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7:19:34
导语:在政治哲学的特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改革 生活与哲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68
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的教学内容,是整个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思想层次最高的教学内容。下面,笔者对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进行相关的阐述,以供读者参考。
一、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的调查分析
高中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内容由于理论性强、内容量大,一直以来被视为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难点。甚至有学生认为这部分的内容语言方式“假、大、空”,教学内容对于生活实际没有意义。因此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会认真去领会其中的真正涵义。而实际上,生活与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是学生哲学思维的初始培育阶段。开展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理解教材内容,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二、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内容,一般都具有语言模式固定、理论内容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等特点。所以在学生看来,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学就是对道德的宣讲,对生活方式的统一,以及大量的句式背诵。因此,要做好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就要从改变学生的印象做起。
(一)立足现状,分析现状
由于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材在编排方面,具有过于浓厚的说教意味,如教学内容存在大量的哲学术语,其表达方式单调、枯燥。让学生感觉这样的教材语言不仅远离生活,甚至找不到重点。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兴趣方向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学生易懂的语言来讲解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内容。
但同时也要看到,生活与哲学毕竟是对学生哲学思维与思辨能力的初始培养,用一味倾向于生活化的方式教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哲学素养。所以在帮助学生度过适应期后,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教材中的原理观察事物,分析事物。
(二)重视知识衔接,打下理论基础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生活与哲学中的教材内容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强调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也更强调学生对哲学基本观点的吸收与运用。
基于此,教学过程中要把哲学基本观点作为教学总纲,在进行相关的哲学观点教学时,重视知识与原理间的衔接,让学生能在把握教材整体思路的情况下,有效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例如,学习英国休谟与德国康德两者在否认认识世界可能性上的哲学观点时,就要把教材中提到的一个不可知论作为重点进行讲解。这是因为教学时教师如果找到了各哲学观点的共通点时,学生顺藤摸瓜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三)多做探究性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一般而言,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中,探究性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直观而真实地感受教学内容。而思想政治课的探究性内容由于学科特点,注定是一种思维上的探究过程,是一次大脑风暴的过程。教师在开展这类探究性活动时,应循序渐进,先通过简单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逻辑顺序,再根据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探究性内容,最后让学生真正领会哲学原理。当然也要考虑到,由于教材中探究性活动内容非常多,不可能都顾及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教材的编写是面对一个地区甚至是全国所有学生,所以会具有统一性。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紧把握新课标要求,深入领会教学改革本义,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并引入大量的生活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习惯哲学的表达方式,在生活中真正地体会到哲学思想,活学活用哲学原理。
[ 参 考 文 献 ]
本是从古代诗体中找到与张力老师相媲美的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种迹象在古文中常来形容瀑布的磅礴壮观之势,我则用它来形容张力老师的上课之猛,猛的带劲,猛的像天地雷鸣,猛的让我甘拜下风。从前的懦弱都在政治时事中挥之一去,总感觉自己像哲人一样,把物质世界,思维世界描绘的像一幅画,一幅传承几万年的画。在哲学家的眼里唯心和唯物是双面胶,在唯物中研究问题总是会趋向唯心主义。这也许就是哲学的特点所在。张力老师总把唯物和唯心搞得这么透彻,似乎没有进其中的误区,然而越是哲学的大家,越会把问题搞得很复杂,似乎在体现某些哲学大家的风范,因为自己毕竟是哲人,但是,在我看来,哲人说出来的话并非哲学之话,然而普通人却看的很透彻,必要时不能把问题复杂化,真正的哲学还是能给具体科学提供有效的方法论证。在张力老师的笔下谈的哲学似乎是最起劲,最让人血流澎湃,最能让我体会哲学的奥秘。
一堂政治课,总感觉自己学的不够,学的没有满足感。总感觉时间很快,似乎这就是学习兴趣课程的特点所在。“上课”这个词眼在中华传统中很常见,尊师重教,张力老师不同,声音是那样的洪亮,这洪亮的声音中夹杂他对哲学的热爱,每次的大喊都搞得像电闪雷鸣。每次回给张力老师“老师好“这三个字眼,我浑身就充满了力量,总想把自己的最大声献给老师,献给哲学之风,用最精彩的语言爆发力召唤。本在哲学中,“是先看到石头,还是先知道石头这个词”,我想总会说石头,毕竟是物质世界,但是从现代说来“是先认识电脑还是先知道电脑这个词”我想还会说电脑么,应该不会了。石头在人类未进化之前已产生,照这样,地球就是在进化一千年,一万年也不会进化出来电脑。这就是物质世界的奥秘所在。从在哲学中体会那句话“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两次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总会给人带进唯心的误区,不能片面强调运动或静止。张力老师围绕这句话所阐释不同的论点,让我在哲学问题乃至思维上有更深的体会,在反映一个问题不能过于片面,要从整体看问题,避免错误的论断。
片刻之间,没来得及翻开政治书,政治问题已跃然黑板之上,字体庞大略带个性,字形更是龙飞凤舞、笔走龙蛇,有颠张之彩,有怀素之形。那写字的气势宏伟壮观,就像那黄河之水泛滥,澎湃,颇有大丈夫之气概。上课不说套话,更有的是激情,可是越听越想听,越听越有劲。每次上课总感觉他在和黑板大战,不下三百回合,难分胜负,我支持他一票,凭他的勇猛,黑板这个庞然怪物还不是败下阵来。每当课很急时,他几乎用手或衣服袖子去擦黑板,三下五除二,满黑板的字已被抹完。看到这种情形,我总会赞叹不已,大丈夫之气概,每次上完课感觉他是从冰天雪地里走出来的,身子骨上全市粉笔沫。大家评价他为“大师、绅士、大丈”,我则评价为“猛士”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价值内化基本特点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一场发生于欧美,并于七八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它的存在和发展深深根植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之中,是当今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危机的产物。
一、后现代主义哲学概述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语言、政治、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它的含义是指那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广泛地移植于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中,具有类似反传统倾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全世界广泛流传。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它是伴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衰落,以后结构主义和新解释学的兴起为标志而登上当代思想舞台的。其主要流派有: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科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为代表的新解释学;以美国哲学家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尽管它们的理论来源有所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各异,但却有着共同的理论前提、理论倾向、基本观点和思想实质。这就是从否定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关系的前提出发,宣扬所谓不确定性、易逝性、碎片性、零散化,最终陷入了以推崇主观性、内在性和相对性为特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由此得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哲学作为观念形态文化的产生和迅速流行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它既是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逻辑,又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在文化上的反映。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1)超越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提出了质疑。罗蒂认为,理性主义是一种统一性的、总体化、极权化的的理论模式,它模糊了社会领域多元分化的性质。而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其相对立,提倡差异性、不可通约性、零散性和特殊性。绝对的理性导致了理性中心主义思想的泛滥,这本身也就预示着理性中心主义必然以失败而告终。正如费耶阿本德所言:“理性不再是指导其它传统的力量。它本身只是一种传统,它要求进入舞台中心的权利与任何其它传统同样多(或同样少)。”利奥塔主张把哲学的注意力重点投向我们的现实社会,他指出,世界上许多因战争和屠杀所引起的灾难都是在理性的幌子下造成的,人类的非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疯狂表现彻底摧毁了人们对理性的迷信。
(2)反主体性和反人道主义。近现代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人在发挥主体性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地认识世界,为了谋求人类的幸福,人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为自己服务。而人道主义是以主体性为基础的,他从共同的普遍的人性出发,认为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中心,它高扬人的价值、人的地位,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提倡个性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对这种传统主体性和人道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特点。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坚决反对主体性哲学和人道主义哲学,认为人不应该是存在者的主人,一切存在者的存在并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由存在所决定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提出了“主体的死亡”。德里达提出“人已终结”。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根本不承认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把历史看成是无主体的过程,从而站在了反人道主义立场。
三、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价值内化
价值内化是价值主体将一定的社会的精神文化经学习而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因素的过程,内化是在个体的实践中经过语言文化等中介而实现的。它不仅使人类的许多知识与经验被吸收、转化为不同的个体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使一定的社会规范与价值体系被吸收、转化为不同的信念,形成不同的价值观,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实际上就是通过不断由外而内的价值转化而逐渐形成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对前现代、现代主义的质疑,即反中心性、反体系性、反元话语、反二元论、反形而上学。当然,后现代主义哲学也包含着建构性或重构性,但在“反传统”这个问题上,后现代主义哲学并不像席沃尔曼所认为的“没有特定的发源地”。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反传统的精神,即它的价值所内化的精神文化就源于西方整个反传统的精神文化之中。实际上,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精神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有其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与现代主义的兴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反对强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终结的是传统与现代的霸权主义,而现代主义终结的是教会的霸权主义。虽然二者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内容,但反强权主义、反霸权主义的精神则是一致的。如果说后现代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前现代、现代主义的某些合理性的话,那么反强权主义和霸权主义则是后现代主义从它们那里所吸取的一个重要品性,这一品性是西方文化反传统中的一个传统。绝对理性的失败,表明了现代性的危机。但现代主义中的反传统、反霸权主义、反教条主义、反理性主义的精神则被后现代主义所吸收,成为后现代主义哲学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徐飞.后现代主义与哲学的历史观比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6,(05).
[2]华丽.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的再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8,(01) .
众所周知,哲学本身是属于政治理论课范畴,那么如何理解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哲学思想呢?这主要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考核方式都不同与其它学科,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但哲学是揭示支配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发展规律,因而它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一切工作的指导原则,具有最高层次、最普遍的指导意义,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哲学理论的指导,这是科学确定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正确地选择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有效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可见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
一、唯物论思想
哲学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实,对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也不例外,具体表现: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包括思想实际、学识水平实际等)制定教学计划,采取教学方法。就拿哲学课来说吧,从内容上看,它大都是理性思维的东西,逻辑性较强,较之于其他学科它更抽象、深刻、概括得多。而且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又较弱,因此我们制定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进度、作业计划等)都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方法也应能最大限度的适合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可采取多种教法相结合,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综合训练等。其次,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中,由于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又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从而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以哲学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同学们能够用立场、观点正确地对待学习、生活、交往、就业等过程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同时要摒弃其他的错误思想,克服大家在遇到挫折时产生的悲观论,更要消除在重大挫折面前以为生命无法控制、自身不能驾驭的宿命论和唯心主义观点。
二、辩证法思想
唯物辩证法内容极其丰富,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首先是全面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辩证法强调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研究分析事物,这就要求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全面联系的观点,具体来说就是:一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使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分析影响教学对象思想道德形成相互关联的因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三种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因此我们要把家庭、社会力量与学校联系起来,调动并凝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这样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二是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施加相互联系的教育内容。人的思想与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等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时,不能割裂这些联系,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是变化发展的观点。哲学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贯彻变化发展的原则,具体说来就是:一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要顺应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不仅要看到他们的思想现状,而且要了解他们的思想过去,预见他们思想发展的趋势,从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中去把握他们思想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教学工作的前瞻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二是要如实地把教学对象的学习思想状况看作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看到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条件下学生表现出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又要看到他们是一个绝对运动的过程,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推动起其思想道德认识朝着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三、认识论思想
哲学认识论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辨证过程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主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就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遵循这一认识辨证发展的规律,具体地说就是:一是教学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政治理论课各科知识的结构都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同时,学生的认识也是有顺序的,是由已知认识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因此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既符合科学知识本身的“序”,也要符合学生年龄和认识发展的“序”。我们可以通过例证、演示等具体方法让学生了解感知基本概念、原理,然后再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引导学生把握它们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这样由浅入深从而实现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当然以上只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真正认知应要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二是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就是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对教育对象个体的学习、思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积累资料,总结提炼,从个别研究中总结一般规律,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再从一般规律研究个别情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从事政治的人大多是某种简单的意识形态信奉者,他们或是在关键的价值观念的争论上模棱两可,怕遇到理论上的麻烦;或是去支持和反对自己没有弄清楚的观念;或是在价值观念之间发生冲突时,不能分清正误和主次。当代政治要求政治家去掌握政治哲学的基本观念,而对民众负有责任的政治家也存在着这样的冲动和要求。
在小国,政治可以是众人参与治理城邦之事,但是,这样的事情在大国是不存在的,政治是由一批专业政治家和他们的专业队伍来完成的。对于一般人来说,要时刻感受到自己是政治行为的一部分既不可能,也没必要。但是,不同程度的对政治的参与需要民众和政治家去了解政治,把握基本的政治理念。
出于为民众和政治家写作一部通俗的导论,将政治哲学话题转变为公共文化讨论的话题,将专业教授在学术杂志和书籍中研究的政治哲学的问题大众化的要求,牛津大学巴里奥尔学院政治学和社会学教授、牛津大学社会正义研究中心主任亚当·斯威夫特写了这部《政治哲学导论》。
斯威夫特是一位受过社会学训练的政治哲学理论家,他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都担任过客座教授。斯威夫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同体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舆论和政治哲学的关系、阶级分析的规范方式、社会流动、教育政策、学校选择的道德性、知识分子的治理等问题上。他的政治学教学和研究总是力图将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结合为一体,主要著作有:《自由主义者和共同体主义者》、《反对不平等?工业社会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正义》、《如何不做伪君子:道德困惑的父母的学校选择》。
概括地看,本书的一大特色是突出了政治哲学的一般原则。作者指出,政治哲学是道德哲学的分支,它涉及国家行为的正当性,涉及国家对公民的责任;经济学则是更基本层次、更实际层次的科学,政治哲学的理念应该主导经济学的理念。政治行为需要非常高的道德要求,它始于社会正义;经济行为所需要的道德要求相比较低,它始于交易行为的诚信。围绕着社会正义、自由、平等、共同体四个关键词,斯威夫特阐述一个自由主义左派的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内涵。当然,他没有要求所有的政治家都接受他的观点。关键是他们应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他们的观点为什么别人会加以拒绝。
其二,作者力图把社会正义这个只有一百多年生命的概念作为政治哲学研究的基础,体现了当今国家权力和经济权力越来越强,经济全球化的渗透力越来越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我特性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对国家和共同体的责任、经济发展的目的、最少受益者的发展权、社会的和谐这些问题的思考和侧重。
社会正义是一个社会应该是怎样的问题,并且所有其他的目标和追求都应该在其下展开。本书将社会正义作为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并用这一美德贯穿、渗透到自由、平等和共同体中,从而使我们疏远了近来熟悉的以权利为基础和核心的政治哲学。
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正义是国家和共同体的责任,是公民的义务,保护最少受益者最大利益不是道德上的善举、仁慈或同情心。罗尔斯的社会正义原则不是出于现实主义立场的,而是把它建立虚构的场景之中。他假定了一种原初状态和在这种状态中的无知之幕,人们在其中会选择的就是这种社会正义原则,而我们更多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从人的现实权利(来自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性、共同体之间的认同和尊重)来认识社会正义的:只有社会正义,社会的发展才能和谐、持续,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显现,平等、自由、发展这些最为重要的权利才能得到实际的维护和实现。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站在社会正义的立场上,对自由、平等以及自由主义的一些习以为常、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提出了疑问,尤其对自由论述极为生动,颇具层次。
先秦诸子中,法家一开始就是以一种国家管理哲学的面目出现的。晚周之封建天下,本为不完全之统一,而儒墨道法四家中,墨道法三家皆以“天下”为其主旨,只有法家学说服务于诸侯列国,以诸侯列国“富国强兵”为其宗旨,因此在其学术基础上迥然区分于其他三家。萧公权[6]指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1)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2)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3)对于一切新旧之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于个人之自足与自适。就大体而言之,儒墨二家同属第一类,法家诸子属第二类,道家及老庄属于第三类。战国时期的最大特点为君权扩张,七国之君以地广势强,多僭称王号,其尤能振作发奋者则国愈盛而君愈威。法家旗帜鲜明地以“富国强兵”为其唯一目的而成为当时的显学。在先秦儒墨道法四家中,儒墨道强调权力的合法性,是典型的政治哲学,而法家则强调结果的有效性,属于典型的国家管理哲学。在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作为国家管理哲学代表的法家学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下,儒墨道根本无法与法家相提并论。
二、法家的实用主义政治哲学
法家学说是典型的国家管理哲学,但并不意味着法家没有政治哲学的内容。相反,为支撑起其国家治理的基本理论,法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用主义政治哲学。西方的先验主义政治哲学以人的自由、人的自主性为其出发点,或者以抽象的“人类理性”为其基础,构建了一套权利与权力相互制约的国家治理规范。在中国的古代思想中,儒家是以抽象的“仁”的概念,道家以抽象的“道”,墨家以先验的“兼爱”为原则。基于上述理念,儒家勉强形成了礼乐道统的国家治理原则,然而这一套原则是否有效,则不是儒家所着重考虑的内容。举例而言,在西方先验主义政治哲学看来,当政府剥夺民众的应得权利时,民众可以政府,而相似的内容在儒家则不了了之。与儒家相比,道家与墨家则根本无法拿出一个基本可行的国家治理框架。反观法家学说,在其现实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国家治理框架。法家政治哲学的出发点是其现实主义的人性认识,法家反对抽象的所谓“仁”以及无谓的“善恶之辨”。韩非子说“:人莫不欲富贵全寿,而未有能免于贫贱死夭之祸也,心欲富贵全寿,而今贫贱死夭,是不能至于其所欲至也。”(《韩非子·解老》)“富贵全寿”是所有人都想要得到而害怕失去的,而现实生活中又经常失去,这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矛盾。在物质资料比较缺乏的年代,如果没有恰当的管理措施满足大多人的基本需要,社会的基本矛盾就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列国纷争,生产力发展有限的情况下,法家的这种人性认识显然是非常合理的。从这一认识出发,韩非进一步指出了人们行动的利益导向[7]:“夫卖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耘耕者,尽巧而正畦陌畴者,非爱主人也。曰:如是羮且美,钱布且易云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简言之,法家的实用主义政治哲学是以利益为基础的。
三、法家的“势”、“术”、“法”
如上所述,法家提出了以现实主义人性认识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政治哲学。需要注意的是,法家虽然提出了上述完整的政治哲学体系,但其目的并不在于此。法家的根本目的是以上述实用主义政治哲学为基础提出一整套完整的国家管理原则,这就是作为法家思想核心的“势”“、术”“、法”。由于在法家看来,所有权利和权力的分配都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因此,国家必须要调和各种利益分歧并使得有关各方采取能够使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联合行动,它要求国家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必须树立权威,这就是国家治理中的“势”。在相同的意义上,现代国家治理涉及多个利益主体,而“法”就成为“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准则”。法家深刻地认识到统治国家不能只依靠君主个人,国家治理还必须依靠一个廉洁、高效的官吏阶层,这个官吏阶层由于自身握有巨大的权力,君臣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因此对于官吏的考察、任用便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在法家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便是“术”[8]。
四、新新法家:法家思想在当代的治理实践
关键词:政治;高考;学习方法
伴随着改革步伐的进行,政治高考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独立一门课的考试转变为文科大综合。根据政治这一门课的特点,结合新的考试大纲,我认为高考复习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教材,以教材的内容为基础
当学生们一旦步入高三的学习生活,似乎大多数都会有些紧张、有些迷茫。出于各种原因,毕业班的学生手上会有一套又一套的复习资料。于是他们开始了所谓的题海战术,开始了所谓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生活。其实高考想要取得好成绩也可以很轻松,关键在一个道理“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离其宗”的意思就是要把握政治的根本,掌握好政治课本的知识。高考考试内容,绝对是不会背离书本的。最近几年的政治高考试题出现了这么一个变化:题量大、知识所涉及的范围广。但即使是这样,高考题的设计也是根据课本来进行的。因此,高考复习的过程中,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以课本为重点、为根本进行复习。
二、根据哲学政治原理进行高考复习
政治其实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科,它的逻辑性很强。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哲学政治原理进行政治的高考复习。作为老师,在进行高考复习的起始阶段就应该把所有的哲学原理和政治理论都跟同学们讲解清楚,帮助同学们理清他们之间的联系,让同学们掌握一套解答政治题的方法。近几年的高考出题的趋势是贴近生活,以现实社会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为背景资料。学生单凭背知识点是不能很全面地解答这些问题的。那我们就应当在复习的时候,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这些哲学政治原理,从经济、哲学、社会发展、民生等多方面对这些热点问题重大事件进行分析。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也锻炼了他们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适当进行课外练习
为什么说是适当进行课外练习呢?因为学生的时间是有限度,是极其宝贵的,我们不能浪费它。有好多老师为了抢占学生的时间提高自己所教那门课的成绩,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可是他们忽略了学生的总体规划和全面发展。高考不是只考哪一门课,大学也不会因为哪一门功课考得好就破格录取。我认为,老师只需要给学生少而精的课外作业即可,不断地重复练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会让大家都觉得疲惫。
四、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1.整体复习+联系复习
整体复习法讲究的是让学生对高中政治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它的哲学政治原理能够全部掌握。任何一门学科其实都有它的知识框架。整体复习就是要学生掌握这个知识框架,总体把握政治这一学科的学习内容。在对政治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我们就应当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要让学生能掌握揭示现象和本质规律的方法,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2.分析比较法
政治的学习,光靠记忆是不行的。现在高考出题的形式越来越灵活,不可能像以前的高考一样有个统一的、唯一的标准答案。那么,我们要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地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政治的高考复习中,学生如果学会了分析和比较,那么无论是在政治学习考试中,或是其他课程的学习考试中都是大有帮助的。分析和比较能够帮助同学在政治学习过程中能正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哲学政治原理,巩固知识内容的记忆。在进行课堂练习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获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和分析。分析比较法适用于判断分析题、材料题、综合分析题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纠结于题目的讲解,而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对课标内容目标的要求的分析。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关于该框的内容目标是“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该内容目标要求教材要引经据典,特别是中外哲学发展史上经典哲学家的代表观点以及哲学小故事和生活中的一些哲学现象的讲解、分析和探究,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下列相关知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即区分标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以及各形态的各自特点;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以及各形态各自的特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识别不同的哲学派别,发现身边生活中的哲学现象,认识到哲学像经济和政治一样与生活息息相关。
对上述课标内容实现具有决定意义,是该框的重点。
2.对教材重点的分析、判断和解读。
“围绕物质意识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具有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具有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等”是该框内容目标的规定知识的具体化,对这一知识块的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哲学素养和思想水平,而且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深层思想上奠定基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其内容主要来源于经典作家的论述,集中体现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尤其是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单行本)》。经典作家对此问题所做的专门的经典论述,足见此问题之重要程度。根据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内容及其建构理念,思想政治课的重点应当由课程标准规定和生活规定有机结合的双机制决定。
由此,笔者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本概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基本形态以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的区别是核心概念,唯物主义的优点和唯心主义的缺陷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活现象或者生活热点是教材的重点。
3.对教材内容的阐述及其呈现方式的评价。
为阐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生活》第二课第二框第一目首先设置了一个导入型的探究活动框:
有人认为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
你同意上述材料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这一探究活动框的设置虽然有利于快速进入课程主题;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但其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是缺乏逻辑性的,不仅没有承接上一框,在本框中的位置编排也有不当之处。这个探究活动框是导入式的,无论是其自身还是由其所引导出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而言,其对唯物主义部分和唯心主义部分都具有同等的总领引导作用,但却是放在了本框框题“唯物主义”下面。
在通过上述活动框得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之后,紧接着又是一个探究活动框:
《尚书·洪苑》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源,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唯物主义思想。
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
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由此得出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三个历史形态,并通过学生的讨论认识合理性与局限性,这种设置比较好,但是其中都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没有体现近代唯物主义和现代唯物主义的材料出现,这样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讨论本身就存在先天的缺陷性。
除上述两点外,这一目的安排没有设置相关链接或者专家点评,而是集中于唯心主义部分,笔者比较赞同这一设计。
接下来教材进入到唯心主义部分,这一部分的编排有其优点所在,相关链接与专家点评有利于老师讲解与学生认识唯心主义,便于老师的操作与促进学生理解,但仍然存在与唯物主义部分类似的问题,即活动框所设材料单一的缺点,在此不在赘述。
4.对该框缺陷的处理策略以及教学实施建议
【关键词】古诗文哲学道理
锡德尼曾经说过:“哲学是完美的,但‘他只能教导已经充分受过了教育的人。诗作是适合最柔弱的脾胃的食物,诗人就是普通百姓的哲学家。’”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古诗文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它们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富有哲理,而且语言凝练,琅琅上口,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传承着祖国文化的命脉。让学生乘着诗文的翅膀,穿梭在政治教学中的哲学中,让思维在内涵丰富的诗文中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通过琅琅上口进行记忆达到巩固,然后引导学生综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哲学道理,从而提高学习哲学的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哲学的兴趣和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达到一个情感目标的升华,体现了生命化教学的特点。
一、体验古诗文的诵读,有利于感知哲学道理
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心路历程的折射,它的认识、教育和审美作用都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
多背诵一点古诗文,有助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泱泱中华,英才辈出,文学作品灿若星辰,作品中蕴藏着的是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其中像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的爱国诗人留下的诗篇无不激励和鼓舞着每位中华儿女学习他们关注民生、追求真理、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优秀品质。读了朱熹的“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已矣,是谁之愆?”又有谁不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诵了“修母画荻以教子,谁不称贤;廉颇负荆以请罪,善能悔过。”又会有谁会认为有错主动承认是难为情的事呢?每当读到“浩气自当有,冰心岂能无”时,也难怪同学们都要把身子挺一挺了。
虽然哲学道理孕育其中,学生还不能准确地去明白其中的全意,但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却能让学生感知一二。例如:在讲授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时候,本人在导入新课时就让学生开始诵读在小学就熟知的诗——唐代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有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说明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因为诗人把降雪比作梨花开,同学们开始接触虽然不能深入的理解,但是他们明白雪是客观事实的东西,梨花是想象出来的东西。诵读古诗文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好奇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初步感知哲学的道理,一举两得。
二、把握古诗文的背景,有利于理解哲学的道理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并与哲学之理联系起来,唯有如此,评品才会更有意义、有价值,哲学才能学得更加的深入、透彻。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诗文引人哲学教学,学生兴趣盎然。现以“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本人巧妙的运用了《坛经》记载的一句古语: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学生一听,都会意的笑了,但是从他们的笑意中我能感觉到他们只是表面的理解,觉得慧能很可笑,你一言他一语地讨论:怎么会心动呢?其实他们并没有结合到哲学的道理中,然后在授课中,通过对《坛经》和作为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慧能的介绍,他们就深入了解他为什么会说这句话,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是一种唯心主义。然后引出本课的知识点:运动是事物的固有属性,脱离了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通过对古诗文的背景恰当和详尽的把握,不仅扩展了政治教师的文化知识,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层次,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不同类作品思想内涵的恰当定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准确理解和把握哲学的道理。
三、熟知古诗文的典故,有利于感悟哲学的道理
用典,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者情感。典故用得恰当与否,不仅提高自身的素养,使自己显得典雅风趣、含蓄有致,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哲学的感悟和升华,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提高哲学道理的表达和阐述。例如,运用我国古代有女娲捏土人造人说这个神话故事和西方有上帝先造出一个亚当同时阐述哲学的中的唯心主义;还在讲述《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时,引用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讲述的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英勇善战却因文化水平不高而常闹笑话,后经孙权指教,发愤读书。鲁肃一直以为吕蒙还是像过去一样,便找机会去为难他,想不到他对答如流,弄得鲁肃膛目结舌,吕蒙却微笑着说了这句话:“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通过这个典故告诉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鲁肃一样的尴尬,告诉学生要想像吕蒙学习,从而让学生感悟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人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
在讲授“量变和质变”的时候,借用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讲授《矛盾的特殊性》时,借用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后人可以通过诗人当时的所处的环境,当时的心情,对祖国山河的不同描述中,其特殊性,区分出特定的环境,前者是描述辽阔雄浑的北国草原,后者是描述的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景色。这样一来,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情怀,想象着其内涵和典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不仅仅是学到了哲学这一门学科,还在熟知典故的过程中,熟知当时的年代,当时的人物,明白如何写出会有这个典故,作者如何会有如此高的意境,接着受着古诗文的熏陶,丰富自身的阅历和积淀学识,体会其中真正的哲学内涵。
西方有一个文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长就像是一棵葡萄树,他的技能、知识就像那一串串的葡萄,而胸怀、情感、意志就是支撑葡萄树的支架,如果没有支架,葡萄树就只能匍匐在地并最终和它的珍贵的果实一起烂掉!我们现在要做的这个工程,就是用古诗文和哲学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们立起这样—个支架,古诗文以优美凝练的语言、生动新奇的想象、朗朗上口的韵律、动人心魄的情感、深刻入微的哲理,让我们回味无穷、难以忘怀。通过眼到、嘴到、心到,完成对古诗文的感知——理解——感悟的过程,全面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体现,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参考文献
[1]汪海洋.古诗鉴赏巧用背景知识【J】阅读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