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16:45:40
导语:在低碳生活新概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重点和建议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到人类生存,同时制约经济的发展,改变人类消耗的能源结构,进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和引擎。在2010年的两会“一号提案”中创新性的提出,要“将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科技部部长万钢也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研发,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对低碳经济概念的理解
进入21世纪,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而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以主要依靠燃烧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为能源,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而言的,它是一种消耗化石能源少、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简单说,低碳经济是从保护全球环境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制度安排、措施保障,推动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开发和利用,促进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模式转型。因此,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应从以下角度来理解。
第一,从统计和考核指标来看。低碳经济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即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观念下,“低碳经济”高能效、低能耗技术状态下的生产仍然是追逐最大利润。因此大量的生产就不可避免,所生产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想办法卖出去,而且卖得越多越好。然而大量生产必然会产生大量污染、大量排碳。单位能耗虽然降低了。但能耗总量因大量生产而大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会减少多少或许还会增加。举例来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小汽车行驶100km的耗油量下降了约50%,但由于小汽车的总量增加了几十倍。显然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加了许多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就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从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第二,.从技术角度看。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无疑是“低碳经济”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如英国所倡导的“低碳经济”。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工业生产、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能效标准及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制度框架和激励机制促进能源形式、能源来源、运输渠道的多元化。尤其是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低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三,从人类生活来看。低碳经济应依托于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不只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的细节。“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因此说。“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比如一张A4纸的能源含量接近于0.1kW・h电,由此就可算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采取低排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那么“低碳经济”的实现是有可能的。
二、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和建议
当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一是对新上项目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锁定”留下长久的不利影响。二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实现低碳转型。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如下思考。
(一)总体规划,制定相关政策,激励绿色发展。
1、总体规划。近年来,发展环保经济的新概念的不断推出,我国必须界定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制定规划,不断降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强度。在规划制定中要重视超前性、宏观性、可操作性,同时要特别重视规划的层次和衔接,做好中央和地方规划之间、各级政府规划之间、部门和专业规划之间的衔接,避免规划“打架”。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目前已经纳入十二五规划中。二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绿色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规划,向绿色转型。
2、制定相关政策。一是从总体上看,目前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大致可以分为基于价格的市场手段和强制性政策措施两类。前者分为基于总量控制下的排放交易制度和北欧国家采用的征收碳税的办法;后者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财政补贴、研发等,主要是政府采取“有形之手”引导和干预市场与企业行为。二是从实际出发,我国需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逐步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层面出台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形成绿色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长效机制。
(二)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创新效率。
1、应改进财政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一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那些对产业竞争力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培育那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二是建立企业牵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创新体系和实施机制。三是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估和监督管理机制。
2、应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利用。一是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界定项目承担单位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扩散的责任。二是加强科技公共平台建设,建立共享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向企业扩大开放,增建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平台。三是建立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和服务机构,加强服务。四是打破地区分割,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共享。
3、应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制定鼓励自主创新、限制盲目重复引进的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通过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实施,消化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
(三)用好市场机制,降低减排成本。
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碳排放等因素,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特别是价格、排放权交易、自愿协议、能源服务公司等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可以从生态补偿费制度、押金退还政策、排放交易制度和碳税等入手,总结试点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并逐步推广应用,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环境保护是市场“失效”的领域,需要发挥政府的干预和调控作用,如果任由市场调节,类似“公地悲剧”就会不断出现,2009年全国不少地方由于垃圾填埋和焚烧诱发的,已经说明了公众参与的必要性。从这个角度看,澄清认识,加强科学、经济、工程等领域科学联合,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绿色发展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
(四)加强人才培养,营造社会氛围。
人才是创新主体,一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和机制。不仅要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自由发挥所长的激励机制,培育研究开发的领军人才,还要培育和保护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建立用人单位内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技术创新;改进教育模式,特别是大学教育要增加实践教学内容;调整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完善企业家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二是要通过教育和继续教育,让受教育和培训的个人掌握有助于创新活动的技能。大力推进科研人员和教师、学生的流动,推动知识的传播和技术成果转化。深入开展科普工作和教育,鼓励消费者购买低碳的、技术先进的产品。开展创新体系、政策的比较研究,监测和评估创新过程、成果的社会经济影响等,使创新真正成为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五)广泛宣传教育,提高参与能力。
关键词:低碳生活;污染;节能减排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rming,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low-carbon economy "become the world's hot spots. Energy conservation is imperative, low-carbon developmen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we must not only advocate low-carbon life,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ractice low-carbon lif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 life, discusses the need for a low-carbon life, as well as how to practice low-carbon life, to make our lives better. Key words: low-carbon life; pollu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中图分类号:TK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世界能源的消耗、自然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开始关注节能减排的绿色生活习惯,随之“低碳”一词也逐渐成为我们耳边经常听到的词汇。低碳社会,低碳家庭,低碳生活,现今的社会处处都在宣传低碳,那么何为低碳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呢?
1. 低碳生活的概念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低碳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节约。原则就是减少消耗,减少排放,减少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小到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随手关闭电源插座、节约用水等等,大到社会方面的中水循环利用、使用绿色能源、植树造林等等。
“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2.低碳生活的必要性
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美国媒体2009年12月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发烧给人类的健康也造成了巨大的危机。第一,过敏加重,研究显示,随着二氧化碳水平和温度的逐渐升高,花期提前来临,让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过敏加重。第二,物种正在变得越来越“袖珍”,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形体在变小,这从苏格兰羊身上已现端倪。第三,肾结石增加,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增多,研究人员预测,到2050年,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第四,外来传染病暴发,水环境温度升高会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热、疟疾和脑炎等时有暴发。第五,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温度升高,凉风减少会加剧臭氧污染,极易引发肺部感染。第六,藻类泛滥引发疾病,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市政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皮肤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3.怎样践行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低碳的生活是一件非常环保和文明的事。我对低碳的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可能的消耗。当然,低碳主要还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1 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3.2 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尽量不用一次性牙刷,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饭盒,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被随意、随地抛弃的现象严重,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一次性用品多为塑料制品,由于难以降解而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一次性消费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每年因生产一次性木筷,我国一年将失去500万立方米木材。而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木,其中600万箱出口到国外。在一次性带来的方便、快捷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资源消耗。
3.3 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我们在生活中使用一些低碳小窍门可以节能环保。
生产自来水和处理污水都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所以节水就是节能。在马桶的贮水槽里放置一个大的可口可乐的瓶子就可以减少每次放出的水量,做到节约用水;洗脸的水可以用来洗脚,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涮抹布,擦地板,然后这些废水可以再冲马桶;洗完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别小看这些水的重复利用,积累下来,仅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就可以节约一吨以上的水。
另外,如果每月手洗一次衣服,那么每台洗衣机就可以节约用电,也就节约了发电的煤,同样也就减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全国所有的家庭都能做到每月用手来洗一次衣服,减排的二氧化碳可以达到68.4万吨,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同时洗衣机虽然好用,但是三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来洗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结语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必然要有负责任的公民。我们不仅要倡导低碳生活,更应该主动践行低碳生活。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共同地球,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田晨低碳生活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期刊论文】-世界环境2008(2);31
[2]窦晓露 低碳经济:未来发展之路[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04)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 新增词语 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是由国务院下达编写指示,由国家级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中国首部权威的现代汉语规范性词典。它以“推广普通话、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为服务宗旨,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该词典历经多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到精益求精,而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更是在原有基础上修正错误、改进不足,并大量增收新词语,力求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语言生活的变化,这为《现代汉语词典》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一.新增词语来源
从来源的角度讲,《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词语来源广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吸收方言词
《现汉》第六版有选择、有条件的吸收一些方言词语,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词汇系统,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如随着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媒体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东北小品、影视剧的宣传,东北方言“忽悠”、“N色”、“指定”等词语日益为大众所熟知,并且因为其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并未越来越多的大众所认可并使用,因此,《现汉》第六版将其收录进来。二是语言系统自身的要求,有些词语在普通话词汇中没有相应的表达形式,因此,为丰富词语的表现力,并满足大众求新求俗求活的心理需求,所以《现汉》适当增收方言词语来补充共同语。
2.外来词汇
《现汉》第六版收录的新增的外来词汇中主要以英语和日语为主。英语因其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有着大量的使用对象,所以容易被本民族语言吸收和借鉴。其吸收的方式有音译、意译、半音译半意译等。如源于英语的“微博、博客、粉丝、丁克、晒、脱口秀、嘉年华、斯诺克、舍宾”等;
3.普通话新造词
新造词指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照原有的构词方式构成的,采用新形式来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日常生活中涌现出大量的新事物、新观念、新变化,相应得就会产生新词语去指称这些事物,因此,《现汉》第六版增收了大量的表示这些社会新现象的词语。如与经济有关的“产业链”、“第一桶金”、“民营企业”等;与社会民生有关的“医保”、“医改”、“民调”等;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廉租房”、“房J”、“限号”等;反映时下新的生活方式的有“自驾游”、“背包客”、“代驾”、“网购”等。
4.缩略语
缩略语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它是从相对固定的复杂的词或短语中抽取其代表成分重组成缩略词来表达原有意义,这一形式符合现代人们追求简单快捷的心理,《现汉》第六版新增词语中收录的缩略词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外文缩略语,主要是字母词,即提取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一般以三音节、四音节为主。如“BBC”(英国广播公司)是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缩写、“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是英文China Central Television的缩写、还有“NBA”、“CPI”、“GDP”等等;另一类是中文缩略语,主要是提取两个核心语素组合而成,以双音节为主。如“医保”(医疗保险)、“计生”(计划生育)、“同传”(同声传译)、“提任”(提拔任用)等。
二.新增词语原因
1.客观世界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长足的进步,与国际间的交往也呈现出新的态势。词语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必然要反映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现汉》必须进行不断修订、增收新词,从而做到与时俱进。
《现汉》第六版增收的新词语来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涉及政治领域的词语有“创新型国家”、“党建”、“法不责众”、“防暴警察”、“非政府组织”“户籍察”、“海洋察”等;涉及经济领域的词语有“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后工业化”、“存款准备金率”、“经济全球化”、“欧元”、“涨停板”、“跌停板”、“二板市场”、“商务中心区”等,这些新增词语的收录,反映了我国新时代下政治及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并完整的展现了我国政治上更加民主化的趋势及经济上由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2.人们认识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掌握了更加先进的物质手段去认识和探索外部世界,从而促进了认识的深化,在一些学科领域取得了新的发现和进展。例如科技领域的“基因组、克隆、城铁、轻轨、孵化器、高科技、生物芯片”等;医学领域的“亚健康、脑死亡、变性术、干细胞、氧吧、生活方式病”等,此外,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也更新了人们工作、生活方式、如“电子政务、电子书、网购”等词语.
3.语言本身的需要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因此社会的发展变化与语言密不可分,社会的发展是促使《现汉》第六版增收新词语的客观原因,而人们认识的发展是新增词语的主观原因,以上两点我们均可以称之为外部原因,而内部原因是语言系统自身的需要。因为“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的根本职能就在于完成交际,语言要完成交际就必须使自己具备交际的能力,通常情况下,语言的交际能力基本上适应交际职能的需要,二者处于平衡状态,一旦发生矛盾,例如社会的发展对语言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语言的交际能力尚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就不能完成交际任务。这时语言要进行内部调整,调整的结果是提高语言能力”。[1]所以为了提高语言的的表达能力、行使语言的交际职能,《现汉》第六版增收大量新词语。新增词语主要由以下几种形式组成:(1)创造新词;(2)旧瓶装新酒;(3)既有词语增加新义扩大指称范围。
三.新增词语特点
1.时代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日新月异,与此相适应,群众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而词汇作为语言系统中最为敏感活跃的部分,势必要反映社会的变化,因此,为了反映时代的发展,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概念、新变化,《现代汉语词词典》第六版在考证社会现象和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着重收录了一批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的新词语,这项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研究新词语不仅仅具有语言学的意义,具有语言本身就承载的人文精神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具有新时代精神的意义”。[2]所以,这些新词语的收录不但丰富了现代汉语语言基本词汇系统,而且更具时代的象征意义,更为人们考察某一时代社会的变化发展提供基础。例如:
低碳:形,属性词。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量较低的:~经济|~生活。
减排:动,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特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能~
二手烟:名,指被动吸入的由吸烟者吐出的烟雾。
“低碳”、“减排”、“二手烟”等新增词条的收录充分反映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及观念的进一步深化。“低碳”一词源自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会议,是国际社会为应对人类因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等灾害性天气而提出的新概念,这一词语引起了国际及各个国家的广泛性关注,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国家倡导“低碳”经济,人们倡导“低碳生活”,并且出现了“低碳一族”,他们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生活方式.
2.系统性
系统性即指《现汉》新增词语表现出群聚性与系列化的特征,主要构成方式是以一个词作为核心语素或词缀,和其他词构成词语并形成意义相关联的词族,例如“奴”的第二个义项为“失去某种自由的人,特指为了偿还贷款而不得不辛苦劳作的人(含贬义或戏谑意)”,因此在这一意义上出现了以“奴”为核心语素的新增词语“房奴”、“卡奴”、“车奴”等。此外,还有以“山寨”为核心语素的“山寨文化”、“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以“网”为核心语素的“网购、网虫、网恋”等各种网络术语;以“族”为后缀的“奔奔族、啃老族、蚁族、月光族、淘族、飞鱼族”等各类人群,以“被”为前缀的“被吸烟”等等。
3.规范性
《现汉》第六版对于收录新增词语并非见新就收,而是遵循一定原则、保持着审慎的态度,而收词上首先遵循的原则就是“通用性”原则,通用性原则是指收录那些在社会上使用面广、地位比较稳固、并已经为主流媒体所认可的词语。例如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许多大家经常使用的时髦网络词汇,像“给力”、“雷人”、“宅男”、“宅女”等等,其中不少都来自于网络。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网络热词都被收进了词典,一些使用频率很高的网友自创词被拒之门外,这就是因为这些词语不符合“通用性”这一原则。又如现在在年轻人当中流行的“巨好看”、“超爽”,等词语,这些词语表达很生动、幽默,但是因为它适用的范围仅是在一部分人当中使用,而在中老年人中使用频率较低,在正式的媒体当中也很少出现,因此,第六版《现汉》对这一词语持观察审慎态度,未给予收录。
四.结语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语的收录是社会发展、人们思想认识深化及语言内部系统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新增词语来源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体现了《现代汉语词典》收词上规范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及系统性原则,这些新增词语不但丰富了《现代汉语词典》的基本词汇系统,具有语言学角度的研究价值;而且,它反映了某一特定时代社会的发展,具有社会学角度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葛本仪.语言学概论[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2]于根元.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关 键 词】大学生;低碳;消费;策略
【基金】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国在哥本哈根召开会议,决定2012―2020年全球减排协议,中美作为世界两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成为会议焦点。此后,国内低碳话题日趋热烈,“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主张应运而生,低碳研究领域也正经历着一次次的突破与变革。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是“低碳社会(low-carbon society)”呼声的高涨。故而人们的日常消费也必须建立低碳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文明的低碳消费理念;通过消费“低碳消费品”来创建低碳生活物质基础,激励“低碳消费品的创新与发展”;并通过消费把关,淘汰掉“非低碳消费品”。由此观之,倡导并践行“低碳消费”,形成具有低碳消费意识的“橄榄形”公平社会是“低碳社会”建设的必要路径。
一、大学生C- E -B低碳消费策略的提出和构成
1. C- E -B低碳消费策略的提出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理应率先践行低碳消费。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低碳消费意识虽然已经普遍出现萌芽,但总体来讲大学生的低碳消费习惯尚未形成,没有完整的低碳消费策略来指导消费行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和家庭给予低碳方面的教育较为缺乏,同时受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大众传媒的错误诱导,非理性消费越来越多,加之目前进行低碳消费机会成本较大,而大学生受限于其经济能力,通常很少选择进行低碳消费。
基于大学生消费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大学生“C-E-B”低碳消费策略。“C”代表认知(cognizance),“E”代表体验(experience),“B”代表行为(behavior)。通过消费行为中认知、体验、行为三个阶段,对低碳消费行为的认识由感性至理性,进而由理性认识指导实践,从而使大学生为主体的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趋于低碳化。
2. C- E -B低碳消费策略的构成
“C”代表认知,这里指大学生对低碳消费有一个认识和了解的过程。消费者进行消费时,首先对自己消费的产品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过程,这样才能放心满意地去进行消费。大学生进行低碳消费时,对低碳产品的认知过程包括大学生通过互联网、电视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对低碳消费概念的理解、学校举办相关低碳知识的讲座与宣传将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及生产厂商在校园推广低碳理念等。通过对低碳消费的认识和了解,大学生才能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进行低碳消费,有意识地购买低碳产品。
“E”代表体验,既包括以往低碳消费的经验,又包括对低碳消费的切实体验。由可得性偏向理论可知,以往的消费经验会对消费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回忆是影响判断的重要因素。体验是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当体验展示者的工作消失时,体验的价值却弥留延续。消费者在购买一种产品之前,如果对该产品不够了解,通常会先询问其用法并试用,试用时产品的性能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短暂的体验,可以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体验之于低碳消费,是一种必要的促进方式。
“B”代表行为,这里指大学生通过对低碳消费的体验继续进行低碳消费的行为以及大学生通过践行低碳消费的行为去影响其他人消费的行为,进而形成良好的低碳消费环境和氛围。大学生践行低碳消费是在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来实现的,通过大学生自身低碳消费的实践,可以更好地履行两型社会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有效和循环利用,带动身边其他同学进行低碳消费的积极性,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大学生进行低碳消费的行为是大学生消费决策模式的终点,也是实现校园“低碳经济”的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试图从认知、体验、行为三个方面对大学生低碳消费决策进行分析,构建适合长株潭大学生的“C―E―B”低碳消费策略。
二、C- E -B低碳消费策略的可行性分析
1.长株潭城市群具备较为优越的经济基础
近年来,长株潭城市群的“两型社会”建设项目给大学生的低碳教育创造了更加优越的物质基础,长株潭地区的公共低碳投资也能对大学生的低碳消费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比如,对于经济能力有限的大学生而言,2011年2月2日起,株洲市区的公交车费不分空调与否,均统一票价为1元,这无疑将引导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公交出行这一低碳方式,此外,自行车自动租赁于2011年5月1日在株洲市正式隆重拉开帷幕,鼓励市民低碳出行,这势必也会对大学生的低碳出行产生不小的影响。而不论是公交票价下调还是自行车租赁制的推广都是以长株潭城市群的“两型社会”建设为经济基础的。
2.大学校园为大学生低碳消费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大学是新思想传播的前沿阵地,理应率先接受低碳理念。大学校园是一个小型社会,高校有丰富的资源,比如利用各种社团开展低碳推广的宣传活动,邀相关人士开展低碳讲座,课堂上的低碳教育,以及校园本身可以利用某些规章制度约束来引导大学生的低碳行为。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充分学习了解低碳知识并践行低碳消费。
3.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大学生低碳消费提供了物质条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低碳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进入大规模的生产阶段,越来越多的低碳产品涌现出来。而随着低碳的理念流行开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转而生产低碳产品以追赶潮流,低碳产品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概念产品,而是市场上实实在在的消耗品和耐用品,这就为大学生进行消费活动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大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低碳产品进行消费。
三、C- E -B低碳消费策略的执行策略
1. C- E -B低碳消费策略的运行思路
2. C- E -B低碳消费策略的具体对策
(1)改变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消费普遍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因此学校和社团应传播和宣传合理的消费方式,将低碳经济、低碳消费深入每个学生心中,改变大学生们以往的非理性消费方式,把节约用水、用电的理念落实到餐饮等日常生活中,建立节约环保的消费方式,构建“两型社会”的低碳校园。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高校自身的教育科研教学的优势,将低碳消费的理念纳入学生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2)大力开展高校碳足迹计算的活动,体验低碳生活
低碳消费是一个新鲜词汇,大学生在进行消费时往往缺乏低碳环保的意识,开展高校大学生碳足迹计算活动,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平时生活中有哪些是可以低碳消费的,让大学生切实体验到低碳消费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的低碳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碳足迹计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平时消费的用品进行碳排放量的量化,培养大学生形成低碳的消费习惯。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本文整理出了个人碳足迹计算中的一些实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告诉大学生如何在生活中体验低碳消费,节约资源和减少碳排量。
(3)践行低碳理念,共建低碳校园
①成立以低碳消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课题小组,让低碳消费理念在大学生中深入人心
如前所述,大学生对于低碳消费理念的了解还处于初步阶段,对低碳消费的认知(cognizance)还不够,因此,建立大学生低碳消费研究课题小组可以促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低碳消费,同时通过研究小组的建立还可以加强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以及课题指导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形成低碳消费知识纵向和横向的交流和融汇,从而使得大学生对低碳消费有更加透彻的了解。
②学校可以从课程开设、图书借阅等方面来为学生低碳消费意识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获取最新的低碳消费研究成果需要有必要的途径,然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学校,同时学校拥有丰富的教师资源以及大量的图书资源,因此,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以及购入大量关于低碳消费研究的书籍供大学生借阅,以此来向大学生传播低碳消费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研究发现的丰富有趣的低碳消费知识,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低碳消费的研究热情,进而促使大学生对实践低碳消费行为产生浓厚兴趣。
③可以成立大学生低碳环保志愿者小组,开展一系列低碳消费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大学生低碳环保志愿者小组是指由一群有低碳消费意识的大学生自愿组成的以开展低碳消费知识宣传为主要工作,同时利用网络,广告以及课外活动的途径来进行宣传低碳消费理念的学生团体组织。志愿者小组需要由具备不同专业技能的学生组成,比如可以由具有网络技术的学生来建立一个关于低碳消费的网站,在这个网站中可以载入低碳消费的知识、低碳消费的最新发展动向、低碳消费的研究成果以及向大学生推荐适合大学生消费的低碳产品,另外,志愿者小组在学校内部可以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关于低碳消费的课外活动,从活动的趣味性方面来吸引足够多的大学生参与,同时还可以可利用举行活动的契机来加强低碳消费网站的宣传。
四、C- E -B低碳消费策略的展望
C- E -B低碳消费策略是一种动态的策略,对现实消费行为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群体,以后也会是社会的领导力量,如果能够以C- E -B低碳消费策略为指导进行低碳消费,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C- E -B低碳消费策略在长期都是具有指导价值的,当然,随着低碳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的低碳概念的出现,C- E -B低碳消费策略将会被赋予更多的科学内涵,得到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唐姨军.我国低碳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2]李国强.试析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对消费的引导[J].消费经济,2010(06):86-89.
[3]闫铭,王伟.低碳校园建设研究――西南大学为个案的考察[J].理论观察,2010(06):126-127.
[4]杨志军.大学生低碳消费意识教育与低碳消费行为引导[J].大家,2010(20):170-171.
[5]靳元.大学生节能意识与能力调查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3):230.
[6]Friedl B. ,M.Getzner.Determinants of C02 emissions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J].Ecological Economics(45).
[7]Schulze P. C. I=PBAT [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2(40).
【作者简介】王蒙(湖南商学院 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
李芬芬(湖南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关键词:低碳;食品包装设计;可持续性发展
一、什么是食品包装设计
食品包装设计是结合消费者的心理,再加些艺术手法将食品信息直观传达给消费者的创作过程,是设计师的综合素质的考量,内容包含图片,文字,色彩,外观等。带给消费者更直观的信息感受,是打动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关键所在。上市食品产品的推广失败有时和包装设计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由于设计师经验缺乏造成一些食品商家由于对企业文化设定不到位,既没能第一时间就直观反映出有关食品的确切信息,又没能很好得勾起顾客的购买欲望。例如一些礼品包装为了迎合消费者虚荣的不良心态,将包装做成烂俗形象,只为赢得一时的销售额度,但久而久之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更难改观,得不偿失。食品包装设计也是品牌形象的设计,它不仅可以为消费者传达最直接有效的信息,例如配方和生产日期等,又能让消费者更快速准确的记住产品形象,不仅方便区分不同品牌的同类食品,好的设计更是能让产品在竞争者里脱颖而出,好的设计代表着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现代食品包装设计的演变
食品包装产业一直是一个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及材料的后续污染,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业。随着倡导低碳时代的到来,食品包装设计在设计行业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温饱之余开始追求高水准生活品质,物质观念也由最初的无追求或追求实用性转变成了对美观、档次的追求。食品包装也受到了影响,由最初纯粹只为保护食物方便携带的单纯目的,演变出了一项新功能,那就是通过最大美化产品来提高产品价格,带来高利润。然而随着人们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产品竞争愈演愈烈,为了赢得消费者的眼球,食品包装开始过度装饰,过度追求“精美华丽”,造成“装饰过盛”的不良趋势。而现在,由于一些消费者缺乏理念,食品企业的目光短浅,设计师的盲从,才导致今天的部分产品设计不合理、浪费资源、大大增加了环境的负担。我认为,食品包装设计在力求创新时,也应当寻求出一个让经济与环境共赢的办法,让环保成为现代设计的主流。人们曲解了食品包装对于人类最初的意义,食品包装也应该回归本真,在多功能上进行研究和升级。
三、低碳时代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1)什么是“低碳”。低碳生活,是近几年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新态度。所谓低碳生活就是在生活中尽量低排放、低污染、低耗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选择了一种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环境复杂下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资源浪费严重、材料的后续污染、全球低碳经济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低碳食品包装设计这一设计理念,这种大环境下食品包装设计产业提出了新概念、新思路、新要求,这些新观念使食品包装设计要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视觉传达美感相统一。这不仅仅追求最大限度的展现包装的功能,表现包装的视觉感受,还要尽可能的做到绿色低碳,例如减少包装材料的大量资源浪费以及后续材料的污染,改变以往设计师以及消费者追求注重表面装潢、注重装饰豪华的包装设计理念,提倡使用低碳、绿色、环保、健康的材料。构建低碳绿色生活,也是食品包装产业环节中较为重要的一方面。低碳食品包装的探寻之路是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必然趋势。现今,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新的价值观念,造就了低碳设计的发展趋势。食品包装设计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影响来源于消费者价值观的转变,印刷科技信息的更新,时代品味的进步以及全球当下生态环境保护者们的呼吁。人们在环保意识越来越清晰强烈的社会背景下,营销与推广也受到了低碳绿色环保越来越多的指导与影响,例如食品与包装设计的协调统一、食品包装的设计与材料、以及包装尺寸和造型等;而低碳绿色的食品包装设计所发挥作用的程度,也直接影响着食品的销售,这个观念既是食品销售的前提与方向,同时也决定了所销售食品的最终命运,也是未来是否能够成功建设品牌形象以及公司企业文化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受众者的真正需求,真正实现消费者、食品的包装、环境建立促进和谐共生的社会趋势,走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发展道路,充分感受到真正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2)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因为低碳时代中的包装设计,要系统性地控制整个包装的设计和生产以及使用回收的过程。所以在设计方面并不单是只追求其中一个环节点的设计,而是要在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要贯彻低碳设计生产的理念。要有系统性的设计,要有逻辑性地进行思考和分析,要将不同的环节联系起来,把各个方面有可能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一一列举出来,从而尽可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和控制排碳量以及是否有可能产生其他污染物质的问题。
3)对包装材料的影响。在全球倡导低碳环保的社会环境下,包装材料向低碳标准靠近已成为当下主流趋势。充分利用好环保可回收降解材料,尽可能减少包装上的资源过度消耗及包装废弃物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包装设计追求创意时尽量避免过度包装所造成的浪费,也不要一味盲目追求档次而忽视包装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否则必定会使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造成困难。利用原生态材料或可回收性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更能使物品的达到再循环再利用的目的。
4)对附加功能的研发与创新。在低碳经济时代下,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的消费观、社会价值观也在随着时代进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但要怎样设计才能有效避免包装浪费呢?首先以最少材料最大程度发挥材料的作用,比如结合建筑形态和几何组成的最大承重限度加入到包装设计当中,科学承载食品体积减少浪费。其次,增加包装的附加功能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使一物多用避免一次性包装产生的浪费,比如DIY动手拆开组装成其他装饰物件,真正达到再组装,再利用,再循环,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动手创作的乐趣,久而久之给还人们塑造了一个正确的审美与购物观,加强人们的低碳观念,将全民环保真正得进行下去,最终将食品包装设计引向良性竞争。好的包装设计是可以从食物出发,潜移默化得引导着当代人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为人类引导正确的生活方式才是改变不良现状的根本。在这新时代环境下,低碳包装设计代表了新型先进的理念,最大程度提升产品包装的再利用率,着重拓展研发产品包装的附加功能将会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总结
低碳了,酒店不提供洗漱用品了,用信用卡不给纸质对账单了,大热天不给开空调了,企业也被限电停产了。说低碳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这无可厚非。怕只怕“低碳热”一过,概念炒完了,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活又和我们渐行渐远了。
秀“低碳”
炎热的8月,身为“环保大使”的电影明星周迅在上海参加代言活动。为了配合环保宗旨,减少碳排放,活动现场原本16台空调减至4台。可与之相对应的是,场内的16盏大灯却一个都没减,各个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当然还有逼人的热气,主持人和周迅大汗淋漓,现场来宾叫苦不迭。这样的“秀”让人只能苦笑。
自从有了“低碳”概念,一些人开始倡导从此不开车、不开空调、不吃肉、尽量少穿衣服。为了让公众更“形象”地理解什么是“低碳”,8月5日,十几名女大学生在深圳地铁1号线车厢里集体脱去衣裤,宣传低碳。学生们的勇气令人感动,但这样的“低碳秀”,相信公众更看不懂啥是低碳了。
在去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由王石、冯仑等企业家组成的代表团了一个推动节能减排、旨在保护生态、保护地球家园的联合声明――《我们的承诺与希望》。同时,由这些企业家组成的自行车队,在会场外开始了他们的“低碳秀”。王石事后也称,为环保作秀没什么不好。
对于国内兴起的这股“低碳秀”,北京环境交易所副总经理刚认为:“一个新事物还未尘埃落定、还处于炒作阶段的时候,它的结果应该是朝着大家所需要的方向走的,人们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做低碳,它的结果总是好的,现在的炒作也是发展低碳业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今年以来,“低碳”这一时髦概念在国内金融业中也掀起了一股热潮。2010年3月24日,中国平安启动了“低碳100行动”计划,在百项举措中,日常办公占66项、采购环节14项、业务环节12项,剩下8项是结合平安业务自身特点的绿色金融投资项目。在平安启动的低碳计划中,大部分是日常运营项目,比如将纸质保单和纸质账单换成电子保单和电子账单,在全国范围内的办公室推行定时关闭办公电脑,等等;虽然真正意义上的低碳金融产品很少,虽然让人嗅到“秀”的味道,但如果人家真正努力了,我们是该给予肯定的。
无独有偶。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在今年相继推出了“低碳信用卡”和“零碳信用卡”。兴业银行的“低碳信用卡”是在产品设计上体现了低碳和环保的理念,以新型可降解绿色材料制成,减少了传统PVC(聚氯乙烯)卡废弃后对环境的破坏。而光大银行的“零碳信用卡”除了具备一般信用卡的功能外,银行将不定期向持卡人发出邀请,购买碳排放额度。在国内信用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推出时尚的“低碳信用卡”,也是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
营口低碳产业园管理中心副主任高中林认为:“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以什么方式宣传低碳无可厚非,但是,不能以低碳的名义进行商业竞争。在中国市场上,现在有80%都在做低碳概念,实际上,很多人对于真正的低碳根本不了解,包括一些金融产品,都是打着低碳的旗号,其实,真正的低碳产品非常欠缺。”
湖南湘科清洁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汉文表示:“目前,金融机构推出的绿色金融产品,包括交易所使用的一些规则,都是针对国内碳交易做的前期概念性的准备工作,其意义还仅限于普及低碳概念,唤醒全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以“低碳”的名义
进入8月,广西、贵州、浙江、河北等多省掀起了“限电限产”的风暴,对企业进行限电停产整顿,甚至对居民的正常用电也加以限制。由于今年是“十一五”规划万元能耗下降20%目标的收官之年,很多地方官员为了考核过关,不得不临时抱佛脚,用“一刀切”的办法来节能减排。很多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刚刚进入恢复期,一停产,扭亏为盈的希望又破灭了。
今年4月,广东省旅游局颁发通知,要求广东省星级酒店从今年4月1日起不再将一次性用品配送至客房。紧接着,7天连锁酒店开始在广州、深圳、长沙等地分店实行“裸房”销售,以“低碳”的名义取消了免费提供的“六小件”,房价比同行打折后的会员价低10~38元。
看似更实惠了,可多数顾客反映:“酒店连一次性洗漱用品都不提供,还算什么酒店?出门总不能在行李中托运一堆洗发水、沐浴露、拖鞋吧。如果在当地买,走的时候又带不走,房价是便宜了十块二十块,可最后造成了更大的浪费。”
几个月前,很多银行的信用卡客户被告知,为了“环保低碳”,今后银行将不再寄纸质消费账单,而是定期将电子账单发送客户电子邮箱。有人给算过一笔账,仅对账单一项,银行可节省的成本可观。
既然银行以低碳的名义节省了大笔成本,理应以更好的服务来回馈储户。可是,前不久,银行乱收费现象引起了广大储户的不满。据统计,银行的各种收费项目林林总总加起来将近3000多项,直接涉及储户的有30多项。
为了低碳,信用卡客户改用电子账单对账,但普通银行卡客户要想查询自己账户的情况,只能去银行打印纸质账单,原来的免费打印,变成了收费打印。看来,一扯上“低碳”二字,银行不但能降低成本,还能增加收入。
自从王石、冯仑等企业家在哥本哈根为低碳“作秀”之后,国内迅速兴起了一股“低碳地产”热潮,很多房地产项目都打着“低碳”的旗号进行营销。
号称“零能耗”的南京锋尚国际公寓,确实采用了大量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技术设备,但公寓的售价是周边项目的3倍,沿河别墅最高卖到9.8万元/平方米的天价。
张汉文认为:“房地产的‘零能耗’根本不存在,只有更低的能耗。”像南京锋尚国际公寓这样的“低碳地产”项目,还算有些真东西,采用了部分绿色环保技术。其他大部分打着“低碳地产”的项目,实际上都是“伪低碳”,很多开发商只是拿低碳做营销的噱头。有的开发商项目自身有点山水资源,就称作是“低碳地产”;一些建材供应商急于求成,在申报低碳建材时,使用“公关”手段浑水摸鱼;有的项目干脆就是追求时髦,直接在营销上大打“低碳牌”。
曾有人戏称中国的“低碳地产”:种了几棵树就是绿色环保了,挖了一条沟就是湿地了。孰不知,打“低碳地产”旗号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抬高房价。
张汉文表示:“中国目前用的都是耗能建筑,对于低碳建筑还没有一个标准。所以,我们要想做低碳建筑,必须先制定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建筑标准,由第三方核定,每个项目的低碳级别是什么,项目的卖点是什么。我们现在都是乱搞,乱说,自己都说自己是低碳。”
什么是真正的“低碳”
尽管“低碳”在国内炒得热热闹闹,我们还是有必要看看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碳。低碳,顾名思义,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我们能不能实现低碳生活,取决于全人类能源消耗观念的转变和消费方式的改变。
先看看什么是“低碳生活”。在英国,剩饭菜的处理也成为减碳的重要一环,政府有关部门给每个家庭配备了专门处理剩饭菜的垃圾桶,然后集中处理,这样减少了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5。
而在中国,剩饭菜也有它的利用价值,就是被收集起来制成了“地沟油”,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循环使用。日本也有“地沟油”,但日本的“地沟油”都由专业的回收公司进行回收,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了日本政府。政府则将这些“地沟油”提炼后用作了垃圾车的燃料。
丹麦的哥本哈根,家家户户都使用节能灯,晚间通往郊外的路没有一盏路灯。同时,哥本哈根还推行高税能源使用政策,1000瓦时电的价格由三部分组成:能源市场价格、运送费用以及税收,其中,税收占比高达57%。如果不采取节能方式,就得付出高昂的费用。
再看看什么是“低碳地产”。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字显示,全球1/3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建筑行业。在哥本哈根,政府对建筑标准有严格的规定。房屋的墙壁厚要达三层,中间层是特殊保温材料,夏天隔热,冬天防寒。窗户也有严格的要求,外边的冷(热)空气不会轻易进来。
温哥华是加拿大西岸最大的城市,温哥华的民宅基本都是二三层高的别墅,这些民宅90%以上都用木头建造,绝对的低碳建筑。木质结构建筑不仅来自可再生资源,而且施工时间短,建材从砍伐、加工、运输、安装整个过程所消耗的能量远远小于同样过程的钢材和水泥结构建筑。另外,现代木结构建筑对空气污染更少,生产过程能少消耗1/3的水,和轻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相比,轻型木结构对环境的影响是最小的,是真正的意义上的低碳建筑。
最后来看看什么是“低碳金融”。“低碳金融”是近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一项重要金融创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还有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说白了,就是把碳排放当做商品,进行现货、期货的买卖。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已经成为国际碳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业务范围也渗透到交易的各个环节。并已形成了碳交易货币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
而中国的金融机构,在低碳金融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东西只浮于表面和概念。近两年,北京、上海环境交易所以及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挂牌成立,但三家交易所目前的业务量很少,业务也仅限于项目信息介绍服务,商业银行几乎无人参与,还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低碳金融交易平台。一些商业银行通过与环境交易所合作,推出低碳信用卡业务,更多被看做是一种营销手段。
发展“低碳”路还很长
“低碳”虽然是个新概念,但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低碳生活、低碳地产、低碳金融,等等,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碳”,不是靠一句口号、一次作秀、一段时间的炒作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从法律、制度、政策和人类意识上的全面转变。
目前,中国还处于“低碳”的概念炒作阶段,方方面面还没有完善的制度、统一的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所以,中国要想把低碳从概念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在碳交易这块,中国没有明确的政策配套,到底是用行政手段还是用市场手段来解决,到底是进行大面积的配额,还是地区性的减排,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目前,我们更多的是用行政手段来约束,比如采取财税补贴等方式激发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北京、上海环境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目前仅在碳交易、碳综合或碳补偿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按张汉文的说法:“这些工作其实是比较忽悠人的,没有按照规范的碳交易市场规则来做。碳交易本身是件好事,但在没有规则的前提下,会把好事做成坏事,容易将这个领域的规矩给搞乱了,长远来看是不利的。”
从国际上来看,更多的还是采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比如,欧盟的排放交易体系,就是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主要包括现货、期货和期权交易等形式;美国是在区域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有系统性的建设。
在中国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中,低碳还没有真正渗透到其发展理念中,还处于作秀、炒概念、应付的阶段。比如,高中林所在的低碳产业园,主要是生产低碳建筑材料,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他感觉非常吃力:“从成本上讲,直接成本比传统的建材成本可能高出10%,从长远看,房子的品质比普通的房子要高。但是,现在的开发商都是商业主义,钱赚到手就达到目的了,他们关注的是眼前的资金流,而不是长远的环境。所以,观念上的认知,还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张汉文也表示:在中国发展低碳产业,还面临着技术、资金和机制的三大瓶颈。
第一是技术瓶颈。目前,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工艺、设备引进的还是国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技术和设备,这能算先进吗?但我们要引进美国和欧洲最新的低碳技术就太难了,因为有知识产权、技术壁垒等问题。所以,技术是我们最大的障碍,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是决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第二是资金瓶颈。目前,中国的资金投入力度还是蛮大的,但这些投入是否都用在了刀刃上,我们很难做出评判。实际上,现在政府的资金投向很大一部分还在高耗能产业,对于低碳产业的投资还在旁观、还在犹豫。
有人说,中国公益有一个无奈的现状,就是一个人做,两个人看,还有三个人在瞎捣乱。因此,中国公益最需要的不是透明,而是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年轻的“海归”张宁,正想打破这一困局,于是,他设立了一个创新型机构――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进行参与性公益项目的研发,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愿意并乐于进入公益事业。
2007年5月20日,他在静安寺地铁站内策划了“一米高度看世界”活动,让正常人坐在轮椅上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方式,体验站内无障碍设施;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张宁又倡导了一些一年365天都可以参与的公益活动,如“关灯一小时”、“使用节能灯”、“使用环保袋”、“少开一天车”以及“少乘一层电梯”……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公益“小”事中,张宁默默收获着属于他的快乐。
在采访中,张宁对《网络导报》记者说:“肯定有很多人,很多机构不了解我们,因为我们基本不做第一线的宣传,不过,在微博上,说到急猴猴和糊兔兔这两个卡通玩偶,很多人都很熟悉。”
是的,急猴猴和糊兔兔,这两个可爱的卡通玩偶,正是张宁和他的团队最近研发出的志愿者卡通形象。张宁表示,这两个卡通玩偶,目前主要做一些低碳品牌项目,为低碳领域的公益社团提供志愿者教具。据介绍,目前,除了急猴猴和糊兔兔这两个面对青少年儿童的卡通玩偶之外,还有创意家等公益品牌,而且,这些公益品牌都是从微博起步的。在张宁眼中,网络有着复制成本低、传播块、互动性强的优势,这对开展公益活动十分有利。
作为崇尚快乐与时尚的年轻人而言,张宁一直希望自己的团队能策划出 “门槛更低、更标准、更便携”的活动,他认为,对于新概念和公众参与式的公益项目而言,网络是个十分适合的平台。“网络公益的优势就是传播快,参与性强。公益目前面临的推广阶段,网络手段也提供了成本比较低的推广渠道。毕竟公益项目很少有推广预算。网络上适合推广一些公益理念,和一些微公益的行动。比如随手拍解救拐卖儿童,比如免费午餐,一个鸡蛋暴走等。”
据了解,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除了开发志愿者教具的同时,也在考虑网络应用。比如,关于垃圾分类的游戏APP,以及一系列适合小学生的有关环保低碳主题的电子书包课件。不过,在张宁看来,这些网络项目只有“线上和线下互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既增加了可复制性,也更具有趣味参与性,容易吸引孩子们来学校环保知识。”
此外,张宁也坦言,通过网络做公益也是有难点的。“公益不应该独立存在,它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脱离生活需求而单独存在,很容易被忽视。”的确,若是为了做公益而做公益,则多了几分被动,少了几分乐趣。因此,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一直提倡把公益与生活进行联系,“找到大家生活的需求,把公益与之结合。”张宁如是说。
令人欣喜的是,在网络这种形势下进行公益活动,张宁已经有了新的创意与挑战――15分钟培训志愿者。在上海益优这被称为志愿者0门槛,“我们试图在探索15分钟成为志愿者的理念,很多时候我们培育的志愿者花很长时间,而且流失率很高,所以把培训时间降到最低。我们开展了很多概念,比如红宝盒、绿宝盒,任何一个志愿者拿到这两个宝盒,只要花15分钟阅读规则,就会成为一个专业的志愿者。”张宁对《网络导报》记者说,那么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张宁表示,就像别人教你打牌,教你十分钟就会打了一样的道理,所有的游戏都有游戏规则的。“这样再流动也不怕,反正我培训成本只有15分钟。”
1当前物流面临的低碳经济背景
低碳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产业转型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最早在能源白皮书中提出,指的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在世界各地宣传绿色、环保和低碳的概念,中国政府承诺2020年,中国碳排放量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比2005下降40%至45%,这预示着中国经济将在整个低碳转型之路。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物流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能耗,而且还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据统计,能源成本已占据企业物流成本的40%,甚至更高比例,运输能源消耗已成为物流行业的一个伤疤。2007年,中国的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源消耗20643t,标准煤大约是3.7倍;1994年,它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比例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94年的4.58%增加到2007年的7.78%,其增长速度不是很快,但是考虑到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基数大、增长快,因此我国的交通能源消耗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全球的企业节能减排日益重视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中国已成为当务之急,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物流业作为“第十二年计划”期间重点振兴规划的十大产业之一,实施绿色物流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2绿色物流管理概述
绿色物流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到目前为至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一些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物流的概念有不同的描述。吴和邓恩认为,绿色物流对环境负责的物流系统,包括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包装、运输、仓储,并到达最终用户手中之前物流过程的绿色,但也包括废物回收和处置的逆向物流。一般来说,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实现物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它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系统的完善,形成一种共生环境物流系统。它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理论、外部成本内在化的物流绩效评价理论,以及理论基础的物流的新概念的发展、节约资源、能源消耗低、回收等特点,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与物流以及物流生活消费的单向作用关系,旨在传统的线性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采取与环境和谐的态度和新的思想,设计并建造了一个环形的循环物流系统,实现传统物流结束时的废料可以恢复正常的物流过程。现代绿色物流强调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的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形式,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因此,绿色物流应建立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物流管理和运作的绿色。
3制约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因素
3.1政策管理相对滞后
我国自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污染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建设,但针对物流产业的政策和法规不多,企业绿色物流操作经常反复。中国相关法规还有待健全,目前为止,我国还缺乏相关的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规,强制性的政策与条款也比较少。同时,监督和控制的物流相关物流活动也比较少。最为主要的是,先前的标准是九十年代的物流政策,因为物流的发展在我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内具有相对的重要意义。而在当代,我国的物流业还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而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企业的物流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和维护。因此,法规和行业系统的落后是制约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方面。
3.2绿色物流的技术研究和运用水平滞后
在欧洲、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物流管理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准时生产技术以及绿色包装技术等先进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通过全国物流行业的物流管理促进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但中国目前缺乏统一的研究机构,许多物流企业规模小、操作不规范,没有条件进行物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条形码、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其他技术只有少数大型物流企业应用,还没有被广泛应用。技术的落后,导致缺乏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这些给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控制等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3绿色物流的应用人才缺乏
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现代物流技术和熟悉物流的宏观政策具有复合型知识的人才,但目前我国受物流经济影响,从事物流管理人员大多是传统的物流人才,精通物流技术和宏观物流政策的人才少,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十分匮乏。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以及资源节约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在物流高级人才的培养方面过于侧重于理论研究,不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4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绿色物流管理的策略
4.1采取政策性措施
日益发展和壮大的物流业配送服务所需的车辆将消耗大量能源,制造污染,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法规,根据汽车尾气和能源类型规格,制定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标准,并逐步更换新型的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此外,在制定标准的同时应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即:提高运输车辆排放标准,限制路线,加强车辆检测,物流企业排放补贴等措施,协助完成物流车辆绿色转型。
4.2实行绿色运输管理
绿色运输管理要求实现共同的配送模式。共同的配送要求最大限度地将企业的资源运送到需要的地方,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复合的交通运输方式,即有机地结合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一系列的交通运输工具,多部门、多环节和多个运输方案的联通与互动。第三方面,就是发展第三方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是专门为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供应商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从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物流及供应商角度看,这种合理化的运输更加简化了资源的分布和使用。
4.3开展绿色包装管理
所谓绿色包装,是指利用绿色环保的材料进行包装和运输,代替那些传统的非环保的包装材料,比如塑料袋等。绿色包装不仅可以节省资源,也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所以,在发展绿色物流的时代,绿色的物流包装尤为重要。一是实现模块化的包装,即使用容器和包装托盘,统一大小和规格,这样便于包装和运输,二是实现集装化和大包装,采用集装箱等有利于物流系统装卸和仓储、运输的机械化的包装方式,同时还可以降低材料的包装成本,有利于保护货物本身。三是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循环利用。另外,还可以开发新的环保包装材料和机械。通过以上方式,就可以实现功能化的绿色包装。#p#分页标题#e#
4.4开展绿色仓储管理
首先,有关部门要做好存储点的规划,确保不浪费资源。在设置存储点之前,应对物流中心做详细调查,以确定哪些地方必须建立、可以建立或不应设立存储点。其次,加强物流环节,减少存储成本。应努力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卖方一体化,这样如果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那么成本将减少。
4.5加大技术开发创新和利用力度
绿色物流技术,包括标准化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安全技术、监测技术、存储技、各类废物处理和废物利用技术、物流功能和特殊的技术以及质量管理技术。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是绿色物流的重要支柱。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美国的物流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应用了很多先进技术。中国物流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研发和使用绿色物流。同时,物流企业应加强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实施绿色物流,提高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水平。
4.6加快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当前一个紧迫的任务就是,培养物流管理和应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实践性很强;同时,物流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别要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快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首先,各类高校开设物流相关的专业和教育体系,积极提高教育水平,为国家和现代绿色物流专业培训大量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包括与物流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本科、研究生专业,同时提供一些相关的职业培训或高级培训项目,即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教育。同时,也可以采用企业聘用和人员外派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
5绿色物流管理模式的创建
5.1转变模式,不断改善绿色物流环境
第一,宏观调控,依法管理。以“政府”为总指导,宏观调控,引导企业向健康方向发展。第二,改善流程,宏观调控,引导企业向健康方向发展。在物流企业发展的前期,从货运到包装到仓储,都会产生导致环境问题的过程,如尾气污染、包装垃圾,因此要从流程上进行处理。第三,增强绿色物流管理的观念。只有在意识上对“绿色物流”足够重视,才能从领导层到终端员工都走绿色物流道路,实现“集约式”的物流管理模式。
5.2改善经营,塑造绿色物流品牌
“战略管理”不仅是重点物流企业日常的管理活动,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法宝”。当前物流管理提出了绿色概念,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打造自己的“品牌”,为现代绿色物流创造条件。首先,抓住机遇,不断尝试。当前物流市场繁荣发展,挑战与机遇同时存在,因此物流企业要把握市场脉搏,抓住商机,不断尝试新的运营模式。其次,在勇敢尝试的同时,企业还要制定周密和可行的运营计划,提升执行力。第三,要控制财务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物流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自力更生,通过自身的运营获取效益和资金,将成本控制深入到各个部门。另外,企业还需要优化结构,实现集中式管理。集约化管理有利于企业绿色物流品牌的塑造,促进现代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
5.3塑造和谐环境,创设激情
绿色物流对于物流管理而言,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我国物流经济的起步相对较晚,在这种环境下改变物流的管理方式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笔者认为,保持企业内部的“环境和谐”是绿色物流实现的保证。首先,要实现人的和谐。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一个大的整体,管理者要协调好人员的关系,形成互相信任和诚信机制,这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其次,要打造和谐的文化。绿色物流管理模式的创造,需要企业塑造和谐的内部文化,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工作。第三,要实现和谐管理。管理层在制定管理方案时,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方案,企业要制定好的奖励机制,为各部门的运行提供良好机遇,将部门和员工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Abstract: Low-carbon economy is based 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and low emi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s China''s inevitable choice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leader of the 21st century, college students play a guiding role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To promote "low-carbon economy" to them is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economic model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an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a''s low-carbon economy. Taking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author discussed how to promote low-carbon economy,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y.
关键词: 低碳经济;大学生;推广研究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students;to promot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94-03
1 低碳经济及校园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其含义在学术界、理论界没有统一的界定,总体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旨在通过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污染较少的环境,获得较多的经济产出。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①。
2010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同年,我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列入国家首批启动的“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意味着我国在建设新能源经济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此,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理应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校园里实施和推广低碳新生活。
考虑到大学生在建设“低碳经济”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及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一个新概念:校园低碳经济,即一种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学习、工作、生活三位一体的经济模式,校园低碳经济是指在校园中实行低碳经济的生活模式,教育及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到低碳校园建设当中②,做节能环保、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先锋,营造人文型、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校园,促进高等学科教育的发展和高级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2 研究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目的及方法
2.1 研究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目的
2.1.1 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推广低碳经济 对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从被引进到被接收、被采纳、再到被实践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可是当今严峻的生态环境明显表示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来等待它慢慢被接受,现代社会迫切的需要我们尽快地把低碳经济引入到我们生活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联系很紧密,并擅长于接受新知识,对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也易于进行深入理解和推广,虽然低碳经济具体概念至今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他们有着较强的理论知识,有着较高的素质,也有着较强接受最新理念的能力,在校园里推广低碳经济,能够很快的被大学生所吸收,进而向全社会推广。
2.1.2 大学生是未来实践低碳经济的主体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部门的组织推动,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低碳经济的主体,在他们中推广低碳经济更有利于我国新经济模式的发展。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二十一世纪是大学生的时代,他们将担任着未来社会建设的重任。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加强对大学生的低碳经济理念的教育,把低碳经济的观念植入他们的心中,并引导他们把这一理念实践到现实生活中,这对于建设低碳国度、低碳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大学生这一新生代力量,是未来建设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低碳经济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讲,关系了我们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他们中推广低碳经济能更好达到最终目的。
2.1.3 大学生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 在中国,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有着很重要的社会地位,他们被看作是一种标杆和风向标,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如果一个大学生能把低碳经济相关理念进行深入理解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他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对其家人、朋友、同事等身边的人产生影响,使低碳经济的概念以乘倍数增长的速度在社会中广泛推广。当把这种低碳经济意识贯彻到实际生活中,这个社会就会在这些大学生的带领下,走出一条低碳之路。
2.2 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研究方法 《低碳经济在大学生中推广问题的研究》是针对于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相关问题展开的,主要就低碳经济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促进低碳经济在各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此,项目组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法 由于项目立足于高校,所以项目组成员深入有代表性的十几所高校,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于低碳经济的了解现状进行调查,对他们的低碳经济生活的方式进行研究,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分析,找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项目组成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得到了很多详细的数据及信息,为其研究做支撑。
2.2.2 文献法 项目组成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和整理中外各种文献资料,通过阅读经典书籍,了解相关的理念和作者思想,总括和提炼出了自己的观点。现阶段,低碳经济在国内的发展主要介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中,而在国外,低碳经济相关方面发展更进一步,已经向较成熟的实践过程迈进,公民意识更加深入和具体。
2.2.3 学生带动法 在项目实施后期,项目组成员提出了针对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相关措施,为了验证其可行性,项目组选取了一部分人进行特定培养,让他们遵循要求开展相关活动,同时让他们带动、感染他周围的学生,实践证明,项目组成员提出的措施能有效达到推广低碳经济的目的。
3 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相关问题及原因
项目组成员通过对成都具有代表性的十几所大学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后,找出了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下面就进行具体分析。
3.1 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不足,对低碳经济还没能很好的实施 众所周知,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是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理解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根据笔者对成都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的2000多份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访谈记录的数据,可分析得知,当代大学生中环保意识很好的只有18%,其中66%的是环保意识一般的,而差的要占到23%,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低碳环保意识决定着我国未来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向,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按理说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高等学科教育,同时也能够及时的接触到社会信息,他们的环保意识应该比较强。然而从分析结果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学校环保意识教育机制不健全 大学校园由于更侧重于高等的素质教育,可能在环保意识教育方面比较欠缺,而大学生由于在校期间相对于初中和高中更加的自由,因此在个人的自律方面会较之高中有所欠缺,环保意识没能强化于大学生行为意识中。
3.1.2 舆论宣传机制不健全 低碳环保意识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如果能够不断地受到舆论媒体的宣传报道的熏陶,那么对于其树立一种良好的低碳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作用。舆论的导向力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各高校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不高,而同学们的低碳意识也不强烈,校园里也就缺乏了相对健全的舆论宣传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的薄弱。
3.2 大学生对低碳经济认识不够充分,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 低碳经济自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以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能否正确的理解其内涵,对于当代大学生能否正确的践行与宣传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解却并不乐观,根据调查得知,有59%的同学了解过低碳经济,但是他们并不掌握其确切含义及行为方式,只是大概知道部分内容,而31%的同学虽然听说过低碳经济,但是并不知道其具体是什么意思。只有6%的同学十分了解其内涵。因此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还是十分必要的,有必要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低碳经济的确切含义,进而指导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低碳经济理念的实践,让低碳经济深入每位大学生的心中。大学生对低碳经济认识不够充分,原因在于:
3.2.1 低碳经济作为新生的经济模式,还没能有效地深入人心
低碳经济一词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名词,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模式,其与之前的产业结构有很多不同。习惯了以往的经济模式,而对于这个新起步的模式的认识的并不充分,导致低碳经济没有能够大众化,深入人心。
3.2.2 低碳经济的概念本身不好界定,导致大学生对其认识模糊 低碳经济,其含义至今在学术界、理论界都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由于这种众说纷纭的现状,当代大学生无法准确的把握其概念与含义,或许只有一种是是而非的认识。低碳经济的这种宏观性和广泛性使得大学生对其认识比较模糊。
3.2.3 虽然低碳经济已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但是其发展并不成熟,大学生对其认识可能只是名词上的感知,并没有切实体会到本质 低碳经济作为新生的经济模式,虽然最近几年提出的比较火热,但是其技术上并不成熟,大学生对其的产业生产模式以及其带来的产品体会的并不深刻,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也只是在于表面的感知上,并没有体会其内涵。
3.3 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存在不小的阻力 前面已经提到,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存在着一些困难,当问及“您认为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生活模式的困难有哪些”时,大家指出了很多不同的阻力,其中19%的同学认为是理念上的差距,48%的同学认为是来自生活习惯上的阻力,33%的同学认为是现实中的制约。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活习惯和社会经济中各种不低碳的产业等现实的制约是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最大阻力。因此在以后的推广中我们要侧重于引导同学们改变生活习惯以及消除现实中实践低碳行为的各种制约因素,同时加强在理念认识上的宣传教育。
4 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措施及建议
根据项目组针对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后,项目组提出以下几点推广措施及建议:
4.1 实施低碳经济教育,增强大学生低碳行为意识 所谓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低碳行为意识主要是指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大学生头脑中形成的主观印象。因此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关键是要增强大学生的低碳行为意识。
高校作为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的教育机构和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组织,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举办专题讲座是一种增强大学生低碳意识的有效方法,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普及低碳知识,让大学生形成低碳意识。学校在培养大学生低碳意识时应重点关注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并学习低碳意识,履行低碳行为,使低碳思维模式融入到每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4.2 建设低碳经济机制,促进大学生低碳学习方式 学习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低碳经济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大学生以低碳方式进行学习。
首先,学校可建立二手教材回收再利用机制。跟据我们调查,每年高校毕业生离校之际人均将会处理掉200元左右的旧书,而这些旧书当中大部分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对于课程内容变化较小的教材,通过建立二手教材回收再利用机制,在学校图书馆、后勤中心或者教材科等机构设立一个专门的二手教材回收部,以合理价格收购旧教材,并出售给所需同学,这种行为能有效减少大学生教材纸张使用量,同时可大大减少大学生教育费用,更有助于贫困同学完成学业,促进大学生学习低碳,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理念。
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纸张使用量大的问题,高校应加快建设信息化的步伐。信息化、无纸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针对校园中的纸张浪费现象,高校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功能③,通过无纸化教学、电子化考试、毕业论文电子化等形式减少纸张使用量,达到低碳机制的贯彻和实施,进而使学习方式向低碳转变。
4.3 营造低碳经济环境,激励大学生低碳生活模式 众所周知,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的时候在众多影响因素里占着主要地位。所谓低碳经济环境是一个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处处充满着低碳经济的多维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有着良好的低碳意识,有着高素质的低碳行为,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发展大学生低碳经济将会事半功倍,这种意识熏陶有利于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
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校园,要在校园里营造低碳环境,主要是着手于“衣”、“食”、“住”、“行”等相关方面④。在穿衣方面,应提倡选择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耐穿,女生尽量少买不必要的衣物。在饮食方面,应提倡大学生多食用蔬菜、水果,少食用肉类、油炸类食品,这不仅有利于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健康的发展。在出行方面,应提倡大学生尽量选择步行或搭乘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时刻关注汽车尾气排放指标,以身作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加自己对低碳的认知⑤。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的,在推行低碳经济的当今社会,各高校也可以开发一种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模式,从平时生活点点滴滴入手,促进大学生践行各种低碳行为。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大学生生活模式的多样化,各高校普遍存在着浪费现象。就拿水资源为例,由于很多高校没有对大学生实施水费购买机制,因而他们的节约水源的意识并不是很强。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可以引进社会上的水费机制,实行按比例收取水费,同时也可以针对用水情况实施奖惩机制,把水源浪费严重的寝室予以张贴,形成一种惩罚,并把收集起来的水费用于植树造林。总之,在大学校园里建立一个良好的低碳生活模式,营造一个低碳经济环境是行之有效的推广低碳经济的方法。
4.4 设立低碳经济学科,培养低碳经济专业人才 通过笔者调查得知,加强低碳知识宣传和低碳文化传播有助于低碳经济的开展和普及,政府扮演着“低碳经济倡导者”这一重要角色,大学生普遍认为在校园中宣传低碳经济比政府面向公众宣传所取得的效果更加显著及深入,所以各高校需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在校园内的推广及相应人才的培养。
针对这一新型经济模式,学校可开设低碳经济相关课程,通过课堂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对相关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低碳经济知识的培养,让大学生系统的学习低碳经济知识,树立起低碳经济意识,必要时还可以针对那些对低碳经济有着较高兴趣的人进行专业化培训,培养低碳经济的专业人才,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5 结论
根据以上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是十分必要性的,并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模式,必然会成为今后全球经济模式的主导,理应由大学生肩负起其开拓和发展的重任,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研究如何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对于带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注释:
①王蕾.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的“低碳生活”[J].职业教育研究,2010,(S1).
②毛学东.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Z2期.
③赵彦龙.关于低碳校园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0(9):42.
④黄娟.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践行低碳生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2):137.
⑤任爱红.低碳时代的到来与大学生消费观念引导[J].教育探索,2010(11):29.
参考文献:
[1]王蕾.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的“低碳生活”[J].职业教育研究,2010,(S1).
[2]毛学东.高校低碳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
[3]赵彦龙.关于低碳校园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0(9):42.
[4]黄娟.浅谈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践行低碳生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2):137.
[5]任爱红.低碳时代的到来与大学生消费观念引导[J].教育探索,2010(11):29.
[6]Tovey, K; Turner, CH.Carbon reduction strategies at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UK[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MUNICIPAL ENGINEER,2006(4).
[7]Ahmed F.UC Berkeley Climate Action Partnership Feasibility Study 2006-2007 Final Report[R/OL].2007.sustainability.berkely.edu/calcap/docs/CalCAP%20Report%20FINAL%202007.pdf.
[8]李玉珠.“低碳经济”下的高校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