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0:52:41
导语:在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的建设符合了21世纪的发展的需要,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问题的显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使得人们开始向着经济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水利工程在这种大潮中也得以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理念创新, 管理体制的现代化,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管理队伍的现代化都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操作。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提出,丰富了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在这种大势下,我国已经开始加大水利投资力度,建成许多的水利建筑,像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这些水利建筑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他们的建成可以进一步保障民生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 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管理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做到安全运行,工程安全施工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水利工程建设同样不列外,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越发的体现出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安全施工始终是第一位,必须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水利工程建设中,所有的施工环节,部位都不能发生意外,任何一个部位或者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体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和负担,这将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速度和后期的使用效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难弥补的,安全管理在水利施工中尤为重要,一个企业能否安全施工决定着建设企业的命运,发生一个发生安全事故的工程必然会造成企业的名誉的损失 , 甚至企业由此一蹶不振,施工安全事故给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一个安全施工的工程却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 为企业树立极好的形象。综上可见,安全施工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核心中的核心,企业在建设中必须保证安全,为了追求价值而忽视安全问题是不值的。只有深刻认识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和意义,企业的发展才能步入正轨。
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关系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水利建设的过去向现代水利的变革是建设好坏的标志,企业的建设施工必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大势所趋,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水利施工中企业必须制定先进、科学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只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强调企业使用先进的监控调度手段, 建立高标准的水利工程规范,努力打造出企业文化的具备现代技术水平的管理团队和施工团队。
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目标
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在新时代新技术下有了新的定义,水利工程管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先进技术的引进,设备的革新都使得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不断变化,在现在的经济状况下,专家提出了水利工程的合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目标,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各项功能,从而保证水利工程安全可靠的运行,保证水利工程的高效益。
首先必须实行标准化的管理,标准化的管理有助于企业对各个单位的工作进行系统地考核,这样可以更加明确每个单位的任务,贯彻落实企业的管理法规和相关的条例,从而提高企业施工规范化的管理水平。其次必须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的模式,努力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企业的转型可以最大化的与实践接轨。创建一个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特色的模式,保证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运行。
企业实行标准化的管理目的为了更好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实施,水利工程的持续能力,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发挥水利的多方面效益。标准化的管理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加大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管理和技术革新,才能全面提高企业建筑设计的现代化管理能力。水利工程的社会管理价值体现在他可以加强大型工程与水资源管理,在保证河湖引排调蓄能力的同时发挥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价值,是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为指导的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的科学管理方法,这种独特的管理方法创造出全新的管理体制,努力地提升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企业必须树立精细化的理念,建立并且实施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和规范,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三.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加强领导管理,提高员工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首先从一个国家的政府做起,人们普遍的重视建筑而忽视管理的思想严重制约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工程的体制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虽然我国政府每年都下达一定的维修养护经费来维修水利建筑,但是这离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是相差较远,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负起责任,政府的监管是一个最大的保障,政府的监管可以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和展开,从而实现水利事业的更大发展和进步。
其次是加强配套制度建设,所谓的配套制度建设是指在企业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上采用大胆创新的方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建立一个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合同管理机制和设施维修养护管理程序。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本着安全质量第一的原则,建立工程维修养护竞争机制, 实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社会化。保障社会经济市场的有效运行。
对于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企业必须虚心采纳,实现科学技术的同步化发展,科技创新是水利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刺激因素,企业必须进行管理现代化发展规划,积极研究、引进、推广使用管理新技术和新方法,增加工程管理的技术含量,以科学技术作保障,大力发展技术型的设施建设。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工程运行状态,评估工程安全状况,从而推进工程管理现代化进程。
人的因素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施工质量的高低,如果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不够,技术力量薄弱会严重拖累企业的生产进度,当然,这里的相关人员指一切与工程施工有关的人员,包括设计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必须合格,对于一些工程上的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必须有相关的解决办法,能更好地掌握新技术,有一定的责任感。在引进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大管理技术培训力度。培养一批企业自己的管理队伍和施工团队。企业可以仔细研究制定激励措施,真正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在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的同时,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围绕企业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的目标任务,加强各个部门人员的组织、协调、沟通、指导,形成合力。从而积极推动国家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建设,实现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
结语
作为一个水利建设的大国,水利建设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占有极大的份额,水利工程有着独特的优点,修建水利工程能够控制水流,防止洪涝,进行水量的调节,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我国建设了许多的大小水利建筑,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等等。水利设施的重要性使得我们必须努力完善各方面的管理不足和短板,从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测量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水利工程安全管理的一些措施,帮助相关的施工设计人员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努力实现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国家现代化与水利现代化[J].中国水利,2004(4):1-5.
[关键词]水利工程 现代化 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127-01
前言:水利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历史过程,其建设标志着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和变革,所谓水利管理,是指将已有的水利工程和水利项目,按照水利工程的管理技术和经营理念进行系统完善的管理活动。管理措施要适应水利现代化的要求,创建一流、先进、科学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包括:具有高标准的水利工程设施,拥有先进的高度监控手段,建立造就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运行的管理模式,以及建设具备现代思想意识、现代技术水平的管理队伍。
一、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必要性
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现代化是当前水工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利事业与建筑事业一样,均属于我国基建工程的一个部分,并在现阶段被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事业来看待。从当前局势来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双重需求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急需改进。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来说,现代化管理模式由于引入了更多高新技术,如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等,使得其在质量安全保障方面更具优势。且借助于先进的网络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手段,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可实现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益的双丰收。由此看来,水利工程建设实现现代化管理是极具必要性的。?
二、水利管理现代化的基本要义
对具体的水利工程而言,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完成的,其现代化水平有时代的局限性,随着全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工程的现代化水平终将落后于时展步伐。水利现代化同其他行业的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所以说,一个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建设只是现代化的起点,管理才是整个水利现代化建设中任务最重,责任最大的环节。
三、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存在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引起突出问题:一是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科技含量低,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管理经费不足,管理投入严重不足;三是管理技术水平低下,管理软件资源缺乏,管理能力无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四是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活力不足,缺乏应有的激励和竟争机制等;五是管理队伍素质偏低。
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体系,努力实现工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高效化。
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具体措施
1、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代化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现代化的实质就是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和发展。建立一个良性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对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更好地担负起维护公众利益、提供基本水利保障的职责。
1。1建立职能清晰、权责分明的水库分级管理体制,妥善处理水库公益职能和经营职能的关系。既要承担超公益性水利保障的职责,又必须纳入公共财政支付,保证经费渠道周转达畅通。
1。2建立经营规范、管理科学的水库运行机制,加大水库管理部门内部改革力度,确立一个精干高效、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水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审定管养经费,实现管养分离、定岗定职、科学管理、规范运行,更好地保障水库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1。3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库维修养护体系,在稳步推进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基础上,水库管理部门内部实行管理与维修养护人员分离,维修人员和养护人员的工资分别按照工作量定额标准计算。
2、 水利工程管理手段现代化
随着传统经验模式弊端的出现和高新水利手段的发菜,水利工程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趋势日益显著。只有不断积极探索管理创新、推广管理新技术、引进先进管理设施、增加管理工作科技含量,才能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住处化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现代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解决方法通常是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测遥控技术能及图文视讯技术,建立专用的通信传输线路、信息采集网络、远程监控系统。
3、进一步提升管理质量水平
在水利工程建筑项目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做好项目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对项目的施工方向、施工程序、流程,管理都要落实责任分工制,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需要得到水利技术、建筑技术的有效整合,才能确保正常施工。因此,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将管理责任落实到管理个人,通过责任划分,个人权责分明,并通过明晰的责任制度来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有利于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效率,并增加强整体施工队伍的团队意识。
4、 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施工建设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实践能力、技术能力、责任心等,其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控制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就显得很重要,首先是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运用一世可促进工作积极性的手段,充分的发挥出人的主体作用;二是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施工管理意识,妥善处理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便于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二是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培训和道德修养宣传,施工管理人员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并端正人上角色,为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提供保障。
5、明确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目标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水利设施的常规运行,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效益,进而保证水利工程的长期健康运行。明确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先进行管理系统化和精细化梳理;完善各岗位职责,逐步完成管理系统化、精细化、规范化;二是利用高科技信息化管理技术,建成水利工程计算机管理网络,实现对工程的时时动态监控,及时准确的处理分析、决策、存储各项数据及突发问题等;三是通过对工程运行的动态监控进行分析、评估,做好相应的预报预测工作,为工程运行和维护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五、推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思路
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目前,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关键方法如下:一是对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当前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如何努力将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模式实行转变,将其向现代化水利管理靠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模式,是当下水利管理的主要问题;二是制定相应的审核标准,管理精确化、细节化、标准化,这三点的要求必须落实到实处。需要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断强调,成为管理工作中严格恪守的基本原则;三是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和水平。科技含量及水平的提升,可极大程度地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程度;四是水利工程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水事服务。因此,确保水利工程在施工期间的无障碍运行,确保水利工程的保质量地完成,并为今后的社会水利事业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这是水利工程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推动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结语;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实现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水利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水利部门应该重视和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相关的各项基础工作,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以此逐步推进水利工程定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 建设管理体系 ;技术标准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兴建了一大批河道堤防、水库、水闸、大坝等水利工程。我国的水利行业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成为WTO的一员,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建设更加符合这些标准的技术标准体系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我国现行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的标准进行分析,揭示现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新标准,以便更好地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配套相关水利工程管理项目标准。逐步改变现行体系缺项多、起点较低、技术工艺不配套等现状,使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1、我国现行标准体系的简介
我国现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主要由《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水利技术标准汇编》、《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负责的标准项目现状表》中的相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及工程建设所采用的国家标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及机电设备的安装等方面的施工标准。水利工程管理标准根据工程类别进行分类,包括了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技术、河道堤防工程项目管理、水库大坝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闸工程项目管理等。
2、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现状
我国国家水利管理体制是以国务院授权水利部统一管理,国务院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管理。流域机构在流域内按照水利部的授权行使水资源管理职责。各省市下设水利厅局履行各自区域内水资源管理职责。由于水利工程的多样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内容也存在差异。但是其管理模式大同小异,机构设置繁杂全面,分工太细,职责交叉。另外,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长期存在着体制不顺、机构臃肿、经费短缺、管理粗放等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由于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的分离,经常出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防洪安全的执法权和管理权、水政渔政的执法权和管理权等工作的错位或缺位,以及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水费计收体制、水利工程管理或养护、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诸多矛盾。在运行机制方面,习惯于商品生产和工程建设严重依赖上级的行政命令,单位职工吃“大锅饭”, 职工收入差、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水土资源的综合收益率低,忽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科学,机构臃肿,因人设事,因人设岗,造成了人员臃肿且人才比例失衡的问题。由于没有经费,长期以来,没有加入社会保障体系,单位和个人的后顾之忧非常严重。另外,大部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资产、财务管理薄弱,难以做到规范化管理。大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创新能力差,没能依托行业和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多种经营。而水价、电价偏低,水费收取困难,未能实现良性循环。并且我国大多数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时间都已经过长,受当时技术、资金条件的限制,设计要求低、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不高。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跨塌水毁严重、水资源损失浪费惊人、存在重大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鉴于以上的这些问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必须要适应时代的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设计。
3、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解决方案
工程建设管理虽具有相应的国家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程序,但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具体标准,也缺少现成的经验借鉴。如何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制定临时(建设期)与永久(运行期)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十分关注和急需的课题,也是涉及水利信息化建设战略实施的关键。根据长期的工程实践,我们认识到工程建设管理应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并应用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择优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构成一个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系统开放、扩展灵便和实用的综合业务现代化管理操作控制平台,提供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网络服务环境,将是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发展方向。鉴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系统中通信传输链路的建设拟采用有线、无线兼容,多链路迂回的基本原则,其骨干性传输链路拟选择技术先进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光纤、卫星或数字微波等通信方式,以确保通信畅通、传输可靠和安全运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拟根据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客户终端和网络管理等硬件和应用软件,并研制开发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专用软件,完成工程建设管理局域网络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做好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计算机网络的汇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管理广域网络。
4、现行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标准体制的不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现行的“以强制性标准为主体,推荐性标准为补充体制”不符合WTO/TBT的协定的要求,也不符合我国《标准化修订草案(送审稿)》精神。
(1)现行体系中的强制性标准
现行体系中强制性标准的占该体系标准的82%,实践证明,这些标准不可能都强制执行,2004年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原本是为了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主要内容是由老标准个别条文汇编而成,虽然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等相关条文,但不能充分体现《水法》 《安全法》 《环境保护法》 《建筑法》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工程监督的依据。需尽快按《标准化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要求(即TBT技术法规的要求)重新组编有限数量的强制性的标准。
(2)现行技术标准系中的推荐性标准就水利行业的推荐性标准而言,其立项、编制、审查批准与实施等,与强制性标准基本相同,其标准内容也并非全部纯属技术要求,同样也包含部分管理性条文。
5、建议
5.1重新编制强韧性标准
重新整合并编制相关强制性的工程建设标准。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之后,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应该对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强制类标准加以认真审核并从“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考虑,全面贯彻实施相关标准。并对零散不完整等条文进行填充,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汇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新体系的建设一定要符合国家现行法规的要求,并且新体系的核心内容要以我国法律、法规、WTO/TBT协定为基础依据。
5.1加快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修订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特殊的工程建设项目,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提高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标准制订,不断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必然举措。因此,通过新体系的建设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及技术标准,是我国建设的水利工程有标准可依,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同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江、河、湖、库等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新标准体系能够更好的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配套相关水利工程管理项目标准。改变现行体系缺项多、起点较低、技术工艺不配套等现状,使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6、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立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的WTO协议,深化建设标准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新的体系建设还能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并且,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于河道堤防、水库、水闸、大坝等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需要新的标准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我国的建设水利工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经验也应加入到新的标准体系中以更好的适应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成为WTO一员之后,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建设更加符合这些标准的技术标准体系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管理;目标
为了促使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此行业的管理现代化进程不断强化,利用投入力度的加大,持续引进现代化工艺、材料与技术等方式,特别是选择了信息化技术与自动监控技术,对传统的水利工程持续改造与除险加固,防洪标准显著提升,使水利工程的面貌获得充分改善。与此同时,通过进一步改革,促使水利工程的管理转变为定员定岗以及分类定性,促使管理充分分离,建立健全管理与激励机制,促使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1 管理现代化概述
水利工程管理通常是按照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以及经营理念,对现存的水利项目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全方面的管理。伴随我国现代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水利工程还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满足现代化的发展潮流,产生全面、合理的现代化运作理念以及管理方法。因此,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能够符合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具体要求,构建先进、合理、高水平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内容包括:工程设施具有高标准性,调度监控方法具有的现代化,建立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符合的管理方法,成立现代化的管理团队[1]。对我国每一个行业的发展建设来说,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管理作用,说明我国水利工程行业管理,属于不断发展的过程。现阶段,水利工程的管理方法存在某种局限性。所以,探寻一种水利工程管理转变的模式,促使其慢慢转变为现代化的水利管理,找出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管理方法,是现阶段水利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水利工程管理而言,应该制定一套审核标准进行规范与管理,使其具备细节化、标准化以及精确化等特点的管理模式。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其目的是为了提供高水平的水事服务。因此,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有效实施,促使水利工程在保证质量与工期的情况下完成,进而为日后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是水利工程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使水利工程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 达到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措施
2.1 设计应该满足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的特点
管理目标通常是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决定,不管是区域性与流域性,或者是市县、省与部管工程,都需要符合设计标准,使经济使用寿命充分实现,另外,环境面貌应该充分保持,具有较高强的文化品位,使其符合基本要求。对于选择何种控制技术与设备进行工程建设,以及投资、环境等不同因素均有较大的影响,与管理目标不存在因果联系[2]。一些新型设备与工程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均比传统的好,其与转型期人们的浮躁思想存在较大联系,也就是盲目的追求现代化,促使技术显著发展,但是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就会导致质量明显降低。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该充分考虑此类问题,特别是新型工艺以及材料等的应用,切记不可盲目的追求技术的先进,为日后的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麻烦,虽然表面工作做的很好,但内部不具备耐久性与安全性,也不能符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2.2 所有设备均需要高效、安全的运转,将其作用充分发挥
此目标与管理的水平具有较大联系,需要进行规范的维修、养护与检查、测量,确保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具有的安全性能充分掌握,还可合理使用。另外,还应该进行规范的安全与运行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切实发挥自身功能,例如,发电、供电以及灌溉等,其也属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目标。
2.3 以效率和公平为原则,强化管理思想,使管理团队可履行自身职责
管理者是水利工程达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只有注重人的全面、系统的发展,才可以满足人类社会不断续发展的具体要求。传统模式在我国水利工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有人员冗余与机构臃肿等多种现象,“滥竽充数”与认真工作的人员之间互相影响。此外,水利工程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与公平分配机制还不够完善,引发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均较低,在进行管养分离以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常为事业单位,它内部的管理人员都十分精干,所以,管理效能较好,其充分满足历史发展与进步的具体要求。
3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实现的影响
3.1 满足治水思路的有关标准
在社会生活对水利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新目标,在这一发展目标当中,如何在保证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做好对水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保证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状态,为满足民生需求提供支持,成为了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在这一指导方针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作为保护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状态的部门,其必须要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扩大工作范围,通过对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来实现改善生态、提高效率、安全生产和服务民生的目标,为水利工程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3]。
3.2 满足管理考核的有关标准
在水利工程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政府部门为了推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出台了水利工程考核方法,这一考核方法的出现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提供了规范标准,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带来了重要支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想要在有效管理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实现考核评分的最大化体现,就必须要不断的提高、更新工作水平,使自身的工作水平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实现考核高评分的同时,使自身的管理工作思路、行为能够成为业内的典范,为推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与建设带来良好的动力支持[4]。
3.3 满足水利行业的具体发展需求
从我国当前的水利工程现代化发展效果及其未来发展目标的分析来看,我国水利工程现代化发展必然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模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大力发展自动监控、集成化信息化管理等技术的同时,也要做好对全面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因为再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也取代不了“人”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其最多只是辅助管理人员的技术手段支持而已,所以实现科学技术与专业人才的双向发展,才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现代化发展的正确道路。在确定这一发展方向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尽力实现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以此来满足水利工程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也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综合水平的进步带来支持[5]。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要想达到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技术与全面素质的提高相符合,且不可以利用固定化的标准去衡量。此外,水利工程要想达到管理现代化的有关建设,必须加强维修经费与建设资金等相关投入,对于每一个企业达标的经验而言,需要达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应该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在水利工程管理时,应该对此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李俊鑫,孔维佳.论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233.
[2]丁正红.探讨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的目标[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3):156.
[3]范锡山.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目标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6):95-96.
关键词:水利管理;水库管理;思路
在新时期,水利工程在肩负着城市供水、防洪减灾、农业灌溉等基础功能的同时,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政府以及上级水利部门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提出体制改革目标,另一方面,整治、改造措施现已实施,并加大投入力度。但必须承认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期的水利发展管理仍然存在着问题。以下就当前水利管理应对新时期问题与机遇提出一些思考。
一、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思想认识上的误区。水利工程的工作很多是强调建设而疏忽管理。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比较注重工程项目建设,而轻视工程管理。在投入上,基本建设投入多,而对设施的管护、运行维修的投人相对较少。这使得已建工程的运行管理不规范,管理方式单一。总的说来,水利部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水利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二、水利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1.转变思想
水利部门的管理工作要从提高思想认识上着手,坚持管理与建设并重的原则。首先,要切实采取措施,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用人机制、完善法规标准,逐步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其次,建设要为管理创造条件。新建工程除了主体工程外,管理设施必须纳入工程设计内容,为管理创造必要条件。最后在增加水利建设投资的同时,还要建立良性运行的水利管理机制,建管合一,这样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方便责任的追究,好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2.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现代化水库管理,就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依靠现代科技,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改进管理方法。
(1)明确管理范围
现代水库管理范围、管理工作内容相应增加,在管好水利工程建筑物及其配套设备的同时还应管理流域植被,库区水环境。管理的职责,不仅仅是保证工程设备的安全运行,还要包括对水质水量,合理利用的监管。对库区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并写出治理改进建议,以保护水库的水质和蓄水能力。
(2)预防为主
水库管理工作责任重大,所以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整个库区环境进行宏观检测,将预防为主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只有真正做好了预防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3)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推进水库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标准化的实施可以减少管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就要先制定管理标准,管理标准的制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细化、量化和具体化,便于定岗定责和自动化管理。此外,管理标准应定期修改,不断完善。
(4)加大宣传力度
水利资源发展要获得各方面的支持就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努力使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水库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当地政府、计划、财政等部门汇报,争取得到他们的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扶持。
三、水利管理工作的重点
新时期的水利管理在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的同时,仍要以工作管理为主要内容,着重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保障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行,发挥其效益。平时要对水库的各项设施进行看守保护,使其不受人为的破坏。在汛期,更要加大安全巡防的力度,及时发现隐患,定期确定工程设备性能运行的完好程度。技术人员偏少、技术力量薄弱、整体学历层次较低是水利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大势所趋。定期培训,重视人才培养,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把人才培养投入计划纳入财务预算,给予保证,这些都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研究,探索适合水利工程发展的管理办法,是水利管理工作的新项目。在现今的水利管理中,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传统、原始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要系统研究水利工程管理,探索出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实用性较强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邓元清.现代化水库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6).
[2] 加快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努力开创水利建设与管
理工作新局面[N].中国水利报,2011-05-26(1).
On the Water Conservancy Administration Work in the New Period of thinking
WANG Li-juan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实施路径
在国家现代化实施和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一直是水利工程管理由传统的管理形式向现代水利管理改革的重要标志。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不是一项独立性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通过优化设计体系,提升设计层级,从而实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发展和管理体制下,深入分析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实施路径,对于促进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实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
1.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在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过程中,要创新设计和发展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设计思想上,要求实施方案的设计应该重点强化生态保护,并且符合水利工程管理发展的整体趋势,在对相关因素与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的时候,不能单纯考虑经济效益和发展效果,更多的要注重相关工作,要通过水利工程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实现生态的发展,从而促进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朝着预期的目标靠近。在精细化和现代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尽可能减少对原有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与此同时,还要利用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契机,实现对水利工程的修复与补偿,提升总体发展水平。在设计实施过程中,充分融入生态主义理念,要充分考虑到水利工程的多样化特征,进而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发展目标。2.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表现形式。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在科学设计理念指引下,外在表现形式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自然设计上,要求工程管理的整体设计根据工程建设的整体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自然设计和实施,争取最大限度的适应水利工程管理和发展的实际特点。此外,还可以通过本土化设计,根据不同的建设条件,尽可能选择适合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实施路径,突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特征。此外,根据现代设计实施理念,进行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设计还要体现保护性设计原则,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特点,构建高效的精细化和现代化机制。
二、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实施路径分析
1.不断健全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确保现代化与精细化进程的顺利开展。在深入开展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进程中,健全和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此过程中,应该首先明确主要的发展方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作进程的制度化和标准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工作的实施:首先,应该充分落实相关岗位职责。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需要经过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单靠某个部门或者某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应该重点落实责任机制,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岗位分工和相应职责,做到各司其职,促进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其次,应该健全岗位管理考核机制,采用绩效考核和监督的形式,督促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从而有效督促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进程。2.运用高效管理运行机制,培养高素质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无论对于那个领域来说,人才的整体素质对于建设和发展结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水利工程管理领域同样也不例外。因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对人才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加大人才培训的力度,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提升现有人才的整体水平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利用较高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从而促进人才质量的进一步提升[4]。除此之外,在培训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强化人才的责任感,提升他们的使命意识,积极鼓励全体员工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3.结合水利工程管理发展的实际特点制定现代化和精细化实施策略。在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实施过程中,应该践行科学发展理念,最为重要的就是尊重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特点。从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精细化与现代化的实施是发展进程中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应该尊重水利工程管理自身的实际发展特点,创新实施路径[5]。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遵循一定的科学理念,并且在该理念的指引下开展现代化和精细化工作,要充分注重水利工程管理的整体效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求能够体现水利工程发展的整体特点,而且还应该注重水利工程管理的现实路径,充分发挥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从当前的水利工程管理发展实践来看,不同地区之间的水利工程建设,都有其各自的发展特点,要想采用统一的建设和发展标准进行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显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较多的问题,不利于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进程的整体推进。4.贯彻水利现代化管理观念,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的建设实施,应该正视并尊重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矛盾,作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设计和实施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创造能力,利用有限的资源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性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探索并改进实施的正确路径,改变传统精细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端[6]。除此之外,还要体现出实施效果的丰富性和层次性,要实现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相协调。也就是说,在水利工程管理期间,应该将经济因素、生态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水利工程管理的持续发展,明确具体的实施路径。在开展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过程中,节约用水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应该将节水理念作为关键因素考虑到现代化和精细化实施过程中。这一切都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充分践行生态主义,实现生态保护与水利发展的双重目标。另外,要根据不同水利工程的用途及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式与理念,通过局部补偿等方式,减小现代化与精细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实现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水利工程管理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应该抓住良好的发展契机,强化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不断探索和改进发展方式,健全水利工程管理机制,确保现代化与精细化进程的顺利开展,从而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昊华,倪大银,马云霞等.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1,11(6):60-63.
[2]李毅,张耀文.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93-93.
[3]李斌.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2346-2346.
[4]刘振宁,王红英.浅述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及精细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5]高兴贤.刍议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2):1107.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投资逐年加大,各地区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也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尤其在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推动下,创建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在各地区纷纷展开,宁夏河东灌区也在积极探索创建本地区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实践。
1 基本情况
河东灌区包括干渠河东总干渠5.04km,秦渠60km、汉渠43.381km、东干渠54.4km、马连渠16.233km、支渠农场渠31.6km、波浪渠12.433km,渠道总长223公里,灌溉面积110万亩,渠系建筑物1037座,其中主要建筑物进水闸51座,涵洞43,排洪渡槽3座,引水渡槽4座,跌水(滚水堰)15座,支斗口454座,工程数量众多,分布广泛(青铜峡市、利通区全境、灵武市),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投资逐年加大,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开展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达标工作迫在眉睫。
2 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灌区大中型基础水利工程建设由水利厅统一招标实施,工程建成后交由我处管理,管理处统一管理本辖区的重点工程,再将一些工程交由相关基层管理所维修养护和管理。每年初各管理所根据对所管渠道工程设施的检查结果,提出本所的工程维修养护工程计划,上报管理处防汛工程科,处工程科统一汇总并由管理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会同管理所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定项后,统一下达工程维修养护计划,各所负责按计划实施。大一点的工程由管理处上报水利厅,由厅里审批列项实施。长期以来我处在工程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工程管理体制不顺,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2)许多工程设施老化、缺少基本的观测设施设备;(3)没有界桩和标示、警示告牌;(4)各项预案不完善,针对性不强;(5)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本次作者浅谈的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创建主要围绕解决灌区工程管理的这些问题而开展。
3 实施方案初步构想
3.1 理顺管理体制
2013年水利厅各渠道管理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后,渠道维修养护经费由财政上统一拨款,这样大大解决了之前管理处自收自治时期渠道维修养护经费短缺的问题,但是对工程养护经费规范化使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于财政资金对水利工程投资改造逐年加大,水利工程规范化创建也势在必行。这要求:(1)合理科学安排维修养护资金使用;(2)改变以往重视工程建设,轻视后期管理弊病;(3)定员、定岗、定责,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改变人事、分配制度在传统计划经济下的不合理做法;(4)制定有效的工作流程与管理
标准,并且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依照相关流程与标准进行执行。
3.2 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在水利工程规范化创建之初,就要对现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科学高效的规章制度是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基础。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要健全人事、财务、学习、责任等相关制度,并且对管理制度进行合理划分与落实。例如应将关键制度和图表制作成统一规格明示;制定管理处工程规范化创建标准。
3.3 落实创建经费,积极开展选取试点
管理处工程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管理难度较大,水利工程规范化创建不可能一下全部成功,首先应以渠系或所段等因素划分创建单元,创建之初应选取有代表性的试点进行;其次水利工程规范化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管理处应分配规范化创建专用资金予以支持。
3.4 明确工程管理界限及标示
在去年的工程管理范围确权划界活动中,管理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对渠道及建筑物沿线的管理界线进行了管理确权,但由于长期以来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还有很多范围权属存在争议,现阶段要想实现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就必须要在确权划界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巩固成果,真正明确落实管理范围的界线和权属,为日后实现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
目前我处许多建设物都没有明确的标示和统一的样式,要想达到规范化管理水平,这些工作都应制定相应标准,配置齐全。
3.5 组建工程规范化创建小组,制定职工培训计划
工程管理从头到尾是一盘棋,各职能科室虽职责分工不同,但必然存在各方面的关联和交集,要想实现工程规范化管理必须成立工程规范化创建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主持,工程管理科室牵头,各职能科室在保证日常工作情况下,抽调人员专司其责,通力协作,方能实现。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管理过程中涉及多个专业的内容,这要求管理人员的素质要达到一定水平。这就要求要制定实用、有针对性的职工技能培训计划,努力提高一线人员与维修养护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
3.6 加强工程巡查观测,规范工程巡查记录
加强工程在日常运行的巡查观测,发现在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的进行维修养护,是保证工程能正常长期运行的首要条件。同时将巡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详细的记入到统一编制印发的记录本,作为一项长期工程资料进行保存。
3.7 结合美丽渠道建设,开展工程管理区环境美化,营造水文化氛围
目前全厅都正在部署实施美丽渠道建设,美丽渠道建设是工程规范化管理的一部分,由于我处水利工程多,分布广,在美丽渠道建设时首先将重点建筑物管理区环境结合水文化进行统一规化、整治,达到管理区环境优美,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普及一些水利常识、先进人物、水利历史故事等。
3.8 结合管理处信息化建设实现水利工程自动化、信息化,建立工程管理数据库
水利厅现在大力推广鼓励实现水利信息化,我处灌区的现状是水利工程大多老化,缺乏自动化控制系统,信息化系统也刚刚起步。我认为水利工程规范化创建成果应是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园林化、法制化、标准化高度整合的产物。建议建立水利工程数据库,打造一个富有朝气的信息化建设团队,为水利工程规范化创建注入生机活力。
3.9 推广试点经验,形成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长效机制
通过选取的试点规范化管理创建实践经验,树立成功典型。在此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为管理处全面开展水利工程规范化创建提供参考。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成果长期性和规范性,在水利工程规范化创建之初,就明确完成后将采取验收考核,定期、不定期抽查和日常检查等后续管理制度,确保创建工作长期有效推进,最终形成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一项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 建设管理体系 技术标准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兴建了一大批河道堤防、水库、水闸、大坝等水利工程。我国的水利行业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成为WTO的一员,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建设更加符合这些标准的技术标准体系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我国现行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的标准进行分析,揭示现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新标准,以便更好地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配套相关水利工程管理项目标准。逐步改变现行体系缺项多、起点较低、技术工艺不配套等现状,使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我国现行标准体系的简介
我国现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主要由《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水利技术标准汇编》、《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负责的标准项目现状表》中的相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及工程建设所采用的国家标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及机电设备的安装等方面的施工标准。水利工程管理标准根据工程类别进行分类,包括了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技术、河道堤防工程项目管理、水库大坝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闸工程项目管理等。
二、我国现行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与管理技术标准体系中,一共有163项技术标准。其中综合类标准为19项、水利工程建设类标准为102项、水利工程管理类标准为42项,三者分别占标准总数的12%、62%、26%。另外,我国现行的标准体系中,强制性标准106项,推荐性标准23项。因此,在水里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体系中强制性的标准占主要部分。在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中,施工质量检验类的标准有6项,验收及评定类的标准有14项。因此,在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的现行标准体系中,涉及工程建设的安全及环境标准的只有2项,明显较少。同时,对于验收及评定的标准只有14项,其中10项都是评定类的标准,验收标准明显不足。
三、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
首先,从对我国现行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行体系主要以强制性标准为主,推荐性标准为辅,这种体系标准不适应我国加入WTO协定的相关要求。因此,在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中,我们应该后对现行体系中的强制类标准做出一定的修改。并且,应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来修改并组编强制类标准较低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
其次,对于加入WTO后,现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标准中出现的结构不合理、不配套的项目建设标准要予以修改。进一步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来配套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同时,建立配套的施工技术标准并符合我国相关行业的标准。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不断完善,我国新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的建设与评定做出了新的规范。水利建设行业等建设行业要实现验评分离,严格实施好工程验收标准。
第三,对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中技术内容相对比较陈旧的部分要加以修改。由于我国现行体系标准是在上世界八九十年代编制的,应该把这些工程建设施工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的反应上去,以更好的配合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标准中缺少与环境安全及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加以补充。
第四,重新整合并编制相关强制性的工程建设标准。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之后,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应该对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强制类标准加以认真审核并从“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考虑,全面贯彻实施相关标准。并对零散不完整等条文进行填充,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汇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新体系的建设一定要符合国家现行法规的要求,并且新体系的核心内容要以我国法律、法规、WTO/TBT协定为基础依据。
第五,加快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修订。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特殊的工程建设项目,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提高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标准制订,不断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必然举措。因此,通过新体系的建设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及技术标准,是我国建设的水利工程有标准可依,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同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江、河、湖、库等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新标准体系能够更好的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配套相关水利工程管理项目标准。改变现行体系缺项多、起点较低、技术工艺不配套等现状,使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结论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立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的WTO协议,深化建设标准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新的体系建设还能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并且,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于河道堤防、水库、水闸、大坝等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需要新的标准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我国的建设水利工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经验也应加入到新的标准体系中以更好的适应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成为WTO一员之后,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建设更加符合这些标准的技术标准体系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概念;内涵;思路;目标 ;内容;途径
1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概念与内涵
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为适应水利现代化需求,而创建一流、先进、科学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其不仅是硬件的现代化,也是软件的现代化、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现代化, 主要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高标准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和先进的调度监控手段、掌握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的管理队伍等,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精细化是现代工业化的一个管理概念,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精髓、精品、精通、精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细化管理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其基本原则是“精、准、细、严”,“精”是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准确、准时;“细”是做细,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做细;“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在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即通过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 进而从总体上提升单位整体效益。概言之,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将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如果管理没有达到精细化,就谈不上现代化,同样,如果说实现了管理现代化,那具体管理工作也一定是做到了规范化、精细化。
2 实施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2.1 基本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树立民生水利工作理念,以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工程管理良性运行机制体制,研究制定、完善工程管理标准和相关管理制度、办法,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工程信息的基础上,以标准化推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以信息化推动管理现代化,建立健全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发展的根本性转变,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2.2 具体目标
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进行系统化、精细化梳理, 认真开展工程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编并入库,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建立数学模拟系统,逐步实现工程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建立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水情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系统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公共通信传输线路,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传输、信息存储管理和在线分析处理,实现对工程运行状态的安全评估和预测预报,实时掌握工程的运行状态,为快速、准确、科学制定工程维护管理策略提供决策支持,更好地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科学调度服务。
3 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主要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重点需要加强工程管理设施与监控手段建设,结合完善有关工程基础资料、管理标准与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工程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精细化、现代化。
3.1 管理体制方面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实施内部改革,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上大胆创新,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推进维修养护队伍市场化工作,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3.2 管理制度方面
按照有关技术标准与管理规程,结合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及其考核标准, 认真开展水利工程基本资料收集、整理,健全和完善工程管理标准、运行检查表格和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标准、管理制度体系,实行严格的工作考核,为实现工程“精、准、细、严”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3.3 管理设施与手段方面
3.3.1 监视系统建设
建设工程视频监视系统,监视工程的日常情况诸如河流流势,大坝、闸门运行情况以及破损情况等,节省人力物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防洪调度及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提供准确的实时依据。监视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监视点布局合理、数量足够,信号传输系统快捷、清晰,保证监视的全面性、实时性。
3.3.2 监控系统建设
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根据工程管理的需求,建立工程监控系统,通过对各监控点的图像、语音、数据进行处理,实施监控,并结合远程视频技术的应用,及时了解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远程控制工程的操作(诸如闸门起闭等),实现统一操作,统一调度,体现工程管理现代化。
3.3.3 监测系统建设
完善工程监测设施,建立仪器先进、定点监测与移动监测相结合、监测点全面、传输及时的监测系统。对工程发生的裂缝、渗水、沉陷变形等情况及时监测,准确地传至管理中心, 从而做出及时迅速的处理,在改变现有工程设施远不能适应现代管理需要局面的同时,也为地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3.3.4 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建设
工程维修养护是日常管理重点工作之一, 加强维修养护工作, 实现维修养护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选择典型堤防段试点建设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将非常必要。结合网络技术、地理编码、地理信息技术、GPS、GPRS、信息安全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 建立维修养护巡检系统,实现信息实时传输,具备考勤、位置查询、巡查问题上报、信息查询及问题协调处理等,从而推动维修养护管理工作程序化、精细化。
3.3.5 安全评估系统建设
安全评估系统是“工程管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件,工程管理的数据和信息量是大量的, 各种数据都需要按一定结构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数据库, 通过数据库存储及处理系统建设, 构建工程管理数字化集成平台。
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对自然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对工程实体、水流运动等等各种自然现象进行各种尺度的实时模拟,形成一个面向具体应用的虚拟仿真系统,对工程信息进行安全评估与综合处理,为准确揭示和把握工程在运行中遇见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3.3.6 运行管理系统建设
建立内容全面的决策支持库,涵盖诸如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历史上处理同类问题的经验和教训,专家评审意见,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工程规划的布局及其具体要求,各种工程管理的模式、运行管理情况,工程管理考核情况,工程管理技术及相关管理人员技术要求等,形成方案决策的大背景,将数学模拟的各种方案结果置身于此大背景下进行优化分析,从中选择一个可行方案。同时对数学模拟的结果进行后台处理,使之以较强的可视化形式表现出来,为决策者研究、讨论、决策提供支持。
3.3.7 建设管理系统建设
该系统对在建工程各种信息及参建单位有关信息实施网络信息数据库管理,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缘由、规划、设计、招标投标和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以及投资管理等。
3.4 队伍现代化建设方面
水利工程现代化及精细化管理需要高素质的水利管理人才,为确保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措施来抓。着力改善人才结构,大量引进和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加强水利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强化管理队伍的技术培训,研究管理队伍健康、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真正调动好、运用好、发挥好管理队伍的积极性。
4 实现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基本途径
4.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近年来,国家针对工程管理实施了系列活动,进行了水管体制改革,中央及地方财政每年下达一定的维修养护经费,工程运行管理得到了根本性保障,但是人们的“重建轻管”思想仍未从根本上扭转,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发展,究其根本原因,是对建管并重、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负起责任,坚持建管并重,从水利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逐项强化和落实责任,提出管理工作实施的具体措施,并将具体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并及时了解工作实际,协调解决问题,督促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从而实现水利事业的更大发展。
4.2 继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进一步加强配套制度建设,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上大胆创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内部运行机制,围绕保证维修养护质量、降低维修养护成本, 进一步研究日常维修养护管理程序,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促进维修养护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建立工程维修养护竞争机制,尽快实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并通过研究制定维修养护市场准入机制、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维修养护市场秩序,维护市场良性运行行为。
4.3 实施科技创新,实现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在管理上的运用
进行科技创新,是水利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必要途径。因此,必须进行管理现代化发展规划,积极研究、引进、推广使用管理新技术,建立安全监视、监测系统, 实现工程运行自动化控制,增加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通过实掌握和了解工程运行状态, 评估工程安全状况,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推进工程管理现代化进程。
4.4 全面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人是工程管理的实施者,是管理的主体,如果没有一大批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实现工程管理现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在引进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大管理技术培训力度,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提高水利队伍的政治、文化、技术等综合素质,使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全面适应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同时研究制定激励措施,真正涮动人才的积极性。
4.5 狠抓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
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作为促进工程管理的一项有力措施,必须长期坚持不懈。需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加强工程管理考核工作的领导,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目标要求,围绕各自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的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协调、沟通、指导,形成合力,积极推动国家级水利512程管理单位建设,努力实现工程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现代化。
4.6 继续狠抓工程日常管理以及调度运用管理
按照工程管理要求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加强水库大坝、水闸及堤防险工等主要工程设施检查检修,特别是汛前的的隐患排查,确保设备完好、正常运行;进一步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经批准的调度运用方案,实施科学调度,确保工程安全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