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土木工程市场分析

时间:2023-08-09 17:25:16

导语:在土木工程市场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土木工程市场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现场管理;安全管理;安全状况评价;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8-0178-03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市场管理及招投标工作的不断规范,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企业自身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施工项目部的管理。而项目部的管理重点又是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施工企业的效益与发展,所以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要想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就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组织施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为企业创造效益。

2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要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由来已久,也略见成效,但施工现场管理松弛混乱、“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人员伤亡事故屡有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不利于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多数施工企业在现场设立的项目经理都存在机构不齐全、人员资质偏低、管理制度不全、内部管理混乱等现象,导致工程施工中问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技术、材料、设备、安全和内业资料管理5个方面,具体如下:

2.1 技术管理

在技术管理上,由于工程项目的特点是线长面广、工程关键点多,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对新材料、新工艺掌握程度不够,不熟悉图纸、缺乏责任心,导致施工现场问题不少,经常是违规施工、不规范施工,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2.2材料管理

在材料管理上,项目部不能正确预见工程用大宗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往往是高价购进,造成材料成本增加。材料用量估计不准,材料组织供应不及时、短缺或进场材料不合格从而导致停工待料。在材料出库后无人管理,施工时无故损耗严重。诸如此类的材料管理问题,直接影响了工程施工成本,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

2.3设备管理

在机械设备管理上,项目部没有根据工程规模、工期要求和施工总进度计划制定合理的机械设备需求计划,出现机械设备配置不合理、进场时间不合适等问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不熟悉设备性能,缺少保养意识,让设备带病作业,使设备的利用率低、功效差。其实质是管理部门管理机制不完善,缺少对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意识。

2.4安全管理

在安全管理上,虽然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企业自身都强调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但是安全事故仍屡有发生,主要还是安全意识不强,各级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条例不落实,企业对安全不够重视,安全投入不足。

2.5资料管理

在资料管理上,造假、编资料、修改原始数据现象严重,资料缺失、不完整、收集不及时、不符合标准,以致资料失真、重新整理现象屡有发生。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施工人员不注意及时收集整理原始资料、数据,事后只能使用造假、修改等手段。

3解决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3.1技术方面

对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来说,由于所包含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较多,影响工程质量、进度的因素多,施工管理、施工工艺往往比较复杂繁琐。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根据投标合同及施工现场的需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方案。

1)组织项目部全体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领会设计意图,完善设计优化工作;在现有资源及气候环境条件下,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进度计划,从大到小,由线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

2)做好技术交底、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熟悉新材料特性,做到正确施工、规范施工,以求保证施工质量。

3)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确定科学的质检手段,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每一道工序,每一施工工艺是否达到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根据施工合同要求,积极配合与接受监理、业主及省市质监站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3.2材料管理方面

工程施工所需材料种类多、用量大,而且还经常有许多新材料、新产品出现。工程施工中组织好材料的采购和供应,加强材料管理,有效地控制材料用量。

3.2.1材料供应

市场价格瞬息万变,项目部材料管理部门必须及时了解国内外建筑市场的材料变化动态。根据施工图纸,做好材料用量统计,并根据对材料市场的调查确定料源;再根据施工进度组织材料进场,确保现场材料供应,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3.2.2材料采购

材料部门应尽早进行市场调查,广开材料进货渠道,实行货比三家,设法从厂家直接进货,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材料成本。建立严密的计划和调度体系,实行各项目之间材料统一调剂,加速材料资金周转,以确保正常施工。

3.2.3材料发放

项目部应制订材料出入库、领用登记台帐,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检查,避免材料丢失浪费,特别要对钢材、水泥这两种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

3.3机械设备管理方面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所需机械设备种类、数量多,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势必引起混乱,影响进度、拖延工期,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只有加强设备管理,减少设备闲置,降低设备使用维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才能降低施工成本,使企业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此,项目部必须做到:

3.3.1加强施工设备的优化配置

在工程准备时期,应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参照工程量大小、工期长短合理确定所需设备的种类、规格、型号和数量,制定出既符合该工程施工组织计划需要,又能降低设备费用的使用计划和严格的进出场时间表。对于租赁设备,更应加强租赁合同的管理,避免租金浪费。

3.3.2加强施工设备的使用管理

设备进场后,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设备性能、用途及特点,合理地组织调配,尽量提高设备利用率,避免窝工。施工设备使用中,要求设备操作人员正确操作,科学保养,精心维护,增强安全和服务意识,严禁设备带病作业,坚决杜绝为赶工期不保养设备的做法。

3.3.3加强设备的成本核算

设备管理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对各种设备运行台班、完成工作量、油耗及维修等数据做好收集整理、统计汇总工作,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考察设备运行效果,及时做出使用方案调整,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3.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

安全是效益之本,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很细致、艰巨的任务,对工程的效益有着极大的影响。做好安全管理,能起到保护施工现场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工程安全的作用;能起到减少和避免因意外事故导致巨大经济损失的作用,现代安全管理框架见图1。

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4.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部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岗位职责,设立安全奖罚措施,将有关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不可人浮于事,要形成人人讲安全、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

3.4.2做好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评价

可以从数量上说明分析对象的安全程度,使人们得出可供比较的概念。它能够准确地提示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对危险进行大致的分类,并针对系统的缺陷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规章制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人的生物节律、人的精力、人的条件失误率、人的意识状态可靠系统、设备故障率,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见图2。

此外,安全评价指标还可以指导管理部门有计划、有侧重的进行安全监督管理,使安全状况好的项目能够得到表扬,安全状况差的项目得到处罚并能及时监督整改,从而有效杜绝安全隐患。

3.4.3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监督检查是重要的防范手段,除了旬检、月检、季检及年度大检查外,还应经常进行专项检查和不定期突击检查。

3.4.4加强安全培训和安全交底工作

施工进场后,对所有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同时对操作层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做到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3.5资料管理方面

任何工程项目验收,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竣工资料,它是建设工程项目的永久性技术文件,是进行竣工验收,评定单位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资料的整理和收集。

3.5.1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设立专门的档案室和资料管理员,要求熟悉工程内业资料的有关规定及要求。严格按要求进行资料的归档,根据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对文件资料的有效管理。

3.5.2注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施工中发生的各类材料的合格证、质保书和检验报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设计变更、测量记录、试验报告、隐蔽工程报验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和工程签证,工程完工后的竣工图、验收报告等,均要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一收集归类存档,并在工程中积极与业主内业资料管理人员联系,弄清业主的具体要求与规定。

4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成效的途径与措施

在现今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由于规模大、工期紧、结构复杂的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愈来愈多,除了做好施工组织以外,做好工程现场管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与成效也是广大工程管理者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越是进度要求快,越是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途径与措施具体如下:

4.1提高施工现场全员的管理意识

从进场施工到竣工验收,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是一种持续的状态。若想施工现场能够保证一直处于健康运行的状态,需要在场所有管理人员都要有较高的管理意识。在众多的建筑施工优秀企业,抓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紧迫性已成为共识。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必须要有很高的管理意识,但仅是一个人不能把管理工作做好并持续下去,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企业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化施工现场管理意识,不断升华企业职工的施工现场管理意识,对全面推进施工现场管理非常重要。

4.2完善及强化现场管理制度

凡较大的建筑业企业在施工现场都会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都是通用的,根据不同地区的管理规定,相应的改动不会很大。但建设速度加快后所带来的问题,就不得不考虑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了。一些细节需要根据工期、现场条件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同时要让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彻底摆脱以往的固有模式,做到真正理解新的管理规定,才能将这些规定制度落实到位。

4.3管理队伍要建立可持续的人员培养机制

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精干队伍,降低工程管理成本,改善工程面貌、工程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机制,提高管理单位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施工单位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委托代培、定向培养、智力引进、岗位兼职等)引进专业性管理人才,做好新老职工帮带练工作,吸引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加入到工程管理行业中来,改善管理队伍的人才结构,为施工单位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管理队伍年轻化,这也是适应当前发展速度的要求。

4.4更新现代化管理的观念,从效率中求效益

施工现场的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平面网络规划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融入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有助于提高现场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施工现场,确保交叉作业中减少冲突,实现施工进度的大提速。使用高端电子设备管理施工现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将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根本方向。施工现场实现立体式、全方位管理,也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施工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4.5打造绿色生态的施工现场

现代施工已不再一味追求速度与最终成品,更高的标准就是绿色施工,即在施工现场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根据《绿色建筑设计导则》中的技术指标,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上要达到“四节一环保”的标。如此不仅能使工地形象得到提升,而且更加便于进行施工过程的综合调配,为施工现场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例如:在控制方面,对于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操作过程、施工对象等,要制定控制扬尘的措施,工作面内扬尘目测高度小于15m,并不扩散到工作区域外。在场地四周隔挡高度位置测得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在加快建设速度的大形势下,更应该把文明、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做好,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站稳站牢。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到位,可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成效,为安全、文明、高效的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管理、招投标工作不断规范的今天,我们只有通过重视企业管理,加强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通过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发扬同心协力、团结合作的主人翁精神,多创精品工程,提高企业的实力和声誉,才能在建设市场中多承揽工程,多创造效益,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钟敏.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途径及其重要性[J].科技资讯,2006,18.

[2]万军,汪海,沈林.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建筑安全,2007,3.

第2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岗位分析;能力分析与分解;创新培养模式;工程能力

作者简介:初明祥(1963-),男,山东诸城人,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山东泰安271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J20110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14-02

21世纪,我国土木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土木建筑业企业对土木建筑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表现得非常急切,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期望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除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外,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土木工程施工企业项目部的各种技术管理工作岗位,使企业能快速适应我国土木建筑业的发展需要。为此,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主动服务于土木建筑业发展的需要,自2004年起对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实践,确立了面向土木建筑业企业施工和管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了“素质高、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创业能力强、团队意识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的规格定位,建立了注重岗位针对性、以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以专业或技术岗位群所需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专业教育与行业岗位、行业执业资格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工程能力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理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岗位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通用类专业,其面向房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等专业方向。我国各本科院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由于其建立的背景各不相同,在大土木专业背景下设置的专业方向各有特点,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应用型教育还是学术型教育,普遍采用的都是通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调查发现:不同院校及不同层次的土木工程本科毕业生,除专业理论深度存在一定差别外,都存在着实践能力不足、单项技术能力熟练程度不够、代表土木建筑业新技术趋势的技术掌握有限、对与国际土木建筑业接轨的知识不了解等诸多问题。

同时调查还发现,我国目前土木工程行业从业人员已达8000多万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仅占5%左右,而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3%左右,其中设计与施工方面的从业技术人员大部分为专科及其以下层次的院校毕业生。由于行业技术人员自身对土木建筑行业知识层面的认知程度、职业素质及业务能力缺乏,从而制约了土木工程行业的技术发展,行业急需大批层次较高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因此,根据土木建筑业企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能力和岗位设置的要求,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培养确定主要面向的岗位(群)如下:

(1)土木工程设计人员:负责土木工程方面设计和设备选型工作。

(2)工程技术负责人员:负责土木工程项目内业管理,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现场技术交底、质量管理等工作。

(3)工程施工负责人员:负责土木工程现场生产、人员、材料及设备的调配与安排工作与施工测量工作。

(4)工程造价负责人员:负责土木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计算、预决算工作。

(5)项目经理:负责土木工程项目的资金、人员、材料调配,负责对工程项目实施全面管理。

二、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力分析

土木建筑业企业对土木专业人才的需求表明:现代土木建筑业企业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能够将工程图纸转化为工程实体的技术实施型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另一方面还需要较多能适应不同岗位、土木建筑市场需要的且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及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工程管理型高级技术人才。

1.目标能力分析

为实现培养目标,达到现代土木建筑企业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1)具有较高的个人能力素质。包括:较强的口头、书面交流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准确的市场分析以及灵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熟悉财务、金融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合同、规范标准的理解能力。

(2)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如熟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手段及能进行运用的能力,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管理的能力等。

(3)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如一般土木建筑工程的设计能力,工程量计算与预决算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施工一线生产、人员、材料的调配能力及设备造型、布置、使用能力等。

(4)具有依靠科技进步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及新设备的能力。即应善于学习,了解建筑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具有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加以运用、推广的能力。

2.目标能力分解

为培养学生达到上述四项基本能力,一方面设置相应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另一方面设置实践性教学,通过提高实践技能和工程能力来实现。

(1)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协调能力、合同及法规、法律知识及交流能力等。

(2)制图识图能力:能够绘制、识读各类土木建筑施工图。

(3)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编制简单程序,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及软件应用,并能用计算机进行绘图。

(4)外文资料的借鉴能力:在能够听、写、读英语的基础上,达到阅读、翻译英文资料的能力。

(5)管理能力:包括建筑工程预算能力、工程项目承包能力、施工现场管理能力。

(6)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进行土木建筑工程设计、设备选择与设计、材料选取的能力以及编写技术文件、资料的能力。

(7)施工组织能力:在施工现场能够组织调配各有关人员、设备、材料进行建筑产品施工的能力。

三、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由于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各专业能力的培养又由相应的课程来完成。因此,在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时反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上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案设计

(1)根据社会需求,突出土木工程的职业性、行业性特点,合理确定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生的主要从业方向及业务范围,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生的主要从业方向为房屋建筑工程,主要面向施工项目部的岗位(群)以及附属专业方向岩土与道路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人员,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

(2)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根据本专业毕业生从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在广泛征求现场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首先分析毕业生从事业务范围内完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各项能力、整理出毕业生能力结构表,再根据能力结构和再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继而再依据企业对毕业生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综合确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3)依据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结合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建立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既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和岗位针对性又有较广泛的岗位适应性、既有毕业就能顶岗的主方向又有较宽的知识面、可满足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的多个辅助方面的新的教学模式。

根据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对理论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构建。在职业能力方面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在考虑理论课程体系时,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同时满足社会需求和就业需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构建。在构建过程中强调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但又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完成专业知识传授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任务;强调按实验技能训练、操作技能训练、岗位单项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各自的特点来组织实践教学;强调技能训练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考核、技术等级鉴定相结合;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围绕培养目标,采取各种改革措施,确保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的特色和教学质量。

1)采用先进科学教学的方法教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

2)编写与新教学体系配套的理论课教材、实践课教材,制订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完善配套的教学资料。

3)建立和完善与新教学体系配套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以及配套的教学、考核机制;实行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技能资格证书等多证制的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实践的能力。

4)建设满足教学、专业建设需要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如努力改善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培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环节教育能力,并从企业引进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等。

5)校企联合、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通过岗位生产实践和科技服务培养专业人才。

6)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7)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与新教学体系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确保教育质量。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在组织实施时将整个教学内容划分四个模块进行。一是培养个人能力综合素质模块,包括人文社会、法律知识、职业道德、身体素质等知识的基本能力方面模块。二是专业技术基础模块,强调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能力及相关领域活动能力、外语资料借鉴能力、制图、识图能力等。三是技术能力模块,突出工程设计能力、施工能力等。四是管理技能模块,突出管理、财会、金融、招投标决策、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严格按人才培养设计方案进行实践。

四、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能力及社会评价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7年来,由于能够与国际、现代土木的技术要求相适应,注重能力培养,突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主要表现为: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模式对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自学能力培养、人格品质的塑造、实践能力的提高及个性发展五个方面有较好的效果;理论教学既注重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讲授,又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理论的能力,学生实际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实践性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毕业生获得了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应用能力考试初级证书、工程测量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建筑CAD资格证书、项目管理师资格证书等;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已毕业四届学生,已普遍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和高度评价,学生就业率连续在95%以上。

五、建议与结论

通过几年对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我们深深认识到:培养适应新技术与施工设备、满足现代土木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其培养方案及模式必须立足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突出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创新实践中主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新理论教学体系。在构建创新理论教学体系时,应依据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化组合,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二是创新实践性教学体系。在构建创新实践性教学体系时,应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对实践性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各类实习及设计的教学体系等。

三是创新课程模式。在构建课程模式时可将课程分为“综合素质课”、“基础理论课”、“技术能力课”等,使课程体系有利于完成培养目标。

四是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双相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技术推广应用”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课堂―现场―课堂―实践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让教学充满活力。

五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建立合适的政、产、学、研、用一体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能力提高,为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小理,姜超,等.“一线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2]钱国英,马建荣,林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教学组织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第3篇

关键词:林业;可行性研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16.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工程”一词在林业上使用频率很高,但与建筑领域的“工程”比较,显得有些见拙。根据笔者多年参与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结合宁夏林业建设的实际,谈谈建筑工程造价对林业可行性研究的借鉴及应用,找出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存在哪些问题,提出弥补的对策和措施。

一、现状及特点

宁夏林业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基础产业,生态效益是巨大的,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处在首要的地位,社会效益主要体现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而经济效益不明显,建设投入与经济产出悬殊较大。

1.现状。宁夏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三面被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苏三大沙漠围合,属典型的土地沙漠化类型。据统计,全区有13个县、40多个乡镇、600多个村庄、13.2万公顷的农田、121万公顷草场遭受沙化危害。境内分布有贺兰山和六盘山两大主要山脉,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天然林保护基地。贺兰山是中温带半干旱―干旱地区山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六盘山是重要水源涵养林基地。

2.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态公益性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经济效益不明显。二是林业工程点多面广,投资大,周期长。三是造林季节性强,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受地形、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大,森林易遭受火灾和病虫害危害。四是营造林工程单位面积投入标准低,国家投资和各级财政配套资金主要用于种苗补助,其他如整地、种植、管护、抚育主要依靠群众投入。

二、作用

林业工程建设分为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世行项目增加预可研阶段)、作业设计阶段、造林施工招投标阶段和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其中可研质量的高低,对整个工程至关重要。在项目管理中,可研的作用体现三个方面。

1.可行性研究是林业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林业工程可行性研究要阐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条件,要明确工程建设目标和技术指标;要重点阐述营造林或非营造林项目、公益林或商品林项目建设方案,针对性提出选址、布局、技术、辅助设施方案,对于林产工业项目要在职业卫生、节能节水、安全消防等环节作进一步分析;要结合项目实际,找出项目风险点,加以辨识和识别,分析成因,提出防控措施,做好市场调查,力求使估算符合实际。

2.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资金筹措的重要依据。针对商品林项目或林产工业(葡萄酒庄)项目,林业工程可行性研究要在现金流量、资金时间价值、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利润、基准收益率确定、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融资方式、债务筹资、费用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方面做深入分析。这一章节内容与建设方案构建了可研报告支撑骨架,是政府项目财政预算和社会融资的依据,也是银行及担保部门资金借贷审核的重要依据。

3.可行性研究是林业工程合同履约的必须要件。在土木工程等领域,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与建设部等部委局早就颁布施行一系列规范性合同文本,如勘察设计合同示范文本、施工阶段合同示范文本、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设备采购合同示范文本等。这些文本由合同协议、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三部分构成,对合同履行监督、工程质量、纠纷解决起到严格规范约束作用。而在林业领域,除外援林业项目参照合同文本外,几乎没有颁布过林业合同规范性文本。因此,现阶段林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合同履行的必须要件和重要补充。

三、问题及对策

有的项目虽然竣工,但效益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宁夏林业工程造价制定工作滞后。

1.问题

(1)可行性研究涉及相关学科还不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一个行业的成长都与其他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林业工程也不列外,造一片林子,就会涉及到水利、道路、桥梁、建筑物等。拿到一个咨询项目,首先要选择由林学、水利、土木工程、经济学方面专业力量组成一套“专班”。但在实际工程咨询中,往往是清一色的林学人员,难免存在顾此失彼。

(2)可行性研究深度还不够。林业项目与土木工程项目相比,深度显得不够。表现在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不完整,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不完整,文字描述的多、量化数据的少。

(3)可研报告核心内容偏少。公益林项目可研报告内容一般由项目概要、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效益与风险分析、保障措施和结论组成;商品林项目可研章节上有所变动,诸如建设条件、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项目管理与组织运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效益分析。个别咨询项目,建设方案内容较其他篇章阐述的不多,财务评价、经济效果分析的内容偏少,有的一带而过。

(4)可行性研究缺乏独立性。从部分可研报告上看出,往往站在咨询者自身利益的角度,投业主所好,掩盖矛盾和风险,为“可行”而研究。如有的有意压低建设投资额,降低投资估算;有的有意压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的不分析风险,或有意降低风险。有的低估投资预算,高估收益,夸大技术和产品的先进性,缩短建设期和效益回收期。

(5)林业工程造价制定滞后。2008年国家林业局首次出台了《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宁夏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林业工程造价,尚未建立林业工程量清单计价体系。

2.对策

(1)搞好林业项目市场预测。在“互联网+”的时代,经济呈现全球化,只有“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通过对市场的容量、价格、竞争格局的调查、分析和预测,确定商品林或林产工业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市场调查要把握住需求、供应、消费和竞争者调查,市场预测要重点解决好商品林投资方向、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和价格预测。要运用SWOT分析方法,结合项目自身实力,分析外部环境带给项目机会和威胁,制定最佳的建设方案。

(2)做好林业项目财务评价分析。针对公益林项目,财务评价的目的是解决项目的盈利能力,针对商品林项目,财务评价的目的是解决项目财务的生存能力。分析评价分为准备、融资前的分析、融资后的分析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要编制建设投资估算表、流动资金估算表、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融资前分析要编制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项目投资回收期,根据分析结果,如果项目效益符合要求,考虑融资;如果项目效益不符合要求,就要修改方案设计;融资后分析,要编制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和建设利息估算表,编制项目资本金流量表和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找出敏感性因素和风险等级,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措施。

(3)重视林业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生态造林、经济林栽培和葡萄酒庄等项目受自然条件和市场竞争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通过产品生产收入和造林抚育、苗木栽培、设施投入和土肥水管理环节费用与产量之间变化关系,找出盈利和亏损之间的转折点,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盈利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越小。林业项目风险主要来自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和信用风险,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决策和风险应对,有目的进行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避免投资决策失误。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控制途径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支柱产业,关乎国计民生,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在建筑工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工程造价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在概算、预算和决算上长期存在“三超”现象,这对建设工程投资的效益管理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要想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必须确定合理、有效的工程造价途径,不仅要合理地预算项目投资,而且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也要合理,控制好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

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工程招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竣工结算阶段,我们要始终将工程造价贯穿于各个阶段,切实有效地控制好建筑工程造价。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决策,可以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项目决策不仅影响工程造价,而且关系到建成后的经济效益。

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决策结算设计很多行业,并且包括很多经验数据,工作量也很大。在对造价控制的过程中,要有经济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市场分析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土木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人的参加,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为指导;数据要真实、科学、可靠,从而确保造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3.1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对现行的设计方案招标办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在方案中,设计者要提供方案设计概算,明确概算控制经济指标,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提高经济指标的权重,改变过去的评标办法,即忽视经济指标,只重技术指标。对现行的设计取费标准进行改革,结合实际的实施情况,制定必要的奖罚措施。

3.2加快推广设计监理制度

主管部门不仅要做好政府监管工作,还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条件,对人才的引进、培训、考核和注册工作要加强监理,对监理工作的职责和收费标准要明确设计;其次,为了保证设计监理的推广力度,可以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从而为设计监理的社会化、市场化创造条件。

3.3优化设计方案

通过优化设计来控制造价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控制投资不等于减少投资,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平衡和调节,不仅要积极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同时要防止投资扩大和超支。方案最好不等于造价最低,不能过于注重节省投资,好的设计方案是先进技术、优越功能和最优性价比的有效融合。

3.4减少设计变更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操作:(1)严禁擅自利用设计变更扩大建筑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设计标准,在不影响项目功能正常发挥的情况下,严禁设计变更;(2)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要认真对待,及时核算有关设计变更的造价,多方案比较,遇到有问题或者费用过高的项目应重新定夺,不求快,而应求精。

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4.1科学合理地编制标底

建设单位拟建工程投资的底数叫标底。对于没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找有资格的咨询单位代编;有条件的尽量自行编制。在标底的编制过程中,要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到实事求是,保证标底编制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

4.2确定合适的发包方式

对于发包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来确定,从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当然,尽管发包方式不同,但都必须进行招标,引进竞争机制,使各施工方在保证最低的企业利润情况下,报出非常优惠的价格,禁止议标或变相议标。

4.3制定严密的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合理招投标

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不仅可以使工程造价更合理,而且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因此,在招投标过程中,透明度要明确,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投标工作放心,体现公平的市场竞争体制。

4.4慎重选择施工队伍

选择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规模和技术要求认真挑选。那些技术、资金、施工力量雄厚的施工企业,适合较大而复杂的工程,对于以下小型项目则可以选用较小的施工企业。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大公司报价高、不重视小型项目工程质量的情况。

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5.1施工中设计变更的控制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务必在开工前对设计图纸认真审核,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在图纸会审阶段解决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从而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甚至返工,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5.2确保签证质量,杜绝不实及虚假签证的发生

为防止此种情况发生,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及时办理工程签证。

(2)客观、准确地描述签证。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对不能在图纸上确定工作量的隐蔽部位,要标明几何尺寸,另附简图。施工图以外的现场签证,要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者原始数据,不能简单地签证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5.3认真对待索赔和反索赔

索赔现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实际损失,应由对方承担责任,并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的要求。建筑单位反索赔包括工期延误、施工缺陷、业主合理终止合同或承包商不正当放弃施工等。

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竣工决算这最后一道关口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建设单位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等,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佳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人员必须秉公办事,坚持原则,从严把关。工作中应坚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变更内容的具体做法,熟悉工程变更、增减工程量情况,为决算审计打下基础,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只有坚持严格的办法和程序,才能保证决算的真实性、严肃性。

结语

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项集管理、技术、质量、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工程每一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工程项目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存在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对保证和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志声.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山西建筑,2008(2).

第5篇

关键词:进境;原木树种;分类鉴定;用途

1引言

近年来,我国木材进口量与日俱增[1],据海关数据统计,年均进口量近4000万m3,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达70多个,主要来自东南亚、北美、俄罗斯[2]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品种主要为松木、杉木、红木等品种,总体呈现出品种新、材种多、材质差异大、价格差异大的趋势。加强进口木材材种鉴定的研究,对规范木材进口监管,完善执法部门执法依据、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进口原木分类鉴定的意义

2.1维护贸易公平,规范进口木材监管

进境木材树种鉴定是核对进境木材货证是否相符的首要前提条件。当前进口木材检验大多侧重于数量检验,而对于品质和树种的检验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同时,由于涉及的树种、进口国家较多、国内外标准不同、货物来源复杂,以及进口商逃避关税、贸易欺诈等原因,造成货物口岸申报不实现象时有发生。一般来讲,进境木材申报树种不符案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国外发货商恶意欺诈,将低价值甚至毫无价值的木材冒充高价值木材发往国内。另一种情况是国内收货人或者报检公司的伪申报行为。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收货人或者报检公司因为贸易单证资料有误或者报检人员疏忽大意导致的申报不符,但也有部分是由于进口商或者报检单位为利益驱动,故意用低价值树种申报高价值树种以偷逃国家增值税及检验检疫费用。

新的形势下,加强进口木材材种鉴定和检验技术的研究,为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为合理利用木材垫定基础

尽管当今世界已发展生产了多种新型建筑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但由于木材具有其独特的优良特性。所以,木材在建筑工程尤其是装饰领域中,始终保持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林木生长缓慢,我国又是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这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需用大量木材,形成日益突出的矛盾。因此,进境的原木在建筑工程中,一定要做到经济合理地使用,做到长材不短用,优材不劣用,并要加强对木材的防腐、防火处理,以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年限。同时应该充分利用木材的边角碎料,生产各种人造板材,加强对木材的综合利用。

木材可分为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两大类。本文以京唐港口岸进境木材为例。介绍几种不同材质木材的主要用途,京唐港口岸进境的原木主要为云杉、落叶松、桦木、铁杉、花旗松、冷杉、辐射松、橡胶木、壮丽冷杉、银冷杉等十余种,其中云杉、冷杉以及各种松木等是针叶树材;桦木是阔叶树材。以下举例说明根据木材材质不同可用于不同用途的木材特征[3](表1)。

树种特性主要用途冷杉松科,心材白色,浅黄色或浅褐色;与边材区别多不明显。木材结构中粗冷杉的木材色浅,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无正常树脂道,材质轻柔、结构细致,无气味,易加工,不耐腐,为制造纸浆及一切木纤维工作的优良原料,可作一般建筑枕木(需防腐处理)、器具、家具及胶合板,板材宜作箱盒、水果箱等云杉松科,心材浅黄褐色;与边材区别多不明显。木材轻(气干密度多为04~052g/cm3)。木材纹理细,质坚,能耐水,供桥梁、家具用材辐射松松科,心材浅黄,黄褐至红褐色;与边材区别明显或略明显。生长轮明显,早材至晚材多为急变。木材重量多为轻至中(气干密度约0.5~0.7g/cm3)辐射松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加工各种人造板,辐射松木材纤维长度,良好的材料和纸张生产,可以生产薄叶纸,印刷纸,包装纸,新闻纸,纸和其他纸制品,辐射松原木色,柔和,握钉力强,是一个很好的家具用材,辐射松具有很强的抗腐蚀等特性,辐射松容易巩固和染色的特点,适合加工各种工艺品和精细加工产品,辐射松木材与木馏油钠处理,可制成铁路枕木,土木工程材料,辐射松密度,结构均匀,收缩效率平均,是优质的软质材料花旗松松科,心材因立地条件不同,材色变化很大,从浅黄,桔红至深红;边材色浅。,木材重量中等(气干密度约0.53g/cm3)材质坚韧,富有弹力,保存期长,是良好的建筑及器具用材铁杉松科,木材浅黄白至浅黄褐色,晚材常具玫瑰色,有时带紫;边材色浅。木材轻(气干密度约0.47g/cm3)铁杉锯成木板材,木质硬,不易变形,经常被土建工程用作胶合梁,模板支架。铁杉色调、光泽和硬度的均匀经常被用制成细木工产品;它表面触摸光滑,无异味、无树脂,被用于桑拿浴室的面板。另外,铁杉易防火,被用作剧院、大型购物中心等建筑的面板。铁杉易于上漆、强度高、稳定性强,被用于门窗和扶梯

3木材鉴定方法

一般来说,木材识别分为宏观识别和微观识别两种方法。

3.1简易宏观识别方法

宏观识别是将试样横切面用清水润湿后,在肉眼借助放大镜,观察宏观解剖特征及表观特征,依据所观察到的宏观构造特征识别木材。经常通过识别心边材、生长轮、导管、射线与轴向薄壁细胞的大小及排列方式进行识别鉴定,同时抓住管孔类型、木射线粗细并结合材色、纹理、花纹、气味、质量和硬度等进行综合判断。宏观识别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海关和质检等现场执法操作。但对进口热带木材,此方法有局限,仅能识别到科[4]。

3.2微观与宏观结合识别方法

微观识别技术是指将厚度为15~20μm的横、径和弦切面的切片,经蕃红溶液染色、梯度酒精脱水、透明处理后制成切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类组织细胞的形态与排列。由于涉及了木材识别的许多特征,提高了原木种类识别的准确性,缺点是过程繁琐复杂。因此对于难辨认或有争议的木材,须将宏观和微观识别相结合,并结合已经正确定名的木材标本的切片进行比对[4]。

3.3物理或化学法辅助识别方法

如异色桉和边缘桉,将火柴棍大小的木材燃烧,以灰烬的性状区分木材。燃烧后前者全部灰化,色白灰,后者成为黑炭;如紫檀属木材,将木屑的浸出液置于阳光或灯光下观察。其水浸出液在反射光下呈灰棕色,在透射光下为黄绿色或蓝绿色,如大叶南洋杉和南洋杉的浸出液,加入浓硫酸后,前者呈粉红色,随即出现橙色沉淀;后者形成白色沉淀。

4结语

随着我国原木进境量的日益增长,原木材种也日益丰富。充分做好材种鉴定,不仅关系到贸易双方切身利益,更体现了检验检疫机构的公正权威性。因此,必须在深入研究不同树种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鉴定方法,及时、快速、准确的对进境原木材种进行鉴定分类,保证原木进境的顺畅和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5]。

参考文献:

[1] 康芬芬,魏亚东,黄庆林,等.2008年天津口岸进境原木情况分析[J].植物检疫,2009(5):42~43.

[2] 张生忠,蔡万伦,李金甫,等.2008年上半年我国进口木材市场分析[J].林产工业,2008,35(5):3~5.

[3] 陈维强.正确识别原木树种的原理初探[J].广东科技,2013,2(22):103~104.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阶段我国工程造价体系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造价管理及控制已经成为投资管理的基础工作。基于此,为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成本投入,必须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每一个阶段都实行严格的管理及有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工程造价是指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工程投资费用。一般来说,建设工程都具有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产品单件性、固定性等特征,使得建设工程的造价复杂多变。因此,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及管理关键在于控制工程造价的几个重要阶段,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在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非常激烈,招标方和投标方为了自身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常常运用一些不当的手段。同时一些企业为了在工程招投标的关键时期能够中标,利用一些破坏招投标市场秩序的行为,对一些建设单位实行收买,有意利用低价来获取中标。同时常常在施工中采用偷工减料的方法来减少工程施工成本,从中获取较高的经济利润。这种方法最终致使建筑工程质量不能达到标准,甚至会引发人员伤亡事故,在社会上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创造科学、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管理,不仅是为了降低工程成本,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合理优化建筑工程资源,体现工程资源利用效果,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工程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使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2、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建筑业自身特点的影响,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造价行政主管部门多为直接式服务,采用政府定价,缺乏竞争性。造价多为事后算账,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依附于建筑设计师,未能发展为独立的行业。目前造价控制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结算建安工程价款,而没有把重点前移到设计阶段。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的作用,而且目前取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数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后果。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经济观念和造价控制意识淡薄,使得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以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我们现在的任务应当是把现代化造价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结合起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工程造价的编制水平。

3、如何控制建筑工程造价

3.1、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及管理

建设项目决策是投资行动方案选择及决定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项目决策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造价和项目完成后的经济效益。在管理和控制建筑工程决策阶段的造价时,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及行业,同时在人员管理中也涉及了多个行业,如建筑工程的规模较大,需要的经验数据信息等都很多,此时就会增加工作量,为确保工程建筑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根据施工项目各个环节的不同及特点,进行不同人员合理性配置,具体作业施工时,必须由经济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土木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造价工程师、财会人员等对工程造价进行准确分析与确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有效性,使其能够准确有效地为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服务。

3.2、工程造价管理的设计阶段

通过对有关数据的了解可以得知,工程造价中的设计阶段在整个建筑工程中仅占2%,但是该阶段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影响达到75%以上,因此可以得知,设计阶段作为工程造价中的阶段之一,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工程项目在建设时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其中包括工程的整体规模、工程的设计结构、工程中设备的型号以及工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等。在设计阶段,有70%的工程造价在建设项目中是比较合理的。实行工程设计的投标以及招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设计单位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项目的竞争,并且还能适当的缩短设计的周期,使设计的质量得到提高。除此之外,还应该对限额设计进行大力推广,使限额设计与设计方案进行紧密结合,从而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促进两者的发展。

3.3、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周期最长、范围最广的一个时期,也是工程造价控制可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最大的一个时期。具体来说,加强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应该重点把握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3.3.1、加强对工程合同的重视

将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部门的工程施工责任以法律合同的方式肯定下来。在编写工程合同的过程中,要对合同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等写入合同,通过严格的合同制度来避免工程造价的超支。

3.3.2、加强对工程施工工艺的重视

建筑工程施工的工期一般都比较长,通过积极优化工程施工工艺来加强对工程工期的合理安排和对工期进度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把握,还应该努力提高工程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对施工预算的编写和执行的能力,加强对编写施工图预算的重视,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人力物力资源的配置来对工程施工中的变动因素进行控制,尽可能保证工程施工不延期,避免工程造价超支。

3.3.3、确立完善的现场签证制度

现场签证制度是现场管理人员了解现场变化的工具,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它能够反映工程造价的变动。

3.3.4、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控制

作为工程造价直接费的组成,其市场价格的取定、采购方法等都应该有详细的约定,也有应有明确的工作准则来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①对于招投标包干的单项工程,物资类采购程序为:物资采购部门应在市场询价的基础上,经规划设计部门或总工办参与,填写评标报告及《承供商价选择及中标审批表》,预算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执行;②在采购程序中,应体现“货比三家、三堂会审、性价比优”的采购基本原则来确保工程造价的控制。对于材料的消耗也应有明确的管理条例来控制:①材料的损耗应提前由预算部门计算出工程量,分析出预算消耗量;②材料部门也应制定来料、耗料台账。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浪费材料现象作出经济处罚。如果实际耗料与预算量出现差距,应及时与预算部门沟通,找出差距原因,上报部门主管、项目经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资料及现场勘察竣工资料通常包括竣工图、结算书、有关签证及会议纪要、往来书信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竣工图必须要经现场监理和业主现场勘察核实是否跟实际施工状况一致。因此,在结算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应遵循以下几点:结算工作必须以合同为基础;结算全过程要形成书面记录,结算成果应具有可追溯性;结算工作要加强计划管理,严格按照合同及相关文件的时限要求完成;结算差异分析应作为结算的必备资料。结算差异分析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分析合同价与结算价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总结相关工程成本控制的经验和教训。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的作用尤为重要,并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工期及成本等,基于此,施工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造价思路,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提高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及综合实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控制系统,增强建筑工程造价的可靠性及真实性,进而推动建筑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亚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分析应用[J].四川建材,2009,02:298-299.

[2]田超.浅析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9:221.

第7篇

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建设项目从投资决策、设计、施工阶段到工程竣工结算各阶段

造价控制的要点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降低工程造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In the stag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mplementation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project cost to manage the limited construction capital,

raise investment benefit to have very important sens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from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aking, design, construction stage to the project completion

settlement stage of cost control points are discussed, aiming to reduce the

engineering cost for reference.

Key Words:The whole process; Project cost; Control

前 言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及竣工决算。工程造价的控制,则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1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所以,重视对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能有效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具体操作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方面,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可靠性,从而保证造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参加的人员应由经济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土木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造价工程师、财会人员等组成,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

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设计费用量只占工程建安成本的1.5%~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程序图(图1)如下:

图1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程序

可见,把握好设计阶段的造价,就把握住了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必须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应重点把握以下环节:

(1)项目造价管理部门要对设计阶段的概算把好关;

(2)在满足设计任务书和相关标准的前提下,设计人员要采用合理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和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3)应推行设计招标,实施限额的设计,项目造价管理部门在项目建设前期阶段实行造价监理,通过方案设计比较,选取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来降低工程造价。

3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3.1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对于以市场为主体的企业,应具有根据其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决定其产品价格的权利,而原有工程预算由于定额项目和定额水平总是与市场相脱节,价格由政府确定,投标竞争往往蜕变为预算人员水平的较量,还容易诱导投标单位采取不正当手段去探听标底,严重阻碍了招投标市场的规范化运作。

3.2加强对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标单位进行投标和进行公平竞争的基础。因此工程量清单必须科学合理,内容明确,客观公正。编制工程量清单要注意以下几点:

(1)编制依据完整。必须全面了解工程有关资料,了解技术规范、实地勘察现场情况,了解实际施工条件(包括工程现场的场地、用房、交通等环境条件、水文、地质、气象的具体条件),为计算工程量打好基础,尽量减少日后工程变更。

(2)项目划分明确。要求项目之间界限清楚、项目作业内容、工艺和质量标准清楚,既便于计量,也便于报价;项目划分尽量要细,避免不平衡报价。

(3)清单说明言简意赅。包括工作内容的说明、施工工艺特殊要求说明、主要材料规格型号及质量要求说明、现场施工条件、自然条件说明等。

3.3加强对清单报价的审核

在评标审查工程总报价的同时,要注意审查投标单位是否实施不平衡报价的策略,也就是投标单位通常在保持总造价不变的情况下,将变化较小的项目的单价降低,将变化较大的项目单价增大,这样在工程结算时,可以成功地达到追加工程款的目的。同时,对工程数量大的单价要重点研究审核,并应充分利用收集到的工程价格数据,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区分哪些报价过高,哪些报价过低。另外,在审查清单报价时,还应注意审查施工方案、施工措施、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等,保证项目报价的合理性。

3.4加大招标的透明度

要体现招标投标的公平合理,评标定标是最关键的环节,必须有一个公正合理、科学先进、操作准确的评标办法。目前国内还缺乏这样一套评标办法,一些业主仍单纯看重报价高低,以取低标为主。评标过程中自由性、随意性大,规范性不强;评标中定性因素多,定量因素少,缺乏客观公正;开标后议标现象仍然存在,甚至把公开招标演变为透明度极低的议标。

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首先建设单位应该用经济的观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一定意义上讲,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降低造价起决定作用。实施阶段应注意以下问题:

4.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工具。因此,每一建设工程都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上、经济上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施工现场的良好管理,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4.2慎重对待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一种或若干种情况时,将构成工程变更:工程师指示增加或减少合同中所包括的任何工作的工程量;工程师指示删除工程中所包括的任何工作(但被删除的工作不能由业主或其它承包商继续施工);工程师指示改变工程中任何工作的性质、质量或类型;工程师指示改变工程任何部位的标高、基线、位置和尺寸;工程师认为完建工程所必须的任何附加工作;工程师指示或因非承包商原因改变工程任何部位的规定顺序或时间安排。另外,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料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变更一旦发生应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如确需变更要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主管部门的认可方为有效。

4.3正确地运用不同的承包方式

工程承包有按固定总价合同承包、按单价合同承包(其中又分为按分部分项工程单价承包、按最终产品单价承包、按总价投标和决标、按单价结算方式承包)、按计量估价合同承包、按成本加酬金合同承包(其中又分为成本加固定百分比酬金、成本加固定酬金、成本加浮动酬金、目标成本加奖罚措施)等各种承包方式,其内容不同,风险、利弊和适用范围也不同。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正确地选择和运用承包方式,是控制工程造价和保障业主经济利益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4.4加强材料与设备的采购控制

在预选供货商时,一般选出四家以上的供货商,分别对其信誉、产品质量、供货周期、产品价格等进行考察和谈判,确定采购性价比最高的材料或设备。首先,对建筑材料的资源、质量、价格建立一个能及时反馈、灵通可靠、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其次,提前做好材料计划及采购计划,掌握市场行情,争取在材料价格波动的低谷时购进材料设备,综合考虑材料的采购、运输、损耗、保管费用,就地就近采购。最后严格材料设备管理,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浪费。对于价差大的大宗材料或价值大的设备尽量自供,直接和厂家定货。

4.5理性对待索赔与反索赔

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的要求,它是工程施工中发生的正常现象。引起索赔的常见因素有: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为障碍、工期延误和延长、加速施工、因施工临时中断和工效降低、建设单位不正当地终止工程、物价上涨、拖延支付工程款、法规、货币及汇率变化、因合同条文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等。建设单位反索赔的主要内容有:工期延误、施工缺陷、业主合理终止合同或承包商不正当放弃施工等。

5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竣工验收和竣工结算是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和投资控制的最后阶段,也是工程投资效果的检验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然而工程结算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1)高估冒算现象在结算时较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较多收入,不是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创造社会信誉等方面入手,而是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单价、巧立名目等手段人为的提高工程造价。

(2)由于建设工程结算的编制是一项很烦琐而又必须很细致地去对待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不仅要求编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等一系列系统的建筑工程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预算业务素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水平高低,总是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错。如定额换算不合理,由于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导致定额缺项或需要补充的项目与内容也不断增多。

(3)由于工程造价构成项目多,且变动频繁,使计算程序复杂,计算基础不一等等均容易造成错误。

因此,竣工验收对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发挥投资效益、总结经验教训都有重要意义。竣工验收的依据是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和现行施工技术验收规范以及主管部门有关审批、修改、调整的文件等。只有符合竣工验收依据的工程才能通过验收,并使建设工程投资产生效益。一方面,对工程结算编制依据进行控制。包括对施工合同、协议,使用的预算定额、费用定额、材料价差计算方法,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纪录,施工现场变更签证单的审核。在审核时重点要查看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纪录是否经设计单位盖章,施工变更签证是否由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确认。通过审查合同查看工程结算取费标准与合同签订的标准是否相符。另一方面,严格审查工程结算中的各种不合理因素,如多算工程量、高套单价,重复计算取费等。

6结束语

总之,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它贯穿于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和建设施工各阶段。把控制重点转移到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加强施工中的管理,减少变更,并完善竣工结算,加强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实现较为理想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士永.浅析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J].山西建筑,2007,33(29)

[2]张宋义. 谈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后施工企业的造价管理[J]. 山西建筑2008(04)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重要性分析;管理对策

一、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一般的特点是:工期长、设计变更频繁、设计材料价格变化幅度大、费率因地区而不同等。这些特点造成了工程造价的不稳定性,同时也说明了加强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在长期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采用行政命令和计划定价的管理方式进行,造价的制定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传统意识上的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片面地等同于工程预决算,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全面、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的契合点,就必须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在市场机制的运作下建筑企业通过激烈的竞争才能获得建筑任务,在项目施工阶段和决算阶段企业在完成任务后扣除合理消耗取得必要的利润,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盛衰和存亡,因此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

二、成本控制的目的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通常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施工项目的成本目标,有企业下达或内部承包合同规定的,也有项目自行制定的。项目经理部应以成本目标为依据,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订明细而又具体的成本计划,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操作的实施性文件。这种成本计划,应该包括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资源消耗水平,以及每一项技术组织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节约数量金额,既可指导项目管理人员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又可作为企业对项目成本检查考核的依据。

由于项目管理是一次,它的管理对象只有一个工程项目,且将随着项目建设的完成而结束其历史使命。因此,为了确保项目成本必盈不亏,成本控制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做好。

从上述观点来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而项目成本的降低,除了控制成本支出以外,还必须增加工程预算收入。因为,只有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节约支出,才能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的降低水平。

三、如何加强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

3.1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项目决策对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涉及的行业较多,且包括诸多经验数据,工作量大,具体操作时参加的人员应由经济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土木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造价工程师、财会人员等组成,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 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可靠性,从而保证造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2 优化工程设计, 从设计上控制造价

第一, 加强对设计单位设计图纸质量的外部监督与审查。充分发挥图纸审查中心的职能作用, 像工程质监站监督施工质量一样, 审查、监督设计质量。第二, 规范设计概算办法。确立设计概算须经过工程标准定额造价管理站和建行等全面审定, 以确定的投资限额作为取费基数, 这样可去除人为扩大设计规模的费用。第三, 制订设计奖惩制度。设计图纸被审查中心确认为优秀设计的应给设计单位以特殊荣誉, 对设计人员实施奖励。第四, 制订限额设计标准。限额设计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的控制方法, 也是控制投资规模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 尽快组织有关部门按建筑的不同类型和规模, 制订出适宜的限额设计标准。第五, 推进四新成果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优化工程设计的技术经济为指标, 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 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四、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挖掘企业潜在的经济效益

许多企业往往注重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了施工过程中辅助事项的成本管理。一项工程从投标到交付使用,涉及到成本管理的方方面面,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依靠先进的管理方法,实行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4.1 工程投标成本管理

根据公司项目预算计划采用强有力的经济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强制工程项目部接受公司的预算指标,这样在投标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标书费、差旅费、咨询费、办公费、招待费等费用,就会受到种种限制性的规定,迫使项目部在投标中精打细算,按既定的预算方案行事,提高中标率,节约投标费用开支。这就要求我们投标时,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参标工程通过实地或函证的方式进行了解、分析,有一定把握再投,不能盲目去投,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4.2 技术管理创新

首先,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施工现场的布置,实现文明施工。其次,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实现技术革新,减少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和环节,以期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

4.3 机械设备的管理

根据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选用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施工过程中做好机械的养护,对不再使用的机械及时报停或清退。近几年该企业采用项目法施工,机械设备集中管理,实现了项目成本核算制的落实,做到了生产要素在项目上的优化,建立了公司机械设备、周转材料内部租赁市场,改变了无偿供应的办法,项目工地转变了过去各自把持机械设备、工具宁可闲置也不给别人使用的现象,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工程项目应计成本的真实性,单就机械费一项而言,在工程直接费总成本中比项目法施工前下降了3个百分点。

4.4 材料管理

材料费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工程成本的60%~70%,从材料的采购到库存以至领用,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材料采购方面,可根据工程计划,进行招投标,大宗材料集中批量采购,大大降低了采购保管费。在离建筑材料市场比较近的情况下,部分材料可通过信息化系统,虚拟仓库,达到实现零库存的目的,不仅降低了资金成本,而且减少了库存积压造成损失的风险度。施工领用材料,根据预算限额领用,损耗率控制在一定额度内,责任到班组甚至个人,超损耗者从工资中扣除,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目标责任。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小型基建项目;造价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1目前基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建设单位与投资决策主体不一致

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主体以国家为主,项目所有者,通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者,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不能直接反映在工程造价。业主本身对项目成本控制不是很关心,从而导致经济资源不能优化配置。

1.2投资阶段出现的决策不合理

投资决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首要前提,如果一个项目的早期决策阶段出现问题,不论后期的施工阶段多努力,也无法弥补损失。一直以来,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往往存在投资膨胀的现象,造成工期延迟,工程造价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前期只能根据决策者、专家们借鉴已完成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估算,建设前期缺乏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为了能使项目尽快通过批准,有意压缩投资,人为地降低概算。

2小型基建工程造价控制的的几个重要方面

2.1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决策的正确性的前提是造价合理。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建设项目做出科学决策,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施工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是投资选择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决定项目是否可行及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审批的参考依据。批准的投资估算是投资控制的目标,是成本控制的源头。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涉及到很多的的行业,包括大量的经验数据,工作量大,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参与人员应有经济专家、市场分析、工程技术人员、土木工程师、企业管理、造价工程师等,他们必须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必须保证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可靠性,以确保成本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2.2.1设计优化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控制投资是一个比较全面的问题,控制投资并不是盲目的减少投资,而是基于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平衡,既要鼓励先进技术的使用,又要防止投资超出。最好的解决方案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也不是片面的强调节约投资,好的设计不仅要先进的技术、功能的优越,而且其投资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2.2.2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密切合作,实现技术和经济的统一。设计师以设计时的成本投资作为起点,对方案进行比较,有利于提高项目设计者的造价意识,优化设计;经济管理人员及时进行成本计算,为设计人员提供相关信息和合理的建议,实现动态控制投资的目的。

2.2.3建立竞争机制,设计方案招标

引入竞争机制,在设计阶段进行招标,可以迫使竞争对手自觉节约用地,使用先进的技术,新颖的造型和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设计监理的重点应对初步设计的总图方案及单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和比较,选取最合理方案,审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2.3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2.3.1编制合理的标底

标底是招标工程的预期价格,能反映出拟建工程的资金额度,以明确招标单位在财务上应承担的义务。编制合理的标底,业主就能掌握控制造价的主动权,可以相对降低工程造价。编制标底时要与市场的实际变化相吻合,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保证标底编制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以内。

2.3.2选择合适的发包方式

业主根据工程的规模等特点,选择适当的发包方式来控制造价。当然,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应该进行招标,引入竞争机制,使业主在保证每个施工方最低利润的情况下获得非常优惠的价格。实践证明,那些大部分先开工后定价的工程造价偏高。

2.3.3公平竞争,利用进行合理招投标

招投标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调节手段,它不但能为业主选择好的承包人,而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实践证明,招投标制度是比较成熟而且科学合理的工程发包承包方式。确保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有效地防止建设工程在招标环节的腐败现象。

2.3.4合理的选择施工队

必须根据项目规模、技术要求,精心选择施工单位。对于一些重要的大而复杂的项目,应选择具有强大的技术、资本、的建筑施工企业,对于一些中小型项目可以选择小型建筑施工企业。

2.4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项目建设周期各阶段中投入资金最大的一个阶段,控制好本阶段的造价,对整个项目的造价控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在施工方案上,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的采用以简化工序、提高经济效益为原则;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严格控制措施费用;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合理安排工程工期;加强工程变更的控制,提高索赔意识,加强价格信息管理,了解市场价格。

2.5严格管理材料选用和采购

由于材料的类别和数量浮动较大,且密切影响着工程造价,所以,需要加强在材料、设备选用和采购中的管理,以便有效的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首先,提高信息管理能力,使得在材料选购过程中更好的掌握材料的性能和价格;其次,实行材料预算审核策略,合理的购进材料,避免浪费和工程造价的抬高;再次,每次材料采购的清单和采购点都要上交凭证,并做好出入库记录,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最后,在工程施工中要合理控制施工量以及施工进度,避免材料在储存中的损坏,增加不必要的损失。材料选购是工程造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加强材料选购的管理,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还能够保证工程的实用性、安全性的提高。

2.6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竣工决算作为的最后的控制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建设单位加强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改善管理方法,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佳经济效率。审计人员必须秉公办事,坚持原则,严格检查。工作中应坚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变更内容的具体做法,熟悉工程变更、增减工程量情况,为决算审计打下基础,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只有坚持严格的办法和程序,才能保证决算的真实性、严肃性。

2.7加强基建项目过程的管理,发挥统筹管理作用

小型基建项目工程造价不仅需要在各个细节部分进行控制,还应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成立专项管理部门,选派有能力、负责可靠的人担任管理经理,在工程全过程中进行监督管理,在设计时加以控制,在施工和材料选购时加强监测,在造价决算时认真审核,有利于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还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达到最优效果。

结束语

小型基建项目类型多、具体问题较为复杂。因此在造价控制中需要注重细节,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不仅在设计、选择施工单位方面要谨慎,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价格和使用进行合理控制,还要加强监管和审查,严格把关。总而言之,尽可能控制工程造价,为企业节约资源资金,提升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