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节能减排研究

时间:2023-08-06 10:52:38

导语:在节能减排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节能减排研究

第1篇

摘要:介绍了沥青拌和站燃煤锅炉脱硫除尘原理及尾气回收利用技术,并分析了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开辟了燃煤锅炉节能减排的新途径。

关键词:燃煤锅炉 脱硫除尘 回收利用 节能减排

1、前言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清洁煤炭消费比例,单位GDP能耗再提高10%,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当前,应着眼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要将沥青从常温加热到 180℃左右并保持这一温度,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鉴于此,我们对燃煤锅炉的脱硫除尘和尾气回收利用展开了研究

2、尾气的脱硫除尘

2.1 燃煤锅炉使用现状

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的生产总是伴随着大能耗、高污染,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由此而引起的地方矛盾频频发生,不仅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伤了感情,影响社会和谐,而且严重影响了我们一线工人的身心健康。

目前国内沥青混合料拌和站配套的锅炉有两种,一种是老式的柴油锅炉,一种是燃煤锅炉,而大多数企业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都在使用煤炉。但是,煤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粉尘、烟尘、有害气体等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较严重的问题。以4000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为例,工作时每天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高达6691.23kg,并伴有大量粉尘、SO2等有害气体排放。并且燃煤锅炉排出的尾气温度普遍高达180℃以上,如果直接排放,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烟气余热。

2.2脱硫除尘原理

在锅炉和引风机之间安装GCL型高效脱硫除尘器,该设备处理气体量达6000-350000m3/h,脱硫效率>80%,除尘效率>99%,林格曼黑度 ≤1。GCL型高效脱硫除尘器下部在水中(石灰水),进气口在水面上2cm 左右,与锅炉烟筒相连;出气口在顶部,与引风机连接;中间固定一细管,下端在水面以下,上端在设备上部的叶片处,在引风机作用下,设备上部有一定的负压,石灰水就被吸入,喷到叶片上,在高温气体作用下形成雾状。高温气体进入设备腔内,带走一部分水汽,使灰尘颗粒变重,在腔内飞旋,螺旋上升,在叶片处由于离心力被甩到外腔内排出。同时,废气中的SO2、CO2等有害气体在设备中与石灰水气和雾气充分混合,发生化学反应:SO2+Ca(OH)2= CaSO3+H2O;CO2+Ca(OH)2=CaCO3+H2O.这样,有害气体就被除掉了。

GCL型高效脱硫器外型

为了确保脱硫效率,必须及时往循环水池中加入碱液。如生石灰、火碱片、工业碱等,化学反应为:CaO+H2O= Ca(OH)2,使循环水PH值(用PH1-14广泛试纸测定)保持在8~12。另外,要及时清理沉淀和补充冷水,调节水温

3、尾气回收利用

尾气余热利用有多中途径,我们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把尾气管接到脱桶室,通过引风机将废气排放到脱桶设备的脱桶室内,利用尾气的余热来加热脱筒室,使脱桶室温度升高并保持稳定。烟筒安装在脱桶室进烟口的斜对面,以使尾气在脱桶室内散热面扩大,释放出更多的能量。改造后的燃煤锅炉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

4、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锅炉进行改造,共可节约燃料费194.4万元。另外,将尾气通过脱桶池,利用尾气的余热来加热脱桶池中空气,可节约标准煤63.342吨,折合人民币为3.8万元。

4.2环境效益

在对尾气进行脱硫除尘的同时,还除掉了尾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估计到项目结束,共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802947.6kg。

利用烟气分析仪(DELTA65)对排放的尾气进行检测,各项检测指标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经过脱硫除尘后的尾气,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表1.尾气检测指标

4.3提高生产效率

脱桶池的结构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是脱桶室,下层是加温池。如果上层温度足够,脱桶速率快,但下层的加温速度跟不上,不能及时地把脱出的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排出去,这就影响了整个脱桶池的工作速率;反之,如果上层温度不足,脱桶室脱不出桶,也要导致脱桶池工作效率降低。所以,脱桶室和加温池两者加温速度要达到一定的平衡,才能保证脱桶池高效、快速地运作。

尾气回收利用前脱桶一盘(144桶)耗时2.5小时,引入废气之后仅需要2小时,使脱桶速率明显加快,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5、结束语

(1)尾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产生的酸性液体对碳钢件有较大的腐蚀作用,因此,碳钢管道需加强防腐,以延长使用寿命。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率先采用了高温型复合玻璃钢管道,从防腐角度看效果明显,但是玻璃钢管道机械强度较低,安装时应特别注意。

(2)通过对锅炉进行技术改造,不仅在燃料上节约了一大笔资金,还使尾气排放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减轻了对环境的危害。

(3)对尾气的回收利用,不仅利用了尾气的余热,节约了能源,还加快了脱桶池的工作效率,在节能减排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王善武.中国工业锅炉节能潜力分析与建议[J].工业炉,2005,(1).

第2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煤矿建筑;传热系数;热惰性值

自“十二五”以来,我国相关部门把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1],大力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煤炭资源开采行业是“高能耗”行业之一[2-3],也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研究对象。据相关统计资料可知,目前我国煤矿建筑处于一个相对“高碳化”发展阶段,煤矿建筑耗能占煤矿行业总耗能的42.2%,其中,采暖、制冷、通风等几个领域的耗能又占煤矿建筑耗能的77.3%,因此,本文将从夏季隔热、冬季保温措施出发,研究煤矿建筑节能减排的改造措施。

1研究思路

在生产、生活活动中,煤矿建筑运行采暖制冷设备显然会造成使用能耗增加,CO2排放量增大,因此,国内外有关专家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设计[6-8],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经验措施。本文将以山西运城某煤矿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先进的建筑能耗建设软件Doe-2分析其热工性能,然后结合实际热工模拟结论,就各项热工变量进行改造分析,提出几项符合实际的节能改造措施,然后采用简化生命周期(LCA)理论,借助Doe-2计算各项措施的节能效果,通过比较确定最终方案。

2研究对象热工性能分析

2.1研究对象选择

据统计,山西运城煤矿建筑以20世纪90年代建筑为主,本文选择的是于1999年建成的某煤矿生产办公楼作为研究对象(见图1)。该楼共6层,占地面积约7229.3m2,共有办公室85间、采暖制冷设备92套,该楼南、北朝向窗户面积比最高,分别占有37%与33%,东、西朝向窗户面积比最低,分别占有16%与14%,该楼未设空调。

2.2研究对象热工变量分析

将研究示例对象热工变量分析结果列于表1。根据表1,可见本次煤矿建筑节能改造措施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各层楼梯口封闭性较差,楼梯口廊厅空气与建筑外对流控制性较差,建筑体形系数为0.33;(2)外墙的窗/墙面积比仅为21.5%,且外墙未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导致外墙传热系数K值与热惰性值D较高;(3)屋顶缺乏有效的隔热、防止太阳辐射吸收措施,导致屋顶传热系数K值与热惰性值D较高;(4)所有窗框均由热传导性较高的铝合金窗框构成,窗户玻璃也采用热传导性较高的普通白玻璃,导致外窗的传热系数较高;(5)从图1中可看出,外窗未设置任何遮挡措施,外窗的遮蔽系数SC较高。

3节能改造措施分析

根据示例对象热工分析结果,提出7种合理的技能改造措施(与前文2.2节中改造措施分析相对应),然后与基本方案(无改造措施)进行比较:(1)措施0:采用原设计方案,不进行任何措施改造,以此方案作为节能改造对比基础方案;(2)措施1:通过在1楼楼道口增设1扇楼道门、在2~6楼各楼道廊厅各增设8扇(每层南、北朝向各4扇)的措施,来控制楼梯间的空气对流,改变楼梯间封闭参数,同时,也将示例对象的体形系数由0.33降为0.29;(3)措施2:措施1中增设了楼道口窗户,因此,增大了外墙的窗/墙比比例,同时,采用先进的浅色发泡聚丙烯隔热材料涂抹外墙,降低建筑物外墙的热传递,外墙的传热系数K值与热惰性值D分别降为2.07W/(m2/K)与1.52;(4)措施3:屋顶增设隔热层,并铺设胶粉聚苯颗粒隔热保温浆料,屋顶的传热系数K值与热惰性值D分别降为2.76W/(m2/K)与1.67;(5)措施4:将铝合金窗框更换为塑钢材料,将窗户玻璃更好为白玻璃,外窗的传热系数K值降为1.65W/(m2/K);(6)措施5:安装活动百叶纶棉隔热布窗帘,外窗在夏天的遮蔽系数增大为0.75;(7)措施6:组合措施1~措施5。

4计算结果

采用LCA理论,借助Doe-2,将措施0~措施6的节能减排情况详细列于表2。分析表2可知,在单项措施中,措施3与措施2的节能减排效果最明显,可见煤矿建筑中主要的热传递都是通过外墙与屋顶产生,同时,建筑结构的体型系数直接影响了建筑内外的气体交换,因此,措施1也能产生较为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在综合各单项措施后,示例建筑的年能耗由697965kW•h/a下降至419978kW•h/a,降幅达到39.83%,年CO2排放量由10588kg/a下降至5337kg/a,下降幅度达到49.59%,效果十分显著。

5结论

本文在国内外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选择煤矿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山西运城某煤矿办公楼为例,通过热工变量分析,相应地制定了5项单项措施以及各项措施汇总,最后借助Doe-2将各措施进行了对比计算,得到了以下结论:(1)根据示例建筑的热工变量分析,总结了外窗的传热系数K值、体形系数、外窗的遮蔽系数SC值、屋顶的传热系数K值、屋顶的热惰性值D值、外墙的传热系数K值、外墙的热惰性值D值等主要改造热工变量,并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工程措施;(2)从单项措施来看,措施3、措施2的节能减排效果最为明显,这两项措施的节能率依次为26.16%与19.35%,减排率依次为26.83%与17.56%,由此也可见,单独依靠单项措施,往往效果有限,无法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3)在综合各单项措施后,示例建筑的年能耗由697965kW•h/a下降至419978kW•h/a,降幅达到39.83%,年CO2排放量由10588kg/a下降至5337kg/a,下降幅度达到49.59%,效果十分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同类既有煤矿建筑改造提供借鉴与依据,同时,也可为类似煤矿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作者:陈德明 单位: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刘顺妮.水泥-混凝土体系环境影响评价及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

[3]陈红,郝维昌,石凤,等.几种典型高分子材料的生命周期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04,24(3):545-549.

[4]赵平,同继锋,马眷荣.建筑材料环境负荷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04,13(6):1-7.

[5]中国建设部.GB50096-199,住宅建筑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张志敏.河南省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思考[J].中州煤炭,2007,(2):21-26.

第3篇

一、节能减排的意义

1.节能减排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也比较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衡量GDP的同时要与资源消耗相挂钩,衡量单位GDP增长与资源消耗率的比例,实现最小的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节能减排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高科技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必然要重视节能减排的作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

3.节能减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当然需要主动承担起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在经济发展方面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理,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与国际社会一起应对全球变暖的问题,探索一条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二、环境管理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研究

1. 环境管理对节能减排的作用

1.1 环境管理政策对节能减排的规划与指导:环境管理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就表现在环境管理政策对于节能减排具有规划和指导的作用。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部门基本职能。环境保护部门制定行政、法律、经济等保护环境的政策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这些环境保护政策可以对各经济部门和行业的节能减排统筹规划,制定节能减排的指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的指导。

1.2 环境管理技术对节能减排的制约与贡献:节能减排的顺利实施要需要依靠环境管理的技术。环境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确定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防治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确定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组织国内和国际的环境科学技术合作交流等。环境管理技术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支撑。节能减排工作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合作和不断探索的一项使命。完善的环境管理技术能够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环境管理技术对于节能减排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首先,先进的环境管理技术能够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其次,完善技术管理体系,能够解决目前环境技术水平不高、环境技术选择不当、企业排污不能稳定达标等突出问题。最后,完善的环境管理技术评估体系为项目的决策、项目的选址、产品方向、建设计划和规模以及建成后的环境监测、管理和项目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1.3 环境管理宣传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与发展:环境管理中还包括宣传教育计划,这些宣传教育计划和措施能够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我国采取的政策措施,宣传节能减排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大力弘扬节能减排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加强对外宣传,让国际社会了解我国在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取得的成效,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同时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和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培养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另外还可以选择若干节能先进企业、机关、商厦、社区等,作为节能宣传教育基地,面向全社会开放。这些宣传措施能够促进全社会共同致力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2. 节能减排对环境管理的反作用:节能减排对于环境管理具有反作用,环境管理是需要具体地应用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因此节能减排的新问题出现会推动环境管理的不断完善,以应对新问题和新形式。同时节能减排工作中对于环境技术的研发有助于完善环境管理的技术体系。并且节能减排出现的新的指标也有助于完善环境管理的评价体系。

三、结论

节能减排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它是我国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环境管理是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政策上的规划和指导以及技术上的支撑,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在研究节能减排的意义基础上着重分析环境管理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并探讨了节能减排对于环境管理的反作用。希望本文对于研究环境管理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性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强. 环境经济学概论[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04).

第4篇

关键词:结构调整 节能减排 关天经济区

一、引言

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一区三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

自2009年经济区正式成立以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6831亿元,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590亿元,分别增长14.5 %和28.7 %,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161元和4882元,分别增长16.3%和2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和6.3个百分点。

根据对经济区总体情况的认知和对重点行业企业的实地调研,本文提出,以技术创新为突破,以结构调整为载体,以政策激励为助力,全面实现关天经济区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关天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趋向

按照已有的经验来看,节能减排要靠结构调整、 技术创新和政策激励三种途径来实现。结构节能是一项长期任务,政策节能不可控因素较多,技术节能更具有实效性。科学的进步、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不仅会大大发展和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必然会弓起经济结构的大改善。

(一)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和阻碍

关天经济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第二产业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技术落后等一系列不利于节能减排的产业结构问题。自经济区成立以来,目前的产业结构距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产业结构上存在问题,反过来看意味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有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由于产业结构类型多元化,决定其调整目标也呈多元化。构成国民经济的其他因素,会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假如调整过程所引起的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结果是造成社会不稳定性增强,则必然会影响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效果。节能的发展除了要全社会得到重视、自觉加入该行动以外,节能的根本还是必须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节能减排企业在创业之初靠技术起家,企业产品在行业内处于优势地位,但是由于资金问题困扰,缺乏长远打算,小富即安,忽略了企业的再创新能力,在持续研发投入上明显不足。因此,激励企业实施、推广节能减排的政策体制不完备,也是导致难以将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问题之一。

(二)依据能耗与污染特征引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创新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鼓励经济区各地根据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发展状况,研究制定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方案,重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实施产业集聚,通过上下游产业联合、优化整合,实现综合利用、循环使用,最大限度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1、全面实施区域限批

对关天经济区内没有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任务、没有完成污染物减排计划、环境违法现象严重的区域实施区域限批。通过实施区域限批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扩张趋势,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2、制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

把自主创新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发展能力。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节约技术、绿色资源替代技术、废弃物再资源化技术以及污染处理技术等技术对传统产业,特别是对建材、钢铁、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筑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向绿色生态转型。

环保产业是落实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应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强环保产业宏观引导,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制定环保产品标准和环保工程技术规范、实施环境标志和环保产品认证制度,推动环保产业园、ISO14001示范区建设等项工作。

3、为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拓宽资金渠道

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先进技术企业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资助力度,除政府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环保专项资金外,鼓励通过银行贷款、市场化运作、生态补偿等多种形式拓宽节能减排的资金渠道。

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快研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动高用能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用好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开展源头治理、过程控制。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积极推行节能减排。通过税收以及信贷等政策鼓励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投资和消费,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在投资政策和项目选择上,向环保型、集约型产业倾斜。通过对环境友好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消费绿色产品,以需求拉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起表率作用,通过采购计划拉动循环经济的需求,并影响社会公众。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行资源综合利用,切实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例如控制污染源,实现少排减排、零排放。推动大宗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促进钢铁、水泥行业消纳社会固体废物,组织实施生态建材示范工程。

综上所述,关中天水经济区重点降低第二产业尤其是减少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比重,能够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调整同一个产业中技术结构,能够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技术路线;通过调整同一行业的大中小企业结构,用技术含量高、能耗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现代化企业替代可以大幅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节能减排政府激励措施

(一)直接补贴或税收方面的优惠

这一政策这可以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系数和保留效用,提高它们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进而降低开展节能减排的成本。同时,可以降低相关行为主体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本系数,进而可以降低其生产经营的成本。但是一项良好的税收优惠政策设计应该不仅要“助强”,更要“扶弱”,同时还应避免出现“鞭打快牛”的棘轮效应,因此在经济区目前节能减排任务目标压力大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从流转税等具有普惠性质的税收方面设计优惠政策。

(二)向节能减排科研或服务机构倾斜

从某种程度讲,技术进步可以说是一条解决节能减排积极性不足问题的最根本之路,这一政策可以刺激企业或者科研机构积极进行科研活动,降低研发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企业的保留效用。因此在设计政府补贴激励政策时,尤其是对补贴资源进行配置时,应该优先加强对与节能减排相关的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

(三)拓宽节能减排的融资渠道

这些政策同样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系数和保留效用。如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对节能减排的投资项目提供政策性优惠贷款;对于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企业的商业性贷款实行政府财政贴息;不仅信贷规模要扩大,贷款利率方面也要给予优惠,贷款期限也可适当延长等。

参考文献:

①安伟,河南省节能减排的政策需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47—48

②董琨,中国产业结构多目标动态随机优化模型,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4

③刘强,区域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河北省为例,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147

④陆婕,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青岛大学学报,2010,84—85

⑤王贵林等,大连市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工作探索[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6),28—29

第5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税收制度;税收政策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节能减排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已经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纲要把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也给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税收促进节能减排的理论依据

(一)外部性与税收

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不一致,从而导致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简而言之,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承担与之相应的成本或取得相应的报酬,就产生了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由于市场机制存在外部性的时候失灵,此时可以通过税收手段对市场缺陷进行弥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或税式支出的方式鼓励有正外部效应的生产或行为,如节能减排项目投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等;另一方面,对于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具有负外部效应的生产或行为,可以通过征收“庇古税”,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趋于一致,从而有效抑制具有负外部效应的生产或行为。

(二)个人、企业行为与税收

税收政策引导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从需求角度来看,税收政策通过改变不同资源能源、环保产品的相对价格,影响企业中间投入以及个人消费的需求结构。例如,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成本,促使企业使用可再生资源、加大科研投入或是寻找替代资源。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改变生产设备的购买使用成本,鼓励企业加大对节能环保设备的投资。另外,通过使不同的消费品承担不同的税负,改变不同消费品的比较价格,引导绿色消费,进而影响消费品的供给。从供给角度来看,通过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多种税收优惠方式降低投资者以及生产投资者的资本使用成本,影响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的比较收益率,从而影响资本对不同产业及产品的偏好,引导投资流向节能减排产业和项目。此外,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限制、约束型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收入效应,限制个人以及企业行为。

二、我国现行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基本分析

(一)税收调节面过窄,力度不够

首先,资源税征税范围较窄,税率偏低。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目前,我国仅对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在内的6种矿产品以及盐征收资源税,而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严重破坏或短缺的资源还没有纳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征税范围较窄以及较低的税率使得很多资源被廉价甚至是无偿使用,导致资源的过度浪费以及使用的低效。其次,现行消费税没有将不符合节能减排技术标准的高能耗产品、高污染产品全部纳入征税范围,如对环境有害的镍镉电池、煤炭等。再次,增值税、所得税在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上的优惠力度不够。目前,仅对可再生能源中的垃圾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变性乙醇燃料等予以支持,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的开发推广缺乏必要的税收政策支持。

(二)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大多采取低税率、减免税等直接优惠方式,而对投资抵免、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间接优惠方式采用较少。虽然直接优惠方式简单明了,但与纳税人经营活动关联度小,容易使纳税人借虚假名义骗取税收优惠,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有限。另外,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主要采取“正向激励”方式,即对采用先进技术、符合投资导向的企业予以税收支持,但对技术水平低、污染量大的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约束。因此,税收优惠应坚持以直接减免为主转向以间接引导为主的原则,着重增加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方面的规定,针对具体的科技开发活动或高新技术项目来适用优惠政策,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企业或某一类产业。同时,坚持税收激励支持与约束限制相结合,对能耗高、污染大的行业企业和产品实行惩罚性的税收政策。

(三)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过于零散,缺乏系统化

当前,税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的支持重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节约、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1],税种主要集中在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等几个税种。我国现行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过于零散,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且缺乏环保税、碳税等专门针对节能减排的税种,绿色税制亟待完善。目前,我国在废弃物处置阶段还没有相应的税收,而是采取征收排污费的方式对排污者进行约束。另外,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的优惠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制约了我国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推广,不利于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完善现行税收制度

1.完善资源税制度。第一,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将那些亟需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纳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比如,不可再生资源或再生周期长、难度大的资源,包括耕地资源、滩涂资源、地热资源等;我国较为稀缺或是供给不足、不宜大量消耗的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2]。第二,改进资源税的计征方式,将现行的以销售量或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改为按产量计税,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第三,提高资源税的税率水平。依据不同的资源类型和现行的税收征管水平,采取不同的税率。对于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较为稀缺,且开采、使用过程中污染较大的资源应大幅度提高其税率;对于盐应将其划分为工业用盐和普通食用盐,工业用盐从高适用税率,普通食用盐则应该适当调低其税率;对于新增的资源应税品中,耕地资源、滩涂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再生周期长或是稀缺的资源应适用较高税率;而对于可再生资源和国家鼓励的新型绿色资源则可以实行低税率,如地热资源。最后,税率高低与回采率以及该地区环境质量指标相结合,促进资源合理开采。从长远看,可考虑将现行其他资源性税收如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并入资源税,同时,将各类资源性收费也并入资源税,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水资源费等。

2.完善消费税制度。第一,进一步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将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如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产品以及镍镉电池等。第二,发挥消费税的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对高污染、高能耗消费品以及不可再生或稀缺的资源性消费品适用高税率,另一方面,对低污染产品或符合一定节能减排标准的产品实行减税或者免税优惠,如混合动力型车辆等。

3.调整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政策。现行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侧重于数量吨位和固定税额征收,而与其使用强度无关,不利于引导节能减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改革车船使用税的计税标准,对于不同能耗水平的车船规定不同的征税额度,实行差别征收;二是调整车辆购置税的税率结构,引导消费者购买低能耗、低污染汽车。对于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车辆,可实行按适当比例减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

(二)完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1.增值税。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推行,对于鼓励企业购置清洁生产设备、加大环保设备的投资力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增值税作为一种中性税收,其环环相扣的特点决定其不宜采用过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效果有限。借鉴国外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对关键性的、节能效果异常显著且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国家在一定期限内实行一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对个别节能效果非常显著的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措施[3]。如对企业生产包括太阳能产品在内的节能、环保产品实行增值税减免优惠等。

2.企业所得税。一是对于如太阳能、风能、氢氧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开发活动以及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费用,可以提高其税前列支比例;二是对于企业用于节能减排、高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允许实行加速折旧;三是对于利用上年利润进行节能减排再投资的企业,允许退还或部分退还这部分利润所缴纳的所得税;四是对为生产节能减排产品服务的技术转让承包、技术咨询等技术收入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

(三)适时开征新税

目前,我国治理环境污染主要是采取对水污染收费,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环境污染费等。由于排污费的征收标准过低,且缺乏税收的刚性和稳定性,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约束不足。现阶段我国开征独立环境税种的条件尚未成熟,可以先从现有的排污费征收范围入手,将排污费中的污水、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收费改为征收水污染税、空气污染税以及垃圾税,之后再逐步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通过排污费改税,增强企业污染付费的刚性,提高征收效率和管理的规范性,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从长远来看,应建立起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税收制度,开征一些新的税种,如环境保护税、碳税等。

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仅靠税收政策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经济手段以及法律、行政手段相配合。比如,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的补助;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节约能源法》(修订)和《循环经济法》;建立并实施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等。

参考文献:

[1]史耀斌.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政改革大思路[J].中国投资,2007,(7).

第6篇

关键词:热电厂 节能减排 发展管理 优化策略

实现工业化生产是我国积极推行实施的发展目标,但是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甚至是个人的环保意识在逐渐的降低。电厂生产电能,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是在电厂发电的过程中燃烧了大量的燃料同时所产生的废物、废气,污染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降低火电厂的能源消耗,是目前厄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未来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电厂热动发展的必然趋势——节能

“降低损耗、节约能源”是热动系统未来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在电厂运行中坚持这一原则,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还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经济财富。

1.爱护环境

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工业废弃物,严重污染了空气环境,同时也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严重增加了大气层污染。节能减排措施的有效开展,可以缓解废弃物污染发展的过程,并减少了排量。

2.降低企业成本

我们通长所说的发电原料天然气、石油和煤都属于自然界的资源,随着发电原料被使用量的逐渐增加,能源的总产量在不断的降低,随之增加了大量的成本,而使用节能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量。

3.可持续发展

开展节约能源、降低损耗的措施,可以很好的协调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发展和矛盾,使人类与自然环境能够和谐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以及现代化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4.更新技术

节约能源,降低损耗的实现不但需要电厂在运行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还需要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能源消耗问题。研发新工艺新技术,有利于优化总线技术的改进。

二、电厂热电系统优化策略

中小型热电厂使用的热动系统通常是母管制。对于母管制系统而言,其锅炉系统只依靠汽轮机系统与总产汽量发生热力关系,汽轮机系统的蒸汽量决定了锅炉系统的产汽量。要实现热动系统中汽轮机系统的优化,需要在满足供汽、供电基础上,调节汽轮机的阀门、管道流量和负荷分配,将汽轮机系统所需的蒸汽量降到最低。要实现锅炉系统的优化,应在满足汽轮机系统所需蒸汽量的基础之上,将锅炉系统所需的燃料降到最低。锅炉系统与汽轮机系统的优化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实现电厂热动系统的优化,首先应实现主蒸汽母管的优化。只有将主蒸汽母管的热量和压力损失降到最低,才能使汽轮机系统蒸汽量与锅炉系统产气量尽可能接进而降低燃料的总消耗量。通常可以将母管制热动系统的优化分为3个串联的子系统进行优化,即锅炉系统优化、汽轮机系统优化和主蒸汽母管优化。

针对非母管制热动系统,应分别建立模型,将汽轮机、管道和锅炉模型综合在一起统一分析考虑,在非母管制热动系统满足供热和发电的基础上,实现最小的燃料消耗量。

三、加强电厂热动节能系统发展管理

加强电厂热动节能系统的发展管理,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方针,同时要建立一套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管理体系,在思想上使全部员工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将电厂热动发展管理纳入到企业发展的总规划中。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以及思想体系对电厂热动节能系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大电厂的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并从经济角度出发,帮助电厂节约供电过程中的煤耗开销,因此,使电厂企业在市场经济制度的条件下,可以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1.建立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建立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管理体系,首先,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从日常的控制工作做起,在日常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关于节能减排的环节,要对其进行重点的管理。确保所有机器在日常安全供电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燃煤发电的工作效率,有效的节约电厂企业的浪费现象。其次,以供电节能减排为中心的管理体系,需要我们针对电厂企业的内部工作进行规范治理,要求电厂的操作人员,严格控制机器的热耗,遵循降低煤耗的相关规定进行工作。由于煤矿发电企业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规范操作行为,因为可能操作人员的一个小疏忽,会导致发生大的安全事故。再次,建立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管理体系,还需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这是落实节能减排,提高煤矿发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是有效控制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后,在建立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中,需建立一个督查小组,对电厂企业的日常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在监督中发现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行为,督查小组应及时制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建立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思想体系

在建立思想体系过程中,首先要求对控制电厂煤耗及设计供电安全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培训工作应从三个方面开展即安全生产、控制煤耗以及节能减排。

首先,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可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工作人员清楚在工作中哪些操作行为是错误的,是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其次,对工作人员进行控制煤耗技能方面的培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技能,同时也是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保障。最后,对工作人员进行节能减排重要性的培训,使每一名员工清楚自身肩负的责任,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未来电厂热动节能减排发展方向

在电厂热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机组满负荷与机组深调峰相比较,风机入口处的导流器效率相差57%,风机效率相差的40%,节流损失严重,风机效率特别低。为了达到“降低损耗,节约能源”的效果,系统可以在降低综合线损、可再生资源发电和优化调动等方面开展工作。

1.降低综合线损

降低综合线损是电力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降低线损的具体措施包括:科学规划电网;为达到环保对配电网的标准要求,应对配电网进行节能优化;改造和调整变压器的内部结构和数量;做好功率的配置及无功配置的优化。

2.可再生资源发电

目前我国电厂热动系统发电主要采用的燃料是天然气、煤炭等,全部来自于自然资源,随着其消耗能量的不断加大,在未来自然资源必然会紧缺甚至消失。电厂要实现节能减排就必须引进大量的可再生资源例如潮汐、风能和太阳能等,这些可再生资源具备成本低、含量大、效益高和来源广的优势,为节能减排工作开辟了新的发展之路。

3.优化调度模式

针对目前调整发电调度的具体规则,实施经济调度、节能减排的发展观念,电厂需要按照发电调度模式进行优化改进。特别要在火电厂的电力系统运行方面进行调整优化,这样才能在最根本上真正的实现电厂热动系统的节能减排。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正在面临着能源匮乏和能源需求不断加大的问题,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刻不容缓。能源消耗行业特别是电厂的热动系统更是首当其冲。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热力系统在节约能源、降低损耗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挖掘空间和潜力的,同时电厂也应适当的调节自身的运行模式。节约能源、降低损耗不但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还可以增加企业的收益。在未来的热力系统运行中需要针对实际需求制定出合理的节能规划。未来热力系统将向着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汽油机;节能;技术;内燃机

目前,我国已经提供了经济型汽车、摩托车的技术支持,对于这类机动车来说,可以通过发动机改良达到每公里产生更少二氧化碳的实效。 同时,也对发动机燃料做出了更为细致的技术规范,以便提高汽油和柴油的使用性能。经济型机动车一方面具有清洁引擎,减少引擎的摩擦力的作用; 另一方面能够使燃油更充分燃烧,从而降低对空气的污染。采用的生物液体燃料与传统车用燃料相比,可以潜在地带来二氧化碳减排。中国已经是世界燃料乙醇的第三大生产国和使用国,燃料乙醇在全国 9 个省的车用燃料市场得以推广和使用,虽然在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进展,但是,对于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研发还要进一步地发展下去,以技术研发为依托开发出更为先进、 有效地节能减排技术是最终的目标。在节省能源的技术开发方面,目前主要采用了汽车和摩托车因使用汽油机而得名。汽车和摩托车心脏是内燃机。内燃机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在石油能源还会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和未来较长的时期里,不管是发展前景,还是潜力,内燃机技术都会大有作为。汽车和摩托车内燃机动力作为汽车和摩托车的动力,它的能源效率的状况直接影响汽车和摩托车能源消耗水平,所以,汽车和摩托车的节能非常重要。高效率、低排放动力技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和摩托车燃油的经济性,如多气门技术能提高燃油效率 2%~5%,增压技术能提高燃油效率 5%~7%,缸内直喷技术(GD)I 能提高燃油效率 15%左右。现在,国内99%以上的乘用车是汽油车,预计至少未来10年内汽油车还会是国内汽车和摩托车的主流。按汽车测试显示,应用高效汽油机技术的汽车平均油耗比普通电喷汽车降低25% ~ 30% ,而成本更低。开发高效汽油机技术对汽车和摩托车节能尤为必要。高效汽油机技术一直是发达国家机动车公司降低油耗的一般手段。而国内对高效节能汽油机技术的研发重视并不够,直到近几年研发力度和投入水平才有大幅提高。汽油机的节能技术经历了以下几个演变过程:(1)供油方式从化油器~ 单点喷射~多点缸内直喷方式演变。(2)进气系统从传统的不可调节进排气系统~可变进气结构系统演变,进气方式从自然吸气~二级增压演变。(3)气阀定时与升程从机械驱动式气阀定时与升程固定的配气机构~气阀定时与升程连续可调的液压调节式~电磁阀(EMV)驱动系统演变。(4)燃烧过程组织从传统均质混合气火花点火方式~均质充量压缩点燃~非均质混合气分层燃烧系统演变。

1.燃油直喷技术

这种技术,是把高压油泵提高压力之后的汽油,通过高压油轨和喷油器直接喷入缸内,缸内汽油不断雾化,并和空气按最优化的模式进行混合,增强发动机的抗爆燃性,提高燃烧热效率,使发动机在得到更高动力性的同时更好的节能效果。GDI技术一般使发动机的功率达到同排量非直喷发动机的1.5 倍左右,燃油效率提高15%左右。

2.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发动机VVT技术是前几年应用在现代轿车上的新技术,它是通过对计算机信号气门的开闭时机进行智能正时连续可变控制,使燃油燃烧更为充分,工作效率较高,实现了降低油耗的目的。日、欧主流汽车企业读开发了配备可变气门正时技术的发动机。如丰田、本田、现代、雷诺一日产、宝马、马自达、三菱、保时捷等。采用进气VVT后降低了整车油耗6%左右。排气VVT在此基础上降低2%左右,对于缸内净化有利。

3.稀薄燃烧技术

这种技术是降低汽油机油耗的有效措施。它以燃料混合技术和控制技术为基础,综合了汽油机均质充气与柴油机压燃点燃混合两种燃烧方式优点。通过提高压缩比、分层燃烧和高性能点火,进行油气均匀混合,多点着火,燃烧充分,燃烧效率高,发动机耗油率能降低10%。还能提升发动机的功率输出,不受敲缸界限的限制,泵气损失小,对改进部分负荷特性有利。但HCCI也面临技术挑战,HCCI爆发过程难以驾驭,不但应控制进气温度、压力,还应控制空燃比等多种变量,控制系统相当复杂。

4.增压技术

汽油机增压技术通过提高发动机充气密度,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转矩,改善热效率,提高经济性,降低发动机设计排量,降低噪声。在机械增压、气波增压、废气涡轮增压、复合增压等方式中,废气涡轮增压应用较广,它的发动机功率及转矩能增加20%左右,还能提高燃油效率6%左右。所以,涡轮增压技术广泛应用。涡轮增压器是提高动力性能的方向。国外先进的量产增压直喷汽油机,一般采用复合式二级增压方式,可以确保低速时的转矩快速响应。

5.废气再循环技术

废气再循环增大了发动机的充量系数,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减少了发动机的泵吸损失,降低了燃油消耗;同时由于废气中的CO2、N2、H20等惰性气体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多变指数低,使得最高燃烧温度降低,抑制了NOx的生成,改善了发动机的排放。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必须严格控制发动机在各工况下的废气再循环量,即废气再循环率。废气再循环率过小或过大都不能使发动机的性能得到最佳发挥。一般发动机在各工况下的废气再循环率大小通常由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来完成。具有可变滚流结构的系统可使缸内混合气实现良好的排气分层燃烧,EGR率最大达到空气量的70%,其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可在发动机不同负荷条件下实现不同的气门升程,可使缸内实现不同的滚流比,实现高的EGR容受度,低的NOx排放。

6.代用动力和代用燃料技术

代用燃料包括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氢气,其中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在地球上的储备量很大,且排放较低,预计将在本世纪发挥较大的作用。目前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燃料等已成为汽车节约能源和改善排放的重要课题。多数示范城市已装置了CNG、LPG汽车,而氢能、混合动力、太阳能汽车等,世界上也有城市在应用。

7.汽车发动机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研究

提高发动机的自动化水平,开发发动机自动化性能就必须从制定系统化控制出发,系统控制的基本技术以进行合理化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完善技术为主。在硬件集成方面,利用接口总线将系统功能进行扩展,在系统中建立集成电控发动机标定开发装置就可实现电控发动机自动化标定试验,实验以软件系统设计为主,提出了试验流程编辑器、 模拟通道动态配置及采集通道动态配置等设计方案。

8.结束语

节能和排放是当前汽车和摩托车工业的研究主题。先进技术和措施的广泛应用可以使得汽车和摩托车发动机在节能和排放领域更趋完美。

第8篇

【关键词】热电厂;节能方案;节能减排

1.引言

在明晰实际运行工况下机组当前的煤耗指标,以及各种局部因素(主汽温、主汽压、再热汽温、再热压损、凝汽器真空、加热器端差、给水温度、排烟温度、排烟氧量等)对煤耗指标的影响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耗差分析数学模型,分析计算机组运行过程中各小指标参数偏离基准值时对机组煤耗率的影响,确定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原因、部位及机组节能潜力,并制定相应的节能方案,以此为优化机组的运行、检修及节能管理提供理论依据[1,2]。本文主要在分析热电厂系统接触上,对于节能减排优化设计做一定的探讨工作研究。

2.降低厂用电率的节能方案研究

(1)电厂辅机的变频调速控制。采用变频器对风机和水泵进行转速控制后,风机和水泵的轴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即当转速降低时,驱动电动机的电功率将以转速的立方减少,可节省大量的电能,节电率可达30%以上。使用变频器可使电动机转速变化沿辅机的加减速特性曲线变化,没有应力负载作用于轴承上,延长了轴承的寿命,有关数据表明,机械寿命与转数的倒数成J下比,降低辅机转数可成倍地提高辅机寿命。

(2)优化辅机的运行方式。通过循环水系统优化,做到根据水温的变化和负荷变化情况,来及时调整循泵的运行方式;对于中储式制粉系统的机组,充分利用峰谷电的价差,在低峰时段尽量将粉仓粉位制高,高峰时段减少制粉时间;优化磨煤机的运行方式,降低制粉单耗等。通过对辅机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调整,能有效地减少设计配套过程中造成的裕量损失,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出力,同时避免了设备的改造。

3.通流部分效率节能方案

3.1 提高高压缸效率

在电厂实际运行中,实测高压缸效率都明显低于设计值,由热力计算可知,高压缸效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使机组煤耗率增加0.932g/kwh,显著地降低了机组的经济性。高压缸效率的下降,可能是由于央层漏汽导致的、或者是调节阀不能在阀门全开的状态下运行从而带来的节流损失,还是由于通流效率偏低导致的,都会使得高排温度明显升高,使再热器容易超温。为提高高压缸效率,制定了以下节能方案:

(1)额定负荷时,尽量在调节阀阀点运行,避免大范围、长时期的节流运行;

(2)运行方式的选择对机组的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在部分负荷时选择滑压运行有利于提高机组的经济性。一般机组采用定一滑一定运行方式,即:80%以上负荷采用顺序阀(而不是单阀节流)定压运行,中间负荷采用3阀或4阀滑压运行,30%负荷以下采用定压运行,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高压缸效率;

(3)严格控制汽水品质,防止高压缸隔板叶片的腐蚀和结垢;

(4)在大修中对高压缸采取修复性的保养。

3.2 提高低压缸效率

(1)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末级和次末级隔板使用低直径汽封、叶顶使用蜂窝汽封、选用马刀型动静叶、更换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更好的末级长叶片,这些改进至少可以得到8 kcal/kW.h的热耗改善;

(2)在改进/加强中分面螺栓的热紧规范,设计制造方面可论证改进螺栓分布及大小的可能性,在低压缸制造方面留出足够的自然时效时间一过短的交货期导致低压缸应力释放不充分并在运行中缸体有所变形。

4.凝汽器真空节能潜力诊断及节能方案的研究

在运行中,凝汽器工作状态恶化将直接引起汽轮机热耗、汽耗增大和出力降低;另外,真空下降使汽轮机排汽缸温度升高,引起汽机轴承中心偏移,严重时还引起汽轮机组振动;为保证机组出力不变,真空降低时应增加蒸汽流量,这样导致了轴向推力增大,使推力轴承过负荷,影响机组安全运行。针对凝汽器真空低,采取如下节能方案:

(1)循环水泵的经济调度

在功率不变情况下,真空度高,汽轮机汽耗率就低。但真空度的降低必须增加冷却水和电能的消耗,故存在一个最佳真空,即在此真空度下,蒸汽和冷却水的综合消耗最低。冷却水温升的大小反映冷却水量是否足够,运行中要对循环水泵的出口、入口压力和电流加强监视;根据冷却循环倍率的要求、不同季节和机组功率的变化调节冷却水流量,利用可切换的变频器连续调整循环泵的出力,可达到节电效果。

(2)查漏、堵洞,提高真空系统的严密性

空气的漏入,使传热阻力增加、传热端差增大、排汽温度升高、真空降低,致使机组的经济性下降;同时,还使凝结水的含氧量增加,腐蚀凝结水系统的管遭及设备。运行中要对凝汽器端差和凝结水过冷却度进行监测,根据凝汽器端差和凝结水过冷却度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

(3)保证换热面的清洁,降低传热端差

不论开口或闭口循环,凝汽器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其水侧换热面都会受到污染而产生水垢,使传过同样热量时传热端差增大,凝结器排汽温度升高,真空下降。首先,严格控制循环水浓缩倍率和极限碳酸盐硬度不超标,保持循环水清洁,无杂物、绿苔、浮游生物等;其次,利用停塔机会对水塔进行清淤排污,保持胶球清洗装置运行正常,胶球质量合格,并利用大小修机会对凝结器铜管进行高压射流清洗或酸洗。

(4)更换疏水阀门、高加旁路阀

由于运行年限,有关的疏水阀门存在内漏。首先由运行人员手紧阀门,减少阀门的操作次数,并利用大修、全停的机会将有关的疏水阀门、高加旁路阀全部更换。

(5)加强运行管理

在运行中,运行人员应掌握循环水入口温度t1,循环水温升t,凝结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这几个数值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t1增大说明环境温度高或水塔工作不正常;缸增大表明供水量不足;变大说明传热面脏污和结垢,或者凝结器中积累了空气;凝结水过冷却度增大,说明凝结器内积累了空气;当t和同时增大,表示凝结器铜管中严重结垢,增加了水流阻力,减少了冷却水量又恶化了传热;当t和过冷却度同时增大,表明凝结器内积累了空气较多,即恶化了传热,又使排汽中蒸汽分压力下降产生了过冷却度。

5.加热器端差节能潜力诊断及节能方案的研究

计算实例表明:上端差对机组煤耗的影响要大于下端差对机组煤耗的影响,但并不能因此就忽视了下端差的影响,因为在机组运行中,下端差经常发生变化,下端差最大时可达几十度左右。端差对热经济性的影响主要决定于端差的大小和相邻加热器抽汽效率之差的大小;此外,还与前面加热器有无疏水冷却器以及疏水份额的大小有关。抽汽效率之差反映了相邻加热器抽汽能位的能级差,端差愈大,抽汽能位的级差愈大,端差对热经济性的影响也就愈大。加热器端差大的主要原因有:加热器水位过高过低;受热面结垢;加热器泄漏以及加热器排气系统故障等。特别是排气系统故障,会造成加热器汽侧集结空气过多,导致传热恶化,尤其是末级加热器一般工作压力在真空状态,容易从外界漏入空气。

在同一系统中,由于热系统结构上的差异和给水回热焓升分配的不同,使各种加热器所处地位和条件各不相同,各加热器的端差对热经济性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所以,应根据不同系统、不同加热器,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加热器端差,以及对某些影响较大的端差加强监视。加强维护管理,降低各加热器的运行端差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核算运行机组在加热器端差上的节能与亏损,来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江苏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农业农村的节能减排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环境环境压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率低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中存在很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利用率很低。比如说农村有很多自用水井和水库,管道存在很多滴水漏水现象,设施管理低效以及浇灌技术不成熟,大水漫灌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这导致中国的水资源浪费非常严重。

(二)农村新能源规模小

农村新能源使用主要包括:日常供热能源、交通工具燃料和节能减排设备情况。江苏地区对太阳能、风能、沼气能、微水能、以及光伏电源的投入使用相当有限,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并且从事农村能源的专业技术人员十分有限,这对一些能源设施的建造、维护和保养的技术水平并不是很高,这些对发挥能源基础设备的使用和功能产生了影响。

(三)农业科学技术相对落后

发展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关键的一步就是发展循环农业。而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科技为基础、是高度集约化和适度规模化结合的多元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在江苏省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技术储备也比较薄弱,污染治理技术、利用废物技术等先进循环农业技术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学技术有待进一步创新和突破。

二、妨碍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政策落实的主要因素

(一)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度不够

想要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政策,首先要对节能减排有一个比较全面完善的认识。部分干部和群众对发展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全社会也还没有形成积极支持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现实中,农村地区很少有人对节能减排政策有所了解。基层政府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明显不足,有待加强。

(二)设备补助体系不完善

充足的设备补助体系是提高农民积极性的要素之一,是贯彻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政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本次调研中,村民们在节能设备方面的投入几乎全部是自掏腰包形式,得到政府的补助少之又少。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并且政府的社会补助机制不够完善透明。很多村民表示:如果政府在节能设备方面提供更多的补助,他们会更乐意安装节能设备的。

(三)创新度不够

现阶段,江苏省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技术的科技创新力度不够,缺乏各种先进、实用的新设备和新技术。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存在着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对于能源的利用方式单一且较为原始,对一些新能源虽然有初步的研究开发但是还没有进行普及。很多地区还存在很多高耗能农业机械和老旧装备,并且因此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为此我们要提高农业机械化的作业质量,提高它的工作效率。推广高效、节约、环保的养殖技术,发展可循环经济。

(四)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的重心仍旧在城市,政府为此出台了很多有关城市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节能减排而言,没有相对应得法律法规去贯彻落实,其只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没有针对性。所以政府关于农村农业节能减排的法律规定不健全。

三、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建议

(一)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科普宣传可以以两种方式展开,第一种方法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公共媒体,把政策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好节能减排的有关宣传工作。第二种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村庄面对面为村民们讲解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措施。以上两种方式都可以让村民更好的了解节能减排政策的具体内容。在这样良好环保意识之下,当政府再去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时,村民的配合度会大大提高。

(二)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支持力度

节能减排的投资巨大,单凭各家各户自讨腰包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支持力度。针对实际情况,对农村农业不同的方面投入资金。各级政府要积极出台各种优惠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减轻农民负担。并且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的投入机制。提高农村新能源、废物、废水等利用率并且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在政府的扶持下,农业农村的节能减排事业必将事半功倍。

(三)鼓励科研开发,推进技术创新

鼓励和扶持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新能源、新技术。同时要鼓励和引导各大院校、企业将科研目光转向农村,既提高企业价值又提高农村资源的高效利用率。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支持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不断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在源头创新、工程化技术研发与推广等方面,加大投入,为农业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