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时间:2023-07-31 17:01:25

导语:在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第1篇

一、故事起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幼儿园学习时学生很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学儿歌、背儿歌,兴致很高。上拼音准备课时,我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听得入了迷,接下去告诉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我们就可以阅读有趣的拼音读物,能了解许多没有看到过,也没有听到过的事情,甚至可以去编故事,写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劲头很大,有效地激发儿童学拼音的兴趣。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

二、学说结合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容易在直接的视觉刺激下引起注意。在教学中,色彩鲜艳的插图,形象活泼的卡通人物,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例如,第一课拼音“a、o、e”的整幅图出现了优美的乡村河畔晨景图,画面上大公鸡在喔喔(o)啼,阿(a)姨带着小朋友在河边看鹅(e)在水中的倒影。从一开始学生就被吸引住了。我先让学生自己看、说图上的事物,在他们已有感受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认识单韵母a、o、e的音、形,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行了汉语拼音的学习。又如在教学g、k、h时,教材插图中有两只蝌蚪游到一条水草旁休息,组成了声母k的样子,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画面时,学生特别感兴趣,很快就记住了“k”的样子,并借助“蝌蚪”的读音,又顺利掌握了“k”的发音。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切不可为教拼音而教拼音,应把拼音教学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拼音教学又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大胆想象,用完整的尽可能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在语言环境中学拼音。教学声母“zh”时,我先出示挂图,问:“图上画了谁,她在做什么?”学生说“图上画了丁丁的妈妈在织毛衣”时,我指导学生继续观察说话:“妈妈坐在哪里织毛衣”“妈妈织的毛衣怎么样”“妈妈怎样织毛衣”“穿上妈妈织的毛衣感觉怎样”。我充分注意到教材中的人文主义色彩,不但引导学生在浓浓亲情的体验中学会了拼音,还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三、巧记音形

怎样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呢?让学生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同桌讨论编顺口溜,记得准,记得牢。如“鲤鱼跳跃ttt,拐杖倒放ttt,一枝铅笔lll,像个1字lll“。教学声母f时,我让学生想办法记住音形,学生在投影的启示下,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一尊佛像fff”、“伞柄朝上fff”、“像根拐杖fff”。这样通过学生动脑、讨论而编出的顺口溜,不仅学生容易记忆,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拼音的成就感.儿歌是儿童最喜欢的歌谣,唱起来琅琅上口,一个个摇头晃脑,好不得意。如果你能把拼音字母或规则编成儿歌,让学生去唱一唱,学生就兴趣十足,如“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y,赶快把帽摘”。“有徊环殴,没徽o、e,i、u都有标在后”,像这样复杂、抽象的规则,如果利用儿歌,学生在无意识中就学会了,记牢了。总之,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汉语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造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慧,学会了汉语拼音。

四、说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因此,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汉语拼音基础后,教师就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拼音读读写写做做,在实践中巩固,在巩固中发展。汉语拼音是口耳之学。学拼音就是要练口练耳,重学生的模仿实践,轻教师的理论讲解,反复历练,熟而生巧。归根结底在拼音教学的备课中把握住以下几点,就不会偏离我们的课改要求:

(1)明确目标:汉语拼音的学习重在考察学生认读、拼读的能力,用拼音帮助纠正地方音。

(2)拼音教学的难点在于记住形。对于发音,可以利用学生的母语资源,结合生活经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准音。

(3)利用好课文中的情境图:每篇课文的插图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情境,是帮助学生再现自己真实的生活情境,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说说,而不是老师单纯的看图说话训练。

(4)儿歌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要拔高要求,让学生记住儿歌中的每一个字。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师生互动;具体措施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小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学科。说到底,小学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 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面临和关注的课题。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我们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 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评鉴阶段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和方法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为了弥补,老师不得不挤压学生课余时间,反复做各种习题。不仅是学生,就连老师也厌烦了这种恶性循环。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向40分钟要质量。现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其实,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也是现在课堂教学逐渐调整的原因.因为,我们发现孩子不能够集中40分钟的精力,那么每个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呢?这20分钟是集中出现还是分散的呢?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钟的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她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她的潜力.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教师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二、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的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 “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的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处能跑马,密处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写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符合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或内容比较有趣的,可以快节奏进行。内容比较难的,比较枯燥的,比较抽象的,或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动作”,提问后要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老师适当的讲解也要放慢些语速,让学生来得及消化。在教学中,应张弛有度,“张”,时间不可太长,应以学生身心不会过度疲劳为度;“弛”,也不可过度,应不致使学生注意力涣散。

三、巧妙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人的动机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新旧知识间矛盾冲突、“问题解决”的方法。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

从一个人接受信息的情况来看,有关专家测定显示:视觉的接受率为听觉的7倍多,对画面的接受能力是对有声语言接受能力的10倍多。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应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教具。如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录音机等,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其中教材上图文并茂的插图常是教师教学疏忽的一个地方,需要我们多加揣摩,多利用。可见重视教具及课本插图的作用,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四、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理论。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让他们以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4篇

摘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因此语文教学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和事物认知能力等各方面能力都有重大的帮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策略在面临各种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威胁。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现有的策略,并根据目前的情况预测了语文教学策略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研究

所谓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地方实际和学生特点综合采取的一系列手段、方法的总称。教学策略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学需要而制定的。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就是根据初中生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等不可抗因素,制定最优的方法途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做到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同时也能实现身心的协调发展。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制定和实施教学策略时就不能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而是要具备一定的弹性,给予老师适度发挥的空间。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是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注重对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调控来优化师生的教学行为最终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丰富、平等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协调发展。

1、初中语文教学现有策略的缺点

1.1只注重知识的训练。在目前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教学更多的是把语文当做一种工具来教,注重知识的训练,而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使得大部分学生都对语文失去了兴趣。文字其实是一件很美的东西,用来表达作者的感想。但是语文课堂上大多把文章拆开,强调句子语法或者修辞,以标准答案圈住学生的思维和心灵碰撞,破坏了整体的美感。在课后,老师又会不停地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以加强这种知识上的训练,占用课余时间的同时也让学生产生疲劳,不愿意也没时间再去进行一些自主的阅读工作。

1.2应试教学。现在,由于中考的压力,老师是为了考试而教,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急功近利,而语文素养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的。所以,很多学生为了提高成绩,考高分,就花更多时间在数理化等可以较快速提高的学科上,轻视了语文的学习。而且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考试只考阅读跟写作,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缺乏了很多听和说方面的训练,同时也没有相应的课外活动将课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没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1.3教学方式单一。如今,随着网络信息越来越发达,学生对于知识呈现方式的需求也有了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课后阅读的控制更加捉襟见肘。学生对于网络流行小说的兴趣已经远远大于对世界名著等的关注度,课外阅读量少,传统文学作品正在逐渐被边缘化。这就要求教师更多地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2、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未来发展方向

2.1炼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认知和表情达意的工具,更能陶冶情操,升华心灵。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听说读写样样不可少。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更要进行拓展性的学习,让学生正确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并在实际运用中加深理解,加入自己的感悟。锻炼出良好的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和能力非一日之功,不能单纯的靠死记硬背,更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随便放弃。这种能力将伴随着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独立地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所以语文教师必须予以相当的重视。

2.2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习兴趣。新课改后,现代的课堂教学讲究的是“以人为本”,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辨别能力相对还不成熟,教师有很大的引导空间。首先,教师要丰富课堂形式,完善课堂内容,针对初中生的兴趣点,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摆脱传统语文课堂沉闷的现象,实现师生互动。其次,教师要改变语文在整个教学系统的地位,教语文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个工具,更是要教他们学会如何从感性的角度去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能够自觉自主地去学习。然后,教师要营造一种课外主动学习的文化氛围,加大学生跟文学作品的接触面,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对课后阅读的兴趣和情感。教师通过参与这种学生间的活动,能够以最轻松开放的方式发现学生的个性所在,并验收学生自主的成果。

2.3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原本的考试评价体系已经没法适应现在的教学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弊端,就要改变现有的评价体系,“人对所有的激励都会产生反应”。传统的考试只注重结果,并且只集中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新的评价体系就要教师跟踪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活动并作出评价,作为最后成绩的一部分,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课后也多进行课外阅读训练。而且除了卷面成绩,还要加入听力、演说等方面的成绩,促使学生们在这些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在总分方面,也可以改变算数加总的方式,给各个学科合理地设置权重,采用加权加总的方式,以防之前轻视语文学习的现象发生。

3、总结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也要与时俱进。语文教学不只是一个学科,更是一门学问。中国五千年历史对文章的重视使得历史上积淀了厚重的文化,《红楼梦》、《水浒传》等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时代,一段人生。如今快餐文化反而让这种积淀慢慢被时间冲刷殆尽。现在教师的重任除了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更是要改变旧的策略,让学生们能够将我国的文化传统继续传递下去。作为教师要懂得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前沿,更好地利用学校的有效资源,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的出彩,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更大程度的创新,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多有效地教学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启天.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J].教育革新,2008.11.

[2]郑玉宝.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The Strategy Research on Junior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AO Xinhua

(Shaanxi Mianxian No.4 Middle School, Hanzhong, Shaanxi 724200)

Abstract As time goes on, exiting teaching strategies of Junior Chinese is facing kinds of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hortages of exiting teaching strategies,and previews the possible developing way of future Chinese teaching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Key words junior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trategy; method

0 引言

为了良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就叫做教学策略。它是教学计划里的一部分,针对一定的教学情境和教学需要而制定的。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就是根据初中生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等不可抗因素,制定最优的方法途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做到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同时也能实现身心的协调发展。为了更好达到这一目的,制定和实施教学策略时就不能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而是要具备一定的弹性,给予老师适度发挥的空间。

1 初中语文教学现有策略的缺点

(1)只注重知识的训练。在目前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教学更多的是把语文当做一种工具来教,注重知识的训练,而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素养,使得大部分学生都对语文失去了兴趣。文字其实是一件很美的东西,用来表达作者的感想。但是语文课堂上大多把文章拆开,强调句子语法或者修辞,以标准答案圈住学生的思维和心灵碰撞,破坏了整体的美感。在课后,老师又会不停地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以加强这种知识上的训练,占用课余时间的同时也让学生产生疲劳,不愿意也没时间再去进行一些自主的阅读工作。

(2)应试教学。现在,由于中考的压力,老师是为了考试而教,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急功近利,而语文素养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的。所以,很多学生为了提高成绩,考高分,就花更多时间在数理化等可以较快速提高的学科上,轻视了语文的学习。而且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考试只考阅读跟写作,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缺乏了很多听和说方面的训练,同时也没有相应的课外活动将课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没法得到全面的发展。

(3)教学方式单一。如今,随着网络信息越来越发达,学生对于知识呈现方式的需求也有了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课后阅读的控制更加捉襟见肘。学生对于网络流行小说的兴趣已经远远大于对世界名著等的关注度,课外阅读量少,传统文学作品正在逐渐被边缘化。这就要求教师更多地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更多地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2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未来发展方向

(1)锻炼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认知和表情达意的工具,更能陶冶情操,升华心灵。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听说读写样样不可少。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更要进行拓展性的学习,让学生正确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并在实际运用中加深理解,加入自己的感悟。锻炼出良好的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和能力非一日之功,不能单纯的靠死记硬背,更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随便放弃。这种能力将伴随着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独立地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所以语文教师必须予以相当的重视。

(2)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习兴趣。新课改后,现代的课堂教学讲究的是“以人为本”,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辨别能力相对还不成熟,教师有很大的引导空间。首先,教师要丰富课堂形式,完善课堂内容,针对初中生的兴趣点,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摆脱传统语文课堂沉闷的现象,实现师生互动。其次,教师要改变语文在整个教学系统的地位,教语文不只是教给学生一个工具,更是要教他们学会如何从感性的角度去欣赏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能够自觉自主地去学习。然后,教师要营造一种课外主动学习的文化氛围,加大学生跟文学作品的接触面,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对课后阅读的兴趣和情感。教师通过参与这种学生间的活动,能够以最轻松开放的方式发现学生的个性所在,并验收学生自主的成果。

(3)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原本的考试评价体系已经没法适应现在的教学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弊端,就要改变现有的评价体系,“人对所有的激励都会产生反应”。传统的考试只注重结果,并且只集中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新的评价体系就要教师跟踪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活动并作出评价,作为最后成绩的一部分,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课后也多进行课外阅读训练。而且除了卷面成绩,还要加入听力、演说等方面的成绩,促使学生们在这些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在总分方面,也可以改变算数加总的方式,给各个学科合理地设置权重,采用加权加总的方式,以防之前轻视语文学习的现象发生。

3 总结

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也要与时俱进。语文教学不只是一个学科,更是一门学问。中国五千年历史对文章的重视使得历史上积淀了厚重的文化,《红楼梦》、《水浒传》等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时代,一段人生。如今快餐文化反而让这种积淀慢慢被时间冲刷殆尽。现在教师的重任除了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更是要改变旧的策略,让学生们能够将我国的文化传统继续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 高启天.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J].教育革新,2008(11).

[2] 郑玉宝.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探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 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99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为此,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改变语文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方法,调动一切因素提升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和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为此需要教师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语文阅读教学生本原则。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认识到教学对象的行为主体是高中生,目标的确定要仅仅围绕高中学的学习需要,比如在《荷塘月色》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有一点是“教师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作者创作的情怀”。在《雷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有一点是“通过课文绘制的故事情节发展进一步把握戏剧冲突。”

二、语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信息加工教学策略

现代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是通过课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知,即现代文阅读教学重要任务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选择、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为此要求教师在信息处理加工中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现代文阅读文本内容较长,想要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需要快速阅读文本信息,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阅读信息供学生细细品味和鉴赏。比如高中人教版必修小说单元安排了三篇小说,这三篇小说的文章篇幅都很长,其中《边城》主要选择了小说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一共21节。为了透过这21节内容了解翠翠、傩送、天宝的人物特点,感受到湘西文化内涵,教师需要先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从中选择有用的信息高度概括小说的内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信息加工教学方式,确定“用200字概括小说内容”、“找到文章描写环境、人物心理和对话的句子”两个教学目标。

(二)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

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适合篇幅较小的散文和诗歌阅读教学,针对篇幅长的现代文阅读教师可以选择文选的一部分应用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其中阅读和思考结合教学策略中的读指的是对文章内容和精确语句的感知,从而感受作者创作的情感。思考是指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语言特色。以《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在两分钟时间内阅读全词,了解词的上阕和下阕所写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上阕和下阕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出上阕是写景,下阕是抒情。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全词内容之后,教师选择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词汇“独”、“尽染”、“竞”等,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内涵,谈谈自己对这些词语用意的理解。这种教学安排体现了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词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字句的推敲进一步把握全词的思想感情,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实现了多样化发展,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新型学习方式,具体要求教师结合现代文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各个小组的学术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在一般情况下,比较简单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进行分组自主学习,而对于一些有一定理解难度的语文教学内容则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比如在学习《祝福》的时候,对于主旨的理解,学生受个人经历的限制无法深入理解小说主旨,遇到了阅读难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的死应该谁来负责?”之后学生经过小组探究得出了是封建社会导致了祥林嫂的死,加强了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再比如《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学生受年纪的限定对人、事的思考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加上学生对鲁迅那个时代了解不够,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教师需要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学生基本了解《荷塘月色》内容之后,教师提问学生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师为不同小组的学习提供不同学者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让学生划出文章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并结合学者的研究把握文章的内涵主旨。

(四)体验教学策略

一切知识都来自于感知,学习的体验也是学习过程的一种体现,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实现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通过一定情境的创设来还原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小说和戏剧的学习,文章中会涉及大量的人物对话,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分组、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文本内容的感受。比如对于抒情性的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渲染和背景氛围的创设再现课文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比如在《雷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出自己喜欢角色的语言和描写这个角色的语句,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分析感受戏剧刻画人物的语言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感受到人物形象。应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雷雨》教学的原因是在文体上,戏剧本身是一门舞台艺术,会应用到丰富的语言台词和动作刻画人物,向读者展现社会现实。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戏剧这一文体的特点。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提升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需要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科学性的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更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对策

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受到关注,有效性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方式和策略,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实现有效性教学对于提高当前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还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今后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进一步促进有效性教学的落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对于提高当前的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学语文教师对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不足,有效性教学策略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前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不足

有效性教学策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时间并不长,一些教师和学生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不足,严重影响了有效性教学的效果。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有效性教学策略逐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应用,但是教师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教师往往将有效性教学理解为教学知识的有效性传授,并没有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善和教学理念的改善。由于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不足,导致有效性教学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提高。

(二)有效性教学设计不合理

在教学环节中导入部分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仅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但是在一些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导入部分的设计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有效性教学中对于教学环节设计要求逐渐提高,教学环节设计不当将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

(三)有效性教学经验不足

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贯彻需要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有效性教学的进行。但是由于有效性教学策略实施时间比较短,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不足,教学经验也比较缺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由于有效性教学刚刚得到学校教学中的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处在一个逐渐摸索的阶段,教师也难以找到有效的借鉴成果,语文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有益的教学策略,更好地践行有效性教学策略。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逐渐完善教学策略,有效性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逐渐受到关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有效性教学策略在现实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实践,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实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在当前的学校中实施时间比较短,教师和学生对于有效性教学的认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有效性教学强调在有效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观念,认识到自己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在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方面逐渐提高,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培训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师需要对教材增加新的认识,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新知识的传授,这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根据当前的教学任务进行,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充分考虑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具体,明确问题的内容,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二是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结合当前的生活实际。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与小学生生活实际内容相结合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三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当前小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情境创建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情境创建的效果。像一些语文课文中的散文可以配置一些比较合适的音乐,或者是通过一段视频资料进行课文的导入,这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改善原有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今后需要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的局面,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在今后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探究式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针对一个问题选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由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的方式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语: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由于教学方式不合理,教学效果未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策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逐渐得到关注,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对于这一策略的认识不足,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今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提高对有效性教学策略的认识,充分发挥有效性教学策略的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伟.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东方青年

第8篇

关键词:汉语外来词 教学策略 本土化 文化差异

现代社会,随着交流沟通的不断顺畅与便捷,汉语外来词不断增加,初中语文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采取相应的策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了汉语外来词的类型及其主要特点,并对汉语外来词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剖析,最后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汉语外来词的教学水平。

一.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及其类型概述。

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强了与外界的接触,海外的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新产品如潮水般地涌如入中国大陆,随之,指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语作为外来词大量进入现代汉语。

汉语外来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类型,本文采用外来(借用)的方式,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类型。

一是音译外来词,如打(dazon英)、逻辑(logic英)、巧克力(chocolate英)等。二是音意兼译外来词,如romanticism—浪漫主义;chauvinism—沙文主义;Marxism—。三是音译加意译外来词,如芭蕾舞(ballet法)、沙丁鱼(sardine英)、卡车(car英)等。四是字母外来词,如MTV、CD、KTV、BP机、卡拉ok等。五是借用日语中的汉字词,但不读日语读音而读汉字音,即借形词,如思想、政府、哲学、主观、共产、归纳等。

二.汉语外来词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影响分析。

一是增加了初中语文教学的难度。外来词对汉语词义的渗透,具有速度快、范围广、连锁性强的特点,这是汉语词义的自身发展和新的社会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有些词义尚未被现代汉语吸收为规范成分,但它们经常在各种媒体和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出现,规范的趋势越来越明朗化。但由于这类新的外来词语出现太快、太时髦,又有些词语简缩的太厉害,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大大增加;学生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挑战性大大增加。

二是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化环境塑造的要求提高。一般认为,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判断一种事物或现象是不是文化要素,关键看其是否是由人类创造的。凡是由人类创造的事物或现象,或带有人类活动印迹的自然物,都属于文化的内容。汉语外来词在本质上是一种不同文化的交融,如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至20世纪上半叶,大批日源外来词进入汉语,如“干部、积极、特权、特务、议院、仲裁、左翼”等。改革开放以来,外来词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涌入汉语,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本身就肩负着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外来词的涌入对于汉语文化冲击较大,对于学生的认知也会产生较大影响,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促使外来词的规范化。

三是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外来词的涌入,往往会导致一种多元文化观的出现,而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在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势必产生一些影响。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往往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稳固”、也最“保守”的核心内容,它们维系、延续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命脉,塑造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也保持着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中学语文教学应该面对这一问题,注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创造,构成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样性体系或结构,即为文化多元化,使得这种多元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外来词的教学策略。

一是要及时改进,大胆加入新元素。正是由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外来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甚至是冲突,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正视和迎接这些挑战,主动采取策略,可以及时改进教学策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加入的新的元素,使得初中语文教学能够与时俱进。例如T恤(T形衬衫,T形汗衫)、α射线(阿尔法射线、卡拉OK(无乐队伴奏视唱机)、AA制(各付各的账的餐饮方)等等。这些变化,如果初中语文教学对这些常用外来词语的变化熟视无睹,那么初中语文教学是很难取得成功的,真正符合时代潮流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该积极主动大胆的将这些外来词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得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实时性。

二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考虑文化因素。众所周知,词语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乃至价值观念都紧密相连。不同民族文化信息的差异常常会造成对词语意义的理解偏差。在外来词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词语产生的民族的文化心理信息,在对比分析中进行外来词教学。如一些佛教词语成分与汉语成分结合成词,如“念书”的“念”来自“念佛、念经”的“念”,“缘分、因缘、姻缘”的“缘”来自佛经的音译。

三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外来词的规范性。外来词的规范应该根据不同人群语言使用的特点,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规范。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考虑到初中生的基本语言使用特点,对外来词进行规范,规避一些不良文化或者语言习惯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是规避其对学生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笔者认为从汉语外来词本身的语言特点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形式分出不同的层次,如音译词,意译词、半音译半意译词和字母词,这些语言形式是与翻译的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表达方法和不同的语言特点,规范的要求和侧重点就应该不一样。

参考文献:

[1]王天润.汉语外来词范畴试探——从外来词语言文化二重性看汉语外来词的范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4):208-212.

[2]王天润.十年来汉语外来词研究管窥[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5):148-150.

[3]李申,荣景.论当前汉语外来词的使用及其规范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4):79-82.

[4]蒋红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外来词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40-141.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1.前言

教学方法和措施是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新课程标准为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从单纯的重视语文学科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发展为知识、技能、情感的统一,在新时期发挥了语文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新课程标准还提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为学生的升学和终身性学习奠定良好的语言人文基础。接下来,笔者将分析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探索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

课堂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学习技能的主要渠道。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素养制定教学设计是开展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教学设计的制定。根据对当前语文教学的调查发现,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置存在程序化、模糊化、去思维化等问题。部分教师盲目跟风,不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课文的文本结构,机械化的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由于与实际的教学活动存在出入,最终导致教学目标流于形式,不能起到知道语文教学实践的作用。

2.2教学方法选用不科学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选用怎么样的教学方法,要从高中的心理特征、学生的学习状况、教科书的编排以及文本的内容出发,结合学校具有的教学资源,多元化的选用教学方法。但是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基础以及开展原则还不了解,便为了追求新潮,不切实际的将新型的教学方法搬入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也降低了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1】

2.3课堂教学组织教松散

多种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开展,一方面丰富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控制课堂秩序、把握教学节奏出了难题。例如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便将课堂教学全部交给学生,导致课堂教学一片混乱、难以治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正确的,但是在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因素,教师还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和组织,以学生为主是在教师辅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不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放任自流,必要的时候还要加强课堂的掌控和有效组织。

3.改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

3.1明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明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一方面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提供标准,因此,改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首先要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前可以对学生以及同行打听,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教学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兴趣点、盲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例如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可以将《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一下三点:一、掌握散文写作的技巧和要点;二、学会运用朗读、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三、陶冶学生寄情于山水的美好情操。

3.2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所谓教学结构指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结构首先是根据制定好的教学设计开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随机应变,随时观察学生的听课状况,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此信息随时调整教学结构。例如在《雷雨》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疑惑,提出“蘩漪是怎么疯掉的?”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当时的社会、人文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挖掘。

3.3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教材内的知识丰富,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诗词、文言文等各种文体都有所涉及,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要做好各种文体的分析工作,探索最适合的教学策略。例如《雨霖铃》属于古代诗词,教师应开展情景式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情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悟诗词中蕴含的离别之情,并与词人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古典诗词中得到熏陶和感染。【2】

4.结语

综上所述,改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对于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意义重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三维目标,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丰富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重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