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史学和文学的关系

时间:2023-08-03 16:45:36

导语:在史学和文学的关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史学和文学的关系

第1篇

    论文摘要: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三大理由。 

我们谁都没有看到过真正的电影,我们所看到过的只不过是配有画面的小说而已。 

——英国电影导演彼得·格林纳韦 

从1905年任景丰拍摄《定军山》开始到现在,电影在我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学史与电影所处的地位极其微妙。电影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很少提甚至全书不提一字电影文学,这是十分不合理的。笔者认为,中国电影文学应当直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不稳定性 

 

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从来就不是固定和单一的,而是不停到变化着,其本身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现代形态的文学史产生以来,文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一直被许多文学史家及理论家所更改。正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提到的:“这种变化,部分是由于内在原因,由文学既定规范的枯萎和对变化的渴望所引起,但也部分是由于外在的原因,由社会的、理智的和其它的文化所引起的”。[1]随着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更多学者的理论与编纂实践体现出拓展文学史研究对象和范围的必然趋势。 

在中国,文学的本体和正宗是散文。先秦时期主要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内,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包括辞赋在内,唐宋以来包括诸多抒情写景的散文在内。宋元人有“诗为文余、词为诗余、曲为词余”的“三余”说,就表明了正统文学界对诗词曲乃至之后的小说戏曲的“小道”的蔑视感。近代以来,中国人受到西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分法影响,这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狭窄的文学观念。由此出发,中国文学才不可逆转地将脱胎于话本等口头文学的小说戏曲归为文学主体,从而完成了中国文学从散文本位到小说戏曲本位的延伸。另外,如许多文论家由对通俗文学的漠视到开始关注通俗文学。但是,至今中国的电影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没有地位。 

 

二、关于电影文学与正统文学史的关系 

 

在西方,当卢米埃尔拍摄《火车进站》或《工厂的大门》的时候,没有人预想到它会让当时还风光无限的作家们注定在未来黯然失色。然而,随着摄影机摆脱了定点摄影的理念,电影叙事迅速由机械再现客观现实转变为展现人类的感情与经验的主观世界。电影很快就取得了艺术家族中的显赫位置。当看到文字的力量从属于另一种更耀眼、更粗俗的力量时,我几乎总是难于摆脱一种令人痛心的屈辱感。”[2]在中国,电影是现代科技的产儿,是商业运作,是投资人种下的摇钱树。在电影技术还不成熟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待电影的态度常常停留在消遣娱乐的层面上,这也从客观上导致在商业牟利为主的电影市场上,许多文论家不给电影文学以合适的位置。同时,作为俗艺术中的俗艺术,电影使艺术获得空前的民主化,受到大众的喜欢。以往的所有艺术都是社会少数分子参与的活动,只有电影获得了世界性的、全民性的成功。人们藉此获得了许多接触艺术的机会。很多文论家不愿意把它当作文学的一个类别来看待,在现代文学史上不提也就很正常了。哪位理论家把电影放入文学家族进行研究就被看成是不务正业。笔者认为既然戏剧、小说都已经进入文学史,那么弱势群体的电影也应该进入文学史,被平等看待。对于这种文论家的接受心理,也是需要一个调整过程的,就像小说和戏剧当初进入文学一样。 

应该说,将电影纳入正统文学史有以下理由: 

第一,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从文学中汲取养分和艺术经验,远比其他艺术多,其本身带有很强的文学底蕴。把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叙事因素,用文字写成具有一定文学价值的电影剧本的出现,正是电影艺术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它综合了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并经过自身的主体性整合而呈现出特有的艺术表达功能,故它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表现与再现于一身。正如法国理论家乔治·萨杜尔所说:“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并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3]因为“在电影诞生之前的时代,恰恰是文学成为主导艺术形态,只有文学能够最充分地反映异常复杂的生活矛盾,满足更加广泛,更多层次,‘多声部’地把握显示的迫切需要。”[4]也就是说,电影是在文学充分发展之后利用现代工业的科技手段才蓬勃兴起。 

我们来看看中国早期的电影,电影传入中国的第一个名字叫“影戏”,从这个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虽然作为综合艺术,与声光科技有着密切联系,但它的确和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中国第一部电影是1905年的《定军山》,全部影片拍下来是一部活动的相册。但《定军山》并没有所谓的文学剧本和导演,而且任景丰也是一名照相技师。真正拥有完整剧本的第一部黑白无声片是1913年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共同导演,亚细亚影片公司出品的《难夫难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拥有文学剧本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郑正秋编写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个文学剧本。话剧在中国从产生到成熟大约经过了30年,电影因为有中国文学氛围的整体转换为根基,从最初的形态到接近于成熟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但其过程与话剧相一致。《春蚕》也是早期电影中的佳作,《春蚕》有很好的文学底本,人物、情节、题材意向,都为电影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可利用的文学资源,电影的成功理所当然了。30年代后期以后涌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电影,文学底本更加好,像《渔光曲》、《新女性》、《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看惯了小说的读者,欣赏这样的文学剧本没有任何障碍。正是电影文学的不断成熟,促使电影完善。电影文学最初都来源于著名的戏剧文学家,如郑正秋、欧阳予倩、、洪深、侯曜、、阿英、等,他们既是著名的戏剧家,也是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的电影文学作者。优秀的电影又能带动优秀的小说。电影本身的成熟就是随着电影文学的成熟而成熟的。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小说《红高粱》是作家莫言的成名作,在导演方面还没有任何名气的张艺谋把它拿来做摹本,拍出了他最初的、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响亮的奖项之一——柏林金熊奖。虽然他对小说进行了大删减,但那依据文学底气所塑成的人物还是流露出掩饰不住的“莫言的光辉”。《霸王别姬》有李碧华原著的支撑,陈凯歌虽然为了照顾大陆方面做了很大的修改,但是古老艺术和新生政权的冲突,依然会紧紧扣住观众的心灵。 

一部文学性强的剧本孕育出一部好的影片。剧本体现作家的思想和意图,是电影基本的构思,直接指导影片的生产。综观世界上大多数的影片,都是从剧本起步,经过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人的再创作,把剧本里无生命的幻想,变为银幕上有生命的东西,变成集体智慧的结晶,才搬上银幕放映。美国影人温斯顿说:“创造性的电影制作所包括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过程或阶段。这些阶段,通常叫作写作,导演和剪辑。”[5]1980年召开的导演总结会上,张骏祥首先提出了“电影的文学价值”,他说“针对某些片面强调形式的偏向,我要大声疾呼:不要忽视了电影的文学价值。”[6]他并提出电影的“文学价值”有四条:“思想性或哲理性,人物典型形象,风格、样式、气氛、节奏,文学技巧和手段。”[7]电影剧本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它不仅能供拍摄,而且可供阅读,它既是一部电影作品,又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和审美性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影片中人物情感宣泄的美感教育。我们这里所叙述的电影的文学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而是冲破传统文学叙事的方式,创造出一种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来构思和写作的崭新文学形式。电影本身的语言、内容、表现手法都是具有文学性的。

   第二,从电影的使命上来看,它也具有文学的功能。孔子认为文学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梁启超认为文学具有“熏浸刺提”的功能。电影和文学一样,也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方面,人们由于生活的时间、空间以及生活经历、职业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对于社会生活的了解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了解生活,而电影在这方面就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在电影中,人们能够很轻易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生活的了解。教育功能方面,电影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总是要寄寓编剧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总是要显示编剧人的态度和倾向、判断和评价,包含着一定的哲学、道德、宗教、政治等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导演希望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将价值观念和价值评判内容传达给观众,用这种价值体系去影响观众,让观众在价值观念上达到与编剧人的认同。审美功能方面,编剧人除了在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显示自己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倾向之外,自己还要确立一定的审美理想,即以审美情感为核心而使审美要求达到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种审美理想往往能够对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产生有力的感召和塑造作用。对于娱乐功能,电影能够很方便使人们得到赏心悦目的和愉情悦性的享受。由于电影作为审美活动带有非功利性和非现实性,使人们能够摆脱实际生活状况和物质条件的束缚,在超现实的境界中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 

第三,电影能促进其它文学体裁发展、扩大其影响。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学的取代和覆盖。最令人欣慰的事,莫过于电影文学对其它文学体裁的大举引进和形象诠释。电影作为图像艺术给文学的最大馈赠应该是那种强烈的画面感、对细微事物的放大镜式的审视目光,以及画面蒙太奇后产生的特殊效果的。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学样式,就像《诗经》中的四言诗发展为后来的五言诗、七言诗,诗歌又发展为词,词发展为曲,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里,长篇小说的处境也多少有些无奈。但是大众们即使拒绝了诗歌和小说,但是他们无法拒绝电影的魅力。电影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体现样式,开阔了人的艺术表现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人的艺术表现能力。可惜目前,全国各高校使用的文学史教材以及学术界所推崇的文学史著作,都不重视电影文学。举例来说,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城《中国当代文学史》,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卷本),杨匡汉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等,都闭口不提电影文学。据笔者所知,有的文论家正在进行提高电影文学领域内的一些局部拓荒工作。贺圣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下册)下卷第五章“戏剧影视文学专题”的第五节和第六节,专门讲述十七年的电影文学的成就和新时期电影文学的艺术追求。[8]张炯主编的《中华文学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第一部分,专门讨论建国初至上世纪90年代电影文学的演变过程。[9]周晓明主编《中国电影文学史》(上下册)比较详尽地介绍电影文学的发展历程。[10]笔者认为,这两本书比较可贵,文学史写作应当把电影文学考虑在内,给电影文学以应有的历史地位。笔者在此强烈建议,文学史的写作应该把纳入电影文学,还原电影文学本身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与注释: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309页,三联书店1984年版。 

[2]转引自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289页,第18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3][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4][俄]日丹:《影片的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5][美]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6]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电影文化》1980年第二期。 

[7]张骏祥:《对当前电影创作的一些看法》,《电影新作》1980年第五期。 

[8]贺圣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和谐师生关系 定位

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孕育国家和民族和摇篮。因此,创建和谐校园至关重要,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可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如何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是为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旧的教育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理念。因此教师只有在课程改革中,根据新的理念,转变角色,才能使师生角色因时、因地、因教育场景的变化而变化。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导游

众所周知,在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教育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甚至“师生如君臣”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教师“师道尊严”的思想严重,认为教师的话对学生来说就应该是“圣旨”,学生对教师应该惟命是从,不能有任何不同的想法。这严重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新课程理论认为,“学习”不再是单纯的为了分数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因此,现在倡导教师由“人类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教学职责就是向学生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服务,使学生逐步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度,从这一层面说,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导游。

以往单调、固定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已被“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代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进入学习状态,我在课堂上尝试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指导、点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内化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在说中体验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在学生读懂“负荆请罪”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想象廉颇负荆请罪的场面:“假如你就是蔺相如,会对廉颇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在场的将士,会怎么说?”“赵王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奖赏他们?”学生在形象的说中既内化、丰富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就真正体验了学语文的快乐。

(二)在写中体验

教学《燕子专列》一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中贝蒂爱护小燕子之情,在指导学生想象小贝蒂寻找燕子的情景基础上,设计让学生在“写”中体验:中体验:“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崖缝中,寻找冻僵的燕子,在与阅读紧密的写的实践中,不断充实着学生阅读文本所获得的体验,从而促进了阅读主体体验的积淀、发展和升华。

(三)在探究中体验

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和时空,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富有开放性、挑战性和具有体验价值的问题情境。如,暑假到了,布置一项有关“研究乡土文化”的暑假作业,收集家乡民间故事,编介绍家乡小报,为家乡特色小吃设计几句精彩的广告语,写一封信向亲朋好友推荐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这样具有综合性的实践作业需要学生自主去图书馆、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去探究学生的语文能力在紧扣主线主动、积极、创造性阅读中,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积累,独立表达等多方面真实的体验中不断积蓄,最终在积蓄的各种体验中真正拓展、升华、飞跃。

二、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学生

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正在让位于互教互学。课堂上的主角不再是滔滔不绝地讲析知识的教师,不再将处于学习中心地位的学生排除在学科在学科之处,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第一位。在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进步。在互动中,教师只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只是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及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创造能力的作用。从这一层面而言,教师应是教学活动中的学生。

例如在一次题为“感受父母的爱”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从刚刚学过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导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表达方式的爱。但前几个学生讲述的完全是从“慈爱”这个角度而言的感受,看来。学生还没有真正领悟爱的真谛。正在我想办法引导时,一名“淘气鬼”站起来,向我“挑战”了:“老师,你也讲讲你的故事。”我眼前一亮,稍思片刻后,就讲了起来:“小时候,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对我只有严厉,对于我的错误从不放过,有时甚至打我,我就认为他不疼我。后来我改变了看法。那年我生了一场并不太严重的病,经过治疗,一个星期后就痊愈了。这段时间父亲一直陪着我、照顾我,还给我买了好多好吃的。妈妈私底下跟我说:“你爸爸看你生病急的都吃不进饭,一直守着你,你还说他不疼你吗……”说着,眼泪情不自禁地顺着我的脸颊往下流淌,再看看那些小家伙,个个都那么专注,就连那个“淘气包”煞有其事地趴在桌子上,像是我的叙述勾起了他的某些回忆。在我发言后,学生们踊跃发言,看着他们不同之前的凝重表情,听着他们句句发自内心的感言,我欣慰极了。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益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在家庭中俨然成为“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个性极强。“棍棒出学习,严师出高徒”的观念已跟不上新的教育体制。教师是知识的载体,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而学生是求学的主体,他们有思想,有个人意志的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育就不能成功。因此,教师应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变“站着教育学生”为“坐着与学生交谈”,应善诱引导,成为他们的益友。

第3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教师将要讲授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和良好的习惯。因为通过预习,能够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习更积极主动,保证学习的高效率。因为预习是课堂的前奏,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既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又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预习工作,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应该练习熟读课文,在家长的帮助指导下,应该让学生对于预习文章进行熟读练习,保证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所掌握。同时,预习时应该把每个自然段详细标注一下,对文章的整体分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能大大减少课堂标段的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最后是预习最主要的目的,那就是学生应该把生字标注出来,并且预习生字。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消化,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合理使用教参的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参考书是一个小老师,是学习的一把拐杖。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使用参考书的习惯,使其能够从参考书中获取更多信息。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科学选择教参书,因为当前市面上有许多教参书,质量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把关,帮助学生选择与教材紧密相连,对学生有更大帮助的参考书。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使用教参书的方法,只有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参书的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预习时应该在自学和记住参考书的基础上展开预习,了解将要学习的大概内容。但是在课上教师讲课和练习习题的时候学生尽量不要使用参考书,避免分散学习精力。在养成了良好的使用教参的习惯后,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更丰富,达到教学目的。

三、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观察是学生思维拓展的重要途径。在生活中,我们能够发现许多语文学习的资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了解生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留心观察中找到语文学习的素材和方法。在培养学生观察习惯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的方法,例如从形状、声音和味道颜色等方面进行观察。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到的事物,例如观察杏之后,比较与桃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注重观察周围的事物,提高学习效率。

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实践的习惯

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既需要学生动脑,又需要学生动手。只有多听、多读和多写,进行相关练习,才能够使学生语文能力不断提高,养成实践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相关的动手实践,例如,可以通过记日记的方式锻炼写作能力。或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小说,把自己的世界写成小说,不求水平多高,关键在于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练习实践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学习一门语言来说,只有经过大量阅读,不断积累知识,才能够真正提高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师应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找寻一些课外的素材让学生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有意义的书籍,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找寻快乐。经过长时间积累,学生所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就会更丰富,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六、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书写的质量和水平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体现。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就需要教师做好榜样,在书写板书的时候应该合理设计,进行规范的书写,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基础上,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教师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重视身教的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提高书写的规范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为学生加分,良好的书写也是自信的一种体现,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应对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学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但是,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外界的教育环境极大限制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教师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引起了他们极高的重视。但是现行的中考制度、高考制度,教师、学生、家长等面临的升学压力,又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埋没在了正规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在这样的语文教学环境下,学生们自然会将学习的重心放在语文技能技巧的学习上,从而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正常进行和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综合性学习课程利用具有狭窄性、活动安排具有单一性,由于综合性学习是一个新鲜事物,因此无论对于有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对于新教师来说,怎样利用课程、是完全依赖课程还是进行自我创新课程、怎样进行活动的安排都存在一定的疑惑性。因此,一些语文教师仅仅依赖语文课本中提供的教材内容,从而将综合性学习上成了正规的语文课,透露出了课程的呆板,这也完全忽视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地位。另外,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安排上存在单一的缺点。由于语文教师被繁重的教学负担所附着,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便没有想办法采取新颖、灵活的方式进行,这也没有迎合学生们好动、活泼的天性,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对此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从而也限制了该课程的创新。一些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对该课程实施的难易程度进行一个很好的衡量,这便会导致过难或过易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种种问题,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的问题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所以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教授学生知识、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作用。可是,当前不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不过关,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综合性学习是新颖的语文教学模式,有些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缺少综合性学习的相关知识,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知如何下手,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同时,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怀疑;其次,教师习惯性地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忽视了综合性学习方法,也忽视了学生的存在。

(2)学生的问题受教师的影响,学生也会忽视综合性学习,抱着“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心态进行学习,不会主动思考问题,也不会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综合性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越来越差,综合性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创新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

(3)教育体制的问题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考试、升学,自己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再加上教师缺乏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方法,教育大纲也没有对综合性学习提出明确要求,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应对措施

(1)培训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必须注重提升教师的素质。首先,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相关知识,如什么是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的优势、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轮流到兄弟学校取经;最后,学校可采用旁听、暗访以及在教师考核中增加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内容,以提高教师对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重视程度。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创造师生共同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氛围。初中语文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教学,也不是学生一个人的学习,而是师生相互合作,共同进步,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多考虑学生感受。

第5篇

对于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重要:一个是他能否提出独特的问题并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的本领,另一个是他能否综合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这两点恰恰是我们现在教育所忽视的地方。

古人云“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亚里士多德曾讲过: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人善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必须具备发现问题的才智和提出问题的胆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系统训练,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敢实践、敢探究。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弄懂。但是学生已习惯了只学不问,任何问题只求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师讲生听”、“师问生答”这么一个狭隘圈子里,即便是学习中不懂的问题或一知半解的问题也不愿向老师或同学生来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学问,而“学问”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提问,然而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学生不如幼儿园的小朋友那样会问这问那,而且年级越学提问。这是为什么呢?

一、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原因分析:

学生为何不爱提问呢?我查阅了不少资料,也进行了几方面的调查。

1.书本与理论专家:

长期以来,由于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自身的潜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课堂教学滞留于师生“乒乓球赛”的禁锢中,学生总是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被动地接受学习。随之学生也就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不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思考客观世界。

没有好好的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孩子从小对各种事物充满着好奇,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可家长和老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帮助孩子解答疑问,久而久之,学生天生具有的好奇心渐渐地被抹杀了,他们不在像以前那样饶有兴致地提许多问题了。

2.家长和学生:

本学期,我校的课题组对学生和家长分别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家长:“你认为学生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调查的结果以下观点居多。

(1)、要有热烈浓厚的课堂气氛。

(2)、 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3)、 多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激发其学生提问的欲望。

(4)、 以谈话、谈论方式教学的情况下。

(5)、 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具体说明了提问题的范围。

(6)、 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欣赏,并耐心地倾听,并使用交流合作的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问的技能和技巧。

(7)、 教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师生之间有信任感,关系融洽。

B.学生:“你认为造成你不善于提问的原因有哪些?”经统计造成学生不爱提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老师的,有来自学生自己的,也有来自环境因素的。我班同学的具体表现如下:

学生自身原因:

(1)胆子太小,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没有自信心,害怕说错,怕遭到老

师和同学的嘲笑。

(2)认为自己有问题不明白是不聪明的表现。担心自己的问题没有新意,

没有探讨的价值。

(3)缺乏提问的技能与方法,不知从哪儿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

(4)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

2.老师自身原因:

(1)课堂气氛紧张,老师比较严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予以积极的鼓励。

(2)没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3)没有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只好随大流。

3.环境因素;

(1) 学生知识面狭窄,和社会自然界接触少,生活范围小。

(2)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平时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

二、采取的措施:

问题产生的一些原因已经有所找到,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问”者呢?我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课堂内如何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A.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少年儿童是活泼好动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好奇天真的个性,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上教师要不以高高的姿态站在讲台上频频发问,而是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深入学生中间,有时还成为讨论小组中的一员,和学生一起寻求知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切忌泼冷水;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表自己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教师在进行纠正的同时也应充分肯定其主动性,保护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思维的独立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对于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教师要诚恳,敢说“不知道”,对于自己的错误要敢于承认。这样才能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才能敢于提问。

B. 建立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生生关系。要求学生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发言不要无理取闹或取笑,如果要补充,那也得等他说完了以后,你再作补充,并学会应用“我对ΧΧΧ的发言有补充(或有意见),我想……”这样的语言,不仅仅体现了对同学的尊重,还体现了他的个性,又培养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由此就自然而然地打消了学生提问时的顾虑,促使学生勤思敢问了。

2、 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学生善于提问。

我先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与技巧。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不明白的句子、一些未见过的特殊标点符号的使用,作者的写作方法、本文的思想意义等均可进行提问。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或“怎么样”?也可以根据课文题目来提问……通过一定的指导,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有些老师想不到的问题他们都点出来了。学生敢于提问了是件好事,但更要会提问,善于提问,将问题提到点子上,以提高所提问题的质量,于是我就分三步来指导学生提问:

课前提问

每上一堂课,我就事先要求学生去预习一下内容,并提出有关本堂课的问题,可简要做以记录,能通过朗读或查字典解决的(如字词的意思,一些简单句子的意思,部分相关的课文内容)自己在家里完成。自己不能解决的可在课堂上提出来。

课中提问

课堂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留有提问的时间。通过了课前预习、提问,学生当堂提的问题质量就提高了许多。对与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要注意妥善处理。由于知识水平、能力的限制,一些疑难可能一时解决不出来,这时应当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留到下堂课解决;对于一些与学习课文内容没有关系的问题,不宜一一作答,可告诉学生留在课后解决;对于关键性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讨论、求得解决,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质疑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气氛。例如:以小学语文第五册《16 七色花》为例。教学时,教师先创设一个情景:“同学们都喜欢花吗?”(喜欢)“请说说你喜欢什么花?”(自由发言)“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朵七色花(板书课题),这朵七色花是一位叫珍妮的小姑娘得到的?这朵花可神奇了,珍妮用这七片花瓣做了许多事。你们想认识它、了解它吗?”(想)“你们想了解它的什么?”此时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都争先恐后地提问题。“1.七色花是什么样?2.珍妮是怎样得到七色花的?3.这朵七色花怎么神奇?4. 她用这七花瓣都做了些什么?5.她做的这些事都有意义吗?为什么?……”学生提问时,教师可随机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记在黑板上。接着,带着这些问题全班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主动探究”。汇报结果时,学生能较轻松地一一解决所提问题。(如遇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适机点拨。)然后将能挖掘本课思想的重点问题进行总结概括。“为什么说第七片花用得最有意义呢?”学生再次展开讨论,在热烈浓厚的课堂氛围中找出答案:在前六次使用七色花的过程中,小珍妮有过快乐也有过烦恼。在使用第七片时,她慎重了,最后把花瓣用在了那个小男孩身上,使小男孩得到了健康,自己也得到了欢乐。“这篇课文通过珍妮用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瓣实现自己愿望的故事,表现了珍妮愿意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好品质。”最后在学生领会本课思想意义后可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意义升华……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合作性学习,最终解决所有问题。

③课后质疑

学完新课后,让学生在自己预习时所提的问题中,找出自认为比较好的问题,并在问题前画一张笑脸,为以后提问作个垫脚石,而且在每次预习中提的问题后面把“学了这堂课以后,你现在又有什么问题?”列出来。

3.鼓励学生平时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丰富自己的知识。平时与他人多交流、相处,提高自己的胆量,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

三、成效与体会

1、 根据我的观察和平时做的课堂提问记录,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仅敢问、会问、善问了,而且没有一个学生感到没问题可问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越来越广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高了,能自觉地、积极地自学未知知识,探索未知领域。

2、 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学生的学堂,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而是学生头头是道的提问、探讨和讲解。

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不仅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更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和激励。老师要具备真才实学,必须天天学,坚持不断地学。

四、问题研究的不足:

1、 有部分学生的提问,不能提到点子上。

2、 少部分学生对提问抱有一种随心所欲的态度。

3、 学会提问还应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又该如何着手呢?

以上这些问题,我们课题小组将在今后的工中作继续探索,让学生做到不仅勇于提问,更要善于提问,并进一步学会解决问题,真正成为一个“学问”者。

据报道,在对北京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学习问卷调查中,敢于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66.8%,敢于课堂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21.5%,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一位外籍老师在谈到中外学生差异时说:“中国许多非常聪明的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他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可问的”。的确,在当代中学生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在农村中学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李政道博士曾说:“我们中国的传统是做学问,你们为什么老是做学答?”。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SEFC新教材课文内容丰富多样,信息量大,贴近社会生活和实际。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观察语言材料的异同,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我国传统教学往往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而忽略了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训练,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和主动性的培养。因此,老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如在SEFC

界粮食问题处理上的各种错误做法,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多角度地展开思考,各抒己见,谈谈如何纠正这些错误的做法。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技能

朱熹说:“始读,未知有疑”。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只有熟读课文,钻研课文,熟读才能多学生质疑的能力,一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要让学生了解质疑的范围,如:生字和新词、词语和句子的选用、段落的划分、结构的安排、材料的选择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三是要培养学生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的技能。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质疑水平。如在

四、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因此,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同时更应保护学生质疑的欲望,让学生树立质疑的信心。作为老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让学生知道能大胆质疑是认真学习的表现。如:在SEFC Book III(上) Lesson 30 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Are there really so many bookstores in a town?”这时,有些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可笑,有些学生则也有同感,只是不敢发问。我抓住这个机会反问学生“Can you tell us how many bookstores there are in our town,either large or small?”学生们恍然大悟,我们镇上还确有好几家书店、书亭,此时我表扬了提问题的学生,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多思考。通过这种做法,学生的质疑兴趣越来越浓。因此,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他们与自己争论,对于那些在平时特别是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与其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切不可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要让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由被动接受的“容器”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探究心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学会学习的良好素质。

学生提问是指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新事物的“好奇”,正是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往往能促进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去进行探索活动。这种进取精神是创造性思维必备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有责任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并从中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教学中教师还应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想法。这样,学生提的问题,都是经过自己独立观察思考所发现的疑问。这种思维的独立性所反映出的提问的独立性,是学习活动中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

第6篇

一、融洽需要建立情感

一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作风、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较强的组织能力的教师,会成为学生的楷模,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教师的举止、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师生之间情感的融洽与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对哪位教师有感情,就会对这个教师所任的课程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情感因素。要授之以情、教之以趣,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魔力”作用。

二、融洽需要互相沟通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沟通的主动权、时机和方式,特别是课外的交流会使课内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有他们自己的观点,会评价别人,也会评价自己。但是,他们的情感容易冲动,评价有时候带有片面性、表面性和绝对性。所以,只有善于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真正了解学生心理的思想脉搏,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融洽需要热爱学生

如果家长和老师都抱着“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的态度,把学生的缺点小题大做,就会摧残学生的自信。应让他们树立起“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信心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特别是对待差生,要给予真心的爱。

爱是尊重,你尊重学生就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在教育学生时,用温和的语气和学生交谈,学生能向你倾诉肺腑之言。爱是宽容。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当他们犯错误时,要给予爱,使他们鼓起勇气改过自新。爱是信任。有些老师对后进生缺乏信任,怀疑他们的能力,不相信他们的进步。而后进生由于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另眼相待也滋生出抵触情绪,对别人缺乏信任,对自己缺乏信心。只有信任才能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并赢得他们的信任。

四、融洽需要忍耐宽容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教师对学生的偏激行为要制怒、要宽容,息事宁人为上策。息事宁人不是置之不理,不是姑息迁就,而是以柔克刚,大事化小,化干戈为玉帛。给学生思过、改错的机会,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一次我在学生写的周记中看到:“我曾想,自己屡屡‘造反’势必会引起她的责骂。没有想到结局会是这般。我本想去战斗,却没有了对手,但又有什么比这更好呢?她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真的,她的微笑是那么甜美,她的头发甩起来是那么可爱……真没想到我班的调皮大王就这样被我征服了。我认为,有时用以柔克刚的办法教育学生,效果更佳。

五、融洽需要赏识学生

老师的评价对学生更具导向性,老师的赏识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能行,我是优秀的。”从而信心百倍地进行新的学习。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有的非常优秀,有的却很平庸。作为老师就应当用一颗平常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为他们设计不同的目标。只要他们努力去做,就应受到表扬。另一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学生都会得到发展。一份赏识,如果对于优秀生的价值为1的话,对于后进生价值则为100。一旦他们从赏识中感受到老师的爱、老师的信任及期望,将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老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赞美学生,应讲究艺术。赞美不仅仅是口头的表扬,老师如果能够完全读懂学生,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不同的表扬,赞美将会产生更大的教育效果。一个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都会让学生激动不已。学生愿意靠近你,使你既成为学生的良师又成为学生的益友。

六、融洽促进良好的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师生关系如何,将影响到课堂教学气氛。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往往形成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不和谐、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会酿成消极、沉闷、被动甚至一触即发的课堂气氛。所以,作为教师,要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用正确的太度对待学生,从而建立起一种和谐的、相互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强烈愿望和需要,缩小由于课堂教学模式而导致的心理距离,创造出有利于教与学的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

第7篇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是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体育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公关行业快速发展和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此,笔者通过对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通过文献理论研究法 、问卷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以及行动研究法,以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侧重应用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师生的成长,实现教学优质化。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公共关系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问卷调查是以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2013级体育新闻专业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对于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情况的意见,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体育公共关系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对学生问卷的发放采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的形式,共发放63份,回收63份,回收的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为95.23%。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汇总如下:学生认为课程所包含的实践教学内容难度适中;该课程教学应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进;课堂师生间的互动一般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实训学习这三种教学形式获益最大;课程教学形式的次数安排中讲授过多 ,实训过少;课程在激发学生对体育公共关系兴趣的作用一般;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很大;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作用较大。

(二)教师访谈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对学院相关专业课教师的访谈,得出一些结果:学生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应该引领学生做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践、实训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一)改革教学观念

体育公共关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为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中,针对本课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实践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比较、分析,使得出的经验更加科学,更具实践意义。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互动配合进行。

(二)改革教学内容

从现有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内容笼统。第二,教学内容混杂。第三,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讲授教学理论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加大各章节的实践力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三)改革教学方式

改变学院现有的体育公共关系学教学模式,结合专业和职业技能要求,将实训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上岗就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能上手工作 ,突出职业教育的优势,从而形成符合专业和行业特点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新模式。侧重应用研究,深入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师生的成长,实现教学优质化。

(四)考试形式的改革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考试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即理论成绩、实践、实训成绩相结合。实践操作技能是考试改革的重点,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操作技能。包括:公共关系社会调查、模拟策划公关方案,策划新闻传播活动,处理危机公关案例、编写案例等。这种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法律关系

中图分类号:D922.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220-02

英国学者帕金说:“大学对一切都进行研究, 就是不研究它们自己。”[1]由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法律缺位与断层,致使高校管理的实践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旧法制观念的碰撞和权利冲突;学校的教育管理权与学生的权益之间的碰撞冲突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试图借助高校与学生这个有利的载体,进而剖析二者之间权益关系,力图提出规范和协调高校管理与学生权益之间关系的路径。

一、高校学生管理法律纠纷的根源

(一)教育体制与教育法制的缺陷是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关于高校的性质及法律定位非常模糊;现行法律对高校的法律地位缺乏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高校的主体地位难以确定,特别是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往往只能根据中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认为高等学校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赋予它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因而对学生实施具有行政性质的行为,学生可以将这种行为视为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这样,高校才作为行政诉讼适合的被告主体,被纳入行政诉讼制度的监督范围。在一些诉讼中,法院可能会因为没有法律依据而以主体不适合为由不予受理或驳回原告的。实际上,中国现在教育领域大多沿用行政法规和规章,至今仍缺少对作为行政关系内部相对人的明确的司法救济途径。而已有的《高等教育法》对于高校招生、学籍管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以及违反这些权利和义务关系所应承当的法律责任等则无具体的操作细则,这是导致近年来高校与学生间法律纠纷凸显的根本原因。

(二)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不明确是重要诱因

按照《民法通则》理解,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法人,而这种民法上的称谓,却把高校与学生管理纠纷纳入民事诉讼而排除在行政诉讼之外。对于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中国深受“特别权利关系”理论影响,并据此创设了“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内部行政法律关系是否具有可诉性,哪些行为具有可诉性,一直争议颇多且未体现于法律明文规定。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按照自己的理解,对于侵犯学生权益的案件有的受理并作出判决,有的却以“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为由驳回,出现了模棱两可和不确定的现象。

(三)学生法制观念的增强是纠纷产生的催化剂

学生法制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增强。现在,学生已将自己与校方摆在平等的法律地位上。学生不再认为使命问题都是自己的思想问题,而是学校与学生双方可能存在的违法问题。依照这样的思维方式,学生在与学校有了纠纷后首先想到的是学校有无过错,应承当怎样的法律后果。因此上述诉讼案件最终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如何做到依法管理,高校在处理学生各类事件中必须站在法律的高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一)中国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定义选择

中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颁布后,高校作为独立的教育机构法人,依法获得了“自主管理”的权利。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学生因其权益受到损害而与高校对簿公堂的现象,反映了在高校与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合法权益间的碰撞和冲突。

1.从高校是一种教育机构、学生是受教育者来看,高校与学生是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中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对于高校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都分别作了规定。

2.从高校是一种组织系统,学生是其组织成员的权利义务和地位区别来看,高校与学生之间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即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一般由高等学校的章程和规则加以规范,法律规定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即受法律调整而在当事人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内容核心便是其权利和义务。高校作为公务法人,它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经修正的特别权力关系,其内容表现如下:

1.高校对学生的权利。中国目前高校权利主要有《教育法》第21 条规定的授予高校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的权利《学位条例》第8条、第11条、第17条规定的授予高校学位评定、授予权等;《教育法》第28 条规定的按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他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及奖励或处分等权利。

2.高校对学生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高校对学生的义务就是学生对高校的权利,如《高教法》第59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等。

3.学生对高校的权利。高校为寻求效率和建立权威,也会形成自身利益,为防止这种倾向超越合理限度,必须对学生权利加以明确,高校学生主要享有学习自由权、参与学校管理权、申诉权、权、物质帮助权、隐私权、获得资格评定权、教育教学活动参与权等。

4.学生对高校的义务。它表现为高校学生接受教育所必须履行的超越基本公民义务以外之义务部分,其履行是为了保障大学生学业的完成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如《教育法》第43条规定:受教育者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的管理制度等。

三、高校学生管理应遵循的法治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立法严重缺位, 只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学位条例、职业教育法等五部法律、十几部法规。因此大量的“校规校纪”由高校自行制定, 甚至有的高校将“校规校纪”下放到具体工作部门。而高校创设的许多规章制度与上位法或法律的精神相抵触, 对一些重大事项, 如关乎教育权的不予录取、开除学籍、不颁发毕业证和不授予学位等应由法律规定的事项, 也没有遵循高校规章制度不得创设, 应遵循法律保留的原则。

(二)合理性原则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遵循合理性原则, 即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及对学生处理时, 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必须在合理的自由裁量的权限和幅度范围内,不要一味站在自己角度, 只寻求管理便捷, 而应同时站在学生立场角度上, 注重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2]。但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过于严格、死板,不求灵活变通,麻木采取一刀切,从重处罚,缺乏人文关怀。因此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 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合乎理性校规校纪制度, 依法行使裁量权限。

(三)正当程序原则

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即一定的时限、顺序、步骤、方式等的要求。法律规定的程序是保证行政行为正确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正当程序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要件之一。1999 年7 月,北京大学1996届博士毕业生刘燕文经过近三年的奔走终于将母校北京大学诉上法庭,理由是北大滥用行政管理权,不颁发毕业证书、拒绝授予博士学位,违反法律正当程序原则,侵犯了他的合法权利[4]。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人正当程序原则,不但可以增强高校在学生管理中的透明度, 限制教育管理者主观臆断和姿意骄横, 还可以为学生在受到侵害前主动制约权力提供救济保障。

四、规制高校管理与学生权益之间关系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高校规章制度

高校规章制度是高校为了组织和管理各项行政工作,按照一定程序制定的在全校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条例,规定动作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高校规章制度是有关法律法规的延伸,是中国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补充, 因此,高校管理部门在起草规章制度前,应就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在起草过程中,起草部门应广泛听取或征求有关部门、教职员工、学生各方面的意见, 在规章制度的审查阶段,要严格遵循法制统一的原则上,保证规章与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精神相一致,不得与法律或国家的有关规定相抵触。

(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法律救济机制

“无救济则无权利”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单凭司法救济途径无法充分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国外许多高校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申诉制度及具体的操作规范, 并把学生申诉制度纳入学校管理体系当中。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申诉制度与司法救济互动的良性机制。为学生的申诉表达,创造一个更加全面、完善、及时和人性化的法律救济平台, 而学校层面对学生的申诉表达要充分重视, 以便有效地调解校方与学生的纠纷。

(三)提升高校校管理者的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

依法治校首先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树立依法治教,依法管理的思想,完成从“权力本位”的转变,真正把教育,管理学生和维护广大学生的正当权益结合起来,所以,高校学生管理者必须熟悉与学生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高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者法律知识的培训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真正做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有效地防止高校教育纠纷的发生。确保高校和学生之间和谐的发展, 真正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5]。

(四)规范高校法制程序

要切实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国家宪法及其他重要法律,加强法制教育,并将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序列化和系统化。高校尤其要着力提高党政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这是推进高校依法加强学生管理的保证,也是高校能否建立依法治校良好环境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宣传舆论手段,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力图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工作,是“依法治校”深入人心,创设良好的遵章守法舆论氛围,为积极推进依法加强学生管理提供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1]湛中乐.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32.

[2]张凤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5.

[3]张学亮.法学视野中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4]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第9篇

        我们学习应用外语,目的是为了交际,并且是跨文化的交际,故此必然涉及不同的习俗文化、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我们所指的文化,并不单纯是狭义上所指的文学、音乐、美术等,而更广义上所指的: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所以在跨文化的交往中,没有这些的深入认识,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各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进行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强调了“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在教材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忽略了英语文化的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和渗透。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全方位体现该语言范畴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虽然对事物的理解受到年龄、职业、信仰、思维等影响,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欧美国家最常用的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安排得并不多,尽管有“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但我认为仍不足够,英语文化中,常用的谚语还很多,而适合初中学生年龄认知的谚语也很多,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least said, sooner mended”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典故,在第一套人教版教材中,初中英语第五册曾有过的故事,简单涉及了所罗门这位智慧之王的故事,但这类的典故并不多见。根据年龄与接受力的因素,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几个常见于西方文化中的典故文章作为了解和阅读材料的,如the garden of eden, noah’s ark, the tower of babel, achilles’ ,heel等。另外,在英语中,颜色的运用,特别在语言中作比喻和联想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我们在教材中见得也不多,如the green house, the white house, in black and 

        而受年龄和思维深度、心理因素的制约,委婉语、禁忌语和英语文体等在初中教材中极少出现是较正常的。在跨文化交往中,怎样才是有礼貌、怎样用适应的谦辞和敬辞同样很重要。虽然在教材中有出现,但仍要补充。尤其能结合现实中,中国人汉文化与欧美人英语文化在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失误与冲突的材料,在教科书中应有充足的安排,这样的例子才有说服力和警示性。

      在文化交际中,我们接触得最多的还是人,我们要更全面地了解外国人,必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有深入的了解和熟悉。必须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和人民有大概的了解,在各种人物传记中,新旧版两套人教版教材所选的内容都非常好。人们都总想从下面的、有积极意义和成功的奋斗经历的人物身上吸取其人生精华,因而在所有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如: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内森黑尔,(其名言为“我唯一抱憾的是:我有,且仅仅只有一次生命贡献给我的祖国”),反映普通人一面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的动人故事;反映有骨气的歌唱家;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著名杰出的政治家、发明家富兰克林;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现代护理制度创始人佛洛?萨南丁格尔;在丛村中因飞机失事而幸存,并顽强求生的德国女孩的故事等等。所有这些反映了历史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在教材中应适当补充现代著名的体育运动员、艺术家、政治家或社会以至为全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的轶事。所有这些材料,给在成长时期的中学生的心灵教育起着极大的积极的作用。人们可以分析其文化背景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中吸收其精华。另外,体现欧美人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乐观主义和与他人良好的合作精神、创新探索精神的人物传记与体裁,应考虑到教材的更新和补充中去。

        语言中,包含着文化领域中的民族性格部分。如欧美人所崇尚的幽默感。这类题材文章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并不多见。作为更深入地了解和处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们应参照(第二册)等有关教材中的文章选取适当的扩充到初中的教材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