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29:01
导语:在期货投资技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伴随着2008年前几个交易日国际金价的几度上扬,黄金期货作为08年首个挂牌的期货新品种,备受关注。
黄金期货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未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黄金的标准化合约。它作为黄金投资的高级衍生品种,其推出进一步提升了黄金的投资功能。黄金期货除了具备实物金和纸黄金的基本投资、保值功能外,还为黄金生产、加工、贸易企业、金融机构及广大投资者规避黄金现货市场价格风险提供了一条合法而高效的渠道,同时也满足了高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机需求。
作为国内期货市场上的一个全新品种,黄金期货交易具有以下特点:1、保证金交易。只需缴纳7%以上的保证金就可以买卖100%的期货合约,因此黄金期货交易具有杠杆作用,可以以小博大;2、双向交易。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可以赚取价差收益;3、T+0交易。当日无负债结算,即逐日盯市,是交易所在每日交易结束后,按当日结算价对会员和投资者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实行净额一次划转,相应增加或减少保证金。交易结束后,一旦会员或投资者的保证金余额低于规定的标准时,将会收到追加保证金的通知。由于期货交易完成后结算部门每日都会及时结算出交易账户盈亏,因此无须担心交易的履约问题。
中国工商银行网站(省略),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服务平台,时刻关注着财经市场的最新动态,并根据市场情况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提供相关资讯与功能服务。该行网站于07年在同业中率先推出了期货频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理财类频道体系。在黄金期货推出伊始,该行网站又迅速在其期货频道中添加了“黄金”期货品种,并及时提供相关资讯,使投资者能更快捷直观地了解瞬息万变的投资市场,为其进行投资理财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业绩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期货投资组合(或基金)评估是对投资管理人(或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衡量,其主要目的是将具有超凡投资能力的优秀投资管理人鉴别出来。
此外,投资者需要根据投资组合的投资表现,了解其投资组合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他的投资目标,监测投资管理人的投资策略,为进一步的投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投资顾问需要依据投资组合的表现向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投资建议;投资管理公司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进行投资风险和绩效的监控。
二、业绩评估的困难性
首先,投资技巧与投资运气的区分。交易帐户的表现是投资管理人技巧与运气的综合反映,很难完全区分。要尽量区分这一点就要选择合适的考察期限。本文建议以周为基本统计单位,以三个月为一个评估期限。
其次,比较基准的选择.。中国市场没有农产品指数、也没有有色金属指数(就是有,一个交易帐户既投资大豆又投资铜,也不好比较),再说期货市场存在做空机制,因而比较基准很难统一。从评估实际看,大多数投资管理人倾向于某一稳定的投资风格,而不同投资风格的投资管理人可能受市场周期性因素的而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本文建议将期货投资管理人分为两类:以投资套利为主单边持仓保证金不超过总资金三分之一的稳健型;以纯投机为主的激进型。
第三、投资目标、投资限制、操作策略、资产配置、风险水平上的不同,使得不同交易帐户之间的业绩不可比。比如,由于投资目标不同,投资管理人所受的投资范围、操作策略等的限制也就不同。
第四、投资管理人操作风格的稳定性。如果出现投资管理人在考察期限内改变操作风格,将会引起收益率的较大波动,而这种波动与通常意义上的市场风险概念并不完全一致。
此外。衡量角度的不同、投资组合的分散程度、被评估帐户是否跟投资者其它帐户关联等也会影响业绩的评估。
三、关于投资风险。投资理论认为,投资收益是由投资风险驱动的,相同的投资业绩可能承担的风险并不同,因此,需要在风险调整的基础上对交易帐户的业绩加以衡量。由于期货投资是资本市场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保证金交易的杠杆原理使得其风险和收益的波动程度大大高于其它投资品种,相应的期货交易帐户的风险管理也有其独有的特性,大家所熟知的证券投资是一个全额保证金的交易方式,投资者需用自有资金购买股票、债券等,不能采用透支的方式交易,这样收益率的波动将明显小于保证金交易下的期货投资。反过来说,如何保证期货交易帐户的总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国内期货交易所的活跃品种保证金比例多为5%,即便投资者通过期货公司交易增收3个百分点,保证金的比例也仅为8%,大大低于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的资金要求比例。以目前国内期货品种涨跌停板±3%,当日单边波动可能造成保证金的理论盈亏为±37.5%(3%÷8%)。相对与股票投资的10%而言可谓放大了3倍有余,所以在对期货交易帐户管理时,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期货投资的安全是很有必要的。期货经纪公司普遍采用保证金占用金额与客户权益之比的来反映交易帐户的风险情况,殊不知遇上套利或参与交割的帐户,这个指标就会失真。本文建议改为净持仓(或对反向头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折算)来反映,另外采用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衡量风险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四、关于平均收益率。
现行的平均收益率计算公式有两种:一种是算术平均收益率;另一种是几何平均收益率。几何平均收益率,可以准确地衡量交易帐户的实际收益情况;算术平均收益率一般可以用作对平均收益率的无偏估计,因此,它更多地用在对将来收益率的估计上。五、三大经典风险调整收益衡量
由于期货投资与证券投资有类似之处,在进行期货交易帐户评估时可以参照证券投资基金评估的方式。在国外对交易帐户业绩的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按照基准收益率将评价指标分为两类:一类基于CAPM模型,将市场指数作为基准收益率简称为CAPM基准;另一类基于APT模型,以多因素模型决定的期望收益作为基准收益率即APT基准;其中基于CAPM的夏普业绩指数法、特雷诺业绩指数法、詹森业绩指数法较为广泛。
1、夏普业绩指数法。夏普业绩指数是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基础上的,考察了风险回报与总风险的关系,公式如下:S=(Rp―Rf)/σp
其中:S表示夏普业绩指数,Rp表示某只基金的考察期内的平均收益率,Rf表示考察期内的平均无风险利率,σp表示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它是总风险。
夏普业绩指数越大,基金的表现就越好;反之,基金的表现越差。
2、特雷诺业绩指数法。特雷诺认为足够分散化的组合没有非系统性风险,仅有与市场变动差异的系统性风险。因此,他采用基金投资收益率的βp系数作为衡量风险的指标。
T=(Rp―Rf)/βp
其中:T表示特雷诺业绩指数,Rp表示某只基金的投资考察期内的平均收益率,Rf表示考察期内的平均无风险利率,βp表示某只基金的系统风险。
特雷诺业绩指数的含义就是每单位系统风险资产获得的超额报酬(超过无风险利率Rf)。特雷诺业绩指数越大,基金的表现就越好;反之,基金的表现越差。
3、詹森业绩指数法。1968年美国学家詹森系统地提出如何根据CAPM模型所决定的期望收益作为基准收益率评价共同基金业绩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J=Rp―{Rf+βp(Rm―Rf)}
其中:J表示超额收益,被简称为詹森业绩指数;Rm表示评价期内市场的平均回报率;Rm-Rf表示评价期内市场风险的补偿。当J值为正时,表明被评价基金与市场相比较有优越表现;当J值为负时,表明被评价基金的表现与市场相比较整体表现差。根据J值的大小,我们也可以对不同基金进行业绩排序。
六、实用的评估方法
除了炒期神话的煽动外,从2007年年底至今的股市暴跌,也使许多投资者把目光转向了期货市场。然而,期货投资最大的特点就是与高收益并存的高风险。“不怕你狂,就怕你不增仓”。凶险的期货业内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只有让头脑发昏的小散户们拼命进来,站在背后的“空头”才有可能将“大钱挤进来”。于是不少投资者奔着财富天堂而来,却从一开始便跌入了地狱。
《科学投资》调查发现,期货市场中的普通投资者,以中小户为主。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财力,但结果仍是铩羽而归。期货市场真的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普通投资者如何在这个市场中获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来看看什么样的人能够在期货交易中获利。
《科学投资》通过对成功交易者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做好期货投资,至少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关键词:股指期货;风险;市场;交易;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股指期货的风险分类
(一)金融衍生产品共有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可作如下分类:(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股票指数发生变动引起股指期货价格剧烈变动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2)法津风险。法津风险是交易台约及其内容与相关法津制度发生冲突致使台约无法正常履行所造成的风险。(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于人为因素和管理失误而产生的风险。如人为的错误、电脑故障、操作程序错误或内部控制失效等。(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经济主体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5)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不履行合约而造成的风险。
(二)股指期货交易的特殊风险
股指期货交易的特殊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基差风险,基差风险是股指期货相对于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殊风险。二是标的物风险,股指期货的标的物是市场上各种股票的价格总体水平,只有当股票品种和权数完全与指数一致时,才能真正做到完全锁定风险,但几乎不存在这种可能性。三是交割制度风险,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完成清算,其风险更大。四是台约品种差异造成的风险,是指类似的合约品种,在相同因素的影响下,价格变动不同。另外,由于现货市场的交易机制不完善,交易主体结构失调也带来一定风险。
二、股指期货防范风险的措施
(一)从市场环境方面加以防范
1.科学管理交易资金,巧妙运用止损(止盈)技术。在常规的风险管理手段中,资金管理和及时止损是最主要的两种风险管理手段。如果资金管理不好,决策看涨还是看跌的准确率依然很低。不要盲目跟风,要把自己的风险控制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必须充分认识资金管理在股指期货市场交易中的重要意义,必须科学合理的管理交易资金。在交易中科学管理交易资金,资金就是筹码,学会止损就是保存实力。大众投资者常犯的毛病就是跟对行情时,获利就跑,跟错行情时,被套就拖,结果是以小失大,这是最危险的投资方法。
2. 促成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合作。当今国际市场发展趋势是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两者虽然关系密切,可是却没有打破市场间的壁垒进行合作,想要控制股指期货的风险是不可能的,当然市场的运作效率也得不到提高。为了使股指期货的风险得到控制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就必须促使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密切合作,进而使风险得到控制,提高金融市场的管理水平。明确期货行业协会、中国证监会和金融期货交易所分工和权限,进一步加强三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增强股指期货市场信息透明度。提供充分的信息能够保证券市场正常的运行,也为保护投资者的权利提供条件。完善股指期货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透明度,创建一个透明的市场环境,抑制投资者盲目过度投资。
(二)从市场交易主体方面加以防范
1.市场交易主体是一个完善的股指期货市场所具备的。套期保值者主要是为了降低已经存在的风险。投机者通过预期来获得收益,但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而套利者的目标却是无风险的收益。加强市场交易主体防范表现两个方面,一是设置市场准入条件。二是实行动态保证金,不仅可以使保证金充分发挥保证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股指期货的自我稳定性,更好的控制交易中的投机性,充分发挥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
2.壮大股指期货的投资主体。任何一个市场顺利的运行都离不开投资主体,目前,我国的股指期货投资主体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以“散户型”为辅。这样就会使机构投资者容易操纵市场,占领市场。因此,要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推出一些新的理财产品投放到金融市场上,如基金、债券等,从而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这样中小投资者就会对股指期货产生依赖感,壮大个人投资者的队伍,使期货市场更加活跃。
3.进一步完善“合格投资者”制度。首先,为了防止投资者盲目入市,期货公司有权对“合格投资者”进行宣传和教育。其次,法律要对投资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出示其收入,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有无不良记录。不要听投资者的一面之词,要对投资者负责。最后,虽然投资者入市时是合格的,可是未必交易一段时间以后依然还是合格者,所以要时刻进行监测。并同时对不再合格的投资者使之推出市场,这样会大大的减少了风险。
(三)从市场监管方面加以防范
1.进一步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我国已经存在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建立了很多法律法规对期货经纪公司以及从业人员出行了很多条例进行监管,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以及证监会加强监管力度,认真负责,做决策时要谨慎,尽量避免损失的发生。此外还应该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尽快制定一部具有权威的《期货交易法》,同时也要更加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使股指期货在有法可依的市场环境下规范发展,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从而使我国期货市场以及证券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稳定的发展。
2.普及股指期货知识、加强风险教育。要想风险降到最低,归根结底离不开投资者本身的作用,由于股指期货还是新生事物,广大投资者还不是很了解它的“双刃剑”特性,投资的专业知识、风险意识、投资技巧还是很缺乏,不懂就盲目投资,盲目跟风,所以大众投资者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好宣传和知识培训,用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实例总结经验并与之分享。期货公司在给投资者开户的同时要做风险揭示以及基本知识测试,如果对基础知识不是深入了解,切记不要为之开户,要对每个客户负责。从而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技巧。
三、结束语
股指期货的推出,能够适应投资者规避风险的迫切需求,促进期货和现货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大,培育市场交易主体,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但股指期货的交易风险也不容忽视,我国应建立完善交易风险防范机制,以有效防范股指期货的交易风险,从而不断促进我国股指期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输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取决于做多与做空机制的协调发展,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日益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做多机制相对应的做空机制不完善并处于明显的劣势。引入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以强化做空机制,既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又具备了基本条件。
一、中外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比较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著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第一,广泛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宣传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风险控制及处理能力。一是通过券商提供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运行机制和主要操作技巧,对广大投资者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基础教育,二是帮助证券市场的主要媒体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系列讲座,帮助投资者逐渐掌握运用信用交易以及股指期货交易所需的实际操作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股票指数期货;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和资本市场规模的飞速发展,投资风险日益上升,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求较为强烈。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作为新兴资本市场的一部分,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占流通市值很大比例,其特点是多元化投资。由于其投资更加注重股票的基本面分析,所以股价波动频繁,风险会上升。此外,许多机构投资者也要求我们的金融市场要创新。所以,我国把股指期货作为未来推出金融衍生品的首选品种。股指期货产品在我国的推出,不但有利于丰富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增强我国金融产品的定价,而且对于我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股票指数期货简介
股票指数期货(简称股指期货)是以某一股票指数作为基础产品的金融期货产品,其经济意义是买卖双方约定在将来一定日期、按照事先确定的价格交割某一股票指数的成分股票而达成的契约。股指期货诞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在当时被誉为“股票交易中的一场革命”。此后,在世界各国快速发展。在金融市场上,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风险规避和转移、资产配置三大功能。
(一)价格发现。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价格能对股票市场未来走势做出预期反应。由于股指期货合约交易频繁、市场流动性很高、交易成本低、买卖差价小,瞬时信息的价值会较快地在期货价格上得到反映。同时,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股指期货价格一般领先于股票现货市场的价格,并有助于提高股票现货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因此,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股票指数一起,共同对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及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做出预期。
(二)风险规避和转移。股票市场的风险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表明:投资者可以通过股票投资组合来分散和抵消投资的非系统性风险,但却不能以此来规避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据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系统性风险占据着重要地位:高达65.7%,远高于其他国家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如果我国有了股票指数期货,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期货这种金融衍生工具将风险“卖”给那些愿意并且有能力承担风险的市场参与者,以更好地管理金融风险,从而起到稳定和规范股市的作用。
(三)资产配置。股指期货具有资产配置的功能,具体表现在:
1、引进做空机制。做空机制的引入增加了更多的获利机会,从而提高了股票投资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股票市场。双向的投资模式使投资者无论在股价上涨还是下跌时均可进行交易,以避免资金在股价下跌时的被动闲置。
2、增加了新的投资渠道,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等。
3、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能“以小博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股指期货的高流动性可避免由于大量资金进出引起股价大幅波动而增加交易的执行成本。
二、股指期货风险分析
金融风险问题始终是金融领域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出于促进金融创新和完善市场结构的考虑,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股指期货,股指期货作为一种规避股票投资交易中市场系统风险的有效工具,已经在世界上许多重要的金融市场的实际业务中被频繁地使用。
虽然股指期货作为一种规避风险的有效工具而被广泛运用,然而,在股指期货给投资者带来避险和创造收益机会的同时,也以它特有的以小博大的交易特点,以及自身的投机性、间接性和集中性给我们带来了奇特的杠杆效应,使在现货市场中的交易风险以更加剧烈的方式在期货市场中表现出来。因此,对股指期货交易中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显得尤为重要。股指期货除了金融衍生品的一般性风险外,由于其标的物自身的特点,它还具有一些特定的风险。
(一)市场环境方面的风险。股票指数期货的设计最初是为了排除股票交易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实现风险的转移,但是随着股指期货的推行后,它引起了证券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产生了以下风险:
1、高杠杆率的风险。由于股指期货交易采用的是保证金的方式,参与者只需要动用少量的资金就可以进行数量巨大的交易。这样,一旦参与者投资亏损,就会把亏损额放大好几十倍。正是由于股指期货的这种杠杆效应,股票指数的较小变动就会导致股指期货市场的巨幅波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小投资者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且股指期货交易没有以现货作为基础,所以极易产生信用风险,若一方违约,就有可能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履约风险。
2、交易转移的风险。股指期货的推出,使一些偏爱高风险的投资者从股票的现货市场上退出进入股指期货市场,以期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样就形成了交易的转移。但是市场上的资金供应量是一定的,股指期货退出的初期,可能会分流股票现货市场上的资金,从而冲击股票现货市场的交易。
3、市场过度投机的风险。股指期货推出后,由于其保证金制度,使得其损益产生了放大效应,这就吸引了很多喜欢高风险的投机者盲目进入股指期货市场进行交易,从而进一步地扩大了股票市场的投机气氛。
4、市场效率的风险。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呈现弱式有效市场,交易主体也存在着获取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也不同。一些机构投资者可以利用信息和资金的优势,通过影响股票现货市场从而达到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目的,而一些中小投资者因为其资金、信息、风险控制技巧方面处于劣势状态而承担着更大的风险。
5、法律风险。从股指期货产生至今还不足20年,而且它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创新之中,新品种还在不断产生,流动风险性还比较大。又因为各国的法律规范还赶不上股指期货发展的步伐,所以,某些股指期货合约以及其参与者的法律地位往往还不明确,其合法性更难以得到保证,所以股指期货还要承受很大的法律风险。
(二)市场交易主体方面的风险。任何一个市场想要顺利地运行下去,应该具备相应的市场交易投资主体。从交易的性质来看,一个完备的股指期货市场应该具备三类交易主体:套期保值者、套利者、投机者。
1、套期保值者面临的风险。套期保值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风险。但是如果投资者对股指期货的风险意识不强,对期货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套期保值就有可能失败,使得套期保值者面临着不确定的风险。
2、套利者面临的风险。从理论角度来讲,如果套利者对期货价格估计正确的话,套利几乎是无风险的。但是如果估计错误,套利就存在着风险了。
3、投机者面临的风险。由于股指期货的高杠杆作用,使得投机者面临的风险在此作用下被扩大了好几十倍。而且加上投机者本身的原因,如过度投机或投机失误,都会给投机者带来很大的风险。
(三)市场监管方面的风险。股指期货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脱离整个经济发展形势而独立存在。它需要政府监管部门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调节,从而使其能够在这个大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协调稳定地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功能。
股指期货是一种高风险投资的工具,无论是里面的管理者还是投资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一旦监管部门的宏观决策失误,就会对股指期货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同样,高层管理人员在风险的控制中发挥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其对股指期货交易状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很难保证其不出任何问题。所以,在市场监管方面,我们应当在对股指期货市场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三、股指期货风险控制的对策
股指期货作为现代金融市场中的重要衍生交易品种,存在上述诸多风险是正常的、必然的。因此,除借鉴国际通行的风险管理手段以外,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能够适合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需要的措施和对策。
1、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与风险监管体系。证券监管的能力必须大大加强,只有通过有效的监管,才能有效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目前,我国需要以法规的形式明确金融衍生品的定义、监管原则和基本制度、监管分工、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监管框架、对自律性组织(交易所、行业协会以及清算机构)的监管框架、风险控制制度等事项。此外,还应该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制定一部涵盖面广的《期货交易法》以及金融期货、期权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使股指期货在有法可依的市场环境下规范发展,避免法律风险。
2、加强保证金管理。加强保证金管理,实行保证金制度是控制期货市场风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无论股指期货的投资者面临什么风险,最后集中于一点,就是保证金的亏损和仓位被击穿的风险。为控制交易风险,可采取的最重要措施就是逐日盯市制度或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即在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按当日结算价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实行净额一次划转。这样能够基本控制一天的价格风险或减小投资者因可能仓位被击穿而发生无谓损失的风险。也可以考虑引入国外动态保证金制度,并且同时启动涨跌停板制度,来综合进行风险控制。动态保证金制度具体体现为:在设置了保证金低限的情况下,每天根据预期市场风险程度收取不同标准的保证金。如预期市场波动性高,则保证金标准也高;预期市场波动性低,则保证金标准就低。实行该项制度既不损及市场的流动性,又确保了市场的安全性。
3、完善股票现货市场建设。目前,我国股票现货市场还不成熟,各种制度和基础建设还不完善,缺乏相当的广度与深度,一旦推出股指期货,很容易被人操纵,造成过度投机。所以,必须加强和完善股票现货市场的建设。具体建议:(1)加快股票市场结构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股减持。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国有股减持,同时将国有股减持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相结合,从制度基础上消除股市不稳定因素;(2)适时逐步引入股票卖空机制。为了我国股指期货功能的正常发挥,要适时逐步地引入股票买空机制,防止金融风险的积聚,同时为了金融环境的稳定,股票卖空机制的运行要循序渐进,开始时实行指定证券卖空制度,严格实行卖空价格规则,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增加股票卖空的数量。
4、加强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合作。金融混业经营是当前国际市场发展的趋势。国际机构投资者可在期货市场、证券市场及其他市场间进行有效的组合投资。然而,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和证券市场互相隔离,这不利于股指期货的风险控制和运作效率的提高。为了提高股指期货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水平,就必须打破两个市场间的行业壁垒,使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进行合作,对风险进行联合控制和管理。
5、加强股指期货的知识宣传和风险教育。由于股指期货属于新生事物,而且发展速度很快,我国的广大投资者对其并不十分了解,并且股指期货是高风险投资工具,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管理者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要加强对股指期货知识的宣传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用历史上期货交易的经典案例,对从事股指期货交易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与宣传,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辨别及控制能力,提高投资者的股指期货交易技巧。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威廉・F・夏普,戈登・J・亚历山大.投资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从2012年2月13日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联网测试启动,8家金融机构参与首轮联网测试,其后向全市场推广到2013年4月,国债期货的上市获证监会批准,再到今年6月获国务院的批准,被视为未来债券市场“最佳对冲工具”的国债期货,可谓是在宏观政策层面完成了充分的预热。而相比于十八年前被骤然叫停的“老国债期货”,目前国债期货在微观交易结构设计上的变化,却仍旧值得市场仔细揣摩。
另一方面,面对已经与十八年前截然不同的资本市场,国债期货交易的参与主体扩容,以及由此对金融期货发展带来的新契机,亦将在相当程度上催生更为多元化的资本交易模式,并推动不同细分领域金融机构的全新合作。
卷土重来
根据业已披露的信息,在合约设计上,本次中金所首推的是5年国债期货。就国债期货的国际发展经验而言,5年期是较为成功的产品之一。同时,其对应的可交割国债的范围为4至7年,存量达到1.977亿元,这为国债期货流动性提供相对充足的保障。并且这部分国债还包含5年期和7年期两个关键期限国债,发行量稳定,而商行持有国债久期基本在5年以内。
此5年期的国债期货合约采用名义标准券设计,即票面利率标准化、具有一定期限的虚拟券。这在现货市场中不存在,也没有交易。但采用实物交割,规定一定标准的一篮子国债均可用于交割,从而可以扩大可交割国债的范围,增强价格的抗操纵性,减小交割的逼仓风险。
目前重启国债期货的基本前提均已具备。一方面,国债期货推出的前提条件是基础产品的存量要大,基础产品的交易市场要相对成熟。只有基础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推出衍生产品。如果基础产品量小,而衍生产品太大,则会造成操纵基础产品价格,从而在衍生产品市场获利的恶性事件。另一方面,当基础产品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客观上就对衍生产品有需求。比如持有大量国债的机构投资者,就有规避利率风险的需求。
“过去几年中国债券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大量的机构,尤其是以保险公司及公募基金的债券型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于国债衍生品有着极强的以对冲套保为目的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国债市场的发展,也使得机构操纵国债价格的难度急剧加大。尤其是过去几年中,债券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日趋完善,这些都是国债期货得以推出的关键要素。”一位保险资管公司内部人士指。
风控
谈及国债期货的重启,则不能避开十八年前国债期货被骤然叫停的历史教训。
回顾“327”国债事件,多位期货及券商业内人士均认为,老国债期货在制度设计上的漏洞,无疑应是最该被汲取的教训。例如,老国债期货保证金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保证金不足也可以随意开仓。同时,投资者本身的内控机制不完善,相对复杂的投资者构成,使得不少市场参与者根本无从建立良好的风控机制。当然,利率的市场化水平不高也是诱发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此次国债期货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仿真交易,其目的也是希望借此在交易机制和风险控制方面预作经验积累。同时,中金所此前推出的股指期货,也为其推出国债期货做了有益的尝试。
从风险控制来看,中金所设立了涨跌停板制度,这主要基于2007年以来,银行间和交易所历史数据表明,5年期国债价格日波动幅度小于1%的概率为99.7%。同时,2%的最低保证金水平完全可以覆盖一个跌停板。当合约临近交割月份时,交易所还将分阶段逐步提高该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另外,此次的交易草案中还设立了持仓限额制度,对于投机交易的客户某合约在不同阶段单边持仓限额。
因而,从合约设计和风险控制来看,新国债期货在强化风险控制的同时,却也在相当程度上对于期货市场上传统的波段投资技巧加以抑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部分中小期货公司对国债期货的交易热情。
然而,尽管新国债期货已经在风险控制方面多有设想,但其实际成效依旧难言乐观。
“要注意的是与股指期货相比,国债期货的投资主体有较大的区别,股指期货主要是股票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而国债现货市场上的交易主体主要是银行。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还主要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银行出现巨大的风险,则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巨大的风险。而国债期货市场的杠杆率高,若出现大的波动,则可能超出参与主体的承受范围。因而,更应该加强各个层次的监管,使各个监管主体各司其监管之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李永森教授表示。
另外,从风险来讲,机构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的同时,也会进行投机。相对于现货市场来讲,国债期货杠杆更大效益更高,面临的风险也要远远超过现货市场。虽然机构投资的风险意识以及利率市场化的程度都在提高,但仅仅靠监管者和市场规则,重启后的国债期货依旧有可能出现系统风险。李永森教授指出,“这还需要投资者完善本身的风险内控机制,比如前后台、头寸的控制及止损的问题等。”
受益者
2010年,中金所推出股指期货,在弥补金融期货空白的同时,也给期货市场带来了一场质变。首先,一批期货公司被证券公司收购,成为所谓的“券商系期货公司”,现在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中坚力量。其次,在券商系期货公司的带动下,期货行业内掀起了一场增资的热潮。另外,与股指期货配套的IB制度打通了股市和期市,吸引更多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参与期货市场。而国债期货的推出也有类似的效果,加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联动,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契机。
而今,随着国债期货的重启,类似的行业井喷效应极有可能再度出现。“首先是期货公司希望借此突破多年来的发展瓶颈,通过证监会对期货市场的资格准入,获取新的稳定收入来源。”一位期货公司内部人士分析称,“另一方面,本身从事债券私募业务的机构,也有可能全面升级自己的盈利模式,将传统的依赖行业发展趋势的对冲,变革为真正依靠短期市场波动和国债期货工具进行的对冲,从而更多地使用波段操作,进而提升债券市场整体的活跃度。”
经过八年酝酿,四年筹备,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终于闪亮登场。上午9时15分,沪深300指数5月、6月、9月和12月四个合约同时开盘,开盘基准价均为3399点。股指期货上市,使A股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做空时代。
股指期货上市后,对A股市场会有哪些影响?股指期货都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投资?今后,股指期货和股票投资者将在一个新环境下进行投资,二者之间如何适应?就广大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新财经》采访了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满平、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刘国宏。
股指期货不适合普通股民
《新财经》:中国的股指期货已经开始上市交易,这个市场适合哪类投资者参与?
桂浩明:股指期货并不是一种大众化的理财工具,它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金融风险管理手段。上世纪80年代,股指期货在西方国家的证券市场开始出现,当初主要是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风险对冲的工具。由于其交易灵活,具有明显的杠杆作用,很快受到各界的青睐,成为各大投资群体的操作对象。不过,真正在股指期货中进行大规模操作的,还是对冲基金。中国的情况与海外不同,我们还没有正规的对冲基金,股指期货的推出主要是满足投资者控制风险、锁定收益的需要。
因此,它更适合具有一定规模资产的投资者,将其用于投资风险管理。当然,就股指期货本身的特点来说,它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一面,而这一点的确是很吸引投资者的。但是,如果是冲着这一点进行股指期货交易,实际上是有违于推出股指期货交易的原意。强调对参与者进行适当管理,目的就是避免不合适的投资者盲目参与。
刘国宏:股指期货专业性比较强,具有高杠杆、高风险的特点,适合有雄厚经济实力、有一定市场经验(或模拟期货经验)、风险承受能力强、能够对经济形势进行全面评估的投资者参与。无论从投机买卖,还是套期保值的角度,机构投资者都具备小散户无可比拟的优势,也就是说,股指期货是一种更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的交易品种,不建议普通散户投资者参与。
《新财经》:投资者在参与股指期货时应注意哪些风险?在现货市场与股指期货市场上的操作应注意哪些技巧?
桂浩明:在理论上,股指期货的最大风险在于其具有高杠杆性。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规定,股指期货的近期合约保证金比例为15%,远期为18%。这个杠杆比例不算高,但还是要将风险放大5倍以上。如果一个投资者满仓介入,在开仓方向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几个涨跌停板,就可能导致血本无归。另外,股指期货合约是有时间限制的,它不能像股票那样“套住”了可以“捂”,因为到合约交收期是要进行清算的。所以,对于习惯于股市现货操作的投资者,一定要先熟悉股指期货的各项规则和特点,把握其操作特征。
刘国宏: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首先要明白它与股票现货有很大的差别,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规模大、涉及面广。投资者应当注意几方面风险:第一,价格风险。由于股指期货的杠杆性,微小的价格变动可能造成客户权益的重大变化,在价格波动很大的时候甚至会造成爆仓,也就是损失会超过投资本金。
第二,结算风险。股指期货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对资金管理要求非常高。如果投资者经常满仓操作,可能会面临追加保证金的问题,甚至有可能当日被多次追加保证金。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补足保证金,按规定将被强制平仓,可能会造成投资资金的重大损失。
第三,操作风险。和股票交易一样,行情系统、下单系统等可能出现技术故障,导致无法获得行情或无法下单的情况,都可能造成损失。
第四,法律风险。股指期货投资者如果选择的期货公司是未经证监会批准的地下期货公司,或者未经批准从事境外股指期货交易等,都可能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
在操作技巧上也要注意:第一,投资者应关注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联动性,既要了解股票现货市场又要了解期货交易特性。与普通的商品期货相比,二者的现货标的不同,影响面也不一样。商品期货大多是周期性变化,但股指期货对外部因素的反应更敏感,在期货交易上经验不足的投资者要注意资金分配和仓位管理。
第二,要注意止损,行情很难被连续准确预测,任何一项投资策略制定完毕,都可能有意外发生,需要有止损策略。当行情发展与自己的预期发生偏差时,前期制定的止损策略就将派上用场。
第三,要保持谨慎、健康的心态。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如果做投机交易,股指期货盈亏幅度与普通股票市场相比可能有所放大,当盈利和亏损幅度被放大后,会对投资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冲击。
第四,决策要快、操作执行要迅速。股指期货实行的是T+0交易,对市场信息敏感,要求交易者能作出更快速的反应。
第五,资金管理要合理。很多股民喜欢满仓操作,不愿浪费一分闲钱,但股指期货是保证金交易,如果持仓量大,每天的盈亏会非常显著,所以切忌满仓操作。
股指期货对A股影响大
《新财经》:股指期货上市后,对于A股市场有哪些影响?现货市场的普通股民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变化,以控制投资风险?
陆满平:股指期货推出短期内可能加剧市场波动,但中长期能够平缓市场波动。股指期货将为投资者提供避险机制,缓解市场的“狂躁症”,促进股市稳定发展。股指期货先期规模有限,对股票市场影响不大。但对于权证投资者来说,股指期货上市对其有一定影响。
桂浩明:股指期货上市,对于A股市场影响很大。因为它改变了长期以来A股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历史,也增加了杠杆交易的机会。由于股指期货具有发现价值的功能,它的出现,会有效抑制股指的过大波动,使其稳定在一个大的区间内。但是,因为股指期货又具有放大作用,同时在合约到期时必然会产生某种震荡,自然会加剧股指在区间内的波动。可以说,有了股指期货,股市的波动会更加频繁,但波动的空间会被压缩。如果在前几年就有股指期货,股市也许不会涨到6100点,也不会跌到1600点。如此大的波动,是会被熨平的。
《新财经》:股指期货业务的推出,会给证券公司带来哪些机会和风险?
桂浩明:在海外市场,股指期货的交易额通常会达到现货的1~3倍。因此,对于中介机构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利润增长点。特别是在程式化的高频交易逐渐成熟的情况下,股指期货在刺激交易活跃方面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股指期货对证券公司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内证券公司大都控股期货公司,并且建立了IB制度(券商担任期货公司的介绍经纪人或期货交易辅助人制度),这就使期货业务纳入到了证券公司的范围之中,期货交易越活跃,证券公司的收益也越大。当然,现实情况可能不那么简单,股指期货的佣金大战已经开打,各券商为争取业务,都在放低身段,降低手续费。因此,股指期货开始交易后,究竟能够给证券公司带来多少新增业务量,现在还很难说。
陆满平:股指期货将给证券公司提供扩充传统业务范围的良好机遇,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将发生变化。绝大多数证券公司都控股了相应的期货公司,未来股指期货的交易者,主要是来自券商的客户资源。因此,各家期货公司的股指期货业务市场占有率,主要取决于控股股东券商的市场占有率。从业绩贡献总量来说,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高的券商,特别是具备全面结算会员资格的券商受益较高。
刘国宏:从国外经验来看,不少市场特别是东亚地区市场,其股指期货交易额已经超过股票市场交易额。参照境外的经验,这类投资的年投资收益率可望达到10%~15%。
业务体系的变革,将导致证券公司在金融工程研究和衍生产品研究及交易人才上的竞争将更为残酷。一方面,有实力的证券公司之间为争夺市场份额而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国内证券公司与外资公司在这块业务上的抗衡,可能加速进入“肉搏战”阶段。同时,将进一步强化“强者恒强”的证券公司竞争格局,小券商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新一轮证券公司整合浪潮也将来临。
券商经营管理风险将随之放大。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既是管理风险的工具,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引发风险的源头。如“百年老店”巴林银行,由于交易期指导致巨额亏损而倒闭,法兴银行因衍生品交易引发巨大风险等事件。
股指期货完善了证券市场体系
《新财经》:股指期货推出后,还应该出台哪些相关的配套措施?
桂浩明:现在,股票市场是T+1交易,而股指期货则是T+0交易,在理论上做多力量与做空力量不平衡。在现货市场上,股票一旦被买进,当天不能再卖出,而卖出股票后所获得的资金是可以用于买股票的,这样做多力量客观上就会大于做空力量。股指期货不存在这个问题,两者平行交易,平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到了结算日,就会因为多空不平衡使市场运行的公平性受到挑战。当然,现实情况是否如此,还可以再研究,这毕竟是个极为明显的漏洞。
《新财经》:截止到股指期货上市前,已有9000多人开户,这能否满足股指期货的流动性?
陆满平:目前的开户数不多,在满足股指期货流动性方面确实存在一定不足,是低于原来多方预期的。但根据我国投资者的习惯,随着股指期货的正常开展,这种状况会有所改变。
刘国宏:目前开户数不大,这是管理层为保障上市初期市场的稳步运行,严格执行高标准开户条件、高度警示风险的背景下的“初始开户”结果。据中金所统计,现有的客户90%都是商品期货投资者,具备较强的期货市场投资经验和风险控制能力,因而总体开户数量比较合理,质量比较高,众多潜在开户者仍在观望。但随后开户数将保持稳定增长,股指期货上市初期的流动性是能够保证的。
桂浩明:由于实行了严格的适当性管理制度,现在股指期货开户的人数很有限。如果从市场还处于培育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不准备短时间内把成交量搞到现货的几倍,那么,这种交易还是可以被接受的,股指期货流动性应该没有大问题。
《新财经》:股指期货推出,对基金业有哪些影响?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注意些什么?
刘国宏:首先,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加了指数型基金的流动性,指数型基金会更加盛行。
其次,除了相关股票外,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相关性较大的还有封闭式基金和ETF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封闭式基金高折价将成为历史。
再次,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和投资基金是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的投资优势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境内股市齐涨共跌的系统风险很难通过投资组合的方式来化解,这就使机构投资者由于缺乏有效的规避风险投资工具而不敢积极入市。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使机构投资者和投资基金充分利用这一风险管理工具,在预期股市行情呈现下跌趋势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并在估计下跌后对冲原期货合约,用期货市场的获利来弥补股票市场的亏损,减少了机构投资者在熊市中的恐惧心理。
桂浩明:现在,仅有部分基金可以参与股指期货交易。而根据有关规定,它只能进行套期保值。因此,目前基金很难成为股指期货的主力。投资者大可不必以能否参与股指期货作为选择基金的参照。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冲基金,现在投资者要参与股指期货,一般还是要自己做,尚不能借助基金进行。
《新财经》:股指期货推出后,会对我国证券市场近期和远期产生什么影响?
刘国宏:股指期货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打通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联系通道,预示着交易品种将与国际接轨,具有技术含量的投资行为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有利于证券市场长远健康发展。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包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股市的限制将会得到大幅度放宽,其他稳健型的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将会显著提高。
成功推出股指期货将带动股指期权、个股期货及期权等众多系列衍生产品的推出,必将吸引很多投资者入市,市场规模将明显扩大。对冲基金的出现也将成为必然,这将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当前,大国竞争趋势已经转向资本、金融市场,而股指期货在金融市场中是一个制高点。建立和完善这样一个制高点,对我国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争取金融资源的定价权具有重要意义。
桂浩明: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最大的影响在于使得市场结构比较完整了,多层次市场体系也因此基本成型。这样,投资工具比较完备,投资手段也相对丰富,可以满足各类投资者的不同需要,也为市场的风险控制与价值发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当然,这应该是在股指期货运行比较成功时才会产生的效果。而现在,人们最需要做的是,如何保证股指期货平稳起步,有序运行。
股指期货与股票的区别
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股指期货有固定的到期日,到期就要摘牌。因此,交易股指期货不能像买卖股票一样,交易后就不管了,必须注意合约到期日,以决定是提前结算头寸,还是等待合约到期,或者将头寸转到下一个月。
期货合约是保证金交易,必须每天结算。股指期货合约采用保证金交易,一般只要付出合约面值约10%~15%的资金就可以买卖一张合约,一方面提高了盈利空间,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风险,因此,必须每日结算盈亏。交易后每天要按照结算价对持有的合约进行结算,账面盈利可以提走,账面亏损第二天开盘前必须补足(即追加保证金)。由于是保证金交易,亏损额甚至可能超过投资本金。
期货合约可以卖空。股指期货合约可以十分方便地卖空,等价格回落后再买回。股票融券交易也可以卖空,但难度相对较大。一旦卖空后价格不跌反涨,投资者会面临损失。
市场的流动性较高。有研究表明,指数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明显高于股票现货市场。
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已连续运行10多个交易日了,其正式上市也是大势所趋。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投资者适合参与国债期货呢?操作上又以何种策略为好呢?
“期货是一种风险对冲工具而不是大众性的投资工具,什么样的需求运用什么样的投资工具是理财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散户而言,一般债券持有量很小,而且基本是到期兑现以保证本金安全和取得利息收入,对冲债券持有风险的意愿和需求很小。”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在接受《金融理财》记者采访时表示。
期货本身作为一种高风险的资本市场,需要投资者有更高的抗风险能力,这也是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所不具备的,当然有一定专业能力、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成熟投资者还是可以参与其中的。他提醒投资者,期货杠杆放大收益,也放大风险,金融期货品种表现更为明显,投机者尤其个人投机者应有充分的认识。
大有不同
较之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的避险功能和价格发现功能将更为明显,参与者机构化特征将更为显著,对投资者专业性的要求也更高。
“作为一种专业化避险工具,国债期货更适合机构投资者。当然,有一定经济实力和风险管理经验的成熟投资者也可以参与其中。”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坦言,相对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而言,个人投资者对国债市场和交易规则缺乏了解,国债期货的定价机制相对于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较为复杂,一般投资者想要掌握并非易事。
具体而言,尽管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合约与大部分期货产品一样实行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等。交易上实行多空双向及T+0的模式,并有每日最大价格波幅、持仓限制等一整套风险控制制度。但是细读合约可以发现,国债期货也与商品期货大有不同:
首先,国债期货每手合约价值100万元,但最低保证金只要3%,因而相应的杠杆也较高。但其波动显著低于股指期货,且其涨跌停比例为2%,仅为股指期货涨跌停的五分之一。一旦极端性风险到来,将受到交易限制的制约而终止交易,从而达到了抑制极端风险的效果。
其次,未来国债期货实盘交易亦可能实行合格投资者制度,且交易中面临保证金比例上调的可能性。类比股指期货,2006年刚推出仿真交易时的最低交易保证金比例设定为8%,但随后随着市场走势逐步上调至20%;实盘推出后,最低交易保证金确定为12%。
再次,由于仿真合约最小变动价位为0.01个点,每张合约最小变动100元。表面上,每张国债期货合约短线操作最小盈亏比股指期货要大了不少(后者为60元/最小价格跳动),但实际国债现货每日波动幅度很小,这将限制期货品种的日内价格波动,并不适宜过于频繁短线操作。
从隔日行情考察,国债现货隔日波幅多集中在1%甚至0.3%以内,对应预计每张期货合约的隔日结算盈亏也在数千元水平。这样来看,国债期货投资价值并未像股指期货那样诱人。
除此之外,国债期货标的合约的设计也与商品期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最重要的三点:一是最后交易日不同,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五,国债期货是第二个星期五;二是交割方式不同,股指期货是现金交割,国债期货是实物交割;三是交割日期不同,股指期货与最后交易日是同一天,国债期货是最后交易日的连续三个工作日,原因在于与债券交易结算规则相匹配。
从合约月份上来说,国债期货交易的是最近的三个季月合约(三、六、九、十二季月循环),股指期货交易的是四个合约,当月、下月及随后两个季月;从标的物上来看,国债期货的标的物为面值100万人民币、票面利率为3%的5年期名义标准国债,股指期货的标的物则是沪深300指数。
参与门槛
一手最低仅需3万元保证金,引发了国债期货参与门槛偏低的争议。
赵锡军提醒,个人投资者对国债期货仿真合约3%的保证金比例应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目前仿真合约采用100万元的票面面额,3%最低保证金水平,加上期货公司增收保证金比例部分,大约5万元左右能做一手,与铜、黄金的水平相当。
表面上看,国债期货比股指期货资金门槛似乎有所降低,也因此引起不少中小投资者的兴趣。事实上,国债期货的参与门槛不低。当前,股指期货实行适当性制度,开户门槛在50万元,适当性制度在股指期货上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因此,国债期货也会实行适当性制度,可以预见其开户门槛不会低于股指期货。
就保证金而言,3%的比例是由国债现货市场的波动特点决定的,国债现货日内波动一般很小,隔日波动也大多在1%以内,但由此带来的较高的杠杆率也意味着更大风险,市场一旦出现较为剧烈的波动,可能带来较大损失,对此个人投资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根据国际上国债期货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内期货合约的设计,从操作方式来看,国债期货最适合三种操作的投资者:以套保为目的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以获取稳定收益为目的的期现套利投资者以及跨期套利投资者,由于现券交易相对不活跃,国债期货更适合跨期套利;日内交易者,目前来看国债期货仿真合约基本沿某一均值上下波动,日内交易者来说比较容易把握其波动规律。但是国债期货趋势波动并不明显,单边投资者的操作空间可能较小。
量力而行
相比权证这类博弈性衍生产品,国债期货是最为初级的风险控制产品。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毕竟是在国债价格上做文章,与基础利率以外的因素关联性很小。CPI、货币供应量、国家信用、全球经济环境还有政府财政收支等都是影响国债期货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而最核心的因素是利率因素:其价格与利率走势相反,利率涨得越高,国债价格下滑幅度越大。
简单而言,购买国债期货相当于看空利率走势,也就是预期利率下滑。卖空债券期货则相当于看涨利率走势,也就是预期利率上涨。
从影响国债价格因素的角度来看,叶燕武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央行的货币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国债期货直接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国内存贷款利率不是由市场交易产生,而是由央行规定,所以央行的货币政策对于国债期货价格影响是最重要的。
其次,市场资金状况也值得国债期货投资者关注,投资者可参照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的走势,对国债期货走势进行判断。
另外,经济发展也可以作为投资者的参考。“利率水平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对于货币的需求程度,经济发展过快时利率一般将上升,反之经济低迷时,利率则一般会下降。”叶燕武说,但对于投机者,国债期货仿真合约的最小变动价位为0.01个点,每张合约最小变动100元,但国债期货的涨停板是2%,总体来看,国债期货日内价格波动较小,并不适宜做高频短线交易。
“投资国债期货最大的技巧在于对跨合约价差以及期现基差的把握上。日内投资者可利用统计工具通过找出国债期货日内波动规律获利;趋势投资者则最好选择自上而下的投资方法,把握加息减息周期以及利率市场当中的季节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