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

时间:2023-08-04 17:19:29

导语:在高中地理教学安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活动;处理;反思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对现有的地理教学进行变革,而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活动课教学,不仅丰富了原本单调的地理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处理

为了使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板块发挥重大的作用,首先在教学理念上要认识到原有地理教学的缺点,在教学中重视“活动”的重要作用,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积极寻找办法,解决在板块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重视老师的引导作用

要使学生通过活动板块的学习,实现对整个高中地理知识的系统了解,就必须积极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活动板块的学习不光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要加深之前所学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巩固、归纳。因此在活动设计中,必须是以完备的事实框架为前提,在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活动的逻辑性。在活动执行过程中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要点。

2.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活动的教学中,为了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导作用,在活动设计中也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对地理学习真正充满热情。

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反思

1.将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区分开来

在地理教学中,虽然研究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下转第53页)(上接第52页)包含活动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将二者区分开来。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基本地理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多是由老师提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探究式的研究,而活动则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老师的指导,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是学生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老师的指导居于次要地位。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应把握好尺度,不能将活动与研究性教学完全等同,要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特点。

2.合理安排活动教学课程

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应试考试的压力,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地理活动教学。其实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来安排活动教学,因为一部分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外时间完成地理活动。

总之,在高中地理实践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水平,就必须重视活动在地理中的重要作用,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对地理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胡茂永,沈小新.让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活”起来: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J].地理教学,2011(20).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理想

【中图分类号】G633.55;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概述

翻转课堂来源于英语术语“Flipped Class Model”的翻译,国内称之为翻转课堂式的教育模式或者颠倒教室、反转课堂等[1]。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原本的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传授知识,学生吸收知识通过课后的作业、实践或操作来完成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外针对翻转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并不多,但是单纯针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自从翻转课堂引入我国以后,我国许多教育界的研究学者也陆续展开了这种教育模式的研究,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特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能够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尽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在我国大面积大规模的展开,只有部分教育实验基地展开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验研究,比如山东省昌乐一中,该学校挑选了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分别对高中课程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和历史八门专业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将引进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同我国改革后的教育模式以及学校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寻找最优的教育模式和融合点。实验结果的调查研究表明这种教育模式能够被大学数的学生所接受和喜爱,他们认为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成果。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颠倒传统的教学流程――教师在上课之前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学习教学内容并掌握一定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另外一种是将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和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颠倒――学生提前通过观看和学习老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和资料,在课堂上面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相互协作,完成作业问题答疑[2]。

由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故而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也不再类似传统的教学评价只侧重于定量评价,而是立足于更宽广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更关注教学模式对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评价。目前,教学研究者大致将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内容分成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的效果以及课堂之后的总结反思等等[3]。当然,同传统教学评价相同的是评价的主体和多元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评价主体包括参与的个人、学生家长、学生同学和授课教师。评价等级的设定根据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学生在该教育模式下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A级、B级、C级。其中:A级是最优的结果,该评价等级表示在翻转课堂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能够非常积极主动的去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B级是中等的结果,该评价等级表示学生态度不够端正,不能够非常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而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取得的学习成果一般;C级是最差的结果,该评价等级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情绪低落,不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老师和家长布置的学习任务。评价方式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趋于科学化。

三、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

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一方面翻转课堂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侧重于学生的课前阶段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机制,课后阶段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质量的总结和反思、知识体系梳理[4]。

(一)教学的课前阶段

在翻转课堂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中,教学的课前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结合地理课程的具体知识和教学任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参考资料,当然学生也是这个评价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需要自主地将老师提供的资料结合所要学习的知识提前预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让自己在地里课堂上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

(二)教学的课堂阶段

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对课堂的要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和老师进行探讨和交流,老师则需要把握课堂的节奏,既要解决学生的疑难杂症,又要安排好教学的进度安排,保证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效果,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学的课后阶段

教学的课后阶段也是翻转课堂的高中地理教育模式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老师、学生、同学以及家长的共同配合。这一阶段不仅需要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和实践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还需要他们对前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和反思。这个时候的评价和反思就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对后期工作的建议和展望,也是翻转课堂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的意义之所在,所以需要评价体系的各个主体认真地完成。

四、结束语

我国对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本文通过概述翻转课堂视角下的教学模式理论及现状,分析了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学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大规模的普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还学要时间,也需要在更多的实践和实验中去检验和突破各种障碍,并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志军. 翻转课堂视角下的吴地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江南大学,2014.

[2]方慧霞.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寻求创新;兴趣

一、营造良好的地理校园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可以给予学生很大动力,然而,兴趣的形成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校园环境相关。一个具有良好校园文化、充满地理文化氛围的校园,是学生了解地理、认知地理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在校园里举办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尽可能用校园文化熏染学生的地理素养,使他们感受地理文化中的奥妙。同时,新的教学制度也强调应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活动,体会教学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推动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创新。构建校园地理文化不仅可以很直接地让学生了解到很多的地理知识,还能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实施分层教学,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实际问题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的优、良、中、差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所在的不同层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开展精益求精的教学活动,鼓励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以便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差异大、难以安排教学计划的问题,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习到有效的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山岳的形成”这一章节时,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进行分组,每一组都分配一个地理问题,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分析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分析理解褶皱山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自由地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锻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能力及其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表现出最佳的自己。

三、加大课外时间的力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地理是自然类学科,光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将地理的内涵、地理的风貌传授给学生,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的风貌、参与地理活动的互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感悟、体会的时间,相信达到的效果会比单纯的授课要好。学校对于这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应当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多举办、多创新活动形式,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体会这具有神奇与奥妙的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时,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的教学效果远远不如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去实践、去了解这一问题。因为单纯的学习教材内容,学生的思维是受限制的,不一定有真切的感受。亲自去实践就不同了,学生的视野不是那几张纸,而是错综复杂的交通运输,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交通运输,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大胆实践、探索的精神。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寻求创新,改变传统教学的落后形式,引领学生大胆实践、探索,创设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无论是营造浓厚的地理文化校园氛围,还是鼓励学生去实践、去探索,都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第4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多媒体技术;运用研究

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即将面对高考的学生们需要更加完整系统的学习地理知识,为高考备战。而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也逐渐应用了信息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给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知识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和环境,有些学校还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同时对任课教师也进行了多媒体技术的相关培训,有助于多媒体教学的顺利展开。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学习了很多地理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如何将这些知识加以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这是每个地理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的完美结合,让地理教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配合,解决了地理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技术本身是有一定的优势的,首先多媒体技术中图像的展示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视觉性,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图像展示把静态的地理教学转换为了动态的教学过程,增加了地理学习内容的生动性和娱乐性,从而也营造了一种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高中地理知识内容多、范围广,并且有些知识带有很强的抽象性,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这个时候需要教师通过一种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很多教师选择一些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学。在地理教学课堂中通过图文相结合的形式给学生带来新的授课体验,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来,这对高中地理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教学,不断突破地理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对于高一学生,往往无法适应从初中到高中的这个阶段,需要一定时间的过渡,他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想象力较弱。尤其是那些比较有难度的地理知识,更是无法完全掌握。例如在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的时候,单圈环流和三圈环流都是重点和难点。但是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会通过板书和地球仪进行演示教学。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和想法存在偏差,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讲授不能完全理解。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或许会更加的直观的清晰。教师应该把所学的内容制作出课件,进行学。首先,教师应该通过图文解释“什么是单圈环流?”“单圈环流主要是高低纬度之的热量差异。”然后再通过课件解释“什么是三圈环流?”“三圈环流是高低纬度之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五代划分图和太阳直射图作为切入点,还可以从地表的热力差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动态的图给学生演示热量移动的情况,探究出现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原因,以及产生的极地环流。通过地球自转运动,说明地转偏向力形成气流运动,形成热带高压的情况。演示三圈环流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态的图像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对地理知识记忆深刻,加强了地理知识的学习,并且对培养学生全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供了间接的机会。

(2)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上学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并且能够实现地理学习资源的共享。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内学习资源网站,在平时网站的管理人员会上传一些学校课堂讲解视频和相关的学习资料。学生就可以从该网站进行下载学习,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全面共享。而且还可以利用网络,从一些学习网站上下载地理的学习资料。不管怎样,高中地理都是要以教材为主的,可以适当的扩展学习范围,但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把握。例如在学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的时候,教师可以把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安排学习一个工业指向类型,“原料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动力指向型工业、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和技术指向型工业。”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不同工业区的主导因素和工业特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开拓视野。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把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且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探讨。这种通过网络和多媒体获得的地理资料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三、结束语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师应该针对高中地理课程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多媒体技术课件,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不断提高自身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共同完成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娟.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5).

[2]李召龙.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01).

第5篇

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是“重教”,整体教学效果并不好,而且,学生经常处在被动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也完全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提倡对学生进行指引性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开展合理的目标管理及过程评价,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等为主要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传统的“要我学”思想转变成“我要学”的思想,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1结合实际,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地理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适应性,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样才能将学生学习知识的活力以及兴趣充分的激发出来。因此,高中地理教学应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首先,教师应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量,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每堂课的时间有限,学生能够摄取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如果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的话,学生很难了解所有的信息,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信心;而另一方面,如果一堂课信息量过少的话,不仅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只有了解学生需求才能更好的对课堂教学内容展开合理的规划。其次,在确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寻找“教”与“学”之间的最佳默契点,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内容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从而有效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2.2改进教学,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过度依赖教学大纲来解决地理问题,教学方式过于死板,而且,也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将教学大纲作为基本目标来开展教学,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同时要做到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并在每堂课进行之前要确定本堂课的目标,摆清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两者之间的关系,树立起目标意识,这是确保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另外,教师要对高中地理课程教学做到举一反三,并不断的解读教材以及课程文本,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此外,在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不能由教师单方面的进行确定,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2.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由于很多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在课堂的学习中,都是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能够主动去探索和思考的学生极少,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在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兴趣的培养,而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知识产生质疑,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不仅仅对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帮助,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3总结

第6篇

关键词:高中 地理 乡土课程资源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些教师不愿意在教学中主动运用乡土课程资源,不愿意带学生外出进行考察,不愿意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这些都不利于高中地理的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实施策略进行一些思考。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意义

1.有助于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

新课标明确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要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和研究,作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还可以使地理教学从“纸上谈兵”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长期以来,中学地理教学总是从理论到理论,从黑板到课本,习惯于“纸上谈兵”而不注重地理实践。以致学生学了地理却不会观察地理事物,也不能用地理知识对各种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更不能用地学原理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人地关系的问题。乡土地理课程实践资源的利用,可以使地理课本中的地理概念、地学原理以及地理事物的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形成学生真实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概念以及正确的地理判断。

比如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类型,这是令一般学生感到头痛的问题。如果本地有地形要素比较齐全的地方,地理教师把学生带出去看一看,什么鞍部、陡崖、山谷、山脊、陡坡、缓坡就会一目了然。为什么山谷等高线要向高处弯曲,而山脊的等高线却向低处凸出,看一看,比一比,就会迎刃而解。这样,把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结合起来,既弄清了概念,又加深了印象。

2.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新课标提出要不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可以让学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学生比较、鉴别、分析、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进而去关注家乡的人和事,做到胸怀祖国,胸有大志。

二、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实施策略

1.教学中以地理课程资源为教学实例

在讲述教材中的地理概念和地学原理等知识时,当碰到一些带有结论性和抽象的地理判断时,为了增强说服力,可以选用有关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料加以印证。比如,近几年初春,在一些地区的大风、沙暴天气,就是快行冷锋天气的最好印证。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先收听天气预报,根据天气预报的预测时间,来确定观测的时机和程序,记录观测的现象,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快行冷锋天气。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沙暴天气的发生较前些年严重,这就成为沙暴天气成因人为原因分析的最好例证。另外像“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昼夜的长短变化,我国的降水分布,太阳高度的变化等,都可以在乡土范围内找到例证。通过这样的乡土事例的讲述,可以证明许多地理判断的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同时还巩固了学生地理知识。

2.加强实践活动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

根据教材的安排有计划地让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也有利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比如,讲授气候时,可以要求学生对学校或者家庭周围的气候情况做观察记录,包括温度,降水。对一年的气温、降水总趋势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印象,也可以向长辈请教。这样的实践活动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对于我国气候的基本特点就会有很深刻的认识。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户外考察。如学习地图时,难点在于对方向、比例尺的理解。如果能够让学生对一个比较小的范围进行一次自主调查绘图,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要求学生对市容进行调查,要列出街区内工厂、商店、服务行业的名称,还要简要分析这些地理事物布局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并绘制出街道平面分布示意图。这样,有的同学平时连周围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楚,这下他们的收获的就不仅是懂得了地图的基本要素了。

3.做好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要确定专门的研究内容,选择适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法和适当的场所。在活动中,要加强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还要给学生以发挥创造的空间,比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如气象组、环境保护组、城市规划组、园林绿化组、乡镇企业组、工农业发展组、旅游资源调查组等等,教师可以为各个小组拟定若干课题,也可由小组成员自行决定研究课题,让学生有研究的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此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实践活动毕竟不同于大学阶段,和一些专业人士的野外考察,要有明确的观点、充足的论据、令人信服的理由和确凿的事实,特别要具体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最后要形成一定的文字资料以展示研究成果。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时,要突出实用性、区域性、实践性等,不同区域的教学所采取的形式可以不同,所进行的内容可以不同,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于地理教学的促进应该是一致的。要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中的人地关系问题,把校园及周边、过渡带、学生家所在地变成地理学习的实践基地。此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调研,多考察,开展专题讨论或撰写小论文,就家乡某一方面的发展提出设想。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尽量加强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只要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注意其中的一些问题,发挥好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作用,就会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南.中学乡土地理与乡土地理研究.2007.6.

第7篇

【摘要】本文首先对高中地理分层教学进行概述,说明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以及基本模式,指出探讨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文章的第二部分对高中地理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文章的第三部分则针对地理分层教学中的问题给出了解决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发展以及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 高中地理;分层教学;问题及策略

地理是高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科目,地理教学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阔、学习能力更强,而且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为了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很多学校采用了分层教学法,但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尚在实践和探索之中。

一、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概述

(一)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基本地理素养以及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层级划分,并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地理教学更符合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分层教学不仅能够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学有所获,还能够使教学资源得以优化分配。

(二)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

目前很多学校都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以其实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正在实践和应用中的分层教学有以下三种基本模式:第一,分层交叉模式,即在一个班级之内形成能力均等的学习小组,而每个小组内都有学优生,也有学困生,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对象施以同样的教学;第二,班内分层模式,即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和能力分为不同层次,将地理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层次分类进行细化,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第三,分层走班模式,将全校每个班的学生都进行统一的分层,在上地理课的时候,按照学生的分层情况安排不同的教师,使同一层级的学生集中到一个教室里进行学习。采用这种模式的学校相对较少。

以上三种分层模式都能够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使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有相应的提升,但是,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分层实践,始终还在探索当中。从理论上讲,分层教学对学生发展是有益的,对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分层方法的不足。

分层教学的关键是对学生进行层级划分,但是,划分学生层级的标准却是不相同的。有些学校按照学生地理考试的成绩进行分层,但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会出现“高能低分”的学生被扣上了“低能”的帽子,在相应层级中,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不能被满足。类似的现象在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中并不少见,由于分层方法有问题,分层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教师教学准备压力大。

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为分层教学的模式准备更多的教学材料、教学设计,甚至要考虑到在一堂课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在分层教学的模式下,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都觉得教学压力变大,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困难。

(三)分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分层教学中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划分层级”本身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乃至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大多数学生被分层之后,就会产生“我不如人”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更缺乏自信,有些还会因为有“被歧视”的心理而对地理学习产生厌烦态度,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直接削弱了分层教学的效果。部分学优生被分在较好的层次也可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骄傲自满,影响学习。

三、解决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问题的策略

(一)按照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分层方式。

分层次教学之所以不容易实施,学生的科学分层是关键难题,分层方法不同是导致分层教学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而每个学校的教学环境不一样,学生基础知识、地理素养不一样,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一样,导致分层教学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因此在学生的分层上要科学慎重的划分。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模式时,可根据本校的教学条件,如学校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硬件条件的限制,学生人数、班级容量、教师带班情况等选择合适的分层方法。如果某个老师已经担任5、6个班的教学任务的话,那么在所教每个班级中都实施分层次教学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任务太重了;如果班容量太大或太小的话,对学生的分层上应该适当的增多或减少;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分层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这样利于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掌握,学校、家庭、社会一起营造便利的条件辅助分层次教学的具体实施。

(二)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

分层教学下工作量的增加,对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为了满足分层教学的需要,高中地理教师有必要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学任务要求教师能够更好的利用现代技术设备,使用多媒体将文、图、声、像合理的组合,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因此,为了使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应积极支持地理教师的再深造学习,创造共同学习、一起提高的机会和条件,比如定期的开展学校教研活动和总结报告,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到学校开展知识讲座,派送学校老师去别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活动等;除此之外,地理教师也应主动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付出努力,除了在学校参与各种教学培训活动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经常去教育教学论坛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等。只有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分层教学才能够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习能力不同、素质不同的学生能够享受到相同的教学资源,这实际是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发展负责的表现。但是,分层教学表面上看来确实是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分层,为了规避学生对分层教学的抵触情绪,学校还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对分层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同并配合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平时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认真学习,努力进取,勇于创新。同时为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以采用隐形分层和适当保护。老师心里有个对学生的分层,但是呈献给学生的是另一种分层结果。这样就能避免分层次教学对学生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使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讲是适合高中学生发展的,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帮助,但实际的教学结果却显示出了各种问题。由于分层教学中某些环节处理不当而导致的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成为影响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笔者建议,学校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应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科学的分层方法,并重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再教育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只有这样,分层教学的方法才能够真正成为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提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敏.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

[2]邱培原.新课程标准下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5).

[3]田冬梅.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分层次教学初探[J].新课程,2013(04).

[4]李群山.分层次教学在地理学科中的探索与实践[R].学知报,2011(01).

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教学;教学理念;自主性

一、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性

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所采用的授课模式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不仅学生很少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也不允许其有过多的“表现”,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就很被动,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但事实上,无论哪一种课堂形式,归根到底都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方法,并最终使其产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的过程。鉴于此,高中地理新课改特别提出“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倡导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调查、地理实验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为顺应这一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师生角色转换学习以及探究学习。

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分组的依据,给不同小组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在其探索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帮助其形成最终结论。然后,由小组代表作总结性发言,教师针对各个小组的学习结论进行点评与总结,并评选出优秀的学习小组。这样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主动养成研究资料、分析数据以及查阅文献的能力与习惯。

二、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自主性

1.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一定的辅助资源(如多媒体等),创设出一定的地理教学情境,让学生把注意力快速集中在所要展开的教学主题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比较单一,教师单纯依靠板书滔滔不绝地授课,却并不能引发学生对于所讲授内容的兴趣,注意力无法集中,也束缚了其思维的发散性和想象力,最终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使用多媒体资源,则很容易将学生引入由教师所构筑的形象直观的虚拟场景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展开地理学习,兴趣倍增。

以“时区和日界线”一节为例,事实上很多学生此前在观看诸多国际新闻或是其他资料时都会发现这一奇怪的现象,同一时刻大洋彼岸的两个国家居然拥有两个不一样的日期。教师针对这一“基础”可以整理并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和科学性的案例,提问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向东航海的船只在行船日记的日期上,到达日会比出发日还早?什么情况下先出生的双胞胎哥哥反而出生日期晚于弟弟?为什么我们在电视里看到在美国比赛的中国运动员,他的获奖日期比我们看电视的时间还要早?这样的问题设置可引发悬念,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会立刻对新知识充满好奇。

2.突出重点难点,强化理解记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动态”的教学内容,其反映的是某一类自然现象的形成规律,比如季风、气旋、断层、火山等等。这部分教学内容由于其充满灵活性,故而仅仅靠教师语言上的讲述很难让学生有充分的认识,或者说在学生固有的知识储备中,很难形成一定的关联性画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选取一些视频画面、国内外事实纪录片,让学生在动态的影像中,将抽象的地理概念与地理现象和具体的地理事实联系起来,直接把握重点和难点,更好地掌握地理运动规律。

以“季风”这一节为例,其记忆的混淆点在于我国夏季与冬季的季风风向。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地理素材制作一个Flash课件,为学生演示不同季节季风的风向,并结合一些具有娱乐性的歌曲歌词(《青藏高原》歌词当中有一句关于我国夏季和冬季的地理风向),帮助学生强化认识。这种动态影音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感知到具体的地理现象,比起单纯靠文字记忆的方法更为直观有效。

三、注重学法引导,提高课堂实效性

由于个人认知水平、生活背景的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还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层次性、差异化的教学,避免“一刀切”。高中地理新课改中所提出的“满足不同地理学习的需要,建立丰富多样的高中地理课程”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建立一套有原则、更有灵活性的地理教学体系,在注重对学习方法引导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只有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认知范围内取得专属于自己的进步,这样的课堂才算是真的高效。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性,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命题。身为地理教师唯有注重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挖掘,才能从多方面为其创造出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致力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泽润.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第9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课堂效果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43

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性和高效性学习。 针对高中地理这个学科而言,教师要在课堂高效性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究,让学生可以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高中地理课堂往往是忽视学生的因素,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课堂的互动性。

下面我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效性,并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一、高效课堂的特征

高效课堂显性标志应该是要有知识上的广度、深度,又要任务安排上的密度,以及对知识掌握的效度,它应该有信息量大、情感体验丰富、思维量高、学生又乐于其中的特点。它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知识的再生能力,主动、创新的学习力;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理解、运用,而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能力。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效率的新方法

1.实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任何科目都是和时代紧密相连的,而地理更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地理课堂须实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地理知识,还应教会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地理知识。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要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就能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而教师在课堂上更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这种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把地理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比如.在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性质、防御方法和关联性时,可选择利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四川汶川地震来进行分析。首先,安排学生在课前查找这次大地震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拨、引导、总结并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在全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安排学生查阅汶川地震的有关资料,自己也要查阅和此次地震相关的资料,做到有备而来。

2.拓展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自主学习正是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拓展其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学会学习。

把课前准备工作交给学生。为了能上好一堂课,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 查书刊、剪报纸、看录像、上网搜索等。但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时间有限,我们可以把准备工作交给学生去做。在高一地理中关于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的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搜索信息,要研究就要有兴趣,有了兴趣就有动力。我在上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三部分内容:一是从古到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二是人类开发宇宙的空间资源情况;三是在开发宇宙中如何来保护宇宙环境。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纷纷向我提出许多有关宇宙探索的问题。我将每个班学生都分成了三个研究小组,每组选一个课题收集资料进行研究,规定小组长负责组内分工与合作,五天后汇报收集研究结果。接下来的时间里,各个小组收集、研究活动都开展的轰轰烈烈、热火朝天,有的搞调查、有的剪报纸、有的上网下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进行教学,各班级的同课题小组之间还可以相互进行图片文字等的交流。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有一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总是愿意花很多时间听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因此,与学生关系良好的教师,其教学也较为容易,学生对这门课的积极性也较高。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增加交流,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并且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三、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效率出现的问题

习惯了传统教学的我们的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让教师不得不做出新的调整,时刻准备应对新的问题。

1.学生的展示过程中多了更多的质疑和对抗,经常会偏离教师所安排的环节和预设的答案,而这些偏离和对非预设答案的讨论必然要花掉课堂上宝贵时间,这就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给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进度带来很大的挑战。

2.就是编制和使用导学案时遇到了新的问题,导学案的使用让我们忽略了对教材的研究。导学案所安排的问题过于专业,问题难度设置无梯度、问题情境无实在意义、内容安排追求面面俱到、学习目标设置过于依赖考试大纲、导学案设计与素质教育目标不相对应等等。对于这些,要努力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使己的教学不能脱离教材、脱离考试大纲,同时也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我们应该在保证教学进度、教学任务、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当给与学生拓展的空间和思维延伸的时间,以学生为本,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那些看似偏离教学的答案所显示的学生的真正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真正“高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会随之不断进行调整和创新,同时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模式也在渐渐发生变化,地理教师作为教学的参与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应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树立正确合理的地理教学观,进行合理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探索者、知识建构者、愉快的收获者;坚持贯彻“以学生为本”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自我建构新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循序渐进,促使学生的素质取得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宏兵.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 新课程(教研) ,2011(12).

[2]王军英.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 学周刊,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