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

时间:2023-08-01 17:08:07

导语: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

第1篇

    纵观近几年高考、 不难发现、 无论是地理单科试卷还是文科综合测试卷、 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自主命题卷、 在大部分主观试题的命题形式上都体现了“案例导原理” 或“案例导理论的特点、 即要求学生根据试题中所提供的材料或案例、 运用已学过的地理知识、 地理原理或规律来分析解决教材中未曾出现的实际问题。 这里,举两个例子。 ①2004 年上海单科试卷主观题中的第七大题、 通过提供冰岛的一段资料、要求学生分析该国的相关区域特征(包括冰岛的地理位置、地形、岩石成因类型、气候、洋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类型、旅游业发展条件、主要城市和能源资源等人文地理特征)。②2004 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沿海和安徽等地区卷”的第 36 题、通过提供中亚平原地区 20 世纪 60 年代频发沙尘暴(“白风暴”)的案例、要求学生分析该地区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及影响因素、外力侵蚀作用、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的结果及形成过程和机理等。 因此,从高考的上述命题形式及其反映出来的命题意图看,重视地理案例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势在必行的,否则,学生在高考中很难具备这种较高层次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此外,依据现行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尤其是人文地理部分和《选修》教材)乃至即将全面实施的与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相配套的实验教材中,“原理加案例”或“理论加案例”式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实施地理案例教学也是可行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根据现行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编写的高中地理新教材、在高一(必修)下册和高二、高三选修教材中,“原理加案例”式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但教材中的案例往往只提供一种情境,至于问题的设置需要教师去创造。 因此、教学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下面,就现行教材高一下册《7.3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一节中分析影响上海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为例,谈谈如何实施地理案例教学。

    1、呈现地理案例

    首先、在上课之前、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教材提供的上海港背景素材、确定所要讨论的问题。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前可预先把案例材料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生动描述,并辅以计算机多媒体手段或网络环境方式呈现背景材料,模拟再现实际情境。

    补充:上海港区位案例相关材料

    已有几百年悠久历史的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心,扼长江入海之咽喉,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同时又处于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运输通道的交汇点。 上海港地理位置适中,腹地经济发达。 上海港最突出的地理优势是水上交通便利、水陆相连,江海相连。

    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港、也是世界着名大港口之一。 2000年以来,货物吞吐量突破 2 亿吨大关(位居世界前列),上海物资总量的 60%和上海口岸外贸进口物资的99%都通过上海港。可见,上海港在上海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海港的管辖范围包括长江口、黄浦江水域和杭州湾北岸水域,港区总面积达3600km2。 主要港区沿黄浦江两岸分布,现有万吨级泊位 70 个、黄浦江航道水深约为 8—10m。

    讨论问题设计如下:

    ①阅读课本“图7.15上海港位置”。找出上海港的位置,观察其主要港区分布在哪里? 为什么说上海港首先是一个河口港,又可兼作海港?②上海港所处地区属于何种地貌,这种地貌对港口建设有何优缺点?③长江和黄浦江为上海港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④为什么上海港能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港?其有利的区位因素有哪些?⑤什么是经济腹地?上海的经济腹地对上海港发展有何促进作用?⑥上海市经济发展对港口建设和发展起什么作用?⑦与上海近在咫尺的浦东地区经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发展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⑧对比上海港,鹿特丹港有哪些区位优势?

    2.分析讨论地理案例

    (1)在简单介绍港口建设的历史及我国海洋运输概况后,引入我国第一大港—上海港的建设,首先呈现中国政区图及上海港补充材料,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从水域条件和陆域条件两方面了解影响上海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 然后围绕小组合作、现场抢答等形式展开问题讨论。

    (2) 指导学生阅读“图 7.15 上海港位置”,得出上海港地处长江口与黄浦江交汇处,主要港区沿黄浦江两岸分布,东临东海,因此它首先是一个河口港,又可兼作海港。

    (3) 结合案例材料有关数据讨论长江三角洲地貌对港口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三角洲坡度极缓,水流分汊多,泥沙容易淤塞航道),以及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建设提供的有利条件(为港口提供淡水,并保证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抛锚所需的空间)。

    (4)呈现“上海港的经济腹地”示意图,联系《4.3 海洋资源(二)》一节中有关港口建设、经济腹地及配套设施等内容,分析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通过比较长江流域水陆交通运输条件,说明经济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联系《5.6 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中宝钢原料运入、产品运出与上海港交通运输条件的关系,讨论上海港依托上海市这个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外贸基地,对港口建设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5)指导学生阅读“图 7.15 上海港位置”,讨论与上海近在咫尺的浦东地区经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发展的主要自然原因是由于黄浦江的阻隔,交通不便所致。

    (6)最后让学生对比上海港和鹿特丹港、讨论鹿特丹港有莱茵河流量季节变化小,海港更广阔、更发达等区位优势。

    3、总结点评地理案例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导学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地理属于探究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探讨的地方比较多,其也是高中的一个难点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攻破学科中的难点,高中地理教学就需要寻找一种适合课程特点、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辅助教学。导学案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传统角色,形成了“双主体”的课堂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突出了老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要求,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充斥着高中地理课堂,老师不断创新,以寻求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但是取得的效果甚微。地理课堂出现了投入与回报成反比的状况,这引起了很多教育界人士的重视,为了改变高中地理课堂的高投入低产出状况,导学案教学模式被引入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一、高中地理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高中地理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提供了心理依据。该理论提出,有效的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建构知识体系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环境。其次,合作学习理论为高中地理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现在课堂中提倡适应合作学习,美国著名的教育评论家埃利斯就指出:“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这就表明了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了完成同一目标而进行合作,它比较注重老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作用,而不是领导作用,强调师生之间应该进行良性的互动。因此,该理论为实施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合作学习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二、设计高中地理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导学案在高中地理课堂实施的基本原则有四个,它们分别是:指导性原则,就是在导学案中一定要体现老师的指导作用,老师在导学案中体现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些具有指导性的内容。层次性原则,就是所设计的导学案一定要有难易、主次的科学划分,让导学案更有条理,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理解。探究性原则,就是通过对课堂内容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生活化原则,就是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一定要使内容与生活实际贴近,将生活中的案例引入导学案之中。

三、高中地理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1.学生课前自学环节

老师一定要将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课本内容,结合导学案中的预习策略进行自学,让学生提前对课堂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对重点难点了然于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2.老师课初检查学生预习状况

在课堂的前几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全部检查、个体抽查的方法,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以充分了解学生在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课堂上讲课内容的主次。通过检查的形式也可以督促学生更好地进行预习。

3.课中合作探究

老师通过检查学生导学案中的预习状况,了解了学生的问题所在,那么就应该进入解决问题的环节。在这个阶段,老师要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

4.课末老师评价反思

在课堂的最后,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小测试,出一道具有典型性的题目,让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解题,通过学生的解题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由老师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最后老师反思导学案存在的缺陷,学生反思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助于下次课堂更好地进行。

5.课后作业拓展巩固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所以,在课堂最后布置拓展性的作业对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导学案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也符合地理教学的教学特点。虽然导学案教学已经被大多数的高中地理课堂所运用,但是其适应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老师深入钻研地理课本,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再经过参考各种教参对导学案的设计以及老师根据不同班级的不同情况对导学案进行合理的调整,因班制宜,因材施教,可以让导学案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地理探究,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23-02

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区域地理,需要让学生学会整合地理要素,根据要素彼此间的关系、相互间的作用认知区域间的联系,发现区域差异与特征,习得有用的地理知识。为有效提高高中地理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区域地理的教学需要与有效教学模式相结合,而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教材为中心的地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能改进高中区域地理教学。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概述

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以国家教育方针、课改理念为指导探索出的,能帮助指导学生学习,改善教学效果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同时具备教师教案的功能和学生学案的作用,同时还具备以下特点:

(一)课内、课外相融合,重视知识的挖掘

导学案教学模式实现了多方面的课内外融合,首先是时间上的灵活性,能让教师与学生高效利用课内外时间学习;其次是教学资源多样性,能多方面收集、组合课内外的地理知识资源;第三是实现了课内固定知识与课外灵活知识的流通,充分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运用相结合。

(二)“教”与“学”合一,突出“学”的地位

该模式平衡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提倡“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并存。教师在教学中从“教好”过渡到“导好”,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自测与自省,同时还应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学生借助该模式,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把握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充分利用地理思维,通过自身思考与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

(三)学习过程与探究过程并行,重视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素质教育,倡导知识学以致用,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可将素质教育视为一种应用性教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以“发现-探究”式学习为主导,将教学内容包含于不同问题与案例中,让学生通过逐步探究才能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现知识的本质,由此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优势

当前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逐渐摆脱过去教学中对地理事物名称、位置等要素的机械记忆,更注重加强地理区域要素间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因这些要素而产生的区域差异,树立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观念。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有着自身的优势。

(一)有效提升学生区域地理素养

区域地理教学应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一教学理念,基于此,导学案教学模式为学生区域地理素养的形成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方式。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已有知识以及认知水平与能力为前提,以区域地理事物、现象以及问题为跳板,通过过程性学习实现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二)广泛发挥学生进行区域分析的主动性

导学案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中的“先学后教”,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放到教师指导过程的前面,以地理区域中的问题或现象为背景,将结果寓于其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背景,依靠自身的认知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互动学习来完成对区域知识的分析。

(三)充分激发学生区域地理学习兴趣

区域地理教学以导学案教学模式为依托,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协助者,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自由、活跃的学习环境。此外,该模式还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联系,避免了传统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忽视,激活了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兴趣。

三、有效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路径

不同的教学理论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教学的有效性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观点。学习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对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效果上;教育心理学提出学习应该是有意义地学习;教育学则认为教学应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以这些理论为基础,我们从导学案的编写及其使用两个方面着手,对如何实现和提高导学案的有效性进行如下分析。

(一)设计与编制有效的导学案

首先,明确导学案设计理念与编写原则。导学案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实现师生教学的双赢,包括师生互动、教与学的进步、教学过程科学性与兴趣性的共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导学案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自主性原则,在时间和空间充分的条件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完成学习和发展任务;指导性原则,包含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指导,也包括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动机性原则,导学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异性原则,以有差异、有梯度的导学案的设计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与社会生产相联系,与学生生活紧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其次,充分了解参与教学的各要素。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需清晰认识课程标准、教材、习题册以及导学案相互关系,杜绝对他人的导学案进行简单复写,避免复述教材内容或以习题集代替导学案。教师应钻研课标,领会其精神;挖掘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了各教学要素的基本条件,教师再从这些条件与现状出发,编写出符合学生认知需要、顺应学生发展,并能最终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导学案。

最后,教师需明确导学案的内容设置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导学案的构成没有硬性的规定,不同课型(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在内容设置上各有侧重。以新授课为例,其导学案设置主要包含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课前预习、课堂导学、学习小结与评价、课后作业等。

1.学习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具有可测性和指导性,教师要加强对课标、教材、学生的把握,防止出现学习目标设计缺乏规范性、检测性与层次性等问题。

2.学习重难点是实现学生知识结构重组的关键,它的确立不仅需要依据学科特点和教材结构,还要考虑学生现有的与潜在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空间,教师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合理确定学习重难点,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

3.课堂导学是导学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教师编写时应该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利用思路清晰、具有梯度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要避免出现脱离教材、知识脱节、问题的选择缺乏典型性等。

4.学习小结与评价主要起总结与反馈作用,旨在通过对知识的梳理与反思使学生知识体系化、结构化、立体化,评价应避免以偏概全、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和评价主体的单一化。

5.课后作业的设置应避免题海战术,而通过梯次和层次不同的习题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能力,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求。

(二)合理使用导学案

首先,正确认识导学案的作用。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辅助教师教学、引导学生自学、促进师生交流三个方面,其核心部分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实施导学案的目的是优化课堂,借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完善学生知识与能力。教师要增加对学情的调查与了解,在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教师的引导作用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首先要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生什么、注意什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答疑,还要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实现组间交流,通过彼此间的质疑、答疑,激发学习兴趣;在总结反馈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完成对学习目标完成情况的自评与他评,教师还要及时做出补充,完善学习成果。

教师要改变过去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更多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在编制导学案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加入,在师生间形成对学习方式、探究方法、客观规律的共性认识。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平等的参与主体,与学生进行对等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明确使用导学案的主体。导学案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导思、导学、导做”,在学生认知与知识学习之间架设的桥梁。导学案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案、学习材料和学习案例三者融合在一起的一个集合体,在操作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学习方案角度出发,教师要将学习自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如在课前预习时,学生在有效的学习目标指引下,在明确学习重点与难点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一些理解和认知较为困难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给予帮助和指导,而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有机会拓展思维空间,提升学习能力。课中的学习和课后的总结反馈同课前预习一样,要突出学生借助导学案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得知识、建构知识、评价学习成果的过程。

将导学案作为学习材料,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让学生在拥有更多的自,并在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分析和应用所获得的学习材料。

从学习案例角度出发,导学案将不同层次的问题寓于学习案例中,不仅可以提高问题实效性,还可以提高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案例作为学生区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发掘和拓展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案例,并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完成知识从“习得”到“用得”的升华。

最后,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简单表示即学生自学、学生间合作学习、教师教学与反馈、巩固与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案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教师应提倡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困惑处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仍然解决不了的深层次问题通过教师的精讲与点拨解决;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判定所获得知识准确性和科学性,巩固与检测学习成果完成教学活动,这一过程务必重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案例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034-02

从1991年起在我国进行的MBA教育,由于案例教学独特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它与MBA教育的成功结合,使得案例教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使案例教学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较大规模的运用,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案例教学正成为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在世纪之交的共同的“新宠”,在普通教育的学科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的探索正方兴未艾。

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使用的案例质量不高,缺乏合适的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基础以及依托,也是师生之间交流和互动的教学平台,案例教学的内容是师生进行共同探讨和知识阅历交流的平台,通过教学案例的阅读、思考、交流和探讨,从而实现思维的碰撞、智慧的启迪等效果,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质量对教学的效果起到了较大的作用。高中地理的教材中,案例教学涉及的知识大部分包括较多的知识点和章节中的内容,属于综合性质的案例,然而目前的高中地理的教学存在单一知识点的案例较多,综合案例较少,简单的案例也难以发挥辅导教学甚至引导教学的作用。

(2)学生适应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

案例教学的实现应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来实现,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相应的经验和阅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已经形成被动的学习心态。因此,不能建立有效的学生学习模式,当然也难以形成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

(3)教师的教学专业技能以及实践经验不足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组织和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和指引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中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实现对地理教学的有效组织和控制,但由于大多教师缺乏相应的地理教学经验,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也未建立有效的教师实践的培训,从而难以建立有效的案例研究、教学判断和思考的教学。致使高中地理课的教学仅仅是对课堂的一种补充和说明,案例的启发较为简单,案例的点评不够深入,从而也难以形成对学生教学的启发,难以建立有效的案例教学体制。

二、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质量具体措施

(1)选择高质量的地理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教师应通过多途径选择地理教学案例,通过书籍、报纸、网络等方面收集适合教学的地理案例,从而扩展地理教学的范围,也能通过积累经典的教学案例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仅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思考积累案例,教师还可基于对教材以及学生教学特点的理解改编和自编案例。教师自编的案例能形成创造性以及适应性更强的地理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课程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应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实践才能形成。

(2)归纳迁移,拓展案例

地理案例只是以图表、图片,或者文字材料形式出现的素材,关键在于利用辨析、讨论等教学形式,在地理案例中,通过探究归纳出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地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在迁移运用中巩固。迁移运用的途径可以是单个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也可以是问题分析。拓展案例研究方法,可以设计一些微型案例(如高考试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3)提高学生的课程适应性和参与程度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者和启发者。案例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为启迪,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知识点的理解和串联,学生的参与程度对案例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从而创设出积极有效的案例教学课堂。

(4)多种途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高中地理教师应通过研究国内案例教学论文、参加地理案例教学交流和研讨、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地理的案例教学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形成适合地理教学的案例教学程序,并通过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和掌握做出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教育 地理活动课

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中,孔子的“听言观行”,苟子的“行高于知”,已经意识到知识的形成必须经过实践,即主体自觉参与,全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的重要性。当今,中学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是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地理活动课的设置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在中学地理教材的每单元中均有活动、探究设计,都是与本单元主题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是课文学习的自然延伸和拓展,真正构建了地理“活”、“动”的机制。它涉及我们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现实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中学地理活动课的类型和形式

地理活动课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按活动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考察型的活动课。比如月相变化,日食、月食现象的观测;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河流上修建的水库及其综合利用效益,修建水库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防止发生地震等危险。

(2)调查型的活动课。例如指导学生调查本地人口流动或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本地区某一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变化,农民增产增收,居住条件的变化等。然后指导学生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分析、归纳,完成调查报告。

(3)探索型活动课。在中学地理教材中,探索型活动课的题材十分广泛,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有探索和探讨的话题。如地球运动现象的记实,月相变化的原因,潮汐现象的成因,我国东北林区的森林保护等问题。

(4)小型演讲会、辩论会。例如有无地外文明?大气温室气体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吗?我国城市的发展战略正确吗?在课前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准备好演讲稿和辩论素材,使活动课能够顺利进行。

2、寓忧患意识教育于中学地理活动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21世纪的社会将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与此同时,也将伴随着人口激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中外的许多有识之士已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教学对忧患意识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功能。寓忧患意识教育于中学地理活动课中,学生可以通过地理活动课获得亲身参与、直接体会的机会和借助工具进行探索研究的经历。同时进一步学会分享和合作,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学习,激发创新的冲动和欲望,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

3、将忧患意识教育与中学地理活动课有机结合

寓忧患意识教育于中学地理活动课中,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其具体方法是: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环境保护的活动课中重视忧患意识教育。在中学地理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中都涉及环境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将所有教材中涉及专题环境教学内容的为典型环保教育课。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从环保教育的世界趋向性和形势紧迫性上去揭示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2)重视教师的主导性,在地理活动课中联系日常生活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在中学地理日常教学中,重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有效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用于地理活动课教学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高度概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说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教学也不应脱离生活。将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自党性。

(3)采用各种形式,在宽松的地理活动课学习环境中进行忧患意识教育。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中学地理活动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生理、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为出发点,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树立忧息意识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忧患意识,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而且学生很快在游戏中培养形式的忧患意识,并且牢记心中。轻易不会忘掉。

(4)巧设活动情境,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比如新教材中东问题的活动课,可根据该地区的地理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指出这个地区战争不断、除石油之外,还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海湾战争的背景是什么?再如有关日本问题的活动课:日本发展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过程中是如何扬长避短利用本国的地理条件?与日本相比美国的发展,恰又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什么呢?从发展中国家较成功范例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和借鉴等。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找到问题答案,唤起他们的忧患意识,使他们的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参考文献:

[1] 商治平;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案例教学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琚艳丽;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汪晓岚;中学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端蓉;基于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的案例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唐陆冰;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第6篇

一、巧设乡土地理案例,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组织的出发点就是立足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使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例如,讲《区域农业发展》时,教材以“东北农业”这一案例来说明“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以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我在备课时发现,用福建省安溪县农业发展的案例完全能够深刻地说明问题,于是决定这一节就以本县为例,仅保有教材原有的框架结构。而且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知识的有限性,把相关内容整合成课件,使用多媒体播放安溪县概况、安溪农业发展视频,补充本区农业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还把各乡镇的特产设计成动画游戏,让学生竟答。将学生对家乡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有效地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了学生为家乡的发展成就而自豪的情感。

利用本地的农业作为案例让学生在脑海形成具体的概念,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而且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应用乡土地理案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地理教材阐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空间距离远,具有全局性和典型性,如果能运用乡土地理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由近及远”,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去观察、分析地理事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比如,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一知识点时,我把安溪县县城的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分布位置、范围精确画出,并且动画展示,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各个功能区的分布位置及其范围大小,也可以从不同功能区的叠加分析出各功能区没有明确的界线,对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特点理解得更透彻。

三、利用乡土地理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高中地理教材在阐述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现象时,考虑到地理事物的典型性和整体性,所选的材料和事例多具有全球性、全国性。但从学生的角度讲,由于对家乡耳濡目染,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我们在课堂上如果能适时恰当的选择乡土地理案例加以举例说明,则更有利于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让他们体验到地理知识活学活用的乐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又能拉近学生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距离,从而加深他们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我把“安溪铁观音种植的区位因素”作为一个案例应用到课堂中。先向学生介绍了安溪铁观音生产的概况,再展示“安溪在福建的位置图”及“安溪地形图”,让学生分析家乡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最后讲述家乡为发展茶产业所做出的努力,引导学生归纳其社会经济因素。

这个话题紧紧围绕着家乡的茶叶发展,贴近实际,为学生所关注,引起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地理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这样的案例教学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淡化乡土地理知识,侧重培养地理思维与用图能力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揭示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教师应将乡土地理知识作为背景资料简单介绍,教会学生形成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判断地理现象的思维习惯。例如在采用“安溪崩岗”这一案例来讲解过度开发带来的后果时,对于安溪崩岗现状、影响范围等仅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的背景知识,不要求学生记忆,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讨论崩岗的原因、后果以及措施等。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家乡的地图独具抽象的地图语言,学生可以通过家乡地图感性地认识到熟知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在乡土地理案例教学中,如果设计一些现实问题,引导认识到地图的实用价值,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用图、读图的兴趣,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总之,当地理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地理教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兴趣。因此,地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乡土地理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地理新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高中地理 课堂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17-01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比较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且能够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有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且还有助于解决高中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有一定的必要性,下文中我们分析了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价值所在。

1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自己掌握的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能够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例如,在“地壳运动”学习的课堂上,首先可以将汶川大地震的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定能够触发学生的内心,使学生的内心产生疑问?其次,教师可以找准契机,将地壳运用的相关事宜引入到课堂上,运用图片或者视频将地貌的变化展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直观的到,消除学生学习地壳知识的难度,还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寻找一些书籍或者视频,更加深刻的了解地壳运动的相关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更加认真的学习地理的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水平和能力

地图是学生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难点。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但是,在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设计到的图往往都是静止不动的,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使学生失去了探究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得到结论的过程展现于学生面前,弥补传统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例如,在“洋流”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情景及在地球表面的流向直接呈现于学生面前,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规律,然后引导学生与真实的地图进行比对,使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地图结合起来,综合的分析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其一,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地理的教学素材整合起来,且能够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从而是学生沉浸在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中,积极主动的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创新学生的思维,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创新能力;其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丰富地理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且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成为自己的知识,且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内心求知欲望。课堂虽然是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但是课外学习也是不可忽视的。多媒体技术是学生课外学习的教师,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探索,使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和观念,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从以上两个角度和层面来讲,在高中地理课堂实施多媒体教学为培养学生观察创新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4 有助于提高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是集文字、声音、画面以及视频等为一体的技术,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感官,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是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提高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加必要。例如,学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章内容时会发现,以文字的叙述为主,理论性非常,而实际的案例和资料非常少,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且往往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作为当代教师,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将实际的案例和资料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具体的操作方法:首先,运用PPT制作课件,将环境的前后景观,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各种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概括出各种环境问题的定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环境破坏的视频资料。

5 有助于解决高中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学科尤其独特的特征,因此,要想学生能够真正的收获知识,就必须要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目前,学生的想象能力往往还是比较匮乏的,这也是教师教学难度比较大的原因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不断的淡化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内容时,很多学生始终无法真正直观理解地球自转的规律,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个地球自转的动感画面,使地球秉持自西向东的方向不停地自转,请同学认真加以观看,之后切换不同的角度,分别从北极、南极、侧视等角度予以观察,在这种形象化的状态之下,学生可以很容易总结出结论,即“地球总是自西向东进行自转,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可见多媒体教学在攻克教学重难点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确实能够提高其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具体教学内容出发,选择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合理方式,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和益处。另外,我们还要尽量的避免其弊端。

参考文献

[1] 牛率仁.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1(4):263.

[2] 李汉英.例谈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1):52-53.

第8篇

【关键词】应用;地理教学;《地理地图册》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87-02

宋代学者郑樵在《通志》中有言:“图成经,书成纬;一经一纬,错综而成文。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读史要辅以历史图册,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图文结合更是开展地理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的教学使用现状概析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都会向学生说明地理图像的重要性。从现行中学地理教材看,其中穿插了大量如示意图、统计图、地形图、景观图等各类图像,且图文信息转换题在近几年各省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升,从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等认知层面上考查学生的地理分析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用地理图像辅助教学。但在现今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在区域地理知识讲解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地图册的使用,而地理必修课的教学中,大多数的地理教师偏向精心研究课本中的文字、图片,却很少使用高中《地理地图册》并深入挖掘地图册中相关图像的信息,且由于近年来多媒体在学校的普遍应用,《地理地图册》更是被搁置一旁,淡出地理课堂。所以,如何运用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实施有效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读图、析图能力是地理教师必须加强研究的课题。

二、运用高中地理必修地图册的必要性分析

1.地理必修地图册的特点与优点。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为例作探究,该地图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结构上看,大体分为:序图、图册主体内容、附录三大部分组成,整体编排规范、系统;二是从内容上看,图册内容与教材密切配合、互为补充,是课本知识的深入和延伸。图册对教材内容从多个角度、以多种形式做了进一步的完善、补充和延伸,编排上也与教科书严格一致,便于学生同步使用。三是从图像上看,图册图像系统完整、类型多样,采用了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多种图像类型相互配合的形式,共同表达地理内容。四是从文字说明上看,图册针对有些图像适当做了文字说明,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读懂图像所阐明的地理要素及对图像的理解。总体上看,高中《地理地图册》设计了大量可视性强且生动形象的图片,旨在使课文深奥的知识浅显化、隐性的道理直观化、抽象的经验形象化,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程标准的呼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之一是“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理地图册》指导学生解读图表材料,鼓励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帮助他们获取地理有效信息,达到培养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

3.地理学科特点要求利用地理必修地图册。地理是一门集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的学科,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要具备比较强的思维能力。这种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如分析与综合、概括与归纳、分类与比较等能力的培养。而这类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图像系统进行表达说明,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读图、析图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系统,每一课中的地理图像比较独立,缺乏课与课之间的地理图像信息内容的连贯性,直接导致很多教师在课文讲解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借助地理图像解说地理原理上没有足够重视。即使是有部分教师结合教材中地理图像或是利用其他地理图像的辅助工具来进行教学,但缺乏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地理图片中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不能发挥地理图像在教学中应起到的作用。

三、地理必修教学中运用地图册进行有效教学的应用实践及建议

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如果只靠教材的有限图片及文字材料,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掌握,而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是专门为地理教学而设计、编绘的一类教学地图,同时考虑到地理学科特点,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如何对地理必修地图册合理科学使用,就需要地理教师适时、适当地结合对地图册所示的图像类型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学会“按图索骥”,达到所设想的教学效果。

1.应用实践案例。案例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主,必修一教材主要引导学生从初中了解的自然地理要素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探究其规律及成因的理性认识,属于高中地理较难的知识模块,必然要求地理教师按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运用比较直观、形象的图文资料进行教学,使学生更易掌握自然地理要素的规律及成因,达到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一定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是笔者在地理必修一教学中利用地理地图册辅助地理教学的实践案例。通过以下几种应用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地理分布成因。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中对有关季风环流的知识,教材中的图片只是对比呈现东亚地区的冬夏季盛行风向的变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季风环流对大陆东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但对大陆西岸为什么没有形成季风气候却不能形象说明,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季风气候分布上的理解,单纯靠语言引导效果不好,关键得靠地图进行形象讲解。必修地理地图册中第20页,根据此部分知识呈现的是更为完整的“世界1月海平面气压和风”“世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分布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这两幅图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引领学生看地图:“亚欧大陆西岸为什么没有形成季风气候?东亚季风气候为什么最为典型……”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仔细阅读地图可以很快得出结论:从气压分层设色上看,亚欧大陆上的冬季形成的冷高压和夏季形成的热低压都比其他大陆上形成的冬夏气压中心更为强劲,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从风向分析,冬季亚欧大陆西岸的盛行西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对比从大陆冷高压流出的吹向海洋的风,盛行风向更为强劲。就这样,通过地图,可以深化学生对季风气候分布上的认知,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影响风力大小因素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

(2)提供材料情境,化地理抽象为具体。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影响中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知识。教材以景观图辅以文字来阐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如教材P8 图1.7 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中第三幅提供的是煤炭图片,辅以“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的文字说明。这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对抽象的认知,教师应该结合必修地理地图册P8中的“煤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示意图讲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农村沼气是怎么形成的?”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学生更易消化吸收。

(3)巧用图像类型,注重地理能力培养。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中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需要学生把握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于此部分内容,教材呈现的是简单的文字说明及在二分二至日光照侧视图中显示不同节气同一纬度昼长数值,以读图思考形式引导学生从数值中看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大部分教师讲解此部分知识会结合动画演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在课堂上结合动画讲解形象生动,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使用地理必修地图册,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地理地图册呈现太阳光照示意图,不同节气、不同形式呈现昼夜半球分布情况,利用不同光照图形判读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对加强学生图形转换方面的认知、掌握一定的读图、绘图技能起到一定作用。

(4)提供活动平台,培养自主学习。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的知识性和实用性很强,图文并茂,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实践提供了理想手段。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内容,教师可以概括说明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模式,引导学生根据地理地图册提供的图文情境自主学习、归纳,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列举其他体现要素间联系的案例,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同时使学生学会了信息的处理,思想的交流,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有效利用地理地图册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图像技能,有效利用必修地图册中的各类地理图像。即教师要适当让学生接触多样图像,掌握其判读方法,指导学生在充分提取地理地图表面信息的同时,引导他们进行综合概括,从而进一步认识地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多样性和针对性的图片进行适时、适量地运用,配合地理教学。地图册内容丰富,图片类型齐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地图配合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讲解,确保一堂课既连贯又不显得冗繁复杂。

第三,将地理地图册应用于各个教学环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跟读、课余复习。地图册被称为“第二教科书”,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配合使用,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普通高中地理必修《地理地图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价值情感的学习方式之一。地理教师应该科学合理、有效利用,从而达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薛松松.挖掘图文信息拓展教学功能――谈地图册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43.

第9篇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进展,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状况,提出将3S技术应用于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设想。

关键词 中学乡土地理;地理教学;3S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55-01

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体现“生活化地理”的理念,结合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展示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在领略环境与生活魅力的同时,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一、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国外从近代区域地理学诞生之时,便已经开始重视乡土地理研究与教学,确立了其在地理学中的地位。17世纪夸美纽斯在设计地理课程时就强调必须从乡土地理学习开始;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指出儿童的学习要与乡土知识相结合;继李特尔之后,德国大学教授赫阿尔夫·赫特纳在《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中重申了“地理课程应该从乡土志开始”;在美国,地理学习通常采用“同心圆”式(或称“扩展环境”式)的学习秩序,即地理学习从家乡和家乡周边环境开始。在英国,虽没有乡土地理教学的概念,但十分重视地理野外考察。在日本,一向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尤其对乡土地理调查法有详尽地研究。

在乡土地理课程设置方面,世界各国有所不同,主要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如英国、法国等,优先学习乡土地理;第二类如前苏联等,将乡土地理知识渗透到各部分内容之中;第三类如澳大利亚等,以专题形式在问题探讨中结合了乡土地理的学习。

由此可见,在国外,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国内研究进展。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乡土地理教学起步较晚,目前,从课程标准来看,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把乡土地理提升至与“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其纳入中学地理教学的体系之中,且从课程性质、理念、设计、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阐述了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与可操作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有关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出现在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部分,且基于乡土地理基础之上的活动所占的比例较大,突出高中地理课程“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理念。

此外,国内广大教师与学者也对乡土地理教学展开了大量研究。据文献调研,2000~2014年之间,国内学者在三大国家级地理教学期刊《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发表的与乡土地理教学相关的论文共计69篇,主要涉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地理教学策略与实施途径,以及乡土地理的各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困境的研究,如心理地图法研究、地图导学法研究,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研究、乡土地理试题研究、教育教材的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研究等。由此可见,国内乡土地理教育方兴未艾,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各国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着差异。总体上,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时间就越早,相关研究成果也越丰富。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大的如公司、学校,小的如学者个人,都十分重视地理信息技术教育,他们的学生不仅能熟练操作地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软件,如GIS软件,而且能运用这些软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如马耳他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鲜有教师运用3S技术进行地理教学;而新加坡虽然现阶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较少涉及3S技术,但是已计划在中学课程标准中对3S技术的应用提出要求,这将有助于3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

美国是研究地理信息科学最为前沿的国家,其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方向及其变化基本上代表了世界地理学的整体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地理学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世界地理信息技术将不断发展,而中学地理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必然随之发展。

2.国内研究进展。纵观国内近年来的研究,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3S技术课程和3S技术辅助教学应用两个方向的研究上。3S技术课程研究又主要分为课程内容研究与课程教学研究。在课程内容上,段玉山、安业分别对高中地理中3S技术应用的选修模块内容与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3S技术部分内容进行解析与评述,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课程教学方面,以课堂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为主。

在3S技术辅助教学应用方面,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3S技术辅助教学——以制作专题地图为主,用于分析、讲解特定教学内容。②3S技术辅助研究性课题的学习——应用于地理实验教学中;③3S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④基于GIS的中学地理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另外,李晴晴、孙婷等就GIS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也做了相应的研究。

整体而言,我国目前的中学3S教育仍属于探索阶段。一方面,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更多的是面向科研或高等教育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而较少涉及引导学生将3S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用于收集、分析、利用地理信息,解决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的论文。另一方面,3S技术在我国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展也较为缓慢。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地理教师对教材中涉及到的3S技术部分,大部分只是简单地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会使用ArcGIS、ArcView等软件对教材内容做简单的操作演示,几乎没有学校给学生提供上机、体验3S技术应用功能的机会。

三、不足与新思路

综上所述,国外对3S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理论研究较为成熟,且其实践教学发展也较快,尤其十分重视如何更有效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3S技术的问题。而国内研究进展缓慢,对3S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往往侧重乡土地理资源、教材、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探讨,少部分基于GIS建立乡土地理资源数据库,而将3S技术综合应用到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则仍较为少见。因此,如何将3S技术的优势应用于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中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7):4-31.

[2]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信文.乡土地理教育的实践研究——以《福州地理》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5.

[5]余茂军,.乡土地理教学中3S技术的应用及实现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8).

[6]曾苏清.3S技术综合应用于高中地理课程实验教学探究——以海坛岛水土流失检测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