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8 17:09:43
导语:在商业地产计划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根据这项宏大的合作设想,中国航空企业可以在非洲建立合资航空公司、提供民用支线客机、转让成熟适用技术、培训专业航空人才和建设配套保障设施等。
此前,作为中国航空界在非洲投资的唯一尝试,由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参与的加纳非洲世界航空公司(Africa World Airlines,以下简称“AWA航空”),已经在这块大陆上运行了18个月。
《望东方周刊》日前采访了这家公司的中方股东和员工,讲述在非洲开办一家合资航空公司的细节。
“并购易、整合难”
AWA航空是中国在非洲的首个民航项目投资。与加纳政府有密切合作关系的综合投资银行及企业财务咨询公司SAS金融集团、加纳社保基金,是它的非方股东。
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是国家开发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对非投资和咨询业务。该公司投资一部总经理周超对《望东方周刊》说,对于海航和中非发展基金而言,选取当地合作伙伴的标准是对方的合作意愿、行业经验、市场影响力、资金实力等因素。
对于AWA航空,合作双方本来有着完全不同的战略。
加纳股东更希望它能短期内快速扩展、大量占有市场份额,特别是拥有更多、更好的飞机。但中方主张稳步推进,在确保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引进新机型,扩大运行规模和搭建航线网络。
AWA航空的中方首席执行官罗成告诉本刊记者,面对经营分歧,中方管理团队并没有直接使用控股股东的权力提出反对,而是邀请非方股东亲自了解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
经过半年磨合,非方股东终于逐步认识到公司的运营状况与来自市场的挑战,双方因此就战略达成共识。
“‘并购易、整合难’可以说是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突出特点。”罗成说,并购双方在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信息系统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过海航集团在历次海外并购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模式。
商业计划书的分歧
AWA航空于2012年9月21日正式开航,到2014年一季度已执行3815班航班、运输旅客12.8万人次、平均客座率67%,在加纳国内市场份额增长至30%。
它现有3架租赁的ERJ145飞机,其中两架执飞加纳国内的两条航线,一架执飞加纳至尼日利亚航线。
ERJ145是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生产的50座区域喷气式飞机,“非常受乘客欢迎,因为每个座位都是临窗或临过道。”AWA航空运行控制部经理徐志存告诉本刊记者,ERJ145的经济航程在1~2小时,特别适合西非主要城市间的航程。
加纳国内航程基本不超过半小时,而且西非区域航空市场总体规模不大,很多航线的平均日客流量小于200人。
目前在AWA航空,中方负责总体协调及财务管理,外方负责具体运营。而在公司成立初期,由于文化习惯、语言沟通等问题,中、加员工会出现“令行不通”的情况。一个例子是由文化和思维方式冲突造成的公司商业计划书分歧。
中方认为,商业计划书是企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应根据现有能力和未来预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并把任务分解到每项工作中,考核公司各部门负责人。
加纳股东的观点则是:当地工作效率不高,往往要把公司发展目标拔高至原来目标的二三倍,以此鞭策当地经营团队和员工。按照当地习惯,计划只是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可变性较大。
AWA航空的另一个努力,就是员工当地化。截至 2014年3月,这家公司共有员工126人,其中中方派驻首席执行官1名,财务经理1名,维修和运行控制经理各1名。
创建初期,由于加纳本地飞行员、空乘等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海航特地从国内选派飞行员及空乘人员到加纳,同时在国内、加纳两地增强当地人员在飞行、后勤维护、空乘、地勤、市场推广等领域的培训力度,最终在半年内过渡到当地技术团队。目前,该公司飞行员和维修工程师等都是加纳籍或加纳裔人员。
看不见的航空信息
在西非乃至整个非洲,很难掌握整个航空市场乃至竞争对手的信息――当地航空市场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大型的B2B、B2C等平台。
而在中国,各航空公司统一使用如中航信之类的系统,各航线运力的投放以及航线历史客流数据都能轻易获取。
另外,周超说,非洲航空产业由于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导致在本土运营飞机维护成本高企,航油成本也高于中国。
即使如此,作为低成本航空公司的AWA航空仍然计划在10年内成为非洲“机队规模最大、运营最安全、服务品质最佳”的航空公司,并覆盖整个非洲大陆。
罗成表示,作为海航集团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AWA航空也许还会拓展非洲至欧洲、亚洲、南美洲的洲际航线,并积极开发航空上下游产业及其他业务,包括机场酒店、商业地产、餐饮服务、海运业务等。
而在目前,AWA航空计划再引进两三架飞机,开通更多西非区域航线。
从1998年诞生后,虽然身为国际知名化妆品企业的品牌成员,泊美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如何打破这种僵局?2003年底,资生堂中国市场战略,计划在全中国设立化妆品专卖店(即以现有的化妆品专营店为基础设立品牌专卖店中店),其目标瞄准了当时正发力上升的化妆品专营店渠道。泊美作为这场“下乡”运动的中坚力量,成为资生堂纵横二三级市场良好的品牌利器并取得丰硕的市场成果。虽一开始仅有8个单品切入化妆品专营店,但资生堂良好的品牌背书、强大的品牌推广以及良好的终端服务能力,使以泊美为代表的“资生堂品牌军”获得了十分耀眼的市场表现。
然而2007年3月始,资生堂笔锋一转,把“泊美”推向了百货商场渠道——2007年3月,广州天河城百货正式接纳泊美专柜,由此拉开了泊美进军百货商场的号角。其时“泊美”进军百货商场的一个细节描写是:“汉口大洋百货的泊美专柜上柜两个多月来,引来泊美众多忠实顾客的光临。”“一些顾客一来就直接点名要一个面霜、隔离霜或者套装,俨然是泊美的老顾客。”
民族日化品牌的“回城”梦想
上海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认为:“本土品牌与外资品牌真正的‘战场’在百货商场和KA大卖场,而不是专营店。本土品牌要想在专营店渠道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就必须跳出这一渠道,将中外品牌的战场引向外资品牌的大后方,就是商超渠道。”与其语言相对应的是品牌的回城举动——
2005年,自然堂开始开发商超专柜渠道,并成功进驻上海龙之梦购物中心、正大广场以及石家庄的北国益友。2009年开始,自然堂开始大规模拓展商超渠道。而在销售表现上,经过一番努力,商超销售已经占到其品牌销售总额的40%,并开设了约700家商超专柜。
不只是自然堂,丸美也有如此的梦想,甚至是广州的泉润(美植),也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转变,其在2010年5月22-25日的武汉全国商会议上,全面启动《2010年城市化计划书》,表示“坚定不移地推进品牌城市化发展策略”。
为何要“回城”?往大的方面来说,是因为民族品牌的崛起梦想,难道就只有外资能做一线市场吗?难道国产品牌就永远是“下里巴人”吗?他们当然希望能找到一个否定的答案。往小的方面说,是因为品牌需要提升,无论是形象还是销量,“回城”都是一条看起来铺满阳光的道路。
泊美“回城”的原因、手段与效果
民族品牌回城之举的结果现在还不能妄下结论,但泊美却能给我们很好的借鉴。
泊美为什么回城?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泊美虽然从二三级市场撕开了中国市场的口子,但显然不是也不想做“二线品牌”,其背后拥有的“外资”背书,使其切入百货市场具有天然的品牌血统优势。其二,二三级市场专营店的份额渐趋饱和,新的市场增长成为一种渴望。其三,相对于专营店散而小量的销售局面,百货商场的专柜则呈现集中且产量的优势,且百货商场专柜能更好地提升品牌形象。
但是,“回城”显然不是轻率之举,特别是原有专营店渠道的销量与感情,都是泊美回城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于是“悠莱”横空而出,其“化妆品专营店专供品牌”的说法让专营店老板虽有抱怨却仍有希望。部分化妆品专营店则干脆撤下泊美而全力推荐悠莱。
历经三年努力,泊美的“回城之路”仍呈现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泊美在百货与专卖店渠道销量占比上,百货占比30%左右,专卖店则占比60至70%,专卖店仍占主力销售地位;进驻百货以二三级市场为主,且很难占据化妆品区的中心位置(如厦门来雅百货,其良好位置被兰芝品牌夺走);虽有很多百货向其伸出“橄榄枝”,但资生堂却不得不为柜台成本而慎重考虑。凡此种种,都在为泊美的回城之路“减分”。
民族品牌“回城”的理由在哪里?
我们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民族品牌的回城之路——是否具有足够的理由支撑呢?
因为品牌的成长?年销量过数亿甚至十亿规模,已经称得上品牌巨无霸,也许,这足够支撑品牌回城需要付出的更大投入与更强支持?
消费者消费习惯已经改变?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收入仍然很低,且国人在消费品特别是奢侈消费品方面根深蒂固的“洋货好”思想仍难以改变。
我们再来看看一线市场,还有哪些民族品牌存在?
珀莱雅品牌的掌舵人方玉友如是说,“一般来说化妆品是三到五年淘汰一次,是一个轮回。我听说九七八年的品牌到03年已经淘汰光了,没剩下几个品牌;2003年崛起的品牌是不是到什么时候也要倒下去,这个话题很重要。它是六七年轮回一次,我们很担心,是不是要轮到我们?”
应该说,这些在回城路上或准备回城的品牌,都拥有卓越的领导者和良好的团队,也都有其不凡的战绩。从感情上而言,我们也希望“城里”能飘着民族品牌的旗帜,而不是“放眼一望全洋装”的尴尬。
“回城”别忘扎根“乡下”
有一个共识:化妆品专营店黄金十年已经过去!民族品牌的“回城”,似乎也在印证着这种共识,但我们也应看到“乡下”的更多变化:
三四级市场购买力持续攀升:国家对于农村农业农民的重视,出台相应的经济发展与减负措施,大量农民工进城对三四级市场的经济反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都在持续提升三四级市场的购买力。
商超下沉,成为日化品牌的又一终端选择:当一线市场日趋饱和,竞争越来越残酷,商超巨头们开始转战二、三级市场。以山东潍坊为例,2009年,沃尔玛与乐购相继在此开店。沃尔玛宣布将二三线城市作为2009年开店的重点,并推出小超市、浓缩性大卖场等新业态。2009年初,家乐福终于进驻河南郑州。而在2008年10月,外资企业开店审批权从国家商务部下放到省一级商务部,更加速了商超的下沉举动。
日化连锁超市深入发展:以屈臣氏为代表的日化连锁超市高速发展,并不断切入二三级市场。而且,2010年1月,屈臣氏与万达集团和中粮置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全面进驻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和大悦城,并与其同步扩张。此前,大润发、沃尔玛、百盛等零售商也纷纷与专业商业地产商联姻。
这些,能够成日化品牌扎根“乡下”的支撑吗?
企业远景决定企业发展战略
民族日化品牌似乎有着一种宿命——消亡或被收购。羽西、小护士、大宝、丝宝......一连串耳熟能详的名字,成为资本运作中一个个沉甸甸的符号。
因此,似乎可以这样说,只有资本才能决定品牌的归属,也才最终决定了品牌的战略目标。或者说,“回城”是因为品牌梦想吗?还是最终成为资本运作的一个符号?这不得而知,但化妆品史上已经太多太多这样的案例。
也许,经营企业的最高境界不是经营百年企业,而是在合适的时候将其出手?
当商业模式的魅力与迷惑
商业模式作为独立概念成为中国商界显学,风险投资(VC)与新经济创业潮的推动是关键。在《赢在中国》赛场上,当马云、俞敏洪、史玉柱等商界大佬问创业者“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的时候,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这些人在创立自己企业的时候,并没有规划清晰的商业模式,甚至都还没有把商业模式作为口头禅。
乔布斯在创造iPod时,没有考虑这么复杂,他要为“音乐迷”(他本人就是)创造一款时尚的、大容量(容纳5000首乐曲――多么疯狂的想法)的音乐播放器。即使在创造iTunes时,他也只是想要提供一个合法的、低成本的正版音乐下载渠道――因为当时市场上没有这样的平台。再比如,马云做淘宝网时发明了诚信通、支付宝(支付宝创造了第三方支付新产业),都是被逼出来的创新,而不是创立阿里巴巴时就有的商业模式。
提示这个被人忽略的现象,是想说明以下与商业模式有关的错误观念:1.商业模式描述不清晰,说明项目不靠谱,不会成功;2.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决胜的关键要素;3.好的商业计划书是获得风投青睐的法宝。
当年在历届《赢在中国》上侃侃而谈的优胜者,如今并没诞生一个新的阿里巴巴、脑白金、新东方的迹象。最早复制Groupon模式的第一季《赢在中国》十二强选手任春雷创办的团宝网,近两年净亏损近4亿元后正处于生死边缘。
这并不是说商业模式没有价值,而是借这个事实厘清中国商界对商业模式认知的基本概念:商业模式反映企业的经营逻辑,但并不一定要先“估量”清楚商业模式,然后才能做出好企业。从任何一个成功企业里能够分析总结出一个商业模式,但并不能依靠一个商业模式造就一个成功企业,这两者完全不是对等的逻辑关系。
不是有个好的商业模式,还有好的团队(即VC所谓的关键是投人),公司就一定会成功,关键成功要素(KSF)从来没有所有企业都通用的单一及组合要素,如商业模式、定位等概念,商业模式只是企业关键成功要素里的因素之一。
累计亏损近5亿美金的Groupon能实现IPO,成为市值比肩Google的互联网公司。而为何亏损4亿人民币的团宝网要倒下呢?显然不是因为两者商业模式有什么不同或中国团购市场太小,也不能说团宝先烧钱后赢利的经营模式犯了天条,甚至不是管理水平的差异,更不是投资人有眼无珠,只能说中国团购“时运不济”:2011年中国概念股遭到大规模阻击,加上Groupon上市后股价疲软,对于A2C(美国至中国)式的商业模式复制型企业,美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失去兴趣,一个业绩阴晴不定的Groupon就够投资者烦心的了。
重要的现实是,创新性的企业实践,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相反。真正创新的商业模式都带有不可预估性,能够描述清楚的商业模式,大多是平庸的“模仿式创新”,潜力有限。商业模式的创新才会带动企业的进步,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进步。
除了市值5000亿美元、现金贮备800多亿美元、富可敌国的苹果,谷歌、亚马逊、Salesforce等创新的互联网公司,都是依靠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推动着企业的持续发展。
我们也不能因为市场波动,就将商业模式打入废纸篓。商业模式的理论因新经济(互联网)而成为显学,但商业模式在所有行业都在发挥“增长加速器”的作用,那些敢于打破行业领导者的垄断及其商业模式的企业,正在成为塑造产业格局的新生力量。
Amazon的电子阅读产业链对传统出版产业链的改造,不仅让出版社与Amazon实现电子出版的利益分成模式,个人作者也可以绕过传统的出版社、书店在Amazon系统上实现个人出版,内容的创新带动Kindle电子书与Kindle Fire平板电脑迅速实现硬件销量的暴增。
宣称与Amazon商业模式相同的盛大文学,由于内容仅限于网络文学,受众面过窄,其电子阅读器Bambook(锦书)的销量不温不火。而偏重硬件的汉王电纸书,由于缺乏电子阅读内容的支持,加上错误的产品价格定位,正陷入巨大的亏损之中。
商业模式存在“橘逾淮则为枳”的现实问题,说明即使相同的商业模式也需要商业环境、企业资源、经营战略的支撑。Salesforce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没有重新发明CRM(客户关系管理),只是让CRM从SAP、ORACLE等巨头的垄断中,变成任何企业都可以低成本获得的管理工具,大幅降低管理软件的使用门槛。虽Salesforce创导的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已风行全球,但要在中国落地依然困难重重。
商业模式的魅力与魅惑同样巨大而真实,这需要我们从更加科学、务实的角度解剖商业模式这个“魔方”究竟与企业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既不要神话化,也不要妖魔化,而是真实地厘清商业模式与企业发展、企业进步的关系。
商业模式的本质及驱动企业增长的关键要素
商业模式的定义流派甚多,有些商业模式的观点或是玄而又玄,如利益相关者动态合约结构(魏、朱武祥的《发现商业模式》);或是无所不包,如实现客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企业经营要素整合系统(李振勇的《商道逻辑》),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商业模式新时代》)等。
这些商业模式观点都有自己的逻辑结构,成一家之言,但总体来说将商业模式凌驾于企业战略、运营管理之上,甚至提出先有商业模式后有企业、商业模式是最高竞争力等偏激论点。这样将商业模式无限拔高、泛化、神化,只会让商业模式变成中国商界总喜欢抓的救命稻草,最后失去企业成功之本,在模式崇拜中走向企业的覆灭。
企业成败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商业模式、定位、创意、传播等各种被神化的单一经营要素,商业模式也不是企业竞争的终极武器,企业成功及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一种多要素的动态组合。每个成功企业的组合结构、要素优先性都不同,说某个单一或组合要素是所有企业成功、争胜的武器,不符合千百万成败企业的经营现实。同样的要素、同样的组合,对A企业是制胜关键,对B企业可能是毒药,正如Groupon与团宝案例所显示的。
我们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战略的一个部分,或者说,企业战略是围绕商业模式对经营价值链的整合。在这个概念框架内,商业模式要解决的是企业战略最核心的问题:企业收入从何而来?这个命题包括以下细分课题:1.为什么收入可以由此而不是由彼产生(价值定位或利基定位)?2.收入来源的规模、结构及费效比。3.实现收入的关键活动、渠道、支持要素是什么?4.将收入结构与成本结构对勘后产生的赢利结构。5.由此组合而成的企业商业模式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可持续性。
企业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供应链、外部协作资源等都是企业成功的必要元素,但这些要素不应放入商业模式的理论框架之中,否则商业模式就会无所不包,反而失去了商业模式的“锐利锋芒”(即核心价值):企业收入的实现逻辑。
我们认为,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是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企业发展各阶段都是最核心的要素,对这个问题发生迷失或误判,才是企业胜败的转折点,而企业管理、治理结构、营销管理等在这个问题面前,都是优先级略后的运营要素。
苏宁电器最近宣称要向“全商品”企业转型,引起市场热议,即苏宁这个品牌不再与电器这个品类挂接,而是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超级卖场,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门店),我们称之为苏宁的沃尔玛化。苏宁新战略的核心问题,就是苏宁商业模式的再定义,即苏宁实现收入的手段再次发生巨变,这与利益相关者关系不大,也谈不上客户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只是企业收入模式的变化。
商业模式的本质是企业实现收入的逻辑,精确地说,是实现收入的战略及手段。将这个问题界定清楚,就是商业模式清晰化;企业的发展就是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通过及时调整企业的商业模式,推动企业与时俱进地达成收入目标。
2010年,面对京东、新蛋等电商的快速崛起,业内在讨论家电连锁企业苏宁、国美要不要进军电商。有论点认为在网购消费者“门店看货、网上下单”的消费模式下,如果苏宁、国美电商化,可能会导致门店消费者转变为网上购物者,这样实际上未必会增加总体销售额,只是同一消费者购买渠道的改变。有人甚至总结为:不做电商是等死,做电商是找死。站在中国商业环境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分岔口,传统的门店运营商应该如何选择,这就涉及到商业模式的改变或再造。
笔者在《强势渠道商的电子商务战略路径》一文中明确指出:京东的快速崛起已经证明,制造商挡不住网购平台低价销货的诱惑;渠道商自然明白,与其让别人挖自己墙脚,不如让挖走的墙脚仍然在自己的仓库里。家电强势渠道商抛开思想顾虑,全心全力进军电子商务后,京东、新蛋等网购家电企业的竞争优势正受到真正有威胁的挑战。
2011年苏宁易购实现销售收入59亿元,比2010年的10亿元增长近6倍;2011年实体门店苏宁电器的销售收入为938亿元,比2010年增长24%。2012年,苏宁再次提出沃尔玛化转型,仍然是沿着收入的逻辑在调整商业模式。对苏宁的这次转型,还是有不同观点,但我们依然认为苏宁的沃尔玛化是符合苏宁“资源条件”的方向正确的战略转型。
苏宁这次从电器向全品类扩张的战略与管理挑战可谓巨大,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凡客诚品2011年出现业绩大滑坡,其CEO陈年自己反思的结论之一,就是凡客诚品的全品类扩张失控,导致大量无效SKU及产品存货过大。这说明全品类扩张作为一个商业模式,不同的企业仍然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认为苏宁的资源条件支持其作这种转型,苏宁有什么独特的资源条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苏宁遍布全国的门店、有谈判能力的采购关系、线下作业积累的顾客服务经验。在商业地产成本节节上升的背景下,苏宁的门店资源已经成为战略性资源,门店经营的多元化可以增加客户黏性。所谓定位专业的电器品牌会对苏宁形成威胁更是一个伪命题,现在中国还有谁可以形成如苏宁这种门店规模的专业化电器连锁企业?二是苏宁巨资打造的“系统的力量”:一个集ERP系统优化、数据挖掘分析、企业SOA平台建设、财务组织优化、人力资源培训、会员服务、仓储配送等全面整合的企业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系统。这个系统的力量在2007―2010年苏宁赶超国美中已经显现威力,在2011年苏宁易购电商中也经受了考验。
苏宁的两大资源条件经过多年积累,可以说独一无二,支撑着苏宁的战略。本次苏宁沃尔玛化转型,围绕这个商业模式,需要苏宁在门店结构、门店运营、电商运营、供应链管理、配送服务等层面实现企业经营要素的匹配,这确实是一个浩大的管理工程。苏宁的战略,考验的依然是苏宁的战略设计能力与管理系统效能,而不是该不该转型的问题。
商业模式驱动企业增长的主要途径
当我们将商业模式的本质定义为收入实现逻辑,并将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的关系确定后,就能避免过于复杂庞大的商业模式定义与理论带来的思维困扰,清晰锐利地找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变革、优化来驱动企业增长、进步乃至进化的现实路径:企业收入实现路径的创新。
传统的企业经营逻辑是设计并制造一项产品或服务,建立销售组织与分销渠道,配以线上及线下的宣传与推广,实现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典型4P的运作模式。新经济催生的新型企业如Google、Amazon、Facebook、Groupon等,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经营逻辑:一个企业的价值是可以“提前”被资本预支的,投资额/估值/市值与现有业务收入及赢利没有比例关系,而是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
这种新经济带来的商业模式超越了传统企业经营逻辑,在传统的成本加成模式之外,正在诞生越来越多的创新商业模式:
免费模式:流量转化广告收入模式,如IM(MSN、QQ、Skype)、杀毒软件(360电脑管家)等。
价格杀手模式:减少渠道环节,压缩渠道增值空间,如淘宝、凡客诚品、麦考林、当当网、京东商城、1号店等C2C、B2C服务网站等。
收入变形模式:不卖产品卖服务的收入模式,如租车、开心农场DIY种菜、绿化植物租赁等;关联销售,如动漫等;线下线上联动,如网游等。
第三方收入模式:如维络城电子优惠券、团购模式等。
服务外包模式:线下营销外包商,如华谊嘉信,企业经营(管理价值链)外包商,如客户关系管理云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 IBM、埃森哲)、培训外包(安博、聚成等)、个人管理外包(诺亚财富管理、健康管理服务)等。
以“收入实现逻辑”为商业模式之纲,能够快速切入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首先必须在产业、市场、竞争的大格局中确立的存在价值,是当今商业环境及资源允许企业进行大胆解构、重组的商业模式创新试验田,是商业模式驱动企业进步的现实路径。
商业模式创新方法论
商业模式创新意味着企业必须跳出产品经营的传统逻辑,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来设计经营模式、收入模式,并依据顾客特性设计赢利模式、渠道模式,从而整合为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总结了一个商业模式创新逻辑架构(见下页图1),为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方法论工具。如图1所示,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对四个要素进行的万花筒式组合:
1.开放性经营模式:免费IM、杀毒等是希望先建立客户流量与黏性(客户端依赖),然后通过广告、关联产品获取收入及赢利。这是用开放性经营模式吸引用户。
2.开放性收入模式:电子阅读是一个轻硬件收入、重内容收入的开放性收入模式代表,Amazon的Kindle以及即将推出的平板电脑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在于Amazon平台上的100万册正版电子图书。中国的出版机构不愿意放弃印刷产品的蛋糕,对电子出版冷淡观望,造成了中国电子阅读内容供应不足、以盗版图书为主的混乱现实。盛大文学的网络出版,以小说为主要产品,吸引的是青春期的年轻人,这种内容的阅读与网游无异,绝不是电子阅读作为人类知识产品数码化的内容本质。
3.开放性赢利模式:动漫产业是典型的开放性赢利模式,动漫的形象授权、主题公园、动漫播映、政策奖励甚至广告植入等,成为动漫产品设计、制作的主要赢利来源。
4.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