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时间:2023-08-07 17:29:09

导语: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少初中生谈“作文”而色变。因而,“作文难教,作文难学”,成为师生心目中不可言说的共识。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因而,我以初中语文课堂为主阵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以往作文教学中的症结,也探索出些许提升作文教学水平的良策。

一、当前,初中作文教学暴露出的问题

教师教学作文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写起作文,只能用“无米可炊”来形容。初中作文教学难,学生作文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的现状,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功底都有关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课内外实践活动

许多初中教师致力于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谋篇、遣词造句及各种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的运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初中生对生活探索、发现的精神需求。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认识不到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从而造成学生缺乏表达内心想法、思想的渴望。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动机、写作激情都得不到激发。失去了源自生活实践、课外活动实践的生动素材,导致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无话可说、虚构故事、拼凑文章的状况。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师教学中存在功利性倾向

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教学与考试成绩相关性很大,只要平时教师教授过的内容,学生通过理解和记忆就会得到不错的成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付出很多的努力来指导学生作文写作,最终可能收效甚微,这就消减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受应试教育顽疾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性思想,有些教师认为花大力气抓作文是得不偿失。

(三)教师本身的写作素养有待提高

有些语文教师平时忽视对自身文学素养、写作水平的培养,导致在作文指导与讲评时捉襟见肘。正是由于学校教师作文教学水平不高,而学生、家长急切想提高作文成绩,于是社会应学生、家长的需求,出现了不少的语文作文辅导班,专门就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辅导。参加课外的作文辅导不仅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而且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不参加课外作文辅导的学生又存在写不好的心理负担。因此,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应使我们警醒: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亟待提高,作文教学应受到进一步的重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作文教学水平的措施

要想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因为,导致初中生写作水平难以提升的原因中既有学生的,也有老师的。因此,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特殊性来提升作文教学水平成为师生、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打好基本功,师生共同提高写作功底

初中作文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要打好写作的基本功,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写作能力。这就要求师生都要重视课外阅读和练笔。对学生来说要加强课外阅读,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广泛的阅读,丰厚的积累是学生提高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同时,学生平时写作练笔也是培养语感和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养成了练笔的好习惯,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对教师来说要加强阅读,把阅读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积累,同时要勤练笔,积累写作经验。教师还要善于与其他老师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借鉴成熟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作文教学。

(二)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师生共同寻找写作乐趣

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初中学生存在着对生活的好奇心、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的新奇感,可他们在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将自己的实践内容、生活感悟写入作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去找最熟悉或者最适合的材料来写作。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对生活的观察所得、体验所悟就是创作的源泉,有了源头活水,写作也就不难。师生都置身在生活的海洋中,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观察、积累,教师和学生就能激发出写作的激情和乐趣。

(三)从修改中提升,师生共同参与作文批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经过长时间修改成稿的。文章的修改、批改不仅是教师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师生共同提高经验的机会,师生的共同合作是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作文的修改必须经过思考,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从而完成作文的修改。具体可以通过教师批改或抽查批改、学生分组互批、学生自批等多种方式交叉修改学生作文,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总结批改的内容,珍惜批改中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真切地获得写作的经验,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提升写作水平。

第2篇

【关键字】初中 作文教学 现状 策略

引言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形势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解决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对我国教育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深切思考。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经过几次重要的教育改革,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初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不断提升。然而由于现实因素的影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依旧效果不佳,严重制约了我国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1现代网络发展,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积极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人们传统的写作习惯也逐渐被计算机电子文档、QQ空间及微信等情感表达方式所取代,新型的写作形式完全摒弃了纸、笔的传统功能,人们借助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空间及朋友圈发表心情,这种高效的表达方式使得学生不愿意在纸上进行一字一句的文字表达。现代的初中生普遍都会上网,借助网络平台高效的搜索功能,可以快速下载和浏览丰富的作文信息,学生通过对下载的作文信息进行适当的剪切和整理,就可以快速完成作文的“写作”过程。在教师看来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了作文的写作,而实际情况则是网络抄袭,学生整个“写作过程”都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和相关语言组织,此情况循环往复,不仅养成了学生不善思考、严重缺乏写作兴趣的不良后果,而且严重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水平的真实提高。

1.2教师教学观念滞后,作文教学缺乏计划性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思想的影响,语文作文教学普遍采用范本格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进行名言、词句、语段等的相关记忆,最终使作文写作格式毫无新意,学生思维无法得到有效开拓,写作水平无法得到切实提高[1]。不仅如此,初中语文作文实践教学中缺乏相应的教学计划,未能就叙事文、议论文、散文、说明文等各类型文体对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更没有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将学生普遍接触到的、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教学目标。日常训练普遍以教师兴趣命题为主,最终将学生训练成了写作记忆的工具,完全没有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缺乏对相关信息进行再创作的能力,部分学生在教师不厌其烦的训练下甚至产生了厌恶、烦躁情绪,一提作文就产生头痛等心理障碍,哪里还谈得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策略

2.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心

作文教学应该以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善于发现学生文章中的闪光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摘抄学生的精美语句。作文批改过程中,对于无法一一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的作文,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精美语句进行摘抄,并附上学生的姓名,将其打印出来张贴于班级学习园地,供学生课后参考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可以充分调动班级作文写作的学习氛围。

第二,肯定学生作文中的巧妙构思。学生思维活跃,视角独特,经常会在写作中产生巧妙的构思,即便整体写作水平不高,但就构思而言,不仅给作文增色不少,同时也是学生创造性的具体表现,值得教师及同学的一致肯定[2]。譬如进行《我的爸爸》写作时,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小时候我坐在爸爸的肩膀上,爸爸魁梧的身材和高挺的鼻梁,让我感觉爸爸特别的雄伟,就像屹立在沙漠的翠绿的松树;现在爸爸,腰也弯了,背也驼了,脸上布满了皱纹,十个手指都长满了老茧,每天不停地工作,只为让我生活的更好。”这样的对比构思,充分展现了父亲对家庭所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表达出了孩子对爸爸的爱。所以日常写作训练过程中,对于构思巧妙的文章,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进行重点分享和解读,让学生体会到被肯定和褒扬后带来的满足感和荣誉感,体会成功的快乐,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提高整体写作水平。

2.2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深入体验生活

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使其在写作过程中找到灵感。譬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养成摘抄优美词语段落的习惯,及时通过写提要、随感及做剪贴的方式记录阅读中产生的新认识和新启发,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积累,就会有意外的惊喜与收获。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日常作文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明白想只要不断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就能不断收集并储存生活中的闪光点,等到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依据文章的立意需求,随时将平时积累的原始素材进行“整理拼装”,从而完成高质量的写作过程[3]。

2.3明确写作教学训练目标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各阶段的训练目标,合理规划各类写作教学的时间,譬如第一个月重点训练记叙文,第二个月练习议论文,第三个月复习散文等。严格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最终使写作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3.结束语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深入体验生活,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写作过程抒发真情实感。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作文教学对于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不断改进、创新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全面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创作优美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张学英.浅议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43.

第3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教学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广大农村初中教师对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许多探索,学生的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语文综合素养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然而,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往往脱离农村生活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首先,农村初中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高,对语文作文教学不够重视。要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业务基本功,新的教学理念,还要有较高的写作水平,以指导学生习作。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次,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训练强调形式和技能,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指导。传统教学中,以应试为目的的习作教学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生活化作文教学的需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传授诸多的写作知识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三,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训练缺少素材,教师训练随意化,作文教学效率低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但是,由于受到周围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对身边的生活素材熟视无睹,觉得自己生活没有什么可写的。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造成作文水平落后的原因,最主要是作文与熟悉的农村生活脱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作文融入到农村生活之中,结合农村特殊的地域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学生作文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同样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因此,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要引导学生写自己感受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在语文作文教学时,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一)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开拓作文教学的源泉

农村学生常年与山水为邻,与田园为伴,最贴近于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多样的自然风光,为语文作文素材注入鲜活的源头活水。农村生活注重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因时制宜,结合特殊的节日,开展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语文作文教学,将之作为学生作文素材。农村学生都能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劳动对他们来说如数家珍,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抓住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学生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比如,结合农村农忙季节,让学生帮助家人分担劳动重担,然后结合亲身经历的劳动实践来写作文。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可谓“一举多得”.

(二)组织开展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练笔机会

广大农村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这些生活化素材,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开展语文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方面,学校要精心为学生搭建展示习作的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向全校师生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为学生提供习作展示平台,让学生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燃起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与信心的火花。另一方面,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教师要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内活动作为指导学生练笔的内容。比如说,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文化等方面的竞赛活动,班级也利用班会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读比赛等活动。学生参与比赛的激情,比赛中精彩激烈的场面,都是最好的练笔机会。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熟悉身边的生活,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当学生有东西可以,又乐于写,在不断的坚持中,文笔自会生花,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够大幅度提高。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69

如何让学生回归到为生活而作文的状态上来,让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是教师应该负的责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笔者采用“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法。

一、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然而,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往往脱离农村生活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1. 农村初中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高,对语文作文教学不够重视。要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业务基本功,新的教学理念,还要有较高的写作水平,以指导学生习作。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训练强调形式和技能,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指导。传统教学中,以应试为目的的习作教学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生活化作文教学的需要。教师在传授写作知识,不能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 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训练缺少素材,教师训练随意化,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由于受到周围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对身边的生活素材熟视无睹,觉得自己生活没有什么可写的。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造成作文水平落后的原因,最主要是作文与熟悉的农村生活脱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作文融入到农村生活之中,结合农村特殊的地域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因此,农村初中语文作文要引导学生写自己感受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在语文作文教学时,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1.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开拓作文教学的源泉。农村学生常年与山水为邻,与田园为伴,最贴近于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多样的自然风光,为语文作文素材注入鲜活的源头活水。农村生活注重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因时制宜,结合特殊的节日,开展以传统风俗为题材的语文作文教学,将之作为学生作文素材。农村学生都能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劳动对他们来说如数家珍,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抓住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学生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比如,结合农村农忙季节,让学生帮助家人分担劳动重担,然后,结合亲身经历的劳动实践来写作文。这样的习作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

2. 组织开展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练笔机会。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这些生活化素材,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开展语文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方面,学校要精心为学生搭建展示习作的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各种作文竞赛活动,向全校师生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为学生提供习作展示平台,让学生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燃起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与信心的火花。另一方面,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教师要将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校内活动作为指导学生练笔的内容。比如,学校每年都会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文化等方面的竞赛活动,班级也利用班会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学生参与比赛的激情,比赛中精彩激烈的场面,都是最好的练笔机会。

3.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熟悉身边的生活,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当学生有东西可以,又乐于写,在不断的坚持中,文笔自会生花,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够大幅度提高。除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凡遇新鲜有趣的事物,或有新鲜的感觉,就及时记录下来。如:对竹林的观察。春天观察竹笋的生长,夏天欣赏雨竹,秋天是领略风竹的景观。冬天,体验雪花的美妙,享受堆雪人的乐趣。又如:在一次雷阵雨来临时,人们看到一幕幕雷雨的场面都呆了,慌了,因为这雨来得太突然了。没想到我们班几十个同学竟然十分镇定地站在教学楼三楼上留心观察这突发性的场面。笔者就是这样根据家乡的不断变化,丰富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笔者还培养孩子们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征来写观察日记。例如:在每年的暑假,我们学校德育处都会布置,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在农村帮助家人摘玉米、割稻谷等活动,让他们写出劳动一天的收获。在我们启发下多数的同学都是积极参与并认真撰写作文的。更多学生写出劳动的艰辛,为了自己的家人不再这么辛苦而努力读书。

在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感受生活美的能力,每一个日出与日落,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有美可以发现,天天在眼皮底下的小树,在季节变化中也多姿多彩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每周练笔的习惯,教师坚持每周批阅,并坚持讲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第5篇

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总会遇到种种问题,例如:对作文课程的授课内容无从着手,无法将写作技巧诠释于学生,而运用讲解范文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效果并不理想。这就是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中常常面临的问题所在。

1.陈旧无序的教学模式在进行语文作文的教学中,学生的写作热情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起来。但就目前来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大多是阅读几篇优秀的学生范文,对作文中的写作技巧与关键点较生硬的讲解出来。如此陈旧无序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与热情。语文教师只着重教导学生作文的写作方法与应试技巧,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认知心理的构建。当前,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核心仍是应试教育,对学生作文的训练也只是针对如何获取高分的方式上,极少地涉及写作的实质内涵,更无法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致使学生在初中毕业以后,虽有长篇大论,却不含精髓与深蕴。如:学生在写作时,加入一些诗歌在作文中,但只是为提高作文的文学素材,却不能真正地做到吐露心声、有感而发。

2.学生消极的写作状态写作者的心态和所处的环境共同构成了写作状态。在作文写作的日常锻炼中,教师将写作内容特定为特殊事件,例如:学生写作的内容要以道德和修养为出发点,这种模式并非是错误的,但会在心理误导学生,使学生认为,写作仅是为反映其自身的道德水平和素质涵养,无形中给学生的写作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进行写作时当作是在完成一项艰难的任务。传统的作文教学大体分为:先布置写作题目,再进行方法指导,最后是写作时间。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氛围,还会消极的影响学生的写作心情与状态。

3.脱离实际生活的写作写作素材源于生活,现实的生活才能塑造出真实的写作。初中生大量的时间都在教室之中,为应对中考而学习,因此,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与体验,更不用说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素材,导致学生的写作与现实脱轨。另外,多数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或脱离实际,或做出流水文章,这主要是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不能读懂生活,写作文时不能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4.较严重的抄袭现象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十分繁多,且学习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写作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如此一来,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上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致使学生完成写作是处于应付任务的心理状态,很多的初中学生常常不积极的准备素材,不努力对作文进行构思,而是消极地对待写作,以抄袭的方式完成任务,这样就很难将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提升上去。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的几点建议

1.革新作文教法语文教师必须做到总揽大局,整体规划好整个学期或更长时间内作文教学内容和序列,这样才能大大地提高语文课堂中的作文教学效率。如:教师把作文练习的秩序规划为初中的整个阶段,初中一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从根源是减免学生过多的思想负担与限制;初中二年级进行规范学生的具体写作方法;初中三年级就要着手于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励学生通过作文的写作展现自我的思想和个性。在这样层层递进的作文教学规划下,逐步地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上去,更增加了学生对写作的爱好。

2.更新作文批阅观念语文课表中明确地指出了要对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进行培养。传统的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作文观念必须得到更新。虽然,教师十分有必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阅,但这种批阅方式太过单一。更新作文批阅观念,就是要拓宽批阅学生作文的方式,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学生对自己写好的作文进行修改,此外,教师在修改学生作文时,给予指导作文的修改方向,并积极地指导修改的方法。以便学生在修改中提升其对文章布局的掌握,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自由写作,放飞心灵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其只是作为指导者与引导者,为学生的写作努力创造出良好的氛围,尽可能少地束缚学生思维的拓展,激励学生创新性的表达与真实性的表达。具体就是教师可将作文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导课,另一种是讲评课。教师在指导课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的写作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性的表达。教师在讲评课的主要任务是以评价方式不断地推动学生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4.关注生活,累积素材教师为学生布置的写作锻炼任务应从其熟悉的生活内容出发。比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开始写作时,教师布置的写作项目应贴近生活,如假日见闻、初入中学的感受等。教师应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自主思考,从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与灵感,便于在今后的写作中有大量的题材可供使用。

第6篇

【关键字】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作文课往往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语文课本中,虽然对于作文有一整套的讲解,但在课堂训练中,很多老师难以落实课本教材的训练内容。一方面是受制于有些地区的上课条件,而更多的则是因为一些老师的教材驾驭能力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着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以下,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将探索出的一些教学方法与大家一起探讨,以期更好地做好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重视范文的示范作用,提升学生学习作文的自信心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经典的范文,不妨鼓励学生对范文进行仿写,达到积累和提升的目的。范文仿写的特点在于其针对性较强,有法可循,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可以收到较为明显的学习效果。在作文的学习过程中,先尝试对范文的仿写可以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可以训练学生进行片段句子的仿写,让学生在范文中体会各种写作的语言和技巧。但要把仿写与抄袭进行区别,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都会使用一些雷同的语言,如“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这些范文里经常用到的词语。这不是我们所提倡的,因为它不能在仿写的过程中展现学生自己的思维,不能体现学生自己对于事物的认识。语文作文的仿写目的依旧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另一方面,老师对于范文的讲解和分析也可以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通过老师对于范文的形象讲解,会很容易联想到现实中的一些熟悉的人或事,获得写作的灵感,使得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启发,从而将自己的感触和感想通过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精选作文题目,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写作老师,只有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着迷,才会不断地涌现写作的灵感。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们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看做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语文老师是作文课堂的引导者,要善于使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从而消除一些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心理。要消除学生的这些心理,必须要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和写作水平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便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精心地设计作文题目,给出合适的作文写作材料,从而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主动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花季雨季、初中生形象设计”等等。但很多老师并没有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在作文题目的布置上过于随意,缺乏全局的考虑,从而导致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不高,缺失了写作创造的激情,所以命题的选择决定了作文写作课的成败。老师在进行作文选题的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这样学生更容易写作,有更多语言可写。同时作文的题目还应该有一定的时代气息,结合现在中学生的生活特点进行命题,这样学生才更愿意表达,也才能写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指导学生开展广泛阅读,获取写作素材

写作与阅读紧密相关,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开展大量的阅读,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积累写作所需要的素材。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也是强调了阅读在获取素材方面的重要性。写作能力好的同学往往是阅读量大的学生,他们平时将大量信息存储在脑海,一有需要,就可以将这些信息加工整理成篇进行表达,而且相比其他同学,往往表达得更加完美生动。阅读确实是一条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捷径。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书目,让学生读好书,在读书中获取精神食粮,提升写作水平。

四、结论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写好作文对于学生更高阶段的语文学习意义重大。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老师都可以去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以上我就选题、阅读、仿写几个方面谈了自己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但语文作文的教学远不止这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做好作文的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成长进步。

参考文献:

[1]裘国春,何晓红. 以学生为主体 提高作文评改效率[J]. 新课程(教师). 2010(08).

[2]王文荣.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谈学生作文的评改[J].中学语文.2009(09).

[3]余芬.作文评改优化教学初探[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02).

[4] 张景远.谈中学生作文评改教学[J]. 语文天地.2010(13).

第7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思考;练笔

一、初中生的写作现状与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在教学之外,也时常听到周围一些家长朋友无奈地诉说:为什么孩子背的范文不少,可作文水平却不见提高?忙着给孩子请老师、报辅导班学习写作,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冷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手机的出现与网络的普及一方面无限拓展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他们与社会、与生活建立起紧密联系的实践机会,大多数学生的活动空间较为有限。可令人忧心的是作文教学自身存在的不容回避的缺陷,由于升学考试中作文分值比重很大,作文异化成了追求升学率的敲门砖;而教材中的作文训练大多是命题作文,导致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被限制。于是乎为了拿高分,“缺氧”、“贫血”,言不由衷的应试作文大行其道,泛滥成灾。

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作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走出应试的误区,引导学生自由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最具历史底蕴、文化内涵的汉字反映生活,用那些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打动人心。

二、改进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心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选材立意、篇章结构、语法修辞等诸多要素,写好作文需要长期的努力。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多读美文,丰富内涵,重视积累,厚积薄发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广泛阅读是增长知识的有效办法之一,是学生获得写作范式的必由之路。阅读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拜,对人的崇拜,对书的崇拜和对祖国的语言的崇拜。”(苏霍姆林斯基语)但是要提高写作水平,光靠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指导学生自觉、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作文“开源引流”。

“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在引导学生多读书的同时,还要读“破”,这个“破”就是要理解、消化。唐朝诗人杜甫写诗“下笔如有神”,他的重要经验之一是“读书破万卷”。读书若能仔细涵咏,便会从中掌握一定的写作规律,文章中好的语言也就可自然而然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这样,读和写之间的渠道也就顺理成章地沟通了。

此外,还要注意积累。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好文章必须背诵,记不住,便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背得多、背得熟,就会在规范的语言环境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干巴巴的语言便可以渐渐生动起来,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作文也会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经过长期的阅读训练,不少学生反映,阅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人类思想与智慧宝库的大门;若想在这座宝库中捡拾更多的财宝,就必须仔细品味,潜心揣摩。我认为,当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时,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感情世界就会变得丰富而充盈;当他们从作品中读出自我时,内心自然会涌动创作的激情。

2.勤思深挖,点燃激情,突破常规,另辟蹊径

法国思想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初中生正处在多思的季节,成长的道路上承载着浪漫的情思,美好的憧憬和成长的困惑,他们渴望倾诉,急于表达,这种心理需求就是最好的写作内驱力。不过,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对事物更多的是一种感性认识,缺少理性判断,如此一来,引导学生多做深入思考与分析以挖掘生活的本质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作文课上,我尝试着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突破常规,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开展讨论。这样,学生的所思、所惑、所辨就转化成他们写作的素材。

看着学生在作文中表达出的真情实感,我感到很欣慰,他们用质朴的语言为我描述着他们眼中的世界。倾听这些发自心灵深处的童音,我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3.坚持练笔,培养习惯,提高能力,事半功倍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练笔无疑是一种较好的训练办法。笔者在对学生进行课外练笔时,不要求体裁和题材,不要求严整的作文形式,只要求作文有较强的针对性。事实上,课外练笔解决了学生作文中写什么像什么的问题。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用文字去反映这个丰富而变幻的世界。

同时,练笔也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由于课外练笔多了,学生的思想变得活跃了,心理上也不再抵触写作了。学生的作文能力通过练笔得到巩固和强化,练笔中的问题又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对改进作文课堂教学也很有帮助。

第8篇

关键词:讲读与写作;积累素材;掌握技巧;讲评优劣

初中语文教学中,大部分语文教师按章节先讲读课文,再总结章节写作文,无形中给学生一个错觉――好像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联系,或者联系不十分密切,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如何将两者有机地衔接起来进行语文教学?多年来,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胆实践,努力探索课文讲读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方法,结合传统的课文讲读后的改写、缩写、扩写、补写(想象片段)、写作读后感等形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提供写作材料,积累作文素材

众所周知,能入选语文教材的篇章,无论是语文版、华师大版,还是北师大版,其入选教材中的范文,一定程度上说明这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其代表了古今中外一定时期的写作鉴赏水平。这种“顺手牵羊”地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在讲读教学中融入作文教学,从而为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初中生在写议论文时,往往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除了学生自身缺乏生活阅历之外,还因为阅读面狭窄、知识贫乏,或者已有的写作资料太少。据此,笔者在讲读课中,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素材,作为学生写作的“源泉”。比如,笔者把的《别了,司徒雷登》、宗璞的《废墟的召唤》、的《谈骨气》、张天民等的《开国大典(节选)》、温书林的《》,以及廖承志的《致蒋经国先生信》等课文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理论阐述及名言佳句等传授给学生,这样就为学生在写有关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素材,也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即在讲读课文中善于提取范文中大量的素材,使学生懂得了“积累”能出成果、“积累”能出智慧的事实和道理。

二、借鉴写作方法,掌握作文技巧

人们常说,过多的理论是经不住长期实践的。同理,在语文课文讲读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经常是从鉴赏的角度理论性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理论技巧虽然高超,但是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更别说今后写作上加以运用了。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改变这种理论化状况,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例如,《荷花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百合花》《小巷深处》《背影》等课文中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笔者在讲解作品的那些写作特色时,密切联系学生描写人物时往往只满足于人物动作的笼统抽象的描写而不能给人以具体且细微的形象这个实际,在启发学生体会课文中关于细节描写的内容时,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细节描写成功的关键,一方面要用好动词,另一方面要抓好动词的修饰语的运用。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在金氏父女离店后,鲁达有一个“寻思”,怕店小二拦截,而“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性情急躁的鲁达竟有如此耐心,坐了四个小时,通过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鲁达虽是个粗人,但他粗鲁之中带有细心、机警、精明;也可以看出其“杀人须见血,救人要救彻”的侠义心肠。

三、穿插范文讲读,讲评作文优劣

有一种普遍现象,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讲评教学中,往往在批改学生的作文之后,将学生在作文中表现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集中起来讲评,从而缺少对讲评作文的参照文章,这样的优劣写作技巧虽然很有总结性,但是学生常常有过眼烟云的感觉。因此,笔者在作文讲评的时候,常常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带到讲读课上去讲评。这样一来,就可以把讲读课中的范文当作学生写作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出学生作文的优劣长短,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欣赏鉴别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水平。

例如,许多学生在作文中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写到眼睛时总爱用“炯炯有神”、写头发时用“乌黑发亮”等形容词,千人一面,如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在讲评这类作文时,笔者经常穿插课文中的范文,比如,在林莉的《小巷深处》中“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这段文字通过对母亲“头发、脸颊、眼睛、手和已经相当于她身体一部分的竹棒”的描写,抒发了“我”被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深深感动之情,也流露出“我”对自己的无知、爱慕虚荣的深深自责。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策略很多,而笔者认为,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讲读教学重在“积累”,作文教学重在“实践”,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的策略探究,就能把“理论”和“实践”有效衔接起来,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激发兴趣;作文评改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45-011.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甚为重要,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写,发现问题就改,偶得佳句就用。这样,"长期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联想,妙手偶得之,一挥而就"。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语文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实现由"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前提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思想状况、写作水平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我们现在的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创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本人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捕捉他们生活中闪光的情景。 脱离生活的写作是无源之水,脱离学生生活的命题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题目一定要出在学生身边,最能体现学生生活,否则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即使写出文章也是胡编乱造,东拼西凑。

2.注重积累,让初中学生善于作文

只有"胸藏万汇凭吞吐",才能"笔力千钧任弥张"。要想让初中生"下笔如有神",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积累,特别要加强在阅读方面的积累,阅读是拓展学生语文积累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1)积累美句精段。优美语句、精彩片段是初中生作借鉴的首选素材。应该讲,读的多才能写得好,必须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优美语句、精彩片断,这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应该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剪贴本,强化语言基本材料的搜集,平时注意收集优美语句、精彩片段。而且还要注意积累众多不同风格的语言和事例,以适应多种不同的作文题材。(2)借鉴写作技巧。任何学生要想提升写作水平,不能仅仅掌握一些零零碎碎的材料,而要把这些材料,根据文章的需要,改造成题材所需要的形式,然后组合成一件崭新、精致的文学作品。这就需要借鉴写作技巧,在新版初中教材中可以学到很多写作技巧。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把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写作手法都要借鉴和积累下来,经过有针对性、反复的、有目的练习,慢慢地形成属于自己的一种习惯,完成知识消化、吸收过程。(3)收集故事传说。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是名人佳作,主人翁的奋斗经历、处世哲学、崇高境界、感人事迹等,都会在课文展现出来。对于这些典型内容应该多多记忆、多多运用,而且,还要在课外,有针对性的阅读这些名人的传记,深入地了解具体历史,全面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为写书作文打下良好的素材基础。

3.互助评改,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