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0:52:41
导语:在航空航天的关系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对法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影响法国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受其国内法及欧盟相关法律约束。总体来看,欧盟在这一领域法制化程度较高,其法律规定因其联盟成立宗旨与目的而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根据《两用物项规章482/2009》的规定,附件2中项目适用欧盟通用出口许可,这一许可在欧盟各成员国国内均具有效力。在2011年规章修订之前,欧盟通用出口许可的范围仅包含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瑞士和挪威七个国家出口清单所列极敏感两用物项以外的其他两用项目。2011年修订后的欧盟通用出口许可共分为六类,附件2a即为原文本中附件2所涉及的欧共体通用出口许可,附件2b、2c、2d、2e、2f即规定了向其他指定目的地出口指定物项的内容。随着修订后附件2中两用物项类别及出口目的地国家的增加,欧盟出口贸易领域也日益扩大,不仅降低了出口成本,还提升了欧盟成员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促进法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04年1月1日起,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GroupementdesIndustriesFranaisesAéronautiquesetSpatiales,GIFAS)即代表了法国航空航天及国防安全领域企业的利益。航空工业企业是航空工业的主体,其中法国大部分航空工业都加入了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目前,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目前有包括法国飞机制造公司、空中客车公司、泰雷兹公司等在内的322家企业。这些企业活跃于航空航天工业的各个领域,如军民用飞机、直升机、发动机、导弹及武器、卫星及发射系统,安全防卫系统以及相关软件应用等等。协会中的积极成员可以分为主要的合同商及大型承包商,机载设备生产商以及航空中小企业委员会中的中小型企业三类。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每年都会年度报告以公布上一年度法国航空航天产业在航空航天及国防安全领域的重要数据。根据法国航空航天协会2012-2013年年度报告,法国航空航天工业总收入,通货膨胀调整前后总收入及出口收入比例。由图表显示数据分析可得法国航空航天企业订单中出口合同占绝大比例,出口收入在通货膨胀调整前波动较为明显,在通货膨胀调整后较为平稳,同时可以预见到随着欧盟出口贸易领域的扩大化,法国航空航天产品出口订单及收入也将在日后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为符合《两用物项规章428/2009》的基本原则以允许成员国出于对其国家安全或公共政策之考虑限制两用物项出口,规章第4条引入了全方位管制条款,即允许在某些情况下,成员国可对未列入附件1和附件4中的两用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条款的制定源于使出口管制项目的更新与技术飞速发展相一致的需要,同时也可限制因技术创新而未列明在附件1和附件4中但可用于军事的民用物项的出口。此外,根据规章规定,成员国还应成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及出口管制协议的成员,法国一直致力于推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核武器扩散,同时还积极参加与信息交换、透明化相关的国际实践。在常规武器领域,法国实行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其中涉及到联合国的宗旨及原则,人权,禁运及其他国际社会所认可的限制性措施,武器管制等。这也为法国进行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的同时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能更为有效的保护本国国民及航空航天产业的利益。
二法国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目前,在《两用物项规章428/2009》附件2所含六类欧盟通用出口许可中的2c、2d、2e三类都已将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列为出口目的地之一,但欧盟及法国对华出口管制总体而言仍未放宽。航空航天产品因其自身特殊性而具有军民两用性质,我国目前尚未出台相关出口管制的专门立法。我国作为航空大国,在与他国进行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应借鉴法国及欧盟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我国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制度。
1加快我国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
法律制度制定进程我国现已成为国际航空航天市场重要一员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航空航天产品出口法律制度却远远落后于美国、法国等航空航天大国。目前,我国没有关于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的专门立法,相关规定散见于各类行政规章及部门规章中。目前现行有效的主要有《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通用许可管理办法》(2009年)、《民用航空零部件出口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出口管制条例》(2006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2007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两用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条例》(2002年)和《有关化学品及相关设备和技术出口管制办法》(2002年)。从效力等级来看,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多属于行政规章,与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相关的核心法律文件均属于部门规章,其效力等级较低且项目类别繁琐。从法律文件制定及修订时间来看,其管制清单项目内容都已与当前国际航空航天市场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法律文件条文设置上来看,我国规定都较为笼统,对航空航天产业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我国应当借鉴法国及欧盟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法律制度的做法,在短期难以制定专门立法的情况下,应先明确军民双线的出口管制模式,对两用物项出口管制制定专门立法,在该法中确定管制项目类别,并将各类别的具体项目内容规定于法律文件的附件之中。这样既提升了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又统一细化了现有的各类部门规章,同时设置全方位管制条款以弥补法律的滞后性,为各企业实际操作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并发挥指导性作用。
2积极参与多边出口管制机
制从法国的航空航天产品出口管制的发展沿革不难看出法国一直都是多边出口管制机制的成员国。多边出口管制机制不仅仅是提供国际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由于成员国之间实行通用的出口管制清单及许可程序,既保证了交易环境的稳定与安全,还可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将风险较低物项的出口程序简化从而使得交易更为高效。当前国际社会的航空航天大国多为“核供应集团”、“澳大利亚集团”、《瓦森纳安排》等多边出口管制机制的成员国,我国也应当跟国际社会主流做法相一致,积极参与其中,提升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其他航空航天大国的交流合作。
3改善与他国的经贸关系
关键词:航空航天器;技术创新;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180-02
引言
技术创新在当今世界性竞争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作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与作用更加重要。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无论是用于技术创新投入的资金或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研发人员,均十分稀缺。这就要求在对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进行决策时,必须有坚实的科学根据,以使有限的技术创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科技数据的限制,有关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的定量分析相对匮乏。笔者通过对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的定量分析,得出这一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与作用,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依据,使决策更为科学客观。
(一)指标选择
技术创新的衡量涉及到创新过程的三个主要方面:创新投入,如资金和人力资源;创新的中间产出,如新发明和新知识;创新的最终产出,如不断提高的收入和利润。在考察技术创新过程时,采用R&D费用和从事研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这两项指标作为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专利申请量作为技术创新中间产出指标,产品销售收入作为技术创新的最终产出指标。
(二)数据说明
表1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为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有关情况。由于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基本属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因此,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有关数据可以代表这一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技术创新投入与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分析
以专利申请量为因变量,R&D经费、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为自变量分析技术创新投入与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首先,用Excel做因变量对于每一个解释变量的一元回归分析。其次,以专利申请量为因变量,R&D经费、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为自变量,对数据用Eviews5.0进行二元回归分析。
F-统计量与T-统计量的值均不大,说明模型的总显著性水平不高,参数也不显著,模型从总体上无效,专利申请量与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两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这也许是因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有些时滞,在后面的分析中将会考虑这一点。
虽然F-统计量的值较大,模型的总显著性水平比较高,但X2的T-统计量较小,参数并不显著。由此回归分析也可推测,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对专利申请量的影响可能存在时滞,导致了Y与X2的关系不那么有效。然而模型从总体上是有效的,这从F-统计量可以看出。
由上述分析和经济理论可知,专利申请量和R&D经费、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之间可能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它们之间是技术创新投入和中间产出的关系,因此可以考虑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估计:
模型从总体上是有效的,这从F-统计量可以看出。但X2的T-统计量依然较小,参数并不显著,可能仍然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对专利申请量影响的时滞导致。
那么,将滞后变量引入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的比较理想的结果是将R&D经费、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同时滞后一期的模型:
不管是参数有效性的T-检验还是总显著性水平的F-检验,都是十分满意的。由以上模型可知,专利申请量对于R&D经费投入的弹性系数为β1=1.798999,说明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R&D经费投入每增加1%,专利申请就增加1.798999%,对于科学家和工程师投入的弹性系数为β2 =1.562005,说明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科学家和工程师投入每增加1%,专利申请就增加1.562005%。β2反映的是专利申请量的规模报酬情况,β1+β2 >1,专利申请量为递增规模报酬。这里,β1+β2=3.361004远大于1,说明技术创新投入R&D经费、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每同时增加1%,会带来中间产出专利申请量3.361004%的增长。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投入R&D经费、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增加的比例会带来中间产出专利申请量更大比例的增长。
(二)技术创新中间产出与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分析
以产品销售收入为因变量,专利申请量为自变量分析技术创新中间产出与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用Excel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两行表达式:
F-统计量与T-统计量的值均较大,变量产品销售收入与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解释变量的系数7 085.639可以看出,专利申请量稍有提高,产品销售收入就会有很大的增长。因此,专利申请这一技术创新中间产出对最终产出产品销售收入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以上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在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投入R&D经费、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的增加会带来中间产出专利申请量更大比例的增长,而专利申请这一技术创新中间产出又对最终产出产品销售收入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首先,R&D投入(包括R&D经费、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对专利产出具有正的、显著的影响,说明增加研发投入确实可以极大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专利申请)。专利申请量对于R&D经费投入的弹性系数为β1=1.798999,对于科学家和工程师投入的弹性系数为β2=1.562005,β1+β2=3.361004,这些数据都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起步较晚,技术创新起点较低,因此稍有技术创新投入就会带来较大的专利产出;而发达国家这一产业起步早,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很强,再要进行原始创新难度很大。其次,技术创新中间产出专利申请对最终产出产品销售收入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回归系数为7 085.639,说明专利申请量稍有提高,产品销售收入就会有很大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地广人密,企业数量较多,一旦专利申请增加,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新技术就会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产出获得较大增长,产品销售收入随即增长。再次,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从研发投入到最终取得产品销售收入是通过技术创新中间产出专利申请这一中间变量联系起来的,中间产出对投入反映较敏感,最终产出对中间产出反映较敏感,那么投入对最终产出的间接影响更是非常可观。因此,政府应制定国家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总体发展战略和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航空航天器制造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加快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高技术产业化进程,使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 王国顺,张涵,邓路.R&D存量、所有制结构与技术创新效率――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13,(3).
波音公司B787飞机的制造实际上就是一场供应链的悲剧,原本希望生产更快速、更高效、低油耗、材料更轻的飞机,但是用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厂家不同供应商的材料让这款飞机的制造流程成为一场“梦魇”――技术上和供应链的挑战推迟了生产时间表,导致“涟漪效应”。航空航天组织历来强调研究和发展,如今也需要关注供应链管理和制造了。相关的需求也促使航空航天公司聘请第三方物流(3PL)服务提供商管理内向材料运输、生产、维护、维修和大修业务,提供整个日益遍及全球足迹的飞机服务和零件管理等。
运输流之战
制造新飞机的部件都来自十多个不同的国家,前置时间不断增加,复杂的海关清关流程,给供应链经理带来各种挑战。如何才能通过正确的模式、正确的贸易渠道获得正确的零部件、正确的订单?
2013年4月,空中客车公司在美国阿拉巴马州投资6亿美元建设A320系列客机的总装线,飞机装配计划在2015年投入运行,并将于2016年第一次交付新飞机。这个位于墨西哥湾沿岸项目将使零部件从全球各地通过远洋轮和其他交通工具进行交付。空中客车正在促成其供应商也在该地区设立相关的设施。
新的和当前生产线都需要零部件的内向物流实施改进。航空航天制造公司正在简化流程,并连续同步制造过程。其中一个改进涉及到如何运输部件。虽然大多数飞机组件都可以通过普通物流业务完成,但是涉及到引擎或机翼机身等需要专门的操作处理。鉴于紧凑的生产时间、业务的性质,航空航天制造公司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利用货机运输,也使用一些地面运输工具(铁路和轮船),这里面就需要认真协调和配合一致,特别是处理转储、配套等任务,包括提供运输顺序和部件的可见性、确定交付的总成本和同步供应商的材料的流动等。
作为制造业供应链,我们需要“纪律”――内向物流实施更多的同步,而不是整天应对紧急情况。除了按照成本高效方式运输部件,航空航天供应链经理们必须满足越来越紧凑的交付时间窗口。在过去,交付时间表很容易排序,因为制造商安排了缓冲库存,但是今天生产节奏的加快以及库存的减少,使制造商必须更频繁地要求他们的3PL管理供应商关系和内向物流。供应链经理们还必须应付伴随全球采购中断而出现的风险。比如2010年冰岛火山爆发打乱了空中旅行,零件供应商不得不通过欧洲南部重新安排地面运输。对于这种风险正在雪上加霜的是,制造商减少了供应商的数量――以前总供应商可以数以千计,如今从成本和运行考虑,不见得越多越好。
或许这时,汽车供应链的做法值得飞机制造商们学习――创建一个供应商村:在生产线的前面建设一个供应商配套仓库。比如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 Aerospace Systems)正在使用这种策略。该军事承包商对其材料流系统进行了调整――为美国最新最先进的战机JSF和大黄蜂战斗机进行供应链改进,“拉”而不是“推”库存。
在过去,公司会向供应商发送采购订单,并指定部件的交货日期。分包商然后在一年中固定的时间间隔交付。但是生产不是这样一定的速度:时间表可能会加速,或落后。当然,这些部件就会建立起库存――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因此公司实施了材料采购拉系统(Material Acquisition Pull System),提供一个最低和最高水平的供应商库存,公司不需要担心库存的大波动,不再需要发出更改日期订单了。此外,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还对库存系统进行了大范围变革,发起了SWAT行动――空间仓储加速转变措施。该项目的目标是减少库存,卖掉27%的库存物资,另有21%迁往较便宜的仓库,然后将一半的库存运输到新的分拨中心,得以退租约6.5万平方米英尺的仓库空间。如今该公司的高密度存储系统能够集中存储以及快速检索货物,并保持优化的库存水平。
尽可能不让飞机趴在机坪上
一旦新飞机投入运行,承运人和他们的合作伙伴就需要机务维护飞机,包括经常和紧急更换零部件。这是成本高昂的承诺,飞机如果因为机务故障停在机坪上,会对航空公司造成许多压力。航空公司希望削减成本和尽可能多地精简开支。因此部分航空公司开始外包非核心业务,通过委托维护、修理或MRO大修,以及外包机上餐饮、飞机装卸货物等等。有些航空公司甚至关闭了自己的机务维护单位。
当一架飞机停场后,时间就是关键所在。不能让飞机趴在机坪上――这时候航空公司主要关切的不是多大的成本,而是机务服务提供商将如何完成工作。
如何让飞机尽早重返蓝天?比如TALA France公司接到客户需要部件的需求后,一个小时内制订解决方案,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交付该部件――通过地面运输、航空方式,甚至随身携带运送。飞机故障往往不可预测,这时灵活性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能支持定期和紧急需要的维护,TALA就想方设法在正确的地理位置做文章,与零部件供应商紧密合作战略性选择合适的位置安排库存部件。
全球这么多飞机在运行,航材紧急订货(AOG)数量不断增加,而制造商正在试图减少库存,这种两难背景下,意味着服务提供者需要提供全日24小时人员配置,应对紧急情况。还有更重要的是准时交货,同时航空部件往往价值高,受到政府严格的规章制约,此时物流业务的可见性就成为行业的必然选择。
无线射频RFID和GPS技术成为大家新兴的选项,以增加可见性和对飞机零部件的跟踪。例如TALA France目前正在考虑使用RFID技术。CHEP航天技术公司提供了集装箱(ULD)和机上餐食推车的解决方案,通过GPS技术测试集装箱设备;通过EDI发送到中央追踪系统。
1研究方法设计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决定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管理和技术水平等方面[1]。评价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般是采用某一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模型中把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相关关系作为一动态变化的过程,经济参数是时间的函数。运用动态分析和均衡分析方法,能够通过技术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来分析技术进步的作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指能够使一定数量生产要素的组合,生产出更多产出的所有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
为了评价我国在大飞机产业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产出间的关系,本文选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航空制造产业多年来的发展进行量化的分析。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为:Y=A(t)KαLβμ式中Y是工业总产值,A(t)是综合技术水平,L是投入的劳动力数,K是投入的资本,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α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μ≤1。从这个模型看出,决定工业系统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固定资产和综合技术水平(包括经营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引进先进技术等)。根据α和β的组合情况,它有三种类型:当α+β>1,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当α+β<1,称为递减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得不偿失的。当α+β=1,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在运用生产函数对我国航空制造产业分析的同时,本文还引入美国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这是因为虽然“9•11”事件对全球特别是美国的民航产业产生冲击,但是就航空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业规模、科研水平还是飞机交付量,美国始终独占鳌头。美国波音公司在民用大飞机制造领域与欧洲的空客公司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占据世界民用航空工业的霸主地位。以其作为代表进行研究,并与我国的航空工业进行对比分析,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
2生产函数指标的选取和回归分析
2.1中国航空工业
以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为研究目标,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选择“航空航天类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指标作为工业产值Y,“航空航天器制造资产总计”作为投入的资本K,“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作为投入的劳动力数L。
由于目前航空制造业包括军用和民用两类,而数据所限这里难以区分,因此,为了考察政治因素对于航空制造业有无直接影响,本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加入政治变量P。我国发生重大军事战略事件的年份,政治变量取1,其他年份为0。这些年份中,考虑到1999年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2007年“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和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具有较强的国际军事战略背景,政治变量为1。于是本文的模型转变为如下:lnY=lnA+αlnK+βlnL+γP近11年来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主要经济和人员情况见表1。通过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处理,取置信度95%,得到回归方程和各系数统计量(见表2)。SignificanceF表示置信度为0.95下的P值,F检验的值554.7877,远大于P值,可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有效。调整后的R2非常接近1,说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关系。t统计量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1-置信度),可认为该自变量与因变量是相关的,此例中三个自变量都符合上述条件,因此都和应变量相关(回归结果见表3)。因此,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生产函数可用如下公式表达
2.2美国航空工业
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AerospaceIndustriesAssociation,AIA)公布的数据,并考虑到美国军事行动的影响,各变量数据见表4。同样取95%置信度,经过统计分析,得到各变量关系如表5所示。为了和我国航空工业变量进行区分,分别取Y*、K*、L*和P*代表美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的总产值、资本、劳动力和政治变量。各变量回归统计结果见表6。经对比,该方程可决系数约为0.78,调整后为0.72,P值也都符合95%置信度下的检验条件。据此可判断该回归模型方程有效,且自变量与因变量相关。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生产函数可用如下公式表达:
3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3.1中美弹性系数对比
从表7可见,无论是中美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都大于劳动力的产出弹性,说明在资本和劳动增加相同比例的情况下,资本引起的产出增加的程度远大于劳动引起的产出增加,资本对航空工业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该行业的资本驱动特征非常明显。同时,两国α+β<1,美国更接近于1,说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即使美国也无法单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取得规模报酬递增。航空工业是一个通过技术进步方能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递增的行业。
3.2
中美投入要素贡献率对比在希克斯中性技术条件下,采用索洛余值法可将产出中技术进步贡献作为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余值”而测算出来。这样,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份额为EA通常称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简称技术进步贡献率。同理,可以求出资金和劳动力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根据剔除工业增加值为负的年份,中国和美国航空工业各要素贡献率情况如表8和表9。经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航空工业的主要贡献来源于资本要素的投入,而美国主要来源于技术。我国航空工业的规模虽然在过去11年中,营业收入增长了近百倍,但技术贡献率并不明显。反观美国,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经济平稳发展,资金实力雄厚,但航空制造业的技术贡献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除了2001年到2005年受到“9•11”事件及其后续影响,其他年份美国航空工业的技术贡献率始终高于资本贡献率。
4结论
本文对中美两国航空制造产业的生产函数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定量的分析结果中,能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在航空制造领域所存在的问题。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在生产函数中所表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产业经济规模的巨大增长是依靠更为巨大的经济投入所带动,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增长则不够明显。这就说明,尽管经历了数十年产业化发展,我国的航空工业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取得美国那样的航空工业发展成就。
国家对大飞机行业的立项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对这一战略性产业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足够的支持,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规模的巨大增长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是仅靠资本而非技术所带动的规模增加并不能真正使得我国航空工业壮大起来。这样的发展过程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因而发展结果也很可能并非所愿。我国的汽车工业、电子产业发展所陷入的产业链低端陷阱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科研和技术转移当中,通过技术进步产生的经济效益带动行业的发展而非资本的增加,改变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根本劣势,这才是我国航空工业走向更高水平所必须解决的真正挑战。
面对资本和劳动力这两大要素的投入,政府在引导航空制造产业发展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增强航空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
(1)转移经费投入。政府对航空制造产业发展的支持除了直接的经费投入外,应当对产业的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以鼓励企业发展的内在创新。针对航空制造业这类尚处于发展初期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研发、运营维护成本以及产品价格较高等特点,应将税收优惠政策从生产、销售(或出口)环节向研发环节转移,如:提高研发费用税前抵扣比例、加速研发设备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
关键词:航空航天器制造;民用飞机;转包生产;大飞机;人民币升值
一、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现状
2007年2月,国务院正式通过了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关于大型飞机方案论证报告,以单通道150座级为切入点,争取用8年左右时间研制成功。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在上海挂牌成立,成为国家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主体。启动了大型客机项目论证工作,邀请国内外400多位专家参与,形成了大型客机的初步总体技术方案。大飞机项目为中国民用飞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目前在民用飞机领域,我国长期处于巨大的贸易逆差。从2002年到2009年,我国的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产值一直处于增长态势,参考历年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出口值,基本可以看出我们在民机领域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平均增长率为15%。这和市场主体效率不高,总体管理水平偏低有很大关系。
二、人民币升值对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影响
1.价值链角度
在民机的转包出口中,我国企业的利润率是非常低的,大概5%的水平,有些企业甚至是长期亏损,依靠军品订单弥补。但对于高价值高精度的生产设备,检验设备仍然依赖进口。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升值使得本地企业高端设备的一次性投入直接减少lO%20%;同时根据成本结构,原料,生产消耗品以及设备折旧费用占20%到60%,这些重复投入则可减少5%-10%,资本投入的降低会吸引更多民营资本的进入,进而显著提高市场效率,由于国有企业原来最大的资本优势被削弱,迫使其更注重管理与产品技术的升级,国内产品的结构层次会逐渐分明,这些都使我国的大飞机项目直接受益,提高我国整机的制造水平,当然这是较为乐观的估计,前提是我国的大飞机可以在10年后可以得到市场的接纳和肯定,同时国内原料和设备企业可以在5-10内完成产业产品的升级,
而对于处于产业链上游飞机制造的一级供应商单纯的外贸采购将失去成本优势,他们可以选择:(1)尽早在中国建立组装厂,一方面可以满足空客在中国的本地化要求(空客公司在天津建立了A320的总装生产线并已投入生产,设计年组装架数接近50架),另一方面,可以借中国的大飞机项目扩大市场占有率。事实证明,很多的一级供应商已经在计划并实施这一策略。美国Goodrich公司已经在天津建设新厂,被西飞国际并购的奥地利复合材料制造商FACC在浙江的新厂将于2012年投入使用。(2)他们可以将外贸采购转到印度或巴西。
对于产业链末端的空客和波音公司,实施本地化策略将成为重中之重。或者考虑使用人民币作为与本地航空公司的合同结算货币。空客在天津的A320总装厂使得本地化策略得以实施。但波音公司目前在中国的主要业务仍为出口业务,相比较而言,人民币升值对波音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影响更为巨大。
2.SWOT分析
S:
汇兑损益会缩小贸易逆差
降低原料设备进口成本
降低飞机维修成本
节约航空公司航油成本和起降成本,使国际航线受益。
W:
产业结构不平衡,初中级产品占多数
国有企业尤其是军工背景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差,影响我国大飞机的竞争力水平。
O:
利润空间的压缩促进落后产品淘汰和产业升级
民机外贸向内贸的转变促进大飞机项目的发展
促进外国企业的本地化策略,带动国内制造业发展
T:
高端设备和原料可能更多依赖进口
吸引热钱涌入,大规模的热钱投资可能催生更多金融泡沫
压缩本土国际化定价的金属制造业利润空间
压缩转包外贸的利润空间
三、结论
人民币升值是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证明。但出于对民族企业的保护,短期内大幅升值是非常危险的。人民币长期小幅的升值,可以直接减少我国航空航天业巨大的贸易逆差。减少行业内制造企业的投资成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会促进企业产品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但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税收扶持政策相配合,为出口企业,尤其是出口民营企业转型建立更公平更健康的投资环境。只有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在行业中引入更多竞争,促进国有企业,以及整个航空航天制造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2020年11月18日下午,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在北京成功举办。那么你们知道关于第十四届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第十四届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五篇,欢迎参阅。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一我爱祖国的航天事业也许是父母给予我一个特殊的“符号”—陶嫦娥,所以从小的我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女孩,我幻想将来有一天我能像嫦娥一样飞上天空,能在浩瀚的苍穹和无垠的宇宙中有一个舒适而温暖的家。小时候,我总缠着妈妈给我讲我们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妈妈告诉我,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从此开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2003年10月15日,我在电视的屏幕上看到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这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这又是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时刻,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神舟六号”再次将两名中国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送入太空。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这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看了《我的祖国》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航天的感人事迹。第一个令我热泪盈眶的故事是万户飞天的故事,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两排47支的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巨大的反冲力将他送上高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一声巨响,第二节火箭筒在空中发生了爆炸,顷刻间,他变成了一团火球,坠落在地。万户牺牲了,万户为光荣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伟大的奉献,他那勇于探索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使我不得不为他所折服,在人们的心中,会永远记住万户这个响亮的名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为“万户山”,而在我的心中,万户已成为了在我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一种鼓励,一种坚持,更是一种激励我进步的理想。
第二个是在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建设中,广大科技人员、工人、解放军官兵做出的贡献: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老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所以我要从小培养与同学团结合作,遇到困难要有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一颗爱国之心,我相信我一定能的。我爱祖国的航天事业!温泉小学:陶嫦娥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二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现代航天器将人们带入了崭新的航天时代。我热爱宇宙,更热爱航天,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航天事业的战士,乘着载人飞船去遨游太空,探索宇宙。
我对航天的理解很浮浅,认为飞机、火箭飞上天就是航天,实际航天领域研究的东西非常广泛,也非常深奥,不管我对航天认识的深与浅,但我非常喜欢航天。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给我买的玩具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飞机,现在家里还有两架遥控飞机模型保存的好好的;还记得我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和爷爷一起做了一支火箭模型,并在全幼儿园观展;上了小学我参加的是航模兴趣小组,在小组里我做了六架飞机模型。当我制作的飞机模型飞在天空中的时候,我想起了杨利伟叔叔,他乘着我国自己建造的载人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这一创举在全世界面前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露了脸。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不断增长,我对航天的理解也逐渐加深了,同时脑子里的疑问也一个一个的接踵而来,如:火箭没有翅膀是怎样飞起来的?人造卫星在天上会不会掉下来?再如:载人飞船为什么能遨游太空?……带着这些问题我买了一些有关“宇宙、太空、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通过学习我初步了解到:火箭是利用发动机向后喷射高温高压的燃气产生及作用力以获得前进推力,并由此向前运动的飞行器,它一般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结构系统三部分组成。人造卫星和太空探测器是无人驾驶的航天器,它拥有高度精密的自动控制装置,迄今为止它们已先后对月球、金星、火星、哈雷星等近距离或实地考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人类称它为“宇宙信息的侦察兵”。人类除了派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到太空考察外,也希望自己能够飞上太空,载人飞船就是人类遨游太空的工具之一,它一般由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对接舱和应急救生装置等部分组成。座舱是飞船的核心,轨道舱内装有各种实验仪器,服务舱则是为航天员提供生活保障的地方。载人飞船可以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作为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的“渡船”,并能与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联合飞行。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于11月3日凌晨1时36分首次空间对接成功,这是在美国、俄罗斯进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40多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说明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我为之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也更加热爱航天了。
我是一名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知道宇宙间还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航天领域里还有许多难题在等着我们去认识和攻关,因此,为了实现自己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美好理想,长大后为我所爱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牢牢掌握过硬本领,争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初一:祝朝遐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三航天航空,是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是一个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正因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及人类的求知欲,才有了今天的航天航空。航天航空是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关系到世界科技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我们需要航天航空,我们更要支持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因为有了航天航空,才有了中国的腾飞。
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中国的繁荣富强;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世界科技的腾飞;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的基础;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将古老神话变成现实的能力……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向往着太空,从古代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嫦娥一号升天,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飞船系列,从北斗导航卫星群到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中国的航天航空目标致力于全面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和服务技术;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开展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空间科学应用;为开展载人登月等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等。
因为航天航空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它的发展基础必须是:综合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水平高,有一定的财政支持,有一批从事航天科技事业的骨干人才队伍,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航天航空事业的腾飞。有了航天航空,才有中国的腾飞。
因为航天航空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发展航天航空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航天航空的发展能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地球人类造福;航天航空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航天航空的桥梁,转移到其他星球居住和生活,开发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航天航空促进了新学科的形成、新材料的研发、新资源的探测、新民用产品的生产。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充分开发太空的旅游资源,让进入太空旅行成为一件平常事,让人们更进一步地与太空有亲密接触。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进入太空奠定了基础。在未来,我们将能用我们
的双眼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以及我们的美丽而浩瀚的家园—地球。太空之旅将不会是遥不可及,因为有航天航空。不久,人类将主宰太空,实现人类发展的革命。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怀有探索浩瀚宇宙的决心和勇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航天航空的发展做贡献,为航天航空事业的腾飞而努力。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航天航空,航天航空的发展更需要我们。
航天发展,中国腾飞!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四尊敬的各位评委们,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在我们心中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能让我们的中国梦飞上蓝天,绽放绚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我的中国梦——航天梦。
一个国家的梦想是什么?用国泰民安四个字来概括比较贴切。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史的国家,从古至今,名垂青史的人物有很多,他们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我想:为什么我就不能为伟大的祖国也尽一份力呢?因此,我从小心中就有着这样一个念头——当一名宇航员。
我十分向往宇宙,只得说,我与星星有缘。打从我记事起,每到晚上,我就爱趴在屋檐下看星星,那一颗颗闪烁着微弱光芒的星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后来,我长大了,通过学习《科学》这门课程,我才渐渐明白,地球是多么庞大,星星是多么可爱呀!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我才觉得,那些亲自登入月球的宇航员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8岁那年,本来不爱看新闻的我,却跟着爸爸这个“新闻迷”看起了新闻。因为我被一则新闻吸引住了——“中国神舟七号登上月球”大家知道是谁这么厉害吗?就是航天员霍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霍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他们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此时,我多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登上月球,在星星的海洋里飞翔啊,看看月球究竟是什么样子,上面会不会有嫦娥、玉兔、和吴刚叔叔?
不过,我知道,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光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光有念想,没有实际行动一定是不行的。所以,现在我的饮食、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要实现我的中国梦呢?
我们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家族,每一个儿女心中,都有着一个小小的梦,小梦连着大梦,一个个小梦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大大的梦,这,就是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让中国更加繁荣、富强。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请大家不要放弃自己的小梦,每一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资格!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五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论文关键词:R&,D效率,高技术产业,大型企业,DEA方法
研发活动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源泉,其效率的高低不仅决定着这些产业研发经费投入的使用效果,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大型企业而言,尤其如此。因此,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的研发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R&D绩效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主观评价法、文献计量法、投入评价法、多层面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因子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等[1]。本文主要采用DEA方法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研发效率,该方法在分析效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1)DEA方法无需假定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仅仅依靠分析实际观测数据,采用局部逼近的方法构造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工商管理论文,就可以对生产单元进行相对有效件评价,具有较大的灵活性。(2)DEA不要求所有的被评价单元采用同一生产函数形式,故它满足“多元最优化准则”,每一个被评价单元皆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生产结构来达到效率最大化,而一般参数方法则追求“单一最优化”,相比之下非参数方法更符合实际情况。(3)对于无效单元,参数方法仅仅能说明无效程度即效率大小,而DEA方法不仅能计算出生产单元的相对效率,还可以指出无效的根源以及改进目标,给决策者提供较多的经济管理信息[2]。
DEA方法中的Malmquist指数法在用于分解全要素生产率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免费论文。首先,它不需要投入与产出变量的价格信息。一般来说,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较易获得,而要素价格信息往往不够完善,该方法避免了价格的失真或不可获得导致的困难;其次,它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成生产效率的变动和技术的变动两个组成部分,这样就能够测算出效率和技术变动的情况工商管理论文,从而进一步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缘于生产前沿面的移动效应还是效率提高的追赶效应;此外,它不必事先假设生产函数,从而减少了模型假设误差的风险。
2.数据来源
按照数据选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比性原则,选取了1995-2007年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五个高新技术行业大型企业的研发数据,以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作为输入变量,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申请数作为输出变量,运用DEAP2.1软件对其研发效率进行了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8》[3]。
二、相对效率分析
DEA方法可以在按规模报酬可变以及规模报酬不变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基于投入法中的规模可变的情况下,并通过多阶段的方法进行的相对效率分析。
1.以行业为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分析
(1)相对效率
从综合效率看,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三个行业的综合效率达到了DEA最优(见表1)。其中,除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之外的四个行业纯技术效率达到了最优;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的规模效率达到了最优;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表现为规模收益不变,航空航天器制造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增,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减。
表1 行业相对效率分析
样本次序
综合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规模报酬
医药制造业
1.000
1.000
1.000
crs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0.887
0.896
0.990
irs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000
1.000
1.000
crs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1.000
1.000
1.000
crs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0.893
1.000
0.893
drs
平均值
0.956
0.979
0.977
注:irs, crs,drs,分别表示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
(2)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
表2 行业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
行业
投入冗余
产出不足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
R&D经费内部支出
新产品销售收入
专利申请数
医药制造业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1434.639
56290.174
37.68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平均
1434.639
56290.174
37.683
从行业的角度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中除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外,都达到了DEA有效(见表2)工商管理论文,即不存在DEA改进的余地。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在产出既定时,应增加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1434.639万元,或者在投入既定时,新产品销售收入增加56290.174万元,专利申请数增加38项,才能达到DEA有效。
2.以年份为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分析
从年份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研发相对效率有效年份为1995、1997、1998、2000、2004。根据DEA有效(C2R)既是规模有效也是技术有效的原理,对这五年目前的R&D投入来说,除非增加一种或多种新的投入,否则无法再增加产出量,或除非减少某些种类的产出,否则无法减少投入量。根据DEA理论的“投影”定理,可计算出使非DEA(C2 R)有效的各决策单元转变为DEA有效的目标改进值(表3)。1996年在保持现有产出水平的前提下,应减少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43361.809万元,同时减少R&D经费内部支出19206.876万元,或者增加新产品销售收入523012.716万元,增加专利申请数77项,才可使决策单元的R&D投入绩效转变为DEA有效。在出现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年份中,新产品销售收入冗余占全部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最大的年份为1996年,投入冗余占到了12.96%,,其次是2002年,投入冗余占比为3.65%工商管理论文,其余年份均在1%左右。也就是说,1996和2002年应大幅削减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才有可能达到DEA有效。对于R&D经费内部支出的冗余占全部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最大的年份为1996,占比为2.19%,其次为2002年,其余年份占比都相对来说较低免费论文。因此可以看出,在1996和2002年出现了大量的投入冗余,应大幅度削减这些年份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和R&D内部经费支出。对于产出不足问题,1996年和2002年出现了明显的产出不足,尤其是新产品销售收入。
表3 年度相对效率分析及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
年份
综合
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规模报酬
投入冗余
产出不足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
R&D经费
内部支出
新产品销售收入
专利申请数
1995
1.000
1.000
1.000
crs
1996
0.278
0.524
0.531
drs
43361.809
19206.876
523012.716
76.290
1997
1.000
1.000
1.000
crs
1998
1.000
1.000
1.000
crs
1999
0.886
0.938
0.945
irs
8019.430
121932.234
3.399
2000
1.000
1.000
1.000
crs
2001
0.569
0.678
0.839
drs
3526.611
3273.362
229501.027
52.333
2002
0.153
0.369
0.415
drs
53837.601
48457.798
749082.579
100.822
2003
0.699
1.000
0.699
drs
2004
1.000
1.000
1.000
crs
2005
0.633
0.663
0.955
irs
1327.376
184607.76
23.359
2006
0.567
0.805
0.704
drs
10776.720
10581.807
168204.741
31.543
2007
0.211
0.455
0.464
drs
42849.723
36542.523
574193.639
87.532
平均值
0.692
0.802
0.812
三、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因素分解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R&D效率malmquist指数的平均增长率为1.1%(见表4),这说明在13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R&D效率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率上升了2.6%,除此之外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从时间序列来分析,2000年malmquist指数增长幅度最大,平均增长率为73.8%,1998年下降幅度最大,为44.6%工商管理论文,这可能成为全国malmquist指数增长幅度不大的原因之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malmquist指数波动幅度较大。
表4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解
年份
效率变化
技术进步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1996
0.941
1.248
0.960
0.980
1.175
1997
0.907
0.618
0.939
0.966
0.561
1998
1.218
0.455
1.134
1.074
0.554
1999
0.950
1.614
0.945
1.005
1.533
2000
0.953
1.823
1.052
0.906
1.738
2001
1.033
1.255
0.966
1.069
1.297
2002
0.966
1.339
0.955
1.011
1.293
2003
0.892
0.712
0.904
0.987
0.635
2004
1.116
1.495
1.148
0.973
1.669
2005
1.093
0.617
1.051
1.040
0.674
2006
1.001
1.209
0.993
1.008
1.211
2007
0.822
0.984
0.940
0.874
0.809
平均值
0.986
1.026
0.996
0.990
1.011
注: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规模效率变化指数。
我国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R&D活动的技术进步率平均增长了2.6%,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了1.1%,规模效率平均降低了1%,纯技术效率平均降低了0.4%。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五大行业R&D活动取得了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小幅提高,但企业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出现小幅下降趋势。五大高技术行业中,除了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R&D活动的技术进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降低外,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R&D活动的技术进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都取得了明显提高(见表5)。
表5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行业Malmquist指数
行业
效率
变化
技术
进步
纯技术效率
规模
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医药制造业
1.000
0.972
1.000
1.000
0.972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0.970
0.931
1.009
0.961
0.903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0.966
1.052
0.978
0.987
1.016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0.984
1.081
0.994
0.990
1.064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1.009
1.103
1.000
1.009
1.113
平均
0.986
1.026
0.996
0.990
1.011
三、结论
采用相对效率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R&D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中主要是技术进步的贡献[5],全要素生产率年度间波动幅度较大,反映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大型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甚至出现效率低下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李军.中国各地区R&D投入效率评估[D].重庆大学.2007
[2]师萍.科技投入制度与绩效评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马京奎,张为民.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4]盛昭瀚.DEA理论、方法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1996
关键词:院系用房管理改革定额面积核算
一、引言
高等学校的公用房资源是办好高校的必要物资保证。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高校公用房可分为院系用房,校党政办公用房,后勤保障用房和产业商业用房。其中,院系用房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的实际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因此,院系用房管理的改革在公用房管理改革中尤为重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随着近几年教学科研规模的扩大,以及一些新兴学科的建立,学校新建了不少楼宇,但是相对于急速增长的需求来说,院系用房的数量仍极为有限,供不应求的矛盾仍在加剧。而且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某些历史原因,院系用房的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有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学校从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大学出发,决心全面推进公用房管理改革,将其列为2006年全校重点工作之一,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院系用房管理的改革。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年的努力,该校资产管理处重新制定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用房管理条例》(试行)。针对院系用房,制定并实施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系用房管理细则》(试行)。本文介绍了该校院系用房改进的管理办法与定额面积核算办法,并成功应用在实际的管理中,受到院系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院系用房管理办法的改革
1.实行“归口、两级”的管理体制。
公用房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不健全是许多高校公用房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许多高校公用房尚未统一于一位校领导来主管,不同的校领导可以审批各自分管部门的公用房;其次,许多高校的公用房管理归口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各部门都有一定范围内的公用房管理权和调配权。这就导致了高校公用房管理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办法。公用房应有专门的行政机构统一管理,不能分解公用房管理的责权,而且公用房的管理外延应更宽泛,尽可能包括所有校属房屋,以便于管理办法或标准的统一制定和实施。为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05年9月成立了资产管理处(从原后勤管理处分离出来),代表学校对全校公用房进行归口管理,由一位校领导统一管理全校房产资源。
另外,学校公用房管理实行学校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成立了“公用房管理与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公用房的分配、调整以及政策的制定;各院系成立公用房管理小组,制定并落实本单位的实施办法。这种两级体制有利于学校科学、民主地制定公用房管理原则和方法,有利于院系公用房管理政策和问题的上传下达,有利于院系根据自身情况切实有效地管理用房、实施公用房管理政策。
2.实行“定额分配、有偿使用”的管理原则。
按传统的公用房管理思想,学校对院系用房分配完全是一种“供给制”,院系要多少房源,学校就得供给多少,学校建房跟不上分房,供需矛盾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为此,我校废除了院系用房无偿使用制度,实行公用房“定额分配,有偿使用”的管理原则。院系根据用房定额标准和用房性质向学校缴纳“房产资源调节费”以建立公用房的自我约束机制,借助经济杠杆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调节公用房的种种弊端,提高了院系用房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教学用房定额面积按正式编制以及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进行核算,定额内占用面积免缴房产资源调节费;科研定额用房面积按学校下达的科研编制及科研任务等因素进行核算,定额内用房面积按正常标准收取房产资源调节费,其中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学校确认的重点科研用房由学校有关部门根据各单位实际工作情况确定房产资源调节费的减免额度;学校公共教室用房,经资产管理处与教务处核定后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使用,不收房产资源调节费;各院系实际占用面积超过总定额一定比例以外的用房上交给学校,确因特殊原因无法退还学校的,应向学校提出继续使用的申请。批准后,其超出定额用房面积按超定额收费标准收取房产资源调节费,另外对自筹资金或引进资金所建房屋,应纳入到各院系用房面积总定额内统一管理,8年内免交房产资源调节费,第9年开始按规定进行核算。
不论房屋地域、新旧、质量程度,在总定额用房面积1.1倍以内(将定额面积放大10%,作为容许占用面积)的面积,按定额标准每天0.2元/m2收取房屋资源调节费,当实际占用总面积超过总定额面积的1.1倍以外的面积,按超定额收费标准每天0.6元/m2收取房屋资源调节费。
关键词:FDI;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外溢
中图分类号:F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1-0022-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在不断扩大,2009年三资企业投资额达到1499.94亿元人民币。在2000年至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时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三资企业投资额平均占比达到43.5%,三资企业总产值占比达67.5%。外资投资已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并且对于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FDI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Globerman(1979)、Blomstrom&Persson(1983)、Kokko(1994,1996)、Aitken和Harrison(1999)等对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在内的多个国家FDI的技术外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东道国的技术外溢效应存在,且主要是通过竞争、示范以及人员的流动等渠道发生作用。国内关于FDI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也比较丰富,例如:江小涓等(2000)通过对北京市科技委认定的48户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取向、技术领先水平、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带动国外配套企业进入我国的愿望、出口方式、研发状况、技术溢出效应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促进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政策”课题组在2001年了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的总结报告,报告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水平,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但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吸引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因素。我国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的步伐,就要从观念、体制、政策、政府工作效率、开放领域和引资方式等许多方面人手,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潘悦(2001)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中跨国投资的趋势和影响,指出在全球化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发展中国家的民族高新技术产业难以具备独立开发条件,而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则是一条现实可行的便捷路径。蒋殿春等(2005)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高技术行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的途径,认为FDI的竞争效应不利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成长,但会通过示范效应和科技人员的流动等促进国内企业的研发活动;在国内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有所不同,受FDI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国内企业的科技活动会对外商投资企业产生“挤牙膏”效应,激发其更强的创新动力;国内企业在与外资的技术创新竞争中很难占据上风。李晓钟等(2008)利用1996年到2006年的数据和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索洛剩余和各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率,结果发现,在不同高新技术产业三资企业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是有差异的,但我国总体上是属于资本投资驱动型增长。钟鸣长、刘新梅(2009)基于广东和福建7市139家与外资企业保持竞争与合作关系的企业为样本获取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u检验)以及相关分析(Spearm an co rre la tion)方法,比较分析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技术外溢效应的不同。研究表明,各种渠道的技术外溢效应都存在,但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些方面比传统产业技术外溢程度要高;对于产业内横向外溢效应,外资企业的进入都引入了激烈的竞争效应,但巾于行业性质不同,使得本地企业模仿和学习外资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手段也不尽相同;对于产业问纵向外溢效应,由于所处行业不同,后向联系与前向联系效应作用方式不尽相同,后向联系效应中本地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外资企业(顾客)要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拟通过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FDI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技术外溢程度,并剖析不同的高新技术行业技术外溢不同的原因,这可为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外资利用质量提供有益的思路。
二、模型构建和回归结果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外溢主要是通过投资企业中人员技术在国内相关行业的流动、跨国企业保持原有国际竞争力的压力所带来的技术进步动力以及跨国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相关技术的示范与应用效应等渠道来实现。
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外溢效应时,由于竞争效应和示范效应难以定量分析,所以本文选用人员流动效应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
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Y=ALαKβ式中Y代表产值,L和K代表劳动力和资本投入,A为技术因子,借鉴夏京文(2009)模型设定经验,其中A与高新技术产业中研发投入R及流人的FDI的溢出效应有关,即A=BRμFDIΦ。因此,调整后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Y=BIαKβRμFDIΦ (1)
其中α、β、μ分别表示劳动力、资本、研发投入的产出弹性,Φ代表FDI的溢出效应系数。若Φ为正且变量显著,则说明FDI溢出效应变化1个单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Φ个单位。若Φ为负数且统计意义显著,则说明FDI溢出效应变化1个单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减少Φ个单位。对(1)式取对数得:
LnY=αtLnL+βLnK+μLnR+ΦLnFDI+C (2)
(2)式中:Y为高新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劳动力投入L,用从业人员年平均数表示;资本投入K,用年末同定资产原价表示,研发投入R,用R&D经费内部支出表示;FDI的溢出效应用高新技术产业中三资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与全行业的从业人员年平均数之比表示;c为常数调整项。
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相关各期得到1995至2009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由回归结果(I)可以看出,R2和调整后的R2均超过了0.999,方程通得过0.01显著水平的F值检验,这说明模型整体拟合较好。由于资本投入K通不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在此对式(2)进行了修正得到回归结果(Ⅱ)。在不引入资本投入K的情况下方程拟
合较好,各变量系数均在0.01水平下显著。通过对高新技术整个行业定量分析,可以得出‘p值为0.6443。这说明FDl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明显,三资企业从业人数年平均数占全行业从业人数年平均数的比重增加1个单位时,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提高0.6443个单位。
为了更好地分析我国FDI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叶1技术外溢效应,下面利用上述的FDI溢出效应量化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不同行业的FDI技术外溢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式(2),由于在上文的技术外溢效应中资本投入K通不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在行业分析中不再引入变量K,分行业回归模型为:
LnYi=αiLnLi+μiLnRi+ΦiLnFDIi+ci (3)
根据上述的模型及变量选取了高新技术产业外资投资比重排名一、三、五位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三个行业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分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回归分析的结果可见,三个行业的回归方程均拟合较好,其中FDI的技术外溢系数最大的为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外溢系数达到了0.8455,远远超过了整个行业的外溢水平0.6443;排在第二位的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外溢系数为0.6606,略超过整体水平;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外溢因子在0.1的水平下显著,外溢水平最低,仅为0.2405。高新技术产业中不同行业的技术外溢水平的高低不同,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利用外资的效率。
三、原因分析
(一)外资企业的技术投入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殊性,行业的技术投入对于整体行业的竞争力有直接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技术的投入,三资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体现出外商直接投资中科技投入的力度。
从表3中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中各行业三资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比差异很大。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占比较低,1999年至2009年平均比重仅为1.38%;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三资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平均比重为39.94%,该行业三资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低于我国内资企业。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三资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较高,平均比重为66.01%,其中2006年比重最大达到79.04%。可见,三资企业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的主体。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三资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所占比重较大,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该行业技术水平,使FDI技术外溢效应显著。而航空航天制造业中三资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比重较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FDI对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虽然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三资企业R&D经费内部投入较多的行业,但由于其行业规模较大,虽然投资总额很大,所占比重却低于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而且该行业内资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占行业主体,因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FDI技术外溢效应较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相差较大。
(二)对外开放程度不同
东道国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引进外资的质量。东道国对行业开放程度较大地放低了外资进入的门槛,应为外资的投入给予很好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如实行优惠税率政策、降低基础设施使用费用等等,积极鼓励外资企业的发展。因为外资企业的技术转化速度较快,企业的生产与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使得整个行业发展取得很大进步。相反,如果东道国对行业加大进入限制,则会提高外资企业的进入成本投入,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外资企业在高进入壁垒的情况下,会减少投资甚至放弃投资,致使外资企业中先进技术不能在东道国国内的转化,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自然降低。
本文用三资企业当年价总产值占整个行业当年价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从表4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不同行业的三资企业当年价总产值占整个行业的当年价总产值的比重有很大的差异。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关系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稳定,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战略地位性,外资的进入有很高的门槛限制,而且该行业发展要求资本投入量大、投资风险性高并且技术复杂。鉴于此,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三资企业当年价总产值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低,1999年至2009年间平均仅为9.5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三资企业当年价总产值占整个行业的当年价总产值的比重要远远高于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平均为73.16%,其中2005年达到78.45%。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对外开放程度较大的行业,三资企业当年价总产值占整个行业当年价总产值的平均比重为88.71%,2007年该行业三资企业所占比重达到94.49%。
我国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对外开放程度较大,对于外资进入的鼓励性政策较多。因此,该行业中FDI的技术外溢系数较大,说明该行业利用外资的效率较高。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较小,外资进入壁垒较高,因此,该行业中FDI的技术外溢对于行业的产值增长贡献很小。
(三)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
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吸收能力的前提下,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仍是一个影响FDI对行业技术外溢效应大小的重要因素。我国内资企业受制于自身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局限,对于外资企业所带来的技术优势尚不能完全充分地消化吸收,并享用技术外溢所带来的先进技术成果。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越是先进,对于内资企业来讲技术差距越人,那么吸收和转化技术成果就越是困难,外资企业在行业中的技术外溢效应越小。拥有技术垄断优势的外资企业的进入尽管为我国内资企业带来了学习的契机,但是往往由于外资企业的技术过于先进,而不利于内资企业的学习、吸收和改进。结果导敛技术差距越大,行业中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越小。
本文用外资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之比表示技术差异,其中内资企业数据由全行业数据减去三资企业数据得出。由表5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中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并且随着我国自主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一趋势在近几年更加明显。但是总体来看,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相对较大,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以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相对较小。正是由于这两个行业中我国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较小,国内企业对于外资企业所带来的先进技术更容易吸收转化,并形成自身产
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因此,该行业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更为明显。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较大,内资企业很难转化外资企业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外资企业对于行业的技术外溢系数较小。
(四)技术成熟度差异
FDI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对东道国的产业产生影响,其所带来的先进技术最终要成为我国内资企业的自身核心竞争力往往需要分两步走,即引进和消化吸收。引进先进技术仅仅完成了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第一步,外资的先进技术能否成为东道国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要注重消化吸收,这也体现了不同行业的技术成熟度差异。技术成熟度是影响企业对技术的学习、吸收能力,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从模仿到创新的能力。本文用技术引进经费与用于消化吸收费用之比来表示各行业的整体的技术成熟度地差异。在引进经费总额达到一定程度时,技术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费用之比越低,就说明该行业的技术消化和吸收能力越好,技术成熟度较高,FDI对于该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高。
从表6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内资企业的技术成熟度差异有很大差异,其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技术成熟度较高。该行业注重对于外资引进之后的消化与吸收,1996年至2009年年均引进费用与消化吸收费用之比为9.43,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较好,尤其是国内企业在引进外资之后较为注重相关技术的消化吸收,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成熟度较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较低,年均为12.37,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较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较低;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技术成熟度较低,其中1996至2009年中,技术引进费用与技术消化吸收费用之比高达38.72,这说明该行业的技术引进费用占比偏高,在引进技术之后对于技术的消化、吸收,转化为自身核心竞争力过程投入相对较低。可见,FDI所带来的先进技术在国内的转化吸收并相比其他两个行业较低,FDI的技术外溢效应较低。
四、结论
――通过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结果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显著。但是,不同的行业FDI的技术外溢效应大小存在着很大差异,其中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FDI技术外溢系数较大,航空航天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较小,而吸收外资最多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FDI技术外溢系数相比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相差较大。本文认为,行业中外资企业的技术投入、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的程度以及各行业的技术成熟度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是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不同行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大小不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