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新兴经济发展

时间:2023-08-09 17:25:08

导语:在新兴经济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兴经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 商业经济 创新发展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污染工业保持的高速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着挑战,急需进行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环境污染和资源能耗来换取,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都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目前,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初步建立了新的经济产业布局,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常态。

一、经济转型的背景和内涵

经济转型指的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压力,导致社会原本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重新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保持社会继续发展的一种行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和面临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危机。

我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这是因为经济体量越小,发展速度越快。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一个调整期,经济增长将从高速变为中高速。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适当的发展速度对于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有利的,在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时,往往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才能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6.5%到7%之间,这一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尽管目前仍然在维持着增长的态势,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式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庄边,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新经济发展政策的消化等。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包括“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等,是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全面发展战略。

二、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

由于经济发展形势的改变,新兴产业对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推动产业结构改变的同时也要大力加强社会基础的建设。我国的经济转型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来说有许多特点和趋势。

比如,我国为了推行家电普及,开始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活动,由政府提供补贴,鼓励家电企业深入到乡村基层中去。而一旦活动结束,商家立刻失去了这方面的动力。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干预市场的行为,违背了市场规律,尽管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农村地区的家电普及率,但是对于农村地区长远的经济发展没有明显的作用。在经济转型之下,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实现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我国的商业经济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你入手。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第三产业是我国未来的主要发展的产业,从2013年开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占比中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另外,中央制约三公消费的战略也部分解决了造成过快增长的制度原因。

经济转型之下,我国的商业经济流通速度显著加快,各种快消费和快服务占据了越来越高的份额。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优势产业,是新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亮点。

三、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模式和创新发展

新的商业经济形势给我国的商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的商业模式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经济方式。目前的商业经济模式和创新发展包括了一下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电子商务给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对传统的实体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让我国的商业生态和商业模式实现了重新组合,甚至带动了物流产业和交通格局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给边了人们的消费理念,让人们对于商业有了新的理解。

从90年代开始,我国的商业模式是商家出租柜台,依靠物业和租金来获取经济利益。这导致真正的商家并没有自利,无法发展自营品牌,阻碍了我国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商业模式之下,商家能够更好的把握自身的命运,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大型商场从集中在城市中心转变为向郊区发展,小型便利店成为了商业活动的主力军。未来的商家该逐渐变过过去的经营模式,而逐渐改为商业地产的自营。而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也不仅仅会考虑到销售实体,而是把服务水平等各种因素纳入到考量当中。

四、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

经济转型,思路先行。正确的经济发展思路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发展思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政府的职能开始发生转变。长期以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一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调节经济发展速度,健身诚信体制,改良商业环境等。在未来的新经济体制之下,政府逐渐转变为对市场进行调节和监督的作用。通过改革流通经济来改善市场环境,平衡传统的实体商业与新兴的电子商业的发展。

诚信体系和健康的商业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我们要调整商业模式和结构,建立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构建统一的成熟市场,利用电子商务的发展来实现中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还要解决自营的商业模式实现回归,转变思维方式来纠正不健康的商业现象和商业行为。未来我国将依托创新带来的发展动力,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将持续进行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盛业经济发展有着转变政府职能,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经济质量的特点,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有明显加快的趋势。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将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带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巧珍.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产权制度分析与创新模式建构[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18.

[2]王永.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1.

第2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民营经济 优势发展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世界的产业中占领制高点,是我国发展需要首先考虑和率先解决的问题,因为这是决定我国从大国转变为强国的必经阶段。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作为当前重要的改革的方向,是我国主要的产业转变的方向,而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中主要由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构成,而民营经济同国有经济相比在变化的市场中反应更加迅捷,相应的机制改变也更加的灵活,因而需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优势,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对保持我们经济高效持续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民营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支持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必须以民营资本的投入为基础

任何产业兴起和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例外,民间资本的投入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09年的时候我国推出了振兴十大产业的规划,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我国飞速增长的势头,而这战略性经济中新兴产业的推出主要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与十大振兴产业的重点产业:钢铁、装备制造以及石化等国有经济为主不同,其主要努力发展的方向是新兴的信息产业、新型的能源、节能环保以及高端的装备和材料制造等七大领域,这些领域范围内的产业就目前而言主要具有的特点就是,一方面科技含量比较高,另一方面就是产业的规模尚且很小,需要很大的投入和发展,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因而其不仅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更加需要的是集思广益,不可以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必须加大民间资本的投入,甚至外资也无不可。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前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其必将是市场主要需求方向,而且能够聚集社会资本。因而目前为了能够使得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来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而投入的民间资本也可以在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中利用其对市场的精确把握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从而形成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同民营经济相互配套

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主要特点就是拥有良好的前景效益,并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反过来,其发展也必须依赖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条整体的产业链上必须相互依存着来发展,配套的来完成阶段性的目标,这样方可使得其能够迅速得到发展,因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之中,民营企业在配套的方面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另外就是由于这种新兴的产业是站在战略的高度上的,因而国有资本在其发展中也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国有企业通常具有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资本,因而如果能够很好的把握住机遇,加大相关研发的投入,使得企业能够持续的发展,一定可以成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主心骨,在市场中拥有抢占制高点。但是在国有企业的核心下,必须加强整体产业链间的协同工作,否则会使得整体新兴产业出现发展中的滞后,民营经济在市场中的灵活、快速的适应能力正好可以与产业链核心的国有企业形成互补,在国有企业完成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之后,民营经济会迅速的根据市场的需求走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做出配套的服务,而且由于其对利润的高效把握会将配套产品的成本控制到最低,这样会使得核心产品和配套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加强,从而为整体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3.民营企业的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

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新”主要体现在商业模式和技术上的创新上,民营企业在这两方面都拥有非常强大的创新能力,就拿技术方面的创新来说,高新的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决定了创新的方向和水平,是创新的推动者,国有企业由于具有资本、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其重点主要是围绕核心技术进行创新,民营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在创新中承担的压力也相对较小,即使创新失败了,所承受的损失也相对较小,而反过来说,其灵敏的反应机制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有效把握,使得其商业模式的在创新方面成功的概率很高。因而,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企业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方面都拥有非常强大的优势。

二、更好民营经济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优势的相关建议

1.正确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

我国新型产业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所以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应当给予科学有效的方向引导,在政策的宣传和引导下,使新兴产业能够呈现清晰的发展方向,并以政策上的优惠引导民营经济积极参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

2.为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土壤,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配套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在改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工作中,需要完成几个方面的任务。首先要解决投资环境的优化问题,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发展和要求作为依据,提供宽松的投资政策,将民营经济市场的进入标准开放化,进一步吸引民间投资,扩大民间经济的投资领域,将法律不限制的领域开放给民营资本。其次是政务环境的优化,以经济发展的进步作为工作质量的评判标准,将传统的政府干预转为服务,将上级领导的混乱管理转变为帮助发展,将传统工作中阻碍经济发展的部分转变为有利的方面,深入管理和服务工作改善民营投资的政府环境。最后要加强投资的法制化建设,在努力推进民营经济的法律法规完善进程的过程中,强化投资的法律环境,让经营过程在完善的法律环境下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新形势

目前,明确解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的发展趋势,对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共同发展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发展快速,国际贸易也成为了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主要枢纽。故熟悉我国国际贸易的状况,对解析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方向、确定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目标都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对外贸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它对全球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进步的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处在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也已经达到了一种中速甚至高速的新状况。面对经济内部需求力量不够、生产成本持续增多、全国经济复苏贫乏、投资速度缓慢、人口红利不断衰退等一系列问题时,国际的进出口贸易商品逐渐减少,从而促使了中国的经济得以赶上国际经济的步伐,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利益。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十分不理想,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贡献率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十分明显,为了改变现状,就要求我国要稳定出口、扩大进口。如此一来,我国的经济才能稳定发展,也更容易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2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意义

2.1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紧密相关的。(1)先进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发展少不了经济和贸易的支持。首先,每个国家都是借助贸易的方法来从别的国家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实现自己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所以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其次,从国家内部的角度分析,科学技术服务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增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创造与自身经济发展规律相一致的设备。(2)先进的科技为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在技术和设备上,高效的加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步伐。

2.2贸易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国际经济增长

国家要想在经济市场立足,其根本就是经济的发展。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经济是促进世界各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一方面,国际贸易作为推动国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仅仅在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可以提升各个国家本身的经济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增长模式,国家从传统的内部经济发展模式慢慢转化成国际范围内的全球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包括国际贸易在内的多个国际领域共同进步。

2.3提高企业国际竞争意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最终会提升各国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意识。(1)在企业不断把其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模式创建在适合国际经济发展、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家不仅很大程度的加快了企业的生产、营销和管理效率,也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意识;(2)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根本点出发,发掘了企业和人才的潜在能力,让企业不断进步,最终促进了企业的整体经济,加强了企业的竞争意识。

3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3.1当今国家新形势

目前国家发展新形势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由于全球经济的普遍增加。指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逐步多元化,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发展模式从单一化转化为多元化。经济发展多元化的具体表现是世界三大经济集团的产生和进步。北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根本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全球都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前进,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发展程度和规模大小。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明确解析国际的发展形式,具体写道:“多元化趋势在全球或者地区范围内,它在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各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就在不断的贸易来往中逐步完善,各种力量也会有新的分化和结合。”欧洲的经济也在欧盟和欧洲共同体的创办下跨出了新的一步,让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越走越远,1989年启动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它是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论坛,它着重经济技术的合作,要求人们自主自愿加入,是比较轻松开放的。

3.2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3.2.1国际贸易结构高级化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原因就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根本就是知识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各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促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也转向知识化。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创新精神也不断增强。新兴服务业的不断进步,使得传统的旅游业、运输业份额不断减少。约20多年以来,国际贸易服务模式逐步扩大,已从1990年的3700亿美元变成现在的2.1万亿美元,金额就占据了全球贸易的21%,份额明显增大。

3.2.2贸易自由化

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促使了世界范围内的各国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密切,贸易的传播方式也变得自由化,国际贸易的规模也随之增大,但同时也伴随着多种问题的产生。所以,在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象下,对自己贸易的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迅速的高峰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贸易的保护花样层出;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多等等。

3.2.3贸易模式多元化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更方便的进行贸易交流,让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也开始了网络时代的贸易多元化。首先,借助网络渠道人们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也就增加了国际贸易的利润,减少了贸易的运营成本。其次,在全球性的互联网笼罩下,人人都需要遵守网络特有的交往规则和机制,也就保障了贸易的安全度。所以,在新时代的趋势下,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全球化。

3.2.4国际贸易进人高速增长期

现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已经达到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就2005年,全球的货物贸易增长到22%,是27年来的最高纪录。在各国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增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密切的因素下,造成了各国之间的贸易进行逐渐频繁,有竞争才有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使得全球货物、服务贸易都快速的增长,世界经济整体飞步前进。

3.2.5贸易格局固定,中国成为贸易“新宠”

以发达国家欧、美、日为主体的贸易格局一直保持固定不变的姿势,且会长期持续下去,但现在中国也成为了国际贸易的新一支力量队伍。正是由于以欧、美、日为代表的三大经济一直是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借助多边贸易机制和区域贸易合作来主导国际贸易的秩序,从而出现发达国家在贸易交流中获取很大利益的现象,其货物出口和服务贸易都占到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增长,使得中国的世界地位逐步上升,贸易总量的占有份额也在提高,对全球贸易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也就成为了国际贸易与经济的“新宠”。

3.2.6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

贸易的快速发展,迫使主要贸易大国一致采取扩大区域间合作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和争取区域贸易安排的主导权,这也为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经济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其主要的就是区域贸易安排,主要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慢慢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化;各区域成员国快速发展区域贸易;区域内贸易的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过半。区域贸易安排现在已经是提高国际地位、各国获取市场资源、增大发展空间的重要措施。

4针对当前形势的发展做出相应对策

4.1着重提高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创建现在备受全世界各个行业领域的关注,其原因是,企业文化的创建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构建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下去的垫脚石。我国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就走向了世界,企业文化的创建却一直停滞不前。为了提高我国企业文化的国际竞争软实力,就要求我们不断钻研加快企业文化步伐的新措施。

4.2紧抓人才引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人才不仅企业和国家进行服务质量提升、技术创新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基础保障,也是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量。目前,不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其竞争力都是非常激烈的,其竞争的实质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只要培养出一支具备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才能让国家或者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长久持续生存发展下去。

4.3完善制度,创新管理方式

企业能否可以在长期竞争中保持积极向上、活力四射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从某个角度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各项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竞争力的提升给予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为了赶上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要对自己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内部的制度、规章进行改善。

4.4施行名牌战略,打造中国品牌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企业营销中,其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品牌化经营。创建、培养国际化的中国品牌,既可以让我国获取长久的利润,也可以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强化自身实力。企业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的活动中,要积极努力的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换言之,企业长久持续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名牌战略,企业未来利润的获取取决于企业品牌的力量。而且,我国的企业在竞争中要意识到,品牌的创造是一个复杂和长久的过程,既需要企业在国家竞争中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也需要企业在日常的经营销售中做到细心、努力,长期积累的品牌效力,能够帮助企业的管理和营销。企业要实施好品牌化经营战略,着重品牌的经营和创造。

5结束语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自由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也发展快速,国际贸易也成为了国家之间经济竞争的主要枢纽。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善于结合科学技术的力量,创建系统、完整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模式,从而使得我国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王晨辉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小雅.浅析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及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5,(09):82-83.

[2]徐雯茜,黄刘衣紫.浅析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5,(05):244.

第4篇

——利用外资连续9年保持全国第一,截至2011年底,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500亿美元。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省利用外资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182亿美元,超过2005年前的全省总和。

——外贸大省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全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连跨5个干亿美元级台阶,达到5397.6亿美元,年均增长26.8%,连续9年居全国第二位。更为可喜的是近年来外贸结构加速优化,服务贸易占货物贸易总额比重提高到5.8%,一般贸易增速快于加工贸易13.5个百分点。

——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全省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0%,对外投资额占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投资总额的九成以上,到2011年底,全省境外中方协议投资额达86.9亿美元。

——服务外包成为开放型经济新亮点。服务外包从无到有迅速壮大,仅用5年时间全省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就达到104亿美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突破60亿美元,发展规模、发展势头均领先全国。苏南地区成为全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增长较快、集聚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地区。

——各类开发区建设全国领先。去年底,全省122家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以全省2%的土地,吸纳了全省3/4以上的实际到帐外资,创造了112的地区生产总值、2/3的工业增加值、3/4的外贸进出口,成为外商投资的密集区、改革创新的先行区、迅速崛起的新城区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入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鼓励江苏要在科学发展等六个方面迈出新步伐,同时特别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江苏开放型经济特色和优势。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变化。江苏作为发达地区,处在改革开放前沿,必须不断适应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变化的新要求,准确认清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紧紧围绕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大局,牢牢把握“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先导作用,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突出企业、城市、人才“三个国际化”,注重调整出口结构和优化进口结构、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提升开发区集约创新和社会服务功能“三个并重”,全力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增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稳步发展贸易规模,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建设外贸强省。

优化产生结构,增强产生竞争力争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要坚持“调高调优调强”的基本取向,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从根本上增强我省外贸出口的竞争力。

二是搭建载体平台,增创贸易新优势。大力加强出口基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交易物流中心“三大载体”建设,推动产业集聚优势转化为出口竞争优势和进口促进优势。特别是要重点培育一批国际化大市场,打造一批国际展会,发展一批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内贸与外贸互动发展、出口与进口有机结合的载体。

三是培育壮大主体,推进企业国际化。实施“跨国公司培育计划”,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重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球范围內配置资源能力,打造一批在行业具有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知名品牌和自主渠道,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

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整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层次。

一方面,要更高水平“引进来”。当前,中国仍然是外资的优选目标,江苏仍然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一是主动选资,加大合资合作力度。根据我省产业导向主动选资,推进内外资企业配套协作,在鼓励合资合作中扩大溢出效应,打造具有本土竞争力的产业链。加大新兴产业投资合作力度,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基础和特色,引进和培育符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我省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鼓励外资企业通过并购、参股等方式开展非绿地投资,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二是拓展领域,加快服务业利用外资。充分发挥江苏科教文化发达、生态环境资源等优势,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业,突出引进软件、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大力引进教育、医疗等民生服务业,实现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优化,比重提高。三是招才引智,推进人才国际化。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入实施“十大人才工程”,大力引进我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所急需的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紧缺高端人才。同时,加大选派各类人才赴境外学习培训力度,鼓励高校院所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努力提高本土人才国际化素质。四是软硬并举,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开放环境。随着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开放、开放式创新的加快,必须更好地营造服务业开放环境、国际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和人居环境。要在加强重点开放口岸、重大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大政策促进力度,采取切实可行举措,营造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规范运作的市场环境和开明开放的人文环境。

另一方面,要更大步伐“走出去”,一是加快发展境外投资。抓住国际金融危机难得机遇,完善境外投资促进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兼并企业、收购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建立生产基地。当前,特别是加强对欧洲新能源、新材料、低碳环保、生物医药和精密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力度。二是加强境外载体建设。继续推进東埔寨西港特区和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区两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积极推进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认定工作,争取在欧洲、美洲、澳洲等国家设立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推动我省特色商贸城到境外设立商品城,实现海外供应链联盟集群式“走出去”。三是完善服务促进体系。创新管理体制、简化核准程序、强化信息服务,共同推动企业境外投资、服务企业境外发展。特别是针对企业境外投资“融资难”问题,探索设立江苏海外投资发展引导基金,建立和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融资体系和资本运作平台。

开发区过去是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今后更要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江苏改革开放、转型升级的先行区。

着力提升集约化水平。加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使每个开发区都能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链或产业。依托龙头型企业推进产业链招商,积极招引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的龙头型、基地型、总部型项目。紧紧抓住上海、苏南、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结合苏北开发区优势产业、发展潜能,主动承接优质产业项目。

打造一批创新型园区。选择若干国家级开发区和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加强与外资研发机构、国内研发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以应用型技术成果孵化为宗旨的开放运行的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为开发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

第5篇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必须对经济发展模式作根本性的变革,改变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其萌芽状态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如果人类不合理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将会使地球走向毁灭,同时也把污染视为未得到合理利用的“资源剩余”,即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没有绝对无用的垃圾。70年代人类开始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污染物产生后的治理和减少其危害。80年代人们开始强调从生产和消费的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90年达国家为提高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相对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2002年8月,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再次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趋势。“循环经济”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率先推出一种全新的经济活动方式。这种新型发展模式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方兴未艾,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传统经济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哈丁把其形象地比作“牧童经济”,指出这种资源高消耗、废物高排放的传统经济运行模式,就像一个可以任意放牧的草场,人们通过生产和消费,高强度地提取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弃置到空气、水系、土壤中。传统生产模式下的经济畸增与文明的衰落必将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从而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那么何为循环经济呢?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资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经济活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模式,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将资源作为一种循环使用的原材料,重复多次地使用,同时又要求在产品生产和产品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或少发生污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少污染或无污染,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循环经济以“3R”为准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针对输入端,旨在从源头就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换句话说,就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废弃物的产生;“再利用”是指在过程中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产品和包装容器尽可能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同时也避免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以提高其利用效率;“再循环”是针对输出端,即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双赢选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技术相对落后,管理水平不高。据2000年普查,中国人口为129533万,占同年世界人口的21.39%,其中大陆人口占20.90%。有关人口预测表明,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数量将达到15亿的高峰。这使我国的人均资源量低下。目前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人均矿产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

而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地球的资源对人口及其活动的可容纳量是有一个“可持续性界限”的。我们用资源人口承载力来衡量,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到的期间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该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许多学者用粮食产量、矿产资源、水资源、地球本身绿色植物生产能力等对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量化。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的经济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过去20多年里,中国经济以年均8%左右速度增长,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也要注意到资源投入及污染排放也同时增长。我国城市垃圾也在以7%左右的速度增加。2000年全国668个城市生活垃圾总积存量达60亿吨以上。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处于很低的水平。而且,我国环保投资偏少,环境保护又着重于末端处理,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如何妥善处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已经没有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也经不起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只顾提高GDP,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全面小康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此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必须遵从国际规则,按照国际标准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特别是与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有关的质量。这正是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循环经济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双赢选择。

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国情,体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只有依照循环经济的思路才能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纳入统一的框架中取得“共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在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20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已有5000多家企业获得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学的原理组织生产,在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开发区,建立了10个生态工业园区。在辽宁、福建等省和城市开展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省、生态市试点。

但是我国的循环经济实践仅仅处于试验、示范的初级阶段,普及面小,深度不够,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并不到位。因此,推动循环经济还要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研究,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相关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1、加快制订政策和法律法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才能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防止那些无视循环经济只顾短期利益的企业单位和个人造成的资源流失和环境破坏。制订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及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建立激励机制,采取有效的经济措施鼓励对废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2、进行科学和严格的管理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科学和严格管理是发展这一新兴经济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作用,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资源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的各类后进企业。从清洁生产角度看,只要强化管理,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钱,也可获得削减物料和污染物的明显效果。

3、采用绿色GDP统计方法

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改变过去在经济核算体系中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走出重“经济GDP”,轻“绿色GDP”的误区。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仅用GDP来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扣除环境污染成本,是默认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因此开展绿色经济核算,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重点研究环境污染、生态损失及环境保护效益的计量方法。

4、依靠科技进步,坚持以人为本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各行各业的设计单位,要根据“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设计本行业产品可持续利用的生产工艺及组装模式,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高质量、低污染。而科技进步依靠人员素质的提高。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使人口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达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实现社会的多元性、全面性拓展。

5、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6篇

摘 要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同样受到深远影响的是出口外向型的中国制造业,本文选择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对新经济形势进行阐述,并分析了新经济形势对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接着运用SWOT法分析当前中小高新企业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其间穿插着对中小高新企业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经济形势 中小高新企业

世界经济当下仍然没有走出2007年以来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的阴霾,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亦未能置身于危机之外,一方面出口严重受阻,经济增长趋缓,另一方面大量外资从我国撤出,部分经济领域发展前景惨淡。在全球经济疲软的新经济形势下,我国不同行业的企业正在经受着新的考验,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如此。

一、新经济形势的界定

国内外关于新经济形势的界定有很多,一般是以某一或某几个标志性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的时期为界定时间,对于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前后对比而定义的新经济环境。本文所指的新经济形势即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经济由谷底渐渐反弹、恢复,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二、山西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现状

(一)规模状况

从2002年到2009年,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03年的386家增至2009年的897家,其中大型企业21家。从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上看,2009年山西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完成科工贸总收入1984.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0.9%;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生产总值87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13.2%。

(二)行业分布

现阶段,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新材料、医药与生物、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等领域。其中,新材料、生物医药两个产业占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近50%,在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2009年,经省科技厅认定的896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从事电子与信息技术的190家,新材料技术的企业128家,生物医药技术企业131家,光机电一体化企业121家,环境保护48家,新能源技术35家,航空航天7家,核应用技术1家。

(三)地域分布

在地域分布上,太原作为省会城市集中了全省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高新区吸纳了2009年经认定的620家企业,占到全部897家的69.12%。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太原地区,其他地区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太原集中了山西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

三、新经济形势对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

(一)金融市场机制

金融市场机制是指美国次贷危机通过金融市场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生影响的机制,其主要对资金来源和使用效果产生影响。比如,高新技术产业的海外证券投资损失、美国投资者减少和收回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海外融资困难增加等。

(二)贸易机制

贸易机制是指美国次贷危机通过影响进出口而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产生的影响机制。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下滑、失业加剧、企业亏损增加.进而造成企业利润、国家税收和居民收入都下降,因而降低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

四、中小高新企业SWOT分析

(一)优势―规模小,机动灵活,研发密集度高

中小企业经济规模小、更新快、应变及时,其在市场需求变动时能够快速投入研发、创新,有效地捕捉和开发市场上急需的实用技术和产品,从而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同时期的需要。高新技术企业是典型的研发型企业,研发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动力之源,且更新时间越来越短。对于一般企业净利润占到营业收入的5%就已经是高盈利了,而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它们的平均利润率达到了20%以上,甚至高于50%。

(二)劣势―抗击风险能力弱,企业抵押物少

高新技术产业和行业过于集中,产品产异化程度低,市场上替代品种多,而且技术更新速度极快,这使得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竞争异常激烈,加大了其经营风险。不仅如此,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资产少,经不起大风大浪,一旦出现问题,所欠贷款最终由银行买单。中小高技术企业不仅存在此类问题,而且其固定资产量小、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占企业资产份额大且又难以计量,企业没有足够来支付高昂的筹资成本,也难以负担较高的融资风险。此外,企业产权结构,内控制度不完善,也是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的劣势所在。

(三)机遇

(1)政策带来的机遇

2009年前三季度相关经济指标显示,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反弹,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如三次上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实施2009年全年1200亿结构性减税方案、中央4万亿、地方18万亿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10项政策。

(2)市场机遇―刺激消费,提升国内需求

本轮金融危机给中国制造业的最大教训莫过于不能过分依赖外需,而是要大力提升内需。中国拥有占世界21.3%的人口,其需求潜力是任何其他经济体无法比拟的,扩大内需已成为保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2009年国内经济回暖趋势明确,消费者信心重建是未来各行各业持续稳健增长的原动力,对需求弹性较大的高新技术产品更是如此。

(四)挑战―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变动的挑战

我国制造业的外贸依存度偏高,这是金融危机重创中国制造业的根本原因。转变市场需求来源从主观上具有迫切性。美国等西方国家消费过多、进口过多,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消费不足、出口过多,造成国际贸易严重不平衡。由外需向内需的转变是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在内的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应对市场转变,这是摆在广大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面前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刘纪鹏.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解决之道.金融时报.

第7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性产业;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发展的先导性

作为着眼未来、超越传统的新经济形态,其深度融合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一是引领发展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应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更加注重循环利用和生态环保,为绿色、低碳、智能、普惠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条件,能有效破解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二是代表科技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源于当代最新科学发现和技术进展,又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平台,其竞争空间一定是全球范围,核心技术一定是世界前沿。当今世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纳米、生命、信息、环境和认知科学相融合为特征,集中在能源、环境、健康等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代表了未来科技创新方向。三是引导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能够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一部分,具有强烈的信号指示作用,反映未来的发展重心和政策走向,引导资本关注、研发投入、人才集聚,推动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存量升级、增量上档,重塑产业格局,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全局的带动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国家战略需要,不是一般的产业概念,而是为了解决重大紧迫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而科学选择的特殊产业,“正外部效应”明显,超越经济意义,带动全局、影响社会。一是关联度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突破现有技术体系,交叉融合多种科技要素,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具有很强的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其产业链条长,带动系数大,不仅包括由重大技术发展形成的最终产品,也包括围绕重大技术而形成的产业链条体系,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巨大带动作用。二是渗透性强。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入市场,内化其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随之溢出和扩散,往往会引发诸多产业的技术更新。既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整体效率,又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渗透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辐射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张力强、辐射面广,关系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促进消费升级和民生改善,带动生产体系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影响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甚至改变整个社会面貌。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创新的内驱性

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源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没有定型设备和标准体系,也缺乏显性需求和配套政策,无论技术工艺还是产品市场,都需要从头做起、“无中生有”,特别依赖创新驱动。一是依靠重大技术突破。与需求拉动、资源供给和区域转移等形成的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核心技术的突破诱发产生,是从“凝聚物质资源”到“凝聚知识技术”的根本性转变。其核心技术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控制价值链构成,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水平和效益。二是需要体制机制变革。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的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新的体制机制与之匹配,有赖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保障,完善经济、科技、法律等相关制度,健全人才、市场、金融和考核评价等体系。否则,技术创新的种子难以破土成长。三是要求商业模式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能否走过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发展阶段,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市场的接受程度。这就要求从研发、设计、管理和营销等各个环节加强创新,发展有利于扩大需求的商业模式,积极引导大众体验和消费,努力培育和占领市场。同时要看到,“创新”常常伴随“风险”,“新兴”往往比较“脆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于一体,发展中可能面临较大的技术选择风险、成果转化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等,需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来对待。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快速的成长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和长远盈利特征,产业成长性强,在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等方面大大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发展前景远大。一是市场空间大。战略性新兴产品科技含量高、应用范围广,随着营销渠道臻于成熟、营销方式不断完善、产品的公众认知度提高,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二是发展速度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以创新为动力的良好基因,又有较大利润空间的吸引,还有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具有快速成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其投资规模、产出份额、产业增长率等均高于一般性产业,呈现出非线性发展态势。三是综合效益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在技术垄断和供给不足情况下,通过控制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向、掌握产品标准和商务规则,又可通过不断技术创新、缩短产品更新周期、始终占据高端领先地位,保持较高利润水平。同时,还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从党的十二大提出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再到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我国政府一直很重视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最问题。但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因此,2010年年初中央又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对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资源和环境约束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面临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2009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水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能源总产量的18%,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之首,水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相当严重.但我国的CDP总量仅占世界总量的9%左右,因此发展方式粗放问题突出。要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的制约,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高度重视资源的接续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为此,我们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培育和发展知识密集度高、资源消耗量少、环境友好、效益明显、且具有较强成长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我们只能依靠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发展加工制造业,部分企业充当了别人的加工基地。而高附加值环节发展缓慢。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居于价值链的低端。因此,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真正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

(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面对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世界各国把程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后发国家既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也可能拉大与先进国家的发展差距。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发启动较早。有的与国外同步,甚至先于国外。只要我们战略对头、行动有力,完全可以抓住经济危机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科技变革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转向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四)我国面临的产能过剩、动力不足的问题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部需求急剧减少。且在相当长时间内也很难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由此导致的产能和动力问题都决定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首先。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加重了部分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因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其次,虽然我国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但要认识到经济发展动力的缺失问题将困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先导产业,其发展能够极大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经济发展动力问题也在客观上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后危机时代的新支柱产业缺失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从本质上理,这次金融危机属于世界产业周期的危机。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乃至科技革命,一些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广泛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萌生和发展。例如,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二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2000年美国的高科技泡沫破裂后。标志着IT产业作为推动美国与世界经济增长引擎时代的结束.此后缺乏新的支柱产业跟进导致产业空洞的形成,在高科技时期形成巨额剩余的资本开始流向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形成了支撑经济增长的畸形支柱产业——虚拟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由于缺乏实体支柱产业所产生的危机,因此后危机时代,不但需要重建金融新秩序,更重要的是要再造实体产业动力。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经济的未来支柱性、产业的辐射带动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政策的导向性等特有属性.使得后危机时期的新支柱产业可以且必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不仅对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引导产业高端化转型,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占据价值链高端,市场前景广阔、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且综合效益好。将它们列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淘汰产业层次低、缺乏竞争力的产业,增强二三产业的实力,同时带动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配套的研发、设计、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和现代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强化自主创新,可以调整要素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自主创新是关键。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和产业变化方向,明确主攻重点,加强基础研究,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有助于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能引导创新要素向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为企业资源互换、技术合作、委托研发、成果出让创造条件,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争刨国际竞争新优势。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推进节能环保,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提出了较高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大幅度改善经济增长过度依靠资源、资金和物质投入带动的现状,将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到集约型的良性轨道上。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清洁煤炭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等,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月生.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

[2] 邹德文, 姜涛.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 理论月刊, 2011(1).

[3] 龚慧群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培育经验及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12).

[4] 余海燕.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7).

第8篇

经济发展以文化内容为主导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文明发展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在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阶段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阶段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甚至知识经济内涵都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实际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个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反映出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时代。

社会生产方式以人文精神为主导

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大和深化。文化经济内在包含了知识经济,并在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如今,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如此等等。所以,可以把文化经济阐述为“以人为本的经济”。

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现象。文化“经济化”指的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成分不断增加,市场手段不断引入,文化生产、文化管理中愈来愈渗透各种经济要素,文化活动愈来愈自然地融入经济活动之中,形成了新兴经济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文化“经济化”最直接地表现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包括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以及政治性的文化产业等等。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经济“文化化”指的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要素不断发挥作用,人文精神和文化资源在各种资源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经济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不断丰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愈来愈多地被注入文化的理念和内涵。经济“文化化”最直接地表现在生产文化或产业文化的发展上,包括管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品牌文化、人力资源等在内的产业文化是经济文化化的重要标志,产业文化将是未来经济结构升级中起核心作用的因素。

第9篇

关键词:航运中心 国际 航运服务 经验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的《全球港口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十大港口城市中,中国占据了6席。随着中国港口的快速发展,各港口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如上海、大连、青岛、天津、广州、深圳、厦门等。截止到2011年,国务院共批复了4个国际航运中心,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是一句口号或者一纸政府批文,不仅要有大型的港口,还要以国际大都市为依托。而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国外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和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五大功能形态

国际航运中心是集港口泊位、多式联运、集散中转、商务金融、国际市场等功能为一体,具有很强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的口岸城市。经过几百年发展,世界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了以下五种功能形态:一是航运市场型。这类国际航运中心有功能完备的各类金融机构和各类资本市场以及航运市场,有一流的船级社,具有制定海权、海事法、国际航运业规则和国际海事商事争议仲裁的权威。典型代表是伦敦。二是船舶融资型。这类国际航运中心具备国际航运中心的所有国际商务金融功能,具有以船舶融资为主业的全部功能和各类机构,包括基金募集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和基金杠杆融资等,与国际船级社、造船产业、各类协会和中介机构等一起,主导着船舶修造、船舶金融、船舶租赁和保险再保险等行业。典型代表是伦敦、纽约、香港等。三是船舶登记型。这类国际航运中心以简化船籍登记手续、单一税制和低税保税、免费或低费等各种政策,吸引船东到该国和地区登记,成为悬挂方便旗的方便旗船。典型代表如利比里亚、巴拿马、塞浦路斯、百慕大等。四是货物中转型。这类国际航运中心位于海上交通枢纽,有足够的国际贸易货量或中转货量,货量和箱量大,货值、单位货值和进出口总值高;国际商务金融等功能完备,包括船检、港监、联检、海关、理货、海事服务、高级人才培养教育、行业协会自律服务、国际法环境以及船舶登记便捷、单一税制和低税保税政策、离岸金融保险再保险租赁业务等。典型代表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釜山等。五是货物集散型。这类航运中心具有良好的深水航道、码头岸线、港口设施、装卸设备和修造船厂,优越的区位、广阔的经济腹地、外向型产业结构和大量的进出口贸易,发达的集疏运交通网络,现代化的港航管理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其主要功能是为腹地的货物集散服务,货量和箱量较大。典型代表如纽约、鹿特丹、上海等。

(二)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三大基本模式

1、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的伦敦模式

作为老牌航运中心,伦敦拥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条件,如悠久的贸易和航海的传统和文化、众多优秀的海事人才等。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伦敦航运量出现衰退,货物吞吐量落到世界30位以后,集装箱吞吐量徘徊在世界25―30位。但伦敦航运服务业高度发达,拥有数千家大规模的各类航运服务企业, 可提供包括船舶注册、船舶买卖、航运交易、海事保险、海运融资、海事诉讼与仲裁、航运信息咨询、航运人才培训以及航运业界交流在内的全方位的现代航运服务, 并依旧牢牢占据了国际航运中心的统治地位。目前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世界50%的油轮租船业务、 40%的散货船业务、 18%的船舶融资规模和20%的航运保险总额都在伦敦进行全球有1750多家从事航运事务的公司与机构在伦敦设有办事处。其中, 仅航运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价值就达20亿英镑。

2、以国际货物中转为主的新加坡和香港模式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由于自身经济腹地较小,直接外贸运输并不太多,而是以海外腹地作为其主要的经济腹地,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货物作为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洲新兴的国际航运中心,两港都实施世界上最为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大型机械设备和先进的电子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人员的高素质是其自由港的特点,加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突出转口贸易及其中转运输,使其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三甲(见表1)。

3、以为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的鹿特丹和纽约模式

一般来说,这种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所在国家的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市场广大,进出本国的外贸直接运输量很大,并在所在国际区域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荷兰的鹿特丹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两大河流入海汇合处所形成的三角洲,背靠莱茵河流域的荷兰、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其周围500km范围就有1.5亿人口。鹿特丹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美国向欧洲出口货物的43%、日本向西欧出口货物的34%都经过鹿特丹中转,德国经鹿特丹吞吐的货物量超过其国内港口的总吞吐量,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190万标箱。

纽约港也是一个典型的经济腹地型国际航运中心,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使纽约与五大湖和哈德逊河相连,迅速将其经济腹地推向美国中部五大湖地区。19世纪中叶,美国铁路的修建使纽约港水陆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纽约成为连接横跨美国铁路东西干线的交通枢纽和全美最大的海港,一度承担了美国外贸运输量的40%。目前纽约港港域面积为10.5平方千米,深水码头岸线60多千米;共有37个集装箱泊位,装卸集装化率达90%;约有100家船舶公司的300艘班轮挂靠,通达世界120个国家的370多个港口。

二、对中国各港口城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启示

(一)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建设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

目前,我国航运服务集中在货运、船舶等下游附加值较低的产业,而以金融、保险、法律、信息服务为代表的高端航运服务产业规模比重较低、发展缓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见表2)。在国际航运保险、船舶经纪、航运服务中介机构、船舶融资、海事保险等航运高端服务业方面也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远远落后于伦敦、香港等航运服务业发达的国际城市。

从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也都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其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不是仅靠投资拉动,而主要是靠产业集群效应所推动。产业集群由于实现了对集群内资源的相对集中和高效率的使用,能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降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交易和谈判成本,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

为有效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在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方面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有利于集聚航运服务资源、 形成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整合航运服务功能、提高航运服务效率、突出现代航运服务特色、规范航运管理, 是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优先发展航运金融服务优化国际航运中心金融生态软环境

从伦敦和纽约的发展经验来看,国际航运中心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国际金融中心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服务保障,是航运中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城市都十分重视航运金融服务发展,如新加坡近年来为了巩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推出了海运金融激励计划,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从事航运金融产品创新,从而促进新加坡现代航运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确保其在全球国际航运中心激烈竞争中独特的优势与地位。

金融生态是我国的一个特有概念,它源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中,2004年由央行行长周小川首次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可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金融生态软环境建设对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2009年国务院19号文关于二个中心的文件(简称《意见》),提出了包括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如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优化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环境等方面的指导意见。

良好、健康的金融生态软环境,特别是航运金融服务将会极大地促进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航运业有效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减少机会成本、降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国际航运中心需要金融生态软环境的优化,特别是航运金融的服务,其主要体现在对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资本运作与兼并收购、航运基金、船舶租赁与融资、航运金融信息服务、航运信托、航运金融期货、航运会计服务、海事仲裁与法律服务和航运教育与培训等,形成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

(三)加快构建区域集疏运体系增强覆盖和服务腹地经济发展的综合效能

国际航运中心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广袤的经济腹地,但是如果没有通达的区域集疏运体系,港口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失去现有的货源市场,尤其是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对港口通往内陆的疏运网络构成巨大的挑战。集疏运体系是港口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硬件基础,与港口服务业一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柱。集疏运体系作为连接港口城市与经济腹地的“大动脉”,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世界级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经验来看,广袤的经济腹地和发达的集疏运体系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物质保障。以伦敦、鹿特丹、新加坡和香港等为代表的国际航运中心不仅表现在其拥有一套完善的海运系统和广阔的航运市场,而且还具有高度发达的集疏运网络系统,包括铁路、公路、沿海、内河及航空等,形成水陆空立体运输通道,各种货物源源不断汇集到航运中心及其服务区域进行销售、加工、储存和转运等。只有具备这个先决条件,才能保证腹地经济、运输物流等支持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完善的集疏运体系能够充分带动其所在区域发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首先,良好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了港口城市的区位吸引力,有助于强化区域经济活动的集中,加强不同区位之间的经济联系;其次,集疏运功能的集中可以提供更有效的专业化服务。集疏运功能的专业化分工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以及生产生活需要,结合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特点,实现整体的效率性、灵活性和连续性。在具体运作方面,应强调两个协调:一是集疏运环节内部协调,主要基于各环节间的协同效应,使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在总量配比、空间布局、技术水平、组织管理和措施政策上相协调;二是集疏运环节与外界需求总量以及区域空间分布上协调。

从目前国家批复的四个国际航运中心来看,上海、天津、大连和厦门都具有良好的航运区位条件,其服务经济腹地的功能也在不断强化。在未来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如果能形成陆海联运、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格局,将大大降低航运成本,提升其增强覆盖和服务腹地经济发展的综合效能。如宁波港加强与浙赣沿线城市战略合作,推进海铁联运,延伸港口腹地,拓展宁波发展空间;与嘉兴、台州、温州等城市开通的内贸货物集装箱班轮航线,与金华、义乌、绍兴、衢州和江西上饶、鹰潭6个地区签署的建设“无水港”合作备忘录,与丽水当地港口联合开发的河海联运等大大增强了宁波――舟山港的集疏运能力,为宁波港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重视航运研究与人才培养构筑海外和本土航运人才高地

现代航运产业带动效应强、投入产出高、技术含量高,航运产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门科学,在信息化技术和功能形态不断创新情况下,需要专门机构和人才进行研究探索,需要有各种层次的航运人才资源。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的航运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港口服务业、服务业和货运服务业等知识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航运辅助服务业,而高级航海技术、船舶管理、航运金融与保险、海事法律、航运信息研究分析、航运经纪、海事安全与海事技术服务等知识、技术含量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所占比例非常小,加强海运业人才、航运金融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因此, 在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加大航运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机制, 研究制定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措施, 营造良好、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并通过人才奖励措施吸引海外高端航运服务人才,使国际航运中心成为航运高端人才的集聚地。同时,要完善航运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海事仲裁、空中交通等的高端专业人才。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①张爱国等.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我国国际航运中心建设[J].港口经济,2009(1),P19―23

②孙开钊,荆林波.关于中国港口竞争国际航运中心的探讨[J].经济与管理,2010(4),P43―48

③甘爱萍.发展航运金融与国际航运中心金融生态软环境的优化[J].经济研究导刊,2010(32),P119―121

④董岗,汪传旭.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借鉴及对上海的启示[J].科学发展,2012(5),P100―107

⑤俞晓晶. 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体系[J].水运管理,2009(7),P11―104

⑥葛春凤,黄小彪.国际航运中心的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启示[J].港口经济.2010(6),P14―16

〔本文系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长三角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研究 ”(项目编号:12YS142)、上海金融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