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08:10
导语:在劳动教育意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劳动实践;促进;成长;实践能力
一、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
劳动实践活动是使学生的想发现、研究、探索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学习形式,是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身兴趣、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劳作活动。过去的劳动活动只是要求教师课上和同学们合作完成一些科技制作,或者讲授一些科技方面的知识,教师还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围着教师转。现在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转变指导思路和指导方法,由过去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活动中体现学生较强的自主性,教师还要独立完成教学,为劳动实践活动做好知识的储备。它包括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有信息技术也有各种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与学生充分协作,提前感知预设活动中的突发事项,真正体现师生间的平等。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劳动活动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的理论有机的结合劳动实践活动上。通过劳作活动,学生亲历了查阅文献,上网查询和实地调查,以及数据整理和统计等工作,培养了学生开展科学小研究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体验和感受理论指导劳动实践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必须注重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目标是重过程、重质量、重体验的过程。是让学生将理论通过劳动实践、劳动体验得到升华,促使学生在今后的理论学习中能整理收获,形成多种多样的劳动成果如:会写劳动计划报告、能参加表演、欣赏艺术作品等,还能进行评价、交流、研讨、辩论。在劳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协作、理解、奉献、分享,学会客观分析正确思考。让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活动能真正给学生创造环境和条件让主体学生体会到理论和劳动实践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必要性。认识到知识理论和劳动实践还存在各自的独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劳动实践了没有,经历了劳动过程没有;学生在劳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没有,他们又是怎样千方百计地排除困难的;广大的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了什么样体验;广大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怎样与他人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劳动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劳动实践教育。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上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要关注。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结果,我们要把学生最后“作品”、“成果”、“汇报内容”质量差异作为重点,还要把广大学生的自身劳动感受作为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提高劳动技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将学生的劳动兴趣研究引向内心深处,提高到劳动光荣思想境界。在现实中有的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要求和客观经验,转嫁给学生,这是我们在劳动活动过程中要避开的形式。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一项内容广泛。衔接严密的活动。劳动实践教育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过程。更是培养广大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总体讲劳动实践教育是任重道远的教育活动,他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协作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滕兆荣.如何有效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学习报・教育研究 2013年30期.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劳动力转移的难易度,以及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和收入的丰富性。因此劳动力有效转移对劳动力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教育培训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加速进程.在农业人口有9亿之众的中国农村.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现有耕地人均不足2亩,并且每年还在继续以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致使农民生产和生活空间十分狭小.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因此,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仅仅是人口学的问题,同时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诸多制约因素中,劳动力素质低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也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市场竞争意识越强,他们能够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岗位的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而我国农村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偏低,这使得他们转移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共同肩负起教育培训的重任,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改善办学条件,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
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的阿瑟?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两部分。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要远低于工业部门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投资。只有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二元经济转向一元经济,城乡达到同一,才能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刘易斯理论”。
在“拉尼斯一费景汉理论”中.也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技术的进步。这同样对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另一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是“托达罗理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也取决于转移者对转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如果流入城市的预期收入高于农业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失业的可能,人口也会不断流向城市。
以上第一种理论可以理解为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一种“拉力”;二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表现为一种“推力”;三是经济发展使劳动者产生的一种转移的心理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这当中主观性的显现表现出对个体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个人素质是影响劳动力转移心理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教育文化素质才能客观估价自己。并有可能得到较高的预期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反,教育文化素质低的人则由于较少的就业机会或较低的收入而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因而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期教育和培训工作,盲目地、轻率地强迫转移,则不会实现有效的劳动力转移。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据相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是在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占3.65%,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9.38%,中专占1.57%,大专占0.4%。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66年.冈0刚超过小学毕业的水平。即便是目前,不少地区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也只能在9年左右。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德国通过“双元制”教育.农业劳动力中有54%的人至少受过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很少有机会经过岗前培训而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据国家农调总队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13,6%。而美、德、法、日等国家不足全国人口10%的农业劳动者中,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超过90%。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更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和就业的稳定性。
实践证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能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转换的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注重教育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全国就业人口的平均文化素质水平。对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而言。提高城镇化水平,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是大势所趋。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素质的关系
新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需求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转移具有显著影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择业范围和空间越广、收入越高、稳定性越强、社会问题也越少。
(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范围越宽。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他们有较强的自信、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他们不甘农村生活的寂寞,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越小,面向第二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则越大,更易于实现转移。不仅如此,转移后,他们会很快适应城市生活,与城市原居民能够较好地相处.减少了城市管理成本及一些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证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转移越容易.择业的范围越宽。
(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空间越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其转移距离,统计表明,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高于向落后地区转移的劳动力。因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所以对收入的期望低,也不敢轻易远距离转移.而且他们思想意识保守,难以对城市产生认同感,故土难离,更愿意留在故乡,而不是转移到城市。他们的择业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劳动力的教育文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对生产率的提高起促进作用,他们为企业创造了较高收益,相对的,企业也会付给他们高的收入作为报酬。
(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问题越少。劳动力转移的事实表明,劳动力素质对社会问题影响不小。素质低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只有靠出卖苦力谋生,由此引发城市相关治安问题。甚至这些现象突出.低素质的劳动力会产生厌世心理,做出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造成社会动荡。所以为避免劳动力转移后的社会问题。应做好转移前及过程中的教育培训工作。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得到了重视,在全国范围内诸如“阳光工程”、“春风行动”、“两后双百培训工程”等活动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认识不统一,部门协调不得力。尽管国家至上而下成立了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领导部门和管理机构.但从现行的运行过程来看,教育培训管理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政府统筹协调乏力。主要表现在各行业主管部门为了完成自己的务,为了各自的利益着想,开展自己的培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使专职培训部门的工作举步为艰。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受教育培训的需求远得不到满足,很多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学不能致用,打击了学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很多地方的教育培训工作没在真正地开展起来。
第二,用工法规不落实,用人单位对用工人员素质要求不高。由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用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不少企业为了应付生产发展,招聘工人“饥不择食”,不求高素质的生产操作人员,有时甚至只要有人想应聘,就能得到一个工作岗位.从而造成了不少企业使用的都是无证上岗人员这就使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第三,基础条件差.教育培训质量不高。由于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各地的教育培训情况极不平衡,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财力分散,用于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严重不足。不少地方出现了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的现象,所谓的培训是以会代训、标语宣传、发“明白纸”.搞形式主义,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五、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解决好教育培训的问题,关键是思想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政府要肩负起这一重任,在制度保障和资金设施上给予保障。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培训观念的创新、教育培训保障体制的创新和教育培训制度的创新。
首先是教育培训观念上的创新。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与其它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们要抛除传统的教育培训观念,以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树立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以及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观念。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为农村劳动力增长知识、技能,增强创业致富的竞争力。:
第二是教育培训保障体制的创新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一种高效、实惠的教育,通过教育培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往往就是这种教育不为人们所重视,教育的经费呈严重短缺状态,当然,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经费完全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同时,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完全由劳动者自费,难度也相当大。因而国家要从战略的高度.增加农村公共教育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部门要创新教育投资之路,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投资渠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体制。
一、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
近年来,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常抓不懈,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土地、税收和转变政府服务职能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企业来投资建设。等企业相继落户。截止目前,全县共引进农业开发、石材、工业加工、旅游开发等企业85家,这些企业的引进为我县农村劳力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劳动力760余人。
(二)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围绕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劳务空间。
我们把坚持特色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狠抓龙头企业基地建设,按照抓大扶强的原则,对等特色农业综合开发企业进行了重点扶持,已成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这些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企业与农户之间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全县以葡萄、番茄、辣椒、红皮甘草为主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3.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1.7%。带动农户986户,吸纳农村劳动力235人。
(三)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比重。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畜牧业做为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举措,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加强引导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突出发展农区畜牧业,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预计到今年末,全县各类牲畜饲养总量将达到20.2万头(只),同比增长6.82%,年内出栏牲畜10万头(只)。肉类总产3390吨,增长17.43%,奶类产量600吨,增长40.85%,禽类产量898吨,增长10%,各种禽类出栏30万羽。农区牲畜达11.66万头(只),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24%,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30%以上。通过畜牧业发展,为全县1546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13.7%。
(四)依托发展旅游、石材等新兴产业,畅通农民外出务工渠道。
随着我县旅游业、石材业的迅速兴起,围绕旅游业、石材业参与二三产业经营的农民越来越多,对吸纳转化农村劳动力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积极鼓励引导农民从事加工销售、储藏保鲜、运输、餐饮娱乐、社区服务等渠道,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年全县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达到2511户,从业人员3127人,其中54%来自农村;私营企业31户,其中26%来自农村。总收入达到405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元,占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1.1%。
(五)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文化普及的投入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和适应能力。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示范户、农村青年经纪人,把先进的技术、实用的技能以及新观念、新意识送到农民家中。通过科技之冬、科技下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形式,使全县农村青年受教育面达80%以上,为农民掌握新技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
我们虽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内在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就业观念尚未转变。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宁愿在农村闲着也不愿外出寻找就业出路,造成劳动力资源浪费。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短期外出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些短期外出的劳动力绝大多数保留着对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每年除外出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季节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间隔性和随意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动力市场发展迟缓。大部分农民外出都是自发的,处于无序状态。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四是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不灵,找不到挣钱门路。农民外出打工,也常常出现拿不到工资,不签用工合同,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缺乏基本的劳动保护,没有劳动保障等问题。五是劳动者素质较低,缺少外出就业的手艺。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有些只具备小学文化,甚至是文盲,无专业技术特长,难以向非农领域和第三产业转移。六是是培训服务工作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的农民增收渠道,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后劲。
年,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是:实现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收400元,其中外出劳务增收85元,富余劳动力转移40%以上的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工作,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新兴产业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之中。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务开发工作的领导,成立县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责任和工作人员,研究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办法、工作目标及优惠政策,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逐步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拓宽思路,消除顾虑,使外出务工,增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二)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战略。
一是要大力发展各类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资源开发,来创办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通过盘活现有企业存量资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二是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借助于私营经济的积聚效应,进一步提高私营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有序引导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工从第一产业进入商贸、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三是要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快我县经济基础好、地处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的乌什塔拉乡、特吾里克镇小城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小城镇的繁荣,增加农民的就业门路。四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等农产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吸收农村劳动力。同时,加快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拓展农副产品销售,转移剩余劳动力。
(三)建立完善的劳务供求信息网络。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
及时准确地劳务信息,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输出劳务,避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要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及时了解劳动力需求情况,建立密切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各乡(镇)要定期调查了解可输出的农村劳动力状况,准确掌握可输出资源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求职意向等信息,建立本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信息库。及时了解和通报劳动力需求和务工情况,劳动力供求信息,畅通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渠道。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劳务输出转移搭桥铺路,加强对外出劳务人员的引导、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性,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各项优质服务。
(四)鼓励兴办农村劳务中介服务组织。
在完善现有劳务服务机构基础上,支持涉农服务部门、各类经济实体、群众团体和社区组织兴办农村劳动力输出和输入中介服务机构,结合机构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机关干部、科技人员、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创办农村劳务中介机构,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综合素质。
目前,劳动力市场已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逐步提高。加大农村外出务工青年技能培训力度,成为劳务输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技术水平。要大力发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对民工的技能要求,投入必要的资金,依托县农广校、示范户、致富能手、经纪人等,积极创办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基地,突出加强农村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农民外出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使其在短期内获得实用技术,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六)做好外出农户承包土地流转工作。
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外出农户可继续保留承包土地经营权,也可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和托管等形式进行流转。外出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时,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及时帮助办理有关手续,切实处理好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让外出人员安心在外。
9月初,山西省政府全面推进兼并私人煤矿的改革,明确将全省2840多座煤矿收归国有,到2010年仅保留1000座,标准为年产300万吨,单井90万吨。平均单井产能不到30万吨的山西煤矿试图一举超越后起之秀内蒙70万吨左右的单井规模水平。
产业集中度的蓝图之外,矿难问责的压力更显迫切。七大国有集团接过私人煤矿安全监管的摊子,山西各级官员可望不再因拙于防范矿难坐在火山口上,“走马灯”式换人的尴尬可不必再出现。
但此次源自安全生产辅以提高产业集中度的改革,其激进的措施,引发“世间再无煤老板”的社会感叹之外,亦使长期的官煤利益共同体骤然破裂,释放出各方冲突。山西煤老板罕有地集体以“钉子户”态度拖延之外,亦如前文所述试图发挥其传说中“手眼通天”的政治影响力,以对抗山西省煤政的高压。
改革带来的山西煤业前景,亦招致业内和学界评议。兼并完成之后,素以管理低效著称的国企,面临延长了的管理路径和叠加的管理层级,是否能有效控制减少矿难?民营资本被限制乃至出局之后,仅仅依靠资金匮乏和利润率相对低下的国企,能否令山西夺回全国煤炭一哥的地位?以数月之功解30年之历史痼结,跃进式的兼并背后,诸多法理缺陷和利益冲突,可能释放出恶果,使本次改革“盛事”,如同5年前的私有化一样猝然中辍。
与前述煤老板北京游说的行动相呼应,近日浙江省国土厅、司法厅及省协作办等部门,出人意料地了《浙商在晋投资煤矿企业在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背景下可能遭受重大损失》的调研报告,质疑山西的整合措施无法律依据,也与国务院煤炭产业政策相冲突,呼吁中央政府重视山西煤矿国有化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维护浙江、福建等地民企在山西的合法权益。此外,福建省政府亦派员赴山西协商。
煤老板的政治影响力,于此已可见一斑。眼下山西政府设定的兼并期限迫近,但围绕煤改进行的各方博弈,却远未到定局时分,其结局也许饱含戏剧性。
安全与兼并的利害交易
120万吨的规模,尚不能确定保留,这个消息让李景玉有些大脑短路。
储量达到2000多万吨,设计生产年限20年,3年前开始建设的煤矿让李一举夺得了当地民营煤矿第一的称号。
要年产300万吨,才能确定成为兼并主体。李尚在等待命运的裁决。
让李感到无奈的煤业整合,最先从临汾开始,发端正是一再撼动山西政界的安全生产。去年4月15日,“12・5”矿难后新上任的临汾市领导班子,要求煤老板把生产管理权全部交给国家级大型煤炭集团。
“安全主体责任此后全部由企业负责,政府不再负有责任”,这样的改革设计,令政府官员的仕途有了一个缓冲带,国有企业代替政府煤管、煤监系统成为安全责任主体,转换身份后的私人煤矿即使仍旧发生矿难,问责也不再直接落到当地吏员头上。
今年初发生的山西屯兰煤矿矿难即是例证。出事煤矿隶属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事后该矿矿长和总工被免职,而事发地官员不致连坐。这与私营煤矿出事之后,一头对矿主追逃一头查办当地官员的情势相比,显为上选。
临汾的试行意见稿中,共有托管、租赁、收购、控股4种方式,为民营煤矿挂上国营企业的牌子。“虽然新建矿井要求为90万吨,但30万吨的矿井经兼并依然可以保留。”
临汾煤老板刘冬平选择了托管的方式,同意支付15%的管理费用,与一家指定的外省国营企业签订了合同,此后的生产管理与安全责任完全由对方负责。
领会了上面的意图,刘的第一个合同签得非常痛快,“政府和自己都省心,一点管理费,还出得起”。
但此次可称温和的改革尚未完成,强硬的反对意见纷至沓来,外省企业的介入被否决,刘的第一份合同失效。紧接着,省内五大煤炭集团被赋予兼并的责任。山西五大煤炭集团企业,按山西资源分布划定区域,区内民营煤矿收购或者控股,之前的托管、租赁已被剔出改革条款。
临汾地区内指定霍州煤电集团作为主体进行兼并重组,刘几经谈判,对方以1亿多元的价格兼并了他的煤矿,同时,他保留30%的股份。签订了第二个合同的刘,一度以为改革就此结束。
随后,今年4月,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悄然出炉,保留矿井从1500座缩减到1000座。“一下子把产能门槛提高到原来的3倍,以区域的全行业阵容占到了国内井工矿的高端,至少是为未来20年的产业发展布局。”有专家称。
对国有煤业集团来说,它们虽接手了矿难的问责,却可称改革的受益者,一举低成本解决了资源被私人盗采和发展储备两大难题。
谈判从头开始,兼并主体分外强势,从北京回到临汾的20多天,一轮又一轮的谈判令刘分外疲惫。国营集团一再压价,兼并陷入僵局。
直管模式与经济效益 2007年5月5日13时50分,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克城镇蒲邓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8人死亡。图为5月7日准备进入矿井的救援人员。
去年就职时表态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的山西省长王君,让民营煤矿基本停产一年后,对山西煤炭改革方案无疑有了更多重的考虑。
经过一年的金融危机,负责兼并重组的七大国营煤炭企业成为山西经济的中流砥柱。
2009年4月,在山西经济一季度负增长达8%时,国营煤炭企业却有着良好的表现。1-4月,山西煤炭产量17.40%,销量下降29.4%,但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吨煤综合平均售价同比提高83元,销售收入同比增加63.95亿元,上缴税金61亿元,同比增加17亿元。煤炭企业提供的税费收入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提高了11.64个百分点。
这样的表现似乎应和山西的现实需要,被内蒙夺走产煤一哥座次后,多年在煤炭产业说一不二的山西,急切需要一次调整。而前述的金融危机局势下山西国营和私营煤矿态势的转化,被山西官方视为给此次改革提供了条件。
一份由当地政府替煤老板签订的框架协议,可以清晰地体现这次改革之后山西煤业的治理蓝图。
框架协议写明,兼并集团在当地设立非法人分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的派出机构,行使业务处室管理职能,分公司对各个兼并后成立的子公司进行全权管理。
该公司设立经理一名、安全监察处长一名以及其他职位,“对6个子公司实行销售、供应统一管理,集中销售与采购”。其中一名行政副经理注明“由其他股东选派”,代表了煤老板们此后在企业中的现实发言权。
同时,分公司安全监察处长、总工程师、经营副经理部直管到下属6个子公司,子公司不再设相应的岗位。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准备机修队、监测监控队等管理部门,完全由分公司负责,子公司一概不管。
对各子公司的行政人事管理,亦完全由分公司掌控。“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子公司股权结构、经营资源等实际情况,子公司设立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完全由矿业公司主事,唯有行政经理由其他股东选派。”
“这还要我们干什么,6个公司仅能派一个行政经理”,一位矿主提出,被兼并方需参与财务管理,甲乙双方共同定价,“否则他卖了我们也不知道”。
为避免子公司的管理分歧,私人矿主不得控股。子公司由评估之后的煤老板原有矿井资产和国营集团分公司的新注入资产合股而成,煤老板占的最高股权不能高于49%。但这并不能消解此后合资子公司中可能出现的剧烈矛盾。
山西焦煤一位副总称,大集团亦不赞成现在的激进整合模式。急剧的扩张之下,人才、资金都存在很大的压力。他举例称,山西焦煤是三大矿务局合并而成,但此次兼并了170多个煤矿后,拥有的矿井数是原有矿井的4倍,尽管火速培训了一批管理人才,但远远不够。
焦煤并不是人才荒最严重的兼并主体。“你说煤运这些企业,原来都没多少煤矿的企业,这次整合了190多个,它们哪儿来的成熟的管理人才。”整合之后,控股层级增加,管理环节拉伸,成本上升和效率下降是必然的。
对于山西省高度集中的行业蓝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员钱凡平认为,山西以为“提高了集中度就可以掌控市场,就可以提高价格”,“这个概念是不对的,并不是提高了集中度,就可以掌控市场,山西5亿吨的产能在整个煤炭市场中并不是最大的,产能的增量是向内蒙转移的”。“‘国进民退’并非一致的愿景,效率和效益是会下降的。”
兼并主体国营企业的资金实力和盈利能力颇受质疑。根据资料,汾西矿务局2007年的盈利仅为1.2亿元,2008年的目标为1.8亿元。“如果让我生产,我比他们挣得还多。”矿主王武全说。王质疑,合股子公司成立之后,汾西矿务局如何筹措资金投入筹划中的巨大规模的新矿井建设,何从保证利润?
对国企的注入资金复产扩产能力,地方政府也不信任,临汾市政府要求各兼并主体每吨煤交100元保证金,之后按煤矿建设复产进度,连同利息一并返回。
“它进来后要停个两三年,那我们怎么办,没有煤,临汾的经济基本就停了,财政吃什么饭。”据了解其他地市亦有准备跟进者。这对于几乎天天去省政府报告兼并进度的国营集团来说,无疑是另一股可能绷断资金链的拉力。
为支持国营集团的兼并,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要求当地各类金融机构应积极支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在金融资源投放决策时,优先给予兼并重组企业信贷支持,对其贷款授信和不良债务回购等予以优惠。
由于银监会关于银行不能贷款用于企业并购的规定,这些贷款只能投放于以后的购买设备和矿井改造。但国营煤炭企业的低利润率,使银行贷款心存疑忌。彼时因煤改被迫出局的巨额民间资金,或将成为山西煤业发展的心痛之失。
兼并的利益震荡 2007年5月15日,山西省,工作中的煤矿工人。
今年4月,山西省政府出台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再次下发推进兼并重组的10号文件,兼并刘冬平的主体最终换成了阳泉煤业。
“如果说前两份合同,侧重点是以大型煤矿的经理和管理水平来管理个人煤矿的话,这次则有了本质的变化。”刘冬平说,要害变成了压价。其实质在于促使七大主体积极推进兼并:
签订完框架协议刘冬平深深后悔,30万吨的那次扩建,真不如不改,“在自己响应政府产业政策历时两年的建设中,那些保留下来15万吨的煤矿在1800多元煤价中,赚得盆满钵满”。
政策的不延续性及补偿的不合理性是此次改革的最大阻力,山西发改委一位人员称。
在本轮改革的拉锯中,煤老板当初在煤矿私有化拍卖中付出的资源价款,其补偿标准几经争议,最终确定为原金额的1.5~2倍。但眼下被关闭的私人煤矿,都没有到手退还的资源价款。
钱凡平称:“山西的这次改革是跟整个国家的改革进程不相适应。过去80-90年代煤矿赔钱的最低点,你怎么不说收购人家,现在形势好了,又要一刀切,这是说不过去的。这样事情的结果可能是糟糕的,到时大家都不安定,生产过程中反而容易出问题。”
即使兼并顺利完成,如果分公司利润无从实现,煤老板们当初投入的现金将被迫血本无归。而对于兼并后的子公司和分公司,私人资本缺乏发言权,煤老板们被绑在了国企利润的车辕上。
面对改革者的蓝图,煤老板当起了钉子户,“我不答应,绝对不答应,我现在高利贷问谁要去?我还得还贷啊,西安、吕梁、太原我都欠了不少钱,2亿多的差额让我怎么还?”吕梁的张二全称自己要当一次钉子户。
2005年,张兼并了两个煤矿,得到1500万吨的煤炭储量,但经过两年建设,2008年,他将要产煤,却收到了再次整合的通知。90万吨是保留的最低产量。他刚刚建成的煤矿已经被淘汰。张称他为煤矿投入2.7亿元,而此次的评估价为7000万元。
即使是7000多万元的评估价,张也没有拿钱走人的机会,他们坚持让他入股。控股方国营集团对于子公司的注资,并非通过现金,而是政府给予指标的煤炭资源。政府文件规定,七大主体用于兼并增资入股的煤炭资源,出让价款可只收取20%。
面对过于苛刻的兼并评估,煤老板们纷纷当起了“钉子户”,原本态度爽快的刘冬平也被裹挟其中,煤改推进艰难。
据称,临汾已经开始流传煤老板私下约定,“谁当第一,同行们打断腿。谁当最后,叫纪委查得要抄了家”。能等一天算一天,能拖一分钟算一分钟。
为破解利益僵局,一些大集团摸索出了解决渠道,即提前复产。
“对接是前提,谈判是关键,复产是出路,破解这个连环套唯一的方法,就是尽决复产。你反正也干不成了,你要8000万,国资委只评估4千万,好说,你快让我接手了,然后你赶快复产,复产后先不要注册合资公司,挣了4000万。再开始合资。”大集团伸出的橄榄枝,一时令各方点头叫好。
在利益支配下,临走前的煤老板突击采煤,无疑是新一轮事故的导火线,而冬季,每每又是大事故集中出现的季节。
本刊记者结束采访之前,部分煤老板已再次奔赴各地躲了起来,而他们还在谈判中的煤矿,却已经偷偷开产,抢在兼并之前捞回一点成本。10月12日,山西临县三兴煤矿的4人死亡事件,亦与此种背景关联。
此种变通无疑会使安全生产的“终极目的”旁落。9月下旬,山西高层再度出拳。9月23日省政府召开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座谈会,坚决要求10月底基本完成主体企业到位和证照过户换发工作,11月份全部通过验收。
第二天,山西省纪委公布资源整合中“十条严禁”,对资源整合现阶段中被煤老板拱出的此一漏洞全部补缺。
但利益鸿沟难填,铁腕能否万全?
煤老板的政治影响力
煤老板在中国成了一个负面名词,但世上再无煤老板,并不是所有方面都喜闻乐见。保留煤老板出力最大和数量最多的,当属山西各地市政府。
外界口碑极差的煤老板,在各级政府眼中,却是它们行政的一大助力。随叫随到摊派式的捐款,成为官员解决财政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去年四川地震,山西某些地方政府规定煤老板捐款不能少于200万元。
临汾乡宁县前几年一直推行“一矿一事一业”,号召每个煤矿老板办一个非煤企业,以拉动就业与当地产业多元化,还有修路、盖新农村、绿化等公益事业。数年下来,已为当地一大特色。
失去煤老板后,乡宁在谈判中尝试将这种摊派式的任务,交给前来兼并的五大国营大矿。但强势的大集团不比煤老板。乡宁提出每吨煤另外收取非煤产业费、新农村建设金、地质灾害公益费140元后,遭到了大集团的严拒。“这种钱,我们绝对不会交,这明显是在违法收费。”山西焦煤一位副总称。
临汾一位当地官员称,这些副省级的大集团不同于煤老板,看看阳煤到乡宁谈判的人,比县委书记架子还大,再用对付煤老板的那种办法来,肯定是不可能的。
地方政府的争取让一批煤老板免于出局。山西省政府10号文件中地方煤矿25%的比例,比原定10%的水平大幅提升,正是源自地方政府推力。 2006年5月22日,准备观看中国煤矿文工团演出的矿工。
目前,灵石县因为资源限制,无法开展大型综采,当地县政府与市政府大力争取下,省里终于同意民营企业互相兼并,既达到了重组的目的,又没有引起抵触。
这样的模式对其他地方来说,不可复制。
在与山西政府的直接对抗中,煤老板处于现实的弱势。但作为一个暴富阶层,煤老板拥有与高层权力交换的财富。
以拖延策略应对整合的同时,当地纷纷流传,一些煤老板在北京加紧活动,希望高层介入调整山西煤改方略,甚至有煤老板试图对山西当地政府提讼。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职业化教育;农业就业;非农就业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的巨大障碍,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化解三农问题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减少为数众多的农民,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意义至关重要。对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不少,蔡昉认为,通过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了就业,对于农村增收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潘文卿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向转移,不仅是中国经济全方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本文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于以疏导农民就业途径为切入,发展农民职业化教育,使农民本身具有转移的能力,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总人口的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客观存在的人多地少和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富余。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还会日趋增大。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势必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振兴、社会的稳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提及我国的贫困问题人们往往归因于我国人口太多。实际上我国幅员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并不算很少。2005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0.099公顷,是日本的2.9倍和韩国的2.8倍,甚至比英国高出4%。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过高,农业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却远远低于这些国家。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10%以下,一些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的比重更在4%以下。而我国农业人口比重高达57.01%,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我国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仅为0.18公顷,而日本为1.5公顷,韩国为0.7公顷,英国为10.8公顷,分别是我国的8.6、3.9和60倍。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几乎处于无限供给状态,大量农民的劳动属于“剩余劳动”(即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从而使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仅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农业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远远低于我国工业和其他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这就是我国农民贫困的真正根源。因此,将农业剩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使农民收入成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这是其他增收措施(如减免农民税费等)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农村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就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副业结构,还可以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现阶段由于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土地过少,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拖拉机使用量只有6.4台,而日本为470.8台,韩国为103.7台,美国为27.1台,德国为87.2台,法国为69.2台,英国为84.5台;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收割机使用量只有1.6台,而日本为248.7台,韩国为49.4台,美国为3.7台,德国为11.4台,法国为6台,英国为7.9台。我国与这些国家在农业集约化程度上的巨大差异是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密切相关的。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出去,现代农业技术才能推广,我国农业才能真正实现集约化和现代化。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会进入城市,成为潜在的城市居民。城镇作为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可以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而成为“准城市居民”的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恰恰为城镇的发展和工业化提供了生产力,促进了城镇的消费、交通、建筑、服务业等,加快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二、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现状及成因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现状
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截至2005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0 7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 212万人,占42.99%;乡村人口74 544万人,占57.01%;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情况表明全国15~64岁之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0.15%。由于农村人口政策的现状以及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生活水平较低等原因,农村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农村人口在15~64岁之间的比例不会低于70.15%的平均水平;又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一些农村地区并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加上近年来农民收入下降,辍学儿童增多,他们一般在14~15岁就开始参加农业劳动,甚至外出打工,因此,这么算来,农村的劳动总人口应不低于53 000万人。而我国土地共有1.27亿hm2的耕地,根据农业部相关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在农村现有生产力的生产规模条件下,只能为1.5亿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在农村5.3亿的劳动力中,有接近3.8亿属于非农业的剩余劳动力,除去其中一部分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绝对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很大。但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的状况来看,适合市场需求满足工商业发展的劳动力不足,而既无技术、又不符合用工单位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过剩。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属于低水平、结构性剩余。据统计,2005年我国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64%,小学程度的占18.08%,初中程度的占59.68%,高中程度的占13.9%,中专程度的占4.89%,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就更少,仅占1.81%。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7年。可见,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质量较低,这也就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消化”。总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教育程度低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指标。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城市为10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4.83亿,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7.72%。全国约有8 500万文盲和半文盲。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大力发展农村各项教育,农村劳动力文化基础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离现实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2.技能水平低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通过技术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有0.13%,有技术特长的仅占10.6%,而高达85%以上的农民不具备专业技能,不具备现代化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极大地阻碍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身体素质不高
由于经济贫困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在营养、卫生、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条件较差,90%左右的农民没有医疗保障,农民身体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的健康状况更不乐观。
4.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弱
我国农村劳动者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以及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影响,缺乏现代经营和管理的知识,经营管理能力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难以进入市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有些农民办的小企业,由于缺乏经营管理能力,造成经营管理不善、资源浪费、效益不高。这种状况阻碍了农村劳动者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阻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而无法顺利“消化”,且综合素质较低,与其自身的特点和其所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由于多年以来的各种限制性的制度束缚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正常转移。
1.土地制度
土地是农民家庭的重要财产,当农村劳动力决定是否向城市永久迁移时,失去土地承包权的风险会降低他向城市永久迁移的意愿。出于社会安定的考虑,我国的土地政策历来对土地交易有严格的限制。近十多年来,这些限制开始逐步放松,因为农村经济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2002年,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进行修改后,对土地使用权转让的限制大为减少,该法为保护土地使用者的权利和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提供了法律依据。
2.户籍制度
我国现行的户籍分割制度把个人束缚在固定的狭隘的地域范围内,在狭隘的地域范围内人们又被固定在特定的“单位”里,从而将农民世世代代限制在土地上,隔离在城市之外。户口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80年代后的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加速,国家逐渐放松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限制。但是,对于想进城市并成为城市居民的农村人,障碍依然存在。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还必须向所在城市交纳各种各样的费用,如暂住费、计划生育费和城市增容费等。没有城市户口,这些流动人口就不能或很难得到所在城市或单位提供的许多福利,如子女教育、社会保险、住房优惠等,其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就会远远高于城市本地人。可以说,现行的户籍制度使永久移居城市的交易成本很高,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3.教育体制
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投入是有差别的。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政府没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以致许多农村居民无法享有这一权利或履行这一义务。城镇中小学属于国家办的学校,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建设,而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就大体上是“民办义务教育”,即除了公办教师的工资是由中央和当地政府支付以外,其他都是农民自己掏钱支持办教育。因此,在农民收入极低的现实条件下,农村教育投入和可以使用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国家在教育投入上的不公平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上的不平等。城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远高于农村居民,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然处于优势地位。
4.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存着两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将农村放在次要位置,甚至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斥在外,从而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城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风险也在不断提高,土地保障并不能承担农民抵御生活风险的全部负担,尤其是无法抗拒来自于市场经济的高费用风险。因此,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农村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所需要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土地束缚、成功实现转移的制度依托。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对土地和家庭保障的替代,农村剩余劳动力永远无法真正离开土地成为城市居民。
三、深化职业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无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是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从最根本上讲,都离不开农民的知识化。知识化的农民首先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针对我国国情,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将农民职业教育区分进行:进行农业就业职业教育和非农就业职业教育两种。首先理清农村所需劳动力与剩余劳动力关系,使潜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显现,进而疏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逐渐划清农村劳动力与非农村界限。
(一)农业就业职业教育
1.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坚决摈弃对职业教育鄙薄的旧观念,确立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地位。而政府在农民职业教育中应该起到主导者的作用。
2.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民知识化服务的目标,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现存的农村中年成年劳动力,在这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开展农民培训的许多优势。因为这部分人有比较优势:已经完全投身农业,有一定的农业从业经验,且具备接受新知识再学习的能力。因此,培训的这部分人员会是现阶段传统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的培训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利用“政府+学校+农民”的三结合体系,其中政府主导筹资监督,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对适合的劳动力对象进行农村现阶段主要种植业技术的职业教育。
3.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未来新型农民中的作用。这一途径主要是针对未来的农村潜在劳动力而言的,在这一过程中,目前最为重要的是要从观念上消除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从制度上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针对农业从业潜在劳动力这部分“新鲜血液”,要将他们打造成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向我们将来的农业产业要效益。在这方面,职业学校要在发挥其特色和优势,依据当地的人力资源,地理环境进行专业设置和师资配备,突出农业科教优势园林园艺、花卉、蔬菜无土栽培等经济农业为主,结合种植业,办出农民职业教育的“新农”特色。
4.推进农民职业化和就业准入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对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有积极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制度建设工作,对于农民职业教育也是意义重大。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新形势下,通过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促使农村人口有意识地参加教育或培训,对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非农就业职业教育
现阶段,一方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且逐年增加,而另一方面,各地企业对各等级技工的需求量增加,而全国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从而出现有些企业高薪难聘一位高级技术人才的现象。劳动力市场需要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技工的需求占54.4%。全国性的“技工荒”和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现实告诉我们,技工短缺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指明了新的出路。而且从长远看,农村非农就业的职业培训才是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完成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当然,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转移并非那么容易,但是加大非农就业的职业教育确实是我们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可行切入点。
1.充分认识农村非农就业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一直以来,我们只是一味的强调农村建设、农业的发展,政府也在不断加大财政支出,而效果却不明显。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农村负担太重,用仅有的一点农业效益加上一点点政府补贴在养活绝对超员的农村劳动力。那就如同一个成年人背着一个已经长大的孩子,总是希望有力气多干活,于是,给他多吃饭,补营养,而效果甚微。问题是他的力气在有负担的情况下已经达到极限。怎么才能效率最高?很简单那就是让孩子从背上下来,帮他干活!一方面,他有了更多的力气,而且有孩子帮他;同时,孩子也会成长的更快。也就是资源充分利用的概念。现阶段对于我国已经是不得不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减负时候了,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进而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基于这种战略高度的认识,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非农就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服务力度。
2.明确农村非农就业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与对象,突出自身特色。这里,主要是针对大部分潜在劳动力,未能继续完成学业深造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适应变化的环境,是将来成功走出农村,完成转移的主要部分。我们经常会见到初高中生刚毕业就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去,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会由于没有专业知识而再次回到农村,成为剩余劳动力,这给农村、农业又造成了负担。针对这种现象,对他们进行非农就业的职业教育就显的格外重要。一方面,坚持常规学历教育,招收初中、高中、中专和职高的毕业生进行2-3年的系统学习,使他们具备中、高级技工的基本素质,适应“蓝领”、“灰领”或者“银领”工作岗位要求,能够大胆地走出去;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短期技术培训,取消年龄和文化基础的限制,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或现代农业技术。只有双管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就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来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根据当地剩余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和劳动力稀缺地区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切实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
3.整顿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当前,必须加大《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有关生产和就业的法律的执法力度。落实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内的各项劳动制度,强制从业者履行接受职前教育或培训的义务,强制用工单位履行按照职业分类安排就业并培训职工的义务,保证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和信用,维持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落实劳动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各项合法权益(合理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防护、失业保险、工伤抚恤、休息等)。这些举措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非农就业的难度,但将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的收益率,改变农民工素质低下、地位低下、待遇低下的“城市二等公民”形象,从而极大地刺激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存在程度不同的闲置,一旦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上涨,职业教育资源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并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也将大幅度增长,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服务技能和技术水平。
四、结语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资源再配置的过程,对我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抓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进行农民职业化教育,对富余劳动力进行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的职业分流,最终达到剩余劳动力的安全、合理转移。这必将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以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灵芝.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4,(7).
朱巧玲.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3,(1).
聂传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就业与新农村建设[J].台湾农业探索,2006,(3).
焦必方,毛作文.农民非农就业的意义、现状及措施[J].上海农村经济,2005,(10).
刘纯阳.农民教育问题初探[J].农业技术经济,1999,(4).
陈遇春,朱宏斌,刘彬让.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04,(5).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劳动力转移的难易度,以及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和收入的丰富性。因此劳动力有效转移对劳动力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教育培训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加速进程.在农业人口有9亿之众的中国农村.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现有耕地人均不足2亩,并且每年还在继续以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致使农民生产和生活空间十分狭小.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因此,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仅仅是人口学的问题,同时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诸多制约因素中,劳动力素质低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也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市场竞争意识越强,他们能够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岗位的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而我国农村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偏低,这使得他们转移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共同肩负起教育培训的重任,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改善办学条件,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
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的阿瑟?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两部分。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要远低于工业部门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投资。只有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二元经济转向一元经济,城乡达到同一,才能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刘易斯理论”。
在“拉尼斯一费景汉理论”中.也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技术的进步。这同样对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另一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是“托达罗理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也取决于转移者对转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如果流入城市的预期收入高于农业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失业的可能,人口也会不断流向城市。
以上第一种理论可以理解为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一种“拉力”;二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表现为一种“推力”;三是经济发展使劳动者产生的一种转移的心理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这当中主观性的显现表现出对个体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个人素质是影响劳动力转移心理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教育文化素质才能客观估价自己。并有可能得到较高的预期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反,教育文化素质低的人则由于较少的就业机会或较低的收入而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因而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期教育和培训工作,盲目地、轻率地强迫转移,则不会实现有效的劳动力转移。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据相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是在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占3.65%,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9.38%,中专占1.57%,大专占0.4%。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66年.冈0刚超过小学毕业的水平。即便是目前,不少地区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也只能在9年左右。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德国通过“双元制”教育.农业劳动力中有54%的人至少受过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很少有机会经过岗前培训而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据国家农调总队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13,6%。而美、德、法、日等国家不足全国人口10%的农业劳动者中,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超过90%。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更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和就业的稳定性。
实践证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能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转换的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注重教育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全国就业人口的平均文化素质水平。对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而言。提高城镇化水平,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是大势所趋。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素质的关系
新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需求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转移具有显著影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择业范围和空间越广、收入越高、稳定性越强、社会问题也越少。
(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范围越宽。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他们有较强的自信、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他们不甘农村生活的寂寞,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越小,面向第二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则越大,更易于实现转移。不仅如此,转移后,他们会很快适应城市生活,与城市原居民能够较好地相处.减少了城市管理成本及一些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证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转移越容易.择业的范围越宽。
(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空间越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其转移距离,统计表明,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高于向落后地区转移的劳动力。因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所以对收入的期望低,也不敢轻易远距离转移.而且他们思想意识保守,难以对城市产生认同感,故土难离,更愿意留在故乡,而不是转移到城市。他们的择业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劳动力的教育文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对生产率的提高起促进作用,他们为企业创造了较高收益,相对的,企业也会付给他们高的收入作为报酬。
(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问题越少。劳动力转移的事实表明,劳动力素质对社会问题影响不小。素质低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只有靠出卖苦力谋生,由此引发城市相关治安问题。甚至这些现象突出.低素质的劳动力会产生厌世心理,做出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造成社会动荡。所以为避免劳动力转移后的社会问题。应做好转移前及过程中的教育培训工作。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得到了重视,在全国范围内诸如“阳光工程”、“春风行动”、“两后双百培训工程”等活动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认识不统一,部门协调不得力。尽管国家至上而下成立了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领导部门和管理机构.但从现行的运行过程来看,教育培训管理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政府统筹协调乏力。主要表现在各行业主管部门为了完成自己的务,为了各自的利益着想,开展自己的培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使专职培训部门的工作举步为艰。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受教育培训的需求远得不到满足,很多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学不能致用,打击了学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很多地方的教育培训工作没在真正地开展起来。
第二,用工法规不落实,用人单位对用工人员素质要求不高。由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用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不少企业为了应付生产发展,招聘工人“饥不择食”,不求高素质的生产操作人员,有时甚至只要有人想应聘,就能得到一个工作岗位.从而造成了不少企业使用的都是无证上岗人员这就使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第三,基础条件差.教育培训质量不高。由于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各地的教育培训情况极不平衡,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财力分散,用于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严重不足。不少地方出现了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的现象,所谓的培训是以会代训、标语宣传、发“明白纸”.搞形式主义,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五、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解决好教育培训的问题,关键是思想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政府要肩负起这一重任,在制度保障和资金设施上给予保障。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培训观念的创新、教育培训保障体制的创新和教育培训制度的创新。
首先是教育培训观念上的创新。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与其它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们要抛除传统的教育培训观念,以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树立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以及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观念。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为农村劳动力增长知识、技能,增强创业致富的竞争力。
第二是教育培训保障体制的创新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一种高效、实惠的教育,通过教育培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往往就是这种教育不为人们所重视,教育的经费呈严重短缺状态,当然,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经费完全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同时,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完全由劳动者自费,难度也相当大。因而国家要从战略的高度.增加农村公共教育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部门要创新教育投资之路,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投资渠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体制。
[论文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转移 职业教育 二元结构
农村职业教育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关键因素,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环节。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数量不断扩大,而且转移途径和方式呈现了多元化趋势。具体有:第一,技校、中专和高等院校在农村招生,毕业以后在城市就业。许多农民和农村学生把此戏称为“跳农门”,认为这是改变本人农村和农民身份,乃至人生命运的重要方式。第二,参军当兵。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考不上大中院校的农村学生,有一部分应征入伍,参军当兵。按照我国现存的户籍管理制度,军人属于非农业户口。他们复员退伍后,想办法进入城市就业工作。第三,在城市买户口、买房子,实现农村户籍身份向城市户籍身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后,有些城市为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向农村人口出卖城市户口,农民东借西凑,给自己和孩子买个城市户口,试图改变人生的命运。有些城市规定:凡是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有固定住所或职业的农村人口,可以解决一个或几个城市户口。所以,在城市买户口、买房子也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一个途径。第四,进城打工,即农民工。农民工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最为壮观、也最为悲哀的一种社会群体。土地承包到户以后,人多地少的矛盾突显出来,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劳动收入比较效应的驱使之下,为了生存和增加收入,大规模地进城务工经商,生活在城市。但由于我国现在的户籍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把他们排除在城市之外,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成为城市中的二等公民,干着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拿着最低的工资,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
二、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和关键环节
改革开放以后,不论是农民进城打工,还是在农村内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绝大部分是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较高的年轻人。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分析,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85.9%。其中25岁以下的劳动力占47.3%;25~30岁的劳动力占15.6%;30~40岁的劳动力占23%。从受教育的程度看,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盲占1.9%,小学文化程度占16.7%,初中文化程度占66.3%,高中文化程度占10.8%,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3%,进城打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农业劳动力的平均素质。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效果来看,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收入的角度看,受教育文化程度不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工作后取得的工资收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根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6)对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2005年,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而农村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没有一技之长或劳动技能较差的月收入水平只有500~600元;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月收入水平可达到800~1000元。文化水平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效应。
其次,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看,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力在城乡与地区之间转移所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也比较少。许多地方政府在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设限的同时,为了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又对外来优秀人才或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采用种种优惠和鼓励政策,如户籍接收、住房优惠、安家费补助等,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成为所在城市真正的市民。
第三,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续效应来看,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可以在农村形成巨大的转移效应。所谓劳动力转移效应或转移的后续效应,是指农村每向城市转移一个劳动力,对其子孙后代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农村家乡所产生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就能带出一户人;培养十个大学生,就能带富一村人。转移的后续效应十分明显。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以后,由于工作环境不稳定、劳动强度大、收入水平低,他们只能像候鸟一样过着漂泊不定的艰苦生活,最终还要回到原来的出生地——农村,结婚生子,繁衍后代。其转移的后续效应明显要差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力。
三、农村教育的职业取向
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据统计,当前城市、县镇和农村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对比情况是: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20∶9∶1,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4∶3∶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0.91∶1.01∶1;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之比为0.37∶0.55∶1。另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数超过95%。而同期日本同行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67年。我国较低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重要根源。因此,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大力开发农村的民智,不仅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化解“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下,如何确定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这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地讲,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之后,是以普及高中教育为目标呢,还是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导向呢?
笔者认为,九年义务制教育之后,农村教育必须以职业教育为目标导向,原因如下:
首先,高中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教育目标,而不是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标。加之目前我国高中和大学的升学压力较大,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资源有限,不宜盲目普及高中教育。根据《中国教育年鉴》2004年统计,2003年,我国大学招生人数为382.2万人,而同期高中毕业生为458.1万人,高中生的大学升学率为83%左右;但最近几年高中连续扩招,而大学扩招速度减缓,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在50%~60%,升学率处于下降趋势。2003年高中招生为752.1万人,而同期初中毕业生为1995.6万人,初中毕业生中考升学率仅为39%。如果一味地在农村普及高中教育势必造成高考压力增大、升学率降低。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自然会成为“升学无望,就是无路,致富无术”的人。这也是当前农村教育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 农民职业教育 问题 建议
1.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
据调查统计,截止2009年,桦甸市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共有42个,年培训能力达到58090人,其中职业培训32090人,在这些职业培训人员中有26000人属于参加科技培训的人员,还不能算为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培训范畴,而中等职业教育培训1900人。在以上培训机构中除市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及其它主要培训在职职工的机构外,一般都招收初中毕业没有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年龄上控制比较严格、门槛也比较高、学习方式都是寄宿制,覆盖面不广,不适合成年农民职业教育培训。
在就业率方面,凡是受到专门职业教育的学员就业率一般都在80%以上,但就业稳定性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学员在校学习的职业技能达不到较高水平;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准,没有把自己所学到的技能水平与所从事岗位放在一个水平线上衡量。如桦甸市职教中心,每年分配大量学生到各大企业工作,但绝大部分学生干不几天就全回来了,不是说工种不好、劳动强度大,就是说工资低、待遇低。
2.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形式、内容和力度,都远远不能与“三农”工作的要求相适应,与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问题表现为:
2.1思想认识不到位当前新农村建设各级党委、政府都很重视,但重点多放在乡村道路、水利设施、产业扶助、村容整洁等直观效应上,而对农民素质的提高,培养新型农民这一重要内容都没有摆放到应有的高度。因此,在工作安排、人员组成、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明显偏弱。
2.2运行机制不顺畅从横向层面来看,涉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部门很多,出现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连通的管理体制,没有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具体来讲:培训活动的组织难度大。一方面是乡镇不愿费力费时费资去组织,另一方面,农民踊跃参加者甚少,有些人很难从经验和传统中解放出来,不愿接受培训,还有些感到自己年纪大了,何必搞什么培训;培训手段难以创新。农民习惯“三分看书,七分学样”的方法学习新技术,而大部分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形式基本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形式和内容单一,效果不佳;另外,培训的制度难以坚持。
2.3财政资金严重不足桦甸市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教育培训任务非常大,然而,财政安排的农民教育专项经费几乎没有,导致工作难开展。目前,县、乡两级还没有相对固定的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主渠道,也没有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到各级财政预算。
2.4培训成效难体现在现行体制下,由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选项、资金、师资、教材、场地等要素无法统筹安排,共享利用,导致培训方式单调,培训内容不系统、不深入、难持续,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有相当一部分培训项目尽管投入了许多人力、财力、物力,但都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2.5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5.1农民教育培训缺乏产业支撑尽管现在重视产业建设,并要求做大做强,但在产业方面大户不多,专业合作组织也不多。目前,聚集在我市五大特色产业上的劳动力的比例还不是很高,产业发展与农民教育培训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当前的农民培训在工作形势上轰轰烈烈,但农民群众得实惠和收到实际效果较差。
2.5.2农民教育培训缺乏部门联动各涉及农民教育培训的部门在不同的阶段和季节都开展了一些培训,但不系统,不经常,加之劳动力外出较多,在家接受培训的大部分是年龄较大的留守人员。目前,在我市区域内除民办培训机构外,主要职业教育培训集中在农业、教育、卫生和劳动社会保障等四个部门,当前四部门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既有重复,又有交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四部门的培训目标大多还不够明确,职责也不够具体。全市县乡涉农职业教育培训的部门有8个左右,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所致,这些部门的培训目标也还不够明确,职责也不够细化。
2.5.3农民教育培训缺乏资金保障中央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很多,但地方对农民教育培训却没有较大突破,基本没有什么投入。由于地方农民职业教育设施投入上的欠缺,导致现有真正培训农民的主体在硬件建设上严重滞后,软件建设也不能完全适应客观需求。各部门的项目资金中包含有对农民的教育培训经费,如农业综合开发、移民扶贫开发、土地出让金、农村教育经费等,但这些经费要么没有全部用在农民教育上,要么就是被全部挪作他用。
2.5.4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当前,除一些涉农大、中院校按照国家规划和要求,开展了一些农民培训工作,但所占比重较小。从当前农村实际状况和农民实际要求来看,广大农民普遍接受就地就近培训,而市、乡两级的师资力量相对是比较薄弱的,部分教师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出现培训教师讲的群众听不进去,想听的又听不到,想学的又没人教的现象。
3.发展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的建议
3.1调整优化教育培训专业根据农民致富需要,面向“三农”增设新专业,强化特色专业,使设置的培训专业更贴近生产实际,而且在培训内容上必须做到超前性、先进性、实用性的有机结合。
3.2加大教育培训改革力度农民致富靠的是实用技术,农民职业教育要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必须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以培训为主的原则,积极开展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科技致富骨干、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等为主要对象和以“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和服务活动。突破单一的课堂面授模式,把课堂教学、现场实习、典型示范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农民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同时对专业技能的讲授,也要力求与生产实践、就业相衔接。
3.3加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国家与地方应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投入力度,以此改善机构办学条件,增添实训设备,增强学员的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使受训的学员真正掌握一技之长。目前,国家对农民培训只是提供培训资金,但对培训机构,特别是农民培训机构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而且工作经费上也没有足够投入,这也是导致基层培训机构对国家投入培训资金存在挤占挪用问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劳动卫生学;非预防医学专业;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卢永辉,男,1984-07生,博士,讲师,
近年来,各医学院校都非常重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医学相关知识面的拓展,并以此为各专业医学本科生开设了非专业内容的医学课程。劳动卫生学属于预防医学范畴,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的主修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已经针对非预防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和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开设了预防医学课程。通过预防医学的教学,可使非预防专业医学生了解相关预防医学知识,掌握预防医学的思维模式,拥有宏观医学的观念和角度[1]。劳动卫生学作为预防医学的主要组成内容之一,对各专业学生了解职业性相关疾病和卫生学问题,以及今后工作中的职业健康维护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然而,目前针对非预防专业的劳动卫生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目标定位不明、教学内容照搬预防专业,以及教学模式不清等。
1非预防专业与预防专业对劳动卫生课程教学的要求不同
本科的课程教学以实际应用为导向,非预防专业与预防专业学生对劳动卫生的知识要求存在差异。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劳动卫生学是直接用于今后从事的工作,因此,尽可能全面、详细地掌握劳动卫生学的专业知识显得非常重要。而非预防专业学生对劳动卫生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服务、辅助今后其从事的相关医学工作。因此,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应对非预防专业学生与预防专业学生的需求差异加以考虑。
1.1课程教学目的定位不同
针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劳动卫生课程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劳动卫生或职业卫生的应用者和研究者。劳动卫生学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阐明劳动条件中生产性有害因素与劳动者健康水平关系的学科[2]。预防医学专业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劳动卫生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其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具备开展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能力。而非预防专业学生将来一般较少从事职业卫生服务、监督等工作,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在将来的相关医务工作中借鉴、参考劳动卫生学的思维和知识,服务其当前工作。因此,针对非预防专业的劳动卫生教学的目标定位不是把学生培养为专门的职业卫生从业人员,而是培养学生预防医学的大卫生思维和职业卫生观念意识,使学生通过懂得劳动卫生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1.2课程教学内容侧重不同
基于非预防专业与预防专业劳动卫生课程教学目的之间的差异,其教学内容设置应体现出差异性和适应性。如果对专业不加以区分,按照统一标准、模式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就会与其各自的教学目标不相符,进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培养合格的职业卫生从业人员,就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职业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人群健康危害和防护措施,侧重于劳动或作业人群面对的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监督和防护。相反,非预防专业劳动卫生学课程教学的侧重点就不应该再强调职业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和防护,而应将之作为一般性了解内容,并将授课重点放在培养其疾病病因学中环境病因的思想,职业性损伤的原因、机理和处理措施等。
2非预防专业劳动卫生学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置
基于上述分析,非预防专业学生学习劳动卫生学的目的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不同,不是为了从事该专业工作,而是为其本身专业和职业服务。按照本科教学以实际应用和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和要求,应根据非预防专业学生对劳动卫生学知识的需求,对目前通用的劳动卫生学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使劳动卫生学的课程教学能更好地为非预防专业的人才培养服务。
2.1教学目标的制定
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劳动卫生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劳动卫生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运用职业卫生监督、调查方法和程序,能够对各职业危害因素和环境提出综合防护措施。由此可见,这一教学目标重点强调的是对职业危害防护的熟练掌握,侧重的是如何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根据对非预防专业学生对劳动卫生学知识的需求分析,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监督和防护并不是非预防专业学生的重点需求,他们更关注职业性有害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相关职业病或职业性损害的机理、表现和治疗处理方法。也就是说,非预防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如何结合、运用劳动卫生学相关知识,为本专业工作提供参考和辅助。因此,非预防专业劳动卫生学课程教学的目标应为:使学生了解劳动卫生学基本知识,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及其机制,了解相关职业病的防治方法。
2.2教学内容的设置
目前,劳动卫生学课程教学通常把主要内容放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等,把大量学时用于职业卫生具体工作的讲解上,从而导致讲解常见作业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与危害的学时非常有限。为了避免花费大量学时来教授非预防专业的学生如何进行职业卫生工作,非预防专业劳动卫生学的教学内容应以常见作业有害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与危害为重点,讲解相关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发生的关系及其致病机理,适当增加职业病防治的内容。通过教学,使非预防专业学生了解常见的生产性毒物和气体、生产性粉尘,以及物理性有害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危害,学会利用劳动卫生学知识为今后的医务工作提供帮助。只有这样,劳动卫生学课程教学才会对非预防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实用性。
3非预防专业劳动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改进
非预防专业劳动卫生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特殊性要求相应教学模式的变化,不可照搬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劳动卫生学教学模式,提高非预防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其对劳动卫生学知识的具体需求,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1案例导入法进行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于1870年创立,其特点是侧重实践、师生交互,可全面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3]。根据教学实践中得到的反馈,多数非预防专业学生认为劳动卫生学教学中需增加案例教学的内容。将各职业卫生事件和职业病案例导入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与讨论,可有效提高非预防专业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加深学生对劳动卫生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各职业环境有害因素与职业健康损伤和职业病发生之间的关系。
3.2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是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引导学生融入其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教与学的统一[4]。在劳动卫生学教学中,引入情景式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各种职业环境有较为直观的感受,如噪声、电磁环境等,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5]。同时,好的教学情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再现和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6]。劳动卫生学教学引入体验式教学,一方面可使学生亲身感受各种作业环境有害因素造成的身体不适,体验从业工人所遭受的健康威胁;另一方面让学生模拟疾控医师或临床医师,从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角度,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今后的本职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