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摄影艺术的类别

时间:2023-08-04 17:19:16

导语:在摄影艺术的类别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摄影艺术的类别

第1篇

(一)隐型文化的内涵

摄影艺术是文化的体现,需要有着极为复杂的艺术构思和丰富多彩的精神创造力。摄影艺术属于人类掌握大千世界的精髓,通过艺术审美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摄影家通过对生活的感悟、理性的思索、艺术的构思形成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视觉艺术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形式构成,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视觉艺术思维方式始终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感性形象,同时也有别于逻辑认知的抽象思维方式。摄影艺术家如果要揭示现实生活中的内在规律以及社会现象所反映的本质意蕴,在创作作品过程中需要感性直观的现实材料、鲜明生动的视觉影像元素、丰富的人生阅历来刻画实现。摄影要求创作人员应该具有独特的艺术视角、审美意识,具备高超的艺术欣赏水平和丰富的鉴别能力,这样才能发现平淡的大千世界中别人所无法发现的细微差别以及特殊规律,才能挖掘出具有特殊意境的艺术题材。摄影艺术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完美结合,也是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的一种超越。一件具有价值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要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它处处透漏着平常生活中朴实的气息同时又蕴含 着闪烁着哲学思维之光。观看着艺术作品、感悟常人的心理,不同的人会发出不同的感叹。摄影艺术是对事物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它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规律,使事物能从具体现象上升到本质属性,其中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以概念、逻辑、范畴作为运思工具的过程。摄影艺术始终离不开感性具体形象的直观和把握,由感性具体而达于本质规律的显现。大多数摄影艺术是原型是来自客观生活,反映客观生活,但是又高于客观生活,它不仅仅局限在对客观生活的机械临摹,更重要的是对客观生活的高度认知和概括,揭示客观生活中奥秘与真谛、内在本质规律。这样的艺术作品更具有规律性、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具有普遍性。黑格尔说过“因为艺术要把被偶然性和外在形状玷污的事物还原到它与它的真正概念的和谐,它就要把现象中凡是不符合这种概念的东西一齐抛开,只有通过这种清洗,它才能把理想表现出来”。摄影艺术是把生活中的意识形态,通过摄影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将意识形态重新还原和刻画,最终拍摄成照片形成作品。在刻画过程中需要具有高超的摄影技术水平,这一过程也是将隐型进行显型的过程。把对生活的意识信息通过感知、处理、加工、最后在还原成常态这一主体过程也是将隐型文化进行显型认知的过程。

(二)摄影艺术的隐型文化特征

摄影艺术是对事物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它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规律,使事物能从具体现象上升到本质属性,其中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以概念、逻辑、范畴作为运思工具的过程。摄影艺术始终离不开感性具体形象的直观和把握,由感性具体而达于本质规律的显现。大多数摄影艺术的原型是来自客观生活,反映客观生活,但是又高于客观生活,它不仅仅局限在对客观生活的机械临摹,更重要的是对客观生活的高度认知和概括,揭示客观生活中的奥秘与真谛、内在本质规律。这样的艺术作品更具有规律性、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具有普遍性。黑格尔说过:“因为艺术要把被偶然性和外在形状玷污的事物还原到它与它的真正概念的和谐,它就要把现象中凡是不符合这种概念的东西一齐抛开,只有通过这种清洗,它才能把理想表现出来。”摄影艺术是把生活中的意识形态,通过摄影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将意识形态重新还原和刻画,最终拍摄成照片形成作品。在刻画过程中需要具有高超的摄影技术水平,这一过程也是将隐型进行显型的过程。把对生活的意识信息通过感知、处理、加工、最后在还原成常态这一主体过程也是将隐型文化进行显型认知的过程。

(三)文化与摄影艺术创作的关系

人文对摄影创作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文化的影响与制约。摄影创作就是在创作者在叩动快门的一瞬间头脑中的思维方式,但这种思维方式的建立与创作者的社会地位、文学修养、社会背景、兴趣爱好等有直接关系,这也能直观地代表摄影者的文化底蕴。我们说到创作摄影艺术作品,不能不提到摄影大师卡尔•布列松,很多人为他的绝妙光影搭配、天才式的构图方式而赞叹,他的每一幅摄影作品都深刻地揭示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阶层、人类文明等,他将绘画与摄影再度融合,用自己深邃的政治眼光与明锐的政治思考镶嵌在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的方式为后人称赞。我们今天说到摄影艺术包括各种艺术创作在内,都需要我们在娴熟驾驭的基础上,增加美学、哲学、声韵等的点缀,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创作者去研究分析。因而也为摄影艺术的创作增添新的无穷魅力,我们通过摄影提升文学内涵、参悟万物、净化心灵。

(四)摄影艺术在文化中的呈现方式

1.摄影艺术是视觉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

摄影作为一门艺术语言,通过人眼向人类传递不同的视觉符号。语言是文化的表现,文字是语言的核心。摄影是通过色彩、光线、形状等文字媒介,组成一张张内容丰富多彩的视觉语言文化,使人在视觉形象的感性认识下,接受摄影带来的艺术信息。摄影艺术作为视觉文化的特殊符号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摄影艺术具有视觉延伸性。媒介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包括视觉媒介、听觉媒介等多种类型,对于摄影艺术而言,照片就是人类视觉的外延。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旅行中拍到的地球画面,把我们的眼睛延伸到了太空,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延伸。摄影艺术正是通过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为处于特定时空的观众提供了超越时空界限的图像世界。虽然摄影艺术能延伸我们的视觉,但要通过这种延伸来丰富自己的认识,仍需要观众积极、深入的思考,这在我们面对内含丰富、寓意深刻的摄影艺术作品时尤为重要。一幅生动的摄影艺术作品融汇了各种符号元素,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语言。其次,摄影艺术具有视觉瞬间直觉性。摄影将现实生活中某一精彩瞬间的画面通过摄像技术定格下来形成图画。人无法控制时间的流逝,但是人可以保留时间的脚步。摄影就是保留时间经过的一种方式。摄影不同于摄像,但是摄影将时间印记更加凝练升华。如果说时间像风一样,让人难以捕捉,那么摄像将气态的风液化成了水,而摄影是将气态的风直接凝华成了冰,这更是一种质的超越。

2.摄影艺术是文化传承的视觉途经

对于文化来说,传承至关重要。人类有了文明之后,迫切地将文明记录下来传承下去,古代祖先将文明刻在石头上,作为时间印记的传承,这也是最原始摄影艺术的原型,也是视觉语言的最至关的表现方式。到了现代人们可以直接通过摄影技术将历史与文明记录下来,传承和发扬下去。就像贝尔纳的说法,希腊并不是自己发展或者形成了自己的文明,而是从别人那里“发现”和“拿来”了文明。文化是传播的产物,传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人类研究文化和文明离不开对传播的分析,同样,研究传播离不开对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的考察。摄影也是伴随着这种需求的时代产物,起到了传播文化的社会资源。它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文化传播提供发展契机和生机活力。中国摄影作品有着自己的特点。其中绝大部分内容突出中国特色,另一个则是极少的作品在后期制作上采取的技法和手段。我们强调的是中国摄影在作品的物态化形式上难以继承传统文化,那是因为摄影用它特有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承载着摄影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我们在摄影作品物化以外的思想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国正派文人的高雅情操,同时继承了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求新求异的变革精神。此时,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人而非摄影作品,摄影作品只是反映了作者集成的现象和事实。

二、摄影艺术在显隐型文化呈现中的应用初探

(一)对应用实例的分析隐型文化

不能用语言、文字、图片直接表现出来,它处于深妙精微的自我意识当中,它缺乏传播的普遍性,只能悟道,不能习得。在控制论中将隐型文化比作“黑箱”,它具有某种功能,但其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测和分析的系统。在摄影作品创作上摄影艺术家凭借自己的文化修养、审美方式等创造出优美亦或深邃的题材作品,在传情表物上主要把握光线、色调、构图,我们说隐型文化的显性在摄影中的应用主要是将创作者的情感赋予事物的呈现上,它的呈现过程需要创作者在掌握一定技巧的基础上对光线、色调、构图的把握上。因此我们讨论的在摄影中的隐型文化呈现就是一种作者对事物表现上的应用技巧。

1“.用光”在摄影创作中的效果呈现在摄影过程中,常说“摄影是用光来绘画”,还有的说“光线可以改变作品的效果”,都说明光线在摄影作品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摄影须借助光线才能完成作品;须根据光线的照射方向确定构图;要结合光线强弱安排曝光组合,因此摄影对光线的要求如同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理想的摄影作品是建立在把握光的性质、特征及其在摄影作品中作用的基础上,加之我们的创作理念才能最终获得理想的摄影作品。为实现光在摄影作品中的呈现意境,我们须知光的类别、照射角度(强度)以及色温指标等,通过有效地控制光线,找出用光的方法,达到拍摄出光与影的佳作。光线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主要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摄影创作用经常运到光线的投射,大体上有顺光、侧光、前(斜)侧光、后(逆)侧光、逆光、顶光等。

2“.色调”在摄影创作中的效果呈现

色彩的基调称为色调。色彩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光线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与反射,反射的光线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发生作用的结果。色彩诱惑力在于能够强刺激人的视觉,带来无法抗拒的冲击力。但我们也知道单纯的色彩给人在生理、心理反应外,常常无法激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当我们把特定色彩与具体的物体或氛围组合在一起时,换言之即事物的突出特性注入到色彩之中时,它自然地让人有所联想和情感共享。优异的色彩架构促进作品的感官冲击力,色彩的运用在摄影中起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摄影家在摄影艺术创作中对色调的运用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摄影艺术创作中,色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素”,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能够从多个角度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因此,合理运用色彩,能使摄影艺术作品富有特殊的艺术魅力。首先不同的色别能够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如红色有热情、兴奋之感,绿色有宁静、平和之感等;其次,不同的色调也能营造出不同的气氛,一般来说,冷色调的画面给人清朗、安静的感觉,暖色调的画面则显得活泼、热烈;浓调类画面刺激、醒目,淡调类画面体现安详、温馨。

3“.构图”在摄影创作中的效果

呈现所谓摄影构图,就是把要表现的客观对象有机地安排在一幅摄影画面中,使其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通过它把摄影者的意图和观念表达出来。在同一场合,同一地点,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一位作者的文化修养、底蕴是不同的。镜头里的影像是客观事物在每位作者头脑中的映现。一幅好作品的诞生,除了摄影者构思、立意选取的角度和技巧的熟练程度之外,主要还在构图。摄影创作通常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绘画和透视学原理,选择主题与主体,把捕捉的景物及现代摄影技术的表现手法通过构图穿插在画面里,达到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即可。

(二)摄影艺术的创作启示

第2篇

关键词:摄影技术;油画创作;联系与影响;创新发展 

 

现代光影成像技术的开发,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发展。运用各种生活素材为载体,传达主体特定的思想情感活动,是摄影艺术再现功能的泛化。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塑造静态视觉形象,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创造过程。 

摄影与绘画同属于艺术的范祷,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二者通过物质材料媒介,用形体构成、色调选配、和明暗对比等艺术手段从生活中截取典型形象,实现平面视觉艺术的直观表达,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不断研发,摄影艺术的完美写实再现功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深化了绘画艺术特别是油画创作的影响。本文结合摄影与油画艺术的联系特点,阐述了摄影技术对油画创作的关系。 

一、摄影技术与当前油画艺术的联系: 

1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 

在艺术形态的分类中,摄影艺术和油画艺术既都是视觉空间艺术的类别;又同属于再现性造型艺术的范畴。二者在艺术特征上同样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特点。 

2具有协调的视觉空间 

摄影和油画本来都属于平面造型表现,借助光影、色调、线条和构图的变化效应,通过平面描绘形式,熔铸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创作灵感,表现物象的空间立体感。 

3具有瞬间的生活表现 

摄影和油画艺术表现,都需要针对生活中的典型素材进行瞬间捕捉,把要表现的内容,选择一定的空间,用物化手段凝定下来,构成具有完美精神风貌和本质意义的艺术形象。 

4具有统一的物象并列 

作为平面造型艺术,摄影和绘画都可以把彼此交错的物象、形态和景象,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的形式在平面上直观并列地展现出来,构成和谐统一的完美整体。 

二、摄影技术对当前油画艺术创作手段的影响 

摄影和绘画艺术的发展,都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创作手段去实现,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油画创作就是艺术家运用油画材料,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综合体现的艺术形式,摄影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油画艺术创作的色彩、明暗、肌理、质感、光感与空间等造型因素。 

1摄影技术的运用,减缩了写生手段的繁杂化 

油画艺术的审美再现,首先取决于创作者运用写生手段,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与取舍,把其形象依照严谨的构图方式初步表现在草稿上,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刻画描绘。而现代摄影技术快捷的再现功能,为油画创作提供了相当写实的物象造型资料,省略了相当多的写实活动。相对来说,摄影技术的运用减少了油画创作写生过程带来的麻烦。 

2摄影技术的运用,促进了绘画材料的广泛化 

材料是艺术家内心表达的媒介,是视觉传达的载体。摄影和绘画所使用的物质媒介材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摄影艺术是科技文明的产物,而油画所用的媒介材料是油画颜料、画笔和画布画质等材料。摄影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应用于图像艺术。同时也为油画艺术创作材料的开发及综合运用,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油画材料也由传统的布、纸、木、石、颜料、漆油、木板等拓展到金属、纤维以及任意的现成物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制作条件和工具材料逐渐广泛化。

三、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观念上的影响 

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平面基础上塑造静态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加工形式创造过程。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的创作影响如下: 

1 促进了油画创作风格在思想上、形式上的多元化发展 

油画风格是指体现画家生命特质和审美倾向的油画组织秩序与品质。具体受画家生命特质的稳定性,画家审美倾向的社会性与变化性等因素影响。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代视觉艺术中,摄影技术图像给人们带来的图像化审美形式已经成为时代特征。与此同时,新一代画家采用自由、开放的观察方式,引进一系列比如剪切、近焦距、取景框架、序列性等摄影技术,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不断注入自己的创作思想与个性情感,体现了当代油画最显著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 

2 改变了油画艺术对文化符号图像的独创形式 

摄影作为一种利用机械科技来记录视觉画面的方式,一经产生便预示着图像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思维模式,摄影技术从诞生由一开始对绘画图形及文化符号的借鉴,逐渐发展到现在绘画不断直接或间接地挪用越来越科技化的摄影图像,改变了油画绘画艺术对人类文化符号及图像创制的再现、记录、叙事、宣传等诸多固有功用,借鉴摄影技术中对于视点、尺寸图像分割法的油画创作,呈现时空、观念和风格的集合,标志着当代油画已进入了图像化的时代,当代油画与摄影图像的结合在表现技法上趋向融合。 

3 衍化了油画艺术对摄影技术记录性功能的借鉴 

油画是建立在对现实客观事物内在本质与规律基础上的模仿和再现,是记录具体物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摄影技术的运用,生成了油画创作手段自身的物象再现功能的弱化,摄影技术对物象的快捷性记录方式,对油画创作艺术的再现功能提出了严峻挑战,油画艺术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法则及创作规律,通过对物象的线条、色彩、形体、构图、肌理等创作要素的组合,塑造物体形象,它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 

而摄影技术则可以运用科技材料针对物象的造型进行机械性复制。同时,摄影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能够为油画创作提供可观的创作资料和素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油画艺术,是对摄影记录性功能的借鉴。 

结束语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摄影艺术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并以纪实功能和成像快捷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社会功能,摄影与绘画之间的相互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两种艺术形态的交融互动,将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现象,这已成为当代艺术创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念,实现摄影与绘画艺术的共同融合,是现代艺术创新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3篇

《导火线2》(2011)是一本摄影集,聚焦于反恐战争,借鉴了德国剧作家贝尔托·布莱希特的1998年英语版《导火线》。布莱希特给“二战”时期的剪报配上四行诗作为照片警句,试图解读大众传媒的照片。他质疑摄影记者在当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中的作用,认为媒体的照片神秘难懂需要解码。布鲁姆伯格和查纳林从谷歌图片中收集反恐战争的图片,采用丝网印制法将一些低像素的图片放到布莱希特的图片区域中进行粘贴复印,创作出这本全新的摄影集。两位艺术家通过图片分层叠加手法重新诠释了当代社会冲突。

在跨媒介摄影实践中,奥斯托亚综合了集成照片、绘画和写作等表现形式,重温了鲜为人知的中东欧先锋派运动及西方知名的同类运动。她将相似的同类照片拼贴组合起来进行拍摄,合成新的影像。她特别选取了法国女演员碧姬·芭铎和波兰女影星卡里娜·谢鲁斯克的照片,以凸显妇女在20世纪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真假眼泪主题的作品中,奥斯托亚将模特儿旺达·胡贝尔1931的照片与荷兰艺术家巴斯·让·阿德尔1970年的无声电影短片《伤心到不能告诉你》中剧照拼贴并置在一起。她试图用影像来记录和表现现代文化,开拓新的历史叙事模式。

福勒曾是一名地下音乐圈的自由爵士鼓手,2008年变身为一名视觉艺术家。作为一位音乐家和艺术家,福勒在作品中将镶框的图片交错叠加起来,融合了摄影、雕塑与表演艺术元素。这些三维照片很大程度上带有自传性质,大部分都属于快照,包括作者的朋友们、工作室、镜子及背景墙等。福勒为这次展览特别构思了《2011年冬至2012年秋》这幅作品,图片内容包括出现在《无题3》中的朋友们、在咖啡馆及复活节朋友家的聚会、摄影艺术中心、保安服等,将两个相框与8幅镶框图片叠放在一起,同时展示了图片及相框的背面。

奎兰对抽象摄影的尝试主要是以女性主义和物质文化为主题。在《索菲亚》中,她以一块折叠褶皱的瑜伽垫作为拍摄对象,象征当代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作品的名字取自朱迪·芝加哥的女性主义装置作品《晚宴》(1979)中39位妇女中的一位。同样以瑜伽垫作为主题,《劳拉》则诠释了性别的抽象形式。在拍摄这幅作品时,奎兰尝试用过期的黑白胶片达到宝丽莱相机的拍摄效果。而底片并没有充分显影,意外形成了双峰图形,艺术家又将黑白底片进行了数码扫描并染色,制成了现在的作品。而作品的名字则是出自20世纪90年代大卫·林奇拍摄的电视剧《双峰》中的女主角劳拉·帕尔默。

凯尔姆对类型学,具体到大宗生产的模型、物体的功能和特性及纺织品的图案设计风格和印花技术更感兴趣。她将不同类别和风格的事物精心组合起来,融合了艺术、历史和文化元素。她使用大中型类比相机拍摄的照片构图精细,采用手工冲印,效果如同广告图片,而照片中物体的真实感也由此被摄影技巧和物体的奇特组合所削弱。凯尔姆对物体的布局令人不解,就像《无题》中那样,精心设计的物体摆放位置让人很难猜透作者的用意。

普莱德的《比例》系列作品中的豚鼠形象让人想到宠物摄影的同时也会联想到实验室研究,甚至还与奴隶贸易历史有联系。17世纪,原产于南非的豚鼠作为稀有之物通过往来于几内亚、英国和南非的奴隶贸易商船来到欧洲,它的英文名字很可能就是取自所途经的国家几内亚。普莱德借助丝带、绳子等道具赋予了这个面无表情的小动物以个性,同时通过特写、双重曝光及变焦等摄影技巧掌控着画面。而在《这不是我的身体》系列中,普莱德借鉴了暗室实验和当代医学成像技术。她将母体中胎儿低像素的核磁共振图像与透过有色滤光镜拍摄的沙漠照片叠加起来,试图探索生育过程及关于人性与妇女选择权的政治辩论的视觉体现。

第4篇

[关键词]模糊影像;平面摄影;艺术视觉

随着文化和艺术的不断发展,视觉文化和信息的传播成为媒体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平面摄影行业对模糊影像方式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视觉方面产生的艺术效果,与传统图片信息相比,人们更喜爱一目了然的信息。

模糊影像内涵分析

1.模糊影像概念。模糊影像的内涵是:给人们带来的思维意境是观看对象不清晰,但是凭着人们的思维逻辑,能对失真的部分填补出,进而丰富素材内容,使人们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对信息进行思考。

2.模糊影像的类别形式。模糊影像从视觉类别的角度可划分为两类:一是客观模糊;二是主观模糊。客观模糊包含人为因素与非人为因素,其中非人为因素受到以下两种因素的限制:(1)摄影实际环境的条件限制;(2)摄影者自身技术的限制。在主观模糊影响因素中,主要是由人为造成的,与摄影师的创作有紧密联系。

平面摄影中模糊影像视觉艺术的运用

1.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摄影除了包含公众媒体,还包含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以及经济等领域,既然新闻报道以陈述事实为主,就使得报道摄影纪实性难免会遇到不可克服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而巧妙地利用模糊影像的方式,能提升新闻报道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为了将模糊影像更好地运用到新闻报道当中,首先,应对事件的真实状况进行展示。其次,应在保障报道图片信息真实的基础上,展现出相对中立的内容。最后,应在报道中安排与调整模糊影像图片的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文章内容叙述。

2.在商业摄影中的运用。很多摄影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会在意作品的商业性。而实际上商业摄影和摄影创作具有共同的特征——原创性。关于模糊影像在商业艺术摄影的深层追求,首先,要对商业摄影的功利性倾向进行明确,进而为作品增添情趣。其次,要将表现力和产生意识进行融合,良好的商业摄影要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如何增强商品的可视性成为摄影师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最后,应增强摄影图像画面的审美和情趣。关于模糊影像运用的新领域运用在艺术的各领域中,形成具有魅力的艺术作品往往将各种形态的艺术形式进行融合,进而形成融会贯通的艺术力量。自模糊影像提出后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际信息和艺术文化传播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平面摄影对模糊影像作品处理方式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其中色彩、光纤以及建筑三者的作用,将使人们重新审视自身和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重新认识数码摄影时代的像片及图片概念

在数码摄像技术快速发展起来的今天,怎样分辨出像片和图片成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也就是怎样区分数码摄影后期处理以及创意设计之间的关系。因此,重新定义当今时代的像片和图片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像片,应该从摄影艺术的工作或创作流程角度加以定义。摄影分为前期拍摄和后期出片两个互相关联的阶段,前期是照相机对原始场景的相对真实的记录。所以,像片可以说是对原始场景进行真实记载而不加处理的图片。此定义所强调的重点所在是“通过镜头记录”和“原始图像信息”,而不是经过一系列再加工后得到的图片。对于图片,可定义为:通过任意的图像创意设计手段获得并输出的图像,包括扫描、绘制、设计、处理,或者从图片库获取并再做加工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这种后期的加工处理实际上包含着许多的造假成分在其中。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像片是一种图片但图片不一定是像片,因为它不一定满足像片的定义。在如今的数码时代,理解中的像片必须是对原场景的真实记录而不加有任何后期的处理制作。这也就是说,一旦对像片进行了相应的后期处理,使其不再真实反映原场景,浏览者也无法再识别出原场景的情况下,就只能叫做图片了。再严格一点,凡是“多底合成”类的“像片”都作为数码艺术图像或数码艺术创意图片对待,以便区分像片和图片,减少像片造假的困惑。

二、界定数码像片与数码艺术创意图片的必要性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摄影技术相关的设备成本迅速降低,高精度的胶片、图片扫描仪、绘图板、压感笔已成为行业内很普通的常用设备。而且,科技更新速度十分迅速,一些p图软件应运而生,这使得一些原来以为不可能实现的移花接木类的摄影技术变得十分简单而且普通。ā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需要进行摄影处理,而是通过一些p图软件就可以实现像片的高精美,而且十分“写实”。就目前这种摄影与设计、像片与图片混淆不清的状态,要想保留具有160多年发展历史的摄影艺术之特性,使之一直存在而不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使数码摄影和数码艺术图片创意设计能够共存和发展,真正辨别出数码像片和数码创意摄影作品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建立数码创意摄影或数码摄影画艺术门类的益处

长期以来,一些通过数码摄影技术以及后期处理技术得到的摄影作品一方面被人家所不接受,另一方面又通过比赛等途径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追捧。而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这种数码摄影技术有一定的存在理由,由唯物主义辩证法可知,它存在即是合理,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打压它,而要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使它很好的发展起来并为人们提供福利。因此,建议摄影界正式建立数码创意摄影或者数码摄影画这样一种艺术门类,或者艺术专题,专门应对后期二次创作的数码艺术创意图片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并在今后的综合摄影展中都设立这样一种专题或类别,使这类图片出现在它们应该出现的展台上。当然,就前文的相关定义以及概念可以知道这类摄影技术并不属于真正单纯的摄影的技术,因为它经过了一系列后期处理,包括合成、修改等,使它完全不具备了真实的图画效果。拍摄这种艺术照片,可以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可以充分使用各种成像技术,修改合成原有的拍摄照片从而得到新的艺术像片。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在后期处理图片时可以毫无顾忌,还是需要保留原来像片的基本要素,不改变其真实的意图,否则只能是单纯的图片了。另外,而且,在提交作品时还需要附带有原始素材,避免过于虚构而脱离了实际。这种摄影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摄像,它将计算机合成处理与创意摄影相结合起来,使得摄像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摄影门类,丰富了摄像领域。这样在传承传统摄影技术的同时,还开辟了新的摄影领域。出现这样的新型摄影门类后,对于一些喜欢摄影的人来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图片任由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创造出最新奇的摄影作品,使得合成的图片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以及人的价值体现。由于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技术的出现,给好不容易获得艺术地位的传统摄影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但也带来了发展机遇。为了能使自己的摄影艺术品真正被人所理解并接受,这就需要摄影者将自己合成的艺术图片进行分门别类,使其真正成为一门艺术,这无疑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其重要意义是将传统的纯胶片摄影、现代的纯数码摄影以及发展中的数码创意摄影看作是同一艺术形式下的三种艺术分支,从而可以清楚地界定像片与艺术创意图片的特点和差异,较好地解决摄影与设计、数码像片与数码艺术创意图片之间的关系与争议问题,使新老艺术都有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这对当今的摄影发展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这也将带动科技领域又一次伟大革新,为人来带来更多的福音。

作者:张文胜 单位:厦门工商旅游学校

参考文献

[1]戴幼芬,吴宁宁.小窗口大世界——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创意摄影选修课程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6):39-40.

第6篇

本次大赛征集在华山拍摄的风光景观类、人文纪实类两类作品,设春、夏、秋、冬四个分赛段,各赛段单独接受报名、组织作品评审。大赛另设年度大奖,将从各赛段获奖作品中评出(拍摄使用相机品牌不限,但胶片作品须扫描为数字文件提交。手机拍摄的相关作品亦可参赛)。评选结果将在大赛官网()、《摄影世界》杂志及官方微博(weibo/photoworld)及合作媒体刊登。预计于2014年3月中旬颁奖。

参赛须知

1.参赛者须确保其参赛作品由本人独立创作完成,且保证作品不出现任何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侵犯他人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如有上述侵权,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参赛作者本人承担。

2.参赛者提交作品后,即被视为已同意大赛主办者及其被许可人拥有参赛作品的使用权(著作权仍由作者拥有),可在互联网、《摄影世界》及合作媒体,以及评选活动的相关材料中展示、刊登,不付稿酬。(此处使用权仅指用于摄影大赛的宣传、以及获奖作品可能用于出版获奖专题,不包括其他用途。如参赛作品被用于其他稿件,会按杂志正常标准支付稿酬。)

3.凡不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参评、获奖资格。

4.参赛者同意大赛组委会拥有本活动规则的最终解释权。凡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条须知及参赛规则。

赛程设置及评选时间

春季赛:2013年5月20日已截稿(以上传时间为凭)

夏季赛:即日起至2013年9月20日(以上传时间为凭)

秋季赛:即日起至2013年11月20日(以上传时间为凭)

冬季赛:即日起至2014年1月20日(以上传时间为凭)

大赛组委会拟在各赛段征稿结束后的2013年6月上旬、10月上旬、12月上旬和2014年2月上旬,分别组织评委会专家进行作品评选,产生各赛段的金奖、银奖、铜奖和佳作奖,并在官网。之后合并四个赛段的两类获奖作品,从中评出年度大奖一套。

参赛规则

1.本次大赛参赛图片需为距投稿之日两年以内使用相机或手机在华山拍摄的作品,且未曾在其他摄影比赛中获过大奖。

2.恕不接受电脑创意和严重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照片仅可做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不得做合成、添加等技术处理)。

3.作品形式:本次征稿只收电子文件,不接收纸质照片。数码相机或手机作品必须是JPEG文件,数据在1~6M内即可,保留照片的原始参数信息(EXIF)。请参赛者务必保留原始数字文件或胶片底片,以备组委会应评委要求调用查核作品的真实性。

4.作品数量:每位作者可根据作品内容,选择对应的1-4个赛段(注意在各赛段的截稿时间前完成提交),各赛段提交5~10幅/组作品(少于5幅/组或多于10幅/组均不接受),每套组照最多6幅,请勿重复提交。

奖项设置

1.各分赛段分别设置风光景观类、人文纪实类作品类别,两类的奖项分别如下——

金奖1名:奖金3000元

银奖2名:奖金各2000元

铜奖3名:奖金各1000元

佳作奖5名:奖金各800元

手机创作奖5名:奖金各500元

2.年度大奖,合并各分赛段两类获奖作品再次评选产生,奖项如下:

年度大奖1名:奖金50000元

银奖2名:奖金各20000元

铜奖3名:奖金各5000元

手机创作奖大奖1名:奖金5000元

(个人获奖总额超800元者将由组委会按有关法律法规代扣缴个税后颁发)

作品提交步骤

1.每幅作品的命名形式均为:春/夏/秋/冬+作者名+风光/人文+手机作品(不是则无此项)+作品标题+组照序号(如果有的话)

2.每位作者的5~10幅/组照片装入同一文件夹,同时请附上完整填写如下信息的txt文档

·作者姓名 ·手机号 ·Email ·居住地 ·作品名称列表

第7篇

一、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之辨

新闻摄影不是艺术摄影,它们各有其特点和擅场,这本不成其为问题。然而,由于它们都以相同的二维图像形式出现,在图像采集与画面语言的构成方面也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其区别并非那么泾渭分明,有必要在进入正题前进行一番辨析。首先,新闻摄影是一种图片新闻。与文字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等相比,图片新闻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们的区别在于所使用的媒介及表现形式的不同。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认为:“新闻摄影是报道某些事件和与这些事件有关的个人或知名人物”。[2]图片新闻首先是新闻,其次才是图片。在这一前提下,能否及时、准确、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是评判新闻图片质量的根本价值所在,而图片所具有的形象价值则退居其次。也就是说,在新闻性与形象性、真实与审美、传递信息与娱乐身心之间,前者起绝对主导作用。真实准确地传递信息是图片媒介的优势,也是新闻摄影的目的。在对新闻摄影所做的若干解释中,一个广为流行的定义指出:“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3]这个定义明确提出新闻摄影的目的是“传递新闻信息”,之所以强调“图文结合”也是为了能够弥补图片之不足,更加全面准确地传递信息。荷赛在创办之初就明确宣称,其宗旨是“鼓励高水平的专业新闻摄影标准,促进信息自由而无限制的交流”。[4]这从另一角度指出新闻摄影的目的是“信息的交流”。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新闻图片能够与文字并驾齐驱,成为“两翼齐飞”中的一“翼”,因为其对事物的准确反映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历次新闻图片的新闻性与形象性孰主孰次的论战中,最终都是新闻性占了上风,因为它是新闻而不是艺术。通过照相机记录新闻事件,确保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直被报道摄影师奉为基本的工作准则。其次,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在创作方式、表现形式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各具特点。为了更详细地描述新闻摄影的特点,我们不妨对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进行一个比较。当然,这种比较的价值可能会因为对艺术摄影彼此相异的解释而稍打折扣,但放到摄影文化的宏大背景下考察,这种比较是有意义且必不可少的。

(1)创作方式。新闻图片的拍摄方式以抓拍为主。早在20世纪20、30年代,被称为“新闻摄影之父”的法国摄影家萨乐蒙便确立了“小型相机+现场光+不干涉对象”的拍摄手法,抓拍后来成为新闻摄影最基本、最重要的拍摄手法,因此萨乐蒙又被尊为“抓拍摄影之父”。《美国新闻摄影教程》认为:“新闻图片的风格建基于抓拍的一瞬间”,“摄影记者必须尽可能捕捉被摄对象无意识的一瞬间,以记录他们的真实情感。…拍摄结果依赖于他们(指摄影记者)不加干涉地抓取到贴切瞬间的能力。”[5]中国新闻摄影的前辈蒋铎也指出:“新闻照片、纪实照片的基本拍摄方法应该是抓拍”,[6]并充分论述了抓拍的基本特征、优势、忌讳、方法等。然而,艺术摄影的拍摄手法没有任何限制,举凡抓拍、摆拍、置景、合成等,变化多端,无一不可。不仅在前期拍摄、后期处理方面具有充分的自由,所使用的摄影器材和感光材料亦不受任何限制,摄影者可以充分探索各种摄影手法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创作方式的多样性带来了艺术摄影画面语言的丰富多彩。

(2)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主要指摄影图像的画面语言和最终呈现形式。对新闻摄影而言,通常要求画面清晰、主体突出、要素较全、意义明确,文字说明也是新闻摄影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交待新闻信息必不可少。新闻摄影的最终呈现方式是纸质媒介和网络空间,对画面质量无需精益求精,满足基本需要即可。艺术摄影的画面语言则极为丰富多样,各种平面艺术的造型、构图手法均可借鉴使用,还可充分挖掘摄影技术所特有的造型语言,如慢速曝光、色温对比、透视调整等。艺术摄影作品的呈现形式不拘一格,既可以传统的书报媒体,现代的网络空间,也可以通过美术馆、画廊、橱窗等进行展出。

(3)价值取向。对新闻摄影而言,快速、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是根本原则,这也是判断新闻图片价值高低的评判标准。在画面意义的表达上,要求简明直观,不宜使人琢磨猜测,更不宜产生歧义。对艺术摄影而言,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于表现主观情感、传达审美信息,并不追求画面的真实可信。艺术摄影作品通常不仅强调形式的美感,还重视意义的丰富复杂和情感的含蓄蕴藉,充分利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含不尽之意于画外。那些画面粗陋而不符造型法则、意义过于简单直白、感情肤浅的作品则被视为等而下之之物。再次,新闻摄影的艺术化不同于新闻摄影的艺术性。前面已经说过,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虽然我们对二者进行了一些辨析,但在实践中由于二者在造型语言上的诸多趋同性,所造成的困惑其实由来已久。例如荷赛在1975年前的奖项设置中设有“新闻”、“特写”、“体育”、“图片故事”、“艺术性强的新闻照片”等类别,其中“艺术性强的新闻照片”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正是这种困惑的具体表现。毋庸讳言,新闻图片是可以具有艺术性的,甚至许多新闻图片在艺术品质上丝毫不逊于艺术摄影作品,在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中这类作品屡见不鲜。然而,新闻图片的艺术性终究是相当有限的,并且主要局限在瞬间、构图、用光、色彩等形式层面,与摄影技术特征密切相关。所谓新闻摄影的艺术化,就是摄影师倾向于在新闻摄影作品中更多地表现主观情感、观念和评价,表现形式、画面语言更加丰富多样。摄影师不满足于报道新闻事实,而是像艺术摄影那样,努力开拓新的语言形式,发挥摄影作品的表现、评价功能。如果说新闻摄影的艺术性主要指图片在形象表现方面精益求精的话,那新闻摄影的艺术化则指一种整体上向艺术摄影演变的趋势。艺术性是特点,艺术化是过程。考察整个新闻摄影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历史上曾有新闻、纪实、艺术混沌一体而无法清晰分野的时期,但一个大致正确的判断是新闻摄影作品的艺术性一直存在,而艺术化则是最近几年新闻摄影发展的新动向。对新闻摄影的艺术性与艺术化加以区分,有助于我们对新世纪以来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有更准确的把握。

二、新闻摄影的艺术化倾向

新闻摄影从整体上向艺术摄影转型,其艺术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画面语言的艺术化,二是创作观念与手法的艺术化,三是社会功能的艺术化。通过对近几年荷赛获奖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转型的滥觞与发展。

(一)画面语言的艺术化

此处的画面语言指新闻照片的形式语言,包括构图、色彩、质感、光线等形式层面。荷赛作品历来是各种新式画面语言的创造者与引领者,各种表现手法与画面语言无不在新闻摄影的可能性中被运用到极致。除了不能对照片形象进行修改外,各种摄影语言均有机会在荷赛中得到充分展示,找到用武之地。在数字技术及其他高科技摄影技术的帮助下,荷赛作品的摄影手法越来越多样,影像语言越来越丰富,不断突破传统的新闻摄影语言。除了生动的瞬间、精致的用光(如人工光线的运用、光比的精微控制)、匪夷所思的视角、精心控制的构图、强烈的对比等传统手法被进一步推到极致,还出现了一些具有倾向性的影像语言和表现手法。

(1)黑白影调。如果说早期的黑白新闻照片是在不成熟的彩色胶片技术、昂贵的印刷成本等条件制约下的无奈选择,那么在技术与成本都不成其为问题的今天仍坚持以黑白形式示人,就是一种有意为之了。虽然如今彩色新闻摄影大行其道,但荷赛中的黑白影像仍不绝如缕,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最近的53届荷赛中,60幅获奖作品中有12幅(组)照片是黑白的(包括因造假被取消获奖资格的一组照片),占总数的20%,其中黑白组照达到10组。其实若从传递信息的角度看,色彩也是图片信息的组成部分,去除色彩等于主动放弃一部分信息,实则是不利于信息传递的。然而黑白图像所具有的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又是彩色图像所不擅长的。将彩色图像调整为黑白或近似黑白的单色(如棕色)图像,正是利用了黑白影调的这一特点。黑白图像不仅能够摒弃色彩对观赏者可能产生的干扰,使注意力集中于事物本身,还能够传达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情绪。同理,那些降低了色彩饱和度的彩色照片也具有类似的效果。可以预想,黑白影调语言仍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图像语言在新闻摄影中长存下去。

(2)模糊图像。清晰不仅是新闻图片的技术素质,也是一张合格照片的基本要求,一张模糊的照片意味着拍摄的失败。从传递信息的角度看,清晰的照片具有更大的信息含量。新闻照片追求更高的清晰度是其本质的自然反应。然而,如果传递信息已不是新闻摄影的主要使命,那么清晰也未必是新闻摄影的技术要求。从50届的《伊拉克夜间搜捕》、52届的《印度时装周后台》到53届的《蒙大拿州汉格瑞豪斯的定居者凯蒂》、《身受重伤的下士》,这类整体或局部模糊的影像不仅富有动感,而且其显得飘忽不定的影像语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

(3)LOMO风格。LOMO相机是一种成像质量较差的照相机,所摄照片不甚清晰、颗粒较粗,而且由于劣质镜头的像场不匀导致画面出现暗角。这种与玩具无异的相机所形成的模糊而带有暗角的影像后来成为一种反主流的艺术影像风格,在部分年轻人中颇有市场,并且为新闻摄影所借鉴和模仿。中国摄影师常河正是凭借LOMO相机和过期胶片拍摄的《中国动物园》获得50届荷赛自然类组照二等奖的。LOMO的暗角风格似乎已经成为荷赛获奖作品心照不宣的影像语言,在近几年的作品中比比皆是。由此可见,新闻照片的图像语言向艺术摄影多有借用,在某种意义上与纪实类艺术摄影图像语言并无本质差别。可以说,经过这一番处理、打造后,最终的新闻画面已经与新闻事实渐行渐远,成了不折不扣的、画面形式压倒信息传达的艺术摄影作品。

(二)创作观念与摄影手法的艺术化

画面语言的丰富多变还只是新闻图像的表征变化。与画面语言的艺术化表达相比,新闻摄影创作观念与手法的艺术化体现了更深层次的变革。首先,这种深层变革体现在创作过程与拍摄手法的转换。新闻摄影通常指在新闻事件现场使用照相机对事件加以记录,这决定了新闻摄影的基本拍摄过程是“发现选择记录”,拍摄手法以抓拍为主。这与艺术摄影作品“观念先行”、“摆拍为主”的创作方式有根本的区别。然而在近几年的荷赛作品中我们发现,“观念先行”、“摆拍为主”的摄影作品占据了越来越多的获奖份额,仅以部分中国摄影师的获奖作品便可看出这一变化。获52届体育组照一等奖的《电视里的北京奥运》,就是一组视角独特、颇具观念意味的照片。它是“先有了想法后才进行的创作”,[7]是被策划出来的作品。这一组11张照片没有直接记录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面及民众的热烈程度,而是从屏幕呈现的角度,以“冷峻”的风格揭示了北京奥运期间电视图像的无所不在,是在同一时间段记录的不同空间画面。无论是商场、后海酒吧、民宅、饭店、办公室、民工宿舍、街头,还是堆满杂物的角落,无论空间如何切换,所有的电视屏幕都指向“北京奥运”这一事件。画面安静而简单,既缺少精致的形式,也缺少戏剧性的冲突,更缺少动人的瞬间。然而,奥运所拥有的渗透力量却在空间的并置中不经意地得到彰显。作者赵青在谈到这组照片的创作过程时说:“我在办公室里看电视中播放的赛场节目时,突然迸发出拍电视里的奥运会的想法。因为奥运会不仅仅是场馆内的事,也和北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是先有了想法后才进行的创作。在一周多的拍摄中,我突出了更多的环境因素,找了许多民宅、酒吧等场景。”[7]这种理念先行的拍摄手法在传统的新闻摄影中并不多见,然而却获得了荷赛的重要奖项。这也印证了一位论者的判断:“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本身,而是关注画面背后所深藏的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以观念支配语言,以观念决定语言的用法。这种论断,对于当代(新闻)摄影师同样适用。”[8]自由摄影人区志航的《那一刻》获得53届当代热点类荣誉奖,这是一组比较典型的观念摄影作品。该组作品由《央视新大楼火灾》、《云南“躲猫猫”》、《上海“钓鱼执法”》等12幅照片组成。虽然照片都是拍自2009年重大社会新闻事件现场,但是画面内容与新闻事件并无直接关系。它是作者为了表达某种观念而创作的行为艺术作品。从50届《中国动物园》、51届《濒临灭绝的植物》到53届《被污染的橘子》,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观念先行”的新闻摄影作品,而这类图像在20世纪的荷赛作品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同时我们也发现,脱离第一新闻现场的摆拍正成为新闻摄影的常规拍摄手法。如《被污染的橘子》便是作者为了突出视觉效果,“采集了一些便于带走的瓜果蔬菜,回到近百公里外的酒店客房进行拍摄”[9]的。其次,这种深层变革也体现在拍摄题材的变化上。新闻图片所记录的是新闻事件、新闻现场或新闻人物,这是无可争辩的常识。然而,52届获奖作品《复制战争》却以惊世骇俗的姿态打破了这一常识,成为迄今为止最为另类的新闻摄影作品。《复制战争》以摄影史上的经典战争画面为蓝本,用玩偶加真实场景的方式模拟拍摄了《诺曼底登陆》、《胜利之吻》、《美军攻占硫磺岛》、《》、《士兵之死》、《八路军战斗在古长城》等经典战争画面。按通常的理解,这种创作手法是典型的艺术摄影手法。事实上,这组照片最初是作为艺术作品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早在参加荷赛之前,这组照片就已经出现在广东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作为艺术品展出和拍卖了。虚拟题材而能在以真实为生命底线的新闻摄影大赛中独占一席,可以说《复制战争》已不是对新闻摄影的边界突破,而是对新闻摄影基本理念的彻底颠覆。这引发了争论:反对者认为,虽然新闻摄影可以进行各种手法和风格的尝试,但又明确表示在新闻摄影中,“目前这种形式的新闻照片在国内尚属初探,严格来说,我个人并不提倡。”[10]甚至认为,“面对新闻摄影新的发展趋势,评委把握得不是很好,在网络和平面设计的冲击下,评委离新闻摄影的走向还是远了一些,应该说从评选结果上看,评委的水平有点良莠不齐。”[11]赞同者认为,“荷赛……和直白式的普利策标准不完全一致,它还讲究品味、意味,允许一种摄影个性。进入本世纪后,其对个性的容忍度越来越大。”[12]作为评委之一的路透社图片与插图部副主任艾佩里•K•埃切尔(AyperiKarabudaEcer)的说法道出了这组照片的获奖原因:“我们一致同意这组照片(指《复制战争》)是‘肖像的肖像’,…这一尝试很有创意,也很有挑战性。荷赛的‘肖像类’允许摄影师采取更自由的拍摄方式和拍摄技术,并且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这组作品看来非常适合这一类别的评判标准。”

尽管这种有点含糊的说法未能从本质上解释何处是新闻摄影的底线,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出荷赛的评判标准和理念具有相当程度的开放性和宽容性,允许这类艺术摄影作品加盟,以促进新闻摄影的不断创新。再次,空间在新闻中日益得到重视。在以记录新闻事件为主的新闻照片中,摄影师着重表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事件中人与人的关系等,强调时间之流中某一瞬间的表现,而事件的发生场景通常只是作为背景存在,起到辅助说明和衬托的作用。但在近年的荷赛作品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即出现了越来越多直接描述场景的图像。这些照片的共同特点是通过对静态场景的刻画来传递某种气氛或信息。已经有敏感的研究者发现:“荷赛不再坚持它本身的广角错落式的画面,近年获奖作品越来越多一种正面场景图片,甚至没有主角,只是静态展示一种‘气场’。”[12]这种创作手法也是向艺术摄影借鉴的结果。这类静态场景的展示在第50届《巴黎无家可归者的帐篷》、《土库曼斯坦之父尼亚佐夫总统》,52届《电视里的北京奥运》,53届《意大利卡西里诺900贫民窟》、《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的流浪者》、《3月3日,加沙影集:加沙地带的图萨》等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拍摄手法不由使人想到人类学的“深描”理论。“深描”是对社会行为的一种微观描述,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应该用“深描”的方式来研究社会行为,“典型的人类学家方法是从以极其扩展的方式摸透极端细小的事情这样一个角度出发,最后达到那种更为广泛的解释和更为抽象的分析。”[14]摄影是一种非常符合“深描”的本质需要的媒介,它有比文字更细致真实的特点。事实上,在民族志研究工作中,摄影一直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从早期柯蒂斯或庄学本的摄影作品中便能发现摄影对其他民族的“深描”。而在艺术摄影中,这种“深描”手法早已屡见不鲜,如慕辰、邵逸农的《大会堂》系列便是典型例证。在新闻摄影中,“深描”体现在对场景和空间无微不至的表现中。它不是通过动态或瞬间,也不是通过揭示主体间关系,而是发挥镜头对细节的表现功能,通过对场景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示空间中的事物,展示事件发生的场景,从中窥见时代变革所引发的社会表征变化,感应其深层脉动。如《3月3日,加沙影集:加沙地带的图萨》,图中是空无一人的房间,除了两个破旧的沙发,一个电视柜,别无他物。天花板上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大洞,这是一次狂轰滥炸留下的印记。一切都在这无声的场景中,空气中似乎仍然弥漫着火药的味道,战争的残暴和令人发指,无辜平民所受到的戕害尽在不言之中。

(三)社会功能的艺术化

通过部分荷赛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闻摄影的功能定位已悄然变化。新闻摄影正日益摆脱传统记录、确证、传递的功能定位,让位于评价、阐释和审美功能,而后者是艺术摄影的常规功能。新闻摄影像艺术摄影一样,越来越美观,也越来越主观。传统的记录定位已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新闻摄影实践。摄影社会功能的变迁与摄影的特性有关。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而摄影是见证事实发生的最重要的媒介(除了视频)。通常认为,摄影图片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它传递的信息是确凿的,具有“证据”的作用。然而罗兰•巴特指出:“照片的反常现象(即悖论,引者注),就是两种讯息的共存性:一种无编码(就是照片上的相似物),另一种有编码(就是‘艺术’,或者是处理、‘书写’,或是摄影的修辞学)”。[15]按照巴特的说法,照片不仅具有字面义,还具有隐含义,而隐含义恰恰是照片最想表明的东西。巴特是从符号学出发来解释摄影之特性的,这种解读既适用于艺术摄影也适用于新闻摄影。至少它打破了人们通常认为的照片只具有见证功能的偏见,可以充分挖掘照片的主观评价及阐释能力。53届荷赛一等奖作品《六月德黑兰的屋顶》便是涉及自由、民主、选举的重大新闻事件,而且发生在伊朗这样饱受西方指责的国家。在这组照片中,一张表现一名德黑兰妇女在屋顶上大声呐喊,表达对大选结果不满的单幅照片被授予了年度大奖。如果单从画面来看,画面语言平淡晦涩,甚至搞不清这个女人在干什么。然而这张照片获得评委青睐并授予最重要的年度大奖,还在于它发挥了照片的评价功能,正如评委会主席阿比利•卡拉布达•艾瑟所言,“该照片宛若揭开冰山一角,预示着重大变革的开端,它赋予新闻以观点”。[16]在艺术摄影中大行其道的批判、评价、阐释等功能,如今俨然成为新闻摄影的不传之秘。在笔者看来,这个奖项毋宁说是西方主流价值观在新闻摄影中的一种体现,某种意义上再一次证明了所谓“客观、中立”的新闻原则的形同虚设,倒不如干脆撕下面纱,借鉴艺术摄影的修辞语汇,主动发挥新闻摄影的评价、阐释功能。总之,新闻摄影的信息传递功能弱化,形象表现能力加强;见证性下降,表现性提升;客观退,主观性凸显。一句话,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三、艺术化,新闻摄影的大势所趋

由上可见,艺术化已是当代新闻摄影作品的重要特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转型?这种转型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新闻摄影最终将向何处去?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对新闻摄影艺术化转型的主客观深层原因加以探究和辨析,厘清新闻摄影的发展脉络,从而把握其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新闻摄影的艺术化不是简单地搬弄画面语言,以陌生化手法哗众取宠,而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及时代背景,交织着主客观的多方面因素。转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看似被动适应,实则也是主动迎合。就总体而言,新闻摄影的艺术化倾向与媒介生态环境及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在重重压力下的新闻摄影必须直面各种挑战,通过转型闯出一条生路。

(1)制图技术的日新月异。日新月异的数字成像采集与处理技术在新闻摄影领域已彻底取代了传统的化学成像技术。制图技术的变化必然对影像语言发生重要影响。每一次技术进步都预示着将出现新的图像语言。正如《东方早报》视觉总监、荷赛获奖者常河所指出的:“…人类历史上的视觉呈现,任何一点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表达方式的变革。从最初的黑白到彩色,到现在影像技术变革带来的媒体融合,摄影的变化也是如此。…摄影记者需要新知识和新技术让自己的作品表达更有深度。”[17]比如数字照相机的超高感光度有助于捕捉暗弱光线下的动态影像,这是传统胶片所无能为力的。微型照相机、遥控摄影、数字红外摄影等技术在各个方向上拓展着画面语言的可能性,形成丰富多样的画面语言。

(2)大众媒介的蓬勃发展。电视新闻对新闻摄影的压力从电视普及起就一直存在。按照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所进行的视知觉研究,人们从运动的图像(比如电影)中比从静止的图像中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18]也就是说,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活动的电视图像要优于静态的摄影图片,这迫使新闻摄影必须奋起应对这一现实。进入新世纪,网络传播的发展(包括数字电视、网络流媒体、手机等)构成新闻摄影的多重压力。在这种压力下,“那些简单的、具有新闻告知意义的照片越来越往后退,而有主观倾向的照片越来越多地走向前台……平面媒体可以通过告诉读者其如何看待某一事件而强调自己的存在和地位,所以无论是用文字还是用影像来表达我的观点、我的立场、我对这个事情了解的深度等等就成为一个媒体必须做的事。另外,当信息通过网络广泛时,对信息权威性解读的迫切性也表现出来。”

(3)受众视觉素养的提升。见多识广、具有越来越丰厚的视觉素养的读者已不满足于直白的新闻图像叙事,开始追求影像的多样化、多义性和独特性。就形式层面而言,他们对图像的审美需求越来越强烈,强调图像的精致与美感。就内容层面而言,他们反对简单的见证式的叙事,强调对新闻照片的评价和解读。受众视觉素养的提升对传统的新闻图像风格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是促使新闻摄影转型的重要推力。

(4)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当代视觉艺术的丰富多样及各艺术间的交流融合对新闻摄影的发展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艺术摄影、活动影像的语法修辞及影像风格对新闻摄影的美学倾向形成了重要影响。绘画中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的理念和思路不但对艺术摄影带来了深刻影响,而且已经在荷赛作品中有所体现,“当代影像艺术正在影响着传统摄影报道”。

以上所进行的简单分析其实不足以充分说明新闻摄影艺术化转型的深刻原因,但对我们思考新闻摄影的走向不无参考意义。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在重重外在压力及自身内在发展需求的推动下,通过对各种视觉艺术尤其是艺术摄影的挪用与借鉴,主动进行艺术化转型,在传媒发展的大潮中完全可以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生路。四、对新闻摄影艺术化的几点反思然而,我们不宜对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趋势过于迷信和乐观。就荷赛作品而言,针对不同题材和事件性质,其表现手法也呈多样化趋势,传统的新闻摄影理念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不同类别的新闻摄影,并非都往艺术化这个方向努力。目前看来,传统的瞬间、构图、现场仍不可替代,卡帕的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靠得不够近”仍被新闻摄影师奉为圭臬。如果对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趋势进行反思,可以看出艺术化所具有的一些天然缺陷。过于迷信艺术化不仅无助于新闻摄影的发展,反而会对新闻摄影造成致命损害。

(1)无法艺术的“硬新闻”。对于突发新闻、当代热点、一般新闻等事件性新闻的报道,及时记录仍是主要任务。尤其对于突发新闻这样的“硬新闻”,在瞬息万变的新闻现场,快速、清晰、完整地记录新闻事件是考察摄影记者业务能力的基本标尺。这些新闻,大部分无须艺术化,也无法艺术化。

(2)过度艺术的“软新闻”。对于大量的日常生活、新闻人像、自然环境、艺术娱乐类的“软”报道题材,新闻摄影通常会在借鉴艺术摄影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表现手法和画面语言。但借鉴发掘的尺度如何把握?如何坚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底线?越来越多的边界突破会不会从根本上造成对新闻摄影的无形消解?这些已经引发研究者及从业人员的深思甚至“忧思”。《复制战争》所引发的争论便反应了大家对待艺术化的矛盾态度。

第8篇

数码单反相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配套镜头、附件系统已非常完善,也成为了很多摄影爱好者的首选产品,但是在镜头与机身的搭配方面很多用户仍旧存在误区,错误的搭配往往会使用户在学习摄影时走很多弯路,也会花上很多冤枉钱,因此用户在选择产品时应该格外注意搭配问题。

套装的利弊

一般地,摄影爱好者适合选择各相机厂商的中低端数码单反相机与镜头的销售套装。此种销售套装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搭配18mm~55mm的变焦镜头,这种广角至中焦的镜头其等效视角的焦距为28mm~80mm。使用这种镜头搭配机身的套装最为常见,这主要是因为这个焦距段最为常用,其等效视角焦距的28mm广角端能满足日常和旅游拍摄风景的需要,而等效视角焦距80mm端也能满足拍摄人物肖像的需求。尼康、佳能、索尼和宾得的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皆有搭配此种镜头的套装进行销售。

另一种是搭配广角至望远焦距段的套装,与前一种套装不同,各厂商的此种套装中搭配的镜头在望远端焦距方面稍有区别。譬如,佳能的EOS 550D和EOS 60D套机通常搭配EF-S 18mm~135mm F3.5~F5.6 IS变焦镜头或EF-S 18mm~200mm F3.5~F5.6 IS变焦镜头;而尼康的D3100和D7000套机则通常会搭配AF-S DX 尼克尔 18mm~105mm F3.5~F5.6G ED VR镜头或AF-S DX 尼克尔 18mm~200mm F3.5~F5.6G ED VR II镜头。这种套装中镜头的变焦比较大,覆盖了风光拍摄(28mm)、肖像、特写以及拍摄演出或体育的望远焦段(300mm),能够满足用户的绝大部分的拍摄需求。购置这样的套装后通常用户无需再次购置镜头。

这些数码单反相机与镜头搭配销售的套装,相对比分别购置机身和镜头的方式更便宜。其搭配的镜头基本覆盖了广角端至望远端的焦距范围,省去了消费者在选购镜头时的踌躇,也能应对日常生活和旅游时的各种拍摄需求,为摄影爱好者们免去了更换不同焦距镜头的繁琐工作,充分体现了“一镜走天下”的便利。虽然套装镜头有以上的优点,但是它也有一些缺憾,主要表现在成像质量和光圈这两个方面。在成像质量上,由于其变焦倍率较大,牺牲了画面中心和四角亮度的一致性,使得画面中心亮度向画面四角衰减得比较严重。同时,套机镜头广角端的几何畸变也较为严重,即画面中的垂直线条产生弯曲的现象比较明显。在光圈方面,套装镜头的各焦距段的最大光圈变化较大,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这主要表现在使用手动曝光和快门优先曝光的模式下,例如,同一光照环境下使用手动曝光模式,在手动设置快门速度为1/60s、光圈为F3.5时,于广角端拍摄获得了正确的曝光,而将镜头焦距推至长焦端时,光圈自动缩小为F5.6,若继续以1/60s的快门速度拍摄,将直接导致曝光出现1档半的不足,只能手动降低1档半的快门速度或提高1级半的感光度来获得正确的曝光,这样就给拍摄带来了较大的不便。同理,快门优先曝光模式也将会遇到最大光圈受限导致曝光不足的问题,因此,此类非恒定光圈的镜头,在实际拍摄时主要使用光圈优先或程序自动曝光模式,这也是很多专业摄影师爱使用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机身加镜头的套装较为适合普通摄影爱好者的日常生活和旅游的拍摄要求。但是由于套装镜头有以上的缺憾,所以不适合钻研摄影艺术的摄影发烧友选购。

学摄影分3步走

对于打算学习摄影的发烧友来说,需要怎样购置相机和镜头呢?建议这些用户购置一台中端数码单反相机来进行入门学习。购机预算较充裕的摄影发烧友中的佳能用户可选购中端级别APS-C画幅的EOS 60D和EOS 7D或者全画幅的EOS 5D MarkII;尼康用户可选择中端级D7000或者全画幅D700等机型。这些机型的综合性能都比入门级机型高,其中很多硬件配置基本都能维持2~3年的主流水准。

标准镜头基础练习

在购置镜头时切不可贪图“高大全”,不要把从24mm广角到200mm望远焦段的恒定光圈的变焦或定焦镜头都购置齐全,而是应先购置一支等效视角焦距为50mm左右的标准定焦镜头。因为学习摄影也应当从基础练起,具体而言就是应当从每种代表焦距段的定焦镜头开始训练,并训练出以镜头的视觉特性来观察拍摄环境。具体在镜头的搭配方面,佳能APS-C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用户可购置一支EF 35mm F2或EF 35mm F1.4L USM镜头,等效视角焦距相当于56mm的镜头;而佳能全画幅机身的用户可直接购置EF 50mm F1.4 USM镜头。同理,使用尼康APS-C画幅机身的发烧友可购置AF-S 尼克尔 35mm F1.4G镜头,等效视角的焦距为52.5mm;全画幅机身可直接搭配AF-S 尼克尔 50mm F1.4G镜头。为什么要购置一支标准定焦镜头呢?这主要是因为要学习摄影必须先通过使用标准定焦镜头来训练摄影者对构图取景的控制能力,更需训练通过自身的移动、俯仰来控制透视效果。最终训练出来的结果就是,摄影者使用标准定焦镜头能够拍摄出各种构图和透视效果,且表现力恰到好处。

广角镜头进阶练习

在练习完标准镜头的基本功之后,用户便可进入广角镜头的练习阶段,用户可购入一支广角定焦镜头进行拍摄训练。使用佳能APS-C画幅机身的用户可搭配EF 14mm F2.8L II USM镜头,等效视角焦距22mm;而佳能的全画幅机身可直接搭配EF 24mm F2.8或EF 24mm F1.4L II USM镜头。尼康APS-C机身搭配AF 14mm F2.8D ED镜头,等效视角焦距21mm;而全画幅机身则直接搭配AF-S尼克尔24mm F1.4G ED或AF 24mm F2.8D镜头。

摄影者可以使用这些大广角镜头进行一些纪实或风光题材的拍摄训练。在拍摄中需注意构图中被摄主体与背景的远近距离以及透视比例的适当表现。其实最难以运用好的就是广角镜头,因为在拍摄不同照片时,什么时候该夸张透视、什么时候只使用广阔视角而降低透视夸张感,这些问题都是在使用广角镜头时容易遇到的难题。摄影爱好者们应该着重练习并熟悉广角镜头的这些视觉特性。待到摄影者能够将广角镜头灵活运用,可较好地控制不同题材的画面透视关系等特性之后,就可着手进行长焦镜头的训练了。

长焦镜头扩展练习

同样,用户购置长焦镜头也最好购置定焦镜头,且可以依照自身所喜爱拍摄的题材有所变化,一般分为拍摄人物/动物或体育两大类别。喜爱拍摄人物的发烧友可购置85mm定焦镜头或135mm的大光圈定焦镜头,例如佳能用户可购置EF 85mm F1.8 USM或EF 135mm F2L USM;尼康用户可购置AF-S 尼克尔 85mm F1.4G或AF 85mm F1.4D IF镜头。爱好拍摄动物或体育的发烧友可购置200mm~300mm的定焦镜头,佳能机身的用户可购置EF 200mm F2.8L II USM或EF 300mm F2.8L IS II USM镜头,尼康机身的用户可购置AF-S 尼克尔 200mm F2G ED VR II或AF-S VR 300mm F2.8G IF-ED、AF-S尼克尔300mm F2.8G ED VR II镜头。虽然以上各镜头的焦段范围比较中庸,距离真正体育摄影要求还有一些距离(一般体育或动物摄影焦距为300mm~600mm定焦或变焦镜头),但这些焦段的镜头适用范围较广。长焦镜头主要练习在拍摄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感光度和快门设置,以获得清晰的影像。此外,受到长焦镜头特性的限制,用户在使用时尤其要注意训练构图范围、视点选择、背景和主体的位置关系、虚化效果、透视比例等几个重要方面。

怎样买镜头

在了解了如何为数码单反相机搭配镜头之后,我们接下来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购置一款品质优秀的镜头。

买行货才是王道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购买正规的行货镜头,因为这直接牵涉到镜头的品质、保修以及作为二手器材出售时的售价。行货镜头很少会出现经销商私自拆卸或维修过的情况,并且作为二手器材出售时通常也较为保值。此外,选择正规经销商还可以保证镜头相关配件不会出现缺失。一些“无良的”非正规经销商会将遮光罩或镜头筒等随镜配件拆出进行单独出售。用户通常可从相机厂商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到正规经销商的店面地址和电话等信息。而且用户在正规经销商处购买时,经销商都会在保修卡上登记序列号并加盖公章,这样在保修期间内如镜头出现问题仍可进行更换维修等处理,不致于有“扯皮”情况的出现。此外,用户最好能保留好镜头的发票和包装盒等,这样以后作为二手器材出售时能卖出较好的价格。

另外,很多用户在购置镜头时,还需购置相应口径的UV镜等附加镜片来保护镜头和增强影像的通透性。我们推荐在正规镜头经销商处购置UV镜等附加镜片。不同素质的镜头在购置UV镜等附加镜片时也有不同的选择,专业镜头最好购置多层镀膜UV镜,而一般素质较低的镜头(18mm~55mm的镜头)购置一般的保谷或肯高的单层镀膜UV镜即可。

“望切”检查

在选好商家之后,我们接下来就要对镜头进行挑选了。用户可将镜头安装在机身上检查光圈收缩及对焦的状况。按住景深预观测按键,手动来回缩小和放大光圈检查光圈叶片是否按照设定的光圈数值产生光孔大小的变化,若遇到光孔在不同光圈值下无变化,则说明光圈叶片存在问题,可要求经销商更换一支镜头。在检查光圈时,还要注意光圈叶片上是否有油过多所导致的渗漏问题。

若无以上情况的出现,则可进行对焦检查。先对无限远处进行对焦拍摄,检查无限远处焦点是否出现对焦不实的情况,然后再按照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进行对焦,观察对焦距离与镜头上标示的对焦距离是否吻合。另外,用户还可以进行对焦准确性的检查,具体方法是提高感光度保证快门速度的前提下对近处的静物进行拍摄,对拍摄的照片进行放大检查,以对焦准确为优。

如果镜头自带光学防抖功能,那就还需要对防抖功能进行检查,其具体方法是尽量使用长焦距端取景并在取景时稍晃动镜头进行拍摄,检查拍摄前取景画面在晃动时是否有画面迟滞的现象,若有画面迟滞现象则表示光学防抖功能正常,反之,则表示防抖功能存在问题。

虽然以上的检查过程较为繁琐,但如果是购买价值不菲的专业镜头,那么经销商还是会不厌其烦地允许消费者进行上述检查的。因为如果镜头出现了问题,正规经销商是可以直接和厂商进行交涉的。

最后提醒消费者的是,除部分购置大变焦比套装镜头的用户之外,无论采用哪种搭配镜头的方式,前期购置套机或单机身和标准镜头的预算只能占据长远预算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的预算主要是用来后期购置广角和长焦镜头或外置闪光灯等其他附件。建议认真学习摄影的发烧友采用每年购置一支定焦镜头的方式进行进阶学习和训练。因为这样的训练和搭配方式比较适合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且经济负担相对较小。

专业摄影为何选“变焦”?

在本文中,我们更多推荐用户选择定焦镜头,有些用户不禁要问,为什么很多的职业摄影师都使用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大部分职业摄影师都有很多专业定焦镜头,但出于对便携性的考虑,很多拍摄工作都使用专业变焦镜头。

2.由于很多的职业摄影师在早期都经历过定焦镜头的长期拍摄训练,对不同焦距段镜头的特性都已了然于胸,并能按照不同画面构图的透视关系等加以灵活运用,并且已经能将在走动中寻找合理构图与透视比例等当成了拍摄习惯。

而刚迈入摄影艺术门槛的发烧友与职业摄影师不同,若使用变焦镜头,很多发烧友一般仅利用变焦功能对构图进行剪裁,而忽略了通过走动来对构图中的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以及透视比例等进行适当的控制,沦为镜头变焦功能的“奴隶”,而不是像职业摄影师那般将镜头变焦作为表现画面的工具。

挑镜头的8条秘技

通过外观检查可看出镜头是否存在问题。下面有几条通过外观来挑选镜头的经验和技巧可供用户参考。

1 检查外包装盒以及内部防震垫是否遭遇过强烈的磕碰或挤压,随镜配套遮光罩是否有裂痕。

2 轻晃镜头,仔细倾听镜头内部是否有异常的响动,并观察内部镜组是否有松动。

3 核对镜头编号与保修卡上的编号是否一致。

4 检查镜体外观是否存在磕碰或摩擦的。

5 检查镜头上的装配螺丝是否有被拆卸过的痕迹,有则说明此镜头被返修或私自拆卸过。

6 开至最大光圈,对着亮光由镜尾向前看,检查镜头内镜片是否存在气泡或霉斑。

第9篇

特色课程是特色学校的载体,课程结构决定了人才结构,课程质量决定了人才质量,在建构新的学校课程体系中树立文化意识,将民族根文化内涵通过课程外显出来,才能有效地提升特色学校的文化品位。

民族根文化教育就是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去。因此,我们提炼了包括仁爱(谦逊礼让)的养成精神、行健(刚毅行健)的人格精神、责任(孝悌友爱)的伦理精神和(关怀)中庸的处世精神。这些从人生哲学、群体理念、参与的价值、辩证思维等维度,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我们将课程文化作为实施民族根文化教育的中心环节和突破口,优化学科课程,增设选修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课程定位为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环境与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美学、体育与健康、德育与实践活动、心理与生涯规划)和两大类(共同基础类和兴趣拓展类)。其中,共同基础类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课程,实行班级授课制;兴趣拓展类是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选择的不同领域和层级的课程,实行走班制。

一、优化国家课程来突出普爱文化

高色课程开发的关键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即全面整合国家高中必修、选修课程方案,整合学校校本课程的体系化、制度化实施。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有意识地强调民族根文化独特的文化价值,可以提升教育的内在品质,增强特色学校的文化自信。传统经典文化中的普爱文化强调的人是指社会的人,重视做人、以义为上、推己及人、学者为己等为人处世的传统美德,通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爱自然等,如“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从既定的课程目标引领选择课程内容、开发学校的课程文化资源,让民族根文化从课程的边缘走到中心,在培养和铸就自身的文化品格中提升和完善课程的文化内涵,这是学校课程成熟与成功的重要标志。开发的范围可以扩展到套餐式、板块式的课程群。板块式或套餐式课程组合,以社会职业或学科领域为基础,设置若干板块。例如,按照艺术、人文、自然、经济等划分八个套餐或板块类别,每个套餐或板块设计一套课程,既包括基础性的必修课程,也包括适应特定板块需要的选修课程。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板块,可以为未来升学、就业提供支持,以下是几个主题板块。

(一)爱自己

学校教师主编并出版了校本《弟子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学校制订出了具体的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如:爱自己,就是要珍爱自己的身体,提高自身内在的修养。在诵读经典、研究经典的过程中,学校发现在政治学科的公民修养中可以强化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地做人做事。在这些经典的熏陶下,学生就会从内到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学习能力倍增。

(二)爱他人

践行孝道,爱在家庭,百善孝为先。学校开设“《孝》经典”校本课程,阐述为孝之道,号召全体学生“善待父母,动真情;善待亲人,动真心”、布置亲情作业,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父母的辛苦、感受家庭的温暖、增强自己的责任感。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自觉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三)爱社会

开展中华文化、民俗文化、社区文化寻根等专题活动。这是我们进行这方面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师编写并出版了校本《古典诗词艺术欣赏》,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有利于优秀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践行“博爱之为仁”,爱在社会。

(四)爱国家

地理学科中渗透乡土案例介绍,历史学科中结合连云港历史进行人文主义、爱国主义渗透等,增强学生爱家乡的意识。历来的爱国者都是把忧国与忧民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屈原的上下求索,虽九死其未悔;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无一不是这种爱国精神的典型写照。爱国主义有着不可割裂的继承性和历史延续性,通过它,中华民族的精神实现了伟大的升华。正是这种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从而给世界以觉醒、自尊、凝聚、奋斗的崭新形象。

(五)爱动植物

生物学科是我校的优势学科,我校也是全省生物课程基地。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践,种值了约10亩的作物。为了使经典文化穿透几千年的时空来教育和感化学生,学校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善待自然、善待社会、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活动。

二、挖掘校本课程内涵,拓展民族根文化

我校根据普爱的办学思想开发了多样化、可供学生选择的本校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宗旨是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围绕传统经典文化,着眼于打好学生的生命底色,培养其做一个“有根”的世界公民。

(一)核心是套餐课程

(1)创建为拔尖创新性人才打基础的高层次文理科实验班课程群――增加文科实验班经典阅读写作和语言表达类课程、理科实验班竞赛选拔和实验动手类课程。

(2)创建满足基础全面、学科思维能力强的合格毕业生需求的课程群――在学校选修Ⅱ时间段开足国家选修Ⅰ课程,丰富校本选修课程,增加民族根学科思维和辩证训练。

(3)创建适应国际化教育趋势、满足出国考试需求的课程群――提供高三学生国际课程、奥赛课程、面试课程、君子和淑女课程。

(4)创建满足学生特色需求的体育艺术特长培养课程群――增加传统的武术、体操特色课程。

(5)创建适应高校自主招生改革需要的高三课程群――增加社会面试类、演讲类课程。

(二)基础是板块课程

(1)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课程设置兼顾多样性和选择性,同时增加必修、选修课程的层次性。常规课程结合学科民族根辩证思维培养,尝试单元研究性的教和学。实验班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特别是民族根特色选修课程的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与学的实践,各类课程群通过课程整合后,通过“民族根主题学习”实现研究性教和学。

(2)为理科学生开设了几何画板与数学史、化学与生活等选修课程;为喜爱艺术的文科学生开设了各种艺术类选修课程,如古筝艺术、经典音乐鉴赏、京剧艺术欣赏、素描、版画写生、吉他演奏、摄影艺术欣赏等。

(三)亮点是地方课程

(1)开设《农耕文化》课程。我们开设了《农耕文化》校本系列课程,讲授传统农耕手段如何与现代科学实验相结合、传统农业知识和现代农业知识相对比,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体验传统农事和农家生活,接触现代农业技术,从而担负起继承中华民族农耕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投巨资建设的占地30余亩的生态科技园,现成为首批15个江苏省课程基地之一。种植实践区建设面积约10亩,偏重于自然环境下的实践体验,无缝地对接了国标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锻炼学生田间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体验种田的乐趣;智能温室计划建设面积约10亩,着力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结合生物课程及奥赛实验,展望学科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景观休闲区计划建设面积约10亩,有农耕文化体验馆,如水车模拟灌溉、传统灶台、农具、风箱等,闹中取静,动静结合,既可以成为实习教育园地,又仿佛一片亲近自然、放松心灵的绿洲,缓解了学生因繁重功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形成了田园课堂、生动课堂、实习工厂特色模式。

(2)开设为人处世课程。学校出版和讲授了《中学生〈弟子规〉导读》,融入了弘扬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感恩主题教育、团结友爱主题教育、严谨精神主题教育、诚实守信主题教育、仁爱精神主题教育、亲近良友主题教育、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主题教育,以促进青少年在提高道德认知觉悟、强化道德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内化为灵魂,外现为行动。

(3)开设汉字课程。作为中国文化系统中的美学元素,汉字之美,源远流长。开设的课程有《汉字与书法艺术》《汉字的起源》《汉字与汉字结构》《汉字部首和古今字书》《汉字文化》《中国历代书法赏析》等。

(4)开设系列优秀课程。挖掘整理了学校80年成长历程的《从普爱到新海》,目前已开设《曾巩研究资料汇编》《古典诗词艺术欣赏》《中学生〈弟子规〉导读》《好作文,如何写――高中作文实用教程》《学生优秀作文选》《普爱满校园》《李震讲语文》《经典电影欣赏及影评写作》《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校本选修课程精粹》等系列校本课程。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观、社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他们接受古典诗词文化的哺育,能够改善他们的性格气质,培养理想责任,拓展思维想象能力,丰富情感世界。

定期出版《普爱报》,培养学生知礼、明智、勇敬的传统习惯和自我修养的价值理念。在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强化文化教育,尤其是经典文化教育、革命历史精神教育、区域史地教育。

三、开好综合性实践课程和民族根特色的技术类课程

综合性课程和技术类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但由于未纳入高考,不少学校把它当作了空无课程,但我校不但联系社会生活,开齐开好了这类课程,还赋予其学分,为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奠基。

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该课程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我们以问题为中心使基础课程综合化,开设了插花艺术、家政学、生产劳动或服务性劳动课程以及服装设计技术、食品技术、生物资源技术、软件技术、社会服务技术等课程。

(一)研究性课程

开展了多项特色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构建主题文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地方文化自主选择主题,主动探索,如吴承恩与《西游记》、连云港藤花落遗址、连云港境内吴文化遗存、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连云港两汉文物集珍、连云港地上的石刻、连云港博物馆馆藏书画、寻踪西游、徐福东渡之传说、古诗咏连云港、船山飞瀑桃花涧、秦皇东巡看秦山、羽山殛鲧千古恨、“东方天书”传古韵、与李鸿章的淮盐之争、《儒林外史》折射的盐商原型等。

(二)开设普爱讲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