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08:10
导语:在高端医疗市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8-0082-02
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已经相继将高端医疗服务和旅游服务结合,发展医疗旅游,主要接待国际患者,这些患者被吸引的原因一是因为治疗费用远低于在本国的费用;二是患者不需像在本国因医疗资源紧张而处于等候名单,可以随到随治,及时获得治疗。对于医疗旅游接待国来说,其意义是明显的,能够招徕更多的国际患者,并且同时拉动旅游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能够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国民就业难题;能够推动高端医疗服务的发展,改善国家医疗实力和技术水平。我国发展医疗旅游有一定的优势,其中包括医疗价格和医疗技术,但在相应设施基础、产业结构和相关政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高端医疗服务的集群发展
1.1集聚社会资本发展高端医疗服务
医疗旅游的吸引力,主要源自于相同高端医疗技术水平的提供而收费相对低廉,从目前来看,国际患者最青睐的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架桥、心脏瓣膜术、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胃旁术、脊柱融合术、切除术,在我国的价格仅有西方发达国家的1/7,因此,提供足够的高端医疗服务是发展医疗旅游的基础,也是吸引国际患者的根本。高端医疗服务吸引社会资本来投入,一可以补充我国现有医疗服务机构的形式,鼓励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二可以增强公立医院改革的外部推力,并且帮助公立医院逐渐剥离备受诟病的“特需”服务,让公立医院充分履行公益惠民的初衷,同时避免发展医疗旅游有占用公共资源之嫌。国家已于2010年12月3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鼓励社会资本汇聚医疗服务领域,卫生部也公文从2012年4月1日起,香港、澳门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的地域范围,从上海、重庆、广东省、福建省、海南省扩大到所有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社会资本将推动高端医疗服务的发展,催化医疗旅游的萌芽。
1.2建设高端医疗产业园
高端医疗产业园的建设,有利于医疗服务上下游企业的集群发展,产生规模效应,支持医疗旅游发展。其中可以考虑建设包括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研发区、国际医院区、国际特色专科中心、国际康复区,甚至涵盖医学学术交流中心、中外合资合作的医学院校以及国际商务区,能源、市政、商业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也及时跟上,支持产业园的发展,同时要展开公共关系的延伸,以树立和提高医疗旅游服务品牌。针对于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且技术要求较低的牙科、眼科和妇儿科领域,产业园高端医疗服务应该重点发展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神经系统疾病防治、骨科手术等领域。此外,园区建设的医疗技术中心将成为整个产业园最核心的共享服务设施,实现园内各医疗机构共享影像、检验、病理等资源优势,旨在降低各入驻医疗机构的投资成本,增强医疗旅游服务的价格竞争力,同时进驻园区的医疗机构必须通过JCI(国际最权威医疗安全管理和服务标准)认证标准,以符合接待国际医疗患者并方便部分患者回国报销医疗保险的需要。还值得一提的是,高端医疗产业园的选址宜靠近机场、火车站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在满足国际患者的同时,也可以服务当地高端医疗需求者,同时产业园还方便必要时得到当地三甲医院的技术支持,保障医疗服务安全。
2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的深度推广
2.1推动医疗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
入境我国的国际患者,包括全球医疗保险持有者和非保险持有者。对于非保险持有者,其选择医疗服务的余地比较大,价格和医疗水平成为了首要衡量标准,而全球医疗保险持有者,则需要前往保险险种签约的医疗机构就医,否则难以报销相关费用。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的推广,能够促使更多险种签约我国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吸引更多的国际患者,从而推动医疗旅游的发展,便利医疗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目前国内拥有的高端医疗保险险种主要有:大地保险公司与GBG(Global Benefits Group)联手推出的目前国内市场上首款全面的、与国际接轨的健康保险产品——大地全球医疗保险;国际SOS救援中心提供的包括紧急医疗转送、医疗转送回国、遗体转送、紧急代垫住院保证金等服务在内的全球急难援助服务险种;中保康联推出VIP医疗保险计划;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金盾团体医疗保险;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与国际知名环球援助机构优普(Europ Assistance)公司合作开发的高端环球医疗保险计划。面对日益增长的医疗旅游市场需求,我国高端医疗保险的种类、服务方式也需要深度开发和进一步推广。
2.2归拢在华外籍人士的就医服务
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退去,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也还未明显出现,每年涌入我国的外籍就业人士不断增多,以上海为例,光浦东新区就有定居外籍人士近12万,保守估计,目前在上海定居外籍人士已超过30万,而在广州,各种外籍就业人士已超过50万,这些在华外籍人士,要么通过供职企业母公司购买全球商业医疗保险,以保障身体健康的需要;要么通过香港高端保险机构购买全球商业医疗保险;甚至有的人士通过地下保险机构购买所需的全球商业医疗保险。而这些全球性商业医疗保险,多为高端保险险种,提供给每位客户的保障额度可以高达100万美元,涵盖了门诊、住院、健康体检、分娩、牙科、眼科等各领域,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全球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保费流失量超过人民币10亿元。医疗保费的流失,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医疗服务的流失,很大部分全球商业医疗保险持有者就医选择在印度、泰国、新加坡或者马来西亚,因为其保险签约的医疗服务机构在当地可以找寻得到,而在我国内地,没有相关的医疗保险险种,自然难觅相应的服务机构。推广高端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将可以让医疗旅游服务机构不仅接待入境国际患者,而且同样可以满足在华外籍人士的需要,避免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的外流。
3政府的扶持力度明朗和强化
3.1鼓励高端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合理竞争
医疗旅游,因医而起,重在医疗,该医疗在服务和技术上都比普通治疗要求更高,而且以民营医疗机构高端化为表现。截至2011年,我国民营医疗机构已经多次收购和睦家母公司美中互利公司股份,并且和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合作在国内开设高端医疗门诊,奥亚国际医疗会也将推出20万元每人次的高级会员制,以推动民营高端医疗机构的发展。其实,民营高端医疗机构在为国际患者服务的同时,同样也能为国内高端人士服务,保守估计,我国约有3000万的人群需要高端医疗服务,仅上海、广州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容量就在200亿元以上,带动的医疗旅游产业链值将达1000亿元。因此,政府在鼓励发展医疗旅游的同时,其实就是要加大对民营高端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并且引导社会资本创办高端医疗机构,不断清除阻碍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各种绊脚石,具体来说,关键的一步就是鼓励高端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合理竞争,凸显民营高端医疗机构的高端市场服务份额,从而也可以带动公立医院的发展,对民营高端医疗机构的扶持措施包括医疗业务上的互补性、税收上的优惠以及对高端医疗人才的政策鼓励等。
3.2设立特许经营以强化医疗服务和旅游服务结合
医疗旅游的市场开发不是简单的医疗+旅游,而是需要谙熟两个领域业务的相关机构做好医疗旅游产品的组合设计,并且在特许经营的授权下,对外进行业务宣传和业务招揽,简单地说就是国际患者的接机、食宿、就医、游览、医疗保险、结算、康复、治疗后的跟踪服务等琐碎工作,由特许经营机构来承担,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保障医疗旅游服务的前期充足宣传和预热,尽管我国的医疗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相当优势,但是,市场的开拓和巩固都需要有专门机构做前期推广,特别是海外市场的开拓以及海外商的遴选和机构设置,这些都需要专门机构的操作而并非医疗部门和旅游部门可以代替;二是便利给国际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在这中间,高端的医疗技术水平、管家式的服务水准、愉悦的旅游体验和合理的服务价格等都将成为医疗旅游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国际患者得到的一站式服务将是我国医疗旅游服务良好口碑的开始,也是吸引国际患者的重要环节;三是避免医而不游,医疗旅游强调的是一揽子服务,国际患者在得到满意治疗之后,放松身心进行开心之旅,实行的是套餐价格,这样才能在推动医疗服务发展的同时,带动旅游服务的发展,两者齐头并进,否则,缺乏特许经营机构的组织和协调,医疗旅游服务很可能流于形式,难以健康和持续地发展,而且特许经营机构的这种组织和协调,完全是基于市场经济的杠杆下进行,比任何强制手段将医疗服务和旅游服务结合都要来得迅速和奏效,同时也可以充分保障医疗旅游服务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Richard S.Medical Tourism: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nalysis of a role for bi-lateral trade[J].Health Policy,2011,103(2):276-282.
[2]Valorie A.Promoting medical tourism to India: Messages,images,and the marketing of international patient travel[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1,72(5):726-732.
[3]王建军,吕拉昌.基于公共关系的广州城市旅游品牌塑造研究[J].价格月刊,2011(3):65-67.
[4]罗力.特大型城市发展高端健康服务业的政策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11):47-50.
基于对市场的分析,并建立在对国内多个制药企业咨询经历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目标市场的结构优化是产品结构策略和产品线策略的基础。对目标市场充分细化,在合适的市场选择合适的产品,是产品策略的前提。国内医药市场目前根据用药习惯、贫富水平等因素,可分为高、中、低3层,如图所示:
高端市场的特征及产品选择
高端市场可定义为主要城市医院市场。高端市场的用药金额最大,品种最全,也是城市患者看病的主要渠道。在医院市场,据统计,患者对医生顺从率达到65%以上。所以,医生的处方选择是高端医院市场营销的核心所在,也是企业选择高端医院产品的关键依据。
适合高端市场的产品具备的特点较多:上市时间较短,价格较高,竞争厂家较少等。但其中最核心的特点可归纳为2个:盈利能力强,学术性强。这也是跟高端医院市场的核心营销模式紧密相连的:关系营销+学术推广。在高端市场销售的产品由于盈利能力较强,能创造较高的利润,并树立高端品牌。
所以,企业规划其产品线策略时,把高端市场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市场,其产品必须满足盈利能力和学术性的条件。具体来说,体现在产品的医院操作空间和处方量等对医院和商的盈利能力,以及其学术在国际国内的先进性,以及可塑造性等因素。
中端市场:县医院市场的特征及产品选择
县医院市场是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的中间层级。由于在县医院就诊的人群以县级市患者较多,用药发展相对一级城市较为“落后”,对产品的学术要求也相对较低。从消费水平上来看,相对高端市场对应的患者经济能力较弱,对产品的价格承受度较弱。而且,药品要在县医院销售,需要一定的开发成本。因此,县医院的产品价格不宜价格过低。然而,相对低端市场的普药来说,通常在县医院产品在低端市场的认知度不足,市场基础较弱,难以达到较好的销售。
所以,由于上市时间长、招标降价、产品更新换代等原因造成的产品盈利能力和学术性下降,在高端市场面临逐步淘汰,但不至于成为普药,而且仍有一定操作空间的产品,适合在县医院销售。但由于区域性贫富差距大,不同区域的县级医院的患者贫富水平和医院门诊量跨度大,县医院市场既有高端市场,又有低端市场的特点。因此,企业针对县医院市场的产品往往涵盖部分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的产品。需根据不同的地区选择不同的县医院产品。如对于广东和江浙沪的县级医院应该包括肿瘤产品,而针对广西、山西县级医院则可纳入一些低端的抗生素产品。
另外,2008年10月出炉的新医改意见稿进一步的明确了县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影响力。意见稿在“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部分中明确表明:“要加快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医院在未来,除了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扮演县级市的主要医疗机构的角色外,还将承担对乡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乡村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政府对低端市场的投入也将以县医院为核心,向乡镇扩散。县医院对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性体现了县医院市场不仅是一个单独的市场层级,更有影响低端市场用药习惯的作用,是企业发展低端市场的必要部署。
中端市场:零售市场的特征及产品选择
OTC市场定义为城市连锁、单体药店和超市。是否拥有OTC批文和产品所在的医保类别首先决定了产品在零售市场的可推广程度。OTC产品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尽管在其他市场层级拥有很强的影响力,但在老百姓中的品牌认知度往往不够。国内大企业尽管拥有OTC批文的产品较少,但一直致力于通过丰富OTC产品组合以进一步完善其市场结构,并通过扩大在老百姓中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
因此,产品的选择尤为重要,OTC产品对市场基础、价格等有一定要求,应选择市场基础较好,价格易于接受、安全性高、且可重复使用等特性的产品。而且OTC作为企业的“品牌产品线”,大品牌OTC产品的培育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标准选择1-2个大品牌OTC产品:特异性、疗效、适用人群、重复使用、价格、市场基础。
低端市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私人诊所市场的特征及产品选择
低端市场主要包括两种产品:一种是不需要推广,或稍作推广就可以销售的流通型普药;一种是需要对渠道和终端进行推广的深销型普药。流通型普药由于上市时间长,市场认知度高,价格低,附加值低,应针对此类产品进行渠道为主,借助商业平台进行销售。而对于深销型普药,需要在渠道推广的基础上,直接面对终端或终端的直接掌控者,需选择在低端市场认知度低,市场价格不透明,附加值高的产品。虽然流通型和深销型产品的渠道相似,目标市场相似,但采取的推广手段和营销策略重心截然不同。
对于企业来说,既能创造规模又能创造利润的产品称之为规模利润产品。这类产品不仅起到在消化产能、摊薄成本,还能通过其规模效应,带动盈利品种销售,并创造品牌影响力。规模产品是贡献销售额,创造现金流的重要产品,但不能创造利润。培育产品反之,通常处于低端市场的成长期,包括部分从临床退下的半新药和较为先进的普药。拥有较高的毛利,较大的附加值和较好的成长力,可作为企业的重点培育对象,所以,也可从中筛选第三终端深销型品种。
低端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征及产品选择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用药量较低,所承担的治疗比重也较小,此类市场受到的重视程度也较低。但新医改明确指明要下移首选就诊渠道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所以,无论社区治疗中心未来全部使用基本药物的建议是否成立,其必然将承担为城市医院分摊治疗常见病的任务,此市场层级将在短期进入快速增长期,所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所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层级,是企业的新增长点。
【关键词】医疗设备市场 市场化经营 技术的价格弹性 市场失灵
一、前言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及所需软件等,进而实现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医疗设备行业是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多学科交叉的高科技产业,它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尖端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X射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尖端精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技术进步推动医疗设备市场销售有着惊人的增长。
我国医疗设备市场更有广阔的需求前景,每年进口医疗设备达数亿美元。然而伴随着医疗设备需求的增长,居高不下的市场价格及一系列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证明了市场机制并没有能够自动、及时调节市场关系,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最合理的社会经济目标,即出现了市场失灵的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加以调控或引导,因此对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经济学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本人毕业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医学工程处工作。8年来参与过医疗设备在医院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各项工作,包括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档案、维修、计量、报废等,对医疗设备市场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以下将分别就医疗设备市场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展开分析。
二、持续高速增长的医疗设备需求
(1)医疗设备的刚性需求。医疗设备行业是一个不会枯竭的行业,因为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不会停止。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 3亿人口的大国,正步人老年化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要非常迫切。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增强以及农村医疗体系的启动和发展给医疗设备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中国医疗支出占GDP总量的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8%,医疗设备规模总量的扩充预示着未来的一段时期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国家推行新医改政策,积极推动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持续、稳定的需求增长活跃了市场也成为厂商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动力,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必将拉动新一轮需求。
另一方面,有资料显示我国17.5万家医院拥有的医疗设备约有1 5%是2 0世纪7 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 0%是8 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这些医疗设备已经或即将进入自然淘汰期,而更新换代过程中将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推动我同医疗设备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2)医院引进医疗设备过程中的问题。现代各级医院通过多种渠道引起资金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数量急剧上升,据有关资料,我国目前CT、MRI和伽玛刀的拥有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些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对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大医院相互攀比,盲目引进高端医疗设备;信息不灵,国外市场上低效甚至淘汰的设备在国内仍被当成先进设备,高价引进医院;医疗设备资源的分布不平衡,不合理,个别医院、个别科室医疗设备利用率很低甚至大量闲置;片面追求高精尖,大而全,购置设备时看重多功能、高参数、选配很多几乎用不到的配件、耗材或软件,致使设备的购入价格更加昂贵。
(3)医院的市场化经营与公益性。目前,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城市中的大型医院,患者数量越来越多,门诊量节节攀升,对医院硬件设备投入逐年增加,医院发展快速。而医院之所以能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下得到快速发展,是由于医院引进了市场化经营的资源投入型发展模式。医院的管理者几乎一致认为,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创收是医院的唯一出路,不创收别说医院发展,就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医院趋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医院虽然被定位在非营利性质,但是,在事实上又被推向了市场,承担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效益压力。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医院不断引进最新技术,购买最新设备,以改善医疗硬件环境吸引更多的病人前来就诊,从而不断提高医院的经济收入。这是由提高成本带来的高收入,整个医疗卫生产业呈现粗放型增长。
医院正扮演着双重角色:既要依照传统道德要求,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即保持医院的公益性;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则,通过市场化经营谋求生存和发展。医院的逐利性也迎合了医疗设备供应商的期望,医疗设备市场定价混乱,利润空间极大。医院以市场价格购置高新尖设备,造成医疗成本的高速增长,也加剧了过度医疗服务现象的产生和扩散;据调查,大型设备检查和化验两项收入的合计占很多大型医院医疗收入的40%—50%,过度的医疗服务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也是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医疗收费水平增速过快,超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也是导致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受限的原因之一,不利于社会和谐,不利于卫生事业长远发展,也有悖于医院的公益性社会职能。
三、我国医疗设备的供给状况
(1)供给的二元结构。在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中,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 0%,其中飞利浦、G E、西门子3家公司占有很大的市场比例,据垄断地位。而在中、低端医疗设备市场中,国内企业占较大份额且竞争激烈。这就是我国医疗设备供给的二元结构。
医疗设备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渗透、知识与资金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门槛相对较高生产工艺复杂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高科技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医疗设备制造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由于我国医疗设备厂商尚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没有能力参与高端医疗设备的市场竞争。医院对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引导市场的购买行为,厂商对市场份额的占有客观上已经对市场结构进行了分化。
总的来说,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有效需求总体上呈持续增长的市场态势,但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也日益显现,具体体现为市场机制作用在高端产品市场与中、低端产品市场存在着明显差异,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
(2)技术的价格弹性。医疗设备的价值在于其技术,材料、电子元器件等硬件成本只占其价格的很小一部分,购买医疗设备其实是购买设备中蕴含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医疗设备产品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技术产业化转移的高效率使医院能够享受科技进步成果,同时高技术的价格形成过程不确定性也造成了医疗设备产品的市场价格难以统一。例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医疗设备产品其市场价格的估算至今还是一个难点。与此类似的还有生物技术、激光技术、精度控制技术和制造工艺水平等等。又因为很多高新尖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的大品牌厂商手中,国内厂商短时间内难以替代,从而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下,进口大品牌设备供应方对医院报出高价,供需双方的市场博弈往往以需求方妥协而被迫加大投资预算告终,造成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在我国医疗设备市场中,医院需求量的增长对价格的影响非常有限,可以说是高新尖技术的供给价格缺乏弹性。
四、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有几种情况,如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而在我国的医疗设备市场特别是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上,这四种情况几乎同时存在。
垄断。在医疗设备市场中,垄断现象比比皆是。首先以飞利浦、G E、西门子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厂商掌控着核心信息技术成为高端产品市场的主导者,产品在我围市场占有率很高。经济学对这一市场现象表述为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且竞争者存在很大的进入障碍,市场则属寡头垄断市场。更有甚者,某些专用医疗设备厂商利用专业技术专利的优势,完全垄断整个或绝大部分市场。垄断者可以通过操纵产量和价格来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其产品的价格高于一般均衡价格。
外部影响。医院采购高端医疗设备时,往往只是考虑医院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对患者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如造成患者医疗费用增加等等,造成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而设备生产商也往往只为自身利益着想,一味提高价格或推广新产品新功能,忽略了对医疗行业的影响,造成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公共物品。医院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公共物品,如手术无影灯、电动手术床、消毒灭菌设备、清洗设备等等,这些设备不能给医院带来利润,医院却必须为其支出高额的成本,但由于这些物品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对患者的医疗安全都十分重要,出于对患者负责,医院必须选择质量可靠、安全的产品,事实也表明多数大型医院都会选择进口高端大品牌的产品。
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医院在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由于决策者得到的医疗设备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只会盲目追求品牌信誉及优质的售后服务预期等等原因,往往会选择从发达国家进口的高端品牌的产品。而国产的医疗设备即使性价比较高,仍然得不到医院的青睐。这种由于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造成的歧视现象在医疗设备市场中时有发生。例如某进口便携式超声诊断成像系统报价58万元,而各方面配置较高的国产产品报价30万元,很多医院却愿意选择进口产品。除此之外还有前面说到过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医院在销售商的宣传攻势下,高价引进国外市场上低效甚至淘汰的设备,或者购置很多适用范围小、使用频率低、治疗效果差的设备,这些设备进入医院以后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医院支出成本的浪费。
五、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医疗设备市场虽然有广阔而美好的前景,但现阶段并没有在市场机制下得到良好的发展,市场失灵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而这个市场上的供需双方,即医疗设备生产商和医院也应当为维护市场的效率和医疗的公益性作出相应的努力。
政府的干预和调节。对于国内没有能力制造而医院又必须配备的高端医疗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维修配件、耗材等,通过降低税率等经济政策手段,缩小其在原产国与我国的销售价格差距,或以国家集中大量采购的方式直接从国外生产商手中购买,跨过国内各级商的层层加价,从而降低医院的支出。而对于国内有能力制造且与国外进口产品技术水品差异不大的医疗设备,通过政策手段鼓励医院选用国产设备,从现行的医疗项目收费标准入手,取消国产和进口设备区别收费。例如,收费标准蓝皮书规定,进口床旁监护仪收费12元/小时,国产2.5元每小时,出现这种收费标准区别是因为几年前进口监护仪的技术性能和价格都远远高于国产监护仪,然而现在进口监护仪价格下降了很多,而国内监护仪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进口与国产监护仪性能和价格已无太大区别,可收费标准却差距很大,这直接导致医院更愿意采购价格稍贵一点的进口监护仪。如果把收费标准统一定为12元/小时,相信在市场上国产监护仪会更有竞争力,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规范医疗设备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审核,特别是医院医疗设备科室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实行持证上岗。规定医疗设备采购招标时必须有国家认证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防止医疗设备销售商利用信息不对等和不完整的优势对医院招标决策者实行欺骗、蒙蔽和诱导,尽量避免购置从而减少医院成本支出的浪费。
大力发展医疗设备行业协会,为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包括技术进展、市场经济分析技术、产品信息、价格情报和市场供需信息等。
进一步完善医疗设备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更加强大的医疗设备市场监督机制和机构,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回扣”等经济犯罪现象。
政府应制定更加优惠政策,如资金信贷支持、降低医疗设备厂家各项税率等,引导和服务我国的医疗设备生产企业。
医院经营管理精细化。医院应当自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树立精细化经营的理念,增强新增医疗设备的风险意识。医疗设备配置应当科学决策,从实用性出发切勿盲目追求档次和规模扩张。同时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这一强大工具建立医疗设备的投资效益分析和风险控制系统,能够客观、科学评估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规范进口设备销售渠道,增强国产设备竞争力。对于进口医疗设备,应规范销售渠道和流通领域,减少商级数,诚信经营,优化服务,对于售后所急需的维修零配件、耗材等,也不要为了经济利益故意抬高售价。
当然最有效、最根本的还是国产医疗设备制造业要实现快速发展,积极研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并迅速产业化,尽快进入高端产品市场参与竞争,这是解决医疗设备市场所有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瑞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王中尧.医疗器械市场现状、潜力与对策探讨[J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7, (3).
[4]张阳德.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现状与展望[J].中国医学工程, 2002, (6).
高端健康险更是不放过这个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急急忙忙“走马上任”。据了解,中国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推出的“精诚佑康”医疗保险,是我国第一支无现金支付、全面保障、全天候服务的高端健康险,填补了我国高端健康险中消费型险种的市场空白。
随后,人保健康、太平人寿、中意人寿等各大保险公司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高端健康险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会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重视,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设置不同功用的保险险种是必然的。”友邦保险公司的石雨田说。
旧险弊端多
据了解,《使用规范》实施之前,我国的健康险存在着年龄大、投保难、受社保限制理赔、以及险种重叠等问题,一直都是消费者选择险种时的困扰。
健康险主要分为重大疾病险、医疗保险以及保障保险三种。其中,重大疾病保险是以疾病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疾病保险,即只要被保险人罹患保险条款中列出的某种疾病,无论是否发生医疗费用或发生多少费用,都可获得保险公司的定额补偿。住院费用报销型保险(医疗保险)以发生意外或疾病而导致的住院医疗费用为给付条件,按保险合同约定比例报销。这种保险与社会保险和其他商业保险形成互补。住院补贴型保险(保障保险)是被保险人因意外或疾病导致住院,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标准给付保险金补贴的收入保障保险,与社会保险和其他商业医疗保险无关,也是在住院结束后给付。
由于健康险按照投保人有无社保的划分了理赔方式。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健康险时比较理想的险种搭配是:有社会医疗保障就选择重大疾病保险+住院补贴保险;没有医疗保障就选择重大疾病保险+住院费用保险。据了解,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收入等状况选择健康险的保额,一般而言,各保险公司健康险保额从5万元到10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不等。
虽然专家给予了险种选择意见,但由于我国保险市场的不够成熟,险种设置上不够合理等问题,使得消费者在投保时云里雾里。
当前,针对高端客户推出的高端健康险打破了健康险的种种弊端,开始迈出了消费群体细化的一步。
突显人性化
据相关规定,目前推出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保险,都已将投保人群分为有社保和无社保两种,适用于不同的理赔方式。然而,高端理财产品突破了社保的界限。
据了解,投保高端健康险,只要是医生开具的处方药,无论是自费药还是进口药皆可报销,不受社保药品目录限制;只要是住院治疗产生的费用,或是住院前后一段时间内的门急诊费用,也都可以得到报销。
例如,中国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推出的“精诚佑康”医疗保险是国内首单全面覆盖个人健康的高端医疗保险产品,保险范围包含了普通疾病、重大疾病、住院全部医疗费用、普通门诊、急诊和特殊门诊医疗费用、生育费用以及牙科疾病费用。并且,该险种没有免赔额,不受医保报销范围限制。
另外,高端健康险产品医疗费用的报销范围非常齐全,除了住院手术费用、中西药品费用、输血或康复等治疗费用之外,还包含心脏起播器、人工关节等特殊医用材料费,连院内外会诊费、护理费、救护车费也一应俱全,能够为高端人士提供相对完善的服务。
通常,高端健康险产品都具有保证续保条款。即便是发生了重大疾病以及有重大疾病史的消费者,以及步入50岁的老年人而言,想要得到续保也不再“难于上青天”了。并且不仅能够续保,也不需要加收保险费和增加除外责任。据了解,守护专家住院费用(推崇版)产品为消费者提供首年保证续保,只要通过首年的投保审核,便可直接享有最长到69岁的续保。
保障是高端健康险的一大特色。目前,推出高端医疗健康保险的公司基本都每年为产品客户安排规格不同的免费体检。另外的个项目也力争周到。据了解,参保“精诚佑康”医疗保险,能享有就诊全程跟踪服务,医疗转运及送返,24小时双语热线服务、医疗救助服务和紧急救援,并提供私人医生团队健康和就诊指导服务,并享受每年两次的免费体检。
关键词:医疗器械 发展现状 发展环境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107-02
医疗器械产业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化工、材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医疗健康产业专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稳固、产业链条完善,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其制造技术涉及生物医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技术交叉领域,具有行业壁垒高、集中度不断提高等特点,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材料、传感器、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及行业的崛起正在为医疗器械产业注入新鲜活力。我国医疗器械工业现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研开发、生产和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颇具发展前景的生力军。
1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1.1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需求格局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时间早,国内居民生活水平高,对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较高,市场需求以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主,市场规模庞大、需求增长稳定。中国、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医疗保健系统改善空间较大,庞大的人口基数对医疗器械有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1.2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往来平均增速达7%左右,是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左右。据统计,美国、欧盟、日本共占据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超八成的份额。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的40%以上,2015年强生公司以2 584亿美元的总收入位居全球榜首。2011―2015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稳步增长,2015年达到3 90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AGR)为1.90%。预计该市场规模在2020年将增长至4 775亿美元,2015―2020年期间将呈现4.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1.3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但增长强劲,市场销售规模2001年、2013年、2014年分别为179亿元、2 120亿元、2 556亿元,2014年的增长率为20.06%。我国医疗器械2015年市场总规模约为3 080亿元,为2007年535亿元的近6倍。2015年全国医疗器械类销售总额为568.58亿元,新华医疗以75.54亿元的收入位列国内医疗器械公司收入之首。2010―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CAGR)为17.01%。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大大高于全球增速,预计2017年将达到4 94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5.4%。
1.4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中,跨国企业在高端市场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尤其是医学影像设备和体外诊断等技术壁垒较高的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75%。国内的三级医院一般都采用进口医疗器械,即使是二级医院,也有2/3的医疗器械是进口产品,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出口的是部分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进口的主要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当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重点是X线设备中的高频高压技术、全数字化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电子内窥镜生产技术等。进口医疗器械垄断高端市场,国内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2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工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发展较为滞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把医疗器械纳入战略发展,“十三五”医疗器械已经到了蓄势待发,大发展的趋势,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面临新的发展环境。
2.1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1 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近年来,国家有关监管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为医疗器械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5―2020年期间,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重大装备研发、前沿和共性技术创新、应用解决方案研究、应用示范和评价研究。未来我国数字诊疗装备行业将实现突破、收获及继续高速发展。
(2)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稳步增长,我国由于社会老龄化人口比例提高、新医改政策的深入贯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施以及居民支付能力增强等因素,国内存在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广阔的成长空间,必将推动医疗器械市场迅速扩张、高速发展。
2.1.2 不利因素
(1)国外企业具有从上游材料研发到下游产业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其中,产品设计与研发、分销与品牌建设是医疗器械产业主要利润的关键环节。
(2)新进入的企业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医疗器械企业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研发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是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2.2 政策强力支持,助推市场需求增加及产业优化壮大
(1)国务院通过“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精准医疗等领域将启动新的重大科技项目,以创新型国家建设引领和支撑升级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被确定为医药工业与医疗卫生方面重点突破的领域之一,这必会加快我国医疗器械“国产化”进程,助推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2)在国家政策导向及医疗装备新需求下,国内医疗器械消费市场需求增加。卫生部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对于自主研发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和大型医用设备等,卫生部将专门推出100亿元的民族健康产业重大专项,可见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3)医疗器械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成行业未来的主要方向,尤其小微医疗器械科技公司作为医疗器械新产品研发的主力,成为大公司重点收购对象,致使医疗器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壮大。
3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由小到大,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连续多年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产品出口的数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当前,现代医学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需求。
(1)医院高端医疗器械的配备以及便捷的家用医疗器械都将迎来高度的需求增长。
医疗器械创新体现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支撑的特点。加强医疗器械工业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高新技术医疗设备是多学科、跨领域的现代高技术的结晶,其产品技术含量高,利润高,因而是该行业相互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我国加强对创新产品的政策支持,高度重视医疗器械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对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临床急需的产品提供支持。预计未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与世界医疗器械市场的关联度将愈加紧密,对我国的医疗器械制造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水平等势必产生巨大影响,促使我国医疗器械产品从中低端向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转化。
(2)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重点发展数字化诊疗设备、健康监测装备等五个领域。
医疗器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指导点,国家对医疗器械和医疗装备有很高的支持。数字化诊疗设备将作为“十三五”重点专项的首发。高端医疗影像产业化方面,主流的、高质量、高分辨率及多功能的影像设备仍是“十三五”重点关注的部分。诊疗一体化特别是高端影像相结合、可再生组织修复的材料和可吸收植介入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趋势。智能医疗有助于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医疗器械高端设备及前沿技术如云诊断等多由发达国家所掌握,大量的健康信息智能检测微型化需要我们整个行业来发力。医学影像设备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借助互联网技术为远程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帮助,借助手术机器人实施远程操作或通过现代通信方式指导前方术者操作。同时以人机工程学为背景进行医疗机械改进,改善医疗器械中的弊端,保证相关机械性效能更高更好,人机工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战略要以全球性医学目的的调整和医学模式转化为导向,以产品质量为根本,加快产品的二次开发和技术改造,建成一个高新技术和常规诊疗技术有机结合,既适合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又能与全球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高技术制造产业。企业必将从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国际市场环境、国内市场政策及自身发展战略三者联动过程中抢占先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必将真正成为一个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市场需求更加旺盛的朝阳产业。
参考文献
[1] 医疗器械行业经济运行态势[J].财经界,2009(1):43-46.
[2] 2016-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
[3] 盘点:2016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企业排行[EB/OL].(2016-08-11).中商情报网.
关键词:医疗改革;社会资本;政策+资本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3065
2015年12月25日,拥有1200张病床、年收治2万名患者的海南省肿瘤医院开业接诊患者[1]。这所医院的开业,填补了海南省无肿瘤专科医院的空白,结束了海南省老百姓出岛治疗肿瘤的历史。这所医院开业还意味着,海南为全国医改创造了经验:引入社会资本与政府联手,共同解决医疗投入不足;通过实现投资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赢利模式等内容的创新,在公益与市场寻找平衡中做出了有益探索。
一、基本情况
海南是一个人口不足千万人口的小省。但却是肿瘤发病逐年增高的省份。根据海南省提供的数据,按照人口比例算,海南年恶性肿瘤新发病约2万例,病人存有不低于4万例。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海南省综合医院内肿瘤专科病床仅700余张。海南作为国内仅剩的两个无肿瘤专科医院省区之一,肿瘤诊疗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十分突出。
为了让肿瘤患者病有所医,解决肿瘤诊疗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心建设一家肿瘤专科医院。2010年,海南省政府与天津市政府签署《琼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南省与具有雄厚实力的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也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是我国肿瘤学科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肿瘤防治研究基地,有150多年建院历史。)合作,天津市肿瘤医院为即将建设的肿瘤医院提供包括医生在内的技术支持。2013年10月8日,海南省肿瘤医院正式开工建设。
经过短短的两年零两个月的建设,投资22亿元人民币的海南肿瘤医院于2015年年底建设完成。海南肿瘤医院规划起点高,视野开阔,由在全球设计了数十家大型医院的美国坤龙建筑公司设计;从国内外招聘了专业领域有独特建树的权威专家,建立起拥有28个科室的完善肿瘤专业学科体系;可开展医疗技术项目1706项、以肿瘤切除为主的手术1300余项;配备了PET-CT、直线加速器、电子体层扫描机、磁共振仪、螺旋CT、医用水刀以及肿瘤实验室检测仪器等各类先进的肿瘤诊断、治疗设备1400余台套;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建造了在24℃左右的恒温手术室。这是做手术的最佳温度条件,也是患者感觉最舒服的温度,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一流的气动装置,院内使用的药物就从管道输送,避免了护士在各个楼层间穿梭取送药物,护士可以把更多时间用于陪伴照顾患者;医院充满人性化的设计,还体现在,医院开诊后,除了正常的医疗服务,还开设咖啡屋、阅览室等,尽量淡化医院给人沉闷压抑的印象,让患者轻松治病,愉快康复。
很多国内外业内人士参观海南省肿瘤医院设备条件后,由衷赞叹,认为这不仅是国内,甚至世界上最好的肿瘤专科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拥有六个一流:医院设计一流、建筑质量一流、医疗设备一流、医疗水平一流、服务质量一流、医疗环境一流。
二、问题的提出
这样一所在国内,甚至在全球硬件或许最好的肿瘤专科医院,其资金投入从何处来,有无回报,有怎样的回报,能否可持续发展,这可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医改努力的方向是,既要让病人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能够看得起病,同时又有很好的体制机制,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持。即使在高度发达的美国,这样一种美好的设想也没有完全解决。美国医疗救助体制至今没有覆盖所有的美国人,没有保证所有的美国人医疗救治都有财力支持的医疗保障。就全球而言,一个好的医疗体制,需要健全的社会福利机制,依靠国家财政补贴医疗,同时也需要在公益性与市场性中取得平衡,需要利用保险公司完成市场平衡等。
中国改革开放37年,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上升,人民群众对健康、医疗需求也在快速提升。与中国改革开放几乎同步,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始终是整体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医疗体制改革,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改革并没有取得人们期盼的那种成功,实际是跌跌撞撞走了30多年。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来说仍然不尽如人意。目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即医疗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急需解决。
医疗投入属于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仅仅靠政府的医疗投入明显不足。但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也不宜过度市场化。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如果没有预期的回报,社会资本的积极性从何而来。这就形成了医疗资金投入不足的困境。一方面,国家财政无力负担所有的医疗投入;另一方面,需要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投入,但由于诸多限制,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了以下情形,社会资本办医,长期以来停留于低投入低水平的低端建设状态,医院管理粗放不规范、医德医风屡遭诟病、医疗事故与纠纷频发。为了降低成本和投资风险,社会资本通常采取租用建筑物、采购一些淘汰的医疗设备甚至租用落后医疗设备的模式建设医院。社会资本的这种办医模式,虽然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对医疗投入不足,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但却引发了更多社会危机。比如由医疗事故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往往会极大地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伤害了社会资本办医的形象,伤害了病人对政府、对医改的信任。
在政府医疗投入不足,财政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眼光仍要朝向市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到医疗服务,同时对社会资本投入医疗进行规范。需要在公益与市场寻找利益平衡点。防止通过提高医疗收费去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也需要在开放社会办医后,通过依法约束、有效规范医疗市场,并适度承担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项目,用政策+资本的模式或许可以收到实效。
政府主导,通过政策倾斜,进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或许能实现这样一个医改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标,海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在2011年和2015年两次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2][3]。提出了放宽准入条件,改善社会办医执业环境、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以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
三、模式创新
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吸引资本投入到无利可图或回报率低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项目,在海南省肿瘤医院建设过程中,通过政府主导,采用以下一些创新措施寻求公益与市场的平衡。
(一)投资模式创新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投入,完全符合国务院推行的医疗体制改革内容。总理在2015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上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民心工程。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要牢牢把握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用改革的办法在破除以药养医、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发展社会办医、开展分级诊疗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4]
民间资金创办医院不是新鲜事。海南省肿瘤医院投资模式创新点在于,它将政府的土地资源、政策资源,与企业的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大胆结合,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模式。政府通过提供足够的土地参股,进而减少医院建设过程中开支过大问题,有效缓解政府医疗投入不足的问题。这种社会资本办医模式,尤其适合土地供给较为宽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后的省区。
这样一种投资模式好处还在于,由于政府参股,海南省委省政府,海口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都把建设海南省肿瘤医院,当作自己份的一件重要工作。海南省肿瘤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得到了海南省委书记、省长的关心,并多次做出批示、指示,要求有关方面协调解决问题,全力推动医院建设[5];省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海南卫计委,积极推动社会办医,大胆改革突破,创新肿瘤医院体制机制,为医院行政审批项目等开设绿色通道,为医院融资开具资产证明,支持其向金融机构贷款,得到省农信社的大力支持;省财政厅和海口市政府将医院列为PPP项目首批试点单位,提供了贷款贴息等[1]。正是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海南肿瘤医院建设增添了发展动力。
(二)管理机制的创新
为有效激活并吸引社会资本,海南省肿瘤医院在管理机制方面实现了一系列创新。
1医院定位
将海南省肿瘤医院定位为不设编制的、由海南省政府主导的公益性、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这种定位就是管理机制的一种创新[6]。
“公益性、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的牌子,既可以看作是管理机制的一种创新,也应看作社会资本进入机构――海南第一投资集团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这意味着海南省肿瘤医院在今后的营运中,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要承担起很多公益性的公共卫生项目。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的编制问题成为医改难以撼动的难点,而海南省肿瘤医院取消人员编制与财政补助挂钩的核算方式,改为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相结合的财政补助机制,内部实行“社保+职业年金”,保障不低于公立医院的养老福利。这种全新的体制机制,符合医改方向,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破冰之举。不设编制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这种定位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创举。这样一种改革举措,按照现行政策,就可以对非营利性医院免除税收,同时允许拿出部分盈余用于分红。由于成本降低,即使硬件高端,其医疗服务也能普惠到群众。
上述这些做法,特别是对非营利性医院免除税收等,正是海南省在医疗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和引导社会办医的意见》(琼府办〔2015〕230号)指出,“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对符合规定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符合规定的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社会办医疗机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经认定为非营利组织的,对其提供的医疗服务等符合条件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捐赠,按照税法规定予以税前扣除”[7]。
2人才引进
管理机制创新还在于采取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措施。为夯实人才基础,海南省向全国招聘了170余名基础医护人才,其中医生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这批人才由“娘家人”天津市肿瘤医院进行了为期1年的专业培训。正是这批基础人才,为海南肿瘤医院的开业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对高端人才招聘几乎与医院基础建设同步进行,向全国发出百万元年薪招聘学科带头人的征集令,力争将国内顶尖大牌肿瘤学科专家引入海南。海南求贤若渴,为了争取到一流专家,常常“三顾茅庐”。
要引进人才,还需要有吸引人才的法宝。医院给予阳光工资,使学科带头人能够一心钻研业务,体现他们的价值。
医院用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身份,实施行政无级别、全员聘用机制,灵活高效的制度设计、先进的发展理念、高端的发展平台,打动了一批专业素质精良的肿瘤防治专家。目前,海南省肿瘤医院30多名学科带头人中,2/3有欧美发达国家留学或从医经验[5]。他们的加盟,为海南省肿瘤医院注入了灵魂,强壮了体魄。
3职业团队
管理机制创新还在于用一支职业医院管理团队进行管理,采取理事会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海南省肿瘤医院。引入的社会资本――海南第一投资布局大健康产业,除了海南省肿瘤医院,正在建设的还包括海南省肿瘤医院成美国际医学中心、海南省骨科医院、海口市滨海国际医院等医疗机构。海南第一投资成立了第一成美医疗集团,为集团旗下医疗机构的管理组建起职业医院管理团队。
管理机制的创新,带动了医院人事、薪酬分配等机制的创新,作为新建医院吸引了数量众多的国内外肿瘤防治专家加盟。
4“互联网+”
管理机制创新还在于与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子商务公司、或者互联网云平台的合作,通过实体医院+虚拟医院,设立未来医院,这既符合未来医院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总理强调的“互联网+”。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搭建起高水准、多元化、开放性的医院发展平台,即医院+科研+培训+健康产业,一个集产、医、研、学一体化、社会共享的大平台,即使互联网技术的优越性得到较大程度体现,也极大拓展了医疗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三)盈利模式创新
要为普罗大众提供公益,大量的投入不说获得回报,就是能够维持日常的平衡都会十分困难。因而,在提供公益服务的同时,为高收入人群提供高端化的医疗服务,即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医疗服务。进而用高端医疗弥补基本医疗的不足,从而反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在公益与市场中获得平衡。
1公益领先
这么好的硬件医院,普通老百姓如何看得起病?肿瘤是大病,一个肿瘤患者的治疗费用往往是一个家庭全部积蓄,负担之重可想而知。医院创造的一流的设备和技术是面向所有肿瘤患者的,如果普通消费者在这里看不起病,就和建这家医院的初衷相背离了。
作为一家社会资本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始终将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视为最高利益。为了让普通患者能够看得起病,而不致因病返贫。海南省肿瘤医院与省内各市县合管办以及大病保险承办机构签订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及大病保险服务三方协议,成为海南省正式签订大病保险三方协议的首家医院。医院开业后,患者可以在医院进行新农合基本医疗的即时结报,加上大病保险2016年1月1日起可实现即时结报,两项保险叠加起来,大病患者在省肿瘤医院治病可以享受37万元的最高封顶报销额度[8]。
省肿瘤医院还给患者上了多重保险。除了新农合、城镇职工保险、大病保险外,海南第一投资与省民政厅签署协议,在肿瘤医院开展城乡居民肿瘤大病医疗救助,力争让每一个患者都能看得起病。海南第一投资还捐资1000万元设立成美肿瘤防治筛查基金,对肿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尽可能提高治愈率,提升健康水平[9]。
正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来管理医院,医院创新之举符合患者利益,既为政府分忧,又为群众解难,因而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支持,得到患者和群众的认同。也只有这样,医院的发展也才具有可持续性。
2高端服务
肿瘤是重症,治疗有低端有高端,可分化出基本医疗和高端医疗,政府保障基本医疗供给,市场则提供高端医疗服务。这需要医疗机构的公益特征保障基本医疗供给,高端化的医疗服务又为消费者提供一种选择,进而满足高收入者的高端需求。
海南省肿瘤医院细分患者需求,病床有类似于宾馆总统套间这样的高档豪华病房,也有80元一天的普通病床。针对中国富裕阶层,东南亚一带潜在的医疗市场,开放海南的高端医疗;针对海南低收入群体和普通患者,实行基本医疗服务,这种盈利模式,就是在公益与市场中寻找到平衡,有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高端需求的满足,也与海南得天独厚的环境有关。海南作为一个生态岛、健康岛,拥有无法用金钱买到的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特别适合健康养生、大病康复和养老。海南省肿瘤医院立志将自己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医疗机构,海南省肿瘤医院的医疗设备,都是国际上最新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能最准确、最有效、最高防护地为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比如,PET-CT对癌细胞检测的准确率超过95%,超声聚焦刀,可实施无创妇科肿瘤手术,这样国际一流的设备,再加上一支正在形成的专业素质精良的肿瘤防治专家队伍,在国内自然生态环境一流的海南,面朝大海,治疗肿瘤,既治病,又养生,不仅治疗效果好,更利于康复。不仅可以吸引岛外肿瘤患者来接受诊疗,还能辐射相邻的东南亚地区。拥有巨大潜力的高端需求,就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而高端需求的满足,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医疗服务价格。2015年5月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自6月1日起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未来药品价格将主要由市场竞争来形成。伴随取消药品定价的消息,国家发改委也明确了医疗服务价格即将调整的信息[10]。
价格是制约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瓶颈,要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就必须用医疗服务价格作为补偿,单纯靠政府补贴是不够的。此外对医务人员的收入改革,也非常重要。因而提升医疗服务价格,是通过高端市场需求平衡公益需求的关键。
(四)医养结合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11],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六大战略定位,其中前两大战略定位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要实现这两大战略定位以及建好乐城医疗旅游先行试验区:旅游地产、医疗健康产业首当其冲,不可或缺。
在此前国务院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显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大健康这股“比房地产还要大的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
战斗早已打响。复华控股之前,传统的健康机构、医药厂商、保险公司甚至是地产大鳄都已经以各自的方式布局健康管理领域。人们谈论的已经不是单纯地要如何切入这个领域,而是如何从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这考验的不仅仅是入局者的实力,还有耐心,以及资源整合的能力,复华标准生命就是这样藉此而生。 资本蜂拥
近年来,布局健康管理的企业机构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既有泰康人寿、新华人寿这样的保险公司,又有石药、盘龙云海、太极、天士力等药企,修正更是全方位布局产业链。另外,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等机构也以体检为入口,向健康管理产业链纵深发展。
行业之外,也不乏海航集团、万达集团这样的“资本大鳄”有意布局。智能设备商们也在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技术争打健康管理牌,阿里健康、百度医疗大脑等平台的出现也使得健康管理行业的形势更为复杂,竞争更为激烈。
所幸,行业蛋糕足够大。
2014年7月,新华保险董事长康典在与媒体交流时称,一个健康管理中心从开业到能够盈利的时间预计是3年,但从新华保险最早开业的西安、武汉两地的健康管理中心运营情况上来看,这一期限可能会更长。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此前也曾表示,健康管理前期肯定投入比较大,并且前期不可能有迅速的回报。
同时,由于健康管理的专业性很强,行业相关性更大的企业在起步阶段可能看上去更容易获得优势。比如传统药企,在健康行业拥有品牌以及产品质量上的先天优势,而大型险企拥有和健康管理高度相关的寿险、健康险产品以及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优势。
不过,业内的普遍观点,现在没有哪一家能真正做好健康管理四大要素检测、评估、干预、跟踪。健康管理市场前景非常好,但目前基本仍处在砸钱阶段,市场中还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取得足够的市场地位,成为行业标杆。
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复华标准生命充分发挥的市场空间。致力于大健康、大产业的复华控股,如何打通旗下各板块的资源,相互导流通融发展,如何将其他产业资源充分融入到健康产业,这些都关乎复华标准生命的未来发展。 差异化定位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鼓励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同样是在2016年,复华控股已经开始着力搭建高端健检、筛查及健康管理平台,为国内高净值人群提供私人定制化的健康管理和高端服务。
据介绍,此次上线的“复华标准生命”的定位即为高端健康管理,涵盖高端体检、三大筛查、私人医生、国际权威绿色通道等业务范围。
“复华标准生命以高端体检为入口、以健康管理为核心、定制化健康管理综合解决方案。为成功人士和保险客户提供全球化健康管理服务。”复华标准生命董事长张锦枫介绍说。
根据胡润研究院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扔维持两位数增长。而金融投资、旅行度假和健康养生是中国高净值人群在工作以外最感兴趣的三大话题。
市场上,针对高净值财富人群的高端健检、筛查及综合医疗服务机构,仍有较大空缺。
瞄准高净值人群健康管理的复华标准生命,发挥好各个板块之间的协调效应,就能获得竞争优势。北大医疗康复医院行政院长王彬也表示,行业企业、管理者也应具备资源整合、发展全产业链的素质能力,在大健康产业投资大潮中,进行冷静的投资与管理。
此前,复华控股在多产业领域均有布局,借助全球化网络及强大的产业运营能力,领先布局中国文旅地产、大消费等行业,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精英成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楦椿标准生命提供了客户基础。
另外,近年来,复华置地定位全球创新文旅产业投资运营商,重点投资打造了“复华度假世界”、“复华未来世界”、“复华国际养生度假区”三大复华产品线。布局大健康,“可以为复华养生、养老小镇提供综合健康管理与养生医疗的服务支持。”张锦枫表示。
在敏感的A股市场,与养老题材相关的房地产、医药保健股集体大涨。世联地产8月与著名养老产业集团恒安照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探索符合市场特点的养老服务模式,9月份公司股价区间涨幅超过30%;上海三毛的“祁连山路-养老产业园”项目进入前期筹备阶段,在短短3个交易日斩获20%的涨幅收益。
在社会层面,“以房养老”概念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引发关注和热议。在公众普遍表达对养老金缺口扩大担扰的同时,也激发了投资养老地产和各种养老服务业市场想象。
由于养老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企业不能完全以商业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一定程度存在“市场失灵”。企业因难以获得高额利润,大多不愿提供养老服务,导致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于需求。因此养老服务业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税费优惠和投资补偿政策。
庞大的养老服务业市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日益强劲的市场需求。数据显示,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未来每年将净增600~800万老龄人口。数据还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人已占总人口的9%以上。
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必将催生庞大的养老服务市场需求,一个巨大的养老服务“银发产业链”呼之欲出。所谓养老服务“银发产业链”,包括养老地产业、养老保险业、养老医疗保健业、康复护理业、托管托养服务业、养老陪护家政业,以及围绕“以房养老”的金融服务业、房屋评估拍卖业、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对上下游行业具有明显的带动效应。
包括养老服务业在内的整个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短板和经济结构转型重点方向。2012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4.6%,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四川省服务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10个百分点,特别是养老服务业处于供需严重不平衡局面。保守估计,按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对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的基本需求水平,养老市场目前年需求至少为1.3万亿元,2020年将发展到3万亿元,甚至有机构预言将达到4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1%~15%。
国际养老机构看好这一前景,纷纷瞄准中国市场。汉和同富房地产高级顾问布罗姆・科尔在新书《中国龙进入老龄社会》中提出,国际运营商或许可组建独资企业,经营专门养老住宅场所。美国养老护理住宅业龙头“魅力花园”在上海投资建设了首个合资养老项目,预计明年开业。
可以预计,养老服务产业链将成为我国调整结构、扩大内需、拉动就业的长期投资主题。
保守估计,养老市场目前年需求至少为1.3万亿元,2020年将发展到3万亿元。
“以房养老”方式:三大难点待破解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受到最大关注的莫过于“以房养老”方式。为此民政部通过官网公开回应,“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即“以房养老”,是“完善投融资政策”的措施,还只是开展试点。“以房养老”方式属于个性化的自愿选择,是市场行为,与政府的基本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政策没有任何替代关系。
所谓“以房养老”,是指有房无钱的老人,自愿将名下的产权房抵押给金融机构,以定期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相当于将自有住房做反向“按揭”,待房主去世后,再将该房产出售用于归还银行贷款。从本质上看,“以房养老”是一种金融服务工具和产品,是一种自愿的、可选择的、补充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在国外已有许多成熟作法,在国内10年前已提出,北京、上海等地还开展了试点。
但“以房养老”方式仍难以推进,无论金融业还是市民都无动于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房产价值评估难。“以房养老”属于市场行为,价格因素对交易双方至关重要。由于我国房价涨跌趋势难料,房主担心未来房价上涨导致现价估值过低,银行则担心未来房价下跌造成损失,因此双方难以就房屋抵押现值达成一致。
抵押期限制约。我国城市居民房产土地使用期仅70年,还可能面临中途拆迁等不确定因素,而银行抵押期限不可能太长。老人担心早逝领款期短于抵押期,银行方则担心到期不可能赶走老人卖房收款。
成本高操作难。银行对住房“反按揭”必然要收取与按揭同样高的利息,其贴现率等于长期贷款利率,高昂的成本对于老年人或许难以接受。而银行方由于不具备对房产的直接处置能力,其额外的委托评估、保险、拍卖成本尚需扣除。交易费用过高,相应的保险、评估、拍卖市场机制不健全,都制约着“以房养老”方式的推广。而受中国传统观念制约,老人大多希望把自有房产作为祖业留给儿孙继承。
以上三大难点,使得“以房养老”方式现阶段只能“看起来很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提出试点“以房养老”方式,对房屋赋予养老功能,这对于房地产市场将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
相信未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房价的基本稳定,以及相关金融保险市场的逐步健全,“以房养老”将成为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需求、供老年人自主选择的新型养老补充方式。
养老地产:应鼓励开发普通养老社区
各行各界在养老地产上的动作
养老地产严格来说不是单纯的房地产业,而是包括房地产、康复医疗、文体娱乐等养老设施和管理服务在内的综合体系,存在着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投资风险较大等特点。近年由于国家对养老地产给予了低地价等优惠扶持政策,吸引了大批保险公司和房地产商进行投资。
在金融界,保险公司借助强大的资金实力以及保险业务的协同效应,率先启动养老产业链商业模式,如泰康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纷纷开发养老地产项目。将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相衔接,是目前保险公司进军养老产业的主要商业模式。作为一种崭新模式,养老社区向上衔接了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和养老保险等产品,又带动下游的老年医学、护理服务、老年科技产品等。
在房地产业界,万科、保利、绿地、首创、华润等巨头近年专门成立了养老地产研发团队。但总体来看,还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成熟的运营模式。目前大多将目标客户定位于高收入者,热衷于打造“高端养老社区”,属升级版的养老机构。
应从高端住宅产品转向普通养老社区
保险公司和开发商都把养老地产视为商业地产项目长期经营,从建筑设计、园林规划到装饰标准,都接近于高端住宅产品开发。如养老地产项目泰康之家门槛就较高。美国养老住宅管理公司“魅力花园”在上海建设的养老社区,每月收费也高达6000元至1.2万元人民币, 服务包括家务管理和护理。
可以说,目前我国的养老地产大多属于上述高端类型,适合普通人的养老地产或养老院却少有投资者。享受多重优惠的企业将养老地产推向高端化,引发了市场关于补贴富人的质疑。
由加拿大世科技术研究中心(WTC CANADA)和加拿大国际医疗技术有限公司(HIT CANADA)联袂推出世界领先的低压喷射抗衰老项目,由(中加合作)广州维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最新引进,推向国内高端专业市场,开启了无创抗衰老的新热潮。
国际高端抗衰老的流行趋势:非手术、非针头注射的无创抗衰老
人类从25岁开始,就需要进行肌肤抗老化的保养:30岁后,肌肤的老化速度加快,更需进行密集和深度的抗衰老护理,所以抗衰老护理在国内外美容市场十分受欢迎。医疗类美容由于具有开刀手术风险、身体疼痛和较长恢复期等问题,较难吸引顾客,注射类美容会有针头注射的痛苦而不易被顾客接受;部分国家和地区还存在着法律法规监管、批准问题,使手术类和微创类医疗美容的推广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目前国际最流行的是新科技无创抗衰老美容,由加拿大世科技术研究中心(WTC CANADA)和加拿大国际医疗技术有限公司(HIT CANADA)联袂推出的低压喷射抗衰老技术,能够以非手术方式达到除皱、嫩肤、祛斑美白、净化以及优化身体局部曲线的效果。这种自然抗衰老的生活美容护理方式在许多方面胜过医疗手术效果,极容易被高端顾客接受。加拿大世科技术研究中心具有15年研发经验,专为肌肤年轻化和美化曲线而精心研制开发世界领先的顶级抗衰老配方、医用级别抗衰老极品;加拿大国际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具有30年研发医用级别仪器的经验,开发的革命性低压喷射技术风靡北美、欧洲和亚洲等上流阶层,并在33个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
低压喷射抗衰老原理和优势:颠覆传统吸收模式,定层定量导入
低压喷射技术颠覆传统吸收模式,利用CO2气体的推动力,通过特殊技术装置的压力转换,形成低压瞬间释放,医用级别的药液在压力下成液体针状直接穿透皮膜屏障,快速准确地把活性成分喷射到需要改善的皮下部位。通过无数次临床实验获得的精确压力值,保证液体进入目标区域后迅速呈雾状扩散,充分发挥活性成分功效,同时减少了操作过程中的疼痛感。活性成分量化输送、靶向输送、定点定位,低压喷射技术作为非手术美容手段,可媲美整形手术效果,实现了国际抗衰老美容的革命性突破。
总结而言,低压喷射抗衰老技术具有三大优势:
低压喷射抗衰老的五大高端项目:打造无龄肌肤和完美曲线
溶脂塑形项目 适合消除脸部肥胖(双下巴)、上臂赘肉(蝴蝶袖)、腰腹部赘肉(游泳圈)。无需节食、无需手术、无需打针、无需恢复期,在不减胸围的情况下消除局部肥胖,塑造更完美的身体曲线。溶脂塑形的核心技术是给脂肪细胞瘦身,即减少脂肪的合成,促进脂肪的分解代谢。
美胸提升项目 适合偏小、松弛的。皮下脂肪是决定胸部完美与否的重要因素,让皮下脂肪细胞的个体型号变大,就可以达到丰满的目的。因此丰胸的核心技术是让脂肪细胞自然丰满,同时通过促进真皮层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的合成能力来提升的紧致度,达到丰满、紧致的双重效果。
除妊娠纹项目 活性成分定层定位渗透直达妊娠纹部位的皮下组织,释放生长调控信号,启动肌肤进入自动修复程序,促进组织细胞新生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的合成,以新生细胞及新生纤维填补断裂沟,拉近并接合断裂层两边的纤维,减少纤维断裂沟的深度,缩小断裂沟的宽度。智能型的均匀肤色活性配方,可均匀妊娠纹处的色素沉着,让其恢复正常肤色。
去皱嫩肤项目 皮肤的衰老是从细胞的衰老开始,护肤的重点在于细胞美容,业界领先的生长去皱新技术,超越肉毒素注射去皱、玻尿酸或胶原蛋白填充去皱以及拉皮手术等方法,可强力启动皱纹部位组织的自身抗衰老机制,促进细胞分裂新生,增强细胞合成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的能力,填补真皮层皱纹部位的皱褶空隙,快速修复皱纹。
美白净化项目 采用全新的祛斑机制,突破皮膜障碍;运用修复美白双保险均匀色素技术,强力修复真皮层色斑或色素沉着部位的亚健康组织,分解已经形成的色素,协助排除毒素和色素分解产物,达到修复肌肤和淡斑美白的多重功效。
低压喷射抗衰老的市场推广:打造高盈利的抗衰老名店
(中加合作)广州维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颁发的“中华美业30年十强科技创新企业”和“创造中国都市美丽生活十大抗衰老品牌”等殊荣,作为中国高科技美容的一面旗帜和标杆企业,维观是生物美容时代的倡导者,致力于提升中国美容行业的技术含金量和品质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