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小知识

时间:2023-08-02 16:37:39

导语:在传统文化小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小知识

第1篇

一 高职学生共性分析

高职学生性格迥异、成绩参差不齐。他们的成长环境普遍不佳。有些父母是小商贩,整天忙于生意,无暇顾及他们;有些父母为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则作为留守儿童与老人一起生活;有些父母关系不融洽,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高职学生的父辈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个人修养不足,无暇教育孩子或者凭感情用事。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从小缺少人文关怀,责任感缺失,独立思考能力差,情感依赖性较强,属于很难长大的一代。虽然其智力水平不低,但是其非智力素质比本科生差很多,尤其在自我控制能力和责任感方面。

二 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现状及原因分析

思政课教学现状是,相对专业课,学生对其不够重视,抗拒、厌学等情绪严重。据笔者对我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调查发现,上课认真听课并做笔记者占5%,认真听课但不做笔记者占30%,偶尔听老师讲课者占45%,根本不听课者占20%。上课不带课本,课堂上玩手机、睡觉、做专业课作业、看小说,甚至逃课都很常见。思政课传授知识已经非常吃力,育人功能就更加难以实现。有些学生,学期末连授课老师的姓名都不知道,教学有效性在其身上根本就无从谈起。

高职思政教学有效性低的原因很多,但是根本原因是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体。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职学生所受人文关怀缺乏,文化自觉性差,自律意识极低,部分学生人格有所缺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20%不听课者,其它专业课的学习效果也很差。如果不从高职生的精神和人格着手,对其进行人文教化,增强其文化自觉性和自律意识,则所有的思政教学的研究成果和改革举措,终是空中楼阁,不能将教学要求“内化于心”,更不能“外化于行”。

三 将《弟子规》融入思政教学的尝试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弟子规》又是以儒家核心思想为基础的经典启蒙读物。它所包含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的德育思想及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教育事业有借鉴意义[1]。而且,《弟子规》朗朗上口、篇幅适中,非常适合高职学生来学习和践行。我们借鉴其精华部分,尝试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以期能完善学生人格、纠正其不良行为、提高其自律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其主体性作用。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我校思政部选取了六个专业(文科和理科各三个专业),每个专业各两个班级(一班和二班),在一班将《弟子规》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二班则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教学,不融入《弟子规》及其它教材以外的传统文化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1 《弟子规》进课堂。每次课前10~15分钟,用来学习《弟子规》。学习内容为3~5句经典《弟子规》内容,学习的形式为老师以故事引领,然后讲解《弟子规》原句。例如学习“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先讲解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然后讲解李白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最后与学生一起诵读“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学习到一定时候,及时复习,但不强求学生背诵《弟子规》原文。小心、轻柔地引领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慢慢进入自愿的学习状态,并在不知不觉中认同和喜欢上《弟子规》。

2 举办集体学习《弟子规》的活动。请一些对《弟子规》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来给学生讲课,或者观看国学大师讲解《弟子规》的视频。例如观看台湾国学大师蔡礼旭老师的视频《细讲弟子规》。

3 《弟子规》进班会和团日活动。在班会或者团日活动中开展“感恩父母”“克己宽人”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类似活动,受到启发,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进而懂得自律的重要性,形成主动学习氛围。

4 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学完“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明确告诉学生,见到老师,应该大方给老师问好。学完“入则孝”,明确告诉学生,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让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放心,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敬之一。

5 加强宣传。在学生教室内,安放关于《弟子规》的故事图画,或者《弟子规》的书法字帖,让《弟子规》在不知觉中进入学生视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融入《弟子规》后,短短一个月,即出现了令人惊喜的改观。六个班级中,有五个班级的学生,见到老师开始主动问好。两三个月后,一上课就萎靡不振的学生少了,迟到旷课的学生少了,课堂秩序明显好转。课堂由以前老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师生共同的课堂,学生踊跃发言的多了,课堂参与度大大提升。到学期末,一班的学生不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绩普遍比二班的好,其它各科成绩,均普遍好于二班。而且其早操出勤率、内务优良率亦优于二班。

其中软件技术专业一班,由于授课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其对《弟子规》没有深入的研究,急于求成,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上会背诵《弟子规》内容,并每节课检查。如果学生有不会者,常常进行言语的奚落,导致学生的不满和抵触,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行为习惯亦无大改观。

四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之建议

通过《弟子规》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尝试,授课教师普遍认为,《弟子规》的内容,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对育人有着不可思议的巨大的作用,能极大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弟子规》只是其中沧海一粟。优秀的传统文化育人功能强大,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必能极大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如果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根据我们将《弟子规》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尝试,给出以下建议。

1 操作上宜自下而上。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你越明确地让别人接受一种事物,他就会越排斥。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应该从某些班级着手,悄悄地进行。以隐性教育的方式进行,让其他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学生感到好奇,然后慢慢引导其也加入学习行列,千万不可一下子大面积强行推广。

2 过程中需持续改进。可以引入PDCA(Plan-Do-Check-

Action的简称)品质管理循环。其不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运用,也适用于一切循序渐进的工作。根据我们设想的教学效果,按规划、执行、查核与行动来进行教学活动,以确保教学有效性之达成,并进而促使教学有效性持续改善。以期全院形成学习传统文化、修身养性的氛围和习惯,可能得用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并持续改进。

3 施教者是关键。施教者,包括专职的思政课教师,也包括班主任、辅导员。施教者不光要有高的传统文化素养,还得有爱心、耐心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2]。要努力提高思政课老师的地位,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方面减少对他们的轻视和不公平待遇,使他们乐业、爱业。我们开展《弟子规》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尝试中,软件技术一般的教师,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好的策略和想法,没有好的执行者,可能会毁于一旦。

4 选好载体,优化形式。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传统文化于校园生活中,在日常活动中进行思政教育。在民族传统节日、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结合思政教育的热点和难点,举办形式活泼的传统文化活动。还可以借助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节日,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3]。经常带领学生去文化遗迹和历史博物馆,参观书法、手工艺作品等传统文化实体,使学生在生活中多多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切身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之无穷魅力。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广义上是一项教育活动,是“育人”的工程。教育的本质性质乃其文化属性,文化是教育的表现形式。每个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研究其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使思政课成为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为一体的丰富多彩的立体画卷,成为学生不厌倦、能从中受益终身的课程,真正实现思政课育人增效之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弟子规》学习的实践思考[J].科教文汇,2012(8):25-27.

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现代传承

DOI:10.15938/ki.iper.2016.03.015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066-04

一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根”和“魂”,它催生着这个国家的民主文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等等,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根植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才能沐浴明媚的阳光,充分发育与生长,从而再现这个国家的生机与活力。同样道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依托着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吸取营养,取其精华,承袭符合国家风格的教化传统,不仅如此,优秀传统文化也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现代转化,完成华丽蜕变,被年轻的大学生所接受、认同,从而生生不息。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之于思想教育相当一源活水,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涵,提供丰富的资源,它所积淀的最深厚的精神追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

1.优秀传统文化与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观点也闪耀着的光芒,实现了与殊途同归的相互呼应。例如《大同书》中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想要建立一个公正有序、互助互爱的社会,这与要解放全人类、解放人民有着相通之处;再如《易经》中讲到阴阳,与的辩证法也有共同的基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合,五行之说也蕴藏了唯物史观,等等。[1]这种不谋而合的文化元素,穿越时空,影响至今。我们知道是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的集成,它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普遍规律,探寻了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路径,反映了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本质与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普遍的真理性。然而就是这样的理论,其基本观点与中华传统文化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使在中国找到了生长的土壤,能够获得民族心理上的接近和容纳,有着文化上的亲切感。

2.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向

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亘古相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一种内在的最根本的精神力量,虽然出现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但核心的精髓都有着共同的表现,哪怕是战乱、社会动荡,这种绵延不绝的精华依然能超越时空。并且它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一个明确的指向,还将是未来的一种根柢,历经岁月更迭,始终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所以今天我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指导,未来它也必将是中华民族的理念价值,这种指向不会随历史时间的推移而蜕变。就像德国哲学家布洛赫认为的“在人类历史中始终伴随着无所不在的乌托邦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游离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跨越时空被积淀下来”,[2]一旦某一时代的社会基础和意识形态衰落,唯有它“经久不息地存于各个时代,作为其他时代培育果实和提供遗产的始基而继续存在”,[3]这种美好期待也指向久远后的未来。

3.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厚的传统滋养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思想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它有治国安邦的睿智灼见,有彰显时代价值的真知理念,亦有教人修身涵养的鞭策警言,这些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需求资源。比如“仁者爱人,厚德载物”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原则的教诲,“言而有信、一诺千金”就是教育大学生要做诚实守信的谦谦君子的告诫,而“明礼为仁,仁爱孝悌”就是对大学生的伦理规范,“内省慎独”又为大学生提供了人格修养的方法,等等。所以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丰富的思想宝库,无论是孔子、荀子、老子、庄子的辩证法,管仲的人本思想,孟子的以民为贵的民本观点,还是老子的上善若水、廉政恤民的善政理念,墨子兼爱非攻的和谐认知,这些都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成为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思想元素。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历史传承、现代表达和时代创新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要承袭历史,使其得以在大学生中传承,还要用适合今天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现代诠释,同时还要面向未来,不断地创新发展,完成创造性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第3篇

首先,学生思想活跃,教育方式不够灵活。从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构成来看,他们都处于青春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追逐个性、崇尚新潮、追求时尚的思想,更容易被一些非主流思想引导。传统文化氛围不强,导致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思想已经“过时”,学生很容易对学习内容产生乏味、枯燥感。再加上部分教师仍然沿袭“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在教育过程中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其次,学生接触信息量大,教育内容不够贴近学生,吸引力不强。现在网络发达,信息来源广泛,学生现下的娱乐生活中,电视、电脑、手机游戏等一些“新奇特”的方式层出不穷。在学生所接触的庞杂的信息中,不乏一些负面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的左右,传统文化的融入显得单薄,对学生而言不具备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众多思政教育者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科学、优良的思想方法、行为指导的道理。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思政教育要想切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就必须要迎合新世纪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构建了特有的民族文化体系,深刻影响着民族的精神风貌。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强大的青春活力,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者,他们理应继承和发展老祖宗留下宝贵的思想财富,将传统文化中一些经典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处事方式作为自身的思想、行为的引领,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符合时展要求。

近年来,西方思潮的不断引入对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外来思想中不乏一些低俗的内容,例如享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等,这些不良思想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要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忠烈刚正、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等优秀的民族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资源,教育高职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进行提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在学生中倡导与时俱进,弘扬现代精神社会中的优良风貌。

三、强化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是青年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在高职院校中,教育者应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一方面,学校要在基础课程中引进传统知识,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填充到课堂讲解中,弘扬以仁义礼智信等内容的精神价值观念。用爱国、自强、和谐、友善、团结等优秀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用自律、诚信、节约等引导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可通过宣传海报等方式,营造氛围,可模仿主流电视台的知识类综艺节目,在校园中举办国学知识大赛、成语听写大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或者通过校园广播等方式,宣讲传统优秀故事,促进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使优良的校级校风建设成为传播优良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

在传统文化引入和教育中,力求做到继承传统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例如,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剪纸、面塑、草编,传统艺术中的瓷器、刺绣、雕塑进行展示;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指引下,开办具有历史感、文化感、个性化的创意作品展。通过校内网站等一些传播途径,在学生之间形成诚实友善、勤俭自强的学习氛围,并将传统观念构建成完善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交流,加强传统文化艺术对学生思想作风的引导。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传统的说教式思政教育过于枯燥乏味。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广大思政教育者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多地采用互动、交流、社会调查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提高对思政教育的认可度。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学校应积极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如书法、绘画、历史、文学等课程,加强经典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让学生在丰富的思想文化中修身养性,激发高职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素养;价值观;人格修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34-02

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说,文化是人类的遗产的现代呈现,是人类知识的节点在当下社会的再生产。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而在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再现,对当下社会仍然发挥一系列的影响与作用,这也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说的“惯习”使然。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也有民族精神、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扬善抑恶,真善美相统一;重伦理的价值取向;重知识、信义、道德;主张自强不息,勤劳刻苦;以人为本,强调“君子”人格,崇尚统一,这是超越时代魅力的优秀传统必须具备的。面对多元文化的冲突,著名社会学家曾说:“传统文化如何应验与行走于当下,必当是学者们亟待思考的重要话题。”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信仰问题也必然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缺位造成大学生信仰“空巢”

(一)大学生个体人文精神的缺位。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复旦大学百年校庆致辞中指出:“大学应当以学生为本,关注和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特别是关注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当下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P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有独特的精神文化。目前,我国大学生是在中学应试教育下走进大学校门的。进入大学之前,大学生所看的书大多是考试用书,很少、甚至没有接触人文精神,这是目前大学生出现人文知识空白的主要原因。而且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倾向,影响了人们的感情、个性和人格的培养及塑造。当今大学生大多缺少人文精神,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个人知识、技能的学习,缺乏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二)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的让位。儒家伦理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导和核心,一直是影响中国汉文化的主体思想,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在仁爱、诚信、中庸、天人合一等思想上。所谓“仁爱”,即指宽仁慈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行为的规范和道德修养。“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的是处事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强调人们要自觉地进行自我修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至善、至仁、至诚的人。“天人合一”是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指合一于至诚、至善。“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指像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要求人们自觉修行,像“天”一样造福于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儒家传统伦理价值观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今天社会转型时期,虽然大多数大学生仍然带有某些传统价值观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待人处事真诚、老实,与人团结友善,尊敬老师,孝敬父母,但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思想道德不断滑坡,陷入了以自我为中心或极端个人主义的误区。

(三)个体人格修为意识的淡化。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人格的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理想人格的最终体现。虽然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状况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仍与社会的期望有落差,表现为:第一,道德意识不强、道德行为不良以及道德人格不够高尚等。比如大学生信手涂鸦的“课桌文化”、“厕所文化”、“墙壁文化”在各个大学可以说随处可见;图书馆书籍和杂志许多被撕页,让需要的人无从借阅。第二,完美主义倾向,人际适应不良,心理人格不够健全。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凸显了大学生的人格缺失,他们毫不珍视生命的价值,甚至把自己的生命当成儿戏。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面对挫折和失败、面对不如意,就采取极端方式,以求得自身的解脱,这说明大学生人格严重扭曲。第三,信仰危机与政治人格不完备。当代大学生中的一部分学生不相信科学,甚至对持怀疑的态度;部分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精神空虚。还有部分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不良思想影响严重,价值取向明显存在偏坡,且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近几年大学生群体中的不和谐事件时有发生,凸显了大学生人格修为意识的谈化。

二、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信仰的探索

(一)为学生开辟传统文化教育空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来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理性人文精神。将中学的政治课具体化为国情教育课,其中一部分以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内容为主,并且,可以在中学的历史、语文等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使学生较早地接触传统文化。当学生进入高校后,通过文史哲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以必修课的方式加以强化。同时,校方可以在非文学类专业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此外,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参观历史文化古迹等强化传统文化的灌输,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生产的重要依托。

(二)从社会教育机制与环境视角建构个体的人格价值。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在大学生教育中,理应广泛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魅力无穷,能够影响并调整人们价值体系,尤其是对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而言,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在这种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紧迫而重要。因此,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要优化教育教学的现行机制,进行正确的人格修为养成教育,更要注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养成教育,使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要求各科老师在保持自身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基础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正确积极的观念传输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氛围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品质。目前,全国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整体上是积极的,但也存在着有待完善的地方,所以要把加强校风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当做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来抓。

(三)引导个体价值体系的自我审视并规范其网络行为。当下,不少大学生过分看重个人利益、个人价值,而不是社会利益、社会价值。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忽视他人及社会利益,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色彩。因此,在大学生价值体系的建构中,要引导学生多选择对自己有帮助、有积极影响的交往对象,促使他们充实和完善自我。当今的大学生都比较现实,注重个人得失,这与市场经济的利己倾向的影响分不开。因此要加强完善学校与社会的沟通机制,净化社会环境,同时,学校应与社会团体联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最终使大学生的认知回归正轨。数字化时代,学校还要关注虚拟的空间化,加强网络空间的管理。网络作为一张联通多元社会文化的场域空间,给大学生个体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文化营养,但也给学生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强网络空间建设,搭建促进传统文化传播的平台,通过QQ、微信、博客等媒介传播传统文化,以促进学生认知与信仰的提升。

三、结语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生力军,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得好与坏,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面对当下大学生个体传统文化缺位所导致的信仰缺失,要从启蒙教育入手,要从现在做起,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大学生走出错误人生价值观的误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走向透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2,(1).

〔2〕武艳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状况及特点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58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流传的却很少,当代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知之甚少。为了让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能够传承下去,新课标规定,让语文教学来承担这一重任,因为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探索的话题。

一、学习传统文化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比于枯燥的学习,将传统文化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会使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初中阶段是汲取知识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念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初中语文课程中,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语文教育中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语文课堂上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老师的引导学习传统文化,体会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策略

(一)汉语传承在诗词

初中生是承接小学和高中的纽带,初中阶段,既是对小学阶段知识的补充,又是为高中语文的学习打基础,更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阶段。因此,初中生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量不能少。这要求初中学生要在课外大量阅读古诗词,理解并背诵。学生可以在背诵熟记的情况下理解、感悟诗词大意。除了学生背诵理解之外,语文教师的教学也至关重要。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媒体教学,把诗转化成图片或动画,再播放朗诵声音,让学生在看、听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情感。比如:在《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送别友人的画面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再配以乐曲,让学生感悟作者和离别人的心情。这种相当于再现情境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同身受的体会作者感情,也更能体悟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在离别时的不舍。

教师还可以根据我国的传统节日教授古诗词。古人对传统节日非常重视,并且在节日期间,他们会作诗留念。对于九九重阳节,古人有相应的诗文记载,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千古名句,当今人们在节日期间也用这句话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除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之外,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活动,通过比赛,也能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阅读教学紧密联系传统文化生活

阅读教学,一方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熟悉,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大量的阅读课内外读物,增加阅读量。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用板报的形式在“学生园地”规划一块,作为语文小知识的天地,让学生轮流布置,每隔三天换一次,要求不能重复。这样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那么为了不重复,学生会关注每一期的内容,这无形中让学生增加了知识量。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文言文阅读来讲解我国传统文化礼节和古代圣人的思想境界。比如:在《两小儿辩日》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意思,然后组织学生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在学生讲出这个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境界,引导学生联系孔子的回答,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解。让学生要有平和的心理,与先哲靠近。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有关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屏幕上,通过课件等形式将课文进行多色彩的处理和多元化的归纳。这种方式能通过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高效地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有力工具,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教师可首先通过多媒体对岳阳楼的历史文化背景加以介绍,让学生对该篇课文的背景知识有所认知。紧接着教师可以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以一种醒目的方式展现在屏幕上,给学生一种震撼,并且给出相关链接,将现代人学习这种为民、为苍生而尽心尽力精神的实例加以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范仲淹的这种精神。学生在这种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课堂氛围中,就能够对自己早已熟知的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深刻而良好的认知,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也提升了教学效率。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古代诗文的教学中能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人生态度,从而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立足课堂,拓展课外,以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学生带入传统文化的大殿堂。

(四)文化在课外教学中传承

语文教学不仅仅只在课堂,语文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语文教学是课堂和课外的结合,教师在课堂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理论,在课堂之外,教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新的知识,并获得新的感悟。与生活相结合的语文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可以模仿一些电视节目,在学校开展活动。像“中华好诗词”节目,将文化以节目的形式展现,一方面增加了人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无形中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学校可根据这个节目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或“成语书写大赛”等,以不同的方式举办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游戏中,比如学生玩“我说你猜”游戏,一个学生描述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或书中的角色,另一个学生猜,在“我说你猜”游戏中,要求学生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而游戏又有竞争性,输了的同学为了下次赢得比赛,他们会再次学习。这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第6篇

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 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 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第7篇

【关键词】戏曲;传承;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精神文明也有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出现“戏院门前车马少,场内座位空席多”的不景气现象,流行歌曲、摇滚乐等快餐文化正以强大之势冲击着传统的戏曲艺术。振兴戏曲,弘扬民族艺术的口号提出来已经十几年了,但戏曲衰退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究其原因,有戏曲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其他文化冲击的原因。十几年的振兴努力,论其成败得失,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没有把振兴的重点放在培养新一代的欣赏者上,造成观众年龄日趋老龄化,观众面出现断层。因此,要振兴戏曲,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瑰宝,使戏曲艺术代代流传,不仅需要好的表演者,更需要大量观众。“振兴戏曲从娃娃抓起”,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与喜爱。

河南是豫剧之乡,常香玉、马金凤、陈素真、崔兰田等名家的唱段和剧目深深吸引着一批观众,也产生了许多戏曲爱好者,他们常常聚集在金水河畔,唱戏交流,自娱自乐。而二七区铭功路小学就在金水河畔,耳闻目染中,一批小戏迷诞生了。他们在家长的殷切期盼下,一批学生登上河南品牌节目“梨园春”的舞台,显示出了他们对戏曲的热爱。为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热爱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学校决定开设《亲近中国戏曲》课,让更多的孩子接触我国的戏曲文化,激发他们学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以戏曲教学为载体,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培养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欣赏和兴趣,掌握戏曲的演唱、表演的方法,亲身体验戏曲艺术的乐趣,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内涵以及体验戏曲艺术的乐趣,弘扬戏曲艺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及艺术鉴赏能力,启迪他们的思维与心智,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与民族精神。

(1)通过学习能够系统地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悠久历史,了解戏曲艺术的种类,说出戏曲的起源、发展、影响等知识,了解戏曲的化妆、服装的特点,感受中国戏曲中色彩及构图的对称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思想情感。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讲授、比较、归纳等方法,了解各类戏曲剧种的主要特征和风格(如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初步掌握戏曲的演唱及表演方法,能够了解戏曲中较为关键的组成因素,初步感知并练习戏曲演唱及表演的关键技巧,如唱腔、念白、身段和表情及武打动作等,增强学生的演唱及形态表现力。

(3)学生能够通过戏曲游戏、舞台展示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戏曲欣赏与表演,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作热情。

(4)学生能够融入戏曲排演活动中,掌握合作及交流的一些策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及自制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胆怯、紧张等不良心理因素。

(5)以戏曲艺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释放学生的创造、表演能力,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文化的内涵及体验戏曲学习的乐趣,弘扬戏曲艺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

本教材使用了单元学习的编写方式,开始为绪论,主要介绍戏曲的起源、影响、剧种等,接下来共五个单元,分别为我国戏曲中的五大剧种: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每个单元均有“了解历史”、“走进名家”、“名段赏析”、“表演指导”、“戏曲擂台”5个模块组成。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原有基础,进行教材重构。一般而言,每个模块安排10~15课时。

三、课程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要以师生为主体,立足实际,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课程有效实施。

(1)欣赏与剧情介绍相结合。我国戏曲剧种丰富,流派纷呈,除京剧、昆剧属全国性的剧种外,其他都属地方戏,运用地方方言演唱。如果在欣赏时,一味地让学生听,学生根本提不起兴趣来。为此,在让学生欣赏戏曲时,采用欣赏与剧情介绍同步进行,讲一段,听一段,边讲边听。

(2)学唱与表演相结合。戏曲中拖腔的演唱是最大的一个难题,一字多音,半天唱不完一句,如果仍旧运用传统的听唱或视唱方法来教唱,肯定行不通,学生会更觉枯燥。为解决这一难点,教师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把学唱与动作表演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范唱与视频相结合。在戏曲教唱中,教师经常发挥自己的演唱特长,给学生示范演唱和表演,特别是像这种学生本身并不太喜欢且又难以听懂的艺术,更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不断去吸引学生。每当教师说给大家唱一段时,全体学生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并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原本窃窃私语的课堂,就会变得鸦雀无声,教师的范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实施游戏教学法。戏曲走进课堂后,仅仅是欣赏和演唱是完全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师要努力营造环境,开展一些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如在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时,先让学生们在家上网查寻有关网站,了解什么是生、旦、净、丑;后结合讲解来欣赏京剧脸谱,掌握各行当脸谱的特点;最后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出示六张脸谱、几个人物,让学生“找伙伴”。结果黑脸的张飞、项羽结成一对,红脸的黄盖、荆轲找在一起,白脸的曹操、司马懿凑在一堆,由此引入京剧脸谱色彩与人物角色性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学生踊跃参与判断分析,结果自然印象深刻,兴趣浓厚。

四、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

(1)全面性原则。课程评价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既注重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又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

(2)导向性原则。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戏曲方面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对戏曲的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

(3)差异性原则。课程评价应注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尊重学生富有的个性或独特的表达方式,注意学生在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经济状况、语言、性别方面的差异,给予公平对待。在知识技能的评价上,不做“一刀切”,而是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

(二)评价内容

(1)情感与态度:对戏曲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

(2)知识与技能:戏曲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对戏曲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

(3)综合实践:戏曲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

(三)评价方式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戏曲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科学性。

(3)自评、互评及师评相结合。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

五、课程效果

在《亲近中国戏曲》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过程中,弘扬了民族文化,彰显学校特色。学校从营造浓郁的校园戏曲艺术特色氛围到“金名”剧社的成立,(2010年3月组建“金名”剧社。主要从1~4年级挑选有戏曲表演及歌唱潜质的孩子进入“金名”剧社,并聘请专业人士来给孩子们上课,进行基本功训练。并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河南著名戏曲品牌栏目“梨园春”,通过打擂,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扩大了学生和学校的知名度,激发了更多孩子对戏曲的热爱。)再到艺术节节目展演比赛屡屡获奖,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多到广、由单一到全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戏曲艺术素养,让戏曲在我校由落地生根到百花齐放。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真正将这一核心理论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得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它们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现状,促进各种层次、各种特长的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邀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准备相关的材料,如查找名家的介绍、欣赏名家唱段视频等等,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而不再是教师“一堂言”。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培养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

(2)提升了教师戏曲艺术素养。校本课程教师,首先应是戏曲艺术的欣赏者和爱好者。为了更好地实施此课程,我们的教师在课下十分注重自身对戏曲知识的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她们收集一些剧照、精彩的唱段以及介绍戏曲家和戏曲知识的小文章,平时还多看多听不同剧种的戏曲,让自己精通一到两种戏曲,并能唱上几段,努力做一个戏曲“杂家”;在课堂上,以自己对戏曲的积极热爱态度来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营造学习戏曲的良好氛围,并用有感染力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优雅的手势、有腔有韵地演唱,将学生带入一个如醉如痴的戏曲天地里。

(3)实现了学校文化品牌的构建。在扎扎实实开展戏曲教学的同时,我们注重对校园内浓郁的戏曲氛围的构建,彰显学校戏曲文化品牌。首先,校园环境的布置上体现戏曲特色,鼓励学生画戏曲脸谱,把不同人物的脸谱装裱后挂在学校的走廊、楼梯两侧。同时也把戏曲演出及活动照片挂在走廊上。其次,大厅宣传窗里经常宣传有关戏曲艺术方面的知识,报道一些学校精彩的戏曲艺术活动信息及照片,陶冶学生戏曲艺术的情操。第三,利用校园课间音乐广播,有选择性的让学生收听戏曲各剧种的经典唱段,开阔学生的戏曲视野。最后,学校建立“金名”剧社,室内布置“粉墨登场”“菊坛走马”“梨园飘香”等相关戏曲小知识,另有学生戏曲课及戏曲辅导照片。浓厚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提高艺术修养,同时学校品牌也凸显出来。

第8篇

2011年暑假,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国粹京剧,引进校园,在京剧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上做了扎实而有益的尝试。通过京剧校园文化的创建、京剧校本课程的开发、京剧特色活动的开展、京剧实验课题的研究,充实了德育内容,革新了德育方法,摸索出了一条崭新的德育途径。

一、打造京剧校园文化,由外而内地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

德育的本质在于体现“真、善、美”,在于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在于引导、约束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使之符合全社会公认的标准和规范,其美学成就表现在塑造美的人格。

京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艺术上,它将音乐、演唱、舞蹈、武术、服饰、文学、美术等融为一体;思想上,它既继承和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又融进了近、现代民主与科学的进步思想。

基于此,金乡县实验小学经过千挑万选,用京剧元素创建独特的校园文化,由外而内地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主题文化墙有手绘的京剧人物,如爱国爱家、精忠报国的代表岳飞,清正廉洁、铁面无私的代表包拯,崇尚民本、严正执法的代表海瑞等。走廊里张挂着神态生动的京剧脸谱,如忠义仁勇的关羽、保护忠良的程婴和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等。班级文化里,班主任带领学生悉心布置京剧文化宣传栏、手抄报和黑板报。梅兰芳、尚小云、于魁智等京剧表演艺术家艰苦学戏、德艺双馨的成长小故事让孩子们一看就能心领神会,并逐渐浸润他们的心灵。

二、开发京剧校本教材,完善学科课程体系

为填充学科课程在京剧上的空白,依据《音乐课程标准》,金乡县实验小学编写了校本教材《走近京剧》。2014年10月,该书由青岛出版社公开发行,并于2014年11月,在山东省首届特色课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走近京剧》教材内容涵盖五个教学方面:听一听、记一记、学一学・唱一唱、京剧小知识、师生互动。这五个方面的内容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层次、有计划地科学安排课程,既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了有代表性的京剧曲目,如保家卫国的代表《穆桂英挂帅》、深明大义的代表《将相和》、教育孩子从小胸怀大志的代表《红灯记》以及孝老爱亲的代表《钓金龟》等,又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思想。

在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中,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京剧课,以自编教材《走近京剧》为蓝本,按照“兴趣培养”“唱腔教学”“身段教学”三级目标组织教学并落实德育目标。孩子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国粹京剧的热爱。

三、组织京剧社团展演,发挥活动育人功能

学生社团是强化活动育人功能的良好载体。从2011年金乡县实验小学正式成立“京剧社团”至今,学校参与了一场场异彩纷呈的京剧展演和比赛活动,一路洒满了拼搏的汗水。

为提高京剧社团师资力量,学校聘请高校专家、教授、表演艺术家担任学校京剧艺术顾问和校外辅导员。2013年2月,“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教学实习基地”落户金乡县实验小学。2014年12月,学校又被该院确定为“教学实践基地”。

在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姚志强、山东省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院长王文清等众多京剧界教授、名家的关怀和期待中,2016年11月,京剧社团的孩子们表演的节目《白毛女》荣获了山东省中小学校园艺术节戏剧组一等奖。在2015、2016年举办的第六届、第七届“中国戏曲学院杯”全国学生戏曲大赛中,学校的京剧节目《智斗》《金山寺》荣获集体项目一等奖,此外,还斩获多项集体和个人二、三等奖。为表彰学校京剧社团的成绩,济宁团市委、市教育局授予学校“2016年度济宁市‘百佳学生社团’”荣誉称号。

学校京剧社团的周天一同学,因京剧的魅力和感召力而彻底改变了原本怯懦的性格。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全国少儿京剧电视大赛”中,周天一表演的《贵妃醉酒》荣获全国总决赛铜奖;2015年6月,他被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录取。周天一妈妈说:“孩子是幸运的,是京剧让他变得健康、快乐和自信,我们全家都爱京剧!”

四、研究京剧实验课题,丰富德育

方法与途径

课程改革的深化需要以实验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来带动。2011年至今,金乡县实验小学先后组织申报了多个京剧方面的课题,如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京剧曲目进课堂的研究”、山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京剧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京剧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等。以课题为依托,带动了京剧教学向着前瞻性、目标性迈进。

(一)从京剧中发掘德育元素,丰富德育方法

在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从京剧剧目中包含的戏剧矛盾冲突、京剧人物的思想道德品质、京剧唱词里囊括的传统文化精髓,以及京剧布景配乐、唱念做打中发现德育的因子,挖掘其中隐藏的并能够带给人精神陶冶和审美感染的德育因素进行研究,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京剧当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非常多,其中“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有积极价值导向的传统文化思想,不仅能培养学生美德,还能塑造其言语表达能力,净化其心灵。

如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戏曲理论家马少波先生创编的京剧《正气歌》,以生动的舞台形象,再现和歌颂了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投笔从戎、保国抗元的英雄事迹。剧中,文丞相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宁死不屈,展现出震撼人心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现代京剧中《沙家浜》《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剧目,也包含着“爱国”的德育因素。欣赏它们、学习它们,必然能使学生受到道德力量的感染,必定能将“爱国”的种子深深植入他们的内心。

(二)将京剧与学科课程整合,拓宽德育途径

课程整合,狭义地讲就是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京剧本身就是一门融合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艺术,因此,京剧教育整合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整合内容上,利用京剧艺术本身所包含的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学科元素,在对应学科中展开综合性教学活动,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和体育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整合的形式上,通过调整、增删、修正、丰富课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实施方面更加突出校本特色。

美术教师通常会通过京剧脸谱、京剧服饰等落实教育目标。以京剧脸谱独有的艺术特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识脸谱、画脸谱,培养他们的是非观念,即德育中关键的核心――价值观。京剧与语文课整合时,教师通过讲京剧故事、写学京剧的心得趣事等教学环节,实现德育、京剧与语文课程三者的有机整合。京剧与《道德与法治》的整合,学校也做了积极的尝试。在“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主题单元中,教师通过说说国粹、了解京剧知识、欣赏京剧、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聆听,增强学生表演京剧的自信心,从而自觉关注京剧,真正把京剧这一浓浓的中国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孩子们的内心。

儒学大家朱熹说:“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学校教育是传承文化并促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最好途径。把京剧教育与德育有机融合,不仅拓宽了学生成长的道路,为他们的未来奠定了基石,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将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l掘、整理和利用国粹京剧以及齐鲁优秀文化的育人价值,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格教化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根植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的高尚情操,实现弘扬传统美德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第9篇

笔者认为:试题分析,除去检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效果,更主要的作用是:试题分析能为改进教学、指导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老师在通过对试题相关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命题的趋势和规律,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结合大量典型的、新颖的例析,拓宽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技巧和方法,使考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结合自己的一次期末试题分析做一些阐释:

我们苏州市的语文试题,比如第一题,以往多采用给拼音直接写汉字的方法,孤立的考察学生的识字能力,完全脱离语境,抹杀掉了“词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次改用截取一段文章的精美片段,从中选择四个常用生字让学生依据拼音填写。这种改变已经很了不起!让广大学生从繁重的机械化的依据课后生词表进行识记默写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非常好!

第二题,找错别字,出题意图同上,避免孤立检测,把字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去识别去发现。

启发:学好语文要靠学习主体的自然“习得”(用心读书),学生要通过反复涵咏课文来掌握词语,不仅掌握字音字型,更主要的是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默写填空:突破了以往给上句写下句给下句写上句的默写,而是融入了理解和判断式默写!让学生依据提示将背过的整首作品在脑海里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最终判断出所应填写之句。

启发:既保留了学生对传统经典名著、名篇、名句的识记要求,又更加突出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涵咏、内化、吸收的终极目标。

第四题,采用对联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名著的阅读情况及理解情况,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我们教材涉及很少。

启发:但许多古诗句都是对仗,对偶的,我们导学练上有几处让学生对对联的练习,希望我们同仁能重视,多给学生一些联系的机会。学生对“对对子”兴趣很浓厚的,因为这个练习具有思维上的挑战性,容易让学生找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让学生诵读李渔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

第五题,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又一精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题目:

A、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B、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

C、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也不可与那些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D、历史上不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却是或被挖心,或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悲惨故事千古流芳。

第一个成语“一失足成千古恨”,迷惑性最大,估计学生选A的最多。错误在于:失去机遇——不能算是“失足”。

第二个“妙手回春”,多用于比喻,画家描绘出实实在在的春天,不适合用“妙手回春”来比喻。

C是同日而语的成语应用,难度也颇高。习惯上应该是说“低级、不好的”不可以、不能够与“高级的,好的”同日而语,更恰当些。而本句子恰恰说“仗义的人”与“明哲保身的人”不好同日而语。颠倒了。

启发:我们显然不应该让学生孤立的背诵成语,最合理的知识积累是结合语境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理解性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把“死的知识”转化成“活的能力”。

六、七题是对诗歌的理解赏析。

唐诗是中华文化精华中的精华,历来都倍受重视。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我们就开始强调古诗文诵读。坚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可是我们见过几个孩子因为长期诵读古典诗词而产生浓厚兴趣进而萌生创作欲望的?可见,古训只适宜它自己特定的时代,后人一味地抱残守缺,无疑是愚钝之举。

启发:我觉得我们语文老师必须要和学生一起对诗歌进行读、译、论等,完成一个塌实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让每首诗词的文化精髓深入学生骨血,进而转化为他们的精神和气质。那种信守“诗读百遍其意自现”……问题是能读那么多遍吗?还有过去文人专一学习诗文我们今天的学子被多种课程缠绕早就失去悠闲领悟之心态了……“放牛似”的只让学生读读读、背背背、默默默的做法,不仅是对年轻人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古诗词的亵渎。

第8、9、10题文言文:此次删掉了对单个词语意思的考查,保留了对句子整体理解的检测,我个人也很赞同。引入了课外文言文的考核,我也非常赞同,甚至觉得可以逐渐地完全采用课外文言语段,包括现代文也是同理。

启发:很久以来,我们的语文学习过于“精、细、深、全”,而在宏观大义上,关注不够。

缺失了中华文化固有的恢弘高远之气,过多的迷失于小技巧小知识点的记忆。不仅让学生学的苦不堪言,而且严重损害了一代甚至几代年轻人气质、气度的养成。他们在十几年的语文学习之后,很大一部分都没有成长为大度、包容、睿智、犀利、独立、勇敢的真正人才。为什么?我们语文教育偏向了!

11——14,现代文语段阅读。这是此次试卷革新的一大亮点!考了课文泰格特的《窗》

题目:

11、文章中对两个人的谈话并没有具体描写,但是有这样一个概括的介绍。你能推断两人的一个共同身份吗?能推断他们伤病的背景吗?你从哪里可以推断出来?

12、我国民间有个典故,说坡和佛印斗法,佛印问:你看我像什么,东坡答:我看你像一堆牛粪。佛印说,我看你像佛。苏小妹闻知此事,对东坡说:你输了,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如果据此观点,我们能不能解释为何近窗病人和远窗病人眼中景物的差异?

13、你眼里,是深夜死去的远窗病人不幸,还是面对空墙的近窗病人更不幸?为什么?

14、请你为《窗》续一个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