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29:02
导语:在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大学生是一类承载社会和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个人价值心理定位较高,面对学业、情感、就业等多重压力,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甚至是厌世的情绪和行为。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预防。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心理健康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应该做到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及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和痛苦,而是面对这些烦恼和痛苦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扭转不利情绪,主动适应周围环境。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转折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理、生理和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变化,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产生问题。
根据严重程度,心理问题一般分为不良状态(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一般来讲,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处于第一级别,即处于心理的不良状态,或称为心理困扰型。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问题的诱因主要有同学之间的矛盾、学习的压力、恋爱等个人感情问题、就业压力和家庭变故等。心理困扰的主要特点是不良情绪的持续时间较短,通过休息、娱乐、体育活动等自我调适可以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心理困扰的诱因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其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且很难自愈,因此需要配合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中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石。其次,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力地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毅力、不屈不饶的拼搏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正确面对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今后的职场中产生的压力。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措施
第一,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要重视课堂教育,还可以定期邀请社会上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等到学校开设讲座,有助于他们快速融入大学的集体生活。
第二,学校要和学生家长建立起便捷的沟通渠道。学校可以及时将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状态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应该将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及时告知学校,双方做好信息共享,共同应对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扰。
第三,大学生喜欢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课的出勤率相对较高,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活动中。
第四,高校应该在校医院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心理健康问题咨询窗口,同时要严格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信息保密工作。在大学生身边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咨询窗口,便于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可以有效防止心理困扰等一般心理问题演变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第五,高校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记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异常的学生,要重点跟踪。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及时和他们谈话,了解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并将了解到的情况及时通报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协助学校共同帮助学生战胜心理疾病。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疾病预防的重要策略,防范大学生群体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道德,许多道德问题往往是与心理问题相关的,尤其是与个性及其发展的阶段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其次,道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帮助未成年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武器和人生目标,为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方向。
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从要达到的目的来看,道德教育是通过提供模范人物或道德榜样,使学生认同高尚无私的价值观,模仿先贤、英雄的行为表现,培养学生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等品质,使之能协调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塑造高尚的心灵与社会责任感;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它力图使学生自知、自信、自立,善于选择适合于自我发展的最佳目标,并具有保持情绪稳定、承受挫折失败等优良品质。二是从所要解决的问题实质来看,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健康成长问题。道德教育力图使学生接受和认可社会的某种特定价值观或道德实践,并使之成为自己心理生活的一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在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学会选择;三是从开展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来看,道德教育是一个教导过程,其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示范与社会学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的过程,它不试图扮演师者的角色,是在与当事人处于平等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尊重、理解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推动当事人进行积极思考与自我反省,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妥善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
可见,尽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途径、方法、手段上有所区别,但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上是相通的。德育除了坚持以往的政治导向和道德导向外,还必须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落实德育目标的基础和重要方法。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能力,社会行为的判断能力,单独依赖传统思想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指导以其自身特点和优势弥补了德育教育的不足,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对于“如何增进人际交往”、“学习怎样克服焦虑”、“如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怎样面对遇到的困难”等问题每天都在影响或困惑着学生,这些问题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和构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
一要多一些关爱。作为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年龄特点,多给予孩子关爱,多给孩子创造发言和表现的机会,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赞扬和鼓励;对学困生和留守学生,多给予鼓励,多启发诱导,少冷言冷语,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健康向上的氛围。
二要相信孩子。无论在校在家,都要引导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去做,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人格,又能使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三要重视榜样的力量。定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英雄的事迹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缅怀前辈的过程中,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完美人格。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学身边人、做身边事。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普遍较低,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真正提升。建构一个教学、辅导、监护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自身潜能进行开发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培养大学生自觉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按照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文化素质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有机整体,而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1]
一、课程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主渠道
课程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人数一般达一百人以上,是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数十倍、数百倍,可以极大地扩展受益的学生数,有效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益。要确保课程教育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程目标的正确确立
以往众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预防性的,以预防和矫治各种精神疾病以及适应不良行为为目标,是为了解决大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工作的重心仍然放在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这种课程目标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不够显著。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心理发展教育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上,而不是对心理疾病的治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项普及性教育,要求在校的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接受这一教育,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新理念:了解自我、保护自我、健康自我;在学生中树立一种“健康的人也需要心理保健与心理咨询”的观念。它的目标应定位于“面向全体,重在发展学生的潜力,促进全体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人的积极成长上”。遵循此目标,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2.课程内容的改变
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以补救性为主,主要是采用消极心理学的模式,即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有效方式,当成是解决或帮助极少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针对少数人在局部范围开展教育的工作,而是要将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激发学生本身内在的力量和潜能。因此,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面向全体大学生,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模式,重视学生固有的、实际的及潜在的力量,激发人自身内在积极的心理品质,学会宽容、尊重、分享等,让学生学会创造幸福,体验快乐,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塑造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发展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性心理及婚恋观辅导等。[2]
3.教学方法的改进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纯文化课程教学。走近学生、准确地把脉学生心理、适时地调适和有针对、预见性地指导学生,挖掘学生固有的潜能和力量,这是本课程的活力根基和意义所在。笔者认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摆脱学院式的知识传授,要立足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侧重操作性的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探讨,以达到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功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验与互动,通过多媒体、室外活动等形式,强调学生个人的心理感受,提高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气氛。把团体心理辅导的技巧借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辅导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必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探讨
纵观国内相关文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大都集中于实践操作模式的探讨和方法、途径实施的探索上,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杨民和杨立红(2006)认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较低与缺乏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关。因为缺少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真正提升,应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3]但迄今为止,我国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强调过程情境性。即对学生结果的评价应建立在情境化的操作任务上,提倡采用“真实性评量”和“操作评量”等多元化的方法,使学生能认识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二、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必要补充
1.个体心理辅导
个体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由于所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帮助,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措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属于青年期的成长心理问题,但又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视其刺激源的性质、压力大小、挫折程度、伤害轻重,以及个人的承受力和康复力的强弱而有不同。这些问题有可能通过心理辅导教师的个别辅导,使其本人得到合理的发泄、转移、升华,逐渐平静、淡漠,恢复正常。 转贴于
2.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相关研究表明,单纯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咨询和讲座不能显著地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而团体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团体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使个体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团体辅导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成员在团体中的改变容易迁移和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发展性、适应性和人际沟通问题,举办专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在团体心理训练过程中习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拓展训练是全球规模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5]是让学习者通过亲身体验经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认知,并在习惯和行为上有一个新的改进和突破。其特点是以项目体验为载体,以态度训练为主旨,以行为改变为方向。素质拓展训练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主要应用于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在各大高校中应用得还比较少,仅有部分高校在个别院、系对部分学生开设拓展训练课程。[6]目前国内的素质拓展训练主要采用场地、水上和野外三种培训方式。高校的校园环境、体育场可以作为培训的场地;游泳池可以作为水上项目的培训场地。高校完全有条件拓宽拓展训练的渠道,使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三、建立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护系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高校必须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在校的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每个系应配备心理部长,组织开展各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个完整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护系统还应包括学生的自助机制,因此高校应挖掘学生自身资源,倡导自主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例如可以班级和宿舍为单位,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联络员制度,其主要任务是立足本班、本宿舍,收集、传递心理健康信息,能够让他们在第一时间给身边的同学提供心理支持。
四、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核心
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也是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许多高校采用专兼方式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多数兼职教师是“虚岗”,履职很困难。学生的心理是多发的,而教师的岗位是虚的,结果不言自明。还有一些高校由思政干部充当心理健康教师,这类教师虽然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和能力较强,但毕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跨度大,专业理论要求高,他们也很难胜任教学。所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洁,等.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1999,(6).
[2]郑祥专.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杨民,杨立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刍议[J].文献资料,2006,(5).
[4]盛义岭.拓展训练课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5).
关键词:初中阶段;心理教育;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16-01
目前,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学生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只好都隐藏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由此我认为,我们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把心理疏导放在教学的首位,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并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作为一名初中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对于心理辅导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心理健康应该重视环境因素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间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心理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的心理健康课程很是重要。心理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同时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各年级的学习特点,分别制定心理素质教育的年级目标。例如对于初一的同学。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而对于初二的同学。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发育问题,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而对于初三同学,要求也随之提高,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和升学观,进行应试心理的辅导与训练。有了目标,下一步就该实施内容了。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学习心理教育。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妨碍他们的学习,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指导。学习心理教育包括:智力健康教育、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教育、考试心理的调适和训练、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教育等。(2)反应适度教育。人的行为反应,无论敏捷与迟缓,都有一个适度的问题。反应适度教育包括:正视现实,正确对待现实;认识挫折的双重性;增强学生的自制力;提供多种情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不断进取。(3)健康情感教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情感学习是中学生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情感与一般疾病关系密切,更是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健康情感教育包括: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形成稳定平衡的心境;了解感情活动产生、发展、形成、表达的规律,初步培养健康的高尚情感;学习并掌握"制怒"的方法,培养幽默感等。
3.重视心理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72-02
全球一体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导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在面临各种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以往空洞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自我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在课程实施的内容、模式、评价等方面尚处于探索性实践研究阶段。行之有效、科学、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有关课程实施的效果的重要手段,是高校系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后需要重要研究的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概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全日制在校学习学生,遵循大学生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和心理危机干预技巧培训为内容,由指定的教育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专门课程。它由有一定心理学专业背景和素养的教育工作者实施,通过课程与教学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动静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开展以必修课为主的普及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课程教育体系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更是其他学科有效开展的必要基础。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大学生将面临不同的心理困惑,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以及学校教育培养任务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实现常规的、规模性的、基础性的教育普及,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的健康良性发展。这种教育和普及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树立健康心理意识的重要性、学生共性心理问题的分析和疏导等等。开展以必修课为主的普及教育是最有效的课程教育手段,它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奠定了基础。为此,高校应开设以必修课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开展以选修课为辅的系列教育
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实践培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然而,每个学生在接受学校传统教育的同时,又因为个人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整齐划一的教育设计很难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作为各种学科的学习基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注重教育对象的个体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既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完人”,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高校非常有必要辅以开设心理健康通识教育以及基本技能培训的选修课,作为教育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有效补充。
(三)开展以活动课程为补充的实际训练
活动课程形式活泼、内涵丰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健康心理意识,充分挖掘心理潜能,尤其侧重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终极目标。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内容的延伸、扩展以及有效的补充,我们可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设计开展实际训练活动。活动课程具有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互动性强的特点,学生在活动组织中积极探索自我,自觉主动地挖掘自身的心理问题,这将很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与学生一起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及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师授课思想的体现,是教育内容有效传递给学生并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载体。它将教育内容进行技巧化的展现,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本研究归纳了几种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1.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通过戏剧角色演出的方
式,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导演在某种特定情境下模仿特定角色的语言、行为等,引导学生体会恐惧、欣喜、忧伤、愤怒等心理感受,分析和发现问题的成因,并自觉地调节不良的心理状态。这种方法不仅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还帮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协助学生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角色扮演法通过激发学生的表演激情和创造欲望,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学生们在互动表演中学会了良性的沟通交流,在师生导与演的配合中建立起了和谐信任的关系。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目的,为学生提供具体而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组织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和交流等形式,学习观察心理现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本质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案例的发生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另外,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做到“导”而不“演”,为学生展示和发现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作好铺垫和指导。
案例教学法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以及体验型的特点。这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发现心理问题、分析问题症结、解决心理困惑的能力。案例分析法的本质是教师引导学生按图索骥,进行指定事件的分析与讨论,在层层剥离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3.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法与角色扮演法有相似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者都是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某个核心问题,加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都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然而课堂讨论法更强调单元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此目标展开话题进行讨论;活动设计的核心是讨论,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讨论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容易产生多角度观点的碰撞,实现了各种心理信息的互动碰撞,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法在实际运用中,教师要做好话题的主持人,始终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讨论,目标明确,避免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讨论。教师在讨论结束后还要做好相关主题的归纳总结,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教师认识到讨论是手段,切勿拘泥于辩论技巧等问题上,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4.团体辅导训练法。“团体辅导训练法是指教师在团体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培训的教学活动形式,它是通过固定团体内人际关系的互动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体验、实现自我认识、完成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发展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实现助人与自助过程”。在团体辅导训练的参与人数不宜过多,同时要确保训练环境的封闭和安静,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安全的状态下进行训练更有效果。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纸板等辅导工具的准备,并能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估和指导;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合理把握课堂的教学进度,避免团体辅导重活动轻辅导,重开头轻结尾。
5.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就是穿插与课堂教学主题相匹配的专题心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解释,帮助学生在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自我认识,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在自我意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做“气质量表”或者“我是谁”心理测试,引导学生全面而又深刻地了解自己;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填写职业测评问卷,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等。
心理测验法是学生普遍喜欢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在心理测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进行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估,这不仅有利于建立起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心,更为学生的心理内省与调适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任课教师一定要确保心理测验所用量表及问卷的科学严谨,不能简单编辑组合问卷对学生进行测量;另外,教师务必做好数据的分析与解释工作,对于在测量数据中显示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做好跟踪辅导。
参考文献:
[1]吴增强,沈之菲.班级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1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度立项一般课题(2013LSZ065),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一般资助项目(SK13YB155),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A类(2014JGA3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立高(1978―),男,山东费县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自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Seligman)开创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以来,其核心观点就得到了大多心理学学者的认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关注人具有的潜在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激发人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使每个人最终都能获得自己的幸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即过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现在的快乐和幸福、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二是个人层面上爱的能力、勇气、工作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宽容、毅力、创造性、对未来的关注、灵性等积极人格;三是在社会层面上的积极的社会组织,涉及公民美德、利他主义、宽容、责任感、礼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制度等。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它通过关注并构建人自身积极的力量,有效地维护并促进心理健康,主张通过开发和应用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发掘其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
(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高校都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各种负面事件的预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发现,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高,仍然出现了很多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如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案件、研究生虐猫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厌学,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热衷电脑游戏,学生无心读书、缺课逃课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因此,需要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是以传统的、关注人的消极方面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基于这种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有问题的学生和学生的消极面,因此我们忽略了大多数健康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研究上,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大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措施,对有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个体的危机干预也很重视。相应的,学校对于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关注,以及对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优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人的积极品质为着眼点,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正面培养个体,防治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孟万金教授创立的,该理念针对传统病理式、问题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整合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教育等理论与实践为依据,采用更加积极的内容与方式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开发人的潜能,塑造个体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并为其终生幸福奠定基础。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向上的自我成长能力,这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积极方面,重点放在培养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人的心理潜能上,还包括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构建积极氛围的立体网络,也就是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和全面渗透的途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正向的积极氛围。同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情景性、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
(四)积极社会适应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适应指个体对社会现状有清晰和正确的认知,并能适应和主动改造现实环境,处事态度积极乐观,能够顺利应对困难与挫折,心理行为顺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趋势。积极的社会适应包括认知上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弹性。目前有关个体社会适应的研究多以病态心理为切入点,但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并不意味着适应良好,因此与积极适应相关的认知创造性、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职教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尤其是高职生,由于面临的学习、就业、环境压力和社会偏见带来的压力剧增,茫然和不适应现象都会出现,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积极的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职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适应,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2002年提出,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的“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标志着其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同年孟万金教授申报的财政部资助科研公益金重大立项课题“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及数据库建设”也得以立项。袁振国教授、孙时进教授等专家学者,都高度肯定了这一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国际领先性。至此,全国揭开了推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全国首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地级市实验区是山东省淄博市,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也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实验学校,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在全国15个实验区近300所学校展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突破,近期,项目组将逐步完成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建设10万中小学生数据库,并建立全国常模,还将在全国15个首批实验区开展积极心理品质测评,为实验校提供咨询报告和个别化教育方案。同时开发与各个学段相适应的实验与推广指南、系列教学及参考用书。但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延伸到高校当中,在职业教育中的扩展更是少之又少。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高职生的身心特点,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并展开相应的研究,从而实现教研相长。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现状
近年在国外,积极社会适应逐步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者开始关注积极社会适应的内涵、作用及其产生机制。大学阶段是学生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的重要准备阶段,是从以学习为主的状态到以工作为主的状态的过渡时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个体对大学适应的情况,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和发展。鉴于其重要性,研究人员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综合已有成果发现,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如认知能力较差、实践能力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等等。我们应从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必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等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门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准备,促进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的思考
(一)研究目的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和定性研究,建构合理有效的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培训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和行为干预对高职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的促进效应。
(二)研究内容
采用聚合交叉设计,探讨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开展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具体的方式方法。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与辅导的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技能团体辅导培训方案。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生社会适应间的预测关系。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够增进个体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促进个体的积极适应。同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技术,分离其他变量在这种关系中的变异,建立相关影响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关系的因果模型。运用社会心理学现场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人际接纳与拒绝的影响。在诱发的人际接纳、人际拒绝和中性条件下,让被试判断友谊、人际信任、人际支持的水平,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个体的友谊、人际信任与支持的差异。运用认知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相关因素的增进效应,并探讨对认知创造性和问题解决的水平的增进效应及其内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相关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的复杂关系模型,建立有关影响因素(个体人格、家庭功能)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影响机制的因果模型。
(三)研究意义
研究试图通过心理测量、行为实验和干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在理论层面上,可以检验、丰富和发展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实践层面上,可以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实施方案,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高职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3\]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7).
\[4\]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
为了弥补新课标教材“双基”不足、内容跨度大等问题,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学校进行了校本学案的探索。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主要形式,就是编写《导学案》。在校本导学案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界定了学案的概念,分析了学案的基本特点,辨析了学案与教案的区别和联系,形成了学案编写的原则、程序和组织方法。基于对学案本质的认识,我们认为学案应致力于建立一种“学的课程”,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学什么”与“怎么学”。学案既是一种教与学的课程资源,也是一种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二)德育课程序列化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学校教育活动中经常组织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往往缺乏系统性,对学生在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具体表现为:第一,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认为课前师生无需精心准备;学生主持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题班会课结束,教育活动随之结束。第二,实施中存在缺陷:主题随意,缺乏科学育人的序列;过程表演性强,缺少育人的针对性;内容娱乐化倾向严重,不能很好地明理导行。第三,保障中存在的不足:在主题班会课上的研究、机制、保障还不够健全,难以提升主题班会工作的研究水平。第四,主题班会“主题”存在的问题:缺少有针对性的主题;缺少合理结构;缺少合理顺序。根据主题班会的问题,学校组织了部分优秀班主任进行专题研究,分别确立了三个年级的主题:七年级以适应和养成教育为主;八年级以青春期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为主;九年级以中考和理想奋斗为主。通过多次主题班会序列化研究课和专题研讨,规范了主题班会课课堂内容、教学程序,提炼了几套常用的教学模式,汇编成《初中学生成长30阶梯》,有效地解决了主题班会课的内容案例问题。
(三)课外校本课程特长化、活动化
1.学科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历史、地理、生物、化学、语文等学科,每学年都要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七年级历史学科参观金沙遗址,生物学科参观植物园,语文学科参观杜甫草堂;八年级地理学科参观建川博物馆;生物学科参观熊猫繁殖基地;历史学科参观三星堆;九年级化学学科参观污水处理厂。每次学科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有反馈,有小结,有成果展示。
2.学科兴趣小组。为搞好学科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我们召开学科兴趣小组动员会,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支持;有特长的老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申报了57个项目。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状况和教师特长的特点,对学科兴趣小组做了适当的调整,将学科兴趣小组调整为28个。每个小组做到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数,定内容。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3.班级第二课堂。班级第二课堂,班主任为第一负责人,学科教师参与,内容有价值观的引领、热点时事、学科兴趣拓展、演讲、棋类、辩论等。同时,学校制定了二课堂的底线要求,要求每次开展活动必须有考勤记录、活动方案、期中作小结、期末作总结、学年出成果,并严格考核,及时反馈,评出等级奖。班级二课堂为每个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奠定了基础,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4.学生社团组织。校学生会、团委会、环保志愿者、文明执勤岗、礼仪示范班、广播站、电视台、心理志愿者等学生社团组织,吸引了大量学生参加,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课堂教学篇: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一)问题分析和价值澄清
学校力求把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聚焦点是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其基本要求是遵循学习的规律,其关键是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鉴于此,我们在分析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之后,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讨论,认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相比,滞后于课程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当部分的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二是教师单向灌输较多,教学方式单一,教学针对性差,课堂效率不高;三是学习过程学生参与度较低,学习状况反馈少;学习效率低,学业成就感差;四是教师压力大,工作负担重。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路成为全校领导、教师的共识。同时,受全国“先学后教”等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经过反复地学习、思考和比较后,学校确立了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围坐式”为外显形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方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它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
1.学生座位进行变革,全校所有班级教室内学生座位改“秧田式”坐法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围坐式”。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进行变革。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挥者、检查者、评价者。教师主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和指挥,是活动过程有效性和学生参与程度的检查者与激励评价的实施者。
3.对知识学习的程序进行变革。对于课堂学习活动要做到集约化,具体表述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完成的学习活动须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学生个体不能独立完成的则由组内两人合作完成,两人合作仍不能完成的则由本组内完成,本组仍不能完成的则可寻求其他组的帮助,当全班都无法完成时,则由教师引导启发完成。
4.学习方式进行变革,即改以课本为载体的听讲为以学案为载体的学习活动,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讲解。同时,针对传统教学评价主要是侧重于学生个体的评价,着重于学生个体之间的竞赛,还对评价方式进行变革,改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管理与评价为以小组为单位的管理与评价。进行小组“捆绑式”评价,进一步增强小组的活力与凝聚力。
改革成效篇:学校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一)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近几年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龙泉驿区初中学段教学质量考核中,多次名列龙泉驿区前茅;尤其是划片招生后的2013级和2014级,各个学科更是全面完成龙泉驿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在龙泉驿区初中教育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二)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态度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通过近几年的学月问卷调查,80%的学生对“围坐式”小组合作学习予以肯定,并喜欢这种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组间展示和学生讲解,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合作探究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三)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题班会序列活动和各种兴趣小组、班级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志愿者活动、心理健康月活动、“三自”管理活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艺术节活动等系列活动,龙泉七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为:更加自信、自立、阳光、健康,初步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大为增强,这都赢得区内外较高的认同和赞誉。
(四)学生的性意识和性道德进步显著
学生们通过学科渗透式教学、观看科普录像、性健康教育展览、实物标本展示、小组合作学习、座谈等多种教育形式,使青少年在温馨、和谐、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全方位多视角地获得了健康文明、科学的性健康知识。95%以上的学生认为,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但比书本上的知识重要;以前很担心的问题,现在不担心了;以前不好意思的事情,现在觉得没什么,而且知道很多想法是正常的。通过性健康教育,解决了学生的很多困惑,使青少年学生能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在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方面成效更为突出。通过这几年实施性健康教育项目,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医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定期一些相关医疗卫生工作的改革文件,组织各级部门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领导的方向,在规划工作时,要放眼全局,实行科学的管理方式。另外,各护理人员要掌握医院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章办事,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并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护士之间应相互学习,掌握医院的规章制度,并切实执行,以制度的落实规范自身行为。
2、实行小组制包干、责任到患者的工作模式。
护理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包病人”,责任分工细化,目标明确,包床到护,由床位护士具体负责分管患者护理工作的实施与落实,组长在做好自己所管床位患者护理的同时,负责本组工作的落实与检查。护士清楚自己所负责的患者,患者知道谁是照护自己的护士,做到患者的每一次治疗、每一个护理操作、每一项化验检查、每一天基础护理服务都有护士关心、有护士服务、有护士落实、有护士负责、有护士检查。
3、真正按基础护理规范实施基础护理。
医院通过多种方式督促护士学习全新护理模式的理论技巧,通过撰写《护士服务手册》等规范护士的各项行为,落实好生活护理,实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以及出院以后的全方位护理服务,真正做到全程无缝隙护理,让患者放心,让家属安心。设立宣传栏为病人提供生活及医疗常识,并为病人准备如针线包、塑料袋、剪刀等基本生活用品,提供为病人代管物品、购买用品等人性化服务,方便病人安心养病。有条件的医院,还可提供代替患者取药、结账等全程化服务[1]。
4、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医院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应对紧急安全事件的预防工作,确保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做好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必须立足于积极预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防感染工作,如已经发生感染等问题,应该及时上报,迅速处理,不得隐瞒实情。
二、结合专科特点,丰富护理服务内涵
1、各病区专科护理具有护理重点。
专科护理的执行到位充分体现护理质量内涵,各病区的专科护理重点要与专科疾病特点相结合,床位护士主动深入病房,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2、给予专业健康指导,全面贯彻健康教育。
患者自入院开始到出院,其间的饮食、用药、治疗、特殊检查、手术等相关常识,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主动传授一些相关健康知识以及简单的护理技巧。各科室制定分病种健康教育路径,将健康教育全面贯穿于患者的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的全程,同时也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程,患者的入院教育、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的回访都由床位护士负责落实。不仅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也对家属做相关知识培训,更加强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另外,适时召开患者座谈会、健康知识讲座等,让患者了解更多健康以及护理小知识[2]。
3、为患者着想,创造良好医疗环境。
在对病人实施特殊治疗时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体现人文关怀。在日常的病房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仅要为病人提供病情护理的保障,还要多为病人着想,创造良好的疗养氛围,提高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了解病人的需要,还应学会倾听病人的心声,找到病人的症结所在,减少因病人的心理变化导致对病情的不利。对于病人的一举一动,护士要善于分析,耐心做好工作。同时,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便捷、私密的服务环境。
三、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在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高度重视护士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一是实现护士的岗位管理。在编护士与合同制护士管理上一视同仁,实施护士的岗位管理。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并按照护理岗位的劳动强度、技术要求、工作风险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在分配机制上向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提高了护理人员积极性。
二是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相结合。部分医院已经将护士护理不同护理级别患者的数量、工作考核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并作为护士薪酬分配、晋升、评优的主要条件,制定《护士岗位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等[3]。
四、简化护理文件书写
简化文书书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与医生病程记录重复的内容,二是与日常护理工作关系不大或不重要的书写,确保摒弃的是“无用功”。采用表格化护理记录单。护士只需填写体温单、医嘱单、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取消一般患者护理记录,采用表格化护理记录单,使得护士有更多时间深入病房,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增进护患间的沟通。
五、提高病房管理水平,实施病房无陪护
病房无陪护试点工作的着眼点并不是禁止家属陪护,而是让患者不再需要家属陪护。提高病房管理水平,改变因家属陪护过多而导致的病房秩序混乱,患者与患者间纠纷增多等问题。核心是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进病房后不再需要家属陪护,安心接受治疗,做到“把时间留给护士,把护士留给患者”。
1、医院对所有相关管理、服务环节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调整配餐管理,取药程序,加强后勤物资保障,充实保安等相关部门力量,把服务直接送进病房。
2、尽量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提高床护比。
关键词:社会转型;德育模式;转变
我国传统的德育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的权威地位,将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接纳器,采用僵化的“说教”“管教”方式。忽视学生的接受心理、接受能力及现有的思想品德状况,缺乏针对性,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笔者理解的德育过程应是走进生活,实现体验、内化和外化的诚信道德培养过程。侧重培养的是学生生活中应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怎样做一个人”的问题是道德的核心问题。现代学校德育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审美、交往、生活和自我发展等多项素质的任务,仅靠单一德育形式或方式,很难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因此,我们不可以拘泥于某种既定的模式,应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转变、创新德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应注重情感德育模式的培养
德育只能是人理解人的教育,这种理解必须通过人与人交往而实现,最终还需经过自我意识的建构才凝聚成个体的德性。若把人的情感抽离出来,只剩干瘪的道德规范知识传授,德育将从根本上丧失它的魅力。同样,若只把德育当作纯知识性的教学,加之教育者本身也缺乏德育的情感、信念的投入,是无法培养受教育者的灵魂的。因此,学校德育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美的、良好的情感和情操,充分发挥教师在情感德育中的主导、表率作用。教师的情感是学生情感塑造的支柱。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充满师爱,以鲜明健康、丰富和饱满的激情讲述知识,用自己高尚的情感感染学生。
二、应坚持“回归生活”的教育原则
首先,“引进”生活内容,即要用真实的生活素材充实道德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在道德教育中让学生识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也要了解假、恶、丑,以对生活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引进”生活方式,用“蹲下来”对话、“坐下来”商谈方式代替道德灌输。传统的道德灌输方法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因为普遍的即外部的灌输,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学生道德的发展。道德教育方法上要变革,用对话代替灌输,因为对话可以打破信息的单向传递,有利于信息在师生间、学生间互动。道德教育采取对话方式,可保证道德对话的开放性,公平地对待对话的参与者,使其能够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和动机;可保证对话的自由性,允许每个人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的主张,表达自己态度、欲望和需要。这样,通过真正的对话,能打破道德教育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的道德生活发生根本性转变。
其次,“走进”生活,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自主选择生活。为了学生的生活而进行的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书本世界”空谈生活,空谈生活就像在岸上教人游泳一样荒唐。为此,在道德教育中,要给予学生自由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去参与生活、探究生活、创造生活,唤醒学生自主选择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采取自主选择的生活方式。而生活德育就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体验德性生成,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脱离现实生活之外的一个空虚的世界里培养人的道德。
三、应与民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学校德育应融入心理教育中,通过提高认识,理顺情绪,消除不良症结,矫正不良行为,学习新的适应模式来达到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将德育寓于民主法制教育之中,通过发扬班级民主和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达到提高其公德水平的目的;把学生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将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之中,改善其个性品质及心理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开展学校心理咨询,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将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重要的是从心理实际出发。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养成,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把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具体化。为此,学校要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发挥集体的作用,培养学生善于交往,学会对他人感情表示尊重和理解,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会愉快地接纳自己、认识自己。
笔者认为,在学校德育问题上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很清楚教育机构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能。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应整合各方面资源,不断转变、创新德育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努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审美、交往、生活和自我发展等多项素质,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