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生德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01 17:07:55

导语:在小学生德育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生德育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 重要性

从一定意义来看,健康的内涵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它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关资料表明,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比例越来越大,追溯原因,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面对当前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危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便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培养具备“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新一代。而能否培养出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健康人格的新一代,则是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成败。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如有的学生性格脆弱,有的学生性格倔强冲动,有的学生孤僻不合群,有的学生嫉妒心强,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娇生惯养,经受不起一点挫折,更有的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势在必行。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一)认知与学习心理

一般而言,认知与学习心理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学习环节和方法、思维方法、社会认知。研究表明,加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使小学生按学习规律去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用脑卫生,注意劳逸结合,消除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记忆、观察、思维规律,学会学习。

(二)心理品质

一般而言,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自信、兴趣、动机、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意志、战胜挫折等。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从而学会做人。因为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意结构,而内化的程度将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品质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头戏。

(三)人际关系

一般而言,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善待他人,正确处理与同学、家长、教师与集体的关系。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可使小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和谐、安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如何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关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还要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如果教师本身存在心理问题,又怎么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创造宽容、乐观、和谐的“体内环境”,开辟一块宽敞明亮的心灵绿地,用心去思索学生,竭力寻找他的优点,采取正面的教育,将会从中体会到教育是一种“享受”。

(二)平等对待学生,诚心尊重学生是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教师办事要公平、公正,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优等生,多看缺点,对后进生多看优点。不可感情用事,要认识到只有一视同仁对待学生,学生才会从情感深处,萌发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只有转变心态,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往,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才能在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向上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教育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1.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最能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就是师生交往,课堂是学生心理成长的主要空间,教师要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用智慧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这将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有益补充。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兴趣不能持久,课堂上所受到的教育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强化,天长日久难免会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的不良习惯,因此,结合学生生理年龄特点,我们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讲故事比赛、跳绳、赛跑、接力、下象棋、转呼拉圈……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同学们心灵受到了陶冶,能力得到了提高。

3.在班集体建设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第2篇

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应主要把握以下两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巩固阅读成果。

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养成阅读习惯、进而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

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对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图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介予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

其次,应在学校内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在美国,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中一种方式是定期邀请著名职业体育明星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有益的书籍,较好地利用学生的崇拜心理去提高其阅读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另一方面,可通过在学校组织针对阅读的集体活动,如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应适时给予学生合理的辅导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但是,如何令学生从这种个体的、自由的阅读提炼为有益的知识,进而提升语文能力,则需要老师合理的引导。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选择的指导。

如何有效地对小学生的阅读提供指导,就必须了解小学生的特性。小学生都是儿童,儿童的意志、毅力、水平与定型的成年人有区别,要克服小学生常见的好奇心和盲目冒进的心理,所以要讲究阅读的先后,阅读要有计划地进行。因此,笔者认为安排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从下面三个角度考虑: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今,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发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平时的课外阅读教学安排时,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活动,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并根据资料,配合班级或者自己进行各种形式地处理与表达。帮助学生广开信息渠道,大量储存了各种信息单元,使学生初步具备集中与扩散相结合的信息处理能力。

2、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作为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首先,从体裁上,低年级安排儿歌等浅显的儿童读物,中年级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话、科学知识短文,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其次从时间上,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最后,要注意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指导学生指定阅读计划,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其个性、兴趣、知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令其能阅读与学生相得益彰。

3、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荀子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培养学生读书的积极态度,令其认真投入,和作者想在一起。只有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有深刻的印象,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第3篇

关键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激发;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跨入信息时代,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了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之外,还必须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品,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开发本民族的智力。英语正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基本工具之一。现在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这使中国的大门进一步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英语的重要性就越来越明显了。那么如何才能让中学生学习好英语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开展自由对话,消除引起学习兴趣低下的因素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英语学习兴趣低下的问题呢?主要是课堂上学生考虑与担心的是自己的句子有没有语法错误,过多地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还有不少学生总觉得自己的英语基础差,自己的语音、语调不标准,讲不好英语,怕开口,缺乏自信心,这些都是引起英语学习兴趣低下的因素,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必须消除和缩小上述因素的影响,而开展自由对话就是很好的方法。

所谓自由对话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同桌的两位学生组成一组,自由交谈,不受外界干涉,也可以是相临的两桌之间,四个学生之间进行自由交流,组与组之间互不干涉,教师也不干涉任何一组。谈话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周围都能看到的东西,如学习用品,衣着穿戴,也可以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事,如天气、饮食、学习情况、老师、同学、朋友、家庭情况、各自的兴趣爱好,也可以是近期内发生的事,如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晚会、郊游活动等。由于进行自由对话时,每个组都各自为政。因此,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暴露面缩小到了最低限度,这样因评价情景带来的自我威胁就大大减小了;由于教师不加干涉,不去纠正学生在会话交际中出现的错误,因而也就排除了老师的否定评价。英语自由会话还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安全、自由、宽松的外语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英语交际实践中感悟到,用英语进行会话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就得到了激发。

二、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的主动,提高效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好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爱好。他们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自尊心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出差错。不要轻易地指责批评,要多点宽容,多一些像Try again. Don’t worry. Take it easy. I believe you are OK.的安慰,要多看到学生的努力,用情感保护学生敏锐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给予每位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课堂上的提问、对话操练等经常采用one by one, pair by pair,row by row,group by group的形式。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有一种成就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在他们答对题时,教师应当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Very good! Well dowm! Hooray! Clever boy.Good girl.这些赞赏的话语就像一缕春风,温暖着孩子的心灵。这样的教学环境才是学生们喜欢的,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和积极性来学习英语,英语水平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第4篇

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又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知识的传授。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讲授的作用,强调对语言规则的解释、理解和句式的反复操练,却忽视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训练和实践,削弱了语言的交际性。

创设语言环境也叫模拟语言环境,是指在口语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创设出不同的语言条件和要求,根据这些语言条件和要求构建一个语言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这个创设的环境中去练习口语。所谓英语学习环境,是指学生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尽可能是英语。 眼睛看到的主要是指硬环境,要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玩乐场所都可以看到和学习英语。如:校园内的警示牌、标语牌、宣传牌,用英汉双语;玩乐场地的器材名称用双语;教室里的课表、班规和其它布置用双语。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主要是指软环境。

一种语言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听得懂、说得出,这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去引导,去营造环境,去创造机会。首先,在英语课堂上毫无疑问老师应尽量多用英语、少用母语,有的小学生还听不懂,但你可以想办法:一是多采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等创设语境;二是老师利用眼神、口形、手势和其它肢体语言帮助学习理解。其次,在课堂外也应尽量多用英语。譬如学生上下学路上打招呼、各科上下课的问候语、早操课间操的发号施令都可以用英语;还可以充分利用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小故事、小笑话等;也可以每个月举行一次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唱歌比赛等,学校的其它大型活动也应尽量让学生主持并运用双语。这些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听和说,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就像南方人学习普通话,若能到北方生活一段时间,接受地道的普通话的熏陶,胜过读书、学习几年。我们的母语不是英语,学习英语是在汉语的氛围下进行的。没有英语环境,教师就要刻意创造英语环境。如我对四年级新生,一开始上课就用英语向他们问好、作自我介绍:Hello,boys and girls.I’m your English teacher.My name is Fang Xinhui.You may call me Miss Fang.Welcome to study English.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the battle.I wish you work hard at English and good luck.课堂用语也是用英语说的,例如:It’s time to start now.Open your books at page 2.Let’s listen to the tape now.Please read after me.当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时,我会说:Be quiet!根据学生读书、回答的完善程度,我会分别说Good/Very good/Wonderful/Excellent等等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教师说这些话时,不必担心学生听不懂而影响教学进程,可借助明显的体态语言,必要时可用中文翻译,使学生明白。其次,要淡化课堂意识,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活语境,如借学习用品、互相打招呼、问路、上学、回家、道别等内容,让教师和学生扮演里面的角色,使学生仿佛真的在英美国家里身临其境地学习英语。

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悦,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境,做到教学情境化。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利用实物、挂图、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录像片、电影和计算机进行英语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的英语。”所以,作为现代教育者,就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收录机、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利用情境和设置情境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英语知识。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论小学生数学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是最传统的学习方式,一直深受教育界的广泛重视。那么为什么要组织学生预习?怎样组织学生预习呢?其实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预习是数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预习是组织教学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

1、预习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的活动空间。预习从形式上看也就是在没有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能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预习时学生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如在预习“认识乘法”时,基础不同的学生选择方法也就不同,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明白书中的意思,直接就用乘法算式做题,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刚开始肯定是运用加法慢慢过渡到乘法,导致做题的方法也就大不一样,但通过预习让学生都能认识了乘法。预习新知识时学生是作为活动的独立主体小学数学论文,自由地探索新内容。使学生学会边看书边思考,并把自学的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

2、预习给学生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从功能上看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具有简炼性、概括性、逻辑性强的特点。如在预习“认识多边形”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先找一找各种不同的图形,找一找日常的生活用品中都有哪些图形,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然后学生试着用语句来概括不同的图形,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能深层次了解数学的概括性,而不同图形之间实质上也有一定的相同之处,这些知识学生在预习时都会搜集,都会去理解、分析,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的能力明显增强,学习主动高效。

3、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学生预习过后,对要学的

摘要细心讲解,预习过程中常常看到学生思维的碰撞,创造的火花。课堂教学充满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活力。

二、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是一个长期复杂过程。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呢?

第一、能正常开设好预习指导课

老师在每节课上都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创设在家里预习的情境,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预习。例如: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一课时,我是让学生从以下四个步骤由浅入深预习这一内容:

1、初读课本内容后,了解其主要内容。再读课本内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线。

2、想一想,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与旧知识有什么关系?

3、试一试,课本上的练习会不会做,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先留20分钟给学生自学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学生预习完后,教师必需及时组织集体交流每一步预习的结果:

(1)、主要内容是关于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知识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细读课本内容,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边读边理解

关键词语。如“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时、分、秒以外,还有年、月、日。”中的“除了……以外,还有……”;“二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中的“平年”、闰年”;“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中的“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中的“公历年份”、“一般”;“1993年是平年,所以1993年二月有28天。”师:1993年是平年怎么判断的?你能不能判断任意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吗?

(2)、思考新旧知识的联系:年、月、日是较大的时间单位。

(3)、集体订正学生完成的练习,教师及时的给予评价。

第二、教师注重评价,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对学生积极阅读、主动思考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检查“疑问”的数量与质量小学数学论文,了解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观察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与流畅性,从而对学生的预习作出评价。如在预习“位置也方向”这部分内容时,不同的学生预习的效果就截然不同,有同学提出的问题就很有针对性,试着问自己在教室中的座位,也有些同学问自己的家在镇政府的哪个方位,像这样的问题提出时让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很好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试着让学生说说问这些问题时的想法,让其他同学也去借鉴借鉴,对没有认真预习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情况,共同帮助每一位孩子,让他们都养成勤于预习的习惯。

第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

现在的课堂教学过程就作如下的变革:(1)学生提出问题,师生集体讨论,从点入手。(2)教师穿针引线,师生共同讨论,以点带面。(3)师生共同小结,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引深提高。(4)巩固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时间不少于20分钟)。现在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界有成功人士曾这样评价一节课:看一节课是不是真正的好课主要就是看老师讲有没有超过五分钟,这也就是说现在的课堂是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这样高标准的课堂更是?粗不易,这就更需要学生课前能认真的预习,熟悉所要讲的内容,能让预习时的问题贯穿整节课堂,这样教υ诳翁蒙喜拍芮崴傻慕行引导,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多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Γ蝗醚生多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能Γ蝗醚生多体验,培养学生感知的能Α?

第四、自主学习,集中攻克课本中的思考题

自主学习是现在教学大力倡导的小学数学论文,而预习思考题也集中反映了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预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可以有效地防止预习中“走马观花”、“信马游缰”的倾向。如:预习笔算“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让学生思考:(1)乘数是二位数的乘法法则是怎样的?先让学生回忆计算的方法,达到温故而知新,并比较一下与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你认为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计算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还试着让学生写一写你能列出几种方法来?

第五、鼓励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知识面

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内知识,其实课内外知识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在预习“厘米和米”时,学生可参考的课外知识就很多,而真正书本上的却很少,课外各种测量工具多少是书本上都没见过的,这样对学生真正认识长度单位有很大帮助,而且学生在遇到疑问时,不急于提示,帮助释疑,而是指导学生看书,自己尝试解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事实证明预习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减轻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也只有让学生从小养成自觉、主动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第6篇

人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开始,要经历婴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到中年期,最终以老年期结束,这是人出生、发展、衰老的必经历程。青春期是指人体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指的是男孩女孩性器官迅速发育,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身体增长快,而且人体各器官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发育逐渐趋向成熟,有人称它为“人生历程的十字路口”,它与儿童有别,又与成人不同。从发展眼光看,青春期无疑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传媒对孩子的影响,使孩子早熟的问题日益严重,用过去的年龄标准来衡量现在孩子接受性教育的时间显然已经不合适。现在小学里孩子们的成熟程度已令人吃惊,早恋在校园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有些调皮的孩子在称呼异性同学时也非常大胆。虽然他们可能只是有一层朦胧的好感和好奇心,但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后果将是可怕的,因为10―12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快速发育,女孩的发育较男孩还要早一些,另外,同性别的孩子发育速度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对成人世界朦胧的认识,也更加剧了孩子想要了解自身的渴望。

这时,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极易走入误区,出现性困感、性无知以及自卑、孤独、焦虑等现象,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由于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不一致,矛盾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第二特征的出现而日益明显,开始朦胧地意识到男女性别的差异,此时的男女学生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富于幻想,易于激动和对异性的好奇,热情爱慕等现象。可是中学生心里水平提高的速度相对缓慢,这样就使中学生比较缺乏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如果这个时期不去正确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活动,他们容易将过剩的精力用于不正当的活动上。

二、社会不良风气对中学生的影响。现在中学生接受教育早,接触社会面广,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大量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外国流传进来和国内沉渣泛滥的书刊、黄色照片等给刚进入青春的中学生以强烈的刺激,由于某些学生受到来自社会的不良风气和思想意识的腐蚀,侵袭他们表现出了道德观念的颠倒,需求结构的恶性膨胀,也分辨不清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容易做出不符合实际年龄,违背社会道德的错误来,使自己留下永远的污点。俄每年有4万多新生儿的母亲是15~17岁的少女,有60%的少男少女17岁以前就偷吃了禁果,堕胎少女的人数年年增加,1996年达25万以上。法国1999年共有1万宗少女怀孕案,堕胎的6700人次。2000年2月初,法国学校决定向有需要的女学生免费派发事后避孕丸,引起家长、社会的争议。

三、在我国,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造成对性知识教育的障碍。大多数人对性问题处于无知状态,把性视为,甚至把性与丑恶、下流相联系,谁要是谈到性,不管是什么内容都会遭到反对。事实上,每个青少年到了青春期,都会遇到性问题,这是不能回避的。

青春期教育是指青少年在这段时间内所受到的包括性知识、性心理健康、人生观等教育。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坦然欣喜地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并懂得怎样做好青春期保健卫生,是教育部门和家长的共同责任。早在1963年,总理就在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上指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教育,不仅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大事。如果这时缺乏有关的性知识或教育不当,就会导致身体健康或行为出问题。很多时候孩子不领情,这让大人们觉得委屈:孩子为什么不明白长辈的良苦用心?而孩子却说――爸爸、妈妈、老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其实“性”就是那么一会事,大人搞得神神秘秘,反而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人们特别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在我国,孩子一般都是从初中开始正式接受青春期教育,而且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杂志、书籍、网上能找到黄色图片和文字。事实上大人们根本无法遮住我们的眼睛。

你不教育有人会教育,而且孩子会自找教育,找来的什么样你可就不知道了。有句话说“现在的小孩什么不懂啊”,其实他们懂的东西很多,但有不少片面的,因为那些知识都是靠好奇心“偷”来的,一不小心就偷出问题来了。据调查:

孩子们通常从什么地方了解性知识?

A、书籍、电脑等(占60.2%)

B、朋友(占34.8%)

C、家长(占2.3%)

D、教师(占2.7%)

明明是可以在桌面上可以解决的问题,偏要把它永远藏起来干什么呢?

学生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既是接受正确教育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又是最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精神品质被腐蚀和扭曲的时期,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道德素质,对其一生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科学的青春期教育,对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有着特殊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我们更应该以科学严肃的态度,教好“青春期教育”,及时地向青年学生传播青春期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以负责的态度走好自己的青春路,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1.首先,教师要抛开传统陈腐思想的影响,打破教学中的“性的”。结合学生实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生殖系统和其他系统几个系统一样,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知识也是一类科学知识,不应该回避,解除学生的思想障碍,破除那种有关性知识的讲授和学习感到难堪,认为下流的愚昧思想观念。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某些内容的提出方式,要做到自然。如:进行青春期性教育专题讲座时,男女生可分开进行,女生讲座的重点放在月经期卫生上,男生讲座的重点则放在遗精现象和杜绝恶习上;另外,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如播放光盘,教学课件等教学方法手段,更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举办“青春期教育”专题板报或墙报,开设心理辅导教室,帮助学生解答青春期发育的各种疑难问题。

3、针对影响青春期性心理产生的两方面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对自身和异性发生的身心变化产生疑惑和好奇心理,是正常的,自然的。心中有疑惑应与家长,教师交谈,通过正当的途径来探讨有关两性的知识,解决心理矛盾,求得心理平衡。另一方面,注意青春期性心理带有明显的社会特点,提出几个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小故事,如“一张纸条带来的苦恼”,“汽车上的扰”等请学生思考、讨论,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心理承受力。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千世界,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有,而且其中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于青少年学生本人来说要善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社会环境,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娱活动,接受正确的信息,警惕并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如“性解放”等的影响,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的潜在威胁。

4.做好个别教育,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青春期发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部地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讲解,要善于主动发现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不压制。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不容忽视,教师要善于以各种方式来触动学生,教育学生要学会用理智来驾驭感情,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5.请家长配合做好一些工作。在平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请家长注意子女平时听看的书籍、报刊、歌曲等,经常与孩子交谈,形成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教师联系。注意把子女的独立意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他们违法,甚至犯罪。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青少年“身”和“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青春期教育,要用科学的知识引导他们,走进他们的心里,积极疏导,开展适合青年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社会提倡的,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良好的道德习惯,什么是违法犯罪的,使他们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的教育。同时,青春期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忽冷忽热,不瞻前顾后,要不断探索青年学生青春期的系统教育,切实负起培养和教育青年学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景焕,李慎力.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教育研究,1996,5.

第7篇

前车之鉴――强化学生法制教育意识。小学生法制教育不同于成人法制教育,这是由其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从青少年的认识能力出发,将理性教育与形象教育相结合。在法律知识传授过程中,尽可能地采取以案释法的形式,通过典型案例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违法事件及犯罪成因的剖析,让学生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将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走出小课堂进入社会大课堂,吸收社会营养,将法律启蒙教育与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法制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2003年5月12日中午,固原市原州县某中学初三(2)班的学生小勇因嫉妒品学兼优的学生董某,又曾与董某因琐事闹矛盾,就在集市上买了毒药,趁夜间休息时在宿舍将一小袋毒药全部投进了董某的凉面里,导致董某和另一个同学陷入昏迷,最后死亡。然而小勇亲眼看着董某和李某吃下毒面,又亲眼看着两人死亡,却没有一点惊慌,紧张之色。因犯罪后的小勇法律意识淡薄,根本不知道投毒行为的严重后果,竟然说过两天他还要回学校考试。然而,等待他的只有法律的制裁。

吉林省两名未成年人一日清晨从游戏机室出来后为找点刺激,竟将一名50多岁的乞丐“折磨”得奄奄一息,方才心满意足地离去。乞丐经抢救无效死亡,两名少年被刑事拘留。

辉南县有一个13岁少年韩某,因父母离异,从7岁开始和爷爷生活。他的邻居是一位88岁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见他十分可怜,经常买水果给他吃,还经常给他零花钱,视他如亲孙子一般。然而,某日韩某见老奶奶在数钱时,便生杀心。找了一根绳子将老奶奶勒死,并将尸体拖到院内的水缸中,用棉被盖上,携钱逃走了。事发后被刑事拘留。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语感

一、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都必须以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先决条件,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语言能力和篇章能力,前者是基础,而前者又以语感为核心,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信息交流。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语感来完成,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由此可见,语文能力最高境界——语文审美能力的形成要以良好语感的形成为标志。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通过语感能力所体现的语言功底、智力水平、思想品格、审美情趣、文学修养生活交际能力等既是主体语文素养的体现,更是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

郭沫若曾说过:“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树立大语文观,根据语言文字的特点,深入地研究、实践,把语感的训练和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方面,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培养和训练。

二、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1、劳于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要内化语言,首先要加强读的训练。”⑼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1)培养对阅读的兴趣。读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作家经反复推敲而写下的不朽作品,从这些精品中体会语言文字在知识与情感等方面的精妙之处,深深的吸引他们。没有兴趣的阅读,学生语感的培养是无从谈起的

(2)一般说来,语言材料有着自己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其语言标准,语言规范,是规范学习的样板。朗读就是要求能正确的读好词句,如读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与词组的连接,长句子当中的句子成份的完整,甚至对词义的含义、表达的恰切、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都应有所体会。这样的严格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结构及语气,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如果学生遇到一个句子在遗词造句方面有什么毛病,读起来顺为顺口,他们就可以凭借语感来判断和修改。

(3)同思维相结合

“良好的语感能力得之于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思考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正处于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不善于全面看问题,不善于联系看问题,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更不善于创造性的分析。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努力让学生的思维融于阅读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的不同。

(4)有感情的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要入情入境,让主体的思想感情与文章融为一体,细细品味,体味文章的气韵和语言美。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特别讲究一个“情”字。“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语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而小学生更是情感尤物。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觉,去体验,加之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学生情感的波纹就会涌动起来。

2、揣摩想象

第9篇

【摘要】师生关系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阐述并分析了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希望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师生关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兴趣;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关键。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也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师生关系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教师和学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是知识的主要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二者相辅形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小学生好奇心较强,思想较为活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和知识,但由于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各种知识。所以,作为教学活动主导的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和指导,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由于小学生比较独特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作用更加明显,同时也决定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和敏感。因为虽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但是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更需要教师具备多样的智慧和足够的耐心,促使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另外,学生虽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由于年龄较小,加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通常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因此,要想建立平等、自由、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发挥更多、更大的积极作用,在尊重学生在主体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既然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也就是说,僵化、消极、负面的师生关系将会严重阻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平等、积极、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将会积极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具体来说就是平等、积极、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心情会比较放松,语文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喜好感增强,喜欢上语文课,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加深学生对知识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重视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到学生在师生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尽量避免出现不平等、不和谐师生关系的出现,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姿态,尊重和理解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和引路人,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既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学生,只有师生共同进步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师生团结的重要性,积极加强师生联系。同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融洽、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实际的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专门留出10分钟时间,用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学生既可以向教师进行提问,也可以与教师进行情感和心理交流,一方面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使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情感和心理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之,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认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中积极创建平等、自由、融洽、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积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年喜.浅论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6).

[2] 孙杰.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互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