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语文教育前景

时间:2023-08-06 10:52:38

导语:在语文教育前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文教育前景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有不少人认为中学语文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脱离时代,生活在象牙塔内,陈腐保守,不思进取,所以语文教育改革首先要从紧贴时代入手,反映最新的时代浪潮。 这是一种非常要命的误解。实质上中学语文教育必须要有专属自己的精神特质,而不是什么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或形而下的技能技术。 这种精神特质便是人文精神。

一、 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

书籍是引领人类从洪荒到启蒙的捷径。而对今天身在校园的孩子来说,健康的贴近他们心灵的课外书,对他们个人气质、智慧、修养、能力的提高,对他们人文精神的提升,必然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北京青少年读书办公室针对北京部分8岁至16岁孩子的读书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孩子有阅读课外书的愿望,77%的孩子喜欢阅读小说类书籍,16%的孩子喜欢诗歌、散文类书籍。但现在孩子手中“课外书”76%都是考试类书籍。

事实上,当前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但可以肯定,学生阅读面的狭窄,阅读层次的浅薄,是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重要原因。其实,学生人文素养仅仅依靠中学语文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本身,打着深深的知识性、政治性烙印,也比较缺乏人文元素。加上中学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被语法、词汇和结构等因素肢解的机械僵化的知识与技术教育,很难给学生带来思想陶冶和人文情怀。

二、什么是人文精神?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源于古代希腊,是在文艺复兴中同基督神学的斗争中成长起来,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因甚少自由的人的观念,人文精神极为淡薄。

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形而上的范畴,一般指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比如对人的价值、权力、命运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它是人的灵魂的食粮,没有它,人的灵魂也就不复存在。李政涛曾提出“有灵魂的教育”,他将之解释为: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①。即认为人必须超出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即从小我成为本体世界之大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②这些都是对人文精神的较好阐述。

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教育应是美好记忆的传输,它的核心便是人文精神。站在这一个世纪的台阶上,面对新的社会形势,中国的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该是呼唤人文精神复归的时候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要带着忧患意识身体力行。

1.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吸纳人文精华。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会了世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沧桑,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除了课堂的教材外,还要广闻博记,感受语文本色。

如今在全国推广的语文新教材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长久以来,语文课本被等同于政治普及读物,学生得不到美的享受,自然不感兴趣。而新教材强调选文的作品属性,淡化其应用性、政策阐释性。像全套书中文学作品约占60%,其中高二全是文学作品。第三册甚至一口气选录了32首古今中外的诗歌。学生第一次正式有了文学欣赏的权利,而教师也第一次正式有了从文学角度讲解课文的权利。”③这就意味着我们有了解析人文精神的最好途径

2、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及时地、经常地向中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24页)化,开拓视野,并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愿意、乐意接受多元的优秀的文化熏陶的习惯和自觉鉴别精选视听材料的能力。这对于净化中学生的“听”“读”信息源,丰富中学生的“理想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多与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信息零距离接触,本质上就是打破时空界限,在与仁人志士、智者哲人、语言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中学生在树立理想和确立人生的起点就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中学生的终生学习与长远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3、与时俱进,积极改革中学语文的“教法”与“学法”,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学生中因人制宜、因文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掘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宝藏。中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学生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以生命的亮色;选入了重在美好人性开发与启蒙的美文,它们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美好,引导学生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选入了优美的神话传奇、寓言、诗歌、科幻作品,它们能激发学生对人类智慧、想像精神的领悟,在给学生以丰富美感享受的同时开发他们的想像力……

当然如何让中学语文教育中失落已久的人文精神复归,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在观念杂出、变革纷仍的现代社会里保证我们的青少年人格精神的完善健康,这是关系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试从人文精神的原则内涵以及教师的素质进行了初步的论述。粗浅之论,权作引玉之用。真心希望我们语文界更多的专家学者一齐来出谋划策,使人文精神的复归早日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李政涛:《没有灵魂的教育》,《方法》1998年12期。

第2篇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一种长效的兴奋剂。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促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所有这些,对于提高学习语文的质量和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很多,如激活课堂,让教学生动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激活语文课堂气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重视导语。一个好的导语能把学生带入一种心向往之的教学境界。导语要求新、求活,但不能故弄玄虚。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导语的设计需要教师的机智,有时也需要现场发挥,随机应变。

2.巧妙提问。问题是课堂的灵魂。问题设计得好,加上课堂上老师运用得当,一堂课就能被充分激活。问题是一把金钥匙,它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和求知之门;它又是一座桥梁,架设在一个个充满知识迷津的渡口。

3.增加文学欣赏。文学的魅力是无穷的,语文课上如不加以利用,岂不太可惜?语文课不能让学生仅仅局限于那本语文教材。

4.收获知识。教学生动有趣,固然是一种好方法,特别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效果显著。但我认为让学生从语文课中“有得”,感到学习语文“有用”,才是更高意义上的好办法。小学生认识一些汉字以后,就可以拿起报纸或书本来读,感到无比的快乐。如果每堂语文课都能使学生有明显的收获,在知识方法,语文技能、思想情感等方面得到充实和提高,学生还会不喜欢语文吗?

二、教师切实改变教学方法,要达到真正会教

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并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自己会教,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会教,涉及的面很广,我认为教师应当首先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对语文教学要有几点基本认识。一是语文学科的目的任务:概括地说就是读、写、听、说、能、感。(能,是指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能力;感,是指情感价值观教育。)二是把握语文教材的特点。语文教材是文选式的,教师要以教材为例文去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三是教学的基本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光是教师讲,学生没有实践,提高不了能力。

其次,会教,首先是教师应有很强的吸引力,让学生爱学。这不能靠笑话,幽默达到,还得从教学本身增加吸引力。如,让学生感知课文,教师的设计首先是要吸引学生,让学生不能不读。

教方法,也就是对学生“授之以渔”。要把学习知识的方法,记忆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如:分析人物描写运用的方法及其作用的方法是:要先知道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描写,分析其作用要结合文章的中心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来思考。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讲得精彩,那毕竟是老师的理解。总是老师讲,学生听,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不动脑子,那些上课注意力差的学生就更容易走神。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只有通过他自己的亲自实践才能获得。所以在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悟边记,学习流程为“读书――思考――讨论――笔录”。而教师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的同时,或和学生一起读书感悟,或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予以个别点拨;学习完毕或抽查问询,或收取学生课本(或笔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师在这里只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做方法的指导和过程的控制,课堂气氛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学生在从被动听课变为自主性学习中会自发地,能动地感悟、体验、深探细究,会变得爱学、会学、乐学,成为一个创造性人才。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就真正达到了吗?

四、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培养出色的语文能力

首先,大量的阅读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知识。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大量自由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依靠自由阅读积淀在心灵深处的知识比老师在课堂上生硬灌输的知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具有更大的支持作用。

其次,大量的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人生视野。学生因年龄的关系,对于人生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大量的阅读反映人间百态的文学名著可以深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大量阅读中外名家的传记作品可以增加学生对人生历程的体验……总之,这一切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富都有极大的益处。

再次,大量阅读可以让学生学到丰富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写作技巧第一要靠大量的练习,第二,就要靠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写作艺术的熏陶,不知不觉地掌握写作的规律。

第3篇

文化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实践问题,民族文化发展在实践上该如何做?文化保护只是一个基础,而从文化规定为“活态”的存在来看,单纯的保护是不存在的,真正的保护是融入民族主体生产、生活之中的,因此,生产性保护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凯里学院刘宗碧教授关于原生态文化研究有这样一个观点,他把原生态文化发生的本质理解为民族文化的再生产活动,提出文化的再生产性保护途径,这是很有见地的。从这个角度看,黔东南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或者实现自己文化的保护,都应该做好文化产业化这篇文章,以做大文化产业实现民族文化保护,并由此来实现地方的大发展。

凯里学院的建设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建设是紧密相关的,这关乎学校办学思路的确定。凯里学院作为源于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在办学职能上是为地方服务的。因此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民族文化在办学资源中的运用和以此发挥高校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关于黔东南民族文化建设的谋划,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思考和开展工作:

在科研上把黔东南民族文化问题的研究作为重点领域和方向纳入相应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我校在人文学院设立有人类学重点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基点加强民族文化研究,以此推进民族文化学科的建设。如体育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等,它们通过民族体育、民族民间美术、民族音乐等学科的渗透和建设来推动;此外我校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建立有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贵州省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以及10余个关涉民族文化的研究所或中心,创办《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近年,我校获得国家、教育部的近20个课题中有80%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与研究》等,民族文化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势头和建立了一定的优势。

第4篇

关键词: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 应用价值

情景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师生之间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小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加深记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情景教学适应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贯彻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情景教学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做好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实践证明,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化教育的思想。因此本文针对情景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分析情景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前言

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新的调整,教育改革要求小学生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善,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情景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死板机械,无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法实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利于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

情景式教学方法的优势就在于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创造合适的情境,根据所学的知识联系现实生活,把学生引入到生动的活动场景中,学生们通过对情景的感知和认识、通过相互的交流和讨论,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当下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大力推广情景教学模式。

二、情景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

采用情景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是让学生在阅读语文题材的同时渗透情景教学: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情景,把语言和场景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句子或者短文段落的学习训练。

第二、作文教学过程中运用,老师创设一种情景或者景象,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通过思考和想象,激发了多种情感的体验,燃烧同学们的写作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第三、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通过音乐、图片等不同的手段,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场景中,通过感受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第四是综合运用以上三个步骤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情境教学方法的作用

1.情景教学方法的概念。情景指的是人们利用语言、各种物体或者是音乐等道具,人为的创设一种真实环境,在这个环境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融入到环境中进行真实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们的团结互助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情景教学方法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互动思想,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情景教学方法不仅应用于教育事业,而且对其他领域也具有指导意义。

2.情景教学方法的作用。首先,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情景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利用各种道具创造一种真实环境,通过音乐等道具的采用能够生动的表现现实生活,给人们以启发和享受,触动人的心灵,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实生活,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更亲近现实生活。在语文课堂上老师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的状况,然后通过教学进行对比,学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了语文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其次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改变了传统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让枯燥无聊的课堂生动有趣,小学生的思维都非常活跃具有想象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情景教学的优势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最后,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情景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游戏活动,老师通过设置多种游戏让学生们参与其中,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互相的学习合作,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在游戏参与中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开展多项丰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根据自身的喜好和能力去编排游戏活动规则,学生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带动了大脑的运作,协调了身体的不同部位协调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引起学生心理变化,情景教学要求老师主动关心学生成长,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兴趣爱好、学习特点,通过建立师生感情,让学生体验到“亲其师,信其道”。情景教学方法适应现在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活跃了课堂氛围。

在创造情景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教学的优化,从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灵活多变的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智力,让情景教学模式得到最充分的展示。

(河北省邢台沙河市十里亭学区)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摘要:2008年江西省也开始了新课程改革,语文作为改革的主阵地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本人在研读新课程大纲时发现,“人文性”被提到了与“工具性”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本文试图从语文教育理念、语文课程安排、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评价、语文教师本人等方面来阐述当代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现状,为我们进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众所周知,高考是我国社会环境下相对公平的选拔手段。但随着应试教育之风越刮越烈,随着语文分值的增加,高中语文教学渐渐走入误区,陷入了人文性缺失的困境。

1、语文教育理念走入误区,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统一、刻板、功利性的应试教育的阴影下,为了与严格的考试训练相适应,有些高中的语文教学依然偏重知识技能的训练,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使语文工具性特点更加突出;忽视了语文人文教育态度,削弱了它的人文属性,导致语文学科人文内涵及文化底蕴的缺失,使语文这门充满人性之美、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学科,沦为了一种应试的技艺之学。

目前,虽然在形式和理论上人们的认识是比较先进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教学、对话教学等,然而,实际操作却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依然是热衷于归纳总结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和教学模式,轻视道德教化和思想修养;重视智育,轻视美育;重视机械操练,轻视思维开拓;重视短期分数提高,轻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应试教育”的倾向。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被彻底忽视。

2、语文课程安排欠缺合理性,人文思想缺失严重

在高中课程的设置中,语文这门学科尽管课时并不少,但内容主要被语言、文法、修辞等“理性”内容和八股式写作技巧的枯燥训练所占据。学生被框在课堂里,框在语文教材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了生活实践。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到:“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①作为社会交际工具,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语文源于社会生活,并且运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忽视了生活实践,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

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开放的课程体系,需要由教室的小课堂走向生活的大课堂,唯有如此语文教学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3、语文教学严重唯科学化,课堂失去人文光彩

深入到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会发现唯科学化早已深深地植根于有些教师的教学意识当中,广泛地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一言以蔽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唯科学化倾向已经表现得越来越严重。

在教学目标上,知识本位的物式目标成为教学目标。有的学校甚至把大学中文专业有关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知识系统,压缩以后放进高中语文课程。有些教学材料也是以语文知识系统为编写起点,过于加强理性知识的传授,削弱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

在教学方法上,有的语文课堂依然以全盘讲授的物式灌注为主。课堂始终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把过多而又无用的知识灌注给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造成学生自学能力缺乏,生活能力缺乏,思想自律能力缺乏。 这种“唯科学化教学模式”使最具人文性、人情味、人性美的语文教育逐渐成为语言文法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操练。

4、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人文精神培养发生偏差 目前,由于整个社会对知识的重视,考上大学成为学校、家长和学生的目标。

在家长看来,考上大学预示着学生未来的工作有了保证;在学生看来,考上大学就完成了学校和父母的任务;在学校看来,高考的升学率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直接保障。语文因为直接与考试息息相关而受到了重视。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定优劣是教学评价中最常见的现象,“三好”的标准往往为“一好”所代替。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育主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是考分的高低,只要成绩好,考分高,其它的一切都掩盖了。著名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夫尔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②简单的评判标准抑制了学生多维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表达,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弃了语文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

5、语文教师缺乏人文精神,教学个性化被程式化 由于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新的教材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还缺乏一种新的认识。从时代背景到作者简介,从内容分析道写作特色,教师大包大揽、教师劈章斩句地加以语法分析,庖丁解牛一样进行逻辑推演,却很少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情趣、理趣、景趣、意趣,很少提示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加以思考、辨析、探讨,忽视了对新教材中所拥有的人文精神的挖掘和体验,不能有效传递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审美情感、人性感悟。学生始终在作品与讲授的外围,教师只能采取“组织教学”这种原始的方法逼迫其参与。这种僵死的模式不仅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课堂这一特殊生活的乐趣。

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要有个性,先要摆脱“应试”教学的桎梏,从但一旦以、刻板的教学藩篱中走出来,还语文一个丰富多彩的真面目,把语文学科建设成为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学科。

以上的种种缺憾,正是由于语文教学缺少一种泛着温馨光芒的内涵——人文关怀。而高中阶段是人的性格、价值取向及人生观、世界观基本定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迅速发育、日臻完善、自我意识无比强烈、对个人价值有被认同的渴望、并希望在集体中彰显个性。这一系列的变化决定了高中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与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也使高中时期成为给学生一生奠定一个坚实的人文精神基础的黄金时期。

注释:

[1]赵善饴:《说苑疏证》,第498页.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经典文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74-02

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解决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探索创新中。作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经典文学的加入使文学教育更加凸显其人文性和民族性,符合了社会的要求。

一、经典文学的概念和价值所在

1、经典文学的概念分析

学者对经典文学的概念各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经典文学是受到大家认可的、在某一方面具有权威性的文学著作。有的人认为,经典文学是超越时空限制、摆脱时代烙印的文学作品,或者是反映一个时代特定文学价值的、内容深刻的文学作品。还有人认为,经典文学是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后仍被大众认同实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文学作品。

学者对经典文学概念的界定不明,让没有识别能力的高中同学无力界定何为经典文学,即使看过所谓的经典文学,也没有辨别其的能力。所以,对经典文学的界定相当重要。

本文结合学者对经典文学的理解和自身的研究,对其作了具体的阐述:经典文学就是深刻反映一个时代特征、被大众认同的、具有普适性和权威性的文学作品。何为经典,经典就是历久弥新的印记,经典是要受到大家认可的,被众人所接受的。故而,作为一个文学作品,要做到历久弥新,就要深刻,要有一些永恒的东西值得人们追寻。

2、经典文学的价值所在

(一)经典文学凝结着民族文化的气息

经典文学一定是蕴含着较为强烈的民族精神,比如说,仁义礼智信,是古代的为人准则,同样也是现今的道德标准。经典作品能够超越历史的局限性,成为永恒。正是因为民族精神的永恒,故而,文学作品作为凝结这些精神的载体,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经典。

(二)经典文学是“心灵鸡汤”

现今社会竞争压力变大,都市青年忙于工作生活,情感得不到宣泄,生活质量也就下降了。经典文学以其独有的人文关怀,成为了都市青年的“心灵鸡汤”。经典文学通过启迪智慧,拓展心灵的空间,赋予人们人文内涵的终极关怀。

(三)经典文学是为人处世的教科书

无论是中国的文学经典还是西方的文学经典,其核心的意义应该是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俗话说得好,百年树木,千年树人。经典文学通过文字形式,阐述了不同时代对人才的培养和品行教养的要求。

二、高中语文经典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经典文学教学与如今社会文化脱节

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功利主义也逐渐出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学生家长、教师、乃至考试方向的引导,使学生逐渐形成了重理轻文、重外文轻语文等等的现象。再加上过多的影视文化元素的入侵,使得同学们对经典文学知之甚少,对于经典文学的阅读兴趣也渐渐的消失殆尽。

2、教育体制的影响

随着应试教育的推广,每个学校都在研究使用什么策略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较大的提高,固定的教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对于比较难得到提高的语文教学,学校采用的时间、投入的精力会相对少很多,很多老师仅仅重视语文成绩的提高,完全忽略了经典文学的阅读量。如此而来,语文学习正逐渐演变成提高成绩和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3、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讲授经典文学时,过于模式化。经典文学本身就有很多与时代潮流不相符合的内容,很难提高学生对其的阅读兴趣。教师让学生单纯地阅读,之后写读书笔记之类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也无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4、学生阅读经典文学存在的问题

经典文学毕竟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不可能像通俗文学一样,很轻松的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说,有部分内容无法理解;有些词句难以领悟;涉及典故等等的,学生因为没有接触,也就直接跳过了;经典文学中字词艰涩难懂,有些学生直接就放弃了;没有译文,解说资料较少,教师没有足够时间解惑等等的问题,还是相当具有普遍性的。

三、高中语文经典文学教学实施方案

1、国家力量的指引

国家方面,应大力宣扬经典文学,提高国民的民族精神境界。国家应该运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工具作为传播经典文化的手段,达到净化社会文化氛围,从而影响国民思想文化的效果。同时,在对下一代的培养中,国家应通过强有力的手段,采用更符合国情的学校教育体制,使高中将阅读经典文学真正落实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去。

2、学校家庭的影响

学校要从思想上改变重理轻文的观念,这样才能将经典文学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学校可以开设经典文学文学阅读课,每天半个小时,形式不一,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学校应该完善学校的图书馆,增加经典文学的书本量,为老师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

家庭方面,家长应加强自身内在的修养,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家长应注重家庭的氛围,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洋溢着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重视经典文学的熏陶,力求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结束语:

在现今的社会中,存在太多的功利主义和浮躁之风。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变得空虚肤浅。经典文学以其独有的价值,对人类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经典文学传承着民族精神和人文内涵,可以弥补现今国民精神世界匮乏的现象,故而,经典文学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琳.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 李欣欣.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文学教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1.

第7篇

关键词:高校 田径 兴趣

一、引言

田径是传统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基础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参加田径运动,不仅能有效地提升人体的速度、耐力、力量、身体灵敏度和柔韧性等,起到强身健体之目的,也有助于磨砺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而有助于培养健全健康之人格。田径是径赛、田赛和全能比赛的统称,包括走、跑、跳跃、投掷等四个基本类型项目,因其简便易行,受场地、器材、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在我国普及程度相当高,有着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体育设施和场所亦不断完善和丰富,体育教学呈现多元化趋势,田径以外其他具有娱乐性、时尚性、休闲性的体育项目不断被引入体育课程之中,学生选择体育课程的余地更为宽阔,这些新兴科目吸引了大量学生的眼球,成为学生热衷参与的体育教学项目。析其原因,这与田径本身的枯燥性、单调性和机械性有较大相关,同时,也与当前高校在教学方面存在的诸种问题或弊端不无关系,共同导致了作为“运动之母”田径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呈日簿西山之势。[1]

二、当前高校田径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

据教育部2010年一项针对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相较于2005年,全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但大学生身体素质却“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调研内容包括跑步、握力、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以此考察学生的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调研发现,19~22岁年龄组的学生除柔韧素质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与2005年数据相比,该年龄组城市/农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2.72cm/0.92cm,800米跑步成绩则下降3.17s/1.87s;该年龄组城市/农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1.29cm/0.23cm,1000米跑步成绩则下降3.37s/3.09s。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

2.大学生对田径科目兴趣递减

田径科目是一项传统的竞技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和一定的危险性,学习过程较为艰苦,容易产生厌烦、畏难的情绪,需要学生付出极大的耐力和毅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无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田径技术的持续性兴趣。加之,田径以外其他具有娱乐性、时尚性、休闲性的体育项目不断被引入体育课程之中,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吸引了众多学生咸来参与,学生“用脚投票”反向选择的结果导致田径课程普遍受到冷遇。

3.高校田径教学的理念、方法、内容相对滞后

当前一些高校的田径课程设计,虽历经多次改革,但仍延续着竞技科目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技术技能而忽视能力兴趣的培养,换言之,过分追求竞技项目的完整性和体系性,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以竞技运动为主线,仅重视跑、跳、投等技术动作的教学,机械地重复动作要领以获得必要的肌肉感觉,却忽视了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很好的发挥田径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理念的载体作用。

4.田径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田径师资是高校开展田径体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其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了田径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高素质的田径师资是实现田径教学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但现阶段,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很多高校田径教学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欠缺、素质不高、专业化不强以及高素质田径师资流失严重等现象。甚至在一些高校,没有配备专门的田径教师,临时由其他体育科目老师兼职教学,这些教师大多对田径科目了解不深入、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足,影响了田径教学效果。

三、高校田径体育教学的改革对策

1.加强师资建设,培养田径教学专业人才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意见》中强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除了改善体育方面的设施条件之外,关键是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由此可见,培养和建设一支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双过硬”的田径教育师资队伍,是提升高校田径体育教学环节质效的关键环节和必要前提。一方面,要加强高校田径教师师德建设。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体育教师在塑造大学生健全道德人格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应着力加强对田径教师的师德建设和培养,努力发挥好教师“传道授业”的纽带作用,积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传播美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着力加强田径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田径教学不是简单的跑跑跳跳,有其内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规律,作为高校田径教师,如果不掌握系统的田径运动理论,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撑,缺乏田径专业知识素养,很难开展高质量的田径教学课程。第三,针对田径体育教师队伍不稳定,高素质教师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应切实加强和重视对高校田径体育教师的保障,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努力通过较好的薪酬机制、完善的发展平台留住人才,提高田径教学质量。

2.创新教学理念,改进田径教学方法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田径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习并了解田径相关技术与能力,还在于通过这种相对单调、枯燥的训练形式,培养大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毅力,是人格培养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田径教学应摒弃传统“重技术轻能力”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田径教学,不仅使其速度、耐力、力量、身体灵敏度和柔韧性等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其面对困难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定意志。要进一步改进田径体育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用科学、高效、适应强的田径教学新模式,对田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优化整合,通过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创新,培养大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兴趣,进一步发挥田径运动健身性、教育性等特征,培养学生正确的健身意识和健身习惯,实现“终身体育”的发展目的。[2]

3.深化教学改革,完善田径教学评价标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前高校大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兴趣递减,一方面与当前高校田径课程内容简单、学习枯燥有较大关系,另一方面,田径教学陈旧的评价体系亦难辞其咎。当前大部分高校的田径课程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同时把单一的测评数据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田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负担,从而使其对田径课程“敬而远之”。面对学生的“冷遇”,高校田径课走出这一困境的出路之一即进一步完善田径教学评价标准,探索建立具有田径运动特色的,充满人性化关爱的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化,更具人性化和适应性。具体而言,可以学生的原始成绩为基础,以其提升幅度作为参考依据,并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方法创新等,对学生的田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评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田径这一竞技体育项目所带来的成就感,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其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进而促进高校田径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文化 文化语境 大学英语教学 教师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51-01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孕育并丰富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发扬并传播着文化。比如:英语中的victoria girl(维多利亚女孩),指的是思想比较保守的女性,因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思想比较保守。同时文化对语言又有制约作用。例如龙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而西方人却认为龙是一种邪恶的怪物,亚洲四小龙被英译成四条小蛇。因此,了解并熟悉目标语国家文化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越来越重要,所以英语教学应与英语国家的文化相结合。

二、文化语境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由于缺乏真实的语境环境,我国大学生鲜有机会直接从英语环境中习得这门语言。因此,会有许多大学生自认为学得很好,但一旦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者脱离文化语境。

比如American:What an unusual necklace.It’s beautiful!

Samoan Recipient:Please take it.

American仅想表达赞赏的意思,而Samoan Recipient却误以为American很喜欢项链而想送给他,让双方陷入尴尬。因而,语境的培养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何为语境?语境即言语环境。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学习英语是为了交流,但中国的大学生都走进了考证的误区。为了拿证或应付考试,哑巴、聋子英语充斥着校园。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英语成为交际的桥梁。英语人才也成为各大企事业单位争抢的对象,他们注重应聘者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即能用准确恰当得体的语言来交际。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语境的培养尤为重要。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构建语境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构建文化语境,把教学活动和文化背景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而提高交际能力。那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文化语境呢?

(一)充分利用课文内容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语境的构建要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以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媒介,向学生输送文化信息,并通过语言与文化的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Unit 3:Give and Sacrifice涉及到答谢:笔者以例子分析了中西方答谢的差异。中国人家庭成员之间很少使用“谢谢”这个词,“谢谢”一般只对非家庭成员说。而在西方,对所有人都可以说“Thank you”,包括家庭成员,西方人认为这是一种最起码的礼节。

(二)科学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或模仿一个逼真的英语语境。它们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为英语学习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大学生领会到英美文化的内涵,增加他们使用地道英语的次数,强化他们对文化语境的领悟能力。例如在讲述外国的节日时,可以充分利用课件、电影、幻灯片、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一目了然,记忆深刻。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课堂活动存在着很多不足,应多利用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了解英语文化,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比如阅读现代外国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词汇的内涵,接受文化的熏陶;角色扮演,让学生真切地去感受西方文化。还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专题讲座、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文化意识、交际能力等。

四、总结

英语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名学生能够说流利的英语,但不懂如何用英语交际,是很难与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进行心灵沟通的,也不能融入到英语生活中去。英国的Paul Davies说:检验英语教与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是学习者能否用英语进行交流。如今的中国非常需要具有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语境意识的构建,顺应英语国家的文化,重视语言文化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而目前,我们的教学在此方面还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语境意识。只要这样,学生才能快乐地学习英语,并且在交流中正确使用英语,才能真正成为新世纪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涉及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第9篇

论文摘要:根据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要求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而语文教育恰恰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础学科.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这门学科的内涵.本文从环境教育这一切入点入手,分析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拓展这一学科的外延.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好坏。而语文教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时也丰富了这一学科的内涵,使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根据教材设置和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从文章中发掘环境教育题材

大学语文是学生的基础课,课文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中外作品中的各种人物生活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环境教育题材。

1.美好的环境促使人们提高精神追求。

语文课文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那么美好:蓝天绿水,鸟语花香。这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为人类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描绘了三千多年前周南地区的美丽景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在周南的小块岛屿上,雎鸠正在那里互相和答地鸣唱,诗人便情由景生,联想到人类美好的爱情生活。

在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描绘了秋天傍晚雨后山中的迷人景色:“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眼中捕捉到的是一派毫无雕琢、清新、优美、恬静而富有生气的大自然景象,使作者感受到的是一种高洁之美,在这种美的感召下,作者想往的便是洁身自好的宁静生活。

在《庐山面目》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庐山的景观:“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荫蔽日;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在作者眼里,世界是那样的多姿多彩,地球慷慨地把这一切景观馈赠给人类,使人类生活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上面的例子说明:作者借助自然的没有污染景致,没有被斧凿的环境,抒发了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感情。教师可以借此教育学生,美丽的大自然是人类生活的舞台,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大自然的美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唤起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为追求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2.破坏环境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环境教育外。也可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反面例子,向学生说明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地投身到改善生存条件、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

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就有了人类大规模地砍伐森林的记载:“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为了建造阿房官,大肆砍伐蜀地山上的树木,使得山岭光秃秃的,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然而阿房宫最终被一把火烧成一片焦土,环境再次受到严重破坏。杜甫的

这些描述提醒学生,自然环境向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而人们却过分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以致生态失去平衡。受害的不仅是自然环境,还有人类本身。黄河断流,土地荒漠化等事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这样,学生一方面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方面对语文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3,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淮南子》中具体地介绍了狩猎活动中保持生态平衡的方法:“畋不掩群,不取糜天;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意思是打猎的时候,不要把一群兽都捉来,不要捉幼小的兽类;不要把池沼的水都放干了捕鱼,不要放火烧林来打猎。这些措施如能真正贯彻实行,那真是做到:“护、养、猎”并举的理想境界了。可惜的是古人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却没有做到。

时光流转,我们已迈入了二十一世纪,保护环境已提到日程上来。通过环境教育,要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我们要增强紧迫感,人人为环境事业作贡献,才能使人类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地繁衍。

二、在写作训练中体现环境教育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与其社会实践经验,思想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加强环境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

1.在学生平时练笔时潜移默化地灌输环保意识。

在平时写作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如写景抒情的散文,启发学生要有感而发,力争做到情景交融;在假期向学生布置调查报告时,根据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考察家乡的资源与环境,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或是每到一处,把所见所闻随手写下来。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反映眼中的生活环境,抒发心中的真实情感。

通过有目的地考察身边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作文训练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同时环境教育的内容又丰富作文教学,二者相辅相成。

2,利用社会公开考试强化环保意识。

当今社会人事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中,环境保护也是一大热点问题。如2001年申论试题所给资料即是一名居民状告毗邻印刷公司噪音污染的事实,以及法院无法裁定的尴尬。反映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日益突出的矛盾——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