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发展核心

时间:2023-08-09 17:25:07

导语:在经济发展核心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发展核心

第1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32.3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17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切实做好推进“三农”工作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与现代农业进程的关键。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分析农村金融现状,总结农村金融发展困难,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对于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广大农村金融工作者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努力发现和总结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反思,积极总结,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工作的健康发展。

1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保证我国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一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多,个别地区的农民要想办理金融业务需要奔波很远的路途,不能保证业务办理和咨询等一系列业务的时效性;二是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产品有待丰富,其服务手段和方式有待提高,同时服务内容也有待完善,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的需求;三是农村的经济环境决定的农村金融市场机制有待完善,农民融资困难是普遍现象。

1.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农村贷款的利率有待进一步调整,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而言,利率还是偏高,极容易出现“惜贷”现象。同时还存在一些“民间贷款”的现象,影响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大环境。其次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辅助行业发展缓慢,例如与农村金融相关的咨询、法律、服务等,不但影响农村金融健康发展,还影响整个农村市场环境。

1.3支持农业信贷的资金投入有待提高

导致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近年来农业贷款质量普遍不高,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银行不敢大力投入;二是部分地区对于农业金融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了农村信贷比例;三是金融机构对于农业信贷的投资热情不高。

2促进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建议

2.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部分地区已经成立了农村村镇银行,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农村金融服务,其他地区要加快村镇银行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农村金融发展的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银行的支农作用,科学合理的扩大放贷权限,拓宽农业信贷范围。同时还要努力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切实满足农村金融发展所需。更要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强化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2.2多措并举,积极解决农村融资难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财政对于农业发展的支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可以适当降低税收,或者通过一些农业补贴,通过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共同解决农村融资难题;二是可以适当制定奖励和补贴政策,提高金融机构的收益,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三是积极制定和完善农村金融信贷法律法规,规范农村金融信贷行为,尤其是对于民间贷款的约束十分关键,以免出现民间信贷纠纷,不仅容易使人们财产受到侵害,还会影响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2.3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营造诚信环境空间

随着治理水平的提高,要加大农村金融环境的治理力度,对于银行信用体系,担保机制,以及风险的降低,支农力度的增加都具有显著意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放贷权,从行政区域上来说基本集中在h级及其以上的分支机构,在乡(镇)的分支银行基本没有放贷权。然而在乡(镇)的分支银行对农户的状况比较了解,相比能够较为准确地甄别出农户的资信状况。治理水平的提高,放贷权的下放,有利于银行甄别并接收信用好的农户所传递的信号。

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农业发展和使自身经营效益受到影响的金融部门给予适当的政策性补贴,以激励其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有效减少“惜贷”的情况。加快信用担保体系、法律、会计和咨询等金融辅助行业的发展,以有效规范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金融环境诚信化。一是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和金融知识;二是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贷款用户信用指数数据库,定期审查企业和农户的信用情况,将其与贷款利率、贷款规模、贷款抵押比例挂钩;三是制定逃避债款的惩罚办法,严厉打击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促使人人诚信,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

3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瓶颈问题,必须立足于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难题,克难攻坚,迎难而上,同时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多措并举,积极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营造诚信环境空间等举措来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难题,提高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明,安秀梅,李茜.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创新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06).

[2]李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金融创新[J].学习论坛, 2007,(04).

第2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竞争;转变发展方式;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既是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抓住机遇,正确分析市场形势、明确发展目标,准确把握经营定位,进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差异化、特色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必须选择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竞争的需要

1.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在当前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投资银行等业务兴起,由于各类银行经营模式日趋同化且产品差异小,由于其"政策性"的背景,对国有商业银行产生威胁。

2.外资银行的竞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由于外资银行的大量进入,并呈现加速扩张和大举深入的趋势。外资、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灵活,业务操作不受非市场因素干扰,而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规模、投向结构及期限等方面,都会受行政干预,无疑将进一步影响其竞争力。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有商业银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从发展方式上看: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成本大、消耗大、技术含量不高等粗放问题。一是过度依赖贷款增长;二是过度依赖于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三是过度依赖对大企业、大项目;四是业务雷同情况下的同业恶性竞争等简单粗放的发展方式等,都是不可持续的。

2.从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看:存在着收入质量和结构不够合理,虽然收入数量在迅猛提高,但收入纯量较低。

3.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看:与外资银行相比,我们还处在发展阶段。一是国际影响力不大、国内核心竞争力未形成;二是特色优势不明显、特色技术及高科技含量技术引进运用不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有商业银行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1.运营体制方面,存在市场化不足问题

2.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用人机制方面不活,导致人才流失问题

3.业务拓展方面,存在竞争力相对低下问题

4.管理经营理念及服务功能方面滞后等问题

二、转变发展方式为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政策机遇好

一是整个国民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为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提供了宏观大环境和现实可行性。二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使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地优化和升级,使得客户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这将有利于拓展新业务,打造业务多元化的增长格局。

(二)发展机遇好

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在多种竞争压力特别是外资银行的推动下,一方面能借鉴国际上先进市场营销理念,充实调整内部运营经营战略;另一方面加速了机制体制创新及观念理念的更新。这为商业银行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转变经济发展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一)坚持、完善和发展好持续发展的理念,紧紧扭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坚持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发展转变“两不误、两促进”,一是坚持抓基础、增后劲、管长远、保增长,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好做法。正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结合自身优势,实现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信贷型银行经营”向“综合型银行经营”的转变,从根本上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持续好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人与业务的协调发展。在强化集约式、内涵式、以效益和质量为核心的新业务建设发展模式的同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持续坚持“科技兴行”和“人才强行”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把人才的培养、引进、梯队的建设,科技领军人物及创新型技术团队的打造,作为银行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把增强金融技术创新能力做为国有商业银行科学发展的战略基点和中心环节,向创新要效益、向创新要市场、向创新要出路、向创新要活力。

(二)调整运营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依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积极推进新业务、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优化收入结构,实现由‘绿’到‘金’的转变。二是优化和调整资产结构,挖掘潜力充分发挥现有的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员作用,提高其利用率,达到资源的共用共享与共赢。三是调整客户结构,发展特色服务。四是创新产权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外部环境。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成功做大“瓶颈”,真正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机制。

(三)加强成本管理

第3篇

一、用卓越的行业竞争力,实现绝对的行业第一

面对当前行业竞争形势及经济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新时代经济的来临,需要我们进一步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经济的发展的方式和方法,认真审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条件,认清自己,看清形势,选准项目,选对方法,认真做好“建强队伍,科学管理,整合资源,创新发展”的各项工作,用好已有的资源,搞好企业经营的各项发展工作。在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要想实现产销量行业绝对第一的发展目标,需要全体干部员工精诚团结,认真对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部门应该保障质量,按计划要求完成各自承担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解决好存在的每一个问题,进一步提高执行力,用好的执行力,保障竞争力的合成,竞争力的合成是销售增加的重要保证,行业绝对第一的地位是可以实现的。

二、用技术引领企业的生产经营

我们常讲: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这一点更为重要,技术的领先意味着可以拥有更大的市场、更多的资源。加快突破战略性核心技术,提升和完善传统业务领域的核心技术,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企业打造世界一流提供强力技术支撑。企业全体研究人员要认真对待,产品定标,经营定价这一理念,概括的总结了企业生产经营最基本的工作,技研锁定了产品定标和定价工作。现阶段,技研要认真整合各项资源条件,采取“自主,联合,”的方法,打造出自己的核心技术。首先要做好满足当前国内市场的需求的产品研发工作,达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目标要求,能做到这一点公司经营就旺盛了,竞争力也旺盛了。其次,面向公司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技研还要做好2-3年后市场所需要的产品研发工作,用好我们的优势资源,敢为行业领先,做到科技领先,企业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力,才能续写企业辉煌!

三、用“更新,更高,更快,更好”的工作 精神,不断夯实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制造系统部门要注重抓好产能的建设,新产品,新技术的又好又快的推广量产和常规生产计划的落实保障工作;着重做好制造系统产能建设,产品质量,降本增效和生产全面管理四个核心工作。管理出生产力,管理出效益,在许多情况下,即使没有重大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推进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

四、用营销拉动企业的发展速度

营销中心要坚持营销拉动企业的发展速度理念做好营销工作。这一理念伴随企业渡过了发展的各个阶段,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经济时代,已有的成功的方式方法在现在可能就行不通了,我们一定要更新思维,更新方法,要有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后续的新思路,新方法,要有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后续的新思路,新方法,快速迈过企业再发展提供的阶段性的坎,保障发展目标的实现。面对当前激励的市场竞争和巨大市场压力,营销中心广大干部首先要振奋精神,不被市场困难吓倒,积极整合市场资源,做好市场营销策略工作,首先任务就是增加销量,完成月度销售任务,确保落实年度销售任务。其次,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营销中心应重视抓管理,上档次,上水平,提升队伍素质,提升管理能力,信息化能力和服务营销能力,提高网络数量和质量,从而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行业产销量第一的各项基础条件。

五、“做精,做强,做大”产业,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顺应了新经济时代产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大有作为。只有研发高端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通过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等形式,做精,做强,做大企业产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着眼于国际和国内高端市场,把现在拥有的资源规模转化为再发展的优势。要注重提升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在加快创新中实现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壮大实体经济。

第4篇

“关键词”一融汇贯通——创优促进××崛起的发展环境

发达地区解放思想、优化环境的精髓,主要体现在融汇贯通、大胆突破的先进理念和创新精神。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首先要学会融汇贯通,在勇于突破中创优发展环境。

1、在勇于亮丑中正视差距。同为县级市的江苏昆山、山东寿光等发达地区,之所以在经济发展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首先得益于他们勇于超前的发展理念和敢闯敢试的创新意识。华西村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在60年代“全国学大寨”时期,就冒险建起了小五金厂,从此走上了工业化的发展之路,不仅比我们醒得早,而且动作快。对比发达地区,××最大的落后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落后,突出表现在缺乏敢为人先的精神、抢抓机遇的意识、第一个吃螃蟹的胆识和气魄。思想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发展环境不优,经济活力不足,支柱产业不强。特别是环境不优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远没有达到发达地区“让人方便,使人赚钱”的效果。

2、在勇于突破中大胆探索。发达地区在优化环境方面,勇于突破传统的制约,善于抓住和创造发展机遇。昆山早在1984年就“偷偷摸摸”办起了全国第一个自费开发区,以一种“违规”创业的方式,开创了昆山的崛起之路。就××而言,有些部门办证收费不尽人意,并非是他们违规办证、违规执法,而是办事教条,死抱文件规定不放,没有像发达地区一样融会贯通。尽管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的举施,但少数部门死扣条条框框,说“不行”的多,说“怎么行”的少,缺乏“服务客商就是服务××发展”的服务理念。学习发达地区,首先要善于融汇贯通,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当文件与发展相矛盾时,以发展为重;当理论与实践相矛盾时,以实践为重;凡是外地先进的做法和经验,都可以借鉴运用;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地探索和试行;凡是上级政策规定有一定弹性幅度的,都可以千方百计用足用活用好。

3、在勇于创新中创优环境。参照发达地区的一些做法,从××的实际出发,要以新一轮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环境的大优化,必须在三个方面先行突破。一是要增加工作透明度。除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明文规定不能公开的事项外,其它各类政务事项都必须实行政务公开。各单位职能、人员分工、科室布局、办事流程及有关规定以及汇编成册的资料,必须公开和摆放在本单位最醒目处。二是要规范办事程序。政府各部门都要有明确的办事制度、行为准则和奖惩办法,推行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承诺制、首办负责制、部门内部会审制、项目备案制,实行重大投资项目集中联审和“一事一议”,做到“当天的事当天办,能办的事马上办,可能办的事提前办,难办的事超前办,杜绝“大局利益部门化,部门执法产业化,管理职能利益化”的现象。三是要推行联合执法。重点是推行“一费制”缴费办法。把面向企业的各类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审核汇编成册,分门别类印制发放“企业缴费明白卡”,由企业统一到市行政服务中心缴费,并纳入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罚)缴分离制度。

“关键词”二倾斜发展——做大支撑××崛起的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发展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的根本原因。以发达地区为师追赶发达地区,必须以解放思想、优化环境为先导,突出抓好支柱产业培育发展。

1、倾斜发展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决定着一个地方发展的竞争力。寿光的蔬菜、诸暨的袜业、义乌的小商品等,无不凸现鲜明的产业特色,支撑他们的快速崛起。昆山市财政收入从1亿元到10亿元用了10年时间,而从10亿元到100亿元只用了6年时间,其快速发展的动力支撑,就是集聚在工业园区的支柱产业。目前,××市产业发展处在均值模式阶段,培育发展了能源、机电、食品、建材、塑业等产业,要追赶先进地区,加速××崛起,必须由均值模式向增长极模式转变,在产业培育上实行倾斜发展,走产业兴市的发展之路,全力以赴培育发展支柱产业,以支柱产业的突破性发展支撑带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科学定位支柱产业。发达地区经验表明,一个地方的支柱产业不在多,而在优。在支柱产业的培育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有限的资源要素有选择性地配置到资源效率高、产业关联度强、 发展条件好的支柱产业,实行非均衡地倾斜发展。借鉴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之路,从××的实际出发,要在稳定发展建材、冶金、机电、塑业和现化物流业的同时,重点发展以能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以粮食加工为基础的生物食品产业、以电子信息为基础的高新科技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围绕这一主导产业的倾斜发展思路,用非均衡发展的理念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打造5-10个彰显××特色的国内知名品牌,以产业品牌树立××的城市品牌;用特色支柱产业拉动三次产业健康发展,支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全力做大支柱产业。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证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能单打独斗,既要激发内力,更要借助外力。作为欠发达地区,××更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在对接与互补中加快发展,内外并举做大支柱产业。××作为泛珠三角地区的一员,要加强区域分工协作,主动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把珠三角作为对外开放的主战场,把开放型经济作为做大支柱产业的主要手段,按照园区发展规划“择商选资”,突出定向招商、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着力解决招商引资整体效果不高的问题。招商部门要在信息收集、项目库建设和产业政策研究、发达地区产业布局及产业升级转移特点分析以及××产业投资与发展导向等方面进行专业“突破”,与乡镇招商进行有效对接。同时,坚持“抓大不放小”,在用地、信贷、办征等方面进一步放开放活,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来推动全民创业。

“关键词”三赢在执行——落实加速××崛起的战略举措

以发达地区为师,不仅要学到实处,关键要落到实处。从××的实际出发,要着重提升三方面的执行力,以壮士断腕的坚定意志来强化和落实促进××崛起的战略措施。

1、突出环境整治。发达地区的发展之初,在优化环境方面,不仅注重思想理念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同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硬行规定,并以强有力的举措落实到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环境的政策举措,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执行力的问题,缺乏抓落实的机制和手段。现在,全市上下对优化环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成共识,对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要从共识到共为,关键要有行之有效的举措去狠抓落实。当前,要参照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从理念、机制创新入手,从××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原有的一些政策措施,尽快拿出一套优化环境的若干规定和考评办法,突出针对性和操作性,以环境整治促进环境优化。

第5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1 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1.1 管理思想的柔性化

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之中,对于刚性管理的理念非常推崇,认为可以通过制度的约束、纪律的控制来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在该过程中领导以一种强势的状况出现,而下属往往处于被动服从地位。这种管理思想有有利的一面,即强调企业的纪律,能够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但是不利的一面也显而易见。这种过于刚性的管理方式可能挫伤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阻碍了创新活动的进行,最终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但对于知识型人才来说,企业应该给予其必要的空间,以便更好地发展,这就要求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主动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运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动的心灵进行柔性管理,给人才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在柔性化管理思想中,企业应该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同时将员工当成顾客,为了让员工满意地工作,应采取种种灵活的管理方式和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管理思想的和谐化

虽然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但是并不能认为其是唯一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和谐发展的眼光,在创造价值、获取利润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以说,和谐发展不仅是衡量企业和企业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尺度,而且是其在市场竞争上制胜的法宝。基于此,作为现代企业,应该在市场竞争中应该以和谐发展为管理的精髓,提高企业自身的道德境界。“在当前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伦理规则。”它既是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根本方式,也是一种超越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的“重叠共识”。和谐发展的“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管理思想,可以很好地化解企业发展之中存在的矛盾。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日本企业非常重视企业内部的“和”,注重运用“和”来调节各方关系,通过团队精神的培育,以及终身雇佣制的实行,企业上下像家庭一样组成了一个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员工对企业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以索尼公司为例,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沟通机制,使得员工的想法能够通畅地到达企业决策层,让员工体会到他们的意见能被企业重视。员工之间、员工和企业主之间平等相处、真诚相待,在下级对上级非常服从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民主决策、广开言路,很多企业都实行了自上而下传达意见、全体沟通协商的“察议制”。这些做法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促进了企业团队精神的形成。

2 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管理组织的现代化是经济管理的组织保障,应具有的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组织方式民主化反映了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

(1)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中,金字塔型管理组织结构是常见的。在该种组织结构中,高层决策通过命令式的方式一层层传递到基层,最终由基层执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制约,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眼光再独到、再具有见解,也仅是一家之言,也有其不可弥补的天然缺陷。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可以减少管理的中间层次,告别线形组织那种多层级的金字塔模式,并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企业与组织在发展中具备迅速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在现代企业中,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模式是一种趋势。对此,中粮集团总裁说过: 当别人把你当成领导时,你再把自己当成领导,那距离就很远了; 当你把自己放低了,别人还把你当成领导时,大家就比较容易沟通。

(2)管理组织方式民主化传统的经济管理体系很少见到民主化的痕迹,几乎谈不上民主化的管理,这一点在崇尚“一言堂”的国内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通过民主化的管理,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和存在。民主化管理组织方式带来的突出优点之一便是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和谐、透明,有助于企业内部上下级关系和谐稳定,这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领导者来说,民主化管理组织方式可以充分收集广大员工的意见,发挥集体智慧。要想达到这一点,要求领导者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信任。感情上的默契会使领导者准确地预见周围世界对自己行动的反应,形成一种安全感,对下属来说,则会产生“士为知己者用”的效用。

3 管理文化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发展新趋势

现代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竞争力,必须在企业管理文化现代化上下工夫。技术、高科技可以学,制度可以制定,但企业全体员工内在的追求这样一种企业文化、企业伦理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很难模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管理文化的现代化是最终意义上的第一核心竞争力。

以人性化管理文化为基础提倡以人为本,在经济管理文化中也不例外。人性化管理文化是一种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文化。人性化管理方式可以让企业员工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投身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来,将企业的个体意志变为全体员工的共同意志,将企业的目标变成员工的共同目标。这样的企业管理文化才可以真正拥有奋发的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支持员工、发展员工。一个好的企业,可以在发展自己企业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好的环境,引导员工不断发展。我们认为,企业应尽力为员工提供所需资源、信息等,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减少员工心中的不确定感,以使他们能够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创造奇迹,这样可以起到双赢的效果。第二,尊重员工,激发潜能。沃尔玛超市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到如今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证明其确实有其独到的优势。在众多成功因素当中,沃尔玛的企业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总结出其中的关键一条便是尊重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这是沃尔玛的文化的精髓。沃尔玛尊重员工,视员工为合伙人。“员工是合伙人”这一理念还具体化为公司政策: “利润分享计划; 购买股票计划;员工折扣规定; 损耗奖励计划; 员工培训计划等等。同时,在尊重员工的基础上,重视激发员工的潜能”。它依据员工个人的特质,制定其工作的目标、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当员工超越自我时及时给予奖励,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员工的潜能,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有符合自己公司发展,而不同于一般公司的个性化管理文化。在打造个性化管理文化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第一,突出企业文化个性化目标,打造企业独特的文化气质。通过塑造最为有利、最具有差异化的企业文化,使自己与对手区别开来,可以树立自己独特的企业形象,使企业赢得独有的和暂时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第二,确立个性化的企业知识价值观。企业必须通过确立个性化的知识价值观,以知识作为价值的尺度,以创新作为知识价值的核心,在员工心目中牢固树立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和价值增值的关键因素的价值观念。

4 结束语

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明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真正实现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此过程中,需要我们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掌握发展政策,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经济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

第6篇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对发展中国家似乎也是一副良方。1997年东亚爆发金融危机,股市暴跌,一般人预计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可能要用五年、十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走出危机的阴影。但是不到两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就普遍开始复苏,到1999年股票指数甚至超过危机前的水平。这次股市复苏与该地区投资者对新经济的信心和憧憬有很大关系。例如韩国,成立了一个类似美国纳斯达克(NASDAQ)的高斯达克(KASDAQ)交易系统,1999年指数上涨了241个百分点,远高于纳斯达克当年上涨的86个百分点。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的股市也依靠信息、科技板块很快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

我国的经济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很大的优势,自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放弃了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以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很大的发展,我国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家电等轻工产品,几乎已经完全占领了美国市场。现在到美国访问,在超级市场买东西带回国内做礼物,总要很小心的挑选才能避免买回在国内生产的产品。但是,面对信息产业所带来的新经济的蓬勃发展势头,以及代表传统经济的日本和代表新经济的美国在90年代经济表现的强烈反差,很容易让人对我国传统产业的前途感到忧虑,到底传统产业是否还有前途,我国是否还可以依靠传统产业的发展来维持过去20年的高速增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是一个关心中国未来经济命运的人不能不深思的问题。

其实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对大多数传统产业不仅不是坏事,相反还极大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美国以传统产业为主的道-琼斯股票指数在1987年10月出现黑色星期五以后到90年代初,一直在2000多点到3000点左右徘徊。以中小型高科技产业的融资为服务对象的纳斯达克建立于1971年,1992以后随着信息、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快速扩容和上升,在这段时间传统产业的股票价格也跟着一路攀升,到1997年出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道-琼斯股票指数已达到7000多点,随后一路狂飙,指数最高达到11,000多点。而且,当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3月的5000多点跌回到现在的2,600点上下时,道-琼斯指数仍然维持在10,500点左右。正是由于传统产业的强韧,才使美国经济没有因为新经济泡沫的破灭而马上出现硬着陆的可怕恶果。

为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对美国的传统产业不仅没有造成威胁,反而极大地促进了美国传统产业的发展?其道理有三:

1. 信息产业提供的是信息服务,而人们的消费主要传统产业的产品,如住房、服装、食品、旅游等。信息产业的产品和绝大多数的传统产业的产品并非我长你消的替代关系。而且,在新经济的热潮中涌现了许多高科技新贵,带动起一股高消费热潮。美国市场很大,美国经济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地位也很高,但其实美国经济还是一个非常内向型的经济,因为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只占其GDP的15%左右。其中出口大约占7%,进口大约占8%,每年都有贸易逆差。也就是说美国国内生产的93%是满足国内需求的,高科技新贵的高消费也主要靠国内的生产来满足,他们消费的既然绝大多数是传统产业的产品,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就必然从需求方面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

2. 更重要的是信息产业提供的是一种服务,即提供信息收集、储存与处理的服务。任何产业,包括那些传统的产业,不管是飞机制造、机械加工,还是旅游业、银行业,都需要这种服务。靠人工来处理这些信息,费时、费事,而且容易出错。比如企业的存货管理,如果运用计算机就比用传统的人工方便快速,而且通过计算机管理,还可以提出预警,即当一种物品存货下降到一定数值时就提醒经理人员马上去订货,当一种物品用量突然增加时,也可以提醒经理人员察看是否在生产环节中出了问题。所以,通过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做到所谓的“just in time”,大量节约管理成本,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

3.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讨论的第一个经济发展原则是:分工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分工所能达到的程度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规模的大小则又取决于市场交易的成本。信息技术的运用除了可以降低一个传统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之外,也可以降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靠电子网络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以极低的信息成本和世界各地的其他企业,甚至是消费者进行“B to B” 或“B to C” 的交易。所以,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将使传统产业的市场规模扩大,分工更加细化,经济效率提高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其实美国经济在90年代的勃勃生机和日本经济在同一时期的重重困难,原因也不在于美国从传统经济成功转型到新经济,而日本未能及时完成这个转变。日本在信息产业也有不少世界领先的著名公司,如生产计算机记忆芯片的日本电气公司,手提计算机的东芝,互联网的软库等。日本经济的困难其实起源于泡沫经济的破灭和随之而来的生产能力的普遍过剩。

对任何经济来说在经济快速发展时,供给弹性小的要素和商品的价格会比供给弹性大的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上涨快,房地产和股票在短时间内属于供给弹性最小的要素和商品。当人们在经济快速发展时,预期房地产和股票的价格将会快速增长时,就会对其投机而促使其价格更为快速上涨而形成泡沫。但当经济发展的速度放慢时,供给弹性小的房地产和股票价格下降的速度也会比其他商品价格下降的速度快,进行投机的人,为了避免损失,就会抛售手中所拥有的房地产和股票而使房地产和股票泡沫破灭。

如前所述,日本经济从50年代开始,靠利用和国外的技术差距,以引进技术维持了将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和股市价格也节节上涨,到80年代后期日本的泡沫经济相当严重。单在1985-1989年间,日本股票价格就上涨了两倍,年均上涨31.3%,地价年均上涨约15%,而同期GNP年均仅增长5.7%,按1988年地价计算,国土面积仅为美国二十五分之一的日本国土价值却是美国的四倍多。股价、地价的狂飙,使日本国民的总资产中股票和地产比重大幅上升。但日本经济在80年代末已成为世界技术最前沿的国家之一,技术变迁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因而放缓,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也随之在1990-1992破灭,股价和房地产价格暴跌使国民的总资产大幅缩水。

在日本的总需求中,个人消费约占55%,固定资本投资约占30%,两者合计超过总需求的85%,总出口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净出口不到2%.日本和美国同为世界贸易大国,但也和美国一样是一个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在股票和地产泡沫高涨时,由于财富效应,消费旺盛,为了满足消费需求,国内投资不断增加以提高生产能力满足消费需要。当泡沫经济破灭,金融机构所拥有的房地产和股票抵押的价值大幅缩水,必然降低其资信,引发金融危机,使企业融资不易,投资需求下降。同时,泡沫经济的破灭也使居民的财富大幅度缩水,消费需求因而减少。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下降,在泡沫高涨时,投资形成的不少生产能力就变成了过剩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出现普遍过剩时,一般企业将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整个社会的投资需求必然下降;同时,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利润下降或亏损,职工将面临企业破产和失业的危险,导致职工的永久性收入预期下降,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也跟着下降。当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双下降,则会使原来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形更为严重,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导致投资和消费需求更加不振,通货紧缩的情势更为严峻,而使整个经济出现恶性循环。日本自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至今10年,经济一直欲振乏力,国民经济的增长每况愈下,其道理在此。

从上述分析可知,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出现,不仅没有使传统的产业的产品成为过时,或是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负担,而且,只要传统产业能够利用新经济所提供的先进信息技术来加强内部管理,减低外部交易成本,新经济还为传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第7篇

关键词:林下经济;种植;发展现状;林改

1.林业经济产业的现状

在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在林业建设上做出了战略性转移,确定了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新疆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国家整体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态建设要求大量森林停止采伐,所以林业产业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碰到了很多新问题。发展新型林业产业,尤其是发展非木质资源林业产业就变成了支撑国家生态建设的战略,有利于促进林区经济发展,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林下经济发展战略

2.1建设特色林下经济产业

新疆有许多生态环境优良、自然风光优美的林区,自然资源和森林资源都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大。由于经济发展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所以这些天然林区越来越受城市居民的喜爱,其区位优势也越来越大。所以,要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优越便利的交通及地理位置条件来突出它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并要结合林区自身的地形条件、资源分布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建设特色现代林业产业。

2.2突出优势,抓住重点

新疆建设兵团潜力在林,希望在林,要充分发挥出兵团辖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以新兴主导产业林下经济为核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再结合科学种植技术,大力发展各种经济作物和动植物生产,培育优良品种,生产出的绿色环保的药、花菌、蝉等珍贵产品可以在短期内占据主导地位,而野生可食植物、天然香料、木本油料树种、休憩果园和药用植物等产业的开发也极具潜力。同时,新型产品的深入开发,茶、竹、药、膳等产业研发,都能极大提高其经济价值,从而延伸林下经济产品价值链。兵团根据林下实际的自然条件,选择符合生长的菌类和动植物类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使林下生物实现多样性,发展生态系统达到稳定,从而实现农林牧资源优势互补,林下经济循环立体发展。

2.3创建主导品牌

由于林下经济产品符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的要求,所以具有极大的市场开发潜力。通过打造知名品牌来延伸林下经济产业价值链是新疆林业行业的战略发展重点。新疆建设兵团通过培养出一批职工致富典型,来带动兵团的林业职工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不但增加了兵团员工的收入,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形成了—个良性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在策略上,建设兵团建立了现代林业林下经济产业的市场营销体系,这个体系是果农、花农和林农与市场沟通的桥梁,可以形成差别化竞争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虽然新疆建设兵团辖区内的许多林区都有各类产品的销售市场,却没有形成规模较大、具有销售特色的营销中心,还只是采用传统的农民自产自销手段,高端市场体系分散,竞争力不强,比例不当,严重制约了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所以要整理融合信息和市场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来建立一套立体的密集型市场营销网络。

3.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重点

3.1建设优良的林下经济种苗基地

发展新疆林下经济产业的基础是建设优良林下经济种苗基地,要高度重视和发展良种采穗圃和苗木快繁殖基地的性能,采用标准化要求建设苗圃,有针对性地重点改造有条件的苗圃。应以县为单位来建设基地,由省市一级统筹布局和调整。有3个方面需要重点注意:一是要加强种苗生产和供应的市场监督管理,避免盲目用种用苗;二是要引进优良的品种来提高良种壮苗的供应能力;三是要建设优良的采穗圃基地,提供大量优质的穗条给林下经济苗木生产使用。

3.2林下经济各生产体系的研究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来开展新品种的引种栽培分布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引进不同特色、品种优良的品种,制定标准的生产技术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实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在管理上要采用“企业+科研机构+基地+农户”的创新发展模式,形成有效的发展框架。

第8篇

关键词: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障碍;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35-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目标和任务。县级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权中居于“基石”位置,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县级政府的重要任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将环境与资源的承载力和经济发展问题作为决策行为和决策过程这一系统整体的两个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综合平衡的政府行为,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要求县级政府以生态文明和大系统思想为指导,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生态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复合影响和作用,以决策产生的整体效应满足各种利益需求,使县域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一、县级政府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重要性

(一)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县级政府职能的体现

县域经济是一种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其无法实现县域资源整体最优化配置,这样客观上就要求政府对其进行调控和管理,对市场功能的缺陷予以弥补[1]。县级政府通过发挥经济职能,结合本县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够有效解决企业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从社会职能方面来说,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存在着较大阻力,而且工业化进行的不当也给当地造成了恶果。这同样需要政府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大力保护与合理利用本县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展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县域可持续发展,包括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2]。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不能仅理解为控制工业化所带来的污染,也不能仅理解成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单一良性循环,其最终目的是谋求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以综合决策为指导,结合县域实际,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战略方针,执行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管理的环境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资源战略的确立,能够促使县域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综合决策作为微观环境管理的根本,是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三)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

首先,科学发展观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较快增长[3]。但在发展问题上,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经济增长率和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现阶段倡导以人为本最明显最重要最迫切的莫过于提供给人们一个无污染的生存环境。而经济建设势必要破坏环境,使其质量水平下降、功能丧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但为获得原始生态环境而放弃发展最终必然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这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则是县域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

二、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障碍与弊端

自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设想以来,综合决策大大改善了中央对资源和环境的整体调控能力,有效解决了地方政府宏观环境管理投入不足的问题[4][5][6]。但也应看到,由于受到传统管理模式惯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尚存在障碍与弊端。

(一)综合决策的非科学化、非民主化

在进行综合决策时,县级政府的公共决策系统,以及政府组织外部的协会、学会、传播媒体等确实起到了表达公众意愿、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作用[7]。但这些机构常常内化为政府机关的“附属物”,其政治依附性明显。因此,决策主体很难了解到公众的真实意见,愿望和要求,易陷入“封闭型”与“经验型”决策误区,从而使决策丧失科学性。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和专家参与,既是县级政府决策的公共性使然,又是其决策民主化的体现。但在目前的决策中,决策者常常有意识地选择来自自身系统之外、完全赞同自己行为的民众参与决策,或在与特定环境利益有关联的个人和群体中,只选择部分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专家参与综合决策也多流于形式,专家意见成了领导意志的“辩护”和“注解”,而非始终保持客观中立,决策的民主性丧失殆尽。

(二)综合决策程序的非规范化

决策程序非规范化,一是由于国家法制建设滞后,地方行政权力游离于法律之上,政府如何决策不受法律约束。二是一些地方官员素质差、水平低,官本位思想浓厚,方法意识淡薄,致使决策程序混乱。主要表现在:部分决策忽视调查环节,不能根据问题的成因、实质及表现形式形成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目标;部分决策忽视论证环节,没有建立和实行决策论证机制,也难以规划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供选择的可行性方案;部分决策忽视评估环节,没有对拟订方案进行预测性评估和可行性评估,没有形成集体决策机制,不能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果断做出选择;部分决策忽视公示环节,降低了决策的透明度;部分决策在执行过程中放弃了对决策的反馈修正,在执行之后,也没有及时跟踪评估。

(三)综合决策执行的无序化

县域生态环境脆弱,不可逆转性强,防止污染转移的压力大,要求执行刻不容缓。同时县域又是国家环境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主要地域空间,县级政府具有区域敏锐性和相对直接性优势也使执行环节更为突显。综合决策的执行水平一直较低,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综合决策执行机制的欠缺。其次,部分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领导的意图,特别是在处理有损当地政府形象、敏感性强的污染事件和开展涉及本地区经济利益的环保工作时。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治,是执行行为随意性和无序性的表现。县级政府部分领导也存在执行意识薄弱,对执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自觉性差等问题。此外,在综合决策执行过程中缺乏公民参与,这就增加了执行的盲目性,使执行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降低。

(四)综合决策监督的虚化、弱化

现行的监督机制在决策的形成与执行中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监督主体地位不高,权力制约不到位。目前针对综合决策的监督,未将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落实到位而充分发挥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作用,造成决策主体置国家法律于不顾,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而不能够进行有效的权力制约;行政监督机制弱化。行政监察部门置于本级政府内部,其人、财、物的供给均要受地方控制,因此很难有效对县级政府的违法违纪行为做出强有力的监督;群众监督机制虚化。“由少数人决策,由少数人决定”的现象普遍存在,淡化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本质上属于人民意志的执行形式和人民意愿实现手段的属性;监督体系运行不协调。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各种监督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彼此也缺乏联系和沟通。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创新

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是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对决策主体的限制和制约,以确保决策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决策机制的创新,要努力寻求决策各个组成部分或各个要素之间的最佳搭配与组合,以各种要素能够有效耦合,同向运行,信息传递畅通为根本。依据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创新的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主要应由决策的形成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构成。

(一)优化决策的形成机制

1.建立信息搜集与传达机制。决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搜集与传递过程[8]。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准确的情报传递与分析,能够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提高现有信息机构与信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维护信息的完整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收集方法、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达机制,从而将与决策有关的信息及时传递到政府决策者手中,为相关问题能够尽快纳入决策议程提供依据。

2.建立利益相关者议政和民主参与机制。主要包括环保部门的参与和公民参与,前者参与决策时,决策者应从各个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其所提出的有价值的决策方案,政府决策者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另外,其为避免决策失误所指出的存在于决策中的环境风险,政府决策者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后者参与综合决策,县级政府应提供多元化的公民参与渠道,最大限度地公开决策权限、决策程序和决策依据,并以参与者所反映多数人意愿的某种相关环境利益或权益为决策基础。

3.建立专家咨询与论证制度。在决策方案的起草阶段,政府决策者应组织专家提供政策咨询,进行初步方案设计,讨论并参与起草工作。在决策方案的选择阶段,政府决策者应保证在进行正式决策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已由专家逐个做出利弊分析与评估的预期方案。在决策的实施阶段,决策者应发挥专家对决策实施效果的追踪调查和反馈作用,并通过专家的深度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今后决策提供参照。

4.建立严格的决策程序。其内容包括: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在拟订决策方案时,要组织论证,规划出多种可行性方案;在制定决策时,要对各种拟定方案进行评估,确定最优化目标;在决策执行之前,要进行政策公示,提高透明度;在决策执行过程中,不断进行反馈修正,及时处理并解决执行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在决策执行后,要及时评定决策实施的效果,并对决策进行复议。

5.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为保证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民主和科学,减控政府决策者的失误,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9]。根据权责一致、权责相等原则,按照决策失误的严重性、该项决策做出时所对应决策权的大小,以及在决策中的表现和态度,对参与者、决策者和执行者等相关主体进行责任追究,包括道德谴责,追究经济责任、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二)规范决策的执行机制

1.建立促使决策执行规范化的程序机制。主要包括:规范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传播,对决策的内容做出必要的说明和补充;指导并开展相关组织准备工作,确定决策的执行机构;着手综合决策的具体实施;做好决策执行部门内部各个机构之间以及执行部门与目标对象之间的沟通;敞开执行反馈通道,不断向政府决策者反馈执行信息,及时对决策修正、更新或调整执行决策的方式或方法;适时进行科学评估,分析决策执行后在社会各个层面产生的影响,判断执行方法或方式是否合理、合法、有效。

2.建立促使决策执行透明化的公示机制。为促使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各项执行工作公开化,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任意、随意操作和暗箱执行问题,一是要向社会公众公开明示执行机关的执行标准、执行范围和执行内容。二是要提高执行程序的透明度,确保合法、公正地实现管理职能。三是要明确执行行为的时限及违示惩戒具体办法,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3.建立促使决策执行责任化的考评机制。首先,要组建评议考核机构,能够为评议考核制的运行提供组织保证。其次,要量化评议考核内容,指导执行单位按章操作。最后,要制定具体评议考核方法以及评议考核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

4.建立促使决策执行民主化的参与机制。首先,要让公民参与执行计划的制订,提高公民对综合决策执行的关切度,使公民的意愿得以充分表达。其次,要让公民参与执行评估与执行结果的评估,及时反馈综合决策的执行情况,防止执行结果浮夸、失真,并对执行人员的业绩做出评价。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健全综合决策执行的社会评价机制,以保证对决策执行评估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三)完善决策的监督机制

1.强化人大监督制约机制。强化人大监督机制,是对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定者、执行者进行权力制约,防止权力滥用、造成权力腐败的重要途径[10]。综合决策中同级人大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综合决策制定、执行主体适格的监督;对超越权力所制定决策的撤销;对滥用行政权力,不以综合决策为依据违法执行行为的纠正;对相关决策制定、执行人员职务的罢免等。

2.完善行政监察部门监督机制。行政监察部门的监督,主要针对县级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制定、执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时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监督的依据是环境政策及其相关法律规定。首先,要使监察部门享有独立的地位,变双重领导为垂直领导体制,不断增强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从而排除县级政府和其他机关的干扰。其次,要扩大监察部门的职权,赋予其一定的行政处分权和经济处分权。最后,要建立全面的监察机制。行政监察要在综合决策形成前后的各个环节介入,尤其是要强化预防监督,及时发现违法乱纪现象,及时排除。

3.健全公民监督制约机制。一是要扩大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让公众了解议案的内容,充分表达意愿,并真正赋予公众参与和选择议案的权利。二是要建立有效的公民监督机制,使公众能够跟踪监控决策形成、执行的全过程。三是要健全公民举报网络体系,有关部门在接到投诉和举报后应及时查实、反馈、答复。

4.各种监督机制的整合与协调。在具体监督过程中,各监督主体需协调一致,密切配合,从而增强监督合力。首先,要建立监督协调机制,或成立“监督协调委员会”之类的机构。这样既能发挥各监督部门的独立监督作用,又能使各监督部门之间密切联系、互相协调、积极配合。其次,在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明确规定各监督主体的地位、职责、权限、监督的范围、方式和程序,从而使监督主体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与目标,防止其推诿扯皮。

四、结语

建立合理、规范、完善的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是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能否在县级政府决策层次得以落实的重要方面。县级政府作为决策主体,不仅意味着其具有至高无上的决策权力,同时意味着要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所具有的连带责任。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就是从法律和制度角度对决策主体的一种限制和约束,以确保综合决策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有了这种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才能成为县级政府的自觉行为,才能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明确县级政府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否则,综合决策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51-468.

[2]刘吉超.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评述及其反思[J].企业经济,2013(2):154-158.

[3]邓明波,徐佩瑛.论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体系与科学发展观[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12-15.

[4]多金荣.县域生态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53-79.

[5]赵溢鑫,詹宏旭.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法经济学分析与制度要求[J].科技创业月刊,2009(7):14-16.

[6]李冠杰.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基层环境监管体制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7]黄健荣.中国若干重要领域政府决策能力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3(1):71-81.

[8]民盟无锡市委.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N].无锡日报,2008-7-24(A03).

第9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是根本。在这一时期,农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发展经济是核心,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新农村经济的建设,就离不开大量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的高级应用型经济人才。因此,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经济人才,建立适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经济人才培养机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和首要任务。

一、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因此,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和首要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能够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用型经济人才。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人力资本划分为经营型人力资本、研发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从目前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处级阶段,新农村建设急需大量的技能型人力资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建设和繁荣,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要依赖大量的了解农村、熟悉农村的高级应用型经济专门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是根本。在这一时期,农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等教育为其输送大量的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过硬的实践业务技能、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熟悉农村和农村产业机构、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财务知识和企业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经济应用型人才。而在我国农村现有的经济人才结构中,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人员相对偏少,高层次应用型经济专业人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构建适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经济人才培养机制

所谓人才培养机制,可以理解为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种带规律性的运行方式,设计各教育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功能发挥。一定的人才培养机制,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大形势下,高校已经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学校的人才培养不再是政府的行为,而是社会的需要。高校办什么专业、招多少学生,由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自主决定,毕业生的就业也受着人才市场需求的制约。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依据社会主义农村的实际特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的塑造,注重培养贴近农村实际需要并能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新农村建设经济人才的培养,既需要通过完整的学历教育,系统地培养大量的优秀农村经济人才,也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各种方式,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为新农村建设培训现有的人才,提高现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培养加上培训,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复合型人力资本的现实需求。

(一)针对农村的建设问题,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机制导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而是融合了社会学、经济学、发展学等多方面内容,需要把许多不同专业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解决。针对当前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分布不合理,加之农村产业效益比较低,导致农村实用人才收入不高、农村实用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等现象,要从思想上正确引导人才服务农村的意识;当前不断崛起的现代化农村,其建设急需一大批拥有专业技术又懂现代经济管理、经营和贸易的人才,服务于农村的专门人才的社会地位也不断的攀升,这就要求高校顺应这一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新兴有用人才。而且,面对激烈而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形势,经济管理类人才将投身其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高校要改变并确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机制

1、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定位和模式。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教育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培养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就要抢抓机遇,强化质量意识,创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进行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经济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调整专业结构,通过教学研究,确立适合新农村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办学思路和定位,以持续发展带动教育资源的持续开发、更新和建设,不断强化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为“三农”发展服务。根据新农村社会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教研课题-开展教学研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改革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来培养为“三农”服务的专业性经济类人才。要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教育观,按照产、学、研、企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习-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乡镇、农村企业与院校”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保证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悉的经济类发展人才的来源与出路畅通。农村在发展,农村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改变。在新形势下,为促进新农村的经济发展,高校要顺应时代的要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或服务。在培养人才工作中,高校可以与乡镇农村建立稳定的关系,通过基层实践基地的建立和运作,吸收实践部门和基层行业人士参与教学工作,以利于加强学校与基层实践部门的联系,让学生在第一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完成一次全面“实训”,并且使需要人才的基层单位将建议和意见反馈给学校。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能够真正服务于基层,服务于“三农”,能够学以致用的复合型经济类人才。另外,在学校专业发展过程中要随时根据基层农村发展建设的阶段性进展随时调整专业设置,确保专业设置的定向明确,专业建设的目标清楚,人才培养的特色鲜明,不断地丰富专业内涵,使高校的教育能够符合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是急需的、能用的和好用的。

2、高校对人才的选拔培训。为了更好地面向“三农”,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仅仅依靠校园内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是远远不够的。高等学校在现有培养及管理模式上,要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加强非学历教育,完善成人教育培养层次,将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教育相结合,校内办学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多渠道的培养方式。选拔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到高校参观深造,通过对口的短期培训,帮助当地工作人员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层面,与时俱进地掌握先进的文化信息,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通过举办集中性的短期培训班方式,对有基础的在职工作人员和农民骨干进行学习培训;二是组织知识下乡活动,深入到基层,办讲座、发知识读本,解决实际问题;三是鼓励农村基层干部和骨干分子努力求学,勤奋钻研,从实践到理论都能够有所作为,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3、鼓励毕业生到新农村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机构使农村成为人才的“洼地”,人才似乎只有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面临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在当前大学教育呈现大众化的大背景下,可以使大学生就业多一个渠道。鼓励大学毕业生扎根农村,到农村就业,正是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间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在面临就业巨大压力、人才闲置和浪费的情况下,到广大的农村创业,积极地投身到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大潮中去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和思想指引,院校大学毕业生很难考虑到去农村工作和发展。因为毕竟农村在各方面的建设上都不及城市,生活条件及待遇上也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要在受教育阶段,除了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之外,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经济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有针对性地掌握更多关于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文化知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他们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感情;对积极主动到农村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给予政策上的奖励,实现以就业为导向,教育和号召学生到农村工作。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村经济事业,认识到农村经济事业的发展也是个人事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到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文献:

1、倪金卫等.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培养的任务和措施[J].农业教育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