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绿色职业的概念

时间:2023-08-03 16:45:28

导语:在绿色职业的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绿色职业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中化学 素质教育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中学教育,对于处在人生转型期的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如何让中学生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交往,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长远发展打下全面的基础,以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是中学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要,近几年来在全国陆续进行了高中新课程改革。其中,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诸方面得到发展”。

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学习时首先面临的就是职业的选择。所以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如各种职业类型、各种职业的意义、各种职业所需的资格与能力、职业世界的变化与发展等。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涉及工作范围非常广泛的一门学科。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指导,引导他们热爱并立志将来从事与化学相关的工作更是责无旁贷。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对化学学科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在进行“你将来希望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的调查中,选择与化学相关的职业的同学不到10%。进一步调查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认为化学工作的危险性、污染性较大,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造成学生普遍存在这种思想的原因有多方面:有的是因为新闻媒体曝光很多化学污染事件,也有的是由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过度强调化学的危害性而忽略了它的使用意义,这些都对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所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引导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

由于化学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无处不在,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经常通过组织学生解决各种背景中出现的模拟或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例如,在电解原理一节的教学中,一个在《315晚会》曝光的“排毒仪”骗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排毒仪的外形和普通的足浴盆相差无几,但是商家吹嘘它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当它加满从厂家购买的药水后,把脚放入排毒仪中并接通电源,会看到水逐渐变浑浊并转变成红褐色或灰绿色,这些就是商家的卖点――从人体脚心排出的毒素。这个听起来玄而又玄的“高科技”被《315晚会》揭穿了,其实排毒仪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了普通高中学生都学习的电解反应原理。具体是选择铁棒作为阳极、碳棒作为阴极、NaCl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电解池,当接通直流电源后发生了电解反应:Fe+2H2O=Fe(OH) 2+H2,生成了Fe(OH) 2沉淀,进一步Fe(OH) 2被空气氧化成Fe(OH) 3沉淀,所以会看到灰绿色或红褐色的沉淀,而这些沉淀却被骗子谎称为从人体脚心排除的毒素。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案例,所以我把排毒仪事件作为电解原理一节的引言,希望学生通过学习电解原理的知识来发现“排毒仪”的玄机,同时让学生通过这个案例认识到掌握知识可以增强辨别事物真伪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决心。

但是在设计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心中一直有个忧虑:学生可能会从这个事例中对化学产生片面的认识,学生可能会厌恶化学。作为化学教师,我们不仅有责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化学基本知识,增强辨别、判断事物的能力,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了解化学在未来职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致力于终身学习化学和以化学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发现了这样一个实验(选自人教社选修6《实验化学》)――电浮选凝聚法净水,这是一种净化水质的方法,而它与排毒仪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利用同一反应原理和截然相反的两种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价值和需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做出明智的选择。通过引导学生在不断体验自我潜能开发过程中,明白掌握化学知识对将来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进行化学研究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在上课时,当我给出“排毒仪”骗局事件并带领学生学习了电解知识解开“排毒仪”的工作原理后,正如我预料的,听到有些学生发出了唏嘘的声音,甚至有的同学显现出厌恶的表情,我趁机打出了电浮选凝聚法净水的幻灯片并请学生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学生认真地书写电极反应式,突然一位同学发现奥妙,大声说道:“这个方程式跟刚才的‘排毒仪’的一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非常兴奋、激动。我趁势对学生说:“我们看到同样的反应原理,既可以用来造福人类又可以成为欺骗大众的工具。化学是一柄双刃剑,化学为我们进入现代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某些利欲熏心的人把化学用到了错误的地方才对我们带来了危害。所以我希望你们长大后能够从事化学研究或生产,用你们的双手让化学成为服务于人类的工具”。同学们听到纷纷表示要从事化学研究,为人类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看到他们热情洋溢的表情,我心中充满了自豪感。我能感受到学生此刻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职业教育认为,只有当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自己的需要后,才能主动地发展,而长期的正向自我概念的影响能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新课程向我们走来。我想作为化学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化学并从事化学职业的指导,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为人类社会进步做贡献的决心。

参考文献:

第2篇

记者:多年来您一直从事电脑动画及多媒体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出版过不少相关书籍,您认为读者喜欢什么样的教材?

赵老师:首先,对于任何一种教材来说,教学大纲要相对稳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其次,教材建设要突出重点,要讲究配套性、层次性,还要讲究厚基础,要有足够宽的应用范围;再次,教材所使用的语言应是面向用户的,是读者容易理解的;最后,要有足够多的案例。

记者:应当如何理解“语言应是面向用户的,是读者容易理解的”和“足够多的案例”?

赵老师:目前,市场上的相关书籍比较多,有的书铺天盖地都是理论,一味地高高在上,没有实例,离读者、学习者很远,这是不正确的。作为书本,理论是必须的,但是如何把高高在上的理论演变成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这是我们需要把握的。

比如平面设计属于美学范畴,是体现美的一门学科,是视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如何用绘画、构图和色彩为各种形式的平面赋予自然美。然而有的书本非但没有实例,还将简单的理论复杂化,增加了读者学习和理解的困难;倘若能将复杂的理论降格成简单应用领域的内容,把一个很高深的理论用最通俗的解释表达,大众才能够接受,才能够从书本中有所得。

在教学案例方面,比如在平面设计课程中讲解色彩时,可以在大红中套嵌一小块绿,此时的效果是:绿色会偏色,红色有点偏紫。而且由于面积分布的不一样,其长调色和短调色就不一样,得到的效果也就不一样。如果一味地在书本中空讲色彩的概念,读者是很难了解的,但是如果用这类例子来展示,读者就能够很容易地把这些指导性的原理弄明白。

记者:能否举例说明您是如何进行教材写作的?

赵老师:一般而言,学习电脑动画和多媒体技术的人员大多是未来打算从事计算机设计的人员,或者是已经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对于他们来说,由于设计理念是平面设计的精髓,它能够赋予作品充分的表现力和内涵,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涵养。

比如我在写《平面设计艺术》时,首先明确了“学习平面设计实际上就是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点:平面设计理念和如何使用工具”,然后在写作时,运用大量的图片向读者形象地展现平面设计理念、计算机相关概念和软件使用技巧,力求在平面设计技巧和电脑应用两方面满足读者的需求,使读者真正具备平面设计的基本能力。

第3篇

一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暗黑破坏神》

1996年推出的《暗黑破坏神》,因为暴雪公司“魔兽争霸”系列的品质保证,让很多玩家翘首企盼。特别是通过当时国内仅有的一些平面游戏媒体的报道,以及玩家之间的口耳相传,让玩家们对于这款号称会带来全新角色扮演游戏玩法的产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游戏正式上市后,尽管当时个人电脑还不普及,大多数玩家仍然需要在电脑房(网吧的前身)进行游戏,但这根本无法阻挡玩家对这款已被认可为精品游戏的热爱。特别说明一点,当时《暗黑破坏神》必须依托Windows95操作系统才能运行,这个年龄比淀粉都要大的操作系统,早就已经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在当时它绝对是高端中的高端——绝大多数的电脑房还依然是以DOS操作系统为主流。虽然每家电脑房中都有几台电脑配备了Windows95操作系统,这些电脑几乎无一例外,都在运行着《暗黑破坏神》……

《暗黑破坏神》的出现对当时游戏产业来说意义非凡,它开创了动作角色扮演类(ARPG)游戏的先河。玩家在游戏的过程中会惊呼:“原来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这样玩!”脱离了回合制的战斗,加上随机生成的地,图以及快节奏的战斗效果,让所有暗黑玩家有了区别以往的游戏体验。严格意义上说,《暗黑破坏神》和它的资料片“地狱火”并不完美,但百风靡全球。

二、近乎全民体验的《暗黑破坏神2》

《暗黑破坏神2》在2000年上市,因为有1代的前期铺垫,2代迅速被广大玩家接受。在1代的基础上,2代丰富了职业的种类和技能树的设置,同职业角色拥有不同的发展路线,加上丰富的装备系统,让无数的玩家彻底沉浸于“暗黑2”的无限精彩之中。

【小编回忆录1:八爪鱼当年为了在4.3GB的硬盘上安装“暗黑2”,先辛辛苦苦地备份了电脑上所有的资料,然后重装了操作系统(没装任何软件),才顺利玩起资料片!当年的“暗黑2”加上资料片大概占3GB的空间——相当于5张光盘的内容啊!)】

“暗黑2”的成功不仅是因为游戏本身的品质,更重要的是拥有无限的游戏内容。不同职业全部技能的发展路线,如果全部体验一遍的话,需要足够长的时间。2代别引入的套装、高级暗金等装备,更充分满足了玩家们的收藏欲望,有玩家甚至提出——在不修改游戏的前提下,希望在有生之年收集齐全部的绿色套装!

【小编回忆录2:暴暴蓝:当年这也是我的目标,我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每天晚饭后利用20分钟的时间刷上几遍Boss,结果才收集到将近三分之二的绿色套装,心愿至今没有完成,遗憾啊……】

除本身单机游戏的内容很丰富外,“暗黑2”另外一个成功之处是增加了联机模式。当年玩家领略了单机“暗黑2”的精彩后,逐渐在电脑房中发现了联机游戏的独特魅力——除了可以和朋友一起挑战Boss外,相互间还可以互动PK,所以在“暗黑2”的年代,电脑房里经常出现某人打出一件自己不用的黄金装备或套装,然后周围的人羡慕的同时,会一同发出申请索要的呼喊。

如果说局域网联机的“暗黑2”只是朋友间的聚会,那么官方战网的天梯系统就是全世界“暗黑2”玩家的饕餮盛宴!不同语言、不同地方的玩家,可以在官方战网上一同进行游戏——组队战斗、交易道具、PK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的雏形。值得一提的是,在“暗黑2”官方战网的延续过程中,玩家间逐渐潜移默化、约定俗成地研发出一些简写用语,除常见的寻求组队、交易需求和道具名称等缩写外,MyST这个属于国人的“暗黑2”战队名称,成为了所有简写名词中唯一的战队名称!据笔者记忆,当时天梯排行榜上前10名的玩家中,最多时有9名MyST战队的中国成员位列其中,这样夸张的成绩归功于当时国内较差的网络环境!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中国游戏玩家的游戏水平与风采,开始逐渐被全世界的玩家所认同!

第4篇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职业教育

1 农民职业教育的研究范围

农民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与根。研究农民职业教育,必须界定“农民”这个概念。《汉书・食货志》对农民的介绍主要是个身份概念,与有权有势的“官”相对。因此,农民作为一个名词,在古代中国既有职业的色彩,又有身份等级标志的含义。

建国后,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不断通过区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来固化二元社会结构。所有农村户口的人统称为农民,成为与市民相对应的社会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有了一定程度转换职业的自由,其的职业构成日益复杂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民的职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职业出现多样性,虽然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也出现了多元化,但与农地始终保持着依附关系。

农民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农民职业教育就是对具备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施行的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各类相关职业需要的专门知识、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

2 农民职业教育的目标

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是受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职业岗位需要以及教育规律等多种因素制约的。农民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必须符合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在有限的文化基础上实施技能培养,能够引导农民学会谋生、谋职、谋效益,使农民获得生活的能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有利于促进农民合理流动,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序转移,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应该使农民学会文明健康的生活,学会解放自己,与时代一同进步。

2.1 生产教育是主体 首先,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是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高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的关键。通过培训教育,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武装农民,使现代农业新技术迅速渗透和扩散到农业生产当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根本上改造传统的低效农业,大力发展“三高”农业。与此同时,还应使农民掌握 1-2 项相关职业技能,能在市场经济中闯出自己的生活道路,学会职业转换,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精湛的技术获取应有的经济利益。

2.2 生活教育是基础 在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广大农民的教育需求就不仅是对单纯的谋生手段或生产技能的需求,更多的是对发展现代生活和现代文化的总体需求。因而我们的教育培训也应该为农民介绍关于如何建设农村社区的优良的文化环境,帮助农民群众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真正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社区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

2.3 生态教育是追求 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农村开展的职业教育培训,还必须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灌输给广大农民,包括计划生育、绿色食品、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等方面的科学和法律知识。

3 农民职业教育的过程

3.1 农民学习心理发展阶段 根据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观点分析认为,农民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基本上经过认识、感兴趣、评价、试用和采用五个心理阶段。

首先是认识阶段。这是农民接受职业知识与技术教育的第一阶段。农民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新品种、新方法、新农具、新化肥、新农药、新栽培技术,新饲养管理技术等信息,意识到了许多职业知识和技术的存在,形成一些新概念。然后是感兴趣阶段,农民对某项知识与技术经过分析认识后,觉得此项知识与技术与自己的生产经营、日常生活有关,并感到此项知识与技术可能产生理想效果,自己又有条件采用因而就产生了兴趣。第三是评价阶段,一旦农民对某项知识与技术发生兴趣,他就会实质性联系自己的情况进行评价,对准备采用的某项信息的得失加以详细的分析、比较和判断。第四达到试用阶段,农民对某项知识与技术经过评价,确认了此项信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但为了稳妥行事,先在小块土地上试验。经过自己的试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和掌握了技术后,农民就会确信自己是否可以采用此项技术了。最后是采用阶段,它是农民经过自己的试验得出是否采用某项知识与技术的最后阶段。

从农民接受、采用职业知识与技术的五个阶段可以看出,农民职业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由于我国农民长期处于封闭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环境,形成了安守现状、依赖、求稳从众等心理特征,对职业技术的采用并不是积极自愿的,因而需要认识、分析和把握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促进农民采用新技术、新信息欲望的形成,从而使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积极地运用科学技术。

3.2 农民职业教育教学的特殊性

3.2.1 教学活动的实践性 农民职业教育教学区别于其他类型学校教学之处就在于它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这是由农民职业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农民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以职业实践为出发点,作为教学工作的导向和最终目标。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包括教学过程必须采用实践性教学、示范讲演、教师巡回指导等多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3.2.2 教学方法的直观性 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从具体的感觉、直觉和表象开始的,而后才上升到理性的东西。农民职业教育因其所特有的实践性、操作性,要从直观的教学活动开始。这不仅仅因为农民的职业和社会经验还不太丰富,对技术过程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很有限,还因为这样做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此,农民在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地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减少农民学习和认识过程中的困难,帮助农民建立起实践经验和理性思维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熟练使用传统的挂图、模型、幻灯、投影仪等教具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手段,如张贴板、现代音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技术设备。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农民进行实际操作,增加感性认识。

第5篇

笔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消费者对品牌蔬菜的认知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河北省蔬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 研究假设与模型选择

1.1 研究假设

国内学者相关文献认为:消费者的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进而又影响到他们的购买行为[5];而对食品的认知水平是决定是否购买市场上新出现产品的主要因素[6];消费者是否了解食品,对其安全程度的关心程度等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是有显著影响的[7-8]。

在参考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影响消费者对品牌蔬菜的购买行为做出以下假设:

(1)消费者选择购买品牌蔬菜与其性别、年龄、月收入、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及职业有关。

(2)消费者购买品牌蔬菜与其对品牌蔬菜的认知态度相关。

(3)影响消费者对蔬菜品牌购买行为的其他因素(对蔬菜品牌的关注、价格、处理等)。

1.2 模型选择

消费者对品牌蔬菜的购买行为是一个二分变量,即购买或不购买。因此笔者运用Eviews3.0统计软件中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将被调查者对品牌蔬菜购买与否作为因变量,消费者对品牌蔬菜的态度、认知水平以及消费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等)作为自变量。则其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Y0为被调查消费者购买过品牌蔬菜,Y1为被调查消费者没有购买过品牌蔬菜,α为常数项,βi为Li的回归系数,Li为影响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ε为随机扰动项。

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2.1 数据来源

课题组对河北省消费者对品牌蔬菜的消费行为进行调查,问卷由19个问题构成,全部问卷由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当场回收。调查中实际发放问卷500份,问卷回收后经过检查与核实,随机抽取200份进行编码录入电脑,运用Eviews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2 样本描述

2.2.1 样本统计特征

从被调查者的性别来看,女性比例(57.5%)比男性(47.5%)高,考虑到通常女性在家庭食品消费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女性比例大可以更好地代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9-10]。家庭平均月收入在3 000~4 500元的家庭较多(26.5%),生活水平较高。其中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较高,大专及本科的人群所占比例达一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低也会对品牌蔬菜的认知水平产生影响[11]。

2.2.2 消费者对品牌蔬菜的认知态度

调查显示,有125个消费者(占样本数的62.5%)听说过品牌蔬菜,这表明消费者对品牌蔬菜的认知度较高。消费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行为,为了把握消费者对品牌蔬菜的认知呈现何种变化趋势,进行了因素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与品牌蔬菜的认知水平有明显的关系。

在被调查的200名消费者中,有125人听说过品牌蔬菜,占总样本的62.5%。其中属于21~30岁这一年龄段的被调查者有111人,占55.5%。在这一年龄段中,超过一半的人(54.1%)听说过品牌蔬菜,在听说过品牌蔬菜的125人中所占比例是最高的,为48.0%。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调查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减少,消费者对品牌蔬菜的认知程度没有呈现出明显变化。见表1。

品牌蔬菜的认知水平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提高。被调查的消费者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大专及本科”的水平上,有109人接受了此次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所占比例较大(54.5%),其中有63.3%的人听说过品牌蔬菜,占听说过品牌蔬菜人群(125人)的55.2%。同时“研究生以上”文化水平的被调查者的认知水平也很高,在接受调查的11人中所占比例高达72.7%。这说明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饮食意识加强,更愿意了解和接受新事物,对品牌蔬菜的认知水平也不断提高。见表2。

3 实证结果分析

本研究运用Eviews3.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处理。根据模型运行结果,笔者归纳了消费者对品牌蔬菜的认知态度及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见表3。

3.1 年龄因素

被调查的消费者年龄的系数在1%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且年龄的系数符号为正。一般来说,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对品牌蔬菜的了解、认知程度会高于年长的人,但这并不影响年长人群的购买力[12]。在消费者年龄与购买行为的交叉分析中,所调查的消费者年龄在21~30岁的人数最多(111人),其中购买过品牌蔬菜的人为58人,所占比例超过一半(52.3%)。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被调查者年龄的增长,虽然其对品牌蔬菜的认知程度会有所降低,但考虑到家人尤其是孩子的健康,他们仍愿意购买绿色、安全、优质的蔬菜,其仍然是品牌蔬菜的购买者。

3.2 职业

消费者的职业是对品牌蔬菜的认知及购买的另一个显著影响因素。被调查的家庭主妇中,购买比例为41.7%。从运行结果可发现,在1%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消费者的职业系数为正。在品牌蔬菜的消费群中以家庭主妇为主。一般来说,女性在家庭食品消费中居于主导地位,比较关注饮食,是品牌蔬菜的主要消费者。

3.3 认知水平

从回归结果看,消费者对品牌蔬菜的认知水平对其购买行为具有积极作用[13],对品牌蔬菜了解越深的消费者,越倾向于购买品牌蔬菜。它是一个非常显著变量。认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是否购买品牌蔬菜。有95位了解品牌蔬菜的消费者购买过此类蔬菜,所占比例为76.0%,购买率极高。这表明消费者对此类蔬菜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对品牌蔬菜的理解与判断,决定了他们对品牌蔬菜的评判与消费态度,进而影响购买意愿。这是影响购买品牌蔬菜的重要因素之一。

3.4 身边人群

身边人群的购买行为也在一定程度影响自身的购买行为,模型运行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身边人群是否购买品牌蔬菜的系数为正,对品牌蔬菜的认知及购买的影响是显著的。消费者身边人群尤其是朋友、同事,他们对品牌蔬菜的信赖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对此类蔬菜的“宣传”,进而也会影响其购买行为。

4 结论

4.1 从品牌蔬菜的认知情况来看,消费者对品牌蔬菜的认知程度较高,有62.5%的消费者听说过品牌蔬菜。认知水平随消费者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而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不大。这与社会中的现实情况也比较吻合,年长的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对品牌蔬菜不是很了解;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由于自身的素质相对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听说、了解一些品牌蔬菜的相关知识可能性较大。

4.2 从品牌蔬菜的消费行为来看,消费者是否购买品牌蔬菜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年龄、职业、认知水平等因素。在这些影响因素当中,认知水平和身边人群的影响二者在模型中的系数均比较大,分别为3.097050和2.253486,说明认知水平高和身边人群购买品牌蔬菜对消费者自身购买品牌蔬菜的影响是很大的。

5 对策建议

5.1 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传统观念

认知水平在品牌蔬菜的购买行为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要加强品牌蔬菜知识的宣传普及[13]。可通过广告、讲座和多种新闻媒体等形式,注重品牌蔬菜生产过程的介绍,而不是只宣传其品质,使广大消费者更加了解品牌蔬菜的概念。

5.2 扩大消费人群

由于受消费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品牌蔬菜主要消费人群为家庭主妇,消费人群范围过于狭窄。政府应加强居民的相关知识宣传,多渠道对消费者进行蔬菜安全教育,普及品牌蔬菜相关知识,促使各个职业的人群都了解一些此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把主要的消费人群作为重要细分市场,制定营销策略组合,扩大市场份额。

5.3 加强市场监管

政府应加大对品牌蔬菜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切实落实相关政策[16-22]。开展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的认证,对市场上假冒、超期等违规使用食品标识的企业要坚决查处和清理,改善品牌蔬菜的市场环境,提高品牌蔬菜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曹琳.品牌的质量信号特征及信息传递模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6):43-47.

[2] 范晓屏,陆韶文.信息不对称下销售者信号传递的策略选择[J].企业经济,2002(7):83-85.

[3] 张晓勇,李刚,张莉.中国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关切[J].中国农村观察,2004(1):14-21.

[4] 李健民,徐江卫.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国际比较研究:从绿色食品标准化看无公害蔬菜的生产[J].中国食物与营养,1999(5):39-41.

[5] 黄季伸,徐家鹏.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和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消费者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07(6):62-66.

[6] 周应恒,王晓晴.江苏省城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实证研究:以低残留青菜为例[J].经济学,2006,5(4):1319-1342.

[7] 郑毅敏.有机食品消费者的认知及购买行为实证分析[J].江苏商论,2009(12):44-45.

[8] 朱启荣.城市消费者购买品牌猪肉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济南市的调查数据[J].畜牧经济,2008(16):1-6.

[9] 李秉龙.消费者乳品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分析:以北京市居民为例[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7):31-34.

[10] 左两军.广州市品牌鸡蛋市场现状与消费者支付意愿调查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6):268-270.

[11] 李存超,赵邦宏,王哲,等.河北省农户参与农业节水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节水灌溉,2009(6):4-7.

[12] 曾寅初,刘媛媛,于晓华.分层模型在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市消费者对月饼添加剂支付意愿的调查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8(1):84-86.

[13] 雷娜,赵邦宏,杨金深,等.农户对农业信息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7(3):108-111.

[14] 青平,严奉宪,王慕丹.消费者绿色蔬菜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6):73-78.

[15] 张爱桥.打造寿光蔬菜品牌与推进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2(17):16-17.

[16] 王志刚,毛燕娜.城市消费者对HACCP认证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超市购物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J].中国农村观察,2006(5):2-12.

[17] 陈志颖.无公害农产品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地区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1):68-75.

[18] 张海洋,蒋红,李录堂.农户购买生猪保险意愿的实证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0):228-230.

[19] 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1-308.

[20] 孙曰瑶,曹越.品牌建设体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2-158.

第6篇

关键词:医院会计 制度改革 新理念

一、对医院会计全新理念的介绍和该制度的更新改进

(一)关于医院会计全新理念的阐述

所谓医院会计的全新理念其实和环境资源的消耗密不可分,它是对资源消耗的一种科学的核算方法。这种新理念的产生源于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这也造成了众多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开始被社会渐渐淘汰,自身价值无法更好地体现。对于一些关于会计方面的工作也越来越不重视环境资源的浪费和大量的消耗,这也让环境保护和社会文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仅影响着很多企业和医院的经济发展,还极大地破坏了环境,让生态问题更加严重。而面对这样的情况,便有了全新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更合理、更科学的进行会计。对会计新理念的分析可分为这样几个层次来进行叙述:

在会计全新的概念中,更加倡导绿色会计。在财务信息方面要对医院、企业的资源进行在社会上的成本核算。它也可以进行医院和企业需求,还会在让环境资源更好的进行判断和计量考察,通过这种核算方法,从而使得医院与相关的中小企业能够更加重视自身的资源消耗,加大力度控制资源使用,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通过运用这种全新理念的会计核算,可以极大地促进了会计核算的合理性,使得人们对这种新理念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在内心真正树立绿色会计的新理念,让企业或个人对资源的消耗起到监督作用并承担起核算的责任。自主承担环境责任是企业或医院对于发展绿色的会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加强医院会计制度创新、完善的分析

基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医院在自身运行方面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要进行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而进行改革的途径是组织会计方式。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对资金利用越来越需要,在医疗行业更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会计在医院中的为了核算这些资金主体的权益,于是便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形态,一个是营利医院,另一个是非营利医院。

在我国当前的医院有不同的形式,可以分为国有营利医院和国有非营利医院、民间营利医院和民间非营利医院这样四类。

然而我国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面向的只是国有的非营利医院,对于范围有着很大的限制性,所以医院体制改革中对于会计制度也需要与之相适应。可细分为三方面:对于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改革。因为现代的医院在固定资产折旧上有一定的不可行性,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所以对于医院如今的固定资产进行合理核算也需要很大的改变;医院会计在科目上的更新变化。为了让医院更有公信力,我们要以医院的公益和科学的会计科目为真正的起脚点,并以此为基础来增添一些,并让公立医院变的更为强大;改革要与自身条件相适应。在进行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身条件,达到制度的更加完善以及自身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二、现阶段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性分析

(一)医院内部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合理

根据笔者了解,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在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并没有一种相当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比如缺乏像折旧这种合理的核算方法,这就直接导致了会计账目上可能出现的负数净资产,最终误导医院的正常合理发展。

(二)医院内部的会计制度有待进一步清晰化

鉴于医院会计部门的特殊性,它所要体现的是自身是否盈利。从这点出发,医院的会计部门和其他的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是有所区别的。

医院的会计制度和我国常规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属于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的范畴。

(三)医院现行的会计制度已经不再符合今天市场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要在医院实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归根究底正是因为我国医院现今的会计制度远远落后于市场的经济体制,这使得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暴露于人们眼前。

三、关于医院会计制度创新的新思考

(一)完善医院会计预算的信息化管理

医院的一切财务管理都以会计预算作为前提,所以,会计预算执行以其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对整个医院的财务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医院预算执行的信息管理过程的增加对于医院的预算工作、人员的编制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医院会计全新理念将更加公开化、实际化

全新的会计理念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作为工作的核心来体现,这和就的核算制度是截然不同的。固定资产作为医院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对它进行准确地核算,关系着医院今后的发展规划,因此,医院会计的新理念在重要性原则方面的规定,对医院资产信息公开的准确性将会更加可靠。

综上,不断深化制度改革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新型的医院会计制度要站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做出及时地调整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拓展医院会计工作的内涵,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敬琴.医院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思考[J].财会通讯.2010(19)

第7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艺术设计专业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96-03

一、对当下艺术设计的再认识

艺术设计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的一门应用型交叉学科。艺术设计的实践活动随着时展而演进,从最初的附属于造物为主要目的的个体行为,发展到人性化造物、绿色造物的社会行为,进而至今,艺术设计的内容已经从单纯的造物设计扩展到以人类幸福为最高创作宗旨的、协调人们各种关系的综合性创造行为。

(一)艺术设计的“实用性”先于“审美性”

艺术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性、实践性的活动。从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在设计的萌芽期,“实用性”就成为设计的主导倾向,人们根据人的劳动生活需要而不断地设计和更新所使用的工具。到新石器时代,随着形式美基本法则(如四大形式美法则等)的出现,“审美性”才逐步应用于设计之中。

(二)艺术设计强调“批量生产”的问题

无论是实用美术、工艺美术、还是艺术设计,首先要强调的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问题。日本设计学者认为,设计是以实用性和美为目标的,是以大工业机械生产为前提的,缺乏实用和大工业机械生产这一前提,是维系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工艺美术。芬兰设计师奥莱维・林登说:设计是一门将消费者需求与工业生产可能性结合起来的艺术。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设计师,都不但强调艺术设计的“实用性”,而且也强调大批量的“用”,强调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

(三)艺术设计强调“解决实际”的问题

艺术设计脱胎于艺术创作,设计师也不同于艺术家,艺术家的作品主要是给人欣赏的,设计师的作品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师不是艺术家而是解决问题的专家。无论是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还是广告设计等,其设计出发点都是为了解决某种实际问题的,都强调“用”字。如广告设计,其作品不是用来自我欣赏的,而是用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传播广告主的营销意图,实现销售的。工业造型设计的作品也不是雕塑作品,而是为了解决人们生活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方便人们对“造物”的使用,而且使用于大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也都是为了让大众接受、认同、使用,归根到底是为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

二、基于艺术设计再认识的地方本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考虑到“实用性”先于“审美性”,以及对批量生产和解决实际的强调,地方本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可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服务地方,主动参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建设

艺术设计专业要根植本土,结合本土文化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服务地方,明确“做什么”。以广西为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落户南宁,为南宁市的会展、策划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提供了广阔市场,为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创作空间,为艺术设计专业“做什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2012年底,广西区政府印发《关于建设广西创意中心的实施方案》,计划在南宁建设中国西部乃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中心,促进广西创意产业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这一政策背景和经济发展形势下,广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作为创意产业的主要力量,应在南宁国际区域性视野中,将世界先进设计理念与本土元素相融合,继续大力发掘和整合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加大艺术设计应用与创作生产力度,实现提升艺术设计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然而,目前广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还没能较好地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相结合,还停留在个别教师参与部分设计项目的层面上。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应更加密切地关注和参与南宁的会展经济及文化创意产业,积极主动参与诸如“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中国―东盟艺术品交流交易博览会”等活动,进一步融入市场,了解行业动态,明确“做什么”。

(二)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1.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具有“提升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能力的人才。应用技术大学教育价值取向强调应用性、技术性,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改造能力。艺术设计具有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价值,对此,艺术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不管是实用价值或文化价值,任何时候都是为人服务的,人是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需求者、承担者和创造者。艺术设计这“双重价值”的提升是通过人们的不断需求和创造实现的,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设计师不断实践创造来实现的,需求是创造的动力,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提升促进和满足需求,能较好地结合市场经济需要和实践创造是提升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关键。

2.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对象为“工程型人才”。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性及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类型分类,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依靠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将学科原理和学科知识转化为艺术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的工程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主要承担方案设计、艺术创新、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等任务,其知识结构为:具备专深的应用科学知识和较好的理论基础。根据客户的需要,开展初期调研,收集材料,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资源、明确定位,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合理的设计、规划和决策的方案,整个过程既提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方案,又提供执行实施的方案。

3.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才。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核心概念,不同的国家对职业能力的内涵理解不同,存在以人格为本位、资格为本位、岗位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本位、知识能力为本位等。根据上文阐述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能力、培养人才类型,以及校企合作是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必由之路,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来看,艺术设计专业对职业能力内涵的理解更多的是工作岗位,基于工作过程及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及专业能力,其价值取向突出就业为导向的社会需求、能力本位的职业需求和终身发展的艺术个性需求,最终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促进个人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具备设计行业所需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社会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在做人及品格修炼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事与人相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初步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工作环境,使得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适应职业环境的变化以及职业岗位的变更,能及时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进而具备从事新职业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具备设计项目立项、设计创作以及工艺制作等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能合理制订工作计划,能正确解决设计项目问题,能及时吸收新的设计思潮,能及时更新设计理念及工艺技术,能准确地评价设计项目效果。三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具备设计相关设计、制作、创作及服务等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能熟悉使用设计软件,能合理安排制作工艺生产活动、熟悉项目立项服务的流程等。

(三)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艺术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跨越社会、人文和自然三大科学,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在课程的设置上,明确教什么――考虑这门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教学内容的互补和学习者的阶段性任务与接受能力的问题,明确学完这门课程学生掌握怎样的技能;明确怎么教――考虑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过程的问题,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重情况,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问题;明确教学场所――考虑教学实训一体化教室、实践场所,教学资源配备的问题等。在课程开发上强调“工作过程导向”,在教学实施上强调行动导向,而教学评价的基点则是考教分离。

1.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围绕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通过开展校企行家专家共同研讨,由行业企业专家对行业需求的职业能力和学生就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并制定出本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应用环节所需要的能力、技能或知识点;再由高校本专业专家就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遵循的人才成长规律,围绕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过程,进行教学论的加工,明确教学任务;通过校企专家行家共同制订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使应用实践课程与专业素质课程有机结合,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2.构建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一是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围绕艺术设计专业标准化制作工艺流程、创意服务一线的工作任务,突出艺术设计一线能力本位的行业(职业)需求和学生自我艺术追求、艺术设计实践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在授课方面,教师应为本门课程设定一个课程目标,布置学生在本课堂学习中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掌握的技能或知识点,并明确告知学生本课程结束后其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等。二是明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内容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围绕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设计教学内容,分段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计划,分模块设置若干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将工作结构转化为课程结构,将工作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结合教育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实施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职业活动,将工作过程内容系统化,构建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

3.构建教学实训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教室,开展做中学一体化教学,除一些概论性的课程外,将其他课程全部安排在实训室,实训室既是多媒体教室也实训车间,精讲多练,实训室就像“创意工场”一样,学生在这里(下转第105页)(上接第97页)进行构思,动手设计操作,教师是“创意工场”的业务主管,随堂检查和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练习,要求学生在公允的时间内完成该项练习,拿出优质作品。

(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教师具有一线应用实践经验是很关键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应是行业职业中的行家里手。在教学团队中,大部分教师应为“双师型”教师,部分教师应是行业职业中有建树能说能做、有一定话语权的行家里手,具备本门艺术的绝技,能与学生边学边做,师生共同操作,能及时纠正学生在技能技法等方面的问题,与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师徒关系;能与学生一起完成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设计项目,形成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因此,地方本科高校应艺术设计专业应紧密结合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行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邀请行业专家、企业经理、创意(设计)总监等人士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共同探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对接认证机制;聘请行业能工巧匠到校担任相应实践课程教学,如聘请当地陶瓷制作工匠、民间美术师或工艺美术大师到校开展实践教学。

总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实现从传统教育到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转型,既要遵循艺术设计教育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又要让学生较快地形成专业应用技能;既要注重学生的智育和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非智育因素的培养;既要注重学生的设计思维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的设计表现能力;既要强调实践应用,又不能缺乏理论基础,以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2

[2]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任聪敏.近二十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

[4]卢晓中.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5]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6]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8(34)

第8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翡翠项链计划;协调性;可持续发展

一、 景观生态的含义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旧约全书中,它被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这时,"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在1939年,德国著名生物地理学家Troll提出了"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的概念。把景观看作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空间的总体和视觉所触及的一切整体",把陆圈(ge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和理性圈(noosphere)都看作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景观生态学就是把地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的"横向"方法,同生态学家研究生态区域内功能关系的“纵向”方法相结合,研究自然界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将景观与生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景观生态学的目的与任务。

不同的文化、时代,会有不同的景观。从法国的古典主义园林、英国的自然式园林到日本禅林寺院中的枯山水、德国莱因河畔的丛林古堡。现代景观设计,深刻反映出人们的自然观念和生存状态,对自然的各种不同的认识理解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完全不同的景观的产生,也使得中华民族产生迥异于西方文化的居住理念及自然观。从江南的小桥流水,到北方的四合院;从西双版纳的吊脚楼到福建客家的圆楼,以及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居住文化,无不体现着中华文明的魅力。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居住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基础上的创造性设计,这种设计与自然如此和谐共生。

但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我们毁掉了很多具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自然原生景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民展现出改天换地的豪情:“高山出平湖”。中国的经济发生奇迹的同时,也让自然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的网络及城市极度扩张的同时,山脉被无情地切割,失去了天然屏障的城市村庄在台风的施虐下显得如此脆弱;河流被任意截断,水里生物的食物链出现断裂,直接威胁物种的安全如此等等,据此景观生态学提出了严重警告:这一切都造成了自然景观基质的破碎,照此下去,大量物种将不再持续生存下去,自然环境将不再可持续,人类自然也将不再可持续。因此,在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

二、 奥姆斯特德和他的翡翠项圈计划

奥姆斯特德和他的翡翠项圈计划。该实例中对于绿色空间的探索即将绿地系统如何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景观规划有借鉴意义。

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1903)被誉为“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他首先倡导了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波士顿的“翡翠项圈(1880)”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对国家公园运动乃至整个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在着手“翡翠项圈”之前,奥姆斯特德和他的搭档Calvert Vaux合作设计了波士顿的几个重要的公园,如将Back Bay的沼泽地改建为一个城市公园、富兰克林的希望公园(Prospect Park, 1866)等。在这两个公园设计的基础上,奥姆斯特德开始构思一个宏伟的计划,即用一些连续不断的绿色空间-公园道(parkway)将其设计的两个公园和其它几个公园,以及Mudd河(该河最终汇入Charles河)连接起来,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翡翠项圈”(下图,1886年发表)的规划。

翡翠项圈”所体现的公园道的规划思想针对当时美国大多数城市急剧膨胀所带来许多问题,如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环境恶化、交通混乱等。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奥姆斯特德就开始尝试用公园道或其它线形方式来连接城市公园,或者将公园延伸到附近的社区中,从而增加附近居民进入公园的机会。比如在芝加哥的河滨庄园规划(River Side)中,奥姆斯特德将河流及其两侧的土地规划为公园,并用步行道将其和各个组团中心的绿地连接起来。在波士顿的“翡翠项圈”中,奥姆斯特德采用的方法基本上相类似,并把这种思想总结成一个全新的概念-公园道。

奥姆斯特德所说的公园道,主要是指两侧树木郁郁葱葱的线性通道。这些通道连接着各个公园和周边的社区,宽度也不大,仅能够容纳马车道和步行道。用奥姆斯特德的话说:“在公路上,行车的舒适与方便已经变得比快捷更为重要。并且由于城镇道路系统中常见的直线道路以及由此产生的规整平面会使人们在行车时目不斜视,产生向前挤压的紧迫感。我们在设计道路的时候,应该普遍采取优美的曲线、宽敞的空间、避免出现尖锐的街角这种理念,它暗示着景观是适于人们游憩、思考,且令人们愉快而宁静的环境。

三、 荷兰贝壳工程

1953年洪水过后,荷兰推行堰堤和筑坝方案,以保护斯海尔德河河口。拟在三角洲工厂建成后遗留下来的岛屿、码头和乱沙堆中创造人工沙丘。

一条大道穿行于堰堤之上,西8园林建筑事务所的构思是让人在高速驱车之时,仍可领略其设计风采;开拓望向北海的视野,并籍此景观加强地区的生态效应。

乱沙堆被平整成一块高地,上面辅以附近耶萨克渔业废置的贝壳,海鸟以此为巢栖息。因其伪装的优势,深色的鸟类偏爱深色的贝壳,浅色的鸟类偏爱浅色的贝壳。3厘米厚的深浅色贝壳层构成了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白色鸟蛤壳吸引着白色的鲱鱼海鸥,深蓝色鸟贻壳招来了黑色的捕牦鸟类。呈花格状的贝壳覆盖着岛屿。在堰堤的南端,斜纹伸向大道,一瞥之中,交替的图案即映入眼帘。

有秩序的安排是这项工程的重要因素。它仅仅是过渡而已:5年后,这薄薄的贝壳层即将消失,这片区域终将成为沙丘地。此设计以生态原则为基础,大胆地创造出与自然进化一致的人为图案。其效果是深刻且丝毫不与自然相违的。这种精确而明智的方法,基于生态价值,而不仅仅是自然形态的呈现,极尽了典型的荷兰景观设计的诱人之处。

该设计的可贵之处是所有的建筑材料完全是生态的,即当地渔业生产剩下的贝壳,而设计的结果也是回归自然。非常生态化的一个设计,这是国外的例子。在我们国家有自己的国情,即设计往往要和当地的产业发展联系起来,但如果设计得当,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是闸北区澎越浦河湿地公园概念规划。该设计虽然是公园规划,但从经济、环境、产业等各方面整体考虑,很好的促进生态系统的优化,达到了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再现自然的效果。

四、 景观与生态相协调的原则

1、 保护原生建筑的可持续性

(1)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 原住民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一切需要,包括水、食物、庇护、能源、药物以及精神寄托。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

(2)适应场所自然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决不意味着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3)当地材料 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还因为物种的消失已成为当代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地区物种也是对设计师的基本要求。

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可伴生其它水生生物)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

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的面积逐渐变小,而且在一些地区已经趋于消失。同时随着城市化过程中因不合理的规划城市湿地斑块之间的连续性下降,湿地水分蒸发蒸腾能力和地下水补充能力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垃圾和沉淀物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作用,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3、建立乡土植物苗圃

至少从汉武帝造上林苑开始,,中国人就开始热衷于到大江南北引种奇花异木,并成为各地进献朝廷的贡品。虽然中国大地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明显,乡土植物区系多样,但人们在城市大街上可见的绿化植物品种单调,且往往多源于异地。究其原因,一是观念,即城市建设者和开发商普遍酷爱珍奇花木,而鄙视乡土物种;其二,缺乏培植当地乡土植物为苗圃系统。因此,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应作为每个城市未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战略。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了解当地植物名录,加强乡土树种的应用,因地制宜,贴近自然,再现自然,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 合 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第9篇

关键词:评价标准 教师资源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59-02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是我二十年前就听到的一句话。至今我也不知是谁,在什么时候最先给教师这一职业罩上这么神圣的光环的。我只知道从事这么崇高职业的教师们,在如今提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教育的时代,他们的生活状况却是灰色的。这种现象背后究竟折射出怎样的教育现实,本文力图作出一些诠释。

1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因为我看了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写给他爸爸的一个留言条。现摘录如下:

敬爱的爸爸:

您好!

我知道您工作很辛苦,每天夜里十一二点,我和妈妈都睡了,你却还没回来,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的觉。看,才三十几岁的你就已经有许多白头发了。爸爸,这都是因为你每天太疲劳了呀!

爸爸,我知道您非常疼爱我,但有时还惹您生气。爸爸,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好吧!爸爸,我在心里是多么地爱您呀。当我写到这儿的时候,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爸爸,我在家里很暖和,你在学校冷吗?现在又是十一点了,我实在困了,我得睡了, 你早点回来吧!

爱你的女儿 毛毛

2005年12月9日

我的爱人是本市一所学校的高中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取得的成绩相当不俗,也受到学校的器重和各级机关的表彰,属于成功者的行列。但我最清楚他每天都是披星戴月,废寝忘食,一天到晚泡在学校里,几乎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天不亮就匆匆离开家,顾不上给孩子做一顿早饭;深夜才筋疲力尽地回到家中,孩子早已在等待中睡着。平日里忙碌不说,节假日还要给学生补课。孩子的期待是正常的,他太想爸爸了。我也曾抱怨:你到底还要不要这个家了?他总是歉意地笑笑:我们学校老师都是这么样,其它学校更是如此。

我们不禁要问:“这就是我们要提倡的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吗?”是不是教师只有牺牲了健康、家庭、亲情等这些大家视若珍宝的东西之后,才能获得社会和大众的认可?

一心扑在工作上,讲奉献精神固然可嘉,但没有了正常的生活,却很难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值得提倡和称道的生活方式。难道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不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而只是为了证明教师工作的崇高和伟大吗?事实上教师是一个职业,是千万个职业之一,和其他职业并无根本的不同,太阳不会特别地照亮这一块,郑重其事地宣布教师这个职业是最崇高的。这只是把老师送上神坛。而神坛从来都是祭坛的同义词。无论站在哪个角度分析,我们都不难发现生活和工作这两者对任何一个人都必不可少,都不可偏废。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现在,社会评价一所学校是否优秀的标准非常直接,一看这个学校的学生是否学得好,学得有出息,毕业时能比较容易地考入同样好声誉的高一级学校;二看尖子学生、精英学生的成绩。超越了学校在其他方面的努力,每年中考的有多少考上重点高中,高考的有多少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每年的学科竞赛这所学校有多少学生获奖。这是他们所关注的焦点。这既是他们作为家长的希望,也是他们作为消费者理应享有的选择权。现在任何一所学校如果想树立或保持自己良好的社会声誉,就必须拿出令家长信服的业绩。

从教育诞生的那一天起,为社会服务就成为教育固有的生命特质。在知识越发凸显其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作用的今天,教育自当更加主动地密切与社会需求的联系程度。现代企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最大程度地为顾客提供最便利的服务。这种理念渗透到教育行为中,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逐步转变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随着教育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必然要求学校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服务,学校必须按照学生家长的需求,不断调整服务方向,否则学生和家长就会行使自己的选择权。而被服务者的选择权实际上是对学校教育无形的评价。基于社会对学校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很大程度上又左右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和导向。这样,来自社会、学生家长、学生、学校领导等各方面压力都会最终转嫁到教师身上。因此,在意识层面大家都知道分数不能证明什么,但老师身不由己。

同时,现在各行各业,包括学校在内,都实行竞争上岗制。在学校,衡量老师的一个重要尺码更多的是你在学校所任学科的学生分数。学校长则一学期考一次试,短则一个月考一次。试想哪个老师甘心落后,甚至于面对下岗的境地?他们除了精心备课以取得教学效率之外,在对学生的学习时间上,又有哪一天又敢放松一刻?老师们身不由己地辛苦着、奉献着,已习惯于这样的生活。也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认为本该这样生活,只能这样生活。

3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其实,对一所学校的评价除了有“社会标准”,还有“理论标准”。

“社会标准”是由强大的社会观念及需求驱使的考试成绩的标准,是功利性标准。“理论标准”是来自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而现实对学校的评价已陷入了只向“社会标准”倾斜的严重现象。

教育万不可急功近利,这在当前人心较为浮躁的情况下更应有清醒认识。也许大家知道,我国中学生在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上屡屡摘金夺银,但这背后不知有多少人充当了这些幸运者的陪衬。最能反映原创性成果的诺贝尔奖,我国至今仍是空白。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质量的评判似乎只看重一个“分数”,而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录取新生却并不注重入学分数,他们每年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申请人员拒之门外,他们较多考虑学生学习成绩以外的,如领导才能、社会经历、个人特长等。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中学生课余参加体育、艺术、社团、俱乐部和社区等生活远远多于我国学生。教育部有关部门也做过调查研究,结论是我国中小学生理科教材难度世界第一,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远落后于欧美。遗憾的是这种状况至今却没有改观。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本质应该有着更加职业的理解,我们是否允许自己的职业理性为从众意识而淹没?作为个体,我们也许无力改变教育体制,我们也不可能苛求社会上的人们都能达到教育理论者的水平,让人们运用“理论标准”来理性地客观地评价学校,但我们教育工作者自己应不至于让自己迷失在“社会标准”的汹涌之中。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主体的确立和发展。能否为学生主体提供充分的发展时空,这是考察是否是一所好学校的最重要标准,也应该是考察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

理想的教育是关怀生命的教育,是致力于生命自我实现的教育。“教学法的艺术品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过程中师生同在的交流和对话关系,达成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自我实现,也是教师的自我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在教育中臻于自我当下的完满和超越。

只愿我们的教师早日超越分数这一单一概念,真正致力于以人为本,效力于可持续发展。

记得曾有有识之士说过这样的话:“若干年后,考试的东西全忘了,剩下的就是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我们也许曾处于“青山缭绕疑无路”的境况,但我们踮起脚尖向前望,展现在眼前的会是“忽见千帆隐映来”的景象。到那时,正如著名的教育家朱小蔓教授所说“教育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幸福,同时也是为了教育从业者的可持续发展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