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16:37:41
导语:在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
1.高智商的野蛮人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完善素质教育,但受应试和升学的压力,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学生的综合素养严重失衡,从小学到中学,题海战术似乎成了最行之有效的高分速成法,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被剥夺,很多孩子被培养成了高智商的野蛮人,书店里的各种练习更是受吹捧,而传统文化书籍更是无人问津,即使家长一厢情愿地买回家也是束之高阁,应试教育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
2.学生缺乏修养,暴躁易怒
语文课堂本应是学生放松情绪,感受文化的幸福时光。曾几何时语文也变得“唯分数论”,凡是考试涉及不到的文化、文学都被视为“异类”。长此以往,没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传统文化熏陶的教育,许多学生缺乏个人修养,没有一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之心,甚至是非不分,易怒,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3.父母无恩论
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是简简单单的爱字,孩子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摆脱“传统”的羁绊,很多孩子选择了与父母反目为仇,甚至“弑亲”事件层出不穷,本来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后演变为社会的悲剧,值得反思。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1.深入解读教材,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由于语文教学所用的素材均是在契合学生认知水平、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所编成的,而此类文学作品不仅措辞优美,可让学生从中学会语言应用技巧,还潜藏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可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思想,引导学生在深入剖析相P教材时,能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精髓,理解作品中优秀的文化特质,从而得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真正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师说》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表述的“师道”思想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这三点“师道”,并在深入解析中明白只要有相应的能力,人人可为师,且只有从师学习,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而不耻下问、尊重老师更是从师过程中的关键思想。在指导学生深入解读此文章中,可让学生重新地去理解“老师”这一概念,这便成功地让学生从教材中感悟到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文化思想。
2.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自主接触传统文化
语文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发展,而这也意味着,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相关教师也应注重从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主动了解,主动接受的良好心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形式,因而教师可结合传统节日,让学生直接感受借助节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由此对于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兴趣,引导学生感知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可起不容小觑的正面影响作用。例如,在清明节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感悟其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而在中秋节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并开展朗诵比赛,以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中秋相关优美诗歌的熏陶,了解期望阖家团圆这一节日内涵。在重阳节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重阳节相关的诗词,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学习到重阳节的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等传统习俗,并分析以往重阳节习俗的寓意是为了健身祛病、以畅秋志、辟邪求吉,而时至今日,重阳节已演变成为倡导人们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节日。由此也令学生从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化,这有利于其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3.鼓励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深化传统文化认知
一、娱乐脱口秀节目的文化选择
“脱口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谈话类节目,指的是主持人对嘉宾的访谈或者是对人物的访问。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和嘉宾都不准备讲稿,而是靠现场的随机应变。娱乐脱口秀是介于谈话节目与娱乐综艺节目之间的一种新的节目类型。既保留了谈话节目的基本播出形态。又借鉴了娱乐节目的表现手段,增加了谈话节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同时。舞台化、表演化的谈话内容,也使得节目更加具有可视性和吸引性。
娱乐脱口秀必须具有娱乐性。但娱乐性并不等于文化的缺失。不是主持人的独角戏,更不是无谓的游戏玩耍,必须蕴含一定的价值导向和审美取向。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是这个民族的精神食粮,深刻影响着民族的心理、性格和精神世界。娱乐脱口秀节目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娱乐作为终极目的。不惜以低级趣味来制造娱乐就是一个误区。在娱乐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一些恶俗的娱乐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文娱节目中:主持人相互调侃。在镜头前夸张表演。演出道具丰富多彩,让脱口秀节目更加“娱乐”。
娱乐节目的文化选择,已经成为媒介一种至关重要的选择,不仅关乎媒体自己。更关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走向。现代娱乐脱口秀的文化选择,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长远方向。
二、《天天向上》中传统礼仪的构建
2008年,由湖南经视《越策越开心》原班人马打造,以礼仪公德为主题的娱乐性脱口秀《天天向上》,将娱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节目主题、传播方式、传播意义中有创新发展。
1 娱乐。寓教于乐。
在娱乐节目横扫媒介市场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在欢声笑语中享受。这笑声背后隐藏的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逐渐消失,国民优秀礼仪风范的悄然退化。与文明之邦的称号相去甚远。湖南卫视打造全新娱乐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以礼仪公德为主题,传承中华礼仪之美。运用娱乐方式,解构传统文化,寓教于乐,让人喜闻乐见,开创了一种新的电视节目模式。
我们的生活是需要娱乐的。当社会和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的时候,部分受众会把让身心愉悦的任务交给电视,在节目中缓解压力。但是。娱乐节目当然也需要严谨和严肃,娱乐不是游戏,不是作秀,更不是主持人和嘉宾的即兴表演。在轻松和严谨之间做到恰到好处,才能铸就一个独具特色的节目。《天天向上》不同于一般的娱乐脱口秀,在节目的大主题和每一期节目的小主题中重新构建我们有些遗失的传统文化,在娱乐纷繁的生活中隐性地提醒广大受众,传统礼仪文化不可以丢。换一种方式去传承或许更能让大家轻松接受。从公德礼仪的大主题到茶文化、戏曲文化、职业文化、语言文化的小主题,《天天向上》传达了一种新社会寓教于乐的方式。
2 播中的礼仪课。作为电视节目的程序软件,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已成为当前各种类型节目之间相互竞争、吸引受众、抢占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无论面对何种收视需求,都必须转化成相应的电视节目形态,才能为观众所接受。达到传播、服务的目的”。
首先,从《天天向上》节目的形式上看。演播室被装饰成为班级的样子,有黑板、国旗、窗户、桌椅、的图像,还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醒目字样,在突出其教化功能的同时营造了一种幽默氛围,标示了文化传统的符号。主持人分配为班级课上的班长、副班长的职位,互帮互助。取长补短。聘请在各个方面的明星专业老师,以上课的方式来传播学习传统文化。
其次,从节目的环节设置上看。首次打造七期宣传预热节目:《天天向上――前传》,内容有:开场秀、七堂公开课、成语故事、电视购物、游戏环节、大师讲礼仪多种节目元素。将授课和表演融合,内容丰富,让观众在极富娱乐的同时学习和了解礼仪知识。中华民族曾被称为礼仪之邦,但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我们越来越少了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基本上处于失序状态。这七期预热节目系统地让人们开始在脑中重新拾起丢失的文化。
节目设置情境教学短片,阿毛和师傅一起为大家纠正生活中错误的礼仪,传授正确的中华文明礼仪。采用幽默情景剧的形式,用故事传递传统文化,用影像阐释功德礼仪,将知识和娱乐融为一体。阿毛屡次犯错,不懂得生活中的礼仪常识也向我们传达了小孩的成长环境是极其重要的,在中华传统文化缺失的今天,如果不在孩童时代重新建构,在祖国的储备之才中客观引导,那么,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将会成为泡影。
最后。从节目内容的安排上看。以短剧表演和嘉宾介绍的形式讲解中国传统的男女礼仪文化、各地方言习俗、茶道文化、戏曲文化等等传统的礼仪文化知识。例如张颂老师参与的《天天向上》推广普通话这一期节目,其价值恰恰在于融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主流文化热潮中,成为综艺节目内容深化、形式活化的一个亮点。
3 娱乐背后的文化内涵。
当电视选秀节目掀起一阵粉丝热潮的时候,当娱乐游戏的参与度直线上升的时候,当各大电视台想开始学习湖南卫视娱乐品牌模式建立的时候,我们发现,娱乐时代来临了。
当四书五经被丢到一边的时候,当诗词歌赋在心里认定为课堂学习任务的时候。当从校园走向社会不懂得社交礼仪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我们心里开始退去。
《天天向上》在娱乐的背后挖掘到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元素。借助于寓教于乐的方式。既可以增强传播的普遍性,又可以提高接受信息的容易度。理念与方式上,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担当起文化传播的责任与使命,在媒体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大众深刻认识到,娱乐,并不是那么简单。娱乐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我们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传承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
一、强化出版人的角色意识
在与市场共舞、与消费为友的同时,要想在坚守文化本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就必须从五个方面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
一是强化文化人角色意识。文化人角色要求出版人既是文化积累者,也是文化传播者,同时还是文化构建者。如今的出版人要扮演好文化积累者的角色,要通过选择、优化不断积累新时代中人们的认识、经验、思想等文化精髓,一如既往地续写数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史。出版人还必须担当起传播、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不仅要将极具文化内涵的知识、信息记载、积累下来,更要通过复制、制作以及营销等活动对其进行广泛传播和有效传承,使之源远流长。更重要的是,出版人更要以文化构建者的身份,自觉担当起提升国民素质、构建社会和谐文化的重大使命,通过对出版物内容、形式以及出版物营销等的创新性提升,为构建和谐、从善、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和伦理道德秩序作出积极正面的贡献。
二是强化策划人角色意识。出版人的这种策划人角色所要求的是对国家文化战略的宏观把握、对学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精确了解、企业宏观发展方向的视野和远见、机制体制改革的完善、市场需求的预测和把握、成本投入和经营风险的控制等各方面的规划、指挥和管理能力。可见,出版人必须高度重视自己的策划人角色,并不忘始终坚守对出版的文化价值追求。
三是强化把关人角色意识。作为中国出版人要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坚持正确的出版方针和出版导向,对出版物进行必要的选择、加工和提炼。特别是在市场细化、需求复杂的今天,出版人不能在金钱的蒙蔽下失守自己的文化领地。要及时担当起把关人角色,引领并构建读者健康、从善、积极向上的良性需求,维护和谐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和规范的市场秩序。
四是强化美化师角色意识。出版人必须对作品进行宏观选择和把握,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修改加工和优化,使其不仅能够符合出版要求,而且还能体现出高品位的文化内涵,真正成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此外,出版人还应根据读者不断更新的审美要求和主流视觉诉求美化出版物的外在物化形式,以求内容与形式完美融合。
五是强化营销人角色意识。在大力实行转企改制的今天,出版人的这种营销人角色得到了高度强调,因此,出版人应大力推行产品差别竞争,在营销过程中重点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借助自身产品的特色优势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二、深刻把握出版人文化使命的精神内涵
出版人理所当然要承担相应的文化使命,坚守文化主阵地,以更好地实现出版价值追求,促成自身及企业的发展壮大,并保障社会、人类、自然的和谐、健康、有序、快速发展。而出版人要承担出版文化使命,就需要全面把握文化使命的精神内涵。
出版人的文化使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守先进文化。作为传承和续写中华文明、沟通人类和社会的使者,出版人应该始终坚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先进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前瞻性、民族性、科学性以及普遍性,更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勇于开拓的先进性。出版人应大力发挥创新精神,积极担当起传播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把握正确的出版导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更新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不可避免会存在与现实需要脱节甚至相悖的地方,因此,这就需要出版人通过创新意识的发挥升华并优化传统文化,通过去粗取精的文化选择和加工,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永久流传和不断更新。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潮流冲击下以及拜金、低俗、功利等不良读者需求充斥于出版市场,出版人既要时刻坚守传统文化精髓,同时更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勇于承担这种既弘扬更新传统文化,又积极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大使命。与此同时,出版人还要站在世界的角度,不断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更好地走出去,以使其作为一种强大的软实力更好地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城市广播 传统文化 戏曲 品牌 融合
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之一,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但是,随着媒体竞争加剧,部分广电媒体为了生存,更多地专注于市场而忽略了自身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责任。其时,在传承传统文化上的作为与担当,一样可以塑造媒体品牌,提高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
一、传统广播与传统戏曲文化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
随着交通广播在车载收听市场的崛起,众多城市广播频率都在瞄准移动收听市场,因为,很多商家认为,只有车上的受众才是最有价值的。目前,路况信息、主持人脱口秀等迎合市场的伴随性娱乐类、服务类节目大行其道,专题戏曲节目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地方戏曲节目有受众吗?回答是肯定的。一方面,现有的中老年受众仍然喜欢从收音机里寻找戏曲声腔的魅力,听觉可以取代视觉,越是熟戏,越受欢迎;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戏曲的韵味与节奏往往贴近成熟受众群体的需求。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目前仍然开办着《梨园记忆》《戏迷天地》《戏曲跟我学》等一批戏曲专题节目,有着广大的受众基础,在业界有着极高的影响力。
传统广播节目在地方戏曲上的坚守,稳定了一大批忠实受众和优秀演员。虽然,这些优势资源不一定被汽车、地产商家等看好,但是通过重新包装组合,笔者认为还有极大的市场空间。例如:可以将优秀的演员聚合在一起举办线下演出活动。从2005年开始,郑州电台与河南省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了《叱咤中原――河南戏剧演员排行榜》,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戏剧演员排行榜,具有强烈的媒体符号,至今已经举办12年,每年年底的颁奖晚会都能吸引几十万元的赞助。
互联网的兴起使很多戏曲唱段都可以在网络上随时点播收听,然而,传统广播媒体的内容编辑、主持人点评、演员走进直播间与听众互动等环节,都是网络收听所不能完全取代的。而且,网络广播也可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为了满足世界各地受众收听河南戏曲文化的需求,郑州电台在2012年依托传统广播在网络上开办中国豫剧广播,目前每月网络收听人次超过50万,其中,在蜻蜓.fm上每月的收听人次都超过30万。
二、发挥媒体力量,寻找即将失落的戏曲声音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邃厚重,戏曲资源广博精深,剧种繁多、剧目丰富、名家辈出。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戏曲文化市场逐渐萎缩,发展走入瓶颈。据20世纪80年代调查显示,河南省还有26个剧种活跃在舞台上,但到2004年能够演出的剧种只剩下13个,很多戏曲只有少数老艺人还能演唱,而且由于昔日条件所限,这些老艺人的声音资料未能保存下来。常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听众在戏曲点播节目中提到的很多唱段在电台资料库里找不到,一些老听众说的某些演员名字,我们都没有听说过。这种状况在日常节目中越来越多,给编辑、主持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满足听众的收听需求,如何留住这些可能失去的文化记忆?
从2007年开始,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在挖掘、抢救、保留民间老艺人的绝技、绝腔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作为一项公益工程,持续10年寻访老艺人,足迹遍布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新疆等近10个省、自治区、市,寻访了300多位已淡出人们视野的老艺人,录制了8000多段唱腔,其中大部分唱段之前没有任何资料。郑州电台搜集录制的大量唱腔,醇厚质朴、板式丰富,有些板式已濒临失传。老唱腔、老戏服、老照片、老剧种……在寻访中纷纷从中原大地的各个角落浮现出来,“寻找梨园失落的声音”系列中展示了老艺人个人唱腔专辑对研究戏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的极高价值。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被誉为“豫剧活化石”的苏兰芳先生。2008年元月,郑州电台主持人连晓东第一次寻访到苏兰芳的时候,她住在河南登封的一个小巷,就连她的邻居都不知道她曾经是位豫剧大家,朴素的装扮和农村邻家老太没什么区别。苏兰芳生于1923年,是豫剧教育家周海水的第一代女弟子。1935年11月,她跟随师父周海水东进开封,将高亢悲凉的豫西调带到以祥符调为主的开封地区,从此打破了豫西调演员难以在豫西以外立脚的局面。由此,豫剧豫西调和祥符调两大主要流派互相融合,进入新的发展期。1936年底,她又追随师傅周海水西征长安,以当时先进的唱腔演出《桃花庵》,再次造成轰动。冯纪汉先生在其《豫剧源流初探》中,将她和常香玉、汤兰香、苏兰芬并称为豫西调的后起之秀。
由于种种原因,苏兰芳从20世纪60年代之后就再也没有登台演唱过,但是扎实的功底让耄耋老人仍然光彩依旧。从2008年以来,老人参与郑州电台主办的各种公益活动超过20场,在社会和河南文艺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她的唱腔与现在豫剧有很大不同,有的唱腔已经完全失传。如今,郑州电台已为老人录制两套专辑,由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录制连续广播剧《苏兰芳》。
三、传承传统文化,成就媒体品牌
媒体竞争中不能缺少品牌,广播媒体品牌的形成有着自己的特点,品牌塑造周期相对较长。戏曲与媒体已经有较长时间的合作,广播媒体拥有大量珍贵资料和专业人才优势,这些都可以通过坚守、提升成为品牌。
广播可以通过录制音频保留唱段,录制名家的口述艺术史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并通过播出戏曲节目来养成品牌。但是,广播作为音频媒体的缺陷也显现出来,如何弥补音频的保存、传播缺陷?建立以广播音频为主的实体博物馆是一项选择。
2013年,郑州电台开始筹建一座记载河南戏曲发展历史、展示河南戏曲风采、反映河南戏曲艺术和社会作用的综合性中原戏曲文化传承中心――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馆藏突出濒临失传的传统唱腔和名家的口述史,也包括整理收集的珍贵乐器、曲谱、服装道具等,力求展示出河南戏曲的全貌。
在文物价值、展馆陈设等方面,媒体开办的博物馆与大型综合博物馆无法相比,因此,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的定位是一处融知识、娱乐为一体,集参观、研讨、地方戏曲普及、小型戏曲演出、对外交流的场所。除了具有传统博物馆的文物展出等功能外,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还设置了设备先进的录制间,不定期邀请老艺人、戏曲名家、作曲家、理论家以演出、教唱、讲座的形式以戏会友,在河南省范围内搭建了一个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录制、出版了一系列珍贵唱腔专辑,包括苏兰芳、马最云、孙映雪、李素玲、胡发生、郭凤娥、马宝贞、田爱云、李素芹、赵吟秋、李玉花等,其中,有多位艺术家已经故去。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开馆至今,已经举行戏曲讲座、名家教唱、老艺人唱腔品鉴会等40多场,接待海内外参观者近万人次。博物馆已经成为郑州广播的品牌。
四、坚守传统,注重融合传播
发挥传统广播优势。区域化、互动性是广播媒体的传播优势,郑州电台通过直播戏曲节目强化与受众的互动,注重举办戏迷圈层的各类活动,并将戏曲类活动扩展到学生,目前已经有大中专院校把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作为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
传承传统文化要与互联网结合。“互联网+戏曲”是完全可行的,媒体办的博物馆可以在传播效果上多做文章,在互联网开办细分的互联网戏曲广播,关注日渐被大众媒体忽略的剧种、艺人。在“中国豫剧广播”之外,郑州电台计划再开播河南稀缺剧种网络频道,网上的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也正在筹划。还有,制作网络戏曲动漫,把传统的经典唱段以动漫的形式展现。
互联网传播应更倾向视频。郑州电台的“寻访老艺人”项目从一开始搜集老艺人的资料就是音视频同步的,采访过的300多位老艺人当中如今已有40多位离世,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位老艺人都代表着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的发展史,他们的表演绝技被永久留存。同时,要系统地将传统戏曲文化通过年轻受众更易接受的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出来。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与综艺节目融合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见字如面》《中国百家姓》等。而在这股主流中还有一股清流―呈现传统工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
记录传统工艺的时代
近几年,各种电视节目中都能看到非遗的身影,如《手艺》《中国记忆》《中国手艺》《非遗中国》等主要充当传统工艺文化记录者角色的纪录片,而这只是传统工艺文化受到国家重视、大众喜爱及各大电视栏目组青睐的缩影。
早在2001年首次进行非遗项目评选之前,中央电视台就已对传统手工艺给予了诸多关注。从上世纪90年代的《综艺大观》,到冯雷拍摄的《中国手艺》,再到现在已录制完成的《手艺・第五季》,说明传统工艺一直存在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这些本就来自民间的文化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21世纪初,因西方文化入侵、机械加工业繁荣等因素,中国传统文化被一点点蚕食,“守住传统文化,留住传统工艺”一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2011年,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表现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大型纪录片《手艺》,片中详细记录了各种手工艺制作流程、传承状况等。“《手艺》是为了记录、呼唤、重拾品质,还为了寻找。”在一次公开场合上,《手艺》总编导李浩洋如此介绍。为了拍好这部片子,他每做一集都会思考,并将这些思考有意识地渗入一个场景或一句台词中。
随后,李浩洋又陆续拍了多部续集。其中,于2013年播放的《手艺・第三季》,一改之前“传达对手艺最正统的认知”的呈现方式,重点加大对传统手工艺人命运和情感的关注。而在《手艺・第五季》中,则重点呈现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传统手艺,表达手工艺者对传统的执着与坚守。
与此类似的还有《留住手艺》《打磨时光》等,都是通过忠实的记录,让观众在了解传统手艺、关注传承人的同时,予以启发、思考。
纪录片更多是充当观察者、记录者,这种呈现方式也许对非遗文化的解读是最有深度的,但是对于当下思维活跃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是否接受这种平铺直叙的传播方式呢?
手工艺的互动传播时代
与这种纪录片式的传统传播形式不同的是,近几年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呈现方式正在渐渐被“去神秘”化,大化,甚至娱乐化。其中《最强大脑》《天天向上》《我们来了》《非凡匠心》都是比较典型的代表。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伴随着解说词,陕西皮影传承人汪天稳带着渭南皮影出现在荧屏上,引来观众一片喝彩。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天稳还是首次登上类似的综艺节目,为了录制这档栏目,他特别制作了33个皮影人物。除了常见的历史人物,也有颇受观众喜爱的人物肖像,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周杰伦的“金甲”皮影,就引来现场一片惊呼。尤其是嘉宾席上的周杰伦更是按捺不住惊喜,直接在现场玩耍起来。舞台上的皮影是光鲜的,但是在这种光鲜的背后却是皮影艺人的辛酸。“现在我们也在寻求创新,在保证皮影艺人生存下去的同时,尽量制作出一些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象,如经典动漫形象、名人人物肖像等。”汪氏皮影家族“女掌门”、汪天稳之女汪海燕介绍,许多年轻人通过《最强大脑》认识了渭南皮影,甚至不少人希望定购周杰伦的金甲肖像皮影,这让她看到一点坚守的希望,也因此,她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收藏、展示、礼品功能的产品,为皮影打开了一种新的商业化形式。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近3年来持续热播的一档文化综艺节目,自第三季始,我们明显看到其挑战项目有向传统文化致敬的倾向。
虽然同属“传统工艺”传播节目,但是《最强大脑》与《手艺》《留住手艺》等其他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节目区别在于,《最强大脑》本身具有庞大受众群体和广泛影响力,尤其林丹、刘强东、章子怡、陶晶莹等名人、明星助阵,更让该节目受到年轻群体的关注。而在此基础上,恰如其分地植入“非遗文化”,通过现场明星与观众的互动,使非遗文化不再像传统文化节目那样“高居庙堂”或“遥不可及”,而是打破了神秘感,变得平易近人。
曾担任《中华诗词大会》《我有传家宝》等多档文化综艺节目嘉宾的王立群教授在谈到当下传统文化植入电视媒体现象时表示:“如果要将传统文化各个方面展现给观众,那么利用电视栏目普及传统文化的路径会更宽一些。而且传递时,要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
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手工艺研究所所长,邱春林也曾多次以嘉宾身份在《一槌定音》出现,他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综艺节目传播传统文化能引起更多人关注,这总归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不能过多依赖综艺节目。因为综艺节目终究难以避免娱乐色彩,所传递的东西也趋于表面化。希望文化类综艺节目能做成一个大众审美教育平台,不以收视率和活动现场氛围为目的,更多关注事物的本质与背后的文化。”邱春林说,《一槌定音》之前有一个小环节,在藏品旁边摆放一堆黄金,让观众在藏品与黄金之间竞价夺宝,经过多次与栏目组沟通,终于在近期取消了该环节。作为专家学者,他们不断影响着栏目编导,甚至配合节目进行工艺文化内容选择及提问设置,让大众得以通过节目真正了解工艺与文化。
当然,从手艺人的角度,将手工艺品带上综艺节目也能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还记得2014年,曾在湖南卫视人气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露过脸的那张具有“超体”般科幻感的沙发吗?那张收放自如的纸质沙发出自“十八纸”的创意,如今早已成为他们的拳头产品,而且常常出现卖断货的“窘况”。
而同属于湖南卫视的《我们来了》是一档传统工艺文化元素更浓厚的综艺节目。节目中不但呈现了苏绣、扬州玉雕、桃花坞年画、苏扇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统技艺学习方法,更将其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拉近传统文化与大众现实生活的距离,让传统文化触手可及。
而与传统手工艺单一的呈现方式相对应的是,当下的产品广告纷纷进行“软植入”,可谓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如果做广告的形式将传统文化植入到各种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中,所获得的效果远比仅在综艺节目呈现更强。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文化
在“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大背景之下,对传统文化传播这一教育行为进行“互联网+”模式的改造也是势在必行。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一文也曾指出:互联网与各个领域的融合与发展将会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相信传统文化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必会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传统文化传播中存在问题
在现阶段如何将传统文化搭载在“互联网+”平台上还处在一个探索的初级阶段。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把“双刃剑”。
1传统文化在传播方式上的困境
一方面传统文化传播遭遇自媒体的尴尬。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网络迅速普及到各个角落,世界缩小到了地球村;与此同时智能手机迅速普及与不断更新换代,加之网络软件、手机端APP的功能不断完善,操作更加简便可靠。这些促进了媒体资源的共享者、建设者与者更加平民化和多元化。自媒体时代绝非是电视、广播、门户网站组成的官方媒体时代那样易于监督与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传播介质广泛丰富的今天,对于传播信息传统文化宣传与传播受却受到重大影响就不难理解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邂逅快餐文化的冲突。学者张景臣曾撰文指出,快餐文化是具有大面积流行、采取时尚化运作的文化。如今我们看到的微博、微信就是快餐文化的典型代表。微博上大量图片,仅有简短的文字说明,甚至就在图片上配文字说明。当然这与当今人们生活节奏快、学习工作压力大、以及追求短期效应最大化有莫大内在关联。众所周知,作为华夏子孙的极大精神财富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诠释和解读的。很显然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必与快餐文化一较高下,但必须取长补短,让我们的精神财富方可源远流长。
2传统文化在表现内容上的价值迷失
2014年“燕王WF”绘制的汉服娘娘表情图,随后又有女网友进行了生动模仿,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表情图虽对于汉唐时期的妆扮、服饰、审美等元素有所体现,但对相关的传统文化的表现较为肤浅;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清代皇帝朱批胶带名为“朕知道了”,不仅引发两岸抢购热潮,更是畅销国际市场。从创意产业角度看这无疑是成功的,但从传统文化角度考量,产品只是借鉴古代元素,加之“朕”等封建集权的色彩,文化传播的意义并不明显。《十万个冷笑话》系类作品被很多漫画爱好者称为“中国版日和”,目前出到第三季近40集,不得不承认这是国产动画的成功逆袭。但颠覆性的人物形象,搞怪的故事情节,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日和式搞笑的中国版,而真正的中华文化精华却被颠覆解构”。以上案例无一不是借助传统文化元素上位而大放异彩,但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宣传的意义却少之又少。
二、“互联网+”视野下的相关对策
1树立正确观念
同志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有学者也指出 “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宣传,对于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有着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
另外对于各类信息爆炸式、碎片化充斥着人们的头脑的今天,我们不必“苛求”每一位媒体建设者能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不遗余力地传播与弘扬,也不必“抱怨”快餐文化的对于传统文化的种种不适,更不必“觊觎”一些非传统文化的爆棚人气。信息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宣扬带了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或者说是“迫使”我们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对于传统文化传播既要改换教育思路适应现代人的接受口味,又要坚守原有的文化精神,更要揭示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2增强责任意识
高等院校历来担当教书育人的社会重任,这里聚集着知识、能力与祖国的未来,承担传统文化的传播责任更当义不容辞。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强化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与传播的责任意识,不余余力的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另外教育工作者还有提升自己和广大学生的建设能力与鉴赏能力,这些能力与弘扬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学习与感受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去传承与弘扬。自媒体为每一个体发表言论、各抒己见提供了便捷的操作与展示平台,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学生不仅要有弘扬传统文化的意愿,更要有鉴别赏析以及建设资源的能力。让传统文化在媒体中占用重要一席。
3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仅是在开设的“两课”中重点体现,而且要尽可能地“渗透”在各门课程的整个教学中;一是课下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传统文化学生社团,举办经典诵读、文艺表演等活动,为学生的所学所感提供更大的展示舞台,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另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开设相应版块,也可以利用专题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定期推送相关消息,还可以利用校园户外电子屏播发优秀作品,有能力的高校还可以开发相关APP,精心打造一个或多个传统文化精品项目,全面促进传统文化宣传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综述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之下,教育工作者应合理对应自媒体、快餐文化带给传统文化传播的负面效应,对于非传统文化或伪传统文化现象要认真对待,并要加强学习,充实我们的认知头脑、强健我们的建设手臂,更需要多项措施并举在高等院校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并借此产生学习、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辐射效应,并逐步向全社会蔓延。
【参考文献】
有一天晚饭后,曹千一躺在客厅沙发上刷微博。有一条微博突然让他停下了手指,这条微博讲述的是中国西南边远山区的老手艺人,年复一年坚守着老行当,用自己的双手记载属于传统文化的记忆与技艺。但他们等了一辈子,做了一辈子,现在却找不到手艺的传人……曹千一在感动之余,责任感油然而生: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的守护与传承啊!
曹千一向小伙伴们提出想要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点事,但这个想法马上被小伙伴们“打击”了,其中一个小伙伴的反对声尤为刺耳:“做这么没有创新含量的事?你也太OUT了。”类似的尴尬也出现在曹千一对中学生进行调查访问的时候。被问到“你怎么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受访同学的第一反应都是“蒙圈脸”。但曹千一却有自己的解读:“创新和那些看起来有历史沉淀的|西并不矛盾。创新和坚持也不是对立的,在新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坚持更需要新手段。”最终,小伙伴们被他说服了。他们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还带着它来到了社会创新挑战赛。
曹千一说:“很多西方国家的中学生在社会创新过程中更偏向于商业创业或技术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也非得如此,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也同样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方向。”
曹千一团队很清楚,只有选择正确的“打开方式”,才能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奏效。“有意义”的同时,如何让这件得看上去“有意思”呢?他们做了详实的调查,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好玩。“因为只有好玩的东西,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他们去了解乃至传承非遗文化。”一款名为iCulture的APP就在这样的思路下应运而生。
关键词:古诗文 阅读 传承 美德
在几千年中华灿烂的文明史中,我国人民形成了优秀的文化观念和个性品质,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以德化人的高尚风范、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等。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优质资源,更是我们中学生应该传承和弘扬的,而这些传统文化美德,在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得尤其突出,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进一步传承和渗透,进而形成一道中学生特有的传统美德的风景线。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从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看,绝大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做惯家里的宠儿,自我为主心的意识、享乐主义思想比较突出,学习上、生活上都比较浮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操的熏陶是必要而迫切的。那些在长期历史事件中形成的优秀品质,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传承。例如:《易经》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论语选读》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临危受命的可贵品质,以及“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的思想;《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独立人格和“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等普通人应该具有的四种思想;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及欧阳修提出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尤其是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传统和“天人合一”的人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更具有现实意义。
当然,传统文化精伪并存,应去其糟粕,吸其精华,使之成为今天学生学习的思想要素。如“以民为本”的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以民为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其内存的根本动因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如今我们摈弃封建内核,则可以将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先进理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的“修己以安人”“修身在正其心”“齐家”等命题,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凸现出现实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其别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从新课程目标上看,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情操、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学生在古诗文的阅读中传承文化美德的意义正是立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础之上的。
从近些年的高考情况来看,古诗文阅读所占比例较高,而且高考试卷中所选的古文阅读材料,是以古代那些为人正直清廉、忠心报国、乐善好施的人物传记为首选的,古诗词鉴赏所选诗歌有志存高远、精忠报国、渴望国家统一的内容,又有表现亲朋之间真挚情谊的内容,还有借史立志、借古激今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在阅读中认真体味,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例如,2011年浙江高考卷选的是《新唐书·张文瓘传》,2010年浙江高考卷选的是《魏书·胡叟传》,2010年高考全国卷I选的是《明史·王祎传》,2009年高考全国卷I选的是《北史·魏德深传》2008年高考全国卷I选的是《后汉书·宋均传》,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选的是《南史·何远传》。这些古文考题中所选的人物或博闻强志,为朝廷所重用;或品性介直,为百姓所拥戴;或生活俭朴,为官一方清正廉明;或坚守节操、不徇一己之私情。在他们身上,都展现了传统美德的光辉。然而从近几年高考答题情况来看,却不容乐观。特别是我校学生古诗文阅读的基础比较薄弱,古诗文阅读能力比较差,古诗文阅读的方法还需引导。读不懂诗文,何谈传承与弘扬传统美德?所以培养学生古诗文阅读的兴趣,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美德的传承与弘扬应当成为高中学生的“必修”内容。
学生在古诗文阅读中对文化传承的意义还在于对写作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不能够割裂了历史去奢谈文化创新,只有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才能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毫无疑问,学生写作,可以描写现实,表现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反思历史,交流自己的观点。甚或,近年来高考高分作文大多数是那些有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的东西。先秦之时,社会处在变革的阵痛中,各种思想竞相涌现,形成了文学上百家争鸣的局面。经过历史的淘沥,很多东西就成了我们民族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的确,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我们老祖宗的那套礼义廉耻看不惯,认为那成了束缚我们进步的桎梏,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棍子打死,形成了思想中的一种缺氧现象。当然,我们不能只是津津乐道,自我陶醉在已经成为昨日黄花的历史功勋的迷梦中,自欺欺人,盲目否认现实。更不能轻率地把传统等同于历史垃圾一样去排斥它。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以读圣人的书,聆听圣人的教诲为最大的荣幸。而现在孩子却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等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感到一头雾水。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被淡化,而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意识却深深根植在他们心中。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孩子对圣诞节和愚人节的热情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中秋元宵和端午重阳。觉得西方的节日热闹,欢快,有趣,而我们传统的节日单调古板。古诗文阅读就是要把这种扭曲的价值观给改变过来,让我们的学生思想更成熟,能体会我们民族精神的极大魅力。我们要把历史和现实融合起来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
关键词:李行;《原乡人》;家国情怀;台湾电影
李行被称为“台湾的谢晋”,他在1980年导演的影片《原乡人》以清新细腻的旋律,将台湾同胞的国族认同放置在历史的语境中寻找答案。对台湾同胞在国族认同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关于家国以及亲情的表现对当下电影创作具有积极地意义。
1 《原乡人》的创作及其意义
1.1 创作背景
1895年,中国惨败,清政府签订“”把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作为战败国将台湾还给中国。在台湾作为日本殖民地的50年中,台湾同胞称中国大陆为原乡,即原来的家乡,表现了台湾同胞对回到祖国怀抱的热切期望。1949年从大陆撤离,,由于种种原因两岸人民不能团聚。
1978以后,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得到两岸人民的支持,对两岸关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为纪念台湾著名乡土作家钟理和逝世20周年,以他的同名小说为名拍摄了电影《原乡人》便适时在这期间出现了。
1.2 《原乡人》体现家国归属之情
电影《原乡人》讲述了台湾乡土文学的奠基人钟理和坎坷的一生。他和爱人钟平妹离开台湾到大陆,之后又返回台湾,在此期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打击,但他仍顽强拼搏,奋斗不懈,写出一系列吐露农民心声的作品《故乡四邻》《原乡人》等。1960年,钟理和在桌上修订中篇小说《雨》时,旧疾复发,伏在文稿上咯血,终于力竭而逝,时年四十五岁。
以“原乡人”作为电影的名字具有追根溯源的意味,也正表达了导演李行对于祖国的眷恋、怀念和自我身份的认同。“对台湾来说,虽然长期以来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存在不断冲击着台湾对‘我们感’的指认,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的迷失,但是以李行为代表的台湾电影人却一直在他们的电影中以特殊的叙事主题和影像手法彰显着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坚守,并致力于大中华电影格局的建构。”[1]《原乡人》开辟了谈论台湾民众家国的归属问题。
1.3 对台湾民众国族认同感启发
电影中,钟理和一直只把大陆作为原乡,并且在大陆和心爱的平妹结婚、生子,并且出了人生的第一本书,这几件事在他短暂的人生中占据重要的分量,原乡对于钟理和有着特殊的意味,虽然他出生在台湾,受日本的教育,但是他拒绝讲日本话,不为日本人做事情,在他的心理台湾和大陆都是不可分割的,这种深深的民族性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原乡”即原来的家乡,这对李行本人而言也有太多的含义,他曾说过“想拿针刺一下大家,告诉大家(指从大陆到台湾的人们),我们到这里不是长久的,我们的家还是在大陆,我们还是要回去的。”[2]当时来台湾的大陆人,他们没有想到要长期待在台湾,心理一直想着要回去,后来逐渐感到回家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是心理的那份家国情怀越来越深了。《原乡人》这部作品传达的家国情结,紧系两岸,这也是全中华民族所关心的,关系到台湾的前途和命运。
2 以家喻国
影片注重家国情怀,并没有在大的历史浪潮中以大无畏的“英雄”式人物来表现其对国家的牺牲和奉献,而是将这种情结放在一个普通的人物身上,然后默默关注人物及其家庭在时代的变迁中的情感和命运,以小家见大国。
《原乡人》将国族认同和身份归属的话题放在一个平凡的青年人身上,以他的情感变化和生活经历来实现对家国概念的诠释,虽然他仅仅有一个小家,但是他身上所特有的家国情怀以及他所坚守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中华伦理道德是对大家即中国的皈依。影片中,钟理和对孩子的爱是深沉的,他一直有中国传统的“子不教父之过”的思想。因此面对调皮的儿子,他总是坚持严父原则。《原乡人》塑造的家,既温暖又现实,让人动容,家里所歌颂的传统道德和儒家伦理精神得到中国人一致的认同,以家庭中的亲情来作为实现寻根文化的构建和以家卫国的道德关怀。
3 坚守中国共同的传统美德
《原乡人》从创作开始就不自觉地在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和伦理精神无处不在。影片中,钟理和和钟平妹来到沈阳,没有亲人,作为外乡人的他们能和邻里之间相处如亲人一样,这种“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中国道德呈现在他们身上。他们的老乡患了肺病,被房东赶了出来,钟理和就收留他在家里吃住,作为同是漂泊异乡的台湾人,他们如亲人一样生活的景象,宣扬了儒家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传统伦理道德精神。人生的矛盾痛苦、世事的烦躁困扰、社会的动荡变迁、政治的压迫等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威力下得以化解。
儒家的道德精神也在《原乡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中庸的传统思想表现出积极健康的精神。钟平妹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和善美丽,游走在传统的道德标准中,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形象。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她支持钟理和完成《故乡四邻》《笠山农场》《原乡人》等著作,这样角色设置也体现了夫妻有难同当、贫贱不移的传统美德,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贤妻良母的性格和心理,使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情感和浓厚的人情关怀。
4 跟着时代的步伐
进入80年代后世界经济文化开始进入飞速发展时期,中国大陆也在1978年进行了改革开放,经济文化也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改善了人民原有的精神文化生活。在1980年的《原乡人》里,钟理以笔墨来表达祖国山河的热爱;钟平妹还是善良美丽、吃苦耐劳的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追S,但是他们体现新时代人物的特性,面对父辈们的安排,他们能站出来说“不”。在面对不喜欢的工作的时候,没有委曲求全,毅然辞掉工作开始写作等。
同时电影的主题也从以往的花前月下的爱情和传统家庭里两代人之间的相处转向中国人都关心的国族认同情结上,不再是停留在“小家”的问题上而是转向“大国”的概念上,在“小家”里的小世界实现家与国的道德和理想的结合。《原乡人》上映后得到观众和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被认为是李行导演最具有启示意义的一部作品,标志着李行导演艺术风格创作达到了新高峰。同时李行导演作品中的创新之处和美学观念对于后来台湾电影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80年代以侯孝贤、杨德昌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影人在其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创新,为台湾影开辟新的天地。
5 结语
《原乡人》作为李行导演息影之前的一部重要作品,开辟了台湾寻根电影的先河。在台湾电影先行者中,李行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又有盎然新意。他使人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对所处的土地不那么陌生,增加一份安心。在传统与现在之间,在规训与成长之间,在坚守与开拓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