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17:08:10
导语:在经济发展的内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金融发展;二元经济结构;金融功能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2-0019-05
一、引言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表现出的典型特征,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矛盾,并引发了一系列的负效应,如三农问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城市化滞后问题,等等,有些经济学家称之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孪生灾难”。因此。加快转换二元经济结构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以及工业化目标的实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融发展必然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产生影响。然而,既有的理论并没有对此作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1)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是排斥结构分析的,在它们看来,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不存在结构效应。(2)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证明了二元经济结构顺利转换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建立了许多模型论证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问题,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经典模型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实物模型”,而不是一种“货币模型”,更多的是把资本要素假设为外生变量,发展经济学家并没有将金融因素系统地引入研究的范围,也没有考虑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3)金融发展理论更多的是关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文献却较为欠缺,由此局限了理论本身在更广阔范围内的解释力。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开始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金融发展(区域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中国金融发展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有显著的负向效应,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他们并没有从理论上阐明二者关系的内在机理。基于此,本文拟在功能观视角下建立金融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内在机理的分析框架,以此推动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良性互动与对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金融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内在机理
本文通过改进Levine(1997)的模型建立了金融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内在机理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金融发展影响金融体系的各项功能的发挥,金融功能的发挥又影响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与金融资源在两部门之间(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配置,从而作用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这一框架的内在作用机制如下:
(一)金融发展、资本积累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在发展经济学家看来,资本是一种稀缺的生产性资源,与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一样是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曾经被认为是推动其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最重要因素。资本的来源是储蓄,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从再生产的角度来看,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储蓄被称为“资本积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创始人刘易斯(1954)建立的模型表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供给的弹性是无限的。在这种条件下,现代工业部门只需支付略高于农村维持生计收入水平的工资,就会获得无限的劳动力供应,即劳动供给总是大于劳动需求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可以描述为现代工业部门不断扩张和传统农业部门不断缩小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收入分配能够向利润倾斜所导致的现代工业部门迅速的资本积累以及现代工业部门不断从传统农业部门吸收剩余劳动力来实现的。刘易斯指出,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一个社会由原先的储蓄和投资占不到国民收入4%或5%转变为一个自愿储蓄增加到国民收入的12%到15%以上的经济的过程,它之所以成为中心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是迅速的资本积累(包括运用资本的技术与知识)。可见,现代工业部门资本积累是否足够多是二元经济结构成功转变的关键,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转变模式中居于中心地位。
金融发展借助于以下金融功能的发挥与提升影响资本积累。(1)储蓄动员功能与资本积累。储蓄动员就是把分散的储蓄聚集成资本并转化为投资。从极为分散的储蓄者那里动员储蓄是有成本的:一是从不同所有者那里集聚储蓄的交易成本;二是让储蓄者放心地放弃储蓄控制权,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成本。金融中介的发展,能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动员更多的储蓄,从而促进资本的积累。而完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必须借助于一定的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不发达造成储蓄向投资的转换缺乏合适的载体;减缓或阻遏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而金融工具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将会对资本积累产生积极影响。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工具的交易双方提供了便利、安全的场所,从而提高了资本积累的效率和规模。(2)风险管理功能与资本积累。以流动性风险为例,Diamond&Dylvig(1983)建立了一个流动性冲击模型,说明流动性风险造成了对流动性强而回报低的项目进行投资的动机,以致流动性差而回报高的项目难以融到资金,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金融中介通过风险内部化能够为投资者提高流动性保险;金融市场也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即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能保证承受冲击的投资者将其持有的利润高但流动性差的股票出售给其他人,从而保证能长期持有最初投资者投入的资金。随着证券市场交易成本的下降,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流动性差但回报高的项目,促进长期资本的积累。Bencivenga&Smith(1991)分析了银行的出现对资本积累的影响。银行通过允许风险回避型储蓄者持有银行储蓄,而不是持有流动性但非生产性资产的方式,向储蓄者提高流动性。同时,银行可根据大数定律来预测存款的变现规模,从而节约了流动性储备的持有,将更多的储蓄投向生产性资本,从而促进资本积累。(3)监督经理人员、促进公司治理功能与资本积累。金融发展除了降低事先获取信息的成本后,还降低了事后监督经理人、促进公司治理的信息获取和执行成本。如,公司所有者会创设金融安排,推动经理人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来管理公司。还有外部债权人并不进行日常管理,而创设金融安排推动经理人按照外部债权人的利益去经营企业。若缺少了推动公司治理的金融安排,就可能阻遏储蓄从分散储户的手中集中起来,并使资本不能流向有利可图的投资。
(二)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从经济理论的角度讲,技术进步是指由于新的
生产技术、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的应用,使得在生产要素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产出的数量增加或质量提高。换言之,生产既定数量的产出,所需要的投入更少。发展中国家除了尽可能积累资本外,还要尽可能地推进技术进步,在技术进步强度给定的情况下,关键的问题是要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技术。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是:劳动供给丰富而资本稀缺,如果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话,劳动力相对价格应该低廉,资本的相对价格则相应昂贵,从而诱发出适用的技术结构――劳动密集型技术结构,这种技术类型选择能够提高经济非农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吸收数量与吸收速度,加速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可以归结出,技术进步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改造发展中国家落后的一元――传统的农业部门,从而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为现代非农业部门提高更多的农业剩余产品和劳动力,加快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速度。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是推动现代非农业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市场的不断涌现,促使现代非农业部门不断壮大,非农业部门不断壮大则可以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金融发展借助于以下金融功能的发挥与提升影响技术进步(创新)。(1)储蓄动员功能与技术创新。金融发展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动员储蓄,不难理解在现代经济中,个人的资金往往无法满足企业运转所需的最低投资要求。麦金农强调了金融发展在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事实上不可分割问题是如此重要资金融通上孤立无援的企业家,很容易陷入一个低水平的均衡陷阱,除了一小部分很富裕的人外,技术创新在这里将受到完全的限制。金融发展,使得投资的不可分割并不重要,金融发展能通过证券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创造出股票、债券、存单、保单等可以进行小额投资的金融工具,将分散在个人和家庭中的资金汇聚起来并导向大规模的无法分割的投资项目,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King&Levine(1993)认为,投资项目均有最低规模限制,有必要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出面,集聚单个投资者的资金,向技术创新项目融资。(2)风险管理功能与技术创新。创新需要大量的长期资金的投入,且成功与否是不确定的。因此,技术创新投资伴随着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和收益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将资产转化为交换媒介时的不确定性。在流动性风险约束下,投资者往往偏好于短期项目,以致出现流动性低、回报高的长期项目投资不足的现象。金融发展的流动性创造功能就在于为投资者迅速变现投资项目提供了便利,有利于长期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从而促进技术创新。收益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股息和资产价格波动等而引起的投资收益率的不确定性。Saint&Paul(1992)分析了投资收益风险对技术选择的影响。一般说来,越是专业化的技术,生产率越高,但收益的波动性也越大。为规避风险,投资者倾向于选择风险小但专业化程度较低的技术,导致高专业化的技术投资不足。而金融发展,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这种风险,从而促进投资者选择更加专业化的技术。(3)监督经理人员功能与技术创新。Fuente&Martin(1996)强调对企业家技术创新的努力程度进行监督,以防止道德风险行为。在不存在金融中介的条件下,单个投资者将分别对企业家进行监督,并持有种类较少的证券,这导致了双重低效率:一是对企业家的行为进行重复监督,造成了资源浪费;二是虽然选择数量非常有限几种证券是符合投资者的利益,但不能分散投资风险。金融中介通过专门承担起监督企业家行为的责任,持有分散的证券组合,可消除重复监督现象,分散投资风险,促进技术创新。
(三)金融发展、金哨资源部门间配置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除了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两因素以外,金融资源在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也影响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如果金融资源在两部门间配置合理则具有促进效应,配置扭曲则会产生制约效应。长期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一个普遍的认识是:支持发展中国家初期工业化的资金必须依赖于农业部门的资源(包括金融资源)净流出(一种“原始积累”)。在金融资源总量稀缺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干预政策,动员农业部门资源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其结果必然会导致金融资源在两部门间的配置失衡。农业部门往往金融资源配置不足,导致农业部门发展缓慢,牵制着现实工业化的步伐,即出现了“李嘉图增长陷阱”,使得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趋于停滞。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资金收益率相对非农业较低,金融机构由于利益最大化导向和金融资本的逐利本性而将农业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如果资金不进入或少进入农业部门,也就意味着农业部门在低水平上徘徊,二元经济结构也就难以转换。以中国金融机构农业信贷为例来说明,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农业贷款的总量虽然是一直增加的(个别年份除外),但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比例从1995年开始反而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趋势。这种状况显然与农业的基础地位不相称,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不相适应(农业贷款占比远远小于农业GDP占比)。同时,也反映出我国涉农金融机构在信贷资源的配置方面,尤其是农业贷款的发放方面,并没有把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作为重点,没有向农业部门配置足够的信贷资源。从信贷比率(金融机构贷款与GDP的比例)也可以反映出农业信贷资金配置不足的趋势。1978年农业贷款与GDP之比为0.11:1,而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为0.51:1,即仅为全国每1元GDP获得信贷水平的22%,尽管以后年份比例有所增加,但差距依然十分明显,2007年农业贷款与GDP之比为0.54:1,而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为1.04:1,为全国每1元GDP获得信贷水平的51%。虽然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GDP所需信贷可能比二、三产业要低一些,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单位农业GDP获得信贷的支持明显偏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2005年对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62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60.6%的农户有借款需求,实际发生过借款行为的农户占样本的51%。在有过借款的农户中,从亲友中借款的占58%,从农村信用社借款的占34.7%。根据调查推算,目前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农户能够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农民贷款难问题非常突出。在这些获得信贷支持的农民中,由于公共财政资源供应不足,导致信贷资金财政化现象严重,信贷资金被大量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生活性支出),如治病、教育、建房、婚嫁等,信贷质量低下也就不可避免。相比较而言,改革开放以后,非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由于国家采取了金融干预和管制政策而获得大量的信贷支持。金融系统在金融资源的分配上表
现出了明显的城市化倾向(Wei,1997),在信贷配置中倾斜于国有工业部门(Park&Sehrt,2001)。其结果是,金融资源在两部门间的失衡最终会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强化二元经济结构。
20世纪80年代的印度与中国一样,也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剩余型发展中大国,其经济在独立后获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资源配置(包括金融资源)在两部门之间配置很不合理,大多被配置到重工业部门,经济结构严重扭曲,农业长期发展缓慢,导致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滞缓。恰恰相反,日本和中国的台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应该归因于金融制度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促使金融资源在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合理的流动。
关键词:质量评价体系 经济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07-01
引言
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而言,如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已经成为一个重点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解决,对我国的经济现状进行评估,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调整经济建设方案。当前我国主要通过对GDP考核来实现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的评价,很多时候GDP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加以重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进行更加全面地评价,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一、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经济发展的评价工作的规划程度不够
经济发展规划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只有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对经济发展方案进行充分、科学的规划设计,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理论支持不足的现象,具w说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区域规划理论与管理体系,在这种背景下,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时候也没有统一的计划和规范,对经济发展的评价工作规划程度不够高,比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如何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如何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准确、高效的评价等,都应该是经济发展规划设计中的主要内容。
2.经济评价系统建设问题
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政府和各地百姓都很重视经济发展,过度关注经济指标,在建设过程中也很关注一个地区的GDP,GDP已经成为经济建设成效的一个判定标准,在对经济建设情况进行评判的时候一般都采用这个指标。由于我国经济建设规划过程中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在经济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评价标准不够全面是最明显的问题,导致区域经济发展评估结果不准,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
1.对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内容进行完善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是经济发展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实现对经济发展情况的准确、全面评价。在现代化评价体系中,应该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经济总量。经济总量是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展示的主要数据,也是国际上公认的经济发展度量指标,落实到具体的经济发展评价过程中,即利用区域生产总值(GDP)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衡量。
第二, 对经济结构进行评价。根据经济增长结构理论,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例如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也能反映出当地的经济变化情况,体现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不仅要看生产总值,还要加强对经济结构的重视。
第三,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能够有效保护产权的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人力资本以及物资资本投资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增长。在经济发展评价过程中也应该要加强对经济制度评价标准的重视。
第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纵观我国乃至世界上的一些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其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因此将技术创新能力当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评价体系,能够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更加全面地判断。
2.加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应该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从而对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在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该要建立层次分明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内容,对各个层次的评价标准进行确定,例如首先要设定总体评价标准,以经济发展水平为核心,对各项经济发展评价内容进行拓展,建立经济总量水平、经济结构水平、制度水平和创新水平四个基本的评价体系,再各个体系下又对具体的评价内容进行完善,从而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进行掌握。
结语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前全国各地的经济面貌都实现了真正提升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资源因素等跟各方面的限制和制约都比较明显,导致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是对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解的重要途径,应该要对质量评级体系进行完善,实现准确、全面、真实地评价。
参考文献
[1]宋明顺,张霞,易荣华.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J].经济学家,2015(02)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措施
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关键性措施。为了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对农业经济管理方式进行了完善和创新,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在社会中的快速发展。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如今,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人均的耕地面积也越来越少。在对农业经济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我国与其他国家比较,其人均耕地面积比较低,农业就业人口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结合社会经济实际的发展情况,积极转变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机制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主要避免社会经济形势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在对我国整体农村经济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人均耕地面积不仅在下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也在不断降低,这些农村劳动力流失等问题,会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1]。
二、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了秩序发展
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它涉及到了多个方面,要想加强对这些内容的有效管理,要完善制度,加强基础保障和人力保障的力度。农业经济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在加强对资源和人力进行有效应用的同时,还在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在维持农业生产秩序的基础上,对以前的农村经济内容进行了整合。在以前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为主,农民只能获得较少的经济效益,其市场经济也不够活跃。但是,在农村产业链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农村市场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特征,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要采用有效和新型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加强对农村市场发展秩序的管理,不断规范农业生产活动,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有效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二)提供了发展条件
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其发展程度还是滞后于城市。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之一,是因为我国早期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将资源和政策等应用在了城市发展中,还有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经济本身条件不好,在实际的发展中缺乏资源,其基础设备等也较为薄弱[2]。然而,农业经济管理在此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发展提供了条件,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弥补了先天不足等问题。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还要有效应用农业经济管理措施,加强对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不断推动农村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持续发展。
(三)提高了农村整体经济水平
农业经济管理主要是对农村生产和资源等内容进行管理,保证资源的有效应用和配置,提高生产的质量。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在其中的有效应用,还能在提高经济指数的同时,体现在农村发展的实力,让市场秩序得到改善,对经济资源内容进行优化,完善产业链,增加农业收入,避免农村经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在对我国基层农业经济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中的管理措施内容丰富,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和信息资源等新型管理模式,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完善管理机制,有效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
三、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一)没有完善的监理体制
虽然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在管理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并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对监理工作不够重视,这将导致农业经济管理行为不够规范。尤其是在农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农村生产中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监理部门在其中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如果管理人员不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善监理机制,可能会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出现各种问题。在此过程中,一些部门还不清楚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信息技术也没在其中得到有效应用,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管理质量。由于没有完善的监理机制,工作人员还不能及时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经常出现分配和下放时不公平等现象,对资金和资源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二)地域资源之间的差距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中,它主要依赖于经济资源、政策扶持以及法律支持等,所以在对其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还要认识到地域资源之间的差异性,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但是由于目前城市经济发展资源比较集中,没有在农村发展中得到有效应用,这将导致城乡地域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大,农村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缺乏资源,这也是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主要难题之一[3]。
(三)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在开展生产活动前要有土地和耕种技术的支持,但是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由于资金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内容都受到了限制。随着农村耕地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大部分的耕地性质发生了改变,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会将其转卖给工厂和房地产商,这会导致农业土地资源受到压缩,土地的使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次就是耕种技术的限制,虽然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农业技术在实际的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是部分农民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对新品种种植方法进行有效应用,再加上专业知识的匮乏,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新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应用,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型。农产品供销渠道也受到了限制。在对农产品销售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它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主要是由收购方决定产品销售的价格,这将严重影响农民在生产销售中的经济效益,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
四、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用的措施
(一)转变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模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机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农业经济要想在此背景下更加快速的发展,就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丰富管理方式,主要结合宏观经济市场内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积极调整,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增长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投入资源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大工作力度,主要加强农业经济与实际情况的结合,还要根据出台各种相关政策和给予的资金,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定,开展生产活动中,不断引入新的种植技术。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的手段,积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转变,主要在过去的人为劳动模式转变为自动生产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当地政府部门还要对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方向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主要结合农业经济效益,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转变,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在其中的有效应用。此外,还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生态功能的发展,主要发挥出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保护的功能,这样才能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4]。
(二)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的内容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如果没有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就难以促进农村经济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的内容,拓展融资渠道,积极引进各项资源,为农业活动的顺利就进行提供基础。招商是引进资源的主要措施之一,可以通过竞标方式招商,让企业为当地农民提供岗位,或者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当地的政府部门还要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对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电商合作也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农产品资源,但是在此过程中要不断丰富销售渠道,这样才能保证资源应用的有效性,可以与天猫和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进而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同时,经济支持是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措施,当地政府要积极引导银行为农民提供一些小额贷款,进而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5]。为了加强农民对技术资源的有效应用,地方政府还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下乡,主要加强农民对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向他们讲解最新的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从而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三)融入生态发展理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为主,这种模式虽然投入的成本低,但是经济效益并不高,在实际的农业经济中还会出现能源浪费等多种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毁坏农业发展的根基。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要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生态农村经济发展理念,主要为农民讲解生态政策等内容,强化他们的生态发展意识,在其中不断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加强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应用,还可以发展生态产业,如观光旅游和采摘园等,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违规的农业生产活动,要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进而保证经济管理措施的有效性[6]。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有效转型,要通过融入发展理念和完善经济管理机制等措施,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合理应用,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明.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8(10):148-149.
[2]赵长勇.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微[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9):177.
[3]徐翔.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消费导刊,2019(45):122.
[4]王爱刚.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市场,2020(13):45-46.
[5]牟艳红.试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文渊,2019(6):430.
关键词:两者的现状发展;异曲同工;兼容与应用
一社会经济发展观与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
(一)社会经济发展观的主旨内容。自21世纪以来,经济发展趋势便呈直线上升,然而更多的劣端却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光环下日益显露,这些劣端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如同花瓶的裂缝,是无法掩盖和避免的,也是自21世纪开始,社会经济发展观中心内容从实现经济飞速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过渡[1]。众所周知,由于早先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于这个世界的保护,致使21世纪人类生活环境与资源的余量不得已成为焦点,同时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当今人类社会的重中之重,而培养后代青年持续发展观迫在眉睫,而这就需要一种途径使得社会经济发展观深入人心,而这种方式就是通过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时将社会经济发展观的主旨内容灌入当代青年的思想中。(二)中学地理学科的特性及教学目的。地理学科所传授的知识相伴人类的发源而产生,同时地理知识也相伴着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地理学科所传授知识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知识相关,多数从事于地理学科的工作者都知道地理学科拥有两大特性,这两大特性分别是区域性和综合性。区域性所包含的意思是任何人文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和特定的空间,比如地理位置、分布范围、区域差异、空间结构、区域特性与规律等,丢掉区域这个特性,也就不是地理学了,因此,区域性是地理学特性之一。地理学的另一个特性即综合性,对于地理这门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整体,它研究的不只是组成这个对象的某一客观因素,而是从整体的局面去研究,这使得它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者通过对这两大特性的学习,会知晓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完整系统,进而发现一个完整的系统中,无可避免的会出现相互促进及相互制约等一系列关系,同时这也是地理教学的目标所在,而中学地理教学正是从这方面入手,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经济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观。
二社会经济发展观与中学地理教学两者的联系
(一)社会经济发展及地理学科的特点。经济可以定义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方式,具体表现为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它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而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任何一个因素,毫无疑问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经济的整体性,要想经济实现飞速发展,这就需要特定的去考虑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方式,这体现了每一个元素所占地位的重要性[2],概括为个体性。从上述的语句中不难发现社会经济发展观所具有的整体性和个体性,同时这一点与中学地理教学中综合性这一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地理学科研究范围可大可小,但无一例外的是必须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剖析,这里举例说明,国家地理学研究组发现一片流域,并经过初次勘察发现该流域资源充足,而这时这片流域的未来发展发向就存在多方面发展,比如向旅游业、水产业、林业又或是矿业发展都是正面的,但最终必须通过各种计算与取舍拿出一个切实可行并且利益最大化的方案。上述可以证明地理这门学科具有的重要性,而这门学科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知识,让中学生能够从一个整体的眼光去看待中学地理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时刻明白即使是再完整的个体,它会因为每个地区位置的不同又会出现所谓的地域差异,在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研究中,学生还必须有条不紊的去发现同一区域内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以小见大,从而去发现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联系促进以及各种制约,最终明白区域的开发以及利用是综合的,而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影响的,这也是地理教学的目的。(二)社会经济发展观与中学地理教学两者的关联。中学地理教学中提及最多的关系就是人地关系,而人地关系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这也是一个自古至今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人地关系自人类起源那天就已经客观存在了,毫无疑问的是,从远古社会到现在都市,人地关系的发展已经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人地关系正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点,让学生即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同时也能植入正确的社会经济观,达到教学的知识与观念的相结合。在人类发展中,经济及其生产力得到了不俗的发展与提高,而一旦经济与生产力得到发展与提高那么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的速率便又提高了许多,之后便是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最后无疑又是加快了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从而致使各个区域的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都或大或小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些知识已经在思想领域成为观念,即社会经济发展观。因此社会经济发展观与中学地理教学两者不可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刻领悟经济发展地理知识的相连关系,如果地理环境遭到了不俗的开采破坏,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危害变得越来越明显,并且危害也逐渐增大,正所谓损高楼者必是一砖一土,最终区域性的危害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各种关系已经被打乱了原有的秩序,社会中人口、资源、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矛盾关系愈来愈剧烈,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资源以及地理环境之间的矛盾显的日益重要[3]。今天,将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观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课本中,并将其以传授知识的途径灌输给当代青年并为当代青年培养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观显的尤为重要。
三社会经济发展观与中学地理教学兼容与应用
(一)社会经济发展观与中学地理教学兼容。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涉及某个话题的讨论时,无一例外的会去关注它的中心内容,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观我们在前面就已经提起过经济发展观的主旨思想,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次,我们从中学地理学科教学所用课本来看,其编排方式是由小到大,从细致的结构发展到物质,最后再发展到一个圈层,从而去发现一些现象,继而总结一些规律,最终形成一个个完整的系统,而渗透并灌输社会经济发展观是在什么时候呢?其实,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让同学们去发现各个圈层、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学习者涉及到这些关系是就会不自觉联系到可持续这个观念,所以这个时侯社会发展观中可持续的思想已经开始渗透并开始灌输,并最终为当代青年培养行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后期完善并形成社会经济发展观奠定了基础。(二)社会经济发展观的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学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社会经济发展观与环境资源持续利用的思想,让学习者也就是当代青年们树立以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观,从而深切明白对于以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采取一种持续合理的方式,正所谓做什么事都不可竭泽而渔,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也是必须顾及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社会和经济的效益,不可破坏到自然资源的发展基础,学会去降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力度,同时对于已经开发的不可再生资源应努力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学生明白对于其他开发资源的做法应该是将各种资源放置于一个循环再生的系统中,做到可持续,从而确保环境中的生态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物种多样性,使得各种资源循环再生重复利用。每个国家的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不同,通过对环境及周围经济的分析,展现给学生们一个完整的中学地理课,让社会经济发展观的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例如限制对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开发力度以及开发产量,增大开发天然气的力度并实施西气东输计划,对于北方半干旱地区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对于牧区实行定期轮牧、规定载畜量、建立人工草场措施,对于湿地及其稀有动物的保护、为其建立保护区等,让学生在了解地理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关的发展情况,最终达到地理与经济发展观念的融合。
四结语
值得肯定的是人类社会经济与生产力都得到了飞速发展,而面对消耗殆尽的资源、环境的破坏、掠夺式开采方式,人类也翻然悔悟并最终形成了社会经济发展观这一观点,而社会发展观的内容便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并为其建立并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制度与措施,而意料之中的是这些制度与措施被中学地理教学进行了广泛应用,并最终通过传授知识这一途径进行了很好的传播,从一定程度上让当代青少年对与社会经济发展观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它也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当代青少年经济可持续观的培养。
作者:江涛 单位:安顺市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毛广雄.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8(01).
关键词:乡镇经济 发展模式 发展策略 环境保护 品牌建设
乡镇是直接面对农民最为基层的单位,和广大农民群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乡镇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因此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目前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备建设的还不够完善,交通的不便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上农民的收入较低、缺少相对稳定的生活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消费的需求,不利于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发展乡镇经济是有效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自身的理解和实践,分析了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乡镇经济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较好,中西部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中西部乡镇经济的落后严重的制约和影响了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本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通过研究分析,目前乡镇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
(一)乡镇经济的特色不够突出
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乡镇特色不够明显,特色意味着有经济点的存在。乡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形成自身特色就很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经济发展的状况也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农村地区有很多有特色的人文、特产以及环境方面的资源,可以用来发展乡镇经济,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目前乡镇经济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比较明显,很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较为盲目,企业同质化状况较为严重,这使得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和相对成熟的城市企业竞争,依据乡镇实际状况,发展特色经济是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活跃
民营经济发展的越好说明民间资本越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社会就业和群众生活水平也就越好。民营经济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同时也是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温度计,民营经济发展的好坏可以用来衡量本地区县镇经济的发展状况。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的快于中西部地区,这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部地区的民营经济异常的活跃,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乡镇经济发展的策略探讨
(一)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发展乡镇经济
首先分析本地是否存在有乡镇经济发展的资源,了解本地区和其他乡镇比较的主要优势,这主要包含了人力资源、矿产资源、地理优势、人文特色等等。在考虑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依据自身的优势抓住可能存在的一些发展机会。如果本地区乡镇资源没有任何的优势,则可以考虑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积极有效的发展集体经济,拓宽乡镇经济发展的思路,或者是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促进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创建乡镇经济发展的品牌
发展乡镇经济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积极引入竞争的机制。在乡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能够有效的推动科技和管理方面的的进步与发展,强化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近乡镇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区域外的竞争与合作,则能够使得本地区的企业吸收经验,引入高效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促进本地区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乡镇经济的过程中还注意要强化品牌意识,品牌是企业在营销过程需要特别强调的重点内容,创建乡镇特色品牌,扶植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提升本地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辨识度,促进本地区乡镇经济影响力的扩大。
(三)发展乡镇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
发展乡镇经济需要吸取西方国家工业革命致使环境遭受到破坏的经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小结
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品的提升和基层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乡镇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乡镇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了目前乡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同时本文对乡镇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更好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福广大农民群众。
参考文献:
[1]赵占恒.区域品牌培育模式浅析[J].北方经贸,2009(12)
[2]田燕秋.基于比较优势、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兵团农业发展问题[J].兵团党校学报,2009(03)
[3]胡金林.我国重点乡镇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农业经济. 2008(09)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区域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找准各个突破点,完成了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去解决,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1.区域规划尚不完善,存在提升的空间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仍然不完善,出现一些现实问题。比如,不同类型层次的规划却存在内容交叉或冲突的现象,导致规划缺乏针对性和明确性,不利于规划的完整落实;规划内容注重政绩效果,忽略了实用性效果,使规划成为一些部门或领导谋求政绩的工具。
2.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尚不科学,仍需加以完善
如今,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名目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而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较少,支付规模也较小。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布局调整方面还应当建立较为科学可行的机制才行。
3.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有限,公共服务难以得到全面保障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方面每个层面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维持运转。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尚未认清形势,对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较少,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使公共服务所面临的困难逐渐增多或扩大,使公共服务水平呈现低洼水平,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4.地方保护主义明显,抑制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合理互惠
目前,各地政府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发展区域经济,因此,在朝向经济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形成地方保护,致使经济效益被放置于最高位置,而严重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其他方面的途径的有效形成,最终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良性运转。这样,优质的生产要素难以在各个区域实现互利互惠,一旦缺失互通有无的做法,势必形成闭门造车的现象,使区域经济发展步伐进入缓慢状态。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若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科学发展,必然需要借助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找准出路,拿出合适的对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确保区域经济呈现良好态势。
1.完善基本制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科学合理的基本制度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了相应的制度框架,才能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其实现规范化明朗化。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以经济区划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使区域优势更加明显稳固,实现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重视规划的非经济内容与可操作性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是以经济效益做为唯一目标。因此,应当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给予其他目标应有的地位。首先,应当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发展规划中加入就业、人口老龄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使经济发展规划更具人性化;其次,要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和利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因此,要在积极发展规划中考虑到区域中历史文化的力量;再次,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使经济发展规划在理性周全的理念的下进行设计,使发展措施更具可操作性,使资源实现物尽其用;最后,光有规划还不行,要实现政府与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否则,规划则形同虚设,毫无实际价值。
3.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会体会到民生热点问题。因此,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公共服务的逐渐到位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政府应当不断加大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力度,使人们享受到最为基本的公共服务,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也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较为稳定的大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4.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确保经济目标的实现
中央与地方往往会因为一些政策理解、理念推广等方面的原因出现矛盾冲突。因为,地方往往过于看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因此,中央要积极采取应变对策,引导地方的方向,促成其合理政策在地方的运用和推行。这样,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才能实现均衡博弈,地方政府才不会以为盯住经济利益,而是实现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
5.全面推进区域合作,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出现闭门造车现象,否则,区域经济不会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因此,应当充分尊重经济规律,使各个区域实现资源共享,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实现良性流动,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现层层相衔接,层层相扣,使整个区域经济得到繁荣。
三、结语
区域经济使我国经济实现高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此,要格外注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现实问题,并对其逐项进行深层剖析,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区域经济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使区域经济带给我们更多更大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屈广臣、徐永升.赤峰搭上区域经济发展快车[N].内蒙古日报(汉).2009
[2]王莉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一、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是指经济发展效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关系。效率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中心,其高低可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优劣。单位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表明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越高。一般来说,生产要素投入数量、配置效率及其组合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方式。如果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说明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经济发展方式为数量型;如果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则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经济发展方式为质量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既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集中反映,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价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
——劳动生产率。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根据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全社会平均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反映社会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其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者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受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规模效益、政策体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综合性,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劳动生产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把经济发展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投资产出率。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相应的场所以及与之相关的机器设备等,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活动的起点是从投资开始的。投资产出率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投资产出率=当年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产出率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全面评价投资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标,可用来说明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投资产出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这一指标从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角度出发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科技水平和优化投资结构。
——贷款产出率。经济活动要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经济活动主体所需资金除部分自有资金外,一般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客观反映这部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所谓贷款产出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银行贷款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贷款产出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银行贷款年平均余额。贷款产出率反映的是银行贷款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贷款产出率越高,贷款的使用效益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贷款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耕地产出率。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我国是一个耕地相对贫乏的国家,农业发展又离不开耕地。因此,应将耕地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耕地产出率是农业总产值与耕地面积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耕地产出率=农业总产值/农业耕地面积。耕地产出率反映的是耕地利用效率,产出率越高,使用效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耕地产出率不仅受耕地质量的影响,还受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将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既注重保护耕地数量,又注重提高耕地质量,并提高其集约利用程度,努力增加单位耕地产出,确保经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安全。
二、经济发展的充分性
经济发展的充分性是指经济发展潜能的利用程度。经济发展潜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现有各种社会与经济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是否已充分发挥了作用;二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是否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是否使原有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是否为经济系统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各种必要的物质与技术条件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在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性从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角度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了充分性就意味着条件允许下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反映,保持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国民经济高质量运行的基础和集中体现。没有速度,潜能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根据经济发展潜能,评价经济发展充分性的指标主要有:
——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把它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任何经济发展都要求有一定的速度,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史上众多的实例表明,各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的持续差异是造成他们之间经济实力变化的根源,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所谓经济增长率是指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与基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百分数,其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报告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00%。稳定、合理、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显著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度“痴迷”国内生产总值,不顾经济效益一味追求高速度。
——就业弹性系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充分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来说,经济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它们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因为经济发展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因而会引起技术性失业。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敏感度的弹性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表示。就业弹性系数是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即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当期从业人员增长率/同期GDP增长率。该指标从劳动就业变化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的潜能。
——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是指在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期间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质量的产品或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能量。生产能力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充分性,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可以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衡量。所谓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际产量与生产能力的比值,它从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生产能力利用率=实际产量/生产能力×100%。该指标越接近百分之百,说明生产能力利用越充分,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越小,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说明有部分生产能力被闲置,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潜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要正确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完善该指标的统计和考核办法。
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指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等的协调程度,它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协调的经济关系不仅标志着经济发展状况处于良好状态,而且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工业化的加速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质量提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以用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
——产业结构比。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质量状态。产业结构是指一国经济赖以构成的各种产业及其比重和相互关系,各产业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通常用产业结构比来表示。所谓产业结构比是一定时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增加无效投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产业结构比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应提高各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保持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
——城市化率。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大力推进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与基础。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市化率来衡量,所谓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全部人口。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以城市化水平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对外开放指数。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济联系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对外开放程度通常用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所谓对外开放指数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加权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对外开放指数=(进出口总值×0.4+对外资产负债总额×0.3+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0.3)/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及其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吸引外资的能力和强度等,以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对外的协调性。
四、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指资源、环境承载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要素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机整合的过程。忽视质量的经济发展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自然资源被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付出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的发展,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单纯用其衡量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准确的。因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不能忽视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可用资源供求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来衡量。
——资源供求系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采用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普遍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下降。资源对经济支持能力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可以用资源供求系数来表示。资源供求系数是资源可供量与资源需求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资源供求系数=资源可供量/资源需要量。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足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难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可供量与资源储量、新增资源可开发储量、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资源进口量等有关;资源需求量与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相联系。无论是资源供给还是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质量。以资源供求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供求平衡,提升资源对经济的支持能力。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还与资源消耗量有关,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下降,表明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由于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来反映资源消费状况。所谓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是指每生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要消耗多少能源,即能源消耗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总量(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以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供求矛盾。
——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这些都会破坏环境、增加大气和江河水质污染等,从而产生环境质量成本。环境质量成本可以用单位产值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自然资源损失来加以衡量,单位产值环境质量成本=(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自然资源损失)/国内生产总值。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报告期环境质量成本/基期环境质量成本-1。它是反映经济发展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上升,说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反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好。以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对被破坏的环境尽快进行恢复。
五、经济发展的创新性
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在这里,技术创新已经不是单纯技术概念,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经济学范畴,涵盖企业运行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既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成为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使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可以用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专利授予权指数来衡量。
——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对科技进步的财力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研究开发活动的全部实际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额/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依据一般规律,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到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以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使经济在不断创新中得到高质量的发展。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要反映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高技术产业化是其重要形式。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一般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来衡量,它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反映该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科技进步状况,而且还包含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等诸多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容,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授权指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外资,意在用市场换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是,外资在中国大量投资建厂,但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里。专利控制在外商手里,我们使用外国专利要付大量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再快,并不表明经济发展的质量高。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程度通常用专利授权指数来表示,所谓专利授权指数是反映专利授权变化的动态相对数,其计算公式为:专利授权指数=报告期获授权专利数/基期获授权专利数。我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和高质量的。以专利授权指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
六、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会破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加大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如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则会造成高失业率。当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并不是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在正常经济发展速度附近窄幅波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越好,经济安全性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高。稳定性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可以用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波动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率总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判断经济发展是否稳定、过程是否健康,必须给出其波动的合理区间范围。一般当经济发增长波动率小于±0.5,且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处于协调状态时,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是平稳、过程是健康的;当经济增长波动率大于±0.5,或经济系统各主要比例关系处于失调状态时,表明经济发展不够平稳、过程不够健康。经济增长波动率可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除以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长波动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年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经济增长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将经济波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价格指数波动率。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最终会通过价格波动得以反映。价格波动幅度越大,经济发展稳定性越差、质量越低。价格波动幅度通常用价格指数波动率来衡量,价格指数波动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幅度,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价格指数主要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而价格指数波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价格指数波动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所以要用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是因为稳定物价不仅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以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七、经济发展的分享性
经济发展的分享性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果即经济发展对于减少贫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焦艳玲,1999),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很高,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较低,贫富两极分化,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和不可持续的。因此,居民能否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分享性可用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指标来衡量,它要求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以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享发展为目标的。
——居民收入增长率。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始终把保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以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应把居民收入增长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居民收入增长率是报告期居民收入与基期居民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居民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居民收入/基期居民收入×100%。居民收入增长率可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这是因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及收入统计不同的现实情况,需要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分别反映,才能更具体、更实际地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化。以居民收入增长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恩格尔系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状况。所谓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总额。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在收入水平较低时,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品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以恩格尔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可使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居民收入比。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公平,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但如果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走向两极分化。居民收入差距除行业、地区差距外,最突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可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城乡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能否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受到平等的待遇。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越小,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协调程度越好;反之,表明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越差,经济发展质量欠佳。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八、结束语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创新
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我国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十三五”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运用好创新这项驱动机制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创新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创新更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精神,才能够发挥好这种驱动机制的作用,辅助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向着更加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方向转变。
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着不断的变化,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从最初的经济水平低下,生产力条件差等情况中不断寻求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让我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一个又一个。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加多元化更加复杂的背景,国内的经济形势不断平稳奋进的情况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元素越来越多的渗透和参与到国际社会的经济大环境中,这不仅加快了我国经济与国际社会经济环境接轨的步伐,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经济体,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环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国内政策环境的变化还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一直都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变化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从传统的粗放、低水平扩张式发展向着集约化程度高,高水平高创新力的方向进步。从整体的社会环境角度来看,早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重视经济效益,但是,政策的变化和社会整体认知环境的变化促进下,经济发展方式也更多的考虑生态、绿色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并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变革中的重要指导思想,这对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在不断转型过程中,这种转型受到的影响因素不断增多,但是,转型依靠的不仅仅是政策指导和社会需求,要想实现转型,更重要的还是有一种创新的机制来促使,给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个推动力和影响力。
二、创新驱动机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1.利于优化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及各要素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结构的设计影响着整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如何保证经济发展结构的合理性,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对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经济结构的平衡,合理的经济结构能够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因此,通过创新维护经济机构的平衡发展,就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稳定发展的促进,同时,创新驱动机制的建设能够使整体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保证经济机构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整体需求,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对于经济环境的稳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稳定转变是具有保障性意义的。
2.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下,经济快速的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一个沉重的话题,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严重,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进步,同时也给经济主体带来更多的压力。
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多种途径创新资源利用的方式和手段,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对资源的节约,同时,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有利于企业降低资源购置成本,对于提升企业效益和整体的社会经济效益是非常有帮助的。创新驱动机制建立的条件下,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实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集约化发展目标的需求,对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还能够实现生态化的绿色发展。
3.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从生态环境改善的角度来讲,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所谓“绿色”发展,就是要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保证生态的平衡,做到可持续性发展。而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就是为经济发展中创造更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手段以及发展技术,是保证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方式沿着“绿色”的目标前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也就有了更大保障。
三、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
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创新驱动机制建立的温床,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重视。因此,要想建立更加完善的创新驱动机制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整个社会关注创新,重视创新,尊重创新,支持创新,这样,创新才会更加有活力,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才会更加有动力。
2.强化市场导向功能
市场导向功能是创新驱动机制建立的重要助推力,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市场的需求就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创新驱动机制的建设需要市场导向的引导。市场要形成对创新力的需求,在市场环境的发展中,要将创新作为市场需求的一个硬性条件,这样,在市场的导向中,创新就成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重视,从而促进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
3.发挥科研支撑力量
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往往是创新驱动建立的重要阵地,人才是创新的重要力量,因此,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就要注重人才,注重对科研的支持。未来,国家需要在创新驱动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和发掘科研的力量,让更多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加入到创新驱动机制建立的大潮中,引导科研力量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做贡献。只有更好地发挥创新人才的力量,才能够更加全面高效的提升创新力,促进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
4.完善创新奖励机制
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需要做到对创新的奖励,创新驱动机制中包含了很多内容,但是,促进创新不能够忽视创新奖励机制的建设。未来,我们国家要从多角度对创新进行奖励,提升奖励标准,同时,拓展创新奖励的范围,让越来越多的人、组织、团体加入到社会的创新大潮中,引导全民创新。通过奖励机制的建设让创新更有动力,更有活力。
四、结束语
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助推力,提升创新驱动机制建立的途径有很多,无论是从社会、人才还是具体的奖励政策方面,创新都是当今社会全民应该关注的内容,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最强有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任保平,郭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J].学术研究,2013,02:69-75+159.
[2]马克.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13,03:1-8.
对于现代农业经济而言,只有适应环境变化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只能在日渐激烈的产业经济竞争中失去地位。这就需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具有内部结构整合能力、外部关系重构能力和发展态势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常运作、持续演进的基础则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发展愿景、使命和目标及实现路径选择。因此,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为了建立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获取持续高效的竞争优势,最主要的是拥有战略思维和规划能力,尤其是对外部环境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辨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规避发展劣势,准确确立发展目标,规划发展愿景,构建发展战略体系,设置发展战略环节。参照企业战略规划理论,可以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划分为战略思想、目标、重点、措施和基本阶段等内容。战略思想统领整个战略规划,发挥着基础性、引导性和指领性作用,对于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重点的把握、战略措施的选择以及战略阶段的划分具有重要作用。
战略目标是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具有统领全局和宏观指导的作用。战略重点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战略重点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战略措施是反映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保证战略重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战略阶段是基于战略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的战略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各战略阶段的有机衔接组成战略实施过程。虽然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理论、思路和知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使得战略规划在内容、形式和表现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3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