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19:29
导语:在对辩论的认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组以无力、疲劳、睡眠质量差、认知功能下降及一些躯体症状,如反复咽痒、肌肉痛、头痛、关节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疲劳是健康的人在长期的高压力、紧张、快节奏工作后,时常出现周身疲软、困乏与精疲力竭之感,被医学专家们称为“健康的隐性杀手”。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明确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定义及诊断标准,使该病病因、病理及治疗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精确、更深入的阶段。
近年来,常被提到的一个新名词“亚健康”,按照医学界的认识,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与我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相似。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已明确地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把“阴平阳秘”的“阴阳和平之人”作为心身和谐的健康标准。中医学对医学目的的认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健康标准的认识等方面,都涉及亚健康的内容。
1 诊断标准
1994年,美国提出仍用慢性疲劳综合征名称并明确其诊断标准[2]:病史不少于6个月,且目前患者职业能力、接受教育能力、个人生活及社会活动能力较患病前明显下降,休息后不能缓解,同时至少具备下列8项中的4项:①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②咽痛;③颈部僵硬或腋窝淋巴结肿大;④肌肉疼痛;⑤多发性关节痛;⑥反复头痛;⑦睡眠质量不佳,醒后不轻松;⑧劳累后肌肉疼痛。
要明确诊断除具备以上主诉外,还需作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促甲状腺素,这些结果必须未提示异常。如患者具备如下情况之一,也不能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①具有可解释慢性疲劳的活动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睡眠无呼吸综合征、发作性睡病;②具有已经确诊且目前还未治愈的疾病,如恶性肿瘤、乙型或丙型肝炎;③既往或目前有重型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妄想、痴呆、神经性厌食;④发生慢性疲劳综合征之前有酗酒或其它药物依赖史。
2 发病机制
随着工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空气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医学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也就是说,致病因素已由单一的生物因素增加到三个: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人类由于参加社会的群体交往,产生心理活动,因而是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属性的有机体。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必然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必然是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形神统一是中医心身医学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心理与生理、精神与躯体关系的最准确、最完整、最精辟的学说。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现代人必须全力以赴地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人们希望长时间精力充沛地工作和生活,然而,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人达不到这种境界。相反,许多人都有过情绪低落、容易疲劳、不愿意运动、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的经历,有人甚至长期或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可到医院检查却找不到原因,出了医院依旧难受。医学上将这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称之为“亚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和“灰色状态”。亚健康状态常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诊断,却表现出活力降低、适应性减退,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类生理功能低下状态。是由于心理、社会、生物三者因素导致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而致。主要表现:精力下降、食欲不振、疲劳无力、心慌、气短、失眠、多梦、抑郁、惊恐、身体虚弱等。这些症状往往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3]。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处于动态平衡的有机的整体,表现在脏腑之间是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表现在阴阳方面是互根互化、消长平衡的。而慢性疲劳综合征则属于人体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失调,其病因有内伤七情、劳倦、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睡眠不足、缺乏锻炼等。此外,外感六、邪毒也是病因之一。
人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保持着机体内部及其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协调,保持着正常的生理及心理活动过程,机体就呈现健康状态,即“阴平阳秘”。但如果由于外感、情志、饮食、劳逸及其它致病因素作用下而破坏了这种平衡,临床表现为脏腑功能失调,此时病人可以表现为头晕、头重、胸闷、乏力、四肢倦怠、精神欠佳、食欲不振、少寐多梦或多眠、心悸、汗多、小便清长、腰酸等症状,但临床并未见有阳性体征及理化检查异常。
现代医学认为:疲劳可使机体内在循环和各个代谢系统一时紊乱,以至它的代谢物如乳酸等物质在血液中积累,使肌肉,以致神经活动不正常。俗话说“积劳成疾”。换句话说,疲劳源自人们在从事长时间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后,大脑皮层异常兴奋,消耗过多的能量,包括各类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内的营养物质,造成体内能量供应短缺,营养环境失衡和代谢产物堆积。如果疲劳得不到恢复,就会使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一直处于低效工作状态。从而直接影响到人体对氧气和养料的利用,导致体内环境失衡的持续和加重,妨碍体内各种器官的正常工作,长此以往就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事实上,各类疾病都有可能产生于长期疲劳之后。而心脏病、肝病、肾病、胃病等,及致衰老的主要诱因之一就是疲劳。合理的休息是消除疲劳的好办法,但当工作和学习十分紧张,即使感到疲劳,但又不能丢下工作或学习去休息时,必须及时地补充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给大脑提供充分的养分。要避免疲劳的产生,劳逸结合才是紧张和有节奏的工作前提。
迄今,现代医学对CFS进行了广泛的医学研究,但其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系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其发病前常经历长时间的应激状态(极度紧张、精神负担过重)等情况,部分患者病初有类似流感样症状。多数人认为,其发生可能是病毒感染、应激等多种因素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的结果。病毒感染或应激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一种较合理但未被证实的假说,即一种慢性的免疫系统的激活状态造成细胞因子的产生,这能够破坏神经递质,从而产生慢性疲劳的症状。应激状态下引起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变。另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为人体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简称HPA轴,正常情况下此轴处于负反馈循环中。而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HPA轴被活化,导致皮质醇和其他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进而影响免疫、中枢神经、运动、消化等多个系统,从而引发CFS[4]。
3 辨证论治
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原因包括社会、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因素。使得现代医学不能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相反,中医的医学模式建立在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上,以人为本,注重改善个体脏腑功能及症状,通过四诊合参,司外揣内等方法探询求诊者整体的阴阳偏颇,以确定治则治法,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法则,自始至终贯穿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判断和治疗。具体而言,用四诊八纲辨证和理论来描述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机制,诊断中借助望闻问切、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传统方法,可以说,阴阳是中医辨证之灵魂,也是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治的总原则。辨证论治的核心是“证”,中医关于证的研究表明,同一种证往往存在多个器官的功能异常,证与全身性的调节网络有关。有人认为“证”是一种状态,反映的是人体的总体特征,现代医学认为机体的整体调节功能是由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执行的。从中、西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理解的叙述中可看出,两者虽属不同体系的医学哲学思想,但在对待慢性疲劳综合征问题上有极大的相似性;而中医的辨证论治也是建立在对整个机体状态偏离程度判定基础上的整体性治疗,用“阴阳五行”解释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点相合。
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不足,长期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长期贪饮生冷,饮食失调或不慎等都可导致阴阳失衡,出现气阴两虚,经络不通,肝气疏泄失常,继而引起脾胃功能异常。脾主肌肉四肢,主升清降浊,为胃行其津液。人之功能,皆懒于气,四肢肌肉亦必得气之充养方可行动如常,脾虚则精气不得输布周身,则倦怠欲卧。《素问・太阳阳明论》说:“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脾虚则胃肠的摄纳及传化功能失常,饮食之水谷精微不得胃之腐熟,脾的运化亦不能正常,机体失养,也可出现疲劳倦怠之征[5]。肝主筋,乃“罢极之本”,而筋是引起肢体运动的重要结构,肝脏功能失调是产生疲倦乏力、运动减少等疲劳症状的重要原因。肺主营卫之气,“惟肺也,外统皮毛,为一身之护卫”,属机体的屏障、“藩篱”,与现代医学所谓人体非特异抵抗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肺气虚则卫外不固,易出现身体疼痛,微热,咽痛等。心主血、司神,心气虚则神明不用,易出现睡眠异常等。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津之根本,肾阳对全身的功能起着温煦、推动作用。总之CFS多由积劳内伤或久病不复,或气郁日久,阴阳失衡,损及气阴,致气阴两虚,经络不通而成。故五脏尤其是肝、脾、肾与本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4 健康教育
在多大数情况下,慢性疲劳综合征表现为非特异性疾病前状态,从轻度心身失调状态到浅临床状态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因此,开展健康教育则是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措施之一。开展健康教育,不仅符合医学科学实践中正确价值取向(即病者不贵于求医心切,而贵于未病先知,防患于未然;医者不贵于愈病,而贵于预知先防,测变于未萌)。同时,也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中医学认为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质量、预防亚健康和疾病的根本方法,所主张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条畅、劳逸适度等养生之术是其思想的高度概括。《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告诫人们应注意生活起居,保持良好的心态,则可以防病保健。通过健康教育,让人们重视人体自身调控,激发潜能,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达到祛病修身、保健康复、延年益寿的目的。
5 研究前景
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与治疗,中医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中医对情志致病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强调形神合一和天人合一,临床诊断中,借助望闻问切、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传统方法,仔仔细细地寻找求诊者所表现的偏离健康的蛛丝马迹(阴阳偏颇),从《黄帝内经》时代起积累了大量的治疗心身疾病的方法,如方剂、针灸、食疗、推拿等自然疗法,因此应当从中医心理疗法的规范化研究、躯体治疗方法的研究(药物、针灸、食疗、推拿等)、中医自控疗法的研究(包括气功)等方面入手,在CFS临床诊治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在CFS的治疗方面有很大优势。首先是能调节整体内在机制,本病的关键在于脏腑生理功能不协调,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气化机制遭到破坏,而中医治疗恰恰注重整体,可以实现调节整体内在机制,调整激素水平,激发神经、体液诸系统自主配合互用的因素,从而使人体生命活动过程协调发展。其次是辨证论治,疗效可靠。由于现代医学对CFS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认识比较模糊,故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比较被动、刻板,主要是对症治标;中医学则不然,根据CFS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随证施治,遣方用药灵活,且能标本兼顾,突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特色。当然,中医药对CFS的治疗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提高。近来关于中医药治疗CFS的报道渐多,但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取得的疗效也缺乏客观化的评价;临床辨证分型较凌乱,缺乏规范性;治疗方法相对较少,缺乏临床上公认的治疗CFS的特效方药。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结合CFS的临床特点,建立起中西医结合的规范的CFS诊察指标及疗效判定体系,掌握发病规律,研究防治措施是目前的重要任务。
6 参考文献
[1]FukudaK,Straus SE,HickieJ,et al.Thechronicfatiguesyndrome:acomprehensi veapproachtoit sdefinitionandstudy[J].AnnInterMed,1994,121(12):953.
[2]孔德娟,杨学辉,安胜军,等.李恩学术论文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3.
[3]王艳君,胡朝阳.从亚健康看中医诊疗现代化发展趋向[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1-4.
[4]王天芳,王琳,张翠珍.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8):1006-1008.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描写性研究
Abstract:Nida’sideasontranslationhavegreatinfluenceonChinesetranslationscholars.Hisrecentstatement-”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willsurelyhaveanegativeimpactonthedevelopmentoftranslationstudiesinChina.Thispaperaimsatanalyzing,fromthreeperspectives,thereasonsforNida’schangeofviewsontranslation.Itwillalsogiveare-evaluationofthepositionandroleoftranslationtheoriesintranslationstudies,aswellasexploretherelationoftheoryandpractice.
Keywords:translationstudies;translationtheories;translationpractice;descriptivestudy
一、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周仪、罗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发展,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见张经浩,《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
1.对翻译理论作用的认识偏差
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哲学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目前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分析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张美芳,2000)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陈德鸿、张南峰,2000:126)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论”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一般原理”都要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吗?众所周知,当今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杨自俭,2000)的翻译学更是如此。
另外,“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谭载喜,1991:79)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
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
2.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
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方法”(谭载喜,1983:51)。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273)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奎因,参见郭建中,2000:90-98)。杨晓荣教授主张的“条件论”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
3.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
《笔谈》中他讲道,“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翻译好”指的是“翻译理论好”还是“翻译实践好”。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郭建中,2000:107)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社会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1.正确认识翻译学的结构框架及翻译理论在其中的位置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艺术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谭载喜,1991:283)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我们当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Weissbrod,1998)杨自俭(2000)说,“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
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为形象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先画一个简图:
翻译实践部分
应用翻
[关键词] 辩论式教学;教学活力;学员主体性
辩论是促进学员们更加熟悉该课程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学员对军事理论知识愈丰富就愈能发挥他们的思想。辩论教学法谋求的是在教员的引导下,学员主动探索,自觉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双方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活泼、高效,有计划地培养学员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辩论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辩论式教学增强了课堂上的竞争与合作。“辩论式教学”即把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采用外部强化手段,营造外部的竞争和合作气氛,因为竞赛可以激发学员内部学习需要和动机;强有力的任务驱动,能增进学员交往合作智能。这是一般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
2.辩论式教学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一般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认知学习,而辩论式教学更注重学员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为了说明己方观点的理由,学员要翻阅大量的图书和资料,经过同学间的探讨磋形成清晰的思路。这个过程,增进了对知识的认知,获得师生间的情谊,直接引发学员对军事理论本质的追问。
3.辩论式教学调整了师生关系。辩论式教学中,教员是参与者、引导者。教员尊重学员的话语权,把课堂还给学员,学员是主角。让学员真正体验、感悟、创造。学员各有所长,各有所得。在军事理论辩论课堂上,“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注重学员的发展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
4.辩论式教学强调了不同观点的碰撞、融合。辩论赛以辩赢为目的,正反双方死守自己观点,是二元方式,非黑即白。辩论式教学的课堂上学员的观点是不是预设的,而是新生的。辩论式教学是学员不同观点的碰撞、融合,可以培养学员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辩论式教学的主要功效
1.有利于体现学员的主体性。在辩论式教学中,学员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员充当组织者和协助者,向学员提供帮助和支持。学习主体角色唤起了学员的极大学习热情,他们积极地思考、分析、判断、总结,去谋求个体创造潜能的释放。辩论式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活跃教学气氛,增强教学活力。
2.有利于培养学员合作精神。在辩论式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贯穿于辩论式教学过程始终。为了达到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的合作关系。辩论式教学对于学员的合作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的机会。
3.有利于增强学员的自信。在辩论式教学中,更多的学员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自信。在辩论中,学员通过对辩手这个角色的良好诠释就能激发其对自身的能力的信心。因此,军事理论课教学,除了注重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外,更应重视学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有利于解决学员思想认识上的疑点和难点。辩论式教学可以为学员提供了解决思想认识上的疑点和难点的机会。因为辩论本身就是一个由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认识矛盾过程。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可以加深学员对疑点、难点的认识和理解。
三、辩论式教学的组织实施
1.辩论式教学的组织。一是教员要当好辩论式教学的策划人、组织者、“总导演”和评判者,指导学员进行教学辩论和对教学辩论的任务。为此,教员必须重视和加强教学过程的前期准备环节。教员要结合教学内容,做好辩题的选择;要为学员提供充足的辩论准备时间和空间;要设计好辩论的程序和环节;要指导学员破题和收集、处理材料。辩论结束后,教员要做好过程评价,还要帮助学员做好总结和反思。二是学员要充分发挥在辩论式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辩论式教学在环节和角色的设计上应考虑让更多的学员能够参与进来。引导让每一个学员分享和承担参与辩论教学活动的权利和义务。在组织辩论式教学中设计多个角色:正式辩手、陪练、策划、材料收集等,让多数学员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地选择参与的角色,扩大了学员的参与度。在辩论环节设计上注意台上和台下的互动,发挥集体智慧,使课堂更精彩。
2.辩论式教学的实施。辩论式教学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是进入辩题情境阶段。教员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军事热点问题为辩题,向学员公布,并组成以各教学班为单位的辩论小组,各辩论小组依据抽签方式取得辩题。二是辩论准备阶段。各辩论小组领取辩题后,进入紧张的辩论准备阶段。教员可以在如何破题方面给学员以帮助和指导。然后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制定辩论方略。学员依据辩题的需要,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去伪存真、整理与归类,选出适合自己辩题的有效资料,并制定攻守策略。三是课堂辩论阶段。正反方在教学大班全体同学面前进行针锋相对的唇枪舌战,是辩手心理素质、逻辑思维、知识底蕴、语言表达、整体协调、仪态仪表和道德涵养等综合素质的真正较量。四是辩论评判总结阶段。课堂辩论结束后,由教员就辩论的得失利弊做出中肯的评议,对胜负做出评判,还要对辩论式教学做出总结。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
一、“4321”主题辩论课型模式的基本内涵
在辩论中,实际辩论者和观众已经不仅是锻炼运用语言文字能力,更主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把哲学、政治、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准确表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辩论对我们的学习进行了一次综合的检验,促进了我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和其它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有紧密的联系。我校在综合实践课程的摸索中创建的专题辩论课“4321”模式:4指“问题导入,引出辩题――小组讨论,确立论点――交流讨论,双方对辩――归纳陈词,总结评价”4个环节。3指“导与辩结合,议与辩结合,评与辩结合”3个结合。2指“关注辩论过程,关注辩论方法”2个关注。1个主题指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一定的情境之下,进行自由辩论的交往,养成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习惯,从而获取知识的传递,能力的训练和思维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
二、“4321”主题辩论课型模式的实施程序
1. 生成辩论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在主题辩论课型中,首先要适时地把握辩论的主题。这些主题是值得研究的,争议性较强的,或是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或是体现学生生活的,或是有创新因素的。总之,这些论辩的内容应力求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跳一跳就能摘下的桃子”。如“端午节探索”主题实践活动时,学生对屈原的跳河自尽的行为出现了争议,教师适时点拨生成了“屈原的跳河自尽值不值得”的论题。又如“走进名人故事”主题活动中,教师点拨生成“成功是勤奋还是方法更重要”论题,这些论题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疑难处而自主生成,把握住了良好的契机,形成学生有话可说、各有见解、跃跃欲试、各抒己见的局面。实效性强,学生兴趣盎然。
2. 铺垫论辩基础
个人的自学准备和深入思虑是展开论辩的基础。没有个人事先对材料事实的全面掌握,没有表达必须的言语的基础积累,没有讨论个体的认真思考,就无法组织有益和有效的辩论,也不可能通过辩论使大家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实施主题辩论教学就必须有一定的铺垫。
3. 引导论辩进程
主题辩论教学中主角是学生,但是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调节。在展开论辩的进程中,情况变化莫测。有时观点一致,有时意见分歧,有时未能到位,有时误入困境……这些都需要教师审时度势地加以及时引导。例如“成功靠的是勤奋还是方法更重要”主题辩论课中,在自自由辩论中,正反方双方为“勤奋”“方法”纠结在一起,一度停滞下来,老师就适时介入,提醒双方辩论主题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更”字,代表着双方的观点中并不是全权否定对方,而是在于位置的高低,这一点拨,学生的思辨打开了,这时老师并不是马上让主辩手继续“开战”,而是腾出3分钟的时间让辩手们与智囊团进行讨论、整理,让全员都参与,集思广益,为后续准备。由于老师的顺势引导、点拨,不仅让学生思维碰撞出“火花”,而且对辩论的技巧有了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存在差异,其学科属性具有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特性、受古代哲学深刻影响、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我国的中学教育目前主要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法,偏重数理推论,学生们从中学跨越到大学,初次接触到《中基》课程时会遇到一些问题[1]。针对《中基》课程教学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在辩论式教学法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辩论式教学法概述
辩论式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有争议的内容归纳为问题,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研究分析问题,最后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有效表达的一种训练过程[2]。辩论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仍可以采用标准的辩论赛赛程,辩论赛程看似是一个直线过程,其实是一个循环过程。无论是前期准备阶段,还是比赛中与对方辩友辩述过程都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辩论双方需要再次搜集资料进行迅速有效的分析判断,再予以精彩表达。这个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所以,通过长期、规范的辩论训练,学生将逐渐具备出色的研究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中基》课程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传统《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辅以多媒体手段。大部分学生习惯灌输式教学模式,能认真地听讲,期待从老师的讲述中获得知识。但是,中医学具有特殊的学科属性,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中医学的知识,很难全盘接受《中基》教材上的内容,逐渐在心理上产生了抵触,使得《中基》教学愈加难以深入。小部分学生能够接受中医理论,试图通过自学探索中医知识。由于缺乏认知基础,在探索中往往也是徒劳无功的。辩论式教学法以老师命题、学生思辨,既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基》教材中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问题,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了学生对中医认知不够的缺陷。辩论式教学法符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潮流,也是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形式之一。《中基》教材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为内容蓝本,用现代白话文表述,采用分章节的编写体例。各章节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段落之间因果联系、前后连贯,文字表达平铺直叙、侧重说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难以抓住重点、内容枯燥乏味。引入辩论式教学法,以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抓住重点难点、提炼总结辩题,学生围绕辩题积极思考、收集资料、整理论据再恰当表达。这个过程既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医学理论生动化,又可以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更有利于老师在学生辩论中发现学生认知上的错误,予以及时引导和纠正,使学生加深对重点内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中基》课程开设对象一般为大学一年级新生,长期的灌输式教育使得他们基本没有查找文献的习惯。辩论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基》课程教学,就可以促使学生在收集资料、整理论据过程中去查找文献,从大一开始养成查找文献的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查找和利用文献的能力。
3辩论式教学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3.1辩题拟定
根据《中基》课程教学大纲中确定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拟定辩题、制定学期辩论计划。如《藏象》章节中的五脏是重点内容,中医对五脏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是难点。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也学习了《正常人体解剖学》,中医与西医对五脏的认识不完全相同。根据以上重点和难点,结合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可以拟定辩题“五脏功能认识更重要还是形态认识更重要?”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明白中医所认识的五脏是“形态功能合一”的概念。
3.2辩论前期准备
学期初,将辩题和辩论计划公布给各班全体学生。委托学习委员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随机分成两个组。每组确定1名组长,再推选出3位辩手,其他同学负责收集资料、整理论据。每场辩题由抽签决定所持立场,确定辩论正反双方。
3.3课堂辩论实施
任课老师担任辩论赛主评委,邀请3位高年级学生担任评委。指定1名学生担任辩论主席,选定1名学生评委兼任计时员。正反双方辩手辩论过程包括立论陈词、攻辩、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4个环节,评委从4个方面给予评分,再结合回答评委提问情况给予附加分。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标准辩论赛赛程计时并适时提醒辩手,评分结果当场公布。双方的辩论成绩是由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其余求平均数得出。
3.4点评与总结
任课老师根据评分结果和选手表现点评和总结本场辩论。首先,点评各组的团结协作情况。再点评每一位选手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文献引用、观点对错等。最后,对《中基》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指出同学们在辩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关于该部分内容理解上的错误,指明该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4辩论式教学法在《中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辩论式教学法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中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是有效的,如何形成体系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辩论赛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扩展学生知识面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过程,还是一个培养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最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4.1老师拟定辩题需反复斟酌
《中基》课程内容涵盖面较广,拟定辩题时以突出课程大纲中的重点概念为主、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程难点内容为目的,不宜涉及医学流派问题、各家学说观点等较难、较偏的内容。
4.2评判标准要重过程轻结论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辩论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认识,而不仅仅是评判学生辩论技巧。任课老师要从学生们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辩论表现,去发现学生掌握某方面内容时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积极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中医思维方式。
4.3因材施教促进辩论式教学法的深入开展
遴选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主席和组长、选拔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担任辩手、安排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论据,因材施教、各取所长,让每一位学生在辩论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定位,将会有利于辩论式教学法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孔沈燕.中医基础理论教育现状分析及革新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6):142-143.
[2]卯明艳.辩论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202-20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辩论;有效培养;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3-0063-04
课堂教学应拒绝过多的“平和”、“顺畅”,唯“一石激起千层浪”才能把课堂推向,才能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思维平台,开辟自由的表达空间。要想达到以上效果,组织学生辩论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辩论时,围绕着辩论的问题,学生需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思考,思维呈发散型;为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往往需要使出“浑身解数”, 反应要灵敏,思路要清晰,辩词要有根有据、有条有理;为反驳对方的观点,角度要新颖,论据要直指要害。这个阐述和辩驳的过程,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等品质都将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一、在突出重点时辩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
“三角形的内角和”(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通常都是采用“猜想验证结论”这样的方法探究新知。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当学生通过以上步骤初步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后,我有意识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质疑辩论的平台,一方面突出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另一方面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堂回放】
我拿起一个等腰三角形,然后沿着底边上的高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接着抛出问题:“每一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思考后学生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另一种则认为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于是我把学生分成两组:认为“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的为正方,认为“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为反方。由于观点针锋相对,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举起一个大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反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正方:把180°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
反方:每份是90°。
(辩论一开始,反方就两次同意自己的观点,这让正方同学的脸上都流露出得意的神情。)
正方:刚才老师把一个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了两个小三角形,也就是把大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占其中的一份,所以,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是90°。
(反方一个同学站起来走向讲台,将一个等腰三角形沿顶点对折,用粉笔画出底边上的高与底边所形成的两个直角,然后展开,指着小三角形中间的一个直角,说)
反方:这个角是不是小三角形的一个内角?
正方:是。
反方:可它是原来大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吗?
正方:不是。
反方:也就是说,老师把大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只是小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和,而不是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所以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就不是大三角形内角和的一半。
反方:你们可以把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后拼起来,看看它是多少度?
(在反方同学的启发下,正方同学进行撕角验证活动。)
正方:确实是180度。
反方:当然了,小三角形也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也应该是180°。
正方:我们刚才一直忽视了小三角形的一个内角,错误地把小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看作是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现在我们明白了:三角形无论是大还是小,内角和都是180°。
……
辩论是思维活动的好形式。在以上辩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倾听对方发言的要点,还要及时发表支持或反对的见解,从而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谬误。这样,学生变成了知识的主动追求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他们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效果好,不仅纠正了偏见及错误,深刻理解了知识,而且开放了思维,提升了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
二、在突破难点时辩论,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批判性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容易产生错误的知识内容点,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成为学习活动的严重障碍。教学时能否突破教学难点,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执教者必须认真思考,寻找适合学习对象的有效手段加以突破。
“平均分”是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是产生一个分数的前提,学生在刚接触分数时,受思维片面化、简单化的制约,往往把“分”和“平均分”混淆,产生“只要分了,分的结果就可以用分数表示”的错误认识。所以,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很多教师都是采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强调“平均分”这一难点。特级教师吴正宪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另辟蹊径,巧设辩点:“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通过展开辩论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课堂回放】
吴老师顺手拿出一张圆纸片说:“这张纸可以折,也可以撕。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下面请正方代表和反方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静静地倾听,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正方:(先把圆从中间对折)“这一半是不是■?
反方:点头同意。
正方:既然你们都承认是,为什么不给老师画钩?”
反方:(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这个圆是不是分成了两部分?”
正方:“是。”
反方:“那这两部分都是圆的■吗?”
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呢?”
正方:“我怎么就得到了呢?”
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吴老师对着下面坐着的学生说:“同学们,请发表你们的意见。”
生1:“这个圆可以折成■,也可以不折成■。”
生2:“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里说分成两份,没有说平均分,所以怎么分都行。”
……
最后大家终于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一定”上,如果一定是■的话,前面应该加上“平均”这个词。而这也正是对分数意义本质的认识。
以上辩论过程,学生兴趣浓、思维活,辩论时学生各抒己见,探新求异,增强了周密地、全面地看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辩论,学生的认知建构不断完善,认识不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实现了由表面到本质的转变。同时,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思维训练落到了实处,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质在辩论过程中得到了锤炼和提升。
三、在发生错误时辩论,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批判性
面对着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个性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当属常事。当课堂中出现看法不一、结论不同时,教师切不要轻易定夺,而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辩论,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完善认知,发展思维。
“轴对称图形”(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在“试一试”环节,安排了以下题目,旨在让学生从一组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轴对称图形,以巩固刚刚获得的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
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对于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没有异议,但对于平行四边形则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生认为是轴对称图形,另一部分学生则持反对意见。面对两种观点,我组织学生展开了一场辩论:
【课堂回放】
正方:我们沿着对角线折过以后分开来,然后调个头,发现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是可以重合的(学生边说边操作)。所以,我们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
反方:平行四边形,我们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还有沿对角线对折,都不能完全重合,只是部分重合。所以,我们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正方:对方同学,关于轴对称图形,是不是只要满足“对折”和“完全重合”这两个条件就行了?
反方:是的。
正方:你们看清了我们刚才的操作吗?平行四边形难道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吗?
反方:对方同学听清了:轴对称图形只要对折后两边就能完全重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只需一个动作――“对折”,然后观察两边能否完全重合就行了。而平行四边形在对折后,还要“分开掉个头”才能完全重合。你们的操作中,多了两个动作――“分开”和“掉个头”。所以,我们认为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正方:说的有道理。
……
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面对课堂上的两种对立观点,我没有即刻做出孰对孰错的判定,而是让学生展开辩论。学生在争辩、反驳的过程中,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全程思考。这样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独特的想法,也能够暴露自己最真实的问题。而当每一个学生都亲历了争辩、反驳的思维交锋之后,他们的探究和交流就会形成认知的共识、思维的共振。这样一来,收获的不仅有知识,还有思维严谨性、深刻性、批判性的提升。
四、在出现意外时辩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数学课堂上的意外,很多都是学生别具一格思维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之所以会出现意外,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他们的思维角度与教材、教师预设的角度不一样。比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时,让学生借助数小棒的方法来计算34-8,即先从30里借1个10来与个位上的4合成14,然后用14减8得6,再和20合起来,最后得出答案是26。课堂如我预设的那样,十分顺畅。正当我准备进行下一环节时,意外发生了,一位学生举起了小手说:“我的算法更简单,我是先从34里面借一个10来减去8得2,然后再用2加上刚才剩下的24得26。”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我并没有因为它打乱了原先的教学预设而置之不理,相反却抓住这个机会,把“意外”当作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展开辩论:“这种算法更简单吗?”
【课堂回放】
生1:我觉得书上的解法更简单,他的解法有点麻烦。
生2:这确实是一种好方法,它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下子就变成了10减几,非常不错,挺简单的。
生3:在幼儿园里我们就会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了,现在还要回到10减几,这是倒退的表现!
生4:这两种解法其实是一样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也是先拿十位上的1来减去减数,然后再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的。所以,我认为两种方法都行。
生5:我认为还可以把减数8分成4和4,先算34-4,等于30,再用30-4,也等于26。
……
概述
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辩论式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注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计算机网络教室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是体现和实现新课标精神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资源库、主题资源网站、Internet、电子光盘等信息载体自主搜集并建构有关的文本、图片、音频或视频等资料,利用网络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创设生生、师生平等的对话平台,在民主氛围中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营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良好氛围,塑造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及自信、好学的人格特点,实现通力合作,启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探究和获取知识。
建构基础分析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其角色就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真实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辩论式课堂就承担了意义建构的载体,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辅助手段。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主动探究、理解并接受课本的某些知识或观点。
辩论具有竞赛性质,要取胜,辩手必须在准备阶段有很好的交流,才能配合默契,获得成功。对中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今初中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不仅在讨论问题时能够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能够对他人的思想、观点加以评论。心理学的研究还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年龄相同、地位平等的人们之间更容易沟通和交流,更容易批判地吸收、接受彼此的观点及意见,更好地在自主学习和合作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现今,在知识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具有独立见解、创新与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敢于并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才能适应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而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辩论式课堂教学方式为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训练场所。
教学程序
1.选择辩题
如何巧妙地设计与选取辩题,激发学生参与辩论的兴趣,是辩论式学习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辩题的选择一般应坚持这样几条原则。
(1)选择教学重点或难点为辩题。
把教学重点、难点的内容作为辩题,应该说是最佳选择,它除了具备其他辩题的一般效果之外,还利于课堂结构的最佳组合以及课文内容的合理安排,使一节课的高峰期处在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之中。
(2)选择学生感兴趣或较关注的内容为辩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只有选择富有新意的、学生感兴趣或较关注的辩题,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地“辩论”起来。
(3)选择中性的内容为辩题。
要使学生双方在辩论赛中辩得起来、辩得下去、辩得公平,要尽可能选择没有定向性的辩题,让学生不仅有可辩之处,而且辩得轰轰烈烈、精彩纷呈。
(4)选择难度适宜的内容为辩题。
辩题的难度要把握在“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程度,若是辩题的难度太高,学生不仅无法就题目产生出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搜集到完整的资料,在阅读时也会有理解上的困难。
在坚持这几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辩题的选择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确定,也可以发动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提出来,由师生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小组学习与辩论的基础。自主学习即学生接受任务后,带着问题进入计算机网络,去阅读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和图片,收集课外书籍、报刊资料和影视图片资料,并根据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去建立和论证其观点。教师在这一环节有两项主要任务。
(1)根据辩题内容制作教学主题资源网站。
主题资源网站包括辩论话题、教材学习、交互学习、辩论博客、拓展知识、在线帮助和Internet资源等几个部分。学生可以在“教材学习区”了解辩题基本知识及链接的相关内容;通过交互教学区或辩论博客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可针对教师的提问和别人的看法进行讨论;通过在线帮助功能向同学和教师在线求助;还可到提供的Internet站点上查找探索。
(2)布置学生个人学习任务并指导完成任务。
任务的布置应该是由简单、具体的选题,逐步过渡到抽象、概括的选题。一定要指导学生了解主题资源网站的结构和操作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收集、整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辩论任务的布置可以提前一至两周,以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查找、收集和整理资料。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计算机网络教室或其他地方进入教学资源库、主题资源网站及相关的网站或资料,将感兴趣或与辩题相关的内容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里备用。
3.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辩论式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小组学习要达到最佳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小组学习一般可自由组合或持“同类观点”者组合,这样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和融洽地交流。
(2)各小组的任务要明确,小组各成员的职责要分明。
(3)小组需推选负责人,该学生不但责任心强,而且善于收集有效信息和归纳整理材料,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他应该是小组的主要发言人。
(4)一般各小组人数宜在5~8人,人数太多反而不利于组内交流。
(5)教师要及时根据各小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予以个别化辅导。
4.班级辩论
班级辩论是辩论式课堂教学的主场戏。一般可由教师或科代表主持,也可另选他人。首先是各小组代言人依次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依据,己方同学可补充发言;然后是自由辩论,每位同学都有权利对他方的观点予以质疑,也有权利为己方进行答辩;最后由主持人进行小结。班级辩论中的主持人必须公平、公正,避免坚持某种观点不放并处于支配地位;辩论开始的气氛要热烈,议程不宜太呆板;学生个人发言应控制在2~3分钟以内;辩论的主要发言人应有发言提纲;在可能情况下要注意调整座位,尽可能让多数人看见发言人;教师要根据情况适当提示与诱导,以避免“冷场”;对“离题太远”和“攻击性语气”应及时制止,并要注意保护少数人的意见;对那些性格腼腆不善辞令的学生,在发言时应给予支持和鼓励。
5.总结陈词
总结陈词是课堂辩论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课堂辩论的总结陈词与一般辩论赛应有所不同,它除了由辩论小组各自进行小结外,主要的是教师进行全局性的总结陈词,它既不代表某一小组的观点,也不单是分析辩论、点评辩论,而应该代表一节课的总结。因此,它在课堂辩论中起着导向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节辩论课“收”得怎样,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总结陈词的效果。如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充分辩论“要不要重建圆明园”的基础上这样总结陈词:“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辩论非常激烈,也说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我从大家的辩论中感到希望重建圆明园的同学是多么热爱这座美丽的园林;我还感受到不希望重建圆明园的同学是多么憎恨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让我们为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而自豪,同时也不能忘了这段使中国人民感到耻辱的历史。”这样的总结陈词,既尊重了学生辩论的结果,又达成了教学目标,还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成功感和民族责任感,可谓一举三得。
6.归纳成文
归纳成文,是课堂辩论得以深化的重要环节。辩论之后,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更加深刻,此时,应及时布置学生将自己的看法或将辩论的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写成文章。通过写,能使思想更臻完善,论证更趋严密,对事物的认识分析也就更深化了。而且,在写的过程中,还会发展更新更深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再度向纵深方面思考和挖掘,在辩论的基础上再度提高。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会学生认真甄别网络资源
网络是开放的信息集散平台,其信息容量上的庞杂、内容上的鱼目混珠与良莠不齐都是学生难以正确把握的,学生往往看到一段新奇材料就急忙下载下来构建或证明自己的观点,经常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引起不良的课堂效果。为此,必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新信息、新技术的能力,教会学生正确对待网上信息,养成认真辨别真伪、细心选用素材的习惯。
2.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计算机网络教室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但由于网络资源十分丰富,观点各异,当学生对某一有违事实的新观点感兴趣时,老师不能横加指责,要善于引导,用辩证的方法和胜于雄辩的事实帮助学生分析这些观点的正误。
3.辩论环节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
辩论式教学,不应视为辩论与教学简单的叠加。作为每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各有其鲜明的教学目标,辩论应该是服务于教学,促成教学目标完美实现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式的辩论不同于比赛性质的辩论,课堂中的辩论指向于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适时地根据学生在辩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
4.“倾听”与“指导”的有机结合
学生在独立思考或集体探讨中,提炼出自己思路的时候,需要教师在旁边耐心地、静静地倾听,用心分析观察:每个学生是从什么角度观察事物,又在关注着什么样的事物;他们如何将这些事实建立起联系,又是如何作出判断的;是怎样通过自主探索和反思以及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和争辩发生变化的;又是如何以“争辩”为媒介深化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认识的。然后,在这种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适宜的援助方式。
关键词: 综合性学习 课堂生成 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学科领域中的新生事物,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但是,由于综合性学习进行的是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跨领域学习,加上整个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多元的,所以虽然在课前教师有具体指导,学生有互相交流,但是到了课堂上,还会出现大量的非预设性生成。面对这些非预设性生成,教师如何面对、如何处理,直接影响着综合性学习课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高度。下面试以笔者在教学检查工作中观摩到的一个课例来进行阐述。
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课,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一、梨园擂台
戏曲知识抢答(多媒体展示学生自制的课件)
二、梨园荟萃
1.各小组介绍剧种:黄梅戏、豫剧、越剧、京剧
2.教师补充:昆剧、川剧等
三、梨园亮腔
各小组代表演唱本组选择的剧种曲目:
黄梅组:《天仙配》、《女驸马》
越剧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
豫剧组:《穆桂英挂帅》、《满江红》
京剧组:《贵妃醉酒》、《红灯记》
四、梨园论坛
辩论:流行音乐与传统戏曲谁更有生命力?
豫剧、京剧组:流行音乐更有生命力。
越剧、黄梅组:中国戏曲更有生命力。
五、小结
教师针对辩论情况简洁地告诉学生,我国戏曲要发展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然后,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做了大致的总结。
这节课教学设计精巧,思路清晰,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加上学生精彩出色的表现,使这节课成为非常成功的、不多见的综合性学习的展示课。从这节课的课堂情况来看,课前准备工作相当充分,教师指导到位,学生活动方式方法恰当,因此可以说,本次综合性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思想激烈的交锋中,课堂呈现出多次绝好的生成点,教师都未能敏捷地把握住,致使学生的问题没能得以及时解决,教学目标的层次错失提升的契机,致使这节课流于平淡,没有深度,缺少高度,更谈不上高效。
在“梨园论坛”的辩论环节中,坚持“流行音乐更有生命力”的一方质问坚持“中国戏曲更有生命力”的一方:既然传统戏曲更有生命力,那么为什么现在许多人都不了解它们了,更别说会唱了?对方给出的辩论是:传统戏曲会发展起来的。辩论进行到了这里时,可能是下课时间也快到了,因此,教师就强行进行生硬的课堂小结,简洁地告诉学生:我国戏曲艺术要发展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什么是跟上时代的步伐?怎样做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戏曲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怎样的?……教师空洞的小结无法能让七年级的学生理解,不仅不能解决学生无法辩论下去的问题,反而会生出更多的问题困扰着他们。
其实,学生此时辩论生成出的问题是: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相对流行音乐是滞后了”的一种客观认识。对于辩论双方辩论到这儿达成的这种共识,教师应该大加赞赏,因为学生的认识是正确的,是来自自己的实践。更重要的是,这种客观认识暗含着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如何来发展传统戏曲艺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没有老师的引导,辩论进行到这里肯定是辩论不下去了,此时最需要的是教师及时引导双方或全体同学来正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发展的确滞后”这一现实,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那么该如何发展呢?我们作为中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也许是学生讨论出现这样的状况已经超出了教师的预设,使教师措手不及,也可能是教师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堂课的教学时间就不够了,后面的教学环节就无法开展了。但是我从教师的表现,以及课后反馈交流时教师的介绍,我明白了,应该是教师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捕捉到这个价值极大的课堂生成。其实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着眼于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具体的教学目标,更要有一种关注学生整体素养及精神情感价值观的培养。综合性学习课最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精神情感价值观的空间,而且这种空间的出现具有不确定性,稍纵即逝,关键要看教师对此是否具有高敏感度,能否及时把握并进行更进一步的开掘。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修订中的增删调整,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在新形势下的价值追求和实施改革的行动方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第二,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语文建设》2012年第3期)。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位老师能够及时肯定学生辩论生成的问题,并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明确,启发学生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虽然不能解决目前我国传统戏曲发展所面临的困惑,但对推进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肯定是有极大的影响的。谁也不能说,我们的学生中将来就不会有人成为戏曲方面的大家。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正视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目前的发展状况后,能相继抛出问题:“我们作为中学生能做些什么?”那么这种深入的讨论引导必然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同时学会欣赏,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样,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就开始逐步落到实处了,而不只是停留在一句空喊的口号上。
同样在这节课的辩论环节中,坚持“流行音乐更有生命力”的一方认为,传统戏曲中有许多内容都是有关“爱情”的,这是不应该的、不健康的,这也是影响其生命力的因素。对于这一点,坚持“中国戏曲更有生命力”的一方也承认了,但他们不知道如何来辩解,只是反击说:“流行音乐中也有许多是歌唱爱情的啊。”学生的辩论进行到了这里,辩论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教师如何来引导学生认识戏曲与流行音乐中的有关对“爱情”的歌唱,因为学生在辩论中达成了共识:戏曲与流行音乐中都有许多对爱情的歌唱,而他们都认为是这不好的,甚至是不健康的。此时无论对于辩论的哪一方来说,如果不能认识清楚这个问题,在很长时间内他们都不能正确认识所有文学、文化中关于“爱情”的内容,这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对文学作品与生活关系的认识,影响到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影响到他们对爱情本身的认识,甚至影响到他们正确爱情观的形成。
这么重要的课堂生成,教师为什么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呢?在反馈交流会上,对于我的这一疑问,执教者没有给出答案。我在想,是不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太敏感了?是不是教师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引导方案?还是其他原因,或时间不够,或在课堂上无法进行引导?但无论哪一种原因,我们都必须认识到: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可回避,必须加以引导。因为这些问题关乎学生的精神情感价值观,关乎学生的生命成长,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
在综合性学习的课堂上,学生成了学习真正的主人,由于站到了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的思想会更加自由,思维更为活跃,加上他们探讨的问题都是来自于他们课前的活动实践,所以体会更深,感触更多,因而思想上的互相碰撞也就更加激烈,生成的东西也就会更多,更超出教师的预想。因此,教师除了在备课时要进行充分的预设,设想种种可能出现的需要引导的课堂“拐点”外,同时还要有一种意识,一种生成意识,那就是课堂还会出现很多非预设性的“生成点”。
像这节课,课堂呈现出的几个精彩的“生成点”几乎都是非预设性的,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而能否将这些“生成点”转化为课堂生成的契机,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机智,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对学情是否有一种尊重的态度,取决于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与理解,取决于教师的胸襟气度。抓住这些“生成点”后,能生成的东西有多大价值,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多少帮助,这又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熟悉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具体学情的把握能力和对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教学情境的掌控能力,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完整,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师自身综合素质高,对于综合性学习课上出现的涉及各个方面的“生成点”,自然敏感度就高,因为这些“生成点”在教师内心都有与之相关的知识与感受的碰触点。在此基础上,面对这些“生成点”,教师自然能迅速作出判断:是否有进行引导的价值。另外,如果教师的知识结构全面完整、个人综合素养高,那么他对需要引导的问题引导得必然会更为合理深入,而且能够做到收放自如。这样,课堂也就有了广度,有了深度,形成了气象;学生的思想思维、兴趣热情、生活体验就全部调动激发起来,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必然会得到锻炼与培养,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命意义上的课堂,才是高效的、有质量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关键词】思政教育;教学方法;辩论模式研究
美国辩论研究会创始人弗里莱在《辩论与论辩》(Argumentation and Debate)一书中将辩论划分为应用性辩论与教学性辩论。后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才与思辨能力,尤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意义重大。同时,历史内容作为政治思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思想教学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传统课堂教学性辩论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缺陷,已难以满足当代合格思政教师培养的要求,需从新的视角对之展开研究并提出改革方法。
1 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性辩论的缺陷
1.1 辩论形式的缺陷
传统课堂辩论即辩论式学生,基本程序为:设立辩题――个体思考――分组讨论――课堂辩论――分析评价,其基本原则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长期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思辨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即组织上的难题。随着大学扩招,各班人数大大增加,以50人班级为例,划分小组存在一定困难。辩论对立双方或者人数过多,或者分为几个小组,难以兼顾每位参与活动的学生。同时,大课堂对程序组织要求高,容易出现混乱局面。
1.2 内容上的缺陷
现行思政教育专业使用的教材中,历史内容部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事实”与“观点”混淆,导致历史书写出现错误。如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对的评价称“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1]等句,均存在较大争议,对思政专业学生认识历史,分析问题产生了不利影响。
2 教学性辩论改革路径思考
2.1 辩论模式的改革
针对传统大课堂人数多,分组难的问题,借鉴研究生导师制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此类问题。即指定导师,将学生交由数名导师,采用读书会的形式组织教学性辩论。实践过程如下:(1)大课堂教学仍维持原状,主要讲授知识与方法;(2)将学生进行分组,每名导师指导10名学生,形成读书小组;(3)预先指定辩论题目,指导正反双方同学阅读相关内容;(4)选定地点进行辩论与讨论,形成书面总结与评价。通过课堂讲授与读书会结合的方式,此种模式较之以往能够更有效地兼顾每位参与成员。
2.2 历史思考新方法的介入
针对教材中历史内容部分存在的问题,将新方法引入大课堂教学和读书会辩论讨论中。程序分为两步:第一,指导学生理解书写内容“事实”与“观点”的区别。如《纲要》中提到巴黎和会时北洋政府“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一语,即以作者的观点替代了历史事实。资料显示,由于北洋政府直接收回山东的外交主张无果,转而开会讨论签约,因信息不畅,才导致国人误认为北洋政府“卖国”,引发学生抗议。第二,对历史内容书写者视角的认识。受革命史观与正统性影响,历史叙事特别是大学本科教材倾向于将历史事件简单化、人物脸谱化。单一话语体系导致学生理解问题出现诸多错误。在大课堂教学与读书会实践中,以非全知的视角,力图释放内容解读的弹性,如通过模拟书写者的视角,认知为何这样书写,从而对历史事实有更为清晰的理解,实现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与研究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
3 结语
从实践结果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性辩论模式经历了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变革。形式上因人数增加而由传统大课堂转为课堂与读书会辩论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上由传统的一元化标准内容,转为多元化表述。通过形式与内容的革新,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方法与水平的提升,并为思政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