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航天航空类就业方向

时间:2023-08-06 10:52:49

导语:在航天航空类就业方向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航天航空类就业方向

第1篇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硕士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为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而设置的。从199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1997年,我国正式开展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工作。2009年起,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这是对以往硕士生培养过于偏重学术、脱离市场、知行脱节等弊端的一种完善,也是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截至2010年,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约为10万人。预计到2015年,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生在校生人数要实现1:1。然而,随着专业学位硕士生特别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人数的迅速扩大,其教育培养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1社会认可度不高,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存在一定误解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从开始招生至今只有短短4年时间,属于“新生事物”,所以无论是生源还是用人单位方面,对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偏差。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过去传统的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混为一谈,甚至认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生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条件低、培养目标要求不高、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与学术型差别不大、学位证书不被社会广泛认可,就业前景不乐观。加之,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其它专业调剂而来,认为专业型不如学术型。因此,导致很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自己的身份都不认可。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优先考虑学术型,对专业学位存在一定歧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还尴尬遭受着“不如学术硕士硬”、“山寨硕士生”、“培养无特色”、“就业前景担忧”等质疑。

1.2教育管理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效培养过程监控和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尚未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同学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学位要求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但是高校在对硕士生及导师的管理、质量评价及考核评估上大都采取一样的教育管理制度,缺乏特色性和科学性,也严重影响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生的培养质量。例如,在培养方面,学术型硕士生偏重理论与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具体到培养方案、选题报告、中期考核等培养过程各个环节,很多培养单位还没有制定完善的、特点突出的、有别于学术型的具体方案和有效的监控措施。例如,课程设置上除了少数几门学位课不同之外,并无其它差异,缺乏新意,导师也不清楚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是否需要增加额外的要求,应该如何区别对待。专业实践也由于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少有获得真正落实。此外,全日制专业学位在论文类型、评价标准与机制等学位论文规范方面,均未能突出专业学位特色。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现有“航天工程”和“航空工程”两个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起,招收“航天工程”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生。2010年开始,招收“航天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2014年,“航空工程”领域也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生。目前,已累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近130人,累计毕业近70人。毕业生中近40%的学生就业于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另有近40%就业于国内大中型企业,其余20%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教育工作。经过近几年迅速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论从招生规模还是在校生人数等都趋于稳定,这就对如何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多渠道提高生源质量,严格导师资格认证量

鉴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发展时间短,认可度还不够广泛,为了提高生源质量,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采取多渠道招生的办法。首先,从我院“力学”本硕连读生、“工程结构分析”及“飞行器设计”专业中,选拔一定数量成绩较优异的本科生经推荐、免试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其次,在统考生中,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在笔试、面试方面区别于学术型考生,内容都更侧重工程应用方面,面试考官也选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另外,报考学术型的考生如果愿意转报专业学位,将给予优先录取。最后,对于招生剩余名额,会从报考机械、能动、电气、电信、材料等相关专业的考生中预录,将同时愿意转为专业学位的学术型考生与报考专业学位考生一同笔试、面试,按顺选拔综合成绩高的考生进行录取。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较高的生源质量,也能达到不同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采取自愿报考的形式,从一开始就稳固了考生的心理认可度。

同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指导教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由于专业学位对应的学科只有一级没有二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目录上并没有标明特定的导师,而是在每年招生前期,会对导师就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意愿进行摸底,并对那些愿意招收的导师在总招生数量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对导师的招生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除了常规的要求之外,对其工程背景、主持横向课题以及到款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为之后的专业实践做好铺垫。

2.2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的实践应用特色。进一步而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生,也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其培养定位应有别于上述两者,有其自身特色。总体来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科与行业的特点,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具体到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航空航天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能够在航空航天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究机构或大型企业承担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

2.3培养过程监控措施及其实施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2~3年。在第四学期可申请转博,通过学院考核并获得专业学位后第五学期转入博士阶段学习攻读博士学位,这样,为那些愿意并适合继续深造的硕士生提供了机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专业学位在硕士生中的认可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环节,均实行学分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并辅助以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导师合作指导。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分工明确:校内导师负责硕士生在校学习与科研等,并负责在校外研究单位或企业聘请高级职称及以上的全职人员作合作导师,与合作导师一起落实并管理硕士生专业实践并指导学位论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校期间,须修满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学术活动、中期考核、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的学分。除全校公共课之外,学院专门设置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作为学位课或选修课供硕士生选择。此外,为拓宽硕士生知识面,要求在答辩前听够规定的学科前沿性讲座。

大部分课程学习集中在第一学期完成,第二学期开始,硕士生陆续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专业实践应与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考虑到每位硕士生专业实践的情况有所差别,所以,专业实践一般应在校外实践单位完成,可以连续完成,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分段完成。对于以导师主持的横向课题为专业实践内容的硕士生,部分专业实践内容可在校内进行,但须保证有多次赴实践单位进行调研与研开的经历。校内导师与合作导师要定期检查专业实践情况,处理专业实践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第三学期结束前,学院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进行中期考核,除课程学习、成果发表之外,重点考察专业实践情况,对于考核未通过者,将作为重点跟踪对象转入下一次考核。专业实践结束后,硕士生提交由校内导师、合作导师、实践单位共同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向学院汇报并接受考核,未通过者将重新进行专业实践,并取消其校内指导教师下一年度招生资格。

奖助金评定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生享受同等待遇,单列指标,分开评定。依据课程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等进行排名,末位学生将转为自筹生。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建议导师提供相应的助研岗位津贴,并协助其申请助学贷款,或者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此外,为鼓励硕士生重视专业实践,对于专业实践审查中成果突出或解决了重大工程问题的学生及其导师会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

2.4学位规范多样化,评价机制特色化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技能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是可否被授予学位的关键。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殊性,对其学位论文的要求及评价机制都不能完全照搬学术型硕士生的办法。

我们的做法是:学位论文可由校内导师与经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把完成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软件研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论文字数要求3万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通过中期考核后,才可申请学位。在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预答辩后,方可进入论文评阅及正式答辩。送审时,论文评阅人共2名,其中1名必须是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一位应是相关专业领域的校外研究机构或企业的专家,也可以是硕士生的校外教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要求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各环节要求且成绩合格,通过正式学位论文答辩后,由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专业学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和不断完善,几年以来,我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逐步进入正轨,规范化和特色化愈来愈明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对专业学位的认可度有了较大提升,不再认为自己是“二等公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达100%,去向包括研究院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等。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中期考核、奖助金评定等指标体系中除专业实践外与学术型硕士生的差异不大,部分学生专业实践内容与学位论文结合不够紧密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工作中不断改进。

3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3.1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

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排名靠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亟需进一步改革。改革表现之一,就是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由此应运而生。如何转变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模式,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树立为真正教育品牌的关键所在。

首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特点决定了学生不能只坐在书斋中,要真正走到社会实践中去。基于这个特点,学校应积极调整过去“关门搞学术”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模式,在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社会实践资源等方面下功夫,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的良性互动。其次,完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全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内部评价和使用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质量的评价,除了在招生、培养、专业实践、学位答辩等环节中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外,还要引入外部评价机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逐步调整管理理念与模式,这也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能否真正得到社会各界认可的关键所在。最后,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素质高的管理队伍。

3.2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实践与就业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社会特定职业需求的高端专业人才,因此,要特别注重专业实践对其职业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具体说来,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学院和导师的作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授课教师和导师,应本着“实践第一”的原则合理匹配,更多吸纳一些具有企业一线科研、管理、经营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加入授课、指导教师队伍。应以横向课题为主,要求指导教师将所指导的专业型研究生纳入课题组,参与完成一些任务。另一方面,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投入,用于包括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导师培训、课程建设、硬件设施配置、与实践单位交流合作、校外导师聘任、就业指导等方面。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专业学位硕士就业渠道。

3.3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有益经验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以美国为例,它是当今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专业学位早期主要向德国学习,到1970年后,“本土化”趋势开始加强。经过近90年的发展,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有力推动了美国经济快速增长,逐步形成结构日益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美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2篇

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战略。然而,不同国家之间“再工业化”战略亦有本国情景之差。美国“制造业复兴”战略是其“再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容和具体体现。目前国内学界、政界和业界对金融危机后美国“制造业复兴”战略的关注仍然停留于对美国政府最初提出的个别计划和政策的引介,对最新的政策进展、政策背后深层次的战略动机和决策逻辑的系统揭示仍是空白。缘于尚不完备的信息和认识,有学者对美国是否具备成功实现再工业化战略的基础和条件存在质疑。实际上,为保证“制造业复兴”战略的有效推进,美国政府不仅制定了完备的政策框架和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而且构建了多层次的管理和组织保障体系,战略部署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其步步为营、有效展开的制造业复兴战略,必将对全球工业竞争格局、进而对我国的切实经济利益产生长远、深刻的影响。

一、正确认识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一)美国再工业化的核心是构筑新的制造业竞争优势

美国政府提出并实施的“制造业复兴”战略并不是简单的“再次”工业化,即不是通过促进海外工厂的回归来恢复传统制造业、做大制造业规模。如果仅仅将“制造业复兴”战略理解为“再次”工业化,那么确实较易于倾向性地认为美国不具备实现“制造业复兴”战略的基础,毕竟美国在劳动力成本、产业链配套、专业技术人才、市场规模等方面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综合产业竞争优势,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确实不太可能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逆向回归。但是,美国“制造业复兴”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依托其在ICT、新材料等通用技术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加快促进人工智能、数字制造、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推动全球工业生产体系向有利于美国技术和资源禀赋优势的个性化制造、自动化制造、智能化制造方向转变。

从总体上看,美国的“制造业复兴”战略呈现出以下四方面的特点:首先,“复兴制造业”是美国改变过度依赖金融业和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模式、形成新的制造业投资活力、减小贸易逆差压力、从而寻求经济再平衡的努力。其次,“复兴制造业”是美国技术优势与产业优势重新配对的过程,是要巩固和加强美国的创新能力。再次,“复兴制造业”的方向是发展新兴产业,争夺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数字制造、大数据等先进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航天航空、宽带网络、干细胞等新的产品领域成为美国制造业复兴的重点。最后,“复兴制造业”并非要重构完整制造业体系,其重点是率先突破和使用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

(二)美国再工业化的系统部署

美国“再工业化”的政策体系和措施,具有十分明显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其焦点是那些由美国发明创造但缺乏本土制造能力的高技术产品。2011年6月出台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旨在举全国之力,通过官产学合作加大对新兴技术和技能的投资,支撑能够创造高质量就业、鼓励企业投资于国内制造业部门。2012年7月,“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是到目前为止美国发展先进制造业最为重要的政策文件之一,共包括“三大类十六项”政策建议。围绕着这些政策建议,美国政府各部门及各地区已经部分实施了相关政策措施。

第一,建立与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政府组织和管理体系。为了保障政策的落实,美国新设立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政策落实的专门的或者由主要政府部门(如白宫、商务部、国防部、教育部、能源部、NASA等)牵头的机构和工作小组。这些机构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为有效促进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第二,通过管制、税收和贸易政策的配合,提高本国发展制造业的吸引力。政策目标是引导和鼓励资本进入先进制造业,包括为先进制造业实行更为“智能”的行业管理,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管制和审批,降低制造企业投资的间接成本。政策包括:为(先进)制造业企业减税,同时要求企业为海外利润纳税,加大、简化和常态化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信贷等政策手段;设立新的贸易强化小组,加强对国际贸易利益的争夺。例如,相比小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案已经翻番;针对我国稀土贸易的诉讼案背后是美国政府为了加强控制风力发电机和锂电池等先进制造业产品所需的关键原材料。

第三,完善发展先进制造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设施。政策目标是构建先进制造业部门创新体系,主要的政策提案包括:建立国家层面的先进制造业战略,建立识别和优先发展关键领先技术的系统化过程;增加对关键领先技术的R&D投资;修改企业使用高校研发设施的限制,强化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嵌入高校创新生态系统,并为企业提供从创立到成长的全方位融资,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商业化创造更为稳定的环境;建设全国性的先进制造业门户网站,建立可供检索的制造业资源数据库,作为广大企业能够便捷接入的基础设施。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斥资10亿美元搭建15个全国性“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网络。如奥巴马总统动用了4500万美元的联邦投资用于建设“添材制造”(以3D打印为代表)示范研究所。

第四,大幅提升对先进制造技术的R&D支持。美国总统的2013财年预算中包括Z22亿美元的先进制造业(包括高端材料)R&D支出,较上年增长19%。相关项目包括“基因材料计划”、“智能”制造、发展生物制造业以及“国家机器人计划”。为了确保和协调R&D投资,政府还设立由商务部牵头的部际“国家先进制造业计划办公室”。

第五,稳固人才管道,形成与先进制造业相匹配的人才结构。政策目标是大量培育先进制造业所需的技能工人和专业人才。政策提案包括:澄清民众对制造业的误解,增强制造业就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通过多部门协作,完善先进制造业技能认证和鉴定体系,扩大先进制造业的劳动力供给;大学开发新的教育项目和课程,加强对先进制造业的关注;设立全国性的先进制造业奖学金和实习制度,为制造业就业创造资源和提升认知度。已经实施的政策包括两项: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负责“社区职业大学基金”,用于培训200万技能工人以满足产业所需;国防部设立“军方认证与许可特别工作组”,为军人创造胜任高技能先进制造工作的机会。

由此可见,美国围绕“制造业复兴”展开的一系列经济战略部署可以概括为:巩固既有优势,构筑新的优势,消除不利因素,创造有利环境,核心是树立美国制造业新的竞争优势。

二、美国再工业化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美国“再工业化”的目标是通过制造业的调整振兴重塑美国产业竞争优势。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普遍陷入失业率上升、信贷增长乏力和财政状况恶化的困境。为尽快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恢复国内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美国等发达国家先后抛出“再工业化”计划。在再工业化浪潮中,发达国家促进工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实体经济比例,鼓励制造企业“回归”国内,从这个角度看,“再工业化”是对“去工业化”的反思与纠正;同时,“再工业化”浪潮中,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强技术、品牌、专利、标准等无形资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升级产业结构,发展高附加值新兴产业,淘汰低技术含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传统产业,从这个角度看,“再工业化”是“去工业化”的延续与升级。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为引领的工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全面革新,高端消费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知识型员工和技术创新等发达国家占有的要素成为最重要的竞争优势。美国等发达国家希望通过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扩散,冲击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要素上的成本优势,构建新的全球产业竞争秩序和产业利益分配方式。因此,无论是“再工业化”,还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其目的都是为了突破发达国家由于虚拟经济不振造成的经济发展困境,通过强大制造业重拾全球产业竞争优势,在产业政策上都反映为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重视。

第3篇

摘 要:本文主要从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特点、3D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专业课程在中职学校的建设等方面的论述,说明了3D打印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了中职学校3D打印专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主要从3D打印专业技术在中职学校建设的重要性来探究,3D打印技术在中职院校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职学校 3D打印 专业课程建设

3D打印技术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以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在产品的设计与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它摆脱了各种限制,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可以制作出与预期设计相一致的产品,它也打破了传统的工业流程,3D打印技术使工业流程更节省材料、更整洁,并且打印出的产品更加贴近预期,。如今这一技术在医疗、考古、航天航空、建筑、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一,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

3D打印技术,简单来说是一种以计算机数字模型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进行实体化,即逐层空间打印的方式来构造实物的技术。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 ,3D打印技术的操作原理是将一个空间存在物体转化为计算机中的三维模型进行描述,通过软件的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粉末、塑料、陶瓷粉末、细胞组织、塑料等特殊材料进行逐层的堆积和粘接,最终叠加成型。它的工作原理与普通的打印机大致相同,都是在打印机的内部装有或液体或固体粉末等材料,与电脑连通后,将电脑的设置要求一层层打印出来,进行叠加处理,最终形成实物。与传统的制造业不同的是,3D打印技术并不需要经过模具等机械加工程序对原材料进行定型、切割最终制造出产品,而是将三维空间的实体转变为若干个二维平面,对材料逐层处理并叠加制作,极大的降低了操作难度。以前的制造工作的产品部件设计生产完全依赖于生产工艺是否能完成,而3D打印技术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观念,这使得企业在生产组成构件的时候不再需要考虑生产工艺是否能将其实现的问题,因为任何复杂的设计均可通过3D打印技术得以实现。这种数字化制作模式不需要庞大的机床和大量劳动力,可以直接利用计算机中的数据就可快速生成所需的零件。目前@种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 、工业、医学、机械、建筑、艺术、雕刻、考古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尽管仍有待完善,但3D打印技术市场潜力巨大,势必会成为未来制造业的众多突破技术之一。

二,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

3D打印技术不需要机械加工或模具,能够直接利用计算机图形数据而生成任何设计的形状的物体,从而极大地减少了产品的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新时代的制造业向着“智能制造”的大方向发展,恰好3D打印符合这一方向。2012年3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了重振美国的经济和美国的制造业,提出了建设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并将3D打印技术设为方向之一。2012年4月,美国的《经济学人》刊登了一片名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封面文章,表示3D打印技术将于其他一些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并且称这也是制造业的未来。不久后,美国名为《连线》的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与年底离职,并创办3D打印制造公司的CEO。美国的《时代》周刊也将3D打印技术 列为“美国十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工业”。中国于2012年10月成立了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现在中国已经成功打印出动物的骨骼,并开始尝试在医学上使用。2017年4月21日有消息称 ,美国的杜克大学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生物3D打印材料,这种材料由水凝胶混合物构成,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人工的半月板,这是胫骨关节之间的两个纤维软骨组织未来,未来还有可能利用该技术制造出其他的软骨植入物。3D打印技术具有更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生产的地点较为随意,节约了成本及能源,同时也精简了制作程序,节省了大量劳动力,3D打印技术是中国制造业新的方向,解决了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难题。

随着智能化在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新的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制造界及其他领域,与此同时,3D打印技术也逐渐走向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在未来,3D打印技术会有更加精密、更加智能、更加普及的发展趋势。

三,3D打印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总理在主持的国务院会议专题讲座时听取了我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方面的著名科学家、增产制造界的领军人物卢秉恒院士有关于3D打印技术的讲座。在他看来,3D打印技术是产品开发的利器,比如曾经一架飞机的研发时间需要10到20年,有了3D打印技术之后,大大的缩短了工作流程,节省了做首件的模具、刀具等工具,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做出结构构件进行工业的装配、试件和验证。在此之后也带来了一股自上而下推崇3D打印技术的热浪,在此之前早有教育工作者开展了3D打印方面的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也有大学在实验基地专门成立了一门学科关于3D打印技术教育,甚至还有小学的启蒙教育种并入了该技术作为必修课。所以3D打印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并且优点极多的热门技术走进中职教育是时代的必然结果。

第4篇

【关键词】3D打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前景

所谓的3D打印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快速成型的技术,利用这种技术能够实现短时间的制作、生产,其对于当前的生产方式、制造方式、艺术设计等众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是因为其具有如此的优势,这项技术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在《经济学人》上就对这项技术进行过相应的介绍,并指出了其发展的趋势,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发展3D产业对社会经济变革的重大意义。笔者对其意义以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人们加深对3D打印技术的了解,并对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3D打印技术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提升工业产品研发能力。在以往的工业发展中,需要一定的设计来讲相应的构想完成,使其成为现实,模具在这个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而模具的制作不但工艺复杂,且往往不能一次成功,这就使得工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比较有限,这样无法应对激烈的市场冲击,难以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而3D打印技术的使用,无须制作相应的模具,在制造时间上面大大减小,只要通过电脑的三维设计,再进行打印即可,其花费的时间一般为以往制造时间的1/10~1/5之内,而相应的支出费用也降低了三分之二。此外,以往要实现非常复杂的设计的话,模具的制作非常麻烦,甚至有些存在着一定的不可行性,这就大大限制了工业发展的步伐,而3D打印技术受到工艺、结构的限制比较少,其立体的打印都能完成相应的模具制作,这样就使得以往在工业设计中无法使用的设计,能够更加广泛的应用,这也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工业设计能力。(2)能够生产特殊的产品。除了在工业上的设计能够实现之外,3D打印技术在其他的领域也有着很大的作用,诸如航天航空、武器制造等行业,往往需要进行反复的科学研究,这就对零部件的加工能力和制作能力提出了要求,而3D打印技术恰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项技术的使用,既能够生产出更加契合理论的零部件,还能在生产的速度上大大提高,这不但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相应的零部件的性能上也有很大的保障。除此之外,在其他的一些领域,3D打印技术也有着很好地应用,诸如生命科学的相应研究中,3D打印技术就能实现“仿生定制”,从而将这种高端的生产方式,更好地应用到制药、生物工程等相关的领域,并且获得了初步的发展。(3)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就业。3D打印技术主要解决那些疑难、特殊的生产问题,满足的是人们特殊、个性化的需求,当期得到普及的话,就可以在相应的生活用品、饰品等方面来制定个性化的服务产品,使其能够更好地刺激个性化需求,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带动更多的社会就业。

二、3D打印技术在产业应用上的前景

作为一项新型的技术,其产值在1988~2010年间保持着26.2%的年均增速。根据相应的市场状况,我们可以看出其仍旧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且创造了巨大的产值,未来你在应用领域上还将得到很大的扩展,但是其现在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促进其长远发展。具体来说,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成本比较昂贵。虽然3D打印技术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3D打印机的价格不菲,仍难以将其普及。其二,材料的选择受限。由于3D打印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其一般的打印材料为化学聚合物,其他的选择比较少,使得成品的使用也具有很大的争议,这也使得人们对其生产产品的安全性存在着质疑。其三,打印的精度还有所欠缺。虽然其在个别疑难加工、制造方面,3D打印技术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从整体来看,其精度还不是很好,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其四,生产风险增大。虽然3D打印技术能够使得产品的类型能够被更多地研发出来,但是一旦3D打印机普及的话,就面临着一系列的盗版问题,使得制造业难以稳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上也不会有良好的环境保障,这对于制造业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了解到3D打印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其仍旧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其技术发展比较快,在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的努力研究,这使得其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3D打印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在打印的精读、效率上有所加强,在材料的选择上加以丰富,在打印机的普及上加强科研,在相应的软件上加以攻关,在相应的领域上进行扩展等。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构建;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工程监理行业发展现状

工程监理是指工程监理单位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建设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工程监理制度在国际上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监理制度,工程监理已成为建设领域的一项国际惯例。自1998年开始,我国也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了监理制度,并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工程监理队伍日渐复杂,从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人员素质平均水平较低,主要是缺乏经济管理、法律知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监理人员大多只能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质量检查,而不能运用经济手段和合同手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在新形势下,企业对监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监理队伍的素质和监理能力更为迫切。因此,加强监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监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监理人员专业水平刻不容缓。

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应是具备工程技术知识、经济和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不同岗位、不同性质及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实际工作需要的建设工程监理专业人员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基层人才——建设工程基层监理专业人员;中层人才——注册监理工程师;高层人才——高级专业管理人员。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为基层业务人才,该层次的从业人员应具有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主要从事建设工程监理旁站与资料整理工作,并且能对施工现场提出合理化建议。其基本人员组成就是分布于大量监理企业、有上岗资质的工程监理员。

我国工程监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我国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分为综合资质、专业资质和事务所资质。其中,专业资质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划分为以下14个工程类别:房屋建筑工程、冶炼工程、矿山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农林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航天航空工程、通信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安装工程。

大量企业资料显示,多数工程监理企业的经营范围都不会只局限于一个工程类别,而是会涵盖若干相近工程类别,业务范围较广。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组,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近30家工程监理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所有企业普遍认为高职高专层次的工程监理人员按“综合专业人才”培养更适应市场需求,如按“不同专业方向”培养,则毕业生只能适应较单一专业的工作岗位,对不同专业监理岗位的适应能力较低,就业竞争力大大减弱。同时,其中90%的单位认为未来5年内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呈增长趋势。

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我们课题组共调研分析了二十多所开设“工程监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这些院校中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就业方向基本相似,主要开设课程也较相近,大多侧重于“房屋建筑工程”方向,少数侧重于“公路工程”方向,综合专业性方向较少。另外,由于各院校渊源不同,有些侧重于工程技术,有些则侧重于工程管理。

可见,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工程监理专业人才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亟需构建一种适合不同行业需求的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当然,由于各专业的差异性较大,全面覆盖专业资质中14个工程类别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认为将其中的土建类专业,包括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其中的城市道路工程和地铁轻轨工程)统一考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培养“适应不同行业(限房建、铁路、公路、

市政)需求的工程监理专业人才”的可行性

人才需求及岗位特点方面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也能从事一般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工作,职业岗位定向为工程施工监理员、质量检验员、材料试验监理员、测量监理员、计量监理员、安全监理员等。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等不同行业工程监理岗位所从事的工作基本相似。

岗位能力方面各岗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主要从事建设工程监理旁站与资料整理工作。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等不同行业对该岗位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差异不大,尤其是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工程施工技术方面。

课程设置方面在工程监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根据土建类不同行业特点可分为公共课和专业专向课两大类。(1)主要公共课程。工程制图与CAD、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木工程力学、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工程造价与投资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工程安全管理和控制、工程监理概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建设法规等。(2)不同专业专向课程。房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铁路:铁道概论、铁路施工、地基基础;公路:公路概论、公路施工;市政:城市道路概论、给排水工程。

可见,不同专业方向开设的公共课程较多且基本相同,主要区别仅在于少量的专业专向课程,即不同工程类别的工程构造和施工技术。所以,在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选择我国工程监理企业专业资质14个工程类别其中的4类,包括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其中的城市道路工程和地铁轻轨工程),构建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构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

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

工程监理基层人才是监理工作的一线人员,要求具备的知识体系应该以应用能力为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加强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的知识结构应使学生具有知识更新、技术创新、与人合作、协调施工现场各方面关系的能力。所以,我们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尝试性地将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模块、工程技术模块和施工管理与控制模块三大部分,见表1:

专业基础模块不分行业,主要培养学生土建类专业共有共享的基础知识。工程技术模块分专业分别培养学生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等专业的施工技术。 施工管理和控制模块不分行业,主要培养学生土建类各专业施工管理和控制方面的技能。主要针对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即“三控(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两管(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进行课程设置。此外,还考虑了施工安全方面开设“施工安全的控制与管理”课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针对监理岗位的特殊性,探索开设了“公共关系与沟通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受到所有企业的一致肯定。

为构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组进行研讨和研究,并在我院工程监理专业中试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截至2010年8月,我院2011届工程监理专业96名毕业生的签约率已达100%,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目前,这批学生已全部到企业顶岗实习,反馈情况良好,基本都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工程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将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云.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职工程监理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

[2]朱维峰.浅析高职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09,(24).

[3]马军霞.浅析高职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硅谷,2009,(18).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管理;系统

一、信息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驱动力

18世纪,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动力机械广泛使用,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管理上的变革,劳动分工思想应运而生,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软件业、航天航空工业、材料工程、海程和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人类所掌握的知识呈爆炸性增长,知识更新的速度逐步加快,在20世纪90年代工程师知识的半衰期为5年,有人估算21世纪将缩短到3~4年。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中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从20世纪初的5%~20%,上升到中叶的50%,再提高到80年代的60%~80%,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劳动力和资本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信息技术起主导作用。信息技术通常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存储等技术,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在科学技术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最为迅速,可以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来说明,自1946年诞生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经历几代的发展,今天运算速度已超过每秒万亿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信息工业和信息服务业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巨大发展,极大地增强人类利用信息的能力,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巨大的飞跃,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今天,人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大型喷气客机和汽车的设计,降低成本,加快产品开发和设计速度,无疑加速航空工业、汽车工业的发展。像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等一些传统产业,由于相应技术的发展已近极限,处于衰退之中,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高度发展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了可能和条件。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的迅速发展创造许多全新的经营服务方向,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电子邮件、金融电子化、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等,这一切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促使社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出现世界范围内的供大于求的状况,造成企业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之间的并购、兼并风潮迭起。企业及高校规模一旦变大,为加强管理,就要把管理职能划小、划细,增加职能部门和相应增加管理人员。随着管理层级的增加,企业越来越庞大。其结果是员工被束缚在简单、重复操作的岗位上,情绪低下,劳动生产率反而下降;部门间的协调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互相之间扯皮的现象层出不穷,决策耗时长,无法应付市场的迅速变化。打破阻碍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旧管理模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业务流程重组思想为代表的一次管理革命适应新生产力的要求,因而备受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和欢迎。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空前提高的生产力引发这场管理革命,在其中,科研信息技术充当发动者的角色,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驱动力。

二、科研信息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力工具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一方面社会对高学历、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在机械化初级阶段,工人和工程师的数量比为9:1;在中等机械化条件下,两者的比变为6:4;而到全自动条件下,两者的比为1:9。另一方面,高学历、高素质劳动者的供给量也在不断增长,这固然与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关,但也是在高学历、高素质劳动者就业机会大、报酬高的刺激下,人们普遍追求受到更高的教育所致。通过把产品的复杂生产过程划分成较简单的一系列活动,来适应劳动者素质低的情况,让劳动者只从事简单操作,这样培训容易、操作技能提高得快,结果是劳动生产率提高。今天,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与两个世纪前的劳动者相比不知高多少。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又大大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承担起以前不可想象的工作任务,并且有能力做好。显然,过去可以起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的劳动分工思想已经不能适用于今天的劳动者,如果还要坚持这种不合时宜的做法的话,只能是限制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干,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厌恶情绪,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做许多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极大地增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人完全可以替代多人把工作做得更好。例如,运用条码技术,结合计算机网络,可以实时掌握各地连锁商场或超市的商品销售情况,甚至于可以具体到某种商品、某个品种,根据库存信息,运用各种决策模型迅速作出优化的决策:是否要在各地调配商品的种类和品种?是否要增加某种商品的进货?还是要从货架上撤出某种商品,调整商品陈列和销售的结构?这种应用信息技术的例子在各行各业都有,不胜枚举。当然,运用信息技术要根据各自业务的性质和特点,针对性地选择合用的各种信息技术,才能使信息技术成为重组工作的强有力的工具,充分发挥处信息技术的作用和威力来。

三、信息技术与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信息与物质、能量一起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任何一个部门都需要通过信息来了解和掌握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的运作情况,运用信息来进行决策,无疑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定会提高各部门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长期以来,人们因循于演绎性的思维方式,先寻找工作中的问题是什么,制定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再进行比较,最后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去实施。信息技术是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不论是信息技术自身为人类所提供的无穷能力,还是它与其他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巨大威力,都远远地未为人们所认清,因而要提倡归纳性思维,即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做以前没有做过的工作,这体现一种创造性。信息技术一旦与管理信息系统革命性的相结合,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威力,创造出迹。其关键是业务流程重组中所体现出来的管理革命与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所需的归纳性思维完全相一致。管理相对于科技的进步已显示出落后的趋势,对管理的改革将是一个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作为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对管理界的改革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科学技术和管理工作相协调,从而更大程度上发挥信息技术在管理系统上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张雪强.应用信息技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J〕.经济与管理,2003-09-30.

〔2〕吴应良.教育信息化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及支持关系〔J〕.管理信息系统,2001-01-15.

〔3〕宣华,王映雪,邹向荣.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改进高校教务管理工作〔J〕.教育信息化,2002-12-30.

第7篇

关键词:单科性院校;多科性大学;特色专业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多年。自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启动,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矛盾,如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招生与就业的矛盾等。由于这些矛盾暴露得比较明显,所以已经引起了人们特别是教育者的强烈关注,但是在这些矛盾的背后,更潜伏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它们虽然未能进入大众的视野,但同样亟需解决,因其对高校根本、长远上的影响,攸关学校未来的发展与荣衰。

在这些问题当中,高校的发展模式趋同,尤其是原有的单科性院校纷纷向综合性大学看齐就是其中之一。单科性院校纷纷形成了由“单科性大学――多科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线形化发展思路。在许多单科性大学的改革者看来,向多科性转变,最后走向综合化应是研究型大学乃至世界一流大学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但这种理念有失偏颇,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连续九年全美大学排名第一。有些人认为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数量一定要超过大学生,一定要有医学院,一定要是综合性大学。这些话对于普林斯顿大学都不适用。它既没有医学院,也没有法学院与商学院(目前在中国,名列前茅的一流大学几乎都有商学院、医学院和法学院),但普林斯顿大学绝对是世界顶尖的大学。它造就了25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17位属物理学)和12位菲尔兹奖得主(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美国共24名,名列第二的法国共11名)。加州理工学院,作为一个单一的学院,它在交叉学科的氛围中,研究科学技术中最富有挑战性的基本问题,同时教育一批杰出的学生成为社会上富有创造性的成员。加州理工学院不叫大学,叫学院,规模很小,2005年全校教师和研究员共386名,大学生、研究生共2172名。时至今日,人数仍稳定的维持在这个水平上。该校在建校时董事会就规定:“不管什么人做校长,都不能扩大他的规模”。加州理工学院的使命是“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与造福社会”。正是在这种办学理念影响下,加州理工学院出现了32个诺贝尔奖、31位得主,为丰富人类知识宝库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让它在航天航空、生命科学和物理学三个领域,成为世界一流中的一流。除了这32个诺贝尔奖,还有一大批杰出的校友,其中包括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39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谈家桢(1936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我国的物理学元老周培源(1928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中国原子核物理的奠基人赵忠尧(1930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所有这些大师都奠定了加州理工学院在世界上的一流名校地位。

由此可见,单科性院校要想成为一流的大学,须转变为多科性大学直至综合性大学并非是其唯一的出路,在学校的发展上不应只单纯的一味求全求快,而忽略了学校固有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因为未来教育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学校特色的竞争,教学质量的竞争。使命不明确、没有特色的学校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2006年总理召开了四次关于高等教育的会议,在他谈到的四个忧虑中,其中之一就是高等院校如何办出自己特色。对于高校来说,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实力。任何一所大学想要在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明确和巩固自己的优势,办出特色,坚持特色,发展特色。没有特色的大学就没有生命力,就没有竞争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或被历史淘汰,或淹没于众多的普通高校中,失去主动性与生机。

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高校都缺乏自己的特色。至此中国高校的办学特色已成为学校由量到质、由外延到内涵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一方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适应自己学校的校情、实力,从实际出发的理应成为遵循的一条原则。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转变,教学性院校向教学研究性大学转变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趋势,关键在于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单科性院校而言,是否都遵循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这一基本原则,而不应盲目扩张, 急功近利,应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跨越式发展与自身实力相适应的关系。当前,有的学校盲目扩建新学院、申报新专业,不对专业的增设给予科学而完整的的调研论证,存在因人设专业的情况;有的学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使新专业的学生专业思想模糊,就业形势黯淡;有的学校在实现自身转变过程中,超出能力的进行校园建设,互相攀比,造成资金链断裂,使学校陷入重重困境;此外不重点扶植传统的优势专业,造成了专业定位和发展的杂乱无序。这些窘境往往都是由于没有遵循实事求是这一办事准则。

另一方面,利用自身已有的特色及优势专业,将之做大做强,巩固其在专业领域的优势地位,也应成为对一个学校的特色进行科学定位的原则。单科性院校,在多年办学的基础上,多数都具备了自身的办学优势,即通常所说的传统优势专业或者学科。这无疑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做了强有力的支撑,学校应善加利用好这些资源,把强势专业或者学科继续做高、做精、做强, 形成品牌效应,在这些特色及优势专业得到巩固和加强的基础上扶植其他学科和新办专业,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学校的良性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高校应对学校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做出清醒的认识,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平和的心态,将有限的精力、物力、财力进行有的放矢的分配。

中国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发展的历程与中国企业世界化的脚步极其类似。日本的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就曾对中国企业的发展与日本企业发展的进行了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企业发展机会太多,因而多半关注数字,日本企业则多半关注产品。以任天堂为例,任天堂仅做游戏机,现在是世界最大的游戏机生产商。而中国企业,则因机会太多,发展的方向多为集团式,各个领域都有,从而并不容易做到很大很强。他以为中国的企业与日本的企业在发展的目光上不同,好的发展应该是“态度”重于“数字”。只有以扎实的态度生产产品,发展产品,发展技术,做到最好,才会立足于世界之巅,分散精力,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一旦形成品牌效应,如可口可乐,强生等国际知名品牌,是可以在企业即便遭受诸如烧毁厂房这样的灭顶之灾后仍能从银行借到贷款重整旗鼓的无形资产和生命力。

中国要实现小康社会不仅需要众多的高级人才,更需要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必然会对学校产生不同的要求,如果所有的单科性院校都在一个思路上发展,都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上去挤,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大学生,放弃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放弃了对人才应有的培养目标和责任,放弃了为国家服务的己任,势必会削弱自身发展的实力,从长远看,也必将会消弱国家在未来世界中的竞争力。

此外,在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大踏步前进的同时,除了注重确立和巩固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的同时,在大学文化的塑造、教学质量的提高,师资队伍的培养,学生素质的培育上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改革力度,毕竟学校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提升的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方面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学校的发展需要拥有自己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品牌课程和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和合理使用好学校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将为单科性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陶 林 申俊龙:科学发展观:21世纪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发展的新指针.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张爱淑:关于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定位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3]吴诠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

[4]俞俏燕 邬大光:我国高等学校的趋同现象解析――以单科学校发展为例 [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

第8篇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课程体系 研究

在当代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后PC时代,嵌入式系统技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嵌入式系统融合了微电子、计算机科学、通信和电子工程等多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信息家电、移动设备、医疗仪器、汽车电子等领域。但目前还存在部分课程教学没有紧跟行业实际需求等问题,需要加强研究、探讨和实践,建设比较规范系统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对嵌入式系统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嵌入式系统专业的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一般定义为:“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剪的、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严格综合性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由嵌入式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这就决定了嵌入式系统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其鲜明的特点。

一是应用性强、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系统、专业的动手操作、实验实训、项目设计等才能真正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二是涉及领域广,集成性强。嵌入式系统涵盖了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等诸多学科与专业,是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多个专业的有机集成与交叉融合,这就对嵌入式系统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嵌入式系统行业岗位需求分析

目前适合高职嵌入式专业学生的岗位包括:①销售岗位:产品销售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②生产岗位:硬件测试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系统功能测试工程师、硬件维护工程师、焊接组装工程师;③ 研发岗位:顶层应用程序开发工程师、单片机开发工程师。而同样非常重视实际应用与社会就业需求的高专院校也与此基本相同。三种岗位对于学生的专业水准、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其中销售岗位主要从事产品营销、市场开拓、客户服务等工作,生产岗位主要从事嵌入式产品的第一线生产,如产品组装焊接、系统测试与维修等,研发岗位主要从事嵌入式操作系统层面上的各种程序的开发。

三、嵌入式系统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开设嵌入式系统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很多,其中不乏国家级的示范院校,总的来讲嵌入式系统专业的建设是卓有成效的,为国家与行业培养了大批的嵌入式技术人才,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嵌入式系统专业教学一直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嵌入式系统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来看,许多院校的嵌入式系统教学仍然以传统的单片机课程作为核心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陈旧,实验实训课时虽多,实验内容却无针对性,缺乏与行业应用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设计项目;嵌入式系统专业课程和与之相关的计算机类、电子类课程,如微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等传统课程没有形成有机联系;课程开设的时间、课时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没有经过深入研究,仔细推敲,造成课程重难点不突出、课程开设前后顺序有误、课程内容不能体现专业特色与行业要求等。从师资情况来看,许多院校缺乏专门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的专任教师,只能从计算机类、电子类、自动化类等专业抽调教师教学,又因为缺乏统一的专业教学指导与协调,导致非嵌入式专业教师的授课主要偏重于教师本专业的知识能力及其应用,无法达到嵌入式系统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许多教师是直接从学生走向讲台,从校园再入校园,在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不足,对行业、企业、市场的了解不够,导致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应用脱节,学生学而无味,学而无用。

四、基于岗位需求的嵌入式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嵌入式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应当在对嵌入式系统行业岗位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在适应就业需求的一个全面、系统的嵌入式系统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下进行构建,整个课程体系首先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总体规划,然后针对各项理论与实践课程进行课程标准化、精品化建设,理顺课程相互之间的关联,特别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及课时的安排等。

具体来说,可以将嵌入式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以下3个部分:

1、嵌入式系统专业基础类课程的设置。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 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基础、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等。这类课程主要教授学生掌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构成与特性、电路的设计、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相关操作、计算机工作原理、电路接口及硬件结构,了解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的基本知识等。开设的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电子、自动化等多个领域,课程繁杂且占据学生大一、大二课程计划的大部分,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学习没有目的、力不从心、学而无味的情况产生,因此此类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应当进行有机整合、精心设计,一定要考虑到嵌入式系统岗位需求的特点,同时考虑现有的师资和专业特色,可以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课程论证,保证课程开设的质量和科学性。

2、嵌入式系统专业核心类课程的设置。例如单片机原理、ARM体系结构与原理、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C++/C)、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这类课程主要教授学生掌握微控制器的体系结构、指令系统、开发平台、开发流程,掌握上层应用程序编写、ARM嵌入式操作系统系统配置、应用开发等。当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嵌入式系统专业核心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按照课程大纲的安排,结合教材的章节内容,在学期的前段进行理论教学,在学期后段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停课实训。这样的教学方式基本沿袭传统理工科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比较重视理论类教学,弱化实践类教学,容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情况出现,影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当在吸取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下,进行教学方式改革,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分组――项目开发”模式的集中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5人左右为一个项目小组,模仿企业工程项目开发的完整流程,以某个具体领域(如汽车电子、移动设备、智能家电)的具体应用为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并定时提交进程报告,教师将课程的知识点有机融合在项目开发全过程中,学生在系统学习课程知识点的同时,也熟悉了嵌入式系统行业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嵌入式系统专业选修类课程的设置。例如多媒体技术、专业英语、软件技术文档处理等。这类课程主要是为嵌入式系统专业核心类课程服务,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起到辅助作用,因此专业选修类课程的开设必须本着“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补充性”的原则,为专业核心类课程的高质量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泉. 高职嵌入式系统职业岗位分析[J]. 计算机教育,2007(10): 78-83.

[2]盛鸿宇,魏志光.关于开展“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项目”的设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S):60-64.

[3]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M].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5.433-438.

[4]闵华松,魏洪兴,王田苗.嵌入式系统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中的推广[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0,(3):5-8.

[5]李岩.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3):45-47.

[6]刘国梅.浅谈普通院校的嵌入式系统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8,(20):257-259.

第9篇

关键词 高校 创业教育 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一股创业教育的风潮,创业教育理念一经提出便风靡全球,受到各国的重视。创业教育已经与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教育出于同等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创业已然成为缓解就业压力、实现自我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提高社会就业率的首要选择。创业教育的受众是广大高校学生,但目前国内高校中理工科院校居多,如全然将国外创业教育体系照搬至国内高校必然会“水土不服”。所以,针对理工科高校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便显得尤为突出。

1 理工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随着国内大学扩招以及海归数量的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之一。理工科学生由于学科过于专业,就业渠道单一,不能就业就意味着失业,所以理工科毕业生走创业道路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通过在理工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不仅能够发掘具有创业潜力的学生,还能缓解就业压力,对适应我国经济形势变化,建设创新型国家,走科技创业之路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效应。

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与其他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细数我国创业教育几个重要结点:1997年,清华大学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拉开了创业教育的序幕。1999年,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教育部确立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9所高校为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①从此来看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已经是势在必行。许多高校也积极开展了各项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社会、企业、政府也对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为创业教育提供了良田沃土。

2.2 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我国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虽然在创业教育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理工科高校的创业教育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2.2.1 创业教育理念落后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苏联高等教育体制,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专业教育,忽略了人文素养、社科教育等,导致学生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去,而将其他教育边缘化,难以大范围开展的情况。不能将激发创业热情与拓展创业能力融合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去。许多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局限在即将毕业的学生中,开展的活动带有表面性、功利性、短浅性,没有将创业教育真正地作为人才培养体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也就难以给予学生更为系统化的创业教育。

2.2.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匮乏

理论的学习是指导实践的必要条件。我国理工科高校在创业教育教学工作、课程设置等方面还十分薄弱。创业教育由于处于起步阶段,比较欠缺现成的教材,课程的开设方面还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进行系统教学的难度很大。②这需要高校系统地分析学校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到教学大纲中去,学校要发掘国外先进教材,并将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材予以推广。

2.2.3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欠缺

理工科高校教师队伍最大的优势是专业性较强,但这也成为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最大的弊端。许多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在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往往生拉硬拽专业课教师,虽然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些老师非常优秀,但相对于其他社会职业来讲,这些教师往往在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很难培养出创业优秀人才,更有可能埋没一批具有创业天赋的学生。其次,许多理工科高校缺乏完善的教师激励措施,导致教师缺乏积极性,限制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2.2.4 创业教育载体空缺

创业能力需要通过实践去锻炼,在学习完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将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但许多理工科高校都是将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很难有机会让学生独立自主地体验创业过程。目前,很多理工科高校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模拟沙盘等各式创业大赛,但这些都是学生自发去参加,参赛学生缺乏系统的培训和专业的指导,不能起到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作用,最终导致活动的形式大于内容。

2.2.5 创业教育大环境亟待改善

目前,从政府、社会到学校层面,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但这些政策是否可行,是否能被广大创业青年所接受,这些并不乐观。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学校对于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解读不够,使很多学生不了解政府是如何对创业者进行扶持;(2)学生对这些政策关注度不高;(3)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时没有充分考虑到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在实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导致相关政策表面上看起来力度很大,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③理工科高校由于教学大纲的设置,基本在创业教育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甚至学生想接受创业教育培训还需缴纳额外的教育费用。

总而言之,我国创业教育仍然问题重重,对于高校而言,创业教育还有很多路要走,高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降低高校大学生创业门槛,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走上创业之路。

3 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与对策

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学生培养方向意义非凡,创业教育作为针对学生创业理念、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的一种手段和拓展高校毕业生就生渠道的重要途径,被各高校日益重视。创业教育应作为人才培养的一方面去开展,认真探究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的途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3.1 打破传统观念,树立理工科创业观念

创业的树立在高校中并不是难事,但结合高校特点,将创业观念与自身专业相结合才是重点。理工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将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人才纳入制定目标范围内,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学校资源推动创业教育。首先,设立相关创业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对学校开展的所有涉及创业教育工作进行管理。将创业教育正式纳入到教务部门的职责中去,制定相对应的规章制度,实现有章可循。其次,学校各部门都应认可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各部门同心协力地投入到创业教育工作中去,努力形成“人人重视创业教育、人人参与创业教育、人人实践创业教育”的良好局面。④

3.2 构建科学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理工科学生创业知识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创业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要制定合理的创业教育教学大纲,首先要结合创业教育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针对性的调整现有课程设置。其次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业教育从某些方面来讲可能实践更为重要,在制定教学大纲是便要注意增加实践教学与实习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创业教育课程模块。此外还要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理工科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需更多的加入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课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课程设置应全程化,即从大一刚进校开始便接触到创业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开设不同程度的课程。大一学生注重创业理念、创业精神的培养;大二、大三学生注重创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完善需要的知识结构;大四学生就该接受市场的检验,通过实践去提高创业能力。

3.3 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所有学科都需要实验的支撑,创业教育也不例外。理工科高校应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建设创业教育实验平台,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演练和热身的机会。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论坛等,营造全员创业的文化氛围,理工科高校更应该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努力转化成产品投入市场,实现科技创业。对于有潜力的项目,学校应提供相关的场地、技术指导等进行孵化,在此基础之上积极联系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政策、资金上的扶持。

3.4 建立健全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为毕业生创业保驾护航

理工科高校要想建立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便要先分析自身情况,明确针对理工科毕业生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高校创业教育的定位绝不是学校与学生,而是应该有社会、政府的参与。所以高校应整合政府与社会的资源,共同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这一体系中,政府、社会、高校分别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其中政府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提供创业资金的重要保障;而社会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要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机会、场地等;高校在这个服务体系中扮演着技术指导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并且将创业典型在学校中广泛宣传。

3.5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提供优质教育环境

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创业教师队伍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首要条件。创业教育的开展不仅要求老师掌握较强的创业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关实践经验。为此,高校应重视创业导师的培养,集中组织进行系统、全程的培训,掌握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努力建立一支职业化、高素质、能力强的创业导师团队。理工科高校还应积极鼓励专业课教师走出高校,摸索当前经济形势下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高校还应该支持教师与社会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让教师感受创业过程,并将感受融入到正常的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能力进行培训和指导,最终培养出成功的创业典型。

注释

① 程文忠.试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J].福州大学学报,2009(2):95.

② 潘.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10(6):123.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