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45:32
导语:在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问题;发展对策;安徽合肥
中图分类号 F3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98-01
近年来,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出龙头集聚加快、合作组织提档、园区承载增强、加工加速发展的强劲态势,农业公司化、园区化、合作化、产业化发展持续加快,培育壮大了一批“效益百万、经营千万、服务万户”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值5年来始终位居安徽省第一,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 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虽然合肥市龙头企业种类多,数量多,但规模小,档次低,加工能力弱,带动力不强,科技型、创新型龙头企业较为缺乏,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实力偏弱;二是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农村政策政出多门,投入分散;四是村企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有待进一步强化;五是企业融资难,银企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2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2.1 拓宽思路,提升产业带动辐射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力度拓宽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模式,提升产业带动辐射能力。继续探索产业化构架模式。不断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新的运作模式。要不遗余力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坚持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拓展服务模式。探索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定向投入、定向收购、保护价收购、订单农业、定向服务等新形式,与农户构成相对稳定的供销关系,同时为农户提供农资、信息、技术、购销等服务。拓宽互联体制机制,指导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入股,形成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打造互利共赢的共同体,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促进农民实质性增收[1]。
2.2 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并完善高水平的研发机构,继续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创新作用,从政策、资金等各种途径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龙头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要平台和载体,进一步加强其在政、产、学、研对接中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在科研机构院所、企业、高校等主体在自主创新中的统筹引领、宏观协调的主导作用,有效集中财力、物力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机构尽快建立自主创新机制,吸收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机制,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名牌企业与农业产品,攻克一批农业生产技术核心难题,努力打造符合合肥市实际的农业产业化自主创新的新标杆。出台鼓励和支持政策,积极引导省市农业科研机构院所与高等农业院校适应市场需要,主动与企业接触,将科研成果通过企业平台进行有效转化,从而不断激发各类主体的自主创新活力[2]。
2.3 以宣传推荐为平台,推动企业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各地区农业综合信息网、农产品交易网等网络的作用,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宣传推介力度,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网络推广,宣传名、优、新农产品,交流市场信息,拓展供销渠道。积极探索搭建农业产业化主体的合作平台,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参与国际、国内的交流合作。积极利用合肥市的地缘优势,支持和鼓励引导农业企业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开展业务,大力支持农业企业做强做大。积极探索发展会展农业,加大力度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出去”参加国内展销会,宣传推介本地区、本地域的名、优、新农产品,充分利用上海、北京等平台,大力推进合肥市农业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拓展合作范围。
2.4 以政策体系为保障,加强整合资金支持
政府主管部门要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对目前农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要积极完善、充实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用水、用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切实贯彻落实。在经济下行、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要着力协调农业融资困难及企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力争持续增加用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规模,加强与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力度,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实施倾斜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发展[3]。
2.5 加强招商引资,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充分发挥合肥市政策、区位等比较优势,紧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合肥、上海、北京农交会等各种平台,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思路,放眼长三角、珠三角、山东、河南等先发地区,务求在农产品精深加工、高端产业、规模化种养、林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瞄准世界500强、“央字号”、国家级龙头企业,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行业骨干和领军企业来肥投资兴业。
2.6 以内部管理为基础,统筹农业园区发展
一是新方式管理,建立和完善园区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园区发展;鼓励农民以土地股份合作、生产合作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参与园区建设;以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园区用工制度、生产标准、工作流程与制度、工资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等,实现农业园区的工业化管理。二是高起点定位,制订和完善园区规划。树立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坚持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示范性与效益性的统一,在规划层面就要注重现代生产要素的集成与扩展。要以产业为基础,突出区域特色,充分考虑生产布局、产业衔接和循环发展,真正使农业园区成为推动农业增效的载体,带动农民增收的平台。三是高水准集成,打造和培育园区品牌。四是全方位服务,为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和项目资金,完善园区道路、电力、灌渠等基础设施[4]。
3 参考文献
[1] 程志强.农地流转形式和农业产业化垂直协调的契约安排研究[J].中国市场,2012(46):83-89.
[2] 郭文宝,叶良均,戴元坤.当前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合肥三县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29-31,60.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主要问题;规模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12-0046-0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粗具规模,各地成立了相当多具有较大知名度的龙头企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落后地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经营组织规模小,竞争力弱。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区、不同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许多乡镇农业产业化已初步完成了由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但由于中国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没有对农业进行横向的和纵向的以及深度的扩展。例如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发展滞后,土地经营权的平均分配制度和生产要素市场化机制的缺乏,使农业生产只能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长期凝固化,形成了农业生产中每个农户分散式的小规模经营。农民的市场意识差,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数量也较低,导致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规模小,竞争力弱。
2 市场发育不成熟,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一是农民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产品的交易方式,多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使他们在市场上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难以抗衡社会上各利益集团对农民权益的侵蚀。同时,在宏观上缺乏代表其利益参与市场和自我保护的市场主体,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二是市场建设和市场运行中的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情况比较严重;市场秩序尚不规范。掺杂使假、欺行霸市、虚假广告时有发生,干扰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调节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农民等之间关系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市场监督管理政出多门,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3 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不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分配机制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有的企业在产品难以销售时拒收农产品或压价收购农产品,忽视农民利益;有的农户在农产品促销时不按合同约定卖给企业等。目前在企业与农户的购销关系中,很多都是口头约定或君子协议,真正签订协议订单的只有43%,而且违约现象时有发生。
4 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我国土地经营大都停留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分包”这一层次上,这种分散种植的格局和分散的农户利益,与产业化经营的规模经济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很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小农户无法和发达国家现代化、产业化和一体化的农业组织进行竞争。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小城镇建设以及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龙头企业应该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增强市场观念,全面融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目前,农产品质量问题更重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成为决定市场营销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上,龙头企业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形式的基础上,提高企业营销的效率。
2 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龙头企业要在提高质量和科技进步方面走在前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率先执行国家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主动把质量及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农艺要求引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创造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争取通过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认证、安全卫生认证,以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和国外消费者的信任。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卫生检疫等进行严格的标准管理,尽快推行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志,建立产品可追溯制度。
3 要抓好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工作。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这是提高企业市场开拓能力的关键。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化农业企业或企业集团。要加快技术推广步伐,围绕主导产品,广泛采用先进技术,通过多种形式,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宣传。
4 实施品牌战略,拓展市场空间。当今的世界是名牌的世界,当今的市场是名牌的市场,龙头企业生命力的强弱,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高低最终有赖于商品的竞争,最终取决于市场的裁决。因此。龙头企业要大力调整产业化结构,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争创名牌、发展名牌,增强自我品牌保护意识,发挥名牌效应,去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与农民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是双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客观基础。无论哪种利益联结方式,都要坚持农民和企业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机制,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人股方式,实行股份制、股份合同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有效的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形式,充分利用利益机制互动的组织载体――行业协会,积极支持农民行业协会的发展,通过架设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的桥梁,发展和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在收购产品时可以确定
最低保护价。
(三)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规模效益
没有土地规模经营,就没有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市场化取向改革的继续和延伸必须要求引入新的市场关系。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场建设尤其重要,这就需要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进行有效的改革。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多年来,农户经营的田块除地理位置和地貌形状不同外,村域内土地生产力状况基本相同,差异很小,同时,部分农业劳动力转移进城,故可依据农民的意愿,通过村民委员会协调,重新调整责任田,使农户承包的土地集中在一起,形成规模,这样既有利于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也有利于种植结构的调整,更有利于标准化生产。可采用反租倒包和股份制的形式组织股份制农业开发公司,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具体操作办法:一是把所承包的责任田分为基本“口粮田”和“经济发展田”反租回来,按规模化形式倒包给懂科技有经营头脑的劳动者。二是村委会把“经济发展田”集中起来,组成股份制农业开发公司,公司由有技术、有经营能力、有一定资本的人牵头。按股份制企业组织法让农民把自己的“经济发展田”按面积入股,同时也可在股份制公司从事劳务。这样入股的那份土地可以取得利润分红,而且,参股的农民通过在股份公司从事劳务还可挣得一份工资。公司有规模化的土地,按照市场需求从事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养殖以及特种经济活动,通过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生产经营,以面对大市场和人世后的国际竞争,最终实现农户、公司双赢。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通过培育和完善科技成果市场,组织产业化经营主体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联系;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电视等现代化媒体向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展示和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应当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经济是社会发展的硬实力,文化则是在社会内核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的软实力,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以吉林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吉林省农村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建设
农村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数的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农村开展的文化产业获得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综合文化素质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建设,使现代化发展成果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被普遍共享,从而稳步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综合质量的提升。
1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基础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关键要素,目前吉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收效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虽然国家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比例逐年提高,但由于经济发展重于文化发展的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财政资金的投入仍然用于支持农村的经济建设,对于文化产业的建设力度相对较弱。由于资金支持不足,导致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维护不充分,新型的文化建设设施也无法有效引进,对于文化产业在农村范围内的推动也无法起到带动作用。
1.2农村文化生活种类较为贫乏
受气候的影响,吉林省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因此群众在冬天时很少走出门外进行体育锻炼、文娱活动等,多为在家“猫冬”,而平时除了农务繁忙时,他们普遍选择的娱乐方式为打麻将、喝酒甚至赌博等,都是不够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农村文化生活种类贫乏的一个表现和后果。其他表现还包括农村书社中可供借阅的图书较少,且多为陈旧书籍,以及农村中公共放映的电影较老,无法吸引农村年轻观众的目光等。
1.3农村整体文化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一直努力推行义务教育制度,但是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效果仍然较差。一是由于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等的约束,认为孩子读书没有什么作用,应该安心在家帮忙务农耕地;二是即使家长有教育观念,却缺乏教育资金,无法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也会导致农村孩子文化教育的缺失,而接受过教育的孩子又很少留在农村做文化建设,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无法获得有效提升。
1.4农村文化建设人才较为匮乏
从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储备来看,人才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人才的需求,在农村,几乎没有针对专业型人才专门开展的文化产业的规划,基本都由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兼职,因此对于文化生活的引导与建设就缺乏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责任感。同时民间文化传承者的老龄化逐渐严重,很多经典民俗技艺由于缺乏保护与继承,也面临着消亡的威胁。
2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2.1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应当深刻地意识到农村文化的建设不仅仅会造福于农村当地,对于整个省的综合实力提升都大有裨益,因此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农村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时,要注重科学发展的贯彻实施,并协调带动政治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到全省规划的战略地位上,为其提供更加充足的发展资源。
2.2丰富农村文化产业资金获得渠道
要想切实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首要任务就是筹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资金,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是无法完全运转文化产业链条的,因此要丰富资金获得渠道,拓宽民间资金吸引途径,以民间资本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可利用社会资金开展农家乐旅游项目、生态园体验项目等。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企业扶持等政策鼓励企业对偏远落后、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进行投资捐助等。
2.3提高文化产业建设工作者综合素质能力
文化产业建设者不仅包括领头负责人,还包括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文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能否获得有效提升,取决于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要大力引进优秀的文化建设人才,以更加新颖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思想带领农村文化建设的主流方向;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还要利用各种方式推动农村教育建设,以文化熏陶感染农民群众,并引领农民群众参与贡献文化事业,形成良性循环。
2.4开发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农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有所转变,必须创新农村文化开展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农村群众的目光,引导其更好地参与其中。吉林省优秀的民间文化技艺等都可以作为文化生活开展的核心要素,例如二人转、剪纸、泥塑等,由此可以将文化产业建设和文化遗产传承有效结合,同时还可以将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的建设农家乐旅游基地等。
3结语
通过分析吉林省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不难发现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动文化事业在农村范围的发展与深化,必须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丰富农村文化产业资金获得渠道、提高相关工作者的专业胜任能力并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建设新模式,逐渐带动提升吉林省农村文化综合水平,并以此推进农村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建柱.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以吉林省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118-123+129.
[2]刘丽娟.促进吉林省影视产业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3(09):115-118.
[3]许梦博,李新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以吉林省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5(01):30-32.
关键词:新农村;产业发展;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管理等方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全面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坚持扎实稳步推进农村产业建设,把产业发展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成效。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到位。一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部分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照抄照搬规定模式,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理解上的误区。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轻视产业规划和生产发展,片面追求修村路,盖新房,对民居设施“穿衣戴帽”等形象工程,忽略了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
2.农村主导产业发展迟缓,农民增收速度慢。大多数新农村建设不注重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致使生产发展没有很好实施。以华坪县为例,着力推进殖业、芒果、茶叶、烤烟、瓜菜、蚕桑、核桃为主的主导产业。但主导产业对大面积辐射作用、带动作用还是不够的,老百姓增收仍然艰难。
3.农民群众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在新农村建设实际工作中,群众难发动,思想难统一,行动慢半拍,不积极、不主动,政府热,群众冷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部分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面拨的款,所有的建设项目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由于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效果。
4.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在新农村建设中,资金投入以县为主,资金投入视财力而定,而大多数乡镇财政困难,没有更多的配套资金和投入,而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要求,大多数在设施中涉及农村道、水利、生态能源、教育文体、村庄绿化、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电信等项目,建设内容多,任务重,在实际推进中,很难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二、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1.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产业发展是生产发展的核心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总体目标。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首要任务。只有农村产业壮大了,生产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只有发展富民产业,农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撑真正意义的新农村,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2.发展产业促进生产是创建新农村物质和财富的基础。只有产业兴旺了,生产发展了,物质和财富才有基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首先满足农民的衣食住行的需要,满足农村社会再生产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指的是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生产的发展不仅带来政治、文化、社会的进步,而且也需要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步发展和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提供的物质和财富基础上。
三、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采取的措施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现代农业中,要坚持树立发展产业作为推动生产发展贯穿于规划和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全面落到实处。
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新农村建设工作,乡镇干部、群众是基础。充分发挥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就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对干部、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让他们真正清楚和明白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群众主动参与,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工作将得以顺利开展。由此,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形成了全社会集中力量深入持久的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格局。
2.坚持规划,强化产业。注重产业发展,坚持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是保证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它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是一个促进农村协调,全面发展的目标。
>> 中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加快秦皇岛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对策 宿迁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推进廊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基于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三农”融资问题研究 灌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问题及对策浅析 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对策取向 现代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市场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8年将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现状调查与统计分析 新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探索 农业科技传播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应用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现代农业产业模式与发展对策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中的政府、企业与社会 关于构建苏州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 张德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途径[J].农场经济管理,2009(6):13-14.
[8] 王裕栓,张冬冬,国洪磊,等.新农村背景下传统农户生产经营状况调研与分析:以德州市为例[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7):110-112.
[9] 张学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34-236.
[10] 冯路.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50-51.
(一)重点摸清我县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及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解决库区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完善库区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及政策措施,推动库区各项工作。
(二)认真研究国家及重庆市对库区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政策措施,围绕解决库区产业发展、扩大移民就业、提高移民生活水平、维护库区稳定等问题,结合我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移民、扶贫和民族等特殊政策,进一步加快三峡库区绿色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步伐。
(三)为起草好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议文件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课题及分工
(一)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现状分析
调研重点:移民生活现状(包括土地占有情况、收入水平、居住条件、就业状况)和移民失业、养老、最低生活、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现状及新的保障措施,分城镇、农村的不同情况予以调研,提出意见。
牵头单位:县移民局
参与单位:县统计局、县劳动保障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库区各乡(镇)。
(二)库区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
调研重点:“十五”期间库区产业发展现状,库区“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经贸委、县农办、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三)我县库区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调研重点:结合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和推进库区新农村建设,对“十一五”库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和规划。
牵头单位:县农办
参与单位: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局、县辣椒办、县扶贫办、县医药公司、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四)加快我县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调研重点:库区集镇体系、道路交通、供电、通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现状,“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步骤安排及项目推进。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建委、县交通局、县市政园林局、县经贸委、县水利局、县国土房管局、县供电公司、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库区各乡(镇)。
(五)促进库区对口支援及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对口支援及招商引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移民局、县经贸委、县农办,库区各乡(镇)。
(六)提高移民安置质量和确保安得稳的对策措施
调研重点:移民工程推进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确保剩余移民搬得出,如何提高已安置移民的生活质量,确保稳得住。
牵头单位:县移民局
参与单位:县级相关部门,库区各乡(镇)。
(七)开发西沱古镇特色旅游的政策措施
调研重点:充分利用西沱古镇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发展古镇特色旅游,活跃第三产业的具体政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旅游局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文广局、县建委、县交通局、县移民局,西沱镇。
(八)加快我县库区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调研重点:库区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现状,在移民搬迁和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争取或制定的相关政策,促进其加快发展。
牵头单位:县经贸委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农办、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县辣椒办、县医药公司、县信用联社,库区各乡(镇)。
(九)加强我县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途径及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库周绿化带建设、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三期地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消落区治理、清漂等规划的实施、项目的推进。
牵头单位:县环保局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县国土房管局、县建委、县移民局、县市政园林局。
(十)我县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政策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五年库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的目标、规划和服务管理的工作措施。
牵头单位:县农业局
参与单位:县农办、县劳动保障局、县教委、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十一)库区社会事业发展专题调研
调研重点:摸清库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工作现状,分别提出推进以西沱一职中为基地的职业教育、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化阵地建设、实用科技推广应用等政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参与单位:县教委、县卫生局、县文广局、县科委、县财政局等县级部门,库区各乡(镇)。
(十二)确保我县库区社会长期稳定的思路和办法
调研重点:库区稳定(、治安、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现状、影响库区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措施。
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
参与单位:县法院、县办、县公安局、县安监局等县级相关部门。
(十三)我县库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调研重点:库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现状,加强库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库区基层民主,加大新型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领导干部及干部人才队伍素质,建立移民干部选拔任用的激励机制等。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参与单位:县人事局、县编办、县民政局等县级相关部门。
三、调研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这次调研活动的组织领导,县委成立以陈航同志负总责,李成群、李奎同志具体负责,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委研究室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整个调研活动的统筹和领导工作。
(二)强化责任。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要落实一名领导担纲,成立专门的调研组,指定主笔人员,并于4月15日前将牵头领导、调研组、主笔人员名单及联络电话书面报县委研究室。牵头部门负责起草综合调研报告,参与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部门的职能分工及牵头部门的要求分别承担各自的调研任务。各重点课题综合调研报告必须送县分管领导审阅签字后送县委研究室(县综合办公大楼413室)。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对调研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关键词:华坪县;芒果产业;问题;措施
中D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50
华坪县是云南省重要的芒果产区之一,其芒果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了华坪县农业经济的一项主导产业,更成为了丽江市的重要特色产业。近年来芒果产业发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策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扶持,但随着社会发展和芒果生产要求的提升,芒果产业发展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强化对芒果产业发展中问题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华坪县芒果产业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1 华坪县芒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当前华坪县芒果种植主要集中在半山区和山区,这些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水资源利用体系还未形成,水利化程度很低,很多芒果果园仍依靠雨水浇灌。同时果园的道路交通、防风、排灌系统等设施仍十分薄弱,芒果后期的运输、储藏、包装、加工相关设施也需加强。
1.2 标准化生产比例较低
当前华坪县现有0.63万hm2标准规范果园,占全县芒果种植总面积1.23万hm2的51.3%,芒果生产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果农缺乏科技意识,应用科技水平较低,整体上呈现出重数量、轻质量,农家肥施用不足,相关技术应用不及时的状况;华坪县种植芒果品种较为混杂,种植规格相差较大,病虫害危害程度逐渐加重。实际中一些果园同时种植3、4个品种,果园病虫害超过10余种。
1.3 生产产业化程度不高
当前华坪县龙头企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虽然华坪县已经实现芒果规模化种植,但是集约化管理还没有实现。在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情况下,农村专业合作社、龙头公司和种植户、经销商之间的有效合作机制还未形成,在市场利益作用下存在侵犯彼此利益的行为,进而伤害了整个产业。当前华坪县统一市场销售网络还未形成,使得不同芒果种植户效益差距较大,对芒果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1]。
1.4 科技服务队伍有待加强
华坪县刚组建芒果技术指导站,芒果专业技术人员不到10人,同时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力量很薄弱,因此芒果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专家型人才缺乏,致使华坪县芒果种植中科技应用水平不高,芒果种植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病虫害防控研究、推广力度不足,新品种改良、更新、储备的超前性试验工作滞后等问题。
2 进一步发展华坪县芒果产业的措施
2.1 强化果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五小工程、通村通组公路等项目建设过程中,抓住政策机遇,通过项目资金的有效整合,推动园区园水配套、果园公路、用电的建设,使得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进而有效推动华坪县芒果产业发展。
2.2 对全县芒果种植进行优化布局
依据“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原则,从稳规模、增效益、提质量要求出发,对种植芒果最有效、最安全、最适宜区域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认真编制好“华坪县十三五芒果产业发展规划”,指导芒果种植适当有效发展。同时还应当对芒果种植的次适宜区域、多年重视管理成效较差的区域进行调整优化,引导农户在规划区域内规范化、科学化种植管理芒果。
2.3 全面推动芒果标准化示范种植
当前华坪县芒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已经形成,综合防治病虫害、配方施肥、果实套袋、花期调控等技术措施也较为成熟完善。未来应当继续推动芒果种植大户、芒果种植示范村、芒果种植示范园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发放技术手册、举办培训班、现场参观学习,利用广播、报纸、网络等途径,推动技术培训和技术宣传的广泛开展,促进农民依据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生产和管理活动,力争标准化果园面积发展到全县总面积的80%,实现芒果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
2.4 提升芒果生产科技水平
积极引导县内芒果企业和技术推广部门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并允许技术和科研机构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承包等途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吸收、引进。同时还应当强化对关键性、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果实蝇防治、新品种引进等方面要力争取得突破。进一步推广机械化作业,提升芒果防虫除害、芒果采摘、芒果修剪、开沟等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并通过构建农机服务组织促进芒果生产专业化水平提升。
2.5 进一步强化产业化发展
积极鼓励果农成立不同形式的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进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引导龙头企业对组织经营模式进行优化和完善,并实现稳定产销关系和合理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同时积极发展果农和龙头企业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并通过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促进华坪县果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并进一步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县芒果批发市场的建设,实现产品销售市场空间的拓展[2]。
2.6 有效提升芒果品质
通过和芒果专家、芒果协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对囊括芒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构建,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加大宣传,使果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芒果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应当对工业生产布局进行优化,将果园外部环境受到生活垃圾和工业三废的污染降至最低[3]。还应当对农业生产资料管理进行强化,对水质、土壤、空气检测体系进行建设,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推动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全面应用和开展。
2.7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着力加强县乡两级芒果技术指导队伍的建设,要完善体制机制,充实专业技术人才,明确责任,严格制定考核奖惩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切实加大芒果技术指导工作力度。同时积极帮助企业积极引进芒果专业技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加强芒果产业龙头企业的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3 结语
芒果产业是华坪县重要的农业经济,为推动华坪县芒果产业的发展,本文研究分析了华坪县芒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措施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强化对芒果产业发展中问题的重视,通过有效解决芒果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为华坪县芒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廖明荣,杨丽花.云南省永仁县永兴乡芒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3):102-103,106.
【关键词】林业发展;林业资源;林业产业
林业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其主要任务就是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和保证林产品供给。
1.寿光市林业建设及其发展现状
近年来,寿光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的发展,一直走以绿色通道工程、果品基地、林产品加工等重点工程为带动的林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城乡绿化建设成果显著,城区绿地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得到的有效改善;每年在北部沿海地区建设沿海生态林2万亩左右,森林资源总量显著增加,全市森林覆盖率不断增长,2013年的森林覆盖率为23.8%;果树林达到10万亩,农民果品收入逐年增加;林木产品加工业逐步壮大,2013年实现林产品加工产值37.8亿元。
2寿光市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如此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寿光市的林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同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以生态建设为主要目标的林业资源建设上,寿光市仍然存在将城市和农村森林资源建设分割开的现象,同时,管理体制不健全也影响着林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2.1整体水平不高
2.1.1城乡林业发展不平衡,农村绿化建设缓慢。基于寿光市城市分布的特点,林业建设不能单从城市建成区的造林绿化考虑,还要做好城乡一体化绿化生态环境改善,这有这样,才能有效得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长期以来,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工作重心片面强调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在城区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造成了农村地区林业建设资金相对较少,没有从大环境绿化来考虑,导致工作重心的偏离。
2.1.2城市园林建设工程规划不合理,片面追求园林式景观的地形、景观建设,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需求有所忽视,主要表现在花、草、灌木在全市整体的园林建设中所占比例过大,而乔木数量过少,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未能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2.1.3城市园林绿化苗木选择不符合生态原则,管护成本过高,生态效益偏低。为了尽快形成景观效果,过于依赖外地树种的引进,不惜成本购买并栽植大树、老树,不仅存活率低,而且造成绿化资金的极大浪费,难以达到实现提高公共投资效益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2林业产业发展问题
2.2.1在果品基地建设及管理上,基地规划和品种选择不科学。造成了“丰产不丰收”、“果贱伤农”的现象普遍存在,打击了果农的生产积极。
2.2.2用材林管理不到位,林产品加工没有形成规模。一直在依靠传统经验办法进行林木栽培和管护,造林片面追求数量和眼前利益,忽视整体效益。林产品加工企业未能制定面向未来的在发展战略,材料利用率低,还伴有污染现象。加工业产品档次、品质低,没能达到高附加值生产。
2.2.3在花卉、种苗种植业上,苗木培育基地过于分散。苗圃培育品种杂、数量少,市场难以形成,同时生产力水平低,从业人员较少,且整体专业素质不高,产业化水平低。
3.寿光市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寿光市林业健身中存在的问题,应着重加强寿光市林业产业发展的管理和规划,将林业发展同第二、第三产业相结合,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
3.1加强工业原料林基地的建设
在寿光市的工业原料林建设上,可以通过减免企业税收,加大补贴等形式引导企业和个人大力发展混交原料林,改变传统的纯林单层结构,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还要在同的立地条件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的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混交林技术和树种搭配,从而实现林业产量的提高,土壤地质的改良,地力的维护和恢复等目标。
在已建成的工业原料林基地的管理上,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过开展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育林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同时,通过建立森林灾害预防专业队伍,将工业原料林基地发生的灾害可能性降到最低。另外,还要通过相关部门的组织,建立工业原料林生产经营合作组织,从而促进现有工业原料林的健康发展。
3.2壮大林产品加工业
寿光市林业产业发展可以依托市内的林业加工企业,比如鲁丽板材、富士木业、东宇鸿翔木业等几家大型企业,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来增强林业产业资源的潜力,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中要提升自身发展的超前意识,要善于结合国内外新技术、新方法来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及时开展森林认证,提高产品质量和知名度,为把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条件。为此,林业建设人员要提高企业对森林认证工作的认识,通过法律、财政、金融手段规范和引导林业产业在合法的范围内经营生产,加大对污染物排放水平较高企业的惩罚力度,同时,还要通过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对企业建设原料林基地、进行技术更新的财政补贴,最终通过森林认证的开展,推动寿光市林业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3.3大力发展旅游业
依托现有的以林业为基础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弥河生态观光园,巨淀湖3A级生态旅游景区,林海生态博览园景区等林业旅游资源,同本地历史、人文、自然资源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定位旅游发展重点。打造具有林业旅游同人文历史旅游为重点的特色城市旅游品牌。同时,要注意旅游资源整合。比如,边线王龙山文化城堡、王高塔遗址、陈少敏故居等重点项目,对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应加以整合,协同发展,形成具备一定规模且紧凑的旅游线路,从而来吸引和留住游客。还要注意,在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一定要根据森林资源可承受能力适度进行。
4.结语
寿光市林业产业的发展要着眼于国内、国际双市场,要以实现生态、经济利益双赢为目标,通过大力整合寿光市各行业内部资源,合理规范林业企业发展,同时,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最终实现寿光市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占贞.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 张娜; 于志强。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华章.2010.
关键词 退耕还林;现状;措施;问题;对策;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169-02
实施退耕还林对于加快林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全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原州区积极探索退耕还林建设新机制和新模式,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原州区培育了一定规模的林草资源,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的改善,风沙危害不断减轻,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虽然原州区林地面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依赖土地生存的绝大多数农民尚未完全脱贫,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固原市原州区基本情况
原州区位于六盘山北麓、黄土高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 470~2 900 m,总国土面积为35.33万hm2,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区,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弱,大陆性气候显著,风大沙多,年平均降雨量326.5 mm,素有“十年九旱”之称。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严重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发展[2]。全县辖6镇5乡192村,总人口43.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49万人,总土地面积35.06万hm2,其中耕地面积15.084万hm2,人均占有耕地0.69 hm2。
2 退耕还林现状
原州区自2000年开始作为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正式实施,截至2008年,自治区共下达退耕还林造林任务7.214万hm2,其中退耕还林造林3.723万hm2、荒山造林3.291万hm2、封山育林0.200万hm2。退耕涉及全区35 889户退耕农户、165 893人,人均退耕面积2 266.67 m2。已累计向退耕农户兑现政策补助资金62 940.42万元,户均享受1.75万元、人均享受3 794元。2008年,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10 956.46万元(含完善后退耕还林政策补助,下同),人均获得退耕还林政策补助66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 566元的25.7%。
3 采取的措施
该工程的实施,实现了由毁林开垦向退耕还林的历史性转变,全区造林绿化率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用事实证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为“富民”工程、“德政” 工程、“民心”工程[3]。
3.1 把退耕还林与改土治水、生态移民相结合
把退耕还林与改土治水相结合,走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的路子,做到了土不下山,水不成患,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退耕的同时确保人均基本口粮面积1 333.33~2 666.67 m2,为退得下、不反弹、稳得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把退耕还林与生态移民相结合,退耕还林不仅改变了山区农民长期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习惯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而且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促进了劳务输出等产业的发展。
3.2 把退耕还林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
把退耕还林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2002—2008年累记种植枸杞3 333.33 hm2,年产值15 660万元。全面实行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业,拉长了产业链,拓宽了经济效益渠道。把退耕还林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走剩余劳动力的大工业转移,鼓励外出致富之路。调动广大群众投身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开辟了农民致富的渠道和途径[4]。
4 存在的问题
4.1 林地面积大,分布较为分散,管护形势严峻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形成了点多面广的林地格局;加之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其经济效益不显著,退耕户未能真正从中受益。因此,退耕户对管护不够重视,导致森林病虫鼠害时有发生,防火形势不容乐观。
4.2 补植补造任务大,造林成本高,保存率低
原州区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常常“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虽然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但是翌年保存率却很低,需要进行多次补植补造,方可达到工程验收标准,从而增加了造林成本。
5 对策
5.1 加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加大退耕还林地管护力度
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充分利用广播提高、电视、报刊、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宣传动员,提高认识,将国家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惠民政策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林农对退耕还林地工程的责任感。各级政府要将退耕还林地管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责任到乡、到村[5]。一是加大执法力度。做到封山禁牧要坚决;二是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
5.2 提高认识,抓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
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及有关部门,要把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工程区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确定后续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做好发展规划编制,研究制定配套措施,着力解决制约后续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5.3 搞好基本农田建设,留足口粮田
在干旱带和黄土丘陵区每人不少于2 666.67 m2口粮田,同时,坚持“上退下推”(陡坡地退耕,缓坡地推机修农田)大搞基本农田建设,保证退耕后粮食不减产,农民不减收,防止毁林开荒,确保后续产业建设的持续发展[6]。
5.4 增加产业发展投入
在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为主的前提下,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加大投入力度。一是争取自治区财政适当扶持产业的种苗、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协调金融部门,争取信贷资金支持龙头企业技改扩建、个人及企业一起上的方针,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把有限的资金捆绑起来,增加对后续产业发展的投入。
5.5 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区域化进程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经济和较高水平,要解决好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因此,积极培育、大力发展后续产业,是巩固退耕还林,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实现工程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工程区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扶持和培育后续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水平,解决好退耕农户当前及长远的生计问题,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更是当前退耕还林工程在新形势下新的历史使命。
6 参考文献
[1] 支玲.西部退耕还林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20.
[2] 尹瑞,金小平.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建设现状及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6):156-159.
[3] 王海宾,周林.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实施成果及后续产业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259,261.
[4] 刘德海,金小平.固原市原州区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的思路与对策建议[J].陕西林业科技,2011(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