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家庭教育的趋势

时间:2023-08-04 17:19:11

导语:在家庭教育的趋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家庭教育的趋势

第1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比较

人们在从咿呀学语的孩童成长为社会化个体的过程中,教育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分别居于不同的位置,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彼此之间应是相互独立却又联系紧密。教育目标取向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基本一致的,教育内容是互补的、互为依托的,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上也是殊途同归的。它们在时空上循环衔接、相互兼容、融会贯通,体现了教育过程的全方位、无缝隙、无遗漏,只有使三者协调一致、取长补短,形成叠加效应,方能取得最佳的整体教育效果。

自学校产生以来,特别是近代社会大工业生产后,义务教育制的确立使学校作为制度化的教育逐渐成为整个教育系统的核心,十九世纪以来,学校已取代了家庭与教会在未成年人社会化机构中的首要地位。相反地,非制度化的家庭教育的功能逐渐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家庭在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弱,家庭教育本身也几乎濒临危机状态。今天,我国的教育系统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学校的权威性和家庭的依附性同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所以,人们似乎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即把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强势地位不仅对家庭教育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学校教育本身,以牺牲家庭教育的功能达到学校教育功能的“无限扩张”,非但没有使学校教育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反而使它承载了太多的压力而变得扭曲。弄清它们两者的区别,是搞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它们在青少年的成长中不同影响与作用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两类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环境的区别

教育环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生活、实施教育、施加影响的具体场合。教育环境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进行和效果,同时,环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因素,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虽然有教育的职能,但教育不是它唯一的职能,家庭不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人的社会团体,而是一个具有多种职能的社会组织。人们在家庭这样一个具有多种职能的组织内接受教育,影响和训练,可以从中受到多方面的熏陶,学到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比如生产、消费、抚育孩子和赡养老人等)。

学校是一个人为的系统,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机构,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学校所有成员(包括师生员工)都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或者是从事教育工作,或者是接受教育而集中在一起,结合成“学校”这样一个社会团体,学校的一切设施专为进行教育工作而设,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从培养造就人才出发,服从于教育工作,并为培养人才服务的。

家庭这个自然形成的生活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往往比任何人为形成的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要深刻得多,形成的习惯也稳固得多。人们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和教育。

家庭则首先是私生活的据点,家庭也是最私密的场所,这些特点决定了家庭成员在家庭内的言行举止,不可能像在其他场合那样,受太多的约束。人们在家庭里比较放松,随意性较强,因此,父母的有些言行举止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有益的,有些言行举止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比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争吵,父母在言行举止上违背教育原则的事情时有发生等等。由于有些事情很难控制和回避就会给子女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因此也是可控性最强的。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大到校园整体环境的创设,小到班级墙面的布置都是围绕着育人这个中心。在学校里,教师作为国家的公职人员,他们的行为举止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即使是教职员工中有不利于学生的言行可以有条件回避,对学生发展不利的因素,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对子女来说非常重要,这些综合素质不仅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上的行为举止,也决定了他们在家庭这样的场所,以怎样的榜样和精神面貌影响子女。

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区别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态度,也影响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态度,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中的两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双亲与子女的关系也基本如此。家庭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教育和受教育的关系,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只要生养了子女,就做了父母,父母是子女法定的监护人和教育者。正因为如此,家庭成为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成为孩子第一任教师,这两个“第一”是家庭中有了下一代后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学校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教育和受教育的关系,是人为形成的。教师是国家或教育行政部门委派的,教育学生是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交给的社会工作。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任务而确立的,因此,当这种任务完成以后,双方的社会地位和角色,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它们随时会发生分离。

进一步说,家庭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学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相互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就越大。也就是说,父母在子女成长中发挥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性的影响。当然也不排除父母错误的教养方式会导致自然的亲子关系变得不自然。教师也可能对学生产生真挚的、自然的感情,一旦这样,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影响大于父母,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终身的发展。

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家庭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双重社会地位,双重角色,亦即双重身份:在家庭生活中父母、长辈对子女、晚辈来说,既是家长又是教育者;子女、晚辈对父母、长辈来说,既是子女、晚辈,又是受教育者。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同是家一长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学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单一的师生关系,仅仅是一种社会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社会地位,一种社会角色,教师就是教育者,学生就是受教育者,他们的社会地位、角色是单一的,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单一的,只是师生关系,一般不存在别的关系。

家庭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所固有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真挚;他们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决定了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和迫切感更为强烈。但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是一身而二任的,是双重角色,双重身份,这就容易发生角色“错位”和冲突,当作为教育者严格要求教育对象的同时,难免夹杂着儿女情长的情感色彩,造成教育的某种困难或者失败。所以,古时有人“异子而教”,是因为教别人的孩子这种单一的角色容易把握。

人们从做父母的那一天起,教育子女的责任就历史地落在肩上,是不能推卸的。家庭教育者,到目前为止还不需要经过什么“考核”、“考察”,不需要类似教师的“资格证书”,不必经过谁来“任命”,对于子女来说,家庭的教育者是无法选择的,不管合格不合格,称职不称职,是家长,是父母,就是子女的监护人、教育者。

学校相对家庭而言,这种情况就不同,教育者可能更换,可能选择。如果学生认为教师不理想,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可以建议学校领导予以调整,根本不适宜留在学校的还可以建议调离教育岗位。学生不满意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转学,也可以通过考试在升学时进人另一所更理想的学校。

家庭的教育者,其素质和条件是参差不齐,悬殊很大的,即便如此,作为子女的一方也无权为自己另外寻找更为理想的父母。正因为子女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无法变更家庭的教育者,从一定意义上讲,父母的素质甚至比教师更加重要。

家庭群体关系在时间上最为持久。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永久的,它是以血缘为纽带,以亲情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人伦关系,这种关系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发生变化。

青少年在学校接受教育结束以后,他们与学校教育者的关系绝大多数中断了,即使有的还有联系,但与家庭中教育者(父母)的关系终究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要形成某种习惯,即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必须经过反复训练,不断重复,不断强化。保持教育和训练的连续性,是重要30的教育原则,是实现预期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父母子女共同生活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父母对子女进行长期观察、全面了解和系统教育的过程。每一个人身上所形成的各种习惯、观点、生活方式、品质、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等,都和我们所受的长久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影响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三、教育者水平的区别

家庭的教育者,不是专职的,父母都各有自己的社会职业,在社会发展日益加速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父母既要胜任自己的工作,还要不断地学习、“充电”,因此,不可能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教育上。现在有不少父母将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将大部分教育孩子的责任委托给学校,可能也是无奈之举。即使是住家孩子的父母,教育子女也只能在工作、劳动之余进行,因此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来说是有限的。

就实施教育的具体情况看,学校的教师,是职业教育者,其专业领域、工作时间和主要精力是用在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上,是全力以赴地从事教育工作。

父母是兼职的家庭教育的教育者,他们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训练,也缺乏教育理论修养和知识,许多人对教育工作不太熟悉,一般来讲教育工作不是他们的专长。所以才会出现价值观的迷茫,才会产生对学校的过分依赖。

学校的教师,一般都接受过系统的职业培训,是具有一定的教育工作能力的专职教育工作者,社会所赋予他们的唯一任务和全部工作就是培养教育学生。

为了弥补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弱势,一些国家提出了父母“执照制”或“上岗证书”。?它引发了中青年家长的深思:“开车尚且持有执照,父母生下孩子是否都具备了做家长的‘执照’呢?作为父母,应该主动接受继续教育培训,获得家长的‘教育证书’和‘上岗执照’。”不管是“执照”或“资格证书”,也不论这种提法在目前的可行性如何,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父母的素质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那种只要生了孩子就可以成为合格父母的传统观念,在当今社会已经过时。所以,亲职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之一。

家庭中的父母只要他们的行为不触犯法律,其他人一般很难干涉(也无权干涉),社会也不可能对一个家庭中父母怎样教育孩子进行监控。

学校的教师一般都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考核、政治审查、品德鉴定,并被确认合格,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再由教育行政部门任用。有的国家还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只有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才可以任教,当教师。

缺乏监控的系统容易发生问题,所以,父母的教育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出现较大的失误,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就一个国家而言,对父母的要求还不能仅仅停留在行为规范的层面,而是要有一系列的制度和保障措施。

四、教育目标的区别

学校教育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学校是国家设立的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设有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和符合未成年人年龄特征的系统教育内容,有健全的班级和团队等组织形式,还有经过专业训练和具有一定教育经验教育水平的教师团队学校可以对未成年人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排除和抵制来自社会或家庭的某些不利因素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具有可控制性,不仅体现为对学校内部教育活动的控制,而且可以对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实行一定的调控,充分利用和发挥它们对个体成长的积极影响,尽量排除和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从人的成长历程看,个体成长的黄金时期主要是在各类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家庭教育是基础。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家庭教育对于个体来说,是最早和最初的教育对于教育系统而言,家庭教育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教育之源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任何一个教育对象,在走进学校和面临社会之前已经在家庭打下了教育基础,家庭教育给了个体最重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技能和知识,养成了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习惯语言和言语沟通本领,培养了他们对生活对他人的情感以及人格等最基本品质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进程的关键,适时的早期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家庭教育具有亲和性即时性恒常性特点,这决定了它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任何教育工作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所谓培养目标,就是最终要把受教育者培养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培养目标确定得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

家庭教育,尽管不可避免地要受社会与时代的影响和制约,但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并不完全相同于学校教育,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家庭教育的目标,往往体现的是父母的意志,受父母的经历、思想觉悟、文化素养、职业、志趣和爱好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的目的性首先反映在它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上。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制定的,它是法定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还要接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监督,任何人不能随意改变。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比较突出和普遍存在着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培养目标定位过高的现象。如果父母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自己的经验、爱好作为制定目标的依据,不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考虑社会需要和现实的可能睦,即使为孩子制定的目标很伟大,设计的蓝图很宏伟也是徒劳的。

父母对一子女制定的培养目标除了反映自己的意愿以外,往往还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它是针对自己子女的具体情况来定的,所以它是非常现实和具体的。

学校的培养目标就不同了,因为学校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它既包括不同类别,也包括不同级别,即使是同样类别和级别的学校,每所学校又有众多的学生个体,因此,国家对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总是相对理想和抽象的。

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受教育者既属于学校,也属于家庭,这样,在儿童、青少年面前,就可能有两种培养目标,一是学校的,一是家庭的。由于每个家庭的经历和状况不同,其子女的培养目标与国家的目标不见得都一致。教育目标的不一致容易造成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也可能产生冲突和抵消。

五、教育内容的区别

家庭教育一般没有计划,也没有系统的、固定的教育教学内容,父母的教育具有随意性,常常是家长认为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发现什么问题或情况,就进行相应内容的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是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的实践,随时随地进行,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教育工作是在无意之中进行的,往往寓于生活之中。

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和各种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考核。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是由国家教育机关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按照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性质、任务,各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和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认识能力来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教学大纲指导,有相对稳定的系统的科学的教材为依据。教育教学内容,一般不能随意更换,教师要按照教育教学大纲进行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家庭教育也可能是有计划的(这种计划就其周密性是无法与学校计划相比的),但是家庭教育计划可能有益于儿童,也可能有害于儿童;当然,学校教育有计划,但未必是针对特定儿童的计划。

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应该侧重于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培养孩子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和自立的能力。未成年人在家庭里母语,形成基本的社会生活规范,从而奠定人格与个体社会化的初步基础。有关文化科学知识方面教育,一般是配合学校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教育,督促或辅导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在这方面它是学校教学的补充和助手。

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绝大部分时间通过完整的、系统的、科学设计的各科课程对学生进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以便在人生学龄阶段接受最基本的人类文明的精华。

目前的情况是,家长和学校的认识都存在着错位的现象,父母将家庭教育内容理解为仅仅是智育,尤其表现在道德教育和社会化培养的逐渐弱化,导致孩子人格的缺失;同时,学校将部分智育的责任推给家庭,使得家庭成为学校的附庸,家长成为教师的配角。

六、教育方式的区别

家庭是规模最小的社会团体,一个家庭的成员一般多则数十人,少则可以只有三个人,即便受教育者有好几个同龄人,在家庭中接受的往往也是一对一的教育,即个别教育、个别指导、个别训练,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更是如此。

学校教育从教育的组织形式来看,主要是通过班级集体进行的,教育的途径是班级授课,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教育对象,教育的手段、内容和方法是一致的。

在学校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一种发散性的关系,一个教师同时要了解多个受教育者,故了解不易达到全面而深刻的程度。而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子女的教育被教育关系,是一种聚合性的关系。人们常说:“知子莫如父。”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家长,是父母。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子女是在父母亲手抚养下成长的,是父母眼看着长大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子女的一言一行,洞察子女瞬间的情绪、情感的变化。父母不仅熟悉子女的过去和现在,而且还能根据子女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个性特征,预测子女的未来。父母对子女情况全面深刻而系统的了解,使家庭教育能比较容易地做到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其效果肯定是十分明显的。

父母可以在休息、娱乐、闲谈、家务劳动等各种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有不少家长在孩子走亲、访友、逛商店、参观、旅游等活动中,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和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

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教育;认识误区

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在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调查中,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是导致其犯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家庭教育重心错位。家庭教育的重心应该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而不是在青少年成长出现问题后的矫正作用,但是当前很多家庭教育重心主要体现在了后一个方面上。解决青少年成长中的问题固然很重要,但是如何防止类似的问题发生更为重要。

一、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重心错位的现象与认识根源分析

青少年是国家和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保护他们健康成长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家庭是每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家庭教育往往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不仅直接关系到孩子、家庭的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利益。当前很多家庭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存在认识的偏差,尤其体现在犯罪的青少年的家庭上,这些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上更多地体现在了事后的补救上,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矫治教育,而缺乏了事前的引导预防教育。这种家庭教育重心错位不仅给青少年、家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也给社会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的功利意识重

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在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家庭既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又是其重要的精神支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遗憾的是很多父母虽认识到这一点但并没有摆正这一点。很多的家庭在对青少年的直接和间接的教育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功利意识。有相当多的家庭把对青少年的教育重心放到了可以立竿见影产生效果的方面――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所有的教育都是围绕这一内容展开,更多的投入也是为了保障这一目的实现。比如相当多的家庭对孩子的奖励措施仅仅限于当孩子的考试成绩达到什么标准的时候。还有很多的家庭,对孩子出现问题之后,在从自身寻找原因时,往往是考虑物质因素较多,而精神因素较少,丰富了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偏失了某些精神需要。家庭教育的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轻思想,重眼前、轻长远的功利意识,不但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甚至还会不知不觉地使孩子沾染上不良习气。

(二)家庭教育的侥幸意识强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产生很多都能够从其家庭教育中找到相应的原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家庭在教育孩子上可以归结为几种类型:

暴力专制型:家长抱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在教育青少年时采取专制甚至暴力手段。

放纵溺爱型:对青少年过分溺爱,而在教育上不讲原则,对其成长中出现的一些偏差的思想行为予以放纵。这是一种有意的放任。

放任型:由于一些方面的原因,家庭疏于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这是一种无意的放任。

在以上这些类型的家庭,很多家长虽然也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存在不当之处,对青少年的成长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思想上抱有一种“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侥幸心理,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导致家长没有对自己的教育方法予以改进,由此也就导致了很多青少年后来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

(三)家庭教育的落后意识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体现在了青少年身上,他们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等现代意识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家长首先必须具有现代的教育理念,才能使家庭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有一些家庭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比如上面所提到的几种类型的家庭,有的仍然持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封建思想,有的信奉“无为而治、树大自直”的思想。这些都是与当今社会发展相脱节的落后思想。也是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错误思想。

二、解决家庭教育不当。从思想上必须理清的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思想要与时俱进

时代在飞速发展,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在这些变化中,既出现了一些对青少年成长发展有益的因素,也出现了一些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利的因素。与之相适应,家庭教育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要有现代教育意识、教育方法。家长必须要掌握平等、民主等现代教育理念,要学会运用情与理相结合,说教灌输与启发引导相结合,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等多种教育方法;二是家长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每天都有新知识的诞生。青少年时期感受最敏锐,接受新东西最迅速,同时辨别力也最弱。这就更需要家庭对他们进行适时的引导。这也就要求家长必须能够做到同孩子一起“成长”。青少年在成长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有时也是家长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家长只有通过学习,正确处理,才能更好地指导青少年,这样的家庭教育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人们常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思想正确,方法得当,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才更大。

(二)家庭教育要具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

对青少年的教育是一项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艰巨的工作,因为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复制”,它不像IF-里生产的产品,发现质量问题了销毁重来。家庭教育是影响青少年一生的重要教育环节之一,每一个家庭必须把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放到家庭的头等大事上来,这就要求家长必须去除侥幸心理,防患于未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对他们的教育工作。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也是一个学习和接受的时期。这时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变动性很大。在此期间如果能够对他们进行适时的、持久的、正确的教育,就会将他们引向正途。如果家庭教育本身就存在瑕疵,那么家庭教育不仅很难起到它应有的作用,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效果。长春市一所中学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5+2=0”的现象在成绩差的学生中有,在成绩优异的学生中也同样存在。5天的学校教育成果在2天的家庭教育下归为O。其中有些学生身上出现这种结果,原因就在于家庭对青少年所实施的教育存在不当之处。学校5天的教育,可能家长无形中与学校教育不一致的几句话、几个不经意的举动就会使其化为乌有,尤其是思想品德的教育。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家长首先要做到,面对孩子时,对他们的成长有危害的话不说,有危害的行为不做,谨言慎行,用自身正面的积极的言行去影响他们;其次,在进行直接教育时,要讲原则、合规范,不强制、不放任,尽量做到家庭教育不出现大的纰漏。

(三)家庭教育要淡化功利意识,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这也是一个人成才的标准。家庭教育的目标就是将青少年培养成才。在这三个方面中,德是核心,是灵魂。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行做支撑,即使专业水平再高,也有可能会成为害群之马。罗斯福曾经说过:培育一个人的知性却没有培育他的德性,等于是给社会创造了一个威胁性的存在。但丁也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甚至于有的人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废品,无德无才是”。古今中外,因德行高低而决定成败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在我们身边,发生在2008年的“张孟苏事件”就是一个因德而得的最好的证明,同样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因德而失的典型事例,如“刘海洋事件”等。所以家庭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淡化功利意识,分清主次,不能唯学习至上,仅仅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青少年的唯一标准,要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德行的提高,这才是决定青少年成才的关键因素。

对青少年的教育是一个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协调紧密配合的综合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样,家庭教育做到位。就促使青少年在成才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这既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希望。

参考文献:

[1],2005.

第3篇

【关键词】 糖尿病;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0.193

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絮乱, 而导致的高血糖症状。近年来, 随着医学的迅猛发展和模式的转变,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也从传统的药物治疗发展到现在的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治疗程序。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以社区家庭为主要的治疗基地, 这种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为了进一步了解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特选取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55例, 女45例, 年龄35~75岁, 平均年龄(52.36±7.25)岁;病程1~8年, 平均病程(4.32±1.36)年。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性疾病以及其他严重性疾病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进行辅助治疗, 主要护理措施包含心理护理、用药护理、运动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 劝慰患者保持心情愉快,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比如蔬菜、水果等, 促进患者肠蠕动和肠排空, 改善患者血糖状态。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择运动方式及运动量, 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观察组患者给予实施社区家庭教育责任制进行护理, 具体包括:①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每个月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 健康宣传的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主要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以及糖尿病的预防措施等;②对患者进行全面食物治疗、运动治疗以及药物治疗, 让患者了解实施的意义和作用, 辅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患者依从性。然后建立统一的糖尿病健康知识手册, 手册内容包含疾病的相关发展知识和疾病的治疗、预防性知识,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③手册内容要考虑到不同患者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和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同时积极指导患者掌握血糖、血压的检测方法和基本护理方法, 并教会患者简单的胰岛素注射方法。④给予心理状况不佳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通常患者会因病情产生悲观情绪, 这时需要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耐心向患者讲解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健康护理的重要性, 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1. 3 观察指标 遵医率[2]:指患者定期检查、坚持用药、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自我保护5个方面遵守医嘱的人数比例, 经对其采用一系列健康宣教后用自行设计的知识问卷进行调查, 3分为完全依从, 2分为部分依从, 1分为依从性差, 得8分以上者为遵医生行为达标。知识知晓率[3]:指所有患者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人数比例;其中包括基本知识、诊断标准、检查处理、主要并发症、治疗方法等。血糖控制率:正常:患者空腹血糖范围为3.9~6.0 mmol/L;较好:患者空腹血糖范围为:6.1~6.9 mmol/L;不良:患者的空腹血糖≥7.0 mmol/L。控制良好率=正常率+较好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知识知晓率和遵医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主要是因血液中的葡萄糖堆积过多而形成的一种疾病, 主要特征是高血糖导致的患者肾、心脏以及血管等的慢障碍[4-6]。一般情况下, 如果患者确定为糖尿病则需做好终身治疗的准备。所以, 临床应更加重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强调早诊断、早治疗, 并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 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 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另外医务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常规护理。

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是一种综合性护理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定期到社区和患者家庭范围实施疾病的健康宣传, 健康宣传的主要内容包含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知识, 治疗中遵义行为的重要性等。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 需要长期治疗, 重在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实时督促患者坚持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提高治疗效果。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有目的性和时间性的帮助患者进行治疗, 嘱咐患者定期复查, 提高患者综合治疗的效果。

本次研究, 观察组患者遵医率、知识知晓率及血糖控制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龚婷英.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河北医学, 2009, 15(8):981-982.

[2] 于海霞, 李智莉, 闫明茹, 等.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31):6121-6123.

[3] 张永乐.社区家庭健康教育护理责任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5):79-80.

[4] 姚菁, 赵新平, 沈伟珍, 等.社区糖尿病患者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6):1864-1866.

[5] 于海燕, 徐军, 杨华, 等.健康教育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31): 3633-3635, 3638.

第4篇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课程实施;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7-015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144

2015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给孩子适宜的爱”,旨在通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宣传,让家长认识儿童,关注儿童的行为并理解儿童,与儿童一起成长。

一、家庭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

(一)家长重视幼儿园教育多于重视家庭教育

从“学区价值”看,家长幼儿园关注的点大到办园水平、园所发展趋势,小到班级保教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多数家长重视学校教育,且年轻化的家长更趋向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从教师对未入学幼儿进行入学前家访看,行为习惯养成、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等出现比较大的差異,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的幼儿行为习惯比较好,生活自理能力强,入园后对班级规则适应比较快,集体活动及游戏中表现的专注力、细心、自信心等良好学习品质比较突出。

(二)“被动式”家园合作现状为日常

虽说家长是教育的参与者、合伙人,但对于家庭教育这个问题,教师没有责任与义务来承担,家长应该告别“只要是教育就应该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这种错误观念。家园合作的口号呼喊多年,还是呈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情况。学校使劲拉扯,家长被动接受。例如,幼儿园开展丰富的活动指导家庭教育、密切家园合作,有专家讲座培训、亲子游戏、观摩活动等,部分家长不参加或请人替代,甚至参与过程中也表现出不积极的被动状,平时教养幼儿以老人完全替代的不在少数。

(三)“问题”幼儿数量增多,家园教育有断层

从入园现状的调查情况来看,由于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利导致的幼儿行为问题呈逐步上升趋势,就拿特殊癖好来说,某一个小班有36个幼儿,开学初要带小被子、玩偶上学且不离手的孩子有4个,吃饭、上课、游戏、睡觉、外出活动都不肯放下,一旦离开便不安且哭闹不止。从家长处了解,几乎都是孩子从小养成的习惯,家长认为不要紧,长大了自然就会好的。这些“特殊行为”的背后往往是家长陪伴的缺失,幼儿对这些物品的依赖取代了对亲情的依赖。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亲子互动不断形成亲子依恋关系的时刻,家长却以避免哭闹为目的,用物品加以安抚,久而久之,便形成特殊问题,再想试图切断孩子对物品的依恋,则须花上更多时间与精力干预与矫正。

二、家庭教育课程面临的挑战

(一)家长理念固化,受自己童年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

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后,家长群体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均呈现多样化趋势,初生家长与二孩家长年龄相差几岁到十几岁的比较多,甚至有差二十岁以上的,就家庭教育课程的实施推广来说会面临比较大的障碍,年龄偏大的家长思想固化,往往会受自身童年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当下社会变革、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还沿用祖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思想,普遍认为“孩子是父母的私有物品”,这样的权威性亲子关系是常态。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是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理性对待孩子的犯错,而是使用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其次,家长群体中,这些年龄大的家长很多有两个孩子,“大宝照书养、二宝当猪养”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放任式的教育导致的一些弊病显而易见。

(二)代际教育影响,一定程度上干扰正常的家庭教育模式

代际教育问题是家庭教育问题中比较常见的干扰。这一代孩子的父母自身是独生子女的很多,祖辈对他们的教育比较娇宠。而且很多家庭因为孩子父母的工作原因,完全由祖辈在承担幼儿的家庭教育,虽说有一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养祖辈有比较高的觉悟,但绝大多数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在隔代教育问题上暴露出比较多的问题:毫无原则地宠溺骄纵;与孩子互动方式简单;关注生活方面远远多于关注个体发展……如此循环往复,难以改变现状。

(三)缺少强制性,模式较模糊,推广有难度

一个家庭中,家庭教育是否发生、是否科学合理地进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发生频率及效果无法计算,也无法用某种量化标准来界定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合理,只有当某个孩子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个性问题、习惯问题等时,才考虑到是否因家庭教育问题而产生。社会层面目前也无法通过强制行为,为准家长们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

三、家庭教育的创新模式

(一)建立家庭教育宣教机制

学校机构建立家庭教育宣教机制,通过新生家长会、家长学校、学校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形式,将家庭教育模式、家庭教育方法等进行宣教,更多是将优秀家庭教育案例进行推广。

(二)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

学校机构建立一支专业指导团队,由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家长工作骨干教师、家长志愿者等成员组成。明确工作室的基本职能和基本分工,通过问卷、量化分析等手段每学期排查各班家庭教育现状,依据排查结果或主动寻求指导的家庭进行家庭定制矫正方案,按计划给予辅导,做好个案跟踪,灵活调整矫正计划。

(三)社会保障家庭教育管理机制

设想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将家庭教育纳入终身学习,须定期进行学习,不同时期完成不同的学习内容,如可分为0-1岁新生儿家庭教育课程、1-3岁低幼儿童家庭教育课程、3-6岁儿童家庭教育课程、义务教育(小学)家庭教育课程、义务教育(中学)家庭教育课程、青春期家庭教育课程……内容有必修课、选修课,将家长的学分与个人信用、保障机制挂钩。社区开设“家庭教育门诊”,主要针对0-3岁婴幼儿家长提供专业指导,通过发放宣教手册、新手家长上路指南等进行宣教,必要时通过入户指导、案例指导等进行干预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郭瑞仙.试论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J].东西南北(教育),2017(2). 

第5篇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的采集

本研究以武汉市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中10至12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江汉区展览馆小学等10所学校的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1000名小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家长背景特征、家庭背景特征(GreenwoodandHickman,1991)、家庭教育目标、期望(Rosier,1993)、家庭教育内容(赵雨林,2008)、家庭教育投入、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执行者(AnnetteLareau,2002)等方面。

(二)样本基本特征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21份,回收率是92.1%,有效问卷853份,占回收问卷的92.6%。问卷由儿童的父亲填写的占57.0%,由儿童的母亲填写的占43.0%。其中武汉市城市本地儿童家庭634户,占有效样本的74.3%,流动儿童家庭219户,占有效样本的25.7%。按照籍贯分布来看,流动儿童家庭来自湖北省的占78.4%,来自河南省的占5.6%,来自江西省的占4.0%,来自湖南省的占2.8%,来自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占2.2%,其余7%来自安徽省、福建省、广西省、河北省等地农村地区。流动儿童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的年限均值为13.2年,来到武汉务工的年限均值为11.3年。

(三)变量说明

本研究的变量内涵主要依据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界定。包括儿童家长背景特征和家庭背景特征、家庭教育目标、教育期望、家庭教育内容(赵雨林,2009)、家庭教育投入、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执行者等8个方面共26个可测度变量。儿童的家庭和家长背景特征包括儿童家长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务工年限(限流动儿童家庭)、家庭收入、家庭结构等方面。家长的性别引入了虚拟变量,用“0”代表男性,“1”代表女性;家长的年龄采用家长实际年龄测度,为连续变量;家长的教育程度采用实际受教育的年限来测度,为连续变量;家长的务工年限采用家长到武汉务工的年限测度,为连续变量。家庭背景特征包括家庭的成员数、是否是单亲家庭、家庭收入三个方面。其中家庭成员数采用家庭总人口数测度;是否单亲家庭引入虚拟变量,用“0”表示“否”,“1”表示“是”;家庭年收入用7个等级测度,用“1”表示家庭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下,用“2”表示家庭年收入在10001~30000元,用“3”表示家庭年收入在30001~50000元,用“4”表示家庭年收入在50001~70000元,用“5”表示家庭年收入在70001~90000元,用“6”表示家庭年收入在90001~100000元,用“7”表示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家庭教育的主观行为。本研究将家庭教育的主观行为操作化为家庭的教育目标、对儿童的职业期望以及对儿童的学业期望三个维度。家庭的教育目标是家庭对儿童教育总体上要想达到的目标,本文将其分为三类:自食其力的人、有文化且富有的人和对社会有很大贡献的人;将家庭对儿童的职业期望分为四类:军公教领域从业、法医科领域从业、商业领域从业和其他;将家庭对儿童的学业期望分为5个等级: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家庭教育内容。本文的家庭教育内容采用赵雨林2009年提出的家庭教育的“三道家庭教育图谱”,将家庭教育的内容分为“为生之道”的教育,即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的生理卫生、营养健康、安全防护和运动能力的家庭教育;“为人之道”的教育,即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的人格尊严、心理健康、道德礼仪和人际交往的家庭教育;“为学之道”的教育,即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的家庭教育。

(四)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首先运用汉德科克和莫里斯(Hand-cockandMorris,1998,1999)的相对分布法,以城市本地儿童为参照组,流动儿童为比较组,比较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在家庭教育各维度上的概率分布密度差异,从而得出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的差异。其次,运用弗莱舍(Fleiss,1981)的比率比较的标准化方法,以城市本地儿童为标准组,计算得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与标准组之间的差异数据,然后运用回归分析法,以家庭教育差异为因变量,以家庭禀赋特征如家庭收入、家庭子女数量、家长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特征作为自变量,比较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家庭教育差异的影响因素。

二、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比较

(一)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行为的比较

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目标、职业期望和学历期望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流动儿童家庭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在教育期望和教育目标上趋向一致。教育期望和目标是家庭对子女在教育上的主观行为表现,它体现的是家庭在教育上的追求和期待。大多数流动儿童家庭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一样期望子女获得大学本科以上的教育学历,期望子女成为有文化、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流动儿童家庭在主观教育行为上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的无差别性,是流动儿童家庭在城市中社会化的结果。流动儿童的家长长期在城市打拼,耳濡目染城市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方式,因此逐渐形成了与城市本地儿童家长相似的教育观念。同时显示,流动儿童家庭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在教育投入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无论是教育费用的投入还是教育条件的投入,流动儿童家庭都不如城市本地儿童家庭,这显示了流动儿童家庭在经济状况上不如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尽管流动儿童家庭在教育主观观念上(期望、目标)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是趋同的,但反映在实际的投入行为中,流动儿童家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际在教育上的投入普遍偏低。

(二)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内容的比较

在生命健康教育中,流动儿童家庭在生理卫生、营养健康和运动能力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比城市本地儿童家庭落后。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在这三个方面的差距较为明显,特别在运动能力上,差异更加显著,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相比,流动儿童家庭更加轻视儿童的运动能力。但流动儿童家庭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对儿童安全防护方面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显然,在生命健康教育中,流动儿童家庭很重视儿童的安全防护教育。流动儿童家长很清楚陌生的城市里有复杂的交通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是最必要的。因此安全教育受到家庭的重视。在为人之道教育中(见表2),流动儿童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礼仪教育上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相比显得不足,两类家庭在这两个方面的教育上有显著差异。而在人格尊严和人际交往方面,两类家庭没有明显的差别,统计上也不显著。两类家庭在儿童做人的教育方面差距在缩小,流动儿童家庭为了让儿童更好地融入流入地,能够在流入地更好地生存下来,重视对儿童进行人格尊严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体现了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相融合的趋势。在学习之道教育中,流动儿童家庭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相比,在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等方面的教育上都比较落后。特别在对儿童进行思维能力和人文修养方面的教育上,与城市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家庭明显表现出很大的差距。通过对两类家庭教育内容的比较,可以得出:两类家庭在家庭教育的内容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相比,流动儿童家庭在家庭教育内容的落实上比较落后,不及城市本地儿童家庭重视。但是,流动儿童家庭在安全防护、人格尊严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的教育呈现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相融合的趋势,两类家庭在这三个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三)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执行者的比较

从家庭教育方式看,流动儿童家庭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有显著差异。尽管两类家庭中大多数家庭偏重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但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比流动儿童家庭在教育儿童的方式上更加专制,流动儿童家庭比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更加溺爱和放任。从家庭教育执行者来看,流动儿童家庭的教育执行者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显著不同。流动儿童家庭以父亲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则以母亲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此外,以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为家庭教育执行者的家庭,流动儿童家庭比城市本地儿童家庭要少很多。

三、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发现,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家庭教育的投入、家庭教育内容(包括生命健康教育、为人之道教育、学习之道教育三个方面)、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执行者。本文下面将深入考察家庭教育中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有显著差异的方面。取上述四个方面六项两类儿童差异值的绝对值为因变量,即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投入、家庭教育内容(包括生命健康教育、为人之道教育、学习之道教育三个方面)的相关项值减去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同类型项值的和的平均值(取绝对值),对家庭教育方式中的溺爱/放任式和家庭教育执行者中隔代教育执行者(祖父母、外祖父母)分别引入虚拟变量,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溺爱/放任和隔代执行教育的虚拟数值减去城市本地儿童家庭的同类项值的和的平均值,得到流动儿童家庭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差异项,把它们作为因变量。同样把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的家长教育程度、家长工作时间、家庭子女数量、家庭收入和居住环境的差异以及家庭结构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观行为与城市本地儿童趋向一致,并且部分家庭教育内容落实上也开始出现融合。在教育期望上,流动儿童家庭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一样期望子女获得大学及以上的教育,并成为有文化且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在安全防护、人格尊严和人际交往等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的落实上,流动儿童家庭也开始呈现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融合的趋势。尽管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存在很多障碍性因素,但在教育方面,在家庭教育观念和一些家庭教育内容上,流动人口已经融入了住居地城市。第二,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的投入、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执行者上与城市本地儿童存在显著的差异。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投入还远远落后于城市本地儿童,在课外书籍、家教、培优、特长教育等方面的费用投入与城市本地儿童的差距很大。而在家庭教育内容的落实上,除了安全防护、人格尊严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外,在三个维度的其他9个方面,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都不及城市本地儿童,反映了流动儿童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内容上的教育还比较缺乏的现状;在教育方式上,相比较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流动儿童家庭偏重于溺爱和放任的教育方式,溺爱式的教育和放任式的教育都属于不加管束和引导的教育方法,儿童处在心智成长的初级阶段,其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都很弱,需要成年人的引导和帮助,溺爱式和放任式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在家庭教育执行者上,流动儿童主要由父亲执行家庭教育,而城市本地儿童主要由母亲执行家庭教育,且有相当比例的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是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执行的,这种情况在流动儿童中是很少见的,这与流动儿童家庭以“核心家庭”为主,城市本地儿童家庭多存在三代“主干家庭”的客观事实符合。第三,流动儿童家庭背景特征差异(以城市本地儿童家庭为参照组)是家庭教育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经济收入、居住环境和家庭人口结构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投入;家长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和家庭子女数量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内容的落实;家庭人口结构、家庭子女数量和家庭收入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人口结构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的执行者。在家庭教育上,流动儿童的家庭背景特征导致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出现较大的差异,并阻碍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城市融入步伐。

(二)对策建议

第6篇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宿迁家庭体育教育投资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宿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教育投资潜力有逐年增强趋势;体育教育宿迁城镇居民的家庭体育教育投资边际消费倾向低(0.012),缺乏需求收入弹性(0.869);从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标准判断,宿迁城镇居民家庭完全有投资能力。

关键词:

家庭体育教育投资;需求收入弹性;边际消费倾向

家庭体育教育投资是家庭教育投资重要组成部分,与青少年体质健康息息相关,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也是家庭健康和家庭财富的投资。无疑,研究家庭体育教育投资能力,把握其内在规律,对于改善家庭主体投资意愿,控制投资风险,把握投资方向等都有积极意义。

1宿迁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家庭体育教育投资能力特征

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等。家庭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家庭体育教育投资的重要因素。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是家庭成员得到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2]有资料显示,2014年宿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888元[3],并且总体上在时间序列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反映出宿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教育投资潜力的逐年增强趋势。

2宿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生活支出与家庭体育教育投资能力

生活支出包括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和非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两大部分,家庭体育教育投资是人们家庭消费支出中的非基本需要支出,与家庭收入直接相关,且不同富裕程度的家庭这方面的支出差异相对较大,当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提高时,才有可能增加该类支出。有资料显示,宿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450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5.77%,其中食品烟酒类消费支出占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72%,占比最高;居住类消费占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73%,排在第二位;家庭体育教育投资和非家庭体育教育投资的教育文化娱乐分别占比1.74%和9.66%,两者之和甚至超过了排在第二位的居住类消费,这一现象反映出宿迁城镇居民对教育文化娱乐类投入(包括家庭体育教育投资和非家庭体育教育投资的教育文化娱乐)的重视,家庭注重培养和提升子女的人力资本;同时,相对较小金额的家庭教育类投入(9.66%)及家庭体育教育投资(1.74%)反映出家庭其他方面的必要支出对家庭教育投入的挤出效应,同样道理,基于升学导及家庭必要开支的双重挤出效应导致家庭体育教育投资份额占比很低。

3宿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教育投资的边际消费倾向与家庭体育教育投资能力

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调查统计表明,宿迁城镇居民的家庭边际消费倾向为0.438,表明家庭新增加的收入有43.8%用于生活消费支出。宿迁城镇居民食品烟酒、居住及非家庭体育教育投资的教育文化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在家庭各项消费品支出中居前,表明宿迁城镇居民的新增收入首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家庭体育教育投资边际消费倾向排名最后,表明宿迁城镇居民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及其他非基本生活需要开支后才考虑对家庭体育教育投资的消费,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宿迁城镇居民对子女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

4宿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教育投资及其他项的需求收入弹性与家庭体育教育投资能力

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弹性系数加以衡量。弹性系数数值大小及表示意义有三种情况:(1)弹性系数大于1(奢侈品,富有收入弹性);(2)在0与1之间(正常品,缺乏收入弹性);(3)小于0(低档品)。调查统计计算得知,宿迁城镇居民生活支出中的交通通信和非体育家庭教育文化类两项的弹性系数都大于1,属于富有弹性的奢侈品,即随着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更愿意在交通通信及非体育家庭教育文化类上开支额更大;而像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等各项的商品及服务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都大于0且小于1,为缺乏弹性的正常品;家庭体育教育投资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0.869,显然不及富有弹性的一般教育投资及交通通信,也不及衣着及居住等基本生活需求支出。

5宿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教育投资能力判别及制约因素

通常,居民家庭体育教育投资受制于两大因素:一是家庭预算;二是升学风险。在以文化成绩为导向的升学考试制度下,家庭对子女参加运动的项目、运动时间、运动特长、运动成才的成功率会做全面的评估和判断,如果运动对子女升学弊大于利,家庭体育教育投资则会被放弃。调查发现,宿迁城镇居民家庭随着子女入学年龄的增长,家庭体育教育投资呈快速下降趋势。居民家庭体育教育投资是家庭预算中家庭生活非基本支出一部分,在家庭预算一定的情况下,家庭体育教育的增加势必造成其他支出的减少,形成家庭体育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如果家庭体育教育投资机会成本大到影响家庭正常基本生活支出,则会造成家庭生活质量下降,这样家庭体育教育投资能力较弱,反之亦然。有研究指出,当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不足8000余元时,城镇居民家庭完全没有能力投资教育;当城镇居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至15000元之间时,城镇居民家庭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压缩其他生活消费支出用于教育投资,但是投资能力有限;当城镇居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大于15000元时,城镇居民家庭完全有教育投资能力。这里的完全有教育投资能力主要是针对于初级教育。用这个标准衡量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能力时还需要在此标准基础上加上高等教育的学费;并且考察家庭体育教育投资还需要综合考虑非体育类家庭教育投资。从江苏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可知,宿迁城镇居民从2010年至2014年的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可知,宿迁城镇居民的家庭体育教育投资属于完全有投资能力类型。

6结束语

家庭体育教育投资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实践活动,反映了家庭作为投资主体把货币转化为资本的主观条件及家庭体育教育服务费用的承受能力。宿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占用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5.77%,食品烟酒、居住等基本家庭生活支出负担较重,交通通信和非体育家庭教育文化娱乐富有需求收入弹性,家庭体育教育投资对子女升学等风险较大的不利因素影响,宿迁城镇居民家庭体育教育投资能力和投资潜力还需要更深入挖掘和激发。

作者:刘国富 单位:宿迁学院体育部

参考文献:

[1]温竹;洪恺;周亚.财政政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投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2):215-217.

[2]张光宏;李杰.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资能力比较分析[J].农业技术经.2011.11:91-101.

[3]2014人民生活.[EB/OL]

[4]边际消费倾向.[EB/OL]

第7篇

1、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注重人文关怀的需要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新形势下,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上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的要求。家庭是学生生活与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情感是大学生情感的重要源泉,从学生家庭实际着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真情实感关注学生家庭生活点滴,真正将人文关怀给予学生,使教育活动能够切实发挥感染和激励的作用,从而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成长规律的要求

“‘大学生成长规律’是指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和反映大学生成长问题本质及必然联系的存在,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包括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和空间,与大学生成长的诸多要素存在本质联系,与大学生思想、学习、交往、网络行为等多方面具有内在联系,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成长。

3、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要求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即通过教育和其它途径,使大学生掌握政治规范,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政治能力,进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在价值取向、政治认同、政治参与、理论学习、民主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相关,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必要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融合。

4、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成员利益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进行重新调整的基础上,出现了社会阶层全面分化的趋势,阶层分化成为社会发展形势的新特点。“整体意义上的阶层结构趋向多样化、复杂化,同时产生一些新的阶层或群体,每一阶层或群体都拥有比较清晰的特定利益、地位和价值取向。”在如此社会发展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学生家庭所属阶层的不同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参考因素,对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此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检验的方法是进行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最注重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理论体系,也是实践体系,其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问题,归根结底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途径

1、构建学校与家庭间的常态化沟通模式

从现实上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缺乏常态化沟通,在社会成员的普遍观念上,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家长和教师没有必要对其行为进行过多的干涉。但从目前的大学生情况来看,在学业、生活、就业择业等各方面仍无法脱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从笔者与学生家长联系情况看,绝大多数的家长对高校辅导员的来访(来电)存在出乎意料的新鲜感。这说明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构建学校与家庭间的常态化沟通模式。这一模式要包括日常工作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电话、短信、邮件等借助网络平台方式的沟通,也要包括家长接待日、家访等直接面谈式的沟通。

2、构建学校与家庭间的协同互动机制

学校与家庭间的协同互动机制应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信息的共享与传递,学校与家庭必须共同保证教育信息的共享性与及时性,否则教育活动则有可能南辕北辙;二是教育措施的相互配合,为保证形成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合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有相互呼应的教育措施,不能各自为战;三是教育资源的相互知情,学校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大体一致的教育资源,但各个家庭则不尽相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要求二者对教育资源要相互知情,如此才能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第8篇

中国儿童中心于2012年开启“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研究”,2013年了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调查报告。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家长群体(主要指0~6岁儿童家长)有三个显著的变化。

正如《家庭教育情况在悄悄地改变》作者所说,“过去以祖辈为主、妈妈为主的家庭教育状况在悄悄地改变”“家庭教育的责任正从祖辈身上转移到年轻的父母身上”“这个趋势很快就会成为普遍现象”。

在1.4万多名3~18岁儿童家长的调查数据中,3~6岁儿童阶段,家庭主要教养人为母亲、父亲与祖辈的比率分别为52.3%、32.4%和12.4%;6~12岁小学阶段,家庭主要教养人为母亲、父亲与祖辈的比率分别为45.4%、37.6%和9.7%;在12~18岁中学阶段,家庭主要教养人为母亲、父亲与祖辈的比率分别为40.1%、42.1%和10.2%。这一结果表明: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幼儿阶段,虽然仍以母亲为主要教养人,但父亲为主要教养人的比率已经明显超过祖辈,而且,这一比率正在随儿童年龄段的升高而增长。

家长的教育素质决定家长的教育行为。家长的教育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和教育能力,其中教育观念是核心。

“改变不仅体现在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上,还体现在家庭教育的观念上”;而家长一致的看法是“幼儿园阶段应该让孩子快乐成长”,没有家长“要求幼儿园增加知识训练”。

在调查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3~18岁儿童家长期望接受“亲子观”教育的比率比较高,其中3~6岁儿童家长对“亲子观”期望指导率比现实接受率高4.9个百分点;家长主张“重快乐学习而不是刻苦学习”的比率为62.8%,其中3~6岁儿童阶段的比率77.0%。可以认为,“快乐成长”的理念已经为广大家长所接受。

通过调查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接受现状和期望状况,比较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期望指导与现实接受的差别,并对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家长的教育观念正在趋向现代、科学。

家长关注的重点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从重视教育结果转向教育过程,比如,对家长会内容的关注从“重视孩子的表现”向“教育环境”的过程过渡;家长观察问题的视角深人情感领域,比如,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问题”、“亲子观”教育、用“理智与情感的关系”调整教养态度;家长对自身教育能力的关注更趋向“观察评价孩子”的教育能力;从对家长的教育方法指导的期望看,开始从强势简单的硬教育向自然的软教育转移。

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期望主要指向增强服务意识、提升专业性、加强实用性和体现个性化。具体表现为:家长对“家庭访问”和“个别咨询”的期望率明显上升,期待能有更多的方便父母参加的“双休日”和“工作日晚上”的家庭教育专业指导课,并对专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个性化指导的要求――希望能从不同家庭情况的个案人手,提供适合该家庭需求的指导;对指导的实用性有要求――对家庭教育方法的效果上,希望能提供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服务。

仔细分析家长关注重心的转移和对指导服务的期盼,可以清晰地看出,家长的关注与期盼与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走势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为我们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者,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探求这些变化的产生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顺应这些变化提出应对举措。

家长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变化。3~6岁儿童家长的群体特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和前提,包括家长自身的特点、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特点,其中家长自身的特点是基础。

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至今已经30多年,与前期相比较,家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家长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80后”出生的年轻父母开始成为家长群体的主流;自身也是独生子女的“独生父母”,已经在0~3岁儿童家长中占有一定比率,并还在逐年增长;这一代家长,学历层次与职业层次比较高,经济状况也比较好。由此带来的是,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具有强烈的需求、主动参与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对社区、校外活动中心、幼儿园提供的指导服务开始出现选择意向、在接受指У墓程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指导过程进行自己的评价。

第9篇

一、农村中学寄宿生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

(一)个别家长教育理念存在极端化的趋势

在与部分农村寄宿制中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交流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部分学生家长在教育理念方面表现出了极端化的趋势,这部分学生家长忽略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是寄宿学校的事情,与家长无关。

(二)部分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寄宿学校

家长一:“我们家都是农民,平时有做不完的农活,起早贪黑的,再加上自己没上过什么学,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就是想着学校里面的老师可以管管小孩,减轻我们家长的负担。”

家长二:“小孩几乎整个学期都在学校,教育的事情当然是学校的责任啦,平常孩子很少回家,只是偶尔周末时才回家一两天。”

班主任教师:“许多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学习,教育自然而然就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了。不然的话送孩子到学校有什么用?”

从两位学生家长的话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一部分寄宿学生的家长觉得小孩既然是在学校学习,教育孩子就应当是学校的事情,自己只需充当小孩的“后勤部长”就可以称之为“好家长”了。但是此种理念恰恰忽略了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放弃了自己对孩子家长的教育权利与教育义务,对学校、老师存在过多的依赖性。

(三)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无从下手,心余力拙

在和学生家长沟通过程中,某些学生家长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却无奈忙于打工或农活,很难有精力与时间用于家庭教育方面。还有某些学生家长虽然有精力与时间,却不懂怎样科学开展家庭教育,家长对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心余力拙,无从着手,导致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1.学生家长无充足的精力与时间开展家庭教育

在农村绝大多数学生家长要不去打工,要不就是要忙农活,很难有充足的精力与时间开展家庭教育,而这点也是他们为孩子选择寄宿制中学的决定性因素。在统计古井中学2014年入学资料时发现,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家长常年在广东打工,即便过年过节也很少回家,孩子都是托管给亲戚或者是祖辈。课题组在调查中最常从教师与家长口中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他们(我)非常忙”,以无时间为由,觉得给学校交了学费,学校就应当教好孩子,自己则忽略或干脆不进行家庭教育相关活动。

2.学生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感到无从着手,缺少合理的指导

在调查问卷中有以下两个题目:

17.您有没有正在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

A.有;B.没有;C.想学,但不知道如何学,从哪里学;D.工作忙,没有时间;E.完全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

18.您认可“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孩子”的观点吗?

A.认可;B.不认可。

统计此次调查问卷相关数据发现,其中第18道题全部家长都选择了A的选项,也就是说在学生家长心里还是希望可以通过自身来指导或影响孩子。但是对于第17道题,却有百分之81%的家长选择了D与E这两个选项,这说明目前学生家长虽然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却由于缺乏合理的指导,对于提高自身家庭教育的技能却不知从何处着手,将家庭教育简化为供吃好穿好即可。

二、农村寄宿制中学指导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

针对农村寄宿生家庭教育的误区,我们学校开始研究指导家庭教育,提高寄宿生家庭教育成效的策略。

(一)创建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其教育能力

帮助学生家长走出家庭教育误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提升家庭教育成效的前提条件。所以,学校应当办好家长学校,邀请经验丰富的中学教师、教育专家等为学生家长培训,帮助学生家长走出家庭教育误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据有效数据显示,在父母关爱之下成长的学生,常常都有着较为强烈的安全感、归属感,对周围世界、他人也较有信任感,所以情绪稳定、充实愉快、开朗活泼,无论是身体或是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相反,学生生长于父母关爱缺乏的环境之中,一般性格自卑、冷漠、孤僻,也缺乏信任感。我们这里所说的爱较全面也较深刻,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影响与教育,而并不是简单的物质上的满足。因此当学生周末或寒暑假回到家之后,家庭教育是不可以被忽略的。寄宿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学校、专家讲座提高自身的教育艺术,改变自身落后的教育方法,并通过各类形式与机会,把家庭教育切实落实到位。毕竟教师或学校是没有办法取代父母在小孩心中的地位。

(二)将班主任桥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指导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家长手机短信、网络群与校讯通等其他实时的通讯工具,将寄宿生每日表现与生活学习情况告知家长,并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让学生家长清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学生家长也能利用这些方式向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提建议或意见。

例如在周末,班主任可以把上周学生在校参加活动情况,或是某些有意义的事情以相片形式发送给学生家长,并把上周学生课后作业等利用通讯工具推送到家长手机上,希望学生家长可以帮助老师督促孩子按时做好作业,并留意孩子变化,回校上课时则要求学生家长把孩子在家时各方面情况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就可以利用家长反馈的情况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另外,班主任还可以与学生家长定期开展座谈,针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商讨解决方式,利用上述全面的沟通、交流,可以让学生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时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三)开设校长信箱,为学生家长提供咨询渠道

寄宿制学校可以开设校长信箱,并由教师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群、校讯通告知学生家长,如果学生家长有任何家庭教育方面的疑问又或是对老师、学校工作方面有建议或意见等,都可以以信件的方式与学校校长直接沟通,校长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好答疑解惑的工作。另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学校网站等渠道,及时上传某些教育主题方面的信息,为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指导与参考。

针对目前寄宿生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家长切实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寄宿制下农村中学的家庭教育才可以健康、循序渐进地开展,也只有家庭教育有效地开展,才能确保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