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发展的因素

时间:2023-08-04 17:19:31

导语:在农业发展的因素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发展的因素

第1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 制约因素 对策

一、生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一)技术因素

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生态农业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对生态农业进行了大龄的科技投入,但是扣除价格因素、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科研水平不高,和发展要求相比,农民获得的补贴和利益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保证不了农民的利益和生态农业的正常发展。

其次,农业科技推广的速度缓慢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转化率偏低都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法律因素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关于农业的相关法律,但是专门的生态农业立法是空白的。生态农业建设法律法规的缺少,将直接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我国现有的环保法律执行的力度也不够,农村很多环境保护法可操作性不强。

(三)政策因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脱离不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国现在这个阶段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工业的重视,国家对工业投入的资金与农业相比要多的多,导致农业的基础建设跟不上发展速度,更谈不上生态农业的快读发展了。其次,我国对生态农业的保障制度和激励政策也不健全。政府的官员因为国家的奖励机制,只是关心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农民对生态农业认识的不足,也只能关心目前眼前的利益,看不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监管也是一个问题,生态农业设计多个职能部门,但是众多职能部门之间没有统一的协调和沟通,阻碍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的意识因素

农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对于采用新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认识还比较浅。群众缺少绿色消费意识,环境的保护意识,相关涉及生态农业的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缺乏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主动性。

(五)环境因素

我国农业现在大量使用农药,农药对土地的残害是严重的。它能引起地利下降、土地板结,这样给生态农业的建设照成很大的困难。现在城市的大气污染对农业也有很大的污染,像酸雨对农村土地的危害是很严重的。我国的农村废弃物的焚烧对农村的环境污染制约着农业的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农村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民的素质对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我们要对农民的文化素质修养加以重视。首先,政府应该组织专业的农民培训机构,定期组织农业院校的专门人士给农民进行定期地、持久的的关于农业知识方面的培训。通过举办生态农业培训班的模式,将各类种植、养殖以及农业管理的方法传授给农民,保证农民能够掌握生态农业的相关技术和管理的能力。

(二)完善生态农业政策、法律法规

发展生态农业,首先,我们需要在立法过程中,我们要明确经济和生态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建立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农产品生产交易行为。要制定和生态农业相关系法律。例如《生态农业补贴条例》《生态农业灾害救助条列》这样基本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可以明确生态农业的资金来源和补贴的范围,确保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农民的贴身利益。其次,我们在执法过程中要严肃处理破坏生态农业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确保环境法律的地位和尊严。再次,我们要更多地借鉴国外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确保在法律制度层面上确保生态农业的顺利发展。

(三)加强科技力量的投入

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一种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农业模式。因此,我们要重视科技的投入,科技的投入包含很多方面:第一,我们要培育以绿色农业产业化的线路为主的生态农业,要积极开发研制新型农药和动植物营养物质来替代传统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第二,我们要加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是培育绿色食品产业化的主力军,农业龙头企业依托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支持更快实施生态农业地产业化生产,可以更好地带动农民参与生态农业化生产。第三,我们要在农村构建新的科技服务体系,我们要积极组件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在示范协会中,选取专业的农技人员实行包干负责制的形式,定期持久地对生态农民户进行技术地传授,确保农民更好更持久地吸收生态农业科技知识。

(四)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监管和领导的产业,我们要建立一种农业、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相协调的机制,统一管理生态农业工作,防止多头管理的一种工作模式。如果可以的话,可以专门建立一种由不同部门、不同技术人员组成的生态农业建设机构,更好地服务生态农业,促进生态农业长期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民建中央专题组,路明,郭群峰.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止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3).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影响;因素;发展

一、引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历来就非常重视农业经济和农民的发展。国家先后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随着惠农方针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农业经济制度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对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因素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耕地面积大,农业受气象灾害的影响非常大,因此需要加强自然灾害的预测和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对于显著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自然灾害种类,要重点进行预防和整治。通过现阶段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可以为制定农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各个省份的农业经济发展不平均,各个省份农业发展速度差别较大,需要进行各个省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不断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均衡稳定发展。

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实际条件,有针对性的改进,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速度。首先农村劳动人员年末的数量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经济发展相关理论表面,劳动力等因素增加后,能够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数量主要通过工作时间确定,但是具体的农业工作时间是很难确定的。因此通常利用劳动人员的数量来进行劳动力的确定。在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时,可以将从农业生产年末的数量作为劳动力的参数。农业机械的总动力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可以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我国传统的农业人工操作的比例较大,农业生产效率较低。通过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增加农业的产出,所以选用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科技发展的代表因素。

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也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土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大量的空闲土地,这些空闲土地影响到农业的总产值。农业播种面积表明农业种植用地的总数量,包括没有利用的闲置土地,该影响因素表示土地资源的种植潜力大小。化肥已经成为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的成本要占到总成本很大一部分。通过使用恰当的化肥种类和使用量,可以有效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农业产业结构类型、组成结构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投入的数量会影响到农业产出的数量,现阶段我国农业的投资主要来自政府投资、贷款、农户自身三个方面。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依靠财政支出,对农业生产设施、技术更新的支出的费用。贷款主要是应用到农业生产发展中贷款资金,农户的投入是指农户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对农业进行的投入。

国家政府补贴和惠农的力度也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政府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及各种惠农政策,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惠农政策包括对农业的价格补贴、农村种植土地的资金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等方面。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高低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发展潜力。通过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的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设备和技术,推动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表明,人力资源素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对于行业人才衡量标准难以把握,要实现定量分析人力资源水平非常困难。通常根据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来确定从业人员的整体人力资源质量。例如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分析中,选择每百个农村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这个人数可以基本上反映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气象灾害是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耕地面积辽阔,受到的自然灾害的类型众多,灾害的面积较大。农业气象灾害可以导致农业产量降低,严重的自然灾害,将会导致农作物的绝产,因此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在确定农业自然灾害大小时,通常选用农作物受到自然灾害的面积,作为衡量农业自然灾害大小的重要参数。

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单因素或者某些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各个因素共同相互影响的结果。通过对各个因素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际分析,得到科技投入、政府支持、气候环境、金融状况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劳动力的整体数量等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通过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对农业经济发展分析得出,农业经济中投入的资金和劳动力是可以改变的,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农业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随着农业机械等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农业的富余劳动力逐渐的增多,劳动力投入的总量在不断下降,富余的劳动力逐渐投入到非农业生产中。通过不断的调整我国农业的结构,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保证农业经济健康持久发展。首先要做好农业结构的调整,在保证我国粮食供应充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等行业,保证我国农业结构的合理稳定。同时要结合当地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产业,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保证特色产业优中更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通过大力发生非农业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经济发展较为明显,气象灾害严重的影响到农作物和动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的产量下降,牲畜的死亡等,这些都会严重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得到,为了不断地发展我国农业经济,需要大力扶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显著的各个因素,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等,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对影响我国农工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应当尽量的避免和减少。例如在气象灾害方面,大力发展气象灾害的高效、准确预报技术,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确保在气象灾害发生之前,就进行了相应的防护。重点分析出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将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结论

农业经济是我国的基础经济,通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计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程度可以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化肥已经成为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通过使用恰当的化肥种类和使用量,可以有效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业经济效益。通过政府对农业的财政补贴,以及各种惠农政策,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来确定从业人员的整体人力资源质量。例如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分析中,选择每百个农村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这个人数可以基本上反映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科技投入、政府支持、气候环境、金融状况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劳动力的整体数量等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通过不断的调整我国农业的结构,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保证农业经济健康持久发展。通过研究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更好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斌.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的新疆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评价[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03).

[2]邱福林,穆兰.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于协整和灰色关联度的分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06).

第3篇

1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虽然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更为丰富。在农业自然资源刚性约束不断增强、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的形势下,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依然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而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质就是通过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不断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的农业发展过程,简称农业集约化发展。因而,深入剖析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其制约因素,对于正确认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科学制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关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研究,很早就受到了学者的关注,但长期局限于古典经济学的农业集约化经营观。而从近期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揭示了农业集约化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农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1-5]。但这些研究侧重的是各种经验分析,而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在机理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思考。本文借鉴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出发,在揭示农业集约化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分析。

由于农业集约化发展是以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为基础、以农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发展过程。因而,对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概念以及农业集约化水平的衡量标准的界定,是理解农业集约化发展内涵的前提。而从西方经济学的经典著作中可以发现,对此存在2种不同的理解。

1。古典经济学的理解。

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一书中率先对农业集约化经营与粗放式经营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他认为:同量资本和劳动投入在不同的土地上,就属于“粗放”的农业耕种方式;而等量资本和劳动投入在同一块土地上,就属于“集约”的农业耕种方式[6]。随后,马克思以及德国农业经营学派代表人物布林克曼继承了李嘉图的观点 ,并认为农业集约化经营就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更多的资本或者劳动力”的经营方式[7-8];据此,农业集约化水平便可以用单位土地面积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量来衡量;而农业集约化发展便可以视为通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投入更多的资本或劳动力要素,以不断提升土地利用率的农业发展过程。

2。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解。

与古典经济学家把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视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过程不同的是,以Solow、Swan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进步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9-10]。正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西奥多·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引入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而引入新生产要素的过程实际就是农业技术的变化[11]。由此可见,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解,农业集约化经营就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来降低土地、劳动力等传统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经营方式。农业集约化水平便主要体现农业生产率上,可以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等指标来衡量。农业集约化发展便可以视为通过广泛采用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率的农业发展过程。

尽管,古典经济学的农业集约化发展观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仍然被当前许多文献所沿用;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农业集约化发展观更能反映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而且也被许多重要决策文件所认可。

二、农 业 集 约 化 发 展 的 内 在 机理分析。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农业集约化发展是以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集约化经营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率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发展过程。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研究,便可从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与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两个互相关联的层面展开。这二者的内在联系是: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是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升是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不断扩散、集约化经营效率不断改进的结果。

1。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分析。

(1)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的诱因。根据速水佑次郎等的诱致性农业技术变迁理论,可以假设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是以户或家庭为主(以下统称为农户)[12]。如果某些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并引发其价格上涨,那么农户为了获取更多的农产品销售收入,必将扩大该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但是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只能靠增加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而随着这些生产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将导致这些生产要素变得更为稀缺,从而反映在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这无疑会促使生产经营成本的快速增加。

因此,为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获取更多的农产品销售利润,农户会主动寻求可以减少稀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也即是说,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农业生产要素稀缺程度的变化,将通过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诱导农户采用节约稀缺生产 要素的现代农业技 术 从 事 集 约 化 经营活动。

(2)农业集约化经营行为的实现。在农户经营为主的前提假设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便不具备工业企业那样的自主研发或创新能力,他们从事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所需的现代农业技术就只能够通过外部获取。而农业公共科研部门正是承担了农业技术的研发任务,农资厂商则负责将农业技术转化为可以被农户使用的农业生产物质资料。当农产品市场需求或农业生产要素稀缺程度的变化诱导农户去寻求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时,农户便将这种需求反映给农业公共科研部门和农资厂商。这些机构在接收到农户技术需求信息后,便据此开展技术研发和农资生产活动,并最终将所取得的相关成果通过农业技术市场或农资市场提供给农户。由此,农户集约化经营所需的现代农业技术便可以获取,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便得以实现。也即是说,农业集约化经营得以实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户、农业公共科研部门和农资厂商三者之间的合作互动过程。

2。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机理分析。

由于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提升是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不断扩散、集约化经营效率不断改进的结果。因此,对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机理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以下2个方面:

(1)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机理。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主要表现为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户数量的增加。Bass研究指出,技术扩散活动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基于大众传媒的外部因素;二是基于已采纳者与未采纳者之间信息交流的内部因素[13]。就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而言,这种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来自相关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可以从公共利益出发,通过多种路径对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产生积极外部影响。比如: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过各种农技推广培训活动;政府财政部门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激励农户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政府的公共传媒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对采用现代农业技术进行宣传等。而农业集约化经活动扩散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相互模仿、相互感染。其传播网络与传染病感染网络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可以用传染病模型对其扩散机理进行理论解释[14]。根据传染病模型把某地区农户划分为2类,即“感染个体”(已采用技术者)和“易感个体”(未采用技术者)。

在“感染个体”的示范带动下,“易感个体”对于现代农业技术会逐步由观望向模仿采用转变,继而成为“感染个体”再对其他“易感个体”产生影响。

(2)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改进机理。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就是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后,农户实际农业产出与该技术的理论产出的对比。通常而言,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农户的实际农业产出会低于理论产出。但是,农户可以通过对该技术的不断学习,最终到达熟练并有效利用该技术,从而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改进。而舒尔茨认为,对农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户能够熟练并有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关键。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农户学会使用农业技术的时间就越短,其集约化经营效率就越高。

Lucas在吸收阿罗“干中学”理论和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人力资本积累为核心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他认为,人力资本积累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是通过正规教育获取的人力资本;二是通过“干中学”获取的人力资本。而且相对于前者而言,“干中学”获取的人力 资本 更加重 要[15]。

Foster等则进一步论述了通过“干中学”积累的人力资本对农业技术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他们认为,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人力资本积累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是自身的“干中学”;二是与他人学习交流的“干中学”

[16]。由此可见,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农户在集约化经营过程中,通过自身以及农户间的“干中学”促进了自身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农业集约化经营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1)农产品市场需求受限、价格信号失灵难以对农业集约化经营产生诱导。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是农业生产者采用现代农业技术从事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重要诱因。我国农产品市场需求主要受到以下2个方面的限制:一是农产品本身缺乏需求弹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可能出现下降。比如《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粮食消费分别由2000年的82。3kg/人、250。2 kg/人,下 降 到 了2010年 的81。5 kg/人、181。4kg/人。二是根据阿林·杨格分工水平决定市场规模的思想,农村劳动力的非有效转移,将制约工农产业之间分工水平,从而对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形成限制[17]。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难以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与工资待遇,致使其不得不在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徘徊。对于这部分农民工而言,其对农产品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靠自身的农业生产自给解决,而不是通过市场需求实现,进而对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形成制约。

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对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诱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信号实现的。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资本的积累长期依赖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虽然,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但是整个经济发展已经对廉价农产品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一旦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可能导致全面的通货膨胀。

由于对上述问题的担忧,国家在对农产品价格在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控制。这就使得农产品市场价格难以反映真实的市场需求,价格信号由此失灵,对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诱导作用便由此降低。

(2)农户与农业公共科研部门及农资厂商间缺乏有效互动阻碍了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实现。农业公共科研部门与农户的互动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由于现行科研评价制度的缺陷,农业公共科研部门技术研发活动对农户农业生产实际的关注度降低,而对于发表高级别科研论文、申请高级别科研课题的关注度提高。在这种激励机制下,农业公共科研部门研究成果与农业生产实际存在严重的脱节。即一方面存在大量的科研成果难以有效转化,另一方面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户的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也就难以实现。

农资厂商与农户的互动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当前农资厂商在经营过程中把赚取利润放在首要位置,却忽视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导致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服务不到位。农资厂商的市场竞争手段,除了普遍意义上的广告宣传外,更多是采用低价劣质策略,而不是靠提升服务质量。由此一方面导致了农业生产者在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中经常受到欺诈而利益受损;另一方面由于农资厂商对农业生产者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服务,致使农业生产者难以有效掌握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而对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实现形成制约。

2。农业集约化水平提升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1)产业集聚度低、合作组织功能弱化制约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农业产业集聚度低、生产分散强,增加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难度。

虽然,现有文献利用省域层面的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农业产业集 聚 度 由1981年 的0。41提 高 到 了2008年的0。66[18]。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对于以丘陵山区地形为主的中西部地区而言,省域层面的农业产业集聚度可能并不能代表其农业生产的集中性。这是因为,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即使省域层面的农业产业集聚度提高,但是省域内部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以及土地流转存在的障碍,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仍然较强。农业产业集聚度较低、生产分散性强,无疑会增加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成本,进而对其形成制约。

农民合作组织技术服务功能弱化,不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公共部门的技术推广、财政扶持、媒体宣传等行为,另一方面则依赖于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相互“感染”。而农民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为农业生产经营者间的相互“感染”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和平台。然而,现有研究表明,农民合作组织更多的是为农户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以农业技术服务相对欠缺且服务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农户的差异化需求[19]。由于农民合作组织技术服务职能的弱化,农户从事集约化经营活动的相互“感染率”会下降,进而对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形成制约。

(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人力资本不足制约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农业生产使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结合,现代农业技术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与之相适应。近年来,虽然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强度不断增加,但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

比如,大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比重较大,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不足;建设性投资比重较大,而农业基础设施后续维护投入不足。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生产急需的农业基础设施缺乏,或者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在农业基础设施比较欠缺或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形下,现代农业技术的使用效果会受到削弱,即相对理论产出而言农户采用技术的实际产出会更低,从而制约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提升。

人力资本投资是农户熟练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内在要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部门比较效益较低会损害农户在农业生产领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这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通过接受正规教育提升人力资本的农业劳动力在比较利益的诱导下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产业部门,导致农业人力资本存量缩减;二是各级地方政府对通过非正规教育提升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重视程度不够,不利于农业生产经营者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在农业人力资本存量不断缩减和有效积累不足的情形下,农业生产经营者对现代农业技术熟练掌握并有效使用的难度增加,进而制约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提升。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综上所述,农业集约化发展就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集约化经营活动,而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率或农业集约化水平的农业发展过程。农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和农业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变化可以诱发农户开展集约化经营活动,而农户、农业公共科研部门以及农资企业之间的有效互动又为集约化经营活动的实现提供了保障。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不断扩散和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不断改进,农业集约化水平将得以提升,进而促使农业集约化发展。然而,就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而言,农产品市场需求受限、价格信号失灵难以对农业集约化经营产生诱导;农户与农业公共科研部门及农资厂商间缺乏有效互动阻碍了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实现;产业集聚度低、合作组织功能弱化制约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人力资本不足制约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提升。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在推动我国农业集约化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的政策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促进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进而提升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并逐步建立农产品价格稳定增长机制,使其能客观反映农产品市场需求状况。二是完善农业公共科研部门激励机制,支持发展民间农业科研组织,促进农户与农业科研部门有效互动;增强对农资厂商的社会责任监督,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提升其对农户的服务职能。

三是优化省域范围内的农产品种植布局,提高生产业集聚和专业化程度,增强农民合作组织的技术服务职能,为农业集约化经营活动的扩散创造条件。

四是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结构,增强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后续维护的投资支出,积极探索民间资本投资机制;建立有效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机制,增强对农户的职业技术培训,鼓励吸引城镇居民到农村创业,从而提升农业部门人力资本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南,丰志勇,城市农业的集约化经营评价[J].城市问题,2011(7):59-65。

[2] 王家庭,王巧云.农业集约化经营效率的国际比较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2(2):47-51。

[3] 夏庆利,易法海.我国农业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瓶颈、根源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4):266-269,

[4] 林炳华,我国现代农业集约发展的特点与金融供给支持体系的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678-682。

[5] 高丹莉,论我国农业集约化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73-75。

[6]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M].1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58-59。

[7]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61。

[8] 布林克曼.农业经营经济学[M].刘潇然,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9] SOLOW R A。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1);65-94。

[10]SWAN T。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J].Eco-nomic Record,1956(2);344-361[1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修订扩充版)[M]。郭熙保,张进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BASS F M。A new product growth model for consumer dura-bles[J].Management Science,1969(5):215-227。

[14]任凯,赵黎明.基于SI模型的农业技术扩散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4):62-65。

[15]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1):

30-42。

[16]FOSTER A D,ROSENZWIG M R。Learning by doing andlearning from others:human capital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ag-ricultur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6):1176-1209。

[17]阿林·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52-57。

第4篇

关键词: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制约因素,对策

一.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农业先进科技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载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10年,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2%,总体上进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级阶段。然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丘陵山区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人口占全国的1/2左右。但是长期以来,丘陵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近80%的人口属低收入群体,人均GDP不及平原地区的50% 。丘陵山区地区由于地形的限制依然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主,造成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较缓慢,相对于平原地区,仍然处于农业机械化的初级阶段。因此,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重点在丘陵山区。

二.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概述

(一)四川省地形地势介绍

四川省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因此,四川省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研究四川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全国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广大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1.1978年―1989年低水平发展期:农村实行为基础。

2.1990年―1995年复苏发展期: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活力进一步释放,农民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热情高涨。

3. 1996年―2003年稳步发展扎实推进期:《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四川省农业机械安全和事故处理条例》及《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管理条例》陆续颁布实施。

4. 2004年至今快速发展期:从2004年到2008年,中央就解决“三农”问题连续出台了5个1号文件;2007年,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农机装备结构逐步改善,农机化水平快速提高。

如表1,截止到2012年,四川省机耕面积达到330.28万公顷,是2004年的98.8公顷3.3倍。2011年农业机播面积19.82万公顷,机收面积84.13万公顷,农村用电141.66亿千瓦时,化肥施用量248万吨 。

表一:2004年―2012年全省机耕面积

数据来源:《四川统计年鉴》整理

三.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制约因素

(一)自然条件

四川省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大,山地和丘陵占了四川省80%以上的面积。这些地区道路狭窄,坡陡弯多。耕地分散,地理环境复杂多样,限制了机械化作业的开展,直接影响了机械化作业的效率。

(二)劳动力的转移

“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收入水平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过剩劳动力丰富,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突出。工业化进程必然伴随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包括年龄和文化程度两方面。男劳动力年龄幅度21~82岁,其中50岁以下仅占43.1%,50岁以上占56.9%。女劳动力年龄幅度21~73岁,其中50岁以下占54.5%,50岁以上占45.5% 。如表二,四川省劳动力年龄和文化素质分析表明,一是四川省从事农业生产主要50岁以上和部分40-50岁的男女劳动力操作,劳动力老龄化。二是文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四川省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发展。

表二:2010年全国与四川省劳动力文化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年鉴》

(四)农民的购买力

尽管从宏观计量经济分析的角度,农民收入水平对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影响在统计学上不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政府财政支持显著 ,但从微观来看,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决定的购买力将决定农民对农用机械的购买和使用程度。

(五)政府的政策支持

如表三,2004年之前,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2004年 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首次明确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法律地位,制定了从各方面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与修订,实际上是完成了由政府对农机化发展进行鼓励、支持到推动、促进的策略转变。

表三:四川以及全国农机总动力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四川年鉴》

四.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一)由于四川省的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是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且农业生产立体分布明显,农田面积不规则,而且道路的限制使大型的农业机械不能使用。根据以上特征,四川省应该引进和研发一些小型的农机械,才能符合四川省的生产实际,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增加农民的收益。

(二)农业是弱势产业,应该通过农业机械化和适当的规模生产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能够投入农业的生产,促进自身收入的提高,提高农业的质量和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三)由于农民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农业机械购买力较低。针对这一情况,为进一步提升该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议政府出台对四川省山地丘陵地区农机补贴特殊优惠政策,将现有农机补贴30%标准提高到50%或70%,以激发农民自主购买农业机械积极性,实现政府与农民共同推进四川省农业生产机械化,不断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

(四)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加大对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投入:对教育的投入,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对道路建设的投入等,促进四川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国. 关于山区发展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探讨[J]. 农业技术装备,2008(10):58-59

[2] 刁学锋 杨仁斌. 发展农机化 建设新农村――四川农业机械化事业改革发展30年综述. 四川农机,2009(1)

[3] 张林,徐富贤,郭晓艺,等.西南稻区杂交稻技术现状及对策[J]. 世界农业,2009,5:82-84.

第5篇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全县总面积910平方千米,辖16个乡、2个镇,总人口22.47万人,有保安、东乡、撒拉、汉、回、土、藏、维吾尔、羌、蒙古等10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9%,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保安族人口占全国保安族总人数的95%以上。积石山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地区,东北部为高寒干旱山区。属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积石山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据统计,其县域经济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约占85%以上,农业产值约占社会总产值的70%,农业是县域主要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其他部门的经济活动大都或多或少都与农业生产有联系。然而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与全省全州相比,全县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特别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城乡基础设施薄弱,并且这种差距呈进一步拉大趋势。

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脆弱。县属高寒阴湿地区和干旱山区,气候多变,灾害频繁,80%以上的耕地为山区旱地、陡坡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靠天吃饭问题突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二是全县耕地总面积26.8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17亩,种植业产量低而不稳。三是地域边远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基础设施差,缺乏对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吸引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很大的封闭性。四是矿产资源贫乏,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五是人口文化素质比较低。全县9.87万劳动力中,初、高中文化程度的仅1.17万人,占11.85%,大批劳动力没文化、缺技能,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比重大。六是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严酷的山区,由于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等原因,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七是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差,设施简陋,专业技术人员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仍很突出。

三、积石山县经济发展的对策

积石山县是一个国列贫困县,也是甘肃省最贫困的县份之一。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要立足县情,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以及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的机遇,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手工业、旅游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㈠要坚持走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战略外援有无日,发展无尽头。只有立足本地比较优势,突出培育主导产业,形成拳头产品,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廉”的特色,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特色产业优势、民族优势、政策优势、劳动力优势等优势的全新审视,在新的发展阶段,积石山县的优势就是特色产业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特色产品的流通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特色旅游有了新的起步。在特色产业开发中,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方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引进的同时,推广自己的产品,进而树立品牌,保护和壮大自己。经济要加快发展,不仅要有超常规的措施,更要有超常规的思路,从实际出发,发挥特色优势,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加快发展花椒、油菜、蛋皮核桃、民俗旅游等特色经济,发挥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㈡要把抓住机遇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一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机遇;二要紧紧抓住国务院扶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委、省政府支持临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机遇;三要紧紧抓住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这一优惠政策,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拉动经济这一发展机遇,积极将各种历史机遇转化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和历史机遇争项目、强项目,切实增强项目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加强政策研究,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国家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优惠政策的机遇,紧紧围绕“三农”、保障性安居工程、交通等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进一步搞好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新上一些大项目、好项目。水利建设要以骨干工程为龙头,以中小型水利工程为重点,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交通建设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抓好通乡镇公路及油路建设,拓宽改造通村公路。城乡电网建设要以主干网改造为重点,努力优化全县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小水电,加快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完善公共设施为重点,增强服务功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要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治理生态环境,恢复林草植被,重点抓好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荒山绿化、封山育林和小流域治理。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客商、企业来积石山县投资建设,努力走出一条“走出积石富积石”的路子。借助影视传媒,进一步加强宣传推介工作,让外界更多地了解积石山,提高自治县的知名度。㈢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加快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一个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全新的农村面貌,就无法吸引县外、州外、省外乃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的速度必然要受到制约。因此,必须要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下决心、下工夫集中力量解决一些事关全局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建设和干事创业环境。一要实行新的扶贫标准,积极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对接,把农村低收入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解决人口贫困问题。把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突出生产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二要坚持“一个长久不变,推进两个转变”的农村土地经营改革方向,加快新一轮农村改革和发展。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按照依法、有偿、自愿原则,支持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三要学习永靖经验,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进财政惠农资金支付方式改革和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卡统发放,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和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直补等强农惠农政策,切实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6篇

关键词:县级;农业推广;影响因素;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025-2

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是农业技术服务的保障,是实现科技兴农富农的重要纽带。但是由于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和传统管理体制下建立的,现阶段无论是在体制还是机制上仍然面临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农业推广体系就成为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现阶段探讨农业推广体系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农业推广体系是沟通科研与生产的桥梁

农业推广可有效的把农业科研和农村生产有机联系起来。一方面,科技新成果和新信息可借助于农业推广传递给农民;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农民实践中的生产经验等还可以反馈给科研部门,从而推动科研和教学的不断发展。

1.2 农业推广体系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保障

科研成果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必须让广大农民掌握它、实践它。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必须借助于农业推广站这一环节,如果缺乏这一桥梁,再好的科研成果也只能停留在空想阶段,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现阶段,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只占30-40%,而发达国家己经达到60-80%。因此,我国必须充分发挥农业推广体系的桥梁作用。

1.3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一直以来,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以价格优势取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从长远来看,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不仅要价廉,更要质优,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质量才是持久生命力。由此,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向广大农民推广科技便是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2 辽源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辽源市自从1985年成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以来,紧紧围绕当地农民的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了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市、县、镇的三级农技推广体系,推广覆盖了农业、农机具技术、畜牧业等多个农村经济领域,有效的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以推广的农机新技术为例:如实现了机械灭茬技术,极大的缩短了除茬时间,年灭茬面积在105万亩左右,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0%;实现了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技术,使单体播种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四项作业,经多年推广单体播种机保有量已达7378台,年机播玉米110万亩左右,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4.6%;实现了小型拖拉机配套技术,该技术大大提高了当地的机械化水平,经多年推广,目前全市有各种小型配套农机具20107台,配套比达到1:2;实现了水田机械旋耕技术,现阶段全市已推广各种型号旋耕机700余台;实现了种子磁化技术,该技术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增产效果,正常情况下,可使玉米增产11.8%,水稻增产10%,高粱增产8.5%;实现了机械深施化肥技术,该技术可大大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使作物增产8-10%;实现了大棚滴灌技术,该技术可根据作物的需要均匀缓慢的为作物提高水,达到科学合理用水的目的,目前全市已推广大棚滴灌设备百余套;实现了水稻规范钵盘育苗抛秧技术,该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使作物移栽时不伤根、不漂秧、返青快、分蘖多、长势强,目前全市10余万亩。今后计划推广的技术还包括机械灭茬深松起垄技术、机械施水、播种技术、大棚节能取暖炉技术、水稻机械收获技术、机械喷药除草技术等等。

通过一系列技术的推广,辽源市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生产连年增产,品种也不断得到优化,优质、专用粮食品种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0%;畜牧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2006年全市牧业总产值达23.4亿元,牧业人均收入达1757.6元,其中牛、猪、禽分别发展到100.2万头、122.6万头、3623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3.1%和8.5%,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9.3万吨、5.8万吨和1.5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8%、2.3%和55%;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所提高,现阶段全市已经形成了粮食加工、畜产品加工、特产品加工三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年加工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能力达200万吨,以鹿茸、柞蚕、北药、水果等为原料的特产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农民收入显著提高,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05元,同比增长12%。

实践证明,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在农民的生产生活及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辽源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仍存在各种问题。

3 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

3.1 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及领导的认识不足等原因,造成财政投入要么不足,要么错位,不能很好的满足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此外,经费严重不足还造成了农技站实验设备落后、数据采集分析手段原始等问题。

3.2 知识老化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经费缺乏等原因,人才引进困难。推广队伍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不适应新要求的情况比较突出。这部分人文化水平低、知识陈旧、知识更新的压力较大,而且在机构改革中,还可能被要求提前离岗。加之,服务观念落后、服务手段陈旧,使得农业推广越来越缺乏针对性。

3.3 农技站工作人员与农民缺乏有效沟通

在实际工作中,农技站工作人员很少与群众实现互动式的交流,缺乏收集信息主动性,往往不能够给出农民想要的答案。信息不对称,供需不衔接,大大降低了农业推广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4 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发展对策

4.1 树立“统筹”观念,重视农业推广体系建设

现阶段,随着农业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强大的基层农业推广队伍对于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农业现代化及农民全面奔小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思维观念的转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加大对农业推广工作的扶持和力度,为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4.2 加大资金投入,为农业推广提供物质保障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分散化和风险较高等特点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决定了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财政投入。为此,我们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即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合理的确定农业推广队伍的规模和水平,明确划分各级财政的投入比例和用途。

4.3 提高农业推广队伍的素质

农业推广队伍的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农村利用科技的水平,因此,如何扩大农业推广领域和提高农业推广的质量,首先必须提高农技推广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管理部门可根据情况定期制定各种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培训在职农业推广人员,建立终身学习制度,使他们知识得到更新,更好地为农业科技服务。此外,还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农业推广部门工作,做到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引得来,现有的技术骨干留得住。

4.4 建设科技进村入户服务点

科技进村入户服务点主要是依托农民技术员、或者是有经验的养殖大户的技术优势,在村中成立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或者各种市场信息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以帮助农民生产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此项目建设,可充分发挥技术农民当代示范带动作用,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身边更多的农民接受和采用新技术,最终使农业科技真正扎根农村。

参考文献

[1] 王红,李建军,倪景涛.农民科技信息协会对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补充作用.农业科技管理,2006.

第7篇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育;小学教师专业化;专业化发展

目前,国外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教师教育内容与方法越来越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国内对有关研究也日益重视,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处于被关注核心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必将越来越受到各层面的重视。综合国外和国内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中,经过专门的教师训练和自身的终身学习,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并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成为合格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1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

二战后,大部分的国家开始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来进行以探讨和研究,改革和发展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政府和社会对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教育日益关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1]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法国巴黎于1966年召开的“教师地位政府间特别会议”提出的,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对教师专业地位的探讨,从而开启了世界上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序幕。

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0f teachers)成为了1980年世界教育年鉴将的主题,由此引发的教育改革不计其数,其中大都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这些改革实验的报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其中美国霍姆斯小组所发表的系列报告和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工作组的工作报告是个中代表。1986年的《明天的教师》、1990年的《明日之学校》、和1995年的《明日之教育学院》系列报告是美国霍姆斯小组的重要报告,他们在报告中指出:要想改善公共教育质量,就只有将学校教学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专业。而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教育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工作组的报告则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师专业化运动。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这次在日内瓦召开的重要会议上通过了九项建议,“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范围内关于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和实践愈发广泛,建设教师专业化得到了各国的认可。

2 影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个因素

2.1 学校因素

教学任务分配不均衡。“城内小学教师教单科,周课时约在10节,而农村小学教师都在15节以上、村小教师30节、且要备几门课。” [2]与城镇小学教师相比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过重。教师的减员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小学学生人数减少,看起来教师多了一些,所以做了看似必要的减员和调整。但是实际上班级数没有减少,每班所授课数目没减少。在这样的工作量下教师很难还有精力和时间去进修学习,专业化发展极为困难。

工作环境较差。农村教师的教学条件较差。在硬件方面,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相当多的农村学校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十分古板。教师无法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信息,学校缺少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师教学缺少必要的音响设备。

2.2 社会因素

教师待遇偏低。近几年农村义务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取得了重大进展。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有不小的成效。“2003年9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在中央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拖欠教师工资这一情况又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3年10月,全国累计拖欠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共15415亿元,其中2003年1―10月新欠1974亿元,比2002年同期减少324亿元。” [3]与城镇相比,农村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差距还很大,并且农村教师的各种保险也没有得到解决,在特别贫困的地区,教师的待遇非常不乐观。

不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管理层会特别强调美术、音乐、思想品德、英语的重要性,似乎没有哪个科目是不重要的,但最后评价老教师、学生的还是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课的考试成绩。

2.3 自身因素

自主专业发展意识较弱。农村小学教师自我教育意识相对淡薄,教育反思并没有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主要凭借经验解决问题,忽视教学反思,教育科研能力极差。由于教师搞科研的积极性不大,很多农村学校对教育科研工作也不够重视,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科研工作一直处于低水平,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难以提高。

3 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3.1 合理分配教师的教学任务,改善教师工作环境

首先,要有合理的师资输入与补充机制,科学配备师资力量,既是对学生负责,又是对教师负责,这使使教师有时间、有条件进行自修并接受必要的正规的培训,使学生能够接受到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教师的教育。其次,要由专业对口的教师来进行有关科目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工作不会力不从心,并且有充分的职前教育经历配合专业的工作,这非常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最后,要提供进修机会。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各地政府应不断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资金投入,同时也要合理利用社会力量为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管理教师队伍的政策,为农村小学管理层管理教师制定标准。

3.2 提高教师待遇,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评价机制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十分重要一个部分,国家应继续提高对农村小学教育的财政支出,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保障机制,让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向城镇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靠近。“‘以县为主’对全国来讲,主要讲的是管理体制而不是投入体制,而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正是支撑‘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得以健康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制度性保障。” [5]国家要制定明确的各级政府负担教师工资的比例,然后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并采取责任追究制度,从本质上解决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问题。

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评价机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评价制度和方法有利于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能从客观上促进这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所以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全面,从各种角度去考查,考查的途径也应尽量多元化。

3.3 强化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在断在外在价值的引导下,独立于外在压力,订立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监控自己专业发展的过程、评价自己专业发展的结果,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立的目标和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6]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农村小学教师要有专业化发展的意识,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在教学中努力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主动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使自己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研究者。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教育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农村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这样的形势下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就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虽然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存在许多困境,资金、环境、教师本身素质等都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定会取得令社会瞩目的进步。

注释:

[1] 李亚东,陈家麟.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师范人才素质培养[N].扬州大学学报,2003(3)

[2] 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2002(5)

[3] 肖存.论教师专业化及其推进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3

[5] 荀渊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教师专业水平[J].教师教育研究,2004(5)

[6] 杨蓦.教师专业发展“五步曲”[J].教育研究,2006(4)

参考文献:

[1]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2] 杨宝忠.盘点与梳理: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探索,2003(6)

[3] 万祥,万玮.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2002(5)

[5] 李朝辉.优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策略与反思[J].教育研究,2006(6)

[6][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第8篇

1.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1.1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是一所大学的物质基础,它的健全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这所大学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无法保证一所大学正常发展的基础设施,自然也不能实现这所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基础设施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一些学校基础设施根本就没有,基础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着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顺利进行。二是 旧,一些基础设施过于陈旧,如实验室的淘汰设备和过期药品、图书馆的一些陈旧藏书、实习电站的老化等等,这些陈旧的基础设施根本不能适应学校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三是小,一些学校基础设施规模太小,如实验室设备的不完善、用于教学的计算机的数量的不足、学生宿舍的狭小与紧张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规模根本不能满足学校目前的正常教学需要。

1.2 农业高校自主办学能力偏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加快,农业高校的规模也呈不断扩大趋势。与全国其它高校面临的情况一样,西藏高校自主办学的能力较弱,对政府支持依赖性很强,缺乏对经济社会的主动适应能力。高校还不能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另外办学能力偏弱还体现在办学效益低上,相对的高投入与低水平、低效益的办学状况形成强烈反差,与西藏高等农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不相适应。

1.3 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由于社会上的误解和偏见,客观上阻碍了优质资源特别是优质师资进入农业高校,教师供给存在很大缺口,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学术水平两极分化严重,学科建设受到很大的限制,造成了教学、科研、学生教育整体水平上不去,学校的声誉受到影响。

1.4 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僵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将由体力劳动为基础的产量、规模型向知识为基础的质量、效益型转化。但是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部分教学内容还比较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不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促进途径

2.1 实施扶持型的高等农业教育公共政策

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业高校集农业、科技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性,充分认识到发展西藏农业首先要发展高等农业教育,提高西藏高等农业教育的水平。另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还需对高等农业教育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如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增加对农业高校的资金投入、加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等。结合西藏实际,持续扩大办学规模。

2.2 西藏高等农业教育教育要立足区域经济,办出西藏特色

与其他产业不同,农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高等农业教育开放性的特征,要求高等农业教育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西藏 80%以上的人口是农牧民,生活在辽阔的农牧区,赖以生存的是农牧业。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制约,西藏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农牧业发展水平偏低。因此,西藏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西藏农业、面向西藏农牧区(林区)、面向西藏农牧民,坚持为西藏的农业现代化服务。西藏高等农业教育应加强特色学科建设与特色专业建设。农业高校要面向西藏实际,加强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森林培育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草业科学、植植物病理学、动物遗传育与繁殖、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水利水电工程学等学科建设,形成相互配合、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为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奠定知识与人才基础。以特色学科为支撑,不继加强与西藏农业实际密切相关的传统优势专业建设,把优势专业办成特色专业。如农学、林学、植物保护、农田水利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就是要使该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与素养,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适应性广、就业面宽、发展潜力大,经得起职业技术型人才标准的考验也唯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该专业是即是优势专业也是特色专业。另外,还要从应急办起来短线专业中甄别出未来西藏农业长期需要的专业,构建相应的学科,形成新的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使学校学科特色与专业特色能够持续更新,与时俱进。

2.3 大力提高农业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力度,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面向高校所在区域,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是高校应尽的社会责任。它既是教学实践,也是科研实践,同时使学校积累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就农业高校面向农村而言,高校主要是通过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影响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农村产业的技术基础,使农业科技含量在农村产业中的贡献率比重越来越大。高质量的社会服务重在大力提高农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力度。具体举措有:第一,利用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学术梯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第二,提高西藏农业高校科研工作对经济发展的主动适应能力,强化科研基地建设,使西藏农业高校直接面向西藏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成为促进西藏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第三,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拓展合作与交流的领域,提高西藏农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第四,理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以免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2.4 准确定位,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及办学经费筹措工作

学校定位是一所大学的旗帜和灵魂,它决定和制约着一所大学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模糊的学校定位必然会影响到一所大学的阶段性正常发展,更不要说可持续发展了。一所学校在其办学历程中,随着学校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从教学型,到教学科研型、再到科研型,是其基本的发展轨迹。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为例,经调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的发展方向与学校定位方面,表现为认识不够统一:赞成办成教学科研型的占 51.3%,赞成办成教学型的占 37.4%,赞成办成科研型的占 11.3%。可见,未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的发展仍像其它院校一样,要办成一个教学科研型的大学,不过现在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教学型。教学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决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高教师队伍教学技能水平是重中之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则是鼓励导向,并非强制,即并不强调所有人都要去搞科研与服务;在师资引进过程中,则要适当引进高水平研究型人员为特色学科与特色专业服务,保持整个教师队伍的科研与社会服务水平。学校仍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靠政府投入与学费收入来办学,因此要以优质教学水平争取更的政府更多的资金扶持,同时可适当提高学生学费。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结合西藏乃至全国当前与未来需要,开设办学成本低、就业趋势好的短线专业,提高办学效益。

第9篇

关键词:专业合作;产品特性;制度环境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119-02

不对称的市场弱势(通常表现为难以抗衡的低水平价格或市场失灵效应)和境况类似的农业者,构成了生产者进行某种专业性集体行动的动力或倾向。而单个农户面对较大规模的市场时天然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只要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特点――生产的生物性、地域的分散性以及规模的不均匀性存在,农民的合作就有存在的必然性”。然而问题在于,黑龙江省农村各种民间的初始性的联合并不能必然地发展成为实质性的专业合作组织。而且即使是一开始就创建实质性的专业合作组织,也未必能顺利地发展下去。影响黑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产品特性因素、生产集群因素、合作成员因素以及制度环境因素等。

一、产品特性因素

产品特性因素主要是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生产、交易或服务的产品生产技术特性和市场交易特性。产品特性是形成农产品交易费用的主要原因。就生产特性而言,首先,除了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之外,许多农产品的季节性和易损性的特征,造成了某种资产的特殊性,在农业生产与交易中对时间和季节的特殊依赖性,进而也容易在这些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领域诱致专业合作要求。黑龙江出现的大多数的合作组织均可以说是由此而生的,为了更好地抵御农业的自然风险而建立。其次,资产要求的高低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有显著影响。一般地说,随着技术要求的提高和资产专用性的增强,专业合作组织的必要性也随之增加。此外,投资额高低、机械化操作的可能性等,都对专业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和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黑龙江种植韩国白萝卜籽、高油小粒豆等的生产合作社的产生就与此有关。白萝卜籽和高油小粒豆的生产程序复杂,技术水平要求高,需要精细的生产和机械化配套服务,农民自身无法实现就通过合作来寻求解决办法。就市场交易特性而言,农产品供求特性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因为农产品供求特性影响着供求双方的博弈关系,进而影响专业合作组织创建的必要性及其组织形式。一般地说,当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时,作为供给者的农户有着比较强烈的合作倾向,并可能进一步向产品的加工、销售领域渗透;而当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均较小时,作为供给方的农户和作为需求方的企业可能有双方合作以共同避免市场风险的愿望。此外,交易频率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交易频率意味着交易中的经济规模,较高的交易频率可以使交易费用分摊到连续的交易阶段中,也使得投机主义行为变得困难。总之,就产品特性而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常先兴起于农产品商品率高、农业剩余较多、市场风险较大、单个农户博弈弱势较明显的情况下,同时也兴起于有较明显季节或时间约束、易损性强的农产品领域内,以及规模经济较显著、专业化程度高、资产专有性较高的行业中。从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黑龙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从事种养业居多,为什么黑龙江出现了众多的经济作物、土特产协会与专业生产合作社。这与黑龙江在此方面具有资源优势、此地区居民饮食习惯与农业生产历史有很大关系。

二、生产集群因素

生产集群因素是指某产品的生产、交易或服务在空间或地域上具有一定的产业集中度。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实质上是对单个农户独自面对市场时的交易行为的替代过程,是对农业产业中市场关系的质的改进。而这种市场关系的质的改进必定是以量的扩张为基本前提。

对于近乎完全竞争产业的农业来说,任何基于市场目标的联合或合作行为,都必须以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的生产群体或集群为条件,同时又必将以该区域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为结果。而且这种生产集群因素不仅取决于集群中个体成员的数量,还取决于个体成员的规模。

目前,黑龙江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低,缺乏此类集群因素。在对某一生产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产品领域,这种集群因素表现的也不是很明显。黑龙江应积极培育这种生产集群因素。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功创建和发展,必然是一个立足于区域经济、并与之相磨合进而融入其中的过程。这不仅因为农业生产本身就具有地域性特点,还由于地域资源优势将在相当程度上保证现实经济利益的获得和制度创新成本的节约。此外,充分利用地域共同体(多为村、乡、县共同体)的传统组织制度资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制度成本。所以,目前黑龙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区域跨度较小的现状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认为,黑龙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形成之初通常是不太可能跨区域的,多为封闭性运作。目前也不可能有大的改观,但以后它们必将走向跨区域的开放的经营格局。

三、组织成员因素

组织成员的结构及其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黑龙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水平和发展水平。其一,尽管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强调“民管”原则,但实际上还是存在着关键成员(通常是发起者、领导者和大股东)与普通成员之分,而这些关键成员无论在最初的制度订立,还是日常的管理决策中都拥有着突出的影响力,因此,这些关键成员的素质、水平、个性就直接影响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其二,毕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运营和发展不同于一般企业,而农民通常是缺乏有关合作组织知识的,因此,组织成员是否具有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知识和合作传统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一定意义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就是农民不断学习农业现代化知识以及不断改造传统小农的自我超越历程。黑龙江农村地区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市场观念、竞争意识淡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小富既安的思想相当严重,文化素质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能力差,很难驾驭市场,赢得主动。

黑龙江提出要大力发展和规范经纪人队伍。从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讲,合作组织的性质、功能定位、合作产生的效益是问题的核心和重点。能否使参加者获得更多的利益是合作经济存在的前提条件,特别是相同结构的成员之间的空间聚集所带来的聚集效应,合作的益处就是规模和聚集的总和。再从市场的角度看,在国际市场上,农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资源的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农业经营组织的组织优势,来自于农业经营主体对各种资源的合理和有效的利用与分配,现代农业的竞争既是资源、技术的竞争,更是农业经营主体的竞争。农业生产方式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交易成本,这两者都是农产品竞争力的基本因素。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农业组织所面临的竞争对手是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极高的农场主、合作联社、跨国公司甚至是国际垄断集团。在组织这个要素上,我们不具备任何优势,竞争基础十分薄弱,产业组织缺陷不是资本与技术所能代替的。单纯依靠传统的组织结构不能完成对接市场的任务,这就要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演进必须遵循交易成本路径,能否降低交易成本是组织具不具备竞争力最基本的标准与原则。而降低交易成本的唯一出路是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那么在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制度创新的把握上也应是朝着既符合市场要求又能促进市场效率的组织形式演进。

四、制度环境因素

任何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都是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中实现的。就制度创新而言,制度环境既决定着外部利润的存在空间,也同时决定着通过制度创新将外部利润内部化的可能路径。目前,黑龙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和发展,就整体而言,既非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创新,但也不是农民在逐利动机驱使下自发行动所能实现的诱致性创新,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政府主导性制度创新。正因为如此,制度环境因素对于黑龙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所指的制度环境因素大体包括宏观体制、法律法规、行政介入等方面。总之,产品特性因素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了必要性,生产集群因素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了可能性,而组织成员因素和制度环境因素则从内外两方面共同决定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水平、组织制度、运营机制以及发展路径等。制度环境因素对于黑龙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晓山.浅议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