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3-08-03 16:45:22

导语:在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第1篇

1.1医学属性

中医药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同时具有社会科学特点、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的医学科学。中医药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深、系统、完整的理论,建立起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式。它不是经验医学,只是一种包含了经验医学成分的理论医学。

1.2科学属性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原创和独有的一门科学。中医药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而非病,其理论体系的基础也并不完全是物质属性的人体,它更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人的思想情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动态、系统、整体的思想对人的生命状态进行研究和分析。

1.3时代属性

中医药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自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形成以来,就一直指导着中医药学的临床实践活动。药浴、饮剂、刮痧、刺络、点穴、针刺、推拿、拔罐等诊治手段在今天的医学界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医药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张仲景基于《素问热论》创立了六经辨证,有效地解决了当时热性疾病的辩证问题;吴鞠通、吴又可等人基于张仲景创立的理论提出了一种戾气学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辩证学说,有效地解决了瘟疫的辩证和治疗。在近几年急性流行性感冒病毒、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期间,中医药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4文化属性

中医药学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药学中调和致中、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等理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以中医药为载体,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是提升我国软实力和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2.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成为一种具有辩证论治个体化、用药取向天然化、防治原则求衡化、给药途径多样化、治疗方案人性化等独特优势的综合性医学体系,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中医药学的特色和优势主要有:

2.1理念先进

中医药学的主要理念是人本理念与整体观念。人本理念是指以人为本,即“医乃人学”,将患者作为研究的中心。整体观念是指人体自身具有完整性,人和自然、社会环境具有统一性,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脏腑之间可互相协调、互相影响。中医认为,在探讨疾病、生命及健康等问题时,不可单单将研究对象局限为人体自身,还需重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在防治疾病时,应遵循自然法则,注意调整患者的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导致的生理及精神上的异常。

2.2诊治手段独特、灵活

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辩证论治的核心是为患者进行个体化诊疗。中医认为,不同的人患有相同的病,其证可能不同;不同的人患有不同的病,其证可能相同;同一种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相同的证可能因不同的病所引起。因此,病异证同的患者,治疗的方法可能相同;病同证异的患者,治疗的方法可能不相同。中医药学中有药浴、饮剂、刮痧、针刺、推拿、艾灸、药熏等多种防治疾病的方法。这些方法均由历代中医学者发明和创造,并由多年的临床实践而证明有效,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防治疾病的方法。

2.3安全环保

中医诊治疾病时所用的中药大部分是绿色药品,其使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也是绿色医学,安全性较高,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较小。

3.中医药学的发展前景

由于近现代西医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以药养医”等不良风气的形成、不良商贩造假贩假等因素的影响,中医药在我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近几年,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医药再次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青睐。在中医药学今后的发展中,应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3.1继承传统

继承传统中医药学的科学思想,不断积累经验,保持中医药学原有的特色,充分发挥其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心身同调等特点。

3.2深入挖掘

深入挖掘中医药学的内涵,完善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改变以往单一的医学模式,为中医药学的实践和发展创造条件。也可以将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恰当地融合,互相补充,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

4.小结

第2篇

推拿是医生用经过训练,掌握了技巧的双手或其他肢体。因病人而异在患者体表选择一定部位运力操作,并达到合适的刺激量的一种医疗方法。推拿又称按摩、按跷、乔摩、跷摩等。在临床上,人们多数称之为“推拿”。是因为推为开、拿为合、一开一合、一阴一阳、一虚一实、一刚一柔、一缓一争,更能说明中医推拿的基本理论一阴阳学说。

推拿有无意推拿和有意推拿之分,无意推拿是指没有言语,没有文字记载,不成体系的推拿,如猴子知道用爪子挠庠。牛知道用尾巴甩打苍蝇叮过的地方。这些就是叩击类手法的起源。而自从有了人类运动开始,就有了有意推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各种疾病和伤痛。自己或同伴就会用手在局部或疼痛部位。进行抚摸,以减轻病痛,这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推拿经验,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现在的推拿体系。推拿学最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就已有用手治病的记载。《黄帝内经》是我国较早的医学专著,其中对推拿有很多的记载,阐述了有关推拿的适应证,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等,汉代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推拿的治疗作用及养生作用。到了隋代便有了医学教育机构.在太医署中便有了按摩博士。唐代出现了最早的按摩教学,并将按摩科分为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按摩生等不同等级,同时此期的按摩非常盛行,并渗透到内外妇儿及骨伤科,得到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形成了小儿推拿体系,并有多种推拿专著问世.总结和发展了推拿的理论和临床。总之,推拿学始于春秋战国、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推拿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平衡阳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基本原因就是阴阳失调。所以,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调整阴阳,如腹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传导失常、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水样便等,此证就应用补法。进行逆时针摩腹、使脾胃健运、传导正常、排便正常,从而达到脏腑功能的阴阳平衡。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应做到“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原则,以达到治疗时的阴阳平衡。②调理脏腑,通过运用手法所产生的力量,作用于人体内脏,例如,高血压患者作顺时针摩腹法,使腹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增加血管的血容量、降低外周血循环的压力,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又如点按内关穴,可以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血供、用于治疗轻度冠心病、心绞痛。另外。病变的根本机制是气血的运动失调。所以要以“气有不调”为主,调其失痛、理其不顺、恢复气机的正常升降出入,在治疗上利用手法的能量、信息输入到人体、作用于气化功能、推动机体气化功能旺盛,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使其气机变“不通”为“通”、变“不顺”为“顺”、变“痛”为“不痛”。《素问・至真要大论》亦日“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例如胃下垂的病人,应该用升阳举陷的手法,使其胃得到上举,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③疏经通络、活动受限,而使用放松类的手法使其精神放松,肌肉放松,因为手法作用于人体,可以提高体内啡吠含量,起到镇痛作用,同时手法也可提高病变的温度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循环.加快病变时代谢产物和血肿、水肿的吸收改善组织缺氧状态,从而起到疏经通络的活血化瘀和止痛的作用。④滑利关节,当出现解剖位置异常时,可以出现一些病理状态,通过运用手法调整异常解剖位置、纠正紊乱的解剖关系,而达治疗的目的,如胸胁屏伤的病人采用背部按法进行整复,使紊乱的胁椎关节或胸椎间关节得到纠正,从而促进肢体运动,促进气血通畅的作用,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第3篇

五大亮点折射民生关怀

规划中,包括力争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每个县级中医医院都有特色中医专科、确定10余种现代重大疑难疾病进行中医药防治研究攻关、推进中医药科技继承与创新、培养1.5万名中医临床骨干的五大亮点折射了民生关怀。

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医药医疗资源,规划指出,到2015年,中医医院(所)预期达到3397所,2010年为3232所。

“力争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70%的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规划对2015年的中医院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

同时,规划还强调,到2015年,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争取超过5.5亿人次,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重超过60%。

为了更好满足城乡基层群众对中医医疗的需求,规划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资源。省(区、市)要建设好省级中医医院,形成区域中医药诊疗中心,每个地(市)至少建设好一所地(市)中医医院。

规划规定,在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方面,到2015年,再建一批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专病),力争每个县级中医医院都有特色中医专科(专病)。

规划强调,“十二五”期间,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一批标准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和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依托现有中医药资源,每个省(区、市)建好至少1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每个县(市、区)建好1个县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到2015年,力争有3个现代重大疑难疾病防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规划明确强调,要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基础平台,遴选确定10余种现代重大疑难疾病进行中医药防治研究攻关,以提高现代重大疑难疾病防治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目标,开展临床验证与评价研究,实现防治方案的优化和推广应用。

规划指出,要选择中医药具有疗效优势的30种常见病,对其病证结合诊断标准、辨证规范、临床实用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药诊疗手段和方法等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形成规范并加以推广。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以重点专科(专病)为基础,一批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诊疗协作中心将全面建设起来,还将系统地梳理临床验证中医优势病种,优化形成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面对中医传承问题,规划指出,要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的传承研究;挖掘、整理、总结和利用民间医药知识与技术。

规划强调,“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中医原创思维、中药方剂基础、针灸经络基础研究。在中医药现代传承方面,对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辨证论治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开展总结研究,建立一批中医古籍保护与利用中心。

规划还提出,要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的熟化研究,开发研制一批符合中医医理和临床规律的诊疗仪器设备,加强面向农村基层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筛选、评价一批民间医药验方及诊疗技术。

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规划规定,到2015年,为县级医疗机构培养1.5万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含500名民族医药人员),对5万名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进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专业大专学历教育,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含基层民族医药人员),为城乡基层培养3万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继续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落实完善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遴选700名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教师,配备1400名继承人;开展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作,遴选1000名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进行培养;造就一批国家中医中青年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到2015年,建成1000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100个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工作室)。

在规划中,除了对上述重点领域的任务明确要求外,还对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民族医药事业和中西医结合发展、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法制和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等重点工作也作出了具体规定。

2015年中药产值将超5500亿

《规划》明确,到2015年中药工业总产值预计超5500亿元,未来将通过加大投入和建立完善中医药投入保障机制,打造一批知名中药企业。

《规划》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中医药相关健康产业,支持疗效确切、可供临床选择的中药新产品走向市场,支持紧缺、用量大、且有较好种养基础的野生药材品种人工种植养殖,以及中药生产关键技术成果的应用,发展一批聚集效应突出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并打造一批中药龙头企业。

根据中医药管理局统计,2010年我国中药产业总产值已达到3172亿元,而根据《规划》预测,“十二五”期间中药工业将保持年均12%以上速度的增长,预计到2015年总产值超过5590亿元。

在具体支持政策方面,《规划》表示,接下来将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并通过加强野生中药资源培育基地建设和推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强化对重要、资源有限的野生中药原材料的宏观调控,鼓励具有优势科技资源和特色技术领域的企业建设重点研究室。

此外,“十二五”期间中医药管理局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的管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并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和推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质量和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监管。

《规划》表示,“十二五”期间将力抓一批中药可持续发展专项,包括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及试点项目、中药生产关键技术继承创新研究、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医传统名方系统研究,以及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特色与优势建设。

除了中药工业外,《规划》表示将大力支持中医医疗服务发展,并提出未来将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积极推动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规范建设和连锁发展,鼓励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等。

《规划》对此强调,要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方法和形式,特别是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据悉,未来在医疗保障政策中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将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

医药科技“重心下移”

业内人士解读认为,《规划》可提炼出的三个核心词汇是“创新”“预防”和“基层”。

《规划》指出,我国是医学研究的“资源”大国但并不是“创新”大国,解决疾病和健康领域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医学科技的创新突破。我国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还以仿制药为主,大中型、中高端医疗器械主要依赖进口,中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资源、标准等诸多挑战。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关人士表示:“《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新思路在于首次提出了‘重心下移’的观点,把农村和社区为主的基层市场当作重点来抓,加快推进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在基层的普及应用,有效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这实际上也是新医改三年重点规划中对‘医药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呼应。看点主要在加强病前‘防’‘诊’‘疗’研究更加重视。”

“重心下移”是《规划》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以农村和社区为主的基层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疾病防控体系的薄弱环节。医学科技研究的不仅要发展适于大城市、大医院需要的先进技术和产品,更要关注广大农村和社区基层,积极发展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宜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进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在基层的普及应用,大力发展新型整合医疗服务模式,有效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规划》还指出,要落实“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重点发展疾病的风险评估、早期筛查、预测预警及综合干预技术,加快推进健康测量和健康管理等技术研究,使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窗口前移,实现由“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有效降低疾病的患病风险与发生率。

“一些注重病前预防的疫苗产品、诊断试剂将受益,比如华兰生物等。”

《规划》的发展重点包括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制30个创新药物,改造200个左右药物大品种,完善新药创制与中药现代化技术平台。

第4篇

本篇文章就从冬季的一些问题入手探讨关于养生的原则及办法。笔者结合个人经验,参考有关资料,采用问答形式,为大家答疑解惑,讲解冬季如何养生。

1问: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养生保健要顺应天地变化的规律,冬天草木凋零,冰冻虫伏,天寒地冻,大多数的动植物都处于冬眠状态,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也应该遵循自然界“蛰伏闭藏”的规律,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采取以“闭藏”为主的养生保健方法。《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段论述是古人对冬季养生提出的总原则。

2问:怎样做才能符合这一基本原则?

答: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冬季时节,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注意在饮食调养、起居保健、精神调摄等方面均要合“闭藏”之道的养生保健方法。

3问:冬天饮食上注意些什么更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答:冬季饮食养生的原则:多食温热,少食寒凉。以“藏热量”为主。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体在冬季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增强,以促进机体产生热量抵御寒冷,适量地增加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并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是有利于健康的。

4问:适宜的食物有哪些?

答:多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小茴香、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桂圆、荔枝、木瓜、石榴、乌梅、香橼、佛手、鳝鱼、鳙鱼、鲢鱼、鳟鱼、虾、海参、鹅蛋、鸡肉、羊肉、狗肉、鹿肉、肉桂、辣椒,花椒等。营养专家提倡晨起食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均适宜。

5问:冬令进补,是我国传统的防病强身、改善亚健康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冬季应该怎样进补?

答:冬季养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进补。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两类。食补方法因人因地而异,一般阳气偏虚的人,可选羊肉、鸡肉、狗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对于不宜食生冷又不宜食燥热的人,可选用枸杞子、红枣、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药补则一定要遵医嘱,一人一法,切不可不顾实际情况,全家上下齐进补。冬令进补时,为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就是打基础的意思。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

6问:能不能给大家介绍几个冬季养生的食疗方?

答:食疗的方子很多,介绍两个简便易行的冬季食疗方:

核桃仁饼:核桃仁50克,面粉250克,白糖少许,将核桃仁打为碎末与面粉、白糖混合在一起,加水适量,搅拌均匀,烙成薄饼食用有补肾御寒,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腿软,畏寒怕冷,大便干结等肺肾两虚者。

参归羊肉:红参10克,当归20克,羊肉500克,调料少许。将羊肉洗净切块,与红参、当归、调料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用慢火炖煮1~2小时,待羊肉熟烂时停火食用。此方有益气补血、强体抗寒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畏寒怕冷等气血两虚者。

另外,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 吃“腊八粥”的习惯,这也是很好的食疗方。

7问:饮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答:遵循“少食咸”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饮食要清淡。同时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阳气受损。

8问:冬天应如何起居才能符合闭藏的特点呢?

答: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指出,冬天的起居原则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就是说,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活动最好在太阳出来后进行。中医认为,当人清醒活动时,人体的阳气处于活动状态,即处于春、夏的状态。而人睡觉后,则阳气入里而活动减缓,就处于秋冬的状态。所以早睡晚起,就可以使人体的气更多地处于闭藏状态。

9问:既然要早睡晚起,那整天睡大觉岂不是更好?

答: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中医认为,除了一年之中有四时,一天之中也有四时,即早春、午夏、夕秋、夜冬,这与我们一天的生活工作睡觉也是完全相符的。所以,如果整天睡觉,不进行任何活动,也不符合传统的养生观点。

10问:那早睡晚起是不是就不要锻炼呢?

答:不是。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就是强调冬天锻炼的重要性。因为,三伏天和三九天是最热最冷的时候,这时候锻炼能更好地增强身体对寒、热的耐受性。但我们要注意,在冬天注重锻炼的同时,不能违背闭藏的原则。比如说,锻炼的时间不能太早,要等太阳出来后再进行锻炼。目前的研究资料已表明,冬季清晨地面上的空气污染最严重,各种有毒气体因夜间温度下降而沉降于地表,只有待太阳出来,地表温度升高后,有害气体才能向空中散去。自古就有“秋冬毒雾杀人刀”之说。现代医学也证明,冬天气压低,过早起床锻炼,对心脑血管不利,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过早起床锻炼很容易发生危险。

11问: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应如何锻炼强身?

答:一定要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外出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毒、补钙的作用,红外线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如果刮风下雪天,千万别出去。外出要保暖,特别是老年人,冬天出去要穿暖和,要戴帽子,脚下也要穿非常暖和的鞋。冬天的锻炼一定要轻缓,锻炼的强度也不宜过大,冬天活动量大小的尺度是全身发热,微微欲汗而未出。这种尺度要求是有其科学道理的,因为冬天的特性是闭藏,如果强度过大,大汗出,汗出则气泄,这与冬天要闭藏,要养气、藏气的原则不符。而且冬天气温低,大汗出,则容易感受寒邪,引起多种疾病。中医还认为,动则气生,意思说人体活动之后,阳气就会生发。所以通过活动,使全身发热,就可以达到生气、通气的目的。而这种生气、通气与一天之中阳气的生、长、收、藏也是相符的。比较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是走路,而且不要着急,慢慢走。只要你迈开腿,就对你有益处,年龄大的人一定不能追求运动达到什么量,只要你一天活动三十分钟、一周三到五次就够了。

12问:人年龄大了觉就少了,老年人也需要早睡晚起么?

答:中老年人冬天也应早睡晚起。有人说人老了觉就少了,这是错误的想法。其实越老越需要睡眠,因为老年人体力恢复比年轻人慢,所以要靠食品和睡眠来恢复,越是老年人越要保证七到八小时睡眠。同时冬季最好能有午休,国外医学家经过大量的统计认为,中午睡一觉,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下降30%,所以在西方中午午休提倡每天午睡半个小时。

13问:除了注意“早卧晚起,以待日光”之外,我们还应当注意什么?

答:我们还应当注意避寒保暖。在人全身中,最需要保暖的就是双脚,其次是颈背部。中医认为脚属肾,肾气充足,则脚部灵活而有力。如果冬天不注意脚部保暖,就会损伤肾气,进而引起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疼痛等病症。所以,药王孙思邈即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冬月洗足而卧,则无冷病”。就是说,要在睡前以温热水洗脚。临床实践也证明,睡前以温热水烫脚,可有效消除疲劳,改善睡眠质量。除了脚之外,整个下肢都与肾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冬天穿裙子,不注意下肢的保暖,也会损伤肾气。另外,颈背部也是要注意保暧的地方。中医认为颈部和上背部与肺脏有密切的关系,肺脏病变会反应在这个地方,而这个地方受寒之后,也会影响肺脏。下背部,即腰部与肾脏有密切的关系,肾脏病变往往反应这个地方,而这个地方受寒也会损伤肾气。整个背部又是督脉循行的地方,中医认为督脉主一身之阳,意思是一身的阳气都由督脉统管,如果不注意背部的保暧,就会损伤督脉,而督脉损伤,一身的阳气都会受损。

14问:说了很多注意保暖的部位,那么是不是全身都要注意保暖呢?

答:对,也不对。为什么呢? 注意全身保暖是对的,但保暖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古人说要“足暖头凉”、“热水洗脚,凉水洗脸”。因为头为诸阳之会,就是说,相较之下,头部的阳气要比脚上多得多。所以如果头部过暖,反会导致头发蒙、不清醒、头痛、上火等病症。现代医学也证明,冬天天气寒冷,人的汗腺、毛细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如以热水洗脸,则血管、汗腺迅速扩张。洗完后外出上班,遇冷空气的刺激,汗腺、血管又迅速收缩。一张一缩,时间长了,很容易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所以冬天不适宜经常用热水洗脸。

15问:现在很多家庭和工作单位都有暖气或空调,我们的室温在多少度比较合适?

答:冬季天气寒冷,室温要适宜,室温以18~25度较合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健康不利。室内温度过高,就会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引发感冒;室内温度过低,人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被褥的厚薄应根据室温的变化适当调整,以人体感觉温暖而不出汗为度。外出所穿的棉衣以纯棉布为宜,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冬季还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在冬季,有些人因怕冷而紧闭门窗,使得室内的空气不能及时地流通而污浊不堪,影响健康。所以,冬季在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还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天气晴朗的时候要及时开窗通风换气。屋内可以适当放一些绿色植物,湿润一下空气,但是卧室里不宜过多摆放。最好不要把宠物放在卧室养,宠物身上的毛容易藏匿病菌,你再洗也洗不过来。

16问:现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如何进行精神调护?

答:精神养生的原则:宁静为本,保养精神。

“宁静为本,保养精神”,就是要以安定清静为根本,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稳定。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自己的心情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和喜悦。

17问:冬季时节,万物凋零,容易引起人们的悲伤之感,有的人会变得郁郁寡欢,百无聊赖,精力和体力明显衰退一旦冰雪融化、大地回春,这些症状又会自行消失,情绪和精力也恢复了正常,这种病症被称为冬季抑郁症。应如何防治?

答:防治冬季抑郁症的关键是增加日光照射的时间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地方散步或运动,对防治冬季抑郁症有很好的效果。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散步和运动还能够对脚掌(如涌泉等穴位)起到刺激与按摩的作用,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得到有效的调节,并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力和精力,使抑郁症得到有效的治疗。此外,经常听听轻松悦耳的音乐,多参加一些能振奋精神的文体活动,多与情绪乐观的朋友谈心聊天,读些健康向上的书刊,对防治冬季抑郁症很有帮助。

18问:冬季也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应如何防范?

答:冬季气候寒冷,容易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会诱发心肌梗死、中风,使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加剧。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发生。

19最后,请对冬季养生的方法和禁忌做下总结。

第5篇

【关键词】中医食疗;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12-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患者也越来越多,多数患者通常只注意药物治疗,而食疗不合理,常常导致治疗上的失败,所以控制饮食与选择饮食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措施。高血压大多伴有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或并发症,这些疾病都与饮食密切相关,而且这些疾病药物治疗时如不配合食疗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下面就浅谈一下中医食疗在防治高血压中的作用。

1 中医食疗重视食物的性能与属性

中医营养学十分重视食物的寒热温凉四气对机体体质和病情的影响,以及辛甘酸苦咸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尤其重视食物的属性,将食物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三大类。认为谷类属中性食物,阴阳比例大致平衡,是人类最主要的较好的食物,符合“阴阳平衡即健康”的中医基本观念。而蔬菜水果及豆类等食物则属阴性食物;动物类食物(包括肉、蛋、乳、酪等)以及海产品(鱼、藻类、海制品等)等则属阳性食物。

2 中医食疗基本原则

2.1 均衡饮食原则;是指饮食的种类全面,数量适当,比例恰当。平衡饮食第一要种类齐全,“食不厌杂”。《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第二要寒热温凉阴阳平衡。寒凉之食可清热,但易伤阳,如过食久食阴性食物,则可产生阳虚,或生内寒;温热之食可去寒,但易伤阴,如过食久食阳性食物,则易产生阳亢,或生内热,所以饮食一定要保持寒热温凉的平衡。第三要保持酸苦甘辛咸五味的平衡,五味都是人之所需,但是过偏就会损害健

2.2 有利无害原则:中医食疗十分强调对身体有利无害原则,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为人体水谷精微主要来源,任何饮食都不要损伤脾胃功能;再者,中医非常重视不同生理状态下的饮食禁忌,如《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篇》曾指出: “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宜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

2.3 三因施食原则:中医食疗主张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因人施食,中医对于男女老幼有着不同的食养进补原则,认为男性属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平时可多食阴性食物;少女属阴,阳常不足,阴常有余,平时可多进食温热阳性食物;但中年产妇气血常不足,阴虚内热,又宜多食益气养血清热之品;老年人气血阴阳渐趋虚弱,要以健脾补肾食物为主;儿童身体娇嫩,则宜以健脾开胃食物为要。因时施食,中医认为春夏阳气旺盛,万物生机盎然,应少食温燥食物:秋季气候干燥,万物肃杀,应少食辛热食物:冬季严寒应少食甘寒伤胃的食物,宜进食温热性如羊肉、狗肉等;此外中医还十分注意因不同地域,所选食物亦不同。

3 中医食疗应用

3.1 辨证施食

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血管疾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高血压除药物治疗外,饮食疗法是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证型不同,采取辨证施食。

3.1.1 痰浊中阻型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为主,可食苡米、红小豆、广柑、白萝卜、洋葱、橘子等理气化痰,禁食肥甘厚味、油腻粘滑之品,以免助热生痰。

3.1.2 肝阳上亢型

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淡菜、柴菜、莲子、藕、海蜇、芹菜等以养肝阴,清肝热,苹果、梨、李子生津除烦,广柑、金桔化滞解郁,粗粮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生梨、香蕉、蜂蜜等。

3.1.3 气血两虚型

饮食以少食多餐、细软滋补为主,可食黑木耳、香茹、芝麻、黄花菜、莲子、山药、牛肉、海参、桂圆、荔枝、葡萄干、山楂、蜂蜜等以益气补血,健脾和胃

3.1.4 肾精亏损型

饮食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有补益作用的食物,阳虚甚者多食胡桃韭菜、黑芝麻、肉桂、龙眼、红枣、荔枝、羊肉等补肾助阳之品,禁食生冷瓜果和凉性食物;阴虚甚者多食百合、茄子、扁豆、莲子、银耳、甲鱼、鸭肉、鹅肉、李子等补肾滋阴之品,禁烟酒及辛辣温燥动火伤阴食物。

3.2 食疗:根据病情,选择以下食疗方:

3.2.1 lO克,生山楂15克,草决明15克,冰糖适量,三药同煎,去渣取汁,调入冰糖,代茶饮。可清肝疏风,活血化瘀。对阴虚阳亢之眩晕兼大便秘结有效

3.2.2 天麻10克,鲜橘皮20克。两药水煎,代茶饮,可燥湿化痰,平肝熄风。对痰浊内蕴之眩晕有效。

3.2.3 鲜芹菜汁将鲜芹菜250克洗净,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每次服100毫升,每日2次。有平肝镇静,降压利尿的作用。

3.2.4 杭10克,乌龙茶3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清肝明目,此茶对肝阳上亢之眩晕有效。

3.2.5 夏枯草20克,瘦猪肉50克。将猪肉洗净切片与夏枯草一起,文火煲汤,每次饮汤约250毫升,每日2次,可清肝泻火明目。适用于肝火上炎、痰火郁结所致的头痛、眩晕等。

3.2.6 海带20克,决明子15克。用适量水煎煮,食海带饮汤,可消痰散结利水,清肝明蟊润肠。适用于肝阳上亢伴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

3.2.7 车前子20克,粳米100克。将车前子装入布袋,加水浓煎取汁,入粳米同煮成粥,可利水消肿,养肝明日。适用于高血压病、肥胖患者。

3.2.8 荠菜250克,粳米100克。将荠菜洗净切碎与粳米同煮粥,每日1次,有清热解毒,养肝明日,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火上炎者。

3.2.9 鲜荷叶一张,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先将荷叶洗净煎汤,将汤与粳米同煮成粥,调入白糖,每日1次,可清热生津止渴。有降压、调脂、减肥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患者。

总之,中医食疗在高血压防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在药物治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辅助环节,二者相辅相成,配合应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养生药膳大全

第6篇

“肾虚”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包括生殖泌尿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和消化等诸多系统的相关疾病。因此,肾虚的症状很多,例如生殖泌尿方面可以表现为降低、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等。脑力方面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老年性痴呆。另外还有骨骼和关节疼痛、腰膝酸软、视力下降、听力减退、耳鸣、脱发、白发、牙齿松动易落等一些衰老的表现。

老年人肾气虚弱,不足以滋养五脏六腑,容易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肥大和骨质疏松等疾病,从根本上说与肾虚都有很大的关系。

冠心病:心主血脉,血脉运行主要靠心气心阳的推动。由于年老肾虚或虽未年老肾气已亏,久病肾阳不足,不能鼓舞心阳,心阳不振,血脉失其温运,血液则凝滞不行,发生心痛。所以心、脾、肾诸脏亏虚为该病之本。以补为通,尤其补肾为主,寓通于补,使其气血调达,心不失养,是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基本原则。

高血压:由于老年人多肾精不足,若劳伤过度,损及阴血,导致肾阴虚损、肝失濡养、肝肾阴虚、虚阳上扰,表现为眩晕、头痛、心悸、耳鸣等症状。如阴虚日久,阳无一生,即阴损于阳,则可使阴阳俱虚。故本病的病位在肝肾,以肝盛肾虚、上实下虚多见,治疗以滋养肝肾为主。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其发病以先天不足为主要原因,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脏,水火之宅。补肾不应只在糖尿病后期出现明显的肾虚症状时应用,而应在早期的治疗中就注意补肾益精。肾精充旺,五脏得以充养,气血调和,这对其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故补肾围肾应贯穿在糖尿病的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

骨质疏松症:如果把肾比作人体的发动机的话,肾阴和肾阳就是汽油和电力。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肾阴和肾阳互相制约、互相转化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人到老年,肾精逐渐发生虚损,当肾阴、肾阳亏损到一定程度即会导致骨代谢障碍而发生骨质疏松。因此,通过补肾治疗骨质疏松比单纯补钙和维生素D更为有效。补肾类中药大都具有促进机体分泌多种激素或直接补充动植物激素的作用,能多方面调节骨骼对钙离子的沉积,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前列腺增生:中医认为,肾气虚损及肾精不足、脾气亏虚是本病的致病根本。因老年人年迈,精气亏虚,五脏皆衰,邪气易乘虚而入,致使三焦气化不利、膀胱水道不通所致。故治疗方法上补脾肾、助气化、使气化得行,小便自通。

肾虚重在补肾,然而补肾也有讲究,当辨清病情有异、阴阳虚实不同,这是因为:

一、肾不同于其脏腑,它集元阴和元阳于一身,所以我们在补时要阴阳两方面都兼顾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治愈疾病、固本培元的目的。如果单纯补益某一方面,不但不能使肾虚得到改善反而还会使疾病加重。

二、人体的肾阴和肾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是会变化的。病人不能根据一种症状断言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所以在治疗和调节中很容易出现把肾阳虚当肾阴虚来治疗,或把肾阴虚当成肾阳虚治疗,结果越治症状越严重。

所以说,补肾不能随便补,要遵循阴阳互生兼顾平衡的科学补肾原则。

纵观补肾制剂,唯有枸杞可以做到“阴阳互生兼顾平衡”。枸杞子甘平质润,入肝、肾经,既补肝、肾之精血,又助肾阳之不足。虽属补阴之品,但实属阴阳双补之药。明代的大医学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说:“枸杞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阳衰,助阳而能使阳旺……多用神效”。也只有遵循了“阴阳互生兼顾平衡”的补肾原则才能达到真正固本培元治愈疾病的目的。

第7篇

【摘要】 针灸与免疫的关系一直是针灸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从针灸与免疫的概念,针灸选择性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针灸效应与正气免疫的关系3个方面,对针灸与免疫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并指出针灸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预防疫病,即增强人体的“正气”的功能已被广泛认可,但针刺不同的穴位如何选择性地激活不同的免疫系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针灸; 正气; 免疫

近代实验针灸的研究表明针灸对内脏功能有良性、整体、双向调节作用。历代针灸医籍记载,针灸既可发汗,又可止汗;既能通便,又能止泻;既能治癃闭,又能治遗尿等[1]。针灸对机体的调整为“损有余而补不足”从而“归于平复”,即达到中医学的“阴平阳秘”。这与现代医学的免疫调节作用有许多相似之处。现从以下3个方面探讨针灸效应与现代免疫的关系。

1 针灸与免疫

“免疫”一词首见于明代医书《免疫类方》,指的是“免除疫疠”,也就是防治传染病[2]。针灸学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但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并担当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职责。《黄帝内经》中就有针灸预防疫病的记载,如《素问·刺法》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素问·遗篇· 刺法论》明确指出“刺疫法,只有五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展,如《肘后备急方》提出预防疫病的方法有“断瘟病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不得令知之,佳也。”可以防止传染病的蔓延。唐代《备急千金方》曰:“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气温疟毒气不能着人”,更是详细记载用化脓灸预防瘟疫具体做法[3]。这些记载皆表明培补人体“正气”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并且在《黄帝内经》时代就有医家就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等论点,明确指出固护人体正气是抗御外邪的重要手段。

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含义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后产生的特异性排除这些异物的保护性生理反应,正常情况下其作用是识别“自己”和“非己”并排除抗原“异物”,通过免疫系统防御、稳定和监视的功能,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的目的。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器官构成的一个严密的整体,免疫系统内部及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互关联,共同完成机体的免疫重任。机体的免疫功能强大则抗病能力强,反之则抗病能力低下,机体易被病邪侵袭,可见现代医学的免疫概念相当于中医学的“正气”。

2 针灸选择性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从免疫角度研究针灸疗效始于20世纪80年代,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针灸的调节作用几乎涉及免疫系统的各个环节,并且针灸能选择性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即针刺不同的腧穴可调节不同的免疫分子或免疫细胞,并且这种调节与机体状态密切相关。

2.1 针灸对细胞免疫的调节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即称为细胞免疫,参与的细胞有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等。针灸不仅能提高免疫细胞的含量,还能增强它们的活性。如针刺足三里能使老年大鼠腹膜内巨噬细胞在数量上增加,体积上增大[3];温针灸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可以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NK细胞的数量,从而恢复细胞免疫的正常[4];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中风患者的人中、内关穴可明显改善T细胞亚群,使CD3+、CD4+、CD8+的比例趋于正常,并显著提高CD+4/CD+8的比值[5]。

2.2 针灸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产生抗体的免疫应答称为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介导,其物质基础是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是免疫应答中产生的重要效应分子;补体是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重要补充条件。针灸可选择性调整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含量。如针刺风池、肺俞等穴可显著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水平[6];散刺法配合耳穴贴压可显著降低痤疮患者血清IgG含量,从而抑制变态反应的发生[7];艾灸神阙穴对于IgG,IgA偏低的老年人有明显的升提IgG,IgA的作用[8];针刺足三里穴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9];进一步的研究不但证实了针灸对补体的增加有影响,而且还观察到这种影响是双向调节的[2]。

3 针灸效应与正气免疫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提出疾病是人体“正气”同“邪气”斗争的过程,在这一斗争中“正气”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疾病的转归愈后,因此“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如果说“邪气”是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致病因子的总称,那么“正气”就概括了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近现代针灸防治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都证实针灸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预防疫病的作用,即增强人体的“正气”。

针灸对机体调整作用的特点具有良性、整体性、双向性,即可以在不同水平上同时使机体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向正常方向转变。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也多方面的,并且各个环节之间亦相互联系,既可提高低下的免疫功能,又可抑制亢进的免疫功能,其作用途径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交感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功能,也可能是通过内源性阿片肽介导免疫功能的调节。针灸刺激穴位后,局部神经和感受器可将其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枢释放递质,分泌细胞因子等一系列变化,实现调控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与机体免疫功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调节因子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也可通过免疫调节因子而作用于神经系统[8]。

针刺不同的穴位可以提高人体的正气,选择性地激活不同的免疫系统,其中的对应关系目前仍不清楚,因此我们认为在不同疾病状态下,针刺不同穴位调节相应免疫相关因子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忠仁. 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8.

[2] 陈汉平.关于针灸-免疫及其调控的研究[J].针刺研究,1988:3.

[3] 梁繁荣,曾 芳,唐 勇.针灸在地震后疫病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针灸,2008,28(7):507.

[4] 李世光,岳月娥,赵俊凭,等.温针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免疫调节[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6,11(1):29.

[5] 王武祥,胡晓琳,贾志杰,等.中风患者针刺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比较[J].天津中医,2000,17(4):29.

[6] 饶艳秋,韩乃沂.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免疫学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8):557.

[7] 龚顺波,黄碧玉,游吓香,等.散刺结合耳穴贴压对寻常性痤疮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8,49(5):434.

第8篇

【关键词】 消栓通脉丸;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疗效; 复发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4.08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一种以中、小动脉阶段性、非化脓性炎症和动脉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慢性闭塞性疾病[1]。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可能导致永久障碍或肢体坏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祖国医学“脱疽”、“脱痈”病范畴,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此病一旦得之,治之不易,往往经久缠绵不愈,属中医外科疑难病症之一。笔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别施以中药“消栓通脉丸”1~4号治疗,自2000~2005年临床治愈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50例,对其进行随访,至2011年6月为止,对复发率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42例,女8例。年龄:20岁以下9例,21~45岁133例,45岁以上8例。病程:1年以内29例,1~5年80例,6~10年33例,11~15年5例,15年以上者3例。部位:单侧上肢者9例,双侧上肢者7例,单侧下肢者31例,双侧下肢者88例,四肢均发者15例。150例患者中,133例有吸烟嗜好。本资料患者均为住院患者。

1.2 方法

1.2.1 消栓通脉丸的组成及配制 (1)消栓通脉丸1号组成:熟地、肉桂、鹿角霜、炮姜、制附子、当归、丹参、川芎、桃仁、穿山甲、红花、土元、地龙、牛膝、鸡血藤、木香。配制法:上述药物取易研而不宜煎煮者研末,余药煎熬,去渣后提炼出有效成分,与药末和蜂蜜共为丸,每丸重三钱。(2)消栓通脉丸2号组成:金银花、元参、土茯苓、赤小豆、甘草、连翘、天花粉、黄柏、蒲公英、牛膝、紫花地丁、野、败酱草、牛黄、木通、黄芪、木香、白术、苍术、水蛭、壁虎。配制法:同1号。(3)消栓通脉丸3号组成:党参、黄芪、金银花、当归、石斛、怀牛膝、白术、熟地、陈皮、茯苓、白芍、阿胶珠、黄精、甘草。配制法:同1号。(4)消栓通脉丸4号组成:乳香、没药、米壳、地龙、全蝎、蜈蚣、白花蛇舌草、麝香、朱砂。配制法:上药共为末,与蜂蜜和为丸,每丸重6 g。

1.2.2 辨证分型与治法 (1)虚寒型:患肢疼痛、发凉、畏寒,皮肤色紫暗或苍白,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或沉细。治则: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方药:消栓通脉丸1号加3号。(2)气滞血瘀型:患肢持续固定疼痛,皮肤呈暗紫色,甚则肢端皮肤有浅表片状淤斑,舌质紫暗或见淤斑,苔薄白,脉沉细涩。治则:温阳、活血、化瘀。方药:消栓通脉丸1号。(3)湿热下注型:患肢发紫、肿胀、剧痛,局部坏死,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治则:清热利湿。方药:消栓通脉丸2号加4号。(4)热毒炽盛型:患者局部坏死,体质虚弱,面黄肌瘦,神疲乏力,患肢皮肤干燥、脱屑,趾、指甲干燥、增厚、生长缓慢,肌肉萎缩。创面久不愈合,肉芽灰暗淡红,渗清稀水,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则:补气养血,调和营卫。方药:消栓通脉丸3号。

1.2.3 常规治疗 止痛、抗感染、清创、足部运动锻炼等。治疗中及治愈后,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叮嘱患者宜穿宽大松软的鞋、袜,不宜久站及剧烈运动,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受伤,保持患肢的清洁、干燥,注意保暖,劝患者戒烟、酒,忌食辛辣、油腻之物,指导患者加强肢体的功能锻炼,换药时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脱疽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患肢疼痛消失,皮色、肤温恢复正常,疮口愈合,步履活动自如,或趺阳脉可触及。好转:疼痛基本消失,但步履活动不能持久,疮口范围缩小。未愈:疼痛不能控制,溃疡不能愈合,或继续向近端发展。

2 结果

150例患者均临床治愈,随访至2011年6月30日,失访12例,复发19例,其中3例戒烟失败。

3 讨论

“脱疽”属血管慢性病变,以血液循环障碍、血管闭塞,尤以微循环障碍所致的缺血、郁血、血栓等病理改变为主。此病又属炎性病变,炎症引起组织渗出、变性、坏死、增生,代谢障碍引起组织病理反应。这些和中医血瘀的病机相符合。

现代医学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一些认识,并积累了一定的诊治经验,但由于发病机制的不尽明确,至今仍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医生们在诊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时往往感觉非常困难,疗效不佳,且反复发作。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本文150例,分别施之温阳、化瘀、清热、益气之法。针对不同的病机,治则也不同。根据各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选用1、2、3、4号消栓通脉丸后,患肢疼痛消失,皮色、肤温恢复正常,疮口愈合,步履活动自如,或趺阳脉可触及,均达到临床治愈。消栓通脉丸1、2、3、4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气养血、温阳散寒、止痛、消炎、促进血运、使淤阻的血液正常运行的作用。

随访发现,经消栓通脉丸治愈患者中,除失访者,有19例复发,复发率为12.67%。消栓通脉丸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效果好,复发率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张培华,蒋米尔.临床血管外科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361.

第9篇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胸痹心痛 复方丹参片

心血管病是中老年人易患的常见病,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3。研究发现,心血管病的发病年龄明显提前,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根据中医学的络病理论与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的密切联系,我们用通心络胶囊治疗64例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64例为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人,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41~73岁,中位年龄57岁。随机分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病程2个月~18年,平均6.1±1.3年;心绞痛分型:劳累性心绞痛25例,自发性心绞痛5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2例。心绞痛程度分级:轻度12例,中度19例,重度1例。中医辨证分型:心血瘀阻21例,气阴两虚11例。对照组病程1个月~21年,平均7.4±1.5年;心绞痛分型:劳累性心绞痛26例,自发性心绞痛5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1例。心绞痛程度分级:轻度11例,中度20例,重度1例。中医辨证分型:心血瘀阻20例,气阴两虚12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胸痹心痛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2],临床选择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并除外有严重的急慢性传染病,循环、呼吸、神经、血液、泌尿等系统疾病的患者。

1.3方法 治疗组给予口服通心络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临床观察前约85% 以上患者间断服用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速效止痛药物。疗程开始后,按规定停用上述药物,心绞痛严重发作时,可临时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

1.4疗效评定标准 胸痹症状(心绞痛)疗效判断标准[3]。有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或由较重度减到轻度即症状减轻进步二度;显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或症状减轻进步一度;无效:症状与治疗前基本相同或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有效:心电图恢复到“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正常心电图;显效:ST段的降低在治疗后T波变浅(在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测量T波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中医证候(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显效:治疗后症状计分较治疗前减少1/3-2/3;无效:治疗后症状计分较治疗前减少不足1/3甚或加重者。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心绞痛疗效比较 经χ2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8.8%和50%(χ2=5.537,P

2.2心电图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查心电图均有ST-T改变,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χ2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9.4%和43.8%(χ2=5.681,P

2.3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心悸自汗等症状。治疗后各症状均有良好的改善。经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

2.4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证属本虚标实,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宜标本兼治。临床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作为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基本原则。通心络胶囊是运用中医络病指导心脑血管病治疗的唯一代表药物。中医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它起源于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著名论断。

通心络胶囊集中运用人参、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蝉蜕、冰片等益气药与通络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将活血化瘀的虫类药和搜风解痉虫类药联合应用。方中人参为君,补益心气治其本,心气充沛、帅血而行,使血有动力而不滞,心之络脉自易疏畅。水蛭、全蝎为臣药,水蛭活血通络,堪称人络活血之佳品,全蝎解痉通络,是搜风通络止痉之佳药[4]。地鳖虫逐瘀通络,合水蛭并搜剔络中之瘀,蜈蚣搜风解痉,蝉蜕止风止痉,三者均为佐药。冰片芳香通窍,引诸药人络通窍,用为使药。诸药合用,一以补气治其本,一以通络治其标,补中有通、通中有补,通补并用,标本兼治[5]。因此,通心络胶囊不仅可以治疗络脉瘀阻,降脂抗凝,而且可以治疗络脉绌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双重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6]。正切中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故疗效良好。临床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兼气阴两虚或心血瘀阻证患者与复方丹参片对照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主要症状等方面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及不良反应。故该药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较为理想的中药复方制剂。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1993:41.

[2]全国冠心痛辩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冠心痛(心绞痛、心肌梗塞)中医辩证试行标准.中医杂志,1980,21(8):46.

[3]陈可冀,廖加桢,肖镇祥主编.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18.

[4]冉国献,荣金玉.通心络胶囊治疗胸痹120例[J].河南中医,2005,25(12):42-4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