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08:06
导语:在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应用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案例,也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就是教学案例。就像子弹之于枪支。所选取和利用的案例是和教材中的关键先关联并具备代表性的实际,具备说服力,和可靠性,这种包含着事物本质的元素能够让地理知识变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学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包括,个例,群例的描述,结合以地理科学为基本研究理论的方法,显像管内容变得实体化,让相应的问题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渗透。其次以学生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配合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知识。因为学生发现的知识,是根据实际发生或者真实存在的事物得出的知识。所以,在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基础上,作出归纳和总结。对于地理案例教学的案例,可以选择与课堂知识重点相关的信息,图片,新闻报道等等案例,所选的案例应该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足以激活学生好奇的案例,例如百慕大三角,地震,海啸等等,学生可以再这一个过程中从一个被动的学生身份变成一个善于探索的观察者。当然学生的观察过程应该有教师带动和引导,带动学生参与到案例的情境当中,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眼前案例存在的隐藏内容,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份出新的定义。通过这种引导,能让学生对案例的本质内容作出相应的探索和总结,以最有效的方式从个体案例中,归纳出一类情形,从而获得了真实可靠的知识。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观察力,事态发展洞悉力和博爱的人文气息。这就是地理教学案例的存在价值。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开发策略
课堂上所选取和利用的案例应该是和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具备直接联系,并具备实际的代表性,具备说服力以及可靠地支撑点,这种包含着事物本质的元素能够让地理知识变得唾手可及。地理教学案例通过对实际案例包括,个例,群例的描述,结合以地理科学为基本研究理论的方法,显像管内容变得实体化,让相应的问题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渗透。其次以学生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配合学生的个性,思维方式,以相对轻松的方式,让学生从案例中发现知识。所以,在学生根据教学案例得出相应的地理知识基础上,作出归纳和总结。例如海啸,可以向学生展示印尼海啸的相关情报,和讯息以及新闻报道,让学生从相关的已有讯息中总结出已知的知识,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表述和讯息,讲述海啸的破坏,破坏范围,再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海啸以什么样的发生速度,为什么沿海地区的居住人群没有及时的做出相应措施,海啸的持续时间,还小的征兆,当地政府对于海啸的相应预防工作是什么样的,海啸带来的附带性的自然灾害是怎么样的,每年地球上会发生多少次海啸,海啸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回答,或者根据其他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质疑或者肯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再调动课堂,让学生一起总结出,与海啸相关的地理自然科学知识(海啸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海底发生了地震、海底的火山爆发或者地面上火山爆发、海底发生滑坡现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通常会在地震高发带形成海啸,并对沿海的设施及居民带来危害。海啸的速度高达700~800千米/小时,几个小时内就能波及整个大洋,海啸的波浪长度长达数百公里,并可在以很小的能量损失几千公里持续几小时,本身在海内的高度并不足一米,但是一旦涉及到了沿岸地区,就会由于岸边的阻力作用,导致海啸的波浪大幅度增加,形成高达10多米的海浪,并且每隔数分钟就会有下一波新的海浪更新力量,波浪的内部作用力也是十分剧烈的,能够将沿海地区的堤坝摧毁,沿海地区的房屋或其他建筑,都可以被海啸铺平。海浪的形成,大体主要是因为海底的地壳发生了变形或堆积交错。据可靠统计,全球发生海啸的高发地区多是因为深处地震带的原因,也就是说,地震因为海底的地壳形变可以较高几率的带来海啸,比较具有规模,并且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打击的海啸,大约有270次左右,每年都会有6次左右大规模的海啸灾难,海啸多发生在环太平洋海域,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高发岛群,日本相关海域发生海啸的总数占环太平洋区域发生的海啸总数的半数以上)。教师要从全部的信息网络中搜寻到具备一定代表性的并且和书本内容直接相关的讯息,未必非要局限与地理自然科学里,也可以从财经,政治,生物,历史或者生活等等其他方面开发新的讯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案例素材。
3.教学案例开发的研究核心
自然科学类文化知识这种最接近于人类追求真理的动机意识类知识,其实是最有研究和探讨价值的知识,应该是作为常识了解熟知的东西。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探索和研究也正式标示着人类思想进步与否的参考依据,实际上错过了这些知识文化的普及,或者说是以错误的方式普及,使得地理以及其他文化知识变得让人抵触实在是当代人类文明的一大憾事。所以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是类似于改变现有状况的革新动作,也希望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当中,能够体现出相应的价值,带动当代教育的发展与更新。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本质实际上是借助对一件具体的地理实际情景,让学生能够对该情景作出观察,研究,探索,分析,好奇,求知,并能够对自己目前所知道的东西所质疑,或者与他人进行探讨,这是一种开放思维式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接收到教师所传达的讯息。所以结合以上表述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传授,并让学生学会探索,并在探索中获得知识,分享自己的探索发现,与他人交流,获得新的内容,通过质疑,得到相应的参考依据,变为新的知识。
4.结语
关键词: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教育 地理活动课
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孔子的“听言观行”,苟子的“行高于知”,已经意识到知识的形成必须经过实践,即主体自觉参与,全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的重要性。当今,中学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是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地理活动课的设置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在中学地理教材的每单元中均有活动、探究设计,都是与本单元主题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是课文学习的自然延伸和拓展,真正构建了地理“活”、“动”的机制。它涉及我们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现实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中学地理活动课的类型和形式
地理活动课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按活动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考察型的活动课。比如月相变化,日食、月食现象的观测;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河流上修建的水库及其综合利用效益,修建水库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防止发生地震等危险。
(2)调查型的活动课。例如指导学生调查本地人口流动或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本地区某一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变化,农民增产增收,居住条件的变化等。然后指导学生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归纳,完成调查报告。
(3)探索型活动课。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探索型活动课的题材十分广泛,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有探索和探讨的话题。如地球运动现象的记实,月相变化的原因,潮汐现象的成因,我国东北林区的森林保护等问题。
(4)小型演讲会、辩论会。例如有无地外文明?大气温室气体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吗?我国城市的发展战略正确吗?在课前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准备好演讲稿和辩论素材,使活动课能够顺利进行。
2、寓忧患意识教育于中学地理活动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21世纪的社会将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与此同时,也将伴随着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中外的许多有识之士已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教学对忧患意识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寓忧患意识教育于中学地理活动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地理活动课获得亲身参与、直接体会的机会和借助工具进行探索研究的经历。同时进一步学会分享和合作,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学习,激发创新的冲动和欲望,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
3、将忧患意识教育与中学地理活动课有机结合
寓忧患意识教育于中学地理活动课中,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其具体方法是: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环境保护的活动课中重视忧患意识教育。在中学地理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中都涉及环境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将所有教材中涉及专题环境教学内容的为典型环保教育课。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环保教育的世界趋向性和形势紧迫性上去揭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2)重视教师的主导性,在地理活动课中联系日常生活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在中学地理日常教学中,重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有效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用于地理活动课教学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高度概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说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教学也不应脱离生活。将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党性。
(3)采用各种形式,在宽松的地理活动课学习环境中进行忧患意识教育。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中学地理活动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生理、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为出发点,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树立忧息意识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忧患意识,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而且学生很快在游戏中培养形式的忧患意识,并且牢记心中。轻易不会忘掉。
(4)巧设活动情境,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比如新教材中东问题的活动课,可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指出这个地区战争不断、除石油之外,还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海湾战争的背景是什么?再如有关日本问题的活动课:日本发展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过程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利用本国的地理条件?与日本相比美国的发展,恰又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什么呢?从发展中国家较成功范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和借鉴等。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找到问题答案,唤起他们的忧患意识,使他们的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参考文献:
[1] 商治平;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案例教学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琚艳丽;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汪晓岚;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端蓉;基于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的案例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唐陆冰;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关键词】古诗词,人文地理,地理教学,应用案例
一、引言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地理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各项地理技能,更要懂得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体现了科学美感的课程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引用诗句走进地理课堂,不仅促进地理教学的创新,更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艺术和魅力。众多诗歌当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自然规律的诗句。
高中地理必修二主讲人文地理知识,本文主要从人口部分授课出发,在众多诗句当中筛选出部分相关诗句进行教学案例探讨。
二、人口的变化
不同时期的人口在时间与空间上发生着数量上的变化。因此,选取人口的数量变化与空间变化(人口迁移)两类展开分析,筛选出三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赏析及应用如下: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地理角度赏析
本句描绘作者舒适的田园生活,表达其生活美、意境美的同時,无意中流露出当时社会非常重要的人口信息。诗中叙述了三个孩子的不同形象,从侧面明晰地反映出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情况:对于作者的家庭来说,大儿子由于年长,所以成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负责在自己家的农田中干农活,务农事;二儿子相对来说小一些,家中类似于编织笼子的一些简单的、辅助劳动由他来完成;三儿子年纪最小,少不谙事的他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
上述社会形态下,由于落后的婚姻观、生育观念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人们持有多生多育的想法,多子多福的普遍观念。一个家庭,只有人口多才能拥有较多的劳动力,通过发展自给自足的家庭农业从而实现家庭的生存与发展。诗中,从“最喜小儿无赖”中“喜”字深切地体会到,作者感到开心和幸福。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育意愿是强烈的,这必然导致当时社会形成高的人口出生率,在传统农业社会相比原始社会的医疗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使得当时社会人口死亡率较低。高的出生率、较低的死亡率最终形成了较高的自然增长率,这就是人口增长模式中典型的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相对现代社会来说,人们受到各方面的约束和压力,并不能体现出强烈的生育意愿,人口也是因为这样不断地减少,形成现代社会中较低的人口出生率。这说明不同时期所产生的不同的生育意愿是人口出生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应用案例及分析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的授课中,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人口自然增长在不同阶段的差异,所涉及到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各类原因;第二部分讲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学生需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原因及地区分布。在讲解第二部分的人口增长模式的传统型时可将本首诗应用其中。
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距离现代社会较远,教师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进行理解,古诗文很好的为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特征的学习进行辅证。不仅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将古代传统农业社会背景下的人口增长模式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从直观上进行对比。
(二)人口的空间变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1.地理角度赏析
这首诗耳熟能详,作者生活于唐朝,是科举制度成型的朝代。作者中榜后被朝廷安排到某地为官,需要到被任命的地区居住生活,发生人口迁移现象。这种因为政策所导致的人口迁移现象甚至在现代社会中也屡见不鲜。
从地理角度分析,这种在本国范围内,跨越省级行政界线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长期移居的现象是人口的空间移动即人口迁移,属于国内人口迁移。作者的人口迁移是政治因素所导致的,政治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政策以及政策所影响到的相关人员的人口空间移动。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李白《永王东巡歌》
从地理角度解释该现象,是由于政治因素中战争因素所导致的人口迁移。战争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与秩序,大批人口选择从现居地迁往其他安全、能够满足自己及家人正常生活的地方居住甚至定居。
社会变革、战争等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地区性武装冲突都曾促使人口发生迁移。
2.案例应用及分析
以上两句诗可应用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的授课当中,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人口迁移的定义、方向、规模及其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讲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学生需系统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两大类因素。在讲解第二部分影响人口迁移因素时可将这两首诗应用其中。
例如:教师在讲述影响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人口迁移的定义来判断诗中所述是否为人口迁移,并且分析得出诗中所述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当然,这两首诗中作者为我们所描述的人口迁移都是受政治因素影响比较被动的人口迁移。
灵活引用相关诗词进走地理课堂是具有教育教学意义的课堂环节。对于学生,可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和灵活迁移应用的能力与素养;对于教师,不仅能够提高教师对地理知识灵活应用的纯熟程度,还能增强教师个人魅力;对于新型课堂,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和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如何将古诗词游刃有余的应用在地理课堂当中也是我们所应当思考。
参考文献
[1] 陈晗.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妙用[N].学知报,2010-3-30(007).
[2] 张继红.古诗词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N].教改聚焦,2010.
[3] 樊杰,韦志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 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关键词】中学地理生活化创设
引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给学生提供与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知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脱离生活的倾向。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感受地理。积极引导学生将地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地理在生活中发挥真正的功效,让地理知识活学活用。生活是地理课程资源的源头活水。对于学生而言,地理课程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是地理课程引导的个人生活展开的过程。我国过去的地理课程资源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存在着一种疏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片面倾向,缺乏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理念,倡导生活化地理,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更好地适应生活、欣赏生活和规划生活。所以,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高中地理教师多数不重视课堂教学情景创设,师生互动不够,生生互动以及学生提问机会偏少,学习地理的方法很大程度上还是死记硬背。老师是整个地理课堂主宰者,教师不仅决定学生学什么,用什么方式学,而且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具有差异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始终是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理知识,造成学生探究能力的欠缺。传统教学强调间接知识的重要性,传统的地理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探究学习的能力、发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却远不能达到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地理教育只拘泥于课本,脱离了生活这个大课堂,致使地理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地理课堂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使地理教学因此失去了新鲜的活力和学科的魅力。
二、高中地理生活教学策略
(一)树立新的教材观念
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甚至人们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教学内容,专家学者们开发的教材可能是很好的,但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而言,教材又是无能为力的。而且就时效性来讲,教材—般都是滞后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教材多样化使教材作为教学殊地位逐渐动摇,教材的功能定位也逐渐由控制与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显然把教科书当作“圣经”一样来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因此,我们应树立新的教材观,视教材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材料和工具,而非教学的全部。因此,地理教师应在兼顾新课程共性的前提下开发个性化课程,所选课程要从提高协调人地关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角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社会需要为方向,既要广泛联系实际,考虑本地区、本学校的差异性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价值趋向等诸多因素,又能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特征,使地理课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可以根据教材设计一些开放性课程,以此升华教学内容。
(二)联系实际导入课堂
多项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深挖教材,帮助学生找到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联系生活导入课堂。课堂导入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化人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时,刚好在九月份左右,九月的大多是艳阳高照的季节,教室里遮阳窗帘几乎不用,但在冬季教室里经常使用遮阳窗帘。夏季和冬季,同学们都在7:30左右到校,同样的时间,天空的明亮程度有很大的差别,这又是为什么呢?进而问到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有变化吗?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探究的状态,不愤不悱,为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创设了情景,将学生的思维引进了地理知识的探索空间,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合时事思考问题
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只有增强学以致用的课堂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地理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对此,我们必须多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时事,并以之来作为思考或探讨的话题。作为生活在这个自然界的一员,各种新闻媒体中所报导的地理奇观或者灾害性的新闻更加具有时代的教育意义,这些素材可以拉近我们课堂上书本上的内容与学生理解层面上的距离.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再者时事热点也是每年高考一个重要的载体和试题的切入口,所以把时事新闻转换成问题形式,有选择的纳入到地理教学中,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有积极意义。如在高二地理最后一章“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时,在课上笔者先引用了一个青藏铁路修建时,为保护藏羚羊的生存迁移通道.而架桥以保护那里的生态环境的时事实例,分析了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然后,布置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自己查找关于我国西部开发其它的时事实例,并从中分析、评论其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这些事例的收集、分析,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了教材.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利用生活里的自然现象来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通过对自然现象分析、
研究找出现象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能力,促进中学地理素质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锦毅.新课改呼唤生活化的地理教学[J].甘肃教育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进展,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提出将3S技术应用于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设想。
关键词 中学乡土地理;地理教学;3S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55-01
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体现“生活化地理”的理念,结合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示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在领略环境与生活魅力的同时,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一、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国外从近代区域地理学诞生之时,便已经开始重视乡土地理研究与教学,确立了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17世纪夸美纽斯在设计地理课程时就强调必须从乡土地理学习开始;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指出儿童的学习要与乡土知识相结合;继李特尔之后,德国大学教授赫阿尔夫·赫特纳在《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中重申了“地理课程应该从乡土志开始”;在美国,地理学习通常采用“同心圆”式(或称“扩展环境”式)的学习秩序,即地理学习从家乡和家乡周边环境开始。在英国,虽没有乡土地理教学的概念,但十分重视地理野外考察。在日本,一向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尤其对乡土地理调查法有详尽地研究。
在乡土地理课程设置方面,世界各国有所不同,主要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如英国、法国等,优先学习乡土地理;第二类如前苏联等,将乡土地理知识渗透到各部分内容之中;第三类如澳大利亚等,以专题形式在问题探讨中结合了乡土地理的学习。
由此可见,在国外,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国内研究进展。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乡土地理教学起步较晚,目前,从课程标准来看,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把乡土地理提升至与“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其纳入中学地理教学的体系之中,且从课程性质、理念、设计、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阐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出现在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部分,且基于乡土地理基础之上的活动所占的比例较大,突出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理念。
此外,国内广大教师与学者也对乡土地理教学展开了大量研究。据文献调研,2000~2014年之间,国内学者在三大国家级地理教学期刊《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发表的与乡土地理教学相关的论文共计69篇,主要涉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地理教学策略与实施途径,以及乡土地理的各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困境的研究,如心理地图法研究、地图导学法研究,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研究、乡土地理试题研究、教育教材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研究等。由此可见,国内乡土地理教育方兴未艾,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各国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差异。总体上,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时间就越早,相关研究成果也越丰富。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大的如公司、学校,小的如学者个人,都十分重视地理信息技术教育,他们的学生不仅能熟练操作地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软件,如GIS软件,而且能运用这些软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如马耳他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鲜有教师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教学;而新加坡虽然现阶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较少涉及3S技术,但是已计划在中学课程标准中对3S技术的应用提出要求,这将有助于3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
美国是研究地理信息科学最为前沿的国家,其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方向及其变化基本上代表了世界地理学的整体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地理学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世界地理信息技术将不断发展,而中学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必然随之发展。
2.国内研究进展。纵观国内近年来的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3S技术课程和3S技术辅助教学应用两个方向的研究上。3S技术课程研究又主要分为课程内容研究与课程教学研究。在课程内容上,段玉山、安业分别对高中地理中3S技术应用的选修模块内容与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3S技术部分内容进行解析与评述,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课程教学方面,以课堂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为主。
在3S技术辅助教学应用方面,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3S技术辅助教学——以制作专题地图为主,用于分析、讲解特定教学内容。②3S技术辅助研究性课题的学习——应用于地理实验教学中;③3S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④基于GIS的中学地理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另外,李晴晴、孙婷等就GIS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也做了相应的研究。
整体而言,我国目前的中学3S教育仍属于探索阶段。一方面,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更多的是面向科研或高等教育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而较少涉及引导学生将3S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用于收集、分析、利用地理信息,解决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的论文。另一方面,3S技术在我国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展也较为缓慢。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地理教师对教材中涉及到的3S技术部分,大部分只是简单地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会使用ArcGIS、ArcView等软件对教材内容做简单的操作演示,几乎没有学校给学生提供上机、体验3S技术应用功能的机会。
三、不足与新思路
综上所述,国外对3S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理论研究较为成熟,且其实践教学发展也较快,尤其十分重视如何更有效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3S技术的问题。而国内研究进展缓慢,对3S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往往侧重乡土地理资源、教材、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探讨,少部分基于GIS建立乡土地理资源数据库,而将3S技术综合应用到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则仍较为少见。因此,如何将3S技术的优势应用于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中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7):4-31.
[2]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信文.乡土地理教育的实践研究——以《福州地理》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5.
[5]余茂军,.乡土地理教学中3S技术的应用及实现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8).
[6]曾苏清.3S技术综合应用于高中地理课程实验教学探究——以海坛岛水土流失检测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学科渗透培养人文综合素养
在历年高考中,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综合试题无论是合卷还是同堂分卷,但三科联系密切,多以地理学科素材为载体,挖掘政治、历史学科元素进行能力立意并综合考查测试。高中地理教学是目前高中文科综合中难度较大的学科,同时也是较适合进行跨学科渗透教学的一门学科。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达到新课程标准,积极培养高中生人文综合素养,笔者认为通过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合作交流、辩证思维以及分析历史与现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是较有效的途径之一。下面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予以说明。
文科综合中结合校本教材,通过乡土人文地理渗透教学,可以使学生学到有关家乡所在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概况,了解家乡经济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及发展前景;可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使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能同现实中的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树立为家乡经济建设服务的远大志向。同时还可以让高中生明确地理学科不但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具有鲜明突出的现时性和实践性特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笔者目前所在的是一所随着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乡村中学逐渐演变发展为的城市中学。过去,它地处城乡结合部,周围是遂宁市城区主要的蔬菜、鲜花以及乳畜品供应基地,并临国道318线南侧。现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校就位于国家级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B区的腹地,周边逐步发展建成纵横交错的交通干道、新兴工业区和众多安置小区、高级住宅区。因此,我在教学中紧密结合这一区位优势条件,积极开展学科渗透教学的实践探索。
案例一:农业与工业的区位选择及发展变化
我主要设计了下列实践活动与思考问题,然后师生互动交流:
调查了解学校附近主要的人类生产活动方式,近年来发生过什么显著的变化?
(过去:以发展城郊农业为主,种植蔬菜、鲜花,养殖奶牛等。现在:以发展工业为主,并成立创新工业园区。)
调查本区过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现在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有哪些?
(主要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方面有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方面有市场广阔、交通便捷、政策支持、历史悠久。主要工业区位因素:自然方面有土地平坦且面积大、水源丰富靠近河流下游;社会经济方面有市场广阔、交通便捷、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地的区位选择受到什么影响及发展变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本地的区位选择由农业区位发展变化为工业区位。)
案例二:城市化与城市化问题
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学地理;传统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起源与发展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教育目的,选择一些教学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法。原型案例教学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我国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施行和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应用到各学科。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得益彰,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和意义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应强调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追求得到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分析,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还可以达到锻炼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地理课堂选用案例教学法比起传统教学法更具一些独特的优势:
1.便于理解知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地理案例教学,便于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及原理。由于地理案例不仅具有相关的背景数据或材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征,利于加深学生的感知认识,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也有利于地理知识可视化、地理概念具体化。
2.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必要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导演”,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学习,他们的自信心及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案例教学的追求,不是找到唯一正确答案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根据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加强消化和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
3.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21世纪人才
案例教学既需要教师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也要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这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这使得教学活动一直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进步,促使教学相长,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在地理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案例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区域工业发展”为例,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案例教学。
1.根据教学内容及课标要求,精选教学案例
对于“区域工业发展”这一内容,课标要求能分析工业区位选择因素,并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这特别适合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案例教学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的案例材料,地理教学案例选编往往遵循以下原则: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实践性、时代性和趣味性。因此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符合上述原则。
2.提供学习材料,建立问题情境
在选定了教学案例之后,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欧洲政区图”、“德国地形图”“德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德国水系图”“德国交通图”和“德国城市及人口分布图”六幅图以及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案例材料“德国鲁尔工业区”,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情境。
3.提出问题,深化问题,培养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素养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出的六幅图及课本上提供的案例,思考以下问题:德国鲁尔区的概况?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德国鲁尔工业区曾经衰落是因为什么?根据德国鲁尔工业区出现衰落的原因应采取怎样的治理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问题搭建原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的桥梁,并利用相关的已有知识经验把当前“区域工业发展”内容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获取新知识的意义,并把它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化新知识,同时也对新知识作出进一步的推论和预测。
4.归纳总结,整合知识,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融会贯通,并充实原有知识。学生通过阅读“欧洲政区图”“德国地形图”归纳出:位于德国中西部的鲁尔区,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临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学生通过阅读“德国矿产资源图”、和课本上的案例资料归纳出:鲁尔煤田可以为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提供充足的煤炭资源,同时,鲁尔区西南部靠近法国著名的洛林铁矿可以为传统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学生通过阅读“德国水系图”和“德国交通图”归纳出:鲁尔区河流纵横,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区域内还有完整的内河运输网和铁路网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水陆运输;学生通过阅读“德国城市及人口分布图”归纳出:鲁尔区靠近德国国内的大城市,同时还靠近欧洲其他发达国家,因此工业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整合以上六幅图阅读归纳出的结论,得出德国鲁尔区的业区位条件。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鲁尔区工业区位优势
■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案例分析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什么会出现衰落,并根据衰落的原因找到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案例中提到“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长期局限于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部门”,由此可以得出鲁尔区的生产结构单一,应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由课本案例图鲁尔煤田剖面示意及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可以看出煤炭的开采价格升高,导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地位下降,应减少煤炭企业,多采用新能源;同时,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致使世界性钢铁过剩,应提高炼钢技术,降低生产成本;重工业集聚带来了环境污染、土地短缺、交通拥堵等问题,应调整工业布局,治理污染,植树造林等;出现衰落的时间处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时期,因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是鲁尔区工业出现衰落的根本原因,应该顺应改革的潮流,加大对教育和技术的投资,引进先进技术等。
5.分析改造,形成新认知
其目的在于让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经验进行调整或改造,使知识产生顺应和迁移。在学生已具备了“德国鲁尔区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及治理措施”等新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以下问题: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发展传统工业有哪些区位优势?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的异同。将上述问题整理成表2:
表2 辽中南工业区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及治理措施
■
一、全国课标卷Ⅰ考查知识纵向比较
从理论上讲,地理可以粗略地划分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类。为了更好地与高中地理教材体系相对应,笔者把考查内容大致划分为必修一(自然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必修三(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地理和选修地理等五类知识。
从表1统计可以看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重相当,人文地理比重有增加态势。自然地理知识考查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运动)”近两年有所涉及但难度不大;人文地理知识考查主要集中在“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综合题中区域地理选择地域基本保持为“一中国”、“一世界”,作为考查知识的载体越显重要,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体现了地理教育价值功能;选修地理三个模块设问难度相当,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二、 地理高考试题命制特点
1.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究新问题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考查内容只是学生所学全部内容的抽样,并且突出考查地理主干知识。近三年全国课标卷地理试题中,自然地理知识主要考查大气运动(常见天气系统、气候类型)、水体运动(水循环)、地表变化规律(内外力作用)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人文地理知识主要考查农业与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城市聚落形成的区位条件)与交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全国课标卷始终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探究新问题,注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有机融合,并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考查的比重相当。选修地理模块试题命制以图表为载体,多采用“描述阐释+论证探究”的设问模式,每道题目均设置一个问题,且问题的切入口较小,利于考生答题。
2.紧抓图表能力解读地理新信息
近三年全国课标卷中,每份地理试卷一般有7至10幅图表。以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为例,一共有10幅图像,其中区域地图5幅、等值线地图3幅、地理示意图2幅。值得一提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和其它等值线图频频出现在全国课标卷中,景观图考查频率较低。地理评卷都以图表作为考查知识的地理信息载体,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及其思维过程,从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能、地理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引导考生深度思考重建知识链
无论是福建卷还是全国课标卷,能力立意都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考核目标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在引导考生深度思考的同时,突出逻辑思维表现的过程与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4.创设实际情境渗透地理生活性
全国课标卷秉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取材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设置的问题情境贴切新颖。如2013年全国课标卷Ⅰ,地理试题中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哥伦比亚、墨西哥鲜切花生产,美国西部某地区自然地理状祝,尼罗河鲈鱼被人为引入维多利亚湖并改变当地人的生活与生产,以三沙市做为背景考查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固体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等。通过考查学生对社会重大问题的认识、态度,突出体现了地理学的教育价值,以期让考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等。
5.设置开放性问题考查论证能力
福建卷借鉴全国课标卷,于2014年开始命制开放性试题。其命题思路采用“表明观点,自圆其说”的问题设置方式,由考生在截然相反的观点中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并提供支持论据,意在引导考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作答的空间。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要求考生选择其中一观点提供论据并分别给予论证。这种“用原理说明事实,探究区域现实问题”的开放性试题,将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论证能力,形成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6.追求同一主题问题的大综合检测
纵观近几年全国课标卷综合题,往往采用“区域+主题”的命题方式,具有以下共性:试题文字材料都围线同一主题进行阐述,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回答问题需要整合题材信息和调运头脑中的储备知识。以2014年全国课标Ⅰ卷第36题为例,该题高度融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是一道具有浓厚地理味道的好题。围绕“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展开,按照“沙源(来源)―成因―危害―防治措施”应对“环境问题”的思维主线展开深入探讨,既关注考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状况,又考查“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现象、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引导考生进行知能迁移过程中,推动学生思维向知识的深广度发展,可以反映出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三、地理高考复习教学建议
1. 贴近“最近发展区”,强化主干知识学习
编写地理教材和命制地理高考试题最重要依据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面对新的高考形势,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课程标准意识,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过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创新,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性。高考试题命制紧扣课标,围绕地形、气候、河流、人口、聚落(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和环境等地理主干知识,立足知识载体,强化能力立意。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基本技能,引导学生依循人地关系主线,围绕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强化主干知识学习,立足地理主干的“三基”,即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好教学深广度与恰当的教学时机,才能提高备考质量。近年来,全国课标卷在具体知识考查上有细化倾向,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具体知识点要求不能随意拔高或降低,要高低有据,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构建“情境问题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地理思维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的核心。高考以能力立意,教学以思维为本。近年来全国课标卷采用“区域+主题”命题方式,即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平时教学中注意创设科学有效的思考情境,以区域为载体,围绕某一“主题”设计有思维递进关系的“问题链”,紧紧围绕区域特征,在问题引领下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地理“三基”知识结构向思维导图内化,在知识迁移过程中激活学生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进一步拓展学习的能力。
3. 突出“能力立意”,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农业的区位选择”问题是高中《地理第二册》中的重点内容,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目前高中学生参与农业生产的机会很少。笔者以前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列举的教学案例几乎都是课本上罗列的,对学生而言,案例没有可选择性。教学中,笔者往往直接告诉学生有关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学生以听、记等方式被动学习,常常听起来似懂非懂,记起来死记硬背,用起来生搬硬套,导致有知识无能力,有理论无实践,学习兴趣不浓厚,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计划组织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理论知识,避免学习中死记硬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收集、处理、分析、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关心家乡农业发展,树立热爱家乡的情感。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有关农业方面的内容为:“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该标准还提出了相应的“活动建议”,即“结合所学知识,判读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上述标准都强调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强调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学·地理·2》(2009年第3版)第三章第一节专门介绍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并引导学生以案例的形式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布局及其变化的区位因素。该章末尾“问题研究”部分也要求学生搜集本地气温、降水和光照的基本资料以及适宜在本地种植的农作物的名称。
笔者在教学中将教材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和本章末尾的“问题研究”合并到一个课时中,教学程序为:提出问题—学生探究—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即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农业生产实际,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当地农业生产的问题,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要求各学习小组课前进行调查研究,探究相关课题,各小组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以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汇报,教师加以启发或点拨。本课时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对家乡农业生产的探究学习,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所有区位因素及其主导因素或限制性因素;认识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学生掌握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3种基本方法—综合分析法、重点分析法、动态分析法。(2)通过各小组课余时间的自主研究学习,以报告形式介绍小组研究成果,使学生更多、更深入地探究家乡农业的基本概况及其形成的区位因素,了解家乡农业生产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提出农业发展的可能性方向及理由;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包括搜集、梳理、甄别、解释、应用、交流、公布信息等方面的能力)。(3)通过开放式的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自觉应用课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分析地理问题。
二、教学活动实施步骤
1.组织学生探究有关农业区位的课题
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让学生自由成立地理学习小组,每组5~7人。各小组自由选择学习课题。这些课题是笔者根据学校所在地区(广东省肇庆市)的农业生产实际特点拟定的,具体课题如下:
(1)肇庆市鼎湖温氏乳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影响其牛奶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什么?(2)肇庆市四会砂糖橘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近十年来其生产规模有何变化?为什么?(3)肇庆市农业生产都有哪些类型?其产值构成比重怎样?(4)肇庆市的粮食作物有哪些?影响其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主导因素是什么?(5)珠三角地区的基塘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有哪些?近年来其生产规模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原因是什么?(6)肇庆市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有哪些?成立于2002年的高要市振业水产有限公司近几年迅速成长壮大的原因有哪些?(7)对自己感兴趣的本地或外地其他农业生产现象进行分析。
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习课题或自己确定一个与农业有关的课题后,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利用周末、自习课等时间,走访肇庆市农业局、肇庆市统计局、肇庆鼎湖温氏乳业有限公司、高要市振业水产有限公司等单位或企业,查阅相关报刊书籍资料,浏览相关网站,如肇庆市农业信息网(http:///gover/govera.asp)、肇庆市统计信息网(http://61.146.213.162/artYear/ac36)、肇庆鼎湖温氏乳业有限公司(http:///view/5092666.htm)、高要市振业水产有限公司(http:///introduce/)等有关网站,收集有关信息,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筛选整理并输入计算机,小组成员充分讨论,结合课本有关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理论,得出相关课题的可能结论,并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及结论制作成课件,最后面向全班汇报。
根据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情况,汇报课件可以采用微软办公软件Office,如Microsoft Excel,Word,Powerpoint,也可以采用网页设计软件,如FrontPage等。对于难度较大的软件,如Authorware,Director以及方正奥思、几何画板、课件大师、Flash等,往往会浪费学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会喧宾夺主、弱化研究课题,所以除非个别学生比较擅长,否则不提倡使用。整个课题研究及课件制作过程,除了课余时间外,笔者还安排了一节地理课,让各小组在多媒体网络化地理专用教室完成。
2.进行课题研究的汇报讨论
通过2~3周的探究学习,本部分内容的课堂教学正式开始。首先是各小组全部或3~5名学生在讲台上以课件的形式介绍小组对所选课题的研究过程、信息获取途径、信息处理过程、针对课题问题的结论。在进行课题汇报时,全体学生都可以随时提问,质疑信息的真实性、方法的科学性、结论的科学性等,被质疑小组必须及时回答。在每个小组汇报完以后,教师对他们的研究或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或肯定他们的优点,或指出研究中的不足。
我校2014届高一(3)班第四小组的研究比较成功。该小组选择了第二个课题,即“肇庆市四会砂糖橘布局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近十年来其生产规模有何变化?为什么?”他们通过上网查询,走访果农、农艺师和生物教师,了解到砂糖橘的生理习性,得知砂糖橘在肇庆市四会广泛种植的原因有:适宜的气候条件(温度、降水、光照、湿度)、土壤条件(母岩性质、pH值、有机质、交换性盐基、氧化还原电位等)、地形条件(海拔低于500 m的低山缓坡、山谷冲沟)、坡向坡度条件(南坡25°以下)、灌溉水源条件等自然地理因素以及交通、劳动力、市场、生产技术及种植经验、地方政策支持等社会经济条件。同时,该小组调查得知了肇庆市2001~2011年各年度的砂糖橘总产量,从2001年的五六万吨上升至2011年的30多万吨;该小组还了解到四会砂糖橘近十年的市场变化,10年前砂糖橘主要销售地是珠三角地区,而目前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产销衔接网络,市场涵盖全国大部分省区,但出口到国际市场的份量仍较小(占总产量的5%)。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具体案例中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课题研究伊始,笔者向学生强调探究式学习的重点是将课题研究中的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即运用课本上有关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理论解释课题中的农业生产现象。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学习中的死记硬背,进而实现学以致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素养,真正理解并掌握课本知识。仍以上述小组为例,他们根据获取的信息,在课题汇报时对课题问题进行了解答,报告精彩之处有三:(1)以四会砂糖橘生产为例,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各不相同,但大致都对应于课本的农业区位因素图(课本第42页的图3.3)。(2)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四会砂糖橘的市场需求近十年来不断扩大,使其生产规模也相应扩大。(3)影响农业生产的众多区位因素中往往有一个是最关键的,即主导因素,如近十年四会砂糖橘生产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待全部小组汇报完后,教师要特别肯定那些运用课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小组,并结合各小组的汇报,启发学生理解课本中农业区位因素理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基本能结合课本总结出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3种基本方法—综合分析法、重点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各小组在课题研究中基本是参考教材而不是死扣教材。对于各小组汇报课件的格式笔者没有特别要求,只要有基本的课题内容、信息获取途径、相关信息汇总处理和结论即可。
三、教学活动反思
笔者利用学生身边的、学生自己选择的案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强化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独立思考,强调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侧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节课把信息技术与具体的地理理论、个别学习课题、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有机整合,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基本达到了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舞台和创新思维空间的目标,使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并深刻掌握了地理规律。
从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来看,所有学生作为探索者参与学习,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探究的能力、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课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并要求在今后的学习中多采用这种模式。从学生完成对应检测题的效果来看,选择题的正确率和综合题的解题能力较往届学生有明显提高。笔者在后来的教学中也不断运用这种方式教学,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也迅速提高。
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会耗用学生较多的课余和课堂时间,但笔者认为这是值得的。另外,在学习中要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地理学习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永远是为学习服务的,而不能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宋贺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8):58.
[2]张军.PPT课件实现“交互”的技巧[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9):43.
[3]李瑾瑜.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4]陈澄.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M].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