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37:38
导语:在科研诚信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体育教学新课程的改革是对整个传统教学的一次革新,因为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只有对体育教学进行新课程改革,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素质教育。重视教学结果忽视教学过程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一个最为主要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承受着,所以学生们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学习乐趣。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们失去了他们作为孩子时所应该享受到的快乐。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分数,并以此作为考核的依据,所以教师教学思路非常单一,学生学法单一、目标单一等问题明显,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课堂上学生们失去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激情,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了呆板的书生,由于教育的局限所以他们的性格在逐渐变得内向渐渐出现了少年老成的危险,所以改变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二、如何在新课程下开展体育教学
1、教师加强对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这句话明显的揭示了传统教育的缺陷。现在的高中学生正处于思维的叛逆期,所以培养他们认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现在的体育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充分发挥独立的思考能力,在面对问题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进行批评指正的行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学会动脑思考问题,从而真正的成为体育教学课堂的主人,而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表扬,即便学生做的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据调查研究发现,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要比实行惩罚评价收到的教学效果好很多。因为当人们辛苦做完一件事情后都会想要听到人们激励的评价,这样还会达到整体教学得到提高的效果;反之,当人们辛苦后收到的却是人们冷言冷语的批评,这样不但会埋没学生潜在的能力和激情,还会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极大的影响。
3、要融洽师生教学的关系。在我国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在课堂教育中树立着自身的权威性和不可动摇性。教师在课堂上严格教学,课堂秩序严谨,学生遵守课堂秩序,从不敢不敢逾越,这就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一直精神较为紧张,不能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活跃课堂气氛,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关系变得融洽,甚至师生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这样不但获得学生对体育课堂的热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也会降低,这样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要进行开放化的体育教学。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也要不断取得创新。作为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兴趣、爱好来进行教学课程的内容。要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把体育课程向社会场所转变,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教学与社会接轨,这样才会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转变教学角色。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辅助的关系,让学生处于体育教学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老师一直是课堂的核心地位在我国多年教学中从未改变,教师教什么,学生就会学什么,学生从来不会想自己想要学什么,只是在盲目地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得到的教学效果很差,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局限。
在新时代下的体育教学,要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体育老师要贯彻一切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意识,改变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要以全新的理念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陈月霞,张爱华.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及实施对策[J]
随着新课程在实验区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实验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现,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然而,新课程的实施对实验区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新课程空间自由度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将成为制约新课程实验的一个瓶颈。 新课程的理念一经推出,广受教师认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学生每一个发展的契机。令教师苦恼的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又往往深受教案的束缚,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围绕传递知识的框框转,不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发掘教材内外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就事论事。因此,教师如何在课程自由度比较大的空间,充分地展开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启蒙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二、新课程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教师的具体实践。 在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实践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师生互动热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下课铃却响了,课无法结束,但又不得不结束,很“痛苦”;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可又没到下课时间。这种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经常出现。这除了编写教材时须考虑课时与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外,也对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学校可否实行长短课时结合?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只有在人财物各层面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可以想像,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一种没有统一上下课时间,没有铃声的学校可能会在实验区出现。 三、新课程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掌握不扎实之间存在矛盾,能否解决这个矛盾成为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关键要素。 新课程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之先进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后一类学生来讲,可否让其只掌握某一种较易的方法呢?可否给这些学生安排一些单独的辅导呢?我们认为,大面积、大规模的加班加点补课是绝对违背素质教育本意的,但个别的辅导应该大力提倡,这也是个别化教育教学的一种体现。 四、新课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评价方式滞后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将成为新课程实验的核心环节。 新课程实验给实验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们领悟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内容,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但也不可否认,教师还是心存疑虑: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确实发展得很好,但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如果考试,怎么考?考什么?像老教材老教法那么考,势必穿新鞋走老路。如果不考试或者改变了常规的评价方式,家长会怎么看?社会上对此又如何认识?教师心中没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面的同志也在努力探索。应该承认,新课程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对学生评价方式滞后的矛盾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不容回避的核心问题。 五、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的矛盾,呼唤教材编写专家与一线教师的沟通。 教师普遍认为,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但教师对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也有一些困惑,如一年级语文,让学生先识“红”字,再识“工”字,似乎不是由易到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如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中较多的字学生不认识,似乎语文教材与数学教材的编写人员沟通不够,这种现象在不同出版社之间尤为突出。教材编写专家有什么特别的意图?教材能不能更多地使用图表和图像?能不能在数学教材中也用拼音呢?这迫切呼唤教材编写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迅速沟通。 六、新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教材配套资源不足的矛盾,呼唤教材编写部门和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验中,教师普遍认同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以音乐课程为例,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成分。然而,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除了必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有大量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最好还要有与之相应的社区教育资源。这些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普遍现象,语文、数学学科在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这迫切呼唤教材编写部门与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开发好课程资源,尤其是学校和一线教师要在教学资源和资料的寻找、开发、制作、使用等方面要狠下功夫,这就要加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验,不断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程资源和资料的开发制作过程中必将体现出无限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有可能形成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教学资源和资料体系,这才能体现出新课程实验的真正价值。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我们也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发现问题本身也是新课程实验的任务,但解决问题更是我们的责任。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又朝着新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目标 问题 研究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中学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切能够管理和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的统称,它综合了科学、工程、管理、技术等众多学科。信息技术一般应用于网络和通讯技术、软件开发、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方面,同时还可满足人们的学习和娱乐。
中学信息技术,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日常中学教学的课程。中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较晚,并且因为教材、设备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较为缓慢,虽然教育部进行过多次改革,但是每一次都会遗留一些问题,改革相当不彻底。
2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2000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进行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保存等。同时可以与他人一起合作,运用信息技术编辑、制作、综合、传播信息,掌握多媒体作品的创作技术。在学习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后,还应该了解基本的程序设计,判断信息资源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准确性。
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学会网络来处理信息、储存信息。(2)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作品的创作。(3)了解基本的程序设计,判断信息真实性。
3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
了解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后,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当前中国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们掌握信息技术的进程。
(1)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实际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信息技术较为陌生,人们经常避而舍之。中国人习惯于阅读和学习纸质的材料,信息技术他们眼中是一个新鲜的舶来品,所以很多中学生会对信息技术产生害怕和排斥的心理;二是没有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的中学信息技术考试制度和系统。虽然靠考试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并不科学,但是中国学生历来关注成绩。故而考试能够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供足够动力。这两个都造成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大都只满足于学习信息技术的皮毛,不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2)教学资源不足。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首先需要足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设备、专门的教材以及专业的老师,而这些都要足够的资金。由于学校并非盈利性机构,他们的很多项目都需要政府的扶持,而国家的财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上机时间较少,或者根本不上机操作,仅仅进行理论教学。同时,一些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并不是专业老师,都是兼任或者只是爱好,在这种情况下,授课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不足使得很多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只是停留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
(3)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落后。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们经常要背诵各种概念、原理、公式等等。而且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较少,老师们只是按着教材或者教案按部就班地授课,不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水平。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实用型的技术,它的教授更加现代的观念和方法,需要学生上机操作和自行摸索的方面更多。传统的观念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本身就与这种课程的性质相违背,自然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4)情感性教学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缺失。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大都习惯于按着教育部设定的教学目标来处理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而忽略了情感教学。很多非专业老师自己对与教材和计算机不够熟悉,难以帮(下转第136页)(上接第131页)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兴趣,就更谈不上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了。
除了以上四点之外,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在教授的过程中,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教材落后,计算机所用系统落后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开展。
4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措施
(1)开设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校和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要充分重视这门课程。学校应该根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建立有效可行的考试和考核制度,同时定期开展一些与信息技术课程相关的活动,来加强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意识。老师自己应该首先重视这门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
(2)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保证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序进行。设备缺少或者没有的学校,一方面可以合理安排课程,有序规划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设备充盈的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兄弟院校等的合作,借用或租用他们的资源,抓住一切机会对自己学校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充足的学校,要做好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尽可能聘用专业的人员对计算机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师资不充足的学校,可以在主机中下载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这样既经济又有效。也可以在合理安排课程表后,多校共用一个老师。在同一城市或者乡镇的学校,完全能够建立一个面向这个市或者乡镇的综合信息平台,这种方式可以促进不同学校之间的信息技术交流,学生们在论坛、贴吧中也可以自己进行沟通。
(3)要选择合适的教材,因材施教。由于每个中学的设备、技术都有不同,所以在选择教材时,要选择与自己学校设备相匹配的最新版本的教材。一些实行材的省市,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老师自己可以参看多本教材,选取经典的、技术最新的部分进行整合编写,这样能够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性、时代性。
(4)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当快,所以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始终将这门课程看成一个活动的课程,经常向学生们传达最新的学术动态,新鲜科技等等。同时,在布置信息技术课程的作业时,可以丰富作业形式,比如小组拍摄一段视频,并且剪辑校对;小组对某一项事物进行调查后,做成PPT上传等等,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举两得。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察所教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等方面,运用网上资源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制定合适的课程。
5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增加对人才信息技术应用的考核比例,越来越多的大学也开始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中学生处在向大学和企业这两个地方不断进发的路程中,对他们进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已经刻不容缓。希望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人才参与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推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成熟。
参考文献
[1] 张克松.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后现代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4):87-90.
[2] 贾德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华章,2011(30):297.
[3] 王进.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J].教师,2012(6):11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问题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和全面发展,课堂提问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在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1)设置问题环节存在的问题。在设置问题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提问目的不明确,问题难易程度的两极分化,设计问题不够科学等。
(2)提出问题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提出问题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提问方式单一,且集体式提问过多,提问对象个别化、集中化,问题数量过多,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太少等。
(3)分析问题环节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分析问题的模式程序化,学生的提问次数少,重视结论而轻视过程等。
(4)解决问题环节存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评价过于简单,教师对优生和差生的评价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教师控制学生回答等。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实施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保证提问的科学性。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是确保数学课堂提问取得好效果的前提,小学数学教学可以从以下考虑:①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设计问题。②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问题。③突出数学学科特点,设计问题。
(2)掌握多种方法,保证提问的可接受性。要使提问收到较好的效果,还必须讲究提问的技法。常用的有迁移法、分合法、比较法、绕道法、开放法等。
(3)捕捉发问时机,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在知识的关键和本质之处及时提问,可引导启发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质,把学生带入积极的学习情境之中,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顺利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什么情境下问什么问题。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学生思维的紧张程度是不同的,教师要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适时调整自己的提问。
(4)展示结果和答案,保证提问的评价性。对学生的答问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形成良好的双相反馈,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回答后急切想知道对错,其余学生的心理状态也一样。因此,教师要及时准确地对答问进行评价。同时在评价中,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帮助解决。首先,要明确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针对性,问题答案要求准确性高。所以教师在提问之前心中就应该早有答案,根据学生回答后给予评价对或者不对。并且对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的疑惑,要认真帮助其解决,并给予回答问题者适当一些鼓励,帮助回答者敢于回答问题。
三、应用教学策略指导数学课堂提问的注意点
首先,数学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同学。传统的教学提问教师喜欢把设计的问题让所谓的好学生来回答,这就多少挫伤了所谓差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所以教师问题回答上一定是针对所有同学的。
其次,教师要避免随机指答。调查显示,教师如果按一定形式(如座位、学号、顺序、姓名) 依次请学生回答的,学生可预见的规则指答方式要比教师的随机指答方式教学效果好。因为规则指答方式可减轻学生的焦虑水平,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再次,教师要课堂上的表扬要“适可而止”现在,很多教师已经能够做到对学生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评价方式,表扬泛滥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心理,教师的表扬因此变得廉价。教师要控制发问数量。提问频率过高,是当前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许多课堂上充满了师生之间的问答,教师提的问题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面对如此之多的问题学生怎么能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实际上,在这众多的问题之中也鲜有具有较大思考价值的问题。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课堂,实质是“廉价”提问频率过高往往导致提问水平的浅层化。
最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应该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重结论、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招数;轻思想等的特点,不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小学生养成了对概念、公式、定理、推理等知识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数学思想方法是是数学知识中的奠基性成分,是学生获得数学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运用上述策略的时候,要把某些抽象的数学思想逐渐融进具体的、实在的数学知识中,使学生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感知:要注意将概念、公式、定理、推理的得出过程展示给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最后都要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学生共享。小学时期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法、假设法和对应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关键一环,教师不仅要设计好问题、注重提问技巧、捕捉发问时机、巧用评价等方面努力,也要注重和学生沟通,自身教学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才能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大放光芒。
参考文献: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自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多年,通过不同程度的对新课程的改革的探索,我们可以惊喜的看到新课程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深刻的反思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以及误区,本文将通过笔者的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教学技能
自孔子开创中国教育制度先河之后,中国的教育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因为通过教育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品德活动,承担着可以传递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经验的社会职能,在这众多的教育学科当中,语文教育在笔者看来是最基础的一门课程,从古至今,凡开设学堂必设语文课,在笔者看来,这么多年以来,语文在人类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的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新课程改革的热潮,由此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和深入,语文教学自然作为“领军”被列入改革的第一批,乘着新课改的“东风”语文教学似乎在传统的教学的基础之上有了新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都希望看到的景象,通过新课程的改革,我们惊喜的发现语文教学一改传统的教育模式,把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成对大量经验,定义和实施的记忆和复述,只强调学习者个人努力的记忆与模仿的固定模式,让语文课堂焕发出全新的活力。这些都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一些能够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新的东西,但是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笔者作为一位从事了几十年语文教学工作的老教师,通过亲身实践还是发现了在对语文课程进行新课改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与缺陷,比如笔者发现由于过分追求所谓的“创新”而很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会忽略基础教育,以及可能会否定传统的教育模式的这样一些现象,在实践中有些老师单一的认为“传统教育”就是语文教育中的不合理,落后的代名词,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惜进行表演作秀。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课改”已背离了“课改”的初衷,走进了形式主义的误区笔者通过近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且结合目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阐述。
一、 新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笔者看来,“语文”,可以做一个顾名思义的理解就是语言和文学的结合体,如此看来其咬文嚼字是在所难免的。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泛读,并且会推敲字眼,教室愿意花大量的时间从网上或者书上找到标准答案,接着让学生记忆或者背诵,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高1的成绩。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了,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教育制度的思考,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有些教师无端的宣扬他们的新型教育、创新教育。在课堂上很多老师丢弃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比如他们摒弃了对字词的分析,对文章的揣度,对语义的理解,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课堂的煽情,课外的涉猎,网络的搜罗,这些在笔者看来是非常虚幻且不切实际的东西,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景,朗朗的读书声被老师们的所谓高谈阔论代替了,而我们可能再也听不到粉笔划过黑板的清脆声音取而代之的是键盘的敲击声,这些都是笔者能够亲身感受到的,故笔者认为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这种热热闹闹的课堂背后,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呢?现如今,《三字经》《弟子规》四大名著等这些在笔者眼中认为是中华文化最精华的东西在孩子们眼中已成了古董。
在笔者看来,读写背抄等传统教育手段固然枯燥,呆板,乏味,但我们不可否认语文教学中的有些内容确实适合在这样一种相对机械的教育方式下学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回顾我们民族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他们能够出口成章,这大多得益于我们的传统教育。
二、 新课改并不等于一切从简且必用多媒体
众所周知,在很多学校为了汇报课改成果,听课交流,学校互相观摩必不可少。可一部分教师如临大敌,为了感官效果,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制作多媒体课件,有些学校甚至形成了一种模式“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笔者认为老师们对待工作的积极严谨的态度的确是应当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有太多的老师纯粹的为了多媒体而制作课件,忽略了学生最原始的对知识的需求,老师们只是为了注重自己的课堂讲授效果,让听课的其他老师感叹,不顾及学生的需求,这样的行为在笔者看来是不可取的。不得不承认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着,多媒体走进教室,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师,同时也方便了学生,从声音色彩等等各个方面切入使学生吸收知识变得更加主动,这是多媒体教学非常有利的一方面,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笔者用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来证明,笔者曾作为评委听过公开课,上课伊始,学生拘谨可一旦播放视频片段,学生却都积极有佳,与老师配合的非常默契,显然是提前准备的结果,笔者认为若只是为了课堂的精彩而如此“做秀”,如此表演,让老师和学生都费尽心思是非常不可取的。
三、小结
语文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形象思维、鉴别赏析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带给学生无限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探究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爱学习,会学习,就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扎扎实实的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以引导者的角色进入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完成新课程赋予的使命。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彻底摒弃“作秀”行为,还课堂教学活动于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冬岩,蔡旭群.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第八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程・教材・教法.2003(1).88-94
[2]崔允,汪贤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展及问题[J].教程・教材・教法.2006(1).33-35
【关键词】高校 科研管理 信息化建设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基地,近年来,高校科研项目不断增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信息日新月异,使科技管理部门任务越来越繁重。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增大了工作难度。管理工作跟不上,便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高校内部的科研状况,更无法跟踪、引领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前沿。从二十世纪90年代起,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高校的科研管理中。与传统的管理手段相比,信息化技术的使用给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得科研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科研管理的准确性得到极大的提升,降低了一定的成本。
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科技信息网站建设;2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3办公自动化系统;4决策支持系统。
1.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大部分高校存在一些关键共性问题
1.1 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随着业务信息化的不断增多,部门间协同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实现问题,而是盘根错节的管理问题;职能部门之间条块分割严重,工作人员墨守成规,无法突破目前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职责划分;特别是随着学校往两级管理方向发展,学校和院系两级均不由自主地以自身业务为准,校级层面的工作往往忽视院系层面的个性化要求,院系的想法和建议则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反馈;院系的部分业务工作得不到校级部门重视时,往往又各自为政,造成新的、更多的信息孤岛,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最终导致管理脱节。[1]
1.2 现存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需要改变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长期以来的实践,都是“重管理,轻服务”,对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实行机械化管理,缺乏人本观念;[2] “事务性工作”的观念影响较深,缺乏主动服务科研的意识、创新性观念滞后。
“重申报,轻过程”,忽视项目的过程管理。在项目量化评价中,往往将项目的数量、类型作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高校对项目的申报特别关注,一旦项目申报成功,对项目的执行过程和经费的使用管理重视不够。
“重成果,轻转化”,目前,一些高校建有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只是简单地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公布,在成果转化服务上不成体系,通常是企业通过网络搜索找到相关成果,然后通过高校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联系洽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科研成果更新速度慢,科研信息形式单一;成果转化路径过长;成果转化管理过程不健全。[3]
因此,高校长期陈旧的科研管理理念和模式,还未能与现代化的大学科研管理理念和模式相接轨,滞后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发展需求。
1.3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有待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包括信息网络、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化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等,是相关人员开展信息化应用的公共支撑。一方面,高校的人员密度大,对网络带宽的要求较高,国内高校经常会出现网络拥堵的状况;另外一方面,高校的网站也频繁遭到恶意攻击。清华大学的主干网多次受到美国安全局的恶意攻击就是一个例证。同时,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也不够完善。
1.4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信息化应用和服务能力有待增强
队伍建设不仅包括信息化机构的队伍建设,也应该包括科研部门信息化所有相关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甚至广大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工作的培训。由于信息化发展定位以及信息化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没有很明确,没有形成良性互动,这样信息化机构以及信息化队伍建设就不可能得到重视。
2.解决关键共性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2.1加强组织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共建
高校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要整体规划,要把科技信息化的建设纳入全校信息一体化建设方案,成为高校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才不至于形成“信息孤岛”。因此,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克服“重实施、轻规划,重技术,轻管理”的错误认识,组织有关信息技术、科研管理等人员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弄清真实的管理需求,在规划形成的框架指导下,采用有效的实施途径进行分步实施,保证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标准和规范,与学校其他各系统保持信息畅通,实现有效共享。[4]
2.2 树立新的科研管理理念,改善科研管理模式
一是以人为本,提高管理服务。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高校科研人员来说,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尊重需求”是当前科研管理理念确立的标准之一。目前高校的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量的教学任务;科研人员的压力普遍较大。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建立现代化科研管理的第一要务。要仔细研究科研人员对信息化的要求,提高他们对科研信息化的参与度;对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加强研究,择善而从;尽快提升科研管理的服务水平。
二是注重过程,强化监督管理机制。随着高校科研项目和经费数量的增加,如何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经费使用监管成为当前各科技主管部门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一方面,要利用信息化手段,针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组织、监督与管理,实现从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转化的全程管理,监管项目的执行进度和完成质量。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针对经费的使用、外拨、预算调整等加强监管。
三是缩减路径,实现成果高效转化。通过建立“对外成果管理服务平台”以及“企业需求管理服务平台”,将高校现有适合转化的科研成果及时给企业,使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得有价值的科技信息,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和科研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寻找对口的专家教授。如此一来,成果转化的途径大大缩减,效率大大提高。
2.3 改善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校要对光缆系统进行升级扩容,提高网速。配备出口流量控制和分析设备以提高网络带宽的有效利用,同时针对重点应用进行保障。
二是根据学校制定的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统一规范的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可信可控的管理平台。增加出口硬件防火墙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和反病毒软件为校园网络提供安全防护保障。增强数据冗余和备份能力,保障数据安全。升级现有网络管理系统,完善对校园网日益庞大的信息监控需求。实现网络拓扑、网络性能全面管理。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信息代码》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的通知,正式了“教育管理信息(系列)标准”中的《教育管理基础代码》、《高等学校管理信息》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本次的标准构建了完整的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体系结构,是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的重要保障。
2.4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障。造就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为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学校信息化队伍要清楚本校的信息化需求,与外部合作伙伴能够沟通对话,形成良性互动,甚至可以凭借自身力量独立完成学校部分、甚至全部信息化工作。
具体来讲,信息化队伍建设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要提高科研人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加强对科研人员信息化使用能力的培训,既要将信息化使用能力作为新教师培训的一项内容,同时也要加强对已在岗科研人员信息化使用能力的培训。
第二,要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队伍。明确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评聘办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待遇。持续开展信息化专业人员能力培训。
第三,要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领导力。建立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管理人员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逐步建立工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将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列入考核内容。
总之,要破解科研管理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必须引入信息化科研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实现科研管理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我国高校的科研水平,促进人才培养,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宓詠,张凯,陈翼.复旦大学:"十二五"服务优先[J].中国教育网络,2010,(9):19-21
[2]刘先芳.浅谈新时期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理念与机制的创新,科技创业月刊[J].2006,19,(2):120-121
[3]李恒,王小绪,宋德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J].创新,2008,2(4):98-100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问题;对策
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学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而新课标改革提出的要求正是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新课程下,高中三角函数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同时教师的教学形式和方式也需要进行改变,这对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是极其重要的。
一、新课程下高中三角函数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参与度较低
目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师普遍缺乏以学生发展为重的教育思想,态度不积极,认为学生参与可有可无,且高中三角函数知识内容过多、课堂时间有限,也没有时间留给学生参与。这种现象的广泛存在,说明现阶段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仍处于直接授课模式阶段,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便记住了也难以理解、无法应用。因而,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是我国当前三角函数教学的一大问题
之一。
2.教师缺乏三角函数课程变化的应对力
现阶段,新课程标准改革已经历了一段时间,对教材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精简部分内容,降低了一些教学要求。然而很多数学教师缺乏适应这些教材内容变化的应对力,无法将书本内容与课外知识有效结合起来,过于依赖自身的教学经验,仍采用保守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没有对新课程标准仔细分析。同时,还有一部分高中数学教师自身对三角函数内容掌握不够详尽,这样容易马虎教学,加深了三角函数的教学难度,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三角函数知识。因此,教师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提升三角函数的教学水平成为难点。
3.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情况的好坏。高中三角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知识的一个关键点和难点,教师选择好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而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授三角函数知识时,主要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师还没有转变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原因较多,大体上就是课堂时间有限和课时逐步减少等。故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新课标改革。
二、新课标下高中三角函数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注重发挥新课标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新课标改革的深化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学会分析新课标改革的具体要求,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和改进。具体来讲,在教授三角函数内容时,教师必须仔细研究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以新的教材内容为基点,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分析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点。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师生关系构建,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化需要,研究创新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做准备。此外,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提高三角函数的教学水平。比如,在教授“余弦定理”章节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从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慢慢引出余弦定理的知识点,以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探究并着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中三角函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克服课时不足和时间限制等难点,可以探索并应用自主性教学方式,教师以指导为主,引导学生多思考、多研究。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注重归纳总结。比如,针对同名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公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变形,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明确三角函数的教学意义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明确三角函数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新课程标准中,三角函数以单位圆为定义,要求学生学会以单位圆为基础进行相关三角函数知识的学习。因而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用单位圆进行解题,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其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终边定义方式和单位圆方式进行解题,一题多解法,使得学生养成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方式。比如,在教授三角换元法的具体应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题,并对学生的解题方法进行相应的指导补充,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三角函数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主,重视三角函数知识的更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学新课题;问题情景;设计方法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7-0027-06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1问题情境的涵义及其在探究学习中的作用
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对课堂教学而言,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运用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
我们根据对探究式学习和课堂教学过程的分析,概括总结出在课堂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主要过程为“情境―问题――探索”。
图1探究式学习师生活动的流程
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探究式学习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创设情境,即教师将化学问题或事实镶嵌在一种模仿或真实的环境中,呈现给学生。情境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整个教学的起点和成败的关键。其次是发现问题,在教师引导下,问题情境激发着学生去掉非化学因素的情境,关注情境中的化学知识和学生不能解决的化学现象,从而主动感觉问题、提出问题,即情境问题化。
在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比较淡薄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或是在某些教学环节上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提示事实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
再次,要注重学习情境的设计和调整。对学生来说,学习活动的情境不同,他们具体行为的展开也是各异的。因此,教师应多创设一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特别是当学习活动未能充分展开时,在做出学生是否能力不足的判断之前,先探讨一下自己创设的探究性学习情境对于学生能力的发挥是否适宜,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化学新课程创设的问题情境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
2.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将学科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两相融通创设问题情境,如日常生活中一幅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件有趣的化学事实等,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发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培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1]“铁和铁的化合物”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师: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削皮后的苹果颜色就会变锈,谁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呢?
学生:思考、困惑(引起认知矛盾).
(注:这一提问就如同在学生平静的脑海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疑问的浪花,大家议论纷纷。正当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时候。)
教师:(问向)Fe2+与Fe3+在溶液中各显何种颜色,有哪些化学性质?
(注:这一点拨,引出了思维之路,使学生得知:苹果中的二价铁离子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呈黄色。所以,市场上出售的苹果汁中常掺入维生素C等还原剂,以防止二价铁离子被氧化。)
教师:这些问题,就是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利用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一件化学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事实、一项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一幅真实地反映化学现象的插图、一则生动的有关能源或环境问题的报道等,都能使学生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产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动机,强化自主学习的责任,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使用,最终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案例2]“金属钠”问题情境的设计
据某报报道:在广州市珠江河段曾经出现过惊险神秘的“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水桶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另三个被成功打捞。据现场的一位同志讲,早上10点多,河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在水面上漂浮的一个铁桶内窜出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群众议论说,“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打捞上来的桶被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双手感到剧烈的疼痛……消除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用煤油浸泡。
问题:(1)为什么装满金属钠的铁桶不下沉?为什么“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
(2)为什么消除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用煤油浸泡?
(3)为什么打捞上来的桶被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双手感到剧烈的疼痛?
感受此情此景,学生的好奇、议论、猜测油然而生,求知的迫切性得到强化,探究心理氛围已经形成。此时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弄清了神秘“水雷”爆炸、燃烧的原因,认知积极性受到强化,课后部分学生还设计出了“滴水点灯”和“滴水生火”的实验,学完钠及化合物的内容后,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主动实验,萌发主动获取知识的心向,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3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的化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
[案例3]“盐类的水解”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师]我们知道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
设问:盐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
讲述: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来学习盐在水溶液中的变化情况,并联系实验现象分析解释部分事实。
[组织实验]请用自己实验台上的试剂分别做两组实验。
实验1:测定NH4Cl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
实验2:往3mL 0.5mol/L CH3COONa溶液中滴入2滴-3滴酚酞,观察颜色。加热,再观察颜色。
展示资料:25℃时,下列溶液的pH如下:
NaCN CH3COONa NaF Na2CO3 NaHCO3
11.2
8.9
8.2 11.6
8.3
提供事实:①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要加一定量的盐酸。②泡沫灭火器成分为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③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提出问题]
①NH4Cl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酸碱性如何?②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滴酚酞,现象如何?加热后现象又如何?③为何NaCN溶液、CH3COONa溶液、NaF溶液的pH依次减小?为何Na2CO3溶液的pH比NaHCO3溶液的大?④如何解释问题①、②、③?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2.4 利用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习者产生探究的动机,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如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趣事,有趣味的化学故事、夸张的卡通图片或动画、生动的化学史料、适合学生言语习惯的文字对白等,都能吸引学生自然融入学习活动中。
[案例4]“维生素”问题情境的设计
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没有冷藏设备,船员们只能吃面包、饼干、咸肉等食物,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间船员们经常病倒,症状是脸色暗黑、牙龈不断渗血、浑身出现青斑,许多船员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险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经的一个荒岛上,他们采摘红红绿绿的野果调节口味并用以充饥。过了几日,奇迹出现了,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去,反而恢复了健康。
你知道船员们患的是什么病吗?野果为什么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呢?
上述教学情境的设计,引起学生对“野果”成分的好奇,导引学生对维生素的结构、功能及对人身体健康有何益处探究的好奇心。从故事或其他途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而学生的认知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这种动机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持久、最稳定的动力。
2.5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教学不再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效果,而且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的过程,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形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
[案例5]“氯气”问题情境的设计
在舍勒研究氯气性质时,法国化学家贝托雷,他对这种黄绿色的气体也很感兴趣,于是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验。有一次,他将氯气通入热的浓苛性钾溶液,结果发现生成了两种盐:一种是普通的钾盐,另一种是未知的新盐,后人称之为“贝托雷盐”――KClO3。为研究该新盐的特性,贝托雷把它放在残存有硫磺的研钵中研磨,不料,立即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贝托雷受伤了,但他说:“搞科学难免要有牺牲,对我来说生活中可不能没有科学呀!”1785年,贝托雷提出把氯气的漂白作用应用于生产,并注意到氯气溶于草木灰形成的溶液比氯水漂白能力更强,而且无逸出氯气的有害作用。1789年英国化学家台耐特把氯气溶解在石灰乳中,制成了漂白粉。请你根据相关的史料内容,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相关的实验现象。
……
教师:下面我们沿着先人足迹,开始氯气的探究之旅吧……
2.6利用认知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因而都是用于设置教学情境的好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讨论,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案例6]“甲烷”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师:今天,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庄,一头牛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可牛的肚子却是鼓鼓的,这可把农庄庄主急坏了。他想:牛不吃东西,会不会是牛嘴里有什么毛病?于是他叫人把牛嘴巴撬开,点了一支火把想看看究竟。谁知当火把刚一接近牛的嘴巴,就从牛嘴里射出了一条条长长的火焰!请问同学们:“牛为什么会从嘴巴里射出一条长长的火焰?”
(注:此时,已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探究CH4的产生和性质。)
上述情境的设计,利用了学生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感环境和良好的认知环境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教师绘声绘色、富有感情的描述十分重要。而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媒体,能把生动的图像、清晰的文字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能抛开某些表面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凸现出来,能在屏幕上实现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跨越时空限制,从而高效率地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情境,增强其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情境设置提供了新型的表现手段。在设置教学情境时,也应该注意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殊功能。
3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情境的全面性
一个良好的情境,不仅应该包含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建构起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应该蕴涵着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发展的情感内容和实践内容,能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心理环境、群体环境和实践环境,富有思想内涵。
[案例7]“碘”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法国化学家库尔特瓦为了制取黑色火药所需的硝酸钾,在巴黎开了一家硝石工厂。他将海岸边生长的海藻烧成海藻灰,再与硝酸钠反应来制取硝酸钾。那是1811年的一天,当时库尔特瓦正在实验室做制取硝酸钾的实验,实验台上放着两只瓶子:一只瓶中盛放的是海藻灰的酒精溶液,另一只瓶中盛放着浓硫酸。他家的一只小花猫,正好奇地看着主人做实验。突然小花猫鬼使神差地爬上了实验台,并将两只瓶子都碰倒,里面的液体流满了实验台。这里,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出现了――
[过渡]当年库尔特瓦实验室的小花猫是无意识的行动,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反串”一下小花猫,故意把浓硫酸倒入海藻灰溶液,并迅速盖上装有水的表面皿。
[实验]请学生上成上述实验。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因为小花猫的淘气“发现”了什么物质?
通过碘的发现历史情境的引入,总结碘的一般制法,探究碘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始终以探究实验设计贯穿整节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能为情感教学服务,也能为认知教学和行为教学服务,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3.2情境的真实性
学生学习知识,不是只为了能够对知识进行准确表述和客观再现,而是要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和进一步解释,并且还要使知识发生迁移和生长。因此,课堂中创设的教学情境越真实、越接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和内化。
[案例8]“二氧化硫”问题情境的设计
(1)1872年,美国化学家Smith首先提出了“酸雨”一词,直到20世纪40年代,酸雨问题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投影)
(2)1972年6月5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每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的活动,其中1983年的主题是防治酸雨。(投影)
(3)198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省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市南山县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投影)
……
酸雨的危害如此之大,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学生对酸雨竟然有如此大的破坏性感到非常吃惊,都非常想立刻弄明白其中的原因,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
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查找资料、做家庭小实验等方式,自学有关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方法等内容,并完成以下问题:
1.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什么是酸雨?它可分为哪些类型?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3.酸雨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
4.收集雨水并测定其pH,分析本地区酸雨的危害情况和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事实情境具有不容置疑的真实性而往往易于被学生接受,从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3情境的情感性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从情感到行为都能够渗透和融化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真实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中所体现的知识和技能,也很容易领悟和挖掘具体教学情境中所蕴涵的观点和价值。因此,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越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
[案例9]“氯气”问题情境的设计
[播放1]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露事故的有关报道(麦地枯黄、油菜变白、人畜中毒等)。
播放一战和时期“氯气战”图片,以及氯气在战争史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师:根据上述报道和图片,同学们能总结氯气有哪些性质和危害?氯气的气味应如何操作?为什么农作物颜色发生了改变?
(注:启发诱导学生根据有关情境自主总结氯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之后,指导学生实验探究:闻氯气气味,使学生掌握闻气体气味的基本操作方法;而后再归纳总结出氯的物理性质。进一步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
[播放2]播放江苏淮安发生液氯泄露事故的救援与处理。
[教师]根据有关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探究以下两个问题:①有关人员为什么用浸有稀石灰水的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进行救援或疏散?还可以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质?②消防战士为什么要用土包搭成围堰?围堰内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注:这样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氯气与碱反应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掌握应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物质来应对一些突发事件的能力。)
上述情境的设计,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氯气性质与毒性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显然,氯气是造成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那么,氯气都具有那些性质呢?从此展开对氯气性质的探究。
3.4 情境的问题性
探究式学习和教学活动实施的关键是“问题环境”的设计。问题环境的设计不仅包括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包括问题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预计解决方式、连锁引发新问题的方式等。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启发学生去延伸、开拓问题链,重视并利用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疑惑和问题,引导他们相互解疑。创设“微科研”的问题环境,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和核心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拓展而展开,要求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
[案例10]服装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内衣选用什么衣料好?外衣选用什么衣料好?混纺衣料的优点是什么?
2.哪种天然纤维织物保暖性最好?哪种合成纤维织物保暖性最好?高寒地区战士冬季穿什么衣料做成的衣服好?为什么?
3.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都可以用黏胶纤维织成,这三种纤维有什么差别?
探究式教与学所涉及的化学规律往往隐藏在较深层次,需要学生去挖掘和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去尝试并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问题的不确定性最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
3.5情境的发展性
情境作用的发展性是指教学情境应该具有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和增加学生潜能的功能。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达到新的水平。
[案例11]“可逆反应”问题情境的设计
[实验探究]已知FeCl3溶液和KI溶液能发生如下反应:
2Fe3++2I- 2Fe2++I2
取5mL 0.1mol・L-1 KI溶液,滴加0.1mol・L-1 FeCl3溶液5滴~6滴,继续加入2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到什么现象?取上层溶液,用KSCN溶液检验是否还存在Fe3+。该实验说明了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个实验问题情境的设计,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发现规律:许多反应都是可逆的,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3.6情境的可接受性
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可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
[案例12]“活化分子和有效碰撞”问题情境的设计
[情境1]运用多媒体微观动画,呈现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碰撞及新分子形成的课件。(略)
[情境2]科学发现的数据及分析。(略)
[文字]在1标准大气压、500℃时,对于0.001mol・L-1的HI气体,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分子碰撞高达3.58×1028次之多,如果每次碰撞都发生反应,那么反应速率约为58.0mol・L-1・s-1,但实验证明实际反应速率为1.20×10-8mol・L-1・s-1。
在这里动画的引用恰好能为学生搭建起认知的桥梁,使微观事物直观化,化抽象为具体,体验感性,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同时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感觉趣味盎然,相互讨论,很自然地就得出了有效碰撞的概念。继而我又给出三组数据,学生分析出浓度增大单位体积的分子总数增加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目增大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化反应速率增大。
创设问题情境中蕴含的知识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为,在这种教学情境的引领下,学生可通过探究等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否则,创设情境的教学素材所涉及的知识若远离了学生实际,只会损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俊明,倪志刚.新课程理念下的创设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克文.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3]耿莉莉,吴俊明.深化对情境的认识,改进化学情境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3):72-76.
[4]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情景及其创设策略研究[J].化学教育,2004(12).
一、渗透人文思想,实现人格构建
当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注意到语文课程的特殊性,要把人文素养的提高贯穿于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样能很好地渗透人文思想,构建完美的人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着通过社会、家庭、课堂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在上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课时,布置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感谢苏轼,他使我懂得了……”,学生经过探讨和思考后说:“感谢苏轼,他使我懂得了,人虽处逆境,但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通过这次活动的组织,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位卑不敢忘国忧的高尚情操。
二、拓展教学空间,培养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让语文走向社会,开掘语文学习的广阔资源。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生活,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我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询问家长、上网、读课外书、收集资料等多种途径,开发资源,并学习整理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如教学《》一课,在学完课文后看图点拨: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再联系当前的现实,不少人又深陷不能自拔,害己害国,你又有什么看法?又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体会荷花的千姿百态、万众风情,,然后利用课件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生欣赏摇曳多姿的荷花,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我就趁机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现在,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请你写下来!”此时,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学生灵光闪现、思绪飞扬,诗歌一样的语言像朵朵闪亮的浪花不断跃起。
三、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消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如学完《秋姑娘的信》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说话练习,秋姑娘还会给哪些好朋友写信呢?用“一封写给(谁),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介绍时要求学生尽量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大自然中学习语文,从而达到积累。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在习题评析时,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学生在不断地、反复地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了语言的再积累。
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四、注重方法指导,转变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