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7:07:35
导语:在金融市场风险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样本数据来源与选取
本课题主要对华夏基金管理公司的上证 50ETF 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选取2007年12月30日至2015年12月31日这一样本期间的基金累计净值作为研究的样本数据,数据均来自国泰君安大智慧和金融界网站。在研究的过程中,从上证50ETF指数基金的发展现状来看,这个基金的日收益序列具有一定的平稳性以及便利性,这样才能利用VaR模型来对基金的未来风险进行预测以及研究。
因此,本课题主要采用日收益率序列来描述上证ETF的价格波动性。其中,上证ETF基金的日收益率通过公式1计算得出:
在公式1 中,Rt为基金在t日的收益率;NAVt是第t日的基金累积净值,NAVt-1的基金累计净值。上证 50ETF 是一只指数型开对上证 50ETF 进行正态性检验,计算它们的均值、标准差、峰放式基金,在课题的研究中,本文主要对上证 50ETF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然后计算这个基金的均值、标准差、峰度以及偏度等。
二、数据检验
(一)数据单位根检验
在金融时间内,由于时间序列存在一定的特殊波动性。在这个背景下,需要利用广义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来对收益率序列的方差。在本次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中,通过利用样本期间内的上证50ETF数据,利用ADF对这个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从而判断上证50ETF的收益率时间序列是否为平稳时间序列,具体结果如表2 所示:
从文中分析可以的初,原假设是上证 50ETF 的收益率序列存在单位根,而根据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样本基金的t统计量为-39.5623,这个值要明显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t值,因此样本基金拒绝了原假设,这说明了上证50ETF基金的收益率序列是平稳序列。
(二)相关性检验
从本课题研究的模型来看, 这个模型中自身存在的时间序列有特定的特点,即惯性以及粘滞性。
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彼此之间具有相关的关系。基于这个背景,需要利用明星来检验这种特性,并且对这种特性进行描述。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利用自相关函数以及偏相关函数对模型进行检验,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利用Ljung- Box Q的检验方法对模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及分析。在本课题的原假设中,主要是假定滞后阶数为10,并且求出相关的系数图。从Eviews5.0的计算结果来看,由于求出的Q值中概率的最终结果都大于0.05,这个数据说明原假设不能被拒绝,这就说明上证50ETF基金的收益率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的情况。
三、GARCH 模型实证分析
VaR是当前比较流行的风险度量方法,国外著名学者菲利普?乔瑞给这个模型下过定义,即VaR模型是指在一定置信水平区间以及一定的时间中,对最大的损失进行预期估计,通
在以上公式中,Pt-1为在t-1时期的金融资产,换句话来说,这是指某个证券或者证券组合的累计净值,在公式中,Z[α]是指模型的置信度,即在标准正态分布中模型的临界值。在一般情况下,当[α]= 0.05 时,Z[α]=1.645, [σrt]代表的含义是上证50ETF基金产品时间序列收益率的条件方差等。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课题研究的上证50ETF基金在样本期间内的日收益率为平稳序列,能够用GRRCH模型进行验证,因此,上证50ETF基金的收益率可以用一般的均值回归方程来计算,在广义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条件下,GARCH模型可以表现为GARCH(l,l)模型,最终估计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上证50ETF基金的收益率序列属于标准的GARCH模型,同时,GARCH(l,l模型中的ARCH项以及GRCH项在5%水平下是全部显著的,这些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适合正态名。这个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上证50ETF基金的时间序列收益率的波动性以及集聚性是确实存在的。另外。在本文研究的基金中,上证50ETF基金使用这个模型后,ARCH 项与 GARCH项之间的和0.9,这个值是
【论文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金融市场 风险 LIBOR利率 ARCH模型
一、研究的背景
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出现,欧洲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发展,使国际金融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已经不可能发挥作用了。特别是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入,金融市场一旦出现了波动,就会通过LIBOR、TIBOR或是HIBOR等同业拆借利率扩散开来,这会为金融投机家提供了投机的手段与场所,对于国际化货币发行国和使用国际化货币国家的金融市场而言,产生了金融风险,带来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货币的国际化是金融创新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兴的事物。货币的国际化推进了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国际货币运行模式越有效,就越能限制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货币数量,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李建军,2009)[1],让离岸金融市场、跨国银行金融机构、金融衍生金融工具等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由于国际化货币的出现,各个金融机构之间、金融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相互依赖加深。
但是,这也意味着货币流通的任何环节出了漏洞都会危及整个金融体系,“伙伴风险”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①
*在国际金融市场“伙伴风险”传递的过程中,欧洲货币市场的同业拆借利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因为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利率被认为是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基准利率。一般而言,基准利率的形成,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于建忠、刘湘成,2009)[2]。一方面,同业拆借市场中的利率市场化,意味着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利率水平由市场的供求来决定,形成了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和利率市场化的机制。
另一方面,同业拆借期限虽短,但对维持银行资金周转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同业拆借全凭信誉,无需提供抵押品,交易较为方便,存款和放款都是通过电话、电传联系。每笔交易少则几十万英镑,多则高达几百万英镑。所以说,虽然货币国际化的金融创新带来了财富效应、金融市场的业务效应和金融市场的福利效应,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个创新也通过同业拆借市场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般来说,货币国际化以后,金融监管的重点领域,应当是国际化货币流通的国际金融市场。货币金融市场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而同业拆借利率是货币的流通场所和空间的基础,研究同业拆借利率的自身波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同业拆借利率波动为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风险,影响了货币国际化的推进。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同业拆放利率有四种: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东京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TIBOR)、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SIBOR)和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而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是世界上最典型的、规模最大的同业拆借市场。
关于LIBOR市场波动率的研究,PhilipInyeobJi,FrancisIn(2010)通过对2006年3月1日―2008年11月11日澳洲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和美国美元每天波动的汇率值研究,发现LIBOR利率正在加深对其他国家货币币值波动的影响,特别是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LIBOR利率的波动更为频繁了,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资产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3]
Shin-ichiFukuda(2011)通过对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LIBOR利率和TIBOR利率变化的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增加了国家金融市场或区域金融市场贴现率的波动程度,带来了金融风险。由于美元是国际金融市场中重要的工具货币,欧洲美元市场中的LIBOR利率通过以美元计价、结算和储备的金融产品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交易信用风险和资产流动风险。
[4]
另外,如果把影响LIBOR利率的因素联系进来,LIBOR利率的波动就显得更为频繁了,比如陈玮光等(2009)认为当通货膨胀率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增长率增加时,美元LIBOR的所有利率都上升;联邦基金利率增加时,利率的水平值增加,但长期利率增加幅度小于短期利率的增加幅度。
[5]
可见,波动率在某些时段上较低,说明同业拆借市场的价格保持稳定,带来风险的可能性在降低;而波动率在某些时段上较高,往往意味着同业拆借市场的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一方面,这会不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一般而言,一个稳定、发达、开放的金融市场是货币国际化的必要载体,它可以吸引国际借贷者和证券发行者在本国融资,可以培育丰富的金融产品,增强产品的流动性,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一个多样化的资产配置平台(杨雪峰,2009)。
[6]
另一方面,银行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银行业国际金融业务对货币国际地位具有直接的影响(元惠萍,2011)[7]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剧烈波动会不利于发达银行业的发展。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货币国际化带来了金融市场创新,而这个创新也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向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同业拆借市场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变化过程中,常常表现为价格的波动,而是否会出现价格波动率聚集的现象,即大幅度波动聚集在某一段时间,而小幅度波动聚集在另一段时间上,这是中外学者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前人的研究并没有站在LIBOR利率的角度上,对货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协调推进带来的风险展开分析,没有对金融风险产生的内在机理进行大胆的探讨,特别是实证研究较少。这也说明本文研究LIBOR利率波动对于稳定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的国际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三、货币国际化与金融市场协调推进对同业拆借市场带来波动率的模型估计通过这一小节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货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欧洲货币市场中LIBOR利率的波动,会对国际金融市场投资的金融产品造成冲击,产生投资的风险。本文试图站在LIBOR利率的角度上,对货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市场协调推进带来的风险展开分析。
(一)ARCH模型简述
在金融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广泛运用的一种特殊非线性模型就是ARCH模型(Auto-regressiveConditionallyHeteroskedasticity),最早由Engle于1982年提出。该模型主要的思想是,某一特定时刻t的随机误差方差不仅取决于以前的误差,还取决于自己以前的方差。对于通常的回归模型:yt=x\'tβ+εt(1)如果随机误差项的平方ε2t服从AR(q)过程,即:ε2t=α0+α1ε2t-1+α2ε2t-2+…+αqε2t-q+ηt,t=1,2,…(2)其中,ηt独立同分布,并满足E(ηt)=0,D(ηt)=λ2。则称模型(2)是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简称ARCH模型。
对于任意时刻t,εt的条件期望为:E(εt|εt-1,…)=ht・E(vt)=0(3)条件方差为:E(ε2t|ε2t-1,…)=ht・E(v2t)=ht(4)通过(4)式,可以看出序列条件方差具备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让ARCH模型的解释能力更为完善,不断有学者对ARCH模型进行完善和扩展,出现了多种变异的ARCH模型,形成了一个ARCH模型族(黄宗远,沈小燕,2007)[8],包括GARCH模型、ARCH-M模型、非对称ARCH模型、幂ARCH模型、成分ARCH模型等等。由于ARCH模型族可以很好的发现引起波动状态的因素,非常适合于描述金融市场时间序列的波动特征,所以,本文在这一小节中通过ARCH模型展开货币国际化对同业拆借市场带来波动率的模型估计。
(二)数据的说明
货币国际化对同业拆借市场带来的波动,是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随着欧元的诞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继续得到了巩固,并形成了以美元为核心、欧元、日元、英镑等为补充的国际货币体系。同业拆借的利率种类较多,期限较长,关于同业拆借市场中的数据,本文在英国同业拆借市场中选取欧洲日元市场3个月期的LIBOR利率(LJPY),以及欧洲美元市场3个月期的LIBOR利率(LUSD)每个季度的数据在1986年1月―2011年9月之间的数据,共103个观测值,数据来源于欧洲中央银行数据库,为了减缓序列的波动程度,本文选择对这两个时间序列的变化率进行自然对数处理,即djpyt=LN(LJPYt/LJPYt-1)和dusdt=LN(LUSDt/LUSDt-1),LJPYt表示欧洲日元在t时刻的LIBOR利率,而LUSDt表示欧洲美元在t时刻的LIBOR利率。
(三)LIBOR利率的数据统计特征分析为了对LIBOR利率进行ARCH模型分析,也为了达到较好的模型解释能力,首先需要对数据的基本统计特征展开分析,以观察原始数据是否具有尖峰的分布特征,便于对下文展开分析。从图1中可以看出,欧洲日元市场3个月期的LIBOR利率的变化率的Sk=-0.404207,其结果小于零,表明其分布呈现出左偏态。而从峰度来看,K=9.844914,远远大于3,表明更多的变换率取值聚集在均值周围,同时部分变化率又远离均值。与标准正态分布(Sk=0,K=3)相比,欧洲日元市场3个月期的LIBOR利率的变化率呈现左偏,尖峰的分布特征,即“尖峰厚尾”。JB统计量为201.9021,P值接近于0,说明该时间序列至少在99%的置信水平上拒绝为正态分布的假设。
从图2中可以看出,欧洲美元市场3个月期的LIBOR利率的变化率的Sk=-1.315755,其结果小于零,表明其分布呈现出左偏态。而从峰度来看,K=8.209290,远远大于3,表明更多的变换率取值聚集在均值周围,同时部分变化率又远离均值。与标准正态分布(Sk=0,K=3)相比,欧洲美元市场3个月期的LIBOR利率的变化率呈现左偏,尖峰的分布特征,即“尖峰厚尾”。JB统计量为144.7616,P值接近于0,说明该时间序列至少在99%的置信水平上拒绝为正态分布的假设。可见,欧洲日元市场与欧洲美元市场3个月期的LIBOR利率呈现出尖峰的分布特征,可以在下文中对这两个序列进行ARCH模型分析。
(四)LIBOR利率波动率模型的建立1.LIBOR利率数据的平稳性分析和序列相关分析一般而言,在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时,首要的问题是判断它的平稳性。如果样本呈现出非平稳的现象,那么往往会导致出现“虚假回归”的问题。这样,样本之间就不会有任何意义的关系,对样本进行回归也会表现出较高的可决系数。本文选择的变量数据是1986年1月―2011年9月之间欧洲日元市场3个月期的LIBOR利率(LJPY),以及欧洲美元市场3个月期的LIBOR利率(LUSD)每个季度公布的数据,这是明显的时间序列,所以本文首先利用Eviews6.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有的变量进行ADF检验。对于LJPY和LUSD时间序列而言,其ADF数值都小于1%、5%和10%临界值,因此,可以拒绝样本序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时间序列的数值是平稳的,可以继续进行数据分析。
同时,对LJPY和LUSD时间序列展开相关性分析。通过对LJPY相关系数的分析可以知道,滞后1阶、4阶和6阶的自相关系数较大(取绝对值以后),因此,本文采用LJPY时间序列建立一个滞后1阶、4阶和6阶的模型。
而LUSD滞后1阶、2阶和12阶的自相关系数较大(取绝对值以后),因此,本文采用LUSD时间序列建立一个滞后1阶、2阶和12阶的模型。
2.LIBOR利率分布滞后模型的OLS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只有LUSD(-2)的系数没有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其他系数均通过了1%、5%和10%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其他拟合的整体效果似乎不错。
接下来,本文对残差序列进行ARCH效应检验,运用p=1阶的序列自相关LM检验展开分析,显示结果如表2、表3所示:从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F和LM统计量所对应的概率均小于5%,可以知道F和LM的值都在临界值的右边,可以知道拒绝原假设,残差序列存在ARCH(1)效应,也就是该模型的残差序列存在自回归条件异方差详见表4。
3.ARCH(1)模型的拟合结果及分析对比前文OLS的分析结果,LJPY模型回归的参数变得更大了,而且z统计量也变得较为显著了,除了常数项以外,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同时,ARCH(1)模型的对数似然值有所增加,AIC和SC值都变小了,说明模型比OLS回归可以更好的拟合数据,选择ARCH(1)模型是合适的。
而对于LUSD模型,虽然回归的参数LUSD(-2)和LUSD(-12)的z统计量变得不显著了,但是,ARCH(1)模型的对数似然值有所增加,AIC和SC值都变小了,说明模型比OLS回归可以更好的拟合数据,选择ARCH(1)模型是合适的。
另外,从图3中可以看出,ARCH(1)模型很好的拟合了LJPY序列,残差序列大致被控制在-0.4―0.4之间。
从图4中可以看出,ARCH(1)模型基本拟合了LUSD序列,残差序列大致被控制在-2-2之间。
接下来,再对ARCH模型进行异方差ARCHLM检验,得到结果(详见表5、表6):可见,对于LJPY序列,F和LM统计量所对应的概率分别为0.1958和0.1918,均大于5%,而对于LUSD序列,F和LM统计量所对应的概率分别为0.5089和0.5034,均大于5%,所以说,检验结果接受原假设,残差序列不存在ARCH效应,也就是模型ARCH(1)消除了随机游走残差序列的条件异方差性。
ARCH(1)模型拟合的LJPY序列条件标准差时间序列图5中可以看出,LJPY序列条件标准差时间序列在1994年―2009年大幅震荡,大多数年份中超过了0.4的水平,特别是2000年前后波动加剧,最大时甚至达到了2.0左右。而其他年份波动都较为平缓,基本上在0.2的水平。
从ARCH(1)模型拟合的LUSD序列条件标准差时间序列图6中可以看出,LUSD序列条件标准差时间序列在2000年以后开始大幅波动,大多数年份中超过了0.4的水平,特别是2007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波动幅度甚至超过了0.8,最大时已经接近到了1.0左右。而其他年份波动都较为平缓,基本上在0.1的水平。这与近年来,美国政府及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缓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向银行系统注入资金、降息、刺激消费者开支等诸多措施来拯救银行系统是有关系的(陈敏强,2010)。
[9]通过以上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欧洲货币市场中同业拆借市场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变化过程中,常常表现为价格的波动,会出现价格波动率聚集的现象,即大幅度波动聚集在某一段时间,而小幅度波动聚集在另一段时间上。欧洲货币市场中日元的同业拆借利率在1994年以前,以及美元的同业拆借利率在2007年波动率较低,说明同业拆借市场的价格保持稳定,对欧洲货币市场中以美元、日元计价、结算、储备和投资的金融产品带来风险的可能性在降低,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投资者对以美元或是日元计价、结算的金融产品购买,必然会较好地促进美元与日元的国际化。
但是,欧洲货币市场中日元的同业拆借利率在1994年以后,以及美元的同业拆借利率自2008年以来波动率较高,意味着同业拆借市场的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这必然不利于美元、日元为主体的国际金融市场稳定,货币国际化正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向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本文的这个实证分析结果已经拓展了前文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果,所以说,金融市场中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剧烈波动会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国际金融市场投资的稳定,这必然影响了美元或是日元货币国际化的深入。同时,本文认为货币国际化与金融协调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引入以稳定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为目标的监管思路,这样可以以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为目标来设计金融市场监管的步骤。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ARCH(1)模型分析,可以大致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2000年以来,随着全球离岸金融市场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欧洲日元市场3个月期的LIBOR利率和欧洲美元市场3个月期的LIBOR利率的时间序列具有随机游走的趋势,而且波动的程度还在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为货币国际化背景下的金融市场正常运行带来风险。
第二,从ARCH模型拟合的欧洲日元市场3个月期的LIBOR利率时间序列中可以看出,实际值、拟合值和残差值具有群集性特点,国际金融市场中的LIBOR利率存在ARCH效应。
第三,同业拆借市场中价格的波动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是发行国际化货币国家和使用国际化货币国家决策者和监管当局需要密切关注的对象,这个风险会影响到货币国际化进程地深入。而关于货币国际化后离岸金融市场中风险的监管模式,本文认为可以引入以稳定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为目标得监管思路,也就是基于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目标来设计监管的体系和步骤。这样,通过有效确定国际化货币的金融市场监管目标,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加强对同业拆借利率地监控,并且准确无误地把监管目标责任委托给监管机构,以在极大程度上避免货币国际化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当代国际货币体系运行的理论框架模式和面临的风险[J].国际金融研究,2009(7):65-72.
[2]于建忠,刘湘成.Shibor定价理论模型研究及其应用[J].金融研究,2009(2):40-53.[3]PhilipInyeobJi,FrancisIn.Theimpactoftheglobalfinancialcrisisonthecross-currencylinkageofLIBORCOISspreads[J].JournalofInternationalFinancialMarkets,InstitutionsandMoney,2010,20(5):575-589.
[4]Shin-ichiFukuda.Market-specificandCurrency-specificRiskDuringtheGlobalFinancialCrisis:EvidenceFromtheInter-bankMarketsinTOKYOandLONDON[C].NBERWorkingPaper,2011,No.16962.
[5]陈玮光,赖明勇,林忠晶.国外同业拆借利率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美元LIBOR为例[J].经济数学,2009(2):30-34.
[6]杨雪峰.国际货币的决定因素及人民币国际化研究[J].求是学刊,2009(4):59-63.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他们的产生受众多因素影响,就我国当前国情而言,其形成机理主要是由资产价格波动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基于这种背景下,本文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形成机理以及具体防范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措施进行探究,旨在多管齐下积极应对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
关键词 :房地产 金融市场 风险分析 宏观调控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多次调整。经过长期的实践,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为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房地产行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得不到缓解,比如:房价过高、房地产盲目投资、商品房空闲等。这些问题困扰着人们的生活,成为社会发展的颈瓶,尤其近年来,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市场充满了不稳定。本文就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希望为房地产行业的人提供帮助。
1、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简单的说,风险是房地产行业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受到内外部的影响,造成了实际的收益与预期目标存在着差异。在金融市场中,房地产的金融风险来源有很多种,比如:汇率、利率、市场环境等。本文从金融学的角度对其中的风险分为几个具体方面的叙述:
金融环境存在着巨大的不稳定性导致金融体系出现问题。房地产在经济市场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会导致产业面临极大在的困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在客观上是存在的,并且可以对房地产行业产生冲击,甚至由房地产扩散到其他行业,产生连锁反应,爆发更大规模的经济性危机。
信息的不对等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风险。在金融学中,信息是重要的元素,信息可以及时的传递出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向和发展趋势,对房地产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信息的不对等增添了房地产行业金融上的风险,对判断决策产生了重要作用。
金融风险出现几率的大小与政府的货币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货币是整个金融市场的基础建设,当政府的货币政策出现大的转变就意味着金融市场会出现大的变动,金融行业的借贷也会受到政策的影响导致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带来威胁。
2、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分析
房地产金融市场存在风险的来源不是从房地产企业的内部出现的,而是参与到房地产开展业务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特别容易受到市场和环境的影响在借贷上进行改变,进而保证自身的权益。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来源于银行的变动。
2.1信贷规模增长过快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需要向银行借贷大批量的贷款,由银行提供房地产的建设资金,实现房地产业的正常运营。房地产建设的资金回收的速度慢,跨度长,需要向银行进行资金借贷,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征地费用和建筑工程用款都需要开发商进行前期垫付,加上近些年,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迅猛,导致了银行信贷规模空前增长,资金回收速度减慢,银行承担的风险逐步加大,
2.2 银行系统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
房地产行业需要的资金总量大,资本来源大部分依靠银行的现状导致了我国银行系统的风险过大,资金运转容易出现危机。一旦银行不加限制的向房地产行业进行大额贷款,势必影响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均衡性,给房地产行业发展带来危机。房地产方面的危机进一步扩大化就会对其他的领域的价格和发展生产重要的影响,甚至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泡沫经济。为了确保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合理的解决银行面临的新信用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对房地产借贷进行限制。
3、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的措施
对于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是全社会共同的行为,需要政府和大众联手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完善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定详细的建设性住房规定,还要实现房地产企业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保证房地产金融市场的稳定。
3.1 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走势,严格控制抵押品价值缺口
房地产行业向银行进行借贷的抵押品往往是商品房以及没有建设完成的商品房。银行方面必须对房地产行业的抵押品进行认真的判断,不能根据简单的市场估值开展市场业务。现阶段银行对商品价值的估算是按照商品在市场中的价格进行的,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当受到市场价格影响,商品价值发生改变的时候,银行将陷入困境中。房地产用商品房进行抵押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变现能力进行认真的判断,考虑到房地产的质量,进行合理的贷款,不可过分盲目。商业银行在进行房地产贷款的时候,应对房地产企业的信用和实力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对抵押品的质量进行实地的考察,慎重的考虑抵押品价值,并进行风险市场的价值波动模拟,得出抵押品的价值范围,与此同时,还要对房地产信贷抵押物的变现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密切的注意企业的发展动向,关注企业价值的变动,降低银行贷款风险。
3.2 针对区域经济差异,对房地产信贷实行规模管理
我国的经济管理部门和银行必须按照国家经济发展变化进行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宏观控制。在进行信贷时,应该按照不同区域房地产的发展规模和现实需要进行总体管理。区域性的房地产信贷的规模应与区域不良贷款率联系在一起,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房地产信贷管理办法,对不良借贷和盲目投资进行严格控制。具体说来,区域银行一方面将贷款方向指向信誉好、发展规模大、回收速度快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另一方面将资金信贷投资于发展前景好,建筑质量高的大中型地产项目。
参考文献:
[1]汪春燕 浅析我国房地产金融创新[J].当代经济2011 (18).
[2]成晖.当前房地产金融的主要风险与政策建议[J].银行家2009(2)
[3]刘宝玉.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促进房地产产业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4]钱培新 试论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消费导刊2011(10) .
[5]霍雷.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防范[J].大观周刊2011(27).
作者简介:
关键词:商业银行;VaR方法;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3日
一、前言
自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性保护期结束,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按照我国之前的承诺,我国将逐步开放银行业,主要措施有: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并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这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将处在同一个竞争平台和竞争环境当中。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银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起步较晚,管理机制相对来说并不完善,目前尚处于相对初级阶段,外资银行的进入将带来更多竞争,也将加剧我国金融业界的风险;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以及分业界限的日渐模糊、商业银行经营重点的转移,使得金融市场风险正日益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尽快与国外银行的管理水平相同步,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不容回避的问题。
我国银行业于2006年底全面开放,这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相融入,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标志,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遵照国际惯例。外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已经发展并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来度量和管理市场风险,目前国际上金融机构所采用的市场风险量化管理方式主要是VaR方法。VaR方法是在1994年由J.P.Morgan银行提出的。该方法一经推出,就受到国际金融界的普遍欢迎,迅速发展成为风险管理的一种标准,并被许多金融机构采用。我国商业银行只有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的度量和管理方法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风险度量模型和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水平,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对于我国来说,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VaR模型基本原理
VaR(Value at Risk)按字面意思解释就是“按风险估价”,就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对给定的置信度、给定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值。VaR有三个要素:(1)VaR的值。VaR把资产组合的市场风险用一个具体数值来表示,代表投资组合的可能最大损失;(2)持有期。计算VaR值时,必须事先指定具体的持有期;(3)置信水平。置信水平是指对发生VaR表示的最大损失额的把握程度。
VaR的数学定义为:P(P≤VaR)=1-σ,其中P表示在t时间内某资产的市场值的变化,σ为给定的概率。即:对某资产或者资产组合,在市场条件下,对给定的时间区间和置信水平,VaR给出了其最大可能的预期损失。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以1-σ的概率保证,损失不会超过VaR。
也可以将VaR定义为下式:VaR=E(W)-W*,其中,E(W)为资产组合的预期价值;W为持有期末资产组合的价值,设W=W0(1+R),W0为持有期初资产组合的价值,R为收益率;W*为一定置信区间C下最低的资产组合价值,设W*=W0(1+R*),R*为最低的收益率。
三、VaR模型度量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的步骤
参数法是计算VaR时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基于对资产报酬的方差―协方差矩阵进行估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目前流行使用的J.P.Morgan银行的Risk Metrics TM方法,它的重要假设是线性假设和正态分布假设。这样通过样本估计出均值与方差,对某个给定的概率,就可计算出相应的VaR值。获取标准差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等权重方式,它度量的是无条件波动;另一种是指数权重计算方式,它度量的是有条件波动。在对工作日内的风险及隔夜风险进行分析与估计时,正态性假定是很有效的。但对非经常事件,正态性假定是不恰当的。事实已经证明,收益率的分布是厚尾的,因而正态性的假定会导致对极端事件的VaR值的严重低估。
上市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主要是通过股票价格来体现,我们通过对上市商业银行股票价格波动性,即股票收益率的VaR值的计算步骤的描述,以体现VaR方法对上市银行市场风险的度量的基本思想。
第一,应该先选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一般是选取约4年的股票的日收盘价,根据公式ln(Pt/Pt-1)来求得收益率(其中Pt与Pt-1分别代表相邻的两个收盘价)。
第二,对检验求得收益率的正态性。主要的统计量是看偏度、峰度、JB检验值及Prob值的情况。
第三,检验对数收益率是否存在ARCH效应,最常用的是LM检验。
第四,选取合适的模型进行拟合。通常数据都会存在“尖峰厚尾”的分布特征,在选取模型时根据之前众多学者的研究GARCH(1,1)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第五,选取方法计算VaR的值。
第六,对VaR进行检验。为了确定VaR的准确与否这一步是必不可少的。
四、VaR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及我国风险管理的发展起步较晚,使得VaR在中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VaR模型大多是建立在资产组合的收益和市场价格变动呈正态分布的基础上的。但是从我国大量相关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数据普遍存在“尖峰厚尾”现象,这就不符合正态分布,如果再继续使用服从正态分布的VaR来度量风险,则会造成估计值不准确,风险也就不能正确估量出来。因此,银行业在使用VaR度量风险时要考虑到数据的特性,开发可以克服“尖峰厚尾”现象的模型。
计算VaR时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这就存在了一些问题。我国的股市起步较晚,有些股票历史数据仅有几年的累积而已,在计算VaR时存在困难。即使是那些已经有十几年积累的股票,也未必能得到准确的VaR值,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股市还并不是很成熟,数据的计量方法也一再的变动,例如自2002年9月23日起,上证综合指数采用新股首日上市计入指数的计算方法,必然导致股级虚增,造成数据的失真,若是采取这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风险度量也必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根据对VaR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局限性分析,可以看出在应用VaR时需要的条件如下:一是累积及规范数据,数据是使用VaR测算风险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的量关系到测量结果的准确与否;二是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要遵循系统的开发原则,注重系统的特殊性。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第一点是风险的定量管理不仅需要复杂的模型或算法,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模型或算法,这是需要在设计系统时注意的问题;第二点是要注意系统的广泛可操作性。在商业银行的各个部门及整个银行组织机构的各个层次都不同程度地需要进行风险监控与管理,因而风险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将是各种层次的管理人员,他们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与需求不同。为了使所设计的风险管理系统能真正地服务于银行的日常工作,在系统设计时,应注意尽量使系统的操作简单、方便。
五、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中国的商业银行在使用VaR作为度量市场风险的工具方面还并不尽如人意,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随着金融市场发展,需要进一步促进银行业市场风险监管和管理能力。中国银监会也高度重视金融市场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注重加强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一是重视市场风险,逐步建立起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和业务创新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二是逐步集中统一管理市场风险;三是加强对市场风险管理资源的支持,培养专门的市场风险分析人员,建立适应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系统,增强风险管理力量,提升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水平;四是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经验,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五是注意累积数据并且要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准确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都郁.银行业全面开放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河北工业大学,2007.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生风险;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059-02
引言
国内诸多学者对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不足、农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等问题展开过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涉及了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问题,但并没有直接对其所内生的金融风险构成做出解说。本文尝试着对农村信用社的内生风险进行了剖析。
一、农村信用社内生风险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来概括,农村信用社的内生风险构成可以描述为:在不考虑外部金融影响或冲击而单纯考虑农村经济活动所引发的金融供给和需求、金融功能发挥、利率控制和市场化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一切制度安排对贷款安全和借贷双方交易费用支付产生影响的政策性和市场性的机理或过程。因此,可以将农村信用社的内生风险构成理解为特定金融制度安排下主体决策、行为及产生效应的过程。
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是混合经济在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上的选择。
在体制转轨尚未结束的阶段,金融抑制现象的长期存在必然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户和农村企业在得不到充足的正规金融贷款支持的情况下,通常会去寻找非正规金融的融资渠道,因此,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具有补充效应,这种效应会使那些体现政策性金融的三农专项贷款等或体现国家农业政策的农村信用社的金融职能发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的同时,在伴随着正规金融制度缺乏适时适度的结构安排和没有考虑到农村金融需求抑制现象广泛存在的情况下,有可能内生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风险。这是农村信用社产生内生风险的分析基础。
二、中国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受主流经济理论的影响,“金融供给先行”是农村金融制度设计的主导思想或理念,在利率控制、金融进入、低息或担保融资等方面,仍然反映着政策性金融的性质。
2.金融的组织体系、产权模式、服务方式及监管政策等,体现着政府办金融的色彩,金融组织在传导国家支农信贷政策等方面不具有高效的机制,信贷结构调整滞后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3.农村金融制度安排通常围绕城市工业化的逻辑进行。
4.政府干预措施没有重点考虑到农村的金融需求,未能在金融制度上保障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有效供给。
这些特征在金融组织运行中所产生的具体金融风险,突出反映在农村信用社金融职能的发挥及其效应方面;而在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上所产生的风险,则具体表现为大量资金通过农村信用社机构外流,以至造成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失衡。
三、农村信用社内生市场风险解析
农村信用社内生的市场风险,可以从制度安排和组织运作两个方面来解析。
以制度安排而言,政府设计、制定和实施正规金融制度,是在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等约束条件下进行的;农村信用社和农户在正规金融制约下从事融资或借贷等活动,也会面临同样的约束。由于这些行为主体在信息获取和理性约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且各自的目标函数不同,因而会经常出现博弈行为。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制度选择并没有真正起到“以制度来限制不确定性”的功效,它具体表现为以“供给先行”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并没有使农村的金融供给适合于农村的金融需求,这既是农村金融市场出现内生风险的根源,也是农村金融市场之内生风险的结果。
从组织运作方面剖析,从非正规金融能部分弥补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视角来评判其金融功能,容易忽略农村非正规金融所蕴涵的风险。目前在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需求者主要是那些难以从正规金融部门得到足量融资的农户和农村私营企业,而非正规金融的供给者大多是资金充裕的私营业主、富裕农户及高利贷组织,这两大类参与主体在长期的借贷活动中正在巩固和重塑着以私人诚信、友情等维系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文化,它们在农村借贷市场中占有极高的比例。
然而,由于缺乏法律保护的非正规金融贷款的用途多维纷繁,它通常并不增加农业生产中的净流动资金,这种情况除了会引致正规金融资金游离出农村金融市场外,还会造成国家农业政策在农村失去落实的对象和目标,引起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混乱和农村高利贷盛行。也就是说,农村非正规金融所内生的风险具有溢出效应,而这种效应是以农村的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补充效应为前提的。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所蕴涵的金融风险,是一个需要进行理论透视才能够解析的问题。目前,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小额信贷的供给者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充当的事实,可让人们产生以下认识:农村信用社有能力在中央银行利率规定的幅度内自行确定农村信贷市场上的利率。
小额信贷市场中供给曲线的消失,意味着贷款有可能出现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均衡,是建立在贷款需求曲线与利率负相关以及利率是垄断价格等基础上的;这种均衡的代价,是农户的贷款需求通常会转向具有更高交易费用的信贷替代品,以至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中产生以社会成本高昂为代价的、被垄断厂商理论称作“无谓损失”的情景。依据垄断厂商理论指出这一“无谓损失”之纯理论的解析义是一回事(周振海,2007),围绕这一“无谓损失”揭示其在小额信贷市场中所蕴涵的内生金融风险则是另一回事。贷款供给量萎缩所导致的这种损失,会在引致农村信用社资金游离出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同时造成农村信贷供给和需求的失衡。
农村外部市场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需求,通常会部分地冰释农村信用社在利率上的自行定价权。如果农村信用社执意在中央银行规定的利率幅度内行使利率的自行定价权以维持超额利润,其贷款对象很可能是信用资质不好的厂商,从而出现贷款风险;反之,农村信用社便会出现贷款不足。
结语
对这种内生性金融市场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应该围绕中国农村金融运行的特定的环境来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在理论上对农村金融市场做出以制度安排为分析导向的深入研究。 在中国现阶段,农村正规金融中的小额信贷市场由农村信用社垄断经营的事实,已反映出大量小额信贷资金外流以及农村信用社的金融职能难以发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效应,但对导致这种局面之原因的研究,不能仅仅限定于“金融供给的先行政策”以及与此相关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产权模式、服务方式及监管政策等的分析,而是应从农村二元金融框架在实际运作中所内蕴的市场风险来追溯。以农村金融市场所内生的风险而论,固然现阶段非正规金融的无序运行对风险的形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目标错位所引致的风险则是不可否认的。
参考文献:
[1] 王小芽.农村信用社概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3.
[2] 郭家万.中国农村信用合作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9.
[3] 辛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4] 孙建平.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困境与出路[J].金融与经济,2008,(9).
[5] 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2.
[6] 林华.外资银行 圈地 中国农村[N].中国商报,2007-08-28.
[7] 宋琬如.欠发达地区农业银行抢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N].国际金融报,2007-11-13.
[8] 王文莉.农村信用社现行产权制度缺陷及改革政策建议[J].陕西农业科学,2006,(4).
[9] 张军.农村信用社向合作银行的转制研究——绩效、原因、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2009,(3).
[10] 何大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理论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7).
[11] 王蕾.农村信用社内生风险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
全面市场风险,转型后的难题
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美国金融业打破了分业经营格局,开始向综合化转型。仅从原有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转型历程包含了机构和产品两个维度。一方面,“产品转型”溶解了原有的市场隔阂,增加了银行实行“机构转型”的压力与动力,也为银行开展“机构转型”提供了现实的业务通道;另一方面,“机构转型”实现了银行业务领域的扩张,使其能够全面参与转型后的衍生产品的各个市场环节。这种双重转型大大增加了银行风险暴露的广度和深度,革命性地改变了银行风险的范围和性质,构成了全面市场风险,即由于业务的综合性而可能受到多个金融市场领域风险的直接影响。
对于从传统商业银行转型而来的金融控股集团来说,次贷危机就是这种全面市场风险的一次集中暴露。在次贷危机中,本来作为信贷风险转移工具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却给银行巨头们造成了重大损失,就是因为转型后的银行在证券化市场中扮演的多重角色导致了风险的循环回归。
在经典的证券化模型中,商业银行的角色主要是信贷资产的出让者,也就是风险的出让者。但是,当银行实现综合化转型后,不再只是信贷资产出让人角色,而是全面参与了房贷发放、信用增级、证券投资和杠杆授信等多个市场环节,不但重新承担了间接融资市场的信贷风险,还主动地吸纳了证券市场的部分风险。这种风险循环改变了证券化设计的初始意图,把银行推入全面市场风险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证券化链条中与银行有关的四类风险(见图1)。
首先是经济周期背景下信贷资产的质量风险。信贷资产是证券化设计的基点,是证券化市场风险的初始来源。要保证信贷资产的质量,关键在于严格审定贷款申请人的资质。传统上,由于不动产相对稳定的价值特性,房贷被视为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MBS(住房按揭担保证券)也成为资产支持证券中的优良品种。但是,在美国经济的繁荣周期内,商业银行贪图利润,降低了房贷申请标准,发放了大量资质较差的所谓次级贷款。这些借款人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一旦遭遇经济回落或者利率上升,就难以继续负担贷款。违约风险的急剧上升大大降低了MBS及其他衍生证券的价值,从而完全动摇了证券化市场的根基。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就从650亿美元急剧膨胀为16700亿美元,而信用评级介于优质和次级贷款之间的所谓超A贷款(Alt-A Loan)也达到了10000亿美元。据预测,两者造成的坏账损失可能高达1519亿~2170亿美元。
其次是作为担保者的信用增级风险。作为内部担保,出让资产的银行可能自行购买部分次级受偿的证券,从而保留了部分风险。不过,为了满足破产隔离和会计下账的严格要求,这种风险留存比例一般很小。直到90年代开始的市场繁荣,为了提高证券化产品的吸引力,银行开始通过CDS(信用违约互换)互相提供外部信用担保,从而大幅增加了风险负担。与此同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政策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1年4月生效的FASB140号公报采用了所谓的金融合成分析法,不再把风险转移视为会计确认的明确因素,大大鼓励了银行为证券化产品提供信用增级,开展流动性安排、信用违约掉期、总回报掉期等各类信用增级业务。据分析,截至2007年底,美国MBS市场总量达到1.5万亿美元,按照7%的信用支持比例,以次级受偿权为核心的信用增级证券就逾1000亿美元,一些银行机构持有的该类证券甚至超过了自身所有者权益的10%。当大规模的借款人违约事件出现时,这些信用风险产品便直接成为提供信用增级的商业银行的亏损点。
再次是投资业务风险。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商业银行纷纷转型综合化,却没能在文化和制度上有效整合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两大业务领域。投资部门不接受谨慎经营的传统银行理念,大量投资于高度衍生的证券化产品。与此同时,银行的内控机制一定程度上还滞留在商业银行时代,难以监察和控制高度专业化和复杂化的衍生品投资行为。这种落差最终导致了花旗等老牌银行巨头的蒙尘,甚至产生了像法兴银行那样严重的交易员违规事件。在银行介入的投资业务领域,引发风险的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银行设立的内部投资部门;二是证券承销部门,在包销制度下必须自行承担未能卖出的资产支持证券,作为全美第二大CDO承销商的花旗为此损失重大;三是银行设立的对投资者开放的投资机构,在次贷市场崩溃面临投资者赎回压力时,银行被迫出面承担流动性供应,进而接手市场风险。其中,投资业务机构的表外化成为美国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显著特征,并成为最终可能拖垮银行的“黑洞”。为了达到某些财务目标,银行利用会计准则的弹性空间,把内部投资部门改设为可以脱离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特殊目的实体。这些表外机构大量而集中地投资于证券化产品等,成为银行投资业务风险的主要来源。
最后是在直接融资市场开展杠杆授信的风险。由于金融脱媒化的不断深化,美国银行业的信贷市场环境日益恶化。为了争夺有限的间接融资市场,也为了能从日益繁荣的直接融资市场分取利益,美国银行通过信用授权放任大量银行资金通过投资机构注入证券化市场,大大助长了市场泡沫。这种授信业务具有高度的杠杆性,尤其是衍生品对冲交易信贷往往能达到数十倍的杠杆,其破坏性远比信贷资产内含的违约风险要大得多。当使用杠杆授信的投资机构深陷困境时,商业银行账上的担保物――资产支持证券也急剧贬值。
次贷危机中花旗集团面临的全面市场风险
花旗集团是商业银行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型的典型代表。而资产证券化产品就是典型的“产品转型”的成果。花旗集团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全面投入是“机构转型”与“产品转型”这两股时代变革最终融汇的典型案例。 br>
目前,花旗集团拥有四大业务模块,包括全球消费信贷,资本市场与银行业务,环球财富管理, 替代性投资业务。依靠综合化的业务架构,花旗集团在证券化市场中扮演了包括发起行、担保行、承销行、投资行、服务行等多重角色,并由此承担了证券化市场的全面风险。其中,按揭贷款风险主要体现在全球消费信贷的美国国内消费信贷业务部分;证券化业务开发、交易以及投资机构授信风险主要体现资本市场与银行业务。
证券化市场基础的动摇:花旗按揭贷款的风险分析
根据花旗的统计口径,其按揭贷款风险评定主要有两个指标。最重要的指标是贷款人信用级分(FICO),据此把贷款划分为优质贷款、Alt-A贷款和次级贷款。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按揭比(LTV,即按揭贷款与抵押房产的价值之比)。从表1可以看出,相对于美国同期按揭贷款结构水平,花旗的按揭授信结构较为均衡,优质贷款占比78.35%,风险相对较大的次级贷款仅占10.59%。按照花旗的信贷政策,FICO
在花旗集团的按揭贷款中,个人信用级别(FICO)和按揭比(LTV)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从整体来看,LTV≥90的客户占比24.11%。其中,Alt-A贷款客户的按揭比倾向度最高,LTV≥90的比例为40.96%;而次级客户的按揭比倾向也较高,LTV≥90的比例达到33.33%。由此可见,Alt-A贷款客户虽有一定的信用资质,但是由于按揭比较高,潜在还贷压力也较大,潜在违约可能性不能轻视。所以,花旗集团按揭贷款内含了一定的违约风险,一旦遭遇利率等市场环境的较大变化,这种内含的风险就会外化。
按揭贷款是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是证券化产品的价值源泉。按揭贷款蕴含的信贷风险也是证券化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美国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急剧上升正是本次次贷危机的源头。分析花旗集团按揭贷款的九十天以上延迟还款比率(以下简称“延迟率”)可以发现,由于美联储从2002年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处于上升通道,贷款客户的经济承受力较强。所以,从2003年到2005年,一次按揭的延迟率从2.81%开始持续下降;而二次按揭的延迟率也只是略有上浮,从0.06%提高到0.14%。但进入2006年以来,美国开始进入加息周期,直接增大了还贷压力。花旗集团的一次按揭的延迟率从2006年1季度的1.40%上升至2007年4季度的2.56%,其中,次级贷款的延迟率达到7.83%;而二次按揭的延迟率也从0.14%上升至1.38%,其中,LTV≥90的贷款的延迟率达到了2.48%。从一次按揭的情况来看,信用级别与延迟率呈正相关关系;从二次按揭的情况来看,按揭比与延迟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低信用级别、高按揭比的贷款就成为主要的风险敞口,并最终构成了花旗集团的贷款损失。
应该看到,通过长期的证券化过程,花旗集团已经把相当部分的信贷风险转移到了外部市场。但是,由于花旗集团广泛参与投资业务,信贷风险再次循环回归。
花旗集团证券化产品业务风险分析
除了资产出让人和发起行角色之外,花旗集团还是美国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主要业务包括证券化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发售,一级交易市场的承销、购买业务,二级市场的交易业务,以及相关信用支持业务。仅在2007年4季度,花旗集团该部分业务的损失就达181.2亿美元。
在并购smith&Barney等投资银行后,花旗集团涉入了金融衍生品设计与营销领域,成为信贷风险的受让者。在通过证券化转让自身按揭贷款的同时,花旗又购入他行的次级按揭贷款,并设计成资产支持证券进行出售。截至2007年3季度,购入次级贷款的风险敞口为42亿美元,并在4季度导致了2亿美元的损失。
在包销制下,作为证券化产品承销商的中间业务给花旗带来较大风险。所谓证券包销是指承销商将发行人的证券按照协议全部购入或者在承销期结束时将售后剩余证券全部自行购入的承销方式。花旗集团是全美领先的债券承销商。据估计,仅在2006年度,花旗就占据了CDO承销总额的6.95%。由于美国债券市场一般采用包销制,市场动荡造成的大量积压债券由承销商自行负担,造成花旗集团相关损失26亿美元,占4季度披露的次贷相关损失的14.35%。
基于向好的市场预期,花旗积极参与资产支持证券的交易,其持有的相关证券头寸成为主要的风险敞口。截至2007年底,经过对冲后的花旗集团的表内证券敞口为293亿美元,在4季度计提的相关损失达到169亿美元。需要注意的是,2006年年报显示,花旗集团设置了巨额的表外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的风险敞口可能远远超过表内数据。
为了分享资本市场的高额收益,花旗集团积极开展了针对资本市场投资机构的杠杆授信业务。截至2007年4季度,花旗针对资本市场的信贷业务收入达到9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增长动力主要就是对于对冲基金的授信业务。这方面的损失被计入了相关信贷成本7.44亿美元之中。
风险失控根源在监管和内控的双重脱节
次贷危机的爆发显示了现代金融市场蕴含的巨大风险。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作为宏观风险管理者的行政监管当局,还是对自身业务风险负责的银行机构,都没能表现出良好的应对能力,并且暴露出在风险管理上的制度性缺陷。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次贷危机对监管当局和银行机构提出一个重大的命题:面对日益综合化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产品,如何建立和完善对全面市场风险的管理机制。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市场秩序的行政保障机制,主要职责是制定金融市场基本规则,抑制金融市场风险,并惩罚违反规则、制造或扩散风险的市场参与者。为了有效履行职能,金融监管必须着眼于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市场状态为基准来自我调整和完善。当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传导反馈的时差性,监管机制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总是存在一定的时滞,这种“自然性滞后”是不可避免的,从某种视角来看也是有益的。市场创新需要合理的自由空间,能够在规则的缝隙之间纵横捭阖,寻机突破。正是出于这种认识,监管者有时也会主动地保持缄默,给那些充满激情的市场参与者进行试验甚至试错的机会,从而人为地产生“自觉性滞后”。
与这两种性质的滞后相比,“自生性滞后”是造成监管当局本次反应不力的更重要的原因。所谓自生性滞后,即由于一国监管体制的结构特性而造成的滞后。次贷危机就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传统的美国分散型监管体制面对综合化金融市场的缺陷。美国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期货等金融行业的不同分支,分属于多个专门机构进行监管。面对金融机构从分散经营到综合化经营的市场格局的变化,美国实施了所谓的“功能性监管”变革,即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并能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协调的监管。然而,次贷危机证明,在迅速发展的金融创新产品面前,基于权力分散和组织独立的监管体系并不能有效地实施功能性监管。作为分业经营的衍生品,分散型监管对市场的监控信息是支离破碎的,即使在交流过程中也会大量流失、扭曲,调控行动的一致性更会由于权力机构固有的利益属性而失去效率。也可以说,与革命性的市场变革相比,改良性的监管调整并不能相匹配。以次贷危机为例,银行转型为综合化的金融控股集团,旗下囊括了商业银行、担保机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金融实体,并分别参与到证券化市场的各个环节;证券化市场本身亦是基于综合化的金融衍生产品,产品属性跨越了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双重综合化使得监管体系出现了真空。
和监管者面临的困境类似,转型后的银行机构也没能成功培育出相应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但在节约部分交易成本的同时,综合化经营也给银行带来了多方面的风险,包括组织结构复杂化和文化多元性带来的利益冲突、金融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风险、会计制度和行业适用监管制度差异带来的信息披露风险、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风险传递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等,都可能降低综合化经营的正面效益。然而,在转型综合化经营时,银行往往是以有形资源为依据确定扩张边界,而忽视了对自身能力尤其是风险管理能力的清醒判断。
花旗集团在快速扩张的1999~2003年,年均并购交易金额超过100亿美元,从传统的商业银行迅速发展成为囊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的全能金融控股集团。在短期内,扩张转型的成本节约优势得以凸显。但随后,领域扩张带来的风险开始显现,集团收益下滑,导致最终出售了保险、年金以及资产管理等业务,步入了所谓的“稳健经营”时期。但是,后来的事实表明,花旗的业务调整更多是基于盈利目标,而非风险管理。2005年,花旗开始着力强化衍生产品类金融业务,但对证券化市场投资业务的风险管理显示出了巨大的缺陷。一个例子是,至少在2007年,花旗的1亿美金以上单日交易损失记录竟然没有统计高度风险的债务抵押债券(CDO)业务。
次贷危机对转型期中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加深,次贷危机也波及到我国银行业。除了对财务报表、股市价值等直观经济指标的影响,也对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警示。辩证地看待这次危机,可以产生如下四点启示:
第一,在坚守资产出让人角色的前提下,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转移风险的有效工具,也是通过风险分摊来缓和金融市场危机的可行路径。周期化是经济运行客观规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循环无可避免,且已初露端倪。商业银行要在继续严把授信审批关的同时,关注所谓优质资产的房贷的未来风险。特别是在商业银行依然占据金融市场中心地位的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散化更有利于金融体系的整体安全。事实上,正是因为经历了长期的证券化进程,美国银行体系本身的信贷风险已经成功地分散到了全球投资市场,其遭受的损失主要来自于投资而非信贷环节。
第二,在推进综合化经营的同时,坚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原则,及时地建立和完善针对非传统业务的风险管理机制。综合化经营转型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蕴涵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在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综合集团的框架下,要深刻认识到非传统业务的风险成因和表征,转变风险意识和管理模式,坚持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
第三,在遵守风险隔离规范的前提下,加强各业务板块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市场风险的循环回归。次贷危机对一些银行颇具讽刺意味:风险只是从信贷部门转移到了投资部门。这个教训显示了综合化框架下各业务板块的巨大隔阂,以及在内部整合和统筹管理方面的失误甚至失败。
【关键词】商业银行 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管理 会计信息 披露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传统收入的萎缩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兴起,商业逐渐把衍生金融工具作为营利模式之一。但是,衍生金融工具又是一把双刃剑,具有收益和风险放大功能,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每一次金融危机几乎都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显示了衍生金融工具的脆弱性和高风险性。所以,在利用衍生金融创造价值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内部控制,规避市场风险。
一、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含义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从传统金融工具中派生出来的新型金融工具,其价值依赖于标的资产价值变动的合约。当前商业银行开展的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利率期权、掉期和利率互换等都属于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对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用途是对冲风险,使基础产品、基础证券价格等免受价格波动的风险。当市场上一部分交易者寻求规避风险时,另一部分交易者通过收费来承担风险,承担风险的一方拥有盈利的机会。衍生金融工具对风险和收益具有放大效应。因此,商业银行涉入衍生金融工具,特别要关注风险防范。
(二)商业银行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的角色分析
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商业银行既可以是经纪商和交易商,也可以是风险规避者。角色不同,其所承担的风险也不相同。
1.经纪商角色
经纪商的功能是发掘出风险规避者和风险承担者,即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者和交易对手。并促成达成双方达成交易合约。经纪商没有持有头寸,只从交易中收取手续费,所以经纪商不需要承担任何市场变动风险。
2.交易商角色
交易商不单是经纪商,还是交易双方的交易对手。交易商虽然不以持有头寸为目的,但是要与交易双方分别签订合约,需要承担市场市场变动风险。因此,交易商一般是资本雄厚的大型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
3.使用者角色
商业银行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动机与其他持有者并无二致,要么是套期保值,规避风险;要么是投机套利,获取投资收益;要么是调整金融工具组合。
二、商业银行参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动因
(一)价值创造动机
随着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中国逐步解除了金融领域的壁垒,全面开放金融市场步伐的加快,作为金融市场主角的商业银行面临空前的挑战。商业银行利差越来越小,利差收入规模越来越少,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求新的盈利模式。保有同时不断扩大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份额,是我国的商业银行提高自身实力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国际知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一般都达到了总收入的50%以上,衍生金融工具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见,通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赚取手续费收入,将会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主要的盈利模式之一。
(二)规避风险动机
商业银行属于高财务杠杆行业,金融工具市场变动风险特别大,有必要通过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减轻金融市场变动风险。
(三)盈余管理动机
据统计,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多达1000多种,而由它们衍生出来的各种复杂产品组合更是不计其数。与基础金融工具相比,衍生金融工具的结构更为复杂,商业银行内部人可以利用交易信息的优势,并利用内部信息不均匀扩散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进行利润操纵。
三、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分析
(一)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分类
衍生金融工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其较之基础金融工具面临更大的操作风险。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五类。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基础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发生的波动对衍生金融工具头寸价值的影响;信用风险是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对手违约而带来的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是指因无法按合约要求追加保证金时,被强制平仓的风险;操作风险是由于内部控制缺失或者已有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意外损失的风险;法律风险是指衍生金融工具合约不能依法执行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合约约定不明确、合约本身无效、交易对手不具备法律授权、相关条款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等。
(二)衍生金融工具操作风险分析
衍生金融工具采用信用交易机制,具有强烈的杠杆效应,投资失败固然会放大损失,然而一旦投机成功,同样也会使收益被成倍放大。因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机制特别容易诱发赌博心态,进行违规操作。2004年底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衍生金融期货巨额亏损事件充分说明了衍生金融工具的高投机性和高风险性。2002年巴塞尔委员会选取89家大型银行对因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仅仅一年内,平均每家银行就发生了超过528起操作风险事件,其中有一家银行发生超过2000起操作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高达77.95亿欧元。
(三)衍生金融工具价格变动风险分析
鉴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以及我国2006年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均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分类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类金融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要求企业初始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企业还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此类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将衍生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暴露出来。虽然公允价值能够及时反映价格变动风险,并能够为风险管理提供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但是在金融危机时期,公允价值却具有火上浇油的作用。因为银行业计提的巨额资产减值损失,容易引发市场恐慌,进一步刺激金融业股票价格的狂跌,并形成连锁反应。为此,2008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救市法案),授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金融危机时期有权暂停使用公允价值。尽管如此,在常态下,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对银行业损益的巨大影响依然是存在的。
四、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策略
(一)以资产保值为主要目的
衍生金融工具在现实交易中是一把双刃剑,高杠杆的财务运作意味着高风险的存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尚待完善,商业银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业务应当定位于以资产保值为目标,审慎和适度地参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对冲自己因利率、信用等风险而暴露的头寸,规避资产减值风险。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会计准则,商业银行将衍生金融工具分类为交易性资产,并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和在表内反映之后,使得资产负债表中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不断地发生波动,进而引发利润表中的利润发生剧烈的波动,商业银行经营开始显性化。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大风险管理的力度, 特别是要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内部约束机制。一是要设立直接向监事会或董事会负责的相对独立的内部控制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管理工作;二是实行严格的前后台职责分离,做到前台交易与后台结算分离、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分离、业务操作与风险监控分离,形成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三是建立各种风险准备金制度、集中交易制度、各种交易金额上限制度和预警制度等,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加强风险信息披露
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起源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和委托关系的形成。信息披露是暴露风险,消除信息不对称,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在于披露是否真实可靠,披露是否充分及时以及披露的对象之间是否公平。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要求披露的内容具体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与各类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还应当披露包括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其他价格风险等的相关信息。因此,商业银行只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便可以及时地将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及时暴露出来,揭示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并有助于督促管理层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加强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马颖.商业银行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动因的财务透视[J].会计之友,2009(15).
[2]郝二辉,田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J].商业会计,2011(03).
关键词:金融市场;经济;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81-01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国际金融市场是在生产国际化的基础上,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借贷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经济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又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保持国际融资渠道的畅通
从市场的一般功能看,国际金融市场有利于保持国际融资渠道的畅通,为世界各国提供一个充分利用闲置资本和筹集发展经济所需资金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曾经为某些工业国家的经济振兴做出过重要贡献,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进程。
2.加速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国际投资的扩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及其遍布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在推进生产国际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求生产发展到哪里,商品就运销到哪里,力求得到必不可少的资金供应和资金调拨的便利;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全球性的生产、流通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资金,也需要通过金融市场来得到更有效率的利用。
二、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分析
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主要由国际金融投资者主观预期、投资交易成本、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和一个国家本身的金融市场状况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的变化内在地使国际金融市场失去均衡,导致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变化无常,如果资本流出流入国家没有防范能力,就极易产生金融风险。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一般由外汇交易商和金融投资者充当主体。无论是套利保值还是投机,都是以汇率和利率的预期为基础。“外汇交易商制订买卖外汇的决策奠基于他们的汇率预期,而汇率预期又取决于他们对汇率趋势相关的政治、经济的掌握。”各交易商和投资者对未来汇率或利率的预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对汇率和利率预期的差异直接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波动。按现代经济学的观点,预期均衡是指合理预期和预测。即是对所有现在可得的、与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所做出的预期和预测。只要市场参与者都能根据自己现在所能得到的、与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来进行预测,那么最终结果必然是与从市场角度得到的信息相一致,达到预期均衡。所以,只要投资者或投机商发现市场的实际情况与他们的合理预期有差异,他们就会改变其定价策略,利用市场差价获利。各投资者主观预期的差异可以内生地扩大或缩小资本流动的波动性。
三、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新趋势
1.美元贬值不可逆转
预计年内余下时间,美元走势将突出贬值态势,一方面是自身经济复苏需求,另一方面是机构盈利需求,美国海外庞大的跨国公司模式迫切需要美元贬值保护美国机构的竞争力。而从货币政策预期看,美元利率面临反转性调整,利率方向型转变将继续有利于美元投资,美元贬值与美元加息将有利于美元技术和策略配置,使得美元既有利于自身技术性风险消化,有涨有跌的基本规律决定美元贬值将不可避免;同时也有利于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需要,保护产业竞争力和金融垄断性,美元贬值将刺激关联商品和所有商品涨价,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加息,全盘规划转变将来临。
2.股票市场大幅动荡
预计全球股票市场今年下半年将呈现高涨、创新纪录的态势。其中美国股市三大板块将继续上涨,道指有可能上涨到12000点,13000点的可能性有待观望。标准普尔指数将会向1300-1400点上行,纳斯达克指数将会上涨到2800点水准,突破3000点较为艰难。欧洲股市将继续上行,但上涨动力将不如美国股市,尤其是欧元上涨可能将牵制股市上涨动力。日本股票价格上涨动力不足,上涨幅度有限,10000点突破之后将微弱调整。其他股票市场将突出上涨趋势,但幅度和速度将有差别。
3.黄金市场波动起伏上扬
预计未来国际黄金市场将出现震荡高涨态势,一方面黄金价格面临国际投资结构性改革,投资为主的结构配置将使黄金价格高涨具有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局面继续扩散,政策加码的流动性充足性将有利于黄金价格高涨;更为重要的是黄金价格将成为货币竞争和金融战略的重要基础,甚至是重要筹码,黄金高涨不可阻挡。然而,黄金价格高涨必然受到技术规律的约束和调节,这意味黄金价格将有短期快速回调,黄金价格下跌有可能跌破1000美元,但盘整时间较短,全年基本点将保持1000美元以上水平。全年黄金价格均点将在1080美元,高点将会达到1500美元,常态价格区间将在1200-1300美元之间。
4.石油市场盘整上涨
预计未来国际石油市场将出现全年高水准,100美元的价格高点将会呈现。但是石油价格波折性会较大,最低水平有可能下跌到60美元左右。未来石油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来自美元,同时与石油储备、供给和消费有密切关联。尤其是未来伊朗在国际石油市场将有变化,伊朗外汇储备结构和石油政策取向,以及美国对伊朗的态度都将是影响石油价格走势的关联因素。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建设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金融活动必然越来越多,只有对国际金融市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制定是符合自身发展的金融政策,有效确保金融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从金融危机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J].国际融资,2010(02).
[2]刘曙光,黄勤.国际金融市场的回顾与展望[J].银行家,2010(01).
[3]孔爱国.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节奏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关键词: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
前言: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是指将具有预期收益但是流通性较差的信贷资产经过某种特定的组合来形成资产组,并通过证券发行的方式使其在金融市场中得以流通。这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在我国发展的根基并不深,仅仅是最近几年才频繁出现的,但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有效的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许多风险问题的出现。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特征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征有:(1)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融资手段,通过特有信用增级技术的使用、相关交易机构的构建来吸引到大范围的投资,从而保障融资的顺利完成。(2)信贷资产证券化与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的表内融资方式不同,它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3)信贷资产证券化与企业的整体自信状况并不相关,它是将特定的资产组合作为融资依据的。(4)传统融资方式是增量的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却表现出与之不同的存量证券化。(5)仅仅可以由特定的交易主体来保障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过程,该交易主体的定义为中介机构,能够将企业和投资者联系起来,它的经营内容和经营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限制。
二、商业银行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分析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本身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参与的主体较多,这就会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发生,主要表现为交易主体的收益或损失的不可预测。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时候必须关注到这些潜在的风险,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分析,对其诱发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保障了这些前提后,才能使风险得以管控,达到业务收益最大化,有效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
(一)来自市场的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通货膨胀、利率等市场因素带来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在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中,以下几点的变动都可能带来市场风险,如权益资产的价格变动、信贷资产的价格变动、外汇价格的变动等。在发行初期,资产债券的收益便得以确定,资产债券的价格与利率呈现反相关,当利率提高的时候,证券的价格会随之降低,当利率降低的时候,证券的价格反而会升高。通常,资产证券的期限越长,其受到利率等市场因素影响的风险就会越突出。
(二)客户信用带来的风险。通常会将信用风险称为违约风险,这个概念指的是由于信贷证券化的参与主体不能按时履约,带来其他参与主体可能承受的损失可能性增大,由于信贷资产证券化中的参与主体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一旦任何一方参与主体不能按时履约或违反合约都会为整个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带来巨大的潜藏风险。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中是作为主要参与方而存在的,此外,它还担任着信贷资产提供方的角色,因此,商业银行往往会承担着来自显性和隐形两方面的双重风险。
(三)提前偿付风险。提前偿付风险是由于利率下降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债务人在合同约定的还款期内的还款金额超出了合约所规定的还款额度,进而带来了证券投资人预期收益的风险。提前偿付风险通常也被称为早偿风险。引起早偿的原因有许多种,债务人经济情况改变或者利率发生变化都会带来早偿风险。此外,根据还款额度的多少,具体将其分为了完全早偿和部分早偿两种类型。
(四)法律漏洞方面的法律风险。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是近几年火热开展起来的,并没有非常长久的时间根基,因此,该领域的法律和制度尚未健全,这就会带来一些法律条款变动、法律条文不明确、法律漏洞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使信贷资产证券化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此外,在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参与主体,参与主体间的权利、义务较为复杂,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规范来约束,必然会导致风险性增加,因此,完备的法律依托对于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五)信息不对称风险。信息的不对称主体风险这个概念中的主体主要是投资者及证券化企业、银行发起人与债权人,这些主体之间会存在信贷信息即证券化资产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带来信息的不对称风险,此种风险种类主要包括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主要由于借款人在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下采取目标申报虚假收益等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借款人在收益不能够支付贷款本息的情况时违约的问题,从而导致银行遭遇道德风险的威胁。
(六)操作过程中的风险。操作风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系统或人员等原因带来的经营风险,一类是由于不完善的操作过程而带来的风险。操作风险是能够进行人为控制的,对证券化业务本身的收益影响不大。操作风险不仅仅来自于证券化业务操作行为的本身,也可能是由于对风险识别度和经营风险的忽视而造成的。
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策略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个问题在新事物的产生过程表现的尤为突出,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两面性的特点。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有效开展,能够带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创新,促进我国金融结构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加强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一)健立健全规范的行业法律。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规范的证券行业管理法律,严格交易管理,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现状出发,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系统的证券法规体系,构建全面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的证券业法律体系,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奠定良好的发展和环境基础;其次是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完善不良证券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强化其金融职能、拓展其应用范围;再次是充分考虑特殊情况的交易特征,引进特殊的附加法律条款,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规构成。
(二)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强度。政府的有效监管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开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政府要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新型金融业务的法律体系,从而使金融行业的市场行为走向规范化。由于信贷资产证券化运营过程中会涉及到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其业务范围和参与主体也较为复杂,因此,金融法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这项工作不仅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健康开展的前提,更是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三)进一步健全投资风险方面的监管体制。尽管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金融市场风险的增加,此外,资产证券大多被列为中长期融资产品的范畴,它的风险会由于政策变动或市场变动等原因增大,因此,必须要将风险监管机制和风险提醒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提上日程。在资产证券化工作中,会涉及到较为广泛和复杂的主体,因此,风险的可控性也相对较低。比较典型的例子便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在相当成熟的金融市场环境中,美国尚且发生了如此严重的风险失控,这便提醒着相关单位要充分重视投资风险监管机制的健全工作。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之后会带来与基础资产的分离状况,导致风险的预警性大大降低,这时候,必须要强化风险预警功能,相关单位要出台新的监管规划以便对衍生工具的风险进行预警。
(四)完善信用网络建设。信用查询网络和信用评级体系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相关单位要针对市场现状,指定起一套全国统一的信用等级评估标准,充分依托互联网络这个平台,进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评定,从而开发一套公开的查询系统。同时政府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来增加全社会对信用评级的认知程度。此外,要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各参与主体的信息披露机制,从而有效提高相关业务的透明度,以商业银行为例,要及时披露信贷资产的相关质量信息,借款人要具备偿付能力的真实证据,通过这些途径来有效规避风险。加大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力度,有助于提高市场交易的信用程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信用的制约作用,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无法按时履约,或因授信企业因未制定履约计划而导致违约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信用监管,大大制约了一些企业和机构的失信行为,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筛选掉,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五)加强信息相实性。首先要加强监管力度,保障交易市场和交易过程的透明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其次要加强中介机构的职能作用,扩大中介机构的影响范围,实现交易活动的全程监督管理;同时要加强加快信息披露制度和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充分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各种道德风险,通过信用评级体系加强交易主体的信用意识,保障不良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障证券公司信用状况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高资产证券化的社会认知度,普及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和优势,吸引广大投资者的积极和广泛参与。现在一些投资者缺乏对资产的全面科学理解,错误的将不良资产认作是呆账坏账,认为某些不良资产完全不具备收益可能和投资价值等等,必须从认识角度提高不良资产的科学理解,明确现今流动性差的不良资产存在未来预期收益的可能。
结语:作为一项引人注目的金融创新成果,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在金融市场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失控后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我国要在有序开展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同时,关注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相关领域研究的加强来达到金融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志冬.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面临的困境[J].经营管理者.2013(09)
[2] 郭玮,苑连霞,张海风.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