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时间:2023-07-31 17:01:22

导语: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第1篇

目前海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不足。与发达国家平均每1000名大学生就有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相比,海南高校每6000名大学生还不到一名专职心理辅导员,所有高校均没有根据1∶3000-5000的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健康工作者;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不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活动,它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其心理品质要好,有着良好地心理素质,心理处于健康状态。目前海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多是兼职或半路出家;队伍不稳定,因为很多心理专职教师不属于教师岗位,在职称评定、待遇、编制等方面缺少必要的激励;普遍尚未建立心理督导队伍和完整的督导工作机制,心理健康教师自身健康情况堪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局性工作,涉及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因此必须各学科、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环境,才能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海南部分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缺乏全员育人的意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学校其他部门或学院交流学习的机会甚少等,只是孤立地单纯依靠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显然力量不够,各个部门之间缺乏统一部署,最终导致不能有效的整合学校的优势资源,是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孤立出来,不能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另外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督导和评估,开展得如何,怎么去评价,怎么去督导,没一个很好的效果评价体系。

二、加强海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校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者,必须要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更新、变革教育理念,树立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理念。目前,海南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研究和探索的阶段,没有形成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经过调查和理论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为高校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决策参考。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为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各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出发去考虑,比如教育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状况等都是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的依据。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具体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际当中去,开展学习心理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等,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建立心理健康防御体系,挖掘大学生潜能,以特殊的方式去发展和表现自己的才能。

(二)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任务,当然我们提全员参与不是说让所有的教师都像专职工作者一样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是所有的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意识,通过他们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效的途径,有利于营造高校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大学生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当中度过,课堂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好时机。不管是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其他的专业课程都有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使用,如果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心灵健康的关心,就会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让专业课教师参与进来,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去。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文化是高校具有的的特定的人文环境和校园风气。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当中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些校园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纪校规、校风校训、学生行为规范、师生关系等这些校园精神和制度文化,让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具有认同感的心理氛围。活动文化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很好的平台,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对好奇心较强、个性特点明显的新时期大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将心理健康教育揉合在校园文化活动当中,使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深化自我认识,改善适应能力,建立心理健康防御机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利用新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各类媒体对用户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低,因此网站、QQ、博客、微信、微博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利用新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虚拟网络使心理问题学生不必担心身份的暴露,可以保证其表达内容的真实性,与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来讲,更有利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排除。新媒体可以将更多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某个信息源为中心聚合在一起,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共享,心理问题学生只要通过网络就能接受到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新媒体平台的建立还可以实现朋辈之间的互动交流,心理问题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中提问或求助,在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情况下,跟和自己年龄、生活、经历相似的同学交流,最终达到对心理问题的排解。

(五)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决定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高低。海南高校必须组建一支专职队伍为主,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合理制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责、职称、晋升等制度,吸引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教师,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培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提高心理咨询与辅导技巧,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笔者认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应该对其进行资格认定,只有考核合格取得心理健康教育任职资格证书,才能被聘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证上岗,尽量避免非专业人员的使用。

(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体系

第2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149-02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及主要问题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显得非常重要。2001年有关部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组织实施与教学评估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规定各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培养目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并形成系统、连贯的课程体系。

在我国,经过多年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全新的趋势:面向全体,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为主要目标。然而,受“消极心理学”取向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以“问题预防”模式为主,致力于消减、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存在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调,教学评价偏颇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更加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地发挥作用,有必要对目前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重构。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20世纪末,美国兴起一种心理学思潮就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是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的深刻反思与超越。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方面,其出发点是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善于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解读,激发出人内在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借助这些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帮助普通人、有问题的人或者是让有天赋的人挖掘自身潜力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活。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二)积极心理学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启示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重大改革就是积极心理学的迅速崛起引起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摈弃了原来的那种“事后治疗”或“诊断式教育”的消极的、负面的手段,以“提前预防”或“积极引导”等积极的正面的方法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张树立积极的理念,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课程目标:由单一走向多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发展

《要求》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和目标做了明确规定,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并能运用,促进自我认知、自我调节、人际沟通等能力养成,逐步增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保障全面发展。然而受传统“消极心理学”的影响,目前一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为患有心理疾病或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矫治服务上。这种重补救、轻发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原则和教育的发展相违背。

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课程目标应由单一走向多元,要兼顾预防、矫治和发展,尤其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侧重于心理品质的优化与心理潜能的开发,强调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希望、有价值的情绪体验、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积极人际关系、积极的自我概念、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目的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多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为出发点,具体阐述心理问题应对的策略。课程内容以心理问题的症状、成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和调适技巧为主,忽略了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功效无法全面发挥。另一方面,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严重,过于注重心理学知识体系,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的心理健康需求。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挖掘培养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品质、达到增加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我国学者孟万金等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书中,结合积极心理学内容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提出了十四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内容。高校可以此为参照,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要求》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提出了指导性建议。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应以此为框架,融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要避免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实际需求,将心理学理论与生活衔接。

(三)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积极心理体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注重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应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对学生的体验和实践锻炼重视不足,课程模式单一。

积极心理学十分重视积极情感体验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认为在教育和生活中积极体验的增进是形成积极人格的最佳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各教学环节中引领学生积极地体验过去、现在和将来,通过积极体验培养和增长学生内在的积极力量,进而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应选择多种教学方法,要将理论讲授、行为训练、心理体验等内容有机结合。除了传统的知识讲授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团体训练、案例分析、心理情景剧表演等各种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心理调适与潜能发挥的技能。除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课堂之外,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通过课堂外的各种体验式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四)课程评价:采用多元化、动态化的评估方式

以一定标准为依据,在科学系统收集并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多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就是教育评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评估要以课程目标和性质为依据,在评估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重点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估。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内隐性、个人化等特点,很难制定硬性、统一的评估反馈体系。大学生心理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很难用具体的尺度来量化学生的心理和品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评估方式单一,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心理成长情况,也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充足有效的反馈信息,因而也影响了课程体系的健康发展。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重视过程的基本理念,贯彻教育性、动态化、多元化的评价原则,采用多元、动态的评估方式。评估内容要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将教师、家长、学生之间多角度、多方面的评价结合起来,采用自评、他评、互评多种形式。具体评价手段上,要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既要采用书面测验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采用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等心理测验工具,量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品质。可广泛采用表现性评价法、档案评价法、作品分析法等质性评价方法,强调评价的目的是主体人的整体性发展的促进,突出评价的动态性、情境性,全面、深入地反映学生心理品质提升和心理潜能开发的情况和实际生活状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2011.

[2]尹秋云.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错位与开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66-168.

[3]林静,胡敏辉.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9).

[4]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第3篇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特征

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呈现出以下特征: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密切结合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紧密联系,部分高校呈现出明显德育化的倾向。在传统儒家伦理中,认为德为性之帅,更认为仁德品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比如,“仁者不忧”(《论语•子罕》),意指仁德的人就不会忧愁;“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朱熹将其解释为“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四书集注》)。当前我国高校仍然延续这一传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这种教育构架必然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作为学生工作系统的组成部分,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结合从全球著名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对比(见下表)中可以看出,在研究所选取的高校中,有的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则没有。香港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进行领导力训练,每月开一次课,实际上类似于内地高校的系列心理培训。而内地高校均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这种差异背后,实际上是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取向的差异,即心理健康服务应偏重矫治性还是偏重发展性。毫无疑问,这两种取向都很重要。在实践中,所有的高校均不会偏执一端。从实际服务内容来看,多数境外高校仍然侧重矫治,但也通过工作坊等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而内地高校则有所分化,大多数高校矫治和发展并重;也有的侧重心理健康教育,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较少有高校侧重矫治。在多年的发展中,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形成了应以发展性为主、以矫治性为辅,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立体教育模式。

3.提倡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育人观从我国高校的实践来看,大多数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心理咨询师为主,有的高校还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部分自学成才的心理健康教育爱好者。而国外高校的人员构成则相对专业,在美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人,除了要取得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博士学位之外,还需要通过严格的实习、自我分析与督导等,并取得执业资格才能上岗。以哈佛大学为例,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全职教师有30人,该校在校生共有21000人,师生比为1:700。这30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精神病学家8人,临床心理学家8人,临床社工13人,临床护士1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00%。以国内某重点高校为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全职教师8人,在校生约30000人,师生比为1:3750。这8位教师中有7人为心理学专业背景,1人具有医学背景,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88%。从人员专业性来看,该校在国内已属不错的配备,但从专业的互补性及服务多元化的角度来看,该高校与国外高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中,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是重要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1.关于心理健康普查这里有两个问题无法回避:一是普查的效度;二是普查的参测率。关于效度,目前各高校采用的心理健康普查工具各不相同,每种工具筛查的标准也多有差异,这就会导致在此工具下筛选出来的人,在彼工具下则不会被检测出。而据此跟进的心理帮扶措施则可能帮错对象,从而造成人力的浪费和受众对普查结果信任度的降低。另外,普查均以自呈式量表的形式呈现,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虚假作答来掩饰。再加上并非全部学生参加心理测试,尤其是研究生的参测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则会游离在普查之外,因此普查筛选的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

2.关于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很强,非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要获得职业资质往往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培训,才能独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然而,辅导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时常会出现辅导员刚获得心理咨询师资质就流动到其他岗位或是离职,为了补充心理健康教育力量,高校又要重新培训新的人员,这势必造成培训成本的提高。再者,辅导员有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否愿意从事或者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3.关于学生心理委员学生心理委员这个群体是新生事物,与传统的学生组织或学生干部相比,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心理委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以及他们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朋辈心理互助事业发展的关键。由于各高校对心理委员角色定位不同,有的心理委员是专为心理危机干预而设,从而使他们自己和广大同学都认为心理委员是学校机构安插在同学身边的“眼线”,导致工作自信下降,成效不高。

三、构建和完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析

基于前述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特点和不足,笔者进一步从理念与实践上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行梳理。在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基础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服务理念理念是服务机构的核心,是具有自身特点的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凝结,是该机构之所以存在的灵魂。国外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有的高校强调整体性健康,如哈佛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理念是治疗每一个心理疾病患者,关爱个体学生,为社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有的高校强调优化来访者的心境,如牛津大学的理念是让来访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便能够在牛津大学有好的生活和学习体验,并意识到自己的潜力。我国高校似乎对服务理念不太重视,相当多的高校没有成文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更遑论通过理念去感召与凝聚人。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要依据高校培养人才的理念以及学校实际情况来确定,但基本的要素应该包括关系(如促进乐群性)、全人培养(如促进社会性、职业性)、整合发展(心灵、智力发展)、提升主动性与成就梦想等。现有的风格,如“尊重、平等、真诚、专业”,“呵护每一个心灵,让梦想在此启航”,比较笼统和抽象,指导性不强。

2.建立专业组织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隶属单位多元,大多隶属于学生工作处,也有部分隶属于团委、医务科、德育教研室,有些设在专业院系,还有的由学校直属等。从全球著名高校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所属单位也不尽相同,有的属于医学中心,如哈佛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有的属于学生事务管理相关中心,如香港大学和台湾大学。所属机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有所差异。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在社会分工如此精细的今天,“什么都做,就是什么都做不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边界需要更加清晰。以一棵榕树来比喻,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多个“支柱根”。让这些根都能扎入土壤,才会让榕树枝繁叶茂。这些“支柱根”应各有侧重,分别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社会康复”等功能。具体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应由教学部门承担。有条件的学校可由专门的教学单位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主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己与他人,增进自身的主动性与人际互动等。心理健康教育受众越多,越能在学校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越能促成学生的良好心境。心理咨询功能应由心理咨询中心承担。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队伍应吸收精神科医生加盟,这部分医生较少进行心理治疗,主要为中心的其他咨询师提供医学建议、对精神类药物进行管理,并负责与相关的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畅通学生转介渠道。社会康复功能应由学生生活园区承担。当前,高校学生生活园区的功能日趋多元化,已经不能再简单定义为学生休息的场所。园区应配备专业社工和临床护士,开辟专门的训练与辅助康复场地,购入必要的器材,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好更快地康复。韩愈在《师说》中讲到师生角色时,谈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意指成长与领悟有先后之分,擅长与专项也会因人因事而异。尽管国内外对心理咨询师的称呼大同小异,但培训一两年就上岗和受过严格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博士之间还是有明显差异的。心理服务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区别很大,但我国的从业人员除了心理学背景的咨询师外,还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大多数高校的咨询教师队伍由专职和兼职教师组成,由于人手短缺,有的高校兼职人员比专职人员还多,专业性不足,难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咨询的需求,甚至可能误导大学生或延误心理咨询时机。即使是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也有相当多的人感到咨询工作挑战极大,主要原因是在学历教育中未能接受应有的专业培训。高校人事等相关部门应规划人才培训与发展,统整前述三种服务力量,确保相关服务人员保持专业性。强化在岗培训,加大交流学习的力度。对于新进人员,要提高入职门槛,考察专业方向,确保其提供的服务具有专业性。

第4篇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益受到重视的形势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渐地向网络化进行转变,对高校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面对的一个紧迫任务。因此,加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探究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该研究调查分析了高校学生现阶段心理健康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有效地开展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广西20所高校,调查内容是网络背景下广西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随机选取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

1.2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选取《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该研究的调查,主要内容是了解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实施途径及其工作效果。

2 研究结果

2.1 领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现阶段,广西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初步的发展,建立了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但在网络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得到充分的发展,仍需要相关领导机构对其的重视。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高校没有一所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内容来研究,且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会议上对于网络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也是极少的,“偶有涉及”和“从未涉及”两种比例之和占到了90%。是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会议的意义几乎没有,领导对于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少之又少。

2.2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辅助教学力度不够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广西各高校都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方式开展,而课程的辅助教学作为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则直接影响着其工作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在广西占40%的高校通过网上选课和上传课件及有关资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仍有45%的高校没有网上辅助教学。虽然近几年来校园网飞速发展,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网上教学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几乎没有学生在网上进行测试、练习和在线咨询。由此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占据主体地位。

2.3 心理测验系统的开发和链接不够完善

在日常的校园生活学习中,高校大学生通过心理测验系统来掌握心理健康情况,从而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和教育。学生在进行传统的心理测试以后要查看很多的资料,一些测验还需要进行分数的计算,过程比较繁琐;而网上的心理测验系统,学生只要点击进入测验系统,测试完成后计算机自动处理得分,即可得出测验结果。调查结果表明,25%的高校都引进了在线的心理测验系统,40%的高校与一些知名的心理测验系统有相关的链接,但是33.3%的高校不提供任何心理测验系统的链接或者软件,这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测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4 网络心理普查成为主流趋势

心理普查一般是针对大一入学新生而言的,传统的心理普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因为数据量大,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问卷的发放和回收不方便,后期的数据统计费时费力。网络的便捷性,易操作性等特点使其在心理普查使用途径上逐渐受到高校的重视。本次研究显示,85%的高校是由网络的方式展开心理普查的,而15%的高校是由传统的纸质方式进行的,而非网络的形式,该数据表明网络已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运用与重视。

2.5 网络心理咨询工作有待加强

网络心理咨询相对于传统心理咨询更具安全空间和易操作性,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而在被调查广西高校中有,有60%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采用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35%的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时采用的是面对面和网络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只有5%的高校在对学生心理咨询时是采用完全的网络方式进行的,其主要原因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相对较缺乏以及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技术、仪器方面的测试不能通过网络来进行,这也是网络心理咨询不能良好地进行发展的主要原因。

2.6 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尚待提高

该研究者站在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别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做出了研究、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85%的学生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低于一般水平,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评价效果较差,这与学生的积极性评价是一致的,表明了现阶段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仍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高校的领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者进行反思。高校在网络背景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目的、实施的途径都不明确,仍在摸索中占65%。由此可见,这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校中得不到良好的开展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原因。所以,各高校应提高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视程度,增加资金的投入,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方法途径,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3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体系的构建

该研究结果显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宣传力度的不足、目标和途径的不清晰等原因影响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现阶段,高校所提出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建立网络心理测验系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档案。该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重视网上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互助-他助体系,有效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互补。

3.1 设立完善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网络大学生心理档案,随时监控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同时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心理档案主要记录学生基本信息;心理测验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健康综合评定等内容,以便学生及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心理面貌。设置院系资料、导入学生的学号、姓名、年级等学籍信息保护学生隐私性,不得私自篡改和泄漏学生的心理档案信息。由专业人员对学生的心理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要及时将学生心理的最新变化录入到网络心理健康档案系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构建“自助―互助-他助”有机结合与开发的网络体系

3.2.1 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板块

建立最新的心理资讯平台,在该心理健康网站上提供校内外各种心理讯息,包括最新、最及时的校内外资讯,校内开展各种心理活动的信息,对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成果进行展示。同时,上传知名心理学家书目、心理健康教育书目、杂志及介绍优秀心理剧、心理影片等资料。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各类心理知识。此外,还应设立专题心理健康视频网站,视频包括校内外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学家、各类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以及针对大学生现阶段最关系的问题所开展的活动过程视频。学生针对个人情况进行自由选择以达到在兴趣中学到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并使其心理健康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最后则是建立完善的心理测验系统,利用专业的软件和测试问卷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改善自我。学生可在多方面进行自我测评,随时了解自身心理健康问题。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站和数据库,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变化。

3.2.2 学生心理健康互助板块

建相关的论坛立、聊天室进行随时交流,实现多种形式的在线或离线交流;随时可以传输文件,对于网站进行有效地补充,达到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的模式。设立讨论区,根据需要选择一些大家感兴趣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一些大学生就业、人际关系处理等专题讨论。充分运用“朋辈心理辅导”策略,让学习者通过该平台进行网上讨论和辩论。通过交流形式,解开自我心中的疑惑,获得意想不到的答案,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大家的心理健康知识。增设留言板,负责站点的工作人员按时回复,指导学生走出困境,让更多具有相同问题的学生收益。站点负责人还可以选择典型心理问题作为论题,通过发贴和回贴的形式,实现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与再深化的目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第5篇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带来的问题

纵观高校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不少高校对这项工作虽能重视,但消极病态心理学取向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实开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消极病态心理学取向带来的问题如下:

一是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目前,社会、学校普遍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认识到了心理疾病的危害性。这些年来,社会、学校中不断出现因心理异常、心理疾病而发生的自伤、自杀或伤人、杀人等严重事件。由此,教育工作者把目光投向心理不健康的个体,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特别关注,而忽视了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和简单化,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科学分析不够,都将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深入扩展。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处于两难境地:学生没有出大问题则不受重视,出了大问题却又归咎于心理健康教育不力。

二是夸大了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高校在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都是以消极病态心理学为取向编制的,用这样的工具进行测评,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心理问题严重。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统一标准,更没有一个能科学、客观、全面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统一工具。心理咨询实践则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他们的许多心理症状其实并非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而仅仅是一般的心理困扰,比如学习焦虑、自卑、人际关系不良、对前途的迷茫、失恋带来的苦恼等。

三是误导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消极病态心理学取向夸大了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导致人们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当评价而直接误导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出现了重心理矫治,轻心理发展的倾向。所以不管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是学校的心理辅导与咨询,都把关注点放在学生中已经存在或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以及表现出心理问题的个体。这就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论是在教育的内容还是形式,无论是教育的对象还是实施者,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目标及基本原则,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咨询,又把心理咨询等同于解决心理障碍问题。事实上,心理障碍咨询只是心理咨询的一个方面,其更重要的内容为心理发展咨询和心理适应咨询。

四是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一头热”局面。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人手紧张,埋头于日常事务,按要求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筛查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坐等学生上门咨询。课余时间还要值班,接待学生的心理咨询。还要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在活动期间大力举办各种心理疾病预防的知识讲座、黑板报展览、心理电影放映、大型现场咨询等。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疲惫不堪,但学生并不领情,他们对这些活动反应冷淡,认为这些活动只是形式,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他们的困惑。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会对学生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一方面存在心理困扰。想要寻求帮助,另一方面又担心别人会认为自己不正常。

二、以积极心理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

(一)打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

要解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转变视角看问题,不要总是去寻找问题而是要预防问题。积极心理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将积极心理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有助于打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倡导者孟万金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点集中表现在一切从‘积极’出发,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3]

(二)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把积极心理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有助于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形式,其目的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我,当然也要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工作,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也在于使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定位在挖掘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强调人性中所具有的积极方面,让广大学生能自觉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

(三)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传统心理学主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路径都非常缺乏,并且传统心理学主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喜欢把自己独立于学校其他教育的范围之外,其教育方法和路径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讲座等等,形式单一,内容单薄。而积极心理学主张非常注重人的个性的发挥,所以以积极心理学的主张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发展和完善自我的积极心理,并且能有效运用到教育学生中来,以便能帮助学生发展和调试好自我的积极心理,还要求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的其他教育工作实现有机的融合,不能截然分开,最后还必须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努力营造宽松和愉快的教育氛围,以便能充分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

(四)有助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希望自我能够成长。这样的心理动机有助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积极心理学为理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改变当前的以“心理问题”为专题的课堂模式,以增强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塑造积极的人格、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倡导以团体心理健康活动为主,让学生自身能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感悟和体验自我的心理变化,从而使自己的内在心理品质逐步成熟。

三、积极心理学模式下引发的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一)理性对待积极和消极心理学的概念内涵

前文所述,消极心理学取向是以学生的问题为主导,主要目的是去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的目的和主导就偏离了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在的功能要求。但是积极心理学主张必须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主张不能只把问题的多少来判断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要把心理积极因素是否增多看成是主要参考标准。这样的标准和主张就给引发了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思考,首先要从理念上转变,倡导以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并非要否定传统消极心理学的作用,二者要兼顾,才能真正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

(二)激励和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虽然说消极心理学也主张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但是他们忽视了一点,那个就是消极心理学经常把学生看成是问题的源头,这样的看问题和思考角度就很容易引发师生之间的矛盾。所以说必须要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个性的个体,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自己来主动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要让学生在平时的实践和思考中感受自我的心理体验,只有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使问题意识得以削减,使学生关注心理健康。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心理健康教育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而在高校中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而言,对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也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和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既是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1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依据和标准

1.1现实依据

一方面,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定位比较模糊,高校辅导员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之间专业能力差距较大,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承受的来自学业、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加强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现实工作的迫切需要。

1.2制度要求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知识中明确要求,应当具备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职业能力标准中,对于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的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包括:初级――能够协助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筛查;对学生进行初步心理问题排查和疏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中级――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识别与个案转介;心理测验的实施;有效开展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初步开展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相对系统的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高级――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同时,《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教育部 卫生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教思政厅〔2011〕1号)等制度文件也都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和内容等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是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有力的制度依据和标准。

因此,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中,要把现实需要和制度要求两方面结合起来,以现实需要为依据,以制度要求为目标和准绳,从实际出发,做好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工作。

2现实中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若干制度的要求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提出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具有宏观的促进和指导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情况的产生,制度本身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从微观层面或从实际工作需要的角度看,以问题和工作实际为导向,培养和提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具有更高的现实必要性和迫切性。因此,笔者认为现实中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2.1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认识不足,甚至是“污名化”问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开展的工作。因此去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和偏见,让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增强心理素质、开发个人潜能,促进个人发展和人格完善,至关重要。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能力。其中,笔者认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能力。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关键。因此,辅导员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理论功底,掌握实际工作中需要的、能够用到的心理健康相关知识,能够准确地回答和消除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疑问或误解,能够向广大同学宣传校内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其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能够更好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其二是指导学生心理委员或心理宣传员的工作的能力。学生心理委员或心理宣传员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基层的一员,更能够贴近学生,更容易被学生信任和接受,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既是学生,也是辅导员的助手。做好他们的指导和培养工作,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

2.2高校辅导员发现和辨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辅导员作为在学校里距离同学最近的人之一,不仅要具备能够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也需要具备发现和辨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与同年群体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同时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也各有不同。因此,广泛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发现和辨别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十分重要。其二是发现和辨别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的能力,错误地认为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会伤害学生,而不能够辨别出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则有可能使学生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此这是最关键和主要的一步,也是辅导员应当掌握的最基础的能力;其三是辨别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能力,这是重要的一环,只有辨别出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辅导员才能依据自己的能力判断自己是否能够处理,进而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3高校辅导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辅导员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承担着学业指导员、生活管理员、心理疏导员等多重角色。其中疏导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辅导员面临的重要的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升辅导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根本。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能力。辅导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活动,同时也要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扰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同时针对自己无法解决的学生心理问题要及时的帮助学生求助专业人员或者专业机构。二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能力。虽然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属于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般需要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和机构,但是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一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能力,协助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危机干预工作。如做好心理危机学生的看护,学校相关部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等。同时,辅导员需要具备处事不惊的能力并处于精力充沛的状态,面对那些失去理智的当事人,要保持冷静、镇定。

2.4高校辅导员组织和策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辅导员充当着高校班级体的组织者和大学生教育生活的指导者。辅导员在做好大量的学生工作的同时,组织和策划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是工作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既要主题明显突出,也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即坚持做好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同时,也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很好的融入在其他学生活动之中,做到寓教于乐,丰富多彩。既能够很好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能够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活动达到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发挥潜能和特长,从而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同时在活动中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组织工作,发挥学生干部源于学生,贴近学生的实际,依靠学生干部策划和组织活动,做到真正符合广大学生需要,避免脱离学生实际。

3培养和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途径

3.1熟悉国家相关政策,立足实际,充分利用高校内部资源,加强交流学习

国家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日趋完善,其中对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要求也有明文规定,因此,高校辅导员首先就要熟悉相关政策要求,以制度要求为目标和准则,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朝着要求的目标学习。同时,在工作中要密切联系实际,以实际工作需要为依据,重点提升工作中迫切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分清轻重缓急,把重点掌握和逐步推进相结合,由点到面,从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和技能到比较全面的掌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相关制度要求的专家的水平。

对于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高校,学校内部各学生工作单位的辅导员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学习,互相交流经验,以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导向,总结方法,提升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技能。同时,也要加强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之间的联系,辅导员要积极向专业教师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3.2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

高校要积极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能力相关培训或讲座,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情景剧大赛”等,让辅导员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和提高。高校也要积极组织辅导员队伍到其他高校交流学习,尤其是加强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出色的高校的交流,学习外校的优秀经验,提升本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同时,高校也要积极邀请心理专家为辅导员做专题培训,积极邀请优秀学生工作专家为辅导员传授经验,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促使辅导员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3.3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辅导员既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学生的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在完成琐碎繁杂的学生工作的同时,也必须贴近同学生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好地为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心理疏解工作,而这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一部分。同时也只有贴近学生,和学生做朋友,才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信任,找到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这为更好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保障。也正是这种在与学生的不断交流和实践中才能够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思政[2014]2号.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S].

[2] 教育部.教社政[2001]1号.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S].

[3] 教育部、卫生部、.教社政[2005]1号. 教育部 卫生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S].

[4] 教育部.教思政厅[2011]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S].

第7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智能、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实践活动。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形成纵横交错,多方位、立体化的大学生心理支持系统,旨在全方位、多途径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素质,以此带动全面素质的提高。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表征

有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被抽样调查的13.1万大学生,有心理疾病者高达21.13%。有位调研者曾经调查了北京20所高校,结果也表明,本科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6%;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6%。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诱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其一,环境应激。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同学之间交往的语言隔阂、生活习惯的不同等,对多数学生首次远离家门,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以及其他的亲人、朋友的大学新生构成了挑战,这些变化意味着大学新生将开始独立生活,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动手解决学习、生活以及交际等众多问题。如果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应激,容易造成有些大学生出现烦躁、焦虑情绪,甚至可能出现擅自离校的冲动行为。在我所带的班级中就有这么一位学生,因家庭矛盾难以解决,导致心情烦躁,行为也异常起来,继而发生与同寝室的同学发生矛盾。在这双重矛盾的驱使下,擅自离校达一个星期之久。其二,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理想自我”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作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青年人所独有的理想特征,决定了很多大学生步入大学殿堂后即开始设计自我完美的未来。然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客观因素会阻碍“理想自我”的实现,可能造成部分大学生企图逃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甚至出现过激行为攻击社会,部分学生因此而消极颓废、苦闷、不求上进、沉溺于玩乐放纵,甚至有自杀企图等心理健康问题。在我的学生中,也有这样的人,中学期间学习非常优秀,本想到大学来继续中学的辉煌,但到了大学之后由于优秀的学生非常多,自己显得很普通了。于是在几次失败之后,就表现出另一番景象:经常不上课,也不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曾一度消极颓废了一段时间。在我的关注下,改变了她的心态。其三,在人际交往中的有障碍。在大学阶段中,大学生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尝试应酬性人际交往,在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的同时,当自己的交往成功或失败时,经常作出极端性定性评估。部分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孤僻的困境,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其四,与性有关的困扰。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性意识不仅会造成其心理问题,对两往上往往有不健康的目的,当目的不能达到时,常表现出怪异的行为特征,比如同性恋、露阴癖、恋物癖、窥阴癖、易等。及时是正常交往,当恋爱双方发生变故时,也会导致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此外,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等,也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需要面对很多新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很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一系列偏差和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3.1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和重视不够

虽然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很多高校仍然存在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足的问题。在高校中仍然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倾向,将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视为思想道德问题。并且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不到位,使得广大师生对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概念的认识存在着误解,导致大家忌讳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很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投入专项资金严重不足,心理健康中心建设不完善,设施配备不健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效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

3.2专职工作人员缺乏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缺乏的现象,整个学校几千学生的教育工作只有一位老师负责,有些学校由德育教师、政工干部、医务人员等兼职担任,缺乏专业性,必将影响工作效果。心理咨询工作很容易受到咨询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还应加强对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咨询技术,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3.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动态开放性

目前几乎全部高校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或必修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健康成长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是仍有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普及力度不够,只有少数学生能从中受益。一些学校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预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了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设的目标、内容进行操作,违反了心理健康教育开放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对目标的灵活变通,造成教学缺乏针对性,脱离学生实际。课程内容大多按照课本进行传统的备课,表现为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没有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性不强。课程实施方面,多采用专业学科式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不能吸引学生兴趣,降低了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它既有学科课程的性质,也有活动课程的性质。它关注的主要不是学生认知范畴的问题,而是通过认知实现各种心理机能的完善。

4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严重的还会使他们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为此,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社会和时展的需要。

5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世纪的中国将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在新世纪里又将会以何种精神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历史的责任,时代的重托,人民的希望都毫无选择地要求这一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磨砺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身心。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尤其重要的。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5.1合理的定位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方法上和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只有领导的注重,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真正的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之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尺度,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和需求,积极的开展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避免只关注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现象。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上要优化,将教育摆在首位,关心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高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遵循科学的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5.2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预防,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站在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的高度上,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解决“个性化”问题,也要解决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服务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发展性教育并不排斥矫正性的服务,而是把矫正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以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应加强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教育,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能量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5.3高校辅导员要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技能要求很强的工作,作为在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在知识结构上要懂得一些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只有自己接受了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才能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上的心理医生是有区别的,因为辅导员所要工作的对象不是不可知的,而是确定的,是自己经常接触的大学生。这就为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提供了前提,为此,要求我们要积极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使得我们的心理疏导工作更有针对性。除此之外,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品质对大学生是最好的影响,要以身垂范,以收润物无声之效。因此,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修养,具备高尚的情感,要追求心理美,要本着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学生,每天我们要保持好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心境,以此来影响身边每一个大学生。

5.4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正式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之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切实了解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应着重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根据大学生在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介绍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他们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例如:新生入学时期的焦虑、烦躁、彷徨、失落心理;在校中期可能产生的挫折心理;毕业前期的忧虑、不安心理等等。第二,教学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根据各个院校的特点,课程设置应突出“特色”,即与教育类型相一致,与大学生心理内容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优化心理素质。第三,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的结合,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的结合,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的结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兴趣。

第8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心理健康 互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7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体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动研究的理论依据

1.1以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依据

高校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整个高等教育构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贯通的大体系。“全面发展”是党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十精神的重要体现。“德”、“智”、“体”、“美”是“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其中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保证。高校体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功能上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某些交叉重叠之处,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增进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内容,而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必须依赖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实施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体育教学效益的提高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

1.2以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

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高校体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动能够实现的基本前提。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依赖于身体各方面的发展,生理上的发展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基础。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他们的生理已经基本趋于成熟,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许多心理素质还在建构之中。因此,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扰和矛盾,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是发展性的,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矛盾,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

1.3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时代和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根本任务,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如社会对大学生的进取意识、自主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团结协作精神及与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意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素质大部分是属于心理素质范畴的。只有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才能拥有良好的智力条件、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稳定的情感,才能正确对待暂时的失败和挫折,排除各种干扰,有效地投入学习,并促进自我全面发展,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所需的人才。

2高校体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动模式的基本建构

充分挖掘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需要有关职能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又需要各部门、各方面明确分工,密切配合;既需要相关专业教师相互交流与沟通,优势互补,又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形成合力。建构科学、系统的互动模式是促进高校体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益互动的基础保障。基于调查研究和专家访谈结果,笔者认为目前要促进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动,应着力建立健全以下三大系统。

2.1建立立体化的组织领导体系

高校体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效益互动,必须要建立一个立体化、多元化M合的工作管理体系,加强领导,从不同层面、角度、渠道开展工作。具体来说,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实行党政统一领导,主管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宣传部、后勤集团和各院系等有关方面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2促进师资队伍素质提高的互动机制

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实现有效互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的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但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客观形势要求,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要。为此,必须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提高教育者自身心理素质方面,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通过教育者自身的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第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组织协调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体育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教育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心理素养。在提高教育者业务素质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办法:第一,定期培训与考核。第二,加强教研活动。第三,合理配置师资。

2.3提高教学效益的运作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信息的收集与反馈。首先,制定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方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新生一入学,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每一位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测查中发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要加强跟踪辅导,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干预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第二,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信息的收集。除通过心理普查这条渠道收集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外,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如发现部分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或出现集体性的心理变化趋向,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专人对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处理和存档;第三,建立顺畅、有序、严格的心理健康信息反馈机制。心理障碍问题涉及大学生隐私,因此,在反馈心理健康信息时应做到传递有序,范围适度。具体来说,共性的心理健康状况信息应及时传递给教育者和管理者,个别严重心理障碍者信息反馈给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和直接管理人员。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渠道选择。第一,重视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深化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使大学生了解并体会心理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疑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根本上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第二,充分发挥课外体育、运动竞赛和非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作用。根据大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适时举办群体活动,组织多形式的讲座和报告,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如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应放在尽快适应新环境和人际交往问题,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等内容上;二、三年级学生应主要帮助他们解决专业思想问题和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毕业生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就业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教育。第三,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促进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高校要利用校园广播、互联网、校报、橱窗等宣传媒体,宣传体育知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第四,积极培育和扶持大学生群体社团,以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为载体,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体育范围不再囿于传统模式。

3结论

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建构应重点围绕组织领导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互动运作体系三大系统进行建设。首先,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实行党政统一领导,下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其次,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三,寻找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有效结合点,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2015年度山东工商学院学生教育管理专项(项目编号:2015XSZX025);2017年山东工商学院共青团工作专项。

参考文献

[1] 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1637-1639.

第9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应站在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的高度上,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解决“个性化”问题,也要解决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服务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发展性教育并不排斥矫正性的服务,而是把矫正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以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应加强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教育,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能量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正式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之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切实了解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应着重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根据大学生在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介绍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他们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例如:新生入学时期的焦虑、烦躁、彷徨、失落心理;在校中期可能产生的挫折心理;毕业前期的忧虑、不安心理等等。第二,教学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根据各个院校的特点,课程设置应突出“特色”,即与教育类型相一致,与大学生心理内容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优化心理素质。第三,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的结合,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的结合,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的结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兴趣。

(二)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无论是其它学科本身还是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教育中去,与其它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以人为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渗透是指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例如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指导心理发展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强化理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等。学科渗透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营造师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