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25:12
导语:在水利水电工程继续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地位
水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它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中的利用是社会进步阶段性产物。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实际应用中,施工技术是根本,只有技术作为保障才能在艰巨而的重大的工程中完成工程建筑的施工。在社会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水电水利的效益和产生。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才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真正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二、水利水电施工的工程现状
1、随着水利水电的迅猛发展,为了能很好地控制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工程质量,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对的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在逐步完善中。然而,很多施工单企业不以为然,他们实施国家的措施和规定只是流于表面,走形式主义,而不切实执行,很多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又是挂横幅、又是贴标语,表面好像是在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但这仅仅只是一种形式,没有有效地执行,有名无实,这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表现,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
2、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他们中很多属于老一辈的技术人员,他们那个年代专业的老师很少,有关方面的书籍也不多,学习理论技术不系统,很多东西都是来自于实际的施工过程,往往实践强于理论。在很多需要较强理论知识的工作方面,比如方案的策划,施工组织的设计等方面,就显得不足,更多的都是盲目地相互抄写,针对性不够,专业的技术性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再有,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结果导致施工现场经常出现秩序混乱,施工人员不接受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指导,不按规范施工的现象,影响施工质量,造成施工浪费,给建筑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工程管理制度不明确,个人英雄主义严重,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明确各自分工和管理制度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关键,一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出现没有明确的分工,施工现场无人看管,施工工序混乱无序的情况,对工程施工的工期、质量有严重影响;此外,当设计图纸和施工实际情况不符时,出现个人经验主义,不与设计院及时沟通,只凭借自己的经验,擅自修改设计方案,导致后续工程与设计不匹配,带来严重的质量事故。
4、施工材料不合格,材料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的基础部分,水利工程庞大的现场往往导致管理不到位或者管理人员的情况出现,导致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因此无法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达到施工的质量合格标准,给工程整体施工埋下隐患。
三、改进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管理模式
1.1 加强技术及材料的研究
结合施工项目具体特点,安排必要经费,进行技术攻关和专题科研,力求与项目技术措施计划同步实施。加强与学校、科研院所合作,组织新技术培训,吸收院所科技人才,共同开展施工工艺开发和新材料、新机具应用研究。
1.2优化管理模式
优化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学习同行业先进经验,开创研究合适的管理模式。应不断总结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经济,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办法,加强企业管理改革,探索出适应企业本身特点的管理新模式,促进技术快速发展创实效。
2、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培养技术骨干
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要把市场实现程度作为人才激励的重要依据,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新机制。要提高水利施工技术,就必须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建立健全挖掘、鉴别、评价、选拔与使用人才等一整套管理制度,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骨干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此外,应加强人才培养,制订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多渠道、全力位地加快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的节奏。在引进新型人才的同时精心培育自己的本土骨干,形成一支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技术队伍。
3、控制温度、防止裂缝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3.1 控制温度的措施:采取改善骨料级配,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拌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冷却水管,通入冷水降温;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3.2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要合理地分缝分块,避免基础过大起伏,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的,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倍-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是很困难的。
4、通过配合比调整进行质量控制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重量比例。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它们与混凝土各项性能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规格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实验,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经审批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须经审核后签发,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在施工配料中一旦出现漏配、少配或者错配,混凝土将不允许进仓。
5、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一般说来,水库的土坝很容易发生渗水、跌窝以及潮湿的现象,其结果是会导致土坝的渗漏、变形甚至会对水库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问题,因此,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可以处理土坝的渗透与变形,从而可以使坝体劈裂灌浆,并且在坝体内形成一种防渗体,避免出现渗漏现象,最终保持坝体的坚固与稳定。对土坝坝体的劈裂灌浆要根据土坝的实际情况安置灌浆孔,主排孔要沿着坝轴线来设置,副排孔要放置在坝轴线上方的的1.5m的地方,这两排孔要分开设置,还要保持3-5 m的距离,灌浆孔要穿透坝体并最终到达坝基,这样可以形成一道防渗体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灵活的掌握并应用于实践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是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祥.水利施工技术新发展问题研究[J].中华民居,2012,(5):932-933.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管理
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利水电建筑行业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施工企业从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开始,逐步推广项目法施工。特别是国家实行项目经理资质认证制度以来,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已在施工企业中基本形成。2002年建设部又颁布施行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这必将给施工企业进行规范化项目管理带来深远的。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特性决定了项目管理的特点。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经常是在河流上进行,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的影响很大。施工导流、围堰填筑和基坑排水是施工进度的控制因素。
2)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不便的偏远山谷地区,远离后方基地,建筑材料的采购运输,机械设备的进出场,成本费用高、价格波动大。
3)水利水电工程工程量大,技术工种多,施工强度高,环境干扰严重,需要反复比较论证和优选施工方案,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石方爆破,隧洞开挖,水上、水下和高空作业多,必须十分重视施工安全。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培养和选派高素质的项目经理,组建技术和管理实力强的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控制成本,才能顺利完成工程施工任务,实现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
2、项目管理实践
长治市水利建筑工程处,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长治、晋城两市唯一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施工队伍。组建初期,由于内部管理不善,一度出现亏损。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实施了“单项工程承包”、“全员抵押承包”等改革措施,生产经营有了生机。在实行以队承包,单项核算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片面追求进度和利润,忽视工程质量和效益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设部在全国推行项目法施工。1995员在单位规定的期限内回原单位竞争上岗,保障重新上岗者有与连续工作人员同等的福利和待遇。建立考核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要量化考核标准,使考核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化。要把考核的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聘任、奖惩、辞退以及工资待遇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要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人才评价制度,探索建立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办法。
2003年,建设部和水利部分别颁布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明确指出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走向市场,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长治市水利建筑工程处及时抓住推广项目管理的大好时机,首先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解决项目经理与企业法人之间,项目层次与企业层次之间的关系。其次搞好项目成本核算制,把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工作的重心落到工程项目上。通过大胆改革去除管理层与作业层的行政隶属关系,以核算分开保证建制分开、业务分开、经济分开。另外还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市场机制,建立技术、资金、材料、劳务、机械设备租赁内部市场,以内部市场的完善,保证项目生产要素的动态优化配置,防止项目部成为固定化的组织结构。为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效益,长治市水利建筑工程处对施工项目实行了比较规范、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
具体做法是:
1)施工项目确定后,处长择优选聘项目经理,并签订项目施工目标责任书。
2)由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具体负责工程的生产经营、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及成本核算。
3)项目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和本处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文件。
4)项目部施工成本必须控制在工程总造价的一定比例内(通常为合同价的80%),实行成本倒算,严禁成本超支。
5)项目部在同等质量、价格和费用条件下,要优先使用本单位提供的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
6)项目部首先保证固定职工的劳动岗位,工资参照处定标准发放。雇用外包工队伍采用包工不包料的形式,由项目经理与包工队伍签订劳务合同,报处长批准。
7)项目部完成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经济指标后,单位将成本节余部分的40%奖给项目经理及项目部管理人员;项目部如果没有完成工程质量安全指标,单位将按照工程处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进行处罚。项目部如果没有完成工期指标,单位将扣发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工资1个月~3个月。长治市水利建筑工程处通过深化内部经营体制改革,贯彻执行制度化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了施工项目管理的优越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从1997年以来,先后完成了长治市后湾水库灌区扩建工程,鲍家河水库、闫村水库、晋城市任庄水库枢纽除险加固等省市重点工程。2002年又中标承建长治市两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企业通过实行规范化项目管理,不断开拓建筑市场,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培养了一批有知识、善管理、精技术的项目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了为先、管理高效的经营理念,走出了一条员工高素质、设备高科技、管理高水平的水利施工企业之路。
3、规范化
项目管理探索中型水利水电施工一方面要承受我国加入WTO后大型施工企业扩张市场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异军突起的村镇集体劳务分包队伍所带来的竞争,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必须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进行规范化项目管理运作,才能不断提升施工项目管理水平。
3.1根据水利工程特点,确立合理的施工项目管理组织结构模式。
对于水库枢纽除险加固、水电站等工程,一个项目往往同时包含导流、围堰、土石方开挖、坝体填筑碾压、灌浆、钢筋混凝土闸室、深基础厂房等众多类型水工建筑物,技术复杂,工种工序交叉,工期紧,必须采用矩阵式项目组织形式,以充分发挥水利水电专业施工队伍的技术优势。而对渠道工程、管道安装等采用直线职能式项目组织形式,组织精干的小团队,快捷灵活地进行项目管理。随着中型施工企业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展,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及与大型企业联营承包工程,事业渴降南钅孔橹问浇晌籽?br>3.2加强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建立健全项目考核评价制度,促进项目管理规范化。
水利水电施工项目,工程量大,环境大,国家投资多,工期长,工程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防洪保安和投资效益的正常发挥。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显得非常重要。企业要制订操作性强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以职能部门为依托,派质量安全和财务代表,深入工地监督检查,使项目管理的各项责任目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坚决杜绝那种简单上交管理费,实行单纯承包方式。施工项目完成后,企业管理层要组织考核委员会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特别要强调按年度或工程部位划分施工阶段,进行及时的项目管理考核评价。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国家投资动辄数百上千万元,仅靠完工终结性评价,必将加大项目管理的风险。所以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考核评价制度,把考核评价作为项目管理新的起点,树立持续改进的思想观念,促进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3.2改革
现行职称制度,实行评聘分开全面推行评聘分开、自主聘任的职称政策。
即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通过全面实行评聘分离,逐步推行适应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技术职务自主聘任制度,真正把职称申报权交给个人,评审权赋予社会,聘任权还给单位。
3.3抓好继续、全员培训工作,强化质量安全、成本、合同和进度节点意识。
施工企业要以人为本,狠抓从总经理到项目经理到劳务工人的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分层次、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全体职员的质量安全、成本、合同和进度节点意识。这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企业和项目部都要成为型团队,将学技术学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理念,为进行规范化项目管理、建设优良工程和打造企业品牌奠定基础。
3.4搞活分配制度
科研机构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自主决定内部分配,把有限的资金集中用在技术创新人才身上,实现最优化配置。
对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和实行科工贸一体化经营型事业单位,要积极探索按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途径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人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国内外单位或个人以科研成果、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作投资股本,兴办科技型企业,获取合法收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应当依法对研究开发该项科技成果的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给予奖励。对多人组成的课题组完成的职务成果,仅部分成果完成人实施转化的,单位在同其签订成果转化协议时,应通过奖励或适当的利益补偿方式保障其他完成人的利益。在股份制企业中设立“职工创新股”,包括创业股、技术创新股、技能创新股、管理创新股、市场创新股等,以创新成绩的大小和效益为唯一尺度,奖励在技术创新贡献方面有实实在在成绩的员工。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资料整编
水利工程资料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的信息记录,是水利工程验收的主要依据,包含工程实施阶段形成的各种文函、报表、报告、图纸、影像等资料。按照相关规范和验收办法要求,把工程资料归类为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开工资料、验收程序资料、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由于参建各方对工程资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粗放,主观上忽视了整编资料档案的作用与意义,使工程施工资料出现基础信息采集不全、整编无序、各行其是,甚至存在伪造制假等不良现象,给工程验收工作造成许多障碍。结合长期工程实践,针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资料整编工作,探讨分析常见问题并提出应对建议。
一、资料整编中的常见问题探讨
水利工程施工资料整编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科学的质量检验评定项目划分是形成工程资料的脉络,也是工程信息管理的目录索引。合理的项目划分为后续资料的表格选用、质量报验、进度结算、进度控制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起到纲领作用,使各相关工作之间的关系简洁明了。因此,科学合理的项目划分成为工程资料整编的核心依据。实践过程中,参建各方对工程资料的日常管理和基础资料的收集、归类不够重视;对施工日志记录、影像图片收集、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文明管理等资料的形成过程,缺少专业人员的系统跟踪归纳,这是造成资料整编常见问题的直接原因。但是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还有评定表格填报错误以及基础资料收集不及时、不完整等。
1.项目划分相关的常见问题
(1)未按原则进行质量检验评定的项目划分①把工序项目直接划分为单元工程项目,导致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不明确,表格无法统一。如某小型水利工程将钢筋混凝土清水池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各工程结构(C25钢筋混凝土底板、C25钢筋混凝土墙体、C25钢筋混凝土顶板等)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在同一个分部又将钢筋制安工序划分成一个单元工程。②项目划分时没有确定哪些是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给工程质量等级评定造成不明确因素,直接影响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等级评定。③项目划分时工程项目名称与施工合同或设计图纸中的工程项目名称不一致。(2)未响应项目划分归类资料①相同名称的单元工程评定资料交叉归入不同的分部工程。如把#1水池分部的钢筋制安单元归入了#2水池分部,把#2水池分部的钢筋制安单元归入了#1水池分部。②同一套单元工程评定资料归入不同分部相同名称的单元工程。如把#1水池分部的《钢筋制安单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复制后分别放入#1、#2和#3水池分部,作为各自的钢筋制安单元资料归档。
2.日常管理与基础资料收集的常见问题
(1)日常管理粗放,导致基础资料缺失或不完善①项目机构管理人员与合同不对应,提供的执业资格证件缺失或与合同不一致。②工程使用的仪器、仪表等计量工具未按规定期限校核,所用仪器仪表无鉴定合格证,影响工程检测数据精准度和可靠性。③进场材料和设备铭牌信息与质量证明资料提供信息不一致,个别铭牌无具体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产品性能参数指标。④原材料和设备的“厂家出厂证明”“质量合格证”“厂家检验报告”等原件收集不齐全。⑤工程施工各阶段的影像资料收集不全,存在不同分部工程中重复使用,无法反映施工过程的真实性。(2)施工日志填写不规范①必要的基础资料记录不完善,偶尔还有跳过的日期。不能确切地反映施工进度和资源投入的信息,如当日劳务人数、投入施工机械数量类型、作业班组工作部位、完成工作量等。②因现场人员配置不齐全、记录人员不专业,对工程特性数据、特征时间以及代表事件记录模糊,事后没有可回溯性。如对现场临时变更的特征数据、工作节点时间、现场试验检测数据以及相关日期和人员等记录不清晰。③对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的特殊气象现象以及极限气温记录不全面,例如:夏季暴雨天气及持续天数、高温持续天数及特征温度、低温持续天数及特征温度等,均会在不知不觉间对工程质量造成危害。(3)往来文函收集保留不完整①对收到的“通知”“要求”等函件无回复单或回复后不留存。②现场无专职资料员,造成往来文件无登记记录,导致查找、存放和归档困难。③对电话或口头通知的变更事件未做文字性记录和确认,影响资料的完整性。(4)施工技术资料中的问题①安全、技术交底不规范。作业人员对施工工艺和方法未全部掌握,接受交底人签字不齐全,技术交底记录不完整。②施工测量原始记录保存不完整,复测校核记录不规范,甚至无实测手稿留存。③照搬设计图作为竣工图,进行了结构设计变更的部分,仍将原施工图加盖竣工图章后作为竣工图使用。④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报告粘贴复制较多,有的甚至将其他工程的项目名称、工程概况组织机构等原封不动直接照搬,给检查验收工作造成很大麻烦。
3.评定表格填报的常见问题
(1)表格使用不规范①对缺少样表的评定项目,随意采用自制表格,评定表中一般项目与主控项目的标准及允许偏差缺少依据,且未经过审批。造成检测数据不能反映项目实际功能指标,对工程质量评定不利,甚至为工程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②评定项目所用评定表格不合适,使用时未对照项目内容认真推敲,随意选用其他部位相同项目名称的表样。例如大坝工程与堤防工程、明渠工程与暗渠工程的外观质量检验与评定表中,技术标准各不相同。(2)表格填写不规范①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使用圆珠笔或铅笔填写,书写笔迹潦草难辨,表中内容似是而非,不符合资料规范化管理的要求。②资料表格中文字、数据填写错误后随意涂改,使填写内容模糊不清,不能保证信息真实准确。③不同部位同一工序的《质量验收评定表》中检测数据相同;文字表述项目的检查结果直接复制质量标准,有的甚至将合格和优良标准同时抄入检查结果栏。④资料表格中相关人员签字笔迹五花八门、真假难辨,影响了资料的真实性和严肃性。(3)表格填写错误①填写质量检验与评定表不够认真严谨,盲目填错选项。因评定表中检测项目有使用范围,有的项所有部位要求填写,有的项只在相应部位选填。如《模板制作及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主控项目第2项“承重模板底面高程”在柱(墙)的模板工序评定时就不必填写;主控项目第5项“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在有预留孔的模板工序评定时才填写该项。②评定表内个别检测数据已超出质量标准允许误差范围,统计时粗心大意漏(少)计,评定表结果显示无不合格点次,或统计点次少于表内实际不合格点次,导致合格(优良)率有误,影响评定结果。
二、资料整编中常见问题的应对建议
1.完善组织机构配置,规范工程管理制度
按照工程规模确定管理模式,设立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能,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是规范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项目组织机构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组织,因此组织机构配置是项目管理的关键,结合岗位职能需求,合理配备素质达标、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保证现场人尽其用,才能更好地实现规范化管理。而工程资料正是对这个过程的真实记录,具体体现在工程图纸、报表报告、文件纪要、日志影像等资料载体中,它证实了工程从设计蓝图转变为实物的形成过程。所以,工程资料整编和归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1)关于项目划分由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参建单位参加,依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有关项目的名称与划分原则、划分程序,结合施工图纸结构特征和施工工艺要求,共同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项目划分。确定主要单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拟定的项目划分,在工程开工前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审批,作为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也是施工资料整编的纲要,以防因项目划分中的失误或错误给工程管理和资料整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2)日常管理与基础资料收集日常信息采集、归纳是资料收集工作的起步,也是工程资料整编的基础。往往不被重视的日常工作,是最容易造成基础资料遗漏或缺失的环节。例如收到通知后的回复,仪器仪表使用前校核鉴定合格证的检查等工作,如果形成了程序化的工作流程,每个工作环节都有人监督检查,就能避免这些疏忽,尤其对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的原始记录,必须有交接班双方的签字确认,保证基础资料真实可靠。因此应规范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岗位工作职能,提高管理人员责任心,确保组织机构岗无虚设、人尽其责。对施工日志、往来文件、原始记录、影像资料以及相关台账等资料的编写收存,做到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保证基础资料完整、齐全。同时,把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归类整理,分析实际进展与计划目标的偏差,及时调整工程资源配置,保证工程控制目标得以实现。(3)评定表格填报填写《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是一项认真严谨的工作。施工方应在现场配备可以满足岗位需要的资料人员,完成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指派专职资料员熟悉监理工程师下发的质量验收评定表样表,认真研读表格内容和填表说明,按规范要求认真填写各项内容。表中所填内容必须是现场实测数据和结果,相关人员均要本人现场签字,做到书写字迹工整、内容清晰可辨,不得编造制假、随意涂改。表格填写合格后,按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及时申报核签,并根据工程进度填报验收资料,配合完成工程各阶段的验收、核定工作。
2.定期更新资料表格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评定提供了统一的表格格式,项目使用应对照新规范标准的要求,认真填写质量验收评定表格。同一项目应按照项目划分批复中规定的验收标准选用同一套表格格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的个别项目无统一表样,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重新设计表格,新设计的表格必须经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批准。资料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更新学习,及时熟悉新规范和新出台的评定标准,掌握新表样的适用范围和填写要求,避免使用时发生表格选用错误或资料填写错误。平时收集的基础资料要及时更新、分类保存,定期清理过期资料和数据,防止中间资料数据混淆导致结论数据偏差。
3.加强资料管理人员培训
现场管理机构尽可能做到专人专岗,持证上岗。而资料管理人员既要熟悉档案管理专业相关知识,也要了解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因此,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不仅要熟悉新的规范标准,更新先进的专业理论,还要进行岗位责任教育,培养员工爱岗尽责的执业操守,降低人为因素造成失误的概率。
4.建立电子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
资料归档应有分类清晰、过程完整的文件档案电子版。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先进的电子技术已成为档案形成与管理的基本工具。为实现工程信息收集、管理、储存、检索的电子化,完善水利工程信息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形成过程,信息处理已逐步由传统的方式向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方向发展。
三、结语
水利工程资料整编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了项目管理目标的最终成果。项目组织机构作为工程管理的核心,必须完善机构配置,规范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用制度规范程序,让管理规范过程,消除资料整编常见问题的滋生环境;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及时掌握新技术和新标准,完善工程资料的形成过程,为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资料整编的规范化、标准化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意敏,等.水利工程资料整编常见问题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2).
[2]孙静.建设单位如何做好水利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编工作[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5.
[3]刘洪波,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实践与思考[J].河南水利,2006(4).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1、什么是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
(1)施工组织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定枢纽布置、优化工程设计、编制工程总概算及控制工程投资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指导工程投标、签订承包合同、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基本的内容有: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的分析、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优化设计、指导施工全过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工具。
(2)工程造价是指进行一个工程项目的建造所需要花费的全部费用,即从工程项目确定建设意向直至竣工验收为止的整个建设期间所支付的总费用。水利工程造价是依据设计文件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并按照国家的有关文件合理有效地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及投资规模和宏观控制目标。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能有效地节约投资,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并取得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
2、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的关系
水利工程单价是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确定的。工程造价的高低除了与概预算知识有关外,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方案的先进与否,不同的施工方案所反映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只有根据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才能做出正确的工程单价,确定的工程造价才合理。而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同样影响着施工方案的优化。要做出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人员还必须借助于工程概预算知识,如在施工布置、设计合理而施工方案不同的情况下,除方案本身的优劣外,工程造价计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施工方案的优选。
3、如何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造价
(1)概预算定额具有“整体上的通用性和个体上的不相融性”的特性。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前,应该熟悉和掌握定额,并且要合理的应用概预算定额,具体的做法是:
1)熟悉定额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以及概预算定额分部分项的工程说明。通常明确规定了采用的分部分项工程,对于那些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中提到“……组织设计规定计算的内容计算”,应当注意其中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现场条件内容的设计。
2) 熟悉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定额每一分部分项工程通常明确规定了工程量计算规则,而有些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和施工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相关的工程内容应有明确的规定,便于直接套用定额或换算后再套用定额。
3) 掌握预算定额中有条件限制执行的定额项目。如材料的二次搬运费在“其它直接费”中已作了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不允许列材料的二次搬运费;预制构件运输定额一般要求从堆放地点至安装地点一步到位,也不允许再作材料二次搬运。但是如果确因施工场地过于狭窄,地形受限制时必须发生二次搬运的,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给予说明。并且要得到业主或业主委托的监理工程师批准认可后才可以计算二次搬运费。
(2)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作为规范准则,涉及和运用其它技术经济学科的成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由此可见,造价工程师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外,还应对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计算机应用、工程的外部环境等,都有全面的了解。还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融技术与经济知识于一体。造价工程师是具有多层次知识的人才。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一大批为项目投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造价工程师。而要满足上述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分析。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而只掌握方法,则工作无从开展。因此,要提高工程造价的编制水平,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必须十分重视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分析。单纯的资料积累只是一堆数据。只有经过整理分析才能称为资料。在发达国家,各种造价基础资料,包括人工、材料、机具的消耗量及价格、甚至土地价格、筹资利率、各方利润等一般不搞统一规定或定额,完全由市场或实际需要来决定,由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和专业团体来管理。但是,国家却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令来规范市场各方面的行为,保护各方的正当利益,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各个工程造价咨询公司都拥有自己多年积累的、完整的造价资料。他们把造价资料归集起来,并经分析整理存档。一旦需要,随时可以从计算机中调出,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即可用于新的工程。许多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或学会及学术团体也坚持多年地公开发行各种最新的造价资料和价格信息,达到造价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其主要内容除各项目的人、材、机等消耗量及价格、费率、利润等外,还有各类工程的年度价格指数及各城市之间的地区价格指数。这些经过发达国家数十年经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完全应该借鉴并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料积累分析系统。
2)完善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教育及在职人员的再教育活动。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中和各方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且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应该根据市场对造价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促使教育机构开设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正规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人才。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该完全根据市场需要和人才素质的要求来决定。既应有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机械等各种工程技术课,也应开设经济、财务、造价、概率与数理统计等基本课程。同时还应该开设系统工程、价值工程、技术经济、计量经济、计算机、管理科学等拓展知识、启迪思维的新兴课程。作为行业管理机构,工程造价学会团体应该周期性地进行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学术交流,短期培训等形式把造价领域的最新理论,技术成果和参考案例予以传播推广。教育机构和行业管理机构两方面构成完备的教育体系。为工程造价领域高级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
3)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从总体上看,目前我们工程造价行业的人员素质离社会的要求还有距离。因此,我们应该抓紧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更新提高外,还应该结合工作广泛了解和初步掌握有关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只有对工程内容有比较全面的掌握,才能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试想,如果我们对编制造价的工程都不甚了解,对其专业知识非常模糊,又怎么能够进行投资的控制呢? 在国外,作为一名造价工程师,必须具备15 年以上的现场施工经验,对工程做出报价和提出施工案都由造价工程师独立完成,他们做出报价的理论是实物量法,根据公司的技术能力和自身施工经验做出各项内容所需费用的报价。目前,我国造价人员还达不到这样的素质,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我国造价人员的素质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首先应该是本专业的专家,同时也应该是工程方面的行家。只有高水平的人才才能够编制出高水平的工程造价。专业的地位与专业所起的作用是成正比的。我们应该从提高个人的水平人手,逐步提高全行业的工作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南水北调监理工作已基本结束。文章总结了监理工作中质量管理的特点和经验,从制度建设、管理手段、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同时结合南水北调监理质量工作的认识,提出了新形势下对监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南水北调;监理;质量;特点
1前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跨省市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南起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北至北京市颐和园的团城湖。工程重点是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并兼顾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中线输水干渠总长达1277km,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km。中线工程可调水量按后期规模完建,正常蓄水位170m条件下,考虑2020年发展水平在汉江中下游适当做些补偿工程,保证调出区工农业发展、航运及环境用水后,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141.4亿m3,一般枯水年(保证率75%),可调出水量约110亿m3。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标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叶县段(含澧河渡槽)工程建设监理标段,位于河南省叶县境内,总长度30.266km。工程划分为4个施工标段和一个渡槽标段,总中标价为18.831亿元。工程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2013年12月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9月试通水。为做好该工程监理工作,中标后我院立即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现场监理部,施工期间一直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监理部常驻工地人员超过50人,高峰期达70多人。在监理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以合同管理为主线,以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管为重点,加强协调和信息管理工作,如期完成了工程监理任务。
2监理质量管理工作的特点
2.1工程线路长、技术难点多、质量要求高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叶县段工程建设监理标段总长度30.266km。主要由明渠、渡槽以及各类交叉建筑物组成,共有各类建筑物60座。其中的澧河渡槽长860m,设计流量320m3/s,加大流量380m3/s,是总干渠跨越澧河的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采用双线双槽布置,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箱型简支梁,渡槽单槽净宽达到10m。是本标段难度最大的单体建筑,也是我院设计、监理工作中从未遇到的大型渡槽建筑物;明渠总长度29406m,渠道185+545~195+473段设计流量为330m3/s,加大流量400m3/s,195+473~215+811段设计流量为320m3/s,加大流量380m3/s,设计纵坡为1/25000。明渠纵坡缓,开口尺寸大,挖方深、填筑高,坡面排水工艺复杂,填筑和面板工程质量要求高,部分渠道存在大量膨胀土,需采用水泥改性土换填。此外,交叉建筑物种类多,有不同公路等级的交通桥(含高速公路特大桥一座)、节制闸、分水闸、退水闸等,结构形式和基础处理方式多样,许多都是我院首次遇到。可以看出南水北调的监理工作是我院遇到的外界关注程度最高、技术难度最大、质量要求最高的项目。
2.2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规定及措施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继三峡水利枢纽后又一重大水利工程,事关国计民生,意义非同一般。为此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除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通用的国家和行业规程、规范和管理制度外,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在建设期间依据不同时段出现的问题,陆续出台了许多有关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办法。这些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南水北调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南水北调工程验收管理规定》、《南水北调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管理办法》、《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试行)》、《南水北调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南水北调工程质量关键点监管工作的意见》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使南水北调工程的质量管理更具针对性,也使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管理工作责任更加明晰,从制度上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的精细管理。需要指出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质量问题责任追究管理办法(试行)》、《南水北调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实施办法(试行)》两项制度是对我国重大水利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和质量终生制的细化文件,对今后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在工程施工的高峰期,还创造性地开展“飞检”工作,采用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的方式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进行突击检查,有力促进了各项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
2.3预设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强化施工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监理工作从开始就对整个标段的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了分析预判,并通过《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进行了明确。旨在通过事前质量控制手段加强施工单位和监理部自身对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的认识,及早开始人员培训和施工准备,明确主要控制手段和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批复的《监理实施细则》从原材料的检验检测,人员和机械设备的配置、各项施工工艺的要求和质量检查与验收方法和标准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对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全程监理旁站,监理部总监、副总监指导、检查,监理组长及时跟踪等手段,紧盯施工质量。通过现场指示、监理文件等形式对施工不规范行为进行停工整改,并对整改过程和效果进行跟踪验收,整改合格后方能复工,使施工过程始终处于有效地监管之中,保证了各项质量标准的有效运行,较好地完成了质量事中控制的内容,保证了总体施工质量的优良率。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检查和验收工作,对存在的缺陷按质量缺陷等级进行划分登记,建立质量缺陷台账,制定质量消缺措施和计划,在分部工程或单位工程验收前完成了质量缺陷的处理工作,并对消缺项目进行旁站监理,保证了质量;严格执行了验收程序和评价标准,保证了施工质量事后评价管理的效果。通过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控制,保证了施工质量,圆满完成了预定的施工质量目标。
2.4加强检验、检测手段,控制主要设备、材料和施工的质量
为保证工程质量,把好工程源头关,监理部严格执行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进场报验制度。监理部采用跟踪检测、平行检测对承包人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核。为此我院在现场设立了试验室,对进场的原材料和现场土石方、砼试块等进行跟踪检验和平行检验。一般情况下平行检测由监理部现场试验室承担,我院现场试验室无法进行的平行检测项目送业主指定试验室检验,费用由监理费支出。各种原材料的抽验数量按施工单位检验批数量的10%控制,平行检测的检测数量,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3%,重要部位每种标号的混凝土最少取样1组;土方回填碾压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5%;重要部位至少取样3组;跟踪检测的检测数量,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7%,土方回填碾压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10%。严格的检验制度虽然增加了监理的工作强度和费用支出,但从源头上保证了工程质量。
2.5及时进行质量记录和资料整编
针对工程线路长、技术难点多的特点,监理部吸取其它工程监理工作的经验,自工作开始就十分重视质量记录的真实性、时效性和规范性。从各级监理人员的监理日志开始,对各种质量记录和施工过程的记录内容、格式、要求等进行规范和培训。各种记录必须如实反应当时的施工状态和质量状况,对出现的问题要记录地点、问题原因、处理意见和处理结果。对工序的报验、单元工程的验收和质检资料要求及时填写,规定时限。避免了长期以来重施工过程、轻资料整理的问题,施工记录滞后、质检和验收资料不及时、施工与监理记录不对应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使得各类施工质量记录和质检验收资料如实、客观的反应施工状况,为信息管理工作和质量总结分析创制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工程质量事故、质量问题和质量缺陷的调查处理提供了依据。
3监理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
(1)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各种规章制度是监理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南水北调工程事关国计民生责任重大,关注度高。项目法人与地方政府积极协调,因地制宜地主动工作,为工程建设创制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作为国家的主管部门,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质量管理的具体制度和规定,采取了一系列针对质量的检查手段和处罚措施,实施工程质量的高压管理,保证了南水北调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效。
(2)监理部的规范管理和对项目的高度重视是质量管理工作成功的首要条件为保证监理部日常工作的规范管理,在执行我院质量体系文件的基础上,针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特殊性和现场条件,对监理部的管理制定了更加细致有效的管理制度。无论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都较体系文件的规定更加细致、更加明确、操作性更强。同时监理部各级职务人员实行能上能下的管理,每月不同监理职级人员进行考核并将个人收入与考核挂钩,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了监理部的规范运行。在监理的整个过程中,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与院有关部门到工地现场指导监理工作,化解各种问题,激励大家士气,并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多次派出专家组到工地现场帮助指导监理部处理技术难题,为监理部的顺利有效地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监理人员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否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是否能够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十分重要。为了适应现场质量工作的需要,监理部通过技术交底、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对进场的监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针对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监理部总监和总质检师紧紧围绕监理程序、检验检测标准、验收规程、施工工序中的薄弱环节等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讲座和培训。对于工地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苗头组织各标段主要监理人员召开现场分析会,举一反三地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并要求各标段主要监理人员向各标段其他监理人员进行宣讲,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积极组织参加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的技术交流和质量管理会议、培训。这些措施对现场监理队伍总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形成了良好的促进,为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过本项目监理工作的锻炼,一大批业务骨干迅速崛起。
(4)检验、检测和监理旁站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手段工程质量的优劣需要用数据佐证,因此,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土方、砼质量的检验检测对工程质量的评价十分重要。为此,监理部加大了跟踪检验和平行检验的力度和频次,特别是依托我院建立的工地试验室加大了平行检测力度。经统计,跟踪检验和平行检验的批次和频次均比规程规范和南水北调规定的数量有不同比例的增加,为工程质量的分析和评判提供了较为详实的依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一般均采用“旁站”监理,为提高现场质量监管的能力,保证南水北调精品工程的质量,监理部在实际操作中加大了“旁站”的力度,将“旁站”监理的手段延伸到除附属工程的全部主体工程工序施工过程,虽然增加了监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人员的配置,但对于施工质量的监管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新形势下对监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水利水电工程的监理质量控制工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要建立一支主要技术人员相对稳定,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的监理队伍。从多层面合理解决监理取费标准偏低和监理人员工资不断上涨的矛盾,国家政策方面应根据监理工作的重要性调整取费标准,监理单位则应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收入水平,为监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监理人员承担的质量终身责任与自身利益相协调。二是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对工程质量的“高压”管理手段,并尽可能在今后的工程中推广。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质量问题的追究办法和处罚细则,同时采取了“飞检”和签订质量终身制责任书等手段,对质量管理的高压政策自始至终,虽然一度造成现场监理和施工人员的不理解,但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结合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落实,对质量监管工作的高压政策应该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推广。三是监理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如何改进。现有的质量控制手段主要是检查、检验、检测与“旁站”监理等,是一种较为粗放的耗用人力资本的手段,人为因素较多。结合新形势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现代化智能控制系统的完善,如何提高监理质量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人为因素,使现场控制逐步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有效控制,全程监管应该是今后一个时期业界研究的重点。
5结语
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成人永远是社会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他们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程度。人类知识不断更新, 许多在职的成人为了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提升自己的职业技术水平,增强社会竞争力, 因此选择了继续教育这条路。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的高等教育有所区别, 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力量指导下建立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纲领, 将思想与理论结合起来, 重视培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柔性的现代化人才。在日常的课程模式需要多样化, 在构建教学体系的时候要杜绝学科本位的影响, 而是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进行课程建设的最重要的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人所共知,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了培养人才,高等学校需要制订培养人才的计划,在此计划中教学过程是主要的组成部分,而教学过程又是由几十门课程组合而成的。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门课程就相当于“细胞”,它是关系到培养人才的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设想几十门课程,若每门课都能达到优质课的水平,则肯定教学质量会得到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也就会得到保证。这就是说,课程建设决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远的战略问题。课程建设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抓,要持续地长期地坚持下去,要不断地上台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提高教学质量的成果。但是“,百年树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为它服务的课程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上述表明,从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观点出发,课程建设是有着重要的深远的战略意义的。
1.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改革的意义
改革成人教育课程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报告指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可见,成人高等教育依旧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非常关键的环节,履行营造学习型社会的职责,真正达到经济发展方面的实际标准,和社会发展标准保持一致,不但是成人高等教育的责任,同时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是成人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坚实保障。
改革成人教育课程是科技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科技水平明显提升,学科之间彼此影响、彼此推动。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拓宽基础,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这样才有利于逐步增强学生的整体能力,才能达到现阶段经济发展在成人高等教育方面的实际标准,为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储备大量的专业化人才。
2.深化教学改革在课程建设中的意义
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是“趋利除弊”,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不断革除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发扬教学工作中的优点,一句话,就要进行教学改革。但是,教学改革需要不断深入,这就称作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改革要深入,要向纵深发展,它应该深入到哪里呢?由于课程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细胞”,因此,深化教学改革就应该落实到课程。课程改革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都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工作。课程改革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而这些改革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将教学改革深入到课程本身之中,才能将改革触及到教学过程中本质性的东西,才能引起教学质量的飞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建设对于教学改革的深化,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与现实意义。
3.课程建设中加强基础工作的意义
加强基础工作。从社会科学来讲,有所谓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是第一位的,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就是“空中楼阁”。在高等学校里,工作千头万绪,从哪里抓起?当然,要从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抓起。但是,教学工作从什么地方抓?首先,要加强基础工作,要抓基础,否则,基础不扎实、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人才培养也都是会落空的。教学工作的基础在哪里?那就是基本的“细胞”-课程;基础的建设是什么?那就是课程建设。只有课程建设抓好了,每一门课的课程改革都有了进展,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都得到了提高,才会使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础扎实,才能使高等学校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落到实处,这就是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的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课程建设与加强基础工作的关系。显见,只有开展了课程建设工作,才能使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得到加强,使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任务得到落实。因此,将课程建设看做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建设。
二、少数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改革的原则
为改革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根据课程建设的理论,课程发展的规律以及我国农业院校成人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结合民族地区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制定民族地区农业院校新的成人教育课程建设改革的原则。
1.注重民族特色。以新疆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民族学生构成及学业学术需求为例来看。2014年,新疆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生在校生人数为4496人,民族学生为1798人,约占总数的40%。其中畜牧兽医专业是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蒙古族等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维吾尔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学生占全专业学生总数的60%左右。在学业上以畜牧兽医、农业水利技术、园林、园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等专业为主,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南疆四地州,学业完成后还回到自已家乡工作。
2.注重农业院校课程构成及特色。我国民族地区高等农业院校的历史较大的一类都是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由农学院独立发展而来的,农业院校在学科专业上,坚持以农科为特色和优势向农、理、工、经、管、文、法协调发展,向近农、后农、非农产业领域延伸,形成一个以农科为特色和优势的与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群。课程结构的制定应从区情校情出发,明确服务对象,使学科建设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特点紧密结合,突出地区特点、民族特色和学校的学科优势。
3.反映时代精神,突出成人教育的特点。反映时代精神是各类教育教学计划的共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职成人,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相比,他们生理、心理发展基本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已经形成,个性比较稳定,自我意识较强,而且经历了社会生活的磨炼,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置课程式时要充分考虑到成人学生的这些特点,课程式设置要有利于发挥成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成人学生学习策略、学习风格的形成。
4.注重应用性、职业性、实用性特点。成人学生学习目的很明确,是为解决当前实际问题,因而他们往往把学习直接与工作、与自身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力求首先获得本职工作所急需的知识,并及时应用于社会实践,这要求我们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要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尽可能使教学内容与成人学生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在不影响学科系统性的前提下,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既要考虑未来的需要,也要考虑现实的需要,重于应用及提高成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科学地设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优化课程结构,就要增加或减少课程,但绝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或是机械拼凑,而应正确处理课程之间关系,实现有机结合。应增加相关性强的新课程,淘汰相关性弱的课程和落后的课程。要加强基础,突出主课;明确各种任务,避免内容重复,这就需要找出课程间的最佳组合点,实现有机结合。
三、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忽视成人教育的特点。成人教育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社会性,表现为社会组织,全民参加;二是非正规性,指成人教育的组织形式及行为方式超越了普通教育常规,采取“按需施教”。现行的成人教育的课程体系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课程门类不齐全,不能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充分灵活的选择机会。其次,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方面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及个体的需要。再有,现行成人教育课程体系,忽视成人学习的独立性、实践性、实用性和选择性等诸多特点。
2.课程目标以学历为导向。成人教育是一种为成人提供的各级各类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扩大教育机会,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实施终身教育。但成人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调资、转岗、提干、分房、晋级等都与学历息息相关。于是,许多成人学校甚至教育主管部门都看好这一市场,课程建设过分强调以学历为目标导向,偏向于为学历而学习,其实际效果和目标差距很大。
3.课程结构不合理。我国成人教育课程在设置上普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各校课程设置大一统,各类学校,各地区无特色无区别。必修课程一统天下,选修课很少。重理论课,轻实践课;重知识型课,轻智能型课;重专业性课,轻基础性课。重视分科课程,轻视综合课程。重视智育,轻思想品德教育。
4.专业设置重文轻理。目前,成人教育的招生专业偏重文科,偏重热门专业,对理工科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个别学校注重经济效益为争生源,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情况,盲目申报新专业、热门专业,甚至个别专业有其名,无其实。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原有的专业重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造成教育投入的浪费和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调,也限制着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函授教育;科学发展
一、我国函授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函授教育发展目的模糊
函授教育发展目的是什么?函授教育发展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核,也是教育矢志不渝的内在追求。
当前,我国函授教育发展在实质上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这与函授教育发展目的相悖逆。在市场经济下函授教育追求经济增长是无可厚非的,但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发展的目的,只是发展的手段。由于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人们对函授教育发展目的认识不清。有些办学机构在拓展规模上用尽气力,在函授招生中夸大宣传甚至违规宣传、有的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也盲目扩招,无序竞争抢生源现象屡禁不止。而在教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提升内方面就不予以重视。从而出现了重外延扩展轻内涵建设的短视行为,不能坚持走提升内涵和拓展外延统一发展之路,就不能使函授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发展。
(二)函授教育发展缺乏活力
滞后的函授教育评估指标体系造成重传承轻创新的守旧局面,阻碍了函授教育科学发展,函授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估制度,不断指引着函授教育创新方向和注入函授教育发展新的活力。
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校函授教育评估内容和准则》《普通高校函授教育辅导站暂行规程》十多年来对我国函授教育发展起到了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函授教育改革和发展,函授教育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评估指标体系滞后教育发展的现象已渐显出来,这无疑禁锢了函授工作者的创新思维,使函授工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造成了函授教育中重传承轻创新的守旧局面。传承是对函授教育长期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与梳理,创新应立足于对以往函授教育事业的肯定的传承基础之上。当前函授教育持续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现状,正是由于函授教育创新能力偏低,导致先进办学理念难以落实与推广,致使函授教育发展缺乏新的活力和生机。
(三)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影响函授教育发展
1.教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函授教育在人才培养计划、缺乏对函授教育对象和函授教学规律特殊性的研究,函授教学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不能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仍然陈旧,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投影仪、大屏幕、电脑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已替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形式的变化并没有使教学方法完全改观,教师与学生依旧是说与听的关系,面授往往是划重点,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效果不佳。
2.学的问题。
学生生源整体质量下降现象严重。自1999年扩招以来,生源质量明显下降。有些省连续几年录取分数线在100分左右。由于成人高考不设单科成绩,有的学生英语、高数只有几分,知识基础差。
自学落不到实处。函授教学特点是“自学为主,面授为辅”。自学是函授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没有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全凭学生自觉性,自学很难得到保证。
工学矛盾突出,函授面授出勤率低是普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单位以压缩编制、提高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普遍推行,学生请假难面授时间不能保证。
部分学生学习的动机不够明确。由于现有的用人机制不够健全,单纯地用文凭衡量人才,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只是为了获取文凭,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律性。
(四)管理不能与时俱进
1.学年制的管理制度缺乏弹性,不能充分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缺乏学习时间的灵活性和选择所需知识的自由度,不利于缓和日益突出的工学矛盾。
2.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不能与时俱进,函授教育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模式,往往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函授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相对滞后,管理手段明显落后,行政命令式、原始手工式的管理常在,管理的落后与不断扩展的办学规模极不协调。函授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为保障良好的函授教育秩序,要对现行不合理、不规范、不完善的管理进行改革。
3.函授教育基本教学主体是依托函授站和教学点,由于函授教学辅导办学地点分散,各站管理水平不一、教学任务不同,给主办学校的教育过程监督造成困难,部分函授站管理有章不循,加上有的站在利益驱动下不重视自身建设,不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在办学过程中学时缩水、放松要求。
二、函授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路
(一)构建函授教育新理念
党的十七大指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各种学习需要,使其充分发挥自己能力,进而获得社会自身发展的理想社会。我们理应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概念中构建函授教育新理念。函授教育发展的目的就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把个人学习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整合起来,使社会和个人的发展相互融合,同步发展。函授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求。尊重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他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不同需求,对其人力资本进行开发,提高其知识和技能,完善其人格,丰富其生活,让人的才能、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函授教育以其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点,必将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支重要教育力量,担负着重大使命。
(二)准确定位,办出特色
函授教育是否有活力,是否有竞争力,能否科学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定位,创建自己的特色。树立特色质量观,以特色取胜,以特色促发展。准确定位就是清楚认识自己学校的历史地位、办学环境、学科优势和现有水平,不一味的求大求全,要突显特色,创建自己学校函授教育的品牌,重点发展优势和特色学科,形成“拳头产品”,才能占领教育市场的领先地位,具有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河海大学函授教育特别注重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的建设,把以水利为主的行业特色注入函授教育中来,充分依托河海大学的在水利系统的优势地位、优势资源和学科特色,选定函授教育的“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两个专业作为特色专业给予重点建设,重点发展。这是河海大学函授教育的品牌和亮点,也是河海大学函授教育能广泛获得社会和市场的认可,具有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三)教学改革,提高质量
1.函授培养目标要根据建设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制定具有函授教育特点的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了精心设计。并随着社会科技发展的进程,适时更新、调整和充实课程结构和内容,融入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培养对象既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又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2.更新专业设置。函授教育作为高校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具有贴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为了主动与社会接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函授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改革、优化专业设置。新增一些应用性强,社会人力资源缺乏的相关专业,增加了函授教育的社会适应性,进一步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专业设置贴近经济发展,贴近社会需求是吸引更多生源的重要因素。
3.函授培养模式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智能开发方向转变。函授高等教育不仅要教给受教育者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更要突出创造力开发、建立创造性思维。
4.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形式上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行远程教学。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教育形式,其便捷、实时、灵活的交互式教学,具有传统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函授教育可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学校把名牌教师和精品课程隆重推出进行远距离教学。学生通过点播、课件下载、与老师交流,改变传统的函授教育形式。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将促使函授教育教学形式向全时空、远距离、交互式、个性化、大容量的方向发展,促使函授学生学习信息来源多样化,因而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展现了广阔的空间。
5.函授课程内容要精简,要有针对性、新颖性。要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水平,要充分反映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新趋势、新成果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要按照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来调整、改革。教材建设在函授教育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科学管理,促进发展
1.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缺乏弹性的学年制的管理制度弊端日益突显,一方面使学习者个人多样化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使学习与工作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生报到率和面授出勤率低,因而,必须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逐步实现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变。学分制是以选课制和弹性学制为基本特征,学生可根据自己时间和需求来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缓和日益突出的工学矛盾。也增大学生选择所需知识的自由度,有利于学习者的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快速成长。
2.以制度化建设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函授管理具有远距离、分散性的特点,要规范办学,使主办学校的教学计划完全落实,必须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建立一套完善、科学、操作性强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有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与教学管理质量。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使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制约,确保每一环节的规范、有序。使函授站办学行为规范,教学管理有章可依,教学秩序稳定。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制度建设,而且在管理制度、管理要求和执行方法上要做及时改进更新,使函授管理更合理。
3.管理手段现代化
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管理手段现代化。网络管理系统可提供许多技术支持。其一,教务管理系统,包括远程课程介绍、课程进度、学籍管理、函授站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和通知公告等。其二,教学管理系统,启动教学管理系统后学生在线时长、次数都有记录,并且能自动生成对其学习的评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生产、生活灵活安排时间,适时学习。不必受传统的函授教育面授时间、地点的限制,网络管理系统的运用必将提高管理效能。
(五)建立现代化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1.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现代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函授教育办学质量,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知识型劳动者和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关键。教师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掌握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动态和成果,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保持学科发展前沿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善于推陈出新。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手段,不仅给予学生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授之以渔”。
2.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现代素质、现代管理意识与能力的管理队伍,是实现函授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科学管理和管理创新在函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要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不断增强的现代管理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开拓能力、创新能力。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函授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和行政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