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08:05
导语:在生态农业行业现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生态农产品 供需关系 现状 原因 措施
1、生态农产品的供需现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广大消费者转而投向生态食品、有机食品,扩大了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但目前市面上供给的农产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生态农产品的供求出现了均衡的局面。
2、生态农产品供需不等的原因分析
2.1、需求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近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地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消费者对以健康、绿色为标志的生态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目前市面上生态农产品的购买渠道并不完善,从而导致供需信息不匹配,进一步扩大了生态农产品的供需缺口。
2.2、供给方面
总的来说,我国生态农产品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偏小,供给相对不足。
我国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并且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耕地面积仍在继续减少,而生态农产品的生产需要足够多的土地。此外,现今全球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对生态农产品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导致了供给量不足。
生态农产品的监测、鉴定机制不健全,生产技术落后。对于一些生态农产品来说,产品缺乏鉴定保证,导致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信任度低,生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量较少。此外,生产技术落后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扩大生产,导致供给量不足。
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化水平低,生态农产品品种较少,生态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生态农产品的市场在开发上起步较晚加之经营分散,使生态农产品不能形成统一健全的市场体系,导致优质不优价,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生态农产品的生产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规模化的生产基地还很少,其品种也只局限于粮油、肉禽、茶叶等少数品种,还未达到品种齐全的要求,从而缩小了生态农产品的供给量,减小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生态农产品的中间服务体系不健全,推广方式效果不明显。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咨询机构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分薄弱,影响了生态农业行业的整体效益的提高。此外,生态农产品的推广方式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报纸、电视、口碑等方式,宣传效果不明显,导致消费者不了解生态农产品的特色及价值,隐形地减少了生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量。
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上的政策激励机制和扶持力度不够,法规保障体系也不够健全,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若没有政府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价格相对较高的生态农产品的竞争力将急剧下滑,而生态农业的竞争非常激烈,这导致资金供应较少的生态农业企业被迫退出了竞争行列,生态农产品的供给量愈发减少。
3、解决生态农产品供需不等的措施
那么如何解决生态农产品供需不等,成功对接消费者和生态企业,增加生态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让消费者放心购买真正的生态农产品,促进我国新型生态农业企业的发展,具体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
3.1、生态农产品需求方面
建立生态农产品监测、鉴定机制,由国家统一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从而确保生态农产品的安全性、健康性、营养性,增加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信任度,刺激需求,增加生态农产品的销售量,提高生态农业企业的收益,促进生态农业行业的发展。
增强生态农产品的特色及生态农产品的品种,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增加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
合理确定生态农产品价格。一般来讲,价格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导因素之一,若定价太高,不利于产品的销售,优质优价的产品才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3.2、生态农产品供给方面
构建适应产品和市场特征的推广、销售渠道。创新产品推广、销售模式,可与当今受欢迎的网络等高科技相结合,利用网站、网店推广和销售。此外,近年来兴起的营养师行业也是一个推广、销售的好选择,可以与营养师的食谱等结合,通过营养师的推荐,销售生态农产品。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广大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坚守耕地红线,保护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自然灾害,提高生态农产品的产量,增加供给量。
积极创新,不断研发出新的生态农产品,优化生态农产品结构。同时,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基地,以达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带动他们的生产经济性,增加生态农产品的产量,促进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
加大政府生态农业产业上的政策激励机制和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法规保障体系,降低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其竞争力,扩大销售,刺激生态农业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扩大生态农产品供给量。
参考文献:
[1]韩俊,秦中春.我国农产品供求形势与政策取向[J].发展研究,2008(7):16-21.
关键词 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对策;江西吉安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赣江中游,总面积25 271 km2,山地、丘陵占总面积70%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热充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吉安森林覆盖率达65.3%,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发展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非常有利。近年来,吉安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广“绿色证书”工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全市已建立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和6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并建立市县乡农民热线118服务体系[1]。全市已形成草食畜禽、花卉苗木、特种水产、优质粮油、无公害蔬菜、林产化工及竹木深加工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8家;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38家,累计达到775家;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国家“绿色食品标志”116个[1]。
虽然吉安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与现代农业发达地区相比,科技含量及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农业产出不够。为有效利用生态优势,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面推行现代化无公害生产方式。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规划引领,规范生态农业发展轨道
目前,市各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生态农业产业专项发展规划,但规划水平不一,缺少市一级的统筹安排,资源整合不够。因此,有必要制定市级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引领全市生态农业快速健康发展。市级规划应该包括长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和近期目标,并确定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示范镇、示范园,相互促进,互相支持,提高生态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2]。
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持续投入
生态农业前期需要高投入,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整合项目资金,用于扶持生态农业基地的建设。各县区财政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专项配套经费,专门用于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同时,要按市场规律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可以采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 向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以企业与农户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投入新机制。
3创新经营体制,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
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探索生态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创新“公司+农户”和“企业+农户”等规模经营模式[3]。可逐步建立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示范基地及农业大户辐射带动散户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种、养、加”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实现产销对接、优势互补,整体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
4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地方政府与高校的联系,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与科技资源的优势,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以农民大户为骨干,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塑造一批现代农业法人主体;加强市场化品牌意识,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品牌的创建,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5改良生产技术,全面实现无公害化农业生产
在栽培技术上,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在肥料施用上,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推广减量化、精准化的施肥用药技术,积极引导农户种植绿肥,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结构[4];在防病灭虫方面,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快推进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选用生物农药,保护害虫天敌,减少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量,做到科学防治,合理用药,减轻污染,降低残留,提高效益。
6创新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推广茶林间作、果林间作立体种植技术,运用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发酵的生态手段,形成“草—畜禽—沼—果(气、电)”等多种循环生产生态模式[5]。同时,加大推广观光农业。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及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良好选择。
7参考文献
[1] 吉安市政府.吉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2010.
[2] 邱优辉,游党呈,饶月辉.江西抚州市生态农业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0(4):80-81.
[3] 王林贺.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2005(11):5-7.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对策
1、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及意义
1.1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一条根本途径
生态农业要本着国情为出发点,遵照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实行农业生产,无疑会使农业生产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并加速农业发展战略转移,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
1.2生态农业的发展关乎人类健康及绿色食品的保障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化肥及农药,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发展生态农业则可充分发挥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与人类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种或品种轮换的种植方法,并利用天敌防治害虫,从而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量,生产出绿色无污染产品,因此生态农业可以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较好的生态环境。
1.3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得以提升
发展生态农业,可大大提升经济效益。由于生态农业,不但可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及增值作用,还能加速物质循环及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与此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品种多样化的质优农产品,可以确保人们对农产品日渐增长的扩大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应大力提倡。
2、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1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改善,在不久的将来,巨大的生态危机就不可避免。基于此,要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农业生产方式,合理使用生态资源,同时建立起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与市场的基本需求相适应,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特点,对现代的相关经济和产业进行调整,以突出农业生产的地区优势。
2.2生态农业建设是未来我国农业生产所追求的目标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要把对农业资源的利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合理发展与运用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还要把传统与现代农业技术中的优势相结合,并不断完善,建立起优势更加显著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使未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真正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发展效益的协调统一。
2.3生态农业建设可使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生态农业,是通过对自然、社会及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的改造与调整,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自然资源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副产品及废弃物得以多层次与多途径的合理利用,大大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污染的发生。基于此,生态农业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
3、促进与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措施
3.1加强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要想使人们转变传统观念,进一步了解并接纳生态农业,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同时强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进行生态农业的推广,切实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态农业的推广与发展。
3.2建立生态农业保障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如服务、技术及资金保障体系,使生态农业体系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智力支撑以及农技服务网络的信息支撑,更加有利于培训与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技术规程,进行生态农业建设。要落实上级的各项惠农政策,并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措施,切实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3.3从严把控人口数量,降低带给土地的沉重压力
众所周知,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非常有限,在当前生产力状况下,土地的数量很难供养众多的人口。人口如果增加太多,就会超出土地的实际承载状况,必然导致土地的掠夺式开垦,这必定会极大地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的持久运用。所以,坚定不移地合理把控人口数量、追求人口质量要坚持下去,这是达到土地持久运用的关键举措。
3.4逐步促进土地整理垦殖,科学开发后续土地资源
具体措施有:抓紧整理农村的居民地区,要遵循农村宅基地的划分准则,积极进行科学规划,分步骤地推进监管空心村及合并村庄工作,将多余的宅地还给农田,使耕地面积得以拓展。及时整理农田,比如说整理农田里的多余小路、河沟、防护林,减少坟墓用地等。积极调整地块,借助于小块凑成大块的模式,将某些零散的土地并合为比较大块的土地,从而方便规模管理。对废置的土地加以开荒,尽可能让它得到充分利用。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力度。
3.5改善土地运用构成,使土地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我国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资源没有进行理性搭配,农耕地到处开垦。在农、林、牧业中,林牧业非常微弱,比例相当不合理。所以,对产业构成进行调整,助推优质产品的发展,达到产业化运营是目的,是国内延伸产业链、保持生态平衡、加大百姓收入的不二之选,也是达到区域生态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重要法宝。依照我国的自然社会经济现状,在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时,整体思路要推动农、林(草)、牧全方位发展;在行业构建方面,要凸显饲、农、经三元构成;在实质举措上,要做到草灌优先;在挑选关键技术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开发利用高新技术。
4、结语
综上所述,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生态和经济为基础,并深刻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的认识,对解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的角度砜矗在发挥重要作用的生态农业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当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科学认识和把握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并积极应对,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1.1规模经营困难,食品安全岌岌可危
据国外经验,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生产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已基本完成,社会劳动力供给开始出现短缺。然而,我国情况与此完全相反。今后,我国经济将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农业部门劳动力仍将大量剩余,农业经营规模不但不能扩大而且还将继续萎缩。其后果,一是严重抑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劳动者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相应降低。二是阻止农产品商品量增长。三是很难改变小块分割的制度,农业生产率较低。此外,化肥、农药、农膜、种子、机械等生产资料的价格都普遍上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为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许多情况下采取化学手段对农作物进行催熟等,从而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岌岌可危。
1.2农业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缺乏及污染严重
我国人多地少是显而易见的基本国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格局有继续长期存在的客观基础,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在整体上仍相当落后,大多数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精耕细作技术,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化肥使用品种及数量不当,优良品种推广面积有限。水资源缺乏及污染严重问题,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人口与环境配置不协调,造成对环境的巨大压力,也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1.3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一方面,现在的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地板结、野生动物减少,不能维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今,人们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使得多数人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呼声日益高涨。另一方面,工作岗位日益饱和,加之文化程度的限制,许多人被闲置在家从事农业发展。使得“低门槛”的农业发展工作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
2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人口基数大,农业人口众多,目前虽已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但为了全面解决全民粮食问题,我国仍需调整农业发展现状,使得农业出现良好发展趋势。
2.1改变农业经营方式,探索基因农业
如今,中国农村依旧是小块分割制度,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一家一户的农民很难应对自然和市场风险,不仅浪费资源,不好管理而且效益不高。“若改为大块承包方式,实行农业产业化,不仅好管理,提高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将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优势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相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才能使一部分人彻底从农业中解脱出来专心从事其他行业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就需要人才的投入和国家的支持,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20世纪末以来,粮食产量增长放缓,化肥、农药用量猛增,土壤、水质等农业生态环境早已不堪重负,第一次绿色革命也名存实亡,食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而转基因技术正是“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先驱之一,可有效化解此危机。
2.2重视海洋农业,注重新能源开发
海洋农业是一种利用海洋这一巨大的资源宝库,发展以海洋捕捞、海洋养殖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目前,我国海洋农牧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我们要打造“海洋农场”、“海洋牧场”、“海洋林场”,开发海洋生物资源。21世纪海洋农业将获长足发展,“海洋牧场”、“蓝色革命”和“海水农业”是三个重要的发展方向。21世纪是能源的时代,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如今,常规能源基本以非可再生能源为主,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越用越少,将来必有枯竭的一天。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有能源供给越来越紧张,这要求我们必须开发新能源。新能源大部分都是清洁能源,代替一部分常规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要提前打算,开发新能源来代替这些常规能源。我国农村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可再生能源———作物秸秆。而现在许多地方对秸秆的处理是在地里焚烧,这极大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如果可以将这些秸秆利用起来,必将解决21世纪的最大问题———能源。
2.3推广生态农业,开发观光旅游农业
改革开放伊始,国外生态农业思想传入中国并在学术界迅速传播开来。受西方影响,中国也陆续有人提出“生态农业”的设想。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生态村、生态牧场、庭院生态农业、生态渔场、基塘生态农业等。我国辽阔的地域和多种多样的景观,丰富的物种和气候资源构成了我国生态资源的多种多样性,所有这些条件都为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优势。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不断得到深化。观光旅游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是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我国的观光农业是在20世纪80、90年代才兴起的,其类型有:教育农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观光农园等,在青岛等地区就有很多类似的庄园,包括蓝莓、葡萄、草莓等在内的新型田园。”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需要层次的提升,集生态文明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观光旅游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个趋势下,我们一定会提前实现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李佳雪 单位:宁波大学
参考文献
[1]万宝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7.
[2]林卿,张俊飚.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农业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12.
[3]黄文秀.农业自然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丁德章.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3,10(4):25-28.
[5]韩俊.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9(5):4-11.
1.创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有效破解了小农分散经营利益联结不紧密、产业链断裂等难题。
近几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间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带领大批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农户解决资金、技术、市场、产品质量等制约因素,通过保护价收购农产品、股份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保障了企业和农户的增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经营的现代农民工人。
2.生态农业产业化政策、标准逐步确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高效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近几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包括生态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一贴三奖励”、水电优惠、兴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三权”抵押贷款等政策,大大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保障,加强了农业行业标准化建设。涪陵区建立条形码电子身份证追溯系统,并率先建立起覆盖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现行农村经营体制、要素资源约束,制约着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1年重庆市农业产业化率只有42%,库区农业产业化率更为低下。其原因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土地大规模集中,需要资金、技术、信息、人才、企业等要素资源向农业集聚。但实施以来,农业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为主,耕地块小分散,不能实现耕地大规模集中,生态农业产业化要求的生产布局区域化、规模化无法实现,使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无法在农业聚集,生态农业难以推广和发展。
2.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制约着农村人口转移、土地流转,阻碍着市场信息和农业生物技术推广传播。
由于缺乏信息网络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农民不能及时取得商品市场信息,不能发挥城镇经济信息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小农生产脱离了国内外大市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了大量土地撂荒,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生态农业生物技术推广难,制约着农业生态化发展。
3.化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重庆库区山地多,土壤水土养分流失严重,加上人多地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农村贫困面大,导致对土地资源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施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估算,库区农作物废弃物年产量约130万吨,其中多采用露天焚烧、填埋方式处理。畜禽业粪便年产量约为1252.49万吨,库区年禽畜粪便磷流失量平均为400多吨,不仅造成有机肥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而且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4.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保障和监管体系不完善。
首先,由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不健全,控制污染的手段、方式、制度不完善,治污能力和技术不强,库区生态环境制约着生态农业发展。其次,生态农业的政策和法制滞后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还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导致地方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缺乏法律依据,各级政府难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政策。同时缺乏生态农业技术和农产品认证标准,未能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养殖、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规程及农药、化肥使用规程等相关技术标准。
5.生物循环农业没有广泛推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推广不充分。
生物循环农业需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和大量资金支持,投入回收期较长,对企业资金形成较大压力,社会资本投向循环农业的比重小。而库区财力、人力不足,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难以掌握较复杂的生态循环技术,影响到循环农业的普及,制约着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广。
6.生态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首先,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先进的生物技术、循环技术等未得到广泛应用,实用的农业技术引入推广速度慢。其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落后。受自然环境约束,库区多数地区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通讯条件差,生产要素流动、市场信息和物流成本高,生态农业产业化投资引进困难。市场信息不灵也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7.生态农产品市场培育欠充分,生产者缺乏积极性。
生态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消费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不能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绝大多数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在优质农产品生产中没有获得相应的效益报酬,对生态农产品生产缺乏积极性。
三、促进重庆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抓住城镇化机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集聚。
通过完善土地交易所等资产交易平台,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中,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推动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经营。
2.加强区县级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生态城镇化进程。
应适度加强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段生态城市建设,加大对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等县级城市投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减轻农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重负,通过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及其设施的配套,最大限度降低城镇化对库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
3.统筹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农业资源开发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效益为重,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制定符合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政府应统筹规划企业、基地、市场要素,整体协调山、林、水、路、村、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把着力点放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农业产业链的清洁工程、循环农业以及沼气、太阳能等农村社区清洁能源建设等的发展规划上。农业工程项目及农业开发,必须符合生态农业的总体规划,防止因为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应坚持资源环境可承载力为界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原则。
4.完善库区环境保护和资源使用的法律制度,完善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
第一,建立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性法律和农业生产专门管理部门,落实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管理与监督,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向清洁生产方式转换,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第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负责”、“谁保护,补偿谁”的原则,建立大气、耕地、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耕地、水资源消耗补偿制度。建立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惩戒制度,设立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负责耕地、水资源、大气的检测、监督、治理,严格执行各项法律制度。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增强民众的环保法律知识和环保意识,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第三,加快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对水资源、土壤、大气、耕作制度的要求和标准,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技术规程及生物农药、有机肥使用规程等标准体系。尽快完善市、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加快建成方便快捷的生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和监管,引导生产企业申报“三品一标”食品认证,帮助消费者认知和消费。
5.完善生态农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补偿等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
第一,建立库区生态农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交通、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对库区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给予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第二,完善生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补贴和环境补贴政策,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开发特色生态产业,从事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三,拓宽生态农业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服务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创新生态农业金融产品,实施差别化“绿色金融”政策,将农村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向生物技术、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建设。建立生态农业政府投融资担保平台,对生态农业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政策,加大生态农业保险,完善生态农产品保险机制,实施生态农产品支持价格等来保护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6.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生物技术开发、推广体系。
政府引导和激励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融合的生物科技创新平台。选择和支持一批科技实力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研院校到库区建立科研基地。激励龙头企业加快生物技术引进,促进世界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切合实际地对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培训,传授生物技术和循环农业技术,鼓励农民将农用地转向生态耕作。通过“12316”信息服务平台,设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专栏,加强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网络互联,将规范化、程序化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推广,指导生态农业生产。
7.建立循环农业经济的激励机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建立企业和农户积极参与循环农业的激励机制,对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清洁生产以及农村沼气等制定扶持政策和奖励,特别要激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大力推广“沼气发酵、有机肥生产,粪污还田”模式,桔杆、稻草、果渣等饲料养畜、“废弃物变废为宝”模式,“林果-兔鸡”、“猪(羊)-沼-粮(茶、菜、果)”等循环模式。
8.加强生态农产品宣传推介,培育生态农产品市场。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概述
随着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和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农业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更新换代的旅游产品,也很快发展了起来。长期以来 ,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也 日益突出。面对 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 ,人们对生态经济的呼吁度也就越来越高。生态农业旅游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它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生态农业及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娱乐 、度假等各种旅游需求的目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二、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问题
纵观我国各个地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基本上都是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来进行发展,虽然这是一个发展的基本路径,然而通过“圈地”等方式强占农田进行不合理开发,加上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就会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对于环境的破坏性大,二是项目自身的竞争力有限,生存期限有限。 按照国际惯例,农业旅游区半径大于 9.5 公里的区域(面积)时,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而我国多个生态农业旅游是小于这个规模的,项目鳞次栉比、林林总总,不仅造成市场范围狭小,客源不足,效益低下,更是导致单位面积内环境的过载。
除了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本身对于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之外,一个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开展之后,纷至沓来的游客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是目前项目所难以承担的。国人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加上旅游期间疲劳等问题,导致每逢节假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都会留下诸多生活垃圾、餐厨垃圾,这些垃圾的存在本身就加大了地域的环境压力。
我国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经营者, 多数都是由农民转化而成,在兴办起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时,他们自身对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根本不甚了解,造成在建设时期就缺失环保措施。而在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开展起来之后,又往往更加重视盈利而忽略环境保护,不注重保护环境,甚至为了满足游客需求盲目引进外地物种, 这种思想与行为造成了诸多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外部物种入侵等环境问题。
三、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
1、加强研究力度,做好环境监测
为了能够真正促进生态农业旅游区的稳定建设和发展,就必须要做好相应的科学合理规划以及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等。当旅游的人数超载时,就很容易对旅游方面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所以就必须要对所要开发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内的环境加以定位,以此来做好对环境质量的保护和评测[3]。这就需要做好定期的环境监测工作,必须要通过相应的科学性研究来确定其所具有的真实承受能力。
2、加强政府的调控功能
我国政府需要切实的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环境问题负起责任来。 在前期规划上,一方面,要加强对于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前期规划, 保证其在建设初期能够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 要将生态农业旅游划在环境保护区的红线之外,形成对于环境的有力保护。 另一方面,要剪辑健全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准入机制, 出台对于生态旅游项目的环境保护标准,隔绝一批不达到标准的企业,拒绝其进入本行业,同时要在准入机制的基础上加强追则, 对于已经建立起来的相关项目不符合准入机制标准的,要一家家查并关停。 如此,从事前和事后进行规范,则能够使得政府的调控功能发挥完全,形成有效的环保屏障。
3、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
为了给予从业人员提升环境保护硬件设施的空间, 政府还应当在别的层面给予具有环保思想的项目以一定的政策、资金上的支撑。 如日本制定了《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政府在硬件配套设施方面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大大解决了休闲农业建园的资金成本;意大利对给予开展农业旅游的单位开辟通路, 使其享受政府的有关农业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政策。 我国政府可以政策和支撑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环保建设,帮助从业人员解决切实的困难。
4、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针对生态农业旅游的从业人员本身环保意识不足的问题,政府需要负起责任,对于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在意识上对于其进行指导。而最为关键的是,从业人员需要从自身的角度来扭转思想, 接受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要意识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是靠消耗环境来进行的,而是要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谐发展才能够实现的。台湾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占全台面积 50%以上的森林资源,融合当地自然、文史资源及特有的农村生产、景观等,在亲和自然的同时实现了很好的盈利。 这一案例对于生态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的启事是,相关从业人员还需要开拓眼界,要将具体的发展策略作更为细致、科学的判断,要主动降低自身项目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要逐步实现靠农产品和旅游服务实现效益,靠独特的旅游文化分为和旅游体验项目来实现效益, 要真正将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向服务业转化,拜托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收”的思想理念。实现以上两点,最为重要的还是相关从业人员要加强学习和思考, 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提升环保意识和发展意识,对于自身企业的发展也会有很有效的提升。
5、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景区旅游环境 ;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景区的重点文物和着名景物,可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又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
6、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并做好旅游指导工作,使游客的不规律的活动,变为比较易于控制的行动,以缓和旅游人群对旅游热点的冲击。
结束语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生态农业与旅游结合的新型产物,生态农业旅游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农业旅游中,就必须认识到当前生态农业旅游保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进而推动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102-03
农业生产要素的高投入、高消耗,农产品的低产出、低效益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农业生产要素污染严重、传统生态农业体系被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脏乱差、农副产品等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1]。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农业生产中缺乏执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方面的监管,农用化肥施用不合理,氮、磷、钾总量和比例不均衡、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的大量使用、农用地膜缺乏有效的回收机制等,进一步加大土壤环境承载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结合毕节市实际区域情况,探索构建全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坚持“发展”与“生态”2条底线,对加快推进全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认证、实现山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循环农业经济产业链明显加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加强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循环农业内涵及意义
1.1 生态循环农业内涵 有相关专家已定义,生态循环农业,又名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原则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3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1.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义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高毒高残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农用膜等农用物资和农药包装物的不科学使用和处置,存在一定的农业环境风险。特别是施肥的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氮素施用过多,造成土壤中硝酸盐含量过高,影响作物的品质;化肥、农药大量流入河流、湖泊,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作用会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带来明显的危害,直接或间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影响农产品品质。有的河流不仅不能饮用,甚至不能满足养殖、灌溉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是有机污染超标率较高。加之废水处理设施在农村大型养殖场普遍缺乏,大量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没有合理的消纳场所,造成畜禽场周边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氨氮超标和环境污染,使近年畜禽粪便污染呈加剧趋势。因此,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合理使用各类农业生产要素为重点,以先进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手段,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统筹农业发展规划,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循环农业经济产业链,围绕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投入减量与清洁生产、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迫在眉睫。
2 毕节市农村沼气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2.1 农村沼气发展现状 自2001年实施农村沼气工程以来,毕节市沼气建设得到中央、省、市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农村沼气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建设户用沼气池34.4万户,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有大型养殖场83个,建设大型沼气工程12处,占现有大型养殖场比例仅为14.46%;现有中小型养殖场1 608个,已建小型沼气工程181处,占现有中小型养殖场比例仅为11.26%。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正常使用率为60.93%,小型沼气工程正常使用率仅占42.62%,正常运行沼气后续服务网点仅占34.83%,间歇运行占26.93%,停用占38.24%。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的客观要求,目前农村沼气需求和发展的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2015年,国家农业部取消对户用沼气池和小型常温沼气池的建设投资项目,就全市而言,农村污水处理、集中供气项目共获省级补助资金466万元。足额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农村能源工作转型升级的步伐。
2.2 发展方向 今后毕节市以大型沼气工程为重点,积极推广以“猪―沼―粮(菜―果―茶―渔)”等为主要内容的循环农业生态模式,实现村庄、庭院废弃物再利用的良性循环。通过大力实施规模化沼气提升工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及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等项目,将以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主动融入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中,以沼气为抓手转到围绕发展生态农业上来,实现由传统单一的户用沼气到集中供气、“三沼”综合利用等多能互补、由能源效益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由重建轻管到建管并重的转变,努力提升农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3 探讨以沼气为抓手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
3.1 推进以“畜―沼―种植”为特色的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以沼气为抓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是一种“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随着全市沼气技术的不断提高,由于特定的地域条件,探索以沼气为纽带,以“畜―沼―种植”为特色的农村生态经济模式:规范养殖场及沼气池建造、管理技术,果树(蔬菜、鱼池等)种植和管理,综合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达到对各种农业资源要素的科学高效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该模式在全市呈现一些亮点,如:部分县(区)通过建设“猪-沼-菜”标准化蔬菜示范面积20hm2,开展沼渣、沼液用作基肥、追肥、叶面肥以及对土壤改良;在大型规模化养殖场通过新建600m3中温发酵沼气池投入使用后,沼气发电解决了养殖场的加工、照明,同时利用沼液喷施茶叶8hm2,喷樱桃、桃子6.67hm2,沼肥种植桂花、牧草10hm2。蔬菜、果园等种植养殖面积、养殖规模与沼气池容积的组合必须合理,这是推广此模式的重中之中。该模式完成了在系统内部,以沼气发酵为载体,实现由能量效益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转变,达到物质的良性循环,使农、林、牧等各行业实现有机结合,按“整体、协调、循环、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该模式的推广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可获得显著效益,主要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县(区)积极探索,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扶持循环经济企业和组织、奖励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发展一批拥有较长产业链的加工企业,发展“畜―沼―菜”、“畜―沼―果”、“畜―沼―粮”等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推广林下种养殖业,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改善了卫生环境、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农产品、减少了农村的污染、保护了森林植被。
3.2 推进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 提升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立足于辖区内县域统筹,合理布局安排今后沼气建设项目、沼液收集贮存利用配套设施设备及管网等节点工程,集成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厌氧发酵产沼、好氧堆肥还田等模式,加大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沼液或粪便等污染物就地消纳区域及建立养殖废弃物加工配送的有效运行机制,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或通过农艺或工艺措施,将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畜禽排泄物加以综合利用,发酵产生沼气,发酵后的沼渣和剩余的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制作畜牧饲料或直接还田作肥料等,实现农业资源的再生增值和循环利用,既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又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在规模化养殖场新建50~300m3小型常温沼气工程54处、500m3中温中型沼气工程6处、800m3中温大型沼气工程1处、1 000m3中温大型沼气工程2处,有效处理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该模式不足之处是缺乏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土地场所的大型养殖场,必需通过一系列生产技术措施和环境工程技术对养殖产生的有机废弃物进行环境治理,才能最终实现无害化养殖和生产优质畜禽产品。同时还要根据饲养动物的种类和有机废弃物的养分状况对养殖场进行分类,规模化养牛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鸡生产模式及规模化养羊生产模式,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
3.3 推广“种―养―加―销”一体化模式 扎实推广“种―养―加―销”模式,延长循环产业链。在规模化养殖场周边配套农田、山地、果林或茶园基地建设,养殖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处理后,利用肥水混合液浇灌农田,通过对养殖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养殖场粪便污水“零”排放。按照“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要求,综合分析全市资源禀赋、环境承载、消费需求等因素,充分利用坡耕地、荒山草坡推广应用种养结合的新型种养模式,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共赢”的发展格局,实现种养均衡发展。同时依托全市现有70个省、市、县三级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和“六大板块经济”,按照“三品一标”要求,积极改进现阶段农业生产及产业结构调整局限在种殖、养殖、粗加工等环节的格局,探索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采用“种―养―加―销”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创建有机蔬菜基地、无公害粮食基地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基地提供饲料发展养殖业,农作物秸秆、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作沼气发酵原料,经无害化处理后返回到种植园,利用沼气作能源,实现“三沼”综合利用。利用种养业提供的产品为原料,发展加工业,加工中产生的废弃物等可作为饲料,又返回养殖业,经过深加工的食品进入销售渠道,其收入返回到种、养殖,为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4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沼气发酵以后的沼液既可以喂猪、养鱼和浸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种植和养殖成本;沼气发酵残留物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将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同时还对发展安全生态环保的农产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沼气可用作燃料和生活照明,将减少农民的生活成本[2]。建一户10m3“一池三改”传统混泥土A、B型沼气池,年产沼气可达400m3左右,基本可供3~4口之家一日三餐炊事之用,年提供沼肥38万t左右,经有关部门研究分析,沼肥中的全氮含量比堆沤肥提高40%~60%,全磷比堆沤肥高40%~50%,全钾比堆沤肥高80%~90%,作物利用率比堆沤肥提高10%~20%。同时还可节约木材1.5t或蜂窝煤3t,节电约100kWh。沼气池用户每年/户能减少12kg二氧化硫和2t二氧化碳的排放[3]。
4.2 社会效益 以沼气为抓手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通过以上几种模式的分析,一方面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随着户用沼气池、集中供气和大中型沼气池的使用,规模化养殖场大量的养殖废弃物入池发酵,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也在池内得到杀灭,减少疾病传染,提高卫生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农村农户生产力,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对农户进行沼气及其综合利用的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增强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营造一种生态环保循环的良好氛围。
4.3 环境效益 以沼气为抓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降低农田地表和地下径流污染和空气污染风险,依法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做好辖区内耕地地力质量评价,加大地方动植物品种资源保护力度,严防外来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通过能量交换、废弃物转换、循环利用等方式,加快种植业、畜牧业及加工业之间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构建,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5 结论与建议
有学者已总结农业发展的4次类型转变,主要概括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4]。在由传统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探索全市发展以沼气为抓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下一步将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用于规模化养殖场和中小型养殖场沼气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中小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覆盖率;同时向上级部门争取解决一定额度的后续服务维修管护资金用于维护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沼气的使用效益。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建设覆盖率达20%以上;“三沼”综合利用率达90%左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可循环。
参考文献
[1]周震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348-351.
[2]黄玉明,李月红.基于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1):37-39.
1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哪些制约因素?第一,经营模式不佳。不可否认,许多经济落后地区,农产品的生产主要以消费为主,剩余的农业产品再进行市场交换。这种经营方式规模弱小,利润低。第二,缺乏现代化装备。农业经济为粗放型经济,农业产品大都没有进过深加工,经济利益不高。第三,农民素质不高。我国的农民朴实、勤劳,但缺乏现代农业生产的观念及对农业科技的运用能力。第四,农业资源没有深入开发。一些闲置的土地,其实是大有可为,但由于思想、技术限制,致使其成为“不毛之地”。第五,农业体制僵硬。农村基层干部,管理模式僵硬,“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不适宜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第六,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农村基础设施一是分散,二是覆盖面积不够。第七,农业生产不够生态化,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2发展农业经济的改进建议措施
2.1农业经营商品化
农业经营商品化,是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有效手段。农业经营商品化,指的是农业经营模式从“自给自足,余粮销售”,转变为“以卖为主,为卖而产”。商品化的农业经营理念有何优势?一方面是能够有效的活跃农业市场经济;另一方面是农民能够从中赚取丰厚的经济利润。如何推动农业的商品化经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点做起,首先是政府加以引导,鼓励农民种植反季节农产品。如反季节蔬菜、反季节水果等。众所周知,反季节农产品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能有效的刺激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建立“村菜市场”。据笔者调查发现,我国许多农村没有村菜市场。建立村菜市场,一方面节省了农民进城买菜的交通费用;另一方面,村菜市场打通了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促进了农场品的商品化生产。
2.2农业装备现代化
农业装备现代化,指的是运用现代化的生产、管理、营销理念,让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农业。如何实现农业装备现代化?首先,农机服务。引导组建农机服务公司,这类公司能够吸收农村闲散资金,通过市场运转后实现优化配置。农机服务公司生产规模大、效率高,有效改变农民小规模生产的状况。其次,引导组建农民协会。组建农民协会,旨在帮助农民转变农业生产理念,在破除传统农业观念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市场组织能力,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再次,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指的是在农村,组建农产品深加工的小企业,农场品的深加工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农产品深度加工微信企业,能够吸收农村剩余的弄动力。农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岂不两全其美?因此,应加大力度宣传、扶植、推广、优化农产品深加工微型企业的建立。
2.3农民武装科技化
提高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是切实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首先,加强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农村基础教育搞好了,即使部分孩子不能进一步深造,而选择留在农村务农,也比一字不识的文盲更具有创造性、发展性。因为这些人受过一定的基础教育,头脑灵活、眼界开阔。因此,我们要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建设。其次,吸引知识青年。很多农村知识青年有文化、干劲、思想。如果吸引更多的知识青年加入到农业行业中,相信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力。如何才能吸引知识青年务农?一方面,应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及居住环境,特别是在农村的住房方面,要在节省土地资源的原则上,设计出布局合理、美观大方的房屋结构。另一方面,政策调整,应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适当降低农业相关物资价格,从而缩短农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以此来吸引知识青年务农。
2.4农业资源深入化
深入挖掘农业资源,从那些看似不能产生经济利益的地方,开发出它特有的经济潜力。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境内多山地、丘陵。这些地区“沟壑纵横、崎岖不平”,不适合大规模种植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闲置的荒地。我们可根据这些地区的土质、气候、水分、阳光等条件,合理的开发闲置或者半闲置的土地资源。如何深入挖掘农业资源,充分发展农业经济?笔者从荒山、荒地、荒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荒山,由于土质等条件限制,一般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却适合于发展林业,而这也契合了“农业损失副业补”的原理。因此,可结合当地气候、降雨、土质,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美化了环境。对于荒地,适合发展“荒地育苗”、“木上植菌”,或者是养殖业。在荒地发展养殖业契合“种植损失养殖补”的原理。至于河滩,发展河滩养鸭鹅或者是发展水产业,能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总之,要以科学、合理的手段挖掘出这些“不毛之地”的经济潜力。
2.5农业体制创新化
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组织。强有力的基层领导,一方面能够正确贯彻上级对农业发展的指导意图;另一方面能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锐意革新,切实改变当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农业体制创新化,就是指创新农业的基层领导组织,以强化组织领导的方式,引导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领导干部,其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已不在适合当前经济的发展模式。那么,如何落实农业体制创新?首先,调整村干部组织。村干部“无为而治”的管理效率低下,清退原来的农村基层干部,考察、选拔责任心强、管理能力强的大学生为农村基层干部,对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意义甚大。其次,完善人才配置制度。完善人才配置制度,指的是利用市场的调节作用,将高学历、高智力的人才吸引到农村工作。具体在实施中,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工作的福利待遇,以丰厚的物质回报抢占人才市场。有了人才到农村地区,政府的理论指导与农村的实践可以有效的结合起来,农业经济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2.6农业设施扩大化
农业设施扩大化,指的是扩大农村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优化农村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如何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首先,扩大投入。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应在当前的基础上再度扩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具体工作中,要特别加强监管,确保足额资金运用于农村农业基础建设之中,要严厉打击行为。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一方面是完善农村的水利设施;另一方面是农村公路建设。其次,有机结合。这里的有机结合,指的是加强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科技的相互结合。国家对农业科技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农业科技研究也取得丰厚的成果。但在实际运用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因此要加强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活动的相互结合,例如,建立“科学种田示范基地”、“畜牧养殖示范基地”等,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最后,学习基地。例如,建设“农家书院”、“农业图书馆”等学习的基础设施,方便农民闲暇之余借阅、学习、改进、融合,促进农民科学种田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2.7农业发展生态化
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高效。生态农业追求资源的集约开发,摒弃粗放型生产模式。土地、人力等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生产效率较高。其二,环保。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而发展生态农业,将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对污染防治、改善环境具有重大的贡献作用。如何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首先,强化意识。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意识,做好宣传工作,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户、企业进行鼓励、扶持。其次,示范效应。政府加强与养殖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机企业等的合作关系,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一方面可进行生态农业的科学研究,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及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作为学习、参观、交流的场所,吸引农民、企业家前来交流学习,从中吸取经验,弥补自身不足。最后,实验项目。我们需大力继续抓好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实验,探讨生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建设与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机制体系等问题不断开展和实现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交流与创新。
3小结
总之,想要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就要改变现状,向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商品化的经营模式;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科技化的农民素质;深入化的资源挖掘;创新化的管理机制;扩大化的基础设施以及生态化的农业生产。只有努力做好以上工作,才能有效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切实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水平。
作者:张华民 陈志伟 丁冉 单位:济宁市梁山县大路口乡农经站 济宁市梁山县小路口镇农经站
参考文献:
四川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藏、青4省结合部,包括甘孜州、阿坝州的所有县和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共32个县(市),是除外全国第2大藏族聚居区[1]。其中,木里藏族自治县是我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四川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县,坐落于四川省西南边缘,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山,南临金沙江,北靠甘孜州。四川藏区自然环境独特,高山高原峡谷地理特征突出,生态类型多样,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各县域境内农牧业发展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均是特色优质水果、错季蔬菜、中藏药材等产业的最适生态区,有大力开发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先决条件,农牧渔业能充分形成循环产业链等优势。但也同样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生产方式落后、优势资源的利用率低下甚至浪费、技术缺乏、精品农产品较少、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本文以木里藏族自治县为例,研究重要生态功能区定位下的四川藏区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生态农业相关概念
2.1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2]。生态农业至上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包括了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以生态学为基本的指导思想的,可统称为生态农业[3]。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2生态农业产业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是遵循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自然资源开发及其增值和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利用相协调原则,以生态系统承载力能力为前提,充分发挥当地生态优势,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开发优质、安全、无害农产品,经济、环境效益高的现代化农业产业[4]。为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加大力度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鼓励和扶持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以发展绿色食品为标志,加速生态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5]。
3木里县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基本状况
木里县现有耕地面积15333.33hm2,林地面积25.33万hm2,草原面积25333.33hm2。耕地中,以玉米、马铃薯、青稞、豆类等为主的粮食作物播面约17333.33hm2,蔬菜、中药材、水果等经作产业2000余hm2,核桃、花椒等干果产业2666.67hm2,养殖业以牦牛、羊、藏鸡为主,牛存栏10万余头[6]。“十二五”期间,木里县强力推进以中底产田地改造为主的农田基本政策,大兴山区小水利工程、坡改梯、地力培肥等项目。通过四川省农科院的挂职帮扶和攀枝花对口援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农业科技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农民实用技能得到大大提高。
3.2发展优势
3.2.1气候资源优势木里县境内气候特点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辐射强烈,多年平均气温14.0℃,极端最低气温-5.4℃,极端最高气温33.6℃,最大日较差23.3℃。同时立体气候显著,小气候多样[7]。独特的立体气候,有利于作物的立体布局,形成生产上的品种多样性。日照时间长,总辐射量多,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164.9h,无霜期年平均238d,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境内高海拔地区气候冷凉,小气候多样,病虫害发生少,有利于中低温型农作物和特色优质农产品的生产。
3.2.2农林业生态资源优势木里县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苹果、葡萄、核桃、蔬菜、中药材、中低温食用菌、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生长发育的最适生态。木里县林区面积大,森林覆盖率67.3%,活木蓄积量占全国1%,全省10%,以县级为单位居全国第1,为发展林下种植业(中藏药材、食药用菌)、养殖业(藏鸡、藏猪放养)奠定了基础。此外,适宜栽培的粮经作物品种多,能够针对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3.2.3政策环境优势在“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启动藏区高标准农田、村组道路、农田灌溉等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在四川省内,藏区被纳入《四川省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范围内,规范发展蔬菜、特色水果、中藏药材、中低温食用菌、设施农业基地。多年来,攀枝花市、浙江湖州市、西昌市、中国电信、四川省农科院等地区和单位对口援助木里县,为木里带去了资金和人才,帮助木里加快发展。
3.2.4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优势木里县农耕地远离工业、生活污染源,环境优良,空气、水源洁净,土壤无有害物质污染,病虫害发生少,生产中农药用量少,几乎是一片尚未被污染的处女地,农产品生产容易达到无公害、绿色、甚至有机标准。独特的高原气候有利于作物品质发育,生产的果品果型整齐、色泽鲜艳、风味浓郁、耐贮藏运输,生产的蔬菜品质优、细嫩化渣,显著优于四川盆地内同类蔬菜的品质,适合发展高档消费市场。且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上市季节比内地晚一个月以上,刚好错开内地农产品上市高峰期,形成了明显的错季优势。将相同品种布局到不同海拔,可实现同一区域内农产品分期成熟,延长供应期,减轻销售压力,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
3.3发展瓶颈
3.3.1交通、用电、通讯条件差,制约农业生产及产品销售木里县境内现有S216正在升级国道,泸亚路、亚三路等重要过境路也在建设中,影响农产品运输和销售。截止2013年底,县境内公路等级较低,仅有7%左右的柏油路,全县113个村还有近20个村未真正通公路,有30个村的公路是“晴通雨阻”。用电方面,只有6个乡镇能稳定供电。通讯方面,29个乡镇和9个牧场基本上不通固定电话,移动通讯因基站使用太阳能的关系,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3.2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基础投入缺口大全县有效灌溉面54.67km2,占耕地的45.7%,旱涝保收面积30km2,占耕地的26.3%[8],灌渠、渠堰较少。全县水土流失面积5200km2。耕地中,中低产地占90%(其中瘠薄型占60%),耕地缺乏氮素、磷、钾、硼较严重,地力等级基本在六级以下,农业靠天吃饭是普遍现象。由于农村经济欠发达,州、县财政极为有限,加之耕地分布零散,坡度较大,海拔跨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防灾设施和灌溉设施严重缺乏,造成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滞后,且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3.3.3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人才制约瓶颈短期内仍将持续由于受交通、贫困、师资、意识等多种因素影响,农牧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农村青少年通过“9+3”后基本脱农,使得从事农业的劳动者接受新科技、新技术的能力受到局限,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和新观念的吸收,也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生产者市场营销意识淡薄,农产品物流发展相当滞后,市场开拓和品牌意思缺乏,限制了销售市场的扩大和收益的提高。从事农技推广的基层农技人员少,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资金和人才问题是长期制约木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集聚资金和人才政策措施还有待加强。
3.4面临形势
3.4.1产业发展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木里县的传统农业产业以粮食作物青稞、玉米、马铃薯等为主,效益较低,但这是藏区人民的特色主粮,藏区人民对高原粮食作物怀有特殊的感情。随着特色农产品面积增加,质量效益提高,蔬菜、水果、林下产品等经济作物对农民的致富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木里县必须充分发挥资源禀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转变藏区干群的思想认识,鼓励农牧民自愿加快调整进程,加快发展经济作物和农业旅游,逐步消除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
3.4.2区域间竞争加大了产业发展的难度木里县地处高原,与四川藏区其他县及国内的青海、新疆、、云南等省部分地区资源禀赋相似,产业结构差别不大,在今后发展中,高山蔬菜、特色水果、道地中藏药材、优质粮油、高原畜牧等产业可能面临地区间无序竞争和发展模式趋同的压力。
3.4.3城镇化发展扩增对生态农产品的内生需求日益增多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型、健康型食品日趋旺盛,为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提供众多的市场机遇。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域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成渝经济区成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两江新区的建设,会新增加近千万人的农产品消费者,这必将为四川藏区农产品的销售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3.4.4民族风情浓郁,有众多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木里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核心区域,美籍奥地利科学家约瑟夫.洛克曾3次抵达古佛教王国的木里,后来将大量的考察游记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称木里是“一处没有人知道的仙景胜地”,英国著名作家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首次将这块神秘地域命名为“香格里拉”(人间天堂)。因此,木里县不仅具备优质农产品生产的生态条件,还可以结合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满足游客多元需求提供可能,从而提高旅游品位,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
4木里县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4.1发展思路与定位
木里县生态农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为:“优先保护生态,配套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互动农旅产业”。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合理布局、高效集约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达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农业发展的定位上要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木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木里的比较优势,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快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推动特色优势资源优质高效转化,以生态特色农业引领木里县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木里县成为四川藏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旅游度假目的地、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模范区。
4.2优化产业结构
4.2.1农业产业之间的结构优化一是加大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增草减畜、宜牧则牧,加大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效结合,实现循环生产与利用,同时引入畜产品加工企业以实现畜产品的就地转化,从而实现多产业结合、多层次发展的系统性开放及农业结构内部的良性循环。二是加大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依托木里的自然特色,以旅游为先导和主线,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建立生态型多产业的现代农业结构,把农村休闲产业、农村美食产业、民族文化产业、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和环保产业等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作为重点。三是充分考虑藏区文化特色的新村建设,以产业为支撑,形成依托产业建新村、建好新村兴旅游,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改善村民宜居环境相结合,进一步实现三产联动,多元化发展,实现产村一体化发展格局。
4.2.2农业产业中各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一是优化畜牧业内部产业结构,加快生态藏香猪、藏鸡产业发展。二是以发展农产品粗加工为基础,主导发展农产品精加工,统筹协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是按照重点发展果、蔬产业,以林下产业、中藏药材特色产业为核心的发展要求,对种植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四是以体验、休闲、观光为特色,一三产业互动,实现以观光农业为主,旅游式、自助式、休闲式为辅的产业结构优化。
4.2.3产业发展的品质结构优化在现代食物消费潮流引导下,充分有效地发挥木里县农业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农业现代技术运用,将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产品剩余物和副产品进行转化,变废为宝,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把加快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切入点,实现农产品品质结构优化。
4.3发展模式
4.3.1完善生态农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兴建生产服务设施、建设原料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推进技术改造升级。支持品牌建设,对获得全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州名牌农牧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的给予奖励.扩大财政贴息贷款面,重点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纳入信贷财政贴息贷款对象。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方面的创新创业。
4.3.2加强建设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具体到蔬菜、水果、食用菌、粮油等每个产业的每个种类而言,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产品产地、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标准,形成与市场需求对接,与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紧密衔接配套的质量控制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控制标准体系。
4.3.3鼓励创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联合建立示范园,组织技术攻坚。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鼓励企业坚持科技创新,着力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性人才。
4.3.4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销售、市场开拓等主体发展,努力提高农户集约化水平与市场开拓力度。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重点培育引进龙头企业,着力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建立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4.3.5建立生态农业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以政府为指导的协调机构,建立生态农业组织保障体系。整合国、省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人才等,协助生产者应对管理、政策、市场、技术与资金等风险,尽量克服或减少外界因素带给产业的损害。集中资金、资源和技术力量打造知名大企业、大品牌,走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使木里生态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5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