合素质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
二、认真剖析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预案
高中政治教师要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要重新对政治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摸透每个知识模块,并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以更好地安排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等,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创新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不仅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无趣,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十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采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新课程视野下,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小视频,视频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我国政府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如抗洪救灾的场景、保家卫国的战士坚守岗位的情景等。这些视频的播放不仅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感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了解政府的职能和责任。另外,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法,通过深化学生实践体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场景表演、模拟训练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再如在《生活处处有哲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反映了哪些哲学道理。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哲学概念有更加具象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注重小组合作,推动学生共享共进
一、创新教学是建立有活力的高中政治活动课程的根本
创新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基本原则,通过具有创造力和教学新理念的教师,通过开放的活动教学环境和资源,基于与学生互动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充满文化和生命力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扩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从更广阔的领域建立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通过体验式学习模式,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基础,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直接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发展。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应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关注自身学习模式和行为,引导学生用自身具有的知识结构去分析和认识问题,从而得到现实的发展体验。高中政治活动课教学通过利用政治学科教学优势,结合高中政治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预先安排政治活动任务,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切身体验。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发展,利用深刻的自身经验和体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深层次的思想认识。如在讲解“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相关知识时,通过给学生布置假期作业―――利用假期时间打工,开学后,让学生就打工实践活动展开讨论。实践活动使学生深有感触,纷纷发表看法,自然完成了“树立正确消费观”活动教学的目标。
二、灵活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参与的政治活动教学
高中政治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充满活力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程教学,最大限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建立有活力的政治活动教学,也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具体情境创设,从而对学生的情绪和心境造成影响,建立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体系。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积极性的激发,能使学生的思维进入较为活跃的状态,引起思维的发散和扩展,建立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流畅和有效发展。
高中政治活动课程教学中,可通过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建立现代化的、符合学生学习和兴趣特点的教学,实现高中政治活力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更新教学观念,从而在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整合发展中,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建立有活力的教学模式;政治活动课程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实现了高中活动课程的有效呈现和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中政治活动课教学能更为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课堂实效。例如,在开展高二哲学“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教学后,组织学生参与“观影片谈认识”活动,当学生观看了《林则徐》、《甲午风云》等形象直观、生动感人的影片后,纷纷在观后感中表达了自己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丰富有效的活动激发高中政治活动课的活力
一、注重基础,处理好初高中知识变化的衔接
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形成便如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不可能形成综合能力。由于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初高中教材在内容上又是相对独立的,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空白,且高中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学生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初期,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忙于赶进度,特别是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是经济常识的基本经济知识,全书的基础,学好这一课,对今后的学习影响重大。俗话说:水到渠成,教学的起始只有扎实的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因而,在教学中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层层分析,细细推理,既让学生学懂知识,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学会归纳知识要点。
二、关注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处理好知识体系的异同
高中新课程目标是引领课堂教学的航标灯,如果目标不清,则必然会使课堂教学迷失方向,因而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初高中教学衔接过程中,政治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在教材内容的衔接上,没有严密的连续性,完全是各自独立的知识体系,当然,从思想教育的体系中来讲,它们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向学生讲清学习的内容、目的、要求,如高一教学的第一环节,不是马上讲课文,应该先介绍全书的知识结构,学习目的、要求、学习的主要内容等,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所学的知识,是什么,有什么用,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要做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不仅要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适应高中阶段教学特点,教师也要不断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如果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知识掌握的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讲课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政治课堂教学生命力所在,在初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都应坚持这一原则,但高中教学较初中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上更进一步。初中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强调联系时政热点、自身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但主要停留在道德行为规范上,对问题的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而高中不同,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平时的时政学习和热点分析,重视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剖析,重视对自身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认识,对问题的分析、作答,不仅要言之有理,还要言之有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要更加关心社会、关注人生,了解和接触更多诸如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新事物、新知识,通过情景教学,更多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达到学以致用,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会理解、学会判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目前高考制度下,学生的能力主要是通过书面表达体现的,学生的各种能力最终都集中体现在审题和答题能力上。因此,理论联系实际,要体现在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上,要加强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包括对材料的审读能力、关键词句的提取能力、答题方向的判断能力、相关知识的搜索能力、答题要点的构思能力、知识与材料的联系能力、文字组织和书写表达能力等,从而使学生潜在的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外现。
四、培养创新意识,处理好初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失。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动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如上所述,初中与高中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从教学内容看,初中以道德规范、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而高中则以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在高一教学的初期,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简单的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对待高中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做笔记;学会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学会探究和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自己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更新或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温故知新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如何深入认识传统教育理论中合理的内核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教学上的实践问题,这就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遵循初高中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
【参考文献】
[1]解读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赵明华.
[2]高中思想政治课解读(《经济生活》).岳远城.
[3]高中思想政治课解读(《生活与哲学》).岳远城.
关键词:高中政治;微课;开发与应用
微课,是一种小型的课堂教学,有短小精悍、可供反复学习的优点,信息呈现“碎片化”特点,这使得微课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有了现实的可能。下面谈谈《微课资源在高中政治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在政治学科中引入微课进行教学的尝试和做法。
一、准备工作
在高中政治学科引入微课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整个教研组教师参与进来,形成一整套的教学资源和校本教材,从根本上改变师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首先,要在全组教师中学习微课的含义、意义及发展趋势。如通过专家讲座、网络学习、组内交流,使教师们产生研究和应用微课的兴趣,创新教学理念。其次,要有强大的支持力量。从学校层面争取研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有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吸纳年轻有科研能力、信息技术素养高的教师提供学科专业支持。再次,要有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如通畅的网络,丰富内容的学科资源库,便于沟通、交流、共享的网络平台。最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课制作软件的学习和培训,熟练使用制作软件来录制、编辑出质量较好的微课。
二、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具体制作
1.确定微课制作范围。微课在高中政治必修教材的重难点和学法指导方面都可以进行运用,如教材中的经济、政治、哲学、文化部分的各个重要知识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学习方法、试题类型和答题规范等要求,都可以利用微课进行精细讲解、集中学习。确定好制作内容后,把全组教师进行分工,分解微课制作的任务,详细分解好四本高中政治必修教材与学法指导的学习方法、题型分类、答题规范等任务。如“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课中,其中文化传播的途径、传播的手段和交流的要求可以分成三段内容制作成微课。可以由一个教师制作三节微课,体现这一知识框的延续性,也可以分配给三位教师共同分担制作任务,体现各自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特色。
2.微课应用的类型和原则。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法要求,把微课分成以下几种:一是知识点讲解类,如每一个章节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二是题型分解类,对选择题、主观题,意义类、措施类、图表类、体现类主观题分别结合相关例题进行讲述;三是体系类,可以按教材的结构体系和逻辑线索进行构建,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不是所有内容和知识都适合于微课的制作。如试卷的讲评,简单知识的学习,制作成微课反而浪费时间、影响效果。所以微课的应用应该遵循适用性、短小性、碎片化的原则,不可凡知识就微课、一微到底。
3.具体制作、应用教学。购买设备,下载软件。组员配备电脑及相关制作软件。形成制度,规范应用。每周一课,课题组成员每周按照课时量写好本周内的教案,制作好微课。并规定在每周三上午组织课题组成员听课,听课的内容和目的是:①评价和交流微课的制作质量、使用效果;②评价和交流师生理念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要求;③评价和交流教学目的的达到程度、效果的提升高度。每月一会,交流落实。每月召开一次有关微课教学的教研组会议,组员交流各自制作微课的经验和做法,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实践过程,检查好本阶段中的微课制作任务,并把下一阶段的制作应用任务落实下去。
三、资源共享与交流反馈
在制作微课资源的同时,把微课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上传至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师生互动,运用微课。把前期制作好的微课资源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利用网络设备进行学习。组织全组教师开展讨论,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设备创设适合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学习的软件、硬件环境,微课资源的使用和运用对于改革传统课堂具有怎样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分类排序,检查成果。把前期已经制作和应用的微课资源进行分类排序,编好目录。在逐一检查好每人所完成的成果后,整理出教材和学法的微课校本教材,形成一整套的高中政治学科微课资源。上传网络,资源共享。利用欧阳荣明老师的平川高中信息技术工作站、徐雪梅老师的平川高中政治名师工作站和平川校园网教学资源库,上传微课资源,构建出政治微课校本资源库,开展网络交流和评价。及时反馈,修改完善。由信息素养较高的政治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对网络交流和评价的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并有针对性地对微课资源进行修改,使其趋于完善。调查访谈,检查成效。通过前期教学一线的微课教学使用实践,对实施的试验班级学生进行调查访谈,了解进行微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实践思考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政治教学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常导致课程教学和生活与社会的割裂,因此学生经常会感到学科知识晦涩难懂,无法理解。这种情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尤其明显。将时事热点和高中政治教学进行结合,有助于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政治教学内容难度的有效降低,也可以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业压力中知晓中外风云时事,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一、借助时政实现课程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生动有趣且快捷高效的课程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还可以为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有的高中政治教师在课程导入时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甚至个别教师开门见山的授课让学生在突兀的讲解中难以理解其中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可以借助当前的时政热点事件进行课程导入,可以让学生在鲜活的新闻报道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为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比如在导入“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将《人民日报》点评国产电影评分问题和“限韩令”的热点新闻和学生分享,让他们在触手可及且喜闻乐见的话题中激发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这些问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并且适时引入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好奇心,也可以使其有效地实现对教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通过热点提高理解能力
由于高中政治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很多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晦涩,尤其在哲学部分和政治生活部分更是如此,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理解困难的问题。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以把时事政治的内容有机地和政治知识理论进行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新闻热点中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的核心与本质。举例而言,在针对“意识的作用”的教学中,虽然学生可以理解意识对人的重要性,可是由于高中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等因素的限制,他们对意识的理解程度也仅仅是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这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比如在也门撤侨和新西兰地震撤侨中,中国政府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意识推动客观世界实现撤侨,从而保障了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全。通过这样的结合,学生不仅可以据此掌握意识的本质内涵,也可以提高他们世界观、方法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从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利用新闻进行知识联系
政治的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绝非割裂地单独存在。对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综合复习时必须通过结合材料的方法,让学生在进行知识巩固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联系和体系的构建,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然而,材料的选择既要保证学生的熟知,也不能生搬硬套。对此,将当前的热点新闻作为选题材料,可以很好地实现知识的有机联系。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南海仲裁案让学生进行“当代国际社会”和“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进行分析;而通过川普当选新任美国总统,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将“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知识进行结合,让学生在事件分析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联系,新闻热点的获知,从而建立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四、运用时事组织课外活动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仅凭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已经难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应当经常组织形式多样、充满趣味的课外活动,并将时事热点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学习热情、了解时事热点、巩固学科知识、提升学习效率。例如,高中政治教师就可以针对当前新闻举办辩题为“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对中国真的百害而无一利吗?”、“我们真的要武力解决吗?”、“滴滴打车是否扰乱了出租车市场的正常秩序”的辩论会,让学生在针锋相对的辩论过程中提高对政治的理解,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又如教师还可以举办“模拟联合国”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探讨朝核问题、伊斯兰国、英国脱欧等问题,使其在问题的争论之中认识到时事政治的本质,实现学习的深入。
总之,将时事政治有机地融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政治知识更加容易理解。不仅可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学生视野的开阔、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小英.对高考时事政治复习的几点看法[J].教育.2011.4.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质量学习方法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也就造就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教学理念,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精英,注重“优等生”的教育,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理论知识积累,这在满足当时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也造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单向发展,很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从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出发,承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分析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活动组织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必须大胆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感到政治课有趣,有理,有用,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政治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教学是一项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得以巩固。教师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师教学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既有学生理解的差异,也有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造成的差异。《高中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加深他们的学习感知度。“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的利用教学的知识,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与学习知识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开发探索思维,进一步的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探索性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不是那么干瘪苍白,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比如《哲学与生活》教材13页王守仁和弟子的对话,问题是人的灵明和天地万物是什么关系?学生就是我们老师也很少听说“灵明”一词,何从谈起它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再如:《哲学与生活》教材35页问“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对于这种问题我认为假如不看教材现成答案,是讨论不出什么东西的,只有具备相当深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人才有可能做出正确回答。所以我会把每框的探究题进行筛选,把那些真正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探究题,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他们进行有效的探究。
三、营造丰富的课堂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引发不同观点或引发更深次思考的话题。在开展话题时,常用的方法是讨论、启发、引导。形式可以是同桌、小组讨论,男女生轮流发言等。面对全体学生,可以自由回答,鼓励学的主动发言,努力探究,积极参与。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生硬、平铺直叙式的教学语言,要用彩色的语言、动感的语言融合积极愉快的情感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中对于政治课程有不同的学习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感知,提升教学效率。
四、注重学科的知识整合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科问的知识整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色,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关注对一个知识点的解析和诠释,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学识修养,同时要把学生视为接受完整教育的个体,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经济生活》这一册的时候,关于课本中的“神奇的货币”,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知识进行回顾,哪些朝代使用的是什么形式的货币?再联系语文知识中的一些小说场景,场景中的人物是怎么购买东西的?再联系数学知识思考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与社会商品价值总额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等……这样以来,就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整理,能够引导学生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科目知识枯燥无味,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就是在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知道促使动机产生的重要因素就是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看问题才能更准、更深、更透、更远,体会到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感觉理论知识的学习太有必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看来,确实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同时也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开展。比如在教学《投资理财的选择》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现在我有10万块钱要进行投资,大家说说我该用来投资哪方面呢?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提升他们对于理财方式的认知,通过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政治教育情境创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为了改变传统教育下的种种弊端,学校和教师都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径。改革传统教育模式下单调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社会的新技术、新手段来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作为一个教学的引导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自主消化。
一、高中政治教学情境创设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情境的创设应当有针对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针对性,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性和理解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中提出的问题越新颖,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促使学生面对课本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并且自主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情境的创设应当有创新性
情境的创设应当保持开放性,通过合理的情境建立,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禁锢学生的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教育的枷锁,将课堂变成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独立解决的能力。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充分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如在思想政治的讲授中,讲到货币贸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理解货币的循环流转。
3.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明确的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做到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虽然是教师创设了课堂上的情境教学方式,但是还是需要学生和教师的相互合作才能真正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是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至关重要。教师应当以教授知识为目的,给学生提供学习思路。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措施
上面分析到了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在政治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针对这些注意的问题,我们提出相关的应用措施,指导情境创设在高中政治中的应用。
1.更新教学方式
首先,在情境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设立相关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在教学中体会政治知识的内涵。通过情境的设置使学生感同身受,理解相关知识的疑难点。促使学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并且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政治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每个学生理解相关政策和时事的关键。学生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将理论联系实际。所以在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的将平日的生活融入创设的情境中去。教师设立的情境生动活泼,符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容易理解,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能力。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更能理解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很好的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最重要的是,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营造出相关的气氛,而忽视了其中蕴含的启迪,需要明确的是,所有的情境教学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其次,高中的政治教育包括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四大块内容,这些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需要学生真正的应用到生活中去。国家的政策和相关的活动都可以改变政治教学的方向,政治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课程,能够培养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才。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创设情境教学的动机。学生面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来改变。
再次,应当重视情境创设的丰富性。丰富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在未知的新鲜感里更深入的探索,丰富的感情可以帮助学生在一个激情饱满的情绪中学习。高中作为学生迈入青年阶段的时期,是真正塑造学生性格的阶段,高中时期的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的相关政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知识的部分,可以使学生理解自己从小到大的经济行为,对于学生迈入社会或步入大学后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而思想政治的教育更是无可取代的。政治教学引导学生做到拒绝诱惑、踏实朴素、艰苦奋斗,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
最后,在教学中应当创设有层次的情境。这种有层次的情境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来区别对待,充分分析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根据不同的同学在情境设置中创设不同的角色分配,以此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
2.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高中政治教学情境创设的应用中,需要学生和教师的通力合作。开放式的互动模式需要学生尊重教师,积极参与。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有一些抽象的问题需要学生亲身的体验加深记忆。例如,在哲学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枯燥的文字表述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伟人的语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加深学生的理解,找到这些哲理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用这些哲理指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
虽然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一直是课堂的主角,但是真正学习的主体却是学生。只有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在课堂上应当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保持教学情境的多样性也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利用教学情境的设置,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三、总结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高中政治的教学是可以通过恰到好处的情境创设来实现的。创设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使创设的情境吻合现实的生活情况,使学生真正融入到情境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相应的增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常青.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浅谈情境创设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5,(1):77-77.83.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中政治;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衡量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标准之一。高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有效果的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具体来说就是高中政治课堂追求以较少的教学投入,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这个教学效果也即是通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学生获得了具体的发展。并且结果是积极的,符合预期目的的。学生是否获得具体的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效益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原因
了解病症,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进行原因的探寻,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育体制的影响与制约
当前的教育体制受应试的影响很大,整个教育大环境包括社会、教育管理机构、学校、教师、学生等的学习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在应试教育之下,教师以升学率为标杆,抛开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社会的需要,仅以应试分数为参考,考试为中心,最后导致了学生的素养与社会脱节,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普遍。另一方面,新课改在应试教育体制根深蒂固的状态之下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一些教师选择了放弃合作探究的方式,只一味灌输给学生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的很少,这极大削弱了政治的德育功能。”[1]此外,学生也只是对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机械记忆,很少有学生会对知识或者与在学科有关的时政进行自己的思考,更毋庸说与教师、同学进行相关的探索、交流了。
(二)教学内容单调抽象
教师是专业型人才,但并不是说教师只要学好政治基础理论知识就可以轻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假如教师的知识结构式一颗大树,那么教师除了必须具备基础理论知识这一根状知识以外,还应具备教育学专业知识作其干状知识,以及枝状知识即教育科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新信息知识和叶状知识即工具性知识。教师的知识水平决定了他在受教育者中的地位和威信,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部分教师的知识面狭窄,在提高学生兴趣点的各类知识方面有所欠缺,结果造成课堂内容抽象空洞,这样很容易出现的教学效果就是:正处于青春期、抽象思维有待进一步发展的高中生对政治课的内容产生怀疑与排斥感,严重弱化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所采取的具体程序、步骤、运用的手段与策略以及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途径有很多,并且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总的说来高效的政治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应科学地对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出具体要求。注重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活动体验,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原油知识实际,在把握学生兴趣点、困难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多种学习能力的锻炼。
(二)科学处理教学内容。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开发生活化课程,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相比初中有所提高,高中阶段的学生情感发展趋于深沉、稳定,思想敏锐,关心国内外大事,喜欢对其作出自己的分析,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但辨别能力不强。因此,高中政治老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教育”[2]。针对政治课程的特殊性,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适时引入适当的时事政治内容,对教材内容做加深引导。
(三)加强师生互动。
首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奖预设的知识传达给学生,结合课堂的临时生成性资源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充分利用课堂生成性情境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自然效果提高内容的可接受性。在互动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提问的艺术,增强提问环节的效果。
其次,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从“讲师”转变为“导师”[3]。方法可以多样,从教学方式到课堂交流环境的营造,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想的碰撞,让学生感受到思维与知识的魅力,使学生乐于交往,勤于思考。
再次,教师可以选择概括性强和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分设置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选择发散性、迁移性强的知识进行问题设置,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从教学效率的角度,以学生习得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答案只有唯一或可以界定到少数的可能性的问题的提问,比短期内密集的提问更加有效。问题的设置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感知并处于悬念之中,引起认知上的矛盾,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应给予及时的反馈与评价,认可正确的答案并根据问题的难易和回答情况作出适当的解析。
(四)教学方法推陈出新。
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保持旺盛的注意力,除了对重难点进行必要的详细剖析这一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以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多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如教学材料源于生活或时事,“体验式”活动,多媒体对现实人物进行展示等。
“在课堂学习活动中,除了学生单纯的倾听之外,还可以进行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学生自学等方法让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课堂内容的讲解之中,成为课堂的主演”[4],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在布置活动中应注意活动与内容的结合,将重难点知识部分的活动方法更为鲜明,内容更突出,教学更有效。在活动意欲达到的目标也应作出具体设置,以可判断成效且可达到为宜。
(五)确立正确的评价手段。
在高考制度下,完全抛弃评分制度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教师应综合考量高考制度与新课程标准,寻找出二者的结合点,力求使二者的正面影响最大化,在此思想下进行课堂效果的评价。课堂有效性的评价应从教师教学本身,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综合测量。有效的教学必然是以尽量少的时间与资源投入,获得较大的教学效果产出为目的,不仅使学生得到提升,而且教师自身素质也有所提高。
在评价方法上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形成性评价被定义为“任何能对学生提供有效反馈的活动。”[5]形成性评价应频繁进行,并对学生的进步作出清晰、鼓励性的引导,也即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种教育现象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低下的状况是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上教学策略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增强无疑又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是道路漫长,只有在一线的教育活动的参与者真正落实、坚持,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得到提高。(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任高杰.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2,13-1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5-70.
[3]刘珂岑.增强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2,12-20
关键词:高中政治;以生为本;高效复习
高中政治内容广而细、繁而杂,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知识,体系庞大,相互交错,许多学生的畏惧心理相当严重。那么,在高三政治复习中,如何以生为本,实现有效、高效复习呢?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有效学习最重要的内部条件是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而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整理、加工和运用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成功的信心。这个理念就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
一、依据学生实际,分层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应落实的具体任务,是预期应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教与学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和评价功能。学习目标不明,或目标失当,必然导致复习的盲目和低效。在高三政治复习中,最容易出现的失误之一就是目标定位不准。过高的目标定位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逐渐产生厌烦、厌学情绪,过低的目标定位又会使一部分学生的求知欲和能力提升得不到满足。这都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因此,基于学生实际,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合理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首要环节和任务。目标首先应是基于学生提出的,其次才是基于考试提出的,这就要求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学生,备好学生,真正做到不仅“胸中有课程”,而且“眼中有学生”,根据学生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合理把握目标定位。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层次要求。学科基础好,功底扎实的学生,注意拓宽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答题的能力,尤其是答主观题的能力;学科基础一般的学生,则要注重梳理课本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适当侧重适应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则要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储存知识、理解知识。当然,在复习的不同阶段,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也要及时调整。学生的实际,就是我们教学的最大实际,依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就是从实际出发。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在以往的复习备考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拿起课本似乎什么都知道,可放下课本什么都不知道,还有些学生非常勤奋、非常努力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所谓任务,但考试成绩却令人失望。究其原因,除了这些学生平时学习政治时学得不扎实,不深入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很少主动去思考为什么,甚至不主动整理和辨析易错点、易混点,不比较、不分析、不迁移。整个学习过程完全以教师为中心,作为“学习的主体”完全被架空了,成了学习的表面主体,成了教学过程的附属物。这样,学习成绩自然不尽如人意。所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才是提高复习效果的王道,亦是关键。在复习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讲解,课堂教学的设计等,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持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把学生带入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在对知识的强烈渴求中,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消化、整理和构建框、课以及单元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习题、自我纠错等,都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也只有这样,学生在复习中才会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断提高复习效率。对学习任务,教师不代替、不包办,而是设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才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 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即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必须克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划,学生背;教师考,学生做”的呆板教学模式,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懂得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善于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调控复习进度、难度和深度,能根据检测结果反思并优化自己的复习过程,真正实现“我想学”,“我会学”,复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三、赏识学生,唤醒学生成功的自信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进行的著名实验――“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自信犹如人生前进的引擎,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要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传统的政治课堂,尤其是高三复习课,往往成了优等生的天地,课堂问题的回答、课堂节奏的快慢、课堂的组织形式等等往往都以他们为中心,大多数学生则被无意地忽略,显得很沉默。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信心就会大大削弱。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学生不仅要赏识学生的优点、闪光点,而且要学会赏识学生的一些“不足”甚至“错误”。赏识学生的优点,容易做到,但要欣赏学生的“不足”和“错误”,却不是容易做到的,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智慧。事实上,学生的错误尤其是典型性错误往往能启发其他学生,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因此,学生的错误也可能是重要的、极其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认识到这一点,就会认识到每位学生其实都是一个天才。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和挖掘他们,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多元智能理论也启示我们,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只是聪明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善于表达的学生尽情地表达,让善于分析的学生放飞思维进行思考,让善于人际沟通的学生组织小组讨论,让逻辑思维好的学生带领大家做单元小结……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成功的机会,都会被关注,被欣赏,从而唤醒内心深处的自信。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源于自信。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身心愉悦,情绪饱满,想学又会学,学生定会还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参考文献:
[1]邵迎春.现代心理效应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