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地理学科教学方法

时间:2023-08-09 17:25:14

导语:在地理学科教学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地理学科教学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中学地理课全面恢复以来,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教师素质显著提高,教材建设不断加强,教学设备渐臻完善,教学改革也逐步深入,这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地理教学谈一些看法: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脱离不开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素质教育旨在“面向全体”和“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而已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较陈旧,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现行教材的特点.应大刀阔斧地改革教学方法,变注入式教学、题海战术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教材虽然降低了难度,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却有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显然不行了。现行教材编者的用心良苦,突出语文知识的趣味性,旨在创造意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自觉学习,教学方法应该体现这个意图;知识的传授应该是引导学生动脑动手,通过想一想、做一做扩大教学效果,而不能以偏题怪题让学生钻“牛角尖”;现行教材知识面广,伸缩性大,目的是要面向全体,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中一定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二、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一具民主和谐和学习氛围。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这忍俊不禁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有自由驰骋、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和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把学生视为自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地理的心理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心,敢于开口,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说不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我提倡六可以: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的可以补充,没想好的可以再想,不同意见的可以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问,对老师的教法可以提意见。这样,学生才真正享有自主、自由的权力。

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三、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教育

地理教材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地理教育的素材。教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要善于根据不同学段,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很好地发挥教材的思想地理教育的功能,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并强化学生的现代观念和现代意识。在这方面,应进一步搞好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通过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教学。如通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比较,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比较,治山、治水、改造自然成就的比较,家乡人民文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比较,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用事实雄辩地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

2、以国情教育为依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地理教学中,既要善于通过展示我国地理国情的优势,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要善于通过指出我国地理国情的劣势,例如:山区面积广大、自然灾害多发;许多地区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条件恶化;人口压力大,人均资源和各种产品占有量偏少;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还待于进一步加强,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等等,使学生在产生必要危机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难得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教育,达到让学生逐步树立无限热爱祖国,立志建设祖国,改变祖国面貌的雄心壮志。

3、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等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强化学生的全球意识、忧患意识、未来意识、开放意识、开发意识和创新意识等,从而促使学生思想素质的健全和提高。

四、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发挥学生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地理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刻板沉寂的的氛围。学生的课堂行为也就相应地被规范为: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讨论,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能发挥出来呢?

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让学生身体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时,借用媒体充分地利用脑、眼、手等感觉器官,反复地去体验。在理解教材、领悟人生意义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

第2篇

关键字:高中地理;学科联系;方法思考

【中国分类号】G633.5

引言:高中地理知识学习起来比较难,是因为高中物理知识与多种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是单独存在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高中老师应该根据高中地理所具有的这些特,把高中地理知识跟其它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把地理教好、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教育。比如,有些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如果单独用地理知识来解答很难解释清楚、让学生听明白,这时老师可以用思想迁移的方法,把其它学科的学习方法迁徙到物理学习中,并将物理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来解决地理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记牢物理知识,而且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1地理与多种学科的关系

1.1与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

用一些语文中的优美语句来说明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促使学生把地理知识记牢。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天上就是黄河的发源地,而“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指的就是地理当中的黄海。再比如,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说的是地球自转一周的路程约4万千米,正好是地球赤道的长度。在地理学习中多引入一些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自主参加学习的积极性。

1.2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地理学习中,如果涉及到计算方面的问题,大家无疑都会想起数学来,计算方面的难题更是需要数学的帮助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这就要求地理老师能够把数学方面的知识恰当的跟物理知识相结合。例如,当我们用倾角的知识来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数学知识,就要求我们将地理知识跟数学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再比如,在学生好没接触立体几何时,学习光线的垂直照射肯定不好理解,这是老师可以拿教室中的屋角和地面的位置关系来进行讲解,学生就明白了。显然,这些用数学知识解决起来就简单多了。

1.3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高中知识中,物理跟地理的交叉很多,高中地理学科中会用到不少物理的知识。比如,行星的运动、太阳发光的机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参照物等等。然而,就目前来看两者还存在一些知识脱节现象,这便成了学生思维拓展的障碍。例如,在地理课上,日食和月食的问题如果单独用物理知识就比较难解决,然而我们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决一下。日食和月食都是太阳光直射产生的现象。有所不同的是,日食是地球进入到月球后面太阳照不到产生的现象,而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的后面太阳照不到产生的。在不同经纬度上,人们除了不能同时看到日全食和日环食,其他都可以同时看到;地球上不同方位的人月全食和月偏食不能再同一时间看到。老师需要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1.4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地理方面的物质形成方面的问题单用地理知识不能很好的解释清楚,如果结合化学知识就能很好的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例如,云贵高原石灰岩地形不易保水,其原因如果用化学知识解释是: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与水形成了碳酸,而石灰岩与碳酸反应,形成了溶于水的碳酸氢钠,造成易漏水、不易保水的现象。这样解释学生就比较清楚的知道了此现象发生的原因,简单明了、易懂。

2.加强地理学习的方法思考

2.1与其他学科的沟通

相关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够很好的帮助地理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写教案时,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把本课程的知识牢记于心,面对学生的提问能做到游刃有余。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其他学科教材的阅读、知识的研究,与其他老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探讨。来确定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确定好学科之间的协作、分工。

2.2知识的迁移

在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各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用相关只是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例如,用“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优美的语文诗句来生动地展示冷天气;引用数学知识分析理解垂直照射、倾角、地球上距离问题等知识;用物理学的开普勒第二定律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速度远近点不一样的原因。运用各科知识的衔接、运用,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地理。

2.3设置问题的情境

应用相关学科解决地理知识问题。大家在语文课中都学过《两小儿辩日》,太阳到底是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作为地理老师,完全可以拿语文课中这个问题来引出地理知识中的相关问题。这样,可以深入浅出地讲解地球公转的有关知识,同时,又激发和促进了学生地理的兴趣。

结语:总之,加强高中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淡化学科间的界限,这对于新时代的新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这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身知识的学习,要扩大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修养、加强情感的渗透。让学生自己心中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建立,使学生能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辛继湘.课堂教学管理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3篇

摘要:据笔者的调查,在目前的地理教学和教研中,教师普遍忽视了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有关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更缺少教学的基本策略。本文主要探讨了地理学科思想方法教学的主要策略以及重视地理学科思想方法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 :地理学科 思想方法 教学

知识、能力与思想方法是学科学习的三大要素。要实现地理课易学易教,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就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学科思想方法教学。

一、地理学科的思想方法

目前,地理教学中涉及的思想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整体性与系统论思想

这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重要思想。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幔和地核等各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密切联系又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动态系统,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五大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口、聚落、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人文地理环境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并与自然地理环境一起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系统。

2.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位论思想?

这是人文地理的核心思想。地理教材中有关人类空间活动的章节中贯穿了区位理念。区位分析的一般模式是从自然与人文两大要素分析区位,具体分析时,应全面更要突出主导因素。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在地理区位分析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克服不利条件,扬长避短,同时还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即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3.地域空间性与尺度思想?

这是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地理空间概念包括地理事物所处的位置和范围,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及差异等,表现在地理空间方面的特征与规律。地域性通过空间尺度的选择来体现,地理空间尺度有大有小,并有一定的等级,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要对尺度大小进行选择。地理区域内部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是由尺度决定的。大小尺度间相互依存,深入了解地理现象要在大小尺度之间做相互转换。一般情况下,随着尺度的增大,空间异质性将会降低,即在大尺度上,较多地关注空间的整体性;在小尺度上,较多地关注空间的差异性。

4.综合分析法与比较思想

这是研究和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地理学科的区域性与综合性决定了综合分析与比较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运用综合分析法学习区域,具体思路与程序一般为:明确区域空间范围—综合分析区域自然特征—综合分析区域人文特征—归纳区域特征—区域开发利用评价。比较法常用的是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5.地图法

这是学习和研究地理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地图是最直观的地理“书”,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的种类和用途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地图法。

二、地理学科思想方法教学的主要策略

1.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方法

地理教学内容大致有两个层次: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深层知识即地理学科思想和方法。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相关的学科思想方法,会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再庞杂和零散,基本技能不再停留在浅层次水平。要注意,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基础知识的讲授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地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避免因单纯强调地理学科思想和方法而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

2.开展学科思想方法的主题式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有计划地进行一至两种学科思想方法的主题式教学活动。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某一地理思想或方法为主题,选择并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方法主题教学,一般适合复习课教学;二是以某章节、某单元、某模块知识的学习为主题,渗透学科思想方法,一般适合新课教学。

3.借助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思想方法的意识

在平时的作业、练习和考试中,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思想方法解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运用地理思想方法意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典型练习题和问题指导学生练习。

三、重视地理学科思想方法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重视地理学科思想方法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有利于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学素养,进而推动地理学科教学的发展。

第4篇

关键词:第二课堂;培养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70-02

由于第二课堂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与第一课堂不同,需要根据不同学科,规划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设计培训的实践性、专业性与综合性非常强,需要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勇于攻坚的精神与品质。武昌理工学院在第二课堂的电子创新设计教学中,根据电子设计项目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采用项目驱动法对学生进行培训,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探索,总结经验和规律。

一、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设计教学内容与计划

1.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设计培训。武昌理工学院电子创新设计培训面向学校工科专业有电子设计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培训目的是通过电子设计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参训学生的较强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装置和设备的设计、制作能力;使所有参加训练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创新的严格培训明显提高自学及创新能力。电子创新设计培训每年度招生200人左右,每届学生进行两个年度的培训,第一年度进行专业基础性训练,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最后选拔合格的学生,经过7、8两个月的暑假赛前强化训练后于8月底或9月初参加全国(省)的电子设计竞赛,第二年度的培训为工程项目设计训练,完成6~8个电子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设计教学内容与特点。第二课堂电子创新实践与传统的实验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实验让学生理解课堂上讲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而创新性实验是让学生在已经熟悉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并运用这些理论、技术和知识去完成某一作品。所以,根据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设计培训的教学目标与要求,经过几年的学习与摸索,学校制定了的一届学生两年度的教学内容与计划如下页表所示。

二、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设计的教学方法

1.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设计的教学目标。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设计,让学生具有电子创新知识和能力,必须让学生做到:①对所学的有关课程知识具有设计、安装、调试的基本能力;②对电工电子类、仪器类、控制类等专业所需的系统技术要有综合开发能力;③最重要还必需培养学生具备自我学习、研究、运用世界知名公司最新技术的能力。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设计实践活动的目标体现在自主学习习惯、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内化。

2.第二课堂单片机系统教学与工作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设计教学中必须做到:①针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安排理论课程,更多的是扩充新知识的理论课程;②安排的实验课几乎全都是设计、安装、调试和综合开发的实验课,不同的同学在设计、安装、调试和综合开发实践中所使用的技术、器件和方法千差万别。因此,这些实验课还包含和同学一起实验、进行大量的贴身辅导。③实验课还包含为学生讲解世界知名公司的最新器件、模块和技术,并教会他们使用。具体的操作中,电子创新设计培训从2009年开始,利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基本环节进行了细化,分为五个环节:项目基础理论的学习、项目任务的布置、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项目制作、项目过程跟踪、项目总结与讨论。电子创新设计培训第一年度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学生完成单片机理论与小系统的制作。在学生进行单片机小系统制作实践开始之前,指导教师会提出单片机系统设计制作内容、条件与要求,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资料的收集、查阅、预习、制作工具的熟悉。在此环节中,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在单片机系统的制作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只讲授制作中的重点、难点。采用开放性教学和引导式教学,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提问、讨论,教师也根据学生制作情况进行知识点的询问,以判断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的掌握情况。在单片机系统制作完成之后,每组学生上交项目制作报告、项目总结。整个单片机小系统的制作,安排4周的教学就可以完成。能够在1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系统作品,这应该与电子设计特色班的教学模式紧密相关。

3.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学习兴趣。第二课堂的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自主性、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分不开。兴趣是最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在电子设计培训的最初阶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在电子创新设计培训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从简单到复杂,学生能够看得到自己的学习与制作成果,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并且根据每一届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通过实践,学生自己动手做出实际作品,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认知得到提升,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了解决出现的新问题而不断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兴趣,能给他们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教学的本质就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从学生对电子创新设计的参与热情来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第二课堂目的是辅助第一课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开发学生潜质潜能。学生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课堂电子创新设计培训通过对课程体系的合理安排、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使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性。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试行办法.武昌理工学院.教字[2011]90号[Z].

[2]吴丽萍.对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3,(3)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与实践

初中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师资、课时、质量不令人满意,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地理知识的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因此对初学地理的学生来说,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从地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地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根据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总结出一套融感情、知识、能 力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结合我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来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一、重视“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目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 业的地 理课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强调记忆、缺乏地理情趣。地理专业的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过于强 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老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 。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老师,那么学生怎么会喜欢地理课?怎么能学好地理?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欢声笑语是指师生之间在地理学习上的共鸣,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地理学习的愉悦。欢声笑语进课堂,需要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由于年龄的差异导致的“代沟”,有些中老年地理教师容易产生责怪学生“不配合、不适应老师”的想法。其实应该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自己的心理年龄年轻化、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如何与学生产生“共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初中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二、重视新课的导入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新课导入”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 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导入要导入新课要注意:

(1)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统一性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 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人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 径和方法,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激发兴趣就是要使学生智力活动始终在一种强大的内 在动力作用下,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

(2)针对性。要揭示教材的主要内容,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如有位教师在讲“大陆漂移 假说”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好世界地形图,并将剪好的各大洲轮廓图准备好。上课后, 教师说:“现在全球的陆地分为七大块,有一个问题,请大家边看边思考。”说着就把剪好的南美洲的轮廓图 先放在该洲的位置上,然后将它逐渐向非洲的西海岸移动,学生们表现出惊奇的神态。“可以合在一起。”终 于有学生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是的,但这种吻合绝不是巧合,这一现象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发现的 。他通过调查研究,积累大量的论据,终于在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简介这个假说,是今天这堂 课的一个主要内容。”

又如讲“等高线和地形图”时,有位教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等高线地图,然后 提问:“这是某地的地形图,你知道哪里是山峰,哪里是盆地?选择怎样的路线上山是最佳的?”学生表示惊 愕。教师接着取出地形模型说:“这张图上反映的地形就是这样的”,学生们争着观看模型,兴趣很高。教师 接着说:“我们不可能处处都带上地形模型。但是只要能看懂等高线地图,就能知道各地地形的情况。这节课 我们就来研究等高线地图的画法和判读。”上述的新课导入借助教具和演示,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 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讲授新课作了铺垫。

(3)新颖性。老生常谈的材料固然有用,如麦哲伦航海等等,但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 能引 起学生们的兴趣,引人入胜。例如讲“时区”问题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9月24日凌晨2点27分 ,奥委会主席在蒙特卡洛宣布了有幸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城市。为什么一定要在半夜里宣布呢?这一时刻 ,北京是几点钟?怎样计算这个时间差呢?今天我们一起把它算出来。”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 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越大,效果越好。

(4)直观性。教学时教师要用直观教具或打比方的方法来讲解,把抽象的、远离身边的事物 ,不易理解的地理事物用模型或示意性的教具或通过音像教学表现出来。

三.重视技巧的力量

现代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践证明,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归纳总结出来的科学记忆方法和记忆术在学习中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就像训练其 它技能一样,记忆能力也可以经过训练而达到快速、准确、持久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先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可贵的记忆方 法,例如口诀、歌谣、谐音记忆法等等,都是一些很成功的方法。如:有关等温线、等高线的分布规律方面的知识既是教学重 点,也是教学难点。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分布规律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高低低高”。即 与同纬度、与两侧或与同一水平面的周围地区相比较,向高值凸的地方低,向低值凸的地方就 高。“高低低高 ”以化繁为简的手法巧妙地加以归纳, 使学生较易地对等值线的分布规律进行理解和记忆。等高线知识很抽象,用等高线模型图直观演示,较形象具体,学生当时也可以理解,但过 后学生却很容易忘记,尤其对于等高线的弯曲与山谷、山脊之间的关系更易忘记,运用“高低低高”(也可解释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来巧妙归 纳它们的关系,就易记不易忘了。又如:对于我国的的34个行政区划名称的记忆:

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 相 邻 湖北、广东 相 邻 广西 、河南 相 邻 河北 、山东 不 相 邻 山西

五江(疆)二宁青甘陕-----黑龙江 、江苏 、浙江 、江西、 新疆 ,辽宁 、 宁夏、 青海、 甘肃、 陕西

内蒙台海福吉安-----内蒙古、 台湾 、海南、 福建 、吉林 、安徽

云贵西四北上天-----云南 、贵州、 、四川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港澳好河山-----重庆 、香港 、澳门

又例:关于中国陆上邻国的记忆:

俄朝蒙哈巴(狗)--阿吉塔(朝鲜除外,七个与新疆相邻),与云南接壤的三个---缅老爷(越南);

关于中南半岛上国家和首都的记忆:老万越河捡金太慢泪满面(老挝---万象 越南---河内 柬埔寨---金边 泰国---曼谷 缅甸---内比都);

关于众多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汉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壮族,最少的珞巴族,但是人口在500万以上的除壮族和藏族外其余的七个就不容易记住,不妨把它们编为:蒙古(蒙古族)人回(回族)土家(土家族)是为(维吾尔族)了满(满族)意(彝族)地种禾苗(苗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技巧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四.采用“互动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时代在进步,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一次课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局面,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言,一本正经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平,从兰州到洛阳附近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学生的想法很幼稚,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容许该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他有大胆的设想的同时,老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同学住在“几”字形地区,你们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

新的世纪在呼唤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的基础教育。多媒体应用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把多媒体运用到教育工作中去,更有利于发展全新的现代化教育。多媒体应用在基础教育教学中, 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但运用多媒体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正确认识并及时地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解决出现的问题,才能发挥多媒体巨大的优势,使多媒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五、创编“原创题”,让学生感受生活

“从学生身边教起, 从学生感受到的事物教起”,既有 利于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又能有效地发 掘学生潜 在的学习智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积极性。创编 “原创题”和“传统题”,通过它们的比较, 创编“原创题”形式活泼有趣,更能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在生活中距离会产生美,在学习中距离则会产生体验的提升),使教学与 学生的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成功地践行了“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新教学理念。

如:例一:地球的自转轴--地轴

例二:地球自 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例三、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例四:地球自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追求和谐高效,教师就必须运用适合学生的地理课堂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如果每一位初中地理老师都能够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初中地理课程就可以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初中地理 教师就可以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教师,初中地理教学水平可以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教学论》(美)布鲁纳 著,姚梅林、郭安 译.2008年01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6篇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受传统的古板教学方式影响,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突出地理的现代化教学,可以在地理课程中选用多媒体教学,这通过在多媒体课件中添加图片、视频等网络元素,使地理课件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使得地理的讲解过程变得简单,多媒体教学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由于高中地理课程多、时间紧、信息量大。以前的地理老师在讲课前需要仔细备课,编好教案,在课堂中还要把书中的知识点用粉笔写在黑板上,这样一来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有时候教学内容还没有教授完就到了下课时间,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老师可以事先把教学内容制成课件,然后存放与计算机投影仪中,还可以把课件放到网上,在课上没有巩固好的同学还可以在业余时间在网上进行课件查看,这样一来既免除了地理教师课下备课的劳累,也增加了课堂上地理教师讲授的地理内容。

二、倡导课堂问题讨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当代的学生,受传统的教学过程影响,大部分都是通过填鸭式的教育走过来的,许多的学生在上地理课时发言不积极,更别说在课堂上展开地理问题讨论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讲,学生听,而不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一起用问题交流。如果学生不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问题,地理课堂的生命力不仅会被制约,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互动,进行问题讨论,并且现代的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课堂问题讨论,学生的地理思维得到了解放,个性也得到了张扬。对老师来说,课堂问题讨论意味着脱离了向学生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转向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这种形式在学生提高地理知识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地理教学水平。老师要单独留给学生表达自己地理观点的机会。学生有了课前和课后的准备,再通过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地理教育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地理课堂问题讨论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处理好问题讨论中师生间的关系。要做到讨论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处在指导者的地位。还要注意整个问题讨论不能偏离核心内容,以免出现脱离主题,自顾自说的情况。二是处理好独立性和课本知识的关系。地理课堂问题讨论使学生张开了口,课本知识让学生利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要知道,尽信书则无书,提倡学生不迷信课本上的知识,对课本中的地理见解、问题敢于提出怀疑。还要避免学生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课堂讨论上,避免对课本知识体系的认识把握不足,这样课堂效果不会很好。所以既要注意地理问题讨论的独立性,也要注意课本上的知识掌握情况,两者不可偏一而废。

三、老师对学生的进步进行及时鼓励

对学生进行鼓励也是一种教师经常采用用来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方法。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激励可以使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使人创造奇迹的导火线和催化剂。许多资料表明:对学生的鼓励要求以人为本,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学生的课堂回答,老师应做出激励性的,客观性的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效梳理,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根据相关资料表明,要使学生对地理这一门功课感兴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对这门功课入门,即掌握学习这门功课的方法。学生有了学习这门功课的方法,自然愿意去学习此门功课,并且是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以要时刻鼓励学生们在学习地理中取得的成绩,他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需要地理教师及时的进行认可和鼓励,以达到实现自我的目的。地理教师采用的以人为本的鼓励教学,它也符合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学生也容易接受,使地理变得更加具有吸引性。对学生要不断进行鼓励,不断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慢慢的引导学生对地理的兴趣,避免呆板教条的说教或严厉的批评教育。当众夸赞表扬可以实现学生的实现自我心理需求,批评说教可以使学生的自信心下降,丧失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一些学生在学习地理时可能感到枯燥和乏味,提不起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心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厌烦心理,导致了地理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这时教师不应过多的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而是采用肯定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增加其自信心,暗示鼓励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很好的掌握地理知识。

总结:

在新课标指引下,地理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古板教学模式,要求老师根据国家教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原则,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多的去思考、探索地理知识的殿堂,通过地理课堂问题讨论,老师鼓励式的点评教育,使学生更容易的学习地理知识,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曼霞.中小学地理的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J]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感交流;互助教学;有效反思;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4-0048-03

地理新课改深入课堂,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是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地理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情感交流在课堂中尤为重要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会有各种心理状态,有愉悦的,有紧张的,有厌烦的,有憎恨的……这些情感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对地理学习起着影响、调节等作用。学生的情感时刻发生着变化,上一秒心情是愉悦的,一瞬间也可能情绪一落千丈,课堂教学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只有在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才会高涨,思维和记忆的潜力才会挖掘出来,为了营造轻松平等的教学氛围,讲课时,我常常走下讲台,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学生也反映:当教师走下讲台,来到他们中间时,他们曾经出现了错觉:觉得自己不是在听课,而是正在和教师密切地交谈,甚至觉得我们谈的不是深奥的地理知识,而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我还注意到教师的目光有稳定学生情绪的作用,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总是报以信任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当学生答题不畅时,我用期待专注的目光使学生用心思索,当学生回答跑了题,我的目光表现出安抚和惋惜,当学生的发言富有创造性,我就投以赞许激励的目光。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的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预期效果。

二、运用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耶鲁大学的门口两侧各有一组浮雕,描绘的是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情景,一组是台上老师侃侃而谈,台下学生昏昏欲睡,另一组正好相反,老师酣然大睡,而学生却在台下争辩得不可开交。这组浮雕对我们教学指导意义重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单向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然而,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类师生互动将流于形式。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但一些老师常常把教师职业的性质和任务颠倒了。一个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学生学习的素养――兴趣、习惯和方法。我在互动教学中设计了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发现型:创设问题猜想假设分析探究论证评价。地理湘教版课本必修一中有许多原理、规律需要学生掌握,常规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原理概念,学生听,老师再讲例题,学生做练习或考试,老师再讲错题,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在被动地学,思维没有调动起来,所学知识没有经过自己咀嚼,这样教学的结果就是题型稍加变化,学生就傻眼了。为了避免这种结果,我采用了上述模式教学,例如,在《地质构造》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各地质构造的特点,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建造采石场、隧道、找石油、找地下水时分别应该选择什么地质构造,学生判断的时候也许会出错,但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他们经过激烈的思考和辨析,对本节课三种地质构造的特点了解得十分透彻,而且能够准确辨别它们,这部分知识已经植入他们的脑海。第二种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型:实际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现在高考试题多数联系时政热点、社会现象,复习到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时,往往采用这种模式教学,例如:在复习欧洲西部这一章节时,让学生先从网上了解与欧洲有关的时政热点,然后围绕本节有关知识,结合热点问题每人出两道相关习题,在课堂上,同学们随机抽题来回答,由出题的同学来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并作出解析。学生无论是出题还是答题都很积极,学习的热情达到极点。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

能把学生学习主体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就是老师最高的教育水平和艺术。我们的地理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传授地理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互动”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方面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有效的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质量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只能是工作的N次重复。 教学后反思并不是新东西,但新课标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并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在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后,把实践中和实践后所获得的信息,渗透到教案中去,进行修改和优化:记下课堂教学中的体会和感悟,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表现和反应,突发事件的处理;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从而在以后的教学力图完善。例如,有一次讲“地球的公转运动”这一节课,课前我精心制作了课件,课堂上通过动画演示了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和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状况。一节课下来,没有板书设计,没有师生、生生的共同探讨,课堂气氛沉闷,检测效果也差。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这节课的失败在于过度依赖多媒体手段,忽视了其他更有实效的教学方法。之后,我又用晚自习时间重新讲了这节内容,这次改进了方法,我和一位学生分别扮作地球和太阳演示地球运动,随后又将全班同学俩俩结合,分组各自演示运动,大家在演示中明白了地球公转运动的实质,我趁热打铁,又安排学生将地球运动的图手绘在作业本上,这次教学效果十分好。这次教训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考虑采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更科学、更合理地设计好每一节课。

四、恰当的多元化评价是保持课堂张力的手段

新课标对教师在课堂评价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想要有效地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挖掘自身潜力,就不能以简单的“对”或“错”作定论,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四种评价方法: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学生自我评价。四种方法并用,充分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首先,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是激发学生乐学的动力。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形成真正互动的学习,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允许学生对知识有个性化的解读。这样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活力。其次,学生互评是提高认识,促发灵感的手段。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学生互评时,往往是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这样更容易被同伴接受;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身也会加深认识,对问题的理解也会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自己的比较、分析能力;在对同学进行评价时,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第三,学生评价老师增强学生自信。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更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最后,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监督、反思、调节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评价自己,通过回顾自己成长的足迹,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提高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自赏自责中敢于肯定自我,提升自我,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不竭动力。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一、根据地理学习的特点,多引导学生读图、用图、绘图

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应重视对地理图像的运用,通过阅读、合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读图: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运用地图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便于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知识,降低难度,让学生更易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用图:引导学生读图不是说顺手拈来,越多越好,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认真考虑怎么使用地图才以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3、绘图:在教学中让学生绘制简化图,有利于学生对图的记忆和知识点的掌握。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和四大洋”一节的教学中,考虑到让学生同时记住它们的名称、分布和形状不太容易,而这一内容又是以后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知识点,所以我采用了首先读图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然后让学生绘制简单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并填图的方法。这样首先通过读图进行观察比较,再通过绘图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形状。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初中地理新课标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要在教学中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和启发很有必要性。

1、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有效地进行启发式教学。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一节的教学中,我以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学生在回答地图有哪三个基本要素这一问题时,没有出现我预想的正确答案,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回答“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指向标、图例”,这是他们从教材13页地图中得到的答案,这时候如果我简单地作一个纠正的话可能会让学生不解,于是,我让他们自己从教材的文字叙述中获取正确答案,再提问“指向标是属于哪一个要素的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理解又可加深印象。

在面对这种难度的知识点学习时,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得出正确答案,这时,如果老师直接说出正确答案教学效率不一定高,而且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采用教师引导,让学生自我纠正、自我评价的办法解决问题。在不断的追问过程中,不仅可以将学生引导到一定高度,而且还拓展了教师思维,提高应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教材前后内容的联系,让地理知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置有效提问。

地理学科的知识点不是零散的、相对独立的关系,这些知识其实都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教师要擅于寻找这种联系,在教学中体现这种联系,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结合乡土地理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势和地形》一节中学习五种地形时,在学生读图后提问:在这五种地形中,哪一种地形是贵州没有的呢?学生经过思考一般都可准确回答贵州没有平原,这时就可以将其余四种地形与实际相联系进一步追问,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贵阳市就是在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小盆地内,而贵阳到安顺一带分布着大面积的丘陵,贵州省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形就是山地,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及差别。

2、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有效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认为对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有效评价的必要性不亚于设置课堂有效提问,有效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答案的正确与否,优点和不足有一个较为的准确认识,对其准确掌握所学地理知识及下一步的学习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同时,如果教师擅长从学生的答案中去寻找闪光点进行及时肯定的话,也能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集中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既需要发散性思维,又需要集中思维,而更多地表现在二者结合上。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重视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相应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如在“利用经纬网定位”的教学中,由于该知识点比较抽象,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并不真正存在经线和纬线,而是为了准确定位某一点的位置,而使用了经纬网。在经纬网确定位置的图中,是“横纬纵经”,同时指出一些具体的位置,如北京的位置是116°E,40°N。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的位置是:103.4°E,31°N,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二、营造互动氛围

教师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把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边教学过程,变为师生双边的互动学习关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热情的激发,创设师生平等的对话、互动交流的氛围,加强师生相互沟通与交流,倡导教学民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世界第一大洲”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讨论“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知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千米);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④人口最多(约36.8亿);⑤有许多世界之最(如世界最高的大草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等,所以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这样,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在积极地、目标明确地讨论中,学习和掌握了新的知识。

三、培养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功的地理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乐趣的激发。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灵活选用讲故事、猜谜语、举实例、编歌谣、搞竞赛等形式,有意识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如学到“青藏地区”,可向学生展示2001年12月发行的《青藏铁路开工纪念》邮票,让学生知道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二期开工建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标志性工程,它的建成对促进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加强与沿海的联系,增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好学”,再到“我乐学”的递进转变,形成具有内在动力的良性学习机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有力的心理保障。

四、做到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