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资产负债理论

时间:2023-08-07 17:29:02

导语:在资产负债理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资产负债理论

第1篇

【关键词】 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 收益

2007年1月1年实行的新会计准则与以前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在会计核算、计税差异等方面有较大变化。其中新会计准则采纳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使用暂时性差异替代时间性差异,开始采用与原有规定有较大改进的会计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会计理论中经常被忽略的一对概念,但它们与收益的确定、会计要素的定义以及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之间的关系却有着十分紧密地联系。确立不同的观念,对计算收益有着重大影响。

一、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含义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原本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论。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因此当资产的价值增加或是负债的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按照收入费用观,会计上通常是在产生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

二、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收益确定方法

通常认为,财务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价值运动。从价值运动来看,反映某一时点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及其来源(即价值存量)的要素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某一期间企业经营活动(即价值流量)的要素有收入、费用。价值存量和流量构成企业价值运动的不同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转化,都可用来确定企业的收益。因而形成了两种确定观: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指直接用资产和负债来确定收益的方法,又称财产法。认为收益的本质是某期间净资产的增加,不考虑交易或非交易,只要引起净资产变动就确认收益(收益=期末净资产价值-期初净资产价值-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配)。更接近经济收益(真实收益)的概念,非常关注信息的相关性,不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要求资产和负债采用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来计量,强调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应当着眼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表为财务报表体系中的第一报表,收益表不过是资产负债表的一张附表而已。资产负债观不足之处在于对现行价值的确定存在很高的环境要求,且只能反映收益的综合数,不能详细反映。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则相反,认为收益是企业已确认收人与相关成本配比的结果(收益=收入-费用),主张以交易为中心,收益的确定要符合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财务会计处理的重心应当放在对收益表中各要素的处理上.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将依附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表也就成为重要性次于收益表的第二报表。收入费用观不足之处是在确定收益时不以现实的资产、负债为标准,而是运用递延、应计、摊销和分配等会计程序,使收益数据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特别是管理当局收益平滑或盈余管理行为,有可能使账面收益与实际业绩完全脱离,反映的收益也不够全面。

三、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收益计量

收入用观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并能详细说明利润的来源,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利润。而由于其没有关注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而是仅仅考虑与某类交易相关的收入和能与之相配比的费用,不能确保企业在各时点上资产和负债存量的准确。导致大量性质不明的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进入资产负债表中,而这些“费用”一旦发生即属于沉没成本不可收回,只是为了-遵循配比原则需要分若干次在不同期间分摊计人收益表,将之列进资产负债表作为过渡,而其本身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这是收入费用观所固有的一个问题。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强调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除了可以采用历史成本外,还可选择公允价值、现值等现行价值作为其计量属性,住所公布的38项具体准则中有17项涉及到公允价值,更加关注资产和负债的质量。而且,住确认收益时,基本会计准则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牛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 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汁人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全面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的思想。同时,也表明我国资产负债观,不断向资产负债观靠拢的决心。

四、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收益核算

收入费用观是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这种方法下的所得税费用计算过程为:首先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然后再计算当期应缴税额,最后倒挤出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其计算公式表示如下: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土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土本期转回的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本期由于税率变动或税基变动对以前各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账面余额的调整数。资产负债观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其计算过程为:首先确定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然后,倒挤出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其计算公式表示如下: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五、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未实现损益

按照资产负债观,企业的收益是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收入费用观则直接确认已实现的每笔收入和费用,进而根据配比原则确定收益。与收入费用观相比而言,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要求首先界定每笔交易或事项发生后对企业资产和负债变化的影响,确保了企业各时点上的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真实准确,从源头上厘清该交易或事项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产生的影响及后果,为确定某一期间流量概念的收入和费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最终采用一种财务报表使用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在财务报告中反映这些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提供的收益总额信息相关性强;而收入费用观由于强调配比原则的运用,因此可以得到收益的明细数据。

六、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收益展望

从会计的目标来看,目前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之分。由于各国会计环境的差异,两个目标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同时并存。在受托责任观目标的指引下,受托方往往需要借助可靠的历史信息来向资源的委托者反映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来解除受托责任;而在决策有用观目标的指引下,则更多需要面向未来的信息来预测企业的价值,从而进行各类决策。我们认为,资产负债观下确定的收益,以价值计量为基础,尽量排除了一些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具有决策价值。

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是新会计准则规范的首要内容,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则依附于收入和费用,资产负债表也就成为重要性次于收益表的第二报表。为此不论从资产负债观理论基础,还是实际国情来看,确立资产负债观是我国会计模式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 孙菊生:FASB、IASC和ASB资产定义的比较研究[J].经济评论,2000(6).

[3] 廖冠民:高质量会计准则与财务业绩报告难题解读[J].财会通讯,2004(12).

[4] 孙文刚:论资产负债观的确立[J].会计研究,2005(6).

第2篇

一、保险资金运用与偿付能力的关系

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的大小实际反映了公司的资本实力以及经营效益情况。从根本上看,保险公司一切经营活动的绩效都将最终影响其偿付能力。

(一)保险资金运用对保险经营效益的影响

保险投资对保险公司经营效益具有决定意义。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承保利润都有下降趋势,保险公司的效益主要靠投资收益来弥补。

高效的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还可以促使保险费率的下降,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孤立地看,保险费率下降,似乎会削弱保险责任准备金的积累,进而不利于保险补偿或给付的实现。但系统地看,在保险费率下降,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保险需求的兴旺、投保人数的增加,促进了经营的规模化,从而在整体和总量上,较之于费率高时的情形更有利,大数法则的作用发挥更出色,更加强了经营的稳定性。从保险基金的规模看,随着投保人群的增加,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保险可运用资金更有保证,使保险资金运用进入新的循环,相应地带来更多的投资回报,这一良性过程,使保险资金对保险公司财务的稳定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良好的保险资金运用收益,还可以壮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这是因为,随着资金收益的增加、利润基数的扩大,税后利润固定比例的公积金计提也会不断扩大,所以资金运用收益是保险公积金积累的间接的重要来源,这也就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壮大提供了资金准备。

(二)保险资金运用对资本金的影响

在公司的前期,资本金是公司偿付能力高低的体现,是公司开设分公司拓展业务、开发新产品的资金保障。我们在谈论偿付能力时,往往注意的是偿付能力充足率是否大于100%,而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合适比率缺少。显然,该比例并非越高越好,任何资金都有成本,保费收入可以用其产品预定利率来估计其资金成本,资本金的资金成本则是股东要求的投资回报率。资本金超出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部分为自由资产,这部分资本可以承担更多的风险,要求投资收益率更高的资产来满足实现利润和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的。如果不能解决这部分自由资本的投资问题,资本的增长会给保险业务带来更大的压力。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回顾

我国在1987年以前,保险资金基本用于银行存款。在1987~1995年间,由于几乎对保险资金运用无任何限制,因此保险公司多进行股市投资、借贷等业务,造成大量的投资损失与坏帐。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以后,遵循安全性原则,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方式属于严格型监管,投资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近年来,为了适应保险市场的迅速发展,在以上投资渠道的基础上,允许保险资金可以通过购买部分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同时,允许保险公司进入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从事债券买卖业务。《保险法》修改后,尽管放松了保险资金对的投资,并且在其他资金运用方面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但总体而言,其开放程度远没有达到令业界满意的地步。

(二)当前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差损问题,而这给保险业的资金运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经过连续7次降息后,我国的银行存款年利率水平已从原来的10.8%下降到现在的1.98%,保险公司以高利率8.5%~8.8%承保的大量保单所带来的利差损极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加大。在巨大的利差损压力下,各保险公司必然要想尽办法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一方面减少利差损,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保费收入,用费差益来弥补利差损。

然而,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受市场宏观环境的影响。根据无套利,风险和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由于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风险小,对应的收益率也小。尽管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存在较高的风险,但是相比于债券市场和银行存款市场,自1996年至2000年其收益率明显偏高,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保险公司一般都用足 15%的额度。但这样,无形中也加大了投资的风险。由于 2002年资本市场走势很差,也使保险公司在证券投资基金上损失惨重。总体而言,2002年国债收益率维持在2.35%~3.5%之间,短期资金回报率下跌到1.9%左右,长期协议存款也会受到影响,估计收益水平在3.50%~4%之间波动。这样的收益水平,显然无法起到弥补利差损的作用。

三、资产负债管理与保险资金运用

在上述情况下,开放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成为业内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兼顾投保人利益和保险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有条件地开放保险投资渠道,已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

(一)从产品的角度看投资问题

根据业务来源的不同,寿险资金的性质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1)由寿险公司担保投资回报的资金;(2)寿险公司和客户共担风险的资金;(3)完全由客户承担风险的资金;(4)客户利益与金融指数或物价指数挂钩的资金。以上四类资金分别对应着传统不分红产品、传统分红产品、投资连结产品和指数连结等不同类型的产品。相应地,其投资的渠道和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1.传统产品的全部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产品经营的全部盈余也由保险公司享有。但是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预定利率过高可能导致保险公司蒙受利差损风险,而预定利率过低则导致客户在通胀环境下解约,因此不能适应未来市场利率的波动。这部分资金应投资于风险小的资产,如国债、信用高的中央企业债、金融债。

2.投资连结产品是在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不超过2.5%的背景下推出的,目的在于实现寿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双赢。然而投连产品一投入市场就遇到了股市的剧烈波动,特别是2002年延续一年的熊市。从实际效果上看,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由保单持有人独立承担风险的效果。这里既有我国资本市场、投资客户不成熟的原因,也有保险公司销售和管理风险的实际控制能力不足的原因。

3.分红产品则介于传统产品和投资连结产品之间,保险公司在承担保底利率风险的基础上,与保单持有人按一定比例分享产品经营的盈余。它与其它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通过对资产份额进行一定程度的平滑处理,保证保单持有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所得到的保险利益不会因为市场和公司经营情况的波动而遭受损失,对投资风险具有调剂作用。好的分红产品既要让客户从资本市场长期增长中获利,又要避免资本市场短期波动对保单持有人带来的损害。分红产品具有非常明显的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特征,同时由于保险公司在红利来源、红利分配方式和比例、分红保险资产组合选择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灵活度,因此,比较适应未来我国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调整。对于分红产品担保利率部分所对应的法定准备金,与传统保险类似,其准备金的投资运用方式必须稳健、保守,一般以存款和债券为主,因此,预期的投资收益率较低。相反,终了红利来自红利风险准备金(即未分配盈余),而红利风险准备金不是法定准备金的组成部分。与传统保险不同,红利风险准备金的投资运用方式可以偏向激进,一般以证券基金等权益性资产为主,因此,预期的投资收益率较高。所以,红利分配政策选择实际上形成了分红保险资金投资策略的基础框架,对红利最重要的来源——利差损益具有决定性的约束。不同的分红策略所对应的投资策略也有所不同,如美国分红保险受股权投资的限制一般采用现金分红方式,一般账户下的主要资产为债权而非股权;而英国采用增加保额的分红方式,寿险资金可以在债权和股权之间灵活配置。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引出

“资产负债管理”主要起源于利率自由化之后利率波动所引发利率风险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如美、日等保险业发达国家,均发生数家大型保险公司因为没有适当的管理利率风险而导致破产的情况。为了反映承保利率所产生的风险,监管机关开始要求保险公司提供基本的年度,以检验其利率风险管理。同时保险产、学界也意识到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发展利率风险管理的工具成了相当重要的议题,其发展也远超过当初保险监管部门所要求的标准。保险业开始整合利率风险以外的问题,包括承保问题、市场风险问题等等。最后,资产负债管理作为衡量产品相关风险与公司整体风险的一种重要管理工具,也渐渐地被一般保险公司所采用。因此,资产负债管理的引出实际上是保险业与监管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过去,寿险公司分别对资产面配置管理追求高报酬率,对负债面作规划安排以降低成本。而资产负债管理所要处理的问题,主要是从“公司整体”的观点来决定公司的财务目标,通过同时整合资产面与负债面的风险特性,决定适当的经营策略。换句话说,资产面的资产配置,必须与其负债面的商品策略相关且一致。对投资的评定也不再是简单地将投资收益率作为单一的标准。对不同性质(指公司承担风险的大小)的负债资金和公司自有资金投资策略加以区别,这些区别包括资产的配置、再保险的安排、税务等方面。

(三)资产负债管理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的意义

,监管部门正在尝试从偿付能力与市场行为监管并重,转为以偿付能力监管为主,并试图通过建立一套合适的监管指标和偿付能力来达到此目的。我们认为,这固然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目前偿付能力额度以及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的计算仅反映以前的状况,是一静态的指标,而偿付能力不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更重要的是保险公司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要求保险公司能对经营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能够建立资产负债管理的机制。

借助于国外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软件,我们可以通过上万次的模拟来计算一定期限内,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概率,以及在现有产品策略下,对资本金的需求,并通过调整投资策略找出最适合的投资组合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利用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我们在看待投资问题时,考虑的不仅是风险有多大,更多的是关注公司能承受多大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所涵盖的层面相当广泛,从产品面所考虑的险种差异、市场利率变化时的保户行为(如保单贷款、解约等)对产品的现金流量所造成的等,到从资产面考虑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股价波动、汇率风险等,也可以纳入再保险策略。因此,一个完整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事实上必须反映一家公司在真实世界所面对的经营环境。相对于偿付能力额度而言,它更能动态地反映保险公司今后经营的状况。

四、对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建议

(一)适度开放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同的保险公司负债结构不同,经营策略也不同,采用一刀切的资金运用监管方式显然不能适应保险业的发展。当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上缺乏灵活度,便会使保险公司失去控制风险的积极性。对于利差损较大的公司而言,只能靠不断追求销售业绩来弥补利差损,而新增加的保险资金如得不到很好的运用,又将再次形成利差损,导致恶性循环。对于新成立的保险公司,销售的高预定利率产品不多,利差损问题不严重,如果能够很好的管理,如对其匹配合适的资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利差损。此外新成立的保险公司资本金相对较充足,这部分资金在保证最低偿付能力之外,需要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来满足股东对投资的预期,以吸引更多的股权投资者,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在偿付能力监管引导保险公司规范自身行为的前提下,给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以更多的空间,符合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第3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 存货 金融工具 所得税

一、资产负债观的内涵

资产负债观是指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资产负债观是指以资产、负债的概念为基础和核心,定义利润及其构成要素。

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强调全面收益,认为收益的本质是某期间净资产的增加,它不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要求资产和负债的计量采用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强调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应当着眼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述,是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

二、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体现

1.会计要素的定义

资产负债观首先要求定义资产和负债,再以资产和负债这两项最基本要素的变动来定义其他要素。新准则一切从资产、负债的定义及其变动出发,通过对其变动原因和具体变动项目金额的确认与计量,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报告期内资产负债变动情况。

2.存货发出计价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从资产负债观的角度分析,由于先购入的存货形成期末的留存,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该存货项目反映早期的成本水平,不能反映当期存货的市场价值,所以取消后进先出法不仅是由于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的不一致。。但从收人费用观的角度分析,后进先出法能更好地体现配比原则,因为后购进的存货先销售,形成销售成本,销售成本更接近当期的市场价值,和收人的配比效果更好。

3.所得税准则中的运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摆脱了原来所得税核算中收人费用观所带来的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递延税款借项或贷项的调整项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定是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最好例证。除以上各交易、事项外,新准则体系中资产负债观的运用还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如企业的开办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再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资本化。

三、资产负债观理论与收入费用观理论具体差异

1.两种理论在会计准则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资产负债观下,制定会计准则时,首先要定义并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或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或负债造成影响的确认与计量,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与计量收益。收入费用观理论则要求以收入费用观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具体而言,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是与某类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计量,然后再根据两者的比较来确认收益。

2.两种理论在会计目标的侧重点上的不同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利润表只是作为资产负债表收益总括信息的一个详细说明。在资产负债表中,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采用的是未来利益观,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量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影响程度。在收入费用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中利润表处于核心的地位,而资产负债表则作为利润表的补充报表。收入费用观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可靠性为主。因此,资产负债观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相关性为主。

3.两种理论在会计要素的优先地位上认识不同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资产和负债是会计要素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只要规范了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其他要素都可以通过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定义。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要素是优先考虑的要素。在六大会计要素中,该理论要求首先定义收入与费用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定义利润要素。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费用要素没有明确的联系。

4.两种理论在会计计量上的不同两种理论在会计计量重心上存在差异。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会计计量重心是资产的计量。资产是最为基本的会计要素,其他各要素的计量都从属于资产的计量。资产计量强调资产的未来价值观,而不是其历史成本观。但在收入费用观理论下,会计计量的重心是收益确定。

5.两种理论在会计计量属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资产的未来价值观必然要求资产的计量面向未来,引入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公允价值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多种计量属性。但在收入费用观理论下,收益计量的核心地位使得资产的计量完全服务于收益的确定,服务于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的总结,由此必然会以历史成本作为其主要计量属性。

四、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的优势

应用资产负债观进行收益计量能够更好地关注资产的质量和运营效率,更加关注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资产负债观侧重信息的相关性,强调某一时点资产负债的真实、公允表达,但相关性并不排斥可靠性,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准确地提供资产负债的真实相关信息反而能更好地体现信息的可靠性。资产负债观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的表现,应当结合我国现阶段不断发展变化的会计环境,积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加强对资产负债观的理论深入研究,并将其作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完善的指导基础,加快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协调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勇: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会计研究,2005 年第 12 期

第4篇

资产负债管理,就是商业银行对所有资产负债的类型、数量以及资产负债的总量、比例等做出决策的一种综合性资金管理的科学方法。其实质是对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总量结构进行计划、安排和控制,在保证资金使用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以最少的耗费获取最佳的收益。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表管理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对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缺陷

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与金融体系带来巨大损失。众多专家和学者在分析其原因时指出:商业银行奉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在金融危机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资产负债管理导致金融机构高杠杆化经营,这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埋下了隐患。从这次金融危机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尤其是其发展到资产负债表管理阶段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一)随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到资产负债表业务管理阶段,金融机构摆脱了存款增长放缓对资产业务的制约,使得金融机构进入了高杠杆经营的阶段。而这种经营模式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经营得当,其股本收益率会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但如果经营出现失误,其股本收益率的亏损也会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放大,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

(二)建立在现代金融理论基础上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是以统计学意义上的大数定律为依据的,并且使用很多的参数设置以衡量资产与负债的风险收益情况,这比较适用于正常运行的金融市场。但金融市场一旦出现大幅波动,那么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很多参数设置就会出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资产负债管理技术也就会失去其控制风险、提高收益的功能与作用。

另外,随着新金融工具的涌现,银行业务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尤其是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使得货币监督机构在风险测定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这又增大了货币监督机构的管理难度,提高了社会管理成本。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和问题

我国银行业长期实行资金计划管理,对存款和贷款施行两条线管理,这容易造成存款与贷款在规模、结构和期限上的不对称,不符合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协调管理要求。从1994年起,各商业银行开始实行资产负债管理,但特有的内、外部因素又决定了资产负债管理的特殊性。(一)在资产负债总量管理方面。我国目前的资产负债总量管理,主要是依据“规模对称原理”进行的,即以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负债的总量平衡、资产的总量平衡和资产负债的总量平衡。(二)在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应管理方面。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对资产及负债业务期限的控制力不足,使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应管理的实际应用受到了诸多限制,以致目前的管理仍处于分析性应用阶段。(三)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方面。为了适应金融体制改革,自1994年起,我国逐步对各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其主要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存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等。

由于条件的约束,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其理论与实践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而且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虽然他们也参照国外的做法,建立了资产负债管理的组织机构和框架体系,但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条件下,没有动力和压力去借鉴、学习与践行现代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技术,基本上没有在全行范围内使用和完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四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对策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剧烈的市场动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及时采取措施,逐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业务。

(一)金融监管方面,加强外部市场的完善和监管环境和手段的改善。

1、加强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的引导工作和力度。为更好地推进资产负债管理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运用,提高其资金使用效率,监管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资产负债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积极作用,并采取实际措施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业务加以引导,增强其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水平。

2、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让银行真正成为利率市场的“定价者”。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距离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的改革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银行管理实质上是对利率的管理,银行利润的大部分是通过利息差的控制实现的。因此,只有在银行成为利率市场的“定价者”时才能更注重对自身资产和负债的管理。

3、深化证券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改革。目前,我国政府禁止银行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这极大地限制了银行投资变现的能力,必然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的不足。证券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的发展是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所必须的市场条件。证券市场的发展能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增加其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的工具,从而为调整资产负债业务提供更多的手段。

(二)在商业银行内部,也需要在加快资产负债管理发展方面开展相应工作:

1、提高认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为更好地应对千变万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今后我国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相对有利的市场环境是不能长期存在的,迟早要面临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居安思危,明确资产负债管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提早着手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的系列工作。

2、建立健全覆盖全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业务组织体系,明确和完善该体系的权利和职责,协调好行内各部门的关系,使资产负债管理成为全行上下的重要工作。

3、拓展业务渠道,降低流动性风险。单一的业务结构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明显不足,具有很高流动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进行多样化的业务渠道安排,适当增加短期贷款的数量,限制中长期贷款数量的增加,增加投资流动性强的证券品种,以降低流动性风险。同时,积极开展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尽可能地实现双方的互惠合作,以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第5篇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中国制度,理论分析独立董事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提出研究假设,接着使用中国中小板市场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独立董事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中国中小板市场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独立董事的存在依然倾向于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说明我国的负债结构不合理,短期负债占的比率过大,独立董事作为监督角色首先考虑的是公司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独立董事 资本结构 实证证据

问题提出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源自“外部董事”(outside director),或叫“非执行董事”(non-executive),这是相对于英美公司法董事会一元化构造下的执行董事而言的。国外很多学者对独立董事作了全面的定义,2001年我国证监会颁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

国外学者对独立董事如何影响企业价值作了系统研究,少数学者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进行总体分析独立董事与资本结构的关系,但是鲜有文献专门研究独立董事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我国学者对独立董事的研究也大多从价值角度研究独立董事对企业的影响,对独立董事如何影响资本结构缺乏相关的文献。同时由于中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国外的资本结构理论不一定适合国内企业,独立董事对待资本结构的态度也存在差异。

本文的目的就是结合中国制度,从资本结构的角度分析独立董事对企业的影响,并且以中小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独立董事比例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以拓展先前的研究。

国内外理论和本文论点的提出

国外关于资本结构的文献中,对资产负债率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负债的正面效应,Modigliani和Miller认为由于负债利息免税利益的存在,企业价值会随着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应为100%负债。Jensen and Meckling把委托关系引入到资本结构理论中来,认为通过负债可以缓解股东和经营者的冲突。Brander和Lewis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公司财务理论融合起来,认为不断使用债务融资可以对竞争对手形成威胁。

可以看出,国外的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从优化资本结构的视角反映负债的积极一面,因此在研究独立董事的相关文献中也大多以为,独立董事的存在能够促使企业增加负债融资。Berger,Ofek和Yermack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外部董事占全体董事的比例与杠杆比率正相关。Byrd和Hickman等研究报告表明具有更高外部董事比例的公司能增加董事会监督管理者的有效性,改善公司的财务结构,使他们采取更多负债的资本结构。

本文认为国外的理论在现行的中国资本市场不一定适用,这些研究过于强化负债能够优化资本结构而忽略了负债本身带来的财务风险。资本优化理论在英美国家盛行是因为这些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发展成熟,企业可以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等多种渠道融到资金,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能够有效结合,因此负债的结构比较合理,风险得到有效释放。但是在中国,经营和融资环境存在差异,中国债券市场不发达且结构不合理,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企业难以融通到安全系数比较低的长期负债,结果就是日常运作大部分靠经营性负债和短期借款维系,财务风险比较大。因此相对于国外文献中的资本优化理论,本研究认为对于我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首先表现的是风险因素,独立董事在考虑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风险因素,独立董事总体的倾向是降低资产负债率。

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实证分析也得出独立董事比例和资产负债率正相关的结论,汪强等、肖作平认为外部独立董事能够抑制大股东的股权融资偏好,从而提高资产负债率。

本文认为,这个论点存在因果关系方面的缺陷。首先,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不高,企业债券发展缓慢,股权融资成了中小上市公司仅存的一个较好的直接融资渠道,因此,抑制上市公司正常的股权融资无疑是卡住了上市公司的喉咙。其次,随着中国股市跨入全流通时代,国有股和法人股逐渐解禁,大股东的股权上市流通后,利益与中小股东趋于一致,他们同样有股票市场健康运行的愿望,通过“圈钱”、“隧道行为”等侵犯小股东的利益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必然是自己的利益受损。股票市场的初衷就是为企业的正常融资服务,独立董事不会也不应该对中小企业的正常股权融资持否定的态度,不能因为这种融资工具有缺陷就否定它。

Fama和Jensen认为,尽管内部董事具有做出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激励,但由于外部市场根据外部董事的业绩对他们提供服务定价,外部董事必然要向外部市场传递他们能够胜任决策控制人的信号,从而在客观上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关于董事会构成的理论将预测更高的独立董事比例,能提高董事会对管理者监督的有效性。因此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人数越多,董事会的独立性越强。

结合中国企业的现状,本文认为相对于西方的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独立董事倾向于从风险因素考虑资产负债率,独立董事的存在能降低资产负债率,因此提出假设:资产负债率与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

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本研究的关键变量是独立董事个数、独立董事比例和资本结构变量,独立董事个数和独立董事比例是解释变量,资本结构变量是被解释变量。资本结构变量指标通常有资产负债率、短期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产负债率,由于我国债券市场不发达,企业债券发展缓慢,造成了我国企业的长期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的状况,以长期资产负债率作为研究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本研究将资产负债率和短期资产负债率作为资本结构变量,同时由于负债率介于0和1之间,可能会使被解释变量不够显著,因此同时对负债率进行Logistic转换,即:

Logistic(Laveragei)=Laverage/(1-Laveragei) (1)

其中,Laveragei是公司i的资产负债率,由于变换是单调的,用Logistic(Laverage)代替Laverage作回归分析,并不会改变各因素与资本结构的相关关系。

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二)样本选择和模型建立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08年年末截止的所有中小板上市公司,并且根据以下原则剔除了一些样本:剔除掉独立董事资料缺失的上市公司;剔除掉金融类上市公司,这是鉴于国际上作此类研究时因金融类公司自身特性而一般将之剔除样本外;剔除一些样本的极端值。最终的样本为224个。

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资料来自CSMAR中的公司治理数据库,财务会计指标数据来自大智慧软件的F10数据库。

根据以上定义,本研究构造的模型如下:

Lav=α+β1Out+β2LA+β3Roe+β4Rat+β5Vboard+β6Board+ε (2)

其中,Lav为资本结构变量,包含Laverage、AdjLav、ShortLav和AdjShort;Out为解释变量,包含Outdir和Routdir;α为截距;βi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回归分析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板块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36.47%,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低的,这说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比较差;平均资产短期负债率为32.69%,则短期负债占负债的比重为89.6%,说明我国企业负债大部分依赖短期借款和经营性负债,财务风险较高;独立董事比例最小为33.33%,最大为57.14%,平均值为36.85%,这说明我国中小板块的上市公司能够较好的按照《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积极的引进独立董事。资产负债率小于40%的样本中,净资产收益率和公司规模的平均值分别为11.23%和10.57%,而资产负债率大于40%的样本的相应指标分别为11.93%和11.57%,这说明高风险带来高收益,负债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优化资本结构,促进公司的快速成长。另外,资产负债率小于40%的样本独立董事比例的平均值为37.14%,资产负债率大于40%的样本独立董事比例的平均值为36.5%,这说明独立董事的存在能够降低资产负债率。

模型回归的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独立董事比例与资产负债率和资产短期负债率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个数与资产负债率和资产短期负债率也显著负相关,这与理论预期一致,表明独立董事能够有效地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中小板企业的财务风险;公司的资产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和资产短期负债率显著正相关,说明规模大的公司比较容易负债融资,而且规模大的公司商业信用较好,更容易通过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等商业信用进行负债融资。

从整体上看,尽管资产负债率与公司资产规模正相关,尽管负债融资能够促进企业增长,独立董事还是倾向于从“风险”的因素看待中小板块企业的负债,降低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

本研究还发现,独立董事与监事在资本结构的方向上,口径一致,他们的存在都能降低资产负债率。但是Routdir变量在模型(2)和模型(6)中的T值分别为4.642和4.085,而Vboard变量在模型(2)和模型(6)中的T值分别为0.720和1.021,这说明在降低资产负债率上,独立董事的监督效果要比监事会的效果要好,这从一个角度上说明了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

结论

一般而言,风险与报酬正相关,负债融资能够产生杠杆效应加快企业的成长,但是这种理论的前提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债券市场发展缓慢,企业的负债结构中短期负债比率过高,这决定了外国的资本结构理论不适合国内企业。

本文从资本结构的视角理论分析独立董事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并且以我国中小板市场的224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独立董事比例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虽然从总体来看,中国中小板上市国内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但是由于中国企业特殊的负债结构―短期负债占的比重过高,独立董事倾向于从“风险”的因素看待中小板块企业的负债融资,独立董事的存在能够显著地降低资产负债率。

本文还发现,独立董事的监督效果要比监事会的效果要好,这从一个角度上说明了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任何移植的制度都需要与本土性制度相融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还处在移植发展初期,尚未完全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但是毕竟独立董事是一种先进的制度,随着时间的检验独立董事会逐渐显示它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官欣荣.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法理和实践[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2.Modigliani F,Miller H.M.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A correc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53(3)

3.Jensen M.C,Meckling W.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eal Economics,1976,3(4)

4.Brander J.A,Lewis T.R.Oligopoly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The limited liability effec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

5.Booth J.R,Deli D.N.On executiv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outside directors[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1999,5(3)

6.Byrd J,Hickman K.Do outside directors monitor managers?:Evidence from tender offer bid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2,32(2)

7.汪强,吴世农.公司治理是如何影响资本结构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7,29(12)

8.肖作平.公司治理对资本选择的影响―理论和证据[J].管理科学学报,2008,11(5)

9.Fama E.F,Jensen M.C.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2)

10.Berger G.P,Ofek E,Yermaek D.L,Managerial entrenehment and capital strueture decisions[J].Journal of Finance,1997,52(4)

11.Rosenstein S,Wyatt J.G.Outside dirctors,board independence,and shareholder wealth[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0,26(2)

12.Brickley J.A,Coles J.L,Terry R.L.Outside directors and the adoption of posion pill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4,35(3)

13.Baysinger B, Butler H.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performance effects of changes in board composition[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s, 1985,1(1)

作者简介:

李锦飞(1961-),男,江苏南通人,硕士,副教授,现为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江苏大学出版社社长,大港股份(002077)和东方科技独立董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

第6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 相关性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递延所得税

一、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关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一种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将两者之间的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利润表上“所得税费用”的所得税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所有者理论和资产负债观为理论基础,认为所得税是企业为获得最终净利润而发生的支出,是一项费用。该方法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是资产(负债)引起的纳税后果,与资产和负债有一一对应关系,更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同时强调全面收益,认为资产价值增加或负债价值减少时就产生收益。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首先应计算递延所得税,然后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最后倒挤出利润上的列报的“所得税费用”。

(二)会计信息相关性

衡量会计信息相关性标准:一是该信息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二是该信息能够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水平。具体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就是指使用该方法核算出的所得税信息以及披露在相关报表附注中所得税信息,资本市场是否会对其产生反应,继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影响的理论分析总结

(1)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通常是在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或企业合并等特殊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确认,反映企业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其表示企业未来税款的缴纳情况,将影响企业未来现金流情况,从而导致企业价值的变化。

(2)递延所得税可以提供关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递延所得税,不仅表示某一时点的累计差异影响额,而且采用暂时性差异转回时的预计税率计算,从而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企业未来现金流的信息。这些现金流的信息不仅是有关所得税部分的现金流,同时包括导致递延所得税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相关的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现金流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的状况,有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未来价值做出预测,具有会计信息相关性。

(3)递延所得税可以全面反映暂时性差异,满足复杂经济环境下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的数额非常大,由此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调控利润的机会。而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能够将这些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反映在递延所得税中,全面正确核算递延税费,减少企业调控利润的空间。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选取与假设提出

本文选择Feltham和Ohlso的剩余收益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可简化表示为,Pit+1=β0+β1*NAPSit+β2*EPSit+ε。注:β系数的大小表示自变量对股价的解释程度;β系数的正负表示自变量对股价的影响方向;ε系数表示测量误差和其他未明确表示的自变量对股价的影响;该模型计算出的拟合优度R Square表示模型中的所有自变量对股价的联合解释程度。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一:递延所得税净负债和当期递延所得税与股票价格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Pit+1=β0+β1*adj_NAPSit+β3*adj_EPSit+ε

Pit+1=β0+β1*adj_NAPSit+β2*NDT_Pit+β3*adj_EPSit+

β4*DT_EPSit+ε

假设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与股票价格有正相关关系,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与股票价格有负相关关系;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与股票价格有正相关关系,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与股票价格有负相关关系。

Pit+1=β0+β1*adj_NAPSit+β2*DTA_Pit+β3*DTI_Pit+ε

Pit+1=β0+β1*adj_EPSit+β2*DTA_EPSit+β3*DTL_EPSit+ε

本文选取全部A股公司为样本,并剔除以下数据:金融类的上市公司;因暂停上市或者退市等原因缺少股票价格以及缺少财务数据的上市公司;剔除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亏损以及财务异常的公司。最终选定样本2108家,利用其2013年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所用的统计软件为IBM SPSS Statistics19。

(二)回归分析总结

第一,以上多个分析结果,都与假设一致,即递延所得税净负债、递延所得税与股票价格负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股票价格正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与股票价格负相关。第二,业绩好的上市公司较业绩差的上市公司,递延所得税相关的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更显著。第三,所有基于全部A股的分析结果都显示企业净利润对股价的影响要远高于净资产。这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强调“资产负债表”的作用有较大偏差。即我国上市公司在实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后,虽然提高了其会计信息与投资者决策的相关性,但投资者还未改变其以“利润表”为核心的决策习惯。

参考文献:

[1]欧阳君媛,聂永红.数据挖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企业成本及财务指标分析系统的设计[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

第7篇

【关键词】 勾稽观; 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 现金流量观

不断提高的经济全球化程度及各类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都使得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成为大势所趋。当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三大报表的改革,特别强调要彻底打通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有两种理念支撑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内在关系:勾稽观和非勾稽观。这两种观点在解释会计要素、三表之间关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勾稽观认为三表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而非勾稽观则割裂了三表之间的关联性,认为每张报表的界定和计量都独立于另一张报表。现行世界各国均采用勾稽观来解释三表之间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会计信息认识程度的加深。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对贯穿整个准则体系的会计观念——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与现金流量观之间的关系及其背后依恃的理念——勾稽观进行理论分析,并对三大观念进行评价。

一、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一)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勾稽关系

假如没有资本支出或前期调整,净利润便等于本期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从这一点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在数字上存在着勾稽关系。利润表内部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将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区别开来,收益或损失又可划分为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属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业务没有包含在利润表中,而是直接计入留存收益。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反映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此部分并不会反映在净利润中,而是直接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下的其他资本公积项目。美国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提出会计的十大要素,并明确指出各要素之间的勾稽关系。在勾稽观下,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构成了留存收益内容。

(二)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

连接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桥梁是现金科目。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净额可以体现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现金余额的变化。另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可以导致资产负债表中企业长期资产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的增加,还可能导致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科目的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可导致所有者权益或者负债的增加。当采用债务融资时,企业现金及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债券等科目会增加;当采用股权融资时,企业现金及股本、资本公积等科目会发生变化。

(三)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的勾稽关系

利润表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利润表中净利润经过对各类减值、折旧、摊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财务费用、投资收益、递延所得税、存货、经营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调整便可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内容便可知此勾稽关系的存在。另外,财务费用会体现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投资收益则体现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

二、勾稽观下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之比较

在勾稽观下,有两种定义会计要素的观念可供选择: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前者专门定义利润表的要素,把重点放在利润表、收入确认原则和收入计量规则上,而将资产和负债作为收入和费用的副产品来定义、确认和计量。后者与收入费用观正好相反,它强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而把收益作为资产和负债计量的副产品进行定义、确认和计量。简言之,收入费用观意味着利润表占主导地位,而资产负债观则是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中主要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观,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上趋同。

(一)会计目标侧重点比较

在收入费用观下,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中利润表处于核心地位,利润表中的收益信息主要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该信息有助于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因此,收入费用观主要体现了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在资产负债观下,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利润表用来辅地反映资产负债表的收益信息。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采用的是未来收益观,资产和负债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面向未来的,用于反映企业未来的经济收益情况。该信息有助于各类投资者去评估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净额、产生的时间及其不确定性。因此,资产负债观理论主要体现的是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

资产负债观是用真实的、客观存在的资产与负债作为计量标准,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来确认收益,可以有效压缩人为操纵利润的空间。资产负债观强调企业净资产而不是利润,因为股东财富的提升体现在净资产的增加。从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真实准确性看,资产负债观能够从源头上分清该交易或事项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及后果,并在财务报告中列报这些交易或事项的结果。因此,资产负债观下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而收入分配观由于其体现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其会计信息质量目标以可靠性为主。

(三)会计计量模式比较

在收入费用观理论下,会计计量的重心是确认收益。资产虽也需要计价,但其计量要么是为了计量已实现的收入所对应的存在形态的价值量,要么是为了计量已发生的支出中有多少应作为费用,还剩多少应作为资产。收入费用观强调基于实现原则、采用交易法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因此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虽然历史成本确保了信息的可靠性,但不能充分揭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在资产负债观下,会计计量的重心是资产的计量。资产是最基本的会计要素,其他各要素的计量都从属于资产的计量。资产负债观强调资产负债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要求会计收益应该全面反映报告期内企业各项交易和事项的影响,因此其要求在会计计量中全面采用公允价值,全面反映报告期内所有交易和事项的实质,并由之确定企业报告期的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三、勾稽观下现金流量观与收入费用观之比较

现金流量观指在财务报告列报或者是投资决策时更多地关注现金流量信息。随着各类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现金流量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现金项目造假最难,所以可靠性最高。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而不仅仅单看利润表信息。另外,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及盈利质量。由于具有前瞻性的特点,现金流量观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投资决策中,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现金流量观在用于投资决策时由于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不确定性,现金流量观虽然是一种理想的决策方法,但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相比之下,收入费用观下的盈利质量保证程度较低,需辅以现金流量信息才可全面判断企业盈利状况。

四、综合把握资产负债观、现金流量观与收入费用观

资产负债状况可以体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状况,在计量上资产负债观强调动态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现值的变化,使得两个资产负债表日的净资产变化值与企业当期的业绩一致。强调相关性的资产负债观虽因优于收入费用观而被广泛采纳,但在资产负债表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企业价值的前提下,过度倾向于资产负债观是片面的。一方面,资产负债观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采用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提升幅度是有限的,甚至有学者研究表明公允价值的采用扩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资产负债表进行会计确认和报告时仅局限于以货币计量的会计要素,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知识、人才、能力、组织管理模式等更能够带来未来现金流的流入,但是由于无法对其进行可靠计量,使其无法得到充分反映,企业整体价值也就无法反映出来。故在此现状下,过度倾向于资产负债观是片面的。

现金流量观强调关注企业当期及以后各期的现金流量情况,鉴于当期现金流量造假的难度最大,且通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可以更科学地对企业现值进行估计,现金流量观值得推广。但由于未来现金流及折现率的不可预知性,基于现金流量观作出的决策有时候偏差更大。故单独一味倾向于现金流量观也是片面的。虽然收入费用观很多时候因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的存在被忽视,但是利润表信息详细地反映了企业利润的构成,具有一定的价值。故收入费用观无法被完全抛弃。

综上所述,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与现金流量观都存在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投资者及监管机构应该清晰地理解企业三张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从而理性地在资产负债观、现金流量观和收入费用观中作出权衡与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某一个,而是要综合把握各类指标,从三张报表的勾稽关系出发,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作出鉴别,从而作出更好的决策。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

关键词:保险业;资产负债;对策建议

资产负债匹配风险,主要指由于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资产负债在总额和时间结构上存在缺口,导致保险业清偿能力不足的风险。而资产负债管理则是针对保险业存在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同时结合资产风险、定价风险及其他风险的相关性,在参考整个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下进行综合分析,并达到预测和控制企业整体风险的目的,为企业总体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在保险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其结构与一般企业是相同的,都是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但其资产与负债方的具体构成却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其中的各种准备金尤其是各种责任准备金成为保险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这是由保险业经营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保险业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决定了其在将来必须做出偿付,因此当前所收取的保费并不能成为其已实现的收益,而是必须按规定提取相应的准备金以备赔付之用。责任准备金的计提通常是按照赔付和保费收入等价原则,在给定的预定利率和出险概率的前提下得出的,因此责任准备金通常是确定的,并且各种责任准备金也成为了保险企业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但保险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虽然可以估算其概率分布,可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市场利率的不断变化和投保人投资意向的变化,以责任准备金维持未来偿付的平衡关系可能被打破。保险业实际发生的偿付资金流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必定影响资产方的资金流向。因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资产负债的静态平衡来衡量保险企业某个时点上的财务状况,而是要动态地观察和研究保险企业资产负债问题。

一、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从外部环境来分析

(1)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弱对接。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还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导致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缺乏充分的市场基础,无法实现全面的风险分散。目前的投资结构也使得我国保险业的投资收益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在已经全面开放的国内保险市场上,投资收益的弱势让我国的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和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保险业这种传统保守的投资结构不但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反而加剧了保险资金的利率风险。

(2)投资环境受到限制,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保险投资环境的限制与资金运用渠道的狭窄,导致保险业存在严重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我国目前保险业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银行业和国债市场。虽然这两年,保险业的投资渠道得到不断地扩展,并且可以直接进入A股市场进行股票交易。但监管部门同时也对保险业进入这些投资渠道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如保险业不能投资在过去12个月内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就发育得不完善,提供的金融产品的质量都不是很高。这造成了我国的保险资金在这些投资渠道找不到合适其资产负债特色的投资组合。

(3)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缺乏应用的数据基础。由于我国对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理论技术也还只是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目前国际上常有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有免疫技术,投资组合技术,风险价值技术,情景分析等技术。这些科学有效的技术给国外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成效,但在我国,它们却因水土不服只能做做书面上的摆设。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长期有效的数据收集和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建设基础之上的。我国保险业在近两年的高速发展中,虽然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在数据收集方面还远远达不到研究的要求。

2.从内部机制来分析

(1)公司目前的组织体系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管理部门还是保险公司的内设部门,机构设置过于简单,还没有真正实现专业化和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管理在实质上还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对资产和负债方面缺乏综合统一的信息获取渠道和风险测算标准,使得保险业务的市场部门、产品设计部门、精算部门以及投资部门缺乏共同语言来实现有效的沟通。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风险研究部门,最高决策层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随着投资环境和投资领域的发展变化,竞争的加剧,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对公司的组织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资产负债管理领域的专业化人才匮乏。人才是金融业的核心,专业化管理人才的不充分,是目前制约我国保险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最大障碍。由于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一直是以公司的内设部门的形式而存在,目前从事资产负债管理的人员大部分也是从以前的其他部门抽调过去的,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缺乏实战经验。同时国内缺乏对精算,财务和投资都很精通的保险人才,从而使得各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很难兼顾资金运用,进行资金运用时也很难周密地考虑到产品既资金来源的特色。加上我国保险业对资产负债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直缺乏针对资产负债管理而建立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难吸引国外优秀的专业投资人才。因此人才问题将成为我国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发展的瓶颈。

二、提高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途径

1.加大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利率风险的规避技术。利率风险作为一种系统风险,不仅直接影响着资产和负债的收益和价值的变动方向,同时也间接地影响着资产与负债的结构以及企业本身的信用水平。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最初就是从规避和解决险开始的。对利率风险的度量是对其进行规避的前提条件,国际上常见的利率风险度量的方法有到期期限,基本点价格值,持期和凸度。根据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最有效的度量方法为持期理论。该理论从直观上描述,可以理解为资产或负债的平均寿命,从技术上看,持期为到期期限的加权平均时间,权重为现金流的相对现值。在利率风险的规避上,免疫技术是最为合适的工具。

第9篇

关键词: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财务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7月24日

会计准则的制定,需遵循一定的概念基础,以特定的会计理念为指导。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和非环接观三种不同的会计报表概念基础是基于三种不同的企业收益计量理论,其中非环接观(认为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各自独立,数据不需衔接)已被摒弃。目前争论比较激烈的是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其中资产负债观是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再计量资产或是负债的变动。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都是财务会计的计量主张,对企业收益的确定有着重大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两者之间存在诸多不同,主要表现在认识、理念不同,主张、出发点不同,确认范围、计量方法、属性、步骤、程序不同,目的、侧重点、服务对象不同,等等。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各有侧重,能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理性化认识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可以增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自觉性,更好地提供会计信息。现分别阐述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1、会计目标。它是指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人们希望通过会计活动达到的境地或结果,主要分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收入费用观强调以交易为核心,收益的计量以利润表为核心,且须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通过收入和费用的配比直接计算收益,这决定了其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即向资源所有者如实反映资源的受托者对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其理论基础和计量基础是交易观和历史成本。而资产负债观强调交易事项的实质,收益的计量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更加关注企业一定期间内资产、负债价值的变化情况,并引入“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强调信息的相关性、有用性,这决定了其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观,即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其理论基础和计量基础为事项观和公允价值。

2、企业收益的计量。它包括传统收益计量和全面收益计量。传统的收益计量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会计收益计算的混乱,也使得收益计量缺乏逻辑一致性;全面收益计量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变动,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权益的一切变动。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在具体会计处理中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对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实现原则,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这决定了计算的收益属于传统的计量收益,不考虑外界造成的资产负债的价值增值,确认收益仅包括已实现的收益,导致该收益只能反映账面业绩而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以及收益的易操作性均给企业留下了盈余管理的空间。收入费用观只注重当期的经营成果,是一种非常狭隘的经营成果观。而资产负债观引入“公允价值”概念,关注的是净资产的计量,收益确认的实质,是对企业期初与期末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过程,收益只是资产和负债计量的副产品,这一点与全面收益的确定不谋而合。同时,对与全面收益息息相关的资本保全理论,资产负债观也符合“实物资本保全”,即所有资产、负债的价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都计入收益的基本要求,而收入费用观仅仅体现了“财务资本保全”的概念。我国新会计准则中,虽然还没有规定编制全面收益表,但在收益的确认原则上已体现了全面收益(如政府补助)的要求,对部分未实现的收益也予以确认。比如,在利润表中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将未实现的资产的持有利得和损失计入利润表,资产负债观比收入费用观更符合经济收益的概念。

3、资产的计量。资产计量是以特定的计量尺度对资产进行的货币性量化过程,资产计量一般采用两种计量模式,一种是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一种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收入费用观与本期营业观是一致的,所关注的是当期的利润,强调收益的“本期”和“营业性”,关注的是当期收入是否实现,当期费用是否与其相配比,而资产的计价处于从属地位。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更符合可靠性原则,也更能体现收入费用观的要求。在资产负债观下,从资产的实质出发,强调资产要素的定义是其他会计要素定义的基础。资产负债观关注的是净资产的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资产的价值才最接近现实,向投资者提供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才是最相关、最真实、最有用的。因此,我国新会计准则在17个具体准则中不同程度引用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由于我国资产市场并不成熟,导致会计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仍较为谨慎,企业采用何种计量属性是一项由具体准则明确规定的会计政策更能体现资产负债观的要求。另外,存货核算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其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引入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制度,这有助于加大科技与研发活动的投入。

4、财务报告。收入费用观下,将会计视为一个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过程,确立了利润表在会计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资产负债表反映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并不代表整个企业以及企业各种资源的真实价值,其精义在于反映当期企业经营者履行职责的信息,为受托责任观服务。收入费用观主要目的是确定一定时期的收益,不重视资产负债表的经济实质,使得资产负债表只是确认与合理计量收益的跨期摊配中介,大量性质不明的递延费用和递延贷项等进入资产负债表中,而其本身并不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资产负债观强调是经济交易的实质,要求在交易发生时须先弄清因该项交易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者该项交易对相关资产和负债所造成的影响,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和计量企业收益。由此,资产负债观的核心报表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是对用资产负债变化计算出的全面收益的附属说明。如果资产负债表信息不完整或不可靠,则收益表信息必然不完整且没用,因此认为资产负债表是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和一切会计核算的首要出发点。另外,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利润分配表,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充分反映了一定时期所有者收益变动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面收益”的概念。

5、所得税会计。所得税准则中引入了新概念,即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暂时性差异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在所得税会计目标、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分类以及会计处理方法选择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第一,资产负债观下所得税会计的首要目标是确认并计量会计与税法差异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带来的影响;而收入费用观则强调过去交易或事项,强调实现原则;第二,资产负债观下产生暂时性差异,而收入费用观下划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第三,资产负债观要求只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而收入费用观则允许采用利润表债务法、递延法或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认为,所得税会计的首要目的应是确认并计量由于会计和税法差异给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带来的影响,将所得税核算影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放在首位。与收入费用观相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仅强调暂时性差异,更强调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根源在于资产和负债,因而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和缴纳过程;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的递延项目揭示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在缴纳所得税时产生的资产或负债在未来期间导致企业现金流入或流出的情况,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分析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并做出决策。

综上所述,收入费用观的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其核心是利润表,强调反映当期企业经营者履行职责的信息,这种观念可能更为会计实务界所欢迎,但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打开了方便之门,使得资产负债表成为垃圾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的变化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应用,传统收入费用观所提供的信息已不能完全满足决策的需要;资产负债表的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观,其核心是资产负债表,强调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由于资产负债观下的收益以价值计量为基础,尽可能排除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具有决策价值。从传统的收入费用观转变为资产负债观,强调了资产负债观的基础地位,真正实现了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然而,收入费用观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过去,产业资本占统治地位,产业资本的盈利模式是: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通过产品或服务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差额来盈利,所以自然持收入费用观;后来,金融资本(包括房地产业)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它的利润来自资产本身的升值,收入费用观对它不适用,它要求净利润的确认采用资产负债观。而对于传统行业来说,大部分收益仍来自提供商品和服务,因此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编制的利润表,很好地体现了收入费用观对资产负债表的包容,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但大部分科目仍是收入费用科目,仍然是以收入费用观为主体,这表明收入费用观的主体地位不是人为能够改变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勇,左连凯,刘亭立.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