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时间:2023-08-03 16:45:20

导语:在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1篇

决定命运的关键决策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表示,中国目前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十六届五中全会基本上确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这意味着我国国民经济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刘福垣指出,目前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到了矛盾期。各种层次结构的矛盾错综复杂,经济结构失衡。从上个五年规划中筛选出来4个层次的战略性矛盾: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经过4年半的调整,到现在不仅没有破题,反而被全面激化。产品结构矛盾更加尖锐,对外贸易的依赖度已经占到GDP的70%。

他说,日本虽然号称贸易立国,但GDP的拉动力量是内需,人均3.8万美元,85%是国内消费,进出口仅仅是10%(出口10%,进口5%);美国GDP世界排名第一,它的进出口贸易只有22%,78%都是国内消费拉动。

现在欧美、日本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看中的就是我们这个软肋,所以这次“十一五”建议里提出,要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开放水平,这意味着我们的贸易不能再这样发展下去了,经济结构要调整。由于经济结构的失衡,导致我们的老百姓不敢消费。央行8次降息,一次提利息税,可老百姓还一个劲的往银行存款。越存钱越不消费,越不消费产品就买不掉,造成生产产品的人失业这一社会问题。

二元结构是主要矛盾

刘福垣说,虽然我国存在着4个层次的战略性矛盾,但是这些矛盾不是最主要的矛盾。目前主要矛盾是工业和农业两种生产方式,城市和农村二元社会结构的矛盾。现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城市人口占30%,农村人口70%,这样二元结构的状况和生产方式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产生矛盾的根源。要想实现小康,至少要使现在4户农民减少3户,人口的城市化率增长,农民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中国9亿农民目前每户平均不到6亩地,在这6亩地所产生的收入已经不能自给自足,2004年中国农民人均收入2934元,其中,43%是来自于打工收入,农地的收入不到50%。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农地已不是生产单位,而是家族生活单位。所谓的生产型,就看有没有创造剩余价值。我们农户的剩余价值,可以说是-43%。现在农民还依然享受不到城市的资源,我们的城市化率顶多33%,所以,这就是给中国定性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使我们认清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个发展中由落后面决定的。

城市门槛太高,政府要搬三座大山

刘福垣表示,中国经济还存在着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和住宅的严重短缺。虽然1.2亿农民工已经进了城市,成为了当代的真正产业工人,创造了GDP已经达到40%-60%,但是城市化进程依然严重滞后,城市门槛依然太高。他说,有三大门槛把农民工进城的路挡住了,一个是社会保障不到位,第二个是教育,现在的义务教育还收费,第三是普通住宅。他说,现在城市房价即使再降一半,工人阶层也买不起。由于这三大短缺,将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制约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十一五”我们政府当即要解决的就是这三座大山。

另外,刘福垣还提出,我们三农核心问题就是解决就业问题。但大量的就业岗位需要高增长的GDP作支撑。中国每年要解决1个百分点的农民进城就业,至少需要9个数GDP。如果国家每年没有两千多万就业岗位,国家经济就是负发展。

现在唯一的办法是减少农民,才能使农民富裕。现在最根本的意识就是要转变农民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要让660个城市的大多数农民离开土地,少数人成为农场主。我们现在的小城市,是未来的农场主。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社会保障,解决住宅问题,把这门槛一掀掉,有了社会保障,老百姓就有了定心丸。

第2篇

过去的“又快又好”偏重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其中包含着“兼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理念,但是,在实践中,由于速度和规模似乎更加重要,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这包括,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经济繁荣背后日积月累的社会矛盾、经济增长的技术知识支撑能力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中的结构优化问题等。

当然,不应该简单地看待过去强调经济发展中“快”的“纲领”,也不应该简单地责怪过去在经济发展中对于速度和规模的追求。这是因为,在一个国民经济总量规模很小、综合实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意识不强、人们渴望解决温饱等问题需要快速膨胀的阶段和条件下,发展速度的快慢就是主要矛盾,在国家建设中就需要集中力量保速度。此外,经济增长速度也是确保国内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一种机制。例如,在*年之后的一段时期,我国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提出保持8%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其他优惠政策,这无疑是当时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经过2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步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革,经营管理机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外资经济长足发展;国内居民收入快速提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稳步推进。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形成了支撑我国国民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基本条件和微观基础。这些因素也与我国“高居民储蓄”、“充足的外商投资”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条件一起,共同形成了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劲动力和良性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速度不再是主要矛盾。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公布的信息,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20万亿大关。在经济总量达到如此高度、自主性高速经济增长机制已经形成、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变成了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了。

因此,当前推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做到“又好又快”,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前提,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这里,“好”所体现的“质量”,不仅体现在投入—产出效率、能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显著提高上,而且应该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以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等方面上。

然而,知易行难。在对“又好又快”发展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后,关键是要找准我国经济发展“快”而不够“好”的症结所在,切实找到根治“快”而不够“好”的良方。

讲症结,首先是发展观念不够科学,片面地把经济发展的目标锁定为GDP,忽视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代价问题;其次是增长方式不集约,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中的痼疾;第三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第四是管理水平不高,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都存在管理手段落后和管理粗放的问题,各种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浪费屡见不鲜。

因此,必须对症下药,切实寻找根治上述症结的“良药”。

首先,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上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和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坚持“六个必须”,抓好“四个着力”。即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同时,着力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其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领导干部政绩评价机制,用“又好又快”的指挥棒,引导各级政府行为,加快构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第3篇

关键词:非公有制企业 发展方式 转变模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市场主体,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方式能否实现有效的转变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败。因此,深刻理解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结合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探讨适合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

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依靠科技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化早期资源依赖式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社会矛盾加剧的困扰。受到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制约,依靠大量资源投入实现发展的方式并非长久之计,由此引发的高成本和高排放已经违背了人们对环境质量重视的观念。同时,依靠低劳动力成本获取竞争优势的方式逐渐不为人们接受,加上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也使得低劳动力成本竞争方式的局限凸显。由此可见,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环境中,非公有制企业必须相应地转变发展方式。

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国家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确定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充满竞争和风险,与公有制企业相比,非公有制企业有着更为灵活的经营体系和较好的自我约束与激励机制,能够更有效地规避风险,具有更高的投资效率。国家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既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够顺应经济转型的大势,为自身发展赢得机会。

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从发展方式的层面看,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竞争力不强、缺乏技术和品牌影响力、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小、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缺乏内涵式发展、企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单纯依靠低成本的竞争方式必然难以为继,非公有制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有效解决现存的问题,才能实现持续的发展(马亚雄等,2011)。

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正确的观念和认识是行动的前提,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一)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辩证法告诉我们,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所谓发展方式,是指人们在认识了发展规律之后促进和推动其发展的方式(刘福垣,2010)。

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推动发展,不仅取决于人们的发展观,而且取决于人们对当前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及经济社会矛盾性质的具体判断。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性质不同,所采取的发展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在大多数人还是以落后的生产方式作为生存基础时,推动发展的关键是在保证落后的生产方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壮大先进的生产方式。但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当先进的生产方式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主体时,推动发展的主攻方向就是不断瓦解和改造落后的生产方式,这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是,当社会发展的阶段出现了上层建筑滞后于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严重不匹配的时候,就需要从上层建筑和社会结构调整入手,即寻求经济社会整体上的发展方式转变(张高平,2010)。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物为本、以资源消耗为中心的发展方式的弊端已经逐渐暴露,经济增长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当前,分配机制、社会结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让位于以社会发展为中心,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与和谐发展。因此,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简单明确地概括为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发展的动力和目的,更应是一种发展的方式。

发展观的转变是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只有真正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才能实现发展方式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为解决主要矛盾服务的,当前,人与人的矛盾已经超越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就改变人们的本质。而劳动分配关系是人们最为核心的社会关系,因此,理顺人们的分配关系就成为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二)发展方式转变在非公有制企业经营中的体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非公有制企业采取的是粗放式的以物为本、用规模和增长带动发展的方式,这种发展方式在促成非公有制企业群体快速发展的同时,却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当前,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落后、人员素质偏低、管理不规范等已经成为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瓶颈。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方式也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而言,非公有制企业首先要转变发展的动力和途径,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优化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其次是转变生产方式,由传统生产方式向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生产规模、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环保的有机统一。实现这种转变,要靠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企业只有在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人员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模式

发展方式转变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和阶段下,依据事物的规律,对推动事物发展的方式的转变和调整。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就是借助一定的力量和手段,寻找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新的方式的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推进模式及其实施机制,对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发展方式的影响因素

企业发展方式既受特定发展阶段、原有体制背景以及资源禀赋条件等客观因素主导,也受发展观、发展战略导向、现行体制安排和政策措施等具有一定主观性的现实因素的附加影响和调节。特定的企业发展方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是一定经济甚至政治经济体制安排的必然产物,其调整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动态渐进过程(宋立,2011)。

(二) 推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模式

1.企业发展方式变化的理论路径。从理论上来说,企业发展方式的变化既可以是由要素条件或要素配置方式发生变化引致的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也可能是目标约束条件的变化(例如,由单存的经济效益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转变)导致的。因此,推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一方面受制于企业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要素禀赋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观念更新、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等主观努力。

2.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推进类型。影响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客观因素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而逐步变化,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部分任务也必将逐步由市场自行解决,企业发展方式的自发性、适应性和渐进性调整将不断加快。但影响发展方式的观念、战略、制度等因素并不必然随着时间推移或市场化程度提高而自动调整,相反还将继续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对发展方式形成固化作用。因此,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既可以是渐进性的自然发展过程,即适应性转变,也可以是人为推进的突变过程,即引导性转变。

适应性转变是在给定资源禀赋条件、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导向、现行体制安排和政策措施等约束条件下由市场推动的转变,具有需求拉动型、自发性、渐进性、滞后性等特点;引导性转变则是企业在发展战略定位、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有意的安排或主动调整,从而使企业在约束条件改变情况下,由企业主体自觉推动的战略性转变,具有突变性和超前性等特点。相比较而言,前一种模式中,企业处于被动的调整状态,而在第二种模式中,企业则处于主动的状态。就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来看,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在发展早期的发展方式转变基本都属于被动的适应性转变,而处于追赶地位的新兴企业则一般会在借鉴其他成功企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采取主动转变的方式。当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既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采取自觉、主动式的引导性转变应当是比较适合的选择(宋立,2011)。

(三)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机制

企业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人员结构等)、管理制度和技术水平组合的总体特征。企业发展在表现出以上特征的同时,总会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征,而在这些特征背后的影响因素则是管理制度和技术水平,管理制度和技术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结构和管理制度、技术创新等同为发展方式的内容,并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企业结构既受技术因素影响,又受发展观念和管理制度因素影响。因此,规模和产品结构在一定意义上是发展方式的客观结果和表现形式,观念、管理制度和技术则是相对内在的决定因素,是企业发展方式的先决条件,观念、制度和技术变化必然导致企业发展方式的重大变化。因此,结构调整是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中间”目标,而观念和制度的变革,以及技术创新则是结构调整进而使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和保障因素。由于企业结构具有显性的特点,可以将结构调整作为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操作途径和测量指标。既可以通过结构调整来带动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可以直接通过观念革新、管理制度建设、技术创新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因此,一般来说,在观念到位的前提下,结构调整可以作为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与基本推进途径,而技术创新则是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核心与技术保障,管理制度的创新则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关键与制度基础。

综上,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是对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要求的适应。正确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明确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从理论上理清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模式与实施机制,将加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助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马亚雄,谢家海,李生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EB/OL]. zgao.省略/system/2011/06/21/012039756.shtml,2011-06-21

2.刘福垣.试论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N].中国经济时报,2010-04-21

3.张高平.谈转变发展经济方式的几个问题[J].发展,2010(6)

第4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全市金融系统要准确把握池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及主要方面,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争取为池州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目前,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建市较晚,起步较迟,工业底子相对较薄等,这些历史原因众所周知;要准确把握池州经济发展的基本增长点,找准金融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推动银企互动双赢近几年池州经济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大项目、大企业的建设,还得益于非公有经济的发展。虽然现阶段二者之间仍然差距很大,譬如就税收方面来看,非公有经济全年利税仅占海螺水泥的1/3,但其在社会稳定和就业方面却作出了很大贡献,对经贸领导金融工作座谈会讲话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金融机构要准确把握在转型改革中的定位和走向,不断创新、优化自身结构,努力提高工作效率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要解放思想。银行系统目前发展的障碍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不在企业而在自身,这主要源自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独大的观念根深蒂固,具体材料请详见:

这次会议准备得很充分,银行系统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各家商业银行负责人畅所欲言,大胆提出设想,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的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市金融系统要准确把握池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及主要方面,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争取为池州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目前,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建市较晚,起步较迟,工业底子相对较薄等,这些历史原因众所周知。但随着近几年的建设,现阶段阻碍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集中在环境制约、体制制约和供给制约上。环境制约又分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种,其中软环境的影响又较大,需要长期不懈地去塑造,当然,硬环境也需要不断改善,譬如交通等。体制制约是多方面的,而且带有普遍性。就目前来看,全国的体制正在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加快企业改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的活力,势在必行。供给制约除了一些原材料的供给紧缺之外,主要体现于企业资金供给的严重不足。池州经济发展本身比较落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自身融资渠道相对狭窄,中小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在起步阶段,必须背靠金融机构的强力支持,获取及时、必需、有效的资金供给。全市金融机构要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认真研究企业发展资金供给紧缺问题。当前,国家继续实施宏观调控,金融形势趋紧,资金运转困难突出,转化难度加大,但我们的银行要从中看到挑战与机遇并存,看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从单纯的金融系统业务观里跳出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的信贷工作,以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要准确把握池州经济发展的基本增长点,找准金融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推动银企互动双赢近几年池州经济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大项目、大企业的建设,还得益于非公有经济的发展。虽然现阶段二者之间仍然差距很大,譬如就税收方面来看,非公有经济全年利税仅占海螺水泥的1/3,但其在社会稳定和就业方面却作出了很大贡献。据统计,现阶段我市非公有经济已经解决了15万人的就业。由此可见,池州微观经济的基础就是大量非公有经济企业,他们是池州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基石。因此,无论是为了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还是为了发展池州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都要把非公有经济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来,继续贯彻“放”的方针,尽其力量予以扶持。扶持非公有经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扶持现阶段还处于起步初期的中小企业。目前,我市中小企业总体上呈现出个改企、小变大、弱转强的趋势,亟需金融系统的大力扶持。从这个层面看,金融的制约已经比企业其他方面的制约更为明显,也更为迫切。因此,现阶段池州的发展,特别需要金融部门对企业的贴近服务、贴身服务,也就是要为企业解决好“贷款难”问题。解决“贷款难”、“难贷款”问题,主动权在银行。银行应当转变以往的观念,主动出击,寻找可行方案,尤其对那些有前景的中小企业要降低门槛,加大服务与支持的力度,支持他们加快发展。改善金融服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及时授贷,促进中小企业增强发展的自信心,防止中小企业外流。我想,如果这些中小企业都发展壮大起来了,他们发展的积极性都充分释放出来了,池州经济的前景就会一片光明。

三、金融机构要准确把握在转型改革中的定位和走向,不断创新、优化自身结构,努力提高工作效率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要解放思想。银行系统目前发展的障碍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不在企业而在自身,这主要源自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独大的观念根深蒂固。当前,要把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转变观念的一个检验平台,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实金融系统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二要面向市场。要彻底改变以往的衙门作风,官商作风。池州有的是可贷企业,关键是要善于发现。要确立围绕市场找项目、围绕项目找客户的工作思路,深入市场,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找准有优势有成长性的项目。要盯紧招商引资项目,通过金融服务吸引招商项目,并为落户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机会。还要注意增强经营的活力,营造金融机构之间良好的竞争环境。三要创新机制。各金融机构要积极鼓励创新。目前通行的金融工具都可以用,如抵押、担保等,形式要突破,方式要创新,只有这样,工作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方式方法创新的潜力空间非常大,只要是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家已用的,我们都可以照样拿来用,当然,实际工作中必须保证操作好,执行好。四要搞好服务。这是市场经济本身的要求,也是党委和政府的要求。要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抓好增值服务,靠服务增值。五要保证金融安全。金融企业是特殊行业,要注意控制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市场经济最大的缺失是信用缺失,金融服务的过程也是对企业教育和培育的过程。要多宣传金融规则,在服务中培育客户、培育市场,最终形成银企间的互信、互动与双赢。总之,池州的金融机构要大力推进银行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为池州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法论;思考

201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的重要指导方针,总理在2012年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作为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充分发挥自身在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金融与经济互动双赢的发展格局。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逻辑分析

1.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深刻启示。美国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在实体经济还不发达的条件下,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特别是金融资产的过度证券化,不利于培育国民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家的决策来看,美国重新提出了要使经济再工业化的战略决策,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明确提出了要提高这方面的竞争力。从经济金融发展史看,实体经济愈发展,愈需要发达的金融业,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吸纳资金,尤其是证券业让实体经济在短时期内大量融资,使实体经济迅速裂变,并以超常速度发展。总之,发展实体经济是形势之必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也是经济金融之间内在逻辑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2.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自身价值的最本质特征。金融业支持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自身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源泉,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没有实体经济,金融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美国之所以发生金融危机,并非实体经济不发达,而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德国在此次危机中之所以表现良好,是因为德国人一直致力于发展实体经济,现代制造业发达,而且德国银行一直注重为实体经济服务;我国之所以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依然在实体经济。可见,金融支持或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持续发展的最生动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直接融资为主和间接融资为辅的融资格局,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60%,其他各种方式的融资活动占比 40%。以2011年为例,截止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11.5万亿元;证券公司总资产1.57万亿元,A股和B股总市值为21.48万亿元;保险业资产总额为58462亿元;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2.83万亿元。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合作,共同担当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实践探索

1.强化指导,创造银企协作的良好环境。近年来,人民银行大同中支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先后出台了《大同市创建信用社区试点实施办法》、《关于建立大同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实施方案》、《优化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大同市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意见或办法,将其作为提高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质量的切入点。组织召开中小企业信用培植现场会,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验工作,并积极开展评级工作,实行“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为更多信贷产品创新奠定基础。通过这些举措,一方面优化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信贷投入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在此基础上,创办《大同金融简讯》,为市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为银企协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建立机制,增强银企协作的可靠保障。制定实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引导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提升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市各金融机构成立小企业金融业务部门,专司小企业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差异性、个性化服务。如:大同市工行确定大北街支行为小企业专业支行,具体从事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直接经营。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中小企业贷款运行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建立较为完善的以授权授信、审贷分离、问责制度为核心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优化《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按照“一个产品、一个流程”的模式,加快中小企业信贷审批发放流程。完善货币信贷政策支持机制。如降低支农创新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增加支农再贷款的数量,改革支农贷款利率形成机制等。

3.搭建平台,提供银企协作的发展机遇。为了积极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强银行与地方企业的信息沟通目的,人民银行大同中支依托“大同城市金融网”,开发了“大同市优质企业项目电子推荐库”,入库推荐项目涉及能源、旅游、农产品、教育等15个行业369个项目,资金需求达1822亿元,涵盖了大同市所有重点项目,为各金融机构了解企业信息、支持企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在此基础上,多次召开银企洽谈会、联席会和座谈会。其中,2010年项目建设推动会,银企双方达成重点项目贷款意向130个,其中现场签约13个项目,金额达53.67亿元,切实有效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

4.创新产品,丰富银企协作的有效途径。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中小企业发展实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人民银行大同中支就商标质押使用权贷款进行积极探索,并在辖区浑源县开展试点,制定了《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指导意见》,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盘活了企业虚拟资产,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借人民银行2007年10月1日应收账款登记系统上线运行的时机,充分挖掘企业“应收账款”的市场价值,激发其融资活力。“应收账款登记”能有效公示权利的存在,客观记录质权设立的时间,使第三人能迅速、便捷、清楚地了解应收账款上存在的各项权利,从而较好地控制应收账款质押业务中存在的重复抵押风险,为金融部门开办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提供了保证。创新信贷支农产品和信贷支农模式,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推出了“小农户+小信贷+小保险”和“政府+企业+农户+银行+保险”的“三小联动、五轮驱动”信贷支农服务新模式,有效地改善了全县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有力支持当地了“三农”发展,该做法在全省推广,并参加了人总行和银监会在河南郑州举办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经验交流会”。

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法论思考

1.正确认识和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发展理念上求得突破。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实体经济是基础或本源,虚拟经济是核心或引领。所以作为虚拟经济的金融业,要不断强化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营理念,全面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一是统筹规划,将实体经济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与金融业协同发展的整个过程。二是合力攻坚,集合政府、人行、监管、法律部门、宣传、统计等相关部门,构建区域社会征信体系,优化区域金融环境。三是量化考评,探索区域金融环境评价标准,建立金融环境绩效考核制度,促进金融环境良性循环。四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区域产业政策,科学调节信贷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局与局部的关系,在事关全局工作上求得突破。大局是统领或方向,局部则是服从或服务,作为金融业要服从或服务于国家或地方产业政策的各项要求,自觉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纳入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实现金融政策与国家或地方产业政策的有机统一。在信贷产业投向上,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在信贷区域布局上,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放到重点在建工程、“三农”领域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特别是针对当前众多中小企业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要优化服务体系,完善网点布局和渠道建设,加大机构整合力度,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与快捷度。

3.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在确保持续发展上求得突破。长远利益是战略或根本利益,当前利益是战术利益,当前利益要服从或服务于长远利益。作为金融业,就当前来讲,要推动中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和服务创新,不断探索适合中小微企业融资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担保抵押方式,合理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掘未来经济的增长点,一是新增贷款积极倾向于综合效益较好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跟进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支持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二是积极拓展项目贷款、贸易融资、结算、电子银行等业务,探索知识产权、股权质押等融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三是对新兴产业贷款设置合适的风险容忍度,注重新兴产业长期的投资回报,用发展的眼光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4.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重点工作上求得突破。主要矛盾在一切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抓住了主要矛盾,其它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作为金融业,就善于发现主要矛盾,并尽一切可能着力解决主要矛盾。要认真研判经济发展大环境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调整政策变化,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是保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如三农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发展等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深入研究消费服务的需求重点和趋势,支持各种有承受能力的消费需求。三是在服务县域经济振兴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切实提高对偏远落后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通过支持实体经济繁荣发展来优化自身信贷结构,降低贷款集中度风险,实现金融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2012年1月6日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四个要点,或者说把握好几条主线.

[3]周小川:2011年12月15日在《财经》年会上参加《财经》年会发表讲话《金融业要注重支持实体经济》.

[4]2012年1月,《金融时报》“加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系列报道”.

[5]王学东:促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范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0.

[6]戴 磊:《银行融资平台风险尚可控,化解还需多管齐下》.《金融时报》2010.9.

第6篇

科学性,是解放思想的本质要求。什么是解放思想?小平同志说,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就是规律,就是本质,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实事”的出发点与归宿是“求是”,不是一般性的描述实际,而是寻求规律,不是盲目、浮浅地反映表像,而是科学地探究规律。因此,解放思想也好,实事求是也好,天然就是一门科学,天然就要突出科学性。

科学性,又是我们现在讲解放思想的时代要求。按照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我们解放思想,也要以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这就是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一是以“科学”为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质的规定性,二是讲改革发展决策的科学性和协调性。我们解放思想,就要讲科学发展,要从只崇拜“总人口人均产出增长”,而不顾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环境保护、资源持续的唯GDP论中解放出来,要从片面崇拜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忽视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错误政绩观中解放出来。

讲科学性,要求我们以科学的理论为解放思想的共同基础。一是关于基本国情的判断不能动摇。这就是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不能因为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取得了发展成就,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就认为我国超越了“初级阶段”而已经“崛起”。二是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不能动摇。这就是十七大报告指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而不能没有科学依据地将所谓“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公共产品不足”等一些矛盾作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三是坚持基本路线不能动摇,尤其是“一个中心”,不能因为某些情况的复杂化而另搞“中心”或搞“两个中心”。一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为止,我们都要牢牢记住小平同志的嘱咐和预见,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第7篇

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其研究方法还处于不断创新、完善之中,我们在进行民族经济学理论研究之前应该对其研究方法有系统的认知,并将这些研究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之中,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更加具有理论价值。学习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运用其做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在系统掌握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之后,要将其融会贯通于自己的理论研究之中。

一、科学理论思维方法

任何一门科学都具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广度以及效率,同时也体现着本学科理论研究的特质和侧重点。事实上,一门学科的研究过程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研究方法还处于不断创新、完善之中。但是,无论采取何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都要以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作指导。因此要将科学的理论思其贯通于民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创新等学科研究的全部过程中,以此来指导民族经济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在对一门新兴学科进行研究方法探讨时,在结合本学科的具体特点的同时,还应该将研究方法加以分类。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理论思维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传统的民族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突出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与分析,由此而形成了传统民族学的研究特色。然而,传统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与唯物辩证法是基本排斥的。只有将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理论思维作为民族经济学方法论的指导,才能使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更加趋于科学、完善。这是民族经济学对传统民族学研究方法的补充和发展。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是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严谨的思维方法。要想在理论思维中全面的把握事物及其事物的各个方面,就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要全面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整个历程,就必须遵循由简单到复杂以及从低级到高级的研究方法。将这两种方法辩证统一于理论研究中,才能达到科学理论思维的层次,从而也才能对民族经济学其他具体的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是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指导方法,始终将这一研究方法贯穿到我们的理论研究、方法创新等全部研究过程中,才能保证民族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性,进而促进民族经济学这门学科不断地创新、发展。

二、田野调查方法

民族经济学是真正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紧密联系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的具体探讨。田野调查方法是在科学理论思维指导下的民族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任何理论均来自于实践,田野调查方法作为民族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就是要深入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进而通过实地的田野调查来进行理论研究。进行田野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民族地区的实地情况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田野调查方法对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田野调查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进行田野调查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能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提供详尽的资料。

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对民族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启示

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也可以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民族经济学的发展,借鉴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来探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使民族经济学的方法论不断得以丰富和创新,从而使民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更加系统化。首先,明确主体。在做研究时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明确主体,明确主体就是明确研究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的阶级都会根据其主体的需要通过其思想代表将本阶级的阶级利益和意识概括为政治经济学理论从而来表达本阶级的利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来概括其阶级利益和意识,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的。民族经济学也要明确以各民族有自主意识的劳动者为主体。其次,重视矛盾。矛盾是主体之间的联系,在研究矛盾时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是辩证思维的关键,同时,在做研究时要体现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再次,概念运动。概念运动是《资本论》研究方法的核心,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写作中,以概念运动为核心,通过概念的规定、展开、改造和完善、转化等概念的运动来构造《资本论》的论述体系。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也要注意概念的运动。概念体系的建立是民族经济学的形成的标志。概念是不断运动的,伴随着概念运动,概念体系也会随之不断进行演化。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科不可能只是某一个学说的概念体系,而应该有若干个概念体系相互支撑和补充。研究就是要创新,就要在对既有和新的现象材料进行实证的基础上不断抽象,进而规定新概念,改造和完善旧概念,充实已有的概念体系,甚至创建新的体系。最后,构造体系。《资本论》的体系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非常严谨的,马克思将概念按照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来构造《资本论》的论述体系。在其论述体系中聚合了概念运动各个环节的研究成果,从而使《资本论》的逻辑思维更加严谨。对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也要通过民族经济概念的运动来构造民族经济学的论述体系,使自己的研究有一个逻辑严谨、论述清晰的体系。

四、结语

第8篇

分析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矛盾,首先要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状况。我国农业生产的资本有机构成高、收益低,受自然环

境影响大,自然风险大;加入wto后,我国弱小分散的小农户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风险增大。这使得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而收益低,系统性风险严重。由于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匹配,造成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

因为金融是通过资金的融通、流动创造价值的一种活动,只要是金融组织,就要讲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就要讲回报,资金就要从回报低的地方流向回报高的地方,如果任其自然,就很难逆转这种趋势。1994年到2004年农村存贷差额累计达到40876.52亿元尚不包括乡镇企业存款;2005年为农村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共从农村转移了1.87万亿元;2005年底邮政储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余额达到8839亿元,并转存央行。在农村资金大量流失的同时,大量商业性金融机构撤离农村,造成农信社"一农独大",垄断地位不断强化。由于缺乏竞争,农信社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完全处于"强势"地位,针对农户的贷款利率偏高,放宽利率限制后,部分农信社的贷款利率一浮到顶,1年期贷款利率达到10%甚至更高,和民间借贷利率相当,农民承受的利率压力比较大。

因此,我认为,"成本高、风险大、缺乏竞争",就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提出以下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wto成员国支持本国农业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分散和降低自然风险,进而分散和降低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手段,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我国亟需发展农业保险。如果这个基础夯不牢,将不利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

促进农业保险发展,要坚持"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原则。农业保险的效率与参与率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参与率高,农户需支付的保费就可能比较低,政府的出资也可保持在合理水平。政府给予保费补贴的办法对于提高参保率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如果完全实行自愿保险,农业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会非常严重,参与率难以提高,会出现低参与率与高保费之间的恶性循环。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发展农业保险也要根据业务险种承保对象、承保风险和承保责任的不同,分别采取法定强制和自愿保险的形式。我国可以首先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如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采取强制保险政策。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近几年我国进行了农业保险试点,探索了几种模式。我的体会是: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补贴,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无论搞什么模式,其作用都很有限。从我国财力出发,财政补贴还应坚持基本保障的原则,保险标的应主要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主要实行保费补贴。保费补贴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根据各地农业风险状况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从财政资金中各划出一定比例份额用于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政府和有关方面给予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可因险种、地区而异,对于生产力低下,保险费占农民收入比重较高的地区,应增加其保费补贴。在保费补贴试点的基础上,再逐步扩大到经营管理费补贴。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在免征种养两业营业税和印花税的同时,免征种养两业的所得税;对其他涉农保险营业税按5%先征,按3%返还,印花税按0.1%先征,按0.05%返还,将返还的税金充实风险基金。

要尽快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和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分散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风险。

要推进农业保险立法。我国现行的《保险法》是一部商业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而农业保险中大部分具有政策性。由于无法可依,农业保险中的许多领域都存在法律真空。从国内各个省市开展的多种农业保险试点情况来看,各个地方之间差异很大,目前国家统一立法,条件尚不成熟。建议:先由试点地方政府、保险监管部门和农业保险公司根据辖区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制定相应的农业保险地方性法规。根据地方性法规试点情况,国务院制定农业保险条例,待条件成熟后,再制定《农业保险法》。

另外,我国还应借鉴日美等国的经验,适时考虑设立农业风险管理局或类似机构,统筹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以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一是要对不同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实行差别税率政策,将减免税与存贷款比例挂钩,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要想享受税收减免,必须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支农贷款要达到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之上,否则就不能享受税收优惠。这个比例是多少,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

二是规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每年的新增存款,在扣除准备金和备付金后,要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比如20%)用于当地。

三是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限制在县域的金融机构在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可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提高其超额准备金的比例,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

四是重点解决邮储资金流失问题。邮政储蓄银行已挂牌,在成立初期,总行在资金运用过程中,应重视对"三农"的投入,通过资金拆借、购买重点建设债券和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债等融资方式,用于国家级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或农业开发项目;邮政储蓄可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发放"三农"贷款,对存放农村信用社的大额协议存款,当地财政应给予适当贴息优惠;邮储银行可以开办担保类贷款,增加贷款种类,扩大贷款的覆盖面,要充分发挥存单质押贷款的功能,试点小额

信贷业务

五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金融环境很重要,是现代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应做好以下方面:

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些都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有效措施。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要在实践中推进农村金融立法工作,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优化法制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

考虑到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可能被淘汰,所以有必要在农村试点设立存款保险制度,形成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促使存款人增强风险意识,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健康持续发展。

三、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缺,需要对它们进行革新、调整和补充。

1.分类指导农信社改革,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农信社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和连续性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关键。

沿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的农信社改革应继续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一批农合行和农商行;对老少边穷、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农村山区的农信社改革,要按照合作制原则进行改造,不能简单套用现代银行制度模式。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农民意愿办事。要根据市场确立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合理确定涉农贷款利率,着力解决部分机构因独家经营而将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等问题。

尽快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确保基层农信社的独立性,要严禁省联社指定县联社负责人。省联社不能办成行政性管理机构,应在尊重法人经营权的前提下,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其人才、信息、管理上的优势,建立有效的金融创新机制,开发适应农村各类市场主体需要的系列金融产品;要重点发展金融咨询、、保管、担保和个人理财等中间业务,加快银行卡联网,实现联合经营。

要合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再贷款,增强农信社的支农实力。

建议人民银行加强农信社的支付结算管理,协调各地农村信用联社加快开发省(市)内农信社通汇系统,解决农村资金汇划难、汇兑难问题。

2.拓宽政策性金融服务领域

农发行要按照现代银行的运作要求,根据区域和业务发展需要合理布局分支机构。在做好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和专项储备贷款的同时,拓宽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逐步将农发行支农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要多渠道拓宽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比如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利用邮政储蓄存款、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获得低息优惠贷款等,提高其放贷投放能力。

3.农行可发挥县域金融主渠道作用

一是农行面向"三农"要抓住高端客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规模较大工商企业都是农行的高端客户。只要抓住了高端客户,农行的利润就有保障,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是农行面向三农,可以对农信社、农合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作批发贷款业务,间接地为农户贷款。农行还可以对非金融组织(比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批发贷款业务。

三是农行可在农村开办银行卡、、租赁、担保、保管、理财和信息咨询等新产品,满足农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需求会愈来愈多。

第9篇

朱敏:考虑到人均GDP相对较低、收入分配不公等现实问题,在中国经济规模跻身世界第二的背后,无疑蕴含着纷繁复杂的改革和利益诉求。

竹立家:没错。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快速增长期,劳动者薪酬占GDP比重从53%下降到40%左右;居民收入所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55%下降到2009年的42%左右。另外,全国大约有一半的职工近些年的工资没有增长或负增长,在经济成倍增长的情况下,这样的增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数字说明,第一次分配就存在着严重的不公,使我们的“扩大消费”基本变成了一句空话,因为大多数“老百姓”手里确实没有钱。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有企业管理层薪资水平是普通职工的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如果考虑第二次分配情况,现状也不容乐观。中国的二次分配不公现象也比较严重,“社会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朱敏: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改革已经步入了“深水区”?

竹立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管理和改革滞后的现象也逐步显现,利益分化加剧,社会诚信度下降,社会不公正现象增加。可以说,改革的“议题”也由“如何做大蛋糕”变为“如何分好蛋糕”。换句话说,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解决“普遍贫穷”问题,变为目前的实现“社会公正”问题,将以“利益格局调整”为核心的改革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利益分配和利益格局的调整正在成为关键的“改革议题”,成为能不能成就中国道路的关键制度安排。改革确实已到“深水区”。

朱敏:也就是说,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经济改革成果要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并进一步推进发展,还需要从制度改革上加以解决。

竹立家:是的,未来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较第一个三十年要严重得多。能不能在现有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发展,关键还在于未来几年社会管理体制和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在于改革是否能真正有效地消除贫富分化和特权腐败的制度性根源,实现对权力的有效约束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民众幸福和尊严,让人们满意。

未来三十年,中国改革步入一个新阶段,踏上一个新台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任务都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由我们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决定的。换句话说,是由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制度逻辑决定的,不以人的愿望和意志为转移。对发展的片面认识或自我陶醉都是对社会、对民族和历史不负责任的表现。

因此,对于经济总量的世界第二,要有辩证思维,它既是新发展的起点,又为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相对滞后的“时间差”,把我们带入一个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集中爆发的“复杂的改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