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时间:2023-08-04 17:19:12

导语:在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通常有两种理解方式,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们主动探索学习的学习方式。从狭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开展探索活动,根据原本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同时,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研究性学习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二、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特点

(一)学习自主性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自主性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方法,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最后对学习方法和能力进行评价。

(二)问题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方法具有对问题进行更深一步探究的特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寻找学习的新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探究性学习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完成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在各种不同的活动类型当中,教师实施不同的策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丰富了语文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在实践活动中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人文性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中的人文性体现在一切以学生为本,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民主性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语文教学更为民主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重视学生情感的表达,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高中语文教学脱离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而研究性学习,学生完成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学习的角色转换,体现“小主人”的特性,教师起到引导性的作用。真正做到在语文课堂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掌握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同时,加深对研究性语文教学的理解。

四、高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以上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学习和特点的了解,不难发现研究性学习着重强调的部分,例如在《滕王阁序》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学生单凭自己的想象,也许不能够充分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语言环境;通过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方法,对文言文中的语言进行细致的分析,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意境,教师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当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开放性和探究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模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法,摒弃传统的机械性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思维模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体现出了研究性学习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五.总结:

第2篇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方式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33-02

前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中学教育教学也进入改革快车道。作为各科基础教学的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灌输机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撑握语文知识,进而为学生利用掌握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理解和驾驭其他学科。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可以看出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也是教师魄力的表现。

一、转变高中语文教师传统教学思维模式

高中语文教学创新的前提是,语文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自主创新性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语文老师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对学生需求的敏感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搞“尽信书”的礼仪膜拜式教学,不搞好“唯吾独尊”式的灌输式教学,改变以往的教学习惯,对传统的教学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勇于突破现有的教学成绩,敢于激发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质,用信任和引导促进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现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传递一日千里,如果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还拘泥于封闭式教学,那么他将因脱离时代的发展轨道而被时代淘汰。现在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已经非常普遍了,利用多媒体的三维立体动态画面对学生进行教导教学,收获将不是一点半点;另外博客教学也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利用博客教学推动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在当下新课程改革之际,有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实行校本课程,这种由学生自己选择的课学学习将会全面爆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

二、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意识

高中语文课丰富多彩,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如何提高学习兴趣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而在这一任务实施的过程中,结束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演讲模式,学生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整个教与学上达成共识并共同确立奋斗目标,因为在教学初始阶段学生都进行了参与,自我认同感和被重视的感觉促使学生进入“我要学”的自主学习状态,教师的任务就是将这种学习氛围维持下去,并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提供强有力后盾。整个过程的实施不是无计划的,是教师在编排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精心设计,将学生的具体情况都在考虑进去,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时效性,也能达到教师在整个自主教学中的理想效果。

三、坚持鼓励教学,提高学生自我认可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中学生叛逆未过,自我意识强烈,渴望得到认可与认同,如果此时批评多于表扬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弃科”放弃这一科的学习。高中语文教学深度相对初中有所提高,所以常与学生沟通是必要的,如高一入学的第一节课我问学生:“如果将语文分为几个大块蛋糕的话,你认为哪一大块蛋糕最难啃呢?”好多学生都回答说“作文”,我激励学生“学了这一课之后,你们会认为作文中最好的一块蛋糕,不信你们和我一起来试试。”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完成这一课的学习。语文学习需要思维与感性的结合,所以当学到有精彩的部分,需要学生共同参与,如果学生能用自已独特的思维将这一部分解读出来,将当即对其进行认可与表扬,并赞同性的鼓励“你最棒”、“你真棒”,使学生在大家的认可中提升自我认可能力。

四、努力营造民主教学氛围

我国的传统教学沿袭了师为尊者为大的教学模式,使很多学生因此产生了恐惧与老师沟通的心理,从而遏制了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为师者应该尽全力为学生创造相关的学习环境,制造民主学习气氛,鼓励中学生个性发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经常与学生沟通,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根据语文学习特点,结合高中生特点,为学生提供创新学习环境,比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演讲比赛,用游戏方式或表演形式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欢乐中对课文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五、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转变教学模式必须先改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转变教学思想,利用现代高科技的电子技术,例如多媒体或博客培养高中生学习语文的创新思维,在激发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的自我能力的认知,通过帮助学生对自我认知能力的重新塑造,让学生在一个欢乐的轻松的氛围内进行语文学习。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摸索出适合时展的先进的教学模式,为现代不断发展的社会提供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创先.关于中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探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

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探究性阅读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113-01

高中学生学习语文已有九年的光阴,在文化知识方面的积累也比较丰富,语文阅读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高中学生渐渐步入成年,身心发展慢慢走向成熟,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得到锻炼,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方式的出现顺应了教学改革的新潮流,在不改变语文教学本质的同时创新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具有很强适应性和推广性。

1 对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认识

阅读的探究性教学就是语文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学生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为蓝本,根据课堂阅读教学的实际场景,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阅读的一种教学模式。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与课本教材进行深入的对话交谈,从理解教材表面的文本意思逐渐深入,从而感受阅读中蕴含的文化底蕴,理解教材作品的精神内涵,使学生的语文文化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探究性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的发现问题,自己尝试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探究性阅读普遍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片面的认为探究性阅读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着教材的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寻找问题的答案。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师认识方面的误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

2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特点

2.1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体性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要分清教学主体,找准学生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知识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只是被当作课本知识的装载体,教师讲解的课本内容需要全部接受不能带有任何自己的感彩。探究性阅读教学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主体的地位,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的发现阅读教材中的问题,主动提出解决方案。

2.2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性

探究是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探究是人类认识新事物、了解世界的最基本方式之一,通过探究人类可以更加清晰、客观地认识世界,发现最真实的自己。以前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霸主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则更像是承载知识的容器,没有任何的异样观点,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阅读的自由权和思想观点的交流权。在高中教师的眼中高中生依旧是一个思想不成熟,无法进行独立思考的孩子,为防止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学习困难,力求为学生清除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因素,从而令学生体会不到阅读教学中探究的乐趣与成就感,阅读教学活动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案

3.1设立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情景氛围

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读、念的教学方式过于呆板,无法激起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探究性阅读教学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开展阅读教学。探究性情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参与阅读教学的强烈欲望,树立学生探究性阅读的意识,从而使阅读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探究性情景教学需要在和谐的课堂中进行,学生与教师之间呈现出一种融洽的教学气氛,给予学生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机会,引导学生采用跳跃性的思维方式。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探究性阅读教学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借助于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多选自于经典名著的片段,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开始前可以对课本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例如,对于一些特别著名的文章会有多个版本的解读,就像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教师在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时可以将不同的解读观点罗列出来与学生进行分享,拓展学生探究的思路,选择自己赞同的思想观点。

3.2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与交流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改变了教师课堂主宰者的身份,教师与学生同处于一条水平线,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理解彼此的观点,并进行各自观点的分享和交流,尊重彼此的思想观点。互动是探究性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聆听他人建议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合作学习环节,明确的合作学习任务才能收集到有价值的资料充实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研究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工具:学好语文,对学习其他学科会产生积极影响。语文是学习知识和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以及提高一个人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诱导学生尤其是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的高中生培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便日后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显得极其重要。而真正使语文教学的精神贯彻到每个学生当中,是学生能学为己用,需从多方面进行努力,下面我就这几年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实践教学研究中谈谈本人的几点感受。

一、教师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作为对学生在义务教育中影响最直接的人,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有着深刻而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新的课程改革已有些年了,但一些教育这头脑中的旧的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尚未消除,这些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支配着他们的教学方式,这对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有很大的阻碍,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首先需改变传统、陈旧、落后的的教育观,学习素质教育创新理论,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和业务素质,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基于高中学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良好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提高。

二、学校教学模式

努力改变课堂教学上传统的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做到与时俱进,彻底改变过去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建立起“把学生看成是认知主体和具有发展权利的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以启发式的学习方式为指导思想,积极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真正学到知识,使课堂活跃起来。

三、现代多媒体设备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早已步入信息时代,过去带这一本语文书就走向讲台进行讲课方式已经跟不上现代教学的潮流,因此现代高中教学要善于利用现代新兴设备,电脑,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产品已经普及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善于利用它们可让所教学的内容能以动静结合、声色搭配的方式充分表现,在教学上带来内容上的丰富性和新颖性,对于学生们极具吸引性,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较为容易的获得所期待的结果,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建议同行们尽可能的采用PPT制作语文课件(尤其是公开课),课件本身紧密结合所教学文章的内容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尽可能生动地展现出文章所体现出的场景,气氛和韵味,并可在适当的课件中以咱们广西本地的风景名胜作为背景图片,或添加合适的流行歌曲或MTV,力求做到形象生动,内容知识丰富的语文课件。这对教授一些较为难懂的古代文言文很有帮助,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小动画穿插在PPT制作的课件中,学生们看着形象生动的小动画,再加上听我结合课件上的内容对这篇课文的讲解,一下子就把握住了廉颇和蔺相如的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在娱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很快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文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一下子提高了。

当天晚上在语文的自习课上,我趁热打铁,用多媒体摄影仪播放了以廉颇蔺相如为题材这段佳话的电影,并让学生看完后写了观后感,一向不怎么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们这回很乖,绝大多数在规定时间内写完了,在评阅他们观后感后我就很欣慰的发现教学这篇文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学生们已经把握住了史传文学作品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具有蔺相如机智勇敢的胆识和顾全大局的精神,以及在犯错误面前应学习廉颇知错就改的态度和“负荆请罪”的行动。这才是真正让学生们将自身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从语文走向生活。而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所以只追求的目标啊。

四、实践

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很多时候讲究的是切身感受,单靠课堂教学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候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一些有文化底蕴的地方进行学习,体验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学习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让学生获得情感与心灵的洗礼,这对学生课堂上知识的学习效率亦有旁敲侧击的提高。也基本达到了新课标中对于培养学生思想素养的目标。

总之,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各科之基础,是引导学生(尤其是已经具有一定认识能力和逻辑能力的高中生)做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门学科。故从事语文教学的担子很重,因而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做出一番骄人的成绩,须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 真正使学生能将所学语文知识应用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把学生培养成一代国家的新人,这才达到语文教学,实施素质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蒋晋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A].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2001.

[2]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

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14-01

本次高中语文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实施后,较之前几次的课程改革出现了很大变化,笔者认为本次新课改大体可以分成两条路线来实施,首先便是改变学生传统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其次是改变现实高中语文教师固有的过于注重学生分数的教学方法。围绕着这两条主线的实施,新课改的目的则指向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增强,主要是通过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来实现增强学生语文使用能力以及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在高中语文新课改实施的近十年时间里,可以说某种程度新课改确实使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生机和新气象,但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成绩取得的同时,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制约了新课改的有效进行,成为新课改的教学目的实现的重要障碍,为让新课改更好的服务于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下面笔者将就现实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完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

一、新课改的理念、教学方式等很难落实到实处

本次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施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过于注重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满堂讲、题海等现实教学方法,确实能够提升学生的考试分数,但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较差,很难适应现实的社会发展,给学生自身和社会均带来一定阻碍。以学生为主体便是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感受和体会,尽量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现实情况着手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设计,同时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力的表达,自身观点的阐述,培养学生应有的个性和行为方式。但这样优质的教学理念,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则很难落实到实处,当前很多基层高中,依然固守传统的应试教学理念不放,一心考虑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不为学生今后的发展着想,将学生的分数等同于学生的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以知识的死记硬背为主,以应付考试。由于错误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存在,使得现实基层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很多优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能全部实施,因此应加大对现实基层高中语文教师的职后教育,让其更好的接受新观点、新理念以更好的胜任未来的语文教学。

二、新课改后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手段之一,由于其能够将情景教学发挥至极致,所以受到各个学校的推崇。多媒体的优点突出,形象、生动,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部分语文学科的知识。新课改倡导革新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将多媒体的应用视为最主要的革新手段,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这一新式的教学手段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而放弃的传统教学手段,而多媒体教学速度过快,使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很难形成,另外多媒体播放的情况需要遮挡日光,从而加大学生的困意。

三、新课改后过于追求语文课堂的气氛,忽视了对学生文本知识和基本语文素养的发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讨论课、课外活动课等教学过程中渲染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表面看,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教师时不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贯用的讲授法,这些似乎与新课程标准要求是一致的。但是很多教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常引用些与课文内容无关的笑料,对课文内容的讲解粗略而过,大部分时间留出来用于活跃课堂气氛。长期下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常常出现语言错用的现象,这是因为教师片面化理解新课程标准所致。

四、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新课改是为了顺应时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素质精良的国家建设人才,新课改不是走过场更不是花架子。高中语文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按照新课改的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当前新课改的实施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于: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新课改的理念、教学方式等很难落实到实处;新课改后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新课改后过于追求语文课堂的气氛,忽视了对学生文本知识和基本语文素养的发展等。为更好保障新课改的有序实施,各基层高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这些困难,将新课改落实到实处,真正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彭春霞.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J].云梦学刊,2008(S1).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古诗文;语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内容之一,通过对语感教学的研究可以看出,语感教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许多教师在开展语感教学时,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误区,这就导致古诗文语感教学的效果欠佳。本文针对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简要探讨语感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大多数教师在讲解古诗文时,都会采取分段解读的方法,比较注重对文章字词的翻译,但没有将背诵和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比较注重古诗文中字词的用法,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来翻译古诗句,没有将理解古诗文内涵和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

(二)学生缺乏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在教材和考试内容不断改革的同时,古诗文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古诗文和现代的思想、语言存在一定的隔阂,再加上高中生的课业任务较繁重,当学生遇到古诗文时,会缺乏学习热情,对于教师讲述的内容,不能认真去理解和学习,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三)古诗文语感教学存在难度。1.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很难理解词汇、语法和语音等。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语言中的各大要素也都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在学习古诗文时,学生只能够通过书本来获取知识,不能从实际生活中进行感悟,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学生很难理解古诗文作品的深刻内涵。文学作品的内涵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给读者的东西,其要表现的思想主要包括理、事、风、情和值等,这些因素都是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时应该感受到的。这些文章的内涵一般都是后人在其所处的背景环境下总结出来的额,在大多数古诗文中没有对本身的内涵进行定义,这就给学生的感悟增加了难度;3.学生在文学特性的感受方面存在难度。大多数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都具体其特征,并且处于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文学特征,如果学生没有对文学作品的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就不能产生相应的语感。

二、语感教学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语感教学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在我国语文课程的相关标准中就有对语感的规定,比如在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中,就强调对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在教学中应该将培养语感和把握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教学的总目标中,也有对语感培养的要求;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应该重视朗读和默读,从而使语感有所提高。语感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必然要求。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好语感教学工作。将学习和运用语言作为语感教学的基础,将培养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开展语感教学,这样就能减少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二)语感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的重要因素。语言学习主要会经历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等几个主要的步骤。在对语言进行学习时,不能简单的通过字典来理解问题的含义,也不能只从语法、逻辑、修辞和文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最主要的是利用语感经验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中的情态和情味等进行深刻的体会,通过透彻的理解来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获取语言的能力。如果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只注重对知识的积累,而没有对语感的感受,就会降低对语言的理解程度。所以说,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只有具备敏捷的理解能力和语感,才能领会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和语言要义,也能够通过语感来正确的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从而使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而编制的,如果教师在讲解古诗文的过程中,将古诗文分为几个部分进行知识的传授,就会缺少情境、幽默和想象力,从而使原本的精华文章变得枯燥无味,也使学生失去了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三)语感教学是提高学生的情感审美素养的主要手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语感教学主要是将语感的培养作为教学内容的中心,将语言实践作为主线,在教学中发展以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语感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对语文的体会和感悟,强调利用语感来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并注重对古诗文的理解、积累、想象和感知。学生在感悟的同时,不仅能够了解到文学作品中字词的含义,也能够体会到整个文章的含义,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能够获取情感和道德教育。在古诗文学习中进行语感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操以及修养。语文是对语言艺术的表达,精美的语言需要反复进行感悟和揣摩,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还应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语感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交往能力和智力水平,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在审美、修养和品格方面的素质。

(四)语感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具有多层次和多侧面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语感,而其他语文能力则起到辅助理解的作用。敏锐和正确的语言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来完成的,在通过语言实践形成语感的过程中,需要包含知识的累计、思维的发展、技能的强化和情趣的养成等方面,这些因素会促进语文素质的提高。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对语感的培养和运用。

三、总结

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遵循语感生成的规律,将学生的身心发展作为规律形成的前提,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到提高,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审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安娜娜.中学古诗文教学感悟培养的探索[J].东北师范大学,2012(5)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开放式教学;必要性

高中语文在高考这支指挥棒下,被涂上了厚实的功利性色彩,素质教育提及到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却演绎成了“一切为了高考分数”,高中语文的课堂也充斥了光怪陆离的浅层次教学演绎和题海战术的枯燥训练。高中语文教学出路何在已经成为许多语文教师探求的问题。开放式教学就这样走入高中语文课堂。

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相比,开放式教学打破了教学中的时间、空间限制,使语文教学面向自然、社会、生活开展,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个人潜能的开发。

一、高中语文课堂开展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

素质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进入21世纪后的主旋律,它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而开放式教学注重学习与生活的结合,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质进行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正是素质教育所需要的。

2.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带入到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体验,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有利于学生回归课堂主置

开放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由教师一统江湖的局面,提倡在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通过自主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真正践行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帮助学生回归课堂主置。

二、开放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有效开展的策略

1.做到时间上的开放

教师不能把一节课的时间仅仅局限在课堂的45分,而需要拓宽时间的维度,实现课前、课上和课后时间的开放,让学生带着问题、收获进课堂,带着问题、收获出课堂,学会自主学习。

课前时间的开放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提前进行知识的获取与储备,主要是关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比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学习之前,提前三天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关于《红楼梦》的相关知识,从曹雪芹生平到目前我国对红楼梦的研究,这些知识将是他们进行课堂学习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能引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上时间的开放意味着教师要让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每一分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同时还能依据具体情况,适当打破原有的教学计划。

课后时间的开放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利用课余时间,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后生活。在学完《林黛玉进贾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翻阅红楼梦,找出林黛玉与贾宝玉最后的结局,设想如果林黛玉没有进贾府,每个人的命运会不会发生变化,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实现空间上的开放

空间的开放意味着教学的空间不仅仅是传统的教室空间,还包括教室以外的社会空间,比如,图书馆、工厂、商场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空间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开放性的教学空间,不仅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还能鼓励学生进行多向交流,培养其主动探索学习的能力。

3.坚持内容的开放

语文内容来自于生活,语文教学也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在教学中学生除了可以把政治、地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引入课堂,还需要把教学扩展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选择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外资源,真正做到将社会生活注入高中语文课堂,激活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一文之际,可以请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搜集现在的凤凰古城的相关信息,还有相关的优美文章。如果有学生去过凤凰,还可以邀请学生和大家分享他们眼中的凤凰古城,大家一起探讨沈从文眼里的边城和现在的边城有什么区别。通过知识的搜集与分享讨论过程,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4.做到教学过程的开放

课堂教学过程是瞬息万变的,因此,开放式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地进行调整,不断进行创新。比如,在进行老舍的《茶馆》学习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表演舞台剧的形式进行,调动学生的情绪,在角色演绎过程中去感受每一个人物的特点。而在学习《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资料,就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规律进行PPT制作比赛,必然会促使学生全方面搜集我国古代小说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实现评价的开放

开放式教学必然需要进行开放式评价。教师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学习成果,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着重关注学生思维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评价以积极的鼓励为主,但是也不能盲目夸奖,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可以进步的地方。比如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好是好在哪里,还有进步空间的话,进步方向在哪里,做到评价言之有物,如此才能让学生信服,达到评价的目的。

开放式教学虽然已经开始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但是还有部分教师并没有准确理解开放式教学的含义,教学还存在好多误区。想要开放式教学真正走进语文课堂,还需要教师继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启发;教学方法;人才培养;创新人才

高中语文的课堂只有短短的45分钟,然而我们教师要教授、学生要掌握的教学任务不是这一点时间就能完成的。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提高课堂的效率,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东西,从而让自己的知识面能够进一步拓宽。笔者在长期的教学活动和学术讨论过程中发现,启发式教学在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自觉汲取知识的有效教学手段。下面,是笔者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些总结和感想。

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语文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结晶,在中华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现在有的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与其本身的重要性却极不相符。有些学生不重视语文的学习,他们认为学不学都一个样,语文水平总是没有明显进步,进而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数学等其他学科的学习上,而语文的学习水平也就越来越低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提升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寻求更多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然而,现在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存在误差,他们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过分地注重学生的高考成绩,将学习当成了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任务,这与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相符的。要想改善这种情况,使教师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启发式教学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1)提问启示法。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件事,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间进行知识交流的重要途径。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知识的碰撞,才能了解更多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们确定一个学习的方向,同时也能督促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问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就是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提问内容的思考,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刻了解。

(2)情境启示法。情境描绘是每个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一个情境描绘得越好,学生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越强烈。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凭借多年教学经验以及深厚的语言功底,运用优美的文字描述向同学们展示了月夜荷塘的优美画面,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都吸引到了课堂学习中,同时又让学生根据文章来展示自己心目中荷塘与月色的交融。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也能使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更加亲近,激发学生想象的灵感。

(3)对立启示法。这里的对立当然不是指教师、学生间关系的对立,而是思想方面的对立,也可以称之为对比。首先,高中课本中选取的每个板块内的文章在某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度,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将之列出来,以引发学生对其思考,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文章之间找到共同点,学到更多知识。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因素,以学生为主体,争取全面地兼顾到每个学生,万不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启发教学活动。其实,对立最明显的还是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不同的人,即使看到同一样事物,想法也多多少少会有所不同。在课堂上,学生想法的表达可以给其他学生一定的思考提示,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和思考。与此同时,尽管教师的教学经验极其丰富,学生们的想法仍对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完善其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了解。

三、启发教学中需注意的事项

(1)转变思维,端正师生关系。新时代的教育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是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不仅能很好地掌握好所教授的知识,还要求能够举一反三,培养出创造性思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的优点,通过自己的启发与引导,将课堂思考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从而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

(2)备课充分,课堂灵活教学。要想进行一场高效的启发式教学活动,课前的充分准备必不可少。教师只有对课程、对知识有个全面了解,才能有所取舍地选取课堂教学的重点,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笔者听过这么一句话:只有不懂提问的教师,没有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这正体现了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的重要性,这间接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和教学质量。同时,教师的重要性还在于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上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想法及其他情况,教师要善于利用其进一步促进学生们的思考。

(3)善于利用多媒体。多媒体对于现代教育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的使用可以让平常教学中某些无法展示的东西很好地展现出来。笔者在另一个班进行《荷塘月色》的教学时,因为身体不舒服,在网上搜取了该文章的朗读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们观看。这不仅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充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平常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以此来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们能更加主动地进行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到思考的队列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地促使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充满兴趣,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型创造人才。当然,作为启发式教学的开展者,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开发启发式教学的附属教学手段,从而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及知识面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宋朝霞.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3(20).

第9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新教材 文言文

一、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特点

(一)多

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增加了古代作品的所占比例,古诗文共占据了全篇目的四成以上。通过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研究后可知,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全面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水平,还要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古文作品,一方面培养高中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新

首先,相较于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材,新教材中的内容淡化了工具性,着重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并应用中国的语言文字;其次,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更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再次,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与道德修养,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最后,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发展健康个性,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深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更加深奥,例如由王勃所创作的《滕王阁序》采用了大量的铺排渲染手法,在每个句子中都蕴藏不同的典故。再例如《庄子・逍遥游》中阐发了老庄的哲理。诸如此类的文章不胜枚举。

二、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方法

(一)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文言文学习的最大难度即为转换古文与现代文之间的关系,其中不仅包括古语同现代语之间的表述差异,而且包括古人与现代人之间的思想差异。事实上,在面对数量众多的虚词与实词时,很多教育者只能够采用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积累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正是这个道理,当基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势必会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在日后的文言文课程教学中,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地制订知识积累计划,帮助他们将零散的古汉语材料系统化处理,建立“文言知识库”。通过此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古人的想法与写作意图,还可以让他们熟练掌握虚实词的意义与用法。例如在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的“夫”字,如果是运用在文章开头处,那么其所起到的作用为平衡句子音节,让整个句子更加有层次;用在句中则具有代词作用,可将其理解为“那、那个、那些”。教育者要让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

(二)要把握住中国汉语文化的变化规律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细节中。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从基础开始,其中包括听、说、读、写,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且缺一不可。对于相对烦琐的文言文课程来说,教育者应当从相对简单的“词语”入手,当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逐一了解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句子和段落学习。

相较于现代文来说,文言文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学生都会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较大的畏难情绪,教育者应当采用一些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全面了解到中国古汉语文化的演变与发展规律。此外,为了解决教材内容中没有涉及的难点问题,教育者还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引入一些优秀的文言文词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文言文知识与内涵。

(三)要展现出中国汉语文化的全貌

文言文是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详细记录了我国历代的发展历程。高中语文教育者如果想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百年前的语言文化,那么首先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即为赋予他们感悟文字的机会与能力。为此,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文言文编写,需要尽可能凸显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脉络,从而向学生展现出中国汉语文化的全部面貌。通过上文的介绍可知,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具备引领文化与熏陶思想的重要作用。此外,高中新教材中有关于文言文的注释与参考部分的内容变得更加详尽,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言文内容,还能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例如在《劝学》这篇文章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此句文言文将好马与劣马作为比喻,通过其行走路途的遥远教育人们锲而不舍的人生道理。高中生通过对此篇文言文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马是古人重要的交通工具,还可以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哲理,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对文言文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