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幼儿园科研课题研究

时间:2023-08-01 17:08:12

导语:在幼儿园科研课题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幼儿园科研课题研究

第1篇

关键词:生态学视角;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概括

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幼儿园的课程大多是从广义的角度上定义幼儿园课程,通过选择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相关经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展开的一系列的教学,像幼儿园多元化的智能课程近年来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幼儿课程的内容型对较少,并且所涉及的范围也有限,但是幼儿园课程具有完整的课程体系。

二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概括

(一)相关理论基础

幼儿教材是进行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的基础,其涵盖了教学的相关理论基础,相关的理论知识是经过不断融合的结果。其中包括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这一思想认为人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但是作为自由的主体,活动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一思想理论对于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另外还有杜威的教育本质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尊重儿童以及理解和解放儿童,该理论能够为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提供有效的思想依据。

(二)具体特点

这些理论基础能够充分体现出探究性以及开放性和整合性以及生活性的特点。由于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他们对于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正确引导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究对于促进幼儿实现综合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所体现出的这些特点使教师能够寓教于乐的教学,通过正确引导幼儿探究感兴趣的知识,让幼儿能够感受探究过程的乐趣,而不是一味的注重探究结果。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知识,实现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整合,将生活性以及整合性充分体现出来,这样也能够打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体现出开放式教学这一特点。

三教材设置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幼儿教学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难以对幼儿教学制定统一的标准,同时,现阶段我国也没有成立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审定委员会,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所应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幼儿教师应对教材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另外,幼儿教师还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活动目标,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的教材应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制定。

四生态学的定义

我们将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称为生态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阶段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也不尽相同。生态学这一概念最早出现的时间是1845年,提出了这一概念之后,时代的发展也能够体现出生态活力这一特点。

五生态学的发展

在1845年提出生态学这一理论之后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中最早出现的生态学知识包括生物对环境的反应以及生物与气候之间的关系等。1866年生态学这一学科正式形成,1935年形成了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人口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生态学之一学科在众多领域得到渗透,并出现了一些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应用学科,并且有许多的人文学科与生态学科在不断的得到融合[3]。现阶段生态纯自然科学的性质被打破,在时展的过程中生态学这一学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将生态学与人类生态学进行结合,能够将人作为主体,就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而言,也能够将幼儿作为主体,更好的实现教学。

六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的必要性

在生态学视角下展开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首先就要生成主题,然后编制相关的主题网络,接下来进行主题探究,最后分享主题乐趣。生态学视角的核心理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再加上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所以幼儿教师要与幼儿构建支持与引导的师生关系以及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生态学视角的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能够体现开放性等特点,对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积极意义。

七生态学视角的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的展开

(一)充分利用各种物质环境资源

幼儿园是幼儿每天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幼儿园中幼儿能够进行学习以及生活,幼儿对于幼儿园的环境非常敏感,有些幼儿年龄较小缺乏安全感,结合幼儿的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物质环境资源,例如可以通过在教室内的墙上粘贴幼儿家庭的照片,为幼儿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或者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能够扮演家庭成员,感受家庭的温暖[4]。

(二)充分利用各种精神环境资源

幼儿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发展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与幼儿有良好的沟通交流,所以就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例如告诉幼儿学会关爱他人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以自身的行为举止来给予他人关爱,可以通过在别人需要纸巾的时候给予他人纸巾,幼儿通过模仿便能够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发展。

(三)借助家庭资源

1.建立家长资源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有必要建立家长资源库,通过整合幼儿家长的相关信息,将幼儿家长的相关信息以电子档的形式进行保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更新,这能够保障幼儿教师与家长保持紧密的沟通,幼儿教师能够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同样,家长也能够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2.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对话。为更好的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亲子活动,通过开展亲子活动能够与幼儿家长分享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通过开展符合实际的亲子活动,能够使幼儿与家长有更加紧密的接触,让幼儿能够感受到亲子活动温暖的氛围[5]。

(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1.社区物质和环境资源的利用。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教师有必要利用社区物质和环境资源进行教学,例如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带领幼儿到附近的水果采摘园进行采摘,让幼儿更加深入的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收获的喜悦。2.社区人力资源的利用。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参观工人简单的施工工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能够通过亲自观看,了解相关工艺的魅力。社区也就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第二课堂,工人的亲自操作能够激发幼儿的无限想象,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五)充分利用民间文化资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幼儿教师有必要利用民间的文化资源展开教学,例如可以在幼儿园的墙上张贴传统文化节日的图片,让幼儿能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幼儿也更容易接受。

第2篇

摘要:本课题以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欧瑞思幼稚园为实验基地,尝试在多语言、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生活体验式语言教学环境,探讨如何在多语种环境下进行幼儿园生活体验式语言课程设计。

关键词:多语种环境;幼儿园;语言课程探究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32-011.引言

辽宁省处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发达的经济和优越的教育条件,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英语教育的开展。随着辽宁对外开放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招商引资项目的日益扩张,我省的外企、使领馆和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在沈阳就生活着数量可观的外国人群体,而这类人群的适龄子女也需要在中国接受教育,由此应生了国际化的多语种的教育机构和场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和我省市与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日益增多,这种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而中国孩子在多语种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机会也将越来越多,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多语种环境对各国儿童开展教育符合趋势发展需求。

2. 语种环境下幼儿园生活体验式语言课程

本课题以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欧瑞思幼稚园为实验基地,尝试在多语言、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生活体验式语言教学环境,探讨如何在多语种环境下进行幼儿园生活体验式语言课程设计。多语种儿童是该园的特点,80%的孩子来自于欧美亚各国,他们拥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模式,但很多孩子不能使用母语直接交流,孩子们渴望着顺畅的沟通交流、渴望着知识的大量输入、渴望着自身的成长。所以该园迫切需要寻找和研究在这种多语种环境下如何开发和设置幼儿的英语课程,使幼儿能够在语言交流与知识掌握上有更快的发展。在多语种、多元文化环境下,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们承载着世界文化传承的希望与责任。本研究对探索儿童语言领域发展的新方向,开拓我省学前儿童语言领域外语发展的新思路,探索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培养出全方位、多领域的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1具体构想准备。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从幼儿语言发展、英语课程设置等很多方面进行大量的数据调查、讨论和研究,采用幼儿在园期间的行为活动观察表、幼儿在家庭中的家长问卷调查表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调查工作,以得到确实有效的数据依据。掌握切实有效的生活体验式课程设置内容以及生活体验式课程实施策略,为后续工作确立方向。运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资料研究法,分析幼儿在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下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点;制定幼儿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应用体系的初稿;制定研究计划、按照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分别定期开展研究,并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

2.2研究实施。用行动研究法结合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在得出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策略的方向后,在幼儿园做前期的尝试,真正连接儿童所有生活环境,使幼儿在生活中完全地使用英文进行沟通与表达,给儿童创造一个家庭与社会相容合的真实体验式生活模式的英语学习环境。

2.1.1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基于多语种环境下以英语为交流语言,幼儿几乎全天使用英语交流,把研究的方向定于创设一个贯穿于儿童生活一日流程、家园共育、游戏活动等幼儿所有直接参与生活的生活模式。具体如下:制定出适合幼儿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课程提纲,将五大领域中的所有内容,融汇至生活体验式教学模式之中,推动儿童英语语言的发展;适当引进或编写适合幼儿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材以及配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跟进,安排教师全天候在班跟进活动进度,填写观察表以及完善其他数据,联合家长进行调查、访问,并进行分解检测;对通过观察、访问以及调查所得到的结果不断进行总结、分析和反思,并适时调整;探索出适合幼儿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的配套验收方式以及相应的评估标准。

2.1.2课程实施的策略。在课程实施的策略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经验水平,对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等,在应用中不断予以相应的监控、调节和创新,真正做到以幼儿的学习为中心,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开展以儿童一日生活流程的实施、家园共育的实施和主题课程活动的实施策略、大型节日活动策略(如:万圣节、圣诞节、爱尔兰迎春节、中秋节、儿童节、元旦等)、外出体验活动实施策略(如:消防队、公安局、孤儿院、远足、动物园、采摘、种植、参观工厂、参观各博物馆等)为指导的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具体如下:建立适合幼儿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监控机制;探索适合幼儿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反馈及调节机制;建设适合幼儿在多语种、多文化背景下进行生活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改革创新团队。

3.结论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是0~6岁,挖掘幼儿自身具备的智慧才能,一定要重视幼儿成长阶段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然而事实上,多数教师错误地认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只能体现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忽视语言能力在其他领域活动中的发展,有些教师不能将语言教育贯穿到其他活动中,在语言教学活动中也只局限于看图讲述、续编故事等几种形式,这些活动远远达不到幼儿语言发展的要求,幼儿的语言教育没能达到真正合理的发展。幼儿学习语言,应当紧密联系周围的人、事物、自然及社会现象,并通过多种感官直接感知和获得周围的知识,发展幼儿语言。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能够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反之认知范围的扩大又能够丰富幼儿的语言。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并对其他领域能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幼儿无论是在幼儿园每天的生活还是在家庭生活当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语言交往和学习的机会。因此,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应与发展认知能力相结合,我们需要创造全方位的语言教育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和生活内容,设置合理的语言课程来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语言。参考文献:

[1]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06

[2]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52-53

[3]阴小蓓. 关键期假说及二语语言能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9-61

第3篇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鞍山市幼儿园体育课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合鞍山市幼儿园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鞍山市 幼儿园 体育课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幼儿园开展的体育课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的价值和功能,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和运动机能的协调发展,以身体运动为方式或手段,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与提高,并为幼儿参与社会、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机会与途径。笔者阅读了一些有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方面的专著书籍、一些学前教育网上的有关幼儿体育方面的部分论述和由一些师范大学出版发行的幼儿教师丛书,为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本文旨在通过对鞍山市幼儿园体育课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园体育开展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增强幼儿体质和促进幼儿园体育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鞍山市城区的部分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和优质、标准、一般幼儿园的园长或具体管理者。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在结合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对鞍山市幼儿园体育课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对鞍山市50所幼儿园长或具体管理者,发放调查问卷共50份,回收问卷49份,有效问卷48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8%、96%。

三、鞍山市幼儿园体育课发展现状

(一)场地及器械情况

1.场地情况

幼儿体育活动与器械密切相关,场地器材是幼儿体育活动的物质保障,所以,体育活动场地的创设在幼儿园的设施中是放在首位的[1]。

通过调查了解到,48所幼儿园活动场地类型,有32所为塑胶场地,沙地有8所幼儿园,其中4所沙地为该幼儿园的场地翻新,当翻新后也会建设塑胶场地。还有8所地板地或砖地的幼儿园为民办的一般幼儿园,与其他幼儿园相比,师资水平相对较差。只有6所幼儿园填写了人均面积,大部分幼儿园在这一栏问卷中是空白。

2.器械情况

通过对幼儿园体育器械数量调查发现:平均最少的幼儿园所拥有的器械也能同时供2个班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而省、市级示范幼儿园在器械数量方面更是可观,可同时供4个、5个活动班级开展活动。但同时也应看到,无论是省、市级示范园和其他三类幼儿园在器械拥有的数量上还不同程度存在不均衡现象。器械可以引发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的愿望与构想,并产生相应的行为和行动。器械引起的操作形式越多,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越高,得到身体锻炼越全面。由此获得启示是:器械作为幼儿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不仅是幼儿体育活动的辅助材料,而且是幼儿体育活动中的操作材料[2]。

(二)幼儿园体育课基本内容、主要教学方法及体育课程研究

1.体育课基本内容

“幼儿体育课内容是教师指导幼儿进行体育课的主要媒体,是实现幼儿体育课目标的重要手段[3]。幼儿园体育课教学方法形式是实现幼儿园体育课的内容和手段,是对体育课内容的贯彻与具体化,是体育课内容的实践和反映,是幼儿开展体育运动的主要方式。幼儿体育的内容决定了它的形式,而它的形式反过来又反作用于它的内容,并对它的内容施以影响。形式依赖于它的内容,并随着其内容的发展而不断改变[4]。

通过调查发现,48所幼儿园体育课的基本内容都较为丰富多彩,能够做到每次体育课的基本内容不相同。这样对提高幼儿参加体育课的兴趣,发挥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体育课主要教学方法

通过调查发现,鞍山市各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方法为讲解示范、练习、口头提示、具体帮助等方法。这说明幼儿园体育教师在给幼儿上体育课时方法多种多样,使幼儿在上体育课时能够接受到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幼儿更好的成长。

3.体育课程的研究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所幼儿园有体育课程的研究。这是导致幼儿园体育课无法更快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幼儿园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1.体育教师学历

由表1可知,在所调查的教师学历中,填写中专学历的有7所幼儿园,大专学历的有16所幼儿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有25所幼儿园,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发现,鞍山市幼儿园体育教师基本上是以本科和大专为主。

2.体育教师专业

表2 体育教师专业

幼儿园类别 体育专业 音乐舞蹈专业 一般幼儿教育专业

省级示范园(N=5) 5 0 0

市级示范园(N=10) 10 0 0

其他三类幼儿园(N=33) 22 0 11

合计(N=48) 37 0 11

从表2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基本都是体育专业的。通过调查发现教师虽然系统地学习过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但有关幼儿体育基础知识欠缺。形成目前鞍山市幼儿园教师体育专业知识特点的原因是鞍山市各普通院校有幼儿教育专业和体育专业,但没有开设幼儿体育教育课程,尤其是体育实践课的缺乏,导致了幼儿教师难以很好地满足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需求。

3.体育教师工资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鞍山市幼儿园体育教师每月为600元-3000元不等。工资相差过多主要原因如下:(1)幼儿园的师资水平相差过大。(2)学生兼职。(3)按照课时。

四、鞍山市幼儿园发展对策

(一)丰富体育课内容,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

在体育课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拓展思维,灵活变化,使体育活动多样化、趣味化,引导幼儿探索尝试,激发兴趣。其具体措施有:(l)通过改变活动名称、变换角色来激发幼儿的兴趣;(2)增加游戏内容,加大游戏难度,使游戏过程复杂化,逐步激发幼儿的兴趣;(3)巧妙地和其他学科教学结合和渗透起来。尤其应注意的是,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鼓励、引导幼儿去探索、试和创造,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体验和享受活动的乐趣。

逐步改善幼儿园体育物质条件,加强幼儿园体育的社会环境的建设。目前,幼儿园经费不足,体育场地器材建设贫乏,直接影响着幼儿体育活动。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投资改善幼儿园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幼儿园体育氛围,改善体育游戏课堂气氛,加强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劝因地制宜地积极创设和利用场地、设施、人员等条件,科学划分幼儿体育活动区,创设独具特色的幼儿园体育活动环境。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园体育课计划

鞍山市各幼儿园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并应大力宣传体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全社会对幼儿体育的关注,反对幼儿教育中重智、重德、轻体的现象,强调幼儿体育的首要地位。在教学目标上,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把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幼儿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使幼儿体育教育更符合学生个体的需要,要重视对幼儿的体育学习评价。

(三)加强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幼儿,因此,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师幼双方本身就存在着很多潜在的资源可以开发。幼儿园体育首先需要教师热爱运动、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同时了解幼儿发育的生理、心理特点;懂得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的原则;掌握正确的基本动作技能;具备基本体操、韵律操、幼儿舞蹈的技能;拥有组织和创编体育游戏的能力和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幼儿园要注重横向联系,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有关专家来园做长期或短期的指导,进行专转变观念,加强宣传,不仅让教育界人士,还要让体育界人士,更要让家长了解、支持和关心幼儿园体育教育事业。保证幼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统一性。进而使幼儿园的体育教育工作,真正能够增进幼儿的健康水平,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小结

加速鞍山市幼儿体育课的开展是满足鞍山市幼儿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而其解决问题的出路主要在于要不断开发体育活动内容、创新组织形式、提升教师素质、改善体育活动环境、改变幼儿家长的认识、组织体育课程的研究等。同时,要不断完善各种保障机制与监督机制,加强体育教学评价,提供教师继续学习的机会等。

参考文献:

[1] 谭星.幼儿园体育(第l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6.

[2] 刘馨.学前儿童体育(第l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活动;认可度;支持度

一、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调查的背景

本课题是全国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构建广东省幼儿体育活动体系的研究”中的子课题。通常来说,幼儿体育工作只依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全面的,需要家长、社区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参与才能更科学地做好幼儿体育教育工作。而且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家长出现重智轻体的现象,在中、大班幼儿家长中尤为突出。因此,对幼儿家长进行“对幼儿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了解他们对幼儿体育的理解和教育态度,有利于幼儿园加强家长的引导,从而有利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调查的方法、对象、过程

(一)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法、群体座谈法、访谈法和文献调研法。网络问卷调查法和群体座谈法是我们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调查对象

我们选取了韶关市机关第一幼儿园等五所幼儿园作为调查对象,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有省级的也有区级的。

我们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共回收702份有效网络问卷。

(三)调查过程

1.文献收集整理,进行初步的调研设计

我们收集了有关文献150多篇。文献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幼儿园体育的理论,了解我国其它地区幼儿园体育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2.调研指标框架的完善

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家长的座谈,从多角度了解情况,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调研指标体系。

3.问卷调研

根据调研指标体系,我们设计了《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调查问卷》,并进行了前测,同时就指标体系和问卷又进行深度访谈,对问卷进行最后修订与完善。

4.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系统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并结合文献、访谈、座谈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三、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调查的基本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有25个题目,有单项和多项选择题,其实第25题为开放式答题,一共回收了702份有效答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身份:母亲角色的占79.34%、父亲角色的占17.81%,其他亲属占2.85%。

学历:大学专科和本科层次的占66.1%、高中或职中层次的占26.78%,其他超高学历和超低学历的人员少。

办园性质:公立幼儿园的占84.62%、私立幼儿园的占15.38%。

园所等级:省一级的占21.37%、幼儿园市一级的占48.72%、区一级的占28.77%。

幼儿性别:孩子为男孩的占53.99%、孩子为女孩的占46.01%。

幼儿年龄:小班占38.46%、中班占36.04%、大班占25.5%。

(二)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调查

1.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的占6.55%、一般了解的占39.46%、较少了解的占43.87%、不了解的占10.12%。通过与家长的身份、幼儿的等级进行交叉分析,幼儿的父母对操节活动的了解比率为84.47%,户外体育活动为67.81%,体育课为66.38%,运动会为63.39%。

2.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设施设备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满意程度

关于体育活动设施设备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非常满意的分别是15.24%、21.08%,满意分别是60.68%、63.68%。幼儿园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和开展情况还不是很好,幼儿园目前所拥有的体育器材设备与家长的满意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

3.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重要性认识和幼儿园是否重视体育活动调查

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家长不理解《纲要》把“体”放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首位,很多家长表示送幼儿入园的目的,是学习识字、算数等内容。整体来看,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认为非常重要的比例为66.1%,而非常重视的仅占26.35%。

(三)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支持度调查

1.家长对支持幼儿园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原因

家长认为能培养锻炼身体的意R95.01%、能提高幼儿身体机能预防疾病92.44%、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促进智力发展74.32%,能学会一些本领的只有38.09%。

家长对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支持理由,比较片面。大多数家长认为体育可以培养锻炼身体的意识,但在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认识不足。原因主要是长期的“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家长还停留在体育活动只是园内其它课程的“调剂品”,认为开展体育活动影响幼儿学习园内的其它课程。或者只是专门的发展身体素质的手段。

2.家长对孩子参加幼儿园组织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的不支持理由

认为不安全48.93%,影响学习25.39%、没意义25.11%。

3.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每天应该保证的户外活动时间

0.5至1小时为42.02%、1至1.5小时为29.2%、1.5至2小时为15.53%,2小时以上为8.4%。

4.家长支持孩子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

家长支持孩子参加的体育活动跑步91.88%、球类(足球、篮球等)87.89%、游泳70.8%、而水浴13.53%、从高处往下跳14.96%、赤足17.81%、远足34.76%。家长非常支持幼儿园开展亲子体育活动,如运动会、体育节、远足等,非常支持比例为63.11%,支持为35.19%,一般支持为1.57%,非常不支持为0.14%。家长支持孩子参加非传统的体育活动,武术66.1%、滑板车和滑板56.41%、轮滑51.14%、弹弹球35.04%、蹦蹦杆30.77%。

5.影响幼儿园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的因素

影响幼儿园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的因素中场地太小或无户外活动场地68.23%、活动器械较少,内容形式不够丰富,孩子缺乏主动性60.26%、幼儿园或老师担心安全问题53.56%、家长担心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受伤41.03%,而家长的态度28.63%。影响幼儿园有效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太小或无户外活动场地,活动器械较少,内容形式不够丰富,孩子缺乏主动性。

四、调查结论

第一、家长对幼儿体育活动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了解度普遍不高;

第二、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活动形式认知度不高;

第三、普遍对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的支持度比较高;

第四、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开展篮球活动表示支持;

第五、幼儿园应该添置更丰富的器械供幼儿锻炼,如攀爬、悬吊、室外大形玩具等。

参考文献:

[1]朱建峰.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幼儿园亲子体育运动现状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

[2]张丹,冯扬.我国城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

[3]张军,聂阳.学前体育常见问题及对策探析[J].教学研究,2012(11).

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254-02

当前来看,各个幼儿园都有着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也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一些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也同样存在不少幼儿园对于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整个模式显得比较混乱、甚至是毫无规律可言,这对幼儿园自身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建立,必须有一套先进的管理机制作为基础,遵循一定的管理基本规律,从而实现这一工作的有效实施。从幼儿园的建设角度来看,温馨可人的环境设施自然重要,然而加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管理同样不可或缺。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模式优化

1.教学活动的常规管理。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管理是提高幼儿园常规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活动的进行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重视备课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备课中的重难点,逐步实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目标达成,从班级目标到学科目标,都应做出具体且合理的规划。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注重因材施教,同时,应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切实有效做好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必须承担不同的教学课程的讲授,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心理变化。此外,对幼儿进行合理的分组合作也能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和知识习得。力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物品分配习惯,并就上课时间和活动时间做出合理的规划。

2.班级常规管理。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并适当安排学生中的“小能手”从旁协助,激发学生自觉完成课堂任务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在班级中举办“劳动之星”、“学习之星”、“未来小主播”这样一系列有趣的竞选活动,帮助老师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同时,对于班级活动的实施也应该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合理确定目标,并鼓励学生积极达成这一目标。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并不只是老师单方面的职责,学生自身应树立一定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有效地帮助老师完成班级常规管理的相关工作。

3.课外活动的常规管理。幼儿天性比较活泼好动,单纯的课堂教学势必会影响幼儿的兴趣和热情,制约幼儿的正常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定期举办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是极为重要的,这对幼儿的整体素质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必须深刻思考活动开展的意义,安排好每一活动环节的设置,体现实践活动的价值。此外,对于活动的安排可灵活多样,比如雨天还要上学,幼儿的心里肯定是极不情愿的,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雨”这一元素,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积极分享一些跟下雨有关的话题和趣事,从而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保证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科研管理模式优化

1.注重科研课题选择的实用性。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科研管理当中,课题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只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科研课题有利于促进幼儿园工作。比如说,针对当下幼儿动手能力广泛缺乏的前提下,幼儿园大可选择这类的课题进行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一系列有趣的动手活动,类似剪纸比赛、橡皮泥制作、绘画评比等活动,既可以大大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又可以帮助幼儿园完成相关的课题研究。

2.在日常科研工作中注重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在确立了科研课题之后,学校应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一系列的科研调查,从而来展示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运用,完成相关的科研课题。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根据课题的选择,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灌输和实践能力训练,力图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有效指导科研实践活动。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资料管理模式优化

幼儿园工作中的档案资料管理对于幼儿园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资料管理,对于完善幼儿园的管理制度、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素养以及提高幼儿园的教学管理质量等方面至关重要,应该引起幼儿园管理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可以看到,不少幼儿园的管理中正日渐重视对于自身档案资料的管理,安排了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幼儿园日常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总结归纳与及时归档,以便日后查阅。同时,在遇到相关的管理问题时,也可以从档案资料中找到类似的解决方案。此外,幼儿园的资料管理必须进行有效的分类,比如师资人员管理、科研资料管理、学生活动管理、教师工作档案管理等,这样有效准确的管理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保证资料管理的质量。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妥善保管,既成为了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又很好地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在提升幼儿园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其教育教学的质量。

四、结束语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教育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管理对于学校自身和学生的重要意义,从实际的工作中体现教育教学管理的内涵,实现管理工作的真正价值。同时,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对于其自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引起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

一、面向本土,选准适宜“研”的课题

要开展好教育科研活动,就必须有一个目标明确,即能激发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的教科研课题。对于一所农村幼儿园来说,我们深知只有通过研究能更好地解决我园实际问题的课题才是有意义的。于是,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反复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然后把教师提出的突出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教玩具严重不足;②有些教材内容不适合教学的需要;③城乡孩子知识和信息方面差距较大等。针对问题,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结出只有因地制宜、面向本土,充分挖掘本地与幼儿生活相关的各种可利用资源,才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标。有了理论上的认识和观念上的转变,我们的思路才会更加清晰。于是,结合本地实际和幼儿发展需求,我们把研究的课题确定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研究”上,并根据研究目标写了课题研究方案,又聘请了专家对方案给予指导和论证,最终本课题被定为市级课题,这既增强了我们研究的信心,也为继续研究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实践,让“研”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再好的课题方案,不进行艰苦细致的研究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自课题立项之日起,我们就组织教师搜集本地一切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并把资源按性质、时间、地点进行分类和整理,接着教师依据主课题、自己的特长、班级幼儿特点等确定每班研究的子课题,最后按照教育目标及幼儿发展需求,把资源有效安排到幼教一日生活中。立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经过近两年的探索,目前我园已经形成了人人有课题,班班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各种自制的玩教具琳琅满目,极大地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要。形式多样的活动也使教师摆脱了传统思维、教材、课堂的束缚,充分体验到了事事无大小,处处皆教育的理念。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幼儿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构建了我园特色鲜明的园本课程,使我园走上了科研兴园的健康之路。

三、幼儿受益是衡量“研”的价值标尺

无论何种教科研活动,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幼儿服务,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开展的各种活动都是从幼儿的需要、兴趣出发。例如,大(一)班是泥工特色活动。就是幼儿用本地特有的红泥雕塑自己喜爱的各种物品、动物形象。大(二)班是手工编织特色。由于现在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动手操作能力明显落后于应有的发展水平。于是,教师就收集了许多清洁的玉米皮供幼儿练习,一段时间下来,幼儿的各种编织作品让家长大为惊叹。在研究中,我们还注意多从孩子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采取遇物而教、因势利导的方法教育幼儿。一次,张恒的妈妈穿着干活的衣服来接孩子,另外一个小朋友看后很吃惊,脱口说出一个“脏”字,张恒不高兴地跟着妈妈走了。看到这一切,教师没有批评孩子,而是把孩子们带到正在播种的田间地头,请小朋友观察农民的劳动,说出他们播种的姿势、动作以及和自己生活的关系,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有的想帮忙,有的主动说出“感谢”二字。像这种活动,我们举办了很多,它不仅使原先单调的课堂说教变得生动活泼,也使幼儿的各种品质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四、家长参与,让“研”有了活力和保障

家长既是重要的资源也是各种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自课题研究之日起,我们就有计划地与家长沟通,寻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了让家长感受到研究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我们还及时地把研究过程向家长展示,请家长给研究成果做出评价。例如,当小班家长看到自制玩具那么受孩子欢迎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并一再对老师说:“只要有需要家长做的工作,千万别客气。”有的在外地工作或外出旅游的家长,依据我们的建议,主动搜集旅游地资源,以图片、语言的形式向幼儿讲解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和日益发展的变化,使幼儿的身心得到陶冶,视野得到了开阔。

第7篇

课题《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研究》是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良好非常的实验效果。本人已将各项工作准备就绪,选定本园大2班(桃子班)为实验班,实施研究课题。

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研究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享受到的是过多的爱与呵护。他们具有与别人和睦相处的良好愿望,但是却在交往中缺少:谦恭的态度,彬彬有礼的举止,礼貌的言论,对别人不能做到尊重和体谅。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并思考运用何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更好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无疑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实践,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幼儿园的礼仪教育研究起步较晚,本园今年在大班开始增设“礼仪教育”活动,在幼儿礼仪的培养与实践方面初步开始实施与研究,但如何让幼儿真正的对礼仪产生兴趣,从而爱上礼仪,能坚持使用礼仪,还需要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本课题正是在我园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注意儿童的可持续发展,要着眼于儿童未来的长远效应,注重那些对儿童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培养,为其后续学习、生活和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说,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重视对幼儿独立、自制、专著、秩序、合作等品质的培养更为重要。特别是在我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性行为养成教育,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实需要,选取了幼儿园基本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家庭礼仪和节日礼仪为礼仪教育活动,在以上活动中,渗透文明礼貌用语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家园逐步把幼儿培养成会与人合作共事、会讲文明话、会办文明事、能做文明小公民的文明儿童。

本课题研究拟以本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幼儿园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园本资源,运用“智趣”化的教育方式,开展对幼儿的良好礼仪习惯的培养,包括幼儿的在园礼仪、基本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家庭礼仪的研究,在提高实验班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基础上,推动本幼儿园的礼仪教育。

二、 课题研究目标:

(1)整合《纲要》五大领域中有关礼仪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以幼儿发展为本,初步探索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提高幼儿文明礼仪的实效性。

(2)通过实验班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基本的礼仪常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待人方式、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尊、自爱的个性品质和文明习惯。

(3)通过对幼儿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文明素质,促进幼园文明礼仪教育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学风、园风;

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幼儿在家庭、幼儿园、社会公共场合的文明礼仪现状。一是基本礼仪教育,包括着装、爱护眼睛等;二是家庭礼仪教育,包括做客待客礼仪;三是公共场所礼仪,包括在外用餐、游园、交通规则等礼仪;四是节日礼仪,包括“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母亲父亲节等礼仪。

2、探索大班阶段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3、将幼儿学礼、知礼、懂礼、用礼逐步展开,使幼儿在园内学礼、生活中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做礼仪小标兵。

三、研究方法、研究措施、研究步骤、研究成果

(一)研究方法: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塑造幼儿文明的行为,陶冶幼儿积极的情感,提高幼儿社会交往的能力,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我们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从幼儿园到家庭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氛围,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为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发展奠定基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二是主体性原则。三是渗透性原则。四是实践性原则。 五是自律的原则。 六是真诚的原则。

1、文献法。通过文献查询了解当前幼儿园礼仪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问卷调查法。通过调查来明确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教育意识以及礼仪教育在家长中进行的程度,还有幼儿是否具有文明礼仪的意识。

3、观察访谈法。通过观察和访谈针对目前幼儿园礼仪教育问题提出建议。

4、行为练习法。将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相结合,重在实践练习。

(二)研究措施:

为了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将落实以下措施:

(1)注重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2)创建环境,营造氛围

(3)科学指导,及时检查,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首先,要做好班级礼仪指导;其次,随时检查,及时改进;最后,注重个案分析,总结教育经验。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各类评比活动、开展“行礼仪,说文明话”的活动、开展“小手牵大手”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名活动、开展“我为社区献力量”活动、开展“探索型主题教学”活动。

(三)研究步骤:

本课题计划从2017 年1月至2017年6月(半年)分三个阶段进行扎实有效地实验研究。

第一阶段:2017年01月—2017年02月准备阶段:课题申报,填写课题申报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7年03月-2017年04实施阶段:分析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课题研究活动(教师礼仪教育培训、幼儿礼仪教育讲座、礼仪教育交流研讨课、课题小结等)。

第三阶段:2017年05—2017年06总结与结题阶段: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验收。。

(四)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在教学中的实践,预计最后形成的成果与成果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文明礼仪活动文字资料。

第8篇

一、以网络运用为平台,使“管理、科研、教学”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势是资源共享,便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交流,更便于幼儿园教科研的管理,缩短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时间和空间,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管理、科研、教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三位一体。

1.运用网络实现高透明的园务民主管理

传统的民主管理是封闭型的、隐性的,是管理者在管理和决策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单向公开的形式。而实现网络共享后,使园务管理高透明、显性化。一方面,园长室、教科室通过网络随时了解检查基层教师研究和教学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传递信息;另一方面,教师也能随时了解、监督管理工作状况,反馈信息、实现双向公开。因此,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使教师与教师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为高透明的民主化管理创造了便捷条件。

2.运用网络实行开放式的教育科研管理

教育科研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答案,必须凭借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反复地思考、实践、总结和提炼才能出成效。以往的教科研存在很多弊端,想得多、实践少,而且,科研往往为科研而研究,管理、科研、教学的整合度不高。现通过共享平台,把个人与集体、班内与班外、园内与园外的教育科研在网络上公开亮相,使负责研究的教师能严格按程序操作,把握好每个研究环节,踏踏实实地完成研究任务。这样,全体教师不仅关心自己的课题,同时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了解、参与、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成果。网络的运用使教科研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从单一型走向整合型,从个别型走向全园参与型,提高了研究的成效。

3.运用网络实施集约化的动态教学管理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管理、科研的目标归宿。网络的运用使教师能学习,参考网络上的优秀教案,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而且利用共享的多媒体课件,解放了教师的重复劳动,由过去的研究教材转向研究幼儿,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实现了集约化的动态教学。

计算机网络的运用,使管理、科研、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是透明的、开放的、集约的,实现三者之间的互通、整合和协调发展,为实现幼儿园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以教学改革为基点,使“管理、科研、教学”有效运作。

教育科研要真正推进教学改革只有立足于实践,只有聚焦于教学活动的研究,只有把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基点,才能生效。因此,我们以取得的“分区活动”研究成果为理论和实践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基点,把日常教学活动与管理、科研相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管理、科研、教学的有效运作。

1.以新《纲要》为指导,确立教育新观念。

教育管理包括教育思想的管理和教科研管理。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把过去的一味追求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追求形式上的综合,而忽视内容上的整合;追求选材上的丰富,而忽视其对幼儿的长远发展,引向了注重幼儿的社会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发展的正确轨道。因此,我们在管理、科研、教学中,要确立全新的教育观念,一切从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出发,使各教育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和活动性,从而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教研、科研相结合,保障管理高运作。

在幼儿园教科研发展的历程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教研促科研,科研带教研”中,取得了不少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锻炼了一批具有教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教师整体素质和幼儿园保教质量明显提高,使幼儿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教研和科研脱节的现象依然存在,教研单纯的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科研只是研究课题上的问题。为此,教研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是保障管理高运作的关键。教研不能单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应把教学中碰到的每一个难点,作为研究对象,再把研究成果推广到教学实践中,使教研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从而确保教科研管理更科学的高效运作。

3.纵横管理相联系,保教工作求突破。

在教学管理中,往往注重的是横向管理,班与班之间的评比、教学活动的评比等,而教科管理更注重的是纵向管理,课题的实施情况、发展进度等。为此,加强教科研的纵横管理和相互联系是十分必要的。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既适应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 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这说明,管理者的目光应放在教科研是否是纵横发展的、纵横联系的,只有这样,我们的保教工作才能有更大、更新的突破。

教学活动的研究虽然是微观的,但它是一切管理和研究的基点,是教师成才的基地、幼儿素质教育的阵地,更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所在地。

三、以教育科研为载体,使“管理、教科、教学”更显特色。

“分区活动研究”的实践,为我园的管理、科研、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单一的;低档次的;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长远性的研究模式,走向了管理科学性;教师科研型;幼儿发展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层次的持续发展状态。

1.立足分区活动研究,形成鲜明特色。

“分区活动研究”是我园的重要科研课题。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反思、摒弃和整合,“分区活动研究”以其独特的操作性、探索性、灵活性、生成性和幼儿发展自主性的优势,改变了以往一成不变的集体活动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我们的“分区活动”源于教学实践,又作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成为我园教科研的鲜明特色。

2.深化研究内涵,推出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推出成果,推广运用,为了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将深化“分区活动”研究的内涵:①完善研究目标:我们的总目标是让幼儿有更多的创新机会;让幼儿有更强的自主能力;让幼儿有更宽的学习空间;让幼儿有更广的知识源泉。②调整研究结构:继续实施“三分教学”,即分组、分层和分区。全面实行分组教学小班化;“分区活动”自主化;分层指导层次化。在分层指导中,体现四个层次即目标分层、材料分层、指导分层、评价分层。其中,目标分层是前提,材料分层是基础,指导分层是关键,评价分层是保障,使课题研究更有序和深入。③构建分区活动研究课程:由年级组长负责收集每个主题内容和材料,加以整理,然后花1~2年时间,修改和完善研究内容,完成“分区活动研究”的课程、配套教材和课件制作。

3.强化研究过程,实现自我管理。

第9篇

论文摘要:目前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我省幼教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确定实验幼儿园开展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与方法的行动研究。具体地在制定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多元化培训、园本教研科研、教师反思等方面深入研究,以求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与方法中独辟蹊径,促进我省幼儿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的提出

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我国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贯彻、实施《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关键在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而师资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即教师专业化水平。2O世纪8O年代以来,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幼儿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方向和主题。通过前期调研我们了解到,我省幼儿师资队伍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职业素养普遍偏低,综合素质不高;二是教育理念比较陈旧、缺乏,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较差;三是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安于常态,敬业精神有待加强;四是幼儿教师虽然已认识到应该加强职业素养,但对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方向迷茫无措,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我省幼教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此,作为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的学前教育方面的负责人,笔者牵头承担了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确定了我省哈尔滨市的尚志幼儿园、市政府一园、市政府二园、省委二园、建新幼儿园、香坊幼儿园、哈锅炉幼儿园、靖宇幼儿园、哈尔滨工业大学幼儿园等九所省级示范幼儿园为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同方面的子课题研究。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切实促进了我省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我们的研究多属于教育行动研究,也就是一种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专职教育研究人员密切配合,针对教育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采用各种可能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并以最终寻求解决问题、推动教育工作的改进为宗旨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因为这种研究能面对我们不同幼儿园的不同教育实践课题、不同的教师发展水平、教师面临的不同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我们按照计划一行动一观察一反思一修改计划一行动等几个环节之间循环的行动研究步骤,逐步推进我省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目标我们确定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科与教育的专业知识、实践智慧、合作和反思能力、人文素养、批判理性等多种职业素养。另外,幼儿教师还承担多重社会角色,他们还应该是幼儿身体健康的护理者,认知发展的促进者,适宜环境的营造者,游戏的参谋和同伴,社会化的指导者,健康人格的塑造者,同时还应是具有不断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儿童教育研究者。

一、引导幼儿教师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个人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积累过程,任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都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存在着发展的阶段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就是幼儿教师本人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设计一个蓝图,为引导、监督和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参照框架。因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首先应尊重其自身的需求、兴趣和意向,这些是幼儿教师成长的内部动因。各实验园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儿童的发展与未来,都与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密切相关。而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成长必须制定一个既有长远目标,又有现实目标的规划。包括自己的发展优势分析、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发展目标、发展措施及方法、专业化发展评价与检核等。这样每个人前进的道路上有了主攻方向和明确的目标,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有位新手教师,计划在三年内完成从新手教师到经验型教师的过渡,还想在五年以后成为区级的骨干教师,为此,她制订了一些具体的学习计划和措施。再如,另一位37岁中年教师这样写道:“以前,自己工作就是跟着感觉走,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总是没有什么头绪和方向,现在通过学习,认识到不进行专业化发展,不仅会落伍,而且还会影响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发展。”她也制订了三年内成为一名研究性的教师,五年内能成为幼儿园的科研骨干力量的个人发展计划。虽然幼儿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有差异性,但都是积极向上的、主动发展的,努力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幼儿园领导者通过了懈每位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了解本园教师的成长需求,掌握每位教师的特点和发展水平,能更好地打造本园的师资梯队,也能找到调动每位教师工作及改革积极性的良好契机,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

二、构建灵活多样的学习共同体——将读书学习作为教师终身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幼儿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是指建立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幼儿园为基地,以幼儿教育实践为载体,以共同学习、研讨为形式,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整体成长的提高性组织。在这样的学习型组织里,人人平等合作和交流,能发挥每位教师在组织中的主体作用,让个体的聪明才智得以尽情施展,从而激发每位教师的自信心、责任心和成就感,还发挥共同体的凝聚、辐射功能,充分展示教师集思广益的群体智慧,达到资源共享、信息沟通,使整个组织充满朝气和活力。我们组建了灵活多样的学习共同体:有全省网络化的学习共同体;有各地市视导员组织的区域学习共同体;有各个幼儿园的学习共同体;还有园内每个年级组的学习共同体等等,她们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任务、幼儿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问题,开展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要学习就要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教师“读书、读书、再读书”。幼儿教师只有边读书、边实践、边反思,学以致用,才能获得专业化发展。读书既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个人进行。读书的内容可以选择是与教育、幼儿教育有关的,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好书。每所实验幼儿园都购置了大量的图书,支持教师的学习。通过读书,不断丰富了幼儿教师的精神世界;也不断增长了职业智慧。通过读书,他们更加能读懂幼儿的内心世界,读懂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的需要,使他们的教育实践更有科学性、针对性、适宜性。当然,他们的阅读也经历了从粗浅的看到仔细读懂、写书评感想再到与同伴交流、分享、辩论。就这样,我们的幼儿教师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其专业化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

三、组织多元化的培训——利用专业引领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关键

要全方位地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单靠他们自身学习与同伴的相互学习还是不够的,因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目标是包含多方面的要求的,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专业培训,应该寻求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专家引领,才能高屋建瓴地预测未来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能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更新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深刻地认识NJD童观、师幼关系、课程观的不同会影响我们国家未来人才的素质,影响儿童的终身发展。因此,我们邀请了在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专门研究的华爱华、刘占兰、梁雅珠、姚伟、王晓英等知名教授来给我省骨干幼儿教师及教研员作了“园本教研——给教师以专业支持”、“新《纲要》对幼儿教师的专业要求与教研员的作用”、“新时期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学前儿童朴素理论发展与教育对策”等专题报告,这些报告使我们幼儿教师比较准确地解读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及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明确了如何把专业化发展的要求逐步落实在自己身上。而且新《纲要》对幼儿教师及教研员提出了角色转变与作用的新要求;而且结合教研员工作的实际,必须具体带领幼儿教师进行五个“一”的研究;即研究每一面墙饰;每个区域;每一个领域的教育活动;每一个生活环节;每一次师幼互动。并且要三位一体地研究,即研究学科、研究幼儿、研究教育策略和教学法。再如,专家指出园本教研要求以园为基本单位,建立各种研究和学习的共同体;有一致的认同的核心人物(园内专业引领与促进者)各有各自的优势,能有效合作与互助;实质性的互动与同构新经验;以实践作为判断的依据;有相对稳定的人员。专家这种具体的引领和指导非常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教师明确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使他们知道具体做什么,怎么做。除了省级培训之外,我们还分区域培训和园本培训等多级培训,在培训中倡导参与式培训和现场研修的形式,都是结合本地区本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来开展的。通过多级培训,幼儿教师丰富了幼教专业理论,学会了解决自己实践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

四、开展各种园本教研、科研活动——依托园本课程、园本课题研究提升专业研究素质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本,基于幼儿园内部、幼儿园自身实际的保教工作的实践问题,以促进幼儿园以及教师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旨在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研究活动。而园本科研也是在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讨基于本园的一些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现象和问题,揭示其规律,进而有效地改善幼儿园保教质量、管理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研究过程。过去幼儿园虽然也有教研活动,但多是自上而下的被动式的教研,教师缺乏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习《纲要》,教师不断更新了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等,他们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再只关注自己怎样教,而是更多地关注儿童怎样学,关注儿童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关注怎样引导幼儿与环境和材料之间如何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各个实验幼儿园探讨了不同的园本教研形式;例如省委二园的结合本园实际开展了参与式教研强调人人参与,亲身感悟和体验,使教师成为园本教研活动的主人;诊脉对话式教研集中在本园教师普遍感到困惑并难以解决的问题,集体分析和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和不同的解决策略。建新幼儿园在分享交流式的教研活动中探讨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提问策略;尚志幼儿园结合本园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开放表现的园本课程构建等专题进行深度会谈,由浅表的教育现象的教研逐渐进行原因性、本质性、规律性深度探究和改革。园本教研活动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幼儿教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过去幼儿园的科研工作,多数是专家指导少数教师开展自上而下(即由幼教专家根据研究兴趣选题,幼儿园实验教师参与的)、形式单一的研究,大多数教师都因缺乏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缺乏科研经验和信心,认为科研是教育专家的事情而很少参与科研活动,还形成了教研和科研两层皮,不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教改的理念。尤其结合本课题的行动研究,通过专家的引领使教师认识到科研工作并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解决幼儿园实践中问题的良策,幼儿教师恰恰才应该是幼儿园科研工作的主人。幼儿园的科研课题不是专家的理论设计和假设,而是为了改进教师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的不适宜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敏感性,使他们更有效地工作。从某种角度来看,“行动研究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改进教育实践的研究方式,更是一种促进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幼儿教师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幼儿教师更加用心去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和构成自己生活的教学生活;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学与研究成为了幼儿教师职业生命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化发展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使他们在这种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中,不断地获得新生、乐趣、成功感,将理论、经验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推动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内在发展。

实验幼儿园还根据这几年的科研课题,打造研究性教师队伍。在专家的指导下,先系统地学习了科研的基本理论,然后从选择适宜本园的问题进行科研立项申请到研究方案设计,再到研究方案的实施,再撰写研究报告,直至最后的结题验收等都让本园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积极参与到不同的研究分工中,使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不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改革意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五、借助案例分析和教师的反思——在教育行动研究中促进自身不断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