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19:16
导语:在初中地理教学经验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引入了情景化教学,其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还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生动、有活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地理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借助情景化教学可以把学生更好地引入课堂教学中,使他们真正地爱上生活、爱上地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重要性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注重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了生活实践的重要性。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而初中地理教学是素质教育阶段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倡Ы情景化教学引入初中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知识,而且还能够使他们对初中地理知识有个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将情景化教学引入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通过情景化教学,可以使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有效利用,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
由于各种地理现象都源自于我们的现实生活,而通过情景化教学的开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周围地理事物和生活中的细微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情景化教学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潜在能力。
二、提高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的策略
1.设置实践情景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置实践情景模式,组织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野外地理实践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更好地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丰富多彩,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进行“地理气候变化”这节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与地理气候相关的机构进行参观学习。如气象观测站,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气压、风向、气温、降水等指标,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他们意识到气象数据的来之不易,还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借助诗词谚语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民间谚语及古诗词是我国几千年发展历程中逐渐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而其中有很多是关于地理知识的诗词佳句。因此,在进行初中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诗词谚语来创设情境,将其引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地图阅读”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出:“平地不见一亩田,高山不见一寸土。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地在眼前。”然后让学生去猜测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谜底是――地图。这样的情景化教学可以更好地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而且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通过问题情境模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来设疑导学,通过问题情境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该过程中,要求教师对问题进行周密的设计,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环境与人口问题”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扩大耕地等方式来缓解人口问题而诱发的粮食短缺问题呢?”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其进行讨论,从而提出一套解决粮食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人类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地理活动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学生所产生的体验兴趣并非自发形成的,此时就需要教师运用地理活动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情境,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世界气候”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教学情境,如教师将要前往罗马、伦敦、新加坡和阿斯旺去旅行,由于旅游时的衣食住行都与气候有关,请同学们为其设置旅游小贴士或旅行建议,让学生知道由于气候的差异去阿斯旺要抹防晒霜、去伦敦要带雨伞,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世界各国的气候变化情况有个简单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需要以学生为本,结合实际,把情景化教学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初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质量。
摘 要:地理是初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可以使学生对国家乃至世界上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入情境体验教学可以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时就要求教师根据课堂大纲和实际情况来选择与之对应的情境体验教学模式,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体验教学;实践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情境体验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
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创设必要的地理课堂情境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来创设必要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潜力。一般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加以利用。初中地理书本上包含了大量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地理故事,将课外的一些图片和视频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3.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设置,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二、注重情境体验教学与教学内容的联系
在进行情境体验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联系性的原则,将课堂教学内容更好地与情境体验教学相结合,从而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在进行情境体验教学时,不仅要确保教学场景的生动形象,而且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与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情境体验教学相联系,可以使书本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简单化,从而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地图知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如一个外国人到中国旅游,需要学生帮助其在地图找到自己的目的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使用,而且还能够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带动课堂气氛,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注重发挥情境教学的趣味性
在传统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过多地关注于教学内容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进行“我教你学”过程,导致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为了改善上述现状,就要求教师注重发挥情境教学的趣味性,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情境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动画、图片等辅助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例如,在进行“印度知识”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些与印度相关的纪录片,然后为学生创设一个旅行的场景,让一位学生以导游的形式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而其他的学生可以询问一些与印度相关的人文地理知识,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注重发挥情境教学的发展性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进行情境体验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发挥其发展性的特点。此时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来创设与之对应的情境体验教学,并对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并给予预防和解决,避免后续教学过程中发生类似的问题,这样可以有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情境体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例如,在进行情境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个“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与父母一起旅行”的情感话题,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S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更好地满足时展需求,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情境体验教学的出现可以有效弥补上述不足,其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还可以提高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教学效率 相关内容 分析探讨
1.前言
初中地理这门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在初中的教学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帮助。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国家对人才培养方面越来越重视,初中地理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如何强化初中地理教学效率进行深入的思考。
2.初中地理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来,国家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已经要求学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运用到教学的过程当中。这些措施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笔者从事初中地理教学多年,深知地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但是,现阶段初中地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严重的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对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初中地理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来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2.1教师表达低效
初中地理这门学科与其他课程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区别。这门学科除了让学生自主学习之外,教师对知识的介绍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在对知识表达能力方面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存在着不足。教师表达低效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述的过程当中,没有将一些书本上的语言转换成自身的语言,同时教师的语速比较的缓慢滞后;第二,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对知识表达含糊不清的现象;第三,教师的肢体语言以及表情非常的少,并且在幽默方面也非常的欠缺;第四,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板书在结构布置方面也不够合理并且板书的内容也非常的单一;第五,教师对知识的表达不能与板书上所写的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总之,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表达方面的不足,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2.2教学对话低效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初中物理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与学生对话,可以做好了解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之上得到激发。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的目的不是很明确;第二,对话的主题不能够得到很好的突出;第三,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当中,主要以提问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对话。但是教师所提问的问题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大部分问题只是针对所有同学而言的,没很少让某一个学生来回答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对问题的答案不是很明确。总之,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对话的低效同时也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又一个重要的原因。
强化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措施
通过对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率低下原因的分析,我们对导致初中地理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与了解。为了更好的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笔者很有必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
2.3注重课程情景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课程情景体验不是一种实际的教学方法,而主要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相关的时间活动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课程情景体验,来让学生真正的体验课堂上面所不能体验到的一些东西。比如,笔者在讲授初中地理中的《水资源》这一节的时候,除了给学生讲述教材当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之外,还专门设置了一些关于水资源的调查问题,让学生去到社会当中去进行调查,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所讲述内容的掌握程度。
2.4注重一般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初中地理在教学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教师在讲述所需要讲授的内容之前,先对内容进行总结,然后在对内容展开进行较为详尽的讲述。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从一般到具体。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注重一般认知规律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比如,笔者在讲述“中国气候特征”一节的过程当中,首先介绍一下我国的几种主要气候,然后在分地区对我国的气候进行细致的介绍,这样可以让学生首先对我国的气候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然后才能更好的了解与掌握详细的内容。
2.5注重地理分布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在对初中地理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必须注重地理分布图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运用。地理分布图是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笔者在讲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时候,首先让学生通过地理分布图来了解一些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等相关内容,然后在对后续内容进行讲述。
3.结束语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当中的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也主要通过笔者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对导致初中地理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及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措施等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我们在今后初中的地理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周霞.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效率低下的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0(52).
[2]史通中.以新课程理念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J].文理导航,2011(10).
【关键字】初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
引言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的特点,新课改又倡导探究式学习,地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惑,对其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式学习需要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目前,地理教师整体情况距探究式学习所要求达到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如何更好的推进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也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以培训方式增强地理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
教师是影响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增进地理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增加探究式学习的培训是提高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地理教师所在学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均应为其创造条件,提供培训机会。在组织培训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以城区为单位对地理教师进行分批培训
为使更多的地理教师得到培训,应以城区为单位,分批进行。培训应请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或有经验的地理教师作为授课教师,指导受训地理教师对本学期要上的课程作全面评述,有计划地要求受训地理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选一堂运用探究式学习的部分录像或录音作为交流素材,分批次培训。
(2)采用灵活、开放、多样的培训形式
培训应结合地理新课改后的热点问题,灵活采用专家讲座、专题研究、合作互动等开放、多样的培训形式,对探究式学习操作的重难点进行培训。避免出现过于强调知识原理和灌输观念类的培训内容,营造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地理教师也应抓住机会,交流分享经验,实践反思。
(3)建立规范科学、有很强操作性的反馈机制
探究式学习在我国起步时间尚早,地理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困惑,这些问题或困惑正是推动探究式学习进一步发展的宝贵经验。培训后建立规范科学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地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训计划、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质量。
2、多学科知识的补充
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是地理教师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时所缺乏的,有必要应引导地理教师超越以往的思维习惯和专业知识界限的束缚,扩大知识领域,使专业知识结构趋向更宽。从多种视角理解科自然、人文、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综合严谨的知识体系结构。此外,考虑到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顺序和衔接问题,应为地理教师搭建一个宽广的教学平台,以期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奠定深厚的理论知识。
3、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
就地理学科来说,教学内容具有探究的适宜性,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式学习。因此,地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材料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对现有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可进行创造性地改造,克服现实教学条件中的种种制约、困难,增加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为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同时,对探究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及生活性,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地理事物,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易于理解学习内容,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增强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技能及课堂驾驭技能
地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为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材料活用教材,尽可能增加学生探究活动的机会,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转化为探究问题,使之适应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和他们的经历,为个人活动、组内讨论和小组交流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发现过程,拓宽探究空间。在探究过程中,地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地理教师要深入理解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掌握一些采用探究式学习时所需的教学策略和技巧,不断增强自身对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技能及课堂驾驭技能的信心。
5、增强教育科研能力
学习是以准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的。地理教育的发展,探究式学习的广泛应用,恰为地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应用性强,联系生活紧密的特点。新版地理教材中也为地理教师提供了大量可供教学探究的素材,这就要求每位地理教师自觉地对其教学行为反思、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具有科研意识和基本的科研能力,自觉主动地在地理教学中寻找课题,进行研究。既要研究,就要懂得课题研究的程序,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如课题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结题等,知道各项工作如何完成;既要研究,就要讲科学态度和道德,研究要严谨、求实、认真、踏实,实事求是,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同时,也要学会与人合作,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克服自身不良的品质。只有具备了基本科研能力,采用探究式学习指导学生,才能得心应手,真正对学生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但地理教师进行的科研活动不能只满足于对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经验只是个体行为,其可靠性和价值都有待商榷,可行的办法是与研究地理教学的专家或其他兄弟院校的地理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共同研究。同时,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也应为地理教师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
结语
探究式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元的系统,它根植于课堂,得益于地理教师的精心培育,成熟于学生的不断实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地理学科课程的学习逐渐形成的探究式学习,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亚肇.现代地理教学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初中地理;小组合作;误区;策略
在当前的初中教育中,地理课程是其中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得到许多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在初中地理教学之中开展和实施合作学习,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学的效率,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进入了一些误区之中,使得其应有的高效作用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下面对此展开具体的分析。
一、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成功的实现交流互动,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习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点特点。
(一)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研究互动
在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学习小组的组成的组成形式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由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班级之中的学生进行分组;第二,学生根据自身的特性和兴趣爱好自行进行分组学习。
(二)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
在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之中,主要是教师提出有效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然后由小组之中的成员互相展开探讨,找出该问题的有效答案,并对该问题进行发散。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小组学习成功的关键所在。
(三)以小组作为评价的目标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施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成功的将各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关系,各小组之间的学生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也应当以小组作为其中评价的目标。
二、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分析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其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一)过于注重形式
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其出发点并不是在于让学生自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更多的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知道该怎样继续进行教学时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如:当教师在提出某个地理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回答时,所有学生都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回答的时候,此时教师会选择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形式,并不能发挥出实际的作用。
(二)缺乏科学的引导
初中地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当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之后,常常将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来完成,教师很少参与到其中,只是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听取学生探讨的结果。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没能够得到很好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效率是十分低下的。
(三)学生的主动性不强
在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参与者是个小组内的成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有着直接性的关系。但是在开展和实施的时候,各学习小组之间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只有较少的一部分人在积极的进行探讨,其余一部分人则游离在课程探讨之外。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之中的成员有可能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使得他们不能够顺利的分享自己的意见,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开展起来较为困难。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众多误区,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对分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在初中地理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小组分配的不合理而影响到最终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的时候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分配方式:第一,自由式,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第二,特殊式,初中地理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进行临时性的分组学习;第三,辩论式,将全班分为两个小组,以一个地理问题展开辩论。
(二)提出高效的教W问题
在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当保证所提出问题的高效性。首先,在进行地理问题的创设时应当具有明确的目的,学生能够根据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学习到本次课程需要掌握到的知识要点;其次,问题的设置应当难度适中,如果教师设置的教学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进行小组探讨就能够轻松的回答出来,那么小组合作学习也就没有太多的意义。如果教学问题难度太大,学生小组探讨仍旧找不到解决的方法,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问题设置的时候应当注重其难易程度。第三,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将初中地理课堂学习中知识要点转化为一个一个问题,将其串联起来,具有层次性的提出,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逐一的完成。
(三)保证科学合理的评价
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当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但是也要顾及到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保证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学生的团结意识培养。
1.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的不足
由于一些任课老师思想观念落后,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提问沿用传统模式,局限于简单的提问和回答,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提问内容不明确。一些任课老师提问时没有明确内容,将提问作为师生互动的一种形式,影响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问目标不明确,提问内容不合理,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1.2提问手段不科学。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难以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未能对提问内容进行合理优化。例如,没有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地图、诗歌等提问,没有注重提问与学生的密切联系等,难以有效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1.3提问时机不合理。一些老师教学经验不足,课堂组织能力有待提升,没有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反而制约教学活动顺利进行,难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4提问难度不适中。例如,提问过于简单,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就能回答,难以发挥提问的作用。又如,提问的难度过大,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开展,难以有效发挥提问的作用。
2.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的优化对策
为应对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和具体需要,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改进和完善对策。
2.1提问内容应该明确。课堂提问应该明确目标,不能出于形式,需要明确内容,有效设置课堂提问,将学生更好带入初中地理知识学习当中。根据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需要,围绕教学目标设问,突破重点和难点,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日本”这节内容学习时,教学内容关键点为自然地理特征和发达的经济体系,这些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提问时应该明确目标:读图说明日本的地形、气候、矿产特点,分析说明日本工业布局及主要特点,日本发展经济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这样的提问仅仅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提问内容明确,有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将学生更为有效的引入课堂活动学习当中,促进教学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2.2提问手段应该科学。综合利用多种手段进行课堂提问,将学生更好引入学习当中,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例如,利用漫画进行提问,水资源开发利用学习当中,以“就地取材”这幅漫画为例向学生提问:该漫画说明什么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结合教学内容,很快会得出答案,由于工业农业发展,人们忽视环境保护,河流的水资源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使河水变黑,如墨汁一样。又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提问,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和热情。例如,在水资源保护这节内容学习时,可引入视频广告“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必将是人类的眼泪”,发挥其教育和感化作用,让学生知道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保护策略,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保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2.3提问时机应该合理。合理把握提问时机显得十分必要,例如,在新旧知识衔接处提问。“土地资源”这节内容教学时,先设计以下问题:中国有哪几种地形?不同地形的自然景观存在哪些差异?怎样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通过这样的知识点引入和衔接,引出土地资源的类型、开发利用对策等。从以前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学习当中,让学生更好投入学习当中。又如,在重点和难点部分提问,将重点和难点拆分为不同内容,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层层递进,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学习时,可以设置以下提问:我国降水空间分布有和特点?降水季节分布有何差异?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哪些问题?这样的提问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了解降水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引入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当中。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也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更好投入课堂学习当中,促进学习效率提高。
2.4提问难度应该适中。合理把握提问难度,避免难度过大,将学生引入初中地理知识学习当中,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例如,“我国气候特征”学习时,可以将难点拆分为不同的知识点:我国有哪些温度带?我国与世界同纬度国家相比,气候有哪些显著特征?我国哪个季节降水最多?同纬度国家此季节温度有何特点?这样分层提问,难度适宜,将学生有效引入学习当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结束语
【关键词】初中 地理 问题 对策
在我们国家的传统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地理教育在很长时间里都是被置于副科的次要位置,在以往很多人都会认为地理是初中阶段让学生放松心情,开阔视野的学科。对于它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然而在新课标正式出台执行之后,地理这门学科逐渐成为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地理这门课程,其对于开展素质教育所起到的作用也已经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地理教师怎样才可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及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缺乏积极性
现今,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还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对于大部分的学校、老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而言,地理这门课程是不是值得花费过多的精力,重点在于它有没有被教育部纳入初中升学考试或高中升学考试的计分课程。如果地理并不是中考或高考的必考课程,那么和语文、数学、英语等必考科目比较而言,自然是没有办法比较的。对于刚步入中学校门的七年级学生来讲,在刚开始上地理课程的时候,很多都会比较积极,兴趣也比较高,然而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在各门“主科”的压力之下,他们的兴趣就会渐渐被打压下去,有的学生还会觉得“地理又不是主要科目,只要求个及格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在这样的负面心理影响之下,学生不愿意学地理的风气也会慢慢地蔓延开来,这个是影响地理教学效果的最大因素。
(二)地理教师的素质无法适应新形势之下的地理教学
提升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任往往都要压在地理教师的身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理教师都能承担好这个责任。因为没有充足的地理专任老师,尤其是接受过地理专业学习的专任老师更是少之又少,许多中学的地理教学都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师来兼职。而本身地理教师在“副科老师”的头衔之下对于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与探究深度就远远不够,有些甚至只能照着课本一字一句地念给学生听,简单地应付教学,又或者是让学生自习阅读课本就算完事,最后到了考试的时候就给学生画画重点。这种将课本看成是仅有的教学资源,把学生的考试结果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的理念和心态,严重影响着地理课程教学的发展。
(三)没有有效整合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
根据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研究相关学科知识。这个要求,不仅会受到中学地理上课时间少、教学内容多的实际状况的影响,也受到教师教学水平落后、知识体系繁杂的约束。而且,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也仅仅是华而不实的理论,不仅不能得到吝啬时间的学校的响应,而且也不能得到对学生爱护有加的家长的支持。
二、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有效对策
(一)在上课之前充分做好备课的准备工作
①课前的备课工作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点、学习情况来进行准备工作,提前设计好预习、研究、巩固等环节,要考量到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留足实践的空间与时间,并给予他们必须的学习资源。
②备课要结合教材。课堂教学的根本就是教材,教师进行课堂准备工作的时候需要根据教材中所指定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对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依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准确指定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在新课标中有明确指出课堂教学的根本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做上课准备工作的时候要注意取舍,找到既符合实际,又可以提高学生兴趣的内容。
③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人以渔,让学生学会思考才是学生受用一辈子的知识,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策略,考量教学的启发性、基础性和思想性,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
(二)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地理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纳入生活地理的理念。地理这门学科覆盖面比较广泛,它不仅包含了自然的相关知识,还包含了许多社会方面的知识,在它的知识体系中有许多是较为抽象难理解的知识,仅仅凭借教师在讲台上用只言片语是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的,因此在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抛弃说教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纳入生活中相关地理的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从其实际生活中获得地理知识。
②教会学生应用其实际生活经验研究地理问题。当前的社会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博学型人才,而是更赏识可以把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人才,因此,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教学的重点。地理知识涉及的面相对较广,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应用实际经验去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科学的“资源库”,还是地理研究的“眼睛”和“手”,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和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有人说21世纪是读图时代。用地图传递地理信息,比文字直观,且信息量大,能呈现立体化效果,运用地图讲解地理问题,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对陶冶学生的兴趣情操上也有独到的作用。能否充分运用地图教学,不仅是一个教学手段问题,也是一个专业化的教学素养问题和地理教育观念的问题,如果地理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培养分析地图信息的能力,通过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学衔接;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1.初高中地理衔接困难原因
1.1学生原因。①高一新生地理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这种情况在农村的初中毕业生中表现尤其突出。长久以来,由于中考不考地理,导致各校初中地理课所排课时严重不足,有的甚至不开,即使开了也是其他科目老师兼任;
②学生思想上轻视、不想学地理。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地理的学科性质,不清楚地理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1.2教材原因。从心理学角度看,一门科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的安排恰恰相反;高一地理上册初始阶段内容规律性很强,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对其理解需要有一定的空问想象力,对思维的要求较高。而这些对原本初中基础就很薄弱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大挑战。
1.3教师原因。①思想上不重视.没有精心没计入门教学计划;②对学生学习状况缺少必要的了解,教授内容缺乏针对性,难点不易突破;③教学方法简单、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对学生毫无吸引力;④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对地理学科的最新发展知之甚少;
2.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几点建议:
2.1管理上的衔接。①加强初中和高中的整合促进教学衔接:打破初中与高中的严格界限,实行初中与高中的整合,即打破初高中的行政界线取消以中考来检验学生的做法,统一协调教学工作的模式,把“六年”看作一个整体,树立为学生发展的共同目标,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充分利用不参加中考的有利条件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调整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在初中就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与表述能力、思维活动能力,把为高中学习打基础作为重要目标。这样必然能提高高中的学习效率,从根源上解决初高中衔接。
②把初中地理纳入升学考试,改革高中地理毕业评价方式:改进原有的地理只是在初二会考而不受重视的考试评价方式,将初中地理纳入升学考试,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初中地理,使学生确实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教育教学目标。针对初高中教育分离这一问题,教育管理部门还应加强初高中间的联系,要积极沟通,互通有无。高中地理教师要了解初中教学,掌握学生情况,初中地理教师也要关心高中的教学。
③教育教研部门应加强培训和教学研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初高中学校应经常组织教育培训,强化教学衔接思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面对新课标这一新事物,教师更应摒弃旧的传统思想,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培训交流能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在教学中有效的进行教学衔接;同时,教研部门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组织学校进行教学衔接研究,为教师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不断完善教学实践,将教学衔接落到实处。
2.2教学方法的衔接。①通览教材、课标,对学科知识体系要心中有数:高一地理教师不单要了解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同时也要了解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科体系,高屋建瓴,对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
②合理恰当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初中已有知识:做好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衔接,需要占用高中的教学时间,如果在教学中能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适当增加教学的容量,提高进行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的效率;如果教师能够采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这样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突破难点;
③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是成功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关课本知识,多联系社会实际,启迪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的目的。
2.3学习方法的衔接。①注重学法引导,减轻学习负担:高中教材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在问题的设计上和知识的传授上与初中都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教师对学生不进行正确的引导,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会明显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特别是刚进入高中不久的学生,他们对于地理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如果此时能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行适当的点拨,他们将很快地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生。
②倡导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新课标理念下的地理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应强调理解的是质而不是信息的量,要倡导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把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3.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1利用多媒体突破地理学的教学盲点。地理学科所特有的综合性、直观性、动态性的特点,特别需要有这样的先进设备。因为地理教学涉及到大量的图片、照片、表格、录象及一些动态过程(如地壳物质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等)需要展示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方法十分抽象,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使地理教学长期存在盲点。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是增大教学容量:二是将书本上抽象、枯燥的内容、情景形象的再现、活化教材,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三是可将节约的时间用来复习初中的内容和讲解习题。
3.2利用投影仪对有关表格、地图进行讲解。地理课有大量的地图、表格、曲线图、柱状图等林林总总,若是仅靠教师的粉笔作板图的话,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也不很准确、美观。利用教室中的投影仪,展示一些有关的高、初中地理图、表,可以将重要的内容放大:或者用笔圈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初中应该掌握而未能掌握的内容,如:七大洲、四大洋、主要的海上交通要道等。
总之,高一是初高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时期教师的引导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才能使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从而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使其具备一个中国公民所应该具备的现代地理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地理;兴趣激发;教学方法
一、构建新的教学形式
(一)缩短师生距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在“上”,同学在“下”,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没有生机和活力,更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发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容易造成“死读书、读死书”的不良局面,体现不出教学的价值所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师要积极构建新的教学形式,变以老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老师“高高在上”的权威形象,缩短老师和同学之间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 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理念,体现学的价值
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创新模式下的地理教学则是学生想学什么,希望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这一转变使得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变身为能充分激发学生热情的“兴趣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 改变成绩考核方式,考察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同学都以分数论成败,而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片面性,容易扭曲学生的求知欲和扼杀学生的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们就变以成绩评定学生学习状况好坏为以综合评价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首先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通过测验,要求学生对知识从浅到深地掌握,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其次,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某个地理现象或者城市、地貌进行课堂答辩 ,或者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地方或地理现象进行讲述和分析,考察学生对初中地理的掌握程度和对地理知识的了解情况及能力评测。
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我们所生存的地球。如果只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死记硬背,是不能很好的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的,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而,组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内容。
(一)走出教室探索地理
地理理论太多容易让学生感觉乏味,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可以组织同学们出去考察某一地貌或去某一城市、景点进行参观。在此过程中,教师既要把看到的景象和书本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讲述,还要适当的拓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各种途径拓宽知识面
教材中的地理信息量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和和各种各样的地理题材的书籍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知识体验。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主动吸取地理知识。 通过阅读地理书籍,也可以借助网络,从而使得课外知识与教材之间实现更好的链接,同时给同学们带来更丰富的知识体验。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去利用网络和书籍,让他们学会主动的去吸取更多的知识,开拓视野,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采用“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的教学方法来传授知识,单一的教学手段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来实现更为多样化和灵活性的教学。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地理老师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兴趣,还可以通过三维影视宏观纵览地理环境,微观放大展示地理模型、标本,,从而代替教师现场的讲解、板书和演示,让课堂更加生动。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获得了丰富而直观的教学信息,增加了地理课堂教学容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
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突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同学们的求知欲,但是,当学生的新鲜劲过去,学生们对地理课程的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不一定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习兴趣也不一定能够保持或者提高。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学课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从而缓解学生大脑疲劳,收获轻松而热烈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更有兴趣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适当的鼓励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独立整理笔记,教师检查后,针对普遍性问题进行指导,然后请几位同学将自己的笔记板书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修改,最后进一步阅读教材,修改整理笔记。其次,教师还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网上搜集或者自己编一些实用、上口的歌谣,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艺术上的享受。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否则容易误导学生。
五、做好书本知识和社会热点的衔接
教师在平时要留意捕捉社会热点问题,并做好与课本知识的衔接,用恰当的方式讲述给学生,不仅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地理的可感性、具体性,还可以鼓励他们关心社会的热情,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去审视、分析、评判他们熟悉的地理事实、地理环境和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六、结束语
地理教师要不断地从教学之中积累经验,促进教学的革新。当然,创新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与不足,就需要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增强教学质量,灵活调整教师自身教学行为,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获取最佳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总而言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效率的关键。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强化综合修养,同时还要和社会接轨,营造出创新地理教学的环境,让学生成为地理教学中真正的主体,切实掌握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姜惠玲.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0.(18)
[2]余舰.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尝试[J].科教文汇,2010,(03)
[3]吴艳、韩雨薇.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J].才智, 2012,(01)
[4]孙铁.浅谈创新地理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