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时间:2023-08-06 10:52:37

导语: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第1篇

科学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以科学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对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从认识论、方法论及本体论、价值论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旨在提供关于科学认识及其发展的逻辑性、历史性和社会制约性的模型,探讨科学知识的本质,获取方法、评价标准、逻辑结果和目的等。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当然也在科学哲学研究的范围内,可以用科学哲学的观点来考察。

根据科学哲学的认识,理论(或假说)能得到经验证据的确证,就表明该理论具有解释或说明经验事实的可行性,从而引起科学家共同体或个人的信任,就被认为是科学的。121理论的可行性取决于理论自身的逻辑可行性、理论的可检验性以及理论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等几个方面,以下从这几个方面对中医基础理论加以剖析。

1.理论的逻辑可行性

科学理论或科学假说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命题以及得到解释的经验陈述,依据一定的逻辑法则组成的演绎系统。这样的系统必须是基本概念明晰,基本命题成立,命题之间协调而无矛盾的。因此评价理论的逻辑可行性就是要审视理论内部的结构要素及其逻辑关系。一个逻辑可行的理论,首先是具有逻辑一致性的理论,自相矛盾的和缺乏内在联系的“理论”都不是真正的理论,充其量也就是语句或命题的无规则组合。12中医基础理论在这方面还有着不足之处。首先是概念的明确性,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许多概念是模糊的,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而对“三焦”、“命门,,概念的具体所指更是争论不断。

其次,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许多命题是否成立以及其成立的条件也有待进一步考察,主要是理论可检验性的问题。

再次,命题之间的协调性也存在着问题。中医基础理论的某些内容间缺乏内在联系,本来围绕着同一问题的不同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差,不能构成完整的理论,这也是导致中医临床上片断地运用基础理论的原因之一。

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汗有“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阳虚自汗,阴虚盗汗”的理论,又有肺主皮毛,司汗孔开合的理论,还有“膀胱气化失职,津液不能化为尿液,逆行于上而出汗”13、“脾运化失常,津液旁达于四末而出汗”131等理论,但并没有一个可以涵盖以上所有内容并且明确说明不同命题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如“汗为心之液”和“肺主皮毛,司汗孔开合”间有何联系?运用于临床的时候只能是各说各的,能用哪个算哪个。究其原因,是中医基础理论以辨证逻辑为主要形式,而形式逻辑的成分较少.这是中医的特色,但一种理论如果没有了形式逻辑的确定性而过于灵活,就会变得难以掌握并且使可信度降低,还会让理论的使用者在实践中无所适从或者对其随意使用。

2.理论的可检验性

理论的可检验性是由理论的本质所决定的,理论原本是用来解释经验事实的。如果某理论不具有可检验性特征,那么该理论就不可能具有可行性。因为理论的可检验性表现为该理论蕴含着若干经验陈述,这些经验陈述可以接受经验的检验。这一点也恰好就是理论确证的必要条件,如果由一个理论不能导出经验事例,或者经验事例是不可检验的,该理论就不可能获得确证,也就没有解释或说明经验事实的可行性。例如,“物体受热会膨胀”和万有引力定律,都是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以某种方式加以检验的。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许多基本概念是哲学、辩证思维和意象思维参与形成的产物,并不是完全以客观物质实体为基础一这也是中医基础理论区别于现代科学实体论哲学基础的特点所在,所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存在着一些可以找到需要检验的陈述却无法进行检验的命题。例如,要检验命题“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首先要明确“肾”、“肾中精气”以及“蒸腾气化”的概念;之后,由此命题可以导出的经验陈述之一是:肾中精气蒸腾气化失常,就会导致尿液生成和排泄的障碍。要想验证这一陈述,最大的困难是如何确定“肾中精气蒸腾气化失常”的状态,“精气”看不见摸不着,其“蒸腾气化”更是难寻踪迹(包括其内在和外在的表现)这里,虽然可以得到理论的经验陈述,但是其检验却是无法实施的。因此,不能照搬现代科学的检验思路,但必须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自身的特点提出新的检验思路,毕竟理论如果是不可检验的,就无从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难以使人信服和接受,更谈不上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来取得发展了。

3.理论的经验解释力

理论可行性的关键在于它解释经验事实的能力,而逻辑可行性与可检验性只是解释力的必要前提。一般地说,科学家考察理论的可行性,首要的是关注理论对经验事实的解释能力。从现象E。中逆推的猜测性理论H是否具有可行性,就在于它能否用来推导现象E。以及相关的同类现象El、E2、En。如果逆推理论H是可行的,那么,应能导出;

在考察理论的可行性时,对现象的解释是主要的。这是因为理论原本就是用以说明现象的,同时科学活动的目的也在于建立既可圆满地解释巳知事实又可成功地推导未知事实的理论。所以理论可行性的评价也就主要表现为对理论解释力的评价,这种评价只是从逻辑上对理论进行的主观评价,不同于评定理论真理性的事实验证。在理论可行性的评价中,有时还出现这种情形:当某一逆推的理论H能够成功地解释更多的新事实时,人们也由此得出H是比较可行的。正如库恩所指出的:人们评价、选择某一理论的标准之一就在于,该理论“应有广阔视野:特别是,一种理论的结论应远远超出他最初所要解释的特殊观察、定律或分支理论。

第2篇

1.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教学对象选择与分组:选择中我校2010级中医七年制专业不同方向(传统中医方向、中医方向)的教学班级,对七年制传统中医方向30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采用PBL教学方法,每5人一组,共6个小组;中医方向110人采用传统授课方法。两个班级所用教材均为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课程教学章节的选择:中医七年制传统中医方向在课堂讲授完绪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后选择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在讲授完藏象的概论及五脏中的“心”的前提下,进行其它四脏脏及其六腑;病因学说中讲授完风邪之后的其它邪气及其七情、痰饮、瘀血等内容,进行PBL教学法试用。于学期末进行理论考核和PBL教学法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评价分析。

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成败关键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制定适合于学生的PBL教学的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的要求,列出难点、重点及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拟定部分思考题与教学案例,并在应用前期提供少量辅导材料。

编写教学案例:为了使PBL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教研室的有关教师多次研讨,制定PBL教学的具体案例,病例中的问题具有劣构性。每个病例都有学习重点,且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检验结果,涵盖相应的课程内容。每个病例后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了许多相应的引导性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我学习、资料查阅和准备讨论提纲。

编写教师指南:因教师水平的差异可能会对案例的理解不同,为避免对问题理解的差异及其对讨论内容引导的不同,针对引导性问题和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编写教师参考指南,对每个问题提供了参考解决方案。

制定具体实施步骤:PBL实施过程要求各个学习小组针对相关问题自学教材,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做读书笔记。讨论课前将教学案例及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预习相关的知识点,自学总结,准备小组讨论提纲。小组成员之间可相互讨论;小组讨论后,推荐1名代表参加大班讨论。大班讨论时,由每组推选的代表讲解,本组其他成员可及时补充,其他组成员在该组讲解之后,可以进行提问。最后,教师搜集一些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总结讲解、概括归纳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此外,课堂讨论前,教师应随机地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中的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评定。上述PBL教学法实施的步骤概括为: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大班讨论—教师总结。

2.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价

理论考核评价分析:PBL教学方法组平均成绩78.4士9.8,传统授课法组平均分73.8士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74,p=0.0289<0.05),说明七年制传统中医方向班成绩优于中医方向班,即提示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授课法。

PBL教学法教学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课堂气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理解接受、主动学习、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方面。结果显示,课堂气氛方面,PBL教学法组90.0%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活跃,较系统讲授法组(67.3%)明显改善;学习态度考评如听课状态、课堂纪律方面,PBL教学法组(83.3%)较传统教学方法(76.4%)有改善;学习兴趣方面,PBL教学法组(83.3%)较传统讲授法组(77.3%)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在知识的理解接受方面,PBL教学法组76.7%学生能较好地分析案例,较传统讲授法组(71.8%)有所增强。另外,PBL教学法组在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分别为80.0%、87.0%和73.3%,较传统教学法组60.9%、72.7%和58.2%高。可见,PBL教学法较之传统授课法展现出了较大的优势。

3.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由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跨度大,以及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得当代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相关问题的理解,或者在如何正确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上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差。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则普遍感到该课程概念多而陌生,内容抽象,理论深奥,信息量大,难以深刻领会所学内容。针对以上特点,采用PBL教学方法,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深奥的理论更浅显易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师生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及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为了更好的推进和实施PBL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计经验,如要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鼓励学生提问,及时指导学生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注重教学形式的合理运用,实现在参与中发展。通过PBL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我们已初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且适合于传统型中医方向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初步建立了PBL教学方法中“教”与“学”的效果评价机制,这必将对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Chan LC.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hybrid medical curricu lum[J].Kaohsiung J Med Sci,2009,25(5):254-257.

第3篇

【关键词】元认知;物理教学;理论基础

1 关于元认知

自弗莱维尔(Flavell)于1976年在其《认知发展》一书中明确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元认知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弗莱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自身系统进行反思的一个知识系统,即对认知的认知。其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包括认知操作的各个方面,以及对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操作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近年来心理学家们已经逐步认识到元认知对于人心理的发展的价值。

元认知知识就是关于个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影响这种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元认知体验是任何伴随着认知活动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控和调节。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由此可知,元认知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自身的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就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将元认知教学与物理学科相结合,就能形成一种元认知物理教学:以物理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发挥教学活动不同层面的功能,既注重学生物理知识技能形成、又注重学生物理学习和问题解决策略积累;促使学生构建知识、技能、策略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统一网络性结构,并借助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使学生形成正确态度、价值观。

2 理论基础

2.1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把课堂学习按两个独立的角度划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认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其条件是:学生表现出一种在新学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学习内容能够与学生己有知识联系起来。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中,要学习的新内容供给学生后,学生需要主动地在意义上把它同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己有的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并予以保持,以便于以后的回忆和再认,或者把它作为学习有关新材料的基础。至于发现学习,就要使学习的新内容在能够被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以前,必须是被学生独立地发现出来,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奥苏伯尔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和顺应,这是学生用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发生联系,建构新知识的心理意义。奥苏伯尔认为知识是有丰富的内容、网络性结构和认知功能的,认知结构就是知识在学习者脑海中存留的一种表述。学生可以通过概念图的制作进行知识的完善、方法的整理,是知识的再建构过程。

2.2 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学说,皮亚杰以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或者说,认识并非思维对外部或现象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认识主体的一种主动建构活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加工者。

2.3 维果斯基社会建构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社会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在一定的情境中协作、会话对意义建构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设计的学习环境一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课堂教学可以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协作”发生在学习小组学习的全过程,协作使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更好地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使各学生个体的学习才能形成互补,也是小组内个体的学习收获成为整个学习群体的共享资源。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就是在这一定的情境中的协作、交流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完善和丰富个体认知结构,认识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课堂学习是主动建构过程,是主动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的过程,并形成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还可以以概念图的形式呈现。学习小组这种课堂合作学习形式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特别在思维过程回顾分析,将思维过程言语化,并进行交流、讨论,更好地构建策略。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学习策略、问题解决策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自我监控的水平,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

3 元认知理论结合物理教学实践的意义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学习过程中蕴涵着大量的思维活动。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有效开发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将元认知理论融入到物理教学实践中,即会成为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突破口,也会对物理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3.1 元认知能改善物理思维品质

物理认知活动的核心是物理思维品质与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思维品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方面,比如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有快有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灵活也有死板,对概念的理解有深刻也有肤浅等。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元认知与思维品质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元认知的差异是形成思维品质差异的根本原因,思维品质的提高是元认知能力提高的结果。也就是说上述物理思维品质上的差异其实是由学生元认知水平的不同引起的。因此,开发学生物理元认知能力,正是改善物理思维品质的关键。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有助于他们提高思考问题的速度,灵活解决问题,对物理概念和问题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3.2 元认知能发展物理学习能力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对认知任务、认知材料的识别和加工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的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过程。同样物理学习能力也应包括学习中的各种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制约着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元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分析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且能及时反思寻找问题的原因,并准确纠正过来,能不断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教训,根据不同情况调控好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3.3 促进自我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我反思,这也是策略积累的自我建构过程,外界点评只是外因,自我反思才是策略积累的动力因素,是提升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根本。教师要注意明确要求学生在讨论中多回顾自己的思维过程,自己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在回顾评价中感悟。教师的点拔要导向策略学习,就不要仅停留在会不会做,学会做那一步,而要学生回答为什么这样做。

3.4 元认知能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物理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只向学生灌输“概念”和“规律”的过程,而是通过指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并加工新知识的(下转第307页)(上接第148页)过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元认知能力,能使学生时时清醒地关注到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通过不断监测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学习进展与认知目标的差距,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使其能深入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完善认知结构,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培养物理元认知能力能使学生明确物理认知过程认知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对提高物理教学具有明显的实效性。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基础理论;生活化

学好高中化学的关键是重视基础理论,抓住基本知识点才能理解更深的层面,像一些公式的背诵,只有先熟记才能灵活运用,要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可以从教材编写上得出一些结论。从化学反应速率和方向及化学反应中的能力变化等方面可以看出这门学科的核心观念、知识结构、思想方法;体现注重科学性,突出新思想、新内容可以从引入“化学平衡常数”中看出,避免内容在科学性上与现代科学脱节;针对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限度与化学平衡常数等概念体现出将定性与定量、现象与本质有机统一。也重视学习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以及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关注核心知识与stse内容的整合。很多学生为学好化学找各种课外练习训练,往往忽视课本知识点的把握,这对他们的化学学习毫无帮助,通过正确的方法掌握课本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提高化学学习成绩。

一、有效运用题海战术巩固基础理论

高中的课程安排已经使化学单独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每一节内容后面都有相应的作业,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些内容,这些习题都是以这节内容为基础的最简单的知识点概括,能让学生准确认识新知识的基本理论及运用方法,这些内容需要结合课上所讲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正如一个萝卜一个坑,巩固基本知识之后加以活用。与教材相配套的课堂作业是从新学知识点的基础部分入手,逐步拓宽知识点范围,拓展学生思维,这一部分需要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掌握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基本情况,整理思路,利用习题课讲解的时间,再对学生易错或模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还有一种抽查的方式就是以考试的形式对整章进行检测,了解学生有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一章的知识点,以直观的分数形式提醒学生自己之前还有哪个知识点没掌握。

二、运用简单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实验原理

基础理论的学习如同地基,只有地基打得坚固,建筑才能屹立不倒,化学的学习也是如此,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而形成相关的化学概念和思维。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应适应这一发展而进行革新,纯理论知识讲解不仅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会导致上课易开小差。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很多实验包含其中,老师可以演练一些实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比如,在上有关氯气性质的课时,可以进行溶液中氯离子的检验这个实验,取少量待测试液放入试管中,取少量HNO3溶液滴入试管,将少量AgNO3滴入试管中振荡,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氯离子。这样一个简单实验的演练,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通过这一实验教授学生基本的化学方程式、相关性质以及证明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思维的发展。高中课程紧张,无法像初中那样给学生安排具体的实验课去实验室进行操作,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化学实验的准备,让学生从老师的演练过程中不断思考,提高理解能力。

三、教学课堂模式生活化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在化学课堂上可以使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改变可从课本上看出,探讨的大部分都是与我们的生活相关的,与生活相关的部分更能体现出实际性,学生也愿意学这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要求改变以老师讲课为主的模式,老师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归为一组,进行小组学习,对老师布置的题目进行自主讨论,查阅资料或者询问老师来弄懂知识点进行解答,老师也可以在一旁协助指导学生,利用奖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化学课程难易结合,这就要求老师着重对难以理解的部分知识点进行详讲,一些简单的课程可以要求学生先自己预习了解,再在课堂上系统地讲解就可以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做的就是设计相关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

就化学这一课来讲,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化学这门课是包含在科学里进行总的学习,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有很多的衔接点,在初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高中的学习。高中化学的学习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懂得基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还要通过基础理论拓展思维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里的问题不仅仅意味着有关化学的习题,由于化学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只要你有细致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就会发现我们所处的环境都充斥着化学原理,像那些伟大的发明都是源于细小的发现。因此,化学源于生活,学好化学,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化学水平,还能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对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中几个怪现象的探讨[J].教育实验与研究,2011.

第5篇

一、《会计学基础》开设实训课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高职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那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具体到会计学基础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会计学基础的实践性教学。

《会计学基础》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其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将理论见之于实践。

二、《会计学基础》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

从课程内容来看,应该按排实训内容的主要有: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1.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开展实训前让学生仔细查看教材中的各种原始单据,观察手中单据包括哪些内容,需要填写哪些项目。学生通过实训必须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的基本技能,包括两个方面能力,一是填制原始凭证能力,二是审核原始凭证能力。

2.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发给学生各种记账凭证,并结合具体经济业务讲解、演示各种凭证的填写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演练。教学中,注意讲清记帐凭证与原始凭证的关系,重点讲解、指导依据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注重分析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针对学生最容易发生错误的方面,如填制记账凭证时不写摘要,会计科目不正确等,对可能预见的错误进行适时的提醒,让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从生疏到熟练。

3.会计账簿登账实训

教学中,可课前发给学生各种账页,让学生先有一点感性认识,实训时让每一位学生随老师的讲解,逐项逐笔填写。以现金日记账为例,先让学生找出前面填制的、经审核无误的有关现金收付款凭证,然后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听边动手练习,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加强了动手能力。

4.会计报表的编制

实训前,教师首先详细讲解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内各有关项目的具体填列方法,并强调特别需要注意的项目,结合例题说明效果更好,然后根据所给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计算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从而掌握报表的编制方法。

三、“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探讨

1.设定情景模式,增强实训环节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实训环节应在模拟实验室内完成。模拟实验室的环境及配备的各种财会操作用具,如凭证、账簿、报表及相关的用具应与实际工作中的一样,让学生做起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起来更有兴趣。同时要建立一套简易、全面的模拟实训案例题,实训内容不宜片面追求高难度,而应把重点放在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上,突出学生对专业技能操作技巧的训练,使学生对实际的会计工作过程有一个较全面、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适应专业岗位的要求,较快地胜任本职工作。而设定情景模式,增强实训环节的趣味性,是《会计学基础》专业实践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2.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会计人才,不能仅仅成为企业记账、算账、报账的记账员,还要通过对会计理论及会计管理方法的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参与企业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甚至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成为复合型的管理人才。

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要求,在《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实训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由组合为若干小组,每组为一个模拟财会室,设定不同的会计岗位,如:

出纳员、记账员、制单员、会计主管等。由一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分配工作,每个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各岗位的工作,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逐渐明确不同的岗位职责。

3.随机分组、顺序换岗法在会计学基础实训中的应用

(1)随机分组、顺序换岗法的含义

所谓随机分组、顺序换岗法,就是根据实训学生总数按照所设定的会计岗位:制单员、出纳员、记账员和主管会计)进行随机分组,再由小组成员随机抽取会计模拟岗位,然后由各组代表随机抽取实训题,小组成员按照实训题的要求进行操作。涉及哪个岗位的业务就由哪个岗位的学生进行处理,最后根据各岗位处理的结果由实训教师进行评价。每个岗位完成规定的实训题后,小组成员之间按顺序进行岗位轮换,直到每名学生顺序更换全部岗位并完成全部实训业务。

(2)随机分组、顺序换岗法的操作步骤

根据班级或参加实训的学生总数,按每5人(或几个人)一组确定实训小组组数和组员(每组人数按所设会计岗位数确定);各实训小组成员之间随机抽取会计实训岗位。从实训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若各组共同使用同一套实训题,各组直接领取实训题即可;每套实训题中至少有连续五个月份以上的经济业务,每个岗位至少涉及一个月份的主要或典型业务)。各组根据实训题库中的具体要求,按规定时间由各会计模拟岗位的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完成一个月份实训任务。指导教师对本月份各模拟岗位的学生操作进行观察、记时、指导和考评,操作结束时应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实训成绩。

4.明确会计职能,强化岗位职责

以往实训环节中普遍存在着“重核算、轻审核、轻监督”的问题。而在实际工作中,审核和监督职能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审核与会计监督伴随会计工作的始终,会计初学者更应该加强对这一程序的体会。对此,笔者在实训环节中有意加入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违规提现、超额报销差旅费等,或设置一些要素不全、手续不合要求的资料,如内容不全、大小写金额不符等,以强化学生审核和监督的意识。同时让学生根据所扮演的角色在实训资料上签字盖章明确责任,并作为最终成绩考核的内容之一,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在体验会计核算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会计的监督与审核职能。

总之,会计学基础的“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是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的教学,针对性强,生动直观,互动活跃,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管理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为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本领过硬、素质全面、适应社会转型需要的高技能会计人才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吕金华.《基础会计》教学要理论实践相结合.蜻蜓素质教育网.2005.10.

第6篇

1.1培养中医思维方式:中医学是在浓厚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学睿智的医学。对于刚刚接触中医的人来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是完全陌生的,与他们之前所学习的现代科学知识及所身处的现代科技环境有很大的差别。而中医学的思辩性思维,也会使习惯于逻辑性思维的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多困惑,造成对中医理论的误解以及学习兴趣和效率低下。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异,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是思维方式。”因此,初学中医,亟须培养中医思维模式。因此,在讲授基础理论课程之前,我们着重《中医学导论》的讲授,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学科性质、先秦百家思想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的本质特征及中医学对世界科学的贡献等,使其能够认识到中医学是不同于现代医学乃至于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有其自身的独特规律和特点,逐步培养中医学整体的、辨证的思维模式,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1A]。

1.2引入人文文化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基,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水融的关系。而一般来说大学新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贫乏,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文、史、哲等知识的讲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如哲学基础部分是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的关键,在讲授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哲学,以及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法等知识予以阐述[1B]。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而且能帮助学生领悟中医理论的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方法。

1.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从内容上看,《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包括四大知识模块,即:中医学哲学基础、藏象理论(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各知识模块特点不同。因此,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合该课程全部内容,而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出发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多样化教学,采用了互动式、案例式教学等多种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3.1互动式教学:课堂上,我们常用讨论法进行互动式教学,按照“选题-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提问-解答-点评”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题意,明晰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贯通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此种教学活动,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可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巩固,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3.2案例式教学:例证是教学艺术的催化剂,它可使抽象的内容更形象具体,深奥的内容更浅显易懂[2]。而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作为中医临床实录的医案,能最直接地反映医生的临床思维。因此,案例式教学接近于直观场景,克服了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理论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不但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利于学生理解记忆,适合中医基础理论的任何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采取不同的形式。最初可以以讲述为主插入案例分析,例如在讲解“气能生血”时,可以例举临床补血配合补气药治疗相关血虚的病例。而后期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分析理解问题能力提高,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内容详尽且通俗易懂的古今医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4配合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图像、文字、音乐、动画等,利用PPT、视频、录像、幻灯片等方式,综合处理授课信息,创造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其优势是它能把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们能从多角度、多途径获取大量的信息,特别是以往教学中较为欠缺的视觉信息。如经络学说的内容,结合多媒体教学,则图文并茂,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多媒体的设计要突出重点,而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师生互动[3]。

2加深理解,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尤其在医学教育中,它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必不可缺的教学方式。《中医基础理论》实验教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它能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得到直观的体现,中医方药的神奇效果得到验证,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

2.1在示教室观察各种示教模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某些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如经络学说中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分布规律等,很难如解剖学一样让学生目睹其真实状态,教师讲课费力,学生又难以理解。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让学生走进示教课堂,通过人体经络模拟模型观察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进而总结其走向规律、交接次序及在人体的分布规律等,如此则改善单纯课堂讲授时枯燥乏味的不足,增强教学效果。另外,舌象仪、脉象仪等各种直观示教模型,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起到重要作用。

2.2通过动物实验理解中医理论内涵:近年来,我们尝试逐步引入动物实验到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在系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实验方法和手段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验证和阐释,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如学习阴阳学说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制作阳证、阴证动物模型,观察阳证、阴证两组动物模型的表现特征如神态、眼球、活动及皮肤血管情况,并测量体温、心率的变化,运用阴阳学说理论对比分析两组动物的症状发生机理,从而加深对“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理论的理解。

3强化记忆、拓展知识,利用网络资源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学时数少,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创建《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后学习的平台是非常必要的。该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学习、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水平测试三个方面。

3.1基础知识学习平台:该平台的资源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讲稿、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等。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预习,使学生对每一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一个了解,避免听课时主次不分,影响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往往只顾忙于笔记而忽视了老师的讲解,从而使很多晦涩难懂的中医概念无法真正理解,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注意到这一点,我们把讲稿及全部教学课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使学生上课时能集中精力听讲,而老师也能在保证重、难点知识讲清讲透的同时,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如此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2教学内容拓展平台:拓展平台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开阔视野,从多角度全面认识中医。如千古中医故事、中医大家讲座视频等,可使学生对中国医学发展的坎坷历史、中医学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医学的贡献等有一个了解,进而增强学习中医的信心;中西医学比较部分通过对中、西医学的医学模式,中、西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各自诊疗疾病的特点等方面的对比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优势及不足,利于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形成,并有助于以后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并利用现代医学先进的方法手段弥补中医的不足;案例教学内容可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最新研究进展部分则结合现代知识和现代研究成果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剖析,这样既有助于其理解和记忆中医理论知识,弥补中医理论较抽象、难理解的不足,还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

第7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对传统医学的需要和中医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之一是中医事业的参与者能正确理解中医的理论和方法。这不仅涉及当前的专业工作者,还包括:潜在的和将来的学习、研究者;服务的对象;对中医进行管理的公务员和其他可以影响中医发展的人群等。弥补现代人群对中国传统知识的薄弱需要巨大的经济、时间成本,因此,在传统基础上构建符合现代人习惯的科学体系有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1传统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理论基础

1.1传统中医学是有限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  西风东渐以来,对传统中医科学性的怀疑一直存在,也存在着科学标准不适于中医药评价的论点。1888年,达尔文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辞海》1999年版认为: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简言之,科学就是发现事实并研究其规律。传统中医理论以人体、环境等客观事实及其相互规律为研究对象。脏象、经络、病因、证和中药学等是对客观事实的发现、总结;阴阳的对立、互根,五行的生克制化,辨证施治,方剂的君臣佐使,中药的七情等是对客观事实间规律的研究;司外揣内、四诊合参是依据可辨识的客观现象,探究当时不可见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尽管形成、发展过程中解剖学、微生物学等基础科学还处于萌芽甚至空白阶段,但传统中医学以客观事物及其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性无可置疑。

1.2必须坚持的传统中医学科学理论基础

1.2.1依据独特标准的分类学  分类学是按一定的特征将对象人为地划分为不同类别,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基于长期的观察和临床实践,传统中医学提出了对客观事物独特的分类标准,并以比喻、指代等古汉语常用表达方式予以命名。例如:阴阳、五行学说是按人为标准,对整体事物中相对区分又相互影响部分进行的分类学研究,由简单的两类到比较复杂的五类,是对事物由整体到结构的研究。张景岳说:“阴由者,一分为二也”,说明了其分类的实质。

1.2.2以客观实践为基础对事物间相互关系规律的阐述  传统中医学建立了独特的分类学以后,通过大量实践总结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比如在脏腑分类的基础上研究了脏腑间关系,并以此指导对疾病的诊疗,取得了确切、独特的效果。

1.2.3分阶段、多靶点的治疗模式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核心方法。机体状况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根据病程的演变以一定的频率进行观察,调整治疗方案,即进行分阶段治疗。另一方面,传统中医学建立的“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治疗模式,是当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中的一个发生病变时,通过影响另一个的对靶点方式来调整病变部分的功能状态。

2现代中医学的理论构建

2.1以现代语言阐述中医理论基础  传统中医学以古汉语为表述方式,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由于文化环境的变迁,现代汉语中文字的含 义发生了许多变化,容易出现郢书燕悦式的曲解、误解。另一方面,文字常常影响到人们的思维习惯,独特的理论体系是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但语言表达方式并不是表现独立性的标准。过于强调表达方式的“原汁原味”易于造成舍本逐末。如将“阴阳学说”改称“α-β学说”似乎可以增强其科学性的感觉。不同表达方式本质上的一致性和现代人对其理解的差异性都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中医学中还存在着经络这样尚不能用实验来证实其本质的基础理论。同样尚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却成为现代经典力学基本定律,而根本不存在的“经济人”概念则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这说明符合当代人思维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更能强化人们对科学理论的理解。如将经络初步地解释为“人体内相互影响的组织、器官之间的连线”有可能提高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认知度(“连线”这个词语就比较符合现代人“既非物质性存在,又能显示各点之间相互联系客观存在”的思维习惯〉。以现代汉语表达方式阐述的中医理论和进而形成的现代中医学体系,将更易于被当代人接受和应用,降低人们的学习成本,为中医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条件。

2.2保持传统中医学分类标准的情况下,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纳入现代中医学的疾病分类体系,提高诊断水平  传统中医学以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变化为研究对象,形成了自身的病、证分类体系,具有指导疾病诊治的独特优势。源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四诊合参”和《灵枢·外揣》的“司外揣内”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在有限条件下,传统中医学将医师可以运用的诊断手段和可以观察的对象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其根本目的是收集全面的信息,探求机体的内在变化。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应充分理解和坚持这一根本目的。

当代基础学科的发展使医学收集人体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对疾病演变的规律有了更多的了解。现代中医学不必将基础科学的成就视作其他学科的专利、自身的禁地,而应充分利用一切科学成果,特别是吸收西医学诊断疾病的成果,以达到收集全面信息,探求内在变化的目的。

中、西医诊断疾病时面对的对象是唯一的,方法和结果则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现代中医学体系的构建,可在保持传统疾病分类的基础上,将西医诊断作为细分诊断,纳人自身的疾病分类体系,成为中医诊断的组成部分之一,即不再采用目前常用的单独中医诊断或中西医诊断并列,而是将西医诊断纳人入中医疾病的诊断分类体系,如诊断为“眩晕(高血压)”或“眩晕(内耳眩晕症)”。其中的“眩晕”为一级诊断,高血压、内耳眩晕症等为二级诊断。纳入西医学诊断可使中医学取得明显优势:①适应现代人的习惯。现代人群接受西医服务的仍然占有较大比例,对于西医的诊断方法、结果更为熟悉,易于理解和接受。②因条件限制,传统中医诊断方法对某些病、证内在病变的认识存在不足,如症状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吸收西医诊断体系后则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方法,大大提高现代中医学的诊断水平,避免临床的失误,使患者获得有效治疗。③保持中医自身的疾病分类体系,促进中医诊断水平的提高。由于将西医诊断作为二级诊断,既充实了中医诊断体系,又能保持中医理论的完整性、独特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级诊断下的不同疾病,其病因、病机到诊治方法、演变规律都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可根据不同的细分疾病,开展深入、细致的辨证研究,掌握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诊治方案。例如,不仅仅对“眩晕”进行辨证施治研究,而且根据诊断结果分别研究“眩晕(高血压)”或“眩晕(内耳眩晕症)”的病因、病机、发生和发展规律,加以辨证,其结果必将提高中医诊断水平。

2.3将现代治疗手段纳入中医学的治疗理论体系,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临床效果,确定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  传统中医学不缺乏治疗方法的创新,新的方药不断出现。其原则都是在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新的手段提高治疗效果。现代中医学可在分析现代治疗手段后将其纳入自身的治疗理论体系。比如:输血、维生素K等止血药物、手术结扎、缝合断裂的血管可以纳人“血虚则补,血脱则固,出血则止”的治疗体系之中,而纤溶酶等溶栓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则符合“血瘀则行”的治疗原则。另一方面,纳入新的治疗手段后,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掌握方药等传统手段和现代治疗方法,服务对象身心状况的演变规律,特别是对预后的判断,确定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和不同病证的诊治方案。

第8篇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27.PBL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63.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科技论文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与思考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 

第9篇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 应用

过去老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提问,学生举手发言,学生处于被动的“模仿加记忆”的学习状态,老师的讲授学生大多不能理解透彻,往往是学生模仿老师解题的方法,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思维被动呆板,解决问题能力贫乏,与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相矛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在教师协助下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学习者通过旧新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过程而相互作用建构成的。”所以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强调在学习中要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我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校2007级96名3年制电子专业学生,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名,年龄15―20岁,平均17岁。均为中考生,两组为同一教师授课。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以张龙兴主编《电子技术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为教材,课时数120学时(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40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法为主。实验组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协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现以“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小节为例进行阐述。

1.2.1.1教学前准备

(1)教师根据教材、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将下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告诉学生。

(2)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自己学过的基础理论。如:物理、电工基础、电子学基础等相关知识,初步建构各自对“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知识初步认识。

(3)本次课教学计划为2学时,每学时50分钟。

1.2.1.2教学过程

(1)创设启发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多媒体视频、演示等多种方式,展示当代电子科学技术领域飞速发展的宏伟前景,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状况,通过这些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2)提出问题,导入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课件视频教学,构建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原理、电路的教学情境。针对以上创设情境,教师提出与本次课相关的问题:a.多级放大器与单级放大器的联系;b.两种常用耦合方式的优缺点;c.两种耦合方式的实际应用场合。对a、b两个问题让同学们自主学习找答案,总结、归纳,教师只是协助学生解疑。c问题体现了理论知识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也是本次课的难点,先不直接回答问题,而是先运用演示板讲述712晶体管收音机电路原理,该电路中有电阻―电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分三种级间耦合方式,学生极易了解三种耦合方式的主要应用场合,教师稍加整理,学生便既复习了旧课又开阔了新的思路,积累了新的学习应用经验。通过这种新旧知识和学习的新旧经验,双向相互调整,从而建构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

(3)讨论讲评,引申归类,建构学生发现问和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管为路用”的原则。对于中等职业技术人员来说,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大多用的是电路定性分析和估算,而对中职学生来说,因受专业知识水平所限,不能尽善尽美地解决该问题。为此,选择与所授课相关内容,结合运用实际,列出讨论课提要,让学生分组围绕主题进行分析讨论(分5―6人为一小组)。然后每一组推选一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演讲,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再将问题交由学生讨论,如此反复,直到问题解决,在讨论学习过程中,教师只作引导,不作终结性判决。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及时收集各种反馈信息,把握方向,协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学习,围绕教学目的进行。讨论终止,教师针对学生对电子技术的认知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对讨论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学生尚未吃透的问题和尚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使潜在的内容得以充分显现,让学生调整认知。

(4)实验巩固,及时反馈,建构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的学习效果究竟如何,可通过一定的实验练习加以检验,以熟练掌握并升华。以实验练习为手段运用知识的实践,是电子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将实验练习、评判标准和学习目标及时告知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反馈,达到强化正确、纠正错误的目的。同时实验练习反映的问题,对教师教学是一种及时的反馈,有利于找出差距,调整改进教学。将学生分为3―5人一组,分项目进行实验练习,如:搭电路,搞测试,装配收音机、电视机,调试查找故障。由学生自己动手,相互协作,教师加以指导,通过这一实验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强化。

1.2.2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按教学大纲要求,理论考试由校题库中随机抽取试卷,两组进行统一考试,教研室组织教师按规定标准评分。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测试随机分组进行考核。完毕后,每组由2名教师严格按统一规定标准评分,最后取其平均分,计算两组成绩。

1.2.3统计学习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3.讨论

3.1建构主义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条件,创设启发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从而唤醒了学生对电子专业热爱的情绪和情感,激发了学习的求知欲,调动了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思考、探索、实践的过程。从表1中统计情况比较分析,实验组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教师讲授,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发言;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学习依赖于教师而失去创新能力和主体作用。

3.2建构主义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设疑解惑。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发挥同学之间的互补作用,取长补短,教学相长,使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协作意识增强。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着“多级放大器耦合方式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展开充分的分析和讨论,这样做到了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情境多次加以呈现,通过这一关键概念的认知,从而进一步建构自己对电子技术、信息、理论的认知结构,使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讨论学习时,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畅所欲言,既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取长补短,正确评价他人。对那些不善于动脑筋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让他们认真听取,体验同学们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享成功的喜悦,从而得到启发和提高。

3.3建构主义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对表1统计情况分析可知,实验组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无论是实际操作技能,还是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2.70%,10.40%)。通过搭电路、装配、调试,检测与维修等项目的实验练习,学生充分掌握了电子专业生产制造的工艺与技术。实验练习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一个检验,通过实践环节,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也是对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的自我反馈,从而达到强化,找出差距,改进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这一教学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了质的飞跃,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电子专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人才。

3.4建构主义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导者,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具备知识面宽、组织能力强和合理应对一切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需不断观察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要根据学生的各自不同的特点,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掌握学习技巧。此外,要掌握教学进度、深度和广度,传授学习方法和实验方法。最后还要结合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归纳和总结。所以,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电子技术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有创新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电子技术应用人才。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正是贯彻了这一教学原则,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着重于从多角度、全方位来认识问题,是全面提高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华山,程刚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杨元挺,何祖锡主编.电子整机维修实习.中职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王道俊,王汉闻主编.教育学.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

[4]张龙兴主编.电子技术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