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07:58
导语:在白色污染的防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急速增加。近几年来,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等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可否认,塑料方便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着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坏了市容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给垃圾综合利用带来困难。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白色污染”的定义
这就要从塑料开始说起。塑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塑料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丢弃在环境中,给周围环境和景观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袋大多呈白色,它们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就被称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7%。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在学校、路边小吃摊、菜市场、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周围环境的美观。
“潜在危害”: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因此不再像以前一样一日三餐在家按时按点的吃,工作忙碌的时候就在饭店或街边路摊的小吃店买点,这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就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方便人们的同时也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早在40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在我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2000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3.“白色污染”的防治
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6)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从而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7)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回收白色垃圾减少“白色污染”,是一种探索性创新办法,虽需进行一定经济投入,但可获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将在运行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为加快我市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
4.结语
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是人们的重任。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文献】
[1]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标准规范应用(上册).
[2]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J].学科教育,1995,(06).
[3]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2002,(02).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对耕作和播种造成了极大困难,影响了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不产。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
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1、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埋入土壤中的塑料制品,养分的吸收,污染地下水,如果将塑料燃烧,则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破坏环境。将塑料倒入海洋(海洋中塑料的分解需250年),若被海鸟、鱼类误食,会造成这些动物死亡,若是缠住一些舰船的螺旋桨,则会造成海上交通事故。
2、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白色污染治理办法。
白色污染形成的关键是塑料不易分解,因此,科学家研制了多种自毁可降解塑料,如生物自毁塑料、化学自毁塑料、医用自毁塑料等。
制造这些塑料的指导思想是:在塑料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塑料能被光照、细菌或其他化学物质溶解或消除。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造价昂贵,无法与便宜的不可降解塑料竞争。我们盼望着早日出现可以与不可降解塑料一样便宜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回收、再生、利用。
二、调查情况
我们小组在学校随机挑选50人参加我们的问卷调查,共收回45份,占90%(调查问卷附表),结果如下:
问题一: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
调查者中,有2/3表示知道白色污染,而有1/3表示不清楚。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是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的,这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高二化学教材对于白色污染有过讲解)。但仍有一部分(1/3)的人不清楚,这表明,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问题二:你经常购买小食品吗?
71.1%的人偶尔购买小食品,22.2%的人经常购买,只有6.7%的人不买小食品。这是因为,学生族很少有时间在家吃早饭,所以来学校购买食品充饥的人很多,而食品包装袋绝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请看以下的调查),这就为校园白色污染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问题三:你如何处理塑料袋?
上图显示只有7人(占15.6%)将塑料袋随地乱扔,而扔进垃圾箱的占80%,但这并不表示大部分塑料袋进入垃圾箱中,因为据我们小组成员观察发现,很多人虽然知道应当把塑料袋扔入垃圾箱内,却总是扔到垃圾箱旁,风一吹,塑料袋就满校园乱飞了。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在两位选择其他的同学中。一人表示会把塑料袋扔进视线所见的垃圾箱内。我们发现。校园内垃圾箱以前并不多,而且大多锈迹斑斑的,沉重、固定的老式垃圾箱十分不方便。不过本学期开始后,学校增加了垃圾箱的数量,这对于防治校园白色污染是有帮助的。
问题四:请同学对校园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提供建议如下:
(1)学校应教育同学们增强环保意识,多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
(2)同学们不要随意扔垃圾,对随地扔废弃物的人讲讲环保的重要性。
(3)学校统一将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4)增设垃圾箱,放在白色污染严重的地方(如小卖部门口)。
(5)设计一个环保标志,挂在醒目的地方。
(6)尽量减少用塑料袋包装物品,并杜绝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现在校食堂使用的一次性饭盒就是国家禁止使用的饭盒,但仍在使用)。
(7)呼吁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8)学校不要焚烧垃圾。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①大部分学生对于白色污染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白色污染的概念不清楚,这需要学校增强环保方面的教育。
②相当一部分人虽然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但依然使用或随手丢弃白色污染物。由此可见,学校培养学生环保的观念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也要作出实际行动,如多设置分类垃圾箱,组织回收有价值的垃圾等。
三、学校白色污染现状调查
通过上一阶段的调查,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情况,与同学们初步探讨了如何防治校园白色污染。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我们学校白色污染的情况,并对处理方法进行可行性探讨。
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1: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产量正在逐步增加,我们的这个家园正在被垃圾所包围。
一: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1995年,我国塑料产量为519万吨,进日塑料近600万吨,当年全国塑料消费总量约1100万吨,其中包装用塑料达211万吨。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人们对此戏称为城郊一片白茫茫。
二、主要原因:
1、没有全国性的专门法规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业或个人的自觉性,应有强制性措施,约束公民和餐饮、交通等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如,要求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生产、经营、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进行回收利用;对随意抛弃、堆放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进行处罚等。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定这方面的全国性法规。
2、缺少相关的经济政策
要调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积极性,需要给予这些企业以优惠政策。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应要求产生废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于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类经济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饮、商业、铁路、水运部门对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听任顾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员对已收集起来的废物又抛弃到车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游区的配套设施还不健全,商场、饭店、公园等繁华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还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市容环卫部门虽有规定禁止乱扔废物,但执法、检查的人员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现象较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统一
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防治白色污染问题还未提上议事日程,调查报告《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有的地方主张以纸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来解决白色污染,有的地区则主张靠回收利用来解决问题,管理思想还不统一。
5、人们的环境意识还靠进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还没有落实到自身的行动上,随手抛弃废物,乱倒、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新闻媒介对白色污染的报导大多集中在以纸代塑和采用可降解塑料等技术方面,缺少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引导教育。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消费者没有责任感,既没有履行义务的内在动力,也没有回收、利用、处置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外部压力。第一、占地过多。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也很长:烟头、羊毛织物1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第二、危害
1、污染空气。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
2、污染水体。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垃圾直接弃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污染。你看:秦淮河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饭盒,树枝上挂着的塑料袋、面包纸等,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如果动物误食了白色垃圾不仅会伤及健康,甚至会死亡。
3、火灾隐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造成重大损失。
4、有害生物的巢xx。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三、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愤。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一是加强对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市民自觉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业(如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要通过强化管理,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采取强制措施,从回收集中产生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等。
3,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并为我们提供了如此美丽的环境。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的家园,让这个地球变的更加美好。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一定能让地球容光焕发。
关于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2:
一、调查计划
塑料袋,这个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红的,黑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这些塑料袋或许正是在和您的亲密接触中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同时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坏着我们的家园,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们,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于是许多市民们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乱。
为了了解塑料袋这个和我们每天都亲密接触的伙伴,我们组做了一次社会调查,通过查资料和实地观察的方法来真正了解我们这位伙伴。
二、调查过程
1月27日30日,我们分别来到蔬菜批发市场、大街等地方,调查发现,各种颜色的塑料袋使用量都非常大,而市场上的小贩和店老板则却对塑料袋是否会影响健康很不清楚。
1月27日早 在这里我们看到,菜摊上摆放着或红或紫的塑料袋,肉店墙上挂着红色的塑料袋,就连菜场小贩们包装成捆的蔬菜也是使用如麻袋大小的塑料袋。在一个蒜薹批发点,我们看到成捆的蒜薹用略带紫色的塑料袋包装好,且大部分都用绳子捆扎好,于是我们上前询问小贩:捆得这么严实,这些塑料袋的有害物质不就侵入到蒜薹里面了吗?谁知小贩告诉我们:咋可能呢?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包装的,也没见谁因为这塑料袋而吃出问题来。而在市场的南侧,就有不少商贩在卖调料品的同时也出售各种塑料袋。
1月27日下午 我们在这里发现,这里的小贩们使用的塑料袋比一般的塑料袋厚了许多,有黑色和红色两种。我们问一位卖鱼的师傅:这些塑料袋会不会影响健康?他听到我们的问题似乎有点纳闷:影响健康?这鱼你又不生吃,怎么会影响健康?再说了,不用这塑料袋,你让我们用啥?这塑料袋既结实又防水,卖鱼用正好。
1月30日早 我们在一些餐馆发现,塑料袋的使用相当普遍,为了省去洗碗的麻烦,饭馆一般都会在碗上套个塑料袋。这些塑料袋一般都是白色的,分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两种。稀饭、饺子皮等无一例外都会在和塑料袋的亲密接触后进入顾客的肠胃。我在一家早点店询问一位老板用塑料袋装稀饭会不会危害身体健康,老板笑笑说:肯定没问题,我们都是从正规渠道进的货。当我们询问这些正规渠道是什么时,他告诉我,店外经常有人推销,我们就买一些,几乎家家都在用。另外,老板还告诉我,这些塑料袋大多数是从批发市场进来的,而对于这些袋子在高温下的化学成分对人体有无危害,这位老板也说不清楚。
经过两天的实际调查,我们发现,人们对塑料袋对人体的危害知之甚少,表现出一种冷漠,那么塑料袋究竟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呢?
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塑料袋主要由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三种。其中聚乙烯和聚丙烯对人体无任何毒害作用。而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塑料袋由于含有氯元素,因而会产生毒素,不能用来装食品。
另外,我们还查到鉴别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的方法,其中聚氯乙烯见火就着,离火就熄,而聚乙烯和聚丙烯则燃烧呈黄色火焰,离火还能继续燃烧。于是我们按照方法对大家经常使用的塑料袋做了一次试验,结果发现,我们经常使用的红白相间,黄色,蓝色,红色,紫色塑料袋都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而较厚的黑色和红色塑料袋都由聚氯乙烯制成。另外,即使这些塑料袋是由无毒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也不能因此保证这些塑料袋可以用来装食品。
其次,对于我们常见的用来直接装入口食物的白色塑料袋,专家也提醒大家谨慎使用。特别是不要装含油、含酒精类食品及温度超过60摄氏度的食品,否则塑料袋中的铅就会融入食品中。有色塑料袋就更不能装这些食品了。
最后,还得提醒大家,对于塑料袋的质量国家都有统一标准,许多都存在质量隐患。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少使用塑料袋,这样既有利于自身的健康也有利于环保。『
经过四天的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了塑料袋这个我们每天都亲密接触的伙伴的危害,因为这危害不仅仅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园,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拒绝塑料袋,拒绝白色污染,与绿色牵手。
三、倡响它的未来
曾几何时,塑料袋,这个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似乎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否认,它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当你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过它也会对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假期中,经过四天的实际调查和采访,我感受颇多,受益非浅。
原来我们这个每天都在接触的伙伴真的在一点点吞噬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经常使用的较厚的黑色、红色塑料袋都是由含氯元素的聚氯乙烯制成的,而其他各种塑料袋也含有各种添加剂、染料等有害人体健康的辅助材料,所以塑料袋还是少用的为好。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其实有一些黑心的商家多少了解一些塑料袋的危害知识,但他们为了提高利润置消费者的健康于不顾,还在继续大量地使用着塑料袋,因此我们对塑料袋的认识真的是没有提高到一定高度。
要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发展。顺应这种需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物品。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成为极大的环境问题。要改变依赖塑料袋的习惯,我们需要打一场治理“白色污染”的持久战。
首先,要明确指出“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一、破坏市容环境。遗弃的塑料制品随处可见,是造成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破坏景观,影响城市形象。在生活中,人们随意抛弃的废旧塑料制品,造成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公园的绿树丛中、绿荫地上、花坛里不时可见扎眼的“白色”。一阵风吹过,路边的塑料袋吹上了天空,像一只只断了线的风筝。“白色污染”给我们的身边“装饰”了一道不和谐的“风景”。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环境现象太普遍了,也太可怕了。
二、危害人体健康。遗弃的塑料制品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时,有害物质就会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在我国,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这些生产厂家用废弃的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塑料制品制成各种塑料袋。用这种塑料袋装饭菜,不仅危害环境,更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影响农作物生长。农田里使用过的塑料薄膜老化后被遗留在田地里,经过长期积累越来越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若把这些废塑料聚堆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又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不仅严重危害植物及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对人和动物的肝脏及大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四、危及动物安全。散落在江河湖海及田野的废塑料碎片容易被家畜及水生物误食,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新闻媒体时有这样的报道,有些地方发生牛、羊等家畜误食塑料薄膜,而后不得不宰杀的事;人们在大海里发现死鲸,解剖死鲸的时候,人们发现鲸的死亡是因为胃里塞满了塑料袋;还有海豚、海龟等海洋动物也因为误食塑料袋而引发死亡的事也时有发生。
其次,要做好对“白色污染”的防治工作。
一、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各类市场、超市的监管力度。虽然人人都有限塑的义务和责任,但监管人员限塑的义务和责任要远远大于普通民众,因此,要想使“禁白”现状得到根本上的改变,监管人员应严格履行限塑的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应将监管质量与监管人员的职位、岗位进行有机挂钩。
二、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其实,塑料和其他材料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经过处理,既能重新成为制品,亦可制得汽油、柴油等。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通过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基本能做到减少“白色污染”,但要想彻底清除“白色污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配合政府有关部门,鼓励人们把废弃物分类,以便回收工作能顺利地进行。
三、应尽量减少对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塑料袋的使用。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应过度依赖塑料袋。在商场、超市购物时,本来可以用一两个塑料袋分类装好的商品,商品重量也完全在袋子的承受范围之内的,有些顾客却硬是要求多拿一两个袋子,在不经意间就造成了浪费。大部分消费者把超市塑料袋带回家中当垃圾袋使用,丢弃后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我们应尽量拒绝使用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布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盛装食物可以使用自备的不锈钢或塑胶饭盒,既卫生,又环保,还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第三,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他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
关键词:土壤污染;农业
土壤污染会直接导致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降低,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就像日本的核污染,导致众多农产品和鱼类产品的辐射值超标无法食用一样。而现阶段,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业用地被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障碍。然而,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之一就在于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地被污染。所以,防治土壤污染应从立法上下工夫来解决,借鉴以前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业用地和工业化发展的现状,从而实现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制度化。
肥沃的土壤环境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环境,也是农业的根本所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用地的保护和农村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都会涉及到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所以,加强对土壤环境污染的治理,确保土壤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是促进我们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路。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如何能够更加合理地对现有土地加以利用,防止各种沙化情况的发生,使我们的土地能够持之有效地服务于我们子孙后代,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紧迫课题。
一、我国农业用地中的土地污染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逐渐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各地都在进行积极的改造,传统农业也逐渐在向“化学农业”进行转化,大量的农学物质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对土壤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污染,不仅破坏了原有传统的土壤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土壤沉淀,生态平衡也受到了影响,当然,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具体来讲,对土壤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长期大量施肥不当。化肥农药的大量滥施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很多农民不懂得如何科学施肥,所以在施肥的过程中,氮肥的施用量往往比较高,然而氮肥又易于挥发,对于大气污染和临近地表的污染、水资源的污染等都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农药残留对土壤造成的污染。根据一些调查发现,农药污染不仅使我们国家很多地区的粮食和家禽中都已经严重超标,食用者还有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发生。农药残留的情况可以说是直接污染我们人体健康的杀手,很多农药残留甚至通过水洗都不能清除,导致在食用的时候直接对人体构成生命的威胁。另外,对于生态平衡而言,在很多农区,蝴蝶、蜜蜂等昆虫已经越来越少见了,这也是农药残留对自然界的巨大影响,如果不加以改善,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或许只能在电视和书本上看看这些昆虫是什么样子的了。
3.白色污染严重。白色污染的不可降解塑料,也对我国土壤污染影响巨大。这些白色污染很长时间内无法降解或者降解的速度很慢、所需时间非常长,所以对于土壤的污染也很大,对于农作物的成长也有直接的影响。不过可喜的是,近几年我国对白色污染的大力度治理,已经使其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改善。
二、对我国农业用地中土壤污染立法的分析
现阶段,我国尚没有对土壤污染的针对性立法。对一些污染的处理也只是参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所以加强这方面的法律立法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1.现有法律缺乏对农业用地中土壤污染防治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业法》等相关法律对农业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笔者以为,这些法律法规,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对于土壤污染的防治都是杯水车薪,根本起不到决定性的威慑和制约作用。要想实现对土壤污染的有效性治理,就必须从立法上采取具体的措施,设立专门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治理措施,从而填补法律制度上的空白。
2.对于污染的治理着重点有所偏失。
由于对土壤生态保护缺乏整体性的理解,所以我们在进行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时候总是着手点有所偏失,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侧重对“点”的控制和治理,比如取缔某个厂房,查封了某个化工企业等,我们缺乏的是对整个行业“面”的治理,所以这种治理只是从表面上进行了局部的防治,无法做到整体的治理,对于“面”的污染以及由于土壤污染和退化造成的后果、经济问题等都没有能够彻底解决。
3.对土壤污染和防治的措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为我们现阶段所使用的一些对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的预防作用不明显,所以很多时候,污染发生了,这个时候往往也是比较严重了,再进行事后的补救,其实已经晚了。如何能够防患于未然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对土壤的保护,应该进一步明确如何防止其破坏性和其后果,具体如何落实等都要有明确的预警机制。
4.缺乏对土壤保护的整体性观念。
关键词:标准;厚度;污染
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栽培技术,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突出作用,被各地广泛采用。随着农用地膜的不断推广使用,废膜清除措
施不当,致使残膜年年积累,造成土地环境形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国家GB13735-1992标准已执行20多年未经修订,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的实际出发,从环保角度考虑已不切实际,存在着严重污染环境的现象。
一、造成“超薄”地膜污染的原因
近几年来,通过质监系统会同农业、工商等部门对农用地膜质量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我们沙湾县质监局三年来的质量分析报告显示:定检的合格率分别为64.75%,70.0%,66.6%,反映当前农用地膜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各种规格的农膜产品质量厚度偏差达不到技术指标要求,由于部分小型企业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必要的出厂检测设备, 不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13735-92,致使厚度偏差不合格过薄,达不到产品的性能和使用要求,造成产品过早破坏的现象较为普遍。
其次, 我国地膜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已经二十多年没有修订,标准厚度为0.008毫米(含±0.003毫米) ,与国外标准0.01毫米相比,地膜标准偏松,厚度不够,农膜本身特性,地膜越薄,抗拉能力越差,易破碎的地膜将导致耕地土壤中残留量增加。根据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13735-1992的规定,聚乙烯地膜的厚度不应低于0.005mm,即使如此,不少企业生产的地膜厚度还达不到要求。由于这些地膜极薄,抗拉能力差,易碎,加大了回收难度,造成残膜。目前,在农民质量安全意识不高的情况下,在同等覆盖面积下,对于农民来说为了节省购买成本,使用的地膜越薄,成本就越低,这让许多0.004毫米的不符合标准的农膜在农资市场上走俏,导致了超薄膜回收难等 “白色污染问题的出现。”带来严重的环保隐患。
二、使用“超膜”的危害
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部分长期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的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量在71.9~259.1公斤/公顷。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这些残膜分布在0~30厘米的土壤中,并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而将继续增加。废旧地膜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着实令人堪忧。
(1)超薄地膜在农田中使用,达不到规定的覆盖时间就已老化破碎,给农民田间管理造成投入增加。
(2)超薄地膜使用后极不容易回收,极难降解,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在土壤中可以残存长达400年。既不受微生物侵蚀,也不能自行分解,降解周期达50年以上,降解过程中还会溶解出有毒物质。,其随着作物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中的残膜不断增加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残膜隔水隔肥,致使产量下降。不仅会使土壤环境恶化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凝集作业质量,还会污染农业农村环境。
(3)据调查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达6.8%以上,烂芽达8.3%,各种作物根系无法下扎,缺苗断垄严重,作物无主根,抗旱能力差,遇到春季大风干旱缺苗断垄更加严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4)大量废弃的农用地膜散落在乡村的田野道路、河滩沟渠。一阵风吹过,田间、树梢、屋顶,残膜飘飞随处可见,废弃地膜带来的环境污染着实令人堪忧。然而,废弃地膜不仅仅带来“视觉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它还会对农业生产构成潜在威胁。
三、“超薄”地膜污染防治对策
近二十年未修订的地膜“国标” (GB13735-92),如今遭遇环保拷问。缺陷凸现,重新修订刻不容缓,鉴于“白色污染”不断蔓延的态势,为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建设好“美丽乡村” 笔者认为:
一是提高地膜的质量,提高地膜回收率。目前,已有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将目前广泛使用的0.006~0.008mm厚的地膜增加到0.010mm,并添加一些抗老化物质,不仅可以延长地膜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增温、保墒效果,而且有利于干净回收。也就是说:保证农民不使用超薄地膜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提高“国标”厚度, 将现有国家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厚度的最低标准提高到0.010mm以上。让超薄地膜彻底退出市场。
二是鼓励农民使用厚膜,享受政府农资补贴。由于农民使用厚膜势必会增加购买成本,购买价格高,对农民使用厚度大于0.008毫米的地膜所增加的投入成本进行补贴,同时也在采购回收机具上给予补贴,调动农民回收的积极性。废膜也利于回收,可以来年再使用。因此,目前最为紧迫的工作是尽快修改或重新制定地膜生产的国家标准,建议把厚度在0.008毫米以上的地膜先纳入政府农资补贴的范围,引导鼓励农民使用相对较厚、易回收的地膜。为了源头有效控制地膜污染,进一步做好农田“白色污染”治理工作,目前,新疆已制定完善农田地膜生产新标准,并就地膜生产销售使用设定临时许可证制度,严禁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08的地膜。为了引导农民使用新标准地膜,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自治区对农民购置0.008以上地膜将给予相应补贴。
[关键词] 废旧农膜 回收利用 经验
[中图分类号] [S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71-01
平凉市光、热、水、气等条件优越,是甘肃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近年来,全市以全膜覆盖玉米、全膜小麦、地膜马铃薯为主的覆盖栽培面积已达208.89万亩(其中全膜覆盖玉米马铃薯面积153.76万亩,全膜小麦30.8万亩),覆盖面积以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随之而来,带来了农膜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面对平凉实际,按照我市以建设“生态平凉”为目标,通过体系化建设,三到五年基本解决“白色污染”的思路,大力推进落实各项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综合利用工作,为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立足市情,科学决策,行政技术双轮驱动,确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新思路
面对市情,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在认真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抢抓国家和省上支持循环农业发展的有利机遇,提出坚持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纳入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思路,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确立了“政府倡导、企业带动、网点回收、群众参与”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新思路。安排部署在全市组织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程,加强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废旧农膜综合回收加工利用技术,建立骨干加工企业10个左右,进行回收加工利用;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络站点50多个集中回收,规划利用三年到五年时间,通过体系化建设,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全市各级围绕这一思路和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年度计划,分解落实任务,完善扶持政策,细化工作措施,行政与技术双轮驱动,为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广泛宣传,强化培训,形成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新共识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发动群众、营造氛围、凝聚合力作为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切入点,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废旧农膜污染的危害性及回收再利用的重大意义,及时报道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用鲜活的事例教育群众、引导群众、鼓励群众。结合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深入开展农膜覆盖栽培技术培训活动,积极推广一膜两年用技术、适时揭膜技术、机械捡膜等实用技术,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8毫米的超薄地膜,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科学使用农膜,在农艺上防治和减少农膜残留,降低废旧农膜的捡拾难度。通过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增强了广大农民参与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了走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新共识,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开展,制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引领废旧农膜规模化回收加工利用的龙头企业体系
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合理布局,将其作为引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关键来抓,使其正真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一是依托静宁、庄浪两县(六盘山西两县)立足中部干旱地区的地域特点,按照业已形成的农作物膜覆盖栽培技术相对成熟发达,相应的地膜使用产出比重较大(占全市三成以上)的实际,扶持建办起了恒大、金果靓装、源茂、兴盛、四家具有相当实力的废旧农膜加工企业。二是按照崆峒区、泾川县延泾河流域等东面五县是我市传统的灌溉农业、设施栽培集中区,又属我市政治、经济、交通集中区,多年来有废旧农膜加工企业的基础,也有深加工企业的雏形,我们结合政策导向,挖掘潜力,积极整合,筛选扶持改扩建八家废旧农膜加工企业。三是在加强建办企业的指导上,千方百计加大政策、信贷资金等扶持力度,高起点严要求,按照现代企业运行模式运作;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上,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产品,加强技术改造,引进新型生产线,优胜劣汰,逐步提高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加工利用废旧农膜的能力和生产水平。
四、行政推动,精心部署,加大扶持,积极建立健全网络化回收网点体系
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思路,我们把建立以企业、农户参与,市、县、乡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废旧农膜回收网点体系建设当着延伸废旧农膜加工利用建设的“新链条”,抓紧抓好。一是抓乡镇回收站点建设。充分利用供销系统现有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和农村清洁工程项目建设,根据运输距离、交通条件和废旧农膜产生量,按照辐射面广、方便交售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废旧农膜回收站。二是抓乡村物业管理站建设。围绕废旧农膜产生的关键环节,对废旧农膜、塑料制品、农资包装瓶袋等农村垃圾进行定点堆放,定期处理。三是抓农民专业合作社捡拾交售体制。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有能力的组织和个人发起组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业合作社,推广机械捡拾、组织广大农民积极捡拾交售废旧农膜,提高农民参与治理“白色污染”的组织化程度。
五、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促进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
坚持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已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加工利用、回收网点积极收集、广大农户积极捡拾交售的回收利用新格局。一是鼓励扶持企业在信贷、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先审批和优惠。二是鼓励网点积极收集。对规划内的新建收购网点,达到建设标准的,由市财政补助2万元。对收购网点购置的运输工具和打包机械等,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予以补助。对业绩突出的收购站实行以奖代补,以100吨为起奖线,每增加1吨奖励100元。对距离乡镇收购点偏远的村组,由收购点组织流动回收车辆,进村入户上门收购,扩大了收购范围。三是鼓励农民捡拾交售。积极探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补助方式,对达到“五有”标准的合作社,一次性补助2万元。
六、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有力保障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
市、县两级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调动、层层发动的合力。市农牧局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纳入对县区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健全工作问效机制,组织人员深入县区进行督查,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查缺补漏,整体推进,为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随着我国经济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不仅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而且也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形势也极为严峻。但是,由于在环境污染问题防治的过程中,注意力比较集中在城市地区,反而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处置,进一步恶化。尤其在沧州农村地区,近年来为了发展经济,吸纳一批污染企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再加上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问题,都严重危害着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于沧州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沧州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当地企业的污染排放。由于沧州地区位于京津附近,近年来为了优先发展经济,吸纳一批具有一定污染危害的企业,使得当地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较为严重,尤其是著名的“红水”事件,揭示出当地农村极为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例如,近年来,在环保部门公布的几十家导致地下水污染的企业中,河北省总共有6家企业上榜,而沧州就有两家。由于工业废水的污染范围广,危害层度高,使得沧州很多农村地区的村庄成为“癌症村”。同时,在流经沧州地区的河流,由于受到污染,水产养殖业中的鱼虾出现大量死亡,甚至对于渤海口地区的鱼虾产生灭绝性危害。
农村生产中的环境污染。沧州地区的农业发展一直比较迅速,素有京津地区“菜篮子”的美誉。同时,沧州也是河北地区比较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但是,由于农民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不懂得相应的科学技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农产品中含有大量农药残留,以及过剩的农药进入水源和土壤,对于当地农村的自然环境、人体健康也都构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污染问题,危害也是比较严重。例如,沧州作为河北重要的棉花生产地区,在棉花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白色地膜,从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白色污染,影响土壤的质量。
不合理的生活习惯。由于沧州地区的农村在环保宣传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再加上农村地区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导致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以及污水任意堆积和排放。这样尤其在夏季,气候燥热,垃圾和污水不仅导致大量蚊虫滋生,而且散发出阵阵臭气,对于农村地区的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对于沧州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寻找有效的法律救助途径解决;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目前在宪法和相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面已经逐渐完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主要集中解决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而对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存在大量的法律漏洞,使得很多污染企I和环境破坏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惩处,这样就使得沧州农村地区的环保问题尤为突出。
沧州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防治对策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沧州地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人手,进行积极的宣传教育,改善过去的不良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沧州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就是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村地区的居民改变过去的不良生活习惯,妥善处理日常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农村地区的环保设施基础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垃圾和污水管理方式,从而有效降低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对于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的发展。
实施科技兴农,利用科技降低环境污染。由于沧州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每年由于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加大对于当地农业科技的投入,普及农药科技知识,提升农民的科技生产水平,这样比较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效率,降低其带来的污染危害,这对于改善沧州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在面对棉花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白色污染”问题,可以通过政策补助的方式,鼓励农民使用超薄白色地膜,这样容易降低地膜对于土壤的危害。当然,在畜牧业以及水产养殖方面,也可以鼓励当地农民集思广益,积极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其对于环境的污染,这样就能更加有效改善沧州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促进当地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