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07:53
导语:在经济发展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畜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走产业化之路是必然取向。在畜牧业产业化推进过程中,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也愈来愈加突出,它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效益水平的稳定与提高均具重要意义。针对我省实际,提出一些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1原料生产领域要进一步强化基地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业保持了18年连续快速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1996年已达33%,牧业产值的增长已成为拉动我省农业总产值增长的主导力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畜牧业已基本上完全纳入了市场化经营轨道,从原料购买到产品销售,均实行随行就市。由于目前市场发育不够完善,市场运行不够规范,所以价格波动大必然带来利益与效益的不稳定,这已成为左右牧业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此,我们提出要围绕一批活力强的大中型龙头企业(包括加工和经贸)来建设牧业基地,并通过利益机制使之结成共同体,只有如此才能稳定牧业效益,才可能不断壮大生产基地,提高生产规模和水平。鉴于此,我省畜牧业今后仍要突出奶牛饲养业的优势,围绕雀巢、森永、味全、齐鹤、完达山等一批大型现代化加工企业,建设一批规模与加工能力相适应,饲养规范化、单产水平较高的乳业基地,形成主导型产业群,使龙江乳制品不仅覆盖全国,而且要大踏步走向世界。为了进一步优化我省畜牧业生产结构,提高牧业效益水平,根据目前市场供需状况,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畜牧业产品内部要重点扶持绒山羊、肉用羊、优质肉牛和大鹅生产,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羊绒、羊肉、牛肉和鹅绒生产基地。目前,我省绒山羊饲养量已达10万多只,羊绒产量与质量均居国内一流水平,尽管近年羊绒市场价格出现波动,但一只成母羊一年仍可盈利200多元,效益仍是好的。我省猪肉已自给有余,但优质牛羊肉却产不足销,市场需求潜力很大,所以发展牛羊肉生产前景看好。白条鹅及鹅绒是我省销路最畅的畜产品,在上海、江浙一带有稳定的市场,声誉颇佳,所以应在养、加、运、销诸环节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对于猪、鸡生产,工作重点是提高集约化水平,提高批量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以适应精深加工和国际市场需求;毛用羊生产重点是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品质,尤其是要提高净毛率,以激发毛纺企业收购、利用本地原料毛的积极性,做到农民、企业两得利。近些年,盲目倒种、乱引种畜禽给我省牧业生产造成了混乱和相当大的损失。为此,必须依法规范种畜禽市场,限制或控制那些效益实现无保障,不适应黑龙江实际情况以及种性不纯、性能不高的品种的引进和生产,如小尾寒羊、美洲或非洲驼鸟等。
2畜产品加工领域应以肉类加工为建设重点
畜产品加工业是畜牧业产业链的延伸部分,也是提高畜牧业整体规模和效益水平的关键环节。目前,在畜禽生产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加工滞后已经成为钳制畜牧经济发展和产业化形成的首要因素。现在的情况是:加工厂家不少,但普遍规模小、设备落后、机制不活、运转困难,对原料生产的拉动很小;与此相对应,近些年又出现了依托国内外大市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方法建立和运行起来的一批高起点、外向型、大规模的龙头加工企业,由于这此企业原料吞吐能力强,又注意与基地间的合理对接,于是又带起了一批基地群,有力地推动了畜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们要集中力量改造前者,使之逐步向后者靠拢,变弱龙为强龙。具体地说,在肉制品加工领域,要按照产权改革、机制转换、设备与技术更新的路子,抓紧改革改造,解决设备闲置、人心涣散、机制僵化等问题,使之真正运转起来,把大量畜禽变成加工制品,提高附加值,推向国内外市场。目前,我省年出栏生猪已达1200多万头,市场鲜销量每年仅七八百万头,用于肉制品加工的仅几十万头,所以造成生猪流通不畅。解决的办法,就是建设一二个类似于“春都”、“双汇”规模的肉制品加工企业,把多余的生猪消化掉;加之一些小企业的活化,即可把生猪生产增长势头再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进而拉动整个畜牧业的增长。在乳制品加工行业,七八十年代,按先插旗后招兵的办法,先后建立了一批规模不等的企业,仅日处理50吨以下的小乳品厂即达119家,设备及工艺普通老化。为了保持我省乳品业的龙头地位,今后乳品加工业应走改革、重组、改造,逐步建立集团的路子,树立统一品牌,优化企业资产存量,共同开拓统一市场,共同开发名优新特产品。皮革企业要像密山龙信制革公司那样,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带动一方牧业发展;毛纺企业要尽快摆脱困境,加快技术改造与机制转换,逐步与养羊户建立紧密的利益关系,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一体化格局。要严格限制像加糖奶粉、肉类初加工等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不力,属于低水平重复项目或产品的上马。而应按照合理布局、市场先导、效益领先的原则,着眼于与国内外市场接轨,扶持一批大、高、新、外向型企业的建立与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或引进等方式大力发展如低温火腿肠、西装鸡、礼品包装分割肉、盒装消毒奶、小白牛肉从及优质肥牛生产,从而彻底改变我省畜牧业“原字号”、短链条、低附加值的落后局面。
3在技术推广上,仍要以五项综合技术普及为基础,并适应产业发展而有所创新、有所完善
近些年我省畜牧业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市场机制的逐步引入、发展环境的改善,一方面则得益于科教兴牧工程的实施。目前,我省畜牧业集约化程度还不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仍较低,畜牧经济增长仍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科技在生产发展中的贡献率仅为40%左右,还不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鉴于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在牧业科普领域,仍要以实施科教兴牧工程、大力普及组装配套的五项综合技术为工作重点和基础,尤其是在奶牛生产上,要以更大力度推广规范化饲养为手段,解决我省奶牛数量多、单产低的低效状况,通过群体单产的提高来增加鲜奶产量,提高奶户效益。我们推广的架子牛短期集中育肥技术经实践证明极为简单有效,但推广面不大,尤其是去年由于肉牛价格大跌,群众养牛热情受挫,所以给技术普及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但是,我们要大力宣传该项技术的增产、增收潜力,引导群众适应市场发展优质肉牛生产,让农民明白只有消化技术才能养牛得利,从而打开科普的新局面。养羊业近几年效益比较稳定,尤其是肉用羊生产近几年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新热点,所以毛肉增产综合技术普及面逐年有所扩大,但仍有一定差距。要抓住羊毛、羊肉市场容量大于生产能力这一良机,把技术普及工作再大力推进一步。要考虑到畜牧业发展的前景与市场动态,在实践基础上对各项综合技术不断予以总结提高,并注意技术引进和创新,不断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科技水平,确保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的成功转变。目前,秸秆盐化、碱化、氨化和青贮、黄贮技术已成熟完善,工作重点是加大推广应用面;粗饲料(主要是秸秆)微贮技术也已引进试验成功,这都为发展秸秆养畜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草原承包工作的大力推进,草原的改良与建设工作已提到重要日程之上,尤其是松嫩草原退化治理技术必须配套跟上,使现有草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单位面积效益。除此之外,还必须消化、推广一批高新牧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科普层次,使我省畜牧业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下,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4加强畜产品流通组织和流通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政策保护水平
以前,我省畜牧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保障省内肉蛋奶供应,对畜产品流通考虑不多。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省肉类年产量已达到160多万吨,奶类近190万吨,蛋类近百万吨的能力,自给已成为过去,开拓省外销售市场已成为关乎畜牧业能否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畜牧业要反弹琵琶、倒过来抓、抓流通市场、上加工,带产业、促养殖。在畜产品市场建设上,我们的着眼点是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交易市场大小齐上,有形市场、隐形市场同步发展。首先,要依托我省的原料生产、交通运输优势,辟建几处辐射全国的乳制品、肉类及饲料大型批发市场,使我省丰富的畜产品和饲料产品通过稳定渠道流向全国;其次,按照合理布局、梯次配备、各具特色的原则,建设一批省、区级专业批发市场,拉动周边地区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的生产,加速产品商品化速度,逐步构建区域优势经济;第三,要大力开辟农村市场,提高畜产品交易量和人均消费水平,把省内市场再扩大一步;第四,要大力发展各类畜产品经销、仓储、贩运组织,扩大隐形市场的吞吐力,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努力打入国际市场。要充分重视各类专业协会和各级农村基层服务组织的作用,为广大农户提供越来越完善的产后服务,解决季节性憋猪憋鸡问题,使龙江畜产品覆盖全国、走向世界,使农民的利益实现有可靠保障。近些年,由于畜牧业综合服务体系的日益完善,养畜技术的日益普及,群众养畜禽的自然风险已经很小,饲养者最关注的是市场风险。现在的情况是,国家一方面鼓励农民及其他行业转产发展畜牧业,一方面又对畜牧业这项弱质、低效益产业缺乏足够的保护,畜禽养起来之后,加工与市场销售成了瓶颈,一年赚一年赔的问题始终未得到很好解决;有些地方出台了一些价格保护政策,但却执行不力;一些非价格保护措施也不能到位,造成牧业基础投入不足,资源流失,影响了畜牧业的总体运行与自我更新。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畜牧业这项基础产业的保护水平,国家和省除建立菜篮子风险金之外,尚应制订一整套包括最低价格、缓冲储备、财政补贴利率倾斜等在内的价格保护体系和制定实施引导资源及生产要素流向牧业,加大牧业基础建设及科研、技术推广力度,努力改善牧业发展环境,强化立法与执法监督等一系列内容在内的非价格保护体系,使畜牧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使农民可以通过养畜获得稳定的收入。
(一)劣势秦皇岛总体经济实力不强,落后于其他沿海城市的发展,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强势企业、支撑产业和知名品牌,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城郊农业特色不够鲜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产业层次普遍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财源基础薄弱,收支矛盾明显,保工资、保运转、保平衡的压力很大。
(二)机遇国家及河北省重视沿海经济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划,“十一五”期间,链接秦皇岛港、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天津港区以及黄骅港的沿海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并组成河北港口集团,全面统筹河北港口资源。2011年河北省“十二五”规划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将成为未来几年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引擎。这为秦皇岛港口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秦皇岛地处环渤海经济圈,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秦皇岛港口经济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宽。
(三)挑战当下国内外经济进入调整期,国际集装箱运输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将进入5%-10%的增幅,因此以需求推动港口发展的模式将要转变,港口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要求;与周边港口,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黄骅港等发展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产业发展重点大都集中于钢铁、石化、装备制造业等方面,竞争激烈。
二、秦皇岛临港产业经济发展策略
(一)以秦皇岛港为依托,加快发展临港经济首先,利用优势,拓展港口功能应在保持秦皇岛港能源大港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铁路交通、公路交通这三个优势,拓展港口功能。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加强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开展集装箱运输及国际多式联运,带动有关综合物流服务的共同发展。其次,要加快临港产业经济发展秦皇岛应发挥沿海港口优势,加快沿海产业开发,形成产业集群,包括信息服务业和高技术的开发,金融服务业中的证券、保险、银行和信用投资,还包括仓储加工、物流、教育、卫生等。将上述一系列产业集群在临港经济区形成一个良好的规划,发挥其整体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第三,统筹港口腹地,服务“东出西联”战略要加强港口的建设,开展临港经济离不开经济腹地,秦皇岛港的经济腹地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市自治区,主要货种有煤炭、石油、粮食、化肥、矿石等,因此,秦皇岛应拓展港口腹地,促进港口进机关建设,与周边港口联盟,充分利用河北省港口群和沿海综合物流体系,为华北、西北等地区提供便利的海洋运输,提高经济腹地的开放水平,同时加强与京津、陕西、山西、内蒙古、鲁豫的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港城联动,服务“东出西联”口号。
(二)构建新型临港工业产业集群一是以北部工业区和东部工业区为依托,建设以石油化工、玻璃建材、粮油食品、机械制造、服装加工为主的现代化临港加工基地。北部工业区重点发展玻璃原片生产及深加工业,培育壮大优势突出的轻型工业集群;东部工业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重大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实力雄厚的重化工业集群,打造我省临海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二是以西部高校及其产业园区为依托,建设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软件开发、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着力打造西港IT科技园和北部工业区高科技园。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现代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培育海洋经济。
(三)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应该优化临港产业结构,深度挖掘第一产业即农业的综合发展潜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做大做强粮油加工、生猪、蔬菜、肉鸡、海洋水产等产业,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综合开发能力。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创新农产品流通服务功能和管理模式,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培育农业物流产业和现代农业市场体系。拓展农业旅游、文化、生态外延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庄园经济。
论文关键词:移民安置 经济发展 研究建议
论文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文章建议库区以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建议安置区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和畜禽养殖,近郊地区可以建设观光农业,城镇化地区可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并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保护和有效利用。
一、移民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着重针对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土地存量、土质状况、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提出发展的方向和阶段目标。库区、安置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薄弱环节,挖掘增长潜力,增强创新意识,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培育地方市场,拉动
就业并提升农民消费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二、中线库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库区而言,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可以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库区的柑橘种植已有较大规模,初步形成了沿汉江柑橘带,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柑橘经济。但是,库区的柑橘种植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柑橘供应地,因而农户需要独立面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价格风险,实际收益并不能获得有效保障。因此,建议库区农户和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将柑橘生产作为当地特色农业,进一步将其做大做实做强。
渔业养殖是库区充分利用自身水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一特色农业。随着库区水源地建设的深入进行,对水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会提高,这可能导致渔业养殖成本上升。就未来一个时间段而言,库区渔业生产的关键在于市场保障和销售渠道的通畅,以实现价格基本稳定,保证养殖户稳收增收。
除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外,库区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库区可以结合水源区经济林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形成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带,为海内外游客提供观光、度假、疗养、科学考察、探险与科普教育服务,从而开拓出一项新的绿色生态产业。
针对部分库区乡镇邻靠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交通区位优势,当地可以推动建立汽车工业园,集中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装配工业,逐步建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二汽”零部件外包加工生产基地。
三、中线安置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安置区而言,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部分安置区已具备良好的品牌农业基础,农产品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下一阶段建议着重进行形象产品的品牌建设,使农产品技术研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位收益。
针对邻近城镇的安置区,发展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利用邻近城镇的区位优势,当地可以建设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和果林基地,还可以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家畜家禽养殖场,不仅为城区提供农副产品,还能够通过“农超对接”远销外省。此外,近郊安置区可以建设独具特色的近郊农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就业,进而加速了近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对于具备一定城镇性质的安置区,应当结合本地工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工作岗位培训,使移民有一技之长,能够比较顺利地在本地务工,实现移民农户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
四、移民区域经济发展小结
对于中线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移民地区不仅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硬支持”,还要争取并充分利用政策性“软支持”。库区和安置区应当主动在南水北调受益区争取适合自己的对口合作项目,引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发展前景和能够实现双赢的招商。不仅要将企业引进,更要实现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将其培育成为地方龙头企业,政策上可以考虑在初期给予一定财政扶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扩展,最终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转贴于
同时,移民区域要争取在受益区获得市场保障,受益区可以针对移民区的农副产品、工业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库区和安置区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可以通过与受益区建立的市场平台进入受益区,经过具体的销售渠道直接进入大中超市,实现无缝对接。
最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加大科技种植的普及,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将移民区已有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由移出区带入移入区,进而实现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曾德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7(6).
2、颜帮全,蒲晓东.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城镇化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1).
关键词:循环经济;国际态势;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F0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154-05
1 .引言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 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Closing Materials Cycle Economy) 的简称,是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avid W. Pearce和R. Kerry Turner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1990) 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是一种明显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1]。
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2]: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消费-废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往往是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挖掘出来,然后又把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各种资源的利用也是粗放式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所不同的是,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充分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3]。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或缓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即3R原则。
总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立特征,它集中体现了一种新的系统观、新的经济观、新的价值观、新的生产观和新的消费观[4]。
2.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态势
2.1美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态势
美国是公认的世界上科技、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也是走在世界的前列。在美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起就制定了一系列以循环为目标的能源政策与法规体系。1976年,美国联邦政府就制定了专门的《固体垃圾处理法律》,并要求各州制定相应的法规和计划,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勒冈、新泽西、罗德岛等州先后制定促进资源再生循环法以来,现在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再生循环法规,近一半的州对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处理率超过了30%。美国加州于1990年通过了《综合废弃物管理法令》,要求在2000年以前,实现50%废弃物可通过源头削减和再循环的方式进行处理,未达到要求的城市将被处以每天1万美元的行政处罚;由美国7个州组成的州际联盟规定,新闻纸的40%~50%必须使用由废纸制成的再生材料;威斯康星州规定塑料容器必须使用10%~25%的再生材料;加州规定玻璃容器必须使用15%~65%的再生材料,塑料垃圾袋必须使用30%的再生材料[5]。
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也是美国政府的一贯方针。美国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奖励和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废物回收利用。如美国1995年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专门支持那些对工业界有实用价值的化学工艺新方法,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增加回收利用;美国政府为生产节能型家电的厂家提供抵税优惠,同时,消费者购买节能产品也将获得抵税优惠。例如,亚利桑纳州的法律规定,对分期付款购买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削减销售税10%;康涅狄格州对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除提供低息风险资本小额商业贷款以外,州级企业所得税、设备销售税及财产税也可相应减免[6]。
美国的循环经济法规随着其社会的发展虽不断调整,但其核心内容一直围绕三点:一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二是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三是鼓励节能。
例如,美国政府不仅拨款资助可再生能源的科研项目,还为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项目提供抵税优惠。2003年,美国将抵税优惠额度再次提高,受惠的可再生能源范围也从原来的两种,扩大到风能、生物质能、地热、太阳能、小型水利灌溉发电工程等更多领域。为扩大可再生能源市场,美国采取了由政府部门带头使用这一新能源方式的办法。美国已经要求其联邦机构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在2011年达到总能耗的7.5%。2003年美国根据《能源政策法》拨款3亿美元,用于实施太阳能工程项目,其目的是在2010年前在联邦机构的屋顶安装2万套太阳能系统[7]。
再如,在水电发展方面,在美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先后修建了7.5万多处水坝,尽管只有约1/3得到利用,但水电目前已经占美国能源产量的10%,成为其最大的传统可再生能源。为了进一步发挥水电的效能,美国联邦政府2004年增拨1亿美元用于提高现有水电站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电站发电量。
在节能方面,在2004年到2006年间,美国政府准备每年拨款34亿美元给地方州政府,用于旧家电回收和鼓励购买节能新产品。美国还在法律中对一些耗能型商用和消费者产品设定了新的节能标准。这些产品包括变压器、电风扇、自动售货机、商用冷柜和冰箱等。另外,美国还为生产节能型家电的厂家提供抵税优惠。同时,消费者购买节能设备也将获得抵税优惠。为节约石油资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使能源来源多样化,美国从石油消费大户――汽车下手,鼓励研发和使用新型可再生能源车辆。美国规定,购买燃料电池车等新型车辆的消费者可享受抵税优惠。美国还鼓励乙醇和氢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以便为车辆提供新的燃料。
2.2日本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8][9]
自从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日本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其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很快形成了成套的法规体系和完善的推进战略,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2.1日本实施循环经济的历史背景
正如一些专家研究所表明的,日本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有多方面的原因:
(1)经济发展方面的因素。日本是资源消费大国,经济发展所需资源、能源的绝大部分依靠从国外进口,易受国外价格的冲击。因此,2000年3月,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审议会在《21世纪经济产业政策课题展望》报告中,提出把发展环境产业以及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改善日本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2)社会发展方面的因素。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日本过去的大量生产、大量废弃、大量消费的社会经济模式带来了诸多的环境问题:一是废弃物处理压力日益增大,废弃物处理的社会成本不断加大;二是传统的社会经济模式造成生态失衡,使实际的国民生活质量下降。
(3)国际因素。日本作为二氧化碳第四大排放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如何有效地解决承担国际义务和保持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矛盾,从根本上改善经济体系,构建循环经济社会就成为其必然的选择。
(4)经济发展阶段使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在一国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U形”过程。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进入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阶段。日本提出的“环境经济立国”以及“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的发展战略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2.2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动机
日本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出于如下一些战略性考虑:
(1)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振兴。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开始探讨经济模式向生态型循环经济的转型,1997年7月日本政府正式提出了“ECO-TOWN”工程。这项工程的宗旨就是“堵住废物源头,推进废物利用,靠环境产业振兴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资源循环型社会”。
(2)以循环型产品赢得市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随着日本治理环境污染的深入,日本的环保产业又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正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颁布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推动了日本汽车产业在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尾气超标排放的研究开发,使日本汽车在20世纪80年代以环保型、经济型的优势,率先抢占了欧美汽车市场。
(3)力争保持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未来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资源之争。循环经济的标志是优质资源。日本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经济活动所需的优质生态和环境总量。
(4)彻底改变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代之以“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发展的效率与效益。日本提出“环之国”的基本动机就是要彻底抛弃20世纪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模式”,谋求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的简洁、高质量的循环型社会”。
2.2.3日本建设循环经济社会的主要战略取向与措施
(1)加速各种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首先,转变环境保护模式。在推进环境保护过程中,从废弃物被动的“末端处理”转向以在生产和消费的源头控制废物产生的“源头预防”为主,配合废物回收再利用和减量化的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避免废物产生的机制。
其次,建立资源生产和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模式。依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在资源生产和消费领域设计出三种不同维度的循环模式:第一,通过企业内部的循环,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第二,通过企业之间的循环,组成生态工业链,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第三,通过社会整体循环,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完成循环经济的闭合回路。
再次,建立一种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日本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生态化的产业模式。即产业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在不同的工业和企业、不同类别的产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
最后是建立一种新的工业生产模式。日本强调实现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环循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建立工业体系中不同工业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机制与环境。
(2)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
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是比较比较健全的,基本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或称基础层面是一部基本法,即《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的两部法律,分别是《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5部法律法规,分别是《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以上法规对不同行业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再生利用作了具体规定,这些法规均已相继付诸实施。尤其《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从法制上确定了其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经济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3)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
首先,强化了行政管理机制。在环境省之外,针对国内环境问题,谋求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型社会体系,日本政府还设置了“环之国”会议机制,其基本理念是谋求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的简洁、高质量的循环型社会”,以及“以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为指导思想的、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其次,建立有效的政策机制。日本政府一直重视和积极支持循环利用项目,其中返还制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日本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这一政策的实施。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资金投入政策,在预算制度、融资制度上都对发展循环经济给予支持,如对废弃物再资源化工艺设备生产者给予相当于生产、实验费的1/2的补助;对引进先导型合理利用能源设备予以补贴率为1/3的补贴,补贴金额最高上限为2亿日元;对从事3R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工艺改进等活动的各民间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享受优惠政策贷款利率等等。
(4)构建循环经济系统结构
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循环经济系统结构的构建:一是构建“循环经济”的三维产业体系;二是发展绿色工业;三是大力发展分解产业;四是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五是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从“能源耗竭型”经济向“能源再生型”经济的转型;六是构建“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七是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
2.3德国和瑞典的循环经济发展态势
德国是制定有关循环经济法律规范较早的国家。早在1972年它就制定了第一部《废弃物处理法》,1986年德国又将该法修订为《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提出了由“怎样处理废弃物”到“怎样避免产生废弃物”的思路。在此基础上,1991年德国颁布了《包装条例》,规定了包装物再循环利用的目标。1992年通过了《限制废车条例》,规定汽车制造商有义务回收废旧汽车。1996年又制定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办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循环经济的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该法规定对废弃物要实行“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这样一个严格的处理顺序。其深层含义是,首先要减少经济活动源头的污染物产生量,要求工业企业以及有可能产生废弃物的社会各界在生产阶段和消费阶段就尽量避免各种废物的排放;其次是对于源头不能削减又有可能再利用的废弃物和经过消费使用的包装废物、旧货等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再回到经济循环中去;最后,只有那些不能再利用的废弃物,才允许做最终的无害化处置。这就要求工商业者要从“摇篮到坟墓”地照管其产品,也意味着生产者在研制新产品时就要考虑未来废物的清除问题。基本要求是产品必须寿命长、维修便利、可拆除或重新利用。然而,根据该法,生产者的“废物担保”必须是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生产者必须承担废物利用或清除的费用。正如德国环境部长安哥拉•默克尔所说:“对一种产品的责任不能再以制造而告终,它必须包括使用和对其废物进行于环境无害的清除,即首先是重新使用和重新利用。这样循环圈子就合拢了。”[10]
德国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相继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1993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为7700万吨,约占全部废物的23%,全部废物量比1990年减少10%(从3.74亿吨降至3.374亿吨)、利用率从20%提高到2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减少20%、利用率达60.6%(1990年仅为45.8%)、垃圾的利用率从13.8%提高到29.8%[11]。目前德国对于废旧轮胎的收集率已达94%、再利用率达到98%。德国联邦政府计划最迟在2020年完全抛弃垃圾填埋方式。
在瑞典,议会也于1994 年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制”的原则方法,即生产者应对其产品在被最终消费后继续承担有关环境责任,而消费者则有义务对废弃产品及包装按要求进行分类并送到相应的回收处。同年,瑞典议会通过了关于产品包装、轮胎和废纸的“生产者责任制”法规。其后,汽车和电子电器的“生产者责任制”法规也都在《环境法》基础上相继出台[12]。
2.4加拿大的循环经济战略及其主要举措[13]
据报道,加拿大已连续几年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其采取的发展战略及模式是密切相关的,加拿大政府、企业和社会都非常重视发展循环经济。
2.4.1加拿大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战略选择
由于加拿大有较好的相关产业和科技基础,加拿大政府正在与企业共同建立一种联合机制,进行循环经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工作,推动解决本国和世界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加拿大政府以及环保产业正在从管道末端污染的控制技术转向污染预防和更加有效、清洁的生产,同时也朝如何彻底解决环境污染与适应环境需要的方向努力。
在确定的发展战略中,加拿大联邦政府强调加大污染防治工作的力度,及时公布有毒物质清单,建立全国性的污染防治信息机构,并通过它使得工业界和环保产业界在污染防治活动过程中可分享信息和技术。另外,对于防治污染工作有成效的机构予以奖励。
在控制有毒物质排放方面,建立了更加有效的确认、识别、评估和管理有毒物质的程序;采取措施有效清除最危险物质;制定明确的达标时间表。同时,采取措施保证使其他各种有毒物质得到有效控制。
另外,从燃料、机动车尾气及其他发动机的废气排放出发,制定新的全国标准,指定执法部门,确定全国燃料指标。
1994年9月,加拿大联邦政府出台了“加拿大环境工业战略”。战略强调了政府和工业、企业界之间的合作,强调多个企业和组织间加强联合的必要性,确立加拿大在全球的重要作用。
2.4.2加拿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主要做法
加拿大政府发展循环经济主要着眼于创建一个健康的环境,建立减少环境灾害的安全体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政府的主要做法包括:
第一,确认国家意义上的环境事务(如空气、水的质量、濒危物种等),确保国家环保政策、标准得到贯彻执行。
第二,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担当重要角色,与工业界及其他伙伴相互理解、支持;与加拿大人民一起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三,执行联邦既定计划,确保支持国家经济基础设施的完善;以科技为基础,创造良好自然环境,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建设、完善全国循环经济预测、警报系统。
第四,帮助原驻地居民搞好环境与资源的管理。
第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促进全球行动。
另外,法国、英国、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也都相继颁布和实施了有关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和安全处置的法律。丹麦通过实施《废弃物处理和回收法》(1990年),2002年的废弃物再利用率已提高到65%。
3.关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在追求从工业可持续发展、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与推动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全新经济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还不很发达,但从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也适时地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战略,一些地方也适时地开展了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从目前总体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到位,“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传统发展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市场主体仍然习惯于这种生产方式,还是单纯地依靠粗放消费资源以及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维持经济增长;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不完善,产权不清,交易费用偏高等问题比较突出,尤其典型的如矿产品价格基本仍由国家决定,并没有通过制度规范,由市场各产权主体之间的交易来确定,矿产品等资源产品价格偏离市场价格,使得企业矿产品资源成本很小,资源的稀缺性没有通过市场产权主体间交易反映为应有的价格,企业没有压力来实施资源减量原则,循环经济也就难于循环;相关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资源政策不配套,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协调,没有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整套政策体系与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如能源的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连接技术等)支撑不到位,许多理念和思路无法落到实处;循环经济管理机制和队伍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形成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网络;等等。因此,要加快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应该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有实质性的推进:
(1)进一步加强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与宣传,让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意义。必须使全社会都打破“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传统发展观念,彻底转变依靠粗放消费资源和高强度破坏生态环境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充分认识到传统生产终端产生的所谓废物有可能是难得的“稀缺”资源或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真正建立起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观。尽管目前我们的经济发展较落后,还需要通过快速发展经济来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但我们绝不能走发达国家发展工业化的老路。应该从切实提高发展的综合效率与效益(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效率与效益)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本着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来考虑和谋划我们的发展战略。应该充分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研究制定新型的、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工业化之路。应该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循环经济战略,促成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2)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制度规范推进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所有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都表明,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依据和保障。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美国、日本、德国等都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日本,在“基本法、综合法、专门法”3个层面上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其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国虽然逐步出台了一些有关废弃物处理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但整体上还显得零散,不成体系,在实际执行中也还存在法律缺失或力度不够的地方。应该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体系,指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保证提高发展的效率与效益。总结归纳发达国家的做法,这方面涉及到的法律制度将包括:以价格和税费调节为杠杆的循环经济市场制度;以清洁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贸易制度、绿色采购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标志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为内容的循环经济规范制度体系;以绿色财政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等为内容的循环经济激励制度体系;以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为内容的循环经济核算制度体系;等等。同时考虑在条件成熟时,应该将有关制度上升为法律,以强化其权威性。
(3)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体制与机制。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恰当的体制安排是保证政府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保证。德国、日本等国家能够顺利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循环型社会建设,与政府部门建立了和谐、高效、各司其职、互相协作的循环经济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由于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产业、政府、社会公众等各个方面,因此,既需要经济综合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定位,从不同角度共同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科技、财政、金融、税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发达国家的经验还表明,建立合理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是确保循环经济顺利发展的关键[14]。
(4)构筑关键技术平台,建立绿色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突破技术瓶颈,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绿色支撑体系”是快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从总体上来说,“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应包括[15]:一是资源化技术;二是环境无害化技术;三是高附加价值、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遵循技术开发的生态道德,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有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通过构筑技术平台,在企业层面形成“食物链”,在产业层面形成“产业共生群落”,在区域层面形成“循环经济生态系统”,整体逐步走上良性、快速、高效发展的道路。
(5)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千万不能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仅仅是产业界的事,或是政府的事,公众的参与和社会环境的形成是发展循环经济不可缺少的促进因素。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促使社会大众形成一个良好的消费习惯。通过社会可持续的消费习惯,更进一步地促进企业的生产自律。这样,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自律,公众积极参与推动,一个良好的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就会逐步形成,最终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David W. Pearce,R. Kerry Turner.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
[2]闫敏摘编.什么是循环经济[EB/OL].省略.cn/chinese/zhuanti/xhjj/760331.htm,2005-01-18,2006-4-14.
[3]于鸽方,于吉钦,于兆丽,于兆涛.循环经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J]. 中国科技信息,2006,(3):34
[4]吴季松.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J].石油政工研究,2003,(4).
[5][10]刘助仁.浅析欧美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行为[J].全球科技经济望,2006,(1):43-46.
[6] 佚名. 美国实行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J]. 73-74.
[7]曲俊雅.美国政府推动循环经济[J]. 决策与信息,2004,(12).
[8] 闫敏.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分析[EB/OL]. ,2005-01-18,2006-4-14.
[9]赵国清.外国环境法选编:第1 辑(下册)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1]文佰屏.德国环境法简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2] Klaus Bellman ,Anshuman Khare. European Response to Issues in Recycling Car Plastic [J] .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2,(5).
[13]闫敏摘编.加拿大循环经济战略及其主要举措[EB/OL],2005-01-18,2006-4-14.
[14]周国梅,任勇,陈燕平.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137-142.
[15] 韩保江,崔元常. “多管齐下”破解循环经济难循环的梗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1):16-18.
1.1林下生态旅游
重点打造具有仫佬族特色的青明山庄园、水上相思林、米椎林度假村、怀群剑江风光、天门山景区等旅游景点,集自然人文景观、仫佬族风情、健身休闲、生态果园观光、农家生活情趣、吃、住、玩、购、行、娱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年接待量达到20多万人次,年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
1.2林下养殖
林下养殖主要有罗城天霜万亩毛葡萄生态养殖场野猪及毛葡萄鸡养殖、森源生态种养园本地土鸡养殖、罗城联发生态养殖合作社豪猪及六画山鸡养殖、万只怀群土鸡林下养殖场、万源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绿壳蛋鸡的养殖、台闯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七彩鸡的养殖、黄金社区老寨英屯竹鼠养殖场、宝坛熊掌豹猪养殖场、双合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羊等示范点,以示范点带动起来的各类养殖场共有50多个。全县年产出禽类逾70万只,畜类逾1000头,竹鼠2万只,林下养殖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2.3林下种植林下种植经营模式主要有松树林下种植黄桅子、金佛手、青蒿、林菌、木薯等,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
2.存在的问题
2.1科技力量薄弱
发展林下种养时,特别是养殖方面,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户在养殖时采用传统的方式,模式也欠缺,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尤其缺少。由于其是一种新兴的林业发展模式,对于种养的一些科学技术,大多数群众还未掌握,也没有相应的科技作支撑,从而使经济效益不高,而种养成本却比较高,不能使市场的需求得到满足。
2.2群众在认识上还存在偏差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还有不少农户觉得林下种养较之于一般的种养,其区别并不大,有时还比不上一般种养;还有一部分的农户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优惠政策、扶持方式等,没有积极参与的激情,只是一味地在等、靠;还有一部分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还是有顾虑的,思解不够开放,害怕赔本、吃亏等。
2.3启动资金来源不足
对于发展林下经济带来的优势,农户也都看到了,而且了解过林下经济的大部分农户也都想抓住这个政策、机遇,好好大干一场,但除了要有合理的项目外,还要有投资,这样才能有收益,像林地的承包及清理、种子、化肥等一切生产要素在投入时都要有充足的资金,而农民自己的资金是根本不够的。即便有足够的资金,由于项目存在风险,也不会毫无顾忌地去发展林下种植或养殖,而且相当部分的农民也不会有这么长的打算。其所需的资金问题难以解决。另外,一些林下种植或养殖户当下也需要扩大规模,但因为资金短缺,很难使规模扩大、产业链延长。所有这些所需的资金难以筹措。虽然有些农民对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增加收入很清楚,但由于启动资金的制约因素比较大,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继续推进林下经济的发展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的来源问题。
3.发展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氛围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如广播、网络、电视等,在进行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与技术模式时可以采用讲座与宣传等的方式,从而使广大农民可以大胆放手去做,发展林下经济,从而营造更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在向群众展示发展林下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优势时,可以采用算对比账等的方式,要积极地引导群众,使其观念转变,从而使他们对发展林下经济产生极大的热情。在扩大发展林下经济的宣传力时可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3]。首先可以使农民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成熟,从而对发展林下经济有更强的信心;其次将投资者在发展林下经济这项建设中扎根,并充分发挥其导向的作用。
3.2培育龙头产业,带动其发展
林下立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龙头产业的培育[4],对于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要极力推进,逐步向产业化经营的方向转变,对于一些种植户、养殖户,要支持、鼓励他们搞深加工,使产业的链条不断延长,从而使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形成。政策的扶持与金融的支持等优势要有效、充分地发挥出来,并加大种养大户的培养力度,尽快发展有规模、上档次的林下立体经济,在其带动下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林下经济的发展中[5]。此外,工作的具体措施、奖惩制度要尽快制定。
3.3扩大资金筹集范围
首先要鼓励群众积极投入自有资金;其次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要加大[6]。对于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要合理地调整,与林下经济产业的特点等相整合,对适应林下经济发展的信贷产品进行开发研究,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贷款的使用管理要尽快建立健全,主要有还贷的期限、利率及担保等,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可以适当地提高。同时,对于个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贷款条件可以适当地放宽,对农民、林业工人的小额信贷要有效地扩大;各政府部门等对于非官方的基金援助要积极争取。
(一)免征农业税,消除对农产品的负保护不少国家对农业实施各种形式的保护与补贴,与此相反我国不少农产品的有效保护率(EPR)和生产者补贴等值(PSE)均是负值,表示政府对这些农产品的征税大于对它们的补贴,所以我国还存在如何消除负保护的问题。政府决策部门应改变指导思想,将从农业和农民处抽取剩余资本来支持工业发展转变为由工业化支撑起来的财政来支持农业。
许多国家都不征收农业税,免征农业税可以作为政府在WT0框架下支持农业的一个有效手段。由于我国农业税的计税方式是按照历史的产量基数确定的,因此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税赋较重,免征农业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从减轻农民负担看,由于很多乱收费总是跟着农业税来搭车收费,免征农业税可以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最有效地完成税费改革。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进行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试点,在实际操作中有两种补法:一种是按照农民人头补,另一种是按照承包地面积补,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较复杂,有些农户人多地少,如果按照面积补这些农户就比较吃亏;而另一些农户人少地多,如果按照人头补又不合理。由于WTO规定绿箱支持只能以不刺激生产为前提对生产者提供直接支持,如按耕地面积、农业人口、收入水平为依据提供各种直接补贴,不能与产品挂钩。因此这种直接补贴搞得不好会造成新的矛盾与不公平,农民即使让耕地抛荒也可以照样领补贴,从而培养懒汉农民。农民按一种标准向国家交税,政府再按另一种标准向农民提供补贴,农村基层干部收税时难,向农民提供补贴时繁,很难做到公平合理。还不如干脆用免征农业税取代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这样做的优点是:既符合WTO原则,减少了黄箱与蓝箱补贴,又简化了手续,减少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量,公正合理又不产生副作用,对农业生产贡献越大的农民从此政策中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免征农业税的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政府主管部门认为在广大欠发达地区还不能推广,原因是害怕由于免征农业税造成农村基层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幅度下降。实际上在这些地区收税的成本也很高,有的地方收税的成本甚至大于农业税的收入,同时这些地区征收农业税给农民造成的负担也特别重。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
(二)推动农村基层政府机构改革与农村组织制度变革上一届政府曾下大力气进行了机构改革,但也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机构改革只减人不减事。各级政府官员花大量精力所干的事可能恰恰不是他们该干的事,这种只减人不减事的机构改革不能从根本上精简机构。
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采取小政府、大市场的策略,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要插手。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乡级政府债台高筑,据调查,全国平均乡级政府债务为429万元,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当乡级政府不需要指挥生产、不需要向农民催缴税费、乡镇企业改制后,乡级政府就没有多少实实在在的事可干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行政管理的范围也将扩大。建议撤消乡级政府,这样可以有效地精简基层政府机构,重构农村组织制度,实现管理机制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精简全国的乡级政府机构,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清理乡级政府的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可以显著地减轻农民负担,因为乡级政府的开支实际上有很大部分需要分摊到农民的头上。
在新的农村组织制度中,原乡级政府的一些重要职能部门可以转化为县级政府相应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法,通过经济手段和导向性政策来实施宏观调控。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如专业协会、合作社)把众多小农户重新组织起来,行使农业生产方面的组织职能,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导组织模式。而村级的日常事务则可以由村民委员会处理,实行村民自治。
(三)推动涉农财政制度改革1998年以来,尽管积极财政政策在经济回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回过头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1)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以巨大的财政赤字为代价的,过去的5年我国累计发行建设国债6600亿元,2003年又发行1400亿元建设国债。2003年中央财政赤字达3198亿元,虽然所占GDP的比重不到3%,但却占中央财政总收入11940亿元的26.78%,再加上多年积累的国债余额、国有企业亏损、银行坏账,这些包袱已经很重了,还会越滚越重,因此巨额赤字预算不是长久之计。(2)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对拉动内需作用不大,而长期经济效益目前还不可预料。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出现超前现象,成为政府形象工程的产物,实际利用率很低。(3)中央财政增长过快,地方财政紧张,影响了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在全国平均GDP增长率约8%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年增长20%,而地方财政十分紧张。由于财权与事权不统一,60%~70%的财权集中在市以上,而60%~70%的事权在县以下,造成基层政府负债运行,并把负担转嫁给农民。
可以考虑逐步改变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准确把握财政风险,有计划地减少预算赤字。建议将五级财政(中央、省、市、县、乡)减少为四级财政(中央、省、市、县)管理体制,取消乡级财政设置。在财力的分配上需要重视地方的利益,改变目前中央财政增长快而地方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紧张的状况。逐步解决财政包干制和分税制的缺点,采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形式,通过动态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即各部门预算管理加年终审计的方法动态确定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方案,使财权与事权相统一。
(四)在土地使用证的基础上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从土地使用权划分看,我国的土地承包制度对集体与农户之间,土地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未能做出明确的划分。农民得到的不是完全的使用权,他们没有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土地作自主使用和处置的充分权利。由于承包期一定几十年,不利于土地的自由流动,农民无法通过市场自由购买和交换土地使用权,农民作为承包经营主体的地位无法在市场交易中得到体现。
建议在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开放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由土地管理局统一向农民发放土地使用证,在此基础上允许农民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依法自愿地通过土地市场买卖或有偿流转土地使用权。通过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土地集中有效地使用,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农民也可以将土地入股,发展农村的股份合作制。
应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村土地的规划权与耕地非农化使用的审批权。完善征地程序,政府在征用农民的耕地时,需要根据农村土地市场的价格行情确定地价,对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政府应在农民土地使用权有效期内为农民提供相当于每年土地获益水平的最低生活保障。
(五)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构建主体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该体系的改革目标是:分类改革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公益性机构、涉农企业和中介组织协调,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结合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是适应市场化要求的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立体模式。主要组织形式有两种,一是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二是市场力量主导的经营性推广系统。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主要由农业主管部门、科技主管系统、财政部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等院校、部分广播电视传媒等组成。经营性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在服务主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另一类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公司为主体,表现比较明显的是农业产业化中的各种组织形式。
应充分发挥公益性部门、中介组织、涉农企业3类主体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政府及公共部门应将精力集中在公益性的职能上,将经营逐步剥离出来,让给中介组织与涉农企业来承担。政府应对3类主体采用不同形式分类扶持:对公益性部门(如农技推广部门)应增加事业费,保证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配合农技推广项目经费来扶持;对中介组织(协会与合作经济组织)应通过政策措施促进其发育,明确其法律地位,并对其在银行贷款、担保等方面进行扶持;对涉农企业应在银行贷款、税收等方面提供政策性优惠。
(六)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与保障体系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体系包括:(1)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采取政策扶持措施,例如可以对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税收政策优惠,从而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2)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3)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各种歧视政策与措施。版权所有
农村劳动力转移保障体系包括:(1)对失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失业最低保障制度,对于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在其过去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有效期内为农民提供相当于每年土地获益水平的失业最低生活保障;(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医疗保险制度;(3)农村剩余劳动力子女教育保障制度。通过建立一系列有效的保障制度来保证农村劳动力既能转移出去又能站得住脚。
(七)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目前我国各地已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水果、花卉、木材、水产品、畜禽产品批发市场,基本上都是现货交易市场,市场容量小,成交量少,市场发育程度低,交易手段落后。不少农产品市场处于“集贸市场”的水平,交易分散,透明度低,市场影响力小。因此我国还需要逐步建立一批上规模的农产品中转市场、拍卖市场以及期货交易市场。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农产品物流平台,通过标准化与信息化来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相比之下,粮食市场流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缺乏竞争与效率。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主要粮食经营部门政企不分,规范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仍未建立起来,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完善。粮食市场流通体制的改革方向是:(1)理顺关系,实现政企分离。国有粮食经营部门应定位于企业,而不是政府行政命令的执行者与执法者。通过政企分离将国有粮食系统分解成负责粮食市场宏观调控职能的粮食行政管理机关和独立经营的粮食经营企业2个系统。让国家粮食储备局与粮食经营企业完全脱钩。(2)规范市场管理,搞活粮食流通。完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允许具有一定注册资金、具备经营资金筹措能力、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相应的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的各种经济主体从事粮食收购、批发、加工和零售业务。建立健全中介及服务组织,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仲裁机构、资信评级机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商标机构等。在推进销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要逐步推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3)健全粮食风险调控机制。粮食风险调控机制包括粮食预警系统和储备粮干预系统。建立粮食预警系统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国内外粮食生产、供求、价格的变化信息,及时对市场情况作出分析和预测,这对政府宏观调控市场、防止过度波动、促进合理的价格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储备粮干预系统中,要具有足额的粮食风险基金和合理的储备粮规模。做到储备粮实实在在、吞吐及时、购得进销得出。还要善于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节国内粮食供求。
(八)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检疫体系可以根据国情建立两套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体系:一套是针对出口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与检疫体系,其目的是打破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绿色壁垒。政府主管部门可以从国外进口最先进的药物残留检测与检疫设备,派技术人员出国学习最先进的检测技术,确保检验检疫部门在检测与检疫设施、方法和手段上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另一套是针对国内销售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体系,其指导思想是方便、快速与低成本,以便在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药物残留检测点,对进入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进行强制性药物残留快速检测,通过市场准入制度来提高国内销售的农产品质量。
(九)建立农业咨询体系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一套农业咨询体系,这一咨询系统可跟踪和研究农产品的供求形势变化与市场行情,为农民进行生产决策咨询、投融资咨询、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咨询等。政府还可以通过农业咨询体系来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如果农业咨询体系能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密切结合,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2007年我同宏观社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社会建设在许多领域获得快速推进,解决各种重大民生问题的力度空前加大。党的十七大报告完整准确地提出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改革、协调发展、突出民生、更加注重公平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
(一)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战略基本形成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部署,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礼会建设发展战略包括六大民生任务: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积极扩大就业和协调劳动关系;三是建立健全公平合理收入分配制度;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六是通过完善社会管理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六大民生任务,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
(二)经济继续超周期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成为主题
2007年是从2003年启动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第三次高速增长周期的第5个年头。预计2007年全年CDP增长速度将超过11%,GDP总量将突破23万亿元,逼近或达到世界第三位。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题。
(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农村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在近年来中央实施的一系列利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村形势明显好转。2007年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超过5亿吨,连续第4年获得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可达8%左右,是1997年以来近11年间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年份。农村社会建设事业取得新进展,长期困扰农村的义务教育要向农民收费的问题得到解决。国家还对农村教育给予财政投入的倾斜,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基本都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这项政策惠及了1.48亿农村学生。加快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到2007年6月末,已经覆盖全国农村84.9%的县市区和82.8%的农业人口。与此同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快速扩展,农村养老保险也在积极试点。
(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长显著
2007年前三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长13.2%,比上年同期快3.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长14.8%,比上年同期快3.4个百分点。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均超过了CDP的增长速度,但城乡收入差距仍呈扩大态势,扩大的速度放缓。
随着收入增长以及国家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上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量继续增强。2007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27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不过,物价上涨比较显著,出现通货膨胀苗头,需要警惕。特别是持续的股市热,一方面增加了股民的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股市的风险。
(五)就业形势继续好转。就业结构显著改变
在积极就业政策的推动下,尽管目前我国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但2007年就业形势继续有所好转,总体紧张局面继续缓解。预计全年新增就业人数可接近1200万人。截至9月底,全同84.7万户零就业家庭中,已有81万户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占总量的95.7%。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2006年为4.2%,2005年为43%)。
2007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一是城镇第i产业的用人需求依然占主体地位,第二产业的需求上升;二是企业用人占劳动力市场的主导地位,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下降,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增加;一是企业一线普通工人的需求上升,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需求进一步加大;四是失业人员构成发生结构变化,企业面临技术人员的短缺问题。
我国劳动就业结构在“十五”期间发生较大变化,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2年的50.0:21.4:28.6,转变为2006年的42.6:25.2:32.2。这意味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了中期阶段。2007年就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农业劳动者比例可进一步下降到41%。如果今后5年能把农业劳动者比重降到30%左右,劳动就业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变化。
(六)教育投资显著增加,教育公平得到促进
2007年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根据规划要求,政府将逐步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2007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预算6461亿元,比2006年增长19.5%,高于全国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其中,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预算858.54亿元,比2006年增长41.7%。
2007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义一项大政策。为了建立这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中央和地方财政2007年上半年投入的经费达154亿元左右。2008年全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将在此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08亿元左右。这项政策将惠及全国1800多所高校约400万名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约1600万名学生。
(七)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保障水平继续提高
我国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至2007年9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9676万人、18896万人、11473万人、11530万人和7327万人,比上年底分别增加4.6%、16.7%、2.5%、10.9%和11.8%。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截至9月底,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447万人和2903万人,分别比上年底增长26.4%与18.5%。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稳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快速推进。到2007年9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237.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0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781.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559.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全国79个试点城市大多数已出台了试点方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加。
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偏低问题得到充分重视。从2007年7月1日起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的调整,是2005年以来第3次提高这一标准,在此基础上,国家在2008-2010年还将连续3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这项政策将惠及我国40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
(八)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基层公民社会不断发育成长
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公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大大加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007年9月底,全国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达到36万余个,比2006年同期增加12.1%,其中社会团体19.5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6.4万个,基金会1245个。民间组织的发展。对提供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社区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网络的综合平台。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和业主委员会的互动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九)劳动关系调节走向制度化,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力度加大
2007年国家相继出台《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并将于2008年1月1日生效,这是我国劳动领域的两个重要立法,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将起到重要作用。
劳动者报酬增幅显著加大。截至2007年9月底,全国共有13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有19个省(区、市)了工资指导线。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为150万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17.35亿元。全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工作重心已由“清理旧欠”向“预防新欠”转变。
二、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工作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和矛盾。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妥善加以解决。
(一)食品和住房价格增长过快。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但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0.6%。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累计平均上涨6.7%,9月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9%。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短期仍难以缓解,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需要加快完善。
(二)就业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继续同时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瓶颈亟待破解
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依然是就业工作的焦点人群,每年仍有1000多万个就业缺口,劳动力供大于求依然是主要矛盾。而且,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继续下降。2007年前三季度实现GDP增长11.5%,实现新增就业920万人,意味着C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刚刚能够增加80万人,比2006年同期减少近10万人。与此同时,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现象日益明显,一是产业集聚地区初级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劳动力开始紧缺;二是专业技术工人短缺;三是新型产业的高级专业人员短缺。然而,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近500万人,到10月底尚有140多万高校毕业生未能找到工作。如何在保持高校招生人数合理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
2007年,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收入分配差距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另外,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趋势值得注意:2003年以前,劳动者报酬比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降至49.6%,2005年降至41.4%,2006年降至40.6%。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虽然有所增强,但贡献仍然较低。2007年前三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4%,而国内消费的贡献率只有37%,远低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水平。
(四)劳动关系不和谐问题仍然突出,落实《劳动合同法》面临挑战
目前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劳动合同书面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二是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三是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甚至强迫劳动者签订“生老病死与用人单位无关”之类的违法条款。2007年一季度,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立案7.5万件,涉及劳动者14.2万人。目前劳动争议、劳资纠纷出现几个重要特征,一是综合性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增长,在一些地方这种争议占全部受理的争议案件的90%以上;二是劳资纠纷出现群体化,并且由于诉讼程序复杂。劳工更多地倾向于采用把问题“闹大”的方式来求得解决;三是由于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种种缺陷,仲裁审理难度加大。我们应当积极推进劳动关系方面的制度建设,努力建立劳资两利、各得其所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五)医疗卫生问题尚未根本改观,医患矛盾呈现增加之势
2007年下半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其标志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但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迟迟未能出台,实质性的体制改革尚未能启动,1亿多进城农民工的基本医疗还没有被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医患沟通机制和医患矛盾调解机制不健全,医患纠纷继续呈增加趋势。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方向,实际上涉及到整个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关键是如何建立一种坚持公益目标、分类管理、有预算约束、能够为群众提供廉价高质服务的非营利机构运作体制,能够兼顾国家、医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多方利益,这是一项不同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更加艰巨的改革任务。
(六)社会秩序问题出现新变化,经济犯罪案件持续攀升
2007年,在各种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案件立案数总体减少的大形势下,经济犯罪案件却持续攀升。
(七)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涉及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多
2007年在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严格环境执法监督,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但在
GDP增速超过11%的情况下,中央政府“节能减排”的既定目标继2006年未能完成之后,实现2007年“节能减排”目标再次面临空前巨大的压力。我国目前环境损失占当年GDP的8-13%,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4个国家中排名第133位。而且,随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涉及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多。必须痛下决心扭转饮用水安全环境恶化的趋势。
三、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建议
(一)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1、2008年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史上的界标
这不仅因为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而且因为将首次由我国举办奥运会(日本和韩国首次举办的奥运会都曾成为它们现代化历史上的里程碑)。2008年还是建国60周年大庆的筹备之年,全国人民将为迎接新世纪的第一个建国大庆做好各项工作。2008年我国的GDP总量将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3位,国际经济社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2008年我国将围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目标,进入加快改善民生、促进社会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建设新阶段。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形成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2、经济将在防止大起大落中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07年物价指数的上涨超过了调控目标,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这方面的压力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背景下有可能进一步增强。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重点。与此同时,还要警惕北京奥运会之后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大幅度回落,警惕国际热钱的退出对我国经济宏观稳定形势的影响。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总体上将会把连续5年经济增长10%以上的态势在2008年继续保持下去,我国庞大的经济体将会使奥运会对经济起落的影响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加快推进
2008年国家财政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将继续加大力度,向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环境保护等方面财政支出的倾斜将进一步体现。社会建设的各项要求将全面落实:在教育方面,将更加注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就业方面,将努力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在收入分配方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将努力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在社会保障方面,将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转续办法,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在医疗卫生方面,将根据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推进改革,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在社会管理方面,将努力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4、医疗体制改革将更加注重公益目标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经过多方酝酿、争议和论证,最终方案基本形成,将于2008年3月提交全同人大会议讨论审议。方案强调坚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重视区分政府和市场的责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包括医疗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筹资投入、监管机制、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定价机制和立法保障在内的机制,保证市场环境中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良性运转;确立由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组成的两项基本制度,逐步实现“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5、新《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劳动关系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会成为2008年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从多个方面规范了劳动用工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将进一步提高,集体谈判制度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商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作用将得到加强,劳工的各项权益将得到更好的制度化保障。各种侵害劳工权利的行为将得到进一步遏制。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也将得到保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会进一步调整,同时各种合法的灵活用工形式将得到发展。总之,新《劳动合同法》的正式生效和实施,将使我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6、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开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成功举办,我国将在世界面前展现30年改革发展成就,展现一个文明古国和经济大国文明昌盛、团结和谐的形象,增强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
(二)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1、增强科学调控力度。防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可能风险
2007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状况不如年初预期,美国房地产和次级债务危机不仅影响到美国消费,也影响到世界经济,使其走势存在很大变数。2007年以来,我国股市超常发展,大量居民进入股票市场,股市异常变动成为一个能够对社会稳定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另外,食品和住房价格持续走高,对相当部分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消费产生较大影响。环境污染,特别是城市饮用水的安全也在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
2008年要加强科学宏观调控的力度,尤其要大力防范经济的大起大落,特别关注物价、股市、金融和环境等领域的风险。
2、继续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切实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比重
我国的财政收入近几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应当认真分析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强化税收调节,打破垄断经营,创造机会公平。要继续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特别是扭转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3、加快新《劳动合同法》配套制度建设,减少对《劳动合同法》的规避或滥用
新《劳动合同法》尚未生效,便已经发生了一些旨在规避该法的行为。这表明,要大力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关于《劳动合同法》的宣传解释;同时加强《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制定工作,将该法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对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的保障予以操作化。要尽快制定出台其他配套法律法规,规范和妥善处理新的劳动争议事件。
4、进一步加快城乡统筹和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为将多产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我公司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和新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围绕产品更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做文章,不断调整战略部署,采取合资、融资、股份、职工集资、协作加工、引进技术等多种形式,使产品的质量、技术、规格、品种等诸多硬件因素得到了较大改善。几年来,电力设备厂与厦门ABB公司、维坊浩特公司、烟台东源公司的联营等合作方式,有效利用知名企业、等级品牌,盘活了资金,拉动了企业,抬高了进攻市场的起点,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1、从“聚才”入手,加速多产企业的“核心”建设
人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没有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型人才,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改造、基础管理、市场策划乃至企业的近远期发展战略都无法正常实施。目前,我公司电力多产企业干部、职工大多在知识结构、技能素质上有捉襟见肘之憾。与其他优秀的企业相比,我们多产业的人员学历、技术职称、研发新产品能力、市场推销手段以及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承受能力等,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当前,我们必须要有“求贤若渴”的姿态,弯下腰来,集中精力,按照“吐故纳新”的原则、“引进一批”、“换血”一批,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抓好这项工作。
2、从实际出发,调整产业结构
我公司多产企业有八成之众受制于主业的市场需求。主业每年的基建、技改、大修以及日常维护工程量直接影响到这些企业的产值、利润。因而,调整全市电力多产企业结构已成当务之急,电力多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经验表明,从社会这个大市场找突破口,这是大的方向。例如:与名牌企业联姻,走品牌战略之路;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的产品;多方融资把块头做大;职工入股买断企业,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等。总之,必须逐步放手主业这棵“大树”,实施“走出去”战略,再能真正在市场上占据稳固的地位。
3、注重企业管理机制的调整与更新
电力多产业许多管理手段延续了主业的管理模式,有碍于优秀人才的聚集、有碍于职工的潜在智能的开发、有碍于良性的内部竞争环境的形成。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残酷竞争,企业内“大锅饭”的痕迹仍然处处可见。我们认为,现行机制忽视了个人劳动价值的等值认同,即伤害职工又伤害企业。应从调整管理机制入手,一是物资激励。对职工的工作业绩采用更科学细腻的方式来衡量和奖励,明令禁止“一刀切”的奖金发放办法,对于突出贡献者应有额外待遇;二是精神激励。工作的意义、每个员工的前途、企业内外认同的荣誉等都应有合理的给予。特别是管理干部的升降任免,应从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上如实的考核运作。使企业各层面的员工能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三是基础管理。良好的基础管理为企业提供详细的资料,进而演绎为决策的依据。同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备条件。当前企业的基础管理“星星点点”,缺乏详尽、系统、真实这六个字。我认为基础工作夯实了,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4、严格把住企业用人之关
绿色经济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范围内,按照属于人类的生活或生存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场形成了经营的新格局,并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职工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阶段,总局、分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既是考验,也是机遇。我们要善于把握机遇,从实际出发,瞄准龙头企业真抓实干,切实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为推动农场现代化大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立足当前,正视差距,正确分析我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近年来,农场紧紧围绕种植户增收这一核心,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不断提高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壮大龙头企业,使全场经济持续发展,职工收入稳定增长,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完成“旱改水”17万亩,使水田总面积达到23万亩。二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投资1270万元,新建大棚集中育秧基地18个,大棚2700栋,新打机井1100眼,新购75吨浸种催芽大型设备1套、小型设备190套,投资500万元对农田渠、沟、涵、路、电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投资800万元新建晒场73000平方米;投资750万元新建供搬迁居民使用的仓储库房15000平方米。三是实现了农机装备的进一步更新。投资650万元分别在向阳和城西管理区建设高标准农机服务中心各一个。投资6800万元更新农机具1774台套,其中高性能水稻插秧机195台,气吸式播种机6台,3316联合收割机42台,凯斯6088联合收割机4台,大马力机车6台,全场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6.35万千瓦。四是农业科技推广和认证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点推广了大垄密、水稻钵育摆栽、大豆行间覆膜、原垄卡种等新技术13项,完成航化作业53万亩,投入防雹增雨费用16万元,承担的玉米、大豆国家高产攻关项目全部通过验收,51.9万亩作物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万亩作物通过有机认证,10万亩玉米被农业部认证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五是全面治理农业生产环境,农业标准化水平得到提升。在农时标准化、农机作业标准化、田间管理标准化、“五边”治理标准化等工作上实行跟踪管理,建立了场领导包片、科室包队的管理机制。六是结合通村公路建设,着力打造6条风景线,投资460万元建设观光农业,以增大绿量和常绿树种为核心,完成绿化面积2510亩,绿色通道4条80多公里,绿色城堡2个,绿化畜牧小区1个,加宽绿化带10公里。七是以加强居民组整体拆迁后奶牛、生猪饲养管理为重点,完善规模饲养场建设。
但应该看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龙头企业的发育滞后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产品单一;品牌意识不强,真正称得上名牌、拳头产品的少;受多方因素制约一些企业不具备资源开发、技术开发、市场开发的能力,无法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运营体系。二是产业布局不合理,规模小。三是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很难落实。因此,我们既要正视现实,更要看到我们的成绩和发展优势,增强信心,抢抓机遇,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摆在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
二、提高认识,明确方向,正确把握龙头企业在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位置
农业产业化经营,最根本的是坚持土地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生产与市场有效对接,通过扩大职工经营的外部规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从而走出一条具有垦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龙头企业作为连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的关键环节,对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走向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产业化的发展快慢,关键在龙头企业;农产品的不断开发,流通领域进一步廷伸,实现多次增值要靠龙头企业;农产品的不断开发,流通领域进一步延伸,实现多次增值要靠龙头企业;农业集约经营,科学管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要靠龙头企业。就目前而言,军川军粮酒业不断发挥品牌优势,不断开拓市场,做大做强白酒产业,到2012年,可实现10000吨白酒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4亿元,强有力地推进了农场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龙头企业在农业、垦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把这种作用真正发挥好,在现代化大农业中发挥带头作用,在增加职工收入上发挥带动作用。
三、抢先抓早,把握机遇,在竞争中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在当前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龙头企业提供了做大做强的良好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龙头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一是要抓市场研究。市场是经济发展的重点,拥有市场,企业才能生存发展。龙头企业第一要务就是要分析市场形势,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对于市场的走势,要有宏观的把握和战略的思维,要有前瞻性,特别要重视研究潜在市场。二是抓市场开拓。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龙头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